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部抗战戏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6 11:02:20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6 17:09:07 +0800 CST  
风月
年幼时听过一个笑话:某皇帝到寺庙游玩,看到禅房门上挂一个匾,匾上书“虫二”两字。皇上纳闷,问老和尚是什么意思。老和尚说:“这匾我来修行时就有了,庙里谁也不懂是什么意思。”这时有一位大臣说:“皇上,我知道匾上的意思,此乃风月无边也。”皇帝说:“和尚怎么还讲风月呢?”那大臣说:“陛下您不知道,常人爱风月是有节制的,和尚尼姑谈起风月来,是没有节制无边无沿的。”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后来才知道,泰山有一个书有“虫二”石碣,“虫”字头上多一撇。某年在大报读到一篇文章,说郭沫若用“风月无边”来解释泰山石碑,其实这个典故早就有了,类似的传说很多。杭州也有“虫二”石碑。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7 18:04:00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7 18:05:40 +0800 CST  
据传有一年, 清代乾隆皇帝带领了纪晓岚等一班御书房人员泛舟夜游西湖,到湖心亭赏月。那天 , 正赶上皓月当空, 凉风送爽。乾隆皇帝一高兴 , 便文思大发, 他吩咐侍从准备笔砚 , 随即在湖心亭上写下了“ 虫二” 两个大字。并关照立碑于岛上。接着, 他问随从道 :“你们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那些御书房人员 ,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 谁也回答不上来。当问到纪晓岚时, 纪晓岚也只说了句 :“ 皇上, 你让我好好想一想。” 就没有了下文。乾隆皇帝见此很不开心。没想到, 因皇帝的驾到来不及回避的一名游客 , 竟意外地随口吟了句:“好一个风月无边 !” 被乾隆皇帝听到后召来问话。那游客不慌不忙地答道:“ 风和月去掉边,不就是虫二两字吗 ? 湖心亭上风月都不着边, 这是皇上即景生情 , 所以知道是风月无边的意思。” 据说乾隆皇帝很欣赏那个人的聪明才智 , 破格将他选进了御书房。 如今的“虫二”石碑, 是杭州市园林文物部门 1982 年重新凿立的。碑中的“ 虫二” 两字, 专门从清代乾隆皇帝所书的“曲院风荷” 与“ 平湖秋月” 两碑字体中挖拓。(引自大爱先生文)

这些趣话很有创意。修在山顶或湖中的建筑,风光寥廓,用风月无边来形容,不光是文字游戏,很有诗的意境。《石头记》暗用这个字谜,《风月宝鉴》又名《石头记》,空空道人看到的风月故事是记在石头上的,而石头是没有边框的,“风月”二字无边框,就是“二虫”。“风月”的“风”是披着衣裳的“虫”,“风月”的“月”乃表面温柔的二姓仇人,“二”者异类也。石头记中的“二”影射的是“爱”——史湘云说不清楚这两个字。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8 18:07:54 +0800 CST  
石头记中“风月”换为“二虫”,意思就明白了。
贾雨村的诗:“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是说孤独和寂寞是二虫害的。
第五回太虚对联上的“可怜风月债难偿”,是说欠二虫的的债没完没了,难以还清。红楼梦曲子中的“风月情浓”,暗示对爱虫过于痴情,犯下大错,因此才写这本红楼梦。《好事终》“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红学家们也头疼这两句,无法圆满解释。但如把风月解为二虫,二虫是败家的根本,就能说通。
第二十三末的“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意思是:从早到晚什么心思都没有,面对“二虫”只有怨恨。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8 18:09:12 +0800 CST  
9 蠢物

红楼梦用的语言是早期白话,在白话文里,习惯是把文言的单音节字换成双音节词。比如把“父”叫“父亲”,“妻”称“妻子”,“石”写为“石头”。可是在红楼梦里,只有在空空道人跟石头对话时用了白话词“石头”,多数情况是只用“石”字。比如故事开始时写: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甲戌侧批:以下系石上所记之文】

这两句是文白混杂的语法,读起来很拗口。连批语共用了三个“石上”,后面两个“石上”纯属多余。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9 07:41:00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9 07:44:41 +0800 CST  
这还不算,书中绝大多数文字,“石头”也不是写作单字“石”,而是使用“蠢物”二字代称。第一回一僧一道与石头对话中,连用了四五个“蠢物”“粗蠢”“质蠢”等字样,在甄士隐梦中,又用了四五个“蠢物”。两处先后用了十来个“蠢物”或“蠢”字。而且在全书文字中“蠢物”或“蠢”字多次出现。如第六回,第八回以及元妃省亲回中,都有“蠢物”(或蠢)直接跟看官对话。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19 17:53:56 +0800 CST  
现在解开这个谜。
作者把口语的“石头”写为一个字“石”,那么“石头”就不是口语石头的概念,而是“石之头”即石头的上部。所以“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批语“以下系石上所记之文”,强调的是“石上”。
“石”为“蠢物”,“石头”就是“蠢物”的头——“蠢”,蠢字拆“三人一日二虫”。
石=蠢物 石头=蠢物之头=蠢=三人一日二虫
三人,指跟作者都有一面之缘的三位清帝。
“春”为“三人日”,康熙名玄烨,三人中一日。他是清帝中出类拔萃的,像个君主的样子。书中有个人物叫元春,玄烨曾给曹家带来春天。
雍正名胤禛,跟秦王嬴政音近,秦王嬴政称始皇后也是坐了十二支,因此以“秦”代之。“秦”字“三人禾”,“禾”在“三人”之下。
乾隆名弘历,作者认为他跟“秦”差不多,故以“三人木”代之。“三人木”,比“秦”只少一笔,即跟秦相似,差不了多少。
甄士隐与“蠢物”“倒有一面之缘”,即作者跟三位清帝都有“一面之缘”。 由此推论,甄士隐不可能是写曹霑,只能是曹頫。困为曹霑跟康熙无缘,雍正间年龄尚小。而曹頫,与三位清帝——“一日二虫”都打过交道。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1 15:36:42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1 15:38:23 +0800 CST  
10 石头记
石=蠢物
石头=蠢物头=蠢=三人一日二虫
石头记,讲述三人一日二虫的故事。即作者与三位清帝的恩怨故事。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3 17:31:03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3 17:32:32 +0800 CST  
11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甄士隐,真事隐。真事不是没写,而是像捉迷藏一样藏在书中,藏在哪里呢?就甄士隐梦中“蠢物”的头,蠢字,三人一日二虫。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6 09:34:36 +0800 CST  
12 情僧录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明明是个道人,却改名情僧,到底是和尚还是道人呢?和尚本该忘情,情和尚更是荒谬。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8 08:25:16 +0800 CST  
“道人”是“说人道人”的意思,“空空道人”意思是:故事中的人物全是假的,全为譬喻假设。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28 16:38:48 +0800 CST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十六字是讲“空”“色”“情”三者的关系,先要弄清作者用这三字的寓意。“空”就是指假设譬喻的艺术手法,即所谓的幻笔;“色”即色欲;“ 情”就是秦,书中的秦可卿。“因空见色”,因为作者用的是譬喻幻笔(空),首先想到的是男女艳情故事,这样最易吸引眼球;“由色生情(秦)”,从色欲故事中构思出秦氏这个人物来;“传情(秦)入色”,作者的仇家是秦始皇一样的暴君,把这个暴君写成一个淫荡女子;“自色悟空”,看官要从色欲故事中解脱出来,那些全是假的。
十六个字连起来的意思是,作者用空虚幻设的笔法来影射一位像秦始皇一样的暴君,把她写成看起来像是乱伦的淫妇,其实全是假的,读者要知道这是譬喻的写法,不要以假为真。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1-30 16:31:03 +0800 CST  
情僧即“秦生”,人物情节全是因为秦氏生出来的。“情僧录”即讲述秦氏衍生出来的故事。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2-02 09:08:36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2-02 09:10:54 +0800 CST  
13 红楼梦。
红楼梦就是第五回贾宝玉的梦,梦境其实就是北京紫禁城,紫禁城建筑多为红色。梦入紫禁城,要知建楼人。紫禁城是明朝人永乐十八年修的,皇帝姓朱,所以红楼梦又是朱楼梦。但明朝人修的朱楼却被清朝皇帝占了,门口还立着大牌坊。因此第五回批语为“红楼一梦”,十七回的批语是“葫芦一梦”,红楼梦即葫芦梦。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6-02-04 09:23:50 +0800 CST  

楼主:微尘土

字数:30579

发表时间:2015-06-20 16: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22 13:44:12 +0800 CST

评论数:2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