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往事


古桥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29 13:07:16 +0800 CST  
@张亚凌 2011-11-29 14:28:29
写得很细腻还是感觉细腻?文字真美!
-----------------------------
我说不清楚,也许审视的时间长了才有这些感触吧。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29 16:27:41 +0800 CST  
@邬海波 2011-11-29 15:34:30
灵性的风物,纯朴的民风,自古而来的耕读传统,这一方土地确实如兄这篇美文叙写的那样,能够滋养出博厚的文明基因来。
-----------------------------
海波兄说的好。谢谢你的鼓励。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29 16:29:29 +0800 CST  
11.半塔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夜行中看到它的。那一天,空中挂着一个明晃晃的月亮。半塔虽然矮了身子,依旧把远处的山遮出一片阴暗。我不知道,当时我的眼睛中掺杂着多少种感觉,但有一种是绝对没有的。那就是怜悯。
半塔不需要怜悯。就像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样,从存在的时候开始,它就在直面人世间的冷暖,直面无处不在的霜雨风雪,直面时间这一公平的裁判剥蚀它的躯体……它倒去了半截,留下了半截。留下的半截还在等待时间的裁决。
那段日子,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每天在它俯瞰的横江对岸散步,感受着来自半塔的信息:寂静,淡雅,从容、古朴、沧桑、风韵。半塔有一种分明的召唤时时在我的耳畔响起。
“我该去看看它了。”一个我对另一个我说。
“是的,该去看看它了。”另一个我对我说。
拾级一段并不平整甚至过多崎岖的山道,是不需要太阳的热量的。我顶着一个锅盖般乌鸦鸦的黑云上了山,很显然,我故意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子。这是一个少有人迹的所在。或者说半塔在它还是一座完整的宝塔时,这里会有许多香火和人流也说不定。只是现在,对于半塔,我是一个不邀而至的访客。满径的蒿草并没有多花用我多少气力,我就把自己掷放在半塔前了。
即便只是半塔,也需要仰望。
这是一座处在垂暮之年的古石塔。塔存四层,或者准确地表达成它还有四层的高度。仅此而已。因为,向西向南的两面,已经塌陷了一小半,一个塔心露了出来,衣冠不整了。塔顶处的绿色植物与周围的同类颜色一样,谈不上郁郁葱葱,却至少可以说成生活得有滋有味。它们借助半塔的断截处安了家。
借助文献资料,我知道了半塔的名字。“半塔叫富琅塔,又名“水口审皋”。位于休宁县海阳镇南面富琅村,与巽峰塔隔溪相望。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为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现存四层,外形完整,残高约17米。砖砌突伸的重檐,工艺精细。塔砖长1尺,宽5寸,厚3寸,上有“万历癸巳寅”或“万历癸巳宿”字样。”这是有关半塔的所有记载,除此无它。
我在思索古人建塔的初衷。一座石头垒成的塔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在冷冰冰的文字叙述后面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呢?有多少块石头组成?又要耗去多少人力物力?它的建造者除了流血流汗不说,甚至还会因此而丧生。这样的付出可值得么?
我无法一一去回答自己的提问。像万事万物一样,一座塔的存在,必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半塔存在的理由就是“水口审皋”。就是它的另一个名字。一个“审”字,泄露了建造者的天机。在历史文献中不难发现,过去的年月里,休宁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洪灾,冲毁道路冲垮房屋冲走牲畜……甚至还有一两个只顾着玩耍而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冲得无影无踪的孩子……灾难让先人陷入了苦苦的思考当中。
水妖作祟哩。先人说。
造塔镇妖哩。先人说。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开始了。
进山开石,把石头户挑背扛地运到江边的高地,一大群工匠利用斧凿打磨一块块石头,然后选定黄道吉日落石奠基。那段日子,一年、两年或者更长时间里,横江响成了一座集市。我不知道建塔镇妖的出处。我更多的是想起了《林海雪源》中的两句著名对白: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富琅塔建成至今已有507年历史。507年来,它是否起到了镇水妖保平安的作用,只有留给史学家去考究了。但是那种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神圣的地位,富琅塔至少享用了好多年。一直拥有到它成为半塔或者更长时间。作为一种实物图腾,那种曾经的辉煌,不用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得到。
历史已经远去,喧嚣终究归于宁静。默默伫立的半塔见证了历史,却无法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但它努力地依赖一个残缺的身体,向每一位凝视它的人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江伟民写于2011年11月29日休宁。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29 20:32:28 +0800 CST  

休宁半塔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29 20:38:24 +0800 CST  
@楚些 2011-11-29 20:09:39
最近几年内,一定组织几个家庭,带上孩子去徽州看一看,说不定,城镇化就淹没它们的个性,再从文字上摩挲,意兴就差了很远。
仔细读了前两篇,第一篇写到了历史之重,故事之重,虽是蜻蜓点水,但感觉已经出来了,第二篇写天井,文字轻盈了很多,我猜是楼主有点动情了,所以就让思绪飞了起来。
其他篇章,慢慢细看,刚才看了那篇南方写作,给我累的够呛
-----------------------------
欢迎楚些兄来黄山游玩。谢谢你的评点。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29 20:55:46 +0800 CST  
@朴素大方 2011-11-29 17:07:53

感受、、、一下。
-----------------------------
欢迎大方。上茶。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13:54:32 +0800 CST  
12.水井



如果说,天井是通向天空的一扇窗,那么水井就是通向地狱的一扇门。
这样的开头有些阴深。但我的感觉如此。
沿着小溪、江滨居住的人们,为了省去一些脚力,不用天天去河边担水,又或者认为溪水江水不够清纯想喝更干静的水的话,就得花上工夫请了人力耗上工时,向土地深挖下去。十米,二十米,深浅不一,只到打出水来为止。这样一来水井就产生了。
水井的模样有点像个肚大口小的花瓶。或者说像只站立的癞蛤蟆。这样的比喻是有佐证的。歙县县城斗山街有口蛤蟆井就说明了一切。只是所有的井口都是圆的,不像蛤蟆的嘴那么扁。水井,在工艺上讲究一些的,内壁刚统一清砖砌成,米汤勾缝,漫水之后,除了少许清苔,井壁光滑无依。即便最善泳者不慎入井,若无人相帮,也难以脱险。水井井口一般不大,也就米许直径,处处透着徽州人的内敛性情。井沿大抵石料围成,有盖或无盖,主要得看主人的喜好。
蛤蟆井的口比起一般的水井来,大了一倍不止,宽宽大大地敞着一张嘴,任由周边居民汲水使用。怕是用的人多的缘故吧,一根根绳索上上下下拉扯,竟把井沿石块磨出深深的口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说的就是这个理。任你多么坚实,一旦沾上时间这位故人,就是金刚之身也终有败落的日子。
除了斗山街的蛤蟆井,许国石坊边上的打箍井自是名气不小。打箍井在连接许国石坊与许国故居的小巷中间位置。因了一口井,硬把一条小巷弄得更加逼仄。想想这必定不是古人的作派,怕是后人一昧地抢占地块广盖楼房把条大街挤兑成小巷也说不定。打箍井之所以得名,全在井口的一个箍上。井沿的石头裂开了缝,就用麻绳套了一个箍,用以加固。现在的箍已经换成了铅丝。
窃以为,这口古井原有的名字并不叫打箍井。就像一个人有了外号,人家喊着顺溜,起先一个人叫,后来所有的人都叫,时间叫久了,旁人自然忘记了他原来的名字,怕中再久些会连他自己也会记不清啥名了。如同打箍井原来叫什么名儿,就是街口年纪最大上了九十的老大爷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无从考究井沿石是什么时候裂开的,我只知道自从这口井被套上了一个箍之后,可能就被众人唤作打箍井了。这一绰号,一喊几百年。
有井就有水。没水的井叫做枯井。一样的阴深恐怖。我曾经从思绪里整理过这种恐怕的来由。大抵与电影电视里与井有关的案件有关,更多的怕是来自一个曾经发生在家乡的故事——一个年轻的男人和一个同样年轻的寡妇有了私情之后被族人双双迫害至死的故事。
故事是村里的老人说的,即便说起这样的风流事来,讲故事的老人也绝没有丝毫眉飞色舞的迹象征。那时的年纪,让我只记得这对情人的最后结局:女人坐了木驴,男人被挂石沉井。那是一口废弃的水井,男人沉井后,尸体打捞上来入殓,水井也就被填埋了。时间让它踪迹无寻。留下的只是一个有着悲情和让人听了心惊胆寒的故事。女人虽然留下了生命,可身体遭遇了重创,加上当时伦理道德加在她身上的一道道比匕首更锋利的世俗眼光,还未等身子痊愈,竟也投身了另一口水井,寻找她的有情郎去了。不久,这口众人吃水的井也被封填了。从此家乡再没有打井。之后的100多年里,也没有哪一个人提议重新再打一口井。或许,大家的心里都知道,江里担水,花去的气力还会回来,可人一入井却少有生还了。
年少时,见到水井,恰逢无盖,都要两手撑着井沿,伸头探看,井水便映出影子和影子后面的天空。长大以后,我就很少近距离去观察一口井了。尽管我所处的县城,处处有井,处处可见。怕是一个故事带来的阴霾还没有驱清吧。



江伟民写于2011年11月30日休宁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17:18:29 +0800 CST  
@┚雲┽游ㄠ╗天雅 2011-11-30 18:22:33
4.牌坊
江伟民写于2011年12月11日
呵呵 7.榨堂
江伟民写于2011年12月13日七川新村

-----------------------------
这些是伟民笔误,已在贴中作了说明。时间都是2010年。谢谢你的关心和指正。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18:54:00 +0800 CST  
@高亚平
@郢杰
——————————————————————
谢谢指正。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19:08:58 +0800 CST  

斗山街蛤蟆井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20:11:31 +0800 CST  
@hshryhwj
@驿夫88
@冥王啻非天
@百兽精灵2011
@zjflysky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朋友们点评提读。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21:38:28 +0800 CST  
@东坡门下狗
会有徽黑章节。你若到徽州买墨,我倒真可以为你引荐几位大师。
@zjflysky001
谢谢朋友点评。
@马六甲森林
是的,徽州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的确延伸了历史,回到了从前。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21:42:29 +0800 CST  
@昆仑山之石 2011-11-30 21:35:59
建议撤掉黄山市,改回徽州市,把婺源也回来徽州,恢复古徽州各县

这可是许多徽州人的梦想。还有绩溪县也是徽州的一员。


@ahwjwyz 2011-11-30 21:39:06
谢谢楼主,你的文章真是太细腻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赞赞赞,继续,,,,,,,,,,,,,,

谢谢你的赏读。没你说的那么好。但我会努力写好每一章节。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1-30 21:57:56 +0800 CST  
@无心丸子
@与鬼各绝
@陈伟宏
@sb2008sb
@夜静蝶语
@罗思柴尔德
@jx枫叶33
@zhangmeigwy
---------------------------------------------------
伟民问好以上诸友,谢谢你的提读。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2-01 13:58:49 +0800 CST  
@朴素大方
谢谢大方斑斑再次赏读。

@reunite1
伟民英文不好,看不懂哩。

@真康师傅
真的就好!

@一个被忽悠的人
谢谢。

@蓼江花溆
故人自然记得,谢谢你的点评。常来常往。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2-01 14:03:35 +0800 CST  
@朱千华
问候千华兄,多年不见了。

@闲人一君
欢迎来黄山玩。

@折腾168
谢谢点评。

@qqat123
:)))

@佳人风情2012
欢迎来徽州。

@168331738
问好老乡。那个图标是我弄错了。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2-01 14:11:18 +0800 CST  
古道


咸咸的汗猩红的血杭唷杭唷的吆喝声把古道唤上了山巅,唤进了云层。古道热闹了。踏在身上的第一个行人,蹙了蹙眉。他的长袍在踏上石级的时候,下摆被一块尚存许多棱角的山石扯破了襟。古道不敢大声说话,只在黑夜到来时,才轻轻地嘱咐她的孩子,不要显山露水,更不要与人为敌。山石听不进去,委屈得撅起了嘴巴。山石说,我不愿意呆在这里,我要和他们一起走沪杭,见识大世界。古道轻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孩子们的梦想也曾经是她年少时的梦想。对于有梦的孩子,她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山石真的调皮。调皮的次数多了,扯破的下摆多了,最终来了一个曾经的修路人。一把平凿一个锤,叮叮当当了三五个日出日落,忍着巨痛不敢声张的山石终于知道了母亲的忠告,绝不是空穴来风。少了锋利的牙,它再也扯不住飘动的下摆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白天比黑夜热闹,年关比平时热闹。山石喜欢热闹。它喜欢听行人讲故事,哪怕只一两声,只要是外面世界的故事都是新奇的。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三五个走累的商贾,丢了包袱,一屁股坐它身上,海阔天空神侃上一两个钟头,那才叫一个惬意。人世间的圆滑诡奇听得多了,山石渐渐通了灵性,一张原本布满皱褶很不平整的脸,越发圆润起来。任何物事只有在不着痕迹,毫无棱角,逢场作戏,笑颜常开的时候,才能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游刃有余。一块石头又何尝不需要如此呢?
山石传递着它的见闻和心得。一夜之间,一条古道的万千山石长大了,通体圆润。不再突发其想,只求做好眼前。山石们通力协作着从一个古老的徽州通向了杭州。山石的愿望,实现了。
以上的文字是我杜撰出来的。当我踏上绩溪徽杭古道的口子上时,竟然就有了幻境,那些文字就突然跃现了。
歙县绩溪是邻县,两县也就20公里上下,走上一趟远比回一趟老家省事。只是少有闲暇,加上地域划分时归了宣城,多少竟然陌生了。我不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自然无法知悉人文渊薮的徽州,竟然藏掖着这样一条古道。
这是为一些家境寒迫,无力交付船舶费用,又不得不离家讨要生活的后生准备的。背上一层苞芦馃,山风携着母亲喋喋的嘱咐,并排走着,踏上了下一个征途。水是无需带的。沿着古道的巨石上处处淌着甘霖。折一段蒿叶,做成水苋,一弯头,就能喝个饱肚子。更加不用担忧路途远会露宿街头。古道修建者,早就料到了行旅的不易,算好脚力盖好了路亭。在天空放暗,夜晚来临时,大大方方地走进路亭,解开包袱,取出衣物,或垫或盖,一个平石上一躺,就把行走的劳累交给了缓缓响起的鼾声。
2009年的冬天,我走在了徽杭古道上。
组成古道的山石或大或小,呈灰褐色,沿着左边山体的走向不甚平整蜿蜒而上,一直洇没在山的腰外的层层云海之中。古道只有起点,不见终点。安放古道的石块,都是依赖人力凿的路径。古道右边就是数丈深的山崖,越往上走,山崖越深。对岸,是更为峭拔的巨石,或直插云宵,峻伟险恶;或憨憨作态,僧道卧笑。一个模样,只要放开想像,都可以幻化出心中的物像来。古道中间或一些长条石,右面小半块悬空而放,让人难越雷池。胆大者,探头一望,便迅速回撤,默不作声,手掌连拍胸膛,需自我安慰上好一阵,方才开口,连说“好险”。好险,一指心情,二是赞叹。徽杭古道的奇峻略见一斑。
已经无法还原修建者的模样了。他们或孔武或瘦削的躯体都已还归了尘土。历史没有记载,人们的记忆里没有传承。今人的登临和凭吊,大抵带了双脚,花一身气力 “征服”了古道,然后,携一身汗水回去,洗一个澡,便轻轻脱掉了记忆,痕迹无着。遇上几个文人骚客,除了记上一两段游记文字之外,还能剩下思想呢?也许有,也许没有。
一路走来,我像太多的征服者一样,只是出了一身的汗,然后让汗水冲走了思想。独独不同的是,我在记忆古道上每块山石的模样。它们是有魂灵的,像人一样,是我的朋友。只是相见恨晚。我不敢思想。思想一条足以震憾人心的古道,是需要足够的学识的。可惜我没有。
我的记忆让我觉得,古道上的块块石头,都是最踏实的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它们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史记作家。只是我读不懂它。或者说不完全懂。
聪明如你,可曾读懂了什么?

江伟民写于是2011年12月1日休宁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2-01 22:22:09 +0800 CST  
13 徽州古道——天下第一关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2-01 22:27:53 +0800 CST  

古道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1-12-01 22:35:19 +0800 CST  

楼主:江伟民

字数:1411

发表时间:2011-11-29 05: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4 18:35:11 +0800 CST

评论数:23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