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

@傅恩 2018-05-26 09:20:40
唯有修行:认知,心性和功德。有意正宗修持者可以联系我。
-----------------------------
你师傅是谁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12:55:24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后世的经验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贝克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生前担任教会主教十八年,一直致力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详细分化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创建。

《人类知识原理》唯心主义原则性的阐述里有一个贝克莱最有名的名言,即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其意思就是说世界的存在完全是以感知世界的独立生物个体的存在因而存在,如果没有感知个体,那么世界也就不存在。
对于这个理论,贝克莱给予了详细的阐述和推理。贝克莱指出:根本没有第一性的质,因为一切知识都是正在经验着或知觉着的人的一种机能。他指出,物理对象只不过是经验到的诸感觉的积累,习惯力量使之在心灵以内联合起来。否则就不能存在。譬如一张写字台,除非看见它,摸到它,嗅着它,有过他的颜色,形状,气味,它才是存在的:离开了感觉,或者诸多感觉的复合,组合,那便是什么也没有了。这是他著名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原理。其理论与唯物主义相反对。这一理论的诞生之初期受到了很大的嘲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进步,这一理论时被绝大多数的唯心主义者所接受。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形式之一,它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根本否定,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的集合等等。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即贝克莱所指出的“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就是被感知” “对象和感觉就是一种东西” 等等。

贝克莱对“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这一观点心存怀疑。他利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提出疑问,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那就是妄下定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
他相信人有”灵“。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性的。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6:41:43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乔治·贝克莱他还说,我们所看见,所感知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因为天主”密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造成那些我们不断体会到的丰富概念和感官体验“。他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的生命全都存在于天主之中。他是万物的成因,同时我们只存在于天主的心中。
贝克莱不仅质疑物质的真实性,他也提出了”时间“或”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由于我们的心灵所虚构的产物而已。
我们无法感知那组成我们的现实世界的物质,我们无法得知我们的外在世界是什么,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我们是灵。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6:42:30 +0800 CST  
存在就是被感知

在《人类知识原理》的“第一部”(绪论之后)的第二小节末尾,贝克莱说:“因为一个观念的存在,正在于其被感知。”第三小节最后一句话也可以看到贝克莱说:“所谓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首先要理解“存在就是被感知”里的主语“存在”的意思并非指一切的存在。贝克莱说,精神(或叫做心灵、灵魂或自我)的存在是感知不到的,但是虽不被感知到,贝克莱却说精神是存在的。所以这句话里的“存在”指的是除了精神之外一切事物的存在,因此完整的表述应当是:精神之外,存在就是被感知。(为什么说精神感知不到呢?你感觉到“颜色”“痛觉”“愤怒”“喜悦”等等知觉,但没有一个可以叫做精神,也即你感觉到的无非是一系列特殊的知觉罢了,没一个代表精神,所以说精神感知不到,精神在贝克莱那里只能说被理性而不是被感官察觉)
这样,石头、房子、高山、河流、太阳等的存在,就是其被感知。如果你闭上眼睛,这些事物就都不存在。眼前的桌子在你回过头后也不存在,说它还存在着对贝克莱而言是荒谬的(除非你是在“别的精神还在感知着它们”的意义上说它们还存在,这是可以的)。如果你只感知到桌子身躯的一半,那么你说另一半存在着也是荒谬的,因为未被感知到。也即:所有这些事物都是存在于心灵内部的,在心灵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存在。贝克莱把各种事物叫做观念(所以这个词的用法在这些哲学家那里跟一般人用法是不同的),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观念是存在于精神之内的。
当你吃食物、穿衣服时,衣服食物仅仅是观念,所以此时你说你正在吃观念、穿观念(全都发生在“大脑皮层”以内)对贝克莱而言是毫无问题的。对贝克莱来说,这仅仅是语言问题,也就是你如何去称呼眼前的现象的问题,只是人们习惯了某种语言方式,改一下不习惯而已,实质的都是一样的。就像人们习惯说用“笔”写字而对用“茶杯”写字感到不习惯一样,“茶杯”这个语言记号当然也可以(被规定)指代原先“笔”所指代的事物,只是语言使用的习惯性问题。

贝克莱为什么会得出这个观点呢?他的根据在哪里呢?
“远古时期”(假设我能用这个词的话)人们提出一个观点可能都是不加论证的、直言的,好似顷刻间洞察到真理一样。无须解释,洞察到了,这就够了,带有点神秘色彩。但贝克莱那个时期的哲学已经掌握了相当的论证能力了,即提出一个命题常常是需要经过论证、分析、足够理由的。(虽然在最初提出来的时候很可能是一种灵感式的突发。)总而言之,看看贝克莱如何论证这个命题相信会很有好处。
下面是我个人对贝克莱思路的比较随意的回忆、粗略与零散的总结:(可能不完全精确,可不看)
1,哲学界设定了一种“形而上学实体”,也被叫做“物质”,对它的解释是:不是颜色,不是声音,不是“触觉”.....不是任何可感知的属性,是感知不到的,但颜色、声音等各种现象都源自于它,它是作为事物的根本。贝克莱则认为这样的“形而上实体”的设定是很任意的。怎么能证明一种感知不到的事物是存在的呢?
2,贝克莱说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观点更符合一般人常识。因为常识里“存在”无非就是你接触的、感知的那些内容,所以他说突然设定一个感知不到的、不是颜色、不是声音、不是任何知觉的“物质实体”,是违背常识的。
3,贝克莱说,去掉“物质实体”,没有坏的结果,或者更容易设想各种事物。有些哲学家设定“物质”的意图可能是觉得凭借它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但贝克莱认为这个假设做不到这点,反而会招致一些困难。
4,洛克说,世界的“声音”“颜色”等属性不是它本身固有,而只存在于大脑里,至于“物体的体积”“数量”等性质,则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贝克莱说,不通过“颜色”,则“体积”等也无法设想,不如直接认为所有属性都是存在于心灵的。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6:45:23 +0800 CST  
存在就是被感知

解读

这就是佛学的基本观点。佛学的认为世界就是心法,世界如幻,就是由色受想行识意的构成的。

「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声闻缘觉听佛这些开示,明白了,不再执着这个身心是我。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大小乘经论里头讲得很多,可是这其中真正的意思能体会得到的人不多,为什么?真正体会到了,他就证果。小乘初果,我们大家都知道,初果必定是五种见惑放下,也就是说断掉了。


五种见惑里面第一个,身见,执着这个身体。色身,物质的这个身体是色法;受想行识,我们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这是说受;除了受之外,还有想,想前想后,想东想西,所谓是妄想一大堆,这属于心法;有行,行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个念头跟这个肉身,念念相续不断,这叫行。五蕴的确是有相当的深度,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能够理解,能够做到,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小乘初果就是圣人。最后一个是识,识就是妄心,所有一切虚妄的根本,无论是色法心法,它是根本。

弥勒菩萨跟佛的对话,是世尊问弥勒,说:「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是经的原文。要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世尊问弥勒菩萨,凡夫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多念?有几个相?有几个识?这话是这么个意思。这些话我们听都听不懂,怎么动个念,有几个念、几个相、几个识?我们真是听不懂。


但是弥勒菩萨回答,我们就明白了。弥勒菩萨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个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念念成形,这一句是答复有几相,相就是物质现象,弥勒菩萨说每个念头都有,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一个形,每一个物质现象,就是色相里头都有受想行识。我们看到这个才恍然大悟,这五蕴有了一个初步概念。一直到最近这几年,量子力学家公布他们研究的结果,说物质现象根本就没有,是假的,不是真的。

他们用的方法,跟佛在经典上讲是同一个道理,就是把这个物质,最小的物质,把它分析。佛经上说的是从牛毛尘开始,牛毛比较粗,尖端上有一粒微尘,我们现在讲它有吸引力,它在牛毛尖端上不会掉下来。这很小的一个,也许眼睛很好的人能看见。把牛毛尘分成七分,七分之一这就很小,所以叫羊毛尘。羊毛细,羊毛尖端上那一粒尘是牛毛尘的七分之一,佛用这个分法。再把羊毛尘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同样用这个分法,兔毛尘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学了一点物理学的人,能懂这个道理,水虽然有密度,在高度显微镜下,它还是有空隙。


这一粒微尘能够从水的空隙里面走,它没有障碍,所以叫水尘。水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是金属,金银铜铁锡,金属。金属的密度大,但是当中还是有空隙,这一粒微尘,金属它可以通过,它没有障碍。这就是它很小,那么大密度里头还是有隙缝,它能钻得出去。金尘的七分之一,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微尘。佛经上讲的微尘是这个,肉眼看不见,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也许佛说的微尘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原子,大概是这个东西。八十年前发现原子,认为这是物质里头最小的,可是八十年之后,这发展太快,把物质的谜底揭穿。微尘再分析,叫色聚极微,佛说了一个笼统的话,色聚极微。色聚极微,大概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基本粒子、夸克。基本粒子跟夸克合起来大概有一百多种,这是色聚极微,很小了。这个还能分,再分为七分之一,就叫极微之微。佛说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


现在科学家真的将这个夸克再分,分到最小的,科学的名词叫微中子。微中子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起来等于一个电子。原子里头,原子核、中子、电子,绕着原子核转的那个电子,一百亿个,就是一百亿分之一。科学家真有办法,他把它找出来了。找出来再分就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这就跟佛讲的极微之微,再分就没有了。没有了是什么东西?看到是什么东西?看到的是念头的波动现象。所以这一下就发现,物质怎么来的?物质是念头来的。你看这个跟佛经上讲的,佛说「相由心生」,佛三千年前讲,相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是念头生的,心生的,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6:56:53 +0800 CST  
存在就是被感知

解读

这就是佛学的基本观点。佛学的认为世界就是心法,世界如幻,就是由色受想行识意的构成的。

量子力学与意识 五个不可思议的实验会让你相信现实只是幻觉!_搜狐其它_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50398364_119998

你需要知道最重的事就是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完全解释量子力学是什么东西。里面一个无法被解释的现象就是一个系统的行为会被观察者所影响,让一个系统原本的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些实验会显示实验的结果会被观察者所影响,而量子力学该如何面对意识想法会影响物质现实的后果。

1. 薛丁格猫 Schrödinger’s cat

哥本哈根诠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可能是到如今最出名的量子力学的一种诠释。在量子力学里,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这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关键特色。波函数是个数学函数,专门用来计算粒子在某位置或处于某种运动状态的机率。测量的动作(观察者)造成了波函数塌缩,原本的量子态机率塌缩成一个测量所允许的量子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神不会玩骰子”而反对这诠释。不过所有计算与估计的准确性证明哥本哈根诠释是对的。不过他的支持者在减少中因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实验里波函数塌缩的神秘现象。 最有名的实验可以显示这现象的荒谬性就是 Erwin Schrödinger 的薛丁格猫实验

2. 电子绕射现象 Diffraction of electrons

双缝实验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它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像波浪一样的行为)。

双缝实验的基本仪器设置很简单,将像雷射类的相干光束照射于一块刻有两条狭缝的不透明板,通过狭缝的光束,会抵达照相胶片或某种探测屏,光的波动性使得通过两条狭缝的光束相互干涉,形成了显示于探测屏的明亮条纹和暗淡条纹相间的图样(波浪状态下会形成许多的条纹)。

双缝实验可能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实验。因为当观察者出现时很奇怪的事就发生了,那些粒子穿过双缝时会停止干涉现象,变成传统的两条纹图案,而行为不在像波浪一样形成许多条纹。

那些粒子好像在有观察者的情况下不想表现出他们的本性一样。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所有的系统都无法在被观察的情况下而不被影响。

3. 加热的富勒烯 Heated fullerene

富勒烯是一种完全由碳组成的中空分子,形状呈球型、椭球型、柱型或管状。富勒烯不仅含有六元环还有五元环,偶尔还有七元环。

最近一群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由Zeilinger博士带领下用雷射光照射移动的富勒烯,然后用一个外在的来源加热,他的分子开始发光,而富勒烯的移动会自动躲过阻碍物(像波浪一样跟上一个例子类似)。但是很奇怪的是当观察者出现后它们的行动又开始跟一般依照物理规则的粒子一样正常。

4. 冷却测量 Cooling measurement

量子力学里最有名的一个原理就是Heisenberg的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这原理说你无法同时预估一个量子物体的速度与位址。我们越准确的测量一个粒子的速度,我们就越无法准确的测量它的位址。但在大的宏观物体里量子力学的定律一般无法被察觉到。

美国Schwab博士最近的实验用一个小的铝条发现了量子效应。这铝条在空中两边被固定住,受到外在影响时会震动。他后来加了一个可以正确纪录铝条位址的仪器在旁边,结果是发生了两件很有趣的事。

第一件事是,任何测量的动作都会影响铝条的位址。简单的说研究家可以准确的估计铝条的位址,所以依照Heisenberg的不确定性原理,观察者改变了它的速度,才能预估它的位址。

第二件事是,让研究家很意外的是有些测量的动作让铝条冷却。所以观察者的存在还可以改变铝条的物理特性。


5. 冷却粒子 Freezing particles

大家都知道不稳定的放射性粒子会衰变,但科学家发现每个粒子的寿命会在观察者的观察下增加。这量子效应第一次在1960年被预测,后来在2006年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Wolfgang Ketterle给证明。

这文章里用激发铷原子的衰退来做研究 (光子在它的基本态下可以衰退变成铷原子)。在这系统里他们观察用雷射光激发原子的后果。这观察用两种方式进行: 持续性 (系统持续的被脉衝光照射),与脉衝状 (系统不定时的被更强大的脉衝光加热)。

结果是与量子力学的预估一样,外在光的影响减慢了粒子的衰退,让它们变回基本态。两种方式的效应规模都与预估的一样。铷原子的寿命最多被增加到了比原先多30倍。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05:04 +0800 CST  
存在就是被感知

解读

这就是佛学的基本观点。佛学的认为世界就是心法,世界如幻,就是由色受想行识意的构成的。


量子力学与意识

这些实验证明了观察者在观看时可以改变现实,所以 Carl Jung 与Wolfgang Pauli (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先驱) 是正确的当他们说物理学的定律应该与意识被看为同一件东西。

科学家快要承认我们的世界只是我们脑子里的幻觉,是不是很恐怖?

这所有的实验都证明你无法观察一个系统而不对它做任何改变。

这可以由量子去相干(Quantum decoherence)来解释,指的是一量子系统状态间相互干涉的性质随着时间逐步丧失。 在一个量子系统里,一个系统跟一个比它大的系统互动时它会开始失去的原有的性质而顺从更大的系统。就像薛丁格猫一样,那只猫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而无法被世界隔离。

量子去相干的说法表示这整个世界都是量子去相干的后果。而许多物理学家会表示”世界上没有粒子”或”基础层面上没有时间的存在”。

所以到底是观察者(创造者)还是量子去相干的原因? 越来越多科学家相信我们的思考程序是被这些量子效应所制造。所以观察何时结束,现实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在于你本身。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06:28 +0800 CST  
人类思维与量子力学间的奇妙联系:意识到底来自哪里?|量子|意识_新浪科技_新浪网 http://tech.sina.com.cn/d/f/2017-03-03/doc-ifycaasy7389120.shtml

一些科学家认为,意识是什么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也有人认为意识仅仅是一种幻觉。然而,更多的人认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意识到底来自哪里。长期以来,意识之谜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一些研究者甚至尝试用量子力学来对其进行解释。意料之中的是,这一主张总是受到外界的质疑:用一个未解之谜来解释另一个未解之谜听起来很不可取。不过,这样的想法并非看上去那么荒谬,而且也不是研究者的一时兴起。

首先,思维在早期量子理论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这让物理学家感到很不愉快。其次,量子计算机被认为能完成普通计算机无法做到的任务,这让人想到,大脑也能做到一些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事情。“量子意识”虽然广受嘲讽,但并不会消失。

量子力学是目前用来描述原子和亚原子世界的最佳理论,也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量子力学中最广为人知的谜题或许是这样一个现象:量子实验的结果会因为我们选择测量哪种粒子的性质而发生改变。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11:53 +0800 CST  
当这种“观察者效应”首次被量子物理学的先驱注意到时,他们感到非常困惑。这似乎推翻了所有科学背后的基础假设:存在一个与我们完全无关的客观世界。如果世界是根据我们是否观察以及如何观察而运作的,那么“现实”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这些研究者中,有些人不得不做出“客观性”其实是一种幻觉的论断,并认为意识必须被允许在量子理论中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对其他人而言,这完全讲不通。当然,爱因斯坦也曾经抱怨道,月亮只有在我们看它的时候才存在!

现在,一些物理学家推测,暂且不论意识是不是会影响量子力学,事实上,意识可能正是源自量子力学。他们认为,我们需要借助量子理论才能完全理解大脑运作的机制。可能是这样吧,或许因为量子物体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所以量子大脑也能同时拥有两个互相排斥的想法?

这些观点都纯粹是猜测,量子物理学是否在意识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如果不考虑其他,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显示了量子力学会不可思议地促使我们思考。

展示思维在量子力学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最著名例子当属“双缝实验”。想象一束光照在一块具有两条狭缝的不透明屏幕上,一些光会穿过狭缝,抵达另一块屏幕。

光可以被视为一种波,当波从两条狭缝穿过之后,它们会互相干涉。如果它们的波峰相同,就会达到加强的效果;如果波峰和波谷重合,它们就会互相抵消。这种波的干涉被称为衍射,会在后一块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分别是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的区域。

这一实验在两百多年前就被用来展示光具有波的行为特征,远早于量子力学的出现。双缝实验还可以用量子粒子(如电子或组成原子的其他微小带电粒子)来做,结果十分违反我们的直观感觉:这些粒子呈现出类似波的行为特征。也就是说,当一束粒子穿过两条狭缝时也会发生衍射,产生干涉图案。

假设这些量子粒子是一个一个地穿过狭缝,它们也是一个一个地到达屏幕。很显然,并没有什么东西会让这些粒子在运行路线中发生干涉——然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会出现干涉条纹。这样的结果暗示我们,每个粒子会同时穿过两条狭缝,并且与自己发生干涉。这种“同时经过两条路径”的状态被称为“叠加态”。

接下来便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地方。

如果在其中一条狭缝中(或者就在狭缝之后)放置一个探测器,我们就可以知道任意一个粒子是否穿过这条狭缝。然而,此时干涉现象就会消失。只是观察一个粒子的路径——即使观察行为没有干扰粒子的运动——结果就发生了改变。

物理学家帕斯库尔·约当(Pascual Jordan)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师从量子物理学大师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他曾这样描述:“观察不仅会干扰需要被测量的东西,而且会创造它……我们迫使(一个量子粒子)接受了一个确定的位置。”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制造了测量结果。”

如果确实如此,“客观真实”似乎就不再存在了,但情况其实更加诡异。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14:28 +0800 CST  
如果确实如此,“客观真实”似乎就不再存在了,但情况其实更加诡异。

如果自然的行为变化取决于我们是否“观察”,那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小把戏,使自然亮出底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测量一个粒子在双缝实验中的路径,但只在它穿过狭缝之后进行测量。届时,这个粒子应该已经“决定”好要选择一条路径还是同时走两条路径。

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这样的思想实验,而在下一个十年就有人进行了这个“延迟选择”实验。实验中采用了很聪明的技术方法,对量子粒子(光子)的路径——此时应该已经做出了单一路径或叠加态的选择——进行了测量。

实验的结果正如玻尔所预测的那样,我们的测量是否延迟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我们在光子到达探测器之前进行测量,结果就是注定的,所有干涉都会消失。大自然似乎不仅“知道”我们在观察,而且知道我们想要去观察。

在这些实验中,无论我们在何时发现了一个量子粒子的路径,它的可能路线就会“塌缩”到单一的明确状态。此外,延迟选择实验的结果显示,纯粹的观察,而非测量引起的任何物理干扰,就可以导致塌缩。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塌缩只会发生在测量结果映入我们意识之中的时候?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15:55 +0800 CST  
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接受了这种可能性。“顺理成章地,对物体的量子描述受进入我意识中的意念所影响,”他写道,“在逻辑上,唯我论可能与目前的量子力学相吻合。”

惠勒甚至提出,生命的存在,包括所有具有“观察”能力的生命,可能已经使之前众多可能的“量子过去”转变成了实在的历史。惠勒称,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从宇宙一开始就成为了参与者。用他的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参与性的宇宙”中。

到了今天,物理学家在如何最好地解释这些量子实验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在某种程度上,怎么解释还要取决于你。无论如何,我们都很难忽视这样的暗示:意识和量子力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22:18 +0800 CST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就提出,意识和量子力学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作用于另一方向。他指出,无论意识能否影响量子力学,或许量子力学本身就包括在意识之内。

彭罗斯问道,假设我们的大脑中存在能对单个量子事件作出反应并改变状态的分子结构,那这些结构能否转变为叠加态,就像双缝实验中的粒子?在神经元受电信号触发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这样的量子叠加态?

彭罗斯称,这是有可能的。我们能够同时保持看似矛盾的精神状态,这并非什么古怪的感觉,而是实实在在的量子效应。毕竟,人类大脑所能处理的认知过程目前还远在计算机之上。或许我们还能进行某些计算任务,是使用传统数字逻辑的常规计算机所无法胜任的。

在1989年出版的《皇帝新脑》(The Emperor‘s New Mind)一书中,彭罗斯首次提出了人类认知中的量子效应。这一构想被称为“Orch-OR”,是“协同客观崩现”(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的缩写。彭罗斯认为,所谓“客观崩现”,即量子干涉的塌缩和叠加态是一个真实的、物理性的过程,就像气泡的破裂一样。

彭罗斯还指出,引力是日常事物——从我们所用的桌椅到宇宙中的行星——不表现出量子效应的原因所在。他认为,比原子大得多的物体不可能达到量子叠加态,因为它们的引力效应会迫使两种不相容的时间-空间形式实现共存。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23:15 +0800 CST  
在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学家马修·费希尔(Matthew Fisher)提出,大脑可能含有某些特定分子,能维持更加稳固的量子叠加态。他特别指出,磷原子的原子核可能就具有这种能力。

磷原子在活细胞中无处不在,它们通常以磷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1个磷原子会与4个氧原子结合。这些离子是细胞内的基础能量单位。细胞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分子内。ATP分子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组成,当其中一个磷酸基脱离时,就会释放出能量供细胞使用。

活细胞内具有将磷酸根离子组合起来并使其分解的分子机制。费希尔提出,两个磷酸根离子可能会出于一种特殊的叠加态,称为“纠缠态”(entangled state)。

磷的原子核具有一种被称为“自旋”的量子性质,这使它们更像是微型的磁体,两极指向特定的方向。在纠缠态中,一个磷原子核的自旋取决于另一个磷原子核的自旋。换句话说,纠缠态是一种涉及不止单个量子粒子的叠加态。

费希尔称,这些原子核的量子力学行为很可能会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抵抗量子退相干过程。他同意铁马克的计算结果,认为量子振荡(如彭罗斯和哈默洛夫所假定的)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强烈影响,并且“几乎随即退相干”。但是,原子核的自旋并不会与周围环境发生强烈的互相作用。

很显然,磷原子核自旋时的量子行为也必须受到“保护”,以免因退相干过程而过快消失。费希尔称,如果磷原子整合形成了“波斯纳分子”(Posner molecule),那这种情况是可能的。波斯纳分子是由6个磷酸根离子和9个钙离子组成的集群。有证据表明,这种分子集群可以存在于活细胞中——尽管现在还远未有确切结论。

费希尔称,在波斯纳分子中,磷原子的自旋可以抵抗退相干达一天左右的时间,甚至在活细胞中也是如此。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运作。这一假说认为,波斯纳分子可以被神经元吞噬。一旦进入神经元内部,波斯纳分子就能通过分解并释放钙离子来触发神经元将信号发送给另一个神经元。

由于波斯纳分子处于纠缠状态,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可能也因此纠缠在一起:或许可以称之为一个“想法”的某种量子叠加态。“如果原子核自旋的量子过程真的存在于大脑中,那它很可能十分常见,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费希尔说道。

费希尔最初是在开始思考精神疾病的时候想到这一假说的。“三、四年前,当我决定探索锂离子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到底有没有显著效果时,我踏入了大脑生物化学的领域,”费希尔说道。

含锂药物广泛用于躁郁症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没有人真正了解其中的机理。“当时我并没有在寻找量子物理学的解释,”费希尔说道。但是不久之后,他翻到了一篇论文,里面报道了含锂药物对大鼠行为的不同作用取决于锂元素的不同形式——又称同位素。

这一现象实在令人困惑。从化学上来说,不同的同位素有着几乎相同的反应特征,因此如果锂发挥作用的方式与传统药物一样的话,那它的同位素应该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费希尔意识到,不同的锂同位素,其原子核可能具有不同的自旋特征。这一量子性质可能影响了锂药物的作用。例如,如果锂取代了波斯纳分子中的钙,那锂的自旋可能会“感受”并影响磷原子的自旋,从而干扰磷原子的纠缠。

如果确实如此,就可以解释锂为什么可以用来治疗躁郁症了。目前,费希尔的假说还只是一个有趣的想法,未经证实。不过,有好几种方法可以用来验证这个假说,首先就是验证波斯纳分子中磷原子的自旋能否长时间保持量子相干性。这正是费希尔下一步的目标。

当然,费希尔也十分谨慎,不希望自己与早先有关“量子意识”的观点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这些观点充其量只是高度推测性的假说。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29:12 +0800 CST  
我们应该看到“量子意识”其实有着相当长的历史。量子理论发展的初期就有了“观察者效应”和有关思维作用的假说,从那时开始,量子力学中就很难排除意识的部分。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2016年,最著名的“量子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的阿德里安·肯特(Adrian Kent)推测,意识可能会以微妙但又可以可探测的方式改变量子系统的行为。

肯特对于这一假说十分谨慎。他说:“在尝试明确地表述关于意识的问题时,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原因让人相信,量子力学就是那个正确的理论;量子理论的问题也不能确定与意识的问题有关系。”

不过,肯特也表示,我们很难单纯用量子物理学之前的理论来描述意识,包括意识可能具有的所有特征。

一个特别令人困惑的问题是,我们的意识能体验到非常独特的感觉,比如红色或烤培根的气味。除了那些视觉受损的人之外,我们都知道红色是什么样的,但我们无法交流这种感觉是什么,物理学上也无法告诉我们红色应该是什么样的。

广告
类似这样的感觉被称为“感受性”(qualia)。我们将这些感觉视为外部世界的统一特征,但它们其实只是我们意识的产物——这一点很难解释。事实上,哲学家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在1995年就将此称为意识的“研究难题”。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30:22 +0800 CST  
“每一次对意识和物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都会陷入深深的麻烦之中,”肯特说道。这也促使他提出,“如果假设意识能改变(尽管可能是很轻微和微妙)量子可能性,那我们就可能在意识演化的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

换句话说,意识可能真的会影响测量的结果。这么说来,我们就无法明确地界定“什么是真实”。但是,意识可能会影响我们在量子力学中进行观察时各个可能结果出现的机会,以一种量子理论本身无法预测的方式。肯特表示,我们或许能用实验方法寻找这些效应。

肯特还勇敢地估计了发现这些效应的概率,他说:“我觉得或许有15%的概率可以说,某些与意识有明确关系的东西会导致量子理论出现偏差;在未来50年里用实验方式探测到这一结果的概率或许有3%。”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31:18 +0800 CST  
大卫·查默斯是当今世界哲学舞台受到广泛关注的澳大利亚哲学家。为了推进世界的意识科学研究,普及有关知识,他发起和参与了一项极富创意和韵味的活动,即不定期举办“感受性质音乐节”。感受性质是当今包括查默斯在内的一些心灵哲学家在对心灵进行“地理大发现”和探矿式深掘过程中所发现的一片“新大陆”。该活动最先由美国哲学家理查德·布朗发起,其主唱为查默斯,参与演出的是来自纽约大学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J.杜勒、D.席勒等,音乐表现的主题是人的意识和感受性质。

查默斯对包括心身问题在内的心灵哲学的研究,至少有三大特点。第一,他撰写和发表的关于心身问题尤其是关于意识问题的论著是最多的,著作有多本,论文有几十篇之多,其中影响最大、被引证讨论最多的是他的专著《有意识的心灵》。第二,他提出的“意识困难问题”以及所建立的意识理论已成了争论最多、最大的对象,参与讨论的人数很多(活跃在心灵哲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几乎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由之促发的论著也很多。第三,查默斯哲学研究的范围广泛,除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之外,还发表了逻辑学、语义学、人工智能、心理学等方面的论著。

在心身问题研究中,他集中研究的是意识的起源与本质问题。由于他自认为其研究带有科学的特色,因此常把其理论称作关于意识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理论。从个性特点上说,这种二元论同时又带有自然主义、双重语言论、心身两面论、泛心论、实在论、物理主义、功能主义的倾向。他认为,围绕意识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从解决的难易程度看,人们所关注的意识问题有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两大类。所谓容易问题是容易解决的意识问题,如意识所表现出的整合作用、内在控制作用、可报告性等,一旦说清了有关功能是如何执行的,那么它们便迎刃而解了。困难问题则相反,即使说明了它是怎样由神经过程、功能组织完成的,问题依然故我。意识的困难问题有三个方面,即感受性质问题、心理的主观内容问题和主观经验的存在问题(主观经验状态为什么是存在的?怎样从物质性实在中产生出来?)。这些已得到了心灵哲学家的广泛认可,并成了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在他看来,解答意识的困难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意识如何产生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是寻求一种说明或解释。他认为,把意识与物质关联起来、让意识从物质中产生出来的心理物理规律或原则有三方面,即结构一致性原则、组织不变性原则和信息两面论。他所找到的原始的解释项像牛顿所发现的万有引力一样,是一种足以导致意识起源的东西。他称之为“泛心原”。泛心原既不同于宏观物理现象,也不同于微观物理实在,是所有物理理论都解释不了的东西,因此可以说是不同于物理东西的心理的东西,但根本上,它又不是物理实在之外的东西。就此而言,这种理论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理主义理论。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36:26 +0800 CST  
内德·布洛克是美国重要的心灵哲学家,他在意识研究中经常被引证和讨论的成果是关于意识四重区分的理论。许多人在研究时一出场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为意识下定义,其实这既不符合逻辑,也忽视了意识的复杂性。意识尽管只是一个词,好像指一种单一的现象,其实它有很多指称,即可表示很多不同的实在。根据布洛克的看法,“意识”一词可同时指称四种不同的实在,或有四种意识,即自我意识、注视性意识(内在扫描、高阶思维)、路径或通达意识、现象意识。前两种比较常见。所谓路径意识,主要是与我们的理性思维活动和“数字化”信息的接受、处理、储存有关的意识。它只涉及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不涉及对它们的生动体验。这类意识的例子很多,如许多人在进行逻辑思维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在所思考的问题上,这种思维是有意识的,但没有主观经验特征的显现。所谓现象意识是对生动呈现出来的主观的质的特征和经验的意识,常被称作有意识的经验,或简称为经验。现象意识是非认知、非功能、非表征的意识,是与人的体验、人所经验到的质的特征有关的意识。这种意识主要存在于对象知觉、躯体感觉、情绪经验、形象思维等之中。在理性、逻辑思维活动中,如果主体有意识地反观自照自己从事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和伴随的内心体验,他也可得到现象意识。

布洛克的另一有特色和影响的工作是,正当功能主义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推进之时,他以著名论文《功能主义的麻烦》给以当头一棒。他指出,功能主义不能解释心理状态的或者说心理状态中或它以外的质的状态,因此功能主义是不能成立的,至少是部分不能成立的。因为感受性质不仅是知觉、情绪等心理现象的质的特征,而且是所有一切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或人能内省、感受、体验到的经验的主观特性。它们不处在因果链上,不是由刺激、外部环境直接引起的,也不能作为原因直接引起人的生理变化及行动,即是说不符合功能主义对心理意识现象的功能定义。但它们显然不是物理现象,而是精神性的意识现象,就在心理王国之中。因此功能主义对心理意识的界定是错误的,不能包容、解释感受性质。除了这一类基本的责难以外,布洛克还从其他方面对功能主义发起了进攻。例如,他指出功能主义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沙文主义和自由主义。两者本来是对心理的归属的两种极端的看法。前者只承认人有心理状态,否认人以外的事物包括机器人、其他有机体以及其他可能星球(如孪生地球)上的人有心理现象,否认它们有精神的属性,因而陷入了人类沙文主义。后者则正相反,主张人以外的、能实现他们所界定的功能属性的物理实在都有心理意识现象。两者本来水火不相容,但功能主义在面对感受性质时则可能同时陷入这两种境遇之中。另外,在布洛克看来,“颠倒的感受性质”、“感受性质缺席”这类事实也是功能主义无法解释的。总之,功能主义困难重重。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38:53 +0800 CST  
高新民:心理现象是真实属性还是人为归属?---解释主义对物理主义的发展_生命太极拳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eb92f00102xpl6.html

作者简介: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 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 高新民(1957-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

原发信息:《学习与探索》(哈尔滨)2017年第20178期 第1-8页

内容提要:解释主义既是一种解释学,同时又是一种具有革命和叛逆意义的心灵哲学理论,认为精神或心灵不像自古以来人们天经地义地认识的那样,是实在地进化出来并自在存在的,而是人们为解释的需要而归属于人的。这些观点从特定的角度发展了物理主义,至少为物理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解释主义在解答心灵的本质问题时提出了一种革命性、建设性的思想。它引出的新的有意义的但过去被掩盖、遮蔽的问题是,人们关于心理现象的认识究竟是实在的反映,还是归属或解释的产物?解释主义的最大的理论功绩是对心理因果性问题做了大胆的探索,尽管仍有种种问题,但为唯物主义进一步具体说明心理的能动的反作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解释主义对物理主义的发展还体现在新解释主义对它的新的回应和解读之中。解释主义从特定的角度发展了物理主义,至少为物理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客观上有活跃物理主义研究的作用,因此有理由说它为物理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在发展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心理现象/解释主义/物理主义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40:35 +0800 CST  
英美最近流行的解释主义既是一种解释学,同时又是一种具有革命和叛逆意义的心灵哲学理论。作为一种解释学,它有一致于欧洲大陆解释学的地方,如探讨文本理解所以可能的条件,但它关心的解释对象不是书籍、绘画之类的文本,而是人的话语和别的躯体行为;它要揭示的解释所以可能的条件主要是非语言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是带有整体论性质的哲学理论,由此决定它具有学科多态性的特点,即同时是解释学、意义理论、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作为一种心灵哲学理论,解释主义相对于常识、传统哲学乃至已有的物理主义都发起了一种“哥白尼式转向”,其表现是,它不仅对立于二元论,否认心理现象有独立的本体论地位,而且作为一种特种形式的物理主义,有对其他形式的物理主义的超越,例如对一般物理主义所承诺的心理现象的二阶的、随附的存在地位也表示怀疑,其激进的形式甚至根本否认这种存在地位,强调人本无心灵,本无意向状态,心理状态是我们的解释性投射的产物,是我们为了解释人的行为而强加给人或归属给(attribute to)人的。质言之,精神或心灵不像自古以来人们天经地义地认识的那样,是实在地进化出来的,而是人们为解释的需要而设定的。对此,丹尼特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人的心灵本身是人们在重构人脑时为了方便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制品。”[1]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41:54 +0800 CST  
一、戴维森的异常一元论与丹尼特的“心灵祛魅”

著名哲学家戴维森和丹尼特是解释主义的奠基人,他们所创立的解释主义相对于后来派生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释主义可看作是经典的解释主义。

戴维森之所以把自己新创的心灵哲学称作解释主义,是因为他对解释有特殊的感情和解释,以至解释成了他的哲学的真正的轴心。他认为,许多传统的问题实质上是解释问题,或可转化为这个问题。例如“什么是意义”这个问题,可转化为:解释者如果要理解一种异邦的语言,必须知道什么?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东西?质言之,从零开始理解一种语言即“彻底的解释”的充分条件是什么?因此意义问题就是解释问题。人们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常说他有某某信念和愿望,在戴维森看来,这不能理解为这个人真的有信念和愿望,因为说他有心是由于解释者将信念等归属或投射于他了。因此人有心还是无心的问题完全是一个解释的问题。由于重视解释,可以说戴维森就是分析世界的解释哲学家,就像说伽达默尔是大陆哲学中的解释哲学家一样[2]。

戴维森的对心灵的解释始终与对语言尤其是解释者不理解的言语的解释连在一起。受蒯因“彻底的翻译”的启发,他看到了这样的事实,即在观察人际交流时,人们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言语和行为,每个人既是说者、被解释者,又是听者、解释者。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对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及其言语做出解释,例如理解外国人及其言语行为。这意味着,彻底或从零开始的解释(radical or from scratch interpretate)事实上是可能的。现在的问题是,理解、解释他人的话语和行为是如何可能的呢?换言之,要得到这种解释,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或知识?这一问题就是戴维森的解释理论的出发点。他说:“解释理论是要由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协力完成的一项工作。它的研究课题是一个或多个说话者的语言行为,它告诉我们这个或这些说话者的某些表达式的含意是什么。最后,解释理论能被用来描述每一个解释者所具备的知识。”[3]

通过对解释的条件尤其是非语言条件的地毯式的、掘地三尺的搜索,戴维森发现,人们之所以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言语行为,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解释理论。这理论就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常说的常识或“民间”(folk)心理学,即每个正常的人心里所拥有的以信念、愿望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能帮助人完成解释和预言行为的资源。正是由于人们有这样的资源,因此在人们解释说他人有信念等心理状态时,并不是有对实在的反映,而只是把信念等投射于他人身上了。因此我们关于心灵、思想等的观念,不是关于客观存在的心理状态、属性、过程的反映,因为在他看来,根本就不存在信念之类的心灵状态,而是人们为了解释的需要而构造出来,然后强加或归属于人的。对信念等所做的归属,类似于把经纬线归属于地球。从实质上看,这种心灵哲学是一种本体论上的一元论、概念上的二元论,戴维森把它称作“异常一元论”。它只承认一种实在,如人只有一个大脑,大脑中只发生了一种事件,但可用两种语言即心理语言和物理语言来描述。当用心理语言予以描述时,这事件即为心理事件,当用物理语言予以描述时,即表现为物理事件。基于此,戴维森得出了一切心理事件都是物理事件的物理主义结论。这显然是一种彻底的唯物一元论,但它又是异常的,因为他的解释主义强调心理类型不能还原为大脑类型或认知类型。其原因在于:诉诸人做事的理由(如信念等)对行为的解释,具有整体论特征,同时依据的是合理性和准确性/连贯性这样的规范标准,因此截取的是事件中带有宏大特征的东西,根本不同于用物理语言描述时从实在中截取的东西,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用任何系统的方法把心理学所说的信念等事件、状态、功能等与各种大脑状态关联起来,没办法把前者还原为后者。如果解释主义是对的,那么类型同一论、还原物理主义、功能主义就都是错的。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解释主义是物理主义的话,那么它是一种异常的物理主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例物理主义。

丹尼特的解释主义也强调:世界上不存在客观的、自在的心理现象,当人们根据意向心理学对一现象做出描述和解释时,它便表现为心理现象,如果改变看待对象的框架或方式,如改用计算或物理的策略,那么它就可表现为计算或物理现象。因此心理现象不是实在的性质或状态,而是类似于工具性的东西。既然如此,他有时甚至主张将它们予以取消、抛弃[4]。他不仅不反对人们把他与戴维森看作是解释主义的倡导者,而且强调自己的解释主义是不同于戴维森的投射解释主义的规范解释主义。根据他倡导的规范原则,人们“应该”或“应当”把信念归属于这样的造物,在特定条件下,他(它)应当有这样的信念。他的任务就是要约束、规范这个“应当”。他说:“我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解释的约束的。”[5]223也就是说,这种解释主义的任务不是说明心理现象的机制、基础,不是为其在自然界寻找本体论地位,而是为心理现象的解释或归属提供原则和约束性条件,为说人们“具有”意向状态提供限制性条件。丹尼特思想的特点还在于:通过复杂的、迂回曲折的分析路径最终达到了解构传统心灵观念、祛除心灵的神秘性这一目的。下面的结论足以表明这一点,他说:“人的心灵本身是人们在重构人脑时为了方便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制品”[5]12,即心灵不是人身上客观存在的现象,不是人脑的高层次的状态或属性,而是人为解释的需要而加给人、归属于人的。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7 07:42:35 +0800 CST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422

发表时间:2018-05-25 22:03: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5 16:55:24 +0800 CST

评论数:30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