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自古以来,关中就是天下第一根据地,山河四塞、固若金汤。为了打破这个铁桶,刘裕使出了“奇正两手”,一面派王镇恶从洛阳西进,正面攻击潼关防线,另一面派沈田子从荆州侧翼进攻武关,分散后秦军力。
沈田子这一路不过两千人,只是疑兵而已。但沈田子以一身是胆而闻名,年青时就和兄弟沈林子一起袭击杀父仇人,杀了仇家全族。北伐南燕的巨蔑河一战,他是先锋孟龙符的副手,孟龙符追击敌军时战死,晋军陷入先胜后败的险境,正是沈田子发奋力战才保住战果;卢循之乱,刘裕派孙处远征叛军老窝广州,沈田子又是副将,孙处病逝军中后,他坚持讨伐,立下大功。这次讨伐后秦,胆气过人的沈田子早就不甘心继续当配角,誓要演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戏。他进军神速,很快就打破武关、进抵青泥(今陕西蓝田)。谁想秦主姚泓刚好集结了精骑数万,要去潼关迎战刘裕。听说沈田子到了青泥,就决意先吞掉这股小部队,以壮军威。
面对姚泓御驾亲征的数万秦军,晋军将佐多认为敌众我寡,只能固守待援。沈田子却豪气万丈道:“兵贵用奇,不必在众!而且敌军人多势众,如果结成了包围网,我军就无所逃循了。不如乘他们阵脚未稳,主动出击!”于是身先士卒,率领两千将士呐喊冲锋。沈田子部下都是他的吴越乡党,面对强敌无不同仇敌忾。面对出乎意外的决死突袭,后秦军阵脚大乱,竟然被斩杀万人之多。慌乱的姚泓退返长安。晋军继续追击,成功地进入关中。

沈田子一击得手,王镇恶也不甘人后。他见潼关险峻难攻,就献计从黄河进入渭河,自率前锋军从水路逆流而上进攻长安。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古时候以水流充沛、航运发达著称。秦、汉、唐以长安为京都,渭河成为关东各地向长安输送贡品物资的水道,直到明清时期,仍然可以运输煤炭、木材等大宗商品。但对于军事行动而言,最大的麻烦是由于西高东低的地形,军船逆流西上需要大量的人力划桨,而后秦军队可以在两岸高地随意射击桨手、封锁航道。王镇恶早有准备,把运兵的小船用牛皮、木板等封闭起来,只留出划桨用的小窗格。将士们就在密闭的空间里划桨航行,时不时还吼几句山歌,好不逍遥!这种看不见桨手的“自动船”让后秦军瞠目结舌,还以为晋军有神灵帮助,士气大降。
晋军船队进入关中后,后秦镇北将军姚强据守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试图阻击晋军前进。王镇恶派遣毛德祖率军上岸搏杀,阵斩姚强。这毛德祖也是排得上号的猛将,后来官至司州刺史,刘裕死后北魏南侵,他孤军坚守虎牢关,以数千兵力对抗北魏皇帝亲征的数十万大军,血战两百多天。刘裕麾下猛将何其多也!
八月底,王镇恶的船队抵达长安北郊的渭桥,转而登陆。当时正值盛夏暴雨,渭水大涨,留下的舰船都被河水冲走,将士不免有惶恐之心。史书记载王镇恶有能言善辩的口才,于是当场做了“化危为机”的演讲:“大伙儿的家都在江南,这里却是长安北门,相隔万里之遥,如今舰船和衣粮都漂走了,哪里还有后路可退!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
他这么一说,晋军胆气大生,猛烈攻城。后秦君主姚泓刚被沈田子吓破了胆,哪里经得住第二轮打击?勉强迎战之下,镇西将军姚谌等战死阵前,姚泓又一次落荒逃回。晋军随即围攻长安北门。
沈田子、王镇恶两军先后得手,刘裕随即推进,进攻镇守潼关的后秦东平公姚绍。先锋沈林子挑选精锐、衔枚夜袭,大破关前秦营,后秦武卫将军姚鸾等九千多人战死。姚绍又派左长史姚洽率精骑三千游击,意图断绝晋军粮道。沈林子以步兵埋伏应对骑兵机动,率八千精兵伏击姚洽,三千羌骑全军覆没。姚绍连战连败、吐血而死,秦军退往郑城(今陕西华县),沿路溃散殆尽。刘裕大军尾随入关,逼近长安。

面对三路入关的东晋大军,姚泓心灰意冷,率领几百亲贵弃城出逃。出逃路上,各地羌民哀泣挽留,亡国景象让他哀伤不已。他不由沉吟起关中流传已久的羌氐民谣: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头毛堕落魄,飞扬百草头……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秋分。不耐秋寒的姚泓终于无路可走,带着亲贵群臣步行到王镇恶军营,投降了。九月初,刘裕率大军进入长安城。西晋末年以来,陷落了整整百年的关中终于回归故国。至此,东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所有国土,只有河北、山西北部、陕北高原和河西走廊等部分地区,还在胡人之手。即使是剩下来的胡人诸国,也都惶惶不可终日,
刘裕不是半途而废的人,他的人生信条就是“要搞就搞大,做事就做绝”。已经创造了北伐历史之最的他,决意再接再厉、统一天下。他派使者出巡西方各地,要求匈奴、鲜卑、卢水胡等凉州诸国宣誓臣服;又派沈田子出镇渭北,威胁割据陕北的赫连勃勃。待到荡清西北后,他还要统领大军进攻北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刻的刘裕,自信已站到了天下的制高点。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4 19:47:45 +0800 CST  
8、天与地,父与子
只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刚在长安城里呆了两个月,刘裕就接到了噩耗:留镇建康的刘穆之病逝了。
刘穆之与刘裕,如同萧何与刘邦的关系,虽然不擅长攻城拔寨,但确是内政奇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男主外,女主内”,刘裕是在外打拼的大丈夫,刘穆之就是主持家务的贤内助了。有这么个大才放在后方,刘裕就不怕朝廷里有人捣鬼,也不怕北魏大军偷袭江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穆之偏偏死了。这一来,如果司马家的王爷们和高门士族搞政变,或者天师道那样的贼徒又要捣乱,更严重的是,如果北魏派骑兵大举奔袭,就可能重蹈攻灭南燕却被卢循偷袭的覆辙了——这不是杞人忧天,北魏君主拓跋嗣就说过:“刘裕进入关中,不能进退,我以精骑直捣彭城、寿春,刘裕也无可奈何吧。”
怎么办,怎么办?是继续在长安运筹帷幄,还是率领主力归国应变?
史载,刘裕接到刘穆之的死讯后痛哭了好几天。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是年近六旬、几经生死的刘裕!他所痛惜的,不仅是英年早逝的刘穆之,也有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吧!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4 19:53:46 +0800 CST  
@<EM style="FONT-STYLE: normal; COLOR: #ff0000" vus_zhaokan=""></EM>猪毛烘菌 2012-09-07 01:14:54
果断的强帖留名
-----------------------------
深夜顶贴,必须感谢!刚从外地出差回来,明日继续更新。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7 01:50:05 +0800 CST  
刘裕章节剩下的尾巴还在修改。
先开始写隋唐一章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7 19:57:22 +0800 CST  


第五章 英雄无敌:隋唐的复兴与扩张

第一节 凤凰涅磐:杨氏崛起 一统天下

1、破碎的翻身梦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敕勒歌》可谓五胡十六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北方乐府歌。它原本是一首敕勒族(又称高车、丁零)民谣。史载公元546年九月,东魏宰相高欢率倾国大军围攻西魏重镇玉壁,却久攻不下。为了振作士气,高欢让大将斛律金(敕勒族)慷慨高歌此曲。一曲唱罢,诸将无不感慨唏嘘,连高欢也亲自和唱、感伤流泪。只可惜,长歌有情天无意,玉壁之战还是以东魏军的惨败告终,七万鲜卑将士战死城下。高欢多年培植的精锐为之一空,一统东西、再图天下的宏愿也付之东流。一个月后,高欢就抑郁而死。而斛律金继续为高家出生入死,儿子斛律光也成为一代名将。

敕勒族是居住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周边的古老民族,先后被草原霸主匈奴、柔然统治。两晋时期,中原混乱、群胡内迁,敕勒人也趁机南下,散居于从阴山脚下到黄河南岸的广大地域。其中,南迁最早的翟氏部落还在河南北部地区短暂地建立过小政权(史称“翟魏”)。
俗话说“喝汤就喝头啖汤,要吃就吃头汤面”。迁得早的翟氏敕勒人至少潇洒走了一回,而来晚了的敕勒人就比较惨了。北魏建立后,鲜卑统治者为了与柔然争霸,软硬兼施地抢掠招引了很多敕勒部落,人数多达六七十万。这些敕勒人被配置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的边防六镇,作了拱卫京城、对抗柔然的肉盾炮灰。斛律金的祖上就是其中一员。

边哭边唱《敕勒歌》的敕勒人,思乡难耐。聊可自慰的是,六镇的新移民可不止他们。还有很多难兄难弟呢。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洪流中,仅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时期,强制迁入平城周边的移民就有一百五十万之多,其中很多人被迁到六镇充军。这些亡国破家、背井离乡的人流,来自北魏征服的各个地区和民族,既有漠北的敕勒,也有来自后燕的汉人。比如高欢的四世祖高湖,本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以燕郡太守的身份率族人投降北魏,后来子孙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充军。又比如后燕北平太守杨铉,亡国后也被举家迁到武川镇的树颓县,和斛律一族的新家相隔不远。
从市长沦落为难民,从河北强拆到内蒙,杨铉不能不感叹自己的晦气。只有说到祖宗的时候,杨铉才会打了鸡血似地振作起来。到武川后,每当遇到别人的无礼举动,他就会大声嚷嚷说,自家系出魏晋顶级高门弘农(今陕西华阴)杨氏,远祖是东汉太尉杨震,西晋末年,祖辈因为关中战乱才流离到关东来的。
他到底是不是出自弘农杨氏,其实无人在意:别说是杨震的子孙了,就算是东汉皇室的后裔们,如今还不是乱世微尘罢了!更何况,都这么多代人了,谁查得清你的真实出身啊,你爱吹就吹去吧!
在众人的漠视和嗤笑声中,外来户杨铉暗自念叨:瘦死的骆驼总归比马大,落难的玄武也不是王八!看好了,我的子孙一定会翻身的!

当然,杨铉想不到一百年后,他的重孙杨坚能当上皇帝。他所指望的翻身,只不过是让杨家重新成为士族。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浴血厮杀,他的儿子杨元寿在防御柔然的战斗中屡次立功,终于当上了武川镇的司马,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中级武官了。杨元寿的儿子杨惠暇更进一步,当上了北魏的太原郡太守,追平了爷爷杨铉的级别。但然后杨氏又止步不前了。杨惠暇的儿子杨烈回到武川镇,混了个龙狡将军的杂号武职;杨烈的儿子杨祯,也只当了个杂号的宁远将军。此时柔然势力强大,北魏基本处于守势,保命已属不易,军功更是难立,杨祯很难更进一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发动了影响深远的汉化改革,彻底断绝了杨家翻身的希望。话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不但在文化上要求诸胡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而且在政治上也全盘照搬了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门阀世族制,规定父祖三代的官爵都达到正五品(正厅级)的家族,就能成为士族,子孙后裔可以世袭要职肥缺。而像杨家这样的,三代人里只有杨惠暇达到了标准,所以被拒之于门阀体制之外,子孙后代就算才高八斗也只能当“浊官”,也就是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基层官吏。
有了门阀体制这座大山,杨氏的翻身梦破碎了。杨祯摸着长子杨忠的头,不由叹息道:“儿啊,为父知道你是个人才,只可惜要埋没了!”

这不是杨氏一家的烦恼,而是六镇豪强共同的郁闷。
公元423年,为防御崛起的漠北新霸主柔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阴山为凭借,以秦汉长城为基础,在内蒙古修缮了两千多里的长城。长城沿线设置了六座边防要塞,从东向西,包括怀荒镇(今河北张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另外还有御夷镇等一些小城堡。
六镇之人,大概可以分成三种人:一是北魏的鲜卑贵族,主要是镇将等高级官员,比如窦泰、独孤信、侯莫陈崇,还有宇文泰一家;二是北魏征服的诸胡部落,在六镇的管辖下过着寄人篱下的苦日子,比如匈奴族的破六韩拔陵、敕勒族的斛律金、羯族的侯景、吐谷浑的尉景、乌桓族的王基;三是北迁戍边的汉人,比如前面提到的高欢、杨祯,还有唐高祖李渊的曾祖父李虎。
孝文帝这么一改,六镇鲜卑贵族怨气很大。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带走了文武百官及数十万鲜卑人;留在平城和六镇的鲜卑人则被称作“留住”,约有二三十万人。有权有势的鲜卑贵族都跟着孝文帝南迁了,留下来的基本上属于中下阶层。根据现代学者研究,六镇鲜卑里,竟然只有两家达到了门阀士族的标准!所以,他们无不怒火冲天:
都是鲜卑人,凭啥搞差别待遇?俺们在这戍边流血,你们在洛阳吃香喝辣,这还不算,如今还要把俺们打入另册,子子孙孙不得翻身?
古往今来,星移斗转,人性不变。郁闷之余的鲜卑贵族就像今天的某些官员一样,心态发生了转变:既然失去了向上生长的阶梯,那就寻找向下沉沦的快乐吧!升不了官,我就赶紧捞钱吧!于是六镇上层风气大坏,贪污腐败只是家常便饭,连买官卖官、滥扩编制也蔚然成风,比如沃野镇竟然有官吏八百多人,而内地一州官吏最多也不到三百人。史载“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专事聚敛……政以贿立,莫能自改。咸言奸吏为此,无不切齿增怒。”

相比于鲜卑贵族的怨气和暮气,敕勒人、匈奴人等诸胡冒出的就是杀气了。作为被征服的异族,他们在六镇属于底层民众,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标准的弱势群体。遇到有战事,他们第一个被拉上前线当炮灰;没仗打的时候也不轻松,还得给镇将等官僚放牧当差。
他们的不满倒不是因为门阀制度:就是不改,他们也没希望当官享福的!但六镇之地干旱荒芜,镇民们一直仰赖朝廷补给吃穿,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的重心也随之南移,对六镇的支援大为减弱。救济粮、扶贫款本就大大缩水,仕途无望的六镇官僚又自甘堕落,大肆盘剥贪污,顿时搞得民不聊生,底层的敕勒人、匈奴人又是遭遇最惨的。
雪上加霜的是,公元523年,北方草原发生了恐怖的大灾荒。在饥荒的压迫下,漠北的柔然人倾巢南下,柔然大汗阿那瑰亲率三十万铁骑大举入境。六镇首当其冲,尤其是长年在城外放牧的敕勒、匈奴部落,被抢走马牛羊几十多万头。随后柔然又屡次入犯。这一通天灾人祸,让六镇百姓连口粮也没了。于是,怀荒镇民请求镇将于景开仓放粮。于景出身于地位极高的八姓鲜卑门阀,在洛阳舒服惯了,只因政治斗争失败才被贬到边荒为将。他这种高门哪里会理会镇民的苦楚,一口回绝。镇民遂群起暴动,杀了于景。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六镇受苦的人们!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生存而斗争!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7 20:00:17 +0800 CST  
2、六镇之乱
怀荒镇一带头,积郁已久的戾气就如火山般爆发了。公元523年三月,沃野镇的牧马人破六韩拔陵聚众杀死镇将,成功夺取沃野镇,还自立称帝。
如果说怀荒镇的老百姓属于“官逼民反”,算是阶级矛盾的范畴;那么破六韩拔陵就很大程度上是民族矛盾了。破六韩拔陵是南匈奴右谷蠡王的直系后裔,在讲究祖宗血缘的草原颇有号召力,尤其是匈奴人和敕勒人纷纷投奔麾下,很快就聚集了三十多万人马。六镇之中,怀荒镇在最东边,沃野镇在最西边,一东一西两个革命火种燃起,六镇全线很快就变成了熊熊火链。破六韩拔陵称帝后,立即派大将卫可孤东征,进攻怀朔镇与武川镇。
破六韩拔陵起事之初,入伙的鲜卑人并不多,毕竟是自己族人建立的祖国嘛。所以破六韩拔陵的叛军以匈奴和敕勒部落为主力,领导层也多是如此。鲜卑人卫可孤算是个异数。他的祖辈是鲜卑昌黎卫部落,早在东晋时期就南迁到了中原,和拓拔部一系的北魏权贵搭不上关系。所以,卫可孤压根没把自己当鲜卑人,造反很是卖力,还被破六韩拔陵封了王。
卫可孤可以拿自己当外人,怀朔和武川的鲜卑豪强可不愿当“鲜奸”。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在腐败的政府和造反的外族之间,大多选择暂时站到北魏朝廷一边,宇文肱(宇文泰的老爸)、贺拔度拔(贺拔胜、贺拔岳的老爸)、独孤信等都率亲族守城抗战,竟然把卫可孤也给干掉了。但叛军人多势众,很快卷土重来,两镇重新沦陷。大乱之中,泥沙俱下,玉石俱焚。两镇的老一辈豪杰纷纷战死沙场,宇文泰、高欢这些小字辈就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六镇乱军”之列。
谁又能想到,这些幸存的武川、怀朔两镇豪强及其后裔,后来竟能执掌中国的命运。鲜血浇灌的大地,最终孕育出鲜艳夺目的花朵。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破六韩拔陵之乱席卷六镇,屡次击败讨伐大军。束手无策的北魏朝廷,只得向宿敌柔然求援。公元525年春,柔然大汗阿那瑰率领十万大军,猛烈攻击武川和沃野两镇,叛军士气大跌。此时北魏政府军也时来运转,年青的于谨(引发六镇大乱的于景就是他的亲大伯)也开始崭露名将风采,向讨伐军总司令元渊献计,策反了敕勒大酋长乜列河。破六韩拔陵闻讯来追,又被于谨的伏兵打得大败。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8 14:24:36 +0800 CST  
@四方为围 2012-09-08 15:39:29
楼主 五胡乱华时期的就写成这样了,不写其他人物了吗,好像按计划还有几个吧
-----------------------------
五胡一章写的时间长了,越发觉得历史的遗憾太多,连自己的心情也有些郁结,所以才暂且放放,借隋唐的复兴来重新激发写作的热情。见谅哈,朋友们,后面会把冉闵和刘裕的结尾部分补发的。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8 19:27:31 +0800 CST  
@救国青年精英 2012-09-08 22:35:14
特盼写到明朝的章节
个人很喜欢明朝,感觉社会很活跃开放,社会,政治也有很多现代特征
是中国文明史的高峰
-----------------------------
救国同学倒是给我一个启示,应该在每一章开头多加一个节,说说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习,及其对战争的影响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09 01:04:52 +0800 CST  
真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公元面对柔然和北魏的腹背夹击,破六韩拔陵不得不“战略转移”,率部离开被战火和饥荒摧毁的六镇,南下中原。元渊军半途设伏截击,士气低落的叛军大败,余部二十万多人全部投降。而破六韩拔陵本人从此人间蒸发,应该是在乱军之中尸骨无存了。
好不容易平定了叛乱,北魏朝廷却高兴不起来。六镇之乱,原因复杂,包括汉化改革导致的裂痕、柔然入侵制造的压力、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等等,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最直接的一条还是温饱问题。招安以后,人们吃不饱饭还是得造反啊!无论是破六韩拔陵的叛军,还是抵抗过叛军的六镇豪强,以及更多的普通百姓,都得靠朝廷解决肚子问题。
好几十万人的肚子,该怎么办呢?

当时北魏是胡太后垂帘听政。这位大妈是个极品花痴,“水性杨花”这个成语就是出自她的故事。她对太监、妹夫、臣子等等通吃,还曾为情人写下一首好词《杨白华》: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零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飞,原衔杨花入窠里。
孔夫子都说“食色性也”,有权有钱的女人也可以风流快活,武则天不也那样么。但武则天除了养男宠也办正事,胡太后就荒唐多了。她只知道骄奢淫逸,有次一时兴起,就打开存放绢布的国库,让随从亲贵任意搬取。那阵势真叫一个争先恐后啊,有两个家伙竟然因为背得太多,还把腰给闪了。在她的榜样下,北魏高官贵族无不奢靡,大有西晋末年的气象。高阳王元雍有六千男仆、五百艺伎;河间王元琛甚至扬言道:“我不恨自己不见石崇(西晋斗富比赛冠军),只恨石崇看不到我的豪富!”
历史证明,胡太后不如武则天,倒和慈禧是一路货色。她的信条是“宁与家奴,不与百姓”!面对饥饿无着的六镇难民,她只阴阳怪气来了一句:
这年头,皇家也没余粮啊!

皇家也没余粮,朝廷赈济就指望不上了。北魏政府把包袱推给了民间,让六镇难民去河北一带自谋生路。
自谋生路?自寻死路还差不多。
河北地区一向人多地少,年景也不好过。大规模的流民涌入,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激烈的主客矛盾。再加上六镇难民来自草原边荒,又不会种田求生。于是乎,公元525年八月,距离破六韩拔陵乱平才两个月,柔玄镇人杜洛周就在上谷(今北京延庆)聚众造反,还沿用了破六韩拔陵的王号。正如“一鸟腾起,百鸟影从”,怀朔镇人鲜于修礼、葛荣、敕勒酋长斛律洛阳等纷纷起兵,河北顿时大乱。
肚子是不分主义和信仰的。无论当初是破六韩拔陵的党羽还是对头,六镇难民几乎都集体参加了这场大乱。但有一个人却顽固地站到了六镇乡亲的对立面。
这个与众不同的人,就是杨祯。

话说当初破六韩拔陵乱起,武川镇沦陷,宁远将军杨祯带着家人逃难到中山(今河北定州),同行的还有宇文泰的老爸宇文肱等人。鲜于修礼起兵造反时,杨祯和字文肱这两位老战友作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字文肱带着全家投奔鲜于修礼,结果半道上被官兵截杀,只逃出十八岁的三子宇文泰一条小命,继续投入造反事业;杨祯却组织民团武装配合政府军作战,后来被鲜于修礼的军队杀害,也是十八岁的长子杨忠逃到山东,继续苦闷的难民生活。
九泉之下相遇,宇文肱想必会问:杨祯啊杨祯,朝廷究竟给了你多大好处,值得如此“愚忠”?孝文帝的改革不是断了你家翻身的梦想吗!
对于恶心人的门阀体制,杨祯当然深恶痛绝;但对于汉化改革本身,他心底里还是支持的。因为他毕竟流着汉人的血哪!
五胡乱华以来,中原沦陷已有两百年。对于当久了二等公民的北方汉人来说,“化胡为汉、华夷一家”的孝文帝改革,简直就是一轮红太阳啊。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事情要看主流,杨祯虽然享受不到门阀体制的福利,但汉化改革终究还是个长期利好。
所以,当宇文肱最终放弃了朝廷、走向叛乱之时,杨祯却义无反顾地坚持到了最后:这不是对一家一姓的朝廷的愚忠,而是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投票。半个世纪后,他的孙子杨坚,还要为此再投一次票。幸运的是,杨坚那一票是决定票。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0 19:56:56 +0800 CST  
杨祯战死后不久,对手鲜于修礼就死于内讧。经过一系列分化组合,最终葛荣崛起。
葛荣是个狠角色,对内巧取豪夺,兼并了所有六镇叛军;对外杀伐无情,先后杀死北魏讨伐军总司令元渊(就是灭了破六韩拔陵那位)和元琛。到公元528年,葛荣已尽占河北,麾下号称百万。当年八月,他倾巢而出进围邺城(今河北临漳),号称要南攻洛阳,先遣队甚至已经抵达黄河北岸的汲郡(今河南卫辉)。
此刻的葛荣不可一世,看来极可能成为改朝换代的狠角色,六镇豪强唯其马首是瞻。但就是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竟然有人跳槽了!这个人就是高欢。
高欢死后的庙号是“神武皇帝”,他确实有“神”一般未卜先知的能力。早在公元519年,怀朔镇小兵高欢去洛阳出差,看见御林军的士兵因为不满抑制武人的政策而闹事,就预言道天下必乱,五年不到就爆发了六镇之乱。如今他在葛荣手下打工,见葛荣只知抢钱抢粮抢女人(历史大家范文澜先生的评价是:“他们是变兵,是寻求生存的流亡者,是根本不知生产为何事的破坏者”),就知道成不了大事。
那个能让高欢跳槽的人,就是比葛荣更狠的角色:尔朱荣。

尔朱荣,史载是山西北部的契胡部落酋长。所谓契胡也就是羯胡,当年冉闵几乎把羯人灭族,偏处山谷的尔朱部落是幸存者。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公元528年三月,这支羯人终于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北魏孝明帝密诏尔朱荣进京勤王!
勤王的真正目标不是进逼的葛荣,而是他的老妈胡太后。话说孝明帝日渐长大,对胡太后专权好色的作派多有不满,母子俩闹到了摊牌的地步。历史是会重演的,和东汉末年何进招董卓进京的历史神似,孝明帝被亲老妈抢先干掉、改立孙子为帝,迟来一步的尔朱荣借此发难,把胡太后和小皇帝、公卿贵族两千多人全数屠杀,史称“河阴之变”。
当年石勒在苦县屠杀西晋公卿百官,今日尔朱荣在河阴屠杀北魏帝后王公,羯人的嗜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十一年后,另一个羯人侯景又祸害梁朝,几乎把江南士族屠杀一空。这个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的民族,如果不是神明惩罚世人的“上帝之鞭”,就一定是来自地狱的恐怖魔鬼。
尔朱荣另立孝庄帝后,立即挥军北上,迎战葛荣。公元528年九月,尔朱荣抛下士气低落的北魏中央军,亲率七千契胡精骑进攻葛荣的三十万主力。他先借用张飞在长坂坡的招数,派三骑一组的几百队骑士扬尘高呼,制造出人多势众的假象;然后亲率数千精骑发动集团冲锋,冲散敌军阵形。穿透之后,尔朱荣又集中精兵杀了个回马枪,擒贼先擒王,趁乱直冲敌军中军,当场擒杀了葛荣。树倒猢狲散,数十万六镇乱民随后归降。声势浩大的六镇之乱,至此落下帷幕。
北面消停了,南面又传来了战鼓。尔朱荣迎来了新对手:梁朝名将陈庆之。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0 19:58:30 +0800 CST  
@上輩子是西夏人2 2012-09-10 19:59:51
许久未来看望
周一特来顶帖
-----------------------------
西夏兄好久不见。后吐蕃写得真好!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1 14:08:14 +0800 CST  
@yupeijun01 2012-09-11 21:00:43
楼主!写正史要写的严肃点,一定要根据史实为据不要猜。楼主对不起我看到了你有几章写的太随意。

-----------------------------
谢谢提醒,可否具体指正?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1 21:28:58 +0800 CST  
3、白袍传奇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洛阳民谣颂扬的就是陈庆之。
“再读此传,为之神往”,毛泽东的这句评语也是说的陈庆之。
而我呢,如果用“横空出世”这个词形容尔朱荣的崛起,就得用“如有神助”来评价陈庆之的作为了。

他出身寒门、形象文弱,给梁武帝萧衍当了二十多年宫廷侍从,最大的功劳就是陪皇帝下围棋。公元525年北魏爆发六镇之乱,徐州刺史元法僧降梁。萧衍可能觉得陈庆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派他跟着接收军队北上,好顺便混个功名。谁知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只带两千人的偏师就击溃了北魏的两万大军!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一岁了。
公元527年,趁着六镇难民在河北再举反旗,萧衍又派军进攻淮河北岸的涡阳,陈庆之跟去当监军(类似于政委)。当时北魏派了十五万大军迎击,梁军众将无不回避,只有陈庆之敢带领两百卫队夜袭,还一举击败了魏军先锋!打了一年多拉锯战后,众将又打算撤退,陈庆之挡在军营门口,大呼道:“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众将就把指挥权交给陈庆之,等着看他笑话。谁料他亲率精锐突袭魏军,连破十三座营寨,大获全胜!
这两仗打下来,陈庆之的名头就大发了,终于获得重用。公元528年,尔朱荣制造血腥“河阴之变”,吓坏了的北海王元颢南逃降梁,请求萧衍助兵讨逆。当时尔朱荣横扫华北、气势正盛,萧衍根本不想去搅这趟浑水,就敷衍了事,派陈庆之带七千白袍军护送元颢北归称帝。就靠这点人马,元颢自己也没指望真能回到洛阳,他刚进河南地面就不走了,只以北魏皇帝的身份给陈庆之封了一堆空头官爵,让他继续北伐。

这一来,明眼人都看出,萧衍和元颢这两位皇帝都在忽悠,哪会真想着打下洛阳!
只有陈庆之当真了。
表面上看来,他人生的前四十年,说白了就是混天度日,谁想到人过四十,却开始沙场鏖兵,而且不可思议地连战连胜。这种突然急转的人生奇遇,恐怕只有刘裕能够相比。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作为一个资深的围棋高手,这几十年来,陈庆之无时不在揣摩棋盘上的纵横捭阖、杀伐决断,并把心得化为自己的兵法将略。他所缺的,只是变棋子为兵卒、化棋盘为沙场的机会罢了。
而护送元颢北伐,正是他第一次独立统军的机会。举樽尽兴将进酒,莫等青丝付白头。无论如何,他也要抓住这个机会,用全部的生命去试一把。所以他微笑着对自己说:
尔朱荣能靠七千精骑吞灭葛荣、纵横河朔。我陈庆之不也有七千白袍军么?来吧,你们,和我博弈一局!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1 21:34:19 +0800 CST  
陈庆之有信心,但绝不粗心。棋手的第一项修为就是“算路”,也就是计算和推演出对手可能使出的招数,并据此制定博弈方略。心思缜密的陈庆之细细分析了北魏的形势:一方面,河南地区没有受到六镇暴动的影响,北魏的防御体系还是完整的;另一方面,平定葛荣后,虽然尔朱荣暂时返回山西晋阳休整,但元天穆等名将率大军留在洛阳稳定形势。面对没有破绽的敌阵贸然出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棋手的第二项修为是“忍耐”。陈庆之决定蛰伏等待,直到北魏终于露出破绽。当初六镇流民在河北暴乱,河北的汉族士民深受毒害,纷纷迁到山东避难。他们很快面临和六镇流民一样的困境:主客矛盾+肚子问题。于是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举旗造反。在河间(今河北沧州)豪族邢杲的率领下,流民军很快占领山东大部。公元529年三月,北魏诏令元天穆、高欢率主力大军讨伐邢杲。至于南面的元颢,北魏压根没放在心上。文武百官都认为邢杲军力强盛,应先行讨平,而元颢势力孤单,不足为虑,于是只派了济阴王元晖业、都督丘大千南下镇防。
只有邱大千来了?陈庆之听了莞尔一笑。这位兄台,在两年前的涡阳之战就被陈庆之打得落花流水。此时不取,更待何时!他立即率军北上,直抵丘大千驻扎的梁国城。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丘大千有七万人马,陈庆之只有七千,按理说应该北魏军包围陈庆之。可是丘大千对陈庆之有心理阴影,竟然只敢筑垒自保。七万人被七千人围攻,这恐怕是战争史上的最大奇闻了!
陈庆之毫不留情,拿出涡阳之战的派头,一个白天就攻陷了三座城堡,吓得丘大千拱手投降。如果说丘大千的人马可能有滥竽充数的民团壮丁之类,驻扎考城的元晖业王爷手里可是两万北魏御林军,绝对的武装到牙齿,而且考城还四面环水、城池坚固。元晖业正发着“固若金汤”的豪言呢,陈庆之已经兵临城下“浮水筑垒”,也就是在水面上搭建起浮动的攻城堡垒,看来他对军事工程技术也非常精通。然后梁军攻城,生擒元晖业!
这么简单?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大道至简。陈庆之的为将之道,可谓至矣。

一个月不到,陈庆之就摧毁了魏军的南部防线。五月中旬,他已进抵洛阳附近的荥阳城。这是座天下闻名的雄关重镇,刘邦与项羽的鸿沟决战、三英战吕布、李世民大破窦建德等搅动历史长河的战史传说,都发生在这里。北魏孝庄帝进行了总动员,把御林军、鲜卑贵族子弟一共七万人,全部开拔到荥阳防守。恰在此时,元天穆大军平定了山东邢杲起义,正在星夜回援荥阳。北魏两军相加号称三十万,而且呈腹背夹击之势,梁军上下不由惊惶失色。
前有坚城,后有追兵,七千白袍,如之奈何?
如同在棋盘边一样,陈庆之开始精密算路:面前的荥阳城虽然兵多城固,但洛阳鲜卑经过河阴之变的惨祸,又被我军神速进军所震慑,不一定有持久战的意志;背后追来的元天穆才是精锐兵团,但从山东到洛阳有千里之遥,元天穆为了救驾,必会甩下步军大队,只带精骑而来,如果我军抢先占领荥阳,元天穆的骑兵还能爬城墙么?
算计已定,陈庆之故意摆出放松的姿态,一边喂自己的战马,一边对众军演讲:“我们北伐以来,屠城略地,实在不少;你们杀人父兄、夺人子女,不计其数。所以元天穆的大军,都和我们有血海深仇!而且我们才七千人,鲜卑虏军却有三十万,如果犹豫畏战,只有死路一条!如今之计,要想保命,我们就必须抢在敌人骑兵到来前,攻下荥阳城!”
陈庆之这一番演讲,没有拿道德来说教,没有用义气来煽动,甚至没有靠利益来诱惑。他只是摆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攻不下荥阳,就会死。而且吓唬自己的士兵,非但没有动摇军心,还激发了士气,陈庆之又可以加一项头衔了:心理学家。
史载,陈庆之演讲后,梁军无不争先,只敲了一通战鼓,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已经攀上城头,众军踊跃继进、攻陷城池。这闪电战实在太快了,北魏主帅杨昱都没来得及跑下城楼,就地被擒。北魏七万大军全盘崩溃,而梁军的伤亡只有五百多人!但就是这样,陈庆之还觉得伤亡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算,愤怒之下,下令众军把俘获的三十七个北魏将领“刳腹取心食之”。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陈庆之成功的另一个原因:白面书生,原来也是一个狠辣角色!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1 21:35:22 +0800 CST  
在这样的狠角色面前,迟来的元天穆注定倒霉。他本是北魏并州刺史,也就是尔朱荣老家的父母官,两人一直相互扶持、共平天下,是尔朱荣之后的军界二号人物。他哪里想得到,陈庆之狠起来完全不逊于尔朱大哥啊!
不出陈庆之所料,元天穆亲率的是骑兵精锐,史书明确记载的就包括尔朱家族的头号勇将、骠骑将军尔朱兆(尔朱荣死后的接班人)的契胡五千;鲁安率领的夏州(赫连勃勃的老窝,历来出产彪悍骑兵)精骑九千等等。其兵力远在陈庆之之上。
面对名震天下的北魏精骑,应该据城固守了吧?陈庆之偏不,他要搞骑兵对攻!
他的想法又一次理性地惊世骇俗了:如果据城不出,等到十数万北魏步军赶到,荥阳城恐怕很难保住;不如趁敌骑长途劳顿且轻视南军,直接击败元天穆本尊,那后续的北魏大军也就崩盘了。
于是,陈庆之选拔出三千骑士,大开城门,冲锋逆战。魏军哪里想得到梁人敢骑兵野战?眼见三千白袍骑士汹涌而来,杀气冲天如同白无常,措手不及的魏军全军覆没,元天穆、尔朱兆单骑裸奔,鲁安干脆就在阵前投降。消息传来,拒守虎牢关的尔朱世隆(尔朱荣的堂弟)、西荆州刺史王罴(后来成为宇文泰手下的四大猛将之一),被吓得带着一万骑兵弃关而逃,孝庄帝更是连后宫和百官都来不及携带,仓皇逃出洛阳,北逃并州投奔尔朱荣去了。
话说元天穆虽在荥阳惨败,先锋精骑损失殆尽,但步军大队人马尚在。他不敢直接捋陈庆之的虎须,就派名将费穆对虎牢关发动牵制性进攻,自己率主力南下进攻梁国城,以图断绝洛阳和梁朝的联系。镇守梁国的是元颢新招的魏军,和白袍军的战斗力有云泥之别,很快就被攻陷。陈庆之权衡轻重,大胆地暂弃虎牢关不救而救梁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率部迂回到元天穆大军背后。历史再次重演,胆寒的北魏军被打得崩溃逃散,元天穆只带了十余亲骑北渡黄河,也投奔尔朱荣去了。陈庆之随即北上转攻费穆,吓得他立马投降。黄河以南的敌对势力均被肃清。
至此,短短八十多天,陈庆之仅用七千白袍战士就攻占了洛阳,把元颢送上了北魏皇帝的宝座。喜出望外的元颢拜封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全国军队副总司令),而他在梁朝的军职只是个处级干部的杂号将军罢了。

当然,陈庆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辉煌的奇迹是七千白袍的血汗共同铸就。其中一员就是杨忠。
当年父亲杨祯战死后,杨忠逃难到山东泰山脚下,娶了当地的贫家女子吕苦桃为妻。如无意外,他应该会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或者在邢杲叛乱的烽火中成为炮灰。
但在这个乱世里,没有意外才是最大的意外。小日子刚刚过上,梁朝军队就进攻泰山,把他两口子在内的许多民众带回了江南。自小生长于武川镇的他,显然没能适应江南风情,日夜萦绕于心的都是北国风光。所以陈庆之招募白袍军时,杨忠便欣然从军,加入了护送元颢北归的征程。这一段短暂但精彩纷呈的战斗历程,给杨忠上了一堂无比宝贵的军事启蒙课,为他以后的军功生涯奠定了基础。
进入洛阳后,不光陈庆之,白袍军将士也都获得封赏,杨忠升任直阁将军(禁卫军中级军官)。在他眼里,洛阳的牡丹盛开当然胜过建康的杨风柳絮,禁卫军官的前途也可以告慰一心翻身的诸位父祖。如无意外,他大可扎根于此,徐图升官晋爵、复兴家门。
但意外再次出现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2 21:24:18 +0800 CST  
意外出在元颢和萧衍两位皇帝身上。
元颢是典型的志大才疏,毫无自知之明。一入洛阳,在皇位上屁股还没坐热呢,他就瞒着陈庆之给萧衍打小报告,请求梁朝不要派援军北上,以免骚扰百姓。他还拍胸脯说,有他和陈庆之,就足以对付敌人的反扑了云云。这当然是骗小孩的鬼话,其实他是怕梁朝把江山据为己有。
有意思的是,萧衍竟然相信他的鬼话,下令十万大军止步于边境。要说萧衍也是一代英主,三十八岁起兵、取代齐朝称帝;四十三岁时打赢钟离大战,与北魏孝文帝分庭抗礼;治国时期更堪称东晋南朝三百年最为繁荣安定的一代。但此时的萧衍年过六旬,颇有英雄气短、老来糊涂的迹象,干了很多自杀式的蠢事,各位读者还可参考唐玄宗、袁世凯的案例。
这一来,陈庆之就成了一支孤军。非但如此,爱猜疑的元颢还千方百计使绊子,拒绝了陈庆之招募流落在北方的南人,以扩充白袍军的要求。气得副将马佛念建议杀了元颢,自个儿占据洛阳。顾全大局的陈庆之没有这样做,因为大敌当前了:
尔朱荣终于来了!

自从河阴之变、葛荣覆灭后,尔朱荣以为内外的大敌都已消灭,就回到山西享清福。没想到眼花缭乱一瞬间,洛阳竟然丢了!
看到灰头土脸的孝庄帝和元天穆,尔朱荣除了震惊,还感到心底里的兴奋:
这个陈庆之,到底是个怎样的家伙呢?希望能配做我的对手啊!
至少在用兵的速度上,两人确实足可匹敌。公元529年六月,洛阳易手不到一个月,尔朱荣已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号称百万之众大举南下,须臾之间连斩元颢任命的宗正(管理皇族事务)元珍孙、河内太守元袭,直抵黄河北岸。元颢震恐,慌忙御驾亲征,集结兵力布防于孟津。
孟津(位于今河南孟县),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中下游的主要渡口,史书明载的历代统一战争,有十三次渡河大战,其中九次都是从孟津渡河。西晋时开始建设浮桥,世称“河桥”。到了北魏,在河桥两岸又修筑了南北两座防御城堡。每遇南北交战,如果北军势大,南军一般都退据南城凭河据守,甚至纵火烧毁河桥。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尔朱荣的生力大军,陈庆之不退反进,作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决断:亲率白袍军北渡黄河据守北城!
进据北城,必然成为敌军全力攻打的靶心;而且背后的黄河也不再是防御的凭借,反而可能成为撤退的障碍。陈庆之疯了么?
他当然没疯,但在恬淡斯文的外表下,他确实有一颗疯狂的心:
尔朱荣,今日我背水一战,尽管放马过来吧!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2 21:25:29 +0800 CST  
除了与尔朱荣一决高下的意气,陈庆之之坚持在北岸据敌,还有更深的考虑:如果完全退据南岸,两军必然沿河对峙,迁延日久,刚收复的河南地区就会人心动摇。与其如此,他宁愿兵行险着,进据北岸吸引敌军围攻,然后以白袍军的超强战力,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快速击溃敌军士气。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战争史告诉我们,在名将指挥的情况下,不退反进往往是以弱抗强的取胜之道。比如十几年后的玉璧之战,东西魏以黄河为界分立,相对弱小的西魏也是不退反进,在黄河东岸的玉璧(今山西稷山)筑城据守,吸引高欢两次亲率倾国大军围攻,不但消耗了他的十万鲜卑精锐,连他自己也气病交加而死,两国国运也从此反转。
不出陈庆之所料,尔朱荣果然亲率大军围攻北城,战况极其激烈。史载三天里就打了十一仗,尔朱兆、贺拔岳、贺拔胜、元天穆等名将一齐上阵,北城还是岿然不动,攻城的尔朱军死伤惨重。尔朱荣极其沮丧,以至于决定打道回府。眼看陈庆之的策略就要成功,尔朱荣的谋士却想出了另一个法子:我打不过,总躲得过吧?
六月十八日,尔朱军绕过陈庆之据守的北城,转移到另一个小渡口硖石。对岸据守的是元颢的儿子元冠受。这位公子哥儿比陈庆之容易对付多了,尔朱军乘着小木筏子渡河夜袭,轻松生擒了他,然后沿河追击,一举击破宗王元延明的救兵。驻扎在孟津河桥南岸的元颢主力也是一触即溃,纷纷逃散。吓破胆的元颢直接放弃了洛阳,连夜南逃,不久就被北魏县吏捕获,送京斩首。

闻知战报,陈庆之长叹一声: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洛阳失守,河南沦陷,孤悬于黄河北岸的白袍军立即陷入绝境。陈庆之当机立断,率军结阵出城,迅速返回黄河南岸,然后一路冲破阻截,向南方撤退。但尔朱荣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亲率精锐部队追击。
在战争艺术的领域里,撤退是最高难度的项目,甚至比作战还要危险复杂。尤其是被骑兵追击的步兵,基本上九死一生。前有石勒歼灭东晋主力的苦县之战、慕容垂击败桓温的枋头之战,后有北宋对辽国西夏的若干次大败、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都发生在撤退路上。陈庆之的撤退,和那些凌厉的进攻战、坚韧的防守战一样,证明了他的名将风采。从孟津北城一直走到嵩山附近,数百里的敌境行军,白袍军都阵型肃然、无懈可击,尔朱荣空有得胜大军,也不敢发动攻击。
然而天意无情,就在白袍军在嵩山脚下的河流渡河,即将脱离险境时,河上竟然爆发了山洪!数千将士或被洪水吞没,或是混乱离散,旦夕之间竟然全军覆没。历史总会开些吊诡的玩笑,几百年后蒙古军东征日本,也因突遭台风而失败,至今还被日本人敬称为“神风”呢。
陈庆之可谓战神,但不是真的天神,岂有回天之力。他无力挽救白袍军的毁灭,只得潸然而去,后来在河南当地民间义士的帮助下,化装成和尚回到梁朝。梁武帝萧衍也明白失败有自己的责任,所以封赏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县侯。后来陈庆之就担当防御淮河防线的重任,确保了梁朝边境的安全,堪称国之长城,直到十年后去世为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2 21:27:51 +0800 CS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12-09-14 12:36:57
问楼主及楼上各位,桓玄败亡后,桓温绝嗣,那么其他桓氏族人结果怎么样?有无存活下来的?
这样的结果让人很痛心
-----------------------------
桓温并未绝嗣。他有六个儿子桓熙、桓济、桓歆、桓祎、桓伟、桓玄,结局如下:
1、长子桓熙、次子桓济。在桓温死后与叔父桓冲争权失败,被流放到长沙,但也因祸得福,后裔得以不受桓玄之乱的牵累。
2、三子桓歆。辅佐桓玄篡位,失败后桓歆逃往淮北。卢循起兵后,桓歆的儿子桓道儿也聚众起事,被刘裕的弟弟刘道规击败。父子两人从此消失,也许是隐姓埋名了吧。
3、四子桓祎,是个痴呆儿。
4、五子桓伟,在桓玄称帝前病死。
5、六子桓玄,篡位后被杀。其独子桓升也被杀。
至于桓温的兄弟们,弟弟桓豁有二十个儿子,幼弟桓冲至少也有五个儿子。他们的子孙多参与桓玄之乱,但也有逃到北方或者山地蛮族活下来的。几十年后的齐朝时期,还有个桓诞自称是桓氏后裔,配合北魏南征的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4 14:32:36 +0800 CST  
@苏氏七雄 2012-09-14 16:46:52
楼主就钓鱼岛问题怎么看?是大道至简的干一丈,战着必胜!还是避免武力对抗,留于后世解决?

-----------------------------
打还是不打,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次霸主宝座的易位是和平过渡的。了解几千年来的世界历史后,你会深深地相信:历史是会周期性重演的。当前的中国之处境,和一战前的德国、汉武帝即位之初的西汉都极其相似,一场决定国运的大规模战争,很有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发生,虽然我不愿见战争之惨祸。
仅就当前局势而言,几个内在动机的合力导致很可能爆发战事:1、日本希望借助钓鱼岛的战斗转化为正常国家;2、美国希望中日发生正面对抗,从而抑制这两个亚洲大国;3、中国希望以此转移国内社会矛盾,并验证自己崛起的有效性。接下来要观察的时点是本周日,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沿海的休渔季将结束,大量渔船会到钓鱼岛海域捕鱼;二是临近9.18纪念日,国内反日游行的规模和烈度将扩大。这两个事件很可能突然推动中日之间的武力冲突。
至于中国高层的开战意愿,呵呵,一旦进入战争这样的紧急状态,Hu core才能名正言顺地继续保留军权,我相信你懂的。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4 18:57:18 +0800 CST  
@苏氏七雄 2012-09-14 19:53:06
回复第1582楼(作者:@叶落如刀 于 2012-09-14 18:57)   @苏氏七雄 2012-09-14 16:46:52   楼主就钓鱼岛问题怎么看?是大道至简的干一…… ==========我个人认为也就是互相打打嘴炮!转移国内矛盾!说到底现在还是经济问题!争霸我想只要不脑残都不会在美国主导挑拨下当炮灰!不是我长别人威风咱们的能力和水平还达不到和美国争霸的时候!

-----------------------------
有道理。不过我一直有个观点:绝大多数人,其实不是一味趋利避害的经济人,而是受多种因素驱动的社会人。

可能是马列主义的唯物论分析影响太久,加上改革三十年纯粹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的很多专家一分析国际问题,总喜欢从经济层面来看,比如二战的爆发是因为经济危机,美国打伊拉克只是为了石油,中日之争是因为东海油气田和钓鱼岛周边的石油资源等等。确实,经济很重要,但真的回头看看历史的具体事件和进度脉络,战争真的不是经济因素所能左右的。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9-15 00:06:19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