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红楼梦》解,看崇祯帝与吴梅村的灌溉之情

贾雨村是谁,是梅村还是崇祯帝?都是。在书中作者对人物的身份是混合在一起的写的,所以脂批叫做“混人”。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主要是为了隐写,怕被人看穿。不过,如果你读懂了《红楼梦》,你就知道这个“混人”到底有“多混”。你就会感叹作者的经天纬地之才。这样的写作方式就是放在今天的文学和艺术界来看,也是无人可以出其右的。《红楼梦》几百年熠熠生辉、热度不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样的写作方式所赋予的魅力。
我们还是先来看本书开始的年代。
既然明白了甄士隐是崇祯帝,那么书中说崇祯帝年满50岁,只有一个女儿叫作英莲,就应该可以推算出《红楼梦》开始的年代。
崇祯帝生于1611年,按照古人讲虚岁的习惯,50岁的时间应该是1660年,南明永历14年。
永历十三年(1659年)正月,清军下昆明,占据云南,永历帝逃亡缅甸,二月,吴三桂及赵布泰、尚善等率清军与李定国部战于滇西磨盘山。六月,郑成功称招讨大元帅,率十余万水路大军,在崇明岛登陆,开始北伐,接连取得定海关大捷、瓜州大捷、镇江大捷的胜利,一度兵临南京城下。郑成功、张煌言海上抗清联军秘密遣使至赣州与抗清英雄李玉庭联系,争取呼应。被清朝臣子汤斌查获。汤斌将使者交与江西巡抚苏宏杀害,并报请清朝移兵守南安。李玉庭争取汤斌支持抗清,被汤斌告密,被俘后凌迟处死。 汤斌藉此染红顶戴,官至工部尚书。然而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最终失败,撤回厦门。
以上引自百度资料。虽然名义上南明还没有结束,但大势已去已成定局。这个时候应该是崇祯帝最难受、最痛心、最惭愧的时候,也是他决定要写书,留下自己在南明这十几年印记的时刻,更是他想梦中补天的开始。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08 10:29:21 +0800 CST  
我们看看这个时间怎样在书中的对应。1660年的时候英莲3岁,两年之后被拐子拐走,时间是1662年,这一年是朱由榔从缅甸被捉回并被杀害的一年,也是南明永历朝结束的年代。
根据相关的资料我们发现,吴梅村在1656年因母亲去世丁忧返家,从此没有再出仕,直到1672年梅村去世。从1660年到1672年,12年的时间也许正是梅村和崇祯帝写书的年代。书中说雪芹“披阅十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所言甚是。
《红楼梦》主要写什么?近年民间主要的观点是写南明历史。当然这是不错的,也是《红楼梦》主要的内容之一,但却不是最主要的。
书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照应前面引用的秦可卿葬礼中“以免亡者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此书肯定不是梅村一人所写,作者口吻是崇祯帝。作者写书固然与失国历史有关,但主要还是写自己无力回天,检讨自己的过失。梅村、崇祯帝二人合体在《红楼梦》里,上演了一出亘古未有的二人合体独舞剧,留给了世人几百年的迷惑和好奇,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才华演绎了千古传奇。
读懂《红楼梦》,你就能感受到300多年前一位亡国之君的心路历程,了解那个时候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虽然这本书开始的年代是1660年,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但是故事的开头却是long time ago。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08 10:30:12 +0800 CST  
谢谢大家顶帖。
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hlmm201702,每天推送。公众号内容更多,欢迎关注。谢谢!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08 21:54:37 +0800 CST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09 21:19:17 +0800 CST  
雨村起于中秋之诗就是这个时段的开始: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这是三生之缘刚刚开启还没有结果的时代,这是日月光照的时代,也是玉人执政的时代——南明弘光朝建立之时。
看雨村的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一轮新月喷薄而出,对大明怀有深厚感情的老百姓是怎样的欣喜和高兴,在这仰头看中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甄士隐赠银助贾雨村考试封官是影射崇祯帝慧眼识梅村往事,作者将此事写于此处1、为了揭示二人之间的关系,2、回补崇祯朝往事,后面英莲被拐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崇祯失国和南明开启的双重节点的影射。此种写作手法后面屡屡被用,成为定式。
如果你不能同意本书的时间点是跳跃和重叠设置,并且时空瞬间转换,这本书真的就没有办法读懂,因为它就是这样写的。其实作者取名《红楼梦》也是指这本书就是按照梦境的样子去写。梦中的时间、空间、人物都是跳跃和瞬间变化的。
当然作者还是很负责地在第一回就给读者讲得很明白:癞头和尚对石头说: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正是暗示作者的写作方式。
英莲被拐,甄士隐被岳父欺诈,最后家破,出家,正是崇祯帝遭遇的浓缩版故事。士隐跟着跛足道人走了,走的时候一句“走吧”,水到渠成自然至极之态如倦鸟归林,照应了《红楼梦》曲子第十二首《飞鸟各投林》。至此,士隐与僧道合体,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使命。
士隐走了,雨村的故事刚刚开始。雨村求官得官,人生赢家,衣锦还乡忘不了“巨眼英豪”,那就是频频回头的士隐之婢女—娇杏。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0 09:30:09 +0800 CST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在第一回除了交代写书的时间、地点等必要的信息之外,作者真正着眼的是“灌溉之情”。没有作者现实生活中的灌溉之情,也许就没有《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就没有崇祯帝劫后余生。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会有机会欣赏《红楼梦》了。
灌溉之情既是本书写作的必要条件和起因,也是此书得以成功和流传的基本条件。还是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两位作者感人的故事吧。
吴梅村,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梅村崇祯之年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03年)中举人。崇祯四年23岁时参加会试,获得第一名。廷试中又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有舞弊之嫌,主考官遂将吴梅村试卷送崇祯帝御览。崇祯帝看后大加赞赏,批了八个字:“正大博雅、足式诡蘼”,非议得以平息。从此吴梅村声名鹊起,官阶节节高升,进东宫讲读,迁国子监司业,人生辉煌、成功至极。吴梅村从此也对崇祯帝怀有刻骨铭心的知音之感,栽培之情。
吴梅村大约应该是在崇祯16年辞官,1644年国难时,吴梅村在江苏老家。
在书中的灌溉之情是这样的:“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绛珠草:朱玉之草木,朱由检。林黛玉“玉带林中挂”之带中一木也。另外一木是谁?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0 20:38:43 +0800 CST  
@温良恭俭让暖 2017-06-10 22:13:39
有点意思啊!
-----------------------------
谢谢!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2 10:09:18 +0800 CST  
@yooumi 2017-06-10 23:51:20
楼主快更新吧!!!!
-----------------------------
下午就会更新,O(∩_∩)O谢谢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2 10:09:44 +0800 CST  
其实大家也应该猜到了,秦可卿之《海棠春睡图》那里:
海棠(苏东坡)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大明的事业就像月转廊那样,转到了朱由榔。黛玉就像一条玉带连起来朱家子孙中的木子(字)皇帝。(本书中用木子称呼朱由校、检、崧、榔是为了切合“李”字,特注)
脂批在这里写了这样一句话:“绛珠,血泪乎?”当然是血泪。失国皇帝崇祯之血泪也。李贺,唐朝著名诗人,也是李唐皇朝的子孙,在其作品《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句著名的诗句“忆君清泪如铅水”。此“血泪”和“铅水”真有同工之妙,作者化用也未为可知。
赤暇宫是什么?南明朝廷。南明已经是半壁江山,“玉有病,玉小赤,脂砚斋批注的很明白了。神瑛侍者是谁?当然指宝玉,。
我们前面说过,绛珠是黛玉也是崇祯帝,那么灌溉崇祯帝的是谁,是吴梅村,也是崇祯帝自己对大明的热爱之情,所以也是他自己。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势,崇祯帝在逃跑之后能够相信谁?能够放心地去寻找帮助自己的人会是谁?只有吴梅村。也许在国难之前的崇祯十六年左右,吴梅村辞官回家,就是君臣二人所留后路也为未可知。既然当时的北京危机重重,已经不能保住,逃出去再想办法夺回来也是一种选择,而且也许在当时是惟一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对大明王朝的热爱也是崇祯帝凤凰涅槃再生的动力之一。
如果是这样,那么书中这个灌溉之情里面便含有了双重的意义。“眼泪还情”令人动容。此刻笔者也泪湿眼眶、感慨不已。
梅村去世之前之遗言,除了交代后事之外,还说了这样一段话:“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
从我们所知的梅村经历,“忧”可以理解,“危”似乎不明。如果不是因为掩护崇祯帝、协助崇祯帝,并一起写书,这样的痛苦经历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吴梅村用自己的一生回报崇祯帝,回报哺育自己成长的汉人政权——大明王朝,最后一刻还用自己的葬礼昭示《红楼梦》的存在,可谓拳拳忠心,天地可鉴。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本书,一本描写末代皇帝“从龙变成虫”的痛苦过程。当我们在书中看到崇祯帝说:“大师,弟子蠢物”,脂批连说:“岂敢、岂敢”。你就能想象君臣之间合作的情形与礼节。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2 18:34:44 +0800 CST  
@wosf 2017-06-12 19:05:11
比起V哥掰谎差多了,不过能够讲到是明王朝灭亡史也是不错了
-----------------------------
山顶之人和山下之人看到的当然不同了,谢谢!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2 19:13:23 +0800 CST  
@yooumi 2017-06-12 20:16:14
看过v哥掰慌解说的,不过更相信楼主的。有理有据的推论
-----------------------------
O(∩_∩)O谢谢,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2 21:19:47 +0800 CST  
第二回:
在演说荣国府之前,作者在惜墨如金的《红楼梦》中,用了将近两页的篇幅详细说明了雨村寻找、迎娶娇杏的过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其实作者是在讲吴梅村在弘光朝出仕的时候寻找逃到江南的崇祯帝的过程。崇祯帝能够安全地逃到南方不能不说是幸运的,何况“杏”在《红楼梦》书中意义还有很多。我们随后再讨论。
雨村与娇杏的结婚既说明梅村和崇祯帝从此联手抗清复明,也是二人开始写书的隐喻,所以时间快速到达酝酿写书的时候。作者几笔交代之后雨村就来到了一个“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叫做“智通寺”林、竹、隐三字分别含有黛玉之木、朱明之珠、士隐之身的寓意,作者写得非常明白,只要神思相通即“智通”就能看懂。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此对联意思明显,寓意人生终不能随心所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脂批这句话:“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可见批书人即是作者,同时也是宁荣府中人。
老僧是谁?不用多说,是崇祯帝。书中说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脂批连呼是翻过来的,生怕读者看不明白。
老僧煮粥,脂批说是雨村火气。为什么说是雨村火气呢?雨村之火也是南明之火,更是作者心中对大明王朝的热爱之火。为了这心头之火却需要外面的“冷”静之举。冷子兴的出现就是正是这“热中出冷”的结果。
冷子兴在《红楼梦》中也是个出场次数很少,但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同时还是周瑞家的女婿。第7回中,周瑞家的送宫花,她女儿“打扮着”从婆家来找母亲,说自己的丈夫吃酒后与人纷争,被人告到衙门,原因是“来历不明”。这样的官司会有吗?也许有,但是作者暗示冷子兴即为隐姓埋名的崇祯帝却是不争的事实。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冷子兴、吴梅村谈论宁荣二府即是作者构思写书的过程。两个人在对话之中,隐含了非常多的信息。既有对人物影射之意的阐述,更有对书中人物来历的描述。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3 19:31:08 +0800 CST  


顶!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3 22:45:56 +0800 CST  
最近有网友在天涯看了帖子之后,加了红楼秘码的微信。有些性急的朋友想直接读书,询问有关《红楼密码》的问题。是故昨天将书的封面帖上。现将有关问题告知如下,以后不再说明,我们只要安静看帖就好。
《红楼密码》是国家正式批准图书,在网上可查到,在2017年2月新书出版目录收录。
定价39元。hlmm20172微信可详询。
谢谢大家!
下午更新。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4 12:39:13 +0800 CST  
比如,在谈到宁荣二府众人,特别是宝玉的怪癖时,作者做了一番长长的关于天地之间正邪二气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议论。这样的奇思妙想不仅暗合中国传统天人感应之说,更是将书中人物的定性在身负正邪二气之中。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叙述故事,帮助读者看懂红楼梦的写作方式,以便读者能够读懂《红楼梦》。我们在分析人物时再讲。
此回中贾雨村提到了金陵省的甄家。这个甄家在书中真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隐隐约约,神秘莫测。他其实就是甄士隐家。原文为“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钦差,指的是皇帝派遣;金陵指南京,大明故都。金陵历史上是六朝古都,宋、齐、粱、陈、东晋、东吴在书中都暗指大明;体仁院总裁,身体力行、二人合体之总裁。另外一种解法也是合理的:如果将省字理解为去掉“体仁”的单立人,就变成了“金陵本二院总裁甄家”。一号院当然得是南明的永历朝廷,二号院是崇祯帝也是合理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书中,崇祯帝和永历帝包括朱由崧几乎都是合体而写,但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小厮、丫鬟、事件等手段让读者可以区分人物的真实身份。
体仁院、甄家宝玉在书中的处理比较模糊,似有若无。作者如此安排目的是让读者能够记住贾宝玉虽然是假的,但现实中宝玉和他的家族却是真实存在的,正所谓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甄贾宝玉之对应关系也暗含了甄士隐和贾宝玉之间形神对应的关系。

第3回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标志补天之人物开始进入角色,黛玉作为木子辈皇帝代言人就要登基了。这个宫殿的地址是神京,“神思之京”。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时间是南明时代,我们看看荣禧堂上对联就知道了:“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珠玑,圆的珠子和不圆的珠子,不圆的珠子就是南明的半壁江山的指代;黼黻:官服补子,指代补天工具,焕是更明亮的意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堂前官员身上衣服的补子就是为了使已经不再是日月之光,仅是日月映照的霞光更加地明亮,从而能够回归成日月的光明(大明)。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4 19:55:35 +0800 CST  
黛玉进府的年龄大约是6、7岁的样子,进府时的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的样子应该是作者小时候母亲去世后跟随东西二李生活的真实写照。黛玉在贾府经常出现的那种客居意识与不安全感同样也来自于作者童年的辛酸。黛玉的小性一方面是故事推进的需要,同样也是缺乏母爱、没有安全感、敏感自卑的孩子常有的表现,正所谓过分的自卑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过度的自尊。
黛玉、贾母贾府相见,催人泪下,而此刻作者的心里的感受应该是劫后余生与梅村、朱由榔等亲人相见时的感受吧。想想那时的崇祯帝身边除了吴梅村以及过去的一些臣子,还有的就是兄弟了。兄弟之间的相见想来也没有和吴梅村等见面那么容易。想想当时的朱家人都在热衷当皇帝,这样一位老皇帝的出现会是怎样的感觉?弘光朝的三案想来其中有一案可能就是崇祯帝的故事,只是我们现在不能知道中间的曲折、悲伤、希望和失望了。吴梅村在弘光朝仅仅就职两个多月就辞职了,除了我们推测因为崇祯帝的出现的原因之外,想来也应该会有身心疲惫难耐的原因吧。
宁荣两府在此时正式解开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看看宁荣二府的真正含义:
荣国府:贾源、善、赦、政、珠、宝玉、兰,
源头、至善、摄、政、朱明、南明草化兰
宁国府:贾演、化、敷、敬、珍、蓉、蔷,
演化、敷(演)贾敬(崇祯帝)草下容身
其中水字辈是崇祯帝之父朱常洛。从善字辈开始演化。宁国府的第二代贾代化,是从贾雨村的名字“贾化”拓展而来。荣国府的贾代善也是拓展而来,我们后面再说。
我们再来看“宝”字。繁体字是“寳”,寓意家里有玉有贝,即有权有钱。宁国府有贝(贾珍)没有玉,有钱无权,是失国后的崇祯帝,但他却是朱家实际的掌门人(至少书里是这样写的),所以贾家的族长是贾珍而宗祠也在宁国府。有关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比如秦可卿之死、贾敬之死、尤二姐、尤三姐之死都发生在宁国府,而作为政权的执行人黛玉却进的是荣国府,这就是两个府功能上面的差异。010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5 19:10:55 +0800 CST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5 21:29:12 +0800 CST  
荣国府有玉却没有贝,即有权无钱,暗示南明的偏安一隅。作者其实想说的就是大明是宝、南明是玉。贾宝玉就是曾经的大明和现在的南明政权的象征。是故,我以为贾宝玉的大名应该是贾玑,小名宝玉。
贾宝玉本身就是幻化而来的补天之玺,大名叫玑最合适,小名是对大名的补充,故可叫宝玉,暗示其来源。
前面我们提到过,有网友论证黛玉进府的路线和故宫非常契合,这是理所当然的。关于这个细节,网上有很多帖子说得非常明白、准确,在此,我们就不再论述,感谢网友们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尤其对路两旁的游廊做了醒目的描写,脂批中也对游廊的各种写法做了专门的提醒。这些刻意的描写暗示的是黛玉一进荣国府是朱由榔入主永历朝的影射,而黛玉二进荣府却暗射的是崇祯帝的登基,我们后面再论。
第四回
本回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基本全部登场的大章节、大回目。一切故事再次开始,线索回到了曾经的英莲,现在的香菱身上。我们需要先看看香菱的人物分析。
香菱(英莲)是《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女性,也是从头至尾到80回时间跨度最长的人物。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其父甄士隐的身份,那么香菱是崇祯帝的儿子或者女儿吗?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写,就不是《红楼梦》,我们也不需要再几百年后还在分析。
癞头和尚对香菱(英莲)的评价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就是对英莲命运的总结。崇祯帝能够继承哥哥的皇位,确实是命里该有的皇帝命,而运气不好碰上了后金这样的劲敌以及一般人很少能够遇到的小冰河期,致使粮食歉收,老百姓忍饥挨饿。复杂的原因导致崇祯帝丢掉了大明几百年的江山,同时也丢掉了汉人政权,既累及祖先也累及全体国人。试想一下,在当时的明末清初时期,还有谁比崇祯帝更适合这八个字的评价。
011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6 19:24:52 +0800 CST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7 21:31:51 +0800 CST  
癞头和尚对甄士隐说的四句言词以及香菱的判词也是香菱未来命运的揭示: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嘶嘶,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前面两句非常好理解,重点看第三句。两地生孤木是桂,这指的是后面的夏桂华,佳节的“佳”字意为两地有一人,指的是英莲和香菱的转换。英莲被拐,同时影射崇祯失国和永历朝的结束,以英莲年龄为时间的节点就结束了。香菱的年龄开始转换为南明永历朝的时间刻度,这也是作者给英莲改名的主要原因,后面书中还有许多用到“佳”字的地方,到时我们再论。
本回中关于香菱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1、香菱就是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2、香菱此次出现打官司时年龄是十二三岁了。3、曾经有个叫冯渊人想买她。4、最后被贾雨村判给了薛蟠。
正如我们前面说的,香菱的年龄转换成了永历朝的时间刻度。永历13年,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南明朝和崇祯帝都失去了国内最后的基地,所以此时的崇祯帝就变成了与香菱一样的无名无姓、无父无母、跟冷子兴一样“来历不明”的人。这就是香菱的影射人物形象。冯渊是谁,就是朱由榔。冯渊就是“逢源,逢渊明”之意。这个时间点和我们开头讲的甄士隐的时间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

012
楼主 木易201702  发布于 2017-06-18 19:18:00 +0800 CST  

楼主:木易201702

字数:912

发表时间:2017-05-20 04:33: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05 19:44:16 +0800 CST

评论数:2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