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7)武则天的谏臣--05

【总也造不成的白司马坂大佛像】

武则天与佛教关系密切,对佛教也十分优待。不过,她想要修建的两个与佛教有关的大型工程却始终没有建成。一个是“天堂”建筑,本来计划是建在明堂旁边,比明堂更加高大,但是高楼盖到一半忽然被大火烧毁了,也就没再重修。

后来武则天又打算在洛阳附近的“白司马坂”建造一座巨型佛像。

据学者们考证,这座白司马坂大像是由大云寺的僧人~昙畅~首先提议的。昙畅说,造大像的钱由僧尼来出,不要国家负担。武则天立刻批准了,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可是大臣们都不同意,不断地有人反对。正史上对此事也有记载--史官们记录此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彰大臣们进谏。

首先出声的是狄仁杰。他在久视元年向武则天进《谏造大像疏》,说:现在的寺庙修得比宫殿还要壮丽奢华,而这些工程终究是需要耗费人力的,怎么可能不损百姓呢?国家近年来屡遭水旱灾害,征役也比较繁重,百姓尚未得到喘息,这时候忽然又要大兴劳役,百姓难以承受。

他又说:陛下要修功德,何必一定要造什么大像。如来佛祖设立此教,以慈悲为主,救济大众应是其本心,又怎么会喜欢这种耗费民力的表面文章呢?如今边境并不安宁,陛下还是应该减免各种徭役费用,否则百姓们都不去种田,来年发生饥荒怎么办?

武则天接到上疏后,暂时放弃了大像计划。没过多久狄仁杰去世了,武则天很快又旧事重提,还是想在白司马坂建造大像。按《唐会要》记载,第二次提这件事是在大足元年正月,距离狄仁杰去世不过几个月。看来她当初并不赞同狄仁杰的说法,只是碍于他的情面罢了。

这一次,是李峤出面反对建造大像。李峤说:现在到处营建的庙宇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修更多,况且在白司马坂造大像,虽然不用税款,由僧尼出钱,但如果州县不出力的话,此事肯定办不成,所以终究还是要劳动百姓的。而现在国家的编户(被国家掌握的户口)当中,贫弱者很多,又要出力服劳役,又要交纳粮食,已很辛苦。臣又听说现在已经筹得铜钱一十七万余贯,如果能把这笔钱拿来救济贫穷,每户发一千文,就能救济十七万多户,这样又能拯救饥寒,又能省免劳役,正顺了佛的慈悲之心,这才功德无穷啊。

武则天对李峤的上疏有什么想法,不知道,反正她再次取消了大像计划。到了这年十月,她就带着朝廷从洛阳返回阔别多年的长安了。年号也改为“长安”。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9 02:19: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7)武则天的谏臣--06

接着说大佛像的事情。

后来大约到了长安四年,武则天从长安又回到洛阳之后,再次决定建造大像。这次她动了真格的。《资治通鉴》说:“太后复税天下僧尼,作大像于白司马阪,令春官尚书武攸宁检校,糜费巨亿。”--看来武则天已经开始向全国的僧尼征税,并且让侄子武攸宁去主持具体工程,耗资将是天文数字。

立刻有好几位大臣坚决反对。李峤是其中一位,继续坚持他原有的立场。还有一位是~苏珦~,当时担任左肃政台的御史大夫,以大像工程妨碍农业为理由进行劝阻。

还有一位~张廷珪~,当时担任监察御史。他从佛教的角度进行劝谏,引经据典地说,根据佛经上的教诲,陛下这样大费周章地建造大像,可是积攒的功德还不如禅房中的一介匹夫。这篇文字写得相当精彩,被收入《全唐文》中(卷269:《谏白司马坂营大像表》)。武则天很可能被这篇上疏所打动。《新唐书·张廷珪传》说,她在长生殿召见了张廷珪,“赏慰良厚,因是罢役。”

大像工程再次取消了。没过多久发生了神龙政变,武则天下台。可是,大臣们如果以为今后可以不必再为白司马坂大像而烦恼,那就错了。唐中宗继续营造这项大型工程,并且已经动工了。张廷珪有一次出差路过建筑工地,惊觉此事,只得再向中宗进谏,这便是《谏白司马坂营大像第二表》(《全唐文》卷269)。据《新唐书·张廷珪传》说,中宗没有听从。但是这件大型工程想必最后仍然是不了了之,因为没有任何遗迹留下。


参考文章:
《奉先寺洞大佛与白司马坂大佛》,作者:肥田路美(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本文原载于《石窟寺研究》。

--本章完--


顺便说一句,武周时在敦煌造过大佛像,即莫高窟第96窟的北大像。玄宗开元年间,人们又在莫高窟130窟造了一尊大佛,现在称为南大像。另外,著名的乐山大佛也是从开元初年就开工了,耗时将近一百年才终于完工。现在人们一说起武则天,总要批评一句她“佞佛”,可是玄宗时的大型佛教工程也不少啊。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9 02:29:29 +0800 CST  
◇◆◇◆◇◆◇◆

补贴一张照片,据说是武周大臣 李峤 的纪念雕像。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19 02:35:16 +0800 CST  
谢谢各位网友的鼓励,并再次感谢天涯和煮酒论坛的支持!

继续贴下一章。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


上一代皇帝如果是英主,会给下一代皇帝留下一批优秀人才。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都是这样的英主。太宗留下的大臣当中,虽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与高宗有权力斗争,但高宗自己青睐和重用的大臣,文有张行成、高季辅、许敬宗、李义府等等等等,武有李绩、苏定方、高侃、薛仁贵等等等等,都是太宗提拔的。高宗自己提拔的狄仁杰、娄师德、魏元忠、李峤、唐休璟等一大批文武双全的人才,都成了武则天时代的顶梁柱。武则天发现和提拔的人才,有很多就继续为中宗、睿宗、玄宗三位皇帝效力。玄宗朝被视为盛唐时代,而这一时期仅仅是宰相群体当中就有姚崇、宋璟、张说、苏颋、卢怀慎、张嘉贞等人,都是从武则天时代就崭露头角的。

开元名相姚崇,在武周时从基层官员做起,后来在契丹叛乱期间被武则天发现,立刻提拔为夏官侍郎,不久拜相,成为一颗政治新星。他与武则天的渊源下面会细说。

姚崇在玄宗开元年间的搭挡卢怀慎,人称“伴食宰相”,意思是他虽然也是个宰相,但自己不拿主意,什么都听姚崇的。应该说他这是有团队精神,懂得从大局出发。其实卢怀慎以前做御史时敢于进谏,胆量并不小。他出身于范阳卢氏,不知是在高宗时还是武则天时考中进士,在武周时担任过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在中宗和睿宗两朝继续在御史台做官。

宋璟,与姚崇一起合称“姚、宋”。正史上对姚崇、宋璟的评价极高,将他们与贞观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宋璟在高宗朝末期考中进士,在武则天时逐步升任为凤阁舍人。宋璟在武则天时的事迹最出名的就是他与二张的斗争。长安三年,当时武则天住在长安,因为张易之、张昌宗的诬告,要重办宰相魏元忠。当时二张私下说通了张说,希望他在朝堂对质时作个伪证,结果第二天上朝时,正是宋璟拦住了张说,要求他千万不要做那万人唾骂之事。张说后来果然“倒戈”,没有参与诬告魏元忠。

宋璟与魏元忠未必有多么深厚的私交,完全是凭着原则与良心办事。魏元忠虽然逃过一死,但从宰相贬为县尉。此案过后,武则天从长安回到洛阳,大约此时把宋璟从凤阁舍人调动为御史中丞,官阶不变,都是正五品上(进入高干阶层)。

可能是武则天看重宋璟的正直人品,觉得他在御史台更能发挥长处。结果不久之后武则天就被宋璟搞得十分头疼。原来宋璟坚持要审问二张(有人告发二张在谋反),武则天为了袒护二张,就想尽各种办法把宋璟暂时调走,一会儿要他去外地查办贪污案,一会儿要他跟李峤下去视察工作,结果宋璟一连三次“请不奉制”,都以正当理由给挡了回去。这件事固然说明宋璟的胆量很大,但也说明他与武则天还是有一定的默契,知道这样公然叫板并不会招来什么后果。果然最后是武则天让步加耍赖,先把张昌宗先交到御史台,然后又赶紧派宦官传旨特赦。这下宋璟,气归气,还是把张昌宗放了--可见他跟皇帝的叫板还是有个度。当然了,武则天如此袒护二张,其实对她自己没有好处。

宋璟在中宗朝继续保持刚正的作风,后来中宗也受不了他,把他支到外地当了州刺史。睿宗上台后,宋璟一度重回朝廷并出任宰相,但因与太平公主不和,又被贬为刺史。玄宗朝初期他做了几年广州都督,重返朝廷任刑部尚书,后因姚崇的力荐,接替他成为宰相。宋璟在为相期间继续整顿吏治,又能对玄宗大胆直谏,使开元前期的政治保持了清明。

想当初二张想除掉宋璟,在武则天跟前进了不少谗言,而武则天虽然袒护二张,但始终没动宋璟。明智的皇帝都知道宋璟的可贵。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2 01:17:4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02

张说(yue4),开元宰相之一,也是玄宗朝的一位文坛领袖。武则天载初元年,她称帝前夕,搞过一次规模很大的制举,被史家视为第一次殿试。那次制举中策论考第一的就是张说,被武则天大张旗鼓地表彰了一番,让他出尽风头。此后张说在武则天的朝廷里历任各种职务,上过平叛契丹的战场,参与编修过《三教珠英》,并在武周末期的长安年间被提拔为凤阁舍人,进入高干队伍。

武周末期,张说在魏元忠与“二张”的冲突当中受了点磨难。他先是答应二张,到时候做伪证诬陷魏元忠,但后来被宋璟和另几位大臣一警告,赶紧悬崖勒马,不但当场拒绝做伪证,反而揭发了二张诬陷魏元忠的阴谋。此后张说的表现倒也硬朗,任凭办案的官员怎么逼问他也不改口了。他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被武则天斥为“反复小人”,还被流放岭南。

然而宦海沉浮,人生如戏,张说被流放后没两年,神龙政变发生,江山易主。中宗很快就把张说召回朝廷继续做官(其实如果武则天继续执政的话,迟早也会让他回来)。张说在中宗、睿宗两朝的政治波动中还算顺利。虽然他不肯依附太平公主,但并没有象姚崇、宋璟那样贬到外地。同时,他在那时成为了李隆基的心腹,所以当李隆基战胜太平公主之后,张说立刻就翻了身。

进入开元之后,张说虽然在开始几年被姚崇排挤到了外地,但他在外的这几年也很有成绩,担任过刺史、长史、将军,平定过边疆的叛乱,还一边带兵一边修国史,成为文武双全的典范。玄宗朝进行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从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就是由张说一手推动的。张说在开元中期被玄宗任命为宰相,上任后又大兴文治,帮助玄宗完成了泰山封禅。

张说虽然当过将军,但一直以文著称。当时在文坛与张说齐名的是苏颋(ting3)。张说封爵燕国公,苏颋袭爵许国公,两人合称“燕许大手笔。”苏颋也是玄宗朝宰相,是宋璟的搭挡。他父亲苏瑰是高宗朝进士,早年在李旦的王府任职。武则天执政时,苏瑰并未受到重用,大约一直在地方任职,但长安年间担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成为地方大员。苏瑰的儿子苏颋也是进士出身,武则天时倒是进入了中央,担任监察御史。长安二年,武则天让他负责重新审理当年酷吏们办过的案子。武则天在后期提拔苏家父子,显然是她还政李唐的措施之一。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2 05:34: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03

武则天不仅给儿孙们留下了一大批能吏和文臣,也留下一批武将,包括唐休璟、郭元振、薛讷,张仁愿等;开元时的大将王晙,在武则天时出任殿中侍御史;武则天在晚年提拔的另一大臣张嘉贞,也是能文能武,在玄宗朝先做了两年天兵军大使,才被拜相。

武则天时还有几位归附的蕃将。李楷固是契丹降将,被武则天封为燕国公;他女婿李楷洛也成为朝中大将,在睿宗、玄宗时期立下战功,被玄宗封为蓟国公,担任过朔方节度使--李楷洛的一个儿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兴名将”李光弼;武则天时接纳的另一个蕃将家族是吐蕃论氏。吐蕃政治家论钦陵一直是唐/周的大敌,但在武周后期死于内乱。钦陵死后,他弟弟赞婆和儿子论弓仁先后归附武周,受到武则天的优待。论弓仁在开元年间参与过对突厥的讨伐,又被委任为朔方节度副大使。

国家的人才选拔不仅靠皇帝一人之力,而是有一套制度。唐朝经历太宗、高宗、武则天三朝,人才选拔的机制越来越成熟,不但科举的份量越来越重,官员的铨选制度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时变革中的形势。此外,关键职位的大臣们,比如宰相和负责地方巡查的御史,也往往能够慧眼识英才,而且一旦发现可用之人就积极向朝廷推荐。

开元名相张九龄,出身于当时偏僻之地的岭南。但他在少年时就因文采出众引起了广州都督王方庆的注意,后来又在武周末期的长安二年考中进士,而录取他的就是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开元时期,张九龄又受到宰相张说的提携。张九龄的仕途经历固然说明他本人“是金子总会发光”,也说明当时的朝廷要员中有眼光的人比比皆是。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2 05:46:03 +0800 CST  
@sdhzdmhfszcb 2017-01-23 09:26:02
支持老朋友
-----------------------------

多谢老友的鼓励!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3 12:09:5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04

【姚崇,狄仁杰2.0版】

姚崇,字元之,是开元名相,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之一。实际上他是三朝宰相,在武周、睿宗两朝都做过相。

姚崇虽然也算出身于官宦世家,但算不上家世显赫。他的曾祖父姚安仁在隋朝担任州刺史,祖父姚祥在隋朝时担任州长史,父亲姚懿赶上隋末战争,加入了李唐的队伍,但李唐立国之后反而受到打压,郁郁不得志,一直到高宗龙朔年间,才以七十二岁高龄重被启用,被派到剑南道的嶲州(嶲,Xi 1)担任都督,处理当地蛮族的叛乱。次年,姚懿在任上去世,当时姚崇只有12岁。姚崇后来跟着母亲在外婆家长大成人,自己靠科举进入仕途。他在高宗仪凤二年参加制举,考中了“下笔成章”科。

从姚崇的身世可以看出,他顶多属于中层官宦的子弟。他的母亲刘氏是继室,其家族也非显赫大族。虽然他科举高中,但这只能助他进入基层干部的队伍,而他后来在武则天时期就能高居相位,要感谢武则天提拔人才时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

姚崇一开始担任濮州司仓参军,是个“从七品”的地方官。他在地方上一干就是十多年,然后开始升迁。从史料上看,他进入中央后曾在司刑寺(大理寺)担任过司刑丞,处理各类案件。总之,姚崇在飞黄腾达之前有过多年的实际业务锻炼,无疑是他以后成为一代贤相的基础。

到万岁通天元年,发生了契丹叛乱,姚崇便在这时真正闯入了武则天的视野。当时往来的军务文书很多,姚崇把这些文书内容都吃得透透地,向武则天汇报时便“剖析若流,皆有条贯”。武则天立刻就注意到了这个人才,破格提拔为夏官(兵部)侍郎--这也可见武则天到了老太太的年纪,仍是非常敏锐的一个人。

契丹叛乱随后平定,战事结束,姚崇并没有因此被闲置,反而被武则天提拔为宰相,而且在相位上一直做到了神龙政变发生,足有六年,这在武周朝的宰相中相当罕见。武则天为什么会如此器重姚崇呢?我认为这除了姚崇本人的才干之外,也有政治原因。

契丹叛乱是武周朝的一个转折点,推动武则天迅速解决了继承人问题--将皇位还给李唐。把李显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启用了“拥李派”大臣中的合作分子狄仁杰为相,并对狄国老十分尊崇。其实在我看来,武则天如此优待狄仁杰,一半是政治秀,意在拉拢李唐派群臣。而姚崇呢,简直堪称“狄仁杰2.0版”。论行政能力,姚崇并不在狄仁杰之下,而且占着年龄优势。狄仁杰拜相时已经年迈,实际上没过两年就去世了。姚崇那时还是中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狄仁杰本人也很赏识姚崇,向武则天推荐他。武则天提拔姚崇为相,可能也有笼络国老的意思。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3 13:14:1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05

(接着说姚崇)

姚崇与武则天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这方面正史没有记载,但有旁证。他的诗作现存九首,其中四首都是应制之作,包括久视元年在“石淙诗会”上的一首。那次石淙诗会,随侍武则天身边的除了她的子侄就是当时关系好的大臣了,除了二张,还有狄仁杰、李峤、崔融、苏味道等等,姚崇也在其中。

唐朝时,蒲州是产盐之地,负担着包括两京在内的大片地区的食盐供应。长安二年,蒲州的盐务忽然出了问题,武则天就派姚崇去处理。姚崇到蒲州之后经过一番紧张工作,终于让盐产恢复了正常。趁这次出差,他还视察了黄河、渭河的漕运情况。回到长安后,武则天特地为他赋诗一首,诗曰:

依依柳色变,处处春风起。
借问向盐池,何如浐水游?

姚崇也会凑趣,立刻和了一首:

归来朝帝京,忽疑钧天响。
悬知浐水游,绝胜汾川赏。

这件事后来被蒲州刺史李千里(吴王李恪的长子)写进一篇《六绝纪文》,镌刻到石碑上,所以两首诗作都流传了下来。

姚崇这人深谙为官之道,极懂得进退。要说进,姚崇不但尽忠职守,而且在武则天面前也有大胆谏言。圣历年间,武则天那时已经杀掉了来俊臣,开始对酷吏政策的后果进行补救,有一次就问近臣:“以前周兴、来俊臣他们在时,那么多人谋反。现在他们死了,倒也没听说有人造反了哦。”

这时姚崇就说:“陛下啊,其实垂拱以后那些搞得家破人亡的大案,都是受不了酷吏的折磨,自诬而死。大家害怕酷吏,也无人敢翻案,幸亏陛下圣明,诛杀了奸党。臣以全家老少的性命担保,今后绝不会有人谋反。”武则天听后大悦,好好赏赐了姚崇一番--然后后来就发生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赶下台,自然也就没法拿姚崇怎么样了。这是后话。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3 13:24: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06

(继续说姚崇)

姚崇能够坚持原则,但也有刻意迎合武则天的时候。他反对佛教的态度是很鲜明的,尤其反对形式主义的崇佛,诸如建寺庙、造像之类的活动。晚年他在留给子孙的遗言中说:“近日孝和皇帝(中宗)发使赎生,倾国造寺,太平公主、武三思、悖逆庶人、张夫人等皆度人造寺,竟术弥街,咸不免受戮破家,为天下所笑……且佛者觉也,在乎方寸,假有万像之广,不出五蕴之中,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何必溺于小说,惑于凡僧,仍将喻品,用为实录,抄经写像, 破业倾家,乃至施身亦无所吝,可谓大惑也。”

可是当初在武周朝时,长安年间,姚崇就以朝廷高官的身份与僧侣们合作,在长安的光宅寺造了佛像,即七宝台石塔佛像。这次造像活动的规模并不小。在参与这次光宅寺造像的七位官员中,还有一位是姚崇的弟弟姚元景。这次造像的目的是为当时已经年迈多病的武则天祈福--当时姚崇可没说什么“为天下所笑”之类的话,估计肚子里也这么想的,但肯定不会说。这组光宅寺七宝台佛像有若干片段保留至今,现在都成了珍贵文物,其中部分流落海外。

象姚崇这样聪明能干的大臣,其实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神龙政变之后,中宗李显本来打算将姚崇留任宰相,但出于种种原因将他贬到地方当刺史去了。姚崇反而因此躲过了中宗朝的宫廷政变。睿宗时,他又被起用为相,却因为与太平公主不和而再次贬官。玄宗登基,在权力稳固之后头一个就想到姚崇,诚心诚意把他请回朝廷担任了几年“救时宰相。

我认为他在开元年间的主要功绩是替玄宗收拾了前面中宗、睿宗两朝的烂摊子--这个烂摊子的部分责任应该由张柬之等贸然发动政变的“功臣”负责,不能全都怪到武则天头上。这是后话。总之,姚崇帮助玄宗清理了若干积弊,更重要的是理顺了高层的人际关系。

姚崇虽然以开元名相著称,但他在玄宗朝的宰相任期不足四年,还不如在武则天时的任期(六年)长。其实若论君臣关系,姚崇与武则天更为融洽,但他在玄宗朝时的威望远比在武周朝要高--或许是太高了,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安,所以在开元四年主动辞职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3 13:35:4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8)盛唐的建设者们--07

本章参考文章:

《盛世基石:姚崇》,作者:姜正成。

《武则天与姚崇》,作者:姚学谋(河南渑池县人大常委会)。本文被收入《武则天与神都洛阳》一书。

《唐代前期北方地区僧俗共同造像的组织结构》,作者:杨效俊(陕西师范大学)。本文发表在《唐史论丛》(第十七辑)。


(本章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3 13:45:45 +0800 CST  
◇◆◇◆◇◆◇◆

贴张图:姚崇监造的光宅寺七宝台佛像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一尊“十一面观音像”。这种观音像总是头上有若干小观音,排列组合方式可能稍有不同,总之是10个小菩萨像,加上本来的像,共11面。

这尊石像片段现在在美国的弗瑞尔美术馆。这个馆全名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属于华盛顿DC 的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museums of Asian art的一个分馆,里面搜罗了不少中国文物。据说美国各个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大户,一个就是这个馆,还有一个是波士顿美术馆。但这俩我都没去过。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3 14:02: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1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摘自陈子昂的《感遇》第三十五。


陈子昂大概要算武则天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了。同时期的沈佺期、宋之问虽然被视为律诗定型的关键人物,但沈、宋的贡献主要在技术层面上,而陈子昂推动了诗歌内容上的开拓。后人对他的诗歌成就评价极高,普遍认为他致力于扫荡齐梁靡靡之音,重提建安风骨,正是盛唐之音的前奏。

但是文坛上的盛名恐怕并非陈子昂的初衷,诗歌创作只是他人生奋斗时的一个避风港。陈子昂首先是一个朝中大臣。他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一心寻求自我实现,其建功立业之心相当强烈。在武则天那里,他有过施展平生抱负的机会,但最终的命运却依然悲剧,因为他虽然谋得了一官半职,却始终不得重用。

其实,在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这方面,武则天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但这绝不是说她的朝中就没有失意之人。陈子昂便是这样一位落寞的失意者。

陈子昂并非一心只求功名利禄的俗人。在我看来,他与武则天并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两人都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也都有心比天高的梦想。两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对方。武则天固然以君主的身份考虑陈子昂是否可用,陈子昂又何尝不是从一个谋士的角度衡量武则天这个皇帝是否值得效力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4 13:03:25 +0800 CST  
向各位网友问好。然后接着贴: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2


跟据陈子昂的家谱,其祖辈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开国元勋陈平,不过那都是遥远的故事了。陈子昂是梓州(今四川射洪)人,其家是当地豪族,所以他自述“本为贵公子”。但他的祖辈当中做大官儿的不多。虽说不做大官,却并非隐居世外,其实还是在寻找机会出山的。他父亲陈元敬就参加了科举,明经擢第,只是没有正式进入官场。

陈子昂的家风中有游侠之气,他也深受影响,年轻时没好好读书,大约一直在混社会,所以卢藏用后来为他写传记时说他“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但陈子昂一旦决定读书就极为用功,而且看来天份很高,所以进步飞快,几年之内就读完了经史百家,然后年纪轻轻就去长安游学去了。接着他就参加进士考试,第一次没考中,回家补习,第二次就考中了,当时才二十四岁。

中进士这年(文明元年)正值武则天刚刚独立执政,准备把高宗的遗体送回长安下葬。陈子昂赶紧抓住机会,给皇帝(其实是太后)上了一篇《谏灵驾入京书》,反对在长安建陵,建议把高宗就地葬在洛阳。他这篇上书写得极有水平,显然是想给武则天留下点儿印象。后来新旧唐书的《陈子昂传》都收录了此文。文章一方面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当时国家的窘况:各种内忧外患,士兵们长年征战,百姓疲于奔命,关中地区还在闹饥荒,如果此时还要动工修建陵墓,让老百姓怎么活?但接着他笔锋一转,把洛阳大大赞美了一番,不但建议将灵柩葬在洛阳,而且认为今后国家的政治中心也应在洛阳。

。。。。。。

(陈子昂的《谏灵驾入京书》节选:……燕、代迫匈奴之侵,巴、陇婴吐蕃之患,西蜀疲老,千里赢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岁月奔命,其弊不堪,秦之首尾,今为阙矣。即所馀者,独三辅之闲尔,顷遭荒馑,人被荐饥。自河而西,无非赤地;循陇以北,罕逢青草,莫不父兄转徙,妻子流离,委家丧业,膏原润莽:此朝廷之所备知也。……(洛阳)景山崇丽,秀冠群峰,北对嵩、邙,西望汝海,居祝融之故地,连太昊之遗墟,帝王图迹,纵横左右,园陵之美,复何加焉?……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压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驰崤、渑,据关河之宝。以聪明之主,养淳粹之人,天下和平,恭己正南面而已……太原蓄钜万之仓,洛口积天下之粟,国家之宝,斯为大矣。)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6 03:36:4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3


尽管陈子昂其貌不扬--唐朝是个看外貌的时代,人长得丑就是亏--武则天依然给了他一个官做,下敕说:“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曜,拜麟台正字。”

这个“麟台正字”实质上是秘书省的低级文官,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校对员。这虽是小官儿,但对于一个没有官场背景、刚刚考中进士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待遇。

这里尤其要说明一下,现在不少作者对这个麟台正字的官职十分轻视,并且认为武则天在轻慢陈子昂这位大才子,其实在当时,对于刚刚考中进士的读书人来说,麟台正字是个求之不得的职位,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后来的白居易、元稹也都是从秘书省校书郎做起。陈子昂的家庭背景并不强,武则天恰恰是欣赏陈子昂,才会给他这么一个职位。

武则天做太后的那几年虽然一直没有给陈子昂升官,但显然也没有忘记他。垂拱元年,武则天正在锋芒最盛之时,向群臣咨询治国方略,特地给陈子昂了备了一套纸笔,让他说个够。他便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上军国利害事》,讲了三大问题:第一条“出使”,批评武则天派下去视察地方工作的干部们没选好,威信不够;第二条“牧宰”,深切地指出国家的行政基础是州县的地方长官,提醒武则天要选好县太爷;第三条“人机”,毫不客气地指出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足,仅仅是不穷困而已,而且很多地方正受兵役和灾荒的困扰,要求武则天继续推行安民政策。

此时的陈子昂刚刚入朝为官,对前途充满乐观。据考证,他的一首诗《答洛阳主人》就在这次上书前后写成,诗中有“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zhi4)平津侯”这样的句子,看来这时候他对武则天这个大老板相当满意,自己也是意气风发。

接下来的几年里陈子昂非常活跃,针对酷吏政策提出过谏言,也随军出征过边塞,提出过自己的边防主张。武则天曾经想在蜀地的雅州(今四川阿坝南部)打通一条路,以便大军可以从另一途径进攻吐蕃,结果被陈子昂极力谏阻(《谏雅州讨生羌书》),而他的意见被武则天接受了。武则天称帝之前还再次向他征求治国大计,陈子昂又写了一大篇文章,即《答制问事八条》。

不过他的官职升迁缓慢,到永昌元年,也就是考中进士后第六年,才从麟台正字升成了右卫胄曹参军(管理军械的小官儿),官阶则进了四阶,从“从九品下”升为“从八品下”。其实这是按部就班的升迁,换句话说,武则天并没有对他破格提拔,但也没有故意慢待他。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6 03:53:2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4

武则天称帝,陈子昂对新政权的态度是全力支持,大力歌颂,进献《大周受命颂》四章、《上大周受命颂表》一篇,文字都极尽华丽。

陈子昂在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二年就回家为继母守孝去了,这一走就是两年多,等再回来时便被升官,担任“右拾遗”。拾遗这个职务官阶不高(从八品上),但是谏官之一,属于皇帝的近侍,接近权力核心,将来晋升机会大,所以这个职位的含金量很高,比起他先前的“胄曹参军”来说是大大进了一步。

不过,陈子昂在右拾遗的位置上一直做到死都没有再升。这似乎不能怪武则天不识人。对比一下与陈子昂经历相似的大臣,比如张说。张说比陈子昂晚几年考中进士,也是一个毫无官场背景的年轻人,也是以文才著称、写过对武周歌功颂德的文字,也随军上过战场,也担任过谏官(他担任“右补阙”,品阶稍高一些),也有过进谏,但张说的仕途就通畅得多,在武周后期官至凤阁舍人,成了高干。虽然张说因为在二张诬陷魏元忠的案子上耍滑头而被武则天流放,但到了中宗朝就被召回,继续做他的高干,到玄宗朝成为宰相;再比如姚崇,也是一位没有背景的人,考中进士后一直在基层岗位工作历练,后来被武则天一眼看中,立即破格提拔,以火箭速度晋升为宰相。

有些人更适合做官,有些人天生是个艺术家。陈子昂大概属于后者。如果说他刚步入仕途那几年还是踌躇满志,那么越到后来便失意。但是这样的苦闷反而成就了他的文名,那一首首沉郁的感悟之作不但奠定了他在唐朝诗人中的地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席之地,这是张说所不能及的。

其实武则天也不算亏待陈子昂,虽然不给他升官,但依然爱惜他的才华。陈子昂一度卷入某个案子而下狱--到底为什么原因而下狱,找不到文献记载,但武则天最终赦免了他,而且一出来就官复原职,继续做右拾遗。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6 03:56:0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5

其实武则天也不算亏待陈子昂,虽然不给他升官,但依然爱惜他的才华。陈子昂一度卷入某个案子而下狱--到底为什么原因而下狱,找不到文献记载,但武则天最终赦免了他,而且一出来就官复原职,继续做右拾遗。

这次出狱后不久,建安王武攸宜奉命领军讨伐契丹叛乱,陈子昂便成为武攸宜帐下的一名幕僚。这是他第二次从军,第一次是在垂拱二年,与好友乔知之一起跟随将军刘敬同到居延海去讨伐同罗、仆固两部落。他两次从军都留下多篇文字,有诗作,也有代人书写的上表,都成为珍贵史料。

陈子昂虽然以文著称,其实也有尚武的一面,曾写诗自言“少好纵横术,游楚复游燕”,很想在战场上搏击一番。这次随武攸宜出征,他便急于立功。王孝杰阵亡之后,陈子昂曾几次向主帅武攸宜进言,请他严肃军法,主动出兵,甚至自请领兵出战。

前面分析过,武周与契丹的这场战争关系到立储问题,里面渗透了政治因素。身为主帅兼武家王爷的武攸宜,出于种种考虑,在战场上的主要策略就是跟契丹慢慢耗着。对于陈子昂的催促,武攸宜就来了个冷处理。

陈子昂受此挫折,心情十分郁闷,登上蓟北楼,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世的子昂粉丝们都想当然地说武攸宜没有将才,其实王孝杰阵亡后三个月,契丹之乱就平定了。假如武攸宜当时批准了陈子昂的建议,让他带兵去和契丹交锋,谁又知道是个什么结果?也许中国历史上会因此少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06:29:5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6

从契丹战场回来后,陈子昂依然是右拾遗。这场战争是武周以及武则天本人的一个转折点,似乎也是陈子昂的一个转折点。他意志消沉,身体也不好,于是以父亲年迈为由,向武则天告假回老家。武则天批准了,允许他带职回家休养,官员待遇照旧。临行前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了一道表,即《上蜀川安危事三条》,算是再向这位皇帝尽一次臣子的本分。

陈子昂有《感遇》组诗三十八首,其中大多数都是后期作品,内容多为人生感叹、时政批判。想必他对武则天和她一手创立的武周朝有着深深的失望。

陈子昂回乡不久,父亲陈元敬就去世了。陈子昂深受打击,加上为父守孝,身体越来越差。这样到了长安二年,更大的不幸再次袭来。当地县令段简听说陈家是富豪,就敲诈勒索,找了个理由把陈子昂关进了牢狱。陈子昂一开始让家人送了二十万钱,谁知段简还嫌少,对他继续加害。陈子昂在狱中便算了一卦,结果得一凶卦,自叹说“天命不祐,吾其死矣!”便死在狱中,享年四十二岁。

陈子昂大约在长安二年去世。此时的武则天除了忙于政务,大概就是琢磨着怎么包庇二张了。但两年后便是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软禁在洛阳的上阳宫。垂暮之年,远离喧嚣,也许她会读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子昂在感叹自己,但这样深刻的孤独又何尝不是武则天的写照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06:31:0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7

【陈子昂的政治包袱,以及武三思的背锅】

虽然陈子昂的文学成就一向为人称道,但他的政治品格却被后来愚忠时代的某些文人猛烈攻击。理由很简单,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主动谋求官职,又写过大力歌颂武周的文章。他还经常为武攸宜、武懿宗代写上表,还与武则天的表外甥宗楚客诗酒往来。凡此种种,在愚忠分子们眼中就是“附逆”,是李唐之贼。

现代的评论者们虽然不再那么拘泥于李唐与武周的是是非非,但仍对陈子昂是武则天的臣子这件事耿耿于怀,总是想方设法企图给他“正名”。于是现在就盛传一个说法:陈子昂是被武三思害死的。

其实无论是他当时的朋友卢藏用写的《陈氏别传》、晚几十年的赵儋撰写的《故拾遗陈公建旌德碑》、以及再以后的两唐书《陈子昂传》,都没有这种说法。正史上写得明明白白,陈子昂是被县令段简害死的,但是现代评论家们非要说:是武三思指使段简把陈子昂害死的。可是武三思凭啥要替段简背这黑锅!

此种说法的源头大概是唐朝人沈亚之。沈亚之虽然也在唐朝,却晚了一百年,又怎知其中详情?其实这个沈亚之也不过是在给朋友写信时做了一番猜测而已,没想到后世的文人如获至宝,越传越神。一个只言片语的猜测能够被后人广泛接受、极力证明,必然有其土壤。说到底,这些古代和当代的文人都是一个心思:不愿意让陈子昂这样出色的诗人生活在武则天的治下。陈子昂对武周曾经的热情被视为“污点”。为了给他去污,就拼命宣扬他后来是被武三思害死的,好像这样他就能得到救赎似的。

陈子昂大约确实算不得李唐的忠臣。可是按照愚忠文化的标准,当时没有几个人是李唐忠臣,因为大家都在武周做官,而且都做得不亦乐乎。陈子昂又何须为自己在武周朝的做为而道歉?又何须扯上武三思来为自己“正名”?他的正直品格与独立精神自有他的诗文为证。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06:33:5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89)孤独的陈子昂--08

本章参考文章:

《唐陈子昂先生伯玉年谱》,编撰者:罗庸(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作者:杜晓勤(北大中文系教授)。


--本章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1-27 06:36:08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