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具体争议事件辨析中看老总

猜测主席心里,大致是如此。
十大元帅,从稳定考虑,确实有资格、需要被敲打的,就是第一个层次的朱彭,第二个层次的刘贺徐陈,其实资本并不多。因为只有朱彭可以号召嫡系红一,也跟其它所有山头部队都有渊源。
但这个整改军队领导体系的考虑,应该是从七大就开始了。如果项英不死,七大实际重点是按计划把两个所谓的抗战前方“独立王国”的头子彭、项二人,通过延安整风批判后,另行在中枢安排。但项出了意外,陈毅担纲华中新四军重任前,就要接受整风的严格洗礼,避免其成为“第二个”项英。

朱老总延安时代,就自我虚化了。彭经历华北座谈会后,也按计划被释了兵权。
主席七大后释兵权的手法,比宋太祖只高不差,一方面通过整风的过程,让党内军内同志们看到,这些人工作中都是有很严重的错误的,但随后,中央都是批判教育后,继续安排使用。但是实际军权,内战之初,还是交给了自己放心的、听话的,年青的、好指挥的人之手了。

只是,战场很残酷,听话的打不赢仗,年青的,也不都是你给他加但子,就能脱颖而出。

老一辈,朱彭刘徐之下,真正勘用的,也就林、粟、陈赓数人而已,陈光军事上本可独当一面,可惜了。

西北,如不是张宗逊偏弱,撑不住危局,也就没彭总什么事了。
如果一开始,就安排陈赓担任西北军事一把手,可能也没彭总什么事了。但毛没有把陈作为第一人选。后面47年胡进攻陕北,也就没机会了。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4 18:07:08 +0800 CST  
毛敲打的六个司令,看看开国大典等天安门观礼的将帅有谁,可大致判定。还有幅油画,不过那画,好像把高副主席给ps掉了。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4 19:57:51 +0800 CST  
老一辈,朱彭刘徐之下,真正勘用的,也就林、粟、陈赓数人而已,陈光军事上本可独当一面,可惜了。


—————————————————
@总机叫汉阳 2017-06-04 18:18:09

鸦总并不堪用!


—————————————————
@exit2015 15141楼 2017-06-04 19:54:00

军队中,不依靠组织的力量能拉起队伍的,也就彭贺二人.
—————————————————
但老贺独立发展,搞民军,搞国民革命军,搞红军,还是后来搞120师,都没搞大,是不是格局上还是有很大局限。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4 20:02:29 +0800 CST  
@校长信徒1937333 2017-06-05 21:09:51
费口水,当初就几万人,蒋中正不灭,天理难容,换我北平炸个精光。
-----------------------------

呵呵,蒋公行伍出身,最不会的恰是打仗。毛公书生出身,干的最好的反是打仗~~~,呵呵。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5 22:04:55 +0800 CST  
再好的战略,也要靠合适的人去实施。
内战之初,我方战略上无大问题,但东北,华东,中原,晋察冀四大战略区的班子人事,除中原外,全部内部争斗,拢不到一起。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6 12:39:57 +0800 CST  
@exit2015 2017-06-07 10:50:56
彭死,太祖没有任何反应.
刘死,太祖心里高兴
林死,太祖大病一场.
-----------------------------

确实,毛彭之间,不同于毛与刘林。
就像罗大将说彭总:“他确实还是做了几件反对主席的事的”。
毛与刘林,实际上在党内外,已经公开确立了刘林“接班人”地位。这样,毛与刘林的关系,就成了“老领袖”与“接班人”的特殊关系。 上述特殊关系,因毛是开国领袖,且在当时法律上没有规定“领导人”新老更替制度,搞的是干部终身制,这样交班就成了权术。“老领袖”与“接班人”之间的关系,与“老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实质区别。
而纵观中国历史,“太子”绝对是个异常尴尬,高危的职位。因为太子的工作,说穿插了,就是“等老皇帝死”了接班。

在交班靠权术,而非制度的情况下,“太子”就成了个异常尴尬的高危职位。因为太子的工作,说穿插了,就是“等老皇帝死”。
在皇帝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干到死的制度下,呵呵,纵观中国历史,只要皇帝身体特别好且高寿,又不主动让位,其晚年对帝国政治就成了一个灾难。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概莫能免。因为,只要是人,到了晚年都难免昏聩,都会任性放纵,怕死多疑。

这样,太子积极有为,勇于任事,替精力不够的老皇帝分担政务,就难免让老皇帝想猜忌你“盼着我早死”,如装傻跟随,无所作为,又会被政敌攻击,"储君“之位动摇,左右为难~~难办呀。

这种关系,即使是父子间,都很难把握相处。
毛对刘林,因工作分歧产生猜忌,后来发展成不信任,继而领袖要换储。但人都是毛本人选的,却也没逃出中国历史上的这个怪圈。

毛七千人大会后,有一次在中南海泳池边,对刘说:你顶不住,我身后怎么办?的话,就是这种不满和猜忌的表现。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7 12:46:22 +0800 CST  
1962年,毛69岁,开始迈进人生的七十大关,之后政治上、人事安排上昏招频出。

拿“接班人”安排来说,换上林没问题,但直接把林写到党章中,就完全出昏招了~~

林对着七十多奔八十岁的老领袖,为策自身安全,避免给人急于上位的印象,除了高呼“万寿无疆”,采取紧跟策略,事事不出头之位,林还有别的选择吗?难道坚决地病倒,辞而不受“接班人”大位吗?

安排储君一事上,雍正接受老爹康熙的失败教训,事先安排好制度,自己大行后,密诏传位,到是当时一个明智的办法。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7 14:47:35 +0800 CST  
如果说林的“913”出走,带有一定不可控制的偶然性,毕竟毛不可能掌控一切。
但之后放任批林扩大化,政治上就相当不智,此堪比当年59庐山后的放任批彭的"反右扩大化”,完全是让人以公开合法地方式质疑毛本人、损害毛的权威,只是大家不公开说而已。此不谨慎的行为所带来的恶果,在1976年大行前安排接班人彻底暴露无遗。
谁能接过“文革”这面大旗,把领袖本人倡导的革命事业,在神州大地继续进行下去?作为开国领袖,毛有责任为接班者做出制度上和人事上的安排。从1971年算起,到1976年,按说毛有充分地时间为接班人布局,以防止文革“人亡政息”的事情发生。
而要命的是,5年文革下来,批到了刘邓林后,毛四顾之下,竟然没有可以交托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了!
另一面,为从制度上巩固文革成果,而按计划在九大前成立的各地革委会,几乎都成了军管会的变种,看不到任何毛计划中的“天下大治”的迹象。所有人心知肚明,,包括毛本人,只是无人公开承认罢了。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7 22:18:11 +0800 CST  
天才,疯孑,神经病是否同义,看法观点会争议很大。
但天才,和奴才,肯定是绝配。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8 13:26:24 +0800 CST  
关于毛发动文革的动机和目的,有各类看法观点,研究汗牛充栋,此处赘言孰无必要。但推到一个旧世界后,总要建立一个新世界,依赖什么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毛是怎么想的呢?

下面是《五一六通知》中最后的一段文字: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五一六通知》经毛多次修改,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毛的亲笔,下发时要求一个标点都不能改。从这段文字中,后人仍能读到毛深刻的猜忌和不信任。既然党政军现行体系已经无法信赖,那就另起炉灶,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司令部来领导文革。
中共领袖之中,熟读历史典籍,精通传统政治者,毛肯定可排在前三。因此,如何在现有政权体制下搞架空,毛驾轻就熟。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8 22:49:15 +0800 CST  
在《五一六通知》发出后不久,1966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名单的通知,这个机构以原《五一六通知》起草小组作为基础,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任顾问;江青、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为副组长。
中央的通知明确说:“中央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领导”。由于当时文革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管理文革就几乎相当于管理国家的全部事务。
分析文革小组的成员,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毛曾经的近臣、秘书、江后,以及少壮派组成的机构。在无法信任周相为首的外朝之后,毛转向依赖身边人组建内廷推进文革。 毛是政治局主席,有最后决定权,“隶属于政治局常委领导”含义就是文革期间,一切军国大事直接听命于毛。8月2日,中共中央再下补充通知:
“陈伯达同志因病经中央批准休息。在陈伯达同志病假期间或今后离京外出工作期间,他担任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职务,由第一副组长江青同志代理。”
作为毛曾经的大秘,陈有病没病不重要,重要的是,陈要非常理解,江的副组长比他这个正组长任何时候都大,他需要很好地政治智慧来判断,何时需要他在前台,何时需要他”生病“。从陈伯达后来的命运看,陈并没能很好地处理与江的关系。
显然,毛是要仿前朝成例,将自己的内人推向前台,通过江后来实际操控文革小组,架空已经不受信任的外朝领袖周相。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8 23:27:51 +0800 CST  
猜忌是人际关系的“毒药”。青壮年时“醒掌天下权”的风云人物,进入晚年后,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负面心理就会越重,此为人性的一个弱点。此一弱点,越是政治中心中的人物,越难克服。如张子房,刘伯温一般,能断然放弃功名利禄者,时所罕见,需要超常的人生智慧。

人衰老后能力精力下降是个客观规律,再强的领袖到了晚年,也必须把原来自己手中的重要工作交给他人做。如果猜忌心过重,而下属又非常能干,有自己工作的想法思路,一来二去,领导必生“大权旁落”之感。这样,无中生有,扑风捉影就不奇怪了。 而朝战后,党、政、军三个最重要的业务口上负责人刘、周、彭,作为毛的最重要的助手,他们虽性格特点各异,但都是能力非常强,对本部门控制力超强的大佬,工作中,与毛思想方法上有碰撞,有分歧在所难免。
实际上,1952年7月,彭总刚主持军委工作之初,聂帅挨批的“汇报门”事件,可以说是毛这种心理的一个表现,也可以说是“杀鸡儆猴”,当时,毛能控制范围尺度而已。

刚上任就碰到“汇报门”事件,彭总不可能不深想一层,否则早就被请出政治局了,他太了解自己的老战友,老上级了毛主席了。但按彭的个性,又绝不可能仅成为毛的“传声筒”。彭会怎么开展军委工作?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9 09:54:36 +0800 CST  
教外私淑: 2017-06-08 13:20:18

评论 马和和和和和车:呵呵,我倒觉得某人所谓底线,就是把毛不能犯错误做底线、毛完美无缺、至高无上是底裤,所以满眼看着别人都是诋毁、仇恨,不然如此平和的本帖为什么某人还要穿底裤守底线呢,错把棉裤当底裤了吧


—————————————————
@马和和和和和车 2017-06-09 10:41:46

无论此贴或其他。我从不把太祖看做神,比之同时代人,他更接近些罢了。也从不否认有错且有过。只是极端不赞成一些反对者们尽毁之罢了。

于军事,太祖并非,且不可能算无遗策。但如鸡那样,一概贬之,斥为无知,有底线否?于将领,鸡但推粟裕、刘峙。他人皆贬之,毛所用之人仅为干儿子,又有底线否?

我怼他毫无底线,可有过否?

所谓烟火,居然以没文凭而指毛无文化,以之为低水平喷何尝无底线?

至于尔等......


—————————————————
但坚决不赞成你们所有过都是太祖一人,他人皆为白莲花之论。


—————————————————
此论除了出自你等之口,可能看出其他人有丝毫这个倾向的表现?

林某评毛某之做法:“他先为你捏造一个“你的”意见,然后他来驳你的意见。并无,而捏造是老东(按:指毛泽东)的惯用手法,今后当注意他这一招”,阁下学的很是精通嘛

即使太祖本身没有任何过失,仅因为他是老大,所以就必然有责任,甚至是最大责任


—————————————————
@教外私淑 15236楼 2017-06-09 13:15:00

言下之意,还是没有任何过失呗,他的责任都是没有任何过失的领导责任呗

为什么会如此呢?在几十年前、那个后来北逃的人已经解释了原因了:“在某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毛主席的思想去做。如果听毛主席的话,体会毛主席的精神,那么,弯路会少走得多,今天的困难会要小得多。”“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
—————————————————
林这个,就不是拍马屁那么简单了,等于在宣扬一种绝对真理,给领导造了个金钟罩。

这怕是林至今未予平反的一个原因了。林的有些话,毒性太强。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9 14:05:30 +0800 CST  
@lc210000 2017-06-09 21:59:36
反毛就是反毛,反中就是反中。两件事为什么要扯到一起呢?
毛=中。极右需要这个等式达到他们丑化中国的目的。极左也需要这个等式达到他们打压不同意见的目的。所以不能扯在一起,况且本身这个等式就不成立
—————————————————
@男魔法师2017 15247楼 2017-06-09 21:53:00
向江先生重申一下我的观点
毛当然不等于中
就算毛等于中
中国也可以被批评
通过反毛反中......
-----------------------------

我党历史传统,谁是一把手,谁就是党的化身。这样,反对一把手,党内逻辑上当然就是反党。

我看法这是一个挺不好的党文化,没必要回避。
当年文革《五一六通知》批彭真的二月提纲时,其中一条就是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道理吗?

下面是《五一六通知》原文:
(四)在我们开始反击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时候,提纲的作者们却提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口号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他们用这个口号保护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根本否认真理的阶段性。~~~~~

我这里想提的一个问题是:逻辑上,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可以凭空产生、而不用建立在资本主义优秀成果的肩膀之上吗?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9 23:09:11 +0800 CST  
资产阶级这顶帽子太大,太好用了。谁是持不同政见者,就扣给谁。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09 23:13:55 +0800 CST  
古来开国名将,都会面临怎样处理”功高震主“,进退之间,考验自身修为。以李卫公为例,其人文武兼备,治军极言,尤其擅用骑兵。贞观初年,边庭不靖,国基不稳,卫公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卫公在指挥打东突厥、吐谷浑这样的硬仗时,亦难免因事罪人,战后被人弹劾。李深惧盈满,吐谷浑战后不久,以足疾辞任“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太宗理解其心意,欣赏其行为,特诏嘉勉,晋封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许卫公足疾稍好,可自酌每二三天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君臣相得,很大程度上是太宗善解人意,能成人之美,卫公始能善终。
从华北座谈会的自身遭际中,对“功高震主”彭是深有体会。纯虑自身进退,1952年4月从朝鲜前线返京后,借疾病为由安全脱离高层政治,是彭总一生之中的最佳时机,错过就会不再有。因此朝战归来后的自释兵权,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反之,不做这个表态而居功自傲,政治上就不及格。
因此,论军功时,彭言“若要论军功,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应归功于后勤,而后勤工作主要靠两个麻子”,朝方提出为彭授”一级国旗勋章“时,彭亦言:”我有什么功劳值得授勋的,我不过在后方做些具体工作,这个勋章应该授给那些战斗英雄,我哪能比得上他们的功劳大?“彭专电中央军委表明心迹不愿授勋。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用的表现。 另一面,从彭总过往历史看,这也是彭的一个内心深处的愿望,他更关注基层民生,而非纯粹的军事工作。

因此,毛周提出彭回国主军之议,彭坚辞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然而,当时的国内外政治情势,毕竟不同于贞观朝,诸多因素作用之下,彭愿最终未能达成,从其自身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军人的舞台是战场,曲终人散,归隐田园本是最好的选择。
彭未能坚决到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是朝战中,我军的现代化水平,官兵的军事文化素养与美军的差距,令彭映像深刻吧。他或许想通过自己主军,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军思想和发展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毕竟高层将领中,他是我军参加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前线统帅。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10 11:42:05 +0800 CST  
任何可称为“XX科学”的学科领域,本身都无阶级性,是属于人类文明智慧的共同结晶,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是一个常识吧。

可称为科学的,只有一个特点:“在同样的条件下可重复得出同样的结果”,否则不是伪科学,至少不能称为科学,最多是经验而已。

个人信仰和意识形态,反倒无科学性可言。相信各种美好说法中的一种甚至几种,乃是个人的精神偏好。将其当作科学真理去忘我追求,甚至迫使他人牺牲一切为之奋斗,这个有什么道理吗?就像谁也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一样,谁能证明某个主义一定会达成人间天堂,大同世界?

逻辑上,如果我们不承认“西方普世价值”作为一种信仰是理性的、正确的,又如何可以自证“xx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就一定是理性科学、正确的?此同样无法通过社会实践来反复证明是科学性。

这样,两种主义之争,亦不过是无科学性可言的“意识形态”之争。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10 22:40:38 +0800 CST  
本质上,任何国家层面的社会改革实践,对另一个国家而言,都不可复制。因为别国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本身就不可复制。

以1949年共和国建立后的道路选择为例,选定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目标本身都没错,就是一个政治占队问题,但在实际的社会改革之路上,无论日本模式、西方模式,还是苏联模式,试图全盘复制到中国,都是错的,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用中国话说,“郑人买履”而已。

换言之,如承认全盘西化是不对的,则全盘日化、苏化,同样也不会成功。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10 22:54:55 +0800 CST  
@ywujun1969 2017-06-10 22:54:55
本质上,任何国家层面的社会改革实践,对另一个国家而言,都不可复制。因为别国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本身就不可复制。
以1949年共和国建立后的道路选择为例,选定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目标本身都没错,就是一个政治占队问题,但在实际的社会改革之路上,无论日本模式、西方模式,还是苏联模式,试图全盘复制到中国,都是错的,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用中国话说,“郑人买履”而已。
换言之,如承认全盘西化是不对......
-----------------------------
@总机叫汉阳 2017-06-10 22:59:04
你冤枉猫了
猫还真心没有全盘苏化
猫比斯大林,赫秃子更苏!
-----------------------------

我只是想说明,科学两个字,不是随便封的,是要能通过实践反复证明其正确性的。

同样,我们说马列创立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非“空想乌托邦”,也要拿社会实践的成功事实说话,而不是靠打嘴炮。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10 23:08:28 +0800 CST  
规律刻板的军营生活,从不搞特殊化,倒是给了彭总一副好身板,从军三十余年,既未负伤、也从未生病,真是一个奇迹。但朝战的高强度和压力下,还是让彭总铁铸一般身体的人头一回病倒,岁月不饶人呀。
彭是52年4月12日返京就医。五月初出院后,由中央办公厅安排彭全家入住中南海永福堂,与任弼时、朱德、刘少奇比邻而居,5-6月间,彭在京修养了近两个月,这另个月,是46年内战开始后,彭总最轻松愉快的两个月生活。

养病期间,除批阅志愿军来电外,彭就是参加政治局会议,听取聂粟主持的军队五年建设计划等。老总除志愿军事务批转中央军委外,其它事务基本是带着耳朵去,不发表意见。这也是一种避免讨嫌、低调谨慎的做法。
彭总返京后的工作安排,毛与书记处朱、周、刘、陈有过小范围的意见交流。彭本人已经是七大的十三个政治局委员之一,在其主业上也是军委副主席,因此彭的工作并不好安排。
从奖功的角度,一种方案是彭入书记处,但在任弼时去世后,1950年10月,陈云已接任进入书记处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要打破七大以来的五位书记处书记的格局,重新进行核心层的权利分配,这个方案显然被否决了。另一种方案,则是提升彭的实权,考虑彭当时在军界的巨大威望,则最合适是是安排彭主持军委。
彭想脱离军界,脱离政治中心,其实最大的障碍首先来自书记处,来自毛,他们不能冒让人猜忌政局有动荡的风险。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7-06-12 22:42:16 +0800 CST  

楼主:ywujun1969

字数:1166994

发表时间:2016-04-04 05: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7:16:01 +0800 CST

评论数:573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