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一)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皇帝之宝玉印,清朝皇帝的印章称为“御宝”,当初放置在故宫的交泰殿,由专门的机构—尚宝司来管理。



这方盘龙纽玉印,印文为满、汉文篆书篆刻。满汉文合璧印为常用之印章,代表皇权,皇帝颁发的诏书皆钤此印。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09 17:35:54 +0800 CST  
1957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定陵,出土了孝端、孝靖凤冠各2件,分别为3龙2凤、12龙9风、9龙9凤和6龙3凤。随葬时装在八角形的朱漆匣内,然后分别装入4个随葬的器物箱中。根据洪武、永乐定制,皇后凤冠为9龙4凤,而从出土实物与定制均不符,可知万历时冠服制度已有所变化。其中这件属于孝端皇后的9龙9凤冠。



孝端皇后饰有9条金龙、8只点翠金凤、100余粒红蓝宝石、5000余颗珍珠,是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之一,四冠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以丝帛为面料,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



孝端皇后,王氏(1564—1620年),明神宗皇后,名王喜姐。原籍浙江余姚,生于京师。公元1578年被册立皇后,谥号“孝端皇后”。王皇后终其一生只生了皇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未生皇子。 孝端皇后是万历皇帝的元配,生前当了42年皇后。1956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孝端皇后凤冠。该孝端皇后凤冠为明万历年间文物,该凤冠是皇后的礼帽,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



这件展品围了很多人,大家都在仔细的观看这件宝物~~尤其是女的,^_^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09 17:39:46 +0800 CST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觚,此出戟觚造型端正,釉色沉稳纯净,鎏金极厚,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典型器物。



觚(读作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清宫旧藏(原藏故宫博物院)。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6:44:08 +0800 CST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这件五彩瓷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明代继各种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嘉靖五彩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不过根据图纹需要,五色不定俱全。五彩瓷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前者亦称之为斗彩,是经两次烧制而成;后一种则是青花和五彩同时上釉,一次成器。这件五彩鱼藻纹罐届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6:47:24 +0800 CST  
明永乐青花海水云龙纹扁壶,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以永乐、宣德两朝最盛,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6:48:32 +0800 CST  
接下来是辽宋夏金元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在陈列中突出宋代的科技成就,展示了一件针灸铜人。王惟一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曾在仁宗和英宗时担任太医。他编撰并刊刻发行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宋代以前的针灸学进行总结。当年,王惟一于1027年铸成了两具一模一样的针灸铜人,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原物已经不知所踪,现在珍藏于国家博物馆的这件针灸铜人,据说就是明正统年间,严格忠实北宋天圣针灸铜人原物,翻铸而成的。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6:51:29 +0800 CST  
佛教雕塑在唐代达到顶峰。到了宋代石雕开始走下坡路,而木雕则异军突起,尤其木雕观音最为出色。姿态优美,面目和善可亲~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6:52:14 +0800 CST  
西夏绿釉鸱吻,古建筑正脊两段的构件,釉面光亮,造型威猛,是西夏皇陵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建筑构件。此物为建筑构件,形体高大,呈龙首鱼身状,龙首与鱼身系分别烧制成型,通体饰鳞纹,施绿釉,釉面光亮,威猛生动。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7:13:55 +0800 CST  
西夏文敕燃马牌青铜敕牌,其上的西夏文为“敕燃马焚”,意为“敕令驿马昼夜疾驰”。敕燃马牌是西夏传递朝廷和军方文书、命令通信人员的“通行证”。敕牌由两片圆形青铜牌组成,可相扣校验。一存朝廷,一存都城驿站,合符后使者才能携此牌传递书信。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7:14:39 +0800 CST  
西夏釉陶五角花冠频伽 ,人首鸟身的雕塑迦陵频伽,是指佛教中的一种神鸟。据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胜于常鸟,佛经中又名美音鸟或妙音鸟。在我国,迦陵频伽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北魏的石刻上,唐代敦煌壁画以及铜镜也多见其造型。



西夏灰陶四角叶纹花冠频伽



有关西夏历史可参考我银川西夏王陵介绍~
http://bbs.tianya.cn/post-travel-821456-3.shtml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0 17:16:17 +0800 CST  
接下来是隋唐五代时期~

吴越~鎏金铜观音造像。吴越国(907年-978年)是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都城为钱塘(杭州)。全盛时其范围包括今上海全境、浙江全境、苏州全境和福建东北部。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立国七十二年。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著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1 17:39:00 +0800 CST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充分体现出唐朝的审美观~这个大胖脸!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1 17:40:22 +0800 CST  
三彩釉陶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



成语“魑魅魍魉”中的“魍魉”,就是专门迫害亡灵的鬼怪,镇墓兽能够镇服这种鬼怪。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1 17:43:16 +0800 CST  
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代表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在一匹高大的白色骆驼背上,左右两侧各坐两个乐俑,中央为一着绿袍起舞的男性胡俑。四方乐手神情专注,正在演奏胡乐。中央舞者挥臂舞袖,似正在合乐而舞。人的面、手部均未施釉,以彩绘开相刻画细部。白骆驼塑造健硕,动态自然,施褐釉于鬃毛部渲染。作品题材新颖,风格独特,型体高大,典型代表了盛唐社会风俗及高超艺术成就。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1 17:45:08 +0800 CST  
接下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蜀)乐舞陶俑



三国(蜀)陶女侍俑,家庭奴婢劳作的真实写照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5:17:53 +0800 CST  
三国(吴)陶院落~这件陶院落前有厅堂,后有正房,两侧有厢房;围墙有前后门,前门正上方筑有门楼,门楼上有“孙将军门楼也”6个划刻文字;围墙四角各有1座角屋,门楼和角屋是用来守护院落的。陶院落虽是随葬冥器,但应是摹仿当时的建筑形式制作的。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三国时期东吴武昌都督、平荆州事孙述。这种形式的院落模型多出土于孙吴的宗室墓中,因此有专家认为这种院落模型是孙吴宗室特有的随葬物。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5:24:02 +0800 CST  
三国(吴)青瓷羊形烛台,该羊形烛台,造型设计巧妙,装饰手法夸张醒目,其形态安祥,温驯可爱,是三国东吴青瓷中不可多得的上乘精品。



在古代羊与祥音通,羊即代表吉祥,用羊随葬以避不祥。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5:29:49 +0800 CST  
北朝~牛头鹿角形金步摇,这种金质的牛头鹿角形步摇冠在当时不仅是时尚,也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禽兽等装饰物。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



北朝~马头鹿角形金步摇,步摇的基座为马头形,马头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每根枝杈梢头卷成小环,环上悬一片金叶。马头和鹿角形枝杈上镶嵌珠饰。步摇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文献中,魏晋时期成为常见的头饰。步摇不仅流行于中原地区,北方少数民族也十分喜爱。他们多以草原上常见的羊、马、鹿等动物形象作为主题纹饰,这件马头鹿角金步摇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典型的装饰品。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5:35:38 +0800 CST  
北齐~弹琵琶陶俑,弹琵琶俑衣饰考究,神情端庄,整体塑造了一位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青年乐手,全神贯注地演奏情景,是同类题材陶俑中的精品。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6:37:29 +0800 CST  
北齐~青釉仰覆莲花尊,该尊器形硕大,庄严雄伟,做工精细,釉色青绿温润,装饰有复杂的宝相花、飞天、蟠螭、莲瓣纹,是北齐瓷器中屈指可数的重器之一,是研究北朝瓷器及其装饰工艺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 莲花尊的纹饰内容与佛教密切相关,用于随葬代表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楼主 cantik新家  发布于 2018-01-12 16:39:40 +0800 CST  

楼主:cantik新家

字数:717

发表时间:2018-01-09 04:04: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9 09:01:33 +0800 CST

评论数:5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