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祭奠——致行将逝去的村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18 16:29:26 +0800 CST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19 08:12:44 +0800 CST  
粮囤,自己家垒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19 08:13:27 +0800 CST  


笼屉下边的篦子,筷笼子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20 17:04:56 +0800 CST  
灶 台 与 火 炕
这样的房子,一般会有三间,中间一间堂屋加厨房,两边两件是卧室。超过三间的房子不多,最多在两件卧室的两边再各加半间,有门洞,没有门框门扇,更没有窗户。这样的半间房,一般称为耳屋,大多是放柴火用的。
堂屋既然是厨房,就会有灶台。灶台大多会有两个,烟道通向卧室里的火抗,在卧室的另一边墙上伸出房顶。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给土坯垒成的火抗取暖。一般灶台也都是用土坯垒成,两个灶台不能相对设置,一般是一横一竖:其中一个在堂屋的门口烧火,另外一个在另一边的卧室门口烧火。大部分这样的房子都不会太大,俩灶台相对设置的话,就可能让两个在台互相影响,不能同时使用。
灶台一般也是土坯垒成,条件好一些的用砖。看过电影《地道战》的,对灶台应该不陌生,就是土坯垒成一个方形,中空,留一个圆形的孔,可以把锅放进去。那时候村里人都是大家庭,一家七八口人是常事,所以家里用的锅很大。那时候一般家庭用的锅,单位是“印”,六印或者七印的比较常见。至于这个“印”具体有多大,我也说不了很清楚,但是一般的七印锅,大概可以装两桶水,也就是七八十斤。灶台的一边放风箱,一般在左边,方便左手鼓风,右手往灶膛里加柴。风箱是一个长方体的木箱子,里边一块竖着的木板,木板上下缘装上一些鸡毛。竖着的木板中间部位装两根横木,伸出风箱体外,嵌在一根竖向的木棍上边,方便左手抓住来回拉。风箱右侧留一个小孔出风,伸进灶膛里便去。其实,风箱的原理很简单,整个风箱是密闭的,中间的竖着的木板就是个活塞,来回拉动活塞,风箱内的空气被压缩,吹进灶膛,从而产生风力,使得灶膛内的火可以烧的更旺。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24 16:41:56 +0800 CST  
灶 台 与 火 炕
这样的房子,一般会有三间,中间一间堂屋加厨房,两边两件是卧室。超过三间的房子不多,最多在两件卧室的两边再各加半间,有门洞,没有门框门扇,更没有窗户。这样的半间房,一般称为耳屋,大多是放柴火用的。
堂屋既然是厨房,就会有灶台。灶台大多会有两个,烟道通向卧室里的火抗,在卧室的另一边墙上伸出房顶。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给土坯垒成的火抗取暖。一般灶台也都是用土坯垒成,两个灶台不能相对设置,一般是一横一竖:其中一个在堂屋的门口烧火,另外一个在另一边的卧室门口烧火。大部分这样的房子都不会太大,俩灶台相对设置的话,就可能让两个在台互相影响,不能同时使用。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25 16:27:34 +0800 CST  
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专门放柴火的棚子,方便下雨阴天的时候有柴烧能做熟饭。但是,因为孩子比较多房子不够住,有的人家放柴火的地方不够大,能放的柴火不多;或者,在来不及将干柴移近棚子的时候遇上了连阴天,柴火不够干,烧起火来就离不开风箱,并产生很大的烟。被很多诗人描写的“炊烟”,原来并不是美的产物,却给诗人们描写的很美。当然,诗人们似乎并没有见过夏天的连阴天,带给农户的可能连炊烟都产生不了的情景。想象一下凄风苦雨中,一大家子人,听者身边接雨水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望着满屋的黑色“炊烟”,被呛得一股劲咳嗽却就是产生不了炊火做不熟饭的场景,还有人会感觉有多少美好的成分吗?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0-26 14:42:39 +0800 CST  
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专门放柴火的棚子,方便下雨阴天的时候有柴烧能做熟饭。但是,因为孩子比较多房子不够住,有的人家放柴火的地方不够大,能放的柴火不多;或者,在来不及将干柴移近棚子的时候遇上了连阴天,柴火不够干,烧起火来就离不开风箱,并产生很大的烟。被很多诗人描写的“炊烟”,原来并不是美的产物,却给诗人们描写的很美。当然,诗人们似乎并没有见过夏天的连阴天,带给农户的可能连炊烟都产生不了的情景。想象一下凄风苦雨中,一大家子人,听者身边接雨水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望着满屋的黑色“炊烟”,被呛得一股劲咳嗽却就是产生不了炊火做不熟饭的场景,还有人会感觉有多少美好的成分吗?
那时候的人们基本都是睡在炕上,很少有有床的人家。炕,同样也都是土坯垒成的,一般占半间屋子那么宽,整间屋子那么长。由于是烟道,所以烧火的时候,炕就会发热,人睡在炕上会很舒服。一般炕上会铺上芦苇编织成的席子,再往上铺一个很大的褥子,有的会有整个炕那么大。普通人家的炕,可以轻松躺开三四个人。据说东北的大炕有两间屋子那么大,可以睡的人更多。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1-01 14:08:22 +0800 CST  
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专门放柴火的棚子,方便下雨阴天的时候有柴烧能做熟饭。但是,因为孩子比较多房子不够住,有的人家放柴火的地方不够大,能放的柴火不多;或者,在来不及将干柴移近棚子的时候遇上了连阴天,柴火不够干,烧起火来就离不开风箱,并产生很大的烟。被很多诗人描写的“炊烟”,原来并不是美的产物,却给诗人们描写的很美。当然,诗人们似乎并没有见过夏天的连阴天,带给农户的可能连炊烟都产生不了的情景。想象一下凄风苦雨中,一大家子人,听者身边接雨水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望着满屋的黑色“炊烟”,被呛得一股劲咳嗽却就是产生不了炊火做不熟饭的场景,还有人会感觉有多少美好的成分吗?
那时候的人们基本都是睡在炕上,很少有有床的人家。炕,同样也都是土坯垒成的,一般占半间屋子那么宽,整间屋子那么长。由于是烟道,所以烧火的时候,炕就会发热,人睡在炕上会很舒服。一般炕上会铺上芦苇编织成的席子,再往上铺一个很大的褥子,有的会有整个炕那么大。普通人家的炕,可以轻松躺开三四个人。据说东北的大炕有两间屋子那么大,可以睡的人更多。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1-01 14:08:49 +0800 CST  
榆钱儿和槐花
冰雪消融,春风吹拂的时候,村庄里就会有“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场景。这个时候,有两种树上长的东西,成了这里的人们餐桌上的最爱。论起喜爱程度,是超过了所有野菜的。
美国金花虫传入中国之前,榆树是很受人们欢迎的树种。所谓“榆柳桑槐大叶杨”,榆树排在第一位。当能看见垂柳飘拂,万千垂下绿丝绦的时候,榆树的枝子开始变软,开始鼓起了一个个花椒粒那样大小和颜色的鼓包。这些鼓包并不好看,乍看上去像虫子,或者虫卵。不用几天,这些红褐色的鼓包开始露出嫩绿色的芽,渐渐成为一个个铜钱的形状。榆钱之所以叫榆钱,大概就是形状像铜钱。但是,榆钱的质地却是有点像丝绸,摸上去的手感也是柔软的。摘下来,放到嘴里一嚼,嫩嫩的,有丝滑的感觉,还有黏黏的肉头。很多人见了树上一串串的铜钱,都忍不住捋下来直接放进嘴里大饱口福的。
大多数时候,榆钱被庄稼人用来代替主食来吃。采集一筐榆钱,用清水泡过了,洗干净,拌上玉米面或者白面,加一点盐,一起搓。搓的榆钱出了汁液,与面和盐充分融合以后,铺在篦子上上锅蒸。整出来的那糕,榆钱和面充分的粘合,成为一体。吃起来,简直可以用人间美味来形容。有的地方把这种做法叫做“苦累”,我们这里都是叫做那糕。这样的那糕,不但比窝头和小米干饭好吃的多,甚至连馒头都比不上,不愧“糕”的称呼。其实那时候很多的野菜都可以这样做那糕,不过,相比较于野菜那糕的苦味,榆钱做的要更甜,更香。野菜那糕,吃的时候需要配上蒜泥和醋才好吃。榆钱就不用配这些,直接入口,香甜又筋到,有嚼头,跟野菜做的不论是味道还是口感有天壤之别。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1-04 14:23:33 +0800 CST  
村里的大坑很深,水深的时候有四五米。夏天的时候,大坑周围,是人们白天活动的集散地。中午天热睡不着的人们,聚集在坑边的树荫下,看半大小子洗澡,放羊人也会把羊赶进坑里降温。比我记事更早的时候,雨水多,坑里的水春天也干不了,里边种着莲藕,鱼也可以长到很大。据说村里有猎枪的人,会在天热缺氧,鱼翻到水面上晒背的时候,用猎枪打中几斤的大鱼。

不过,等到我能有记忆时,坑里的莲藕没有了,大鱼也不见了。大概那时候气候已经开始变化,老天爷不再下那么多雨水。所以,到了秋后,尤其是春天,有的时候坑里的水会变得很浅,最浅的时候,六七岁还没学会游泳的小孩也没不过头顶。

虽然大鱼没有了,各种小鱼却不少。能挺过一两年不干坑,就可能长到半斤以上。还没到下地干活年龄的小小子们,找一根细一点的竹竿当鱼竿,拴上一根缝衣服的线,找一根缝衣针让大人拿火烤着弯成鱼钩,可以到坑里钓鱼。钓鱼的鱼饵,大多是菜地里挖的蚯蚓。家里富裕一些的,自己从家里的面缸挖一点白面,加上几滴香油和好了当鱼饵。偶尔,也可以钓上半斤左右的鲫鱼。

麦收之前,雨季还没到的时候,是大坑水最浅的时候。这个时候白天已经很热了,中午会有大大小小光屁股下到坑里游泳嬉戏。如果水里嬉闹的人足够多,就可能惊动了水里的鱼儿们,最终导致翻坑。

所谓的翻坑,指的是村里大多数人都拿上各种可以捕鱼的工具,来到坑里捉鱼。大坑鱼钩浅的时候,水面会比水深的时候小很多。平时水深,下去洗澡嬉闹的人多一点,不会影响到水里的视线,受惊的鱼会游向深处。但是水浅的时候,下坑的人稍微多一些,坑底的污泥被搅动,变得非常浑浊。不是底层活动的鱼儿们,对于浑浊的水质比较敏感,受不了,纷纷游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这时候,往往就到了翻坑时候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1-10 20:14:46 +0800 CST  
翻坑,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刚开始只有有鱼儿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不太会有很多人注意到。随着坑里嬉戏的人员活动加剧,水的浑浊程度不断加深,浮出水面的鱼头数量会逐渐增加。当有人开始注意到这种情况以后,坑里的人员数量开始增长,也开始从空手变的手持捕鱼工具。陆陆续续的,坑里的小孩开始变成大人,家里人多的,两三个人抬一张网。家里人少的,一个人端一张网。没网的,筐头筛子捞米筛,有的时候甚至连笊笠都会用上。水面的鱼头越来越多,坑里的人的密度同样也在增加。有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除了太小的孩子和太老的老人,大部分都会手持工具加入到捕鱼的队伍。水面上鱼的密度大到一定程度,两只手掌随便伸出去就可能抓到手指粗细的小鱼。
当然,更多人的目标是稍微大一点的鱼。当然,大一点的鱼也是相对而言。坑里的水两三年不干,或者两三年不翻坑,就会有长到一斤左右的鱼。这时候,整个水坑开始人声鼎沸,热闹无比。发现大鱼的尖叫声,大鱼没抓住的惋惜声,呼朋唤友协调抓大鱼的招呼声,呼唤家人拿装鱼的工具的呼唤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带着激动和兴奋,平时缺乏娱乐活动的人们,把翻坑当作了一场集体狂欢。狂欢的热闹程度,和参与性,超过了包括过年和看电影在内的任何活动。虽然,最后,大多数的人并不能能抓住大鱼,但是只要参与其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兴趣盎然,兴高采烈。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11-11 16:48:53 +0800 CST  

楼主:592851055

字数:78592

发表时间:2013-08-19 18: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5 18:26:27 +0800 CST

评论数:1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