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恶作剧了千年,读者也被戏弄了千年,你们将见证它重现天日。

第五十篇(原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段理解为: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祂没有生的自我意识,所以能长生。
因此圣人效法天地把自我意识身泯灭掉,所以才出现了道体本我真身。把自己的表象生灭置之度外,才明白道体真身才长存。正是由于他放弃掉了私我身,所以才能呈现其真我。
佛家讲的无我后才能成就真如本我。这个真我就是最大的一个我,也就是道体的本身。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2 20:49:04 +0800 CST  
第五十一篇(原第七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这一段的理解为: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道总是默默无闻,从不彰显自己的存在,祂的状态虽看起来微不可见,但天下没有任何东西不臣服于祂的。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候王如果能持守住无我无私的道法,万物也将臣服归从。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阴阳之气不能达到平衡后就会相合,然后就会降下甘露,以达到生态平衡。不需要谁的指令,祂也会自动分布均匀。这就是道体的“和其光,同其尘”的自我平衡与调和的功能。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从天地初始以来,就显示了各种事物的存在规律并记录这种现象,有了这些记录的依据,我们就可以去参考了知。了解后就可以没有损害。没有坏处。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比如道存在于天下的状态,好比川谷会自动汇合于江海,大海低能容万物,自然为大,因而小自然归从于的这一个现象。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2 22:31:15 +0800 CST  
第五十二篇(原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段的理解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水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位置,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们要位居和水一样的低位处,心要像水一样的包容万物,要像水一样的施与万物而不与之争。
对待别人要像水一样的只付出不求回报的真诚,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立身处世作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没有分别心。不偏私。
担当作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万物,尽自己所能。
做到和水一样动的时候动,静的时候静。
只有做到与物无争,与世不争,就可以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3 12:11:00 +0800 CST  
第五十三篇(原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一段理解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明明知道自己力量很强大,但仍然持守柔弱的卑下,以小溪沟的形式甘愿遍布于天下各个角落。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做为小溪沟,道的德行就不会离开,恢复到初生生命般纯真无分辨心的状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道自己纯净,但安守于污黑中,为万物所使用。( 式通“试”。使用 )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为万物所使用,道的德行就不会短缺,回归于没有尽头原始。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道自己的尊荣,却持守卑辱,成为天下的山谷。(谷:泉出通川为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成为山谷后,道的德行就充足,源源不断。回归到了纯真混沌状态的道的本源。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因此就知道了道的本源能量演化成承载道之功用的各种物质形态,圣人通过这些物质形态,从而成为使用道法的运用者。所以说大法则都是通用的。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3 12:52:01 +0800 CST  
第五十四篇(原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一段理解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人每天都在做为,但做过后就不放在心中,佛家讲叫“不住”。不停留在心中。
做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认真做,做完了就把做过的事当下,好像什么都没做,内心空净。
吃的时候用心品味,但吃过了之后就随风而去,不惦记,不贪着,不住着于任何觉受中。这就叫活在当下。过去的不去追逐,未来的不去妄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大由小起,多由少成,大可以化小,有可以化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用德行来化解恩怨。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要解决难题就要把它分解开,简单化。要成就大事就要把事情做细,把细节做完美。天下大问题,必定是从简单的小问题积累起来的。天下的大事,必定是完成一件件细小的事,才成就它的大的。
所以圣人始终不认为自己大,所以才成就的更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会成为无诚信的人。因为太轻视事物,做的又很草率,必定生出很多问题,难以成功。
所以圣人把所有的事,都用像对待困难的事的态度来做事,最终才会没有困难。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3 19:09:53 +0800 CST  
第五十五篇(原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写一篇理解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
心地仁爱慈善,就不会去与人巧辩争论。喜欢去争论巧辩就不会成就慈善仁爱。
要成就真智慧,必定要心念纯净虚空,而不是去广博外放,收集各种信息。
内心杂念繁多到处去收集信息的,就不可能得到真智慧。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不会去积藏自己的私有。越帮助别人,拥有的就越多。越布施给别人自己得到的就越多。
天的法则是有利于万物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生而不与之争夺。

写一篇讲的内容估计一般人很难相信,因为你们不知道没有去探究其原因,所以不相信。
为什么布施越多得到德就越多?金刚经也同样讲过这个问题。不住相布施得到的是无限多。这就是机密所在。不去动脑筋思考,不去照着做,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个道理是真理。世人总在乎眼前的利益。只有傻瓜式佛学,才能让众生提高智慧。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3 19:10:38 +0800 CST  
太直接的东西,世人不太会去信。一定要绕着弯的去引导。这就是佛学的作用。人心已经太没落了。因材施教而已。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3 19:13:22 +0800 CST  
第五十六篇(原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一段理解为:
拥有后还希求永无止境的欲望,不如知足已有的。
矢上加尖,锋利了还想再锋利,对现有的权利地位不满足,那么最后连现有的都保持不住。
不仅财富守不住,一个人在既有的富而且贵的环境中,却不知富与贵的本身,便是招来后祸的因素。如果持富而骄,因贵而做,那便是自己对自己过不去,终会自招恶果,后患无穷。
任务完成后你的作用就可以退出了,就如天道规律一样。过犹不及。
天降甘露是为了平衡自然,如果它永远不停下来,那么这世界就会成灾,成灾了以后就是灭亡的开始。不仅功劳全无,反而被万物所厌恶。
所以要懂得进退有度,知足常乐的道理。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00:00:20 +0800 CST  
第五十七篇(原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写一篇理解为:
名誉和生命比较哪个更值得爱惜?身体与物品比较哪个更重要?得到与失去比较哪个更有损害?
你对一样东西爱得发疯了,最后你所爱的丢得更多,就是“爱别离苦”,这是佛说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东西不管多么多,最后都是为别人所藏。
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停止,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知足就没有烦恼。
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晓得刹车止步,如果不刹车止步,车子滚下坡,整个完了。人生的历程就是这样,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就没有危险。
这样才可以平安长久。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00:00:41 +0800 CST  
第五十八篇(原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段理解为: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得到和失去都会感到担惊受怕。得失相当于自身遭受祸患一样。
为什么得到和失去都会让人感到担惊受怕呢?因为当被宠被给予的时候就担心失去,失去后有会觉得很耻辱。所以说得到和失去都会紧张害怕,叫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得与失都会导致害怕,害怕是因为有身体的存在。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为什么说得失好比身体遭受祸患一样?我之所以害怕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感知痛苦。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会害怕什么病痛祸患呢?
所以能做到把天下人当作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来重视,才值得天下人的托付。
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的去爱护天下人,才值得将天下重担交付给他。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00:01:20 +0800 CST  
第五十八篇里,隐藏了一个机密。
宠辱相当于身体的病患一样,我会有病患是因为我感受到身的觉受,如果没有身体,怎么可能会害怕病患呢。
相反的如果我忽略了这个身体,那么荣辱病患都无法使我担忧。大道正因为可以忽略万物这个自身的外形,所以可以把万物当刍狗,所以才不会宠辱不惊,才会长久。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身体有什么作用?觉知。
觉知是什么?是一种神经感知,就好像电波。知觉能毁灭你的觉知灵魂吗?不会。
什么东西是不灭,什么东西会灭?也代表着楞严经所说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能够感受到的觉知会起起灭灭,而能觉知本身是永不灭的。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07:55:23 +0800 CST  
@ 臻毁:人在没有主观意识的时候是不会有好坏善恶之分的,为什么有好坏善恶,就是因为对我好我才喜欢,如果对我坏我才厌恶,为什么要以德报怨,因为在消除你的分别心,德是什么?德是没有私心,没有人我之见的去面对别人。没有了我相的存在,其他人对你的伤害你也就不会放在心上,你没有了承受伤害的我体,就自然不会认为别人是再伤害你,比如就像一个人在伤害另一个人,你不会感到受伤一样。
你不会感到受伤,你自然不会去怨恨那个伤害你的人,而你也一视同仁的把伤害你的人和没有伤害你的人一样对待,而那个伤害你的人没有反馈到你回报他的伤害,反而觉得你接收了他的怨恨,他就会平息这个怨恨,
这个怨恨是怎么来的?肯定是某一时刻,他觉得你伤害了他,他才会想报复回来,这样他内心就平衡了。如果你接收了他的伤害,没有继续种下这个伤害别人的因,那么就不会有果了。
这就是用德行来消除怨恨果实的方法。并不是说你明明受伤了,还装作大好人去给伤害你的人好处。假象往往会反弹,一旦你无法忍受,你就会更猛烈的报复。所以德是从内心去削弱自己的受伤程度。以至让自身落不下伤痕。这也就是空心。是修行的一方面。你没有受伤自然也就不会去怨恨别人了。
所以需要以德行来面对化解怨恨对你的伤害。叫以德抱怨。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09:11:56 +0800 CST  
第五十九篇(原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一段理解为:
“知人者智”一个人能够看清楚别人,能够把任何人都认识清楚,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自知者明”能够把自己的一切都了知透彻,才会一切通透没有烦恼。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是有力量的人。但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
“知足者富”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强行者有志”把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硬做到了,这才叫做有志气的人。
“不失其所者久”人要守住本分,要认清自己,也就是“自知者明”。能认清自己,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负些什么责任,不失自己的本位,就可以久。
不离道之法则的人,才可以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身体灭亡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真正的寿者。对于学道的人,修证到自己的肉体生命含藏有一个不生不灭生命的本能,肉体虽然死去,而此本能永远存在,这就是“死而不亡者寿”的真正含义了。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13:09:45 +0800 CST  
第六十篇(原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一段理解为:
“出生入死”,出来就叫做生,进去就叫做死。出世为生,入地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人有十分三的活命几率,也有十分之三的死亡几率, 人在生活中,还有十分之三的几率明明可以生,却因为自己的妄动,而导致死亡。
这样一共是十分之九,还剩一分是道,是生命的根源,他的代号就叫做“一”。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活着的自己太没有危机感,导致把生的机会都消耗掉,变成了死亡机会。
“盖闻善摄生者”懂的把握自己的生机的人。
“陆行不遇兕虎” 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
“入军不被甲兵”进入战场不会受到杀伤。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为什么呢?因为犀牛的角无法攻击到他,老虎的抓无法伤害他,士兵的兵器无法碰到他。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漏洞。不蹈死地。

这一篇,里蕴含了不死的秘诀。
人之所以生,是因为动,一动就有生灭。生和死各占一半,生的同时也是死亡的同时。你活了一分钟,你也就死去一分钟了,所以说各占一半。那么如何不生不死呢?不生就会不死。你不动就没有死的机会。所以不死的秘诀就是静。就是不动。什么才叫静,不是去静,去静也是动。有意识的去做什么都叫动。真正的静就是真我本我。只要去找到就可。因为他是静的本身。真静。动相是如何显现的?是在静的面前显现的。所以静本身就存在,不需要去有为的制造静。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4 13:10:02 +0800 CST  
第六十一篇(原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一段的理解为: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什么事都胆大妄为敢去做的人,那么就容易遭到杀害。
什么事都小心谨慎不敢去做,那么就能保全性命。这两种人,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谁又能猜的到上天是如何来评判的呢?连圣人也无法知道这个度的界限。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运行,祂从不去争夺,可是最后万物都臣服于祂。
祂从没有说话可万物却能得到回应。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不用召唤却会自动到来果报。
天道就像一张舒缓坦然的网,但任何事物都被祂精确计算在内。就像一张无形的天网,虽然看不见,但从来不会错失遗漏。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5 13:21:18 +0800 CST  
第六十二篇(原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一段的理解为:
调和了大的纠纷怨恨,必定还存在纠纷的遗留问题。怎么能称得上妥善的解决办法呢?
因此神圣的做法是虽持有借据的存根,却不向人索取偿还。
有德行的人,就像圣人的行为一样宽容不索取。
没有德行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紧逼苛取。
天道公平无私,但祂总是眷顾有德行善良仁慈的人。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5 13:21:36 +0800 CST  
第六十三篇(原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段的理解为: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观察自然的现象,狂风刮不了一个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骤雨呢?是天地。
天地形成的狂风骤雨尚且不能长久,又何况人的狂妄行为呢?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所以遵循与道体规则做事的人,行为一定符合道体。
遵循德行规则去做事的人,行为一定符合德行。
不遵循德行于道法的人,行为一定不符合德行道法。
符合道法的人,肯定会得到道的帮助。
符合德行的人,肯定会得福德。
失德失道者,就会失去他们。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5 13:21:56 +0800 CST  
第六十四篇(原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这一段的理解为: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什么都知道,但总认为自己还不足。所以总表现出很谦虚求学的状态。这是第一等人。
可是另一种人,自己根本不知,却处处冒充什么都懂,这就是“不知知”,这是人生的大病。明明有不足的地方但既不虚心反而自大,就永远不会进步。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两个“病”字,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就是名词。知道这个是病,所以不会生这个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会有这个毛病,是因为圣人知道这个是病,懂了这个道理,因此他就不会生这个病,所以永远在修正中,不会自满。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5 13:22:18 +0800 CST  
第六十五篇(原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一段的理解为: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曲线可以涵盖万物,万物都是以曲的形态保全自己。生命都是以曲的形式蕴藏在种子壳里。才能伸展。低洼的地方反而会汇聚水流而充盈。衰坏后自然会生新。微小反而得到的多。越小所需就越少,所以反而得到的越多。太多则会导致惑乱。水多成患,量多成灾。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说:自古以来,有道的人--圣人,必是“抱一为天下式”,确然而不可拔,固守一个原则以自处。但是,什么叫“一”?“一”者,道也。
人不可固执自己主观的成见,执着了自己的主观成见,便同佛家所说的“所知障”,反为自障了!因为自有主观成见,就无法吸收客观的东西,因此不自见就能把事物看清楚。
“自是”是主动的认为我一定都对的,我的绝对没有错。因此不自以为是就会显著受到崇敬。
自伐,是自我表扬的代名辞。不自我夸耀反而能见功劳。
自矜,也就是现在所讲的傲慢,自尊心与傲慢,几乎是同一心态,但用处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不自高自大才能高大深厚。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正因为不于人争,只付出不求回报,既然一切都不要、都舍出去了,那自然无争,自然争不起来。

古人所说曲则全的道理,怎么能是一句空话空理论呢?
对于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只能诚心诚意去遵循。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5 17:39:40 +0800 CST  
第六十六篇(原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一段理解为:
踮起脚根站立,不能站的久。跨大步无法继行远路。执着自己主观成见不能看清楚事物,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高自大的不能长久。
以上这些行为从道的观点来看,只能称残羹赘瘤,惹人讨厌,所以有道之人是不做这些事的。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4-15 17:40:31 +0800 CST  

楼主:拨开云雾见清天

字数:383

发表时间:2018-04-04 17:36: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0 05:00:47 +0800 CST

评论数:7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