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历史的人性——宋金战史(长篇连载)

以上是一种说法。历史上,就刘豫被废之事还有另一个版本。

据岳珂的《鄂国金坨稡编》卷8记载,刘豫被废是因为岳飞使用了反间计,说军中抓住了完颜兀术的密探,岳飞故意责备说:

“你不是军中的张斌吗?派你去齐国商议诱引四太子(完颜兀术)之事,怎么一去不回呢?我只好另派人联络,现在已经商定,今冬会合长江南侵时,让四太子中我圈套……”

密探为免一死,就将错就错认作“张斌”。

于是,岳飞另作密信,内容是与刘豫共同谋害完颜兀术,交给密探说:“这次饶了你,赶快回金国送信,约定举兵日期。”并割开“张斌”的皮肤,将密信藏入再缝上,再三关照,千万不可丢失。

密探没有高烧痛死,一路逃回金营。

完颜兀术大惊,急忙向金主报告,于是刘豫被废。

这故事里完颜兀术的角色定位属于“二百五”,他就不会想一想,岳飞能认错人,难道他的手下能同时认错人,一个个都是斜白眼不成?故事起个题目大概可以叫《二百五不懂斜白眼》。

如果金廷真确认刘豫谋反,还能让他平和安稳地活到自然死?

既然谋反,总有属下和帮凶,那些人都是谁?

……

不作进一步推演了。

岳珂大小也是个进士,这故事编得如此粗糙且逻辑混乱,不知这功名是否粘他爷爷的光。

其实刘豫只是金廷权斗的一枚棋子,既无法统也无威望,只要愿意,王豫、李豫、张豫……是谁根本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刘豫覆灭,让岳飞突然失去了为排斥“军改”,而借以发力的“北伐”支点,不得不改变其相应的斗争策略。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18 12:11:17 +0800 CST  

@自在一百年

排斥“军改”出于本性。岳飞从一个农民小兵,做大到战区司令,对自己亲手创立的事业怀有一份情感很正常,但这不聪明,也太强势,更不懂政治。“心无杂念”只存在理论中,这反人性,成神之后另当别论。

“居前跃进攻击,张 刘居后经略地方保证后勤,相机乘势跟进。”的说法有些不顾事实。

首先,“居前跃进”岳飞自己都不认可,敌强我弱那是现实。《乞出师札子》都已经说了,要把敌人骗到家里来打伏击。你这说法比他牛得多。

其次,张、刘、韩都有自己的防区,打仗不是打架,也不是自杀式袭击,攻防平衡那是前提。

另外,纵观古今中外所有实例,外交政治永远都是基于实力的妥协。
这里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以南宋当时的实际能力,不打不舒服斯基,到底为了什么?除军权掌控的因素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之后我会给出我的观点,到时欢迎批评指正。

至于后来的“朱仙镇大捷”以及“河北义士”的群起响应,我几乎有十成的把握可以证明,那都是岳珂全无逻辑的胡扯。后面会有非常详细的阐述。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18 17:16:04 +0800 CST  

就在金廷罢黜刘豫的差不多时间,岳飞奉诏到建康(南京)行朝奏事,张戒《默记》记录了期间发生的一个事件。

当时岳飞与幕僚薛弼同行,两人探讨了一个话题:

“近谍报,虏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阙,为朝廷计,莫若正资宗之名,则虏谋沮矣。”

岳飞说,近据谍报,金人要把钦宗的儿子“丙午元子”(钦宗的儿子赵谌,曾在靖康元年即丙午年立为皇太子,故称之为“丙午元子”)送到京阙(当时的南京,现河南商丘),这是个阴谋,为朝廷着想,不如把就读于资善堂的建国公赵昚正式立为皇太子,这样金人的阴谋就失败了。

这其实是中原大地公开传播的一个信息,金废刘豫后,金廷为避免权力真空而产生动荡,提出一个稳定民心的说法。

岳飞解读为阴谋也有道理。

从法理看,宋钦宗赵桓比高宗赵构更为正统,“丙午太子”那是延续法统的龙脉,这对赵构政权形成直接威胁,在当时背景下一旦被人利用,极易造成军心民心的浮动。但如果确立了太子,情况便不同了,建国公赵昚是北宋开国皇帝宋 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匡胤莫名驾崩后,其弟赵匡义继位,这才有了后来皇位在赵匡义一脉的传承,所以赵昚代表了正统之前的正统,在法理上具有至高的地位,足以抵消金人立“丙午太子”的负面影响。

薛弼听后劝谏道:“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

薛弼的担心是,岳飞的说法虽然成立,但其指出了赵构不太纯正的法统地位,这一核心缺陷,这妥当吗?

岳飞回道:“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

到达建康(南京)后,岳飞面奏赵构,表述了自己的主张,“虏人欲立钦宗子来南京(洛阳),欲以变换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朱子语录》卷一二七)

赵构闻听,当场变脸:“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岳飞“面如死灰”,“声落而退”。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19 12:41:52 +0800 CST  

事实上,立太子之事赵构早已考虑。

早在绍兴元年( 1131)六月,赵构停留绍兴府,当时就有上虞县丞娄寅亮上奏:

“先正有言:‘ 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之大公……仁宗皇帝诏英祖入继大统,文子文孙,宜君宜王,遭罹变故,不断如带……’”

“……望陛下于“伯”字行下遴选 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

奏章先是提起宋 舍其子而立其弟宋太宗,宋仁宗无后而立养子宋英宗的两个例子,然后委婉地建议赵构,从宋 的后裔“伯”字辈中领养一个孩子,作为暂时的继承人,等赵构有了自己的儿子,可再把养子的继承权交还给亲生儿子。

赵构看到奏章后,颇为赞许,并把娄寅亮提升为监察御使。

此后,关于皇子与立储的话题,在朝堂中经常提起,比如,宰相范宗尹,参知政事张守,同知枢密院事李回等人,都一致认为,应当从 赵匡胤后裔中选定一人做赵构的皇太子。

赵构也公开发表过意见:

“艺祖(宋 )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

所有的思路都是将皇位传承的法理追溯到“正统之前的正统”,那是足以立住的正正统,也是赵构巩固皇权的必由之路。

当时,南宋朝廷选拔了宋 赵匡胤七世孙中,七岁的赵伯琮和五岁的赵伯玖为皇太子的初步人选。

绍兴五年( 1135)夏,年龄较长的赵伯琮(赵昚)被封为建国公,就学于皇家书院资善堂,某种意义上已成实质上的太子。

可见,赵构对于设立太子以及相关的提议并不忌讳,但这个提议在这个关键时刻再一次从岳飞嘴里被郑重说出,却包含了另一番味道。

岳飞与赵构的政治军事存在严重分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军改”的挫败,也让两人间的关系变得猜忌而微妙。

金国若真以钦宗之子“丙午元子”赵谌接替刘豫,那将是名副其实的故国故君,赵构的法统相比便显得“山寨”,“北人”回归再无道德压力。此时岳飞作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将,当之无愧的“北人”代表,将成为南宋政权的最大隐患,没有之一,远超郦琼。

曾经历了“淮西军变”以及“苗刘兵变”的赵构不得不警觉,这一提议是否暗含了逼宫退位的威胁呢?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19 12:45:35 +0800 CST  

看来“某种意义上已成实质上的太子。”这一结论下早了。

但立赵匡胤的子孙的思路应该是没错的,只是存在派系争斗。

这跟本文的逻辑没有冲突,似乎加深了逼宫的嫌疑。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19 21:16:18 +0800 CST  

自“军改”后,君臣间每一次交流都暗含玄机,几近对立。赵构因警觉而紧张,以致措辞严厉。

但此刻显然不是翻脸的时机。意识到有些失态,赵构随即召见岳飞的谋士薛弼,跟他说起刚才岳飞建议立储之事,让他安慰开导岳飞。张戒的《默记》记录了赵构的原话:“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

之后,宰相赵鼎也找到薛弼,探询事件原由,并传话开导道:“大将总兵在外,岂可干预朝廷大事?宁不避嫌?飞武人,不知为此,殆幕中村秀才教之。公归语幕中,毋令作此态,非保全功名终始之理。”(《忠正德文集》卷九《辨诬笔录·资善堂汲引亲党》)

言辞中,将岳飞此举刻意解释为他幕僚中的乡村秀所教,而加以淡化,避免因紧张而导致失控。

此时南宋平叛未久,民心浮动政局未稳,中央控制极其脆弱。

从金国整体的利益看,此时正值灭刘豫树新风之际,又有郦琼的加盟,若再册立故国故君,若发起舆论、煽动、策反等多管齐下的攻势,则在政治军事上极易打出一套重磅组合拳。

不过金国的“整体利益”由多个板块组成,各方有各方的定位诉求。即便金廷内部真的铁板一块,册立“丙午太子”那也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对金廷而言,重立“赵家人”固然对南宋政权是一个打击,但对中原的控制力也将随之削弱,与南宋的关系更是变数极大,谨慎使用也在情理之中。

在这件事上,与完颜昌交往密切的秦桧是否有过做外交上的斡旋,没有记载,但金廷高层终究没让“赵家人”重掌中原皇权,赵构避开一次政治法理上的重大危机。

1137年12月中旬,宋朝使臣王伦从金国返回南宋复命,完颜昌送王伦,说:“快回去报信吧,障碍清除,和议至此平达。”(《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7)

语调中不难读出完颜昌的兴奋,他有理由兴奋,去除了刘豫的羁绊后,若如秦桧所言,他屯兵山东,身后有中原广袤的纵深和强劲的后勤支撑;朝中有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呼应,里外沟通,足以抗衡“阿骨打系”的势力。

“吴乞买系”有望摆脱重蹈“国相系”貌似强大而受制于人的悲剧性命运。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0 12:17:58 +0800 CST  

宋金的第一次协议签订于是在两年后的金国天眷元年(1139年),故被称为“天眷和议”。主要内容有三条:

一,宋、金以黄河为界,金国将原刘豫的辖地河南、陕西交还南宋;

二,南宋向金称臣;南宋每年向金国交纳银绢五十万两匹;

三,金人归还徽宗皇帝、显肃皇后的灵柩和赵构母亲韦氏。

从两年后的那份和议内容看,南宋实质性收回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交纳五十万两银绢相当于北宋时交给辽国的数量,等于4000万日常军费的80分之一。

归还徽宗皇帝、显肃皇后的灵柩,赵构迎回母亲韦氏,那是靠武力打几年都回不来的。

最关键的是“北人”北归的故乡情结也可一并解决。淮河南北、黄河以南的大片因战乱而荒芜的良田,将得到重新开垦,这对双方的百姓都是一个巨大的福祉。

金国站在军事战胜方立场,打到这份上,只有消耗没有利益,且由于政治上缺乏有效的统治力,承认南宋独立行政的地位,可算是一种政治上渗透融合的策略手段。

这在理论上说得通。

但谁融合谁,不是简单的法统或理论自信就能搞定,那是一个渗透到文化、政治各个领域的复杂体系,历史的经验证明,黑龙江人终将成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的一朵。

主导此次和谈的金国“吴乞买系”提出“向金称臣”的条款,成为和议双方争论的核心。

站在完颜昌的立场,其实很容易理解,东北人未必都是“活雷锋”,他屯兵山东必须有一个法统上的地位,总不至于真的成为你南宋的一个军分区吧。

另外,作为和谈总要有相对平衡的利益诉求,这对金廷获取相应的政治利益也是个交代。

从内容看,这应该是一份有诚意的协议,但和议遭到了南宋朝中的大臣通力阻挠,被一拖再拖。原因在于 “向金称臣” 兹事体大,这一条直接扯着“儒教”的蛋了。

为说清其本质理由,有必要对儒家思想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0 12:21:24 +0800 CST  

今天的这一章关于儒家文化,必须慎重。沉淀一下,明天再发。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1 19:02:41 +0800 CST  

儒家思想的精髓归结为五个字就是“仁义礼智信”。

撑门面的“仁义”那是旗号,那什么是仁义呢?简单地说,一切好人好事。

现实中不同的人对于“好人好事”其实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古代女人死了丈夫,有别的男人关心呵护她,她对他也不反感,那么对这个女人而言,她遇到的就是好人和好事;换个角度,死了儿子的公婆觉得女人对不起他们的儿子,出于对爱子的情感,希望有人出来指责女人,那是站在他们角度理解的好人好事。

可见,“仁义”的标准会有不同的角度,用来律己自然没问题,那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但若用来针对别人,就难免夹杂个人私利,或自以为是的价值对立,凭什么就该人人遵守呢?

所以,占据道德高地便成了推行“仁义”的前提条件。

“儒教”作为一个利益联盟,引申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礼”。只有划分出高低贵贱,建立足够的权力崇拜,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在推行“礼”的过程中,“儒教”采用两手抓两手硬的策略。

第一,靠拢权力,利用强制执行的国家意志。

汉以后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令,国家机器保证了儒家思想的一枝独秀。

第二,建立依附于强权的核心伦理体系——三纲五常。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统称“五常”,把“五常”中的“礼”单列出来,提炼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细则,便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在政教合一的专制体系中没有“仁义部”和“智信部”,而专门设立了正部级的“礼部”,可见其核心地位。有了“礼”便有了等级分明的话语体系,以及灌输其理念或欲念的权威渠道。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2 11:07:31 +0800 CST  

儒教做大的初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董仲舒就把人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圣人之性”为上品,不教而善,生而知之。“斗筲之性”为下品,不可教化,必须采用刑法对待他们。“中品之人”有善有恶,因此可教。

董仲舒进一步分析人性,认为“成善”的关键就是节制其情欲,而节制情欲,有赖受命于天的圣贤帝王对他们进行教化。

整套体系既建立了等级,又创立了至上的“圣人”概念,并重点突出“奉天承运”的皇权,为政教合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历代皇权喜欢“儒教”的最重要原因。

但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无神论的“儒教”有一个重大缺陷——反人性。缺乏平等意识而夹杂私欲的理念很容易遭到质疑。

于是,“智”育教化便在全民推广,一些儒家小故事专门用来开启民智,儒家的二十四孝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说汉代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也有说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渡日艰难。郭巨有个儿子三岁,为了喂养儿子只能减少母亲的口粮。

一日,郭巨与妻子商量:“家中贫困,原本便无法好好地孝敬母亲,如今儿子又与母亲分食,更是难以尽孝,不如把儿子埋了,让母亲得以吃饱。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只有一个。”

妻子谨遵妇道,听从了他的提议。

于是,郭巨便挖坑埋儿,正挖着,就见地下露出一个大瓮,打开看,却是一瓮亮瞎了眼的黄金,内有一张纸条,上书:“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于是,夫妻俩捧着黄金回家,既孝敬了母亲,又得以兼养儿子。

有人做诗传颂: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这故事叫“埋儿奉母”,结构清晰简单,但不知是在说老天开眼,还是老天瞎了眼?

这种故事在儒家推行的礼教榜样《二十四孝》中,还有二十三个,但这有人信吗?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2 11:08:08 +0800 CST  

配合“智”育的灌输,儒家在推行“纲常伦理”的过程中,祭出了另一法宝,那便是“信”。

再看一个儒家故事:

说有一个叫范子华的人和他的门客在高台上游玩,提议说:“有谁能从高台跳下去,赏给他一百金子。”

大家同声响应,但只见动嘴没见动腿的。只有商丘开一个人,信以为真,当场跳下了高台。只见他:身轻如燕,飘然着地,身体毫无损伤。

众人都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有人又指着一边的深水潭道:“水里有宝珠,谁潜进去,便可以得到。”

又是商丘开信以为真,当即潜到水底,果然找到了珠宝。

大家齐声欢呼,感到万分惊奇。

过了几天,范子华的家中发生火灾,他对着门客说:“有谁能进入火中,抢救锦缎,抢救多少,就赏他多少。”

商丘开听了,冲入火中,来回奔跑,身体丝毫无损。

众人更加惊奇,问道:“先生有了道术吗?”

商丘说:“我哪有什么道术?我来到这里,从不怀疑,把一切都当成真。你们叫我从高处跳下,叫我潜进深渊,叫我进入火中,我都毫不犹豫就去做了,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体会受损伤,因为诚心诚意,所以诸事皆成。”

他又接着说:“但后来发现,你们常常骗我。于是,便心怀着猜疑之心,再让我接近水火,便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2 11:08:37 +0800 CST  

宰我(孔子的弟子)听说了这件事,回禀给孔子。

孔子说:“你不知道吗?诚信达到极致的人,就可以感动外物。他能动天地,感鬼神,纵横四方!这样的人,难道仅仅只能身入水火吗?商丘开把假当作真,便能够无所阻碍,而我们本来就有坚守的理念,还有什么能阻挡呢?你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故事讲完了,此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碗极具传销特质的鸡精汤灌下去,诚信从此连接迷信。

归纳总结的说,“三纲五常”是通向特权的路径,扭曲人性和毁灭逻辑是其必要的手段。

庄子曾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后世的鲁迅掀开那写有“仁义道德”的门帘往里看,满目的男盗女娼。

两位大师言辞如刀,冷眼阐释了那条著名的行为学公理:装 有其装X的目的。

不过,说句公道话,占据伦理高地的儒教体系,确有不少过人之处,至少沉淀出了一套上流社会的高贵格调。

大儒们“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接物,常令人如沐春风,“中下之人”极少企及。但前提是不可踩中其维系特权那根“三纲五常”的尾巴,否则立马变得面目可憎,硬成一根搅屎棍。

此次,尚未彻底开化的蛮夷之邦提出“向金称臣”条款,让儒家核心的“礼教”体系遭到了空前挑战,装逼之路或将到此为止,这谁受得了?

宋金第一次和议,南宋士大夫通力抵制,力争名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2 11:09:54 +0800 CST  
@哲郡 2017-05-21 21:15:47
@梵刀 557楼 2017-05-21 19:02:00
今天的这一章关于儒家文化,必须慎重。沉淀一下,明天再发。
—————————————————
儒家文化的另一个观念,华夷之别,华尊夷卑,亦与金宋议和基本精神背道而驰。
-----------------------------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无神论的儒家理念背后,一定存在其私欲的诉求。这一文化最大的毛病就是反人性和反常识,背后都是私立作祟。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2 12:29:28 +0800 CST  
@自在一百年 2017-05-22 19:07:10
实际影响中国,特别是普通大众的,确实是楼主理解的儒学。不过,实际上还有另一种,或可称为本意儒学的儒学。本意儒学,确实有维护等级的理念,但也不是完全的一边倒。“仁者爱人”,本是部分等级的恻隐 慈善之心;“义”是对不同等级或者不同矛盾主体间相互交往的指导性守则。君臣之义,父子之义,夫妻之义,朋友之义,不同矛盾义的内容不同。而且,义是针对矛盾双方的,不单单指向某一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孟;“君之视......
-----------------------------

把你所说的“本意儒学”中的“仁义”翻译一下,就叫博爱和平等,那是最基本的普世价值。

但普世价值与专制皇权具有天然对立性,都平等博爱了还怎么专制皇权?既依附于专权又想玩普世价值,那就唯有装X一条路。

儒教与皇权政教合一,再加人神合一,那是装X的最高境界了,这就是我们文化中糟粕的糟粕。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2 20:09:42 +0800 CST  

绍兴八年(1138年)六月,宋国使臣王伦和金国的议和使臣乌陵思谋一起来到杭州。

乌陵思谋可以称得上宋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北宋徽宗时代他就出使过宋国,促成了著名的“海上之盟”。

赵构设立了专职接待的礼宾官员——馆伴使。

最初安排的馆伴使人选是礼部侍郎魏矼。魏矼拒绝出任,理由是他反对和议,难以尽心尽职。

秦桧就把魏矼招至政事堂(都堂),询问他反对和议的理由。魏矼的回答是以他的判断,金人的诚意难有保证。

秦桧提议道:“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

魏矼语含讥讽:“相公固(当然)以诚待敌,第(只)恐敌不以诚待相公耳!”

秦桧被戳一记眉头,只得改任吴表臣为馆伴使。

其实得知金使来宋议和的消息后,朝中比魏矼更为激烈的声音随处可闻。

赵构曾当着赵恒和秦桧面,表露心迹说:“先帝的灵柩等二三年归还问题不大,但太后年事渐高,朕旦夕思念,盼望早日相见,因此不顾委屈,以求和议成功。”

为促成此次和议,赵构打出的是“尽孝”的旗号,当然这也未必只是旗号,赵构作为北宋皇室众多皇子中的一个庶子,母子情深相依为命也在情理之中。

秦桧调和道:“屈己议和,此皇上之孝心也。见主卑屈,怀不平之愤,此人臣的忠诚也。”

面对孝道,士大夫领军人物赵鼎无从反对,提议道:“陛下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委屈请和,诚非美事。然陛下执意而为,是为了父皇灵柩以及母亲、兄长。群臣愤懑之辞,则是出于爱君,非有它意,不必太过怪罪。陛下应劝慰群臣:‘若能使灵柩及母、兄归还,而后毁约所得更多,讲和并非真正的用意。’群臣必能体谅陛下的孝道。”

意思是先把该拿的拿到手,然后再寻机推翻协议。赵构默认这一说法,朝堂上的议论暂时低落下去。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3 12:17:50 +0800 CST  

南宋朝廷喧嚣一片之际,乌陵思谋怀揣着完颜昌的利好一路向南,很快便感受到了深刻的敌意。乌陵思谋经过揣摩反省之后,终于悟出了点门道,于是拒见大多求见的官员,到达临安后,邀请赵鼎到他下榻的宾馆,作为和议前期的沟通协调。

赵鼎断然拒绝。

乌陵思谋热脸渐冷,只得到政事堂直接谈判。

赵鼎故意降低规格,以侍从官的礼节接待他。

史料溢美道,赵鼎步履从容,仪态大度,其宰相神采让乌陵思谋的骄横顿时收敛。

赵鼎问乌陵思谋的来意。

乌陵思谋答道:“应王伦要求而来。”

赵鼎问:“所议何事?”

乌陵思谋回答道:“有好公事商议。”

赵鼎说:“道君皇帝讳日都未相告,有何好公事?”

这时,一旁的赵构举袖拭泪。

赵鼎在会谈之前曾建议赵构:“金使入见时,恐怕会谈及先皇的灵柩,还望圣情稍加抑制,不要太过哀恸。”

赵构问何故,赵鼎回答:“金使之来,非为吊祭,恐怕不必如此。”

这理由颇为牵强,更像是对赵构举“孝道”旗号,力促和议的一种否定或暗讽。

赵构未做表态,心中奔跑着一万匹草泥马:对方吊不吊唁我都悲哀,他不吊唁我就不能哀恸啊?

会谈现场,赵构数度哽咽,众大臣只得一边陪哭。

在后来与金使数次见面时,只要谈及帝先皇灵柩,赵构必掩面而泣,群臣只得跟着“莫不感动”。

在谈到地界时,乌陵思谋道:“地不可求,只能由大金赐予。三十年旧人,无以上报,但望和议早成。”

赵构回答:“记得旧人,必能记上皇,切望留意。”

乌陵思谋亮明态度,政治上的从属关系没得商量,这是维持平衡关系的法理底线,也是交还河南、陕西大片土地的主要筹码。

赵构回避了“名分”,只强调和议中的“孝道”,这正是儒家伦理的根基,士大夫们无从诟病。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3 12:20:42 +0800 CST  

绍兴八年(1138年)七月,金国使臣乌陵思谋回国,赵构诏命王伦为奉迎梓宫使随金使再次赶赴金国,申问徽宗皇帝的忌日并商讨和议细节。

王伦出发前到政事堂向赵鼎请示和谈的口径,据说内容有二十多项。
关于议和后的礼数,赵鼎说:“君臣之分已定,岂可更议礼数。”

王伦问得明确。赵鼎答得含糊,作为主持和议的宰相,站在社稷百姓的立场,他该促成这明显有利的和谈,站在专制阶层的角度,他必须维护儒教的伦理。

关于割地远近,赵鼎回答:“以黄河为界。”并特别强调是黄河的故道,而不是被杜充决口后改变的河道,这是底线,否则一切免谈。对于这一条赵鼎的态度斩钉截铁,如果因这条而谈崩,他乐见其成。


1138年7月,王伦随乌陵思谋重回金国。

完颜昌回到金朝上京,就宋金和议条款中将河南、陕西等地划归南宋的议案,提交金廷高层审议。

此时金廷之内原本“三国纷争”的局面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完颜粘罕的“国相系”被彻底铲灭,三方权斗已演化成两强相争,并呈现互相渗透的状态。

在之前扑灭“国相系”以及皇位交接的过程中,“阿骨打系”做了相当的妥协。“吴乞买系”的势力迅速扩张,完颜昌已由左副元帅升任都元帅,执掌军部最高权力。完颜宗磐担任国相,位于完颜宗干之上,在朝中位高权重,亲信遍布。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4 12:12:59 +0800 CST  

《金史》记载,朝堂商议中,时任东京留守完颜宗隽代表“吴乞买系”率先发言:“我以地与(给与)宋,宋必德(感恩戴德)我。”

完颜宗宪折之日(否定道):“我俘(俘虏)宋人父兄,怨非一日。若复资以(若再归还)土地,是助仇(资助仇人)也,何德之有。勿与便(不还为好)。”

完颜勖亦以为不可。

《金史》中选择这三个人来描述这场冲突很有代表性,完颜宗隽是完颜宗望的胞弟,原本应该是铁杆的“阿骨打系”,现在却站到了“吴乞买系”的阵营。完颜宗宪是完颜粘罕的弟弟,代表了被清洗的“国相系”,此时站到了“阿骨打系”的一边。站在完颜昌对立面的完颜勖则是他的亲弟弟。

下朝后完颜昌责备完颜勖:“他人尚有从我者,汝乃异议乎(你怎么反对呢?)。”

完颜勖道:“苟利国家(只要有利国家),岂敢私邪(岂敢存有私心)。”

完颜勖是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知识分子,对于“吴乞买系”的政治意图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从完颜昌对他的埋怨看,两人关系也相当密切。但此时两人的站位截然对立,体现了金廷派系已开始分化,权斗进入短兵相接的肉搏阶段。

其实,所有讨论都是废话,各方权重的较量才是本质。朝堂之上“吴乞买系”占优,决议通过河南、陕西之地归还南宋。

“阿骨打系”选择隐忍。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4 12:13:44 +0800 CST  

史籍记载,宋使王伦到达金国后,除了那条让南宋士大夫们如丧考妣的“向金称臣”外,金人对南宋所提出的各项条款基本没有异议,满足了南宋几乎所有的和谈要求。

金廷权斗的同时,南宋朝廷内反对和议的声音再次升腾。

殿中御史张戒上疏:“自古只有能守才能有和,未有不能战、不能守而能和的先例。如果不能战,不能守,区区信誓,全无保障!”

赵构问他:“如果开战,你看我们何时能打回中原?”

张戒语塞,强辩道:“古人是居安思危,陛下您是居危思安啊。”

两人的问答中,赵构以反问的方式婉转表态,张戒避而言他,强词夺理,这在讲求君臣礼仪的年代,已属于极其放肆,可见当时反弹的气势。

时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王庶面奏赵构,认为金人必定是用兵已久,人马疲惫,才出缓兵之计,若稍有恢复,必然再动干戈。此时满足其请求,必存后患!关键是即便金人停兵止戈,向金称臣也有损天子龙威,使黎民百姓离心离德……

9月,赵构召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入朝,就和议问题征询几位大将的意见。

岳飞表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国的国策不当,恐怕要被后人批评。”

韩世忠也请求北伐,为国效力。

站在武将的立场,两人的表态都在情理之中,如同当年的完颜粘罕,手握重兵、威震一方的大将谁愿意拱手交权?

和谈面临空前压力,赵构决定正式启用秦桧,替换士大夫领袖赵鼎。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4 12:14:42 +0800 CST  

怎么全被删了?
楼主 梵刀  发布于 2017-05-24 13:09:23 +0800 CST  

楼主:梵刀

字数:198998

发表时间:2017-02-28 19: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5 21:02:12 +0800 CST

评论数:43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