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记录的史前超级文明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这个描述的位置刚好进入希腊西部,而这里向西南入汤谷,指的是爱琴海的海弯,在这里看到一个神,基坐是椭圆的,呈红色或是纯色,六足指起落架,四翼是指四边有边条翼,无面目就是呈圆,四周形态一样,这必然就是飞碟了,是识歌舞,就是在空中作不规则飞行,实为帝江,这个帝江应该是指天帝,神的最高首领,而并不是某些人讲的人类首领黄帝,因为黄帝在忙着研究天地鬼神的食物。

后面一直写到现在意大利,由先的西流入海,到后面的东流入海,地理位置上就是由希腊到意大利那一段,由东向西的地理变化描写,这个东流处的海就是地中海。一直最后写到大西洋沿岸,整个西山经完毕。

整个西山经里的描述,接合苏美尔的神话记录,还有巴比伦的历史,还有中国史前神话,会勾勒出这么一个史前历史。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07 10:04:55 +0800 CST  
5, 史前文明和神话传说

讲这个史前,我们再看看北山经里的情况 ,北山经里没有人类首领,偶然提到一些食人的动物,也就是存在原始人,唯一可以认定的坐标是这一句: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其地理情况和动物情况 ,包括食用性都讲得非常明白,这娃娃鱼只有中国分布最广,别无分号,小日本不算,因为北山经不可能写到海岛上去,在中国又是长江黄河最多,看描述里,无草木,多金玉,这应该是黄河无疑。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07 19:59:33 +0800 CST  
由此从地图里数分析,以黄河娃娃鱼为坐标,这整个北山经起点是由南亚爪哇岛,一路向北,分三个层次累积,一直到北极圈内北地群岛,总共一万多公里,其中唯一提到的我们熟悉的是: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这段表面上写炎帝之女,但是地理位置上看不大可能,应该是主写精卫,然后后人补注精卫的神话。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08 09:22:43 +0800 CST  
通过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我们看出一个规律,南山经是非洲,无人类部落记载,但是多神,也就是人首龙身的并不只一两个,西山经是珠峰向西到大西洋岸,有神,有人类部落,有各司职,有神的会所,可以说是最热闹的文明之地,北山经南亚往北直到北极,这里有物产,无人类部落,也无神,属蛮荒。

我们先看看苏美尔神话体系,是神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在非洲创造人类,这与中国女娲造人同出一源,造的人干什么呢,按山海经里的记录和圣经里的描述,在伊拉克和伊朗交界处建造神的会所,昆仑之丘,神之下都,又或者就是巴别通天塔。

为什么西方人只提巴比伦,不怎么记录苏美尔文明呢?因为巴比伦是白人侵占黄种人后继承的文明,关于这个巴别通天塔的记忆也是由苏美尔文明那里传下来的,而且抄都抄出了问题。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08 20:15:00 +0800 CST  



(坛,办事机构,帝之下都)

巴别塔传说里,写的是神害怕人类的技术超过他,而将建造通天塔的人分散到世界各地,打乱语言之类。

而在中国神话和苏美尔神话里提到的却不同,中国神话是火神与水神大战,最后水神怒触不周山,这个不周之山倒下引发天地崩,大火大洪水,最后女娲用身体补天,苏美尔神话里也记载是为创造的人应该怎么处理神之间发生分歧而最终发生大战。

中国神话里记录的是神战时产生的现象,而苏美尔神话里记录的是神战的原因。这两个记录各占了一半,似乎就是同一个事件各自重点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引发史前第一次灭世大洪水,大约在一万多年前,这次不仅是大洪水,还有天崩地裂,地轴突然转变引发大冰川时代。

根据这些线索,笔者猜测,是否杀死完成昆仑之丘的创造人类,神分为两派,一派掌握常规武器,所以出现大火,想强行清除,另一派掌握基因科技,也有更强大的武器,怀疑是以磁场为动力的武器,将想杀人的神打跑,因为如果没有战胜的话,人类早就已经不存在了,而代价就是地球磁场发生变化导致地极颠倒。而女娲神乘坐飞船飞上天去,重新恢复了磁场,这就是女娲以身补天的原型。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09 11:02:08 +0800 CST  
赵家大树研究是月球从地球飞走,引发大洪水,月球从太平洋起飞引发大洪水推论成立,但是这个力量要让地极颠倒恐怕还是不行吧,除非用月球从太空以高速去撞击地球,这个技术难度和代价太大,而且也非常危险,仅仅是为了消灭人类?

关于这个地极颠倒,科学家也是提出各种假说,而笔者觉得很有可能是神族的一种高能量武器产生的一种负作用导致的。怀疑这个武器就是西王母所司天之厉及五残。

依照十万昆仑的考证那个陶盘所显示,这次史前大洪水,地球上只剩下了青藏高原,伊朗高原,云贵高原,帕米尔高原和蒙古高原,根据笔者对山海经的描述,有人类首领的就只在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出现。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09 22:32:48 +0800 CST  


这时开始讲人类文明 ,不得不插上一句,先前通过分析证明山经是在一万年史前大洪水之前的盛况,而在大洪水灾难之前实际埃及大金字塔等就已经出现,这与笔者和众多科学家对金字塔的疑问得到圆满解答,请看下句,摘选自南山经: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这里不仅是三个金字塔,还是尼罗河的描写,所以符合埃及传说,大金字塔是神建造的,而不是所谓胡夫建造的,只是若干年后的一批从苏美尔逃出来一队人马,首领胡夫把大金字塔占为己有。

因为大金字塔内部从来没发现有祭祀图案,壁画,因为神是不需要的,而后来的人到来之后搞了帝王谷,那里面才有这些。

问题来了,为什么南山经里没有记录狮身人面像,因为压根那玩意就和金字塔不是一个时期建立的,这个后面会单独讲。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0 11:00:33 +0800 CST  
大金字塔的作用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研究,金字塔的通气孔是发射一种微波能量,传输信号给太空遥远的故乡,告诉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是一个可以充能量的通讯装置,为什么搞这个原始的东西?因为在非洲神之间已经发生分歧,通讯工具已被监听,或已不能用,只能通过这种高科技的原始方案来掩人耳目。所以大金子塔全球仅此一家,而南美的山寨金字塔完全没有这样的功用。

接着讲大冰川时代,随着地极恢复,冰川开始消退,这时,神已经走了,世上残存着两路人马,一路是在伊朗高原幸存的黄帝残部,这个黄帝和后面中原文化的黄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西山经里记录着,搞农业科技研究提炼精的“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色。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0 21:48:19 +0800 CST  





还有一路是在西山经开端处于西藏地区的炎帝人马,虽然西山经里没提到炎帝,但却提到了鼓,为什么西藏会是炎帝残存人马呢?这个鼓有极大的线索。

鼓,表面上记载是炎帝之孙伯陵与吴权之妻阿女所生,但实际上这个鼓并不是普通的人类,而是人首龙身,与史前炎帝和黄帝都不一样,应该是人神杂交的一种实验,所以炎帝人马是掌握基因科技的,这个与华夏文明有极大的关系,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黄帝残部随着地理环境好转,一路西迁徙到两河流域,在距今八千年到七千五百年间形成规模化的苏美尔文明 ,因为有种植技术,所以文明发展特别迅速。

炎帝残部笔者猜测是任务是实验各种人类的可能性,先期实验出来的鼓,产生艺术能力,在钟山搞创作,但这个没用,于是向东寻找新的原始人类形成实验,而到达青藏高原时,大洪水出现了,想再往回头西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朝东向云贵高原去寻找新的原始人群。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1 10:31:09 +0800 CST  
随着冰川退去,大约在距今八千多年前,在四川西部开始朝东渐渐发现有残存的原始人类,沿江捕猎,那时没有名称,没有族群,直到选其中一女子进行基因杂交实验后,这个区域的原始人类才有了最初的名字华胥国,胥和雅和夏实为同一字,华胥国的产生也就是华夏文明的起点,而华夏文明并非是后面的中原文明 。

相信大多数人对华胥氏量雷神脚印,有虹绕其身,有感而孕,十二年后生伏羲,这个传说并不陌生,而这个伏羲和鼓并不一样,不是人首龙身,为了区别非洲的神,且把中华伏羲叫包牺,或者太昊。

现今中国那些智障的学者,把华胥国定在陕西南田,谢谢他们的智商,八千年前那个地方还不适宜人类生存,而华胥本身并不是文明 ,没有名字,而是指一大片区样子习性差不多的原始人类。也有些把包牺活动范围定在甘肃天水的,谢谢他们的智商,以八千年前那里的地理环境,包牺是不可能在那里出生的。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1 23:07:52 +0800 CST  
准确的地理环境应该是北维三十度以南的区域,因此华夏文明应该出现在今四川,贵州,湖南,一线,这个区域不断的发现古文明 就是例证。
包牺的实验是成功的,因为有神的基因,所以有了神的记忆和能力,演出了八卦,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成功杂交出二号女性女娲,这个女娲与补天的女娲不是一个,也没有人首蛇身之类,也是人类的形态,为了区别我们叫她灵娲,她也具备一定的神的智力,开创社会制度。

后来这两个实验性种族开始有意的汇合,相互通婚的过程中再加以修正改造强化,形成少典氏族。少典族壮大后分成两支,一支向西到雅砻江,古之若水,形成游牧民族的后黄帝(区别于两河的黄帝族),随着时间演变然后一直北上青海,再到甘肃,自距今五六千年进入黄河流域,由于地理原因和生存方式,文明发展较慢,又到距今四千多年,后黄帝的一个分支到达中原地区形成中原文明殷商。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2 09:52:28 +0800 CST  
少典另一支系后炎帝(区别于伊朗的炎帝)东到长江嘉陵江,古之江水,渝水,水草丰美形成农耕文明 ,族人一直东行,其中一支到达陕西和湖南形成后来蚩尤一族,而在江水渝水附近的后炎帝大约在七千五百年到六千年时形成三星堆和金沙文明 。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搞基因科技的人马去哪里了?证据就在海外东经里的神东方巨芒。这队人马直接在成都平原汤谷里搞了一个巨大木形的建筑基地,就成了扶桑木的传说,笔者认为,山经是在一万多年神族大战之前,通过飞行器形成记录的,海经则是在大洪水之后的华夏文明初始阶段时探索的。

大洪水是在一万年前,而两大文明,一是两河,一是华夏,为什么是八千年左右出现,这其中两千年干什么事了?因为冰川一千多年后退去,才出现河流森林,河谷之类的地方,这种环境下,食物,取材都不缺少的时候才有利于形成文明,而这个时期残存的人类还是有高科技产品,他们建立各自的基地,然后搞着各自的实验影响各自的文明。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2 20:14:58 +0800 CST  

(提起黄帝驭龙升天,现代一帮意淫专家们为了让事件理合理就直接说黄帝死了,要证据没证据要文献没文献,就凭他们自己“权威”的猜想,试想黄帝升天之时手下们还拖龙须,这是古人附会的?想象的?还是凭空捏造的?自己解释不清楚就说古人杜撰,这种史观是不是很扯蛋,对现实的专家就真那么扯蛋。)

两者由于神交待的任务不同,两河那一支残存人类直接领导了很多年,直到文明成熟时,大约距今六千年时,残存人类黄帝开始到非洲去寻找神,这就是最早的埃及人,去到埃及后,只找了大金字塔而神已经“补天”,全走了。

他们统治了当地原始人,开始建造狮身人面相,而且把所知一切知识在其地下储存起来,所以这可以理解为什么古埃及文明并不是土生土长,而是一个成熟的文明突然降临。

这批残存黄帝人马最后去哪里了?这批人的设计寿命实际上可能接近上万岁,也就是中国传说中的真人,神把大部分科技都交给了这些创造出来的残存人类,黄帝部族在埃及最后还是接走了,留下孤独的城市,现成的规模,还有渐渐沙化的地貌。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3 09:43:05 +0800 CST  
所以后来的埃及统治者,祭司,这些都只是在残存人类那里学到一点点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埃及的建筑能力,天文能力都没有传播下来,而华夏文明八卦知识体系却能传下来,因为残存炎帝这边掌握的是基因改造能力,古埃及虽然给了文明的环境,人类却没改造所以走向没落,而华夏这边受基因改良的包牺灵娲,虽然残存炎帝并没有直接领导他们开创城市文明 ,却一直在暗中影响氏族的融合,而一直观察文明的自然发生。

所以华夏没有从天而降的高级文明,却有超越文明的超级知识,八卦,九宫,河洛。因为炎帝残存部的使命是改造和强化新人类,把人神合体达到最佳的水平,这个使命没有完成,他们是不会像黄帝残存人类那样随神走的。但就算他们一直坚守岗位,最终还是让当初跑了的神回来把他们完全消灭了。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3 19:21:19 +0800 CST  
苏美尔文明一但黄帝残存部离开后,很快陷入混乱,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的时候,白种人流民进入两河,趁着苏美尔内乱把整个地区占据,继承了苏美尔文明重新开创巴比伦国,这些白种人来历成迷(后面会解迷)很奇怪的是白种人从来就只是占据文明,但占据过后很快又被吞并或湮没,大凡是有古文明的地方,只要出现白种人,下场都是文明毁灭,然后消失。

苏美尔是这样,伽南地区也是这样,古印度也是这样。

唯一一个例外是在华夏文明区域,也有白种人混进来,但很快打成了奴隶,中华是唯一一个没有让白种人祸害的地方。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4 09:38:29 +0800 CST  

华夏文明起源于北纬30度左右区域 ,以长江为核心向北向东发展,但是在一万年至八千年期间,在炎帝残存部并未选择的云南四川贵州部分,应该还存在有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独立人类文明。

随前冰川退去,大约在六千多年左右在河南陕西一带出现文明,在四五千年左右在甘肃,黄河,中原一带出现文明 ,所以越往北文明时间越近,越往南文明时间越远,很可惜的是我国官科们,死死咬住最晚期的中原文明不放,到底中原文明是怎么来的知道吗?为什么古人把北方叫鬼国知道吗?这个北方不是东北三省,而是秦岭以北,这个鬼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鬼,而是魔鬼,也就是最为残忍野蛮的原始人呆的地方,如果中华文明核心在鬼国,为什么鬼国的那些文明人晚到几千年后对叫南方南蛮呢?早干嘛呢?


如果没有后炎帝与蚩尤一战,恐怕中原地区还在石器时代难以进步。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4 19:31:29 +0800 CST  
6, 华夏文明与中原文明

就历史记载来看,虽然长江文明 和黄河文明同出一源,都是华夏文明的分支,但是由于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攀的科技也不尽相同,后黄帝这一支所迁徙这一路来看几乎都是草原平地,水草丰美,与所有游牧民族一样机动性好,族人彪悍,特别突出是他们的驯养技能,熊、罴、狼、豹、貙、虎,然后由于后世的所谓专家不相信,意淫成五个以动物为图腾的部落。

这不过是一种猜测完全没有实据,因为无论从六千多年前的遗址开始一直到四千多年前的遗址里,从来也没有实物及文献里有记载这些图腾的种族,同样后黄帝虽然过着比较野蛮的生活,但毕竟也是具有神杂交血统的,其能力也是不弱的,在史前壁画里有驯养过恐龙,有驯养过猛犸,在中国历史上还驯养过龙,那么驯养狼,豹,熊,虎,并不是没可能。

历史上西藏唐之前是象雄古国,他们就有驯战獒出战的史实,所以中国的官科论调很多都是自己意淫而藐视科学的。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5 08:53:48 +0800 CST  

所以后黄帝部落在到达中原文明之前,其硬科技是完全比不是后炎帝系的,因为沿江而居进入农耕更容易规模化,更容易形成文明,所以蚩尤有特点就是发明了各种青铜武器,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了。

这里要申明一下,历史上关于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有很多记载,同样也有很多传说,很多记载来看,这些都是远古部落,但传说来看,什么蚩尤有八十几个兄弟,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黄帝这边请来了玄女等等。

因为黄帝这个名字,其实是可能通用的,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两场战争的混写,一场是人类战争,较原始,也很真实, 另一场是远古高科技战争,描写得浮夸,但是并非是依靠想象力来的,因为五六千年前的人再厉害,也无法想象得那么真实化,就好像几百年前的预言家,描绘气车也是带着四个轮子的马,描绘飞机也是铁鸟,没有真正看见,是不可能描述得那么详细的。(关于这个后面分开讲)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5 22:14:20 +0800 CST  
现在先搞清楚炎黄大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有助于解开华夏和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

历史上炎黄大战有很多,但是其中漏洞百出,相互不能解释,第一种说法是黄帝先败蚩尤,又是请玄女又是女魃,这个传说里很重要的是,蚩尤的那八十一个兄弟号称是神的后代,而应龙是在蚩尤这一边的,描写的是一场史前高科技大战,大战之后又与炎帝打了一场原始人战争,“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

漏洞在哪呢,打蚩尤时用的是,玄女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用阵法,用核弹,而后面对阵炎帝时就不用阵法了,那些高大上的武器全不用了,用几个原始人带着动物上去拼,这完全就不是一个文明 好不好。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6 09:39:41 +0800 CST  
而且另外有的典籍是写最初蚩尤是听命于黄帝的,而又有另外记载是三场战争,一是黄炎大战,再是炎帝与蚩尤之战,最后是黄帝炎帝联合与蚩尤之战,这个传说版本里,应龙是听命于黄帝的。上古传说让人各种无奈,不要说上古无奈,今人官科更让人无奈,今人有本事把蚩尤考证到中原河北去了。

根据古苗歌所记录,魔鬼打败了蚩尤后,苗人不得不向西迁徙,而今苗人分布于苗族主要集中在贵州(48,1%),其次是湖南(21,49%)和云南(11,67%),但亦有分布於重庆(5,62%)、广西(5,18%)、湖北(2,4%)、四川(1,65%)、海南(0,69%)等省市内。

看苗人的分布大约就知道北纬三十度左右的聚居地,笔者真想搞个研究讨会,讨论一下,当今官科是如何把一个盘踞在云贵川的部落强行意淫到中原地区去的,哦!估计是为了对上蚩尤的青铜器。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6 22:36:37 +0800 CST  

楼主:向秋多吉

字数:68625

发表时间:2017-11-28 06:24: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9:27:18 +0800 CST

评论数:2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