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扒一扒腹黑兔如何对待领土问题和军工科技

漏了几张照片


蓝色是线圈,黄色是等离子体,绿色线是磁感线。

中国为德国ASDEX托卡马克装置研制的ICRF加热天线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0-28 23:52:55 +0800 CST  
大家玩过倒立摆吧?就是把一个木棍立在手指上,看谁坚持的时间久。普通人只能立一截木棍,高手可以立两截木棍。

约束等离体子,和咱手指立木棍差不多,很不稳定,动不动就熄火,不聚变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0-29 00:05:58 +0800 CST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0-29 00:08:28 +0800 CST  
@春风几度多情:为什么等离子体很容易不稳定呢
------------------------
这厮喜欢枯燥的等离子体,众位看官,容洒家打个补丁。

等离子体约束只是聚变的难点之一,为了方便理解,咱把“约束”这词换成“控制”,把“等离子体”换成“带电气流”,这样就顺眼多了:用磁场控制这股带电气流。

首先用变化的磁场A让这股带电气流产生巨大电流B,这个电流B形成的磁场C和外界的纵向磁场D一起控制这股气流本身,有点拗口。
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微小的扰动”。磁场的分布是不可能绝对均匀的,随着强度提高,不均匀磁场处的正负电荷就会分离,正负一分开,就会形成电场,电场就会加入这个微妙系统的角逐,对带电气流粒子产生影响,一旦粒子偏离了原先的轨迹,就会产生后续很多变化,甚至直接撞到壁上,烧毁设备。
这个就和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块动了,后面的都会跟着动,然后整个体系就奔溃了。这种扰动的放大效应非常快。
再比如,氢核拧一起变成了氦核,这就是另一种带电气体了,它对磁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从一种气体变成两种气体,而且比例还在不停变化,这也是很要命的干扰。再比如,辅助加热装置,虽然中性粒子对电磁场的影响很小,但毕竟又多了一股气流,总归还是有隐患。

总的来说,气流在聚变的时候非常剧烈,磁场用蛮力不一定捏得住这股气流,必须用巧劲。附一张等离子体产生初期的照片。


@春风几度多情   原来托卡马克的横截面是D形的,还以为是O形的呢
------------------------
如果用圆形的线圈,围成一个环之后就是下面这样。


环的内外半径两个圆的线圈密集度是不一样的,磁场分布就非常不均匀了,不利于控制气流。
有点困了,不知道我说明白没?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0-30 00:18:32 +0800 CST  
吞我两次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3 22:35:10 +0800 CST  
@星空一梦88 2016-11-02 18:09:26
EAST物理实验实现世界最长稳态高约束模
文章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11-02
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建成投入运行十周年之际,正在进行的EAST第十一轮物理实验于近日再获重大突破: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运行条件下,获得超过60秒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
-----------------------------

土共太坏,又刷记录。最近忙死我了,从美帝脚盆那边买了好多产品,要对比我们的产品与他们的技术差异,因为木有简单方法,试验方案完全自己设计,海量的测试啊!

这个是中科院官方新闻:http://www.ipp.ac.cn/xwdt/ttxw/201611/t20161102_352924.html
这个新闻三句不离ITER,处处打着为ITER服务的旗号,生怕别人眼红似的。

总体来看,减少了环节,所以提高了稳定性。前文提到的感应电流,也不要了。加热用纯射频波加热,比之前简单了很多。还学会了主动水冷。

尔等外行,别去看专业术语了。总结,这次的亮点在于精简结构,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而不是利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去提高稳定性。这背后的意义,不用赘述了吧?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3 22:36:19 +0800 CST  
隔的有点长了,上集重点回放:
托卡马克的基本思路是:用磁场捏紧等离子体,再用射频波或中性粒子辅助加热。
虽然EAST最近又刷数据了,但依然无法改变托卡马克的本质:系统太复杂,稳定性很难保持。

江湖上有少林武当的武功秘籍,也有四川唐门的独门暗器,打起来不见得谁赢谁输。磁约束也是如此。
托卡马克在现阶段相当于少林武当,代表正统。但土共练托卡马克也有一定时日了,总是不见神功大成。于是就琢磨,要么再收一拨徒弟,练练唐门暗器。两眼一瞄对岸,卧槽,美帝脚盆早在1999年就开练了。土豪的气质出来了,把钱一拍,练!

2015年,“科大一环”应运而生。
这货学名叫“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简称KTX。原理么,略。直接说特点。无论是纵向还是极向磁场,都由等离子体自身的电流提供,单纯用欧姆加热就能达到预期温度,即,这个等离子体自身的电流就可以把自己烧熟,不需要辅助加热。

这样不仅系统结构更为简单,而且约束磁场和加热都由等离子体自身电流提供,没有了辅助加热对稳定性的影响。这等于开车不用拐弯了,使劲踩油门就成。


反场箍缩的个头小了很多,小型化非常利于部署,跟煤炉似的到处建,重要性不多说。
能找到一种新功法,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虽然目前看来这个套路也好不到哪里去。
美帝练了快20年的反场箍缩,约束时间还停留在毫秒级。苦练神功20年,结果连“拳打北方幼儿园,脚踢南方敬老院”都做不到,大家又是一片哀嚎之声。
土共是新时代有志气年,有钱又不怕困难,聚变虐他千百遍,他待聚变如初恋。让我们静候佳音,看反场箍缩能不能给聚变领域带来一线新的曙光!



附一篇中科大刘万东教授的文章,他对反场箍缩的期待是非常高的,里面有几句话把我国聚变历程做了高度概括,重点语句我加了引号,恭请阅之。

科大一环者,非道路之名,非珍珠钻石之实,我国首台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装置之称也。昨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推出,人民日报、人民网、安徽财经、科学网、环球网、合肥晚报诸媒体,纷纷跟进,俨然网络熟词也。余嗟曰:名成一日,事成十年。
吾校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筹建大型装置,使教育有依,研究有托,“其梦何止十年?” 初始,拟引国内外大型退役之器,国内托卡马克,国外螺旋装置,“皆吾人觊觎之列也”。 奈何大小不适,新旧不谐,兼诸多行政壁垒,搬迁改造之心,逐一淡之。忽一日,国家确定磁约束聚变能专项战略,国内同仁以吾校等离子体物理人才培养之功,促吾人新建一物。环形磁约束高温之器,非托卡马克之形,请择善行之。余等长考再三:“曰球马克者,紧凑而已,依然托卡马克之类也;曰仿星器者,磁体繁复,非教授学生可以驭之;曰场反位形者,理颇新奇,又与高温之态尚远矣。唯反场箍缩,自组织,纯欧姆,形不怪异,以简洁而优,且物理内涵丰沛,恰大学校园装置之正选矣”,于是立项研制之。国内聚变同仁,国外箍缩同行,闻而皆喜,俱以家事事之,无求不应。余尽启校内君子,遍邀等离子体所设计、电源、数据诸室,慎择科烨电物理设备公司,苦乐三年,今日终于成形成真矣。余何兴奋乃尔!敢不涕零以谢远近之友乎?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4 22:14:57 +0800 CST  
隔的有点长了,上集重点回放:
托卡马克的基本思路是:用磁场捏紧等离子体,再用射频波或中性粒子辅助加热。
虽然EAST最近又刷数据了,但依然无法改变托卡马克的本质:系统太复杂,稳定性很难保持。

江湖上有少林武当的武功秘籍,也有四川唐门的独门暗器,打起来不见得谁赢谁输。磁约束也是如此。
托卡马克在现阶段相当于少林武当,代表正统。但土共练托卡马克也有一定时日了,总是不见神功大成。于是就琢磨,要么再收一拨徒弟,练练唐门暗器。两眼一瞄对岸,卧槽,美帝脚盆早在1999年就开练了。土豪的气质出来了,把钱一拍,练!

2015年,“科大一环”应运而生。
这货学名叫“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简称KTX。原理么,略。直接说特点。无论是纵向还是极向磁场,都由等离子体自身的电流提供,单纯用欧姆加热就能达到预期温度,即,这个等离子体自身的电流就可以把自己烧熟,不需要辅助加热。

这样不仅系统结构更为简单,而且约束磁场和加热都由等离子体自身电流提供,没有了辅助加热对稳定性的影响。这等于开车不用拐弯了,使劲踩油门就成。


反场箍缩的个头小了很多,小型化非常利于部署,跟煤炉似的到处建,重要性不多说。
能找到一种新功法,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虽然目前看来这个套路也好不到哪里去。
美帝练了快20年的反场箍缩,约束时间还停留在毫秒级。苦练神功20年,结果连“拳打北方幼儿园,脚踢南方敬老院”都做不到,大家又是一片哀嚎之声。
土共是新时代有志气年,有钱又不怕困难,聚变虐他千百遍,他待聚变如初恋。让我们静候佳音,看反场箍缩能不能给聚变领域带来一线新的曙光!



附一篇中科大刘万东教授的文章,他对反场箍缩的期待是非常高的,里面有几句话把我国聚变历程做了高度概括,重点语句我加了引号,恭请阅之。

科大一环者,非道路之名,非珍珠钻石之实,我国首台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装置之称也。昨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推出,人民日报、人民网、安徽财经、科学网、环球网、合肥晚报诸媒体,纷纷跟进,俨然网络熟词也。余嗟曰:名成一日,事成十年。
吾校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筹建大型装置,使教育有依,研究有托,其梦何止十年? 初始,拟引国内外大型退役之器,国内托卡马克,国外螺旋装置,皆吾人觊觎之列也。 奈何大小不适,新旧不谐,兼诸多行政壁垒,搬迁改造之心,逐一淡之。忽一日,国家确定磁约束聚变能专项战略,国内同仁以吾校等离子体物理人才培养之功,促吾人新建一物。环形磁约束高温之器,非托卡马克之形,请择善行之。余等长考再三:“曰球马克者,紧凑而已,依然托卡马克之类也;曰仿星器者,磁体繁复,非教授学生可以驭之;曰场反位形者,理颇新奇,又与高温之态尚远矣。唯反场箍缩,自组织,纯欧姆,形不怪异,以简洁而优,且物理内涵丰沛,恰大学校园装置之正选矣”,于是立项研制之。国内聚变同仁,国外箍缩同行,闻而皆喜,俱以家事事之,无求不应。余尽启校内君子,遍邀等离子体所设计、电源、数据诸室,慎择科烨电物理设备公司,苦乐三年,今日终于成形成真矣。余何兴奋乃尔!敢不涕零以谢远近之友乎?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4 22:37:55 +0800 CST  
最近差不多每次都吞。
崖妹把我咬的有点没耐心了,每次被咬心情非常糟糕,莫名其妙被生杀予夺,完全不给任何理由。所以,我打算开辟第二战场,顺便把前面的内容好好整理修改一下,有顺序的一篇一篇展开,更系统一些。

之前有朋友说公众号和微博,但是公众号貌似发文数量很少,微博文字有限制,大家还有好地方推荐吗?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4 22:40:58 +0800 CST  
最好再约几个朋友一起完善,对科学有一定认识就行,文字我会折腾。既然做了,就好好一件有意思的业余活动,还能偶尔聚聚。乃们快私信我啊!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4 22:49:33 +0800 CST  
折腾了一个微信订阅号,发现一个人的工作量蛮大的,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要是有人看得起,当个顾问还是没问题的,看缘分吧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5 16:28:56 +0800 CST  
玩了几个小时,基本确定用微信公众号了。

主要目的是想整理一下之前写的东西,很多地方非常不严谨,而且有时候赶时间经常虎头蛇尾。和部分朋友交流之后,也有收获,一并加入到文章里。

争取每一篇公众号都有质量,所以大家要是看到不好的地方,可以直接在公众号里回复也可以看到,我在后台可以修改。

以后,初稿先发到这里,讨论整理好之后,再发一遍公众号。希望更多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一起折腾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科普文。

不为别的,就当给自己和喜欢的朋友整理一个精美的礼物,这里实在有些粗糙。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6 12:53:14 +0800 CST  
@热带彩 2016-11-06 12:57:11
公众号多少?
-----------------------------
fb叶良辰


不是很专业,多多包涵,多提意见。我很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6 13:05:50 +0800 CST  
最近在整理之前写的文字,一点点发公众号了,这里更新的速度会更慢了,悲剧啊~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7 20:56:32 +0800 CST  
这几天在整理之前的文章,发了2篇了。不过,凌晨发可能会影响部分朋友休息,所以以后改到白天发了,而且不可能保持一天一篇的速度,莫要催。
今天的指标凌晨的时候用掉了,而且今天要看美帝的抹黑大赛大结局,今晚就不发啦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9 09:30:29 +0800 CST  
@qq34581840 评论我
前苏联的核潜艇就用铅基冷却堆,跟现在这个有什么不同吗?
-----------------------------
那个是硬着头皮上的,没有解决腐蚀问题,所以寿命很短,不算成熟技术。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9 17:21:34 +0800 CST  

下面这位的文章观点对不对?我们想听听你的观点。
-----------------------------------------------------------------
原标题:特朗普赢了美国大选,将给世界带来哪些震荡?
轰轰烈烈、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特朗普赢了。
在邮件门之前,希拉里的民调支持率一直领先于特朗普。为什么特朗普会反超呢?这说明美国人已经厌倦了精英政治,而中国的崛起和美国衰落让美国人退回了孤立的“美国主义”:美国是美国人的美国,而不是全世界的美国。从今以后美国人不再关心全世界,开始只关心自己。美国的普罗大众不再希望去当世界警察;而是希望一个懂行的商人来重振美国经济。
特朗普赢了,他那些不靠谱的言论真的会实施吗?先回顾一下特朗普竞选时候说了些什么?
当选后立即宣布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制裁中国并与中国开展贸易战,通过对来自中国的货物施加关税予以惩罚,重新为美国人夺回工作机会;在美墨边境修一道墙,让墨西哥买单;跟新兴国家打贸易战,为美国人夺回工作岗位;美国没必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劳心劳力,北约军费支出要减减,日本、韩国那些亚洲盟友们适当自力更生一些;如果当选,会和普京搞好关系等等。特朗普说:“我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就是我自己,我在这种事上有很好的天赋。”
在FBI决定启邮件门调查之前的所有民意调查中,希拉里支持率一直领于特朗普。为什么民意调查会和实际结果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民调是选举的风向标,但无论是网络民意,还是电话民调,都不能百分之百信赖。因为在民意调查中人们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在专制国家尤其如此。关键不是有多少粉丝给你点赞,而是看有多少人愿意出钱打赏。除了线上动员,地推和挨家挨户拜票收效更大,而这一直是共和党的强项。
再看一下特朗普的竞选团队,特朗普竞选活动执行总裁斯蒂芬•班农,曾是极右翼网站Breitbart News的负责人,特朗普本人就以右翼主义出名,特朗普若成为美国总统,那么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要集体往右转了。
美国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有93%的的选票都投给了希拉里,但政治精英已决定不了美国的走向。这次美国大选,所有美国主流媒体和商界大佬都号召大家不要投票给特朗普,但选民却把选票投给了这个不靠谱的人。一个民意统一的美国不复存在,美国底层和精英出现分歧,底层的觉醒带来了200多年首次出现的一个“民意分裂、失去共识”最难管制的美国。
特朗普的任性和出尔反尔,会让全世界不适应,他一定会在美国和世界掀起巨大的震动,全世界领导人都要学习如何与一个杜特尔特式的人物相处。(作者简介 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
-----------------------------------------------------------------
@lzy1964 2016-11-09 18:31:20
-----------------------------
楼主就一搬砖的,你们干嘛非要我做大局分析。哎,献丑一二吧。

床破当选我还是有点意外的,所有精英都支持拉稀,各种包装。只能说精英输给了草民,估计FBI起了不小的功劳。
我大概看到这么几点:

第一:任何个人都无法扭转历史大潮,尤其是大国,尤其是现代大国。所以,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我感觉年轻的美帝还是没有找到衰落的最最本质原因。这点和土共完全无法相提评论,历史功底实在太深厚了,无论什么情况,都能从历史书中找到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是这个民族自身的,非常适用,也非常难得。建国至今的这段历史其实非常值得研究,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各种好坏政策的细节。可惜很多资料比较难找,你们懂的。

第二:美帝精英阶层和底层人士算是彻底分开了,两者的利益诉求无法一致,矛盾无法协调。这是领导者的最大败笔!眼睁睁看着社会分裂。百姓的心态应该是:虽然不知道床破行不行,但拉稀一定是循规蹈矩走老套路。百姓宁可去冒险,也不愿混吃等死。
所以窃以为,新政府的主要工作不是怎么修理毛子土共棒子,而是尽快修复社会裂痕,绝不能造成阶级矛盾,这种内耗太恐怖了,可以参考土共案例。

第三:美帝政治制度算是走到头了,必须要政治改革。
领导,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工种,没错,这是个技术活,要培训上岗的!外行当政,和三岁小孩开大卡车差不多,灾难的可能性更大(参照台北高票当选的柯P)。各位想想自己单位发生的各种勾心斗角,美帝的情况复杂何止百倍。
这种大选的制度,顺风顺水的时候还行,一旦国家出点问题,自我纠错能力明显不足。今年几个地方的大选,看到更多的是百姓的无奈和厌倦。

床破的位置坐的肯定不舒服,各种掣肘,必然做不出成绩,就算全面配合他,也不一定有成绩,然后民意持续下跌,各种推卸责任。水平好的话,走完4年,水平差点,被人找个事情轰下台。接着再来一轮,百姓对政府信心再降一层。

咱们只需做好自己,稍安勿躁,且看天下风云变换。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09 23:12:36 +0800 CST  
@wslfriend 2016-11-12 13:44:44
楼主,发点干货,解解饥吧。。。。日盼夜盼呢
-----------------------------

最近真的忙死了,每天都忙里偷闲写一点点,还没整理成文。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2 20:06:07 +0800 CST  
今晚终于可以发一篇公众号了,添加了一些新内容,争取晚饭前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3 13:08:28 +0800 CST  
@bombsnow 2016-11-13 19:17:28
@fb_叶良辰 3543楼 2016-11-13 13:08:00
今晚终于可以发一篇公众号了,添加了一些新内容,争取晚饭前
—————————————————
土共三宝之一:热核蛋的超级挂于敏构型,据说争议很大,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就是在T-U构型基础上的改良版,楼主怎么看?
-----------------------------
本质上讲肯定都一样,因为基本原理摆在那里,只此一条。
但结构上的区别,没有细则,所以都不好说,除非大家都把结构详细拿出来比较,这显然又是不可能的。
那个年代,土共间谍集中在湾湾,想要去美帝那边捞难度太大。而毛子那边早就交恶了,所以我倾向于认为,属于独立自主研发。
从目前各种小道消息看,千万吨级貌似确实只有土共留着,所以这样看起来,估计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真的是自主开发,一上手就空投,那肯定是结构有优势,底气很足。这个其实很诡异,美帝的T-U构型可是折腾很久才实战化的。
再者,连个名字都是88年才解禁,连名字都成禁忌。在1987年谁要说一句“于敏在搞核武器”,那可是犯法啊!但是其他人就没这么严格,比如邓稼先,谁都知道他是核武器的骨干力量。
土共的官方说法是: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这样综合看起来,于敏构型肯定还是开挂的可能性大。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3 19:33:00 +0800 CST  

楼主:fb_叶良辰

字数:252418

发表时间:2016-05-14 00: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15 05:08:33 +0800 CST

评论数:104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