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云门门下 2018-01-26 10:37:12
这一段写的精彩,在战争过程中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神采,有春秋左传的笔法。
-----------------------------
谢谢捧场。先生过奖,令人汗颜。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3:31:21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8-01-26 12:59:52
支持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3:31:43 +0800 CST  
此次大胜,让孙权兴奋不已,在武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让左右把吴王专用的御盖安放在陆逊的车上,从宫殿门进出。赏赐给陆逊的都是御物上珍。
其实就三国全局形势来看,此次战役并没有夷陵之战重要,还算不上涉及全局的重要战争,只是场局部战争而已。孙权之所以兴奋,除了这次行动是自己一手策划的经典之作外,主要还是这次胜利给自己称帝营造出了非常好的氛围。格外地恩宠陆逊,觉得大将军名号已不足以彰显陆逊的功勋,加为上大将军,其实也是借此笼络以陆氏家族为首的江东士族,减少称帝的阻力。
果然,就在第二年(公元229年)春,公卿百司皆劝孙权正尊号。四月,孙权在武昌城南举行郊祭,即皇帝位,改元黄龙。追尊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兄长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以长子孙登为皇太子。将吏皆进爵加赏。所谓“正尊号”,就是公卿百司认为孙权即吴王位时就已经是皇帝了,此时只是正名而已。这种思维既混乱又有些妄自尊大。因为吴王是曹丕所赐,当时孙权也确实称臣于曹丕,一个皇帝怎么能封出另一个皇帝,一个皇帝又怎么能称臣于另一个皇帝?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10:42 +0800 CST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孙权追尊孙策为长沙桓王的事情。孙权是在全面继承孙策政治、军事、行政、领土遗产,在孙策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成就了帝业。孙权称帝后,没有追谥孙策为帝,仅追谥为长沙桓王,封其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有亏于孙策的功绩,也有负于孙策的传位之恩,引起了史家的不平。陈寿写《三国志》时就直言不讳地说“割据江东,是孙策打下的基础,但是孙权却对孙策的尊崇不够,儿子也仅封了个侯爵,道义上是不够的。”指责孙权忘恩负义。
大概这就是帝王和文人的区别吧,陈寿只看到表面现象,没看到这件事中政治利害关系。孙权只追谥孙策为王,更多的是从政治上考虑,而不是从人情功绩上考虑。封其为帝,其子尚在,就牵涉到继承权的问题,容易造成政治混乱,这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封其为王已是天大的恩惠了。后来果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孙绍死后,儿子孙奉继承爵位。孙皓继位为帝后,就有传言说应该立孙奉为帝,孙皓立即杀了孙奉。天家无情,历代如此,畸形的封建皇权体制是容不下骨肉亲情的。
比较一下曹丕、刘备、孙权三人称帝时的祭天文告,三人的称帝理由是各不相同的。曹丕认为汉室气数已终,魏家有受命之符,汉献帝自愿将帝位禅让于我的。刘备认为是曹丕篡汉,自己担心汉室会埋没,主动承接帝位,“祚于汉家,永绥四海”,是以汉室继承人自居的。孙权认为天意已经抛弃汉室,刘氏已经绝祀,天下已经没有皇帝了,而各种祥瑞显示上天希望我来担任皇帝,我不得不接受。三种不同的称帝形态,曹丕禅让,刘备继汉,孙权自立。
孙权称帝文告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肆诋毁曹氏篡汉,对(蜀)汉政权却只字不提。孙权有意地回避了这个问题,为今后和(蜀)汉政权平等结盟留下余地。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11:14 +0800 CST  
孙权的政治智慧在称帝后的行为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在“天无二日,土无二主”的传统意识占主流地位的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并尊二帝”的思想。非常幸运的是,孙权的思想得到了另一个同样富有政治智慧的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当东吴群臣以并尊二帝来通报孙权称帝的消息时,(蜀)汉政权内大多数人都认为继续与孙权联盟已经没有意义,名义和体制上都不顺,应该表明(蜀)汉的正统立场,和孙权绝交。这时中国古代正统士大夫固有的僵化思想,不切实际地维护道统,(蜀)汉政权此时正全力北伐,与东吴绝交有百害而无一益。诸葛亮顶住压力,耐心细致地解释说:“孙权有僣逆之心已经很久了,(这个角度仍然是以(蜀)汉为正统,顺应群臣的思想)我们之所以不与他计较,是想求与他形成掎角之援。现在如果公开和他绝交,他一定会非常痛恨我们,就会找机会进攻我东部。我们和他交战,必须完全战胜他,吞并他的领土,才能重新北伐中原。东吴人才济济,将相和睦,不可能很快被打败。双方僵持不下,就会让曹魏得利,有机可乘。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以前汉文帝对匈奴低声下气,先帝优先和东吴结盟,都是因应形势变化而采取的变通之道,深谋远虑,而不是逞匹夫的一时之愤。现在大家都认为孙权的最大利益就是鼎足而立,如今已经实现了这个利益,不会和我们并力北伐,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说法。为啥呢?孙权智力不够,只能划江自保。孙权不能过江北伐,就像曹魏不能渡江南征一样,并不是力量有余而不取利益。如果我们和东吴联合北伐,东吴上策会分裂魏国土地作为后面扩张的基础;下策是抢略百姓以扩大国境,在我们内部之间显示武力,不会一直端坐不动。如果我们现在能让孙权就地不动并且和我们保持和睦关系,使得我们北伐无东顾之忧,曹魏留在河南防备东吴的军队不能全部调往西部阻拦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好处,已经足够。因此,孙权的僣逆之罪,不方便明言。”
诸葛亮说服群臣后,立即派遣卫尉陈震赴武昌庆贺孙权登基。两国还隆重地升坛歃盟,平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四州属于吴,并、凉、冀、兖四州属于(蜀)汉,司隶校尉部以函谷关为界中分。盟约中明确提出双方共同的战略目标是联合灭掉曹魏,约定自今日起,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一致,无有二心。如果有加害(蜀)汉的,吴国就讨伐他;如果有加害吴国的,(蜀)汉就讨伐他。各自守卫自己分内的领土,不互相侵犯。并将此盟约传之后世,始终遵守。
后面的发展也确实如此,直至(蜀)汉于公元263年灭亡,三十多年间,双方从未违约,有效地维持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一份盟约能够维持三十多年不变,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汉人政权之间结盟中算是个难能可贵的奇迹。
联盟达成,孙权不再担心来自(蜀)汉的威胁,又从武昌迁都回到建业。太子孙登留武昌掌事,留陆逊辅佐,以骠骑将军步骘接替陆逊都督西陵。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11:51 +0800 CST  
孙权建国称帝后,实行的是丞相制。远有曹操任丞相专权,近有诸葛亮任丞相专权,孙权为什么不像魏国那样废除丞相制由自己直接集权呢?
这是由吴国特定的环境所决定的。
江东孙氏集团崛起之时,其活动区域和关注重点主要都在北方,集团成员也主要由孙氏家族或亲戚与北方人组成。孙策接替孙坚时,中原大地已落入袁绍、袁术、曹操、刘表等豪强之手,要想进去占据一席之地已经非常困难。凭着自身的敏锐和能力,再加上张纮的建议,孙策及时地调整战略方向,转而向南发展,迅速占领了江东六郡中的主要地区,搭上了争夺天下的末班车。
孙权接替兄长之位后,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江东世族集团相处。
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是以宗族为单位,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法制度。和平时期聚族而居,虽然有官府的管辖,但宗族内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只要不是严重的刑事案件,还是更多地在内部解决。战乱时期,朝廷失去了管辖地方的权力和能力,社会呈现出混乱无序状态,民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只得依靠宗族的力量来保护。离族而居的单个家庭,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乱时期,都更容易受到欺负和伤害。
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以族群为单位活动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右北平人田畴,率领宗族避乱徐无山中,数年间至五千余家。自制刑律条令之法、婚姻嫁娶之礼,自办学堂,俨然一个独立王国。谯国谯人许褚聚集“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颍川荀彧为避战乱“独将宗族至冀州”。山阳巨野人李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请原徙诣魏郡。”吴郡陆逊,本来跟随从祖父陆康在庐江,孙策奉袁术之命攻打庐江,陆康就让陆逊为族长带领全族人回到吴郡。与北方宗族势力相比,南方宗族势力受文明程度和地理环境的限制,更多的是满足于割据一方“占山为王”,缺乏北方宗族势力在大一统思想熏陶下形成的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地理环境上,北方一马平川,便于征伐和统一。南方丘陵地带居多,再加上江河湖泊纵横,划分出无数的山地小岛,难以征伐统一,终吴国之世,江东山越都在不停的造反作乱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三国群雄争霸时期,逐鹿中原的各方豪强势力几乎全部出自北方,连西北边陲的董卓、丁原、吕布、刘备都活跃在中原大地上。南方则只有一个孙坚。并不是南方宗族势力没有实力逐鹿中原,孙策入吴时,“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之所以居守不出,孙策一语中的“虎等群盗,非有大志。”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13:20 +0800 CST  
成点状发展的江东世族在各自势力范围内逐渐壮大,吴郡有顾、陆、朱、张四姓,三国时达到鼎盛时期。”晋陆机《吴趋行》诗中所言: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八姓未足够,四姓实名家。
据曹道衡、沈玉成先生考证,江东世族大致有十九姓,分别为:吴郡:吴县,上面提到的四姓外还有钱塘徐氏;会稽郡:余姚虞氏,上虞魏氏,山阴孔氏、谢氏、贺氏、丁氏;吴兴郡:武康沈氏、姚氏,乌程丘氏;义兴郡:阳羡周氏、许氏;丹阳郡:秣陵纪氏、陶氏,句容葛氏。这些宗族势力虽然可以依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维持生存,但前提是没有更加强大的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入侵。面对强大的外来势力,单个的宗族还是显得渺小而脆弱,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来保护自身安全,通常的形式是依附于某一强权,就像很多北方世族在战乱初期纷纷依附于当时最强大的袁绍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北方世族依附于袁绍除了求得自身安全外,还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愿望。南方世族则更多的是只要自身安全,避免承担过多的赋税就心满意足了。如华歆任豫章太守时,海昏上缭宗族“唯输布于郡耳,发诏一人遂不可得”,只承担输布的赋税。当庐江太守刘勋借粮不成想来抢时,“宗帅知之,空壁逃匿”,干脆一走了之。
孙权承父兄基业进入江东,成为江东地区最强大的势力,江东世族也大多从反抗转变为顺从。孙权也用联姻、招抚等形式与江东世族建立联系。受封为吴王后,又采取丞相制来笼络安定江东世族。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16:54 +0800 CST  
孙权任吴王时的第一任丞相是孙邵。黄武初年(公元222年)孙权设立丞相官职,以青州北海人孙邵(一作“劭”)为相。令历代治史者困惑的是,孙邵为吴第一任丞相,居然在《三国志》中无传,确实费解。只能从《三国志》相关人物传记和《吴录》、《建康实录》里找到一些零星史料。孙邵最初为北海太守孔融的功曹,孔融称其为“廊庙才”。后随扬州刺史刘繇到江东。刘繇被孙权打败后,孙邵跟随孙策、孙权。能够见到孙邵事功的就是曾数次向孙权建议向朝廷进贡。曾任庐江太守。这点很重要,孙策打败原庐江太守刘勋后,任命李术为太守,李术不服从孙权的管制被孙权灭掉,由孙河领庐江太守。孙邵任庐江太守应该是在孙河被妫览、戴员杀害后升任的。当时太守一职很少授予宗室以外的人担任,孙邵能任此职,说明深得孙权信任并有一定能力。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邵又升为车骑长史,其作用已几乎相当于丞相。孙权称吴王后任孙邵丞相,加封威远将军、阳羡侯。
在孙邵为相期间,孙权曾经尝试过另一种形式的中央集权制,即东汉时期出现的以尚书台阁为权力决策和行政执行中枢,君王直接控制尚书台阁从而实现更大限度的集权(和明朱元璋取消丞相设置六部实现集权有些相似)。具体做法是:让选曹尚书暨艳和选曹郎徐彪进行了一次吏治改革。选曹尚书是主管官吏选拔任免的重要部门,相似于后世中央六部之首的吏部。暨艳,字子休,吴郡人,其吴郡老乡时任选曹尚书的张温以暨艳为选曹郎,后升任尚书。暨艳看见朝廷机构设置混乱,人员也大多不能胜任其职,就想加以整顿,选择的整顿目标是三署中的清贵郎官。(汉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各置中郎将以统领,如曹丕曾为五官中郎将)
暨艳这次整顿非常严格,合格的不到十分之一,不合格的一律降级使用,有些被连降几级,有贪污违纪等行为的全部降为军吏,集中在一个军营里管理(非正式监狱)。选曹尚书虽然权高位重,但能够做到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员给予处分,并自设关押官员之地还是超出了职责范围,没有孙权的同意和支持无论如何也是办不到的。张温、暨艳甚至还向孙权弹劾孙邵,吓得孙邵赶紧辞职请罪,还是孙权下令让其复职。连丞相都敢弹劾,可见其来头不小。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18:40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1-26 15:30:01
[d:赞]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5:52:50 +0800 CST  
@明智吴 2018-01-26 17:32:55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陆逊总有偏见,认贼做父还是不能忍啊。
-----------------------------
谢谢捧场。他也是出于无奈,得为宗族着想啊。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6 17:38:29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1-27 12:10:41
[d:赞]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0:23:07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8-01-27 12:20:08
继续支持
-----------------------------
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0:23:34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8-01-27 12:26:38
继续顶楼主大作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0:24:02 +0800 CST  
@荒城旧梦xx 2018-01-28 14:23:31
大事不妙,我又闯祸了。汗。
-----------------------------
哈哈哈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0:25:02 +0800 CST  
@yy350414 2018-01-28 20:40:47
楼主你知道吗?我很少上天涯论坛,就是因为在天涯看见你的帖子才特意从手机下载天涯app一天翻八十遍等更新,你这更新速度也太。。。。。无语了
-----------------------------
谢谢捧场。非常感谢先生厚爱,周末在下不更新,再次请求先生谅解。先生要是不解气,可以继续讲述楼主被打死的故事,哈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0:26:39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1-29 11:41:35
支持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1:42:59 +0800 CST  
三署郎官多为朝中大臣之亲属,暨艳的行为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这些人四处攻击暨艳和其手下选曹郎徐彪假公济私,其中反对声最高的是陆逊、陆瑁兄弟、朱据等江东世族代表人物。从这点也可看出三署郎官多为江东世族子弟。
孙权见此路不通,为了稳定大局,只得杀掉暨艳、徐彪。孙权的集权之路受到江东世族的抵抗而失败。但孙权也借此机会废除了江东世族中张氏一门的代表人物张温。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父亲张允,因轻财重贤而闻名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张温从小修养节操,容貌奇伟。孙权问朝中大臣说:“张温能与当今何人相比?”大司农刘基(刘繇之子)说:“和全琮不相上下。”太常顾雍认为不对,说:“刘基没有详细了解张温的为人。张温当今无人可比。”孙权说:“如果是这样,张允就算没有死!”于是征召张温。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惊讶,孙权也为之改容加礼。召对完毕出宫,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说:“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视。
暨艳是张温引荐的,张温此时刚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与(蜀)汉商谈结盟事宜回来,在豫章郡带兵。张温出使(蜀)汉回来后,到处宣讲(蜀)汉诸葛亮的德政,引发孙权的不满。孙权又厌恶张温的名声太大,受到很多人追捧,担心最终张温不会为自己所用,就起了加害张温之心。此时正好借暨艳事件来处置张温,将张温抓拿下狱。孙权亲自下令将张温贬回家乡为庶民。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辩护求情,孙权置之不理。
张温的家人也受到牵连,两个弟弟张祗、张白,与张温一起被废为庶民。姊妹三人也受到惩罚,其中二妹本来是嫁给顾雍的儿子顾承,被官府改嫁丁氏,成婚之日,饮药而死。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5:09:37 +0800 CST  
西汉相权过重,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削弱相权。东汉自光武帝立国始就将大权紧紧地掌握在皇帝手中,“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曹操于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恢复丞相制,是因为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天子,曹操无法在天子系统内建立自己的权力构架,只能以丞相制度来集权。曹操是实际权力拥有者,在其权力结构中,仍然是按照东汉惯常的尚书台阁为中枢,只不过是以中书之名进行。(蜀)汉刘禅时期,诸葛亮以丞相之职行使最高权力,与曹操大同小异。因此,曹魏和(蜀)汉事实上运行的还是以尚书台阁为权力中枢的体制。孙权是同时代人,有这种想法和做法顺理成章,没想到会遭到江东世族的反对。只能改行丞相制来平衡、协调、笼络江东世族。
孙权为吴王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曹魏的关系。为了击退刘备稳固江东,孙权采取缓兵之计表面上向曹魏称臣纳贡,实际上仍然保持独立,既不遣子入质,也不允许曹丕干涉吴国内政,即所谓“外讬事魏,而诚心不款”。但这种做法不可能长期有效,曹丕不断的军事行为严重地威胁着东吴的独立生存。以在北方士人中知名度较高,又能领会孙权意图的孙邵为相,有利于协调与曹魏的关系。
孙邵死时,吴(蜀)汉联盟已经结成,西边安全得到保障。曹叡刚即位,忙于安定内部,北方威胁减少。在相对平静的环境里,孙权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内治理,这就势必影响到江东世族的利益。为了协调平衡与江东世族的关系,孙权以江东世族代表人物之一的顾雍继任丞相之职。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5:11:02 +0800 CST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用张昭为相?
张昭是孙策指定的唯一托孤大臣,在孙权继位之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说是居功至伟。继位之后,孙权对张昭非常尊重,待以师傅之礼。孙权称呼群臣时一般是叫他们的字,惟独称呼张昭为张公,张纮为东部,(因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特别尊重这二人。并让张昭继续担任与丞相近似的长史一职。赤壁之战前,张昭主张投降曹操,引起孙权不满,从此渐渐失去孙权的信任。战后,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趁机将张昭明升暗降为车骑军师,将长史这一拥有实权的重要职位交给了张纮。(张纮死后为孙邵)
孙权最初打算设置丞相时,大臣们都认为会由张昭担任。谁知孙权以“如今事情多,做统领的人责任重,这不是优待张昭的办法”为理由任用了孙邵。孙邵死后,百官又一次推举张昭任丞相,孙权有些生气了,说:“我岂是不爱惜张昭的人?领丞相事情烦杂,但此公性子刚烈,他所说的话我要是不听从,就会心生怨咎,这不是对他好的办法。”再一次拒绝了群臣的提议,任用顾雍。
张昭是彭城人,也是北方名士,其知名度并不亚于孙邵,南渡后与北方知名士人的联系非常频繁,以至张昭自己都心有不安,好在孙策宽宏大度,才让张昭释怀。况且大家都认为张昭是最合适的人选,孙权为什么还是不用他呢?很明显,因丞相事烦,担心张昭身体吃不消是孙权的推脱之辞,并非爱惜之意。真实的原因有以下三条:
一、投降之事。对张昭在赤壁之战时主张投降的行为,孙权一直耿耿于怀,一直到登基时还在为此事羞辱张昭。孙权在庆贺登基的酒会上,将称帝之功独归周瑜,张昭手举朝笏出来想赞美孙权功德,还没开口,孙权就说:“要是像张公之计,如今只能到处乞食了。”周瑜在孙权建国称帝的事业中确实居功至伟,但也不能因此抹煞其他人的功绩。独归周瑜,于事实不合,于其他人也不公,特别是张昭。
张昭入吴,孙策视其为比肩之人,文武大事,全部委托给张昭处理,对孙策一统江东起到重要作用。孙权继位之初,全靠张昭果断终止孙权的哭灵,带领孙权出巡军营,稳定军心。然后上表朝廷为孙权要来名分,率领群臣尽力辅佐孙权。孙权能够顺利接替孙策,稳定局势,巩固权力,张昭功不可没。
张昭是唯一的托孤大臣,没有张昭的鼎力相助,孙权的称帝之路也不会如此顺利。张昭主张投降曹操,也不是谋求私利,有孙策的遗嘱,有张昭自己对形势的判断,只不过这个判断失误了而已。孙权因为这个原因心里一直责怪张昭未免小气了点。张昭见孙权如此对待自己,也很知趣,立即以老病为由,辞去自己的所有职务,回家著书立说。(张昭著有《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等)孙权任其为辅吴将军,改封娄侯,食邑万户,物质生活上还是没有亏待张昭。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5:12:47 +0800 CST  
二、性格因素。这是孙权自己在回应群臣的推举时表露出来的,即“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张昭是个性情直率而刚烈的人,不假言笑,不惧君威。孙权有两大业余爱好,喝酒和打猎。张昭多次对孙权纵酒游猎的行为直言谏阻,甚至不假颜色,让孙权很难堪。孙权自己也说:“我和张公说话,一点也不敢乱说。”从私的角度来说,孙权对张昭有敬重,但不喜欢。从公的角度来说,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为百官之长,性情太过刚烈,容易与君王、同僚发生争执甚至引发冲突。张昭的性格确实不适宜担任丞相。
三、形势因素。就是前面所说,孙权将重心转向国内治理,需要得到江东世族的拥护和支持,张昭是北方士人,性格又太过刚烈,不容易得到江东世族的认可,其自身也很难成为江东世族的代言人,还会因为性格的原因与江东世族发生冲突,出现孙权所说的“怨咎将兴”的不利局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29 15:20:00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