【原创】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海内北经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
蜪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
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大蜂,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
蟜,其为人虎文,胫有【綮糸换月】。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
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
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蝟状如狗,黄色。
袜,其为物,人身黑首从目。
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
阳污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
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列姑射在海河洲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
大蟹在海中。
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大鯾居海中。
明组邑居海中。逢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海内西北陬主要是指柴达木盆地,我们知道烛龙停在那儿,但其亦有飞走的时候,即便在那,我想其也被支撑有一定高度,没了天柱,腹下也得有起落架。既然柴达木盆地是个宇宙舰停泊港,就该有港口设施,海内北经便重点描述了此类景象。

蛇巫之山即今库木库勒盆地旁之木孜塔格峰,“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柸”古同杯,述图人看到的若不是雕像就是一群神人在举行礼“天”仪式,“天”即烛龙。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怎么理解?影像中的西王母仍处在玉山,再回头看看西山经中的描写“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禹时代的西王母并未“梯几”和戴“杖”,且那时的三青鸟在距离其很远的三危之山居处,“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文字表达说明三青鸟亦是个大神,并非西王母的手下。“梯”做动词的意思是凭靠、斜倚着,几是小或矮的桌,西王母戴着“胜”(本义:胜任)——其权位象征可以理解,“杖”却怎么戴?其还得靠三青鸟取食。不难想象,西王母是跪靠着几,身体被绑缚丧失了行动能力,头被压在刑杖下,由三青鸟照顾其饮食,完全是被监禁受惩罚的情景。三青鸟也因此移居玉山的南边山,那儿便成了后世认为的三危山,“窜三苗于三危”,便是三苗国所在旁。西王母因何受罚?会不会与神界动乱有关?其神职即是主刑罚……从戴“胜”看,其是自罚。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大行伯是港口守卫,从名字看应是龙伯类的巨人。犬封国和后面提到的林氏国都是巨大的航站建筑,或有支撑作用,亦可说是陆上的“鳌”,或者叫“龟”更合适,蛇巫之山又叫龟山,蛇巫即是在航站工作的神人,蛇巫之山是神人生活区。从六巫复活窫窳只成功一半看,巫的手段比蛇身人面神是要低些,但已经是神人中的佼佼者了,其从事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职业。贰负之尸无疑是雕像了,很可能贰负神原是此地的神君,为神也还不错,虽犯了错误(指使或是默许危杀了窫窳),但功是功过是过,还是值得怀念的,尤其对于其子民而言,下文有鬼国,便是海外北经的一目国,前面说过其国民很可能曾是贰负神治下子民。

“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说一个国“状如犬”是够怪的,但我已经说了,其是个航站建筑,具有犬的特征,犬的特征是什么?最显著是竖起的尾巴——我说的是西周前期“犬”字的模样,有兴趣的可以去查,说明建筑有一个竖起。而与其相对的林氏国状如“林”字,其建筑有两个等高竖起,想到了吧?“海上仙山”由三只“鳌”托举,烛龙是由两个国或说是“龟”托举,而同样是采用三点固定——简单而高效。“犬封”和“大戎”都表明该建筑戒备森严——或许与贰负神的叛乱(亦可能是因处置贰负神不公而引发的叛乱)有关。很可能建筑里还关着一批人,不然不会有一女子端着食物跪着请求进入,那不是雕像,描述用了“方”字,是用于活物的。文马吉量是一小型宇宙舰,吉量处于大修又或是制造期,外部被白布包裹,有红色的警戒条垂下(亦可能是捆扎的红绳),只露出两个进出口,看着里面金灿灿的,估计是机械加工迸出大量火花。“乘之寿千岁”,没准吉量的真面目就是乘黄。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5 09:02:39 +0800 CST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贰负神即贰负之尸,“其”指上文的犬封国。经文提及鬼国是件奇怪的事,叫我不得不将之与贰负神联系起来,遂有了一系列相关的推想。从书记官述窫窳仍活着可以推知,述图人所见图景影像显示的最近时代该不会离姬满时代太远,从时代变迁的痕迹(如任姓民四代的迁徙)综合种种(如人体试验品应当享有较长寿命而无法生育繁衍)看,我估计就二三百年。

“蜪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蜪是蝗的幼虫,和蝗外形的主要差别是没翅膀,可见见蜪犬是六足行走式的陆行船,外表是青色,驾驶室在前,所以说“食人从首始”,另有可能是说驾驶员上船先将上身伸进驾驶舱,那也很合理,说明驾驶舱是封顶的,门开在侧面。“蜪犬如犬”该是说船上有竖起物,我想那不是吊臂就是云梯。蜪犬无疑做的是地勤工作。

“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说穷奇是飞机很合适(乃垂直起降),想一想就会明白。述图人绝不会看到吃人的景象。“所食被发。”,我们知道乘坐乘黄的白民国人是披发的,被发即是披发,和宇航员一样,飞机驾驶员必须要戴头盔,那就得将发髻解开,让头发散下。平时会不会不是披发呢?想想很有趣。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即众帝之台,说“昆仑东北”是想强调后述所处靠东,即该属林氏国管辖。众帝之台是个地标。

“大蜂,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螽就像没翅的蝗,尾有长钩,大蜂类同蜪犬,个头要小很多,若说蜪犬是吊车,大蜂就是叉车。朱蛾是小飞机,嗯,应该和穷奇都是做空勤的,为身长千里的烛龙提供服务。

“蟜,其为人虎文,胫有【綮糸换月】。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蟜本义是一种与蜘蛛、蝼蛄、蚂蚁并列的虫,古书说“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但查不知何物,而古人多有用蟜做名的,如 有蟜氏 、蟜极、 成蟜,可见蟜是得人喜爱的一种虫,我怀疑是瓢虫。綮是筋肉结节处。蟜是有昆虫特征的机械人,大伙儿该没意见吧。其肯定是做苦力工作的了。

“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阘非是低级的神使,该是做协调指挥工作。

“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据比之尸同贰负之尸一样,也该是个雕像,据本义是靠,比本义是并列,该是靠着林氏国撑“天”的竖起吧。据比何人我不知道,其受人景仰是真的,独臂仰首披发望天的姿势也很有美学意义。

“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蝟状如狗,黄色。”狗和犬在古字上的区别以我看乃,狗是犬的尾巴弯卷起来,面前还有个盆。蝟同猬,浑身长刺的哺乳动物。我想环狗亦是一神使,人身兽头,像是狗脸(野性没那么足),浑身戴有刺环装饰物,肤色是明显的黄,很奇异啊——样子很像古埃及的阿努比斯神。其可能是从古埃及过来的外交使节,吉量乃是其乘来或是为其准备的。这是个重大事件,被记录于影像。

“袜,其为物,人身黑首从目。”,袜本义为套在足上的织物,从,古同“纵”,竖,直。说袜是清洁机器人没人会反对吧。

“戎,其为人,人首三角。”戎本义是兵物,我想其是保护使节的侍卫,亦从古埃及来,因为东方人很少戴三角头饰。大概其是围着有棱角的头巾吧。姬满时代前二三百年是古埃及的后王朝时代开始,即是古埃及被外族入侵统治时期,其原有文明逐步走向衰亡。莫非环狗真的是阿努比斯神?其是抛弃了古埃及子民,要乘宇宙舰离去吗?即如随后众神的离去。就我看来,古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古中华文明产生于同一时间段,都是神治下的邦国文明。众神离去后,野蛮人侵占文明人地盘,掠夺文明成果,古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华文明都逐渐消亡了,但是由于地域因素与神州文明的特殊内禀,古中华文明浴火重生,遂成中华文明,古中华文明的内核被延续了下来,便是文字和礼仪。中华文明主要是“野人”创造的文明,但其与古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从创造角度看似乎守旧了些,从长远看却是保留了一颗弥足珍贵的文明火种——钻石级的。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说的是大型的机械兽,尾是极长极多关节的机械臂——烛龙太高了嘛。其是四足行走,干嘛不用轮子行走呢?我说过,那在神人眼里很low,得费劲修路铺桥不说,生态与景观也会遭到破坏。“珍兽”说明其不轻易出动,“日行千里”是说给烛龙从头到尾来一次全面的检查大修。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5 11:51:32 +0800 CST  
唉……好久没发感慨了。帖子被删搞的我神经兮兮,都不敢随便发言了……念诗调剂一下,自个儿顶顶贴。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5 21:34:42 +0800 CST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估计是述图人应旁边人要求,补说了下西南陬。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亦补说。

“阳污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应是做为坐标定位而述。“阳污”不知何指,我猜是羲和驾日车路过这里,东君干了件不好的事,呵呵。

“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王子夜是子亥,甲骨卜辞中称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是商人祖先。《竹书纪年》云夏帝泄时“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泊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还有段解释我不知是不是原文“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大荒东经》云“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我想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夏朝帝泄在位时,殷侯子亥到有易做客,为什么呢,子亥很懂得经商,他放了一批种牛在有易和河泊(又称河伯,该是在神河伯治下),让两地人帮养,到牛群壮大的时候呢,殷侯子亥再来重金收购,这是好事啊! 但是一来二去,子亥不知怎的看上了有易的人,“淫”了一把,绵臣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不但杀了子亥还将他大卸八块弃尸荒野,可见子亥的“淫”不是一般的淫,“淫”的亦非一般人,不然绵臣何至于如此恨他?子亥之子上甲微(上甲是贵族等级或是公职,姓名子微,子是姓)很是伤心愤怒,誓要为父报仇,但好像理不在自己这边,师出无名啊!但他有法子,“以河泊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河伯的人失去了金主,牛卖不出去,损失惨重,要找罪魁祸首算账是很合理的。你瞧,那时的人打仗很讲究道义,所谓的“义战”传统延续到了春秋时代,然后便“春秋无义战”,但我们知道打着“义战”幌子行卑鄙无耻之事亦不少。有易民原是舜的后代,有易被灭,一部分人逃出来,藏到东北蛮荒之地,繁衍下去便是姬满时代的困民国。其国人有个习惯,吃东西的时候要删除一个人的姓名,那个人就是王亥。“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得这么解释:有人嘴里说出“王亥”,抓起烤熟的鸟,再吃鸟的头,那意思是吃王亥的肉啃王亥的头,鸟代表商,“玄鸟生商”。其人可称作摇民,不可能是叫王亥,姬满时代王亥早就死了,但摇民对王亥的恨从未消失。书记官的记录无可置疑,可述图人能看到王子夜之尸的影像就颇为奇怪,有什么是值得神史记录的呢?述图人也不说个清楚。我想神河伯在王亥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述及神的丑事,述图人自然讳莫如深。由王子夜之尸所在,能推出有易和河泊是处在大泽地区,那儿的确是养牛的好地方,但有易、河泊俱已不在图中,很可能有易被灭后,神河伯亦遭受神界惩处,河泊国遂沦为东胡与西胡。上甲微使的是连环计。为什么叫王子夜呢?王是子亥身份,亥时即为入夜,子亥死的太惨,述图人得为王者讳。

“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登比氏即是戏,宵明即是摇民,昔有易国便处于此,子亥“淫”的何人想必诸君也能猜出来了,大概对着二女神像浮想联翩,题了歪诗,和《封神演义》中“纣王淫女娲”有得一比,后者是虚构的,但难保没个原型。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钜同“巨”,大。钜燕即燕,即商遗民所占的地盘,很大。周人比较谦和,不喜欢四处征战,做生意也不如商人那么广,其毕竟不是出自中原,野心没中原人那么大,影响力要慢慢扩散。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5 21:43:27 +0800 CST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朝鲜不归商管辖,所以不属燕。列阳是属燕的,只在辽东半岛。要明白,述图人述的图景最近距离姬满时代亦有二三百年,姬满登基时西周恰过百年,故图景显示的时代还是商朝,不然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武王伐纣众神大战的描述,那绝对是神界重大事件。史称的箕子朝鲜在图景上还未建立,那是武王伐纣以后的事了。书记官并未深入了解此块地域,海内经只有提及,大荒经则无述,大概因为姬满时代的箕子朝鲜乃商遗民所立之国,既不属周又不属夏,亦非神邦。述图人所述朝鲜是夏民所在,其夏民可说是土著野人。

“列姑射在海河洲中。”列姑射覆盖整个朝鲜半岛,在海(东海)河(鸭绿江)洲(半岛)中,是神之邦国与夏之“野人”共居之地,所以算是海内。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射姑国是神治的邦国。西南是以经纬线看在列姑射的西南,我说过,所述地图是球形的。说其是神治的邦国当然有根据,除了下文中出现的的神奇之物,还有一个佐证,大荒东经云“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凶犁土丘推在射姑国附近,那是“丘”,非一般所在,“不得复上”说明其原是应龙居处。

“大蟹在海中。”大蟹是巨大的机械蟹,上面能乘坐人,我只能这么说。前面说过,书记官看到女丑的后人乘坐大蟹在海里徜徉,那大蟹便该是同个东西,其应该是在海岸一带活动,“蟹足”立于海底,“蟹身”露于海面。其适用于浅海上的各种工作。

“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大鯾居海中。”陵鱼是另一类人鱼,说是鱼人更合适,陵说明其能在山地活动,其人面有手足,该是指人,鱼身大概指身有鳞片,或穿戴鲨鱼皮类的流线紧身服,视为神人应该错不了。述图人不会去述个无意义的怪鱼。大鯾是机械鯾,我也只能这么说。鯾,古同“鳊”,体侧扁,略呈菱形。大鯾应该是陵鱼驾驶的从事水下工作的潜水艇,大鯾是“居海中”,而大蟹是“在海中”。

“明组邑居海中。逢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明组邑是海中的多个岛,面积都不很大,邑比国小,该属射姑国。逢莱山在今韩国济州岛。大人之市在崇明岛我们都知道了。这些地方出现在海内北经,至少说明其处有“野人”——夏民、商民频繁来往。昆仑虚北的情况也是一样。可知神仙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在中华文明史的早期。

海内北经就算说完了,下面说海内东经。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5 21:44:34 +0800 CST  
海内东经
海内东北陬以南者。
钜燕在东北陬。
国在流沙中者埻端、玺【日奂】,在昆仑虚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
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
韩雁在海中,都州南。
始鸠在海中,辕厉南。
会稽山在大楚南。

海内东经篇幅比较短,述方位亦不大连续,推解地望所在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前面诸经的解读,多少有了些参考,再经过反复斟酌、调整、查证、比对,终于有了可以肯定的判断。关键处在于对昆仑虚和昆仑山的理解。之前所讲的昆仑虚乃是海内昆仑之虚,海外南经对其轻描淡写,其反而是在海内西经大放异彩。而海内东经说的是海外昆仑虚。虚是指山丘势力所辖的范围。最高等级的丘是为昆仑丘,《尔雅 释丘》开篇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前面说过,神界重心已转至西北的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亦包括杭爱山脉,从对海外四经、海内四经结合大荒四经、海内经的分析不难得此认识,后面到说大荒经时,会更加深化此认识。昆仑之丘与昆仑之虚本都该转移到神界重心,但那易造成昆仑之丘的概念混淆,便没再重新命名,昆仑之丘不可更改,却不妨再有个昆仑山,亦能象征神界之重心所在。既有了昆仑山,便可有昆仑虚。“皆在西北。”便是最好的说明。明白了这个,经文就不难推解了。



“海内东北陬以南者。”说是东北陬,但方国所处实际向西延伸了蛮长,那没办法,其只能说个大略,述向又要区别于另外的海经。

“钜燕在东北陬。”,钜燕很大,黄河下游到淮河中游的一带也该属钜燕。

“国在流沙中者埻端、玺【日奂】,在昆仑虚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埻端、玺【日奂】很靠近周的治地,其夏民既不属商亦不属周,遂有此一说。其民该是禹时代西次四经远征队的后代。书记官未述有其,其国应很小。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四国皆是游牧部落,行踪无定。书记官未述有其。其国发展壮大,后世乃有传奇,呵呵,我就不说了,去看史记里的张骞通西域,对大宛、大夏、月氏所在地和其民身份的传统认识恐怕亦要改变下,说张骞跑到伊朗和阿富汗我是不大信的。现代教科书中的很多历史认识都是建国后政治需要加上民族自尊心高度膨胀而推出的,其实用脑子一想就知道是大有问题的。汉唐的疆域也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大,你不能将友好邻邦都说是受自己管辖,疆域辽阔经得起推敲的是明清两代,从人口发展、民族融合的角度看亦该如此,从山海经地图看,那都是认祖归宗。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白玉山是今狼山,西胡处地原是有易的,我们看到的亚洲地形图是时代比较早的,图上显示罗布泊还有很多水,北地的沙漠化也没多么严重,还比较符合山海经时代的地理。何谓“昆仑”?昆:会意。从日,从比。"比"意为"等列"。"日"与"比"联合起来表示"日下众生",本义:同人。仑:从亼(三合)从册(仑的繁体是上亼下册)。聚集亼册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仑表示次序、条理。哦!一个井井有条的大同社会……再往下看。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6 08:42:18 +0800 CST  


“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史记•吴太伯世家》云“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虞是今山西一带,吴是今江苏一带,周初还是蛮夷之地。述图人述的是商晚期时代的地图,但述地是用周的名称,这很正常,就像我说海经,若用古地名说古事,大概没人能懂。雷神“龙首而人头”,《四库全书》的郭璞注山海经作“龙身而人头”,那是个擅改的版本,好像“禹杀相柳”、“ 危与貳负杀窫窳”,都添入了“杀”字,海内东经还加入了 “岷三江首大江”云云,其作的注也牵强的很。雷神的形象表面看是个双头神人,一个头是龙头,一个头是人头,鼓着大肚子,然述这个毫无意义。我想其是个“龙首大肚”的载人机械人,“肚”里是人,只露出头估计还带着头盔。其不止一个而是有挺多,不知在从事什么工作,现场轰隆隆响声很大,有可能是在黄石一带采矿。雷泽靠近黄山,有此情景毫不奇怪。

“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都州定位是基于琅邪台,其一定是在琅邪台北,且大荒东经中有述,姬满时代青丘国周边包括黒齿国俱为世民所驻,其皆是帝俊后人,述图人所见的海内都州即应该夹在海外的青丘国与黒齿国之间,帝喾的子孙分封于此。说后人、后代、后裔,意思是一样的,指的是其民有影响力的领导层有某人的血缘,就好比今天某个村说是诸葛后人,不见得全村人都是诸葛子孙——那不成近亲繁殖了?

“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可见琅邪与琅邪台最起码在姬满时代就有了(倒溯二百年,商武乙时就有了,琅邪台应该是商人或是夏民出海的码头),越王勾践和秦始皇造琅邪台不过是效法前人。“其北有山”指的是崂山。

“韩雁在海中,都州南。”,韩雁亦是帝俊子孙封地,夹在君子国与奢比尸国之间。脑子懵的话,不妨这么想,帝是神圣神人的帝,统治神界邦国,是谓天帝,三皇是神圣,五帝是神人,辖理世间野人,是谓人皇人帝。我想神界应该还有隐形存在,是不管事儿但有莫大权力的天神团体,是监督者,来自归墟。

“始鸠在海中,辕厉南。”顺走向推很容易判定两地望所在,夹着大人国,辕厉是南下的夏民所驻,始鸠是北上的夏民所驻。两地望姬满时代的国名是不一样的,因为述图人是自己起的国名,其看的是神界地图,地图上神人之国有标注,野人之国可没有标注,所以书记官实地考察所见闻的神人之国名便同述图人所记,夏民之国名就全不同述图人所记。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6 08:45:26 +0800 CST  
“会稽山在大楚南。”山经篇中已经说过,越国最早是在今湖南,越王勾践争霸中原时方迁出。湖南至今还有越城岭。但越国成国的时间比较晚,姬满时代应还没成国,有夏民在是因为大禹葬在会稽山,需要守墓人。越的地名不知何时始,但我们知道禹时代,湘西到衡山皆是神人所在,洞庭湖更是神人游玩的去处,早期的越国(未成国,但我们就这么叫吧)是被封闭于神界一隅。《史记 越王句践世家》开篇即云“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於,语发声也。”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说明越国立国是在允常、句践时代,《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描述更细,末文如下:

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於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
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春秋祠禹墓于会稽。
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其语臼鸟禽呼:咽喋咽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曰无壬。
壬生无曎,曎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无曎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常立,当吴王寿梦、诸樊、阖闾之时。越之兴霸自元常矣。

其前文述大禹之事更为精彩,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鸟田”,去看整篇文章,那是神迹,我只说一句“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我们可以认为越国是立在元常(允常)时期,那已是春秋战国时代,商后期绝没有越国,所以述图人只述“会稽山在大楚南。”,那是守禹墓的夏民所在。大楚就不同了,《史记 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可见楚国是历史显赫又悠久,到周时占地一定不少,说大楚是很贴切的,当然比不得钜燕——那原是商的地盘。

有小伙伴问了,吴越相隔那么远,中间还隔着楚,如何就能打个不亦乐乎,创造一段属于二者的传奇?翻翻历史书就明白,吴先称霸一时,攻占了楚的大部分地,楚的郢都都失陷了,越是允常为王,吴不能对其怎样,允常死后,吴兴兵伐越,越王勾践侥幸击败吴,吴王阖庐被射伤,死前叫儿子夫差一定别忘了越,然后就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恩恩怨怨,越后来乘吴北上争霸后方空虚,大举反攻,势如破竹,最后夫差自杀,勾践灭吴,灭了吴后,为了称霸中原,越举国迁到中原的东南——那原是吴国的土地,都城建在琅琊,琅琊是江苏的琅琊山一带(南京附近),吴国的其它土地被越国分给了楚、宋、鲁三国,越国毕竟人少,控制不了那么大地儿。此举为越国赢得了尊敬,越国遂成为春秋最后的霸主,传八世到越王无疆时被楚国所灭。

多读读古文还是很有益处的,能帮助你学习外语,因为其语法结构是相似的,反倒是白话文的语法结构大异于外语。古文其实很容易译成外文,直译就行,白话文译成外文就得颠来倒去,反过来也是。世界上的语言本是很容易相通的,我们自己堵塞了脑子。我不是不赞成白话文,白话文的文法很像诗词的文法,诗词简而美。我只是想多一种表达方式。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6 13:58:38 +0800 CST  
越国原是在神界一隅,遂有许多神奇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吴越春秋》。《越绝书》也很值得一看,尤其“越绝外传宝剑第十三”篇,欧冶子的八大名剑啊,那是神乎其神!另要说的是,越是很大的地,被称为大越,原是神界。再要说的是,浙江会籍一带是勾践到吴国为奴时吴王夫差给他的封地,勾践还是越王的身份,还是有越国,不过是在夫差眼皮子底下,勾践是在吴国为奴时献的西施,所以西施亦有可能不是湘妹子,但我怀疑浙江当地的妹子有没有……的觉悟,难道是迷恋范蠡,为爱情献身吗?那太难以理解。

海内东经就算讲完了,至此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皆已说完,小伙伴们可以回想一下,述的图是怎样的一幅图,我是绘不出,只能给个相应标示(亦有许多漏标,像建木)。


回头看,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解析多有误认,但地望定位基本无差,误认处亦无碍大局,反有助于后面更深刻的理解海经。下面说大荒四经与海内经,其是书记官的旅行日志,绝对真实,其又一次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唉……木已成舟,就让往事随风吧!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6 14:04:52 +0800 CST  
再说下文之前,先上一张共工之台洗洗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犂。
有潏山,杨水出焉。
有蒍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有大阿之山者。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囗食,使四鸟。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豸虎】。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豸虎】处东海,是惟海神。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君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日月所生。
有【土熏】民之国。有綦山。又有摇山。有【融虫换曾】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东北海中,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爱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谷所在。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上鸟下宛】――北方曰【上鸟下宛】,来之风曰【犭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7 08:38:05 +0800 CST  
虽然没有方位描述,但我们知道书记官一定是顺其走向记录的,经文中一些内容已经在说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时说过了,我将标示图放出来相信诸君很快就能懂。由于大荒东经所述范围实在不大,书记官遂来回的绕,最后去到古日本。我将其路线分为三段标出。

看着有些晕,讲起来也是麻烦,挑重点来讲吧。先是书记官的旅行路线总长,大约在7000公里,用山海经里表达,即一万六千里左右,说日行万里真是一点不过分。为什么说是一天内走完的呢?比较路线看一下记述内容就明白了,很符合一天的旅行安排。
简单说下行程:清晨乘“龙鱼”从少昊之国出发(之前怎么到的我就不知道,猜想大概夜深人静时“龙鱼”偷偷将姬满和书记官从周王宫里带了过来,出宫的字条那是要留的,呵呵),飞过甘渊、皮母地丘,那是羲和国所在,但导游帝女没告诉书记官,还有可能大荒四经的顺序原也是南西北东,书记官在大荒南经中已述过了羲和国,东经中就不再赘述。“龙鱼”转头飞向大人之国,先看到了海中的大言山(长兴岛),然后“龙鱼”降落在大人之市(崇明岛),调试加补充能量什么的。大人之国是机器人王国,负责神界机械设备的维修制造加工。说到小人国,我觉得那是大人国里停放产品的露天仓库,里面有大量的小机器人,“靖”是安定之义,“靖人”你说是什么?人面兽身的神“犂”应是机器人王国的总监。我原先认为大人国、小人国、犂都该在崇明岛上,那样便与世隔绝,有利于管理,但我后来一想,总得为某些不期而至的大家伙腾出场地,临时的可不行,遂有了图上的标注。
“龙鱼”停了没多久又启程了,姬满开始的一段旅程晕晕乎乎的,大人之市停留的一阵儿方缓过神儿来,忙提出要求,要去看看蛮夷之地的亲戚过的咋样,于是“龙鱼”折向西去了吴地。潏山指今南京的东南侧丘陵,“潏”是水涌出之义,那里有许多溪流泽泊。杨水即过今扬州的长江支流(后世大运河起始端),很宽很醒目,“出焉”是出现了啊的意思,山经篇已解释过。“蒍”是芡实的茎,蒍国即是姬姓诸侯的封地,可以认为是吴国的前身。“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在叫黄米,我很认同虎、豹、熊、罴是对四鸟的称呼,猛兽是不大可能出现在当地的,亦不可能被驯化。“使”是用,用四鸟?怎么用?不由想起“鸟田”、“百鸟佃于泽”,佃是耕作之义,然而那是神界……四鸟应当是猛禽之类,能被驯化帮人捉鱼(鱼鹰)或捕兔(猎鹰),该是四位一体,而非四种鸟,这么想比较合理。姬满看过亲戚的生存状况后挺高兴,说可以开始对东部大荒的继续考察了! 后面的行程很容易理解,按计划走就是。
我们先抛开山,只看国。神人之国和夏民之国图上用不同颜色标示。“龙鱼”在夏民之国多有停留,方便姬满君臣访问宣慰。我们看到东部大荒的夏民基本都是帝俊后人,其是从帝俊数过三代方出现在大荒土地上的“夏民”,帝俊(帝喾)到帝舜也是三代时间,颇有意味,很可能是少昊一脉对将帝位又让给颛顼一脉很是不满,从而远走东部大荒,他们承不承认是夏民就很难说,禹时代的远征对其影响实在不大,亦没经过他们的居地,禹又是颛顼一脉。但姬满到来他们肯定是欢迎的,姬满是少昊一脉啊!似乎该叫他们商民更合适,他们应该是愿意归化商的,周和商都是帝俊后人建立,而夏是颛顼后人建立。他们也应该愿意归化周,所以姬满此行可谓意义重大,很可能因此奠定了西周全面的版图。中容国对应海内东经里的韩雁、辕厉,思幽国和白民国(和海外西经里的白民国没啥关系)对应琅琊台,嬴土之国对应都州,黑齿国亦为都州民所进驻,【土熏】民之国对应始鸠,夏州之国、盖余之国对应海内北经的倭国、盖国,海外东经的玄股国、毛民国、劳民国原住民皆已消失,其地为夏民所驻,相应的国有玄股、困民,我们能看到民族融合的显著表现,玄股有帝俊后人色彩,困民有帝舜后人色彩。融合并不难,说来说去都是一家人啊!
国的对应坐标上会有些变化,一来时代变迁,二来我本来也是估摸个大致所处。但辕厉、始鸠的变动太大,退往内陆的趋势明显,奢比尸国干脆消失(奢比尸神还在),大人国范围扩大了许多,说明什么?——神即将要离开了,大量准备工作会在大人国进行,大型宇宙舰亦会到此,必须腾出地方!说下神人之国,为什么把少昊之国定为神邦?……我说过黄帝、少昊、颛顼都属于神人,黄帝、少昊还是彻彻底底的神人,其国亦是彻彻底底的神邦(有熊国是今新郑所在,其紧挨周饶之国,少昊之国为舟山群岛),我述神人、世人、野人常会说不清陷入混乱,那没办法,神治时代特色即是那样,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地天通”以后,三者才有了分际,世人又是神人野人之间的过渡,如果要我明确个说法,我很为难。
君子之国国民无疑可说是神人,青丘之国就有些特殊,好像只见着九尾狐。嬴土之国——嬴土之国不是夏民之国吗?哦,其人归顺了神邦,类似氐人国,自愿接受人体改造,“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是惟”只用在神身上,此处为“是维”也是够怪的,维是系、连结之义,嬴古同"赢",获胜之义,海内经云“有嬴民,鸟足,有封豕。”,嬴民像是出现在湖南一带,但我总觉得别有所指。都州民大部分迁去了黑齿国,其告诉书记官自己是帝俊子一代,说明其是最早移居东部大荒的,“帝俊生黑齿。”,这很奇怪,难道还有一段更加曲折离奇的故事?消失的有黑色印记的原住民竟然是帝俊后人!——人体改造从未有过停止,但好像是自愿的居多。女和月母之国的前身是射姑国,原来的神域列姑射还有些小的神邦比如明组邑之流,二百多年过去,很可能统一成为女和月母之国,另有可能是西北方的女子国有神人迁来,女子国极可能是常羲一族所在,即代表了“月母”,射姑即是“女”了。国说完了,下面说说山。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7 08:56:50 +0800 CST  
千呼万唤的黄山终于出来了! 文中乃是猗天苏山——名字很怪啊,还有一个名字很怪的——孽摇【君页】羝,难以理解,还有鞠陵于天,倒还能解释一二,“壑明俊疾”又跳出来扎眼了, “明星”、“合虚”、“大言”亦是古怪,不像中国人起名的习惯啊!想到文言文的文法类似外文,我估摸着其是音译辅以字义,其语音出自神的语言,因为那些山都是神居,早有神名,做为导游的帝女也不会瞎编,只不能告诉书记官山名的意义,天机不可泄露啊。其有点像英语的发音,英语是来自于拉丁语,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国际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语言,是教会的官方语言,目前使用在梵蒂冈。拉丁语开始是台伯河岸的一个小村庄的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播到世界大部分地区。这就很奇怪,我怀疑其来源没那么简单,应该是先有拉丁语,再有拉丁文。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出自己的一套语言文字,也是够牛的!
神不希望我们太自主,但人的本性要求我们摆脱神的束缚,《淮南子 本经训》云“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苍颉据说是黄帝的臣子。道家的态度就是愿意一切让神做主,因为世人的文明观念很低,会把世界弄得一团糟,五帝以后,确实也是那样,但也许是世人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吧!且不管这些,我们只看语义。书记官是很聪明的,他能摸到事物本质,所以他说大言、合虚、明星、壑明俊疾、鞠陵于天都是“日月所出”,大阿之山是形容泰山地界地势高耸磅礴,非山名,故“有大阿之山者”,孽摇【君页】羝“一曰方至,一曰方出”,这些神山可都归为“日月所出”,唯独猗天苏山,书记官说是“日月所生”!不但如此,大荒西经的神山皆是“日月所入”,又有一例“日月所出入”,大荒南经、大荒北经、海内经无此类述,唯独猗天苏山,书记官说是“日月所生”!黄山究竟是个什么所在?
我们知道日月是代表神人中的佼佼者,男性是日,女性是月,则黄山岂非是诞生超级神人的基地!将“猗天苏”拆开看,猗是什么?猗本义是奇特的犬(有说是被阉割过的犬,我极不以为然),做形容词是美好盛大的样子,做动词是长大,做语气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啊”,做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嗯,此处的猗似乎是用做叹词。“猗”在古文中频频出现,如《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楊園之道,猗于畝丘。”、“节彼南山,有实其猗。”、“河水清且涟猗”、“猗欤休哉”,其组词还有郁猗、涟猗、猗狔、猗嗟、猗萎、猗违、猗伟、猗移、陶猗、猗抳、猗猗、沦猗、猗陶、猗柅、猗那、猗傩、猗与、猗靡、猗兰、猗蔚、猗欤、猗兰操、陶猗术、陶猗之家。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说这个字呢?其很可能原指神人的某种交通工具,好比龙鱼。《史记 天官书》云“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史记》中多有司马迁摘录的官方资料,天官书篇即为明显,圜本义围绕,一顷是百亩,兑同“锐”,诸君可想见天狗的模样,另要说的是,中国最古老的狗种是中华细犬,即二郎神的哮天犬,身细头尖。天是什么?我想诸君心中有数,说是烛龙也行。苏是什么?苏名词是一种植物即紫苏,动词是苏醒、死而复生,不知小伙伴们怎样想,我所想到的是休眠冷冻舱。如果黄山是休眠冷冻舱(还有许多未苏醒神人)的储藏地,就能解释为什么其被严格保密,与世隔离了。显然神是要离世人而去,所以破格让书记官到此一游。顺便一说,郭璞的《山海经》版本作“猗天苏门”,考虑其诚实度,我不取。
“鞠陵于天”很好理解——向天鞠躬的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么想是你的事。“孽摇【君页】羝”纯是音译,书记官不懂,我也不懂,而且也不会读。“壑明俊疾”倒可以说说,峡谷通明,俊飞的很快,俊亦是神人的交通工具。“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风便指交通工具,还记得烛龙吧,其“息为风”。 瞀是目眩眼花之义,鞠陵于天、东极、离瞀皆山名,东极或指泰山(玉皇顶所在),鞠陵于天或指梁父即映佛山,离瞀不知何指。折丹或是神人又或是神之机构,管理出入境的交通工具。其余的山没什么要说的,小伙伴们可以找详细的地形图研究下。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7 09:31:09 +0800 CST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说的是为帝俊守墓的鸟(海外南经述,帝喾葬在黄山东段),我怀疑是机械鸟,“相乡弃沙”是说面对面吐沙子,“下”指地下,嗯,帝俊的神性还很浓啊!再说下朝鲜半岛到日本本岛的情况。
“东北海中,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爱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谷所在。”,地点是今平壤,平壤之名原是我们起的,“百谷所在”,看来在姬满时代是神邦的粮食仓库。龙鱼在此停留的时间比较久,跨海长途旅行后得下地多活动下,书记官便有了比较细致的观察记录。骓本义是青白杂色的马。三青鸟不是神吗?嗯,看描述,仓库该是有两个区,遗玉是仓库管理的最高神职长官,三青鸟、三青马在其下分驻两区、三骓是更下级的神职、甘华又在其下,两个区都有,然而两个区一大一小,大的区还比较重要,其除了有遗玉坐镇,还有视肉和甘柤配合管理,甘华、甘柤比视肉的级别要低,视肉是监视者,甘华、甘柤就应该是一线劳动者,其实是吊装类机械,而三骓是货运交通工具。
大荒南经云“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有小人,名曰菌人。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经文说的地点在羲和国附近,亦说明大荒南经是早于大荒东经写就的,不但说了羲和国,还解释了甘柤、甘华、三骓。其亦是个粮食仓库,“百谷所在”嘛,还该是种子仓库,有动物物种库也应该有植物物种库。没有自然树是红枝干黄叶的,今天的建筑机械倒是红黄色的多。甘柤比甘华的构造更复杂些,还有白色黑色的构件,但不一定比甘华高级,以我看,甘华是无人操作机械,甘柤是有人操作机械,多了围栏爬梯和驾驶舱,即“白华,黑实”。三骓是个名,不是三匹骓,是“赤马”,我说是运输工具没人反对吧!这些名称若非象形便是会意,“甘”是个基本形状。我还怀疑遗玉得名是因为赠给了书记官一块玉——其是位女神官。从列名顺序能看出其级别,书记官是按分工大小排的。神人像是在两山之间运输粮食,盖犹之山即对应海外东经所述之嗟丘,“盖犹”乃音译,像是叹息之声,述图人记做【长差】、嗟,亦是皮母地丘所处,“皮母地”像音译,但汉字的魅力就在于一音多字,能以字释音,那一定有个地下入口,是神人向地下运送粮食的通道,可以认为是储粮基地,现在粮食要搬运出来,无疑也是为神的离去做准备。菌人是小机器人,所处在两山之间,我想是用来清理地面的,以防搬运途中有所遗漏。
由此看来,平壤一带也可能有储粮地库。调换大荒四经的排列顺序,怕是为了掩神耳目,亦或是要引起后人譬如我的注意。往下走,“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上鸟下宛】――北方曰【上鸟下宛】,来之风曰【犭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又一位交通管理员出场了,“宛”乘着“炎”飞过来止住了龙鱼,然后引导龙鱼入境,我这么说没错吧?经文写的很明白。“使无相间出没”反映了交通繁忙的景象,那还是神准备离去的节奏,难道是“墟”可以归了吗?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再往下是凶犁土丘,是今韩国的智异山天王峰,海拔1915米,应龙的原居,“凶犁土”亦该是音译,各地方的语言不一样,倒不一定是神的专用语。再往下流波山即日本本岛及俄罗斯库页岛,是一整体的海中山脉,“入海七千里”说的很明确,沿山脉走向测量长度(走一个折)就是七千里(2905公里)。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7 12:50:48 +0800 CST  
夔是什么有必要重新理解,“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就此看来,夔是大型机械体,样子很奇特,山经篇说过其该是龙须虎的模样,固然是不错,但应该更像变形金刚,其会发出很大的鸣笛警报,因为其是“一足”,是喷射离地式的行走,我觉得是钻机的可能性比较大,要不神人的地洞是怎么开出来的?其工作时声音也很大,地下可是石头,那可不响吗!即使钻机声音不大,地底发出的声音隆隆的就像雷声,“其光如日月”就有点玄机,光真如日月是不大可能的,再说日和月的光相差很大啊,怎会并列用?我想是暗指有男女神人在操作夔。光肯定是要有的,因为龙鱼到达流波山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夔要工作,开灯照明是必须的,“出入水则必风雨”让人费解,我想了半天,觉得是夔吸水排水又在喷洒水雾,黄昏仍在工作,场面似乎挺热闹啊!我认为是调试机械的可能性比较大,准备要封填地穴用,亦预示着神将离去。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怎么理解呢?正如山经要通过帝的检查,海经亦要通过帝女的检查,话就要说的隐晦些,就好像日月的多义混用,神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迹又不希望世人太过了解。书记官很聪明,不然姬满不会非要带上他,他知道该怎样记录。帝女讲了个故事,黄帝曾经用夔和雷兽的部件组合成一物件,使其声名传播天下,以之立威。若说黄帝有什么物件是天下人知道和敬畏的,那就是指南车了。指南车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一旦设定方向,车不管怎么走,车上的指示臂都会指向设定方向。机械原理即离合器和差速器原理。说敲鼓“声闻五百里”是不大可能的,那样靠近鼓的人都被震死了,五百里是207公里,鼓声能传个五百米就很了不得了,橛是小木桩之义,是表示架构,我们知道雷兽是什么,也知道骨是什么。指南车后世时有造出,但肯定是比不得黄帝所造的,那可是高科技机械,如今也是失传的。书言黄帝是战蚩尤时造的指南车,那就是涿鹿之战了,涿鹿之野主要是今河北张家口地区,满打满算也就200公里的范围,“声闻五百里”当是指其地了。要强调的是,涿鹿之战是神治下的邦国之战,有神参战,并非野人们用石器棍棒互殴,当然野人们也参战了。有小伙伴问了,蚩尤怎的追炎帝到涿鹿之野了?那可不是中原地带,已经过山西靠近内蒙古了,炎帝若是处在南方,蚩尤逐炎帝到涿鹿之野就得穿过黄帝的地盘,也实在是太嚣张了,地理位置上看,亦令人费解,炎帝、蚩尤的邦国究竟是在哪里?我得说,神农氏是起于南方(只是相对中原河洛地区的南方),炎帝则是处在北方,炎黄阪泉之战即是在涿鹿旁边发生。炎帝后人即是经文中的“盖国”又系“盖余之国”,“倭国”又系“夏州之国”很可能也是其后人,而博父国是铁板钉钉的炎帝后人。炎帝后人在海经里是不大提的,怕抢了黄帝后人的光辉,但夸父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书记官遂狠狠述了下其族谱,然细究起来,炎帝黄帝乃同母异父的兄弟。姬满时代的“冀”是指北方的大片土地,涿鹿之野遂为“冀中之野”,冀、燕专指河北地区是很后的事了。
再说说禺【豸虎】,“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豸虎】。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豸虎】处东海,是惟海神。”,其无疑便是句芒,又是黄帝之子,不得不让我联想到少昊——则禺京即北方禺强乃是少昊之子重。怪不得帝喾得神界厚待,他祖爷爷(黄帝)、爷爷(少昊)和爹(重)都成了大神!书记官的旅行很精彩,诸君可以尽情想象,没有说到的,前文亦有透露,比如女丑的出现。下面说大荒南经。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7 14:55:51 +0800 CST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7 20:44:46 +0800 CST  
大荒南经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木换歹】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驩头之国。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有申山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
有小人,名曰菌人。
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

诸君用心读一下经文即可以发现,海外南经所对应的地望在大荒南经中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好在我前面没深究,不然一定会昏昏然。如今已经推解出了众多有用信息,再看大荒南经便能气定神闲的审视种种不可思议。首先是推书记官的行程路线,推出来的结论是,大荒南经的写就要早于大荒东经,一来书记官尊东,二来神界又正在进行一场按部就班的东向大迁徙,大荒南经所述地望遂难于对应海外、内南经。也许正因为此,书记官将与海外、内东经对应较好的大荒东经调换在前,理解了大荒东经,就不难理解大荒南、西、北经和海内经,若一开始看的是大荒南经,那八成是会陷入思维混乱的。




经文所述甚多,我选择性的标注,遗漏处还请诸君见谅。书记官该是从昆仑之丘出发的,“南海之外,”是说南部大荒的海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赤水是金沙江。书记官没称昆仑之丘,原因往后自明,文中来看,昆仑之丘已无玉树琼花的奇丽景象,也见不到开明兽,而能见的是【足术】踢和双双。

“有阿山者”即同“有大阿之山者”,非指山名。“南海之中”是说南部大荒的海内,泛天之山是指大凉山,“赤水穷焉”是将金沙江与长江做了区分。让我意想不到、大跌眼镜的是,苍梧之野乃指蜀中平原,“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舜不是葬在九嶷山吗?哦,毕竟过了二百多年,舜有移葬的可能。“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无疑是神界景象。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黑水指黄河上游段,荣山或是岷山,荣水或是岷江,玄蛇即是巴蛇,玄是黑色,麈是一种鹿,尾巴能做拂尘,怀疑是麋鹿,俗称四不像。玄蛇食麈与巴蛇食象是同类事件,前文说过,巴蛇是神界的制药工厂,象是原生态运输工具。亚洲象和麋鹿很久以前或许都曾接受过基因改良,后者还可能是几种生物的复合体,要不怎的四不像呢?呵呵。其不是机械体,那不符合制药工厂的环境要求。蜀地是净土。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巫山是峨眉山,黄鸟是“巫”的坐骑,代指“巫”,海内西经中描述过六巫的坐骑,黄鸟即应是凤凰、鸾鸟一类,亦不该是机械体。在蜀中平原活动的神人要么骑兽,要么驾鸟,少数的外来人员会用飞剑类的小型运输工具。嗯?我不是瞎说,神人的个人交通工具,夸父时代是大型飞杖,禹时代是小型飞杖,到姬满时代是用飞剑,科技进步了嘛!时代审美也不同。丈夫国、君子国的神人都是“衣冠带剑”。我们知道禹时代的洞庭之山是杖仙满天飞,到姬满时代该是剑仙满天飞,想法其实很合理。剑挺宽厚,有变形的功能,冠大概是头盔……我很认真的说。“帝药,八斋”,表明玄蛇是制药工厂,分成八间。巫山是“巫”的生活区,即如蛇巫之山。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8 08:43:01 +0800 CST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不庭之山指大黑山,渊是指整个四川盆地,经文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帝俊”应为“帝舜”, 娥皇是帝舜的妻子,帝舜姓姚,书记官不应当出现这么低级的错误,若不是后人的讹改便是书记官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文中似乎可以推知,舜携娥皇到过蜀地,还在当地生有子,子留于蜀地,是三身……名称似曾相识啊,嗯,海外西经云“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说明什么?舜的后代参与了形天集团的叛乱,帝念其是舜的后裔,对其惩办多有照顾,没让其缺胳膊少腿,而是多两个身子,后来又让其回到原住地,还许其移葬舜,便于祭祀祖先。参与叛乱的还有叔均(帝喾孙)的后代。那太奇怪了,我们很难想象“三身”的样子如何行动。回头分析下就会明白,三身是指六臂,其还是两足行走,因为海外西经述其不远的一臂国和奇肱国的人并没少条腿,“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之前没有细说经文,现在说一下。
一臂国人的眼是在鼻梁上的即原来的两眼中央,那儿开了个孔,奇肱国人的第三目也该是在那个位置,黄马虎文即是文马,是用来“乘”的交通工具,有可能是机械体,“一目而一手”是再次强调一臂国人形象,不是说马。双头鸟可能是起监视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大荒西经云“有一臂民”,还云“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吴回无疑是奇肱民,奇说明其的一臂甚为粗壮,书记官是想说奇肱民是吴回后人,吴回何人?《史记 楚世家》里说了,吴回是颛顼的曾孙,其兄重黎为火正祝融,因为诛共工不灭而被帝喾诛了,吴回接任祝融一职。看来吴回后人亦参与了形天集团的叛乱,帝念其祖上荣誉,惩办亦有照顾。奇肱国人的第三目是来自一臂国人,三身国人多出的手又是来自一臂国人和奇肱国人,一臂国人没个优秀祖先,实在是很吃亏。还有更吃亏的,干脆身子被消灭了,只剩个头,只剩个头怎么活?哦,三个头共用一个身体,便是三首国人。你会说,三个头不是神吗?这关乎营养供应和自由意志的分配,自个儿慢慢想吧,不成人样总是一种惩罚,如果是有非人类的身体构件倒可说是神……又关乎伦理道德。
三首国被单独置于中原地带的边缘(巴国一带),该是别有用意,但其禹时代就存在了,很可能有特殊身份,没准和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有些关联。大荒南经中三首国已没了踪影,但大荒西经中有段文字耐人寻味,“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其出现在海外西经三身国相应的位置,而三身国出现在蜀地,我猜想三首国人寿数将近,面临绝灭,值神界大动荡之机,要求身体再造,居然就实现了,一臂、奇肱皆不成国,可见一臂民、奇肱民大部分加入了身体再造,成活的自然是少数人,但少数人又获得了新生,“三面之人不死”,不死是不可能的,只是获得了新的寿命,为什么如此眷恋生命呢?如此形象的活着真的好吗?是想要彰显形天的存在吗?可已经没人关心形天是谁。帝女说那是夏耕之尸,太荒谬了,她是在说瞎话,她要不就是站在形天的对立面,要不就是有所顾忌不愿实情相告,书记官遂她的意做了记录,但书记官有那么好骗吗?他留下了线索给后人,好探究下形天是何来历!
三面之人是颛顼之子是笼统说法,因为三个面各有祖先,但都是颛顼一脉,舜、吴回皆是颛顼一脉,那干嘛强调舜和吴回呢,舜和吴回差了一代人……我直接说了吧,形天是舜的儿子!是娥皇所生。历史书中我们只知道舜有一个儿子,叫商均(名义均,封于商地),是女英所生,娥皇女英是姐妹,是尧的女儿,都嫁给了舜,既然女英能生子,娥皇就没理由不生子,但舜就一个儿子,女儿还是和登北氏生的,“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夷当是妻的讹改,夷讲不通),而娥皇无所出,商均是由娥皇抚养长大。说明什么?女英很可能因难产而亡,娥皇则有不孕不育症。从娥皇、女英在舜陷入危难时屡次出手相助可以窥见其神性光辉(传说不足信,但未必无因),娥皇、女英很可能在神界学习过,娥皇携舜同游蜀地也是可能的,尤其想获得孩子时,在蜀地“巫”的帮助下,怀孕当不成问题,生产也能放心,孩子生下来了,寄养在蜀地也是很有可能的,一来娥皇有子的心愿已遂,二来能有更多精力抚养商均,如果自己儿子能接受神界的培养教育,也是更好。我们就叫这孩子形天吧!
形天长大后为何要发动叛乱呢?又要说一段公案了,即唐人言说《竹书纪年》有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囚尧,禹杀舜”,后世所谓学者津津乐道以为见识不凡大合情理,其实是胡说八道,且不说其没个一致引文,其文字根本就塞不进《竹书纪年》,不论是今本还是古本。但另一个说法就值得重视,《韩非子•说难》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说四王的行为就如同人臣弑君,汤放桀和武王伐纣实有其事,那么舜逼尧、禹逼舜呢?要我说,也是有的,但那是不情愿之举,并非出于本心,幕后推手是神,是帝。
《竹书纪年》中已透露得清清楚楚,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都是遵照神的指示,禅让后本该是后帝接替前帝,但事实上是前帝执政、后帝摄政、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局面,尧、禹的崇高道德不必怀疑,他们一生的事迹说明了一切,伪装不可能伪装得那么完美,完美到无懈可击。我干嘛不说舜呢?哦,他的道德有些瑕疵,多少有些表面文章,但一个人如果总是做好事,你能说他不是大贤吗?人总会有点私心,也不可能没个缺点,但能够以道德约束自己,使自己行为不至于偏差,所作所为看起来是出于公心,那就是个好人。多说无益,我们看看《竹书纪年》是怎么写的,我将尧舜禹事一并帖出,其互有关联,内容多与山经、海经相合,我将要说的重点标出: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8 08:45:58 +0800 CST  
帝尧陶唐氏
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采,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
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
命羲和历象。
五年,初巡狩四岳。
七年,有麟。
十二年,初治兵。
十六年,渠搜氏来宾。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
二十九年春,僬侥氏来朝,贡没羽。
四十二年,景星见于翼。
五十年,帝游于首山,乘素车玄驹。
五十三年,帝祭于洛。
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
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六十九年,黜崇伯鲧。
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岳锡虞舜命。
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洪水既平,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洛,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缘坛而上,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柙,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当受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东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元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七十一年,帝命二女嫔于舜。
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终于文祖。
七十四年,虞舜初巡狩四岳。
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
七十六年,司空伐曹魏之戎,克之。
八十六年,司空入觐,贽用玄圭。
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
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
九十年,帝游居于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于陶。
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不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三年,舜即天子之位。

帝舜有虞氏
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华。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涂廪,自下焚之,舜服鸟工衣服飞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龙工衣自傍而出。耕于历,梦眉长与发等,遂登庸。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作大韶之乐。
即帝位,蓂荚生于阶,凤凰巢于庭,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景星出于房,地出乘黄之马。
三年,命皋陶作刑。
九年,西王母来朝。
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
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
在位十有四年,奏钟石笙管未罢,而天大雷雨,疾风发屋拔木,桴鼓播地,钟磬,乱行,舞人顿伏,乐正狂走。舜乃磬堵持衡而笑曰:“明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见于钟石笙管乎。”乃荐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也。于是和气普应,庆云兴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庆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群臣咸进,顿首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循通,庆云丛集,蟠龙奋迅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龟鳖咸出其穴,迁虞而事夏。舜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至于下昃,荣光休气至,黄龙负图,长三十二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其文言当禅禹。
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于太室。
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
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
二十九年,帝命子义钧封于商。
三十年,葬后育于渭。
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
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州。
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
四十二年,玄都氏来朝,贡宝玉。
四十七年冬,陨霜,不杀草木。
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
五十年,帝陟。
义钧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帝禹夏后氏
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梦自洗于河,取水饮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当尧之世,舜举之。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渊。禹治水既毕,天锡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洛出龟书,是为《洪范》。三年丧毕,都于阳城。
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颁夏时于邦国。
二年,咎陶薨。
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
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
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
夏六月,雨金于夏邑。
秋八月,帝陟于会稽。
禹立四十五年。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8 14:33:41 +0800 CST  
读下来是有些费劲,但可以清楚的知道,尧舜禹为帝是受神的操控的,帝位禅让于谁、禅让的时间都由神来决定,尧舜禹亦非凡人,皆是神种,当然了,你可以认为是美化,但其细节所述颇具意味,尧像是人工授精而生,未谋面父亲的相貌都画在图上了,禹是偷偷进行的剖腹产,背是背着人的意思,背上不可能剖出人来,诡异的是舜,其长大形象实在不敢恭维,但父母想弄死他就有点不合理,好像那不是自己的孩子,按文中说法,舜“目重瞳子”“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重瞳该不是一只眼有两并列瞳孔,而是瞳孔中套着小瞳孔,龙颜大口倒可说是褒义的形容词,黑色也不是啥大毛病,身长六尺一寸就糟糕了些,才一米四的身高……会是美化吗?
文中提到了娥皇养育商均和先舜而亡葬于渭。说娥皇女英在舜南巡死后寻到舜之葬地,在湘水边凭吊哭泣,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化为湘水女神,青竹化为湘妃竹,那都是民间传说,大概是南方人看到了帝之二女在湘水流连愁眉不展,舜又葬在此地,便以为那是娥皇女英。“冀”主要指山西,字拆作“北田共”,可知指北方的耕地,对于西周讲就是山西,对于东周讲就是河北,尧舜禹都居“冀”,则其邦国都城皆是在山西,难道我之前想错了?照山经看,夏后氏的政治中心就该是在河洛一带啊。但那时的“翼”也包括了嵩山,先存个疑吧。从《竹书纪年》看,河洛一带是神界面向邦国世人开放的学习中心!是神界与世间的缓冲地带,至少夏朝之前是如此,黄帝到禹的诸帝都没建都在河洛很能说明问题。山经反映的勘探远征是帝舜在位时发生的事,可以看作是学习中心的一次毕业实习。“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于太室。”(禹刚上位就被派外出请教神人)“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让一万人入学学习)“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舜让禹统领所有人,进行远征前练习作业,离初入学时过了十五年,应该是有分批入学,我估摸派去学习过的人至少有十万)“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州。”(禹受命于神宗,重新划定九州,即是远征开始,尧时代后期是初建十二州,神宗可以认为是以太室山为核心的神界学习中心,从后文看远征共花了两年时间,符合山经中的推测,我们看到为远征做的准备非常充分,远征遂能一蹴而就),从《竹书纪年》的文字描述看,对舜的评价不高,尧和禹皆“有圣德”,舜就无此评语,且直言是丹朱避舜(不是舜避丹朱),描写舜禅让禹的行为表现也未免癫狂了些,而禅让后使用禹也太不遗余力了……但《史记》对舜的评价很高,推崇的是他的治国能力,那真叫精妙干练、游刃有余,将尧和禹都比了下去。小个子总是很能干,是吧?我姑且妄测,舜谋略超众,但因为出身低下其貌不扬又屡遭打击,多少心理有小小阴暗,但他是有道德约束的,尧和禹又是春风化雨类型的,尧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他又让他认祖归宗?禹又为什么甘愿冲锋陷阵劳心劳力而功劳归于舜?——可以说是尧舜禹遵从神的导演,联手开辟了一个禅让制的美好时代,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抹璀璨光华,那也是不可复制的。
形天遗传了舜的优秀基因,又经历了基因改造以便于生长在神界,实际上已成为不折不扣的超级神人,超级神人能活一千多岁,别笑,我是认真的,星际文明要求必须有如此寿命,其“不寿者八百岁”。“形天与帝争神”发生在夏桀时代,即《竹书纪年》云“泰山震”、 “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 地震。伊、洛竭。”,而之前神界已有乱象“天有妖孽,十日并出”,所以帝女随口编的谎话是成汤伐夏桀,夏耕也不是脱口能出的假名,我们可以认为形天的真名叫姚耕,那时他大约五百岁,正是争霸的年纪。为什么“争神”我不知道,想来帝徳不服众,否则以神人的道德理念,不该发动大规模叛乱……我不会无根据的瞎猜,就此打住吧。 回看文中的神奇事物,景星是什么?应该是近距离视察邦国的来自神界的飞行船,景同“影”,能留下影子,那自然飞的很低,下面的人也很有看头,体现的是神界对邦国治理的肯定,有慰问的作用,西次三经云“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我想“反景”是指返回的景星。日月、五星或指飞行船或指超级神人或二者兼指。文中的首山并非中次五经里的首山,而是在河洛交汇处,或许指中次五经中的槐山。首山之特殊性使其不可能有两座,其名很可能是随着驻留之【鬼申】的搬迁而迁移,禹时代迁去西边俗称嶓冢。“昴”的两次出现引起了我注意,好像以前看过报道,世界上有一类人称自己是昴宿星人,还有专门的网站,有很科幻的一套信仰理论,其对于自身星际文明的描述煞有介事,然而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斥为邪教,然而他们并没干过什么坏事,影响力也很有限,人们也就不大理会,我本来也是不屑一顾的,但看到“昴”,勾起好奇心,不经意的网上查看了一眼介绍……我不想被人说成是传播邪教,但其所述与《山海经》透露的星际文明有惊人相似——巧合也是大有可能的,呃……言归正传,文中的昴并非指昴宿,那大白天是见不到的,“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 见流星贯昴”是发生于白天,昴是悬浮的大飞行船,流星是飞着的小飞行器。我点到即止,免得限制了小伙伴们的想象。细读摘文,还有很多值得推究的,想想都能想通,我就不啰嗦了。书归正传。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甘水是嘉陵江,成山该指高登山。季禺之国说是颛顼之子,我觉得应该是昌意之子,但昌意名气大不如颛顼,反正是一个祖宗,说颛顼之子多有面子些。昌意被黄帝降处于若水,娶蜀山氏女生了颛顼,保不定还有别的儿子,若水不知哪里,但总是在蜀地。颛顼十岁即投奔伯父少昊,后来二十登帝,处在北方,我想很难回蜀地生子,也大概不会丢个儿子到蜀地,蜀中平原是神人地盘,之外的蜀地不是啥好地方,不然昌意就不是被降处了。述图人只提到蜀中地带有个氐人国,但那是在水底,氐人国人没足,上不了岸嘛,书记官就没见着,而见到了三身之国和季禺之国,又在海内经中补充说了下朱卷之国,即是玄蛇代表的神人之国。蜀中平原的景象还是很和谐的,说明神人有条不紊的撤离蜀中平原,逐步让出了原有地盘。

“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很明显了,这是南部大荒神民向东的大迁徙,羽民之国和卵之国都是适应山地丛林生存的,并不与世民争地。我原来想毛羽肯定是用来飞的,羽民应该有翅膀,但无论述图人还是书记官,都没说羽民有翅膀,不同于述讙头国“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亦不同于述毛民国“为人身生毛”,毛民国和海外东经述的多国原住民一样在姬满时代消失了,也许是灭亡了,也许是先期离开了,给后来神民腾出地方,我希望是后者,因为同样消失的还有雨师妾——我想象中是个黑美人,羽民的另个特征是“其为人长(颊)”,反正是身体很瘦条,我想他们应该很轻,身体长满羽毛的话,手足便应该能做为翅膀,如果是树栖的,在林间滑翔该不成问题,我只能想是那样。羽民国尚可理解,卵之国就匪夷所思了,其民皆生卵,难不成其民都是母的?我想确实如此,羽民之国都是公的,两国分处就像丈夫国与女子国,两性分处是神界高等文明的一大特色,能心无旁骛的生活,保持了身心的自由,距离还能产生美,呵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卵之国亦是羽民,皆是女性,卵就是蛋,其靠生蛋繁殖后代,这倒没什么可怀疑的,自然界动物不是胎生就是卵生。羽民形象大不类我们所常见的神人,怕是另一类星际移民,或许是难民,搭乘神人的宇宙舰来到地球,受神人庇护,是铁了心要跟随神人,我想其是安排在最后离去的,暂时驻扎在蜀东湘西大山中。大部分的神民走的是地下,由西往东迁徙,很难想象地下深处有什么,那一定是高速通道,方便快捷,从西部大荒入从东部大荒出,因此大荒东经述山皆“日月所出”,大荒西经述山皆“日月所入”,偶有一例“日月所出入”,该是调配专用通道,到讲大荒西经再好好掰。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此处的黑水乃指乌江,不姜之山即是金佛山,汔水应指清江,贾山、言山在清江源头附近,登备之山或是猫儿梁,恝恝之山该是巫山(熊之洞所在),澧水便是澧水,蒲山是火烧堡所在,隗山是神农顶,其西有丹或是指武当山,海内南经谓之丹山,其东有玉或是指聚龙山,是从书记官行进的方向上看,亦有另种可能,丹是山经中多次出现的丹粟——后来分析便该是息土,其和玉都是神人大量使用的物料,漂水是说沅江,尾山或指雪峰山脉,翠山或指越城岭、都庞岭。上述是从旅行线路的走向上判断得来。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9 08:55:15 +0800 CST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盈民便是禹的守墓人,其生活在神界一隅,日子过的不咋样,戒心也很重,没跟书记官说明身份。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即是原在昆仑虚南的不死民,不死民就应该是类人机器人,“阿姓”是无姓的称呼,阿宝、阿牛、阿一、阿二、阿三皆属此类,“甘木是食”, 甘木应是甘华、甘柤一类的物事,我想是电源设备,机器人得久不久充下电才能保持活力,跟人要吃饭是一个道理。其有没有灵魂意识我就不知道。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说的是果树种植,不死民的工作就是种果,即将到来的太空旅行需要大量的果实储备,特别是柑橘,富含维他命C。痓查字义是痉挛,也许缺少维他命C会导致痉挛?我不懂医学,就知道吃柑橘能防治败血症。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就长不好的源说应该是出自这里。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南海渚中指洞庭湖中的小岛上,不廷胡余是音译,我觉得是述图人所说的人面兽身的祝融本名。显然其没了事做,有些茫然,嗯。……不,如果是神名,表达应该是“名曰不廷胡余”,此曰后面是神说的话——不设朝廷了,还要我做什么呢?面对神界的这么一场大变化,神祝融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担忧。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南极已经不是指衡山了,是指山经中的洞庭之山,乃是所述神界位于中部地带的港口,管理员名叫因因乎,其说的是另一种语言,把来往的飞船叫乎民,虽然有翻译,但书记官了解不到太多情况。我寻思港口相对比较冷清,中部地带的神民应该是最后一批撤离者。从昆仑虚过到中原的神民都应该是从昆仑虚或钟山入地下,从“熊之洞”或“洞庭”处出来的。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襄山、重阴之山在宜昌一带,季厘之国在荆州地区,缗渊在荆门旁,俊坛在远安附近。倍伐和季厘是祖父和堂孙的关系。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原昆仑地界的臷国迁到了武汉地区,帝舜竟然还有个儿子叫无淫,呵呵,大概是犯了淫行,降处昆仑三苗国附近,臷国无疑是神民之邦。巫臷民的巫说明其人是臷民中的佼佼者,有高级职业。臷的本义字典查不到,从字形上能判断跟兵器有关,其食谷,谷包括很多粮食种类,说明其吃的很好。其不搞纺织,就有衣服穿,不去耕作,就有粮食吃。臷国乃是一军事存在,巫臷民乃是职业军人。“爱歌舞之鸟”,其主语是巫臷民,巫臷民是专门守卫和尽心照顾歌舞之鸟的。歌舞之鸟以后还会出现,到那时再解释不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融天的标注应该往上挪挪,是老君山,海是指丹江口水库,海水指老灌河。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嗯,其是跟随神民从昆仑地带迁来的,有几分神民色彩,但应该是世民。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有宋山者,说明宋山是个泛指,宋:会意。从宀,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宋山即有人定居之山,指的是桐柏山一带。有赤蛇,唔……其后话大有玄机,那不是普通的枫树,育蛇亦不是普通的蛇,会是说什么呢?蚩尤是苗族的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族,《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孔安国语:“九黎君号蚩尤。”《国语•楚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我想昆仑虚的三苗国亦和蚩尤有些关系,大部分人也随神民东迁而回迁中原。苗族古歌中的《枫木歌》中,枫木生出万物,乃万物始祖,嗯,我们来听听。“世间万物多, 来源是一个。 要晓得清楚, 来唱枫木歌。 枫木生榜留, 才有你和我。 要晓得典故, 来唱枫木歌。 回头看太初, 悠悠最远古, 砍倒枫木树, 树心生妹留; 树梢生鸲鹆: 树蔸变成鼓; 树叶变燕子; 树根变泥鳅。 妹榜妹留呵, 生十二个宝, 下十二个蛋。 会生不会抱, 会下不会孵。 鸲鹆替她抱, 鸲鹆帮她孵。 孵多了就生, 抱久了就出。 一个蹬个醒, 一个拉个起; 雷蹬姜炎醒, 雷拉姜炎起; 姜炎蹬龙醒, 姜炎拉龙起。 龙蹬大象醒, 龙拉大象起: 象蹬水牛醒, 象拉水牛起。 水牛蹬虎醒, 水牛拉虎起: 虎蹬老蛇醒, 虎拉老蛇起。 蛇蹬蜈蚣醒。 蛇拉娱蚣起。 个个都出生, 齐齐坐窝里。 还有些寡蛋; 有的变善神; 有的变恶鬼。 ”,颇有意味……九黎应该是野人聚落,蚩尤是神界来的传道者,蚩尤在被处死前,将一小型知识库藏于一神秘装置中,秘密交予九黎族人,是为“枫木”,育蛇如同玄蛇,乃是建筑物,外表是红色的,其是解读知识库的所在,《枫木歌》是隐喻的说事。顺带一提,苗族古歌中的《开天辟地》比汉族的盘古开天地神话出现更早,也更朴实,更接近事实真相,我认为那唱的乃是宇宙虫洞的创建与星际文明的进驻及传播。山海篇再去说。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即是蚩尤的雕像。神界管不了许多了,蚩尤后人遂占据中原一席之地,应该是如此。其实际是变形的图腾,有蚩尤的精神内涵,但让人看不出是蚩尤,以免其遭到仇人破坏。

楼主 琴心剑胆何足道  发布于 2017-09-09 10:57:47 +0800 CST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字数:1097796

发表时间:2017-08-29 16:42:0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3 11:10:48 +0800 CST

评论数:19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