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5)武则天的忠臣、奸臣、良臣--07

接着说王方庆。

其实在太宗、高宗两朝,王家人的仕途并不畅通。他们好像总是跟错人,总跟那些谋逆造反的王爷们纠缠不清。王方庆的伯父~王弘让~在贞观年间官还能做到中书舍人,而他父亲~王弘直~似乎就没有做官。王弘直一开始与汉王李元昌是朋友,可李元昌参加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被杀了。幸亏王弘直没受牵连。可是他又跟荆王李元景成了朋友。结果荆王在高宗永徽年间卷入了房遗爱、高阳公主的谋反大案,被赐死。王弘直幸而也没受到牵连,在龙朔年间去世了。

王方庆倒是年纪轻轻就开始做官。他没有参加科举,十六岁那年做了越王府(李贞的王府)的参军,想必是依靠家庭背景。到高宗朝末期,他已官至太仆少卿。可是武则天掌权后,越王李贞起兵叛乱,犯下的事比前面的李元昌、李元景都严重。王方庆年轻时在越王府待过,会不会影响他的前途呢?

武则天对王方庆的履历表上的“越王府参军”是否计较,后人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在临朝之后首先把王方庆派到地方去做官,而且一去就是遥远的广州,做了广州都督。虽说离开了洛阳,但官阶是升了。

王方庆这一次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因为不久前广州出了一场乱子,前任都督居然被外商杀了,正需要一位能干的大员前去处理。

唐朝时国际贸易已有相当规模,广州是个十分热闹的港口,大批外商云集。因为外商多,广州虽地处岭南,油水却很足,地方官只要愿意就能大捞一笔。比如贞观时的大臣~党仁弘~,在广州都督任上就贪赃百余万(后来被人告发)。到武则天临朝的光宅元年,又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当时的广州都督~路元睿~纵容下属勒索外商。有一次外商们到都督府告状,反而被路元睿下令抓起来。这下外商们被彻底激怒。有昆仑人(东南亚土著)把剑藏在袖子里,上堂见官,然后当场就把路元睿和左右十多人都给杀了,随即扬长而去,竟然没人敢阻拦。(资治通鉴)

王方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到了广州。他到任后立刻改变了当地官场风气,“在任数载,秋毫不犯”,与外商搞好关系。不但如此,他还严厉打击当地违法乱纪的地方首领。广州都督府所管理的州县,有很多是少数民族部落。有部落就有首领,这些首领其实都是地头蛇,与朝廷派来的官员勾结在一起。百姓如果到官府告状,官员们常常因为事先从首领那里拿了好处,根本就不办案。王方庆到任后,严厉禁止官员和地方首领交往,对那些犯法的首领坚决惩处,“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旧唐书·王方庆传)

王方庆在广州的那几年,政绩卓越,所以当时有人认为他是自唐朝开国以来最好的一位广州都督。武则天对王方庆也是大力嘉奖,写了奖状《褒广州都督王方庆制》,制书说:“朕以卿历职著称,故授此官,既美化远闻,实副朝寄。今赐卿杂彩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彰善政也。”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12-28 23:08:12 +0800 CST  



新年快乐!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2 10:56:3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5)武则天的忠臣、奸臣、良臣--08

继续说王方庆。

王方庆在广州干了几年,就被调回首都地区,先是担任洛州长史,随后加官、封爵,一直做到鸾台侍郎(门下侍郎)、凤阁侍郎(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王方庆秉持士族家风,不但精通儒家礼仪,而且屡次进谏。武则天对他的意见向来十分尊重,而且基本上都采纳了。

王方庆的这些进言、谏言,别的倒也罢了,其中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劝说武则天把李显接回来。根据《新唐书·王方庆传》,他做宰相时,儿子远在四川的眉州任职。武则天有一次问他:“先生已经是宰相了,儿子却在这么远的地方做官啊?”王方庆趁机回答说:“庐陵王(李显)是陛下的爱子,也在很远的地方,臣的儿子怎么敢住的太近呢?”--这是当时最为敏感的话题,王方庆一是抓住了时机,不让这个话题轻易溜走,二来把话说得十分委婉,大打亲情牌,由此可见他的水平。这个小故事也再次反映出,在武则天的群臣中,拥李派是主流。

后来王方庆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武则天就给了他一个麟台监(秘书监)的职位,并让他修国史--这也是一项很高的荣誉。李显被立为太子后,王方庆又被委任为东宫僚属,担任左庶子,又封了公爵。王方庆提出,对太子应该尊崇,该避讳的地方要避讳,一切遵循旧制。武则天马上表示同意。

王方庆在长安二年就去世了,被追赠为衮州都督,谥号为“贞”。几年后中宗李显上台,又追赠为吏部尚书。

武则天与王方庆的关系,打破了很多关于武则天的粗放结论。比如,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武则天支持庶族地主,打击士族门阀。这个结论固然不错,但并不等于武则天把士族子弟统统当阶级敌人看待。实际上她仍然必须倚重士族,所以她的大臣当中士族子弟比比皆是,不少人身居高位,王方庆就是其中之一;再比如有人说,武则天时大兴酷吏,搞得朝堂气氛压抑。可是王方庆这种曾经为越王李贞做过事的人却一路晋升到宰相,屡屡进言,提议基本上获得采纳。可见实际情形永远都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文章:
《“唐摹万岁通天帖”书後》,作者:启功。文章来源:网络。

(本章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2 11:04:1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1


说到群臣对武则天的关系,应考虑到:国家、武氏政权、武则天本人,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武则天“政敌”满朝堂却依然能稳坐龙椅(凤椅?)二十年,并且把国家搞得蒸蒸日上。大多数朝臣虽然忠于李唐,但并不愚忠。他们心目中有一个国家的概念--脚下这片土地,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对未来的集体憧憬,这一切的总和超越了狭隘的李氏或者武氏江山。这是君臣合作的起点。

武则天本人的魅力也不容忽视。如果抛开“武家江山一代而亡”这个令她无比郁闷的事实,其实她这个一把手做得还是相当地风光。她要开科取士,第一场殿试(载初元年的制举)就吸引了上万名学子应考;她下诏求贤,结果各路人才踊跃自荐,搞得朝廷不得不增设好多官位。虽然她因此被批为滥施禄位,但起码说明好多人都稀罕她给的官位;她异想天开要当皇帝,能组织起六万群众到皇宫门口请愿,官民僧俗四夷酋长们异口同声地要求她马上登基;她喜欢祥瑞,于是从神都洛阳到地方州县,不停地有人进献五花八门的吉祥物,然后大臣们还纷纷上表称贺。

武则天任用酷吏,肯定吓唬住了一批人,让臣僚当中的心怀不满者小心翼翼,勉为其难地给她当差。但群臣之中也有很多人是心悦诚服地接受她这个皇帝,真心实意为她做事。在我看来,这一类大臣更像今天的“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和崇拜使他们克服了“非李唐正统”所带来的心理障碍。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2 11:30:1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2

武则天的粉丝团包括了各路不同政见的大臣,“亲武派”和“坚决拥李派”当中都有。所谓亲武派大臣,只是不那么热衷于支持李唐复辟,但也绝不会拼命捍卫武氏政权。他们只不过更专注于眼前,尽心辅佐武则天这个皇帝。如果换了一位别的武家人坐龙椅,他们恐怕立刻就会变脸。正因为这些亲武派大臣只是她本人的粉丝,并没有真心把武周奉为正朔,所以武则天看在眼里,最终决定把皇位交回给了李姓的儿子。

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位明星皇帝,除了她本人确实有水平,除了她从高宗朝就开始积攒人望,还因为她很擅长为自己制造明星光环。从洛水宝图到嵩山封禅,从净光天女到转轮圣王,武则天搞了无数花样来进行自我神化,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有些荒唐,可在当时大家都接受了,都把她视为一个“超凡入圣”的人。

武则天称帝后不久,《资治通鉴》上记了一条:“太后春秋虽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通鉴上说武则天因为会打扮修饰自己,所以遮掩了衰老痕迹。可是一个人的衰老不仅仅表现在容貌上,也会体现在身形和气质上。而武则天刚称帝那几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必然给身边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或许大家都在心里自我暗示:她不会老。

一直到圣历二年,武则天已经七十多岁了,似乎她的身体上还在发生奇异事件。《资治通鉴》说:“太后生重眉,成八字,百官皆贺。 ”上一次是长出新牙齿,百官就纷纷祝贺了一番,这次又长出新眉毛,大家继续祝贺。

也许是真的发自内心,也许只为了配合她的自我神化,也许纯粹就是要拍皇帝的马屁,总之,武则天的大臣们经常称赞她的德行和天命,就连久旱之后下了一场雪,群臣也要上表祝贺。李峤在《为百寮贺雪表》中说这是“皇帝陛下合德天地,齐光日月。”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4 04:14:4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3


初唐时代杰出的文学家陈子昂和杨炯(初唐四杰之一),都属于不得志的文人,但他们也都有极力赞美武则天的文字。如意元年,朝廷在洛阳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佛教活动“盂兰盆节”,武则天趁此机会与百姓见面。杨炯就写下了《盂兰盆赋》,赞美说:“……圣神皇帝(武则天)于是乎唯寂唯静,无营无欲,寿命如天,德音如玉。任贤相,悖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菜;捐珠玑,宝菽粟;罢官之无事,恤人之不足,鼓天地之化淳,作皇王之轨躅。太阳夕,乘舆归;下端闱,人紫微。”

陈子昂则在武则天刚登基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大周受命颂》,说:“天命神凤,降祚我周。彩容有穆,其仪孔休。惟我有周,实保天德。上帝临命,纂承皇极。人曰天祐,有皇女希。造天立极,缅然猷征。赫我皇帝,迺先厥微。匪天之命,凤鸟谁归?因生锡氏,革号循机。岂不顺乎天而应乎人?帝曰俞哉!”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4 04:52:5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4

【阎朝隐,以及《猫儿鹦鹉篇》】

当时另一位以文著称的大臣~阎朝隐~,干脆以实际行动向武则天表达忠心。

《资治通鉴》记载,圣历二年二月,武则天到嵩山一游,在附近的缑(gou1)氏山参观了升仙太子庙--据考证,她曾下令重修升仙太子庙,大约就在这时完工。就在这次参观后没几天,武则天忽然生病了,看来比较严重,无法继续旅游行程了。当时担任给事中的阎朝隐便被派到嵩山的少室山去祷祝。阎朝隐这时居然“沐浴,伏俎上”,向神灵表示他本人甘当祭品,愿意自我牺牲,替武则天受罪。如此表示一番之后,武则天的病居然有所好转(“疾小愈”),可以继续上路了,于是启程从缑氏山回到洛阳。阎朝隐自然获得了重赏。

阎朝隐此举虽说有拍马屁的强烈嫌疑,但是有大臣肯如此奉承,做皇帝大约心里都会感到欣慰吧?其实阎朝隐就是一介文士,即便有什么政治野心,看来也无甚手腕,一直也没有掌握大权。他后来成为“珠英学士”之一,其诗作流传下来的有十三首。


《全唐诗·阎朝隐集》中有他的一首《鹦鹉猫儿篇》,十分奇特,后面全文贴出:

这篇文字议论鹦鹉与猫,而且对鹦鹉大加赞美,对猫儿极力贬斥,应该是在比喻君臣关系。序言中说:“圣上方以礼乐文章为功业,朝野欢娱。强梁充斥之辈,愿为臣妾,稽颡阙下者日万计。寻而天下一统,实以为惠可以伏不惠,仁可以伏不仁,亦太平非常之明證。”可见是在夸赞武则天的本事,不但吸引了大批人士前来效力,而且让各种刺儿头都臣服了。

不过,如果以鹦鹉来比喻武则天,以猫儿来比喻群臣,这种比方也够邪乎的了。毕竟猫儿才是强势的一方,只有猫儿吃鹦鹉,鹦鹉不可能吃掉猫儿。

联想到《朝野佥载》上有一则武则天训猫的故事,被《资治通鉴》采用。故事说她把鹦鹉与猫关在一只笼子里,让双方和平共处,并以此夸示百官。结果后来猫儿饿了,就把鹦鹉咬死吃掉了。

由此推断,武则天可能确实向百官展示过“鹦鹉与猫同笼共处”,而且大多数时候这两只动物都相安无事--武则天专门喜欢干这些挑战自然常识的事情。但是后来可能最终有一天猫儿还是把鹦鹉吃掉了。所以,阎朝隐的《猫儿鹦鹉篇》和张文成的《朝野佥载》都只记录了整个故事的一半。

。。。。。。

鹦鹉猫儿篇(唐·阎朝隐)

序:
鹦鹉,慧鸟也;猫,不仁兽也。飞翔其背焉,齧啄其颐焉。攀之缘之,蹈之履之,弄之藉之,跄跄然此为自得。彼亦以为自得,畏者无所起其畏,忍者无所行其忍,抑血属旧故之不若。臣叨践太子舍人,朝暮侍从,预见其事。圣上方以礼乐文章为功业,朝野欢娱。强梁充斥之辈,愿为臣妾,稽颡阙下者日万计。寻而天下一统,实以为惠可以伏不惠,仁可以伏不仁,亦太平非常之明證。事恐久远,风雅所缺,再拜稽首为之篇。

霹雳引,丰隆鸣,猛兽噫气蛇吼声。
鹦鹉鸟,同资造化兮殊粹精。鹔鹴毛,翡翠翼。鹓雏延颈,鹍鸡弄色。
鹦鹉鸟,同禀阴阳兮异埏埴。彼何为兮,隐隐振振;
此何为兮,绿衣翠襟。
彼何为兮,窘窘蠢蠢;
此何为兮,好貌好音。
彷彷兮徉徉,似妖姬躧步兮动罗裳;
趋趋兮跄跄,若处子回眸兮登玉堂。

爰有兽也,安其忍,觜其胁,距其胸,与之放旷浪浪兮,从从容容。
钩爪锯牙也,宵行昼伏无以当。遇之兮忘味,抟击腾掷也。
朝飞暮噪无以拒,逢之兮屏气。
由是言之,贪残薄则智慧作,贪残临之兮不复攫;
由是言之,智慧周则贪残囚,智慧犯之兮不复忧。

菲形陋质虽贱微,皇王顾遇长光辉。
离宫别馆临朝市,妙舞繁弦杂宫徵。
嘉喜堂前景福内,合欢殿上明光里。
云母屏风文彩合,流苏斗帐香烟起,承恩宴盼接宴喜。
高视七头金骆驼,平怀五尺铜狮子。

国有君兮国有臣,君为主兮臣为宾。
朝有贤兮朝有德,贤为君兮德为饰,千年万岁兮心转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5 01:50:5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5

除了恭维武则天如何如何圣明,有的大臣也赞美她的才能。李峤曾为大臣何彦先代笔写了一份奏表,狂赞武则天的书法水平。这篇《为何舍人贺御书杂文表》中说:臣在梁王武三思那里见到陛下亲笔书写的杂文九十卷,其书法造诣惊为天人,
“天文景铄,璧合而珠连;圣理云回,鸾惊而凤集:究黄轩鸟迹之巧,殚紫府结空之势。偃波垂露,会宝意而咸新;半魄全曦,象天形而得妙……用之於国,敦风俗而厚人伦;行之於家,忌雍和而崇孝敬……实可谓天下之妙迹,域中之奇观者焉……”

真是难为李峤了,想得出这么多词句、能从这么角度,来夸赞一个人的书法。如果说这是拍马,那也是极高段位的拍马。

即便是“拥李派”大臣,从立场上说该算武则天的政敌,其中一些人对武则天本人也十分友善。天授二年,一个太学生请假回乡,为此特地给武则天上表,狄仁杰就进谏,请武则天不要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耗费太多精神,“彼学生求假,丞、簿事耳,若天子为之发敕,则天下之事几敕可尽乎?”

王方庆曾经进谏阻止武则天登山涉险。《新唐书·王方庆传》说,有一次武则天想去玉泉祠看看,知道那里山道险要,打算乘坐腰舆--一种轻便的小轿。王方庆就上奏说:“山阿危峭,隥道曲狭,比於楼船,又复甚危,陛下奈何轻践畏涂哉?”武则天便取消了这次行程。

就连参与神龙政变的姚崇,在武则天被迫下台后也忍不住洒下了几滴同情的眼泪。有人说姚崇这是聪明的表现,因为他早已预见到中宗朝必定奸臣当道云云。我说事情没有这么复杂。姚崇看到武则天这么下台了,觉得伤心,这是真情流露,就这么简单--毕竟武则天对他有知遇之恩。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6 23:15:5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6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武则天自然也不能免俗,偶尔也会闹笑话。

《资治通鉴》上说,有个马屁精叫硃前疑(朱前疑)的,靠说奉承话当上了官儿。第一次他上书说:“臣梦陛下寿满八百。”武则天一高兴,就封他做了拾遗。后来他又说:“臣梦见陛下白发变黑,齿落更生。”武则天又升他做了驾部郎中。第三次,他出差回来上书说:“臣听见嵩山在喊万岁。”武则天这次没给他升官,但赐他绯色算袋--这是只有高级官员才能佩带的高级饰品。

硃前疑连五品官儿都不是,还穿着绿色官服,就佩着绯色算袋,自然梦想着尽快升官,让官服也变成绯色。不过当真正的考验来临时,硃前疑的官运就到头了。契丹叛乱,武则天下令每个京官出一匹马以供军需。硃前疑倒是也买了一匹马,可是贡献出去之后就一直向皇帝唠叨升官之事。武则天这一次不跟他玩了,下令将他“斥归田里”,看来是将他一下子打回原形了。武则天还让人把那匹马也还给硃前疑--意思是皇帝不稀罕占他这个小便宜?

《朝野佥载》里也对硃前疑大加嘲讽,说这人“容貌极丑”,靠说奉承话才升的官。不过根据《朝野佥载》上的故事,硃前疑后来被夺去官位倒是有些冤枉。因为武则天自己说的,京官谁贡献一匹马,朝廷就以五品官为酬谢。硃前疑既然献了马,当然有理由要求皇帝兑现承诺啦。结果武则天把人家一脚踢出了干部队伍。

硃前疑后来在愤恨中死去。大约武则天那时正被契丹战事搅得头疼,对硃前疑这种“假粉丝”就没好气儿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06 23:32:4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7


【李峤,崔融】
在亲武派大臣中,有两人特别突出,一个是李峤,一个是崔融。两人都以文章出名。初唐时“文章四友”,其中二人就是李、崔。他们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峤和崔融都是士族出身,李峤是赵郡李氏,崔融是清河崔氏。但李峤年幼丧父,全靠寡母和舅舅们照顾长大。后来他事母至孝。李峤的母亲张氏虽然不是“五姓女”,但也并非寻常人家,乃是高宗朝宰相张文瓘的侄女。李峤的一位舅舅张锡(张文瓘之侄,张文琮之子)也是武周朝的宰相之一,曾因贪赃而下狱,本来要杀,但终究被武则天赦免,可能就是因为李峤的求情。崔融虽然门第很高,但似乎并没有做大官儿的长辈,倒是他的子孙们后来一直都有人在朝为官。

李、崔二人都是在高宗朝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李峤是“二十擢进士第”,崔融是“应八科举擢第”。武则天把李峤和崔融都视为近臣,十分倚重。李峤被她两度提拔为宰相,崔融虽然没有做过宰相,但是做了武则天的秘书,经常替她起草诏令,即所谓“知制诰”。

李、崔二人都写了很多为武则天歌功颂德的文章。因为他们文笔好,所以经常替别的大臣代笔,这是他们这种文章写得多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本人对武则天的拥护态度也非常明显,因而与武则天的关系相当亲密。武则天封禅嵩山,李峤撰写了《大周降禅碑》的碑文。武则天为父亲武士彟修建昊陵,后改称攀龙台,而《攀龙台碑》一文也是李峤所作,现在是了解武氏家族的珍贵史料之一。崔融一开始是李显的东宫僚属,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在武则天刚执政那几年受到冷落。但后来武则天在嵩山读到崔融撰写的《启母庙碑》,“深加叹美”,于是在封禅后命他做《朝觐碑》文。崔融显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此成为武则天的侍臣之一。武则天去世后,为她写哀册文的正是崔融。

李峤和崔融都能与武家子弟以及张易之、张昌宗和谐相处。武家王爷们经常请李峤代笔写各种进表。李、崔二人都是珠英学士。《三教珠英》编委会由张昌宗挂名,实际主编大约就是李峤。崔融则编辑了一项重要的副产品--《珠英学士集》(诗集)。不过,也正因为他们与二张的关系太友好了,到神龙政变后两人都被贬了官。但唐中宗很快重新启用了二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0 11:20:1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续前,接着说李峤、崔融

李峤和崔融写了很多奉承文章,但如果以为他们只是靠会拍马屁才身居高位就错了。李峤在年轻时就表现了出色的政治才干。在高宗朝,李峤为监察御史,一次随军征讨岭南邕、严二州的地方叛乱。李峤即向叛乱首领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并亲自到“獠洞”进行招抚,结果使得骚乱和平解决。唐高宗对李峤非常满意。

武则天执政后,即便在酷吏十分猖獗之时,李峤也不惧怕表达自己的意见。来俊臣有一次办案,把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三家都办成了死罪,奏请诛杀。武则天让李峤(当时担任给事中)和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三人复查此案。张德裕和刘宪不敢得罪来俊臣,李峤却说:“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替狄仁杰等人喊冤。结果武则天没有杀狄仁杰,但也小小惩罚了李峤一下,把他贬为润州司马。可是没过多久武则天就把李峤重新召回中央,让他做了凤阁舍人--李峤这才是真正的宠臣。

武则天的很多具体政策都有李峤的参与。比如武则天当时定期派御史台官员出去考察地方官,有一套详细的考察标准。李峤批评说这套标准太过繁琐,难以操作,提出应该精简。武则天很赞同李峤的意见,本来打算采用一套新的考察办法,只是因为别的大臣反对,竟然没有施行。李峤又针对当时的逃户问题提出了若干解决办法。这份关于括户的奏表现在是研究初唐经济问题的重要史料。

崔融的履历表看上去没有李峤的那么丰富,但崔融的文集中有几份上表也能反映出他的政治才干。崔融的《谏税关市疏》反对在关津征税,《拔四镇议》反对撤销安西四镇,《断屠议》要求武则天废除她那一意孤行的“禁屠钓”政策。这些意见都得到了武则天的采纳。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0 11:34:5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8

【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

不一定非要写出歌功颂德文章的才算粉丝。只要愿意为国家尽心尽力,不在乎江山姓李还是姓武,这样的大臣在我看来都是“武粉儿”,比如韦思谦和他的两个儿子韦承庆、韦嗣立。

韦思谦本名韦仁约,字思谦,后来因避武士彟(yue1)的名讳,就以字代名。他是进士出身,在高宗朝便崭露头角,担任监察御史。不过在高宗朝初期的永徽年间,他成了年轻的唐高宗与元老大臣长孙无忌等人的斗争牺牲品。原来,当时的中书令褚遂良以低价强买别人的土地,违反了朝廷纪律,被坚持原则的韦思谦弹劾。高宗趁机把褚遂良贬为同州刺史。但没过两年,褚遂良又重返中央,估计是长孙无忌活动的结果。褚遂良一回来,韦思谦就受到了打击报复,被贬到地方上当县令去了。但韦思谦对自己弹劾高官并不后悔,对别人说:“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

唐高宗记得韦思谦,在自己权力稳固之后就又把他调回中央,一直给他升官。到高宗朝末期的永淳年间,他已历任尚书左丞、御史大夫。韦思谦的为人很有些狂傲之气,认理不认人。他见到王公并不行礼,说:“御史是耳目之官,自然应当独立,好比雕鹗鹰鹯这样的猛禽,岂能与一般的鸟儿为伍(旧唐书:‘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

韦思谦出身于京兆韦氏,是名门大族。他先后两娶,元配夫人崔氏早亡,又娶了继室王婉。这位王婉夫人的门第也很高,是一位琅琊王氏,而且她的高祖父王肃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大儒。从这样的婚配可以看出韦思谦的家族背景很强,能够在朝廷里牛皮哄哄,一来是教育薰陶的结果,二来他也有底气。

韦思谦固然有脾气,但对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却十分感激,对武则天也一直尽心辅佐。武则天与高宗一样看重韦思谦。光宅元年武则天独立执政后不久,改易官名,把原来的御史台分为左、右两个肃政台,其中左台的御史监督京官,右台监督地方官。韦思谦做了右肃政大夫,是右台的最高长官。垂拱初年,韦思谦被提拔为宰相,还得到一个封爵(博昌县男)。当时武则天的称帝意愿已经越来越明显,开始启用酷吏,搞得君臣关系十分紧张。有些武则天一直倚重的大臣最终起来反她,然后被她交到了酷吏手上,或杀或流放,而韦思谦与武则天总算有始有终,结局尚好。

垂拱三年,韦思谦告老求退休。武则天答应没答应呢?《旧唐书·韦思谦传》说,她答应了,但仍给了他一个太中大夫的散官职务。《新唐书》的传则说武则天不许,但给他优待政策,让他乘肩舆上朝,允许子孙随时在他身边伺候。永昌元年,武则天称帝前夕,韦思谦在家中去世,被追赠为幽州都督。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2 13:05:1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09

接着说韦氏父子。

韦思谦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韦承庆和韦嗣立继续为武周效力。说到这两个儿子,要插播一段小八卦。韦承庆的生母崔氏在他十岁时就去世了,他是在继母王婉的照顾下长大的。根据两唐书中的韦家父子传记,王婉一开始对这个继子很是严厉,有错就打。但是王婉的亲儿子~韦嗣立~总是替哥哥求情,还请求替哥哥挨打。王婉当然不会打亲儿子,于是韦嗣立就自己打自己。王婉得知后,终于开始善待继子了。(《旧唐书·韦嗣立传》:“嗣立,承庆异母弟也。母王氏,遇承庆甚严,每有杖罚,嗣立必解衣请代,母不听,辄私自杖,母察知之,渐加恩贷。”)

事情的最后结果是,韦承庆长大后对继母王婉十分孝顺,连王婉的墓志铭都是他写的。在墓志铭中他还使劲儿说继母的好话,对她善待继子的事迹大加褒扬。韦承庆的这种孝行则被史官写进了史书里,而他的异母弟弟韦嗣立小时候帮哥哥求情的事迹也得以永载史册。

王婉与韦承庆、韦嗣立的事迹,因为有墓志铭与正史记载的对照、补充,变得相对完整,现在成为学者们研究唐朝家庭关系的经典案例。

韦承庆、韦嗣立兄弟俩长大后都很有出息,都是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韦承庆最初在李贤的雍王府任参军时,就继承了父亲敢于进谏的品格。李贤被立为太子后,纵情声色,韦承庆就写了一篇长长的谏言,从太子职责到天下大势,做了个全面分析。可惜李贤听不进去,并且一错再错,终至于被废。韦承庆也多少受到了牵连,被调去做了乌程县令,但他似乎并没有气馁,在地方上干得很出色。

韦承庆不知是何时被调回中央的,反正到了长寿年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之后,他已经做到很高的位置,“累迁凤阁舍人”,看来很受重用。他还兼任天官(吏部)铨选的工作--负责选官,说明他手上有重要的实权。韦承庆在官场中屡有起伏,但官职变动无非就是中央官或者地方刺史,从未去过偏远地区。他在担任豫州、虢州刺史期间,因为政绩好还得到武则天的制书褒奖。韦承庆先后三次任职天官选事,而选官公平,别人都没意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2 13:32:5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6)大臣中的武则天粉丝团--10

再来说韦嗣立。


弟弟韦嗣立考中进士后被派到四川去做官,担任双流县令,结果也是政绩出色,“为蜀中之最”。他哥哥韦承庆在朝中做官时,他并没有沾多少光,一直都是县令,只是从四川调到了莱芜(今山东)。后来韦承庆因为生病而辞去凤阁舍人之职,武则天才把韦嗣立提拔起来,直接让他顶替了哥哥的职务。武则天还对韦嗣立提到往事,说:“卿父往日尝谓朕曰‘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由此可见,当年韦嗣谦不但自己为武则天效力,还向她推荐了两个儿子。

在我看来,韦思谦父子三人对武则天都是相当有好感的,与武则天的关系也一直融洽。这种融洽并不表现在他们对武则天说奉承话,而是比说奉承话更进一步--说难听的话。

哥哥韦承庆在明堂火灾后就上疏进谏,批评武则天对官职的授予太宽松,提拔了太多庸碌之辈;弟弟韦嗣立才从县令升职为凤阁舍人,立刻就向武则天进了一篇长长的谏言,首先批评武则天执政这些年来荒废国立学校,轻视儒学教育,又说国家各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 国用不足。”他接着又批评武则天执政后刑狱过严,酷吏盛行,造成很多冤案,要求自垂拱以来的那些案子,平时大赦时不予赦免的,现在统统平反。这篇谏言被收入正史以及《全唐文》。韦嗣立在揭露社会阴暗面时可能有些夸张,比如说当时的户口不太可能真的逃亡过半,但武则天对这份上疏可能还是看进去了。综合各种史料可知,武则天在最后几年一直在逐步平反酷吏们经手的案子,也开始着手治理逃户问题。

韦嗣立进谏后不久就被提拔为宰相。这时他与李峤、唐休璟等宰臣一道,对武则天提出了一项建议:重视地方刺史。他们说,朝廷一向是重内官,轻外职,往往是中央官被贬了才去做地方官,这种风气应该纠正,应该派中央大员到地方任职。武则天就问:“卿等处鸾台凤阁,谁为此行?”韦嗣立第一个说:“我愿意去。”(《旧唐书》:嗣立率先对曰:“臣以庸愚,谬膺奖擢,内掌机密,非臣所堪。承乏外台,庶当尽节,倘垂采录,臣愿此行。”)

韦嗣立这一带头,别的宰相们也不好推辞。就这样,武则天在长安年间陆续派出一批高官到地方上担任刺史。韦嗣立下乡后,武则天又把他哥哥韦承庆提拔上来顶替他的职务。总之这哥俩总有一人在朝。韦承庆没过多久也做了宰相,又兼修国史,可谓风光一时。而韦嗣立因为哥哥拜了相,便转为“成均祭酒”,同时继续当他的刺史。如此,韦家父子三人都做过宰相,成为显赫家门。

不过到神龙政变之后,兄弟俩都倒了霉。倒霉的理由都一样--与二张太亲近。其实他们与二张的关系好,只能说明他们与武则天的关系好,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敷衍二张。韦承庆可能因为在中央的时间长,所以受到的处分很严重,被流放岭南。韦嗣立受哥哥牵连,贬为饶州(今江西境内)长史。但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什么重大“错误”,所以很快都被中宗李显重新起用了。


参考文章:
《唐代的继母子关系── 以王婉、韦承庆为中心》,作者:胡云薇(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本章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2 13:55:09 +0800 CST  

总是有人喜欢把武则天与慈禧相提并论,无非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女主实在太少。

当然这二人确实有共同点。武则天被正史抹黑,慈禧也一样被抹黑。慈禧被抹黑得更厉害。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2 14:04:5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7)武则天的谏臣--01

武则天一向鼓励臣子进谏,自己也颇能纳谏,而且直到晚年都是如此。她的朝堂上从来不缺谏臣,哪怕在她大肆重用酷吏的时候。实际上那时有不少谏言就是针对酷吏的。等来俊臣被杀后,要求武则天平反冤案的呼声从未间断过。

武则天倚重或者欣赏的大臣,很多都有进谏的事迹,无论是亲武派还是拥李派。狄仁杰在武周后期拜相,被武则天尊为“国老”,而他“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王方庆曾经专门整理过一份当年魏征的谏言录,即《魏郑公谏录》,后来成为关于魏征的一份重要史料。王方庆本人在武周时期也数次进谏,包括说到敏感的太子问题;

圣历二年,韦嗣立从地方官提拔为京官,做了凤阁舍人,便上疏对时政提出种种批评,诸如国立学校荒废、天下户口逃亡、刑狱过重、冤案太多等;

李峤不止是一般性的进谏,而且在若干重要政策上积极献计献策;

崔融尽管主要是充当武则天的笔杆子,但也能在税务政策上提出反对意见,并得到武则天的采纳;

姚璹反对武则天接受从大石国进贡的狮子;

张说反对武则天在三阳宫住得太久;

魏元忠反对武则天宠幸张氏兄弟;

马怀素反对武则天给魏元忠乱加罪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与很多有做为的皇帝不同,武则天到了晚年尤其能够容忍各种批评。《旧唐书·韦嗣立传》有一段,说高官李峤、唐休璟、韦嗣立等人向武则天提议,朝廷大员们应该到地方上任职一段时间。他们对武则天说:“臣等谬膺大任,不能使兵革止息,仓府殷盈,户口尚有逋逃,官人未免贪浊,使陛下临朝轸叹,屡以为言,夙夜惭惶,不知启处。”这时已是武周后期的长安年间,朝堂气氛越来越宽松,大臣们接二连三地上表反映当时的社会阴暗面:边境总有战事,仓库不够充实,逃户问题越来越棘手,官员有贪腐现象,等等。看来武则天不但没有乱发脾气,而且全都听进去了,并因此非常郁闷,唉声叹气睡不着觉,搞得这几位高官都愿意分忧,主动到地方上任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4 05:48: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7)武则天的谏臣--02

【王求礼】

武则天时代的一位大臣王求礼,被正史列为唐朝的忠义之士。他的事迹主要就是总对武则天说些她不爱听的话。垂拱四年,明堂建成了,满朝称贺,王求礼却批评这座明堂造得太奢华,违反了古代明堂的本意,简直就象夏桀、商纣所造的琼台瑶室(通鉴:“古之明堂,茅茨不剪,采椽不斫。今者饰以珠玉,图以丹青,铁鷟入云,金龙隐雾,昔殷辛琼台,夏癸瑶室,无以加也。”)

提意见就提意见呗,拿谁打比方不好啊,非得比作夏桀、商纣?当时武则天正积极准备称帝,听了这话不知该有多郁闷。不过她也没把王求礼怎么样。如果因为大臣说几句难听话就把人家怎么样,那她就成昏君了。

万岁通天二年,契丹叛乱终于平定,朝廷开始讨论善后事宜。刚从战场归来的武懿宗提出,对那些投降过契丹的河北百姓必需严惩,把他们全族都杀了。话说武懿宗确实吃过这些“伪军”的苦头,但这个情况被正史略过不提。前面的章节详细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

不管怎样,这时王求礼挺身而出,当场痛斥说:“河北百姓因为平时从不备战,打不过敌人,只好苟且求生,哪里真有叛国之心呢。倒是武懿宗,带着几十万大军,到了战场上却只顾逃跑,长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现在却又要归罪于百姓,这才是不忠。”王求礼接着要求:“请先斩懿宗以谢河北!”武懿宗的战场表现确实差劲,所以给王求礼骂得哑口无言。后来杜景俭也替河北百姓求情,武则天就接受了这个意见--当然她也没有惩罚武懿宗。

武周的后期,大足元年,三月里忽然下起了大雪。宰相苏味道--这是个亲武派,说大雪是祥瑞,并领着百官向武则天称贺。王求礼一听就不干了。他先是质问苏味道:“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苏味道不理他,按原定计划率百官进殿称贺。只有王求礼不凑这个热闹,反而对武则天说:“现在本来应该是春暖花开、草木发荣的时节,却下起雪来,明明是灾,岂能胡说成是祥瑞?这些称贺的家伙都是些谄谀之徒。”武则天认为他说得在理,干脆罢朝。

当时还有人进献了一头三条腿的牛,宰相也说可喜可贺。王求礼说:“事出反常都是妖。这三条腿的牛是个凶兆,喻示政教不行。”武则天听了这话是个什么反应?《资治通鉴》说:“太后为之愀然。”--说她听了这话之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唉,揪心啊。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5 23:06: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7)武则天的谏臣--03

接着说王求礼。

在史书上,王求礼并非什么重要人物。他的主要事迹就是几次大胆进谏。但是武则天需要这样的人。实际上,任何一个想有作为的皇帝都需要这样敢说难听话的大臣。

武则天在执政之初就给臣僚们颁发过一份提高官员自身修养的文件,就是著名的《臣轨》。《臣轨》中有一章叫《匡谏》,专讲臣子进谏的重要性,引用孔子的话说:“昔万乘之主,有诤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诤臣五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诤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诤子,不陷无礼;士有诤友,不行不义。”

总之,武则天对大臣们强调:处于低位者向高位者进谏是大大的美德,打工仔给大老板提意见是份内职责。

为了表示对进谏的鼓励和重视,她在执政之初还新设立了两个官职:拾遗、补阙,都是谏官。王求礼一开始的官儿就是左拾遗。拾遗和补阙的品阶都不高,左右补阙是“从七品上”,左右拾遗是“从八品上”,但都属于皇帝的近臣,继续升官的潜力很大,所以是很受欢迎的官位(在武则天之后也是如此)。王求礼后来就升为殿中侍御史。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5 23:12:4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7)武则天的谏臣--04

【杜景俭】

杜景俭是武周宰相之一。他可能是因为在益州做小官时对一件事处理得十分得体,从而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那时他在益州做录事参军,有个叫房嗣业的官员刚被任命为益州司马,走马上任。按理说,房嗣业就是杜景俭的新上司了。可是益州的地方衙门尚未接到房嗣业的正式任命公文,所以这些僚属--包括杜景俭在内--都不认他这个新领导。房嗣业很生气,拿出鞭子来就抽人,以此立威。这时杜景俭就对他说:“先生你虽被任命为此州的司马,可是手续还不齐全,何必急在一时呢?你现在手里只有一份制书,我们都不知道是真是假,就想揽一州之权吗?难道忘记了扬州叛乱的教训吗?”

杜景俭一提“扬州叛乱”,房嗣业立刻就没了气焰。原来,当初李敬业(徐敬业)在扬州发动叛乱时,就是冒充身份,谎称自己是新上任的扬州司马,结果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扬州府。那时扬州的录事参军~孙处约~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对,对李敬业的身份表示怀疑,结果呢,他居然被李敬业抓起来杀了。武则天平定扬州叛乱之后,想必加强了对地方州府的控制,特别是益州这样的大州。杜景俭身为录事参军,对新上任的领导不肯随随便便地轻信,要求按章程办事,正是忠于职守的表现。

杜景俭搬出了扬州旧事,说得房嗣业一脸惭愧。没过多少天,朝廷的命令下来了,竟然又让房嗣业改任荆州司马。旁人便议论说:咱们益州的录事参军竟然能知天意,比司马还威风!这件事让杜景俭的知名度猛涨。

武则天后来把杜景俭调进中央,一开始是让他主理“制狱”,也就是皇帝指定的案子。当时酷吏猖獗,而杜景俭和徐有功一样,属于执法宽大的好官。大家都说:“遇徐、杜者必生,遇来(来俊臣)、侯(侯思止)者必死。”

再后来,杜景俭一路升官,做了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秋天,皇宫里的梨花忽然开了。梨花本来应该春天开花,秋天时开放不知什么意思。武则天倒是很高兴,拿了一支梨花来给宰臣们看,问大家:“这是什么祥瑞啊?”众臣都奉承说:“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只有杜景俭煞风景,说:“现在已是秋天,草木黄落,却忽然开花,这是乱了阴阳。臣担心陛下的施政有亏礼典,而我们做宰臣的不能让万物和谐,乃是臣的罪过。”说完就跪下谢罪。武则天听了这番话心里是个啥滋味?反正肯定不会高兴。不过她还是赶紧夸了杜景俭一句:“卿真宰相也!”

可惜杜景俭后来因为“漏泄禁中语”,被贬了官,去做并州长史--其实也是地方大员。他在半路上病逝,被武则天追赠为相州刺史。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8 12:17:35 +0800 CST  

谢谢编辑的鼓励,谢谢煮酒这个平台!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9 01:44:28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