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于是,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解读 万法唯心 万法唯识也。

-----------------------------------------------------

如果有一真理可以先验地说将出来,那就是这一真理了,因为这真理就是一切可能的、可想得到的经验所同具的那一形式的陈述。它比一切,比时间、空间、因果性等更为普遍,因为所有这些都要以这一真理为前提。

解读 心法是世界的源头与展开。所谓阿赖耶识种子是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14:03:33 +0800 CST  
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①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②,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近的都有效;因为这里所说的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解读

客体和主体的分立,以及时间、空间形式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这是西方哲学不同于印度哲学的重大区分。

主体是认识的主体,客体是通过主体的关联才成为整体的世界。认识的方式,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也只有在时间空间的数学场域中,通过主体客体的分别但又联系,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也就是说,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这段话,就是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完整诠释。也符合唯识学思想。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15:55:45 +0800 CST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提出者是库尔特·考夫卡等。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何谓“场域”?“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进一步说,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相对独立性既是不同场域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不同场域得以存在的依据。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继M·福柯之后,法国又一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大师,他和英国的A·吉登斯、德国的J·哈贝马斯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著述在国际学界广受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学者的注意。布迪厄称得上学术杂家,他的社会学中融入了人类学、教育学、哲学、艺术、语言学、历史、文化学等诸学科的内容,可谓包容丰富、错综复杂。一般认为,场域理论是他的基本理论,在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试图对布迪厄的这一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场域和资本
对于场域(field)这一概念,布迪厄这样说过:“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能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而是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布迪厄研究了许多场域,如美学场域、法律场域、宗教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每个场域都以一个市场为纽带,将场域中象征性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例如,艺术这个场域包括画家、艺术品购买商、批评家、博物馆的管理者等等。
场域不仅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概念,也是他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分析单位。布迪厄选择这一理论分析工具和分析单位是与他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布迪厄是从人类学迈入社会学殿堂的,他对人类学的方法情有独钟,在对阿尔及利亚原始部落研究中,他成功地运用了人类学方法。至于对法国现代社会的研究,要涉及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能否使用人类学方法?第二,如何使用人类学方法?
布迪厄早期研究深受列维—斯特劳斯的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结构主义的思想提出了批评,在这两个问题上也没有妥协,他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将人类学的方法应用于现代社会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法国人P·拉宾诺对他启发很大,拉宾诺选取了一个群体(法国的社会改革者精英),这个群体在20世纪20年代关心城区规划,反对种族主义和阶级压迫,拉宾诺对这一群体进行了人类学的研究。布迪厄由“群体”(group)这一研究单位扩大到“场域”,在场域中,群体占据了位置,他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正是依托于场域这个基本单位而展开的。
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这种竞争和策略的目的是生产有价值的符号商品,而符号商品的价值依赖于有关的消费者社会对它的归类,符号竞争的胜利意味着一种符号商品被判定为比其竞争对象拥有更多的价值,并可将之强加于社会,布迪厄称之为“符号暴力”。他认为:“策略是实践意义上的产物,是对游戏的感觉,是对特别的、由历史性决定了的游戏的感觉,……这就预先假定了一种有关创造性的永久的能力,它对于人们适应纷纭繁复、变化多端而又永不雷同的各种处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场域可被视为不定项选择的空间,它为其中的社会成员标出了待选项目,但没有给定最终选项,个人可进行竞争策略的多种搭配选择,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这些结果中,一方面可以体现出选择者的意志,即个体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可体现出选题的框架要求和限制。
说场域是充满力量的,是指个体在场域中展开竞争,每一个场域中都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任何统治都隐含着对抗。在布迪厄看来,甚至场域的确定和场域边界的确定,都充满着不同力量关系的对抗。他以个体间的互动来定义场域的界限,场域的界限是由场域自身决定的,没有先验的答案,“场域的界限在场域作用停止的地方。”[4](P98)布迪厄由此提出了资本(capital)这一概念:“在场域中活跃的力量是那些用来定义各种‘资本’的东西。”布迪厄的资本概念不同于经济学家所用的资本概念,他把资本视作积累起来的劳动(以物化的形式或“肉身化”的形式),这种劳动可以作为社会资源在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群体所占有。
场域内存在力量和竞争,而决定竞争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一种资本不与场域联系在一起就难以存在和发挥功能。资本不仅是场域活动竞争的目标,同时又是用以竞争的手段。布迪厄把资本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后来,他又补充了象征资本。
布迪厄学术
布迪厄的资本概念是他的社会学宗旨的具体体现,他主张社会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打破人们的错觉,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说过:“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职责在于对社会的运作进行科学分析……既然有一个研究社会的科学(即社会学),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发掘隐秘,特别是统治者不愿看到的被揭露的隐秘。”他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赌场,赌场是一种完全竞争的、没有惯性、没有积累、没有对已有财富和特征继承的世界,赌场上每个赌徒面对着同样的输赢概率,机会是平等的。而社会不同于赌场,社会活动也不同于赌博,社会活动的参加者是以异质性的身份参与的,这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他们拥有不同质或量的资本。资本在场域中不是平均分配的,资本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是一种排他性资源,同时又是新一轮社会活动的起点,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资本分布结构,体现着社会的资源和权力结构,这种起点的不平均决定了竞争活动的不平等。
场域自主化
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域,场域的多样化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分化的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自主化实际上是指某个场域摆脱其它场域的限制和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固有的本质。为了说明场域的自主化,布迪厄区分了一个给定的空间中的两种“生产场域”,一种是“限定的生产场域”,另一种是“大规模的生产场域”。限定的生产场域是与场域本身的特殊化共同扩展的,而大规模的生产场域是社会场域的扩大,有更多的外在影响进入,社会力量和世俗力量更多的渗透,此种场域,边界往往模糊不清,特殊化程度不高。
在限定的生产场域中,生产是为了其它生产者即场域中的行动者和制度,这时,供给方同时也是需求方,限定的生产场域即自主化的场域,或者说具有自主性的场域。布迪厄在经济学的启发下,研究了“自主性的度”。他认为,一个场域越是自主的,这个场域的生产者只为本场域其它生产者生产而不为社会场域的消费者生产的程度越大。这样来看,自主性最强的场域是科学场域,其次是高层次的艺术场域,相形之下,法律场域较少自主性,而自主性程度最低的是政治场域。因为科学场域是自主化的典范。所以,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越是从社会场域和权力场域中获得了自主性,这个场域的语言越具有科学性。一个场域中的竞争和策略不仅取决于符号商品的价值,还有此场域的自主性,因为自主性强的场域遵循的是“是非”逻辑,自主性弱的场域遵循的是“敌友”逻辑。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16:00:25 +0800 CST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是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1886年3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在那里接受基础教育。1903-1904年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对科学和哲学产生强烈兴趣。回到柏林后,师从C.斯顿夫(C.Stumpf)研究心理学,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10年起,他同M.威特海默(M.Wertheimer)和W.苛勒(W.Kohler)在德国法兰克福开始了长期的和创造性的合作,“似动”(apparentmovement)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他本人也成为格式塔学派三人小组中最多产的一个。1911年,考夫卡受聘于吉森大学,一直工作到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精神病医院从事大脑损伤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工作。战后,美国心理学界已模糊地意识到正在德国兴起的这一新学派,因而劝说考夫卡为美国《心理学公报》写一篇关于格式塔的论文。这篇论文题为《知觉:格式塔理论导言》(Per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Gestalt Theory,于1922年发表。论文根据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1921年,考夫卡刊布《心理的发展》(Growth of Mind)一书,该书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心理学界誉为成功之作,它对改变机械学习和提倡顿悟学习起过促进作用。自1924年起,考夫卡先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27年被任命为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研究教授,主要从事知觉的实验研究。1932年,考夫卡为了研究中亚人,曾随一个探险队进行调查工作。在探险队得了回归热病,复元之后,他开始写作《格式塔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该书由纽约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公司于1935年出版。这是一部意欲集格式塔心理学之大成的著作,但是极其难读,史界对此贬褒不一。1941年11月22日,考夫卡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 [1]
心理场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图1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运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
环境和地理
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由于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一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例如,一个动物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地理环境),无法获得置于障碍物后面的食物(行为环境),在这样一种心物场中,自我的张力是明显的。当顿悟使这个场获得重新组织时,也即当动物发现它可以绕过障碍物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使动物得到食物,同时清除了这一心物场中的张力。这里,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于:动物在产生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情境的所有因素。如果动物不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即没有行为环境,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产生不了心物场的张力;如果动物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但它的自我没有这方面的欲望或需求,问题也不会存在,因为同样产生不了心物场的张力。以此类推,地理环境也是如此。
勒温在界定他的场的概念时援引了爱因斯坦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2] 但是勒温的场主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场。勒温所借用的是物理学场论的观念,也即他自己所说的把场论作为一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勒温在这种观念和方法指导下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则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心理学理论
在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前者表明了一种动力观点,后者则突出了整体在动力中的意义。事实上这是两个彼此相互依存的概念,即可分而为二,也可合而为一。因此我们曾提出了勒温的“整体动力观”,它蕴含着整体与动力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体动力观已是勒温场论思想的体现,但它却不是场论的全部,以整体动力观为线索来理解场论,可把动力性和整体性看作是场论的两个基点。从勒温的思想发展上来说,当他开始建构起紧张系统学说时,场论已具雏形。勒温自己就曾说,“用紧张系统这一概念来代表心理需求,已明确含有一种场论的意义”。因为从概念水平上进行分析,紧张指一种系统的状态与其周围诸系统状态的关系,已经体现了场的动力特点。随后,当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成熟的时候,他的心理学场论也就形成了。生活空间就是人的行为发生的心理场,人与环境被看作是一个共同的动力整体。它包含三层意思: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环境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这种动力作用驱使一个人克服排斥力,沿着吸引力方向,朝着心理目标前进;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带壁的领域,最后实现目标。把动力观与整体观结合起来,或把紧张系统与生活空间结合起来,就是勒温心理学场理论的基本形式。
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和勒温的生活空间论,都把心理因素注入到客观环境的作用过程中去,强调了主体的作用;行为环境和生活空间都是由心理和环境两种因素构成的主-客混合环境。从其强调主体作用的角度看,把社会生活环境描述成富有活力的社会空间,揭示了人类行为的进取性,他们的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们都忽视或否定了客观环境对心理的决定作用,因此,他们的环境论带有随意性。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他们的理论逐渐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16:01:21 +0800 CST  
@liupei2017 2018-05-25 21:16:39
说的挺多,论的挺多。得先过自己这一关
-----------------------------
我在解读 叔本华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1:27:13 +0800 CST  
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①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②,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近的都有效;因为这里所说的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解读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经句出处:
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唐·实更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第十六》

经句语译:
了知一切法就是心的自性,即能成就智慧之身,别无他处可悟。

词语解释:
自性:自体真实不易的本性。

经句的智慧:
本句说明的是初发心即成等正觉的道理。初发心时,现前之法即是无上菩提;了知一切法即是心的自性,是现前之相。初心是开始,正觉是终点;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智慧之身,也就成佛了。
宗密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曾解说一切法即心自性:“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乃至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故一切法如镜中相。《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能遍兴造一切趣生,造善造恶受苦受乐,与因俱故知一切无非心也。”“三界唯心"即是说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的所有现象皆由一心所变现。离开此心,就无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尘的种种境界,就无一切相;即使分别自心,因为心不能看见心,也无相可得,所以说一切的法就如同镜中的影像一般,是幻非真。
宗密大师强调的是如来藏,认为一切的善恶苦乐皆源出于此。

即心即佛 编辑
佛宗用语,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
见《达摩血脉论》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祖堂集。马祖传》 道一每谓众曰:“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
《道一禅师塔鸣并序》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1:55:39 +0800 CST  
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①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②,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近的都有效;因为这里所说的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解读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心,具备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础。这就是马祖道一首先要讲“即心即佛”的出发点。在《语录》中,马祖道一告诉弟子们:
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达摩大师从南天竺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俱亦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在这段话里,马祖首先肯定即心即佛,然后指出它是达摩所传的上乘之法,又引《楞伽经》为证。其论证的推理过程是:因为诸法性空无自性,求法者应无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所以众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运无碍。从而要求求法者,不要颠倒不要外求,“着衣吃饭,长养圣胎”,思想上达到自信自立。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1:56:58 +0800 CST  
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①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②,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近的都有效;因为这里所说的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解读


心即万法,万法即心,是何意义?

佛法以心为宗,离心佛法不可得,何以故?万法是心之用,离心万法从何起!

万法是总称,指心所引起的一切作用,包括清净心与染污心二门。譬如觉悟不离心,迷惑不离心;菩提(梵语bodhi)不离心,烦恼(梵语klesa)不离心;解脱(梵语vimoksa)不离心,轮回(梵语samsara)不离心;涅盘(梵语mirvana)不离心,生死(梵语samsara)不离心;贪心不离心,喜舍不离心;我慢不离心,无我不离心。依此类推,心所引起的无量作用,称为万法,万法不离心,离心万法不可得,是故称之为,心即万法,万法即心。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1:59:18 +0800 CST  
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①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②,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近的都有效;因为这里所说的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解读

原来宇宙就是自己,身体也是自己,佛也是自己,六道即心变,万法归一,万物同体,皆如梦,宇宙乃至地球,只有一个自己,即心。

“万法唯心”的心不是凡夫的妄想心,是与诸佛平等的心,是诸佛已经证得了的心。此一念之心、是诸佛之心与众生之心“三心一体”。所以,吃饭是禅,穿衣是禅,生活中的一切莫不是禅。因为心是万法根源,所以心即是禅。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开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2:03:15 +0800 CST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于是,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解读 万法唯心 万法唯识也。

-----------------------------------------------------

如果有一真理可以先验地说将出来,那就是这一真理了,因为这真理就是一切可能的、可想得到的经验所同具的那一形式的陈述。它比一切,比时间、空间、因果性等更为普遍,因为所有这些都要以这一真理为前提。

解读

心法是世界的源头与展开。所谓阿赖耶识种子是也。


首先要明白一切善法,一切佛经,都以心为根本,怎么个根本法。可以从两方面说,
一:世间种种善法诸部经书在性修上都是以心为修的目标和修的基础,都是从心处下手。这点破相论上说的很清楚,种种外法其根本目的都是在修心,只是诸道路不 同但终点都是一样的。就如坛经说的,“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 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法无定法,因人心有万种缺漏,所以就产生了万种方法来对应人心的万种缺漏,以上就是为什么万法尽在自心和万法因人而起的 一个原因,即万法的目标都是人心。
二:第二个原因就联系到自性自度了,人心因为红尘蒙蔽产生了万种缺漏,若人能以觉为师,常思己过,常持正见,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爱打游戏,但如果他打游戏 到要耽误事的时候能及时醒悟并纠正自己,这便是一次“觉”和智慧的出现,也是一次正见的把持,然后他觉得他控制不好自己,所以他就叫他妈来监督他,这便是 “法”的出现,同样往大了的说,人因贪嗔痴三毒而种诸恶业,而万法便因此而置,若人在犯贪毒的时候能醒悟或者觉察一次,想办法制止并且去执行他的办法,而 且成功地取得了功效,这本身便与世间制贪的诸法没有差别。心有万种缺漏便能逐渐察觉万种缺漏故能从自心中产生对应的万种缺漏的法,这是第二个为什么万法尽 在自心的原因,即心能因智慧而生对应缺漏的万法。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2:04:19 +0800 CST  
@爵士猫大懒虫 2018-05-25 21:55:39
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①都认作根据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②,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
-----------------------------
liupei2017: 评论
可见误人。我心自是人心。何来佛心。既无佛,亦无佛心。以己心为佛心,则不如无心

评论 liupei2017:我心自是人心,不假,但我心只是虚妄之心,本就是空性。

评论 liupei2017:我心自是人心。何来佛心。佛祖慈悲,揭示我空法空。凡夫要真的证得万法空性,也就证得无上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佛性佛心也。

评论 liupei2017:既无佛,亦无佛心。凡夫由于业力与轮回,无量劫来无明障蔽,执着于我我所,有着顽固的分别心,才堕入轮回流转。凡夫人生,才是无意义的人生,痛苦的人生。

评论 liupei2017:以己心为佛心,则不如无心。凡夫不知有佛法,顽固的坚持我法、我所法,不知道万法唯心,你只要不断修行,熏习你的阿赖耶识种子,缘分到了,自然证得菩提心。【以己心为佛心,则不如无心】之无心,你的业力就是你的心,何来无心耶!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5 22:16:52 +0800 CST  
@一之门 2018-05-25 22:29:35
花开灿烂
古树虬枝
相向而行
比翼各表
-----------------------------
东西均是同根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5:37:59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笛卡尔 (近代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编辑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出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
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笛卡尔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他创立了著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笛卡尔的宗教信仰在学术圈中一直被严格地争论着。他声称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以及“沉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但是在他自己的时代,笛卡尔被指控宣扬秘密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信仰。与他同时代的布莱兹·帕斯卡说,“我不能原谅笛卡尔;他在其全部的哲学之中都想能撇开上帝。然而他又不能不要上帝来轻轻碰一下,以便使世界运动起来;除此之外,他就再也用不着上帝了。” [8-9]
斯蒂芬·高克罗格的笛卡尔传记中写到,“他作为一个天主教徒有着很深的宗教信仰,并一直保持到他死的那一天,并带着坚定的,热情的探索真理的渴望。” [10] 在笛卡尔死于瑞典后,克里斯蒂娜女王放弃了她的王位转信罗马天主教(瑞典法律要求统治者是新教教徒)。她一直联系的仅有的天主教徒就是笛卡尔,他曾是她的个人家庭教师。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04:10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

笛卡尔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我们并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所不能怀疑的是“我们的怀疑”。意指:我们无法去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件事时的“怀疑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是有真实性的,并非虚假的产物。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 的事物,他却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


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尔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尔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来让我们得到这个概念。即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尔继续推论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之前的恶魔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骗人们,因此借由不断的怀疑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经由证明过后的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即笛卡尔将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虽然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尔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07:40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最著名的思想。出自《方法论》。
字面意思:“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注意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深层意思:笛卡尔的哲学命题,采用所谓“怀疑的方法”,是在求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们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笛卡尔也就是从他的 “我思故我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这个思想的主体不能被“怀疑”,那么就有一个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体”。换句话说,因为我存在,所以必须有一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够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
这句被笛卡尔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17世纪前的东欧和21世纪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笛卡尔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09:14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我思故我在”其实就是在近代西方哲学史,构筑了【心灵实体】的观念。【心灵实体】就是对应印度思想的佛学的【心法】的观念。

笛卡尔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这无疑是正确的。这个【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是西方哲学的【主体观念】的起点,有了【主体之我】,才有了【客体之世界】。

【我】是【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也就是心法心所法,也就是色受想行识意之六识身。这个【我】就是是身心结合的我,脱离肉体的独立存在的心灵是要大大的怀疑的。

但是,笛卡尔的思路与佛学不同。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笛卡尔也就是从他的 “我思故我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这个思想的主体不能被“怀疑”,那么就有一个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体”。换句话说,因为我存在,所以必须有一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够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

笛卡尔的上帝观念直接源于【怀疑之我】的存在,必须有一个源头,这就是上帝。说明笛卡尔还是认识到人的有限性,【怀疑之我】的有限性。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21:51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

第二个沉思是“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为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笛卡尔在书中说:“精神可以用它本身的自由,对一切事物的存在只要有一点点怀疑,就假定它们都不存在,不过决不能认为它自己不存在。”通过推论,笛卡尔得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是真实的,“没有什么对我来说比我的精神更容易认识的东西了”。

笛卡尔得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是真实的,这已经接近佛学的无常、空性的思想,万法如幻,一切都源于心法。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25:27 +0800 CST  
第六个沉思为“论物质性东西的存在;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笛卡尔在这一沉思里充分阐述了他的二元论思想:“我”既是精神的,又是肉体的,一个整体中具有两个“我”。精神具有单一、完整、不可分的属性,而肉体是可以分割的。笛卡尔以“物质性东西的存在”和对“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沉思结束了他的这一系列沉思。

这与佛学的思想是一致的。“我”既是精神的,又是肉体的,一个整体中具有两个“我”。精神具有单一、完整、不可分的属性,而肉体是可以分割的。佛学的色法,就是心法与物质的融合。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云何瑜伽師地?謂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五識相應意,有尋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無心地。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無依,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云何五識身相應地。

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

「五識身自性」,就是這「五識身」它本身的體性,叫做「自性」。和別的法不同的,所以叫做「自性」它自己的體性,叫「五識身自性」。

「彼所依」又是什麼?「五識身」的「所依」是什麼?「彼所緣」的是什麼?「彼助伴」是什麼?「彼作業」是什麼?這一共是分五段,「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分五個。這五項,五種事情彼此之間不衝突,他們互相和合、互相隨順,互相和合沒有衝突,在一起工作,大家做這一件事,和合起來做這一件事叫做「相應」,這「相應」就是這麼講。「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我隨順你,你也隨順我,我也不向你搗亂,你也不向我搗亂,大家和合起來做,這叫做「相應」。那麼有多少樣事情互相的和合呢?就是這五樣事,就是一個「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這五法。「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這是第一段。

何等名為五識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就這五識。每一個識都是有它的體相的,所以叫做「身」,這個「身」是一個體的意思。但是別的地方也有說是有阻礙,有礙,有障礙的那個礙,有礙的意思,所以叫做「身」還有這麼解釋的。但這個「識」是心法,它為什麼有什麼礙呢?因為它所依,它所依的根是有礙的是色法,所以它叫做「身」有這麼解釋的。

也有說六識身,六識身那麼第六意識,它所依的根不是色法了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云何眼識自性」,先問怎麼叫做「眼識」的體性呢?「眼識」的體性是什麼樣子呢?

「謂依眼了別色」,那麼這就是「眼識」的「自性」。這個眼識的相貌,眼識的體性是很難說的,難說也要說!那怎麼說法呢?就說這個「依眼」,這個眼識它是以眼為所依,這個眼就是眼根,以眼根為所依,所以它叫做「眼識」。「了別色」,以「色」為它了別的境界,所以叫做「識」。那麼就是這個明了性叫做「眼識」的「自性」這樣解釋,這個解釋也是很好,這是「眼識」的「自性」。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前面說「謂依眼」,這裏又要解釋這個眼。「彼所依者」, 就是這個眼識它不能夠獨自的存在,它不能夠獨自的存在發生作用的。它要有一個憑藉,它要有一個住處,或者是怎麼講也可以,它要有個住處。它的住處是誰呢?這個地方說是「俱有依」。「俱有依」這是怎麼講法呢?就和它同時的存在活動,同時的活動,同時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動的時候一定它所依靠的這個東西和它同時存在的,不然的話它不能活動。這個眼識有的時候生起作用,有的時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常在的,眼根是一直相續不斷地存在的。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36:06 +0800 CST  

世界即是表象。

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康德首先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这在本书附录中将有详尽的交代。


解读

从理论意义的角度来看,笛卡尔明确地把自我概念作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从自我出发推论出上帝的存在,继而根据上帝的存在推论出物质的存在。这一逻辑顺序使哲学的重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使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这是近代哲学主题的重大转变,而笛卡尔是这个转向的肇事者。同时,笛卡尔对自我和理性的强调有利于突破经院哲学对理性的禁锢,提高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过去,自我屈从上帝,理性屈从信仰,而在笛卡尔这里,认识的秩序正好发生逆转,哲学的探求不是先上帝而后自我,而是先自我而后上帝;不是先信仰而后理性,而是先理性而后信仰。笛卡尔所确立的这种自我的“主体性原则”,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本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以此为开端,西方近代的理性主义哲学家—理性为最高权威和主宰万物的无限力量,试图用理性、精神来克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是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极大程度的高扬,从而也使近代西方哲学成为主体性哲学。 [5]

笛卡尔哲学,只是构建了一个【怀疑之我】【心灵之我】,本无所非议。但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所谓的无神论思想借助【怀疑之我】【心灵之我】予以歪曲,以【人文之我】反对【上帝】,高举【我执】大旗,由此西方社会无神论不断壮大。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42:38 +0800 CST  
笛卡尔在心理学上的观点和重大发现,对后来心理学颇有影响。
他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理论著名的代表。他的反射和反射弧的重大发现,为“动物是机器”的论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提出,反应----刺激的假设。
但是笛卡尔的反射概念是机械性的,他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没有心灵,人是有心灵的,这样的推断是二元论的典型表现。另外,心神交感论也是笛卡尔在身心关系上二元论的又一典型表现,他认为,人的肉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心灵和人体即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他认为人的原始情绪有六种: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其他的情绪都是这六种原始情绪的分支,或者组合


对本能理论的贡献。自作家Thomas Aquinas(1225-1274)提出本能的概念,并相信动物具有本能,但是人类不具有本能。他主张,人类具有能双重的本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或身体的和精神的(智力的)--但是支配人类的物质本性的规律与支配动物的规律不同,这种区别的原因来自于“人是上帝创造的特殊产物”的观点。许多早起的科学家为了动物动机和人类动机之间意义深远的相似性而争论。表面上看,人类和动物都被相同的规律操纵着,但是,又似乎存在着差别。笛卡尔提出了能调和这两种观点的解释:在意志行动水平之下的身体行为,能够被机械地解释(本能),但是与诸如道德品行这样的事情有关的行为就在意志的控制之下,笛卡尔主张,身体和精神(意志、灵魂)相互作用,作用发生的位置就在松果腺。某种身体行为,例如性行为,就发生在精神的控制之下而不是一些机械的简单产物。这种双重的观点能够同时呼应科学家和天主教会的观点。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13] 。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26 06:46:35 +0800 CST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422

发表时间:2018-05-25 22:03: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5 16:55:24 +0800 CST

评论数:30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