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扒一扒腹黑兔如何对待领土问题和军工科技

@火枪手927 2016-11-13 20:39:27
...
—————————————————
别意淫了,图们江通航权是清政府和俄罗斯签的条约里规定的,关兔子什么事
-----------------------------
抗战的时候就被毛子封锁了,直到苏联解体之后,才恢复了通航权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3 20:50:27 +0800 CST  
@面具的爹 2016-11-13 22:24:46
公众号为什么不开通留言功能?
-----------------------------
好像是要积累一定时间才能开通留言和打赏功能。

不能留言,但大家别忘了点赞啊!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3 22:57:32 +0800 CST  
我被封杀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4 11:03:37 +0800 CST  
@二郎神猪 2016-11-14 23:11:51
楼主辛苦了。本人超级潜水员,偶遇此帖,从始至终看到这里(在我印象中,天涯十之八九都属于无聊之谈)。楼主坚持以理服人,以理论结合数据分析,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述,使得绝大多数读者得以了解到tg在科技领域的客观状态,实属难能可贵。对于我等平头百姓而言,现今网络的信息之庞杂,各路神仙的内幕八卦,不负责任的曲解误判,如此等等,实在难以厘清。。。。。。不过,还好遇见楼主了~~想就感兴趣的方面请教一下:关于深潜,楼主可否深入讲解一下。ms蛟龙近来比较牛x,tg在这个领域究竟如何?结合深潜的战略意义分析一二,望拔冗指点。
-----------------------------

深海潜水器的技术综合性不如航天、导弹之类的大件,关键是外壳和机械手的抗压性能,按理说,这种特种钢应该不是土共的强项,甚至不如日本,毛子和美帝是个中好手。至于其他技术,熬一熬都不难突破。
蛟龙的核心部件都是从毛子和美帝那边定制的,反正民用产品,不受限制。不过相关负责人在媒体上说,可以实现90%的国产化。因为蛟龙的军事价值一般般,所以土共的重视程度肯定不如其他大件。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5 09:56:57 +0800 CST  
本周有个国内新材料领域的大聚会,楼主一直在参加各种活动,准备各种材料,真心没多余的精力码字了。简单说些心得。
虽然这种大型活动通常有些水分,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不少价值的,对于行业交流非常有帮助,可以听到很多前沿的信息。也能切身感受到国家对于科技产业的重视,这个就不细说了,不在泳池,感受不到游泳的技巧。

说到材料,虽然在极端条件下的材料国内仍然落后,但在其他一些领域,真是很让人惊喜!居然遇到一个做雷达隐身涂料的家伙。还有一个做创面快速修复,军演的时候基本都跟着,普通伤口,10分钟就缝合完毕,不需要后期再处理,可以马上再投入战斗,完全不影响战斗力。还有一个超级牛逼的催化剂专家,从美帝学习回来的教授,在工业催化领域估计过几年会迎头赶上了,催化剂在材料领域的重要性,相当于佐料对于做菜的重要性,自个儿体会。大约有上百家单位,不一一细说了。

有朋友提了好几次石墨烯的事情,昨天遇到个院士,专门打听了一下,他说因为石墨烯获诺贝尔奖的那两个家伙,天天泡在中国,他们说这个行业要产业化,希望就在这里,然后天天演讲赚稿费。
我国在大面积单晶、多局石墨烯制备差不多算一流水平,但在石墨烯的基础物性、高质量制备、改性技术,还有理论研究方面差距还是不小。

中午吃饭时间,抽空发一些,马上出发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7 13:37:33 +0800 CST  
@SM304 2016-11-18 14:10:22
@fb_叶良辰
在家和老公一直在争论:电磁弹射一定要装在核动力航母,且是平直甲板跑道。是这样子的吗?
-----------------------------
普通动力的电力不足,发电很费燃料,影响航程,所以肯定是核动力比较省事。

电磁弹射就能够满足最大载重情况下的舰载机起飞,起飞速度可以调节,所以没必要弄滑越。而且重载飞机在滑越的一瞬间结构件的负载过重,影响寿命,开车加速通过斜坡的时候这个感觉就很明显。美帝的舰载预警机就不能上滑越,太重。

滑跃式很占空间,航母上空间是很宝贵的,如果是把电磁弹射轨道也顺着滑跃式做成弯曲的,必然增加事故率,影响寿命,得不偿失。

半弹半滑只有一个好处,就是电磁弹射失灵时可以临时轻载起飞,但一般来说,一旦上了电磁弹射,稳定性肯定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且一般是四部齐上,不太可能全失灵。

能干这种事情的,不是美帝就是毛子了,大毛当年有个大名鼎鼎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是弹射和滑越并存。不过这两者也是分开用的。

这是真正的超级航母,结果还没完工大毛就挂了,最后被美帝一家皮包公司忽悠拆了,以150美元/吨的价格回收,非常非常可惜。评论家说,这相当于把大毛几十年的海军积蓄和整个航空母舰工业都给连根拔起了。毛子真的是玩不过美帝啊。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9 10:29:36 +0800 CST  
@我们不要变 2016-11-10 14:12:31
@fb_叶良辰 看看这个,发动楼里朋友参与下
http://bbs.tianya.cn/post-free-5621460-1.shtml
“快克杯”天涯社区18周年人物盛典民生分区评选开始了哦,请大家多多参加
-----------------------------
我才看到,多谢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19 13:17:24 +0800 CST  
@wslfriend 2016-11-20 14:33:16
重温了遍楼主大作。。。。 看到“快堆”这一领域时,脑子里冒出一堆问号。。。
请楼主不吝赐教
1. 快堆为啥要首选“钠”这么难伺候的货来导热呢?高中就知道,这玩意遇空气就炸。。。即便导热性能比其他金属高一筹,光这燥脾气就应该首选被否定掉。。。
2. 为此度娘了一番“脚盆的文殊”,想想脚盆也挺可怜的,花了这么多钱,结果手里捧了个刺猬。 那这个刺猬就不能丢掉么? 南太平洋深海、孤岛,随便找个地方......
-----------------------------
钠的熔点低,对其他结构件的要求就低。铅的话,光是那个泵就很难搞。听说土共的铅堆主要靠自流,没有泵驱动,所以效率偏低。

关于那个掉落的机械手,你可以看一下我发的日本调查报告,看起来像是结构设计的问题,90年代维修也是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钠泄漏,日本的综合工业能力还是欠缺一些。

如果不惜血本的话,可以建个大锅盖,地面下边也建个半球,全部包在里面,充入惰性气体就可以操作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0 18:33:58 +0800 CST  
@舰船沧浪 2016-11-20 15:40:38
@fb_叶良辰 : 举报 2016-11-19 21:54:49 评论
【解释的更详细了一些,斜坡上升的瞬间,承重是大很多的 】——上斜坡是会有超重,这种超重比不上在空中遭遇气流的冲击,更远不如飞机落地时机轮接触地面瞬间的冲击。而且这些冲击都是在垂直方向,飞机在设计承重结构时已经有充分冗余。所以你说的【重载飞机在滑越的一瞬间结构件的负载过重,影响寿命】是不成立的。
飞机在航母上弹射起飞,阻拦降落,承受的冲击......
-----------------------------
飞机承重当然是没问题的,空中机动甚至都是六七个G。这里说的主要是前起落架,飞机降落都是后轮(或者叫主轮)先着地,抵消主要的冲击力,前轮只是放下而已,冲击力并不大。但起飞滑越的时候,前轮的承重就比较大。
承重什么的,并不是说飞机整体,主要就是前起落架。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0 18:43:45 +0800 CST  
@舰船沧浪 2016-11-20 20:34:41
楼主: @fb_叶良辰Lv 2 时间:2016-11-20 18:43:45
你把结构件简化为前起落架了。更换加固一个前起落架不是多大的事。弹射起飞时弹射器滑块牵引前起落架,前起落架受力更大。
作者: @wslfriend 时间:2016-11-20 14:33:16
钠在空气中会很快氧化变成暗灰色,但氧化层会隔绝空气,不再继续氧化,所以纳在空气中不会爆炸。在水中才会爆炸。
钠熔点97.82度,沸点881.4度;锡熔点231.89度,沸点2260......
-----------------------------
起落架前后是相对固定的,上下有缓冲装置,所以前后的加速度影响不大,上下的加速度会影响装置寿命。从没说折断,而是影响寿命。


钠的燃点好像比熔点低吧。无论是水中,还是空气中,本质就是热量是否会积累,温度是否会上升,这才是爆炸的关键。在常温空气中,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升温到燃点;在水中爆炸,是因为反应剧烈,放热来不及,温度上升。300度的钠少量可以处理,高中实验制备过氧化钠好像也是加热到融化状态,但有严格的工艺,这工艺条件不一定有,再加上几十吨的钠,不是说百分百爆炸,但绝对是非常非常危险。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0 23:28:04 +0800 CST  
不好意思啊,下周去日本开会,要详细考察某行业,待比较久。所以这边要交接工作,苦逼死了,今天吃饭时间都木有了。争取今明天更一篇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5 17:59:17 +0800 CST  
别光催啊,没人来帮忙的,快来几个朋友一起折腾,多有意思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6 00:01:38 +0800 CST  
发了一篇,被人吐槽名字太土了,不符合风格。打算换个有意思的名字,谁帮我起个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6 16:18:53 +0800 CST  
@husir13_13 2016-11-29 10:10:09
已在微信上关注楼主
非常佩服fb_叶良辰大神的博学,客观理性,幽默风趣,看了fb_叶良辰的帖子后,特别想请fb_叶良辰点评三个人:
1.请点评杨振宁在世界物理学界的贡献和地位;
2.请点评丘成桐在世界数学界的贡献和地位;
3.请点评一下方舟子
PS:帖子标题不代表楼主认为方舟子可以和另外两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方舟子非常有争议,另外话题性方面倒是可以和另外两人相提并论。
-----------------------------
这个话题有意思。
待我先去日本杀几个回合,关注某细分行业好几年了,原先一直是美日占绝对地位,楼主区区不才,联系了一些国内大才,目前技术性能可以匹敌,部分参数落后,部分参数领先,总体马马虎虎,打算未来几年好好和他们干一番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1-29 22:43:21 +0800 CST  
@u_112509235 2016-12-02 15:02:15
顶贴!!楼主忙到日本去了,!等楼主归来,又多了一个中日对比的新话题!(可以包括各种对比)而且都是亲自体验的
-----------------------------
去趟日本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平常心。中日对比,有好有坏,已经有很多帖子了吧,还需要我介绍吗?
虽然不是来旅游的,角度略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板里那么多帖子对日本社会的描述大体还是很准确的。
如果有需要我完成什么未尽心愿的,抓紧留个言,还有2天时间。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2-04 22:13:35 +0800 CST  
好吧,还是说说这趟日本行,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提一点不同的想法。

网上对日本的描述和赞扬,大致都是比较准确的。
比如,非常多无微不至的细节:可以放拐杖的照顾专座。


比如,非常有素养的民众。话外音:中华男儿玉树临风,日本姑娘暗送秋波!

哈哈,开玩笑。日本靠左行,所以电梯是“左立右行”,无论有多少人,宁可排队,也不会去挤占右边的通道。楼主去过地方不少,就电梯这一点,国内只有上海勉强做到人家三成吧。顺便多嘴一句,这姑娘在日本大街大概中偏上水平。

最惊奇的是,这里的卡车,连轮子都是干干净净,几乎就跟新车一样。大部分卡车都是这样蹭光瓦亮的,还看到过几辆运送垃圾的车,也干净的不像话,没有一点异味。


再多的例子就不说了,总之一句话:日本是个非常精致并且精密运行的社会。

楼主办完事情还多2天,虽然完全不懂日文,还是一个人跑去日本农村了,体会一下日本的角角落落。
中国有句话叫“大丈夫不拘小节”,这在日本是完全行不通的,这种精密运行的社会,优点自然不用多说了,有那么多歌颂日本的文章,我就说说不同的想法。

再强调一下,日本社会的优点很多,但因为歌颂的文章太多,我就不重复了。楼主也认为路人都这么谦和蛮好的。日本优点很多,日本优点很多,日本优点很多!好了,强调的差不多了。

这趟来,主要接触过三方面的人:日本高校研究所、日本企业、日本普通民众。
日本普通大学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态度,甩了中国普通大学几条街,这点太有体会了。中国只有名校的某些实验室真正有学术氛围,高校教育估计是中日差距最大的领域了。

东京大学非常普通的校门口。如果大家用谷歌地图来找东京大学,要注意,地图上标注的是“东京帝国大学”,害我瞎找半天,尼玛的!后来才知道,东京大学原名东京帝国大学,二战后为了消除军国主义思想,所有大学名字里的“帝国”都要去掉,就改成了东京大学。


日本企业,很牛逼,这点不用说了,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不知变通!这点是精密运行的日本社会很大的一个副作用,尽管他们把细节做到了极致,把战术执行到完美,但历史大潮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也不是人人都预测准的,尤其是当前这个波澜壮阔急速变化的时代,随机应变非常重要。“精密”附带的属性就是“抗干扰能力弱”,呆板的决策加上精准的执行,技术越做越好,市场越做越小,这是我对日本企业的初步印象,所以他们“破僵局”的能力不强,一旦事情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力挽狂澜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比如,
虽然很多人跑到这里买马桶盖,但依旧改变不了日本家电产业没落的趋势,问问周边的人,还有多少人会嫌弃国产空调冰箱电视机?
日本手机和电脑产业基本也快挂了,楼主读大学那会,索尼的手机和电脑还是很彪悍的,现在么,日本地铁里都是华为手机的广告,看的我倍感亲切!
周末遇到一个朋友,资深的日本通,他说,马上就要轮到汽车产业了,楼主非常惊奇!说实话,日本的汽车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他悠悠吐了一句:就算现在,日本的手机技术也很不错的,那又怎么样?说到汽车,除了市中心,很少看到外国品牌的,头一天从机场到酒店,大巴坐了2个多小时,看到过1辆奥迪、2辆宝马,还有10000+的日系车。
当然,在机床、精密仪器这些领域,日本的实力还是数一数二的。不过,听说最近几年也被中国人折腾的很吃力,非要捞他们技术,不然就找德国人去买,不知道日本企业能不能抗得住。

百闻不如一见,希望大家多走出国门,去外面看看,这比你想象的要简单的多。算是附个攻略吧:
签证找淘宝,300搞定。
来回机票+酒店,找携程。两张机票1800,搞定。酒店比较贵,1000/天,楼主就对“住”比较讲究。
下飞机找到ATM机,银联卡有人民币就可以直接取日元,备10000日元防身,平时尽量用银联卡,卡里有人民币就可以直接刷日元消费。
取完钱,懵了一阵,找到个会讲中国话的售票窗,买票,上大巴。
日本地名基本都是汉字,不会弄错,2小时,下车。
打开手机地图,找到酒店,找会说中国话的工作人员,搞定。
出门随便走,找到饭店,进去一顿English,说懵对方,对方主动拿出英文菜单,配合手机词典,搞定。
地铁和电车比较麻烦,不同线路是不同公司的,所以换乘要出站重新买票,凭借智商优势,在地铁站花费5分钟,搞定。
日本交通很便利,一路换乘,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最后说说一些现象。

空姐不是姐,是大妈和大叔,不过服务态度非常好。国内的空姐行业明显是畸形发展。

最大的印象是中国人的买买买,东京池袋,中国人特别多,走在路上时不时一句中文飘过来。特地去商场看了看,一群群的中国买买买,买东西跟白捡似的!出门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非常反感这些去商场买买买的旅游,毫无意义。

路过一个博物馆,花了600日元(不到40人民币),特意进去看了看,和国内的差不多,区别只是这里放了很多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文物,中国的博物馆放的都是自己的文物。不过话说回来,那些国家还真不如放日本,至少东西能留的下来。

重点来了,这个博物馆的官方英文翻译是:Ancient Orient Museum,这意思大概是古代东方博物馆,这个东方主要指东亚,但博物馆里全是中东的历史。我回到酒店问朋友,他说可能是翻译错了,这个玩笑可就开大了,日本以仔细著称,懂日文的朋友帮忙看一下,这个究竟怎么翻译?如果真的搞错了,我就写信给他们,估计还得陪我的门票钱。

还有,就是强大的某宝。

买了一些面包牛奶之类的,吃的东西比国内要便宜一些,日元乘0.06就是人民币,品质真心不错。

星巴克的卡布奇诺,价格相差挺多的。

平均一顿饭1000日元,下馆子大约10000日元,餐饮支出不大。地铁比较贵,三四站路就是10人民币,这几天地铁开支差不多有500多人民币了。

日本有很多台湾人在旅游,我听到一对老夫妇在找吃饭的地方,以为是中国人,上去打招呼,结果是台湾人,很热情的一起吃了饭,他们一直向我吐槽台湾的政治,还夸大陆好,说的我都很不好意思,只能说大陆也有很多问题之类的。当然,日本也非常关心台湾政治,读卖新闻的头版:


再给大家看个东西:

原本以为靖国神社就公共厕所那么大,没想到还是很雄伟的。

不需要门票,我在门口站了好一会,有一些人到门口先鞠个躬再进去,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那么多为国捐躯的先辈受尊敬程度远不如日本。

老百姓排队在拜鬼,冷眼旁观了一会,很感慨。无论把他们定义成战犯还是屠夫,你都不能阻止日本人对自己先辈的尊敬。

总结一下,日本是一个很值得中国人反思的地方,推荐大家来走一走,会有很多收获。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2-05 20:41:15 +0800 CST  
@u_109553536 2016-12-06 14:18:48
在日本多照几张图片,回来可以发在天涯,让我们了解一下日本的风土人情
-----------------------------
出门很少照相,这次要不是为了大伙,我可能一张都不会照。

从表面上看,日本就是这样了,网络信息还是很全面的,反正就是细节上各种好,民众各种赞,中国买买买既被讨好又被嫌弃,因为他们的规矩实在太多了,中国人通常都会不习惯。

至于进一步的接触,才刚刚开始,对他们财团和精英的概念还不是很熟悉,如果未来能收购几家日本企业,可能就会和他们精英阶层有直接的接触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2-06 14:52:57 +0800 CST  
@nanchangABC:
古代オリエント博物館 单说オリエント就是 Orient的英译,但是“古代オリエント”是 古代近东 的意思。好久没用日语刚查的字典。
---------------------
好像明白了,“东”主要是西方的划分方式,从地中海那边一直到中国,划分为“近东”“中东”“远东”,字面意思就是比较近的东方,比较远的东方。

东方人的划分方法刚好相反,把那边叫“中亚”“西亚”,字面意思就是中间的亚洲,西边的亚洲。

这样说的话,这个博物馆的名字还是很严谨的,只是采用了西方人的叫法,门票钱没指望了!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2-08 11:48:55 +0800 CST  
@舰船沧浪 大段大段的评论真辛苦,见解也很独到,大家可以看看。

对于催更的朋友,楼主只能说声抱歉了!楼主是有工作的,工作是对同事负责,更贴是对网友负责,相较之下,我只能对不住网友了。

最近的话,还是会以整理之前的内容为主,争取每周发一篇公众号,把这些内容整理完了,再开始更新新的内容。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2-12 18:44:21 +0800 CST  
@压力山大2014 2016-12-17 01:06:16
文史艺术一类的东西,就是面对面扯三年也讲不清,还是科技来得清晰。但问题是,楼主在日本瞄一眼大姑娘,春心一动,楼就歪了。
-----------------------------
好吧,认个错。
今天准备了一大篇:《核弹从良记》,争取晚上之前发出。内容有点重复,别介意哈

咱定位明确,就搬砖,不参与历史文化的讨论,哈哈
楼主 fb_叶良辰  发布于 2016-12-17 10:55:31 +0800 CST  

楼主:fb_叶良辰

字数:252418

发表时间:2016-05-14 00: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15 05:08:33 +0800 CST

评论数:104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