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记录的史前超级文明

百度: 《彻底破解山海经》视频在线播放。

地址:http://www.iqiyi.com/w_19rtzrdb85.html

所谓《彻底破解山海经》完全在胡扯的证据:

其人先举出无法解读山经,然后直奔海内五经,举出昆仑的位置:

请看其人先举出的昆仑位置出自海内东经:

海内东经,描述的是海内东北陬以南者,先不论这个海内在哪,先记住这个位置叫东北至南的区域内。
其人画出一个图来,以此段描述为例画出来的:“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然后很扯蛋的事来了,接下来描述的又是海内西经的内容,海内西经是海内西南陬以北者。也就是东经讲东北至南,西经讲的是西南至北,无论这两者有多少里,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在同一个地方。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海内西经描述的是西南向北,而昆仑之虚还在更西北,这两个昆仑之虚完全就是一西一东两处不同的地方,这位所谓彻底破解山海经,如何解释这一东一西的距离,此人今生都不敢直视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这是帝王谷?高万仞?此人无法解释,只解释虚就是较低的地方,但高万仞他就直接吃了。

第三个问题,开明兽,身大类虎九首,皆人面,视频中的开明兽且不说是不是九首,是人面吗?此人回避记录不敢作答。

第四个问题,如果昆仑山在海内东经的东北向南的中段,就是开罗,那么海内北经:描写海内西北向东者:那么你看一下地图你就笑了,那里是地中海内。此问题,此人今生不敢回答。

如果说按此人推测海内五经是三千年前的作品,那么三千年前,地中海还是地中海。

第五个问题,更为搞笑,还是按此人的推测,如果昆仑山在海内东经的东北向南的中段,就是开罗,那么海内南经:“海内东南陬以西者。”

海内东经,东北向南的最尾端就是东南,也就是海同南经是海内东经最南端开始向西描述:“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桂林八树在番隅东。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

这是海内南经的开端,那么如果昆仑山在开罗,在海内东经中部,那么其南部向西是大陆,而经上所记,不是海就是水。

“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手操管。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泛林方三百里,在东。
兕兕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
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旄马,其状如马,四节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按海内南经记载,往西走到近西边还有窫窳龙首,居弱水中,还有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大家看看,以开罗向南,穿过帝王谷,再往西,全是内陆,笔者无法推测出往西有多少里,但相信氐人国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绝对不是在沙子里游的,必须是生存在水里。请问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区的海在哪里?

此人读海经读完今生也无法说清这个位置,估计在梦里,在视频里,在歌声里。

此视频错漏百出,定位失败,笔者仅仅粗略几笔就已证明此人完全 是在胡扯。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7 08:54:07 +0800 CST  
如若不信,还有海外南经:“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里面也有昆仑虚。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罗列一下,昆仑虚在海经里,总共出现四处,三处在海内,一处在海外。
1, 海内东经中段西部。
2, 海内西经中段西北方。
3, 海内北经中段正北。
4, 海外南经偏东。

笔者一直的观念就是,帝去了哪里,昆仑就在哪里,上述四种不同位置的昆仑虚,是如何定义到帝王谷的?特别是所谓彻底破译山海经此人同时引用了海内东经,海内西经的描述,但却对两者地理差异避而不谈,为什么不谈,完全就是南辕北辙两处不同的地方。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7 09:10:06 +0800 CST  
接上文:哦!估计是为了对上蚩尤的青铜器。

其实黄帝打败蚩尤应该是在湖北或贵州一带,蚩尤战败后苗人一路西迁到贵州云南。

再看先前第一个版本记载,说蚩尤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而古苗歌里的记载却完全相反,说蚩尤是一个英雄,多次打败来犯之敌,九黎族拥戴其为首领,蚩尤就是由黎庶推举出来的,怎么可能残害他们呢?

笔者来理清这笔糊涂帐,抛开高科技战争传说,只讲人类战争,后炎帝和后黄帝生活的区域,生存的方式完全不同,他们是如何打起来的,为什么而打起来的呢?

根据古苗歌,笔者有一个推测,蚩尤是炎帝一族的分支,看现在苗人的聚居地,都是基本一个纬度,为什么呢,看看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一线都是山清水秀,四季如春,适宜文明发展,但是为什么不向北呢?因为北方是冰天雪地,古时叫鬼国,所以后黄帝族占据的中原,陕西,后炎帝一族压根看不上,后炎帝一族发展也是横向发展到广西一带。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7 09:12:48 +0800 CST  
这里面的问题在于,按古苗歌所记录,蚩尤并不是后炎帝的后人或首领,而是推举出来的,这一点也许就是导火索,蚩尤一族很可能是后炎帝分支中走得最偏远的一支,所以宗族管理,祭祀这些都传承得并不完整,而且蚩尤对传承并不重视,但重视实用主义,大练兵器,后炎帝族人人自危,开始害怕蚩尤终有一天向他们动手,记住,蚩尤要打,也不可能向北方打,因为秦岭以北是古人都不想要的鬼国。

这场后炎帝与蚩尤的征讨之战,原本双方力量悬殊,蚩尤是不能敌,与是蚩尤为自保寻来了一个帮手,这个帮手就是比蚩尤野心更大的后黄帝一族,蚩尤毕竟是农耕文明 ,需要的是自保和慢慢扩充地盘,但是后黄帝一族是游牧的野蛮人,天生就是走到哪里杀到哪里。

在文明 与野蛮的冲撞下,后炎帝族战败,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溶入后黄帝族,另一部分无奈抛弃了金沙掩埋了三星堆,逃向四川西部地区,成为藏人,羌人,彝人,党贡。而加入后黄帝的后炎帝部族,通过通婚形成早期汉人,蚩尤听命于后黄帝。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7 22:05:01 +0800 CST  

蚩尤成为了后黄帝的打手,一开始打这打那还可以,但是农耕文明不可能像游牧民族那样拖家带口,走到哪打到哪,而是步步为营,一点点的扩张,但是当后黄帝命蚩尤打更远地方的时,蚩尤就做不到了,这就成了不听帝命,然后发生后黄帝与蚩尤一战。

双方大战形成拉锯战和持久战,最终游牧一方虽然文明程度不高,但是凭借其机动性以战养战的特性,最终拖跨了蚩尤族,为什么笔者张口一个野蛮,闭口一个文明程度不高呢?因为古苗人记忆里称他们是魔鬼,而非是敌人,可以想象一下野蛮残忍到什么地步,可能没有军粮的时候,自己人都可以煮来吃掉。

是不是有点像蒙古吞并南宋?这种野蛮战胜文明在华夏大地上历史一直在重演。

战胜蚩尤后,其族人不愿意让魔鬼统治,于是纷纷逃走西迁,广大的直力城最终落到后黄帝手里,在那里他们得到了蚩尤的冶炼技术,之后,后黄帝的一支在中原地区发展起来形成商文明。夏在哪里呢?后面会讲。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8 09:11:10 +0800 CST  

从包牺开始出现华夏文明 ,到几千年后成熟的中原文明,是一个先后的继承关系,也是演变取代关系,以前后关系合起来叫华中文明 ,由于中原地区对后世影响更大,以影响力关系合起来就叫中华文明 。

华夏文明与苏美尔文明实为同时代,都是大洪水过后渐渐产生,只不过两边的人马科技不同,苏美尔那边的残存力量以建造能力为主,华夏这边残存力量以基因科技为主,所以一边留下的是惊叹的建筑,一边留下是灿烂的文化。

古埃及完全不能说是本地发源文明 ,从挖倔的考古实物上看,早就推测出古埃及的文明几乎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古埃及传说中也是由一群外来人群建立的。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8 19:34:16 +0800 CST  



三个金字塔是一波神建立的,因为南山经里写得很清楚,当时没有人类文明 ,只有神,狮身人面像是去追寻神的第一代长寿命人类去的,怀疑就是黄帝部族,但不是华夏的黄帝,特别是传说中黄帝驭龙升天那段,应该是在古埃及完成神的使命而被接走了。

然后是大洪水,当时发现狮身人面像的时候全部埋在沙子里,只剩下一个碑在外面,根据其表面的痕迹,推测建立时应该还是雨林状态,后来大洪水后又泡在水里很多年,所以洪水退去后,深埋进了沙子里。

所谓的古埃及文明压根就不是一个发展起来的文明 ,而是一个仅仅继承了其部分建筑物的文明,古埃及真正的人类文明遗迹代表是帝王谷和神庙。

至于所谓的巴比伦文明 ,其实是一个阴谋,关于这个阴谋在后面会有证据和推论。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9 08:36:22 +0800 CST  
7, 上古超级文明测量山经的目的是什么

简述完文明发展,再重新回到山海经里的探索,文明不是那么简单就讲完了的,后面还是要根着山海经的线索继续发掘。

研究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现在轮到东山经了,东山经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就证实其记录的是北美和中美。

在这里笔者也找到一点证据:东山经是由北向南测绘,其中有一段是这么描述的: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枬,其下多荆杞。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其鸣自詨,见则螽蝗为败。

见人则眠,名犰狳,非常明确,这玩意只有在北美和中美有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19 22:13:25 +0800 CST  
而且 再往南测绘中,又有这样的记载: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诸钅句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大龟。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之鱼,其名自詨。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詨。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囗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这连续的水行其中又有山又有草木,这是不是中美洲?去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至于有这一段比较有意思: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这里写得很清楚,这个神,见则风雨水为败,在中美洲传说中,正是能风雨水化身的羽毛蛇神,打败了邪神。也就是这个神状皆人身而羊角的部族,应该是中美洲最早的主人,搞不好是另一波外星人或者类人生物。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0 10:03:35 +0800 CST  




再看这一段: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詨。

如牛而马尾,应该是角马,但角马在非洲,但是最早非洲和南美是一体的,也就是说上古时期角马在中美洲也是有存在的。

从东山经来看,整个北美洲,没有文明 。

中山经,一开始笔者一直怀疑中山经是不是大洋洲,最后根据其中一段推翻了,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楮。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月出】【月出】,养之可以已忧。

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这个当然就是臭鼬,分布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北美中美是东山经,而剩下的就是墨西哥,在南美。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0 22:19:29 +0800 CST  



(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馨,鸣蛇)

而且南美是有文明的,请看下两段: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这两种蛇很可能不是动物而是高科技物品,鸣蛇可能是直升机,化蛇可能是一种挖掘设备。

再看这一段,“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此处为神的秘密要塞,驾鸟是什么玩意,飞行器,而且来得很多。
其神状皆人面兽身,有可能是一种人在里面驾驶的机器。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1 09:35:16 +0800 CST  


这是否是帝这种飞行器内部结构?


这一段解释了南美秘鲁纳兹卡高原的线条,笔者一直认为这些线条根本就是给飞在天上的人看的,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线条呢,笔者猜测是为了引起“驾鸟”的注意。

在西山经里有帝之下都,上都在哪?可能是月球,而这里又提到帝之密都,无论是下都还是密都都是需要人力去建造的,推测就是现墨西哥特奥提华坎古城,西方人是没有山海经的,所以考证的时间晚到可笑,要知道人类需要建那样的城市生活吗?留下残存的玛雅人是劳力是通过飞行器带来的,建造到一定的程度不知道为什么神就离开了,把这些劳力扔在这里不管了。所以有那么伟大的城市,人类却不居住,最后慢慢荒芜了,为什么呢?一开始还是有人居住,但人类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状态并不习惯,于是都迁出去了,所以看玛雅人是有着超高的天文知识,但却是近原始生活状态。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1 21:02:42 +0800 CST  
笔者怀疑是测量到中山经的时候,神之间的战争暴发了,于是这帝之密都计划被迫放弃,或者是完成任务后遗弃,劳力就留下来任其自生自灭,但这些劳力一直想神再接他们离开,于是不断的在高原地区建造出大型地画来引起天上神的注意。

山经定位完了,其实山经就已经是一个世界地图了,为什么还会有海经呢?以山经的描述情况来看,猜测山经的描绘是神为了创造建立实验人类文明而作的初期准备,也就是通过测绘选择哪里进行杂交基因,通过实验看看神的基因是否还有问题还有缺陷。

这个问题和缺陷的确存在,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神真的要解决人类,分分钟的事,为什么还让人类发展近万年的时光,原因很简单,测量数据。因为华夏人是由神的基因改良过,要看看这个基因未来的发展走向,通过测试去完善自己的基因。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2 09:37:20 +0800 CST  
8, 海经是为何而出现的?

要读海经,要通篇读下来,再读大荒经,再读海内经,因为海经并不是地理志,而是文明志,读海经时证实了笔者的一个推测,距今一万多年前是山经测绘时间,而史前大洪水过后,距今一万年到八千年左右是海经时代,洪水尚未退去,属于基因杂交实验阶段,而距今八千到六千年间,海水渐渐消退,基因实验完成,原来的海成为大荒,进入大荒经时代,而距今六千年过后,文明发展,进入海内经时代。

整个海经的演变是就是传说中的洪荒时代,由洪水变大荒的时代演变。

证据是什么呢?看海经,海外东经里有这一段:“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后面的大荒东经里又有这一段:“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如果青丘只有一个,那么当年的海外东,就是后来的大荒东,当海水长年淹没的地方,土地就发生变化,退去后形成荒漠,比如 北非古埃及从雨林变成沙漠,包括整个撒哈拉沙漠,还有新疆盆地变成塔克拉玛干沙漠,拉玛干就是大荒漠的意思。笔者猜测,海经里的北海就是那里。然后是喜马拉雅山往西,阿富汉和巴基斯坦那一片都被海水淹没,是西海,而藏南一直到不丹,缅甸,云南的一部分,是南海。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3 10:17:02 +0800 CST  




海外四经笔者推测是藏到四川及贵州部分,海内四经是伊朗高原至土耳其那部分。

从伊朗高原向东就是西藏地区和云贵高原区域,只有这处存在海经的特殊地理环境。

那么笔者带领大家从海外南经开始研究起,从海外南经起,里面夹杂着各种匪夷所思的生物和交织着祖先的历史,为什么笔者推测山经前于海经,除了大洪水之外,还有就是关于昆仑,山经里记载着昆仑之丘,帝之下都,而到了海经里,海外南经里就只有昆仑虚了。

笔者认为,昆仑就是上古神(人首龙身外星人)的办事机构,大的两处,一处位于伊朗伊拉克交界的帝之下都,一处位于南美的帝之密都,而自上古神打了一场战争后,剩下了上古神的使者,掌握部分神科技的上古人,他们寿命设定几千年,熟练使用神的设备,但是知识并不全面。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3 20:26:17 +0800 CST  





当大洪水后,上古神离开后,上古人分成两支,一支影响了苏美尔文明的建立,而后寻找神的遗迹到达古埃及,被上古神接走,另一支在西藏继续上古神的使命,开始创立临时基地,对基因问题进行实验,一开始可能是动物身上实验,直到千多年后,洪水退去,找到原始群居人类,开始人工受孕华胥氏,从而诞生华夏文明。

海外南经,“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自人类研究动物以来就没有什么比翼鸟,有可能是某种飞行器的描述,另忘了山海经据传上以图易字,所以古人看见飞形器描述成鸟并不奇怪。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4 09:42:18 +0800 CST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天娥人,而且美国曾有出现过长生羽的人,受伤掉落下来的真实事件,笔者认为,羽民国的羽民真有其人,现在应该变异或灭绝,或有极少数还幸存,对人类历史演变了如指掌,搞不好现在就是探子,打听监视人类社会的发现情况 ,这与天使与上帝的关系很像。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小人颊赤肩。尽十六人。”应该是某种机器,能分解能合的智能机器人,用于看管羽民国。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这三种都是基因改良生物。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4 22:17:33 +0800 CST  






“臷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这种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基因实验品,但仍然智慧程度上不够。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贯胸国人胸有窍,这是什么呢,人形机器,胸口有窍,很可能就是坐舱,类似于高达。这不死民是什么呢?奴隶,黑人的祖先,也是由上古神创造出来,干极低级的工作。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5 09:53:32 +0800 CST  
“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从结胸国开始,一直到昆仑虚,就是一个基因实验场,结胸国到羽民国之间有比翼鸟看管,羽民与毕方之间有神人二八看管,毕方鸟与三苗国臷国之间有厌火国的喷火机器兽看管,臷国和不死民之间,有古代高达贯匈国看管,不死民在昆仑虚边上为其奴役。

为什么黑人就一定是黑奴,请参考海外东经里:“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简单的说就是很听话的黑奴,专门制造出来进行低级劳作,其实现代非洲的黑人,经历了上万年,还是原始社会,就知道原委。

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这个羿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羿和凿齿应该都是基因实验品,羿可能是从臷国,能操弓射蛇里精选出来的神射手,而凿齿出现在海经和大荒经里,都来历不明,感觉有点像魔兽里的兽人族,应该是专门为测试羿而设计的基因生物,最后羿战胜了,成为成功的基因样品。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5 22:48:31 +0800 CST  
“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周饶国在三首东。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看三首国之类,应该是更早期实验场,所以在寿华之野外,其中这最后有两段值得人去思考,

一是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南方为火,祝融为火神,怀疑是厌火国喷火兽的首领,与西方蓐收,北方禺强,东方句芒,都是上古人分管领袖,各司其职,后面详解。

二是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吁咽、文王皆葬其所。如果海经是尧帝,帝喾甚至是文王死了之后的时代,那么就错乱了,为什么,海外东经里,汤谷十日尚在,东方句芒是华夏始祖包牺时代的副手,所以这一段多半是后人为描述其地理位置自行加上去的,而且与前行行文完全不符。

整个海外南经里,除了狄山简单记录有兽,其他那么大的区域,只有鸟和鱼,这是完全不合常理的,关于这个后面也有更多证据证明。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7-12-26 09:27:18 +0800 CST  

楼主:向秋多吉

字数:68625

发表时间:2017-11-28 06:24: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9:27:18 +0800 CST

评论数:2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