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祭奠——致行将逝去的村庄

村庄的祭奠 之 嬗 变
我们的村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像上边说的这样贫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所有人绝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安贫乐道,体现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否则,“投机倒把”这个词就不会出现了。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有一部电影《青松岭》。这部电影公映是在七零年代中期,说的就是农村里安贫乐道严格按照党的要求不越雷池一步的正面农民,与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时刻想着用投机倒把的方式发家致富的钱广之间矛盾斗争的故事。其实这样的矛盾,体现于合作化过程的始终,电影《金光大道》、《艳阳天》也有类似的主题。而这种矛盾最集中突出的时候,是在七十年代中期,这也是中国农村开始变化,合作化与贫穷思想受到严重挑战的时期。
当然,普通的农户,除了养头猪,养一两只羊,没有其他可以想到的收入。生产队就不一样了,这时候村民们开始熟悉一个陌生的新词:副业。今天,作为全省民营企业产值第一的县,如林的规模企业,前身基本上都是那时候生产队的副业,经过几十年大浪淘沙适者生存,存活下来的都成了大鳄。但是在当时,基本上每个生产队都是从一台热模橡胶轧胶机开始的。把天然橡胶放进各种橡胶制品的模具里,加热,就成了各种形状的胶圈,胶垫,及所有机械上用到的用来进行液压密封的胶制品。但是有个前提,生产队需要提前派人到全国各地的企业进行联系订货,然后按人家的要求生产。当时,这些被派出去的人被人们称为“跑业务”,或“跑副业”。八零年代初生产队解散的时候,这些人大部分成了后来人们所熟悉的“万元户”,后来到今天,媒体改了一个名称,叫企业家。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4-03-21 15:48:03 +0800 CST  
养 兔 子
在我比较小的时候,曾经从地里抓过一只小野兔,试图像别人家那样养起来,但没有成功,没几天野兔就死了。
最早看到别人家的兔圈是什么时候,实在没有印象了,反正很早。最早我的兔种是什么途径得来的,也已经记不清了。因为母亲过日子比较细,买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找别人要的。
那时候的兔子圈特别简单,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圆洞,刚刚能下去人的样子,一米多深,在里边铺上干草。因为兔子特别娇气,怕潮湿,圈里需要保持干燥。而且,兔子喜欢自己挖洞,在很多人家的兔子圈里都能发现从圈的底部向外挖的小洞,一般都是在产子的时候。这大概是它们的本性,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需要避光,保温。
有了兔圈和兔种,剩下的就比较简单了,在圈上边盖一个破锅,防止下雨进水。然后,每天割来新鲜的野草野菜,饲喂,定期打扫兔圈就可以了。印象当中,对于养兔子这件事,父母的态度是不闻不问,只要不耽误正常的劳动任务完成,不花家里边的钱就行。至于他们有没有帮我喂过,或是执导过,一点印象也没有,大概家里其他人对这个也不怎么在行。
我养兔子的收入是四块五。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这里边有一个小故事。大概已经上初中了,我的兔子还没有开始有产子的迹象。有一天早晨,照例起来喂兔子的时候,掀开盖子发现,兔子不见了。于是开始寻找。我们家离生产队的院子很近,这时候生产队已经没有了,破旧的房子都被旁边的人家利用者,在里边放了柴草,所以寻找兔子的首选就是这里。一间屋一间屋的找过去,就听见有一间没有门的屋子里干草“簌簌”的响声,于是加快脚步赶过去。到了门口,没看见兔子,就见一只黄颜色的动物顺着草堆飞快向旁边的墙爬过去。于是小说或者评书里经常见到的一句话——说时迟那时快,反应迅速的我立马从门口的地上捡起也不知哪来的一块砖,想也不想朝那动物打过去。
说实话,砖头打偏了。因为那时候的力气还不够大,整块的砖本来就不利于投掷,所以,我这一转头扔到了墙上,将近一人高。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小说评书里经常出现的另外一句话再一次体现了——歪打正着。砖头打到墙上的时候,爬的飞快的黄色动物正好赶到,惨叫一声落下来。拿回家去以后才知道,这是一只黄鼬,也就是黄鼠狼,连头带尾一尺半长。黄鼠狼的毛,是很名贵的,古时候用的毛笔,所谓的“狼毫”,就是指黄鼠狼尾巴上的毛。一尺半长的黄鼠狼,算是很大的了。后来,这张狼皮被我爸卖了四块五,我养的兔子,再也没有找回来。
其实兔子的娇气,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在地面上挖的兔子圈,也存在很多风险,很有可能被黄鼠狼、狐狸、獾等动物偷袭。后来我们村大规模养殖长毛兔、獭兔的时候,都是特制的铁笼子,在人住的屋子里养,当然和我那时候的结果不一样,收入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4-03-22 17:21:36 +0800 CST  
柳 条 儿
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万元户”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人们所熟悉的增收的方式,只能靠土地。在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的时候,人们能想到的办法有两个:养殖,或者从野外采摘。
之前,人们都知道蝉蜕是一种药材,供销社也收,但是基本上没几个人去捡,因为价格太便宜。记得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一个夏天收集的知了皮,只卖了不到一块钱,后来就没兴趣捡了,时间太宝贵。后来通过收音机直到,柳编产品有开始盛行的趋势。其实那时候人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地里取材的:盛放饺子的盖帘,用的是高粱杆最前端,现在人们还在普遍使用;锅盖是用高粱杆儿编的,很难清洗;捞饺子用的笊篱,用柳条去了皮编成的。许多现在的柳编工艺品,原料都是用垂柳的细条去了皮,和笊篱一样。
但是在我们村子周围,垂柳很少,基本上看不见垂下的绿丝绦,而大部分是又短,分叉又多,可以用来作为编织材料的并不多。所以,采柳条不是个轻松活,没有专用的工具,从树上爬上爬下的很是辛苦。再者,好不容易采到合适的枝条,去要去皮晒干,去皮也不是很简单。虽然村里的人们到了春天柳树变绿的时候,都会拧柳枝做可以吹的柳笛吹,但那是嫩枝,用手拧下皮很轻松。柳编用的是老枝,大部分的皮儿小孩的小手拧不动,需要一点一点往下剥。总之在农村,除了游戏,还真没有哪一项劳动是可以轻松快乐就可以完成的。
其时,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单位还是个人,对于做广告还是比较陌生的,销售基本靠喊,收购也一样。供销社卖东西收东西,就是在各村的大喇叭里喊,听不到的就会错过。改革开放之初,某供销社当年进了许多大家庭用的铁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滞销的苗头。供销社负责人对这批积压货很是犯愁,又占地方又占资金,总想找个机会处理掉。有个年轻人灵机一动,在赶集的时候写出一副大字的广告:本店新进一批最新高科技fe锅,可治疗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疾病。。。。。。没几天,积压的锅销售一空。
由于信息的不发达,供销社每年会收购什么东西人们很难知道。就如上边说到的柳条,那一年辛辛苦苦采了几斤,卖了三块钱。这是我的第一桶金,高兴的不知道怎么花才好。后来犹豫再三,买了三本早就垂涎的连环画。第二年又兴冲冲的采集到更多的柳条,最后却得到消息,今年供销社不收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4-03-24 14:37:40 +0800 CST  
社产拍卖
看过《暴风骤雨》,对其中“分马”的情节记忆深刻。原因,无非是对类似的情节有过耳闻目睹。
在分田到户之前,有那么一两年是实行承包制种地的。后来大概是形势所迫,终于走到了合作化的尽头,生产队散伙了,地分到了各家各户,生产队的所有财产,农具,也该结束它们在一起的命运了。
我们队的所有小型农具,按照以前队里经常用的办法,根据大概的价格搭配起来,按生产队农户的总数分成堆儿,用抓阄的办法确定归属。所以,这家分到了犁,那家分到了耙,种地的时候还是需要互相借用合作生产。但是对于比较大型的东西,就不能那样分了,总不能一匹马一头牛一挂大车几家同时拥有吧?何况,这时候生产队已经买了几辆12马的拖拉机,连带着收割机播种机等等,于是在我们村,第一次听说了“拍卖”这个词,也见识了一场不是特别正规的拍卖会。
被拍卖的东西很多,包括几十头大牲口,四挂马车,两辆拖拉机两个拖拉机斗。拍卖的组织仍旧由生产队长和会计主持,过程没有正式拍卖会那样复杂,主要目的是让这些农具找到自己的归属,继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我的记忆中,基本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场了,并不限于本生产队的社员。大概每件东西的起价,提前有队长会计等人估好了,所以拍卖进行的比较顺利。一个村的老少爷们,平时都没什么大的过节,互相之间据着面,所以基本上没出现互相竞价不休的局面。比如“这头牛起价300,谁要?”这时候各个家庭的人员就开始开小会,毕竟300元在当时不是小数目,需要全部家庭成员在一起商量。谁家先商量好了,喊一声“我要”,其他人家即使想要,也只好一声叹息,怪自己下手晚了。
竞价的时候出现在柴油机和拖拉机等物品上。这几样大家伙,价格都超过了500元,第一天根本就没有拍卖成功。中国人,尤其是农村人,以前普遍比较内敛,讲究的是低调,不露富。真正要的起的人家,也就是那么几家,但是人家绝对不会那样痛痛快快的就出大几百元——掏的时候心疼啊。所以这时候就能看出来策略,因为没人要,必然降价,只要几个聪明人私下里达成默契,谁也不先出手,必然造成流拍,流拍以后就得重新定价。到最后,有实力的几户都以低于底价的钱买到了自己满意的东西,标价1000的800买了,800的700买了,皆大欢喜。其他社员乐得看戏,反正也与自己没关系,卖了钱也不会分给大家。
十来年以后,当信用社开始追讨当初生产队所欠贷款的时候,周围村子的人每个都分摊了几百元不等的债务,颇有些民怨沸腾的意思。我们村就用这次拍卖会所得,偿还了那笔贷款,让全村人感到欣慰:毕竟,当初集体的财产卖到了每家每户,拍卖所得没有被村干部们瓜分掉 。至于那些贷款是怎么欠下的,其他村子的气体财产是怎么处理的,有谁会去深究呢?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4-03-31 09:28:44 +0800 CST  
经商
当生产队成为过去式之后,最初的几年,收入剧增的农民心里有着不小的满足感。但是两三年以后人们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自己的物质需求成倍的增加了,种地所带来的收入,远远抵不上需求增加需要付出的资金。这个时候有人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借点钱买下生产队的各种机器设备。
人是不能让尿憋死的。入不敷出的原因,基本上是原来许多凭票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不需要票也能随便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单单是持续时间很短的满足感,还有成倍增长的更多的物质上的需求。种田的把式们,一方面在继续提高土地产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开始将自己的视野放到田地所种的品种上。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以前为生产队跑副业的人家,开始向他们咨询学习。
事实上,中国从明朝开始已经认识到,财富的增加仅靠农业,早晚会遇到瓶颈。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工业是不二的选择。生产队散伙的时候,工业在我们的农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还很薄弱。高中毕业的学生们,没办法成为“非农业”,最大的愿望是到“社办厂”,也就是公社所办的集体企业上班。原来生产队的副业散伙了,但是存在的时候所维持的业务关系还在,业务员们通过这些业务单位,获得了比原来更大量的订单,以及比原来集体的时候更大的财富收入。有许多年轻人开始自费跟他们出门,长见识,学业务。所以没用几年,我们附近几乎所有村子,出门跑业务就成为了一种潮流。到后来,几乎家家都有业务员,原来被人羡慕了许久的国营、集体企业的工人们,受到了启发,也开始转变方向,为自己家的企业干活了。
当然,这些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刚开始的时候为农民们带来了农业所不能比拟的财富,冲击着农村人的传统观念。许多暴富起来的人们,不可避免的具有了人们普遍会有的“暴发户心态”,抛弃了原来的农业观念,闲暇时无所事事,开始赌博,花天酒地,寻花问柳等,原来村里所没有的现象增多了。暴发户心态带来的是家庭的不稳定,一掷千金的做派,和不思进取的赌徒心理。他们相信,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挣了就是花的,现在花完了下次还可以挣来。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观,让一个人相信别人的话是很难的。但我们必须相信的是,许多事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的,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当三十年过去之后,再看我们村,那种全民经商的场面早已经不见了,原来不屑于出门打工的人们,开始从头做起。而能够保持平和心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成了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硕果,也成了很多村民打工的地方。这个时候,很多人心里会酸酸地说:要不是当初。。。。。。。。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2 14:09:11 +0800 CST  
作者:曲阳斜月 时间:2015-04-20 16:43:51
很温馨的回忆。


温馨,当然还有温馨之外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2 15:34:16 +0800 CST  
写的时候,自己是哀伤中充满了庆幸。读出来,大多是温馨中满是留恋。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2 16:05:14 +0800 CST  
渐行渐远

写到这里,《村庄的祭奠》该结束了。我试图将原来我们的村庄全方位的描述下来,却发现自己真的力不从心。毕竟,自己的水平,比原来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不管视野还是文笔。前几年“城镇化”开始启动,村子旁边到现在还留着当时为了盖楼挖的地槽,在长满荒草的地槽面前,我长久的踯躅,思索。也许,我们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朵浪花。甚至,许多人和事,连一点涟漪都没有留下,就被人忘记了。毕竟,在宇宙和地球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也只是其中的一点涟漪而已。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3 08:32:31 +0800 CST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妄自菲薄,或者眼高于顶。只要我们还生存着,就应该不断思考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规律办事,否则不管你多大的英雄,曾经多么辉煌,都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即使当时的历史可以由你操纵写就,但和时间相比,你仍然是渺小的。被蒙蔽的人们,也不可能永远受蒙蔽,总有觉醒的那一天。即如许多历史的铁案,多少年以后都会受到清醒者的质疑,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不会剥夺别人的生存发展权利为底线,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哪怕你再强大。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6 10:28:16 +0800 CST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6 15:58:46 +0800 CST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6 16:01:10 +0800 CST  
作者:九重泉雨 时间:2016-06-06 16:43:06
岁月如歌,飘着怜惜,荡着苦乐,这就是承载着青春的手抄本,珍贵如压在箱底的过河钱。没了就失了魂,没了就丢了跟.


文人喜欢做的,是寻根。至于能否寻到,见仁见智。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7 08:35:24 +0800 CST  
唱一首浪花之歌吧,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一朵浪花,即使最终都会变成一粒尘埃。

致 远 去 的 你
不知不觉中,
你离我越来越远。
像一缕烟尘,
被风吹散。
我想拉住你的手,
虽然你留给我的,
伤痛多过了眷恋。

痛苦迷茫中,
你远离了我的眼。
像白天到了黑夜,
没法阻拦。
我想和你在一起,
尽管我也知道,
一切都不可重演。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8 08:45:41 +0800 CST  
村庄的祭奠之

那些年我们曾经说过的话

语言是生活的反映。
一个人,从三岁到七岁为语言的学习期。之后,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的内容变化,语言的内容和所运用的词语会有所变化。但是,三到七岁语言学习期间所形成的遣词造句的方式,语法习惯却很顽强,顽强到人整个的一生都很难改变。当然,很难改变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随着生活内容变化,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在习惯养成时期的记忆会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从媒体报道出来的情况看,有不少小时候被拐卖的儿童少年,七八岁,甚至更大一点被拐卖了,会不记得自己的家乡,父母的姓名,对于以前的总总,只能留下模糊的回忆。这种情况,原因比较复杂,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能够跨越千年流传下来的语言,以官方的书面语言为主。
从秦统一中国到鸦片战争之前,官方的生活变化并没有多少,所以,官方的书面用语变化并不是太大,除了因为国都地点的不同而导致一些习惯词语之外。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09 06:28:30 +0800 CST  
能够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语言,以官方的书面语言为主。
从秦统一中国到鸦片战争之前,官方的生活变化并没有多少,所以,官方的书面用语变化并不是太大,除了因为国都地点的不同而导致一些习惯词语之外。
但是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生活内容的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除了因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更多的是由于接触的人不同而导致的。两千年的时间,前有南北民族隔江对峙,中有五胡乱华生民百余一,再有蒙元建国以华夏为牧场,最后有满清入关定鼎中原。随着接触人群的不同,生活的动荡,民间语言也就在这分分合合当中不断被动的变化,即使上古时期的语言有一些传承,大多已经面目全非,不被时人所认识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1 10:48:03 +0800 CST  
但是,以上所举两千年的变化之和,恐怕也难与近四十年的变化等量齐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大部分的农村,仍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业社会当中,生活方式和内容,与汉朝时期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当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时候,民间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变得面目全非,变得日新月异,变得与时俱进了。
曾经,人们为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语言难以理解而大伤脑筋:同样的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比如“我”,就有我、吾、余、予等不同的用法。为什么是“鱼我所欲也”而不是“鱼吾所欲也”?这种情况,大抵是由于当时小国寡民的现实情况所造成,就如今天各地有自己的方言。所以,秦的统一,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虽然对于当时生活在各诸侯国的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的入侵,和权利的欺压,但是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真的是善莫大焉。否则,像欧洲那样,咱们今天出门旅游,就会遇到语言的大问题。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1 13:21:46 +0800 CST  
秦统一后,以咸阳为都城。书同文的意义在于,从此中国开启了“普通话”时代。虽然秦朝统治的时间只有很短的几十年时间,并不能真正地将陕西话推广到全国,但是随后的汉朝把都城建在洛阳,相距不远。而且汉朝也没有把秦统一后的“同文”又改回去的记载,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汉朝的“普通话”与秦朝并没有太大区别。由于汉朝统治的时间足够长,足有三百多年,而且,汉朝在后代被全体中国人所推崇和承认,至今大家都以汉人自居,足见大家对于汉朝的认同。这样长的统治时间,足以使当时的普通话在全国产生足够的影响。这大概就是北方话的基础,不但西北东北,黄河流域甚至包括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的人,对话可以做到基本上能互相明白。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前边说过,各地方言的影响很难彻底根除。而朝廷的官话只能影响到书面语言,对于民间语言的影响最大的是词语,而不是语音。这一点,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今的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发音:如果一个广东人用自己的方言完全说自己家的内容,北方人如同听天书,不会比英语法语更容易理解。而即使广东人完全用自己的方言来播报《新闻联播》,北方人虽然仍然不能听懂,却可以大概了解对方在说什么内容。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2 08:04:16 +0800 CST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2 19:44:10 +0800 CST  
所以,尽管秦之后的朝代定都各不相同,但是以陕西话为基础的官方书面语言,却基本上流传了两千多年,并对整个统治稳定地区的民间语言产生了多多少少的影响。对了,这些地区,基本上包括了北方方言的所有地区,当然,影响最明显的是,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江苏安徽(江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东北西北。有人会说,西北东北并不是历代中央政府统治稳定地区,怎么语言也在北方方言的稳定地区?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东北西北以前虽然并不是以汉人为主居住,但是向来汉人也并不少。由于汉人从生产能力上一直高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需要交易汉人生产的粮食、布匹、农具、兵器、茶叶等物品,而汉人对于他们的产品需求不是很多,所以,汉人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少,而少数民族会汉语的多,长时间延续下来,造成今天这种情况。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3 15:35:23 +0800 CST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上,属于北方方言区。当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商业化还没有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生活的内容和接触的外人长时间没有太大变化(战争时期除外),所以语言(主要是指语音)相对也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种状况在四十多年前被彻底打破了。原因主要是新中国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商业化带给人们生活状况的巨大变化,更由于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化浪潮。几种情况的集中作用就是,不但词语出现很大的变化,甚至之前一直比较稳定,极少变化的语音,也开始出现被改造的情况。如今的新生代,与父辈祖辈在交流上开始出现障碍。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6 17:00:08 +0800 CST  

楼主:592851055

字数:78592

发表时间:2013-08-19 18: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5 18:26:27 +0800 CST

评论数:1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