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一)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北魏~陶武士俑、陶牛车。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6:40:52 +0800 CST  
接下来是秦汉时期~~

西汉~七牛虎耳铜贮贝器 , 此贮贝器器身作筒形,中束腰,腰部有对称虎形耳一对,器盖上铸七牛,其中六牛环绕于器盖边缘,一牛伫立于青铜鼓上,耸然独出于众牛之上。牛在滇族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衡量财富的重要标志~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2:03:49 +0800 CST  
滇国畜牧业比较发达。当时的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马、羊、猪、狗和鸡、鸭等品种,其中牛的数量最多。这些牛全部为黄牛,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体型较大,前额宽广,大耳,角长且上翘,颈项上有突起的肉峰,四肢粗大,颈下垂肌发达,长尾。另一种体型较小,前额突起,两角弯曲下垂,颈项上有突起的高肉峰,阔尾。此类黄牛数量较少,生存于我国今甘肃、新疆及中亚一带,后来可能随当地的游牧民族传入云南,为滇国居民饲养。此贮贝器器盖上的黄牛当属前者,其造型健壮威武,闪烁着夺目的艺术光辉。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4:39:59 +0800 CST  
西汉~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贮存贝币的青铜贮器,此器出土时器内贮贝300余枚。
此贮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底部有3只兽爪足。盖上铸1间干栏式房屋及各种人物127个(未计残缺者)。房屋建筑主要由屋顶和平台构成。屋顶呈人字形,平台由小柱支撑,上面高凳上垂足坐着一位主祭人。这位主祭人的周围放置16面青铜鼓,其左前方和右侧均为参与祭祀者,面前摆放着祭品。平台左右两侧为椎牛刑马、屠豕宰羊等场面。平台之后有击打青铜鼓和錞于的,有待刑的裸体男子和持器盛物的妇女等。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论当时的南中习俗说:“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又《建宁郡·味县》条下云:“有明月社,夷、晋不奉官,则官与共盟于此社也。”都说明诅盟为古代西南民族中极为盛行的一种风俗,凡有重大事件都要用盟誓来约束,设立祭坛,供奉祭品,举行典礼。从此贮贝器的器盖上平台后面杀人祭柱场面来推测,这是一次立柱祭社的仪式。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4:43:32 +0800 CST  
西汉~五牛铜枕 , 器形似马鞍,左右两端上翘,各铸一圆雕立牛,体态雄健,肌肉饱满,犄角挺立。枕面平滑,在铜枕一侧浮雕立牛三头,间隙处饰有蛇纹及姿态各异的虎纹。青铜枕是滇国特有的器物,在此次古墓群发掘中共出土6件,均位于骨架头部,有的枕上尚留有头骨残片。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4:48:58 +0800 CST  
汉~五铢钱纹铜鼓 , 是指鼓身上用汉代流通货币“五铢钱”捺印的纹样作装饰的铜鼓,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铜鼓,目前只保存一面。青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重器,在盛大的典礼上作为乐器,在作战时作为战鼓,还可用作葬具、炊具,是古代少数民族贵族统治权力的象征。这面广西岑溪出土的青铜鼓,体型凝重,形象精巧,纹饰清晰。其鼓面中心饰以一轮太阳纹,象征着人们对太阳的敬仰和崇拜。鼓面中心装饰凸起的光体,不但声音容易传播,而且可以起到在重槌之下防止塌陷的作用。鼓面及周身装饰五铢钱纹,是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的美好愿望。说明当时西南各族和汉族在经济交往、文化融合上的密切关系。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4:49:26 +0800 CST  
汉代陶俑的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陶俑造型优美,动作滑稽可爱。



东汉~击鼓说唱俑,生动表现了俳优说唱的形象,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4:51:08 +0800 CST  
东汉~彩绘石骑马人 ,楼主觉得这件红色上衣很时髦~~而且笑的这个开心~~连这匹马都笑的那么开心!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西汉的石雕作品一般造出大体轮廓,力求简练,东汉则出现了用线条来表现细部,如衣饰、家禽的羽毛等。
这件彩绘石骑马人,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骑马的僮仆戴黑色平巾帻,着红地白色流云纹剪襟短衣,粉地红色流云纹大口裤,左手提椭圆形酒椑,右手提鱼两尾,作欣欣然沽酒买鱼归来之状,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细部刻画又生动传神,为东汉石雕艺术的精品。这种题材的石雕,在汉代也为仅见。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7:05:43 +0800 CST  
东汉~陶车,看这匹马的表情,也是那么的夸张~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7:06:12 +0800 CST  
东汉~绿釉陶楼,此陶楼为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为方形四檐楼阁式。共四层,每层构造大致相同,由一斗三升斗栱支撑腰檐和菱形镂孔平座,平座施勾栏,上有镂空方窗。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一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



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7:07:12 +0800 CST  
西汉~金缕玉柙又名金缕玉衣,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使用玉片1203枚,金丝2567克。“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7:08:47 +0800 CST  
西汉~杨家湾彩绘陶兵马俑, 这些彩绘陶兵马俑的服饰、铠甲、马的毛色及鞯、辔等均施彩绘,其描绘之细致,数量之多,配套之全,品类之繁新,步武之严整,为汉代出土文物所罕见。



步兵俑高48~50厘米,骑兵俑高54~68厘米,该陪葬墓共出土彩绘兵马陶俑2500余件,包括步兵俑1800多件、骑兵俑580多件和战车模型。



尤其是陶骑兵俑集中排列,自成方阵,已经是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兵种;陶骑兵俑一般的着装和不够完善的马具,说明骑兵还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但与战国时期的骑兵相比,又表现出其装备日益完备的趋向;而身披铁铠的重装骑士,则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位置。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7:10:50 +0800 CST  
秦~兵马俑,陶俑高度一为188.57厘米、一为190厘米,陶马长215厘米、通首高163厘米。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17:18:10 +0800 CST  
有时候我看见网上有人说这是我们家乡的,那是我们家乡的,应该还给我们,如果都还给你们了,还要国家博物馆干嘛?国家博物馆就是展出全国各地的文物,这是为了展示给全国人民,也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外国人来中国的博物馆会想到去中国的国家博物馆,难道他会去每个省的博物馆走一遍吗?就连国人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国博选择了一些各个地方有代表性的文物展出这也很合理,再说也没有都拿走,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什么的也没放到国博,兵马俑也就只放了3个而已,绝大多数还在兵马俑博物馆。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是这样~~去法国要去卢浮宫,英国去大英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现在没有跻身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也是在于展品过于单一,那些知名博物馆自己国家的展品并不是很多,而是从世界各地弄过去的!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5 21:31:42 +0800 CST  
接下来是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曾侯乙青铜冰鉴,由一方鉴和一方尊缶组成,用来冰酒,堪称世界最早的冰箱之一。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6 14:14:04 +0800 CST  
战国~曾侯乙盥青铜缶,是目前所知我国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称“酒器之王”。盛酒器有盖,盖上置四环钮,圆肩,圆鼓腹,腹下收,圈足。盖沿一侧有在环钮,与器肩一蛇形钮用链相接。腹中部有两道凸棱,棱间饰对称四个环状耳。肩部及腹下饰三角纹一周,腹部有三道蟠蛇纹带。器肩部有铭文七字,记曾侯乙作器。此缶形体高大,造型端庄稳重,铸造工艺高超,是战国时期著名铜器。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6 14:15:28 +0800 CST  
接下来是夏商西周时期~~

青铜面具,是一种古代假面。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面具,共出土人面具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它们是中国时代最早和出土规模最大的面具群体。



青铜面具个头特别大,人类是无法戴上的~绝对像给外星人专门定制的!



青铜人首~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6 14:20:01 +0800 CST  
轮到楼主特别喜爱的商代~四羊方尊了,我仔细看了半天,真是做工精美~ 四羊方尊可能是三苗部落受商文化影响的产物,羊首造型独树一格,分铸技艺复杂,蜚声海内外,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 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6 14:22:42 +0800 CST  
在传世青铜器铭品当中,有一件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它长近四尺,重达四百余斤。(像个澡盆,O(∩_∩)O哈哈~)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西周~虢季子白盘,它是迄今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水器,铭文通篇有韵,内容与《诗经》相印证,是研究西周战争史、民族史与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实物。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7 16:28:58 +0800 CST  
西周~利簋,迄今所见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准确记录牧野之战的日期,与《尚书》等史籍相印证,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 左传》称:“纣克 东夷而损其身”。牧野之战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7 16:29:51 +0800 CST  

楼主:cantik新家

字数:717

发表时间:2018-01-09 04:04: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9 09:01:33 +0800 CST

评论数:5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