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记录的史前超级文明

再则,在大荒北经,今西藏北部到青海新疆南部。“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这一段在同一地区的更早的海外北经里又是这样记载的:“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从时间上我们不要去纠结是不是禹去三仞三沮,因为禹是不可能出现在八千到六千年前的,而且地理位置上看也不合适,里面都提到在昆仑之北,也就是说这个昆仑既不是昆仑之丘,也不是昆仑之虚,也没提到是帝之下都,而就是昆仑。

也就是昆仑就存在于西藏北部区域,那里不仅有昆仑还有很多台,其情况可以参考墨西哥特奥提华坎古城,因为那里是中山经今南美洲:“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北望河曲,是多驾鸟。”

这个密字也有讲究,就是密集的意思,笔者怀疑上古大神最早的基地或者最早的昆仑在墨西哥特奥提华坎古城,后来在伊朗建立第二个昆仑之丘,其规模差远了,经过上古神战之后,颛顼去古埃及建造了第三个昆仑,而另一帮人马去西藏北部建立起第四个昆仑,也许在古人眼里,只要有大神们开着飞船降落之地,就都叫昆仑。

因为到大荒经时期,神的主力从伊朗转移到西藏,又从西藏转移到四川,最终在四川和云南地区被全面绞杀。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7 09:47:31 +0800 CST  
证据就是在山经时代,在伊朗的帝之下都,在南美的帝之密都,在海经时代海内四经发生的事也比海外经多,而到荒经时代,大荒西经也就是海内四经的区域并没发生什么大事,而在西藏到四川却从海外经开始连续发生叛乱,发生高科技战争三次。一次是刑天女丑,一次是夸父蚩尤,一次是后羿射日。

特别是大荒东经,从海经到荒经突然就出现那么多的,日月所出,日月所生,日月所入,国内大部分官方学者直接认为那是古人开始观测天相,扯蛋不,荒经里除了西经也一样有几处日月所入之外,其他几经同样存在很多文明繁衍,为什么就没有这些呢?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21再说十巫,大荒西经,今伊朗到埃及。“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不少的人把这十巫当成是历史上人类部落里的巫,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人类部落的巫最早就是首领,一个部落只有一个,代代相传,但是大荒西经里这十巫,他们是突然出现的,而且出现时居然是聚集在一起的,这不奇怪吗?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8 00:13:24 +0800 CST  
在八千到六千年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是一个区域很多小部落,也没有一个庞大的文明体系将古埃及和苏美尔地区完全统治,更没有一个天下唯一的宗教,那么这些巫是因何而聚在一起,还能操不死药?

因此笔者推测,这十巫能在灵山升降并不是古时的人类,这升降二字,指的不是爬山,不是钻洞,指的是“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个十神,有记载出现,却莫名其妙没下文,这个十巫,有记载行为,却莫名其妙没记载从哪里来,当这两个记录放在一起时,似乎就明白了些什么不是吗?

因为这十巫是同时接到女娲的命令而来到地球的,目的是什么只能猜测,有不死药,有百药,有可能是修复基因。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8 09:39:56 +0800 CST  
21, 关于后羿和十日那点事

有人考证,是尧射了十日不是后羿,而十日就是后来的十天干记年法,其实无论是尧射了十日还是后羿,那都无关紧要。

因为在传说中对这个十日是有非常详细的描写的,“传说在辽阔的东海边,矗立着一棵神树扶桑,树枝上栖息着十只三足乌。它们同是东方神帝俊的儿子,每日轮流上天遨游,三足乌放射的光芒,就是人们看见的太阳(所以太阳也称三足乌)。 后来,十只三足乌不听东方神的指示都抢着上天,天空中同时就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草枯土焦,炎热无比。人们只好白天躲在山洞里,黑夜出来觅食。猛兽毒虫借机残食人们,人类濒临灭绝的危险。消息传到天上,帝俊就赐给羿(天上的神仙)一张红色的弓、一袋白色的箭,叫他下凡到人间,一方面惩治妖魔怪兽,同时也教训教训他的这些太阳儿子。
可这些三足乌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照样一齐上天逞威逞强。后羿大怒,选择背荫之处拉弓搭箭,瞄准太阳中心处的三足乌射去。他箭无虚发,一连射下九只三足乌。人们围着他连声喝彩。三足乌一死,火光自灭,人们顿感清凉爽快,于是欢呼雀跃。呼喊声传到天上,帝俊见九个儿子已死大发雷霆,不准后羿再回天庭。同时也令仅存的这只三足乌日日遨游,不得休息。”
.
楚辞里是这样记载的:“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据这些传说,又有外国友人推测是一次慧星撞地球事件,在笔者看来,无论记年还是慧星撞地球,都不可能撞出三足乌出来。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8 20:39:56 +0800 CST  
扶桑木已经在三星堆出土了,而且在大荒东经里这样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这里看来扶木虽然有十个乌,但却是一至一出,并不是十乌同出。也就是说扶木之乌,在大荒东经里时还是有规律的巡逻的。

这与上述的传说一致的,但后来为什么十日并出,同时地上干枯无法种植?笔者推测,地上的情况和这十乌其实并没有半点关系。

那关系到什么呢?关系到大荒北经里的黄帝女魃,魃降下来的时候,天下不雨,如果说魃是核武器的话,那么其规模和范围都是很吓人的,所产生的副作用,可以长达数百年。

“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为什么是神北行,不南行不东行呢?因为北方没有人类居住。

所以女魃下去的地方,人类一直到尧时代,都苦不堪言,战争也许并没有结束,笔者推测由于射日表面上是受尧所指使,但山海经里写的是受帝俊派遣,所以有可能是在蚩尤之后,扶木上的十乌也反叛了,十乌经常同出,于是先民就将十乌看作是罪魁祸首,

在传说中金乌是巨大的长着三只腿的乌鸦,他们被射中后,带着火光呼啸着从天下落下,发出巨大的响声。这样的描述还以为是记年吗?还以为是彗星碎片吗?
“坠其羽翼”,这是古人记年记得头发胡子都掉了一地的描写吗?这是慧星碎片落下来砸死的鸟类遗体吗?对不起,笔者不信。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9 09:58:04 +0800 CST  
在另外的传说里,天帝先是命大儿子去捉拿,但是捉不住,这才让后羿去的,所以十乌因反叛而灭也是情理之中的。

十乌消灭之后,什么东方句芒,南方祝融的那四个乘两龙,践两龙的神也都死了,人类文明纪元开始,而这一次开始又是史诗性的洪水。

22, 第二次大洪水

第二次大洪水距今四千多年前,圣经挪亚方舟时代,中国大禹治水时代,不过大禹治水记载也并不相同,有记载是鲧治水不力,只知道围堵却不疏通,有说是将鲧放逐到羽山。

另外就是山海经记载,鲧偷了帝一种自动生长的土叫息壤的来治洪水,而帝发怒了派祝融来杀了鲧,杀了鲧之后,鲧死后三年又生出了禹,帝命禹开始治水然后卒布土以定九州。禹后来成为天下共主。

现在仍然有不少人认为,禹就是带着几百个古人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开山,禹的足迹遍布九州,而禹仅用了十三年,禹治水相传是挖山导水入海,不要说用现代工具了就是直接给你炸山,需要炸开九州的山,十三年都不易办到,更别说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运输能力更差。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9 20:03:05 +0800 CST  
这就有一个不解之迷,传说这场洪水是天帝惩罚人类而发的,与圣经里记载也是一样,不过为什么要惩罚人类,为什么不允许用息壤,为什么要命禹治水后卒布土定九州,只有一个解释就是通过洪水将人类重新洗牌,目的是促进统一和文明 。

不过这个解释又有问题,在禹之前上千年的黄帝时期不已经是天下共主了吗?笔者认为, 从包牺到黄帝时期,仅仅是部落繁衍壮大,但黄帝虽胜蚩尤,却远未达到传说中的天下共主,仍然处在游牧的状态,只是天下部落敬重他而已,而文明在这种条件下是无法快速成长的。

所以第二次大洪水应该是与传说相符,是神刻意用出来的,目的并不是消灭人类,而是造成混乱,同时让禹以治水的借口定九洲,统一天下,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

果不其然,自禹之后,夏朝就出现了,启与伯益之战,出现在四川和贵州之间,所以夏的地盘,可能是四川东部,云南北部,贵州,陕西,湖南,湖北,广西一部分。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0 09:21:52 +0800 CST  
为什么殷商甲骨文里没有夏呢?因为夏朝是古蜀国的继承文明,成汤灭夏,在甲骨文中并没有提及,现在推测,是周人伪造的那段历史,相比较就可以看出,桀和纣有百分之八十相似,妲己和妹喜,成汤和文王,经历和结局都十分相似。

商的势力范围从未离开过中原地区,因此夏朝有可能是产生了内乱而分崩离析,族人各走,有一支成为后来的周人。

虽然夏和商并非是从属关系,但是夏的文明开创是早于商的,夏分崩之后,商成为最大的国家而取代了夏的位置。

唯一可惜的是夏禹书夏禹原如今无人破译,三星堆文字尚未破译完成, 所以夏朝到底发生过什么,统治区域在哪,现在仍无法完全定论。

然则以北纬三十度这条线去思考,在湖南,湖北都出现了七八千年前的遗址,那么在同纬度的西藏四川贵州应该会有相应的遗址才对,只能说有待出土。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0 22:38:27 +0800 CST  
23, 西王母之迷

首先要确定的是,山海经里的西王母和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并不是同一个人,同一个种族,同一个时代,完全不是,仅仅是后人运用了西王母的名字而已。

提到山海经里的西王母,可以说就是中国后来神话体系的天庭环境,完全是由山海经里的描述而加工化的产物。

请看西山经三段:“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囟此】,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此山离昆仑之丘很近,看描写,“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这是金字塔的描写吗?显然不是,这是光和气的描写,而什么地方其光燃料,其气飞腾呢?大家想象一下大型运载火箭发射时的场景,再想象一下数个太空船降落飞升时的场景,就一下明白了。

为帝之平圃,就是帝的园子,不仅有英招,是西方传说中的半人马,而且还生鸟翼,这个地方并不一般,向南向西向东都有介绍,昆仑都没这么详细过,为什么呢?因为其邑有兵,这个地方还是军队的驻守地,可以说这里就是瑶池的最早前身。

接下来出现西王母:“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豹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1 08:15:01 +0800 CST  
这个赢母之山的长乘,和西王母十分近,很可能就是一个种类,两者的工作性质,一个是天之九德,一个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笔者推测,长乘和西王母都是为帝服务的,长乘是驾驶员,翱翔九天之上,因此有天之九德,而西王母有可能是地勤人员,还兼管着防空武器。

再看后面两段:“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从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开始,经过黄帝种植的峚山,钟山,再到
帝之平圃,帝之下都,赢母之山,玉山,再到后面的神磈氏,神帝江,这片区域就是一个神的地界。

“葛洪《神仙传》:“昆仑圃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王母所居也。”

这一段与先前帝之平圃的描写何其相似,只是西王母一个手下,变身成了王母坐了神的位置,所以说很多人研究玉帝和王母到底是什么关系,不研究山海经是无法找出真正关系的。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1 23:04:54 +0800 CST  
而神仙传这个“飙车羽轮”就是对神仙学说传说提出严重冲击的地方,神仙传说中都是飞,驾云,这里说明了一点,在最好的神仙传说和神仙观里,飞行器是存在的,搞不好飙车羽轮就是金乌,就是十日。

由此可见西山经的这一段就是早期天庭,早期神的居住地,后来中华神活体系之源头。

西王母随着时代的变迁去了哪呢?并不是去了穆天之传的那个地方。

在海内经时代,西王母还是在昆仑虚不远,但到了大荒西经时,又有另一个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这个大山已经不是昆仑之虚了,以地理方位考,应该是古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不过,这里的西王母就没住在山上,而是穴处,而且 此山万物尽有。

笔者怀疑不仅是西王母到了埃及,与之一起的还有环狗(就是阿努比斯),海内经有记载,大荒经就无记载,还有颛顼死即复苏的神话也一并到了古埃及。

而西王母这个穴处很有讲究,笔者记得,埃及有传说在狮身人面像下面有着人类是怎么来的档案馆,而且根据仪器测量,其下面确实有建筑群,所以西王母到了古埃及后,这个穴处很可能就是狮身人面像下面的秘密基地。

而且是此山万物尽有,说明在距今六千年左右在伊朗的一切设施,全都一股脑儿搬到古埃及去了,为什么?因为在等待外太空的神来接他们离开,笔者前文提到过,金字塔就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微波信息发射台。

所以西王母要不就跟着神一起走了,要不就现在还在狮身人面像下面办工。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2 09:18:28 +0800 CST  
24, 帝俊和太皞

这两位人物从荒经一直到海内经都有记录,其实太皞基本可以定位,就是华夏始祖包牺。

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大【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巴人活动区域就不用多讲了,而海内经时间上看也是六千到四千年左右,所以这里讲的巴人也就不必怀疑名称的真实性,那么太皞的身份也不会有错,只是这咸鸟,乘厘,后照,在其他记载里完全没影子。

除了黄帝炎帝系之外,还有一个最为神秘的祖先:“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少【白皋】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帝俊赐羿彤弓素【矢曾】,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

帝俊直系的后人就是禹鲧,但是之前的这些传承,都没有任何相关记载,所以这个帝俊,不是黄帝不是炎帝,也不是尧帝,

这个帝俊的后人,开创了冶炼,然后是种植,牛耕,音乐,所以笔者猜测这个帝俊可能是包牺氏之后的神农氏。

而又由神农氏分别生出黄帝和炎帝两支系,可以说黄帝在若水,炎帝在江水,两者太近了,的确是兄弟族繁衍而来。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2 23:21:20 +0800 CST  
25炎帝之孙伯陵与憋灵

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其实每读到这一段就觉得很奇怪,其他史册里的炎帝系就没有记录这个叫伯陵的人物,再则,炎帝的孙子需要去缘别人的老婆吗?最后,生了鼓、延、殳。这个殳并没有介绍,但是鼓和延,都有介绍不是人形,是人首龙身。同时,那个吴权,也再无踪影。

笔者推测可能又是把上古大神时代的炎帝和后来华夏炎帝扯成一起,把伯陵与阿女缘妇,与上古时生鼓、延、殳,又扯到了一起,是几段不相干的历史的误会。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3 08:55:36 +0800 CST  
证据在哪呢?我们看一段古蜀国的历史:
“忽然有一个青年男子,叫杜宇的,从天上降了下来,成了蜀国的国王,号望帝。望帝当国王的时候,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导老百姓怎样种植庄稼,叮嘱人民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他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十分拥护。
那时蜀国经常闹水灾。望帝也想尽各种方法来治理水灾,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从河里逆流漂来一具男尸。人们见了感到十分惊奇。因为河流上的东西总是顺流而下,怎么这个尸体却是顺逆而上?好事者便把这个尸体打捞上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尸体刚一打捞上来,便复活了,开口讲话,称自己是楚国人,名叫鳖灵,因失足落水,从家乡一直漂到这里。这个消息让望帝知道后,望帝便叫人把他叫来相见。两人一见面,便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觉。望帝觉得鳖灵是个难得的人才,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鳖灵到来不久,一场大洪水爆发了。这场洪水之大,和当年尧时候的洪水几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国家陷入一片混乱。蜀国人口锐减了百分之六七十。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担任治理洪水的任务。在治水上,鳖灵显示出过人的才干。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杜宇十分感谢,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受了禅让,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望帝死后,灵魂化成杜鹃。他生前爱护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地鸣叫。人们听见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于是相互提醒:是时候了,快播种吧。或者说:是时候了,快插秧吧。人们因此又把杜鹃叫做知更鸟、催工鸟。”

这个故事里望帝杜宇是禅让给鳖灵的,当然只要听到禅让这二字,多半都是伪造的,因为传说杜宇死后化身杜鹃鸟,且流传着:“望帝去时子圭鸣,故蜀人悲子圭鸣而思望帝。”望帝就是杜宇,说明这非是什么禅让,而是夺取。

果然又有两段传说:“鳖灵治水期间,望帝在家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治水成功回家后,望帝感到对不起鳖灵,心中非常惭愧,才跑到深山里去隐居。后来死了,灵魂就化做杜鹃鸟。望帝尽管有一些缺点,但他爱人民,其总体上说,是一位好国君。人民一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联想到望帝生前的好处来,自然就感到杜鹃的叫声充满着悲哀。
鳖灵治水有功,望帝把帝位让给他,自己隐居在西山。而鳖灵却趁机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痛苦。但鳖灵大权在手,望帝对付不过他,无可奈何,只有一天到头悲愤、哀泣而已。后来,杜宇临死时,嘱咐西山的杜鹃说: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人民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相比较禅让而言,笔者更相信是鳖灵与望帝的妻子缘妇,凭其权力霸占帝位。为什么不相信前一个呢?因为望帝需要和臣下的妻子通奸吗?同时又是什么对不起鳖灵之类心中惭愧之类,对不起!这不是八九十年代情感剧,而且这个望帝真的是禅让,真的是惭愧,还哀鸣什么呢?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14 08:55:31 +0800 CST  

楼主:向秋多吉

字数:68625

发表时间:2017-11-28 06:24: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9:27:18 +0800 CST

评论数:2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