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洋到大西洋----自驾横穿欧亚大陆


白色的墙,木楼梯,被夕阳染成金色的草坪,浮起来安静的味道。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1 14:51:17 +0800 CST  

绿树掩映着天使报喜门教堂。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1 15:11:08 +0800 CST  

左边的小教堂下面埋葬着波扎尔斯基大公。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1 18:29:14 +0800 CST  

卡缅卡河两岸的生活恬淡悠闲。在河边闲逛,遇到了俩带娃的奶爸,看着留着络腮胡子五大三粗的老爷们,一脸温柔地哄着自己的小闺女,超级有爱有木有?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1 20:14:04 +0800 CST  

被这个洋娃娃严重萌到。很想偷回来。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1 20:36:48 +0800 CST  
4.

苏里科夫家的餐厅在靠草坪的一侧,而吃早餐的地方和厨房连在一起,在房子的另一端。
一只哈士奇躺在门边,懒得死去活来。我过去坐在台阶上,它马上爬过来,用头蹭我的膝盖。院子里空气湿乎乎的,天空要下雨的样子。
早餐端了上来,很丰盛。
小鱼懒洋洋的喝着牛奶,吃着烘饼,我顺手拿过书架上的一本书翻着。
那是一本英文画册,名字叫《俄罗斯的孩子们》。所有的照片都是在苏兹达尔拍摄的,我认出了克里姆林,还有圣袍修道院的高大钟楼。画册的后半部分是一个俄罗斯家庭的记录摄影。我看了又看,这不是苏里科夫老爷子嘛。当然,画册里的老爷子并没不老,也就三十多岁的模样。翻了翻封底,出版时间在1994年。二十多年前了。
小鱼来了兴致,拿起画册去找刚才给我们端上早餐的帅小伙子。她指着那张全家福里的一个小男孩儿问他:“这是你么?”
小伙子点点头,有点儿不好意思,似乎一个大秘密被我们发现了。
虽然大家的英语都不太好,但简单的聊天还是OK的。
小苏里科夫跟我们讲了这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一个美国的摄影师团队来到俄罗斯,拍下了这些照片。他们在苏兹达尔期间得到了苏里科夫家很大的帮助,于是这个家庭成了画册的主角。我们看到的画册是摄影师回到美国将照片集结成册后寄来的。
一个所有旅行者都爱听的温馨故事。
沟通与交流,帮助和致谢。
只是,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两个世界级大国之间,而那书的名字偏偏还叫做《俄罗斯的孩子们》。
如果把书的名字改成《蒙古的孩子们》,并且在13世纪出版,就显得正常多了。毕竟,草原上游牧,盘马弯弓是那个世界以外的人都不曾了解的。
地理空间的距离可以阻断交流,宗教的偏见也有一样的效果。
时光已经到了20世纪,一个已经有了电话,波音747和因特网的世界,美国人仍然需要通过《俄罗斯的孩子们》来了解他们冷战期间最大的对手,在半个世纪里和他们一起分享着世界政治权力的超级大国的孩子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藩篱仍在,只不过从不信上帝者皆为异教徒换成了不采用民主制度者皆为异类。
八百年来,有什么变化发生吗?


俄罗斯人民真的是超级喜欢钓鱼,是个河边都能看到举着鱼竿的垂钓者。话说,这么美的环境,钓鱼也是种享受啊。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2 16:28:32 +0800 CST  

这就是苏里科夫一家,抱着狗狗的男主人,就是半夜给我们指路的老大爷。书的扉页上,是作者的留言。是说这本书出版后,苏里科夫一家在美国成网红了呢。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网红一说。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2 18:29:37 +0800 CST  
苏兹达尔教堂漫游指南

苏兹达尔到底有多少教堂?
最夸张的说法是——比住在那里的人还多。
维基百科上给出了一组数字——30座教堂、14座钟楼、5座修道院。
来到苏兹达尔,即便你只是坐在河边消磨娴静的乡村时光,教堂也仍然是你躲不开的存在。
所以,我猜,一份教堂漫游指南多少有它的价值。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8 18:03:28 +0800 CST  


1.
圣母圣诞大教堂
Богородице-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 собор
Cathedral of the Nativity Theotokos

苏兹达尔最重要的一座教堂,也是主教座堂。教区主教就住在旁边绿顶的主教宫里。中国人总是喜欢把重要人物住的地方都称为宫,也不管人家本来的名字可能只是castel,chamber或者是house。这也算是文化传统。
圣母圣诞大教堂很好找,基本上你在卡缅卡河两岸,抬眼一看,都能在一片绿树中发现那5个醒目的蓝色洋葱头。
在东正教的宗教仪轨里,许多颜色都各有其寓意,其中蓝色代表圣母。所以,有的中文介绍里把教堂的名字翻译成基督诞生是不妥当的,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一座本身就是为了纪念圣母而建的教堂,名字里反而没有圣母两个字,这无论如何都有些不合适吧。
圣母圣诞大教堂是一个拼合体。下半部是13世纪的,上半部则晚了3个世纪。这倒不是因为俄罗斯人懒,修个教堂修三百年,东正教堂也不像西欧常见的哥特教堂,用石头追求极致的高度,弄得难度超高,工期超长。拼合的原因只是因为1445年,沙俄与喀山汗国火拼,老教堂被一把火烧塌。1528年重建的时候将就在白色石灰岩的基座上建起了上半部的砖墙。两个部分的分界线就在教堂中部的假连拱带上。仔细看照片的话似乎上下两层的颜色和新旧确有不同。
假连拱带就是一排小小的连拱门,贴在墙壁上做装饰用。这属于拜占庭建筑的遗风,再往上追,能一直追到罗马的拱劵上去。
16世纪的这次重建还顺带把大教堂原来的3个洋葱顶改成了5个。洋葱顶是拜占庭教堂的穹顶传到俄罗斯之后的变体,普遍的说法是因为为了防止冬天积雪。
我以为,这其实也可能是一种技术上的妥协。毕竟像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样的大跨度穹顶需要高超的建筑技术。拜占庭人为了这个穹顶专门发明了帆拱,还使用了多个半穹顶分散它的应力,用筒形拱对付侧推力。一千年前,弗拉基米尔决定率领全体罗斯人皈依东正教,索菲亚大教堂的恢弘壮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崇拜是一回事,照着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把大穹顶改成多个洋葱顶就不用再去应付大跨度空间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在建筑难度上明显降格。
另外,洋葱顶的数量是有讲究的,3个取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含义,5个则代表了耶稣和四位传播福音的门徒。
今天,5个蓝色鳞片铜瓦覆盖,嵌满金色圣诞六角星的洋葱顶成了圣母圣诞大教堂最明显的标志,站在苏兹达尔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这个5个蓝色洋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找到了它,你就找到了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苏兹达尔克里姆林。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8 18:04:58 +0800 CST  
2.

苏兹达尔克里姆林
Суздальский кремль
Suzdal Kremlin

克里姆林主要的建筑都在这个画面里,右侧就是木制尼古拉斯教堂(网图,侵删)。

前面说了,中国人习惯把一切重要人物居住的地方都冠以“宫”的名称。
莫斯科克里姆林翻译成克里姆林宫还算靠谱,毕竟,沙俄、苏联、俄罗斯的权力中心都在这里。但麻烦在于,俄罗斯遍地克里姆林,是个像样点儿的城市都有一个。全翻成克里姆林宫是什么感觉呢?就类似于驻马店紫禁城,匹兹堡白宫,各位自行感受一下。
而且,我相信,不止一个同胞会认为这是沙皇在全国各地修筑的行宫。在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年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历史的国家里,产生这样的联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问题只是,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历史不到六百年,而各地的克里姆林差不多都超过八百岁了。误读就是这么的产生的。
最最重要的是,克里姆林真的不是一个“宫”。它在俄语里是城堡、内城的意思(在英文里经常和castel、fortress等同使用)。从历史上看,克里姆林最早就是城堡,大公、贵族、僧侣、平民都住在里面,周围有一圈城墙。日后城市发展了,城墙外出现了更多的居民点、商业区,就再修一圈城墙,里面的那一圈内城就被叫做克里姆林。
内城,很显然并不等同于宫殿,它最多相当于北京二环里。
这么一类比之后,有一个问题就解决了。
那就是怎么参观俄罗斯各地的克里姆林,答案就一个:随便。
你要到紫禁城里,咱还能说说前朝后寝,左祖右社;说说面南背北,中轴对称,哪儿进哪儿出,哪个门上九路钉,那规矩都是一套一套的。只是二环里的话,那能有什么先后顺序?就捡你乐意的看呗。
以罗斯人的历史和文化水平,城市规划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克里姆林就是一个混杂的建筑集群,无所谓先后,也无所谓规矩。唯一一个有指导意义就是,教堂一般都居于克里姆林的核心位置。毕竟,这是一个经历过政教合一,以基督教和罗马帝国正宗继承人自居的国家。
苏兹达尔克里姆林主要的建筑包括圣母圣诞大教堂,钟楼,主教宫和一座1960年从格洛托沃搬来的18世纪木制教堂。主教宫里设有苏兹达尔历史展览馆和古罗斯绘画展馆。
据说考古证据表明苏兹达尔克里姆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末。那意思大概就是说在中国北宋的时候,罗斯人在苏兹达尔这个地方定居,并建起了一个堡垒。这从它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出来。卡缅卡河在苏兹达尔流出了一个连续的S形,克里姆林位于河东岸,地基像一个突出的半岛,三面环水,卡缅卡河就是它的护城河。这是一个标准的以军事防御为着眼点的选址。
克里姆林曾经有过一段1.4公里长的木制城墙,1719年被烧毁后只剩下一圈夯土城基的遗迹,盖满青草,不用心完全看不出来。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19 18:18:14 +0800 CST  
3.

叶夫菲米救世主修道院
Спасо-Евфимиев монастырь
Saviour Monastery of St Euthymius

与苏兹达尔克里姆林那一圈沧桑凄徨的夯土残迹比起来,镇子北面那一圈红色高墙更有宫城的气派,一不小心就容易弄混了。
这一圈城墙属于叶夫菲米救世主修道院,17世纪的时候筑起来,以屏护苏兹达尔的西北角。
修道院和克里姆林,一南一北遥遥相望。苏兹达尔公国在几个世纪里敌人的变化一目了然。克里姆林背水筑城,以坚固城墙朝向东面,将水源保护在后方,敌人从哪里来不言自明。事实上,一把火烧了苏兹达尔的蒙古人也确实从东方来。而到了17世纪,蒙古帝国烟消云散,俄罗斯的势力已经远远推进到西伯利亚。他们要防范的敌人是西方来的天主教徒。
叶夫菲米救世主修道院是苏兹达尔最大的修道院,1992年,它和克里姆林一起被收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纪念性建筑群”(一共8座,苏兹达尔只有两座入选)。
修道院的名字,中文网站上最常见的翻译是“斯巴索-叶夫菲米修道院”。这个翻译很有点不伦不类。人名音译没有问题,但把救世主也音译了就不太合适。
至于叶夫菲米,他是生活在14世纪的一位修道士领袖,出生在下诺夫哥罗德,一生禁欲苦修。他平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苏兹达尔创建了两座修道院。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0 11:00:32 +0800 CST  

修道院里绿树掩映的僧舍。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0 11:57:41 +0800 CST  
修道院22米高的正大门就在苏兹达尔市中心的列宁大街上,门外有俄罗斯民族英雄波扎尔斯基大公的半身像。木质大门进去,抬眼就是一座白色教堂,它长得实在很像一道门,LP上管它叫天使报喜门教堂,也有翻译成圣母领报门教堂,我也不知道到底哪个名字是正确的。现在,这座教堂成为波扎尔斯基大公生平展馆。而他的坟墓就在修道院东墙附近,墓穴上方筑起一座小教堂。这座教堂曾经在1930年代被拆毁。2009年,俄罗斯政府重建了小教堂,当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主持了开幕剪彩。


按下快门的时候,云层在天使报喜门教堂后方分开,宛如天使张开的双翼。

左侧的小教堂就是为纪念波扎尔斯基而建的。这个角度也能清楚的看到主显圣容大教堂的7个洋葱头。

修道院里最核心位置有两座教堂和一座钟楼,后面我们会一一讲到。
修道院还设有一座建于1764年的监狱,最初用于关押宗教异端,后来是政治犯。二战期间,修道院这里短暂关押过一位德国陆军元帅——大名鼎鼎的第六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他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里没有像元首希望的那样从容自尽,而是手持元帅节杖投降了苏联红军。


这条夹道曾经是监狱犯人放风的地方。保卢斯有很多时间在这里好好思考为什么他的集团军就是无法拿下早已是一片废墟的斯大林格勒。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0 14:06:07 +0800 CST  
4.
主显圣容大教堂
Спасо-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 собор
Cathedral of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Saviour



叶夫菲米救世主修道院里最核心的建筑是主显圣容大教堂,它可能是除了圣母圣诞大教堂之外苏兹达尔最好认的教堂了。
7个洋葱顶,正中间一个是金色,代表耶稣,周围6个是绿色,象征圣灵,7这个数字则代表了七大圣礼。
它的建成年代也和圣母圣诞大教堂接近,都在16世纪,所以建筑风格极其相似。希腊十字布局,白色外墙,中部有假连拱带,接近天花板处层叠的圆拱装饰,透风圆鼓屋顶支撑起洋葱头。
梁赞诺夫斯基在他的《俄罗斯史》里写道:“东正教给基辅罗斯带来了石制建筑。”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拥有巨量森林资源的平原上的民族,木建筑从古至今都是俄罗斯人最自然的选择。所以俄罗斯历史上很多的大教堂最早的雏形都是木制的。木建筑最大的敌人时火与时间,尽管它们早早的在历史上留下记载,但却很难穿过漫长历史留下痕迹。
主显圣容大教堂的前身,那个木制教堂在16世纪初就已经被烧毁了。之后,人们在它的原址上建起一座新的石制教堂,几个世纪里,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主显圣容大教堂的风格和形制颇为有些混杂。比如,在希腊十字的建筑平面上,南面和西面环绕了一个很长的建筑体。这是在其他东正教堂身上找不到的。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0 17:55:21 +0800 CST  
5.

圣母升天教堂
Успенская трапезная церковь
Assumption refectory church


它就在主显圣容大教堂旁边,从建筑风格上就能很容易的把两者区分开。
圣母升天教堂只有两个很小的洋葱顶,最能代表它特征的是八棱状的锥形屋顶,修长纤细,颇有一点西欧哥特式的神韵。这种锥形攒尖屋顶被称为“帐篷顶”,是17世纪俄罗斯教堂建筑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被认为是俄罗斯在消化吸收了拜占庭建筑艺术后结合本地文化和实际自我发展的新建筑形式。它发展到后来,最经典的代表就是莫斯科的华西里大教堂,9个敦式教堂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纪念碑式的建筑。分散的视觉外观和狭窄复杂的内部空间完全背离了拜占庭式教堂中轴对称的集中式构型。
圣母升天教堂很显然还处在这个转变的过渡阶段,它仍然保留了浓厚的拜占庭遗风,最典型的就是屋顶处的装饰性圆拱。主塔楼有两重,旁边的小钟楼有3重,圆拱用黑色勾边,轮廓还有向下的三次装饰性重复。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0 21:52:19 +0800 CST  
6.

钟楼
Bell Tower
Звонница

钟楼实际上是两座建筑的拼合体。(网图,侵删)


东正教堂与天主教堂在视觉外观上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的钟楼和教堂主体是分开的,而后者通常和教堂的西立面整合在一起。这是因为东正教堂自拜占庭发源起就采用集中构型,穹顶居于中心位置,由帆拱将压力分散到四柱上,这就决定了它在平面上的投影是正方形的。钟楼在这个整体里找不到位置,只好建在旁边。
叶夫菲米修道院的钟楼在主显圣容大教堂旁边,与圣母升天教堂相对。钟楼实际上是个拼合体,由一座16世纪初的九棱形教堂和一座建于16-17世纪的钟塔拼成。钟塔顶端安放了17座钟,每天报时5次。当然,这些钟只是复制品,老钟们早在1930年度就被拿去回炉了。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1 10:17:33 +0800 CST  
7.

代祷女修道院
Покровский монастырь
Intercession Convent

修道院里百花盛开。几百年间,季节的繁华映衬着王后们的落寞。

前面我们说到叶夫菲米在苏兹达尔创建了两座修道院,一座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另一座就是代祷女修道院。两座修道院隔着卡缅卡河相望,一北一男,一男一女,一红一白。
代祷女修道院的白墙远比北岸的叶夫菲米救世主修道院低矮,但塔楼的坚固程度和防御能力毫不逊色。
与城墙的要塞气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修道院里有全苏兹达尔最美丽的花园。夏季来临,繁花盛开,美不胜收;而与鲜花盛放构成反讽的是,这里名为女修道院,实为冷宫。
第一位被送到这里来的失宠王后是瓦西里三世的原配——所罗门尼亚·萨布洛娃,原因是她不能怀孕。那是在1525年,为此,瓦西里三世向修道院捐赠了大量金钱。代祷大教堂下面的坟墓里还埋葬着伊凡四世的王后安娜·瓦西里奇科娃,顺便说一句,伊凡雷帝一生有7个妻子,其中三个被送进了修道院,普遍的说法,他的儿子,王储伊凡也是被他杖毙的。此外还有沙皇瓦西里四世的妻子玛利亚·彼得罗夫娜。彼得大帝的第一任妻子叶夫多基娅·洛普欣娜也曾被囚禁于此长达19年。
修道院的雏形建于1364年,现在我们看到的修道院的教堂和建筑是在16世纪逐步建成的,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代祷大教堂建于1518年,有3个战盔样的金色穹顶。前面我们说过,金色代表耶稣,3的寓意则是三位一体。


绣球花丛掩映着代祷大教堂的白色外墙和金色穹顶。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1 11:02:32 +0800 CST  

代祷女修道院低矮的白色外墙,只有象征性的保护作用,倒是塔楼高大威猛。右侧是修道院正门,它其实也几乎就是一座独立的教堂了。上部建筑包括战盔小穹顶都照搬了代祷大教堂的设计。

曾经有一段时间,它是全俄罗斯最大的修道院之一,直到1923年被苏维埃政府取缔。1930年代,修道院曾经是苏联红军生物武器实验室的一部分。二战后,修道院曾被改建成博物馆,1980年代又改成旅游产业综合体,在修道院里设置了餐厅,旅馆和音乐厅。直到1992年才交还给教会。
代祷女修道院的核心建筑是代祷大教堂及其钟楼。教堂的外观基本可以参照前面提到的圣母圣诞和主显圣容大教堂,三者都建于十六世纪,构造相似,风格雷同,都保留了大量的拜占庭遗风。钟楼的建筑风格也和克里姆林的钟楼类似,八棱攒尖屋顶,不同的是屋顶上开了三排雅致的小窗。这种屋顶开窗的形制也可以在后面会讲到的亚历山大修道院的钟楼上见到。


修道院内部绿草如茵。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1 13:44:17 +0800 CST  
8.

亚历山大修道院
Alexandrovsky Convent
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ий монастырь

卡缅卡河对岸远眺亚历山大教堂,近景的池塘边当地居民在钓鱼。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传说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创建于1240年的这座修道院与代祷女修道院隔着卡缅卡河相对,也是苏兹达尔年代最久远的宗教建筑之一。修道院的核心是基督升天大教堂,建于1695年,由彼得大帝的母亲尼古拉·维尔洛夫娜捐赠。
1764年,在凯瑟琳二世世俗化时期,亚历山大修道院曾被废弃,后降格为教区教堂,直到2006年重新恢复作为修道院的功能。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1 17:16:52 +0800 CST  
9.

圣拉萨路复活教堂和安提帕教堂
Церковь Антипия Церковь Антипия
St Lazarus' Church & St Antipas Church

两座教堂的后殿。左边是圣安提帕教堂,右边则是圣拉萨路复活教堂。

这两座教堂在苏兹达尔的教堂群里并不算特别有名,但是很有特点。
两座教堂死死的挨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误认为是一体的,其实年代差着有近80年。
圣安提帕教堂的平面布局更接近于天主教的拉丁十字,这在东正教的教堂里很罕见。拉丁十字和希腊十字的区分其实很简单,前者更长,像个长方形,后者则像正方形。它的钟楼是全苏兹达尔最鲜艳的,红黄黑三色勾勒出钟楼的轮廓,八棱锥形顶的线条由直线改成小弧线,配上鲜艳色彩,有一种音乐的韵律感。
旁边的圣拉萨路复活教堂则是典型的希腊十字布局,外观非常素雅,白色外墙,浅蓝色屋顶,黑色洋葱头寓意尘世中的修士。
两座教堂就在列宁大街西侧,旁边有一家味道还不错的餐馆。跨过人行道就能站到后殿的墙边,但要想从大门进去得绕到和列宁大街平行的一条土路上。如此大费周章只因为东正教堂的大门朝西开,东面是和大门相对的祭坛。象征信徒从罪恶的黑暗(西方)进入真善美的光明(东方)。

楼主 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发布于 2017-10-21 23:34:09 +0800 CST  

楼主:如果在麦田遇到你

字数:68087

发表时间:2017-07-04 23:46:5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8 10:46:42 +0800 CST

评论数:6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