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秦氏与雍正驾崩

古代用干支纪年月日时,现在的年青人已经不大熟悉了。但是十二地支对应的十二生肖人们还是熟悉的。像笔者这一代人,五六岁时就听大人们念叨:“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戌狗亥猪。”每个人都知道,去年蛇年,今年马年明年羊年。生在虎年就属虎,出生的干支年月日时的八个字就是“生辰八字”。因此批语的“十二支”就是“十二年”。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0 08:10:23 +0800 CST  
那这个十二年是影射谁呢?一定是跟作者有密切关系不能忘记的人。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坐了十三年,但如果按计算周岁那样记年,不足一整年的略去不算,那他的坐位只有十二个整数年。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2 10:48:47 +0800 CST  
雍正元年——癸卯——兔
雍正二年——甲辰——龙
雍正三年——乙巳——蛇
雍正四年——丙午——马
雍正五年——丁未——羊
雍正六年——戊申——猴
雍正七年——己酉——鸡
雍正八年——庚戌——狗
雍正九年——辛亥——猪
雍正十年——壬子——鼠
雍正十一年——癸丑——牛
雍正十二年——甲寅——虎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2 10:49:28 +0800 CST  
“十二支”暗指雍正坐位整数地支,掐去了两头。一头是康熙驾崩的壬寅年,这年十一月十七日雍正登基,还是康熙年号,到年底共有四十三天;两头的另一头是乙卯年,这年是闰月年,到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驾崩,共二百五十八天。登基年跟驾崩年两头加起来共有三百零一天,不足一年。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2 10:49:55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2 10:50:42 +0800 CST  
《石头记》并没有忽略这一点,第二十八回的“三百六十两不足”作了补充说明:
宝玉笑道: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3 09:45:12 +0800 CST  
药方中的“三百六十两不足”,你就是翻烂《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也找不出这个药名来。似乎是说,这几味药价值昂贵,恐怕不止三百六十两银子。但这只是表面文意,真正意思是说雍正坐位不止十二整支,还有两头,两头合起来不足一年——“三百六十两不足”。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3 09:45:48 +0800 CST  
前一末对此有个解释,林黛玉葬花诗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六十”就是指一年。林黛玉悄悄告诉看官:下一回贾宝玉给我开的药方,“三百六十”说的是年。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3 09:46:26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3 09:47:11 +0800 CST  
“两不足”即登基那年与驾崩那年两头不足一年,不算在十二支内。(药方中谐音暗示此人是玄烨所生,福临之孙,死后无头……另文解释)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5 10:14:05 +0800 CST  
第十四回“十二支”批语说的是坐位整数,第二十八回“三百六十两不足”是补充两头的零数。两处文字合起来,是较为完整的表述。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5 10:14:28 +0800 CST  
通过以上解析,可以大体断定,《石头记》中秦氏之死暗写雍正之死。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7 07:02:55 +0800 CST  
自然科学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往往会提出一种“假说”,然后用事实验证。现在不妨把“秦氏之死隐写雍正驾崩”看成假说,再拿书中的内容验证。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7 07:03:19 +0800 CST  
雍正十三年驾崩,秦氏之死写在第十三回,唱秦氏的红楼梦曲子《好事终》标明为“第十三支”。雍正坐位按“虚年”算是十四地支,秦氏发丧写在第十四回,第五回太虚幻境秦氏的画和判词排在第十四位,第十回张友士给秦氏开的药方也是十四味。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7 07:03:46 +0800 CST  
秦氏之死暗喻雍正驾崩,大体得到验证。
第五回贾宝玉做梦,秦氏房中的摆设铺陈全是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帝王将相家的东西,“死封龙禁尉”和异常隆重的葬礼,都在暗示秦氏的特殊身份。第十三回“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则是雍正暴亡后,朝野对其死因不明,纷纷议论猜测的生动描述。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9 08:46:07 +0800 CST  
由此可以推论,批书人就是写书人,所谓“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庚辰本第二十一回批)是也。因为这个暗喻如果被朝堂知道,是有杀头之罪的,作者不可能把这个暗写的意思告诉别人。那为什么又用批语的形式向看官作暗示呢?因为世人如果都看不出来,岂不是白写了?又要瞒过御用文人的眼睛,又怕读者看不懂,这就使作者陷入两难的境地,慨叹“谁解其中味?”所以只好假装作批书人,在批语中提供一点线索,让后人了解作者的苦心和真实用意。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9 08:46:34 +0800 CST  
甲戌本凡例中说:十二支是“红楼梦之点睛”,意思就是十二支是画龙点睛之笔,读懂这一隐喻,红楼迷宫的路径就会豁然开朗。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7-29 08:46:55 +0800 CST  
秦氏
作者用幻笔写的仇家第一个就是秦氏,即秦可卿。
甲戌本第十三末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所谓史笔,即写的不是儿女情事,而是国家大事。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8-10 07:14:53 +0800 CST  
“情天情海幻情身”,秦可卿这个人物是重中之重,但又是一团迷雾。刘心武先生认为她不是常人,思路完全正确。可惜他认为秦氏是王爷的格格,还是找不到谜底。刘先生是写小说的,秦可卿是个女的,当然只能是格格。但先秦诗歌里,写为女人的不一定是女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没有人认为《离骚》的主体是女人,“众女”也不是女人而是小人。红楼十二钗全是戏子,秦氏是女戏子,并不等于她扮演的剧中人也是女子。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8-10 07:15:26 +0800 CST  
秦氏,顷逝也,十二三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秦可卿,顷刻倾也,他的驾崩又很突然出人意外。“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天香二字,天和日也,天香楼隐喻皇宫,顷刻人丧皇宫的隐语。秦氏之死不是写家事,而是写历史大事,所以批语说“用史笔也。”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17-08-12 16:35:04 +0800 CST  

楼主:微尘土

字数:17712

发表时间:2017-06-11 19:21:0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2 15:36:48 +0800 CST

评论数:1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