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咖啡馆的艰辛路程

咖啡店刚开怎么做营销既省钱又有效?

新店开张需要把人吸引到店来,需要营销辅助手段。常见的方法有送优惠券,请明星,请公众号宣传等等,这些方法不是不可行,这笔账必须自己算。

有位朋友,投资一百多万开了家主题咖啡店,开业时请了一位明星,出场费5万。当天几十张台满场,值吗?按这位老板的想法,有明星来过,店的名气上去了,值啊,但商家做生意是以赚钱为目的,后续怎么办,不停地烧钱请明星吗?

“花5万买个爆场,根本不值得。就算开业酬宾免费吃喝,每天都可以爆满,还不需要5万。很多店火爆一段时间就黄了,跟前期花销太高有很大关系。



▲创业想烧钱,也要烧到更有意义的事上

还有一位开业老板开业,恰恰与上面想法相反,把钱全部花在顾客身上。200平的店刚开还没多少人知道,我就给他出了一招,花了500元从二手市场淘了个棉花糖机器。在店门口做棉花糖免费送,同时用软棍做了小旗子,上面印有店铺标志。

有人来了,送一个小旗子,一个棉花糖。当然还可以到学校门口免费送,棉花糖不仅是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同样是小朋友们喜爱的零食。于是,一瞬间整条街都是棉花糖、小旗子,特别壮观。

送一个棉花糖,至少五六个人知道,这次活动在他们县城影响力可不小。这种营销手段即时效果非常好,还省钱,“就算送一个月,能花多少钱?至于人家来不来你的店里,那是你的口味和服务问题。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看你怎么玩!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04 22:13:01 +0800 CST  

小“套路”让顾客多点单,营业额直线上升!

咖啡市场越来越大,但是馆主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同行竞争激烈大商场多稀释客流,物价房租各种费用又不断上涨,利润率被极大的压缩,倒闭的咖啡店是越来越多了。怎么办?


想让顾客心甘情愿买单,要多花点心思:

1、让顾客多点单
2、让你的产品升值
3、好的服务很重要
4、品牌加持升值



1、有选择性的价格

以前我店里的套餐价格有98元/人和228元/人,有许多客人228元的太贵,所以通常就选择98元的。当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于是我就多出了一个158元的套餐,后来有好多客人果断选择了158元的套餐,因为觉得不用很贵的价格还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选择A还是B,永远是纠结的命题)

其实人都是有贪便宜的心理的,太贵的不敢买太便宜的觉得不值,在这种纠结犹豫之下一旦出现一个中间的可比较的价格,毫不犹豫就会选择。

(刚好折中的价格,就它了!)

我们在套餐推销的时候可以拿出高毛利润的中间值产品B,给顾客AC两个中比较,自然顾客选择B的会很多;或者有些高价的产品,可选择推出中份,低于原本价格,拿低价来享受到高价的产品,一来餐厅提高利润,二来顾客愿意,何乐而不为呢?

2.满额套路

有的顾客到店里来消费,,原本只打算喝杯咖啡就有走的,结果看到当天有活动,满150元赠送50元购物券(仅限咖啡饮料类),于是又买了份“披萨”凑够150元,也如愿以偿拿到50元购物券。

(满额拿到券的心情堪比捡钱)

当然拿到券之后我们又开始计划下次消费的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还是要来我家消费。

满xxx返xx,其实效果远比直接送要好,返券的金额宁可要比送的要高,这样子不仅会增加顾客点单价格也会增加第二次的消费率,因为这个券不是白送而是有消费门槛才能拿到,顾客来店消费的频次也会增加。



2、整体环境的提升

同样的在外面喝一杯饮品,有人愿意花5块钱为之买单,同样也有人愿意花58元为之买单,其中探讨的就不再是价格而是价值问题了。

这58元的饮品包括的不止是饮品,还有餐厅舒适的环境、合适的服务、干净的卫生等,这些都是包含在饮品的价值中,饮品价值要匹配整体的环境。


(同样的产品价格不同,因为价值不一样)



如今的消费升级,场景革命,大批资本入驻咖啡餐饮企业,很多时候餐厅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种理念或是生活方式。

二:强调产品的价值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高端咖啡厅里,点单就会很明显的发现菜单中多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饮品介绍,多以强调“新鲜水果”新鲜咖啡豆之类的,而且越是高价咖啡和饮品越明显!


这样强调其实是在告诉消费者你产品的价值,因为原材料正宗而且是绝对优选,所以口味好价格贵是合理的,并且让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




三:好的服务员很重要

好的服务员也是好的销售员,更是咖啡店的软实力活名片,如何引导点单也是跟客单价息息相关。好多人都不重视服务员,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1、热情服务,拉近距离

刚开始要适度的热情服务,要温情但不可格式化,否则会引起客人反感。一开始就拉近与客人的距离,从内心对此不会很抗拒,这时候产品销售就顺利的多!

2、针对性的推销

仔细了解顾客消费的目的,面对不同的客群了解需求,推销不同形式的产品。如果是家庭聚会要注意多关照小孩子和老人;如果是情侣聚餐则多一般要考虑女士的选择;如果是同事聚餐要抓住点单人的喜好。



3、菜品要侧重性的推销

菜品要有侧重性的推销,不一定是推荐高价格的 ,但是一定是高利润好口碑的,一般来说套餐类和饮料类尔等毛利润高的,抓住时机在看到顾客犹豫不决时,适时的介绍,提高消费者客单价。

4、正确的推销语言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不是说如何的巧舌如簧,而是关键要走心,真正抓住消费者需求,灵活巧妙使用推销语言,让顾客尝试良好感受,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顾客,抓住顾客的心理。

四:品牌加持产品升值

1、加深广告投放力度

广告的作用是传播,而带来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对产品进行一系类的知觉、前段时间,像喜茶刚进上海的时候也是大量投放媒体广告,加上一些网红推手,直接的结果就是满城皆知。


好的广告是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而且能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好感并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精细的广告质量非常重要。


2、与其他产品有不同的卖点

品牌是可以溢价的,当你的产品与其他有不同的卖点时,消费者会情愿多花一点钱,虽然严格来说可能都差不多,但是多花的那一部分钱是品牌的溢价。



不同的卖点中让消费者在其中找到情感价值,甚至消费者在产品中能找到情感寄托,而这个时候品牌溢价就很自然而然,因为消费者愿意。

小结:

不管我们今天再怎么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如今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开的快倒的快,一阵一阵的风刮的也快。有人在一波浪潮中赚的盆满钵满,也有人在前进中被海浪拍在岸上。

虽然客单价就是利润,但是要根据自己产品品类做合理的调整,产品本身并无好坏,如何更好提升还需要根据其特性匹配品牌定位,盲目涨价会流失新客户,盲目降价也是降低自己调性失去老客户。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06 00:21:36 +0800 CST  

一个吻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07 23:12:52 +0800 CST  

我是如何把一家300㎡咖啡馆,用3年盈利,又关门的?




近乎完美的选址,十分用心的运营设计,颇有预见性的零售方式……

本想开的是一家梦想中的咖啡馆,最后输给的不仅是盈利上的现实,更多的是对梦想和自我的怀疑。

今天讲的这个案例,应该不少人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希望你能从别人的路子里找些经验。




1

埋下一颗“开咖啡馆”的梦想种子


和大多数文艺青年一样,我曾经有一个非常没新意的梦想:“开一家咖啡馆。”

中学时为了熬夜完成功课,父母对未成年的我提前解锁了雀巢速溶。从那开始,我中了咖啡的毒。

作为一个勤奋好学热爱装逼的少年,我开始尝试泡咖啡馆,恶补咖啡知识。上岛和真锅的酒精灯虹吸壶简直就是哈利波特的魔法神器。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零花钱,就走的更远。周末坐一夜的火车去北京国贸,在当时大陆的第一家星巴克,战战兢兢的完成了“朝圣之旅”。

再后来,从厦门大学的光合作用,到五道口的雕刻时光,从桃江路的老麦咖啡,到南京路上中国第一家COSTA,一路穷游体验,充值信仰……


▲堪称虔诚的信仰

慢慢地,心里便种下了一颗“开家咖啡馆”的种子,遂决定行动。


2

“近乎完美”的选址,却是个大坑


从做商业计划,到募集资金;从北上广深的考察,到成都本土的市场调研;从团队组建,到供应商甄选;从品牌设计到选址找铺

就像每个踌躇满志的初次创业者一样,我日思夜想,信心爆棚,事必躬亲,全力以赴。

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个当时看来极佳的商业口岸——成都兰桂坊。

它几乎满足了我当时对理想店铺的全部诉求:漂亮精致的沿河景观带,对望成都著名的九眼桥酒吧街,背靠当时成都最好的香格里拉酒店,独栋敞亮的商业展示面,时尚海派的街区氛围……一切近乎完美。

然而后面的事实证明,我掉进了一个大坑。


▲最后却是万万没料到的结局

作为酒吧娱乐街区,兰桂坊的活力是从晚上九点以后开始绽放的。而在整个白天,我的咖啡店最需要人流的时间段,这条街区却是一种繁华之外的岁(ren)月(yan)静(xi)好(shao)。


3

“梦想”?呵呵


当时我眼里的兰桂坊近乎完美,只有一个弊端——价格。

近三百平米的店铺每月租金成本十万,在零九年的成都,这个价格还是一个对于餐饮业来说,难以承受的压力。

算上预付的房租、保证金、装修、消防、燃气、设施设备等等,总投入达到了近两百万。

然而无知者无畏,我带着投资合伙人极大的信任,此前的全部积蓄,找家人拼借的现金,以ALL IN的姿态成功入坑,成为成都兰桂坊的第一批商家,第二家咖啡店。还信心满满、不知好歹的开在了我的“偶像”——星巴克的旁边。

我们的咖啡店取名为“新唐”,它是由一个洋(qi)气(guai)的英文名字“New Zealand town”汉译过来。

和当时成都流行的传统欧式风格以及星巴克的商务范儿不同,我特别希望营造出一种现代、清新、自然的空间体验。


▲不管商业上合不合适,就按自己的方式嗨

我还围绕当时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新西兰”作了一系列的主题包装:除了卡布、拿铁还特别推出flat white,黄油只选进口的Anchor,鲜榨主打Zespri的奇异果汁,就连house wine都是新西兰的长相思。

我们还给甜点取了“魔戒”(新西兰是魔戒的取景地)的名字:提拉米苏变成了“魔都”,巧克力蛋糕变成了“阿拉贡”。

我热衷于把那些小心思慢慢变成现实,情怀泛滥的一发不可收拾。

我精心选择每一首在店内播放的歌曲,纠结不同时间段播放的顺序;我要求把6种颜色的靠垫放在指定的位置,确保它们搭配起来很好看;新西兰发生了地震,我张罗大家一起祷告和募捐;

我把每天没有卖完的甜点和三明治送给那些流浪汉,然后那些三明治就真的几乎再没有被卖完过;后来店内开始加入夜间live show,我没有选择亲民的POP,任性的要求只做JAZZ。

萧伯纳说过一句很牛的话:“人生有两出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另一个是踌躇满志。”


4

20㎡和300㎡,利润不会随着面积翻倍



开一家咖啡馆,说到底是一门生意。

当初之所以敢拿这近三百平米的铺子,来源于一个合作伙伴在文殊坊开设的小店。

小店二十多平米,寥寥两三张桌椅,主营十多块的奶茶和咖啡。文殊坊的人气一般,所以小店算下来平均一天能有一千左右的营收。

我们算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账,店铺面积扩大了十多倍,饮品价格还能翻翻,即使我们的新店和文殊坊一样,人气不足,每天营收一万多也是非常容易的吧。

真相是,我们在早期只卖咖啡的那段时间内,单日营业额几乎从没有上过一万。


▲帐,并不是拍脑袋算出来的

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把一个普通人的身体按比例放大5倍,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答案是:他将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原因在于人按比例放大5倍后,体重将放大为5的立方,也就是125倍,而支撑力只会放大5的平方,也就是25倍。这样身体自然会被压垮。

合作伙伴那家小店几乎是他一人打理,而我们咖啡馆的员工雇了二十多个。那家小店花了一万块就完成了基装软装门店布置,而我们光消防改造就投入了八九万;小店每月的租金水电不超过五千,而我们是十多万。


5

太早,不是机会,是没有机会


2009年的成都,为了和理想中的咖啡馆搭配,我们在餐点上下足了功夫:主打西式素食三明治、有机蔬菜沙拉和水果餐。采购昂贵的食材,制作时尚的包装,精确测算卡路里,用健康营养的搭配向市场推广全新的素食概念。

我甚至自己设计了一个电商网站,注册了400电话,客户可以在线下单,然后由我们专门的快递员送餐上门……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可如果时机不对,等于白费

是的,今天所有这些商业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品牌实践,市场也培育了越来越成熟的消费习惯。

但在2009年的成都,那是一个购物中心还未兴起;智能手机还未普及;星巴克还没有滥大街;还没有微信、没有饿了么、没有高效的同城物流;素食被认为是宗教斋饭;有机还不为人所熟知;沙拉被当做只是生菜叶子的时代。

很多人说,你不是错了,你只是早了。但是早了,也意味着糟了。


6

去找钥匙,盯着锁并不能解决问题


理论上,那时我已经实现了梦想——按照自己理想的样子,开了一家咖啡馆。但回想起来,那段时光,我居然没有一天是开心和安宁的。

每天,我习惯性地坐在店内的一个角落,眼里看到的全部是正在发生的问题:架子上的摆设没有对齐,杂志被放错了位置,吧台上的积灰有两天没擦,客人离开后没有及时收拾的桌椅……

这个时间段播放的歌曲音量太大,昨天楼梯的转角上又坏掉了一个灯泡,招牌广告灯没有被按时打开,那个客人点的食物为什么只吃了一点点……

我把自己变成了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开了之后才发现,和梦想不太一样

我在别人家的咖啡馆里兴致盎然,在自己的理想中的咖啡馆里,却如坐针毡。

去找钥匙,而不是盯着锁头。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是多么痛的领悟。


7

致命的打击源于“对梦想的怀疑”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我甚至会庆幸,庆幸自己没有把那家咖啡店成功的运营下去。

在艰难运作的第3年,我们已经成功地把月营业额做到了30万以上,也就是说勉强盈利了。

一方面,我们耗尽了现金流。营业额虽然在增长,但是受限于商圈特性(酒吧街的有效经营时间),增长已经乏力。而所有累积的大量应付款项,都必须依赖于明天的营业现金去支付。

财务上看,我们早已捉襟见肘。下一个年度,房租有10%的递增,可能会吃掉利润。如果算上门店摊销,投资回报,这显然已经不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

更重要的是,我突然意识到,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居然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才是最可怕的,不是么?

在应该fighting的年纪,就淡泊名利——难道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于是,2012年冬天,传言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但我毅然决定结束这一次初心美好的创业。我刷爆了自己的信用卡,支付了所有供应商的货款,遣散了店里的员工,亲手关闭了我的咖啡馆。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0 00:05:10 +0800 CST  
厉害了,赞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0 11:03:03 +0800 CST  

手冲粉层分析,结果居然……

喜欢玩手冲的朋友,不知道对你们冲过的咖啡粉层有没有观察过,有没有思考过。

最近因为与吧友们讨论手冲后粉层情况的事,想详细的说一下个人观点,

进正题了,首先,先说明一个,咖啡要以喝为主要断定依据,只不过有时候,粉层会反映到一些注水操作的一些问题与处理细节,这就如意式出粉,不以粉饼作为主依据,但粉饼颜色可以看出通道问题一样。

=手冲粉层情况与什么相关呢?
第一部分 手冲粉层情况与什么相关呢?
1、与烘焙情况有关,越浅的,咖啡粉排气越少的,越容易最后出现一个平平的粉层。相反地,越深烘,越易出现火山口。
2、与研磨度有关,在正确注水情况下(冲泡时在水能够通过粉层情况下,注水足够温柔没破粉层),越粗的,越易最后平面的,细的易火山口,但问题是粉越细,越需要水的温柔程度,或者是绕水足够顺。
3、注水绕圈方式,绕圈越小,甚至中心注水,越易出现火山口。
4、用粉量,粉量越少,要控制水的恰当大小会要求相对越高,最后出来的粉层分布情况,会没大粉量粉层分布得好,而且粉量大时,粉接触水的排气量相对会多,闷蒸时抬升空间多,第一次注水时,粉层抬升空间也会大点。

粉层会反映出什么问题?

粉层分布情况并不能反映所有问题,而且因为上边的几种情况都会影响到粉层分布情况,所以,粉层并不能看出所有的问题。
但是,有些基础情况还是可以看得到的,因为有一个简单但又非常重要的点,水在力的作用下(无论是重力、压力等等),通路往往是阻力最少的地方。
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如下图的粉层,会是什么情况[图片]本图源自于网友的图片,无意撕逼,只不过是十分典型。
从图上可以看到几点,
一、滤纸边上有油脂层,依然还有点颜色,而且气泡丰富度其实并不算少,意味着豆还没算得上完膨胀不好排水的情况,而且是粗磨,意味着冲泡中后段是水流失控。
二、油脂层之上滤纸都很干净,意味着冲泡时,粉层整体抬升程度并不高,一来是豆子比较浅,二来就是冲泡前段用水或者是闷蒸处理不够好,粉层没有抬升空间。
三、油脂还有颜色,但整体很平坦,滤杯边上粉量极少,这个意味着某一段用水失控,冲泡时粉层被冲破。
四、铺于滤纸上的油脂,有部分地方有厚,有部分地方完全没有,意味着绕圈手法有不光滑点。
那上述情况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呢?
首先,因为水会从阻力最少的地方走,所以,这么扁平的粉层,意味着冲泡当中,水很多时候,走的是从滤杯侧部而非底部,因为底部有粉层,阻力较大,而且看出有不均匀点,可以说萃取当中有通道。
导致的是整体萃取出的味道会相对偏少、有可能出现不光滑、水感多、如果是浅烘更可能是青味多或者是杂味多这几种情况,因为整体萃取不足,但水又与某个粉层局部接触过多,出现局部过萃但整体萃取不足的情况。
这是因为手冲萃取方式,依赖的是水与粉层的均匀接触,但粉层都聚在一起了,意味着的是水流失控或者是粉层没空间过水,水会更易从杯边走,虽然未必说整个过程都这样,但最起码某段情况会这样子,如果这段是靠后的,那可能就拿出杂味相对多了。
有部分朋友会说,都喝不出来,这个有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豆烘得够好,可溶解物多,油脂多,减弱了不光滑的情况。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本来味觉灵敏度方面有问题。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1 14:09:06 +0800 CST  

浅度烘焙不是精品咖啡的烘焙标准

刚刚入手烘焙的咖啡爱好者总在问我一个问题:精品咖啡生豆是否一定需要浅烘?并且旁征博引的举出美国、欧洲、澳洲许多知名品牌的咖啡都是浅度烘焙的,由此得出以上的结论。

从历史上来看,浅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或者说精品咖啡首创的。美国60年代以前的咖啡大多都是浅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要在浅烘的情况下表现原产地咖啡的风味,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减少失水率,可以省钱。而上个世纪60年代末,精品咖啡理念被提出时,美国的精品咖啡是以深烘的形式来登场的。至于北欧,浅度烘焙是他们一直习惯的烘焙模式,那边的人喜欢喝浅烘的咖啡。在北欧人喝浅烘时,美国人也在浅烘,但二者的区别是:北欧人福利水平高,生活富足,选用高品质的高价格的生豆;而美国的浅烘则是为了降低成本,这二者同工不同调。





浅度烘焙可以较大程度的表现出原产地咖啡的风味,因为美拉德反应所产生的烘焙味较少。比如我们做杯测时大多使用浅度烘焙,为的是让每一位品尝者的味蕾可以清晰的品尝到咖啡的风味,同时尽量少的避免烘焙对于风味影响的味道。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很多咖啡生豆是不适合浅烘的,特别是那些阿拉比卡种咖啡和罗布斯塔咖啡杂交品种。比如肯尼亚的Ruiru11,如果烘焙的很浅,焦糖化反应效果很低,那么那股咋牙刺鼻的尖酸一定不是精品咖啡的风味。还有一些与罗布斯塔杂交的阿拉比卡品种,浅度烘焙会使咖啡的感官变得很不干净,如果发展率不足,那么麻涩呛辣尖酸就都会同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适合浅度烘焙的咖啡生豆大多都是高品质呈现花果调性的咖啡生豆。

至于浅度烘焙所带来的酸质是否是精品咖啡的一个标志,这一点则见仁见智。酸,可以视为是一个中性的感官,可以有酸度高低的差别;但酸质则有正面和负面的区分,尖酸不是一个正面的味道,若再夹杂着涩感和颗粒感或青草杏仁等略带冷凉苦感的风味,那么这款咖啡不是够不够精品线,而是够不够及格线的问题了。

从事咖啡烘焙是否采用浅度烘焙,首先要看烘焙生豆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更要看你受众的需求。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2 21:29:07 +0800 CST  
请问,正式员工的小时工作制已经完善了吗,有什么可以参考的例子? 中间的空白时间他们能干什么请问,正式员工的小时工作制已经完善了吗,有什么可以参考的例子? 中间的空白时间他们能干什么,逛街购物找朋友,不会每天都发生;回家,交通上的费用和耗时怎么算,空白时间按4个小时算,如果往返超过一个小时,那么剩下的时间是不是有点尴尬了,这样员工心理会有怎么的想法?...笔果

这个就要根据你对你员工的了解程度了,你要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价值,不一定是钱,我这里有的员工愿意在我这里学习咖啡,学习沙画,学习手工制作。他愿意把他的课余时间花在她想学习的爱好上,因为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时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价值。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3 11:29:27 +0800 CST  

咖啡知识 | 详解咖啡萃取的原理




咖啡萃取的方式对咖啡的最终品质影响极大,每一种冲泡设备的萃取方式都不尽相同。

常见设备的冲泡方式共可分为四种:

重力
压力
浸泡
真空

在深入讨论每一种方式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咖啡萃取的两大原理:扩散和冲蚀。

“扩散”,即分子因浓度梯度的被动转移(从浓度较高区域转移至浓度较低区域)。无论是哪种冲泡方式,咖啡在接触水的一瞬间就会发生“扩散”。

“冲蚀”,则发生在压力环境下,水在密闭空间内受压力趋势滤过咖啡粉(例如爱乐压和意式浓缩咖啡机)。在这一过程中,部分非可溶物质,例如纤维和蛋白质也会被萃取出来,因此咖啡的口感通常较为厚重。此外,“冲蚀”还能提高“扩散”的速率。

在冲泡时晃动/摇动/搅动咖啡同样是为了达到部分“冲蚀”的效果。



好了,在介绍完以上两大原理之后,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之前提到的四种冲泡方式:

首先是重力。通过重力对咖啡进行萃取,萃取过程中发生的“扩散”程度适中,“冲蚀”程度很低,例如 Chemex、Hario V60 等手冲设备。重力可令咖啡的口味更加精致,酸度更高。

在使用上述设备时,一定要保证水温在93-96℃之间,以确保扩散速率保持一定水平,足以将咖啡中的可溶物质萃取出来,尤其是咖啡中的酸性物质。这对于手冲咖啡尤为重要,因为酸度可以提升口味的复杂度和纯净感。

其次是压力。例如爱乐压和摩卡壶。通过压力对咖啡进行萃取,萃取过程中发生的“冲蚀”程度很高,“扩散”程度中等偏低。压力可使咖啡的口感更加厚重。

由于“扩散”速率提升,咖啡中更多的可溶物质和纤维会被萃取出来。由于速率更高,咖啡萃取的时间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此外,过滤装置的类型会极大影响咖啡的最终口感。



再次是浸泡。通过浸泡对咖啡进行萃取,萃取过程中发生的“扩散”程度最高,“冲蚀”程度不等,因此咖啡的味道更加复杂,口味更加完整。

虹吸、倒转爱乐压和法压是浸泡式咖啡最好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法压咖啡“冲蚀”程度最低,且咖啡研磨程度更为粗糙,其纯净度通常较低,且口味的复杂度不能完全体现。

最后是虹吸。即虹吸咖啡,其“冲蚀”程度中等偏低。由于没有施加额外压力,虹吸咖啡要比其他通过压力萃取的咖啡口感更为丰富、精致。此外,虹吸咖啡同时采用了浸泡法,其“扩散”程度较高。

同时,虹吸咖啡口味复杂的另一个原因是水温较高,能够萃取出咖啡中更多的可溶物质。



在了解以上各种萃取方式和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咖啡豆本的特质,选择正确的冲泡设备进行萃取。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3 11:30:08 +0800 CST  
还没听说过员工愿意学这类东西的,牛!还没听说过员工愿意学这类东西的,牛!笔果

所以说你要找到你员工喜欢的乐趣。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3 15:07:36 +0800 CST  

26岁“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的创业经历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喜茶”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可能有的人喝过也有人没喝过,但这都不重要,今天我们就聊聊,其实喜茶的火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聂云宸,“喜茶”创始人,今年26岁。


在创业之前他只是一个卖手机的


当年只卖智能手机,也是受了乔布斯的影响。那是2010年,他19岁的时候。当时智能机刚刚兴起,很多人不会用,安卓机就要刷机,普通机就是越狱。那些做智能机的靠这个收很多钱,越狱要收200块,这个东西其实是没有成本的。

当时由于也是第一次创业开店,不是很会选址,新店快要开的时候,他很担心,因为那个地方位置很偏僻,感觉开了之后一定没有生意。后来他就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无论是越狱还是刷机,还是装软件,都全部免费,而且不只在他们店里购买手机的人免费,并且在其它店购买的人也免费。

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当初的想法,是因为顾客还没有认识他们,没有在他们那里买手机,这不是顾客的错,是他们的错,因为顾客并不知道他们。现在顾客来这里受到免费服务了,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客户。

聂云宸想得很开,全部免费。不过这是需要心理素质的,就算当时都想好了,你每天看到拥过来的人都是不给钱的,还是会有心理压力。而且里面还会有一种情况,总会有这种人的,他知道你是免费服务,他去香港买几部手机,直接把新手机放在你这,让你帮他弄,态度也不好。还会有同行,他修不了的手机,假装是顾客,拿过来让你帮他弄。

明知道这些人,这种情况,还是一视同仁地帮他们处理。最后这个事情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很多事情,包括创业,它是随机应变,它不是你可以预料的。

他后来回想,如果没有做这个免费服务,说不定这个店就倒闭了,因为它的位置真的很差。做了免费服务之后,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靠卖手机把生意做起来,而是意外地变成了卖配件。以前店里根本没有配件,只是卖手机,后来天天有免费服务,大部分人还是会有点内疚,或者有一点不好意思。有的人就说,你有没有手机壳,或者外接充、车充这些。很多顾客这样问了之后,我就去拿货,拿完货这些人就会买。

后来他发现,卖配件比卖手机要好:第一是没有那么麻烦的售后;第二是消费频次高,甚至同一部手机,他每次来都换一个壳,只要你有新款,而手机的损坏频率其实是很低的;第三是毛利率高很多,所以最后手机店能够盈利,全都靠的是配件,手机卖的还是很少。这也是一种意外。


聂云宸是江西人,他家并没有创业基因,他的父母都是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做事很认真,很谨慎。而他自己认为,创业对于他是天生的一种性格。



当有一天,他发现卖手机这一行走不下去了,而很多街边茶饮店里的饮料没有一点茶,只是用些奶盖粉再加些“鬼东西”冲兑一下,就顾客盈门。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更好的、用户更喜欢的茶饮,说不定能改变这个行业。

不服跟不甘,让他出发了。喜茶现在火了,他觉得这是自己努力的自然回报,并不意外。而他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



有些人认为喜茶是台湾大师帮助调整的配方。最后通过实践证明,喜茶是聂云宸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包括茶叶的拼配,包括去到茶工那边,跟茶农沟通改造他们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自己努力探索研发出来的,背后没有台湾的大师。

他说这个就像是一万小时定律,你开头是没有方向的,一个外行。是决定了做这个茶,然后才去研究。任何事情只要花时间、工夫研究,总会有方向的。不然的话,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了,只能靠继承,不会有创新。


聂云宸认为他们的产品具有首创性,这个东西行业之前没有。在他们之前,只有奶盖厂,奶盖先不说口味好不好,首先它没有加芝士。并且口味好不好是一回事,它全部是用粉打的,就是奶盖粉。而他们这个芝士(茶系列),是市面上第一个可以不加粉末做出来的,这也是聂云宸研发的起点。

虽然这个粉末是合法的,但他不想用。为什么大家要把粉末吃进肚子里?奶茶行业很多商家喜欢用粉来加入奶精,奶盖有奶盖粉,水果用果粉,什么乱七八糟的粉都有。这东西是不好的,自己作为消费者,是不想把它吃进肚子里的。所以,聂云宸最初的角度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想问题的。



不用粉末,这才是“喜茶”真正的出发点,至于它的口味好,清怡,跟茶搭配,那都是后面的锦上添花了。所以这个芝士本身就是首创的,而且它就是起源于聂云宸他那个地方,不是什么外来舶来。不说所有人喜欢,至少有一部分年轻消费者是真的喜欢我们这个产品,追到了很疯狂的地步。



其实聂云宸最早的想法是希望给茶一个功能性的标签。咖啡大家都知道,可以提神,除了好喝,它有提神这样一个功能。茶的功能在哪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说提神,它肯定不如咖啡。

后来觉得回归到古代,那些诗人,他们其实是把茶跟酒当作激发写诗灵感的一个重要工具,中国古代的诗词里,茶和酒是两个重要意象。所以聂云宸希望提炼出一个关于灵感的概念,这个也可以回归到早期比较肤浅的时候,一直在向消费者灌输的东西,即使原创是他们,芝士喜茶的首创者,别人都会抄袭。聂云宸发现这种灌输,一点效果都没有,消费者需要的是共鸣,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现在聂云宸所传递的就是激发灵感、创造灵感这种概念,喜茶就是一个灵感的产物,一个原创的产物。

其实在喜茶之前,聂云宸的公司叫作皇茶,皇茶就是他做的。后来因为商标的原因,被迫改名。皇茶这个名字是聂云宸起的,它不是一个通用名词,也不是一个东西,但不知道为什么,商标就是注册不下来。

由于中国商标申请审核的时间很长,最后三年过去了,店都开到广州和深圳了,才确定这个商标是彻底注不到的。最后只好改名,最后聂云宸总结出经验……不要自己注册,根本不要自己提交,你直接买一个商标。

现在皇茶已经不是聂云宸的品牌了,虽然中途改名有一些波折,最终聂云宸还是改成了喜茶。喜茶是有商标的,是花70万元买回来的。



喜茶没火爆之前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靠的也就是口碑传播,打个比方,在江门,当初直接跳去中山市区开店,一开始没生意,一点生意都没有。后来重新规划,选取了中山的一个小榄镇,一是小榄镇的人消费力很强,在中山算是非常有钱的;二是小榄镇就在江门旁边,已经有一小部分小榄人喝过我们的茶。这里就有一个迁移,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一小部分喝过我们茶的,是忠实粉丝,他会很疯狂地跟朋友宣传,就像水军一样,自费的水军,所以整个小榄就引爆了。小榄引爆了之后呢,这些小榄人有中山市区的亲戚、朋友、同学之类,于是我们中山市区那个已经开了两年、生意一直很差的店,生意突然就变好了。

口碑是这样传播和迁移的。喜茶到了深圳之后,计划去上海,因为很多上海人会来深圳,在深圳喝过喜茶。如果跨过深圳直接去上海,那肯定是不行的。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上海新开的喜茶店,一开始就可以排队,认为肯定是假的,是雇佣的人。这是因为他不是那里的人,不是曾经接触过我们的那一部分人,他不知道背后的这个逻辑。

小伙伴们,只要你的产品好别人才愿意口碑传播,如果没有产品打基础,你再好的营销战略也坚持不了多久。


小结

国产品牌最缺的就是势能,很多品牌不是死在扩张的速度上,而是死在最后势能不够。我觉得在开分店的时候,品牌的势能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当只有几个店,你品牌的势能很强大,等开得越多,开得越大,你越低档。

请各位看官慎重!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3 22:12:07 +0800 CST  

线上“咖啡餐饮商学院”



自从开办公众号以来,好多网友都让我进行网上教学,因为好多朋友一方面是没有时间学习咖啡,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由于资金问题而止步,所以我一直考虑了很久,迟迟没有做。一方面是因为在咖啡圈子里,咖啡技术比我好的管理经营比我好的大咖们太多太多了,另外一方面,也是有于我本人的时间不是很充足。
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咖啡,喜欢咖啡,在将来有机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这次我豁出去了!


这是我的一款有知识和人格属性的内容产品。在接下来时光里和你一起私聊咖啡餐饮。

里面的内容:

本人学习咖啡的整套原创笔记(无价)

开咖啡店的一些创业心得

总结分享咖啡餐饮众多大咖的管理经营经验

分享与每一个咖啡餐饮老板面对面交流时,所感受到的气场、触动、启发、共鸣,混合成他们成功或失败背后的人性密码,和他们成功的经验。

“它们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是,它一定是我思考过的,是我愿意拿来与你分享的。”

这个产品已经在我脑海里打磨了许多日子。

所以我和我的伙伴们决心在一厘米的宽度,挖出一千米深度。


我想把这些最新鲜的洞察尽量还原给大家,

我将在这里跟你用心零距离聊聊天。

当然除了咖啡餐饮,有关发展的一些最新想法和思考也会在这里跟你第一时间交流,你们也可以在圈子里提问任何问题,我们都会帮你解答,你也可以发表你的意见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我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总之,让我们一起不忘初心,乐在其中吧!


提醒:圈子里的内容与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完全不同,也是本人亲自操刀打磨!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8 13:08:15 +0800 CST  

“十三”位执行股东开咖啡馆的创业经历

开咖啡馆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可大多也只能在梦里想。一家有十三位执行股东的咖啡馆是怎么开起来的呢?选址,装修,房租,餐饮,证件,推广,招聘,财务,这些具体问题是怎么搞定的呢?

咖啡馆十九想,记录咖啡馆筹备过程中的点滴,有时候是一些思维上的零星碎片,回忆和感悟,给也想开咖啡馆的朋友们一些借鉴。




第一想:梦想=梦里想?

开咖啡馆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可大多也只能在梦里想。毕竟大家都知道,各种情操小资文艺小清新摇滚户外田园牧歌式咖啡馆背后,都有无数雷无数坑,还有一张沉重的损益表。要我从头到尾搞定一切的一切,我绝没那么大的能耐。我们是十三位执行股东,其中一位花了两年时间艰苦卓绝谈下了现在这片场地,另一位驻店打理各种琐事。站在现在这个百废待兴的起点,我想着记录过程中的点滴,供大家娱乐。

第二想:好名字是好开始

我们的场地以前叫“IPOclub”,这个名字实在有点儿……关键是东家还不让改。当然,曲线救国加个前缀是可以的,只是,别指望能叫个雕光,猫空之类的文青名儿,你能想象有个地方叫“时光小站@IPOclub”吗?当然,牛者自牛,谁第一次看到兰亭集势,会想到原来是个做电商的?

第三想:房租就是硬道理

据说大学路沿街的铺子租金是12块,12块每平方每天。也就是100平米的地方,每月付房租就要4万左右,再加上物业,人工,水电煤(这个电是商业用电,比家用的贵),运营成本每月怎么着都要10万左右。咖啡馆不比餐馆,一般客单价基本不会超过100块,翻台率还特低……





第四想:你究竟有几个好股东

我们是十三个执行股东,十一男两女……关于起名字这事儿,就彻底炸了锅。各种牛鬼蛇神的名字,奇葩朵朵开,过程还是相当欢乐的,反正最后不是房东疯了,就是男同学们疯了,要么就是我疯了。股东多股东少,各有利弊,哪一款适合你呢?

第五想:五月盛放和孤独星球

早些年去柬埔寨,看到最多的是两本书《柬埔寨五月盛放》和LP Cambodia。前者适合悠闲午后喝喝茶读读人家的心情笔记,可如果你是背着包顶着大太阳走在柬埔寨街头,那么能帮到你的就只能是后者了。朋友们有推荐两本书《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和《极品咖啡馆86期咖啡店物件采购开业要诀》,前者告诉你开咖啡馆不是一个生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后者告诉你先把咖啡馆的生意做好了,它才可能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第六想:那些证

所谓资质就是要拜过各路神仙请来各种证儿。工商的营业执照,国税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卫生监督所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等。每个证儿,都有一个故事。左手审证儿,右手办证儿,才明白这世道,谁谁都不容易。

第七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听朋友说,他在开业前,和他的两个合伙人曾经分头去别家咖啡馆打工,每家一个月。我们明显做不到如此勤勉,只能靠口头上跟人家取经。可以预料,总有些雷,明知它在那儿,你还是会踩,总有些坑,等着你去跳,然后爬出来了告诉别人,请绕道。

第八想:城管一出,谁与争锋

发起人在股东微信群里问,“有谁认识城管?”死一般的寂静。你不是官二,你不是富二,你只是有点二。你揣着张闪亮的文聘,带着点儿旁人不理解的梦想,从JFK,SFO飞得昏天黑地回来。你可能很幸运,一辈子呆在象牙塔里继续做梦,觉得自己是somebody,你也可能不幸运,走出来了,却一跤摔得很惨,这时候你发现原来自己只是nobody,而世界大得让你敬畏,有的需要敬,有的需要畏。




第九想:先天不足,股东来补

众筹众包仿佛一天内就遍地开花到落了俗套。可存在即合理。我们十一男两女,没一个是正经做过餐饮的,于是我们拉了个负责餐饮的股东入伙。设计师以平米为单位收费,偏生我们那地方傻大傻大的,于是,我们盼望着天上掉下个设计师股东,踩着免费的七彩祥云来救我们。

第十想:说点儿俗的

有人问实际的问题,“玩一次多少钱啊?”预算还没完全做好,到底多少钱,我也不确定。但毛估一下,应该够买Chanel Classic Flap,但不够买Hermes Birkin。Chanel再美,也压不住我浓浓的屌丝气质,所以我选择不是背在身上,而是开在路边。只是,装修,餐饮,推广,招聘,财务,你见过那么难打理的Chanel吗?

十一想:会所的设置,食堂的气质

结构设计师据说是个老外,上上下下,四通八达,很有空间感。几个颇像公司前台的吧台,墙上的小黑板报,玻璃珠的门帘儿,造型诡异的椅子,硬生生营造出了公司食堂的和谐气氛来。开股东会的时候,忍不住拍案而起,“给姐把这些椅子都换了!”当然,前提是财务得批准。另外,产品经理也会说,椅子再丑也是椅子,室内不能用,可以先搁室外。

十二想:天下没有不苦逼的老板

朋友召集今晚聚会,可我这个平时混长宁的,晚上要去小杨浦的店里开会,而平时混小杨浦的何导,晚上要去静安他的店里照料。大多数刚起步的店,总得有人为了各类细碎的杂事日夜操劳,不是我,就是TA。你以为去咖啡馆,消费的是情调,其实你错了,你消费的是别人的苦逼。




十三想:多好的建议,都得可行

总有些热爱批判和挑战的朋友,喜欢发微博@我,然后开始控诉我司客户端,账号无法登录,地图定位不准,甚至商户态度不好等等。我一不会编程写码,二不会地图测绘,三不是创始人,愧对父老乡亲的厚爱,唯一能做的就是赔礼道歉。其实,我也想给咱IPO club定个高端洋气的位,然后田螺姑娘一样一夜之间旧貌换新颜,但即使快马加鞭,也得照顾马和鞭子的感受。

十四想: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

前东家楼下的星巴克小妹,总会问候,“今天又加班啊,别太辛苦哦。”虽然知道是严格培训下的模式化产物,但还是觉得比起办公室里那个谁谁谁的黑脸,要清新得多。来咖啡店的客人,多半不知道幕后的老板是谁,于是咖啡小妹就成了这家店的门面。

十五想:谁来买我的咖啡

“一步差三市”,零售选址从来都是一门学问。可我们却是被“址”给选了。好处是,不需要我们满大街的掐着秒表测人流,也不需要研究城市规划图纸,搞明白现在和未来的交通走势,更不用跟房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斗智斗勇。可坏处是,山不来找我,我只能去找山。

十六想:咖啡豆

我家买咖啡机之前,我对于咖啡豆的全部概念,就是生长在炎热的南方的一种经济作物。后来自己开始买豆煮咖啡了,才发现原来产地、海拔、烘焙方式等都会决定咖啡的不同口味,学问深得让人望而却步。



十七想:iPhone和拉花

花总的装腔指南最早出的时候还觉得挺有趣的。后来就有些审美疲劳了,总觉得潮得有些过了。比如说那篇“咖啡装腔指南”,戴400度近视镜片的女Ber最爱这样的调调。她们点的总是卡布基诺、拿铁或花式摩卡,对拉花的兴趣远大于咖啡本身,然后掏出一只贴满印花的iPhone,拍下几张带滤镜效果的艺术照传到Instagram上。来咖啡馆的客人,其实并没有太多是资深咖啡客。

对于咖啡豆的产地和工艺极度讲究的人太少了,大部分情况下养不活一家咖啡馆。我们需要严肃的咖啡客,也需要对拉花有兴趣的普通人,更需要愿意用iPhone在instagram,Facebook,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中分享的人群,不管TA是真文艺还是伪文艺。生活需要的是睁一眼闭一眼,拉花其实也挺美的,不管它味道怎样。

十八想:Less is more

没什么追求的美国人,过滤了复杂的咖啡文化,把浓浓苦苦的意式咖啡,勾兑了无数多水再加奶变成了星巴克,他们说,别太讲究,差不多就好,重要的是大家和谐,欢乐得在一起,在一起。结果除了意大利人不能接受,在别的地方都挺受欢迎。大约,这可以套用国内流行的一句话“得屌丝者得天下。”





十九想:一度电,一滴水,当思来之不易

今天开股东会,再次梳理预算,发现以我们的面积,再加最高十几米的挑空,空调一开就是无底洞。曾经有人支招,说空调温度的“中庸之道”是个学问,要让盛夏天里走进来的客人一下子觉得凉爽,但坐久了也不会舒坦到在店里赖着不走的地步。但不管怎样,店开着,生意要做,空调必须开,总不能让客人汗流浃背得过低碳生活。屋顶和墙面种苔藓绿植,可以物理降温,换中空玻璃,可以减少散热。还有位股东说可以考虑做个水帘,用程序控制出水量……节能减排,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一不小心,咱也主旋律了。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18 16:47:49 +0800 CST  

什么是:摩卡、摩卡壶、摩卡咖啡


咖啡起源于地处东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亚,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出产高级的卡拉比卡种手工干燥咖啡豆,咖啡豆以古都哈拉为名。在距今1500余年前,咖啡树被引种到红海对岸的也门,由此开启了咖啡豆的世界之旅,也门咖啡由摩卡港(现已淤积弃用)被输出到世界各地(主要是通过土耳其销往欧洲),所以也门咖啡由出口港得名,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摩卡豆”。



摩卡豆

【摩卡豆】:产于埃塞俄比亚,豆小而香浓,其酸醇味强,略带酒香,辛辣刺激,甘味适中,风味特殊。是颇负盛名的优质咖啡,通常单品饮用。目前以也门所生产的咖啡为最佳,其次为依索比亚的摩卡;摩卡咖啡带润滑中之中酸至强酸、甘性特佳、风味独特,含有巧克力的味道;具有贵妇人的气质,是极具特色的一种纯品咖啡。

摩卡(Mocca 因为豆型非常小,也有人称小摩卡)中南美的小摩卡不但树矮豆小,产量也低,一般小摩卡豆寛约在 10 至 11 目,即豆寛介于 0.39 公分至0.43 公分,这远比一般 18 目的中美洲豆,豆寛0.7 公分,小了很多。注意看小摩卡有扁平面,即一颗果子含有两粒生豆。当然,小摩卡也有小圆豆,但比例只有 2%,远低于一般阿拉比卡的5%至10%。

摩卡壶



由于在欧洲殖民潮之前,也门一直是世界咖啡的主要输出国,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摩卡”这个词一直被作为咖啡的代名词,现在所说的“摩卡壶”,实际的意思就是咖啡壶。




摩卡壶由上壶、滤网与下壶所组成,滤网位居上、下壶之间。冲泡时,水置于下壶,咖啡粉则置于中间的滤网里;当下壶受热后,产生水蒸气,形成约一个大气压的力量,将热水往上推挤,经过咖啡粉与壶中的细管,碰到壶盖之后,便掉落在上壶里,形成咖啡液体。

【要领】:将正确安装好的摩卡壶放在热源上加热。摩卡壶装真粉的要领是:要尽量的装满而不是压紧。可在装粉时分批注粉,用手拍打粉槽边缘使之能尽量的铺满,不留缝隙。为了便于观察,我建议开着上盖煮摩卡壶。

不久咖啡液从上座中央金属柱溢出。

随着不断的萃取,咖啡液面将逐步上升。当液面有油脂出现时,请警惕咖啡萃取已接近尾声。当油脂的颜色由深变浅时,应立即切断热源停止萃取,否则咖啡将处于过度萃取的状态。

特别是不能出现“呼噜呼噜”的声音后再停止。这样的咖啡甚至会出现烤胶皮的味道。



因为它形成大约一倍的大气压力,所以将它归类为。高压式煮法。另外,有人将它称作。手工的浓缩咖啡壶。在此不表赞同,因为它不符合浓缩咖啡的标准,而且煮不出那一层Crema不过,它的确是一杯“带劲”的滴滤式咖啡,一直以来,深受重口味的人所偏爱



PS:摩卡壶对容量非常敏感,一定要依照该壶的容量冲煮咖啡。若您有一台2人份的摩卡壶,则一次要煮2杯。如果只煮一杯,则咖啡粉的厚度不够,对热水所造成的阻力不足,热水将迅速贯穿,如此,只能煮出一杯萃取不良的咖啡。市面上的摩卡壶有 1. 2. 3. 6. 9. 12 与 18 人份等容量,购买之前应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需要。



摩卡咖啡

原产地“摩卡”豆由于采取古老的手工干燥法进行处理,所以充满了狂野的味道,余韵中有浓烈的“巧克力味”,所以在意大利咖啡中,“巧克力咖啡”被称作“摩卡咖啡”,和经典的意式拿铁咖啡一样,它通常是由三分之一的Espresso和三分之二的奶沫配成,不过它还会加入少量巧克力



巧克力通常会以巧克力糖浆的形式添加,但某些咖啡售卖系统便会以即溶巧克力粉取代。有时,打起了的奶油、可可粉,和绵花糖都会加在上面用来加重咖啡的香味和作为装饰之用。和意式卡布奇诺(Cappuccino) 不一样,摩卡咖啡上面是没有鲜奶泡沫的。取而代之,摩卡咖啡上面通常是一些打起了的奶油和肉桂粉或者可可粉其中之一。也有可能加入葵蜜饯粉在表面作为装饰并且增加风味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0 19:41:19 +0800 CST  

你要学会花钱买幸福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怎样省钱,
而是怎样花钱。」




艾小羊



我妈爱钱。是爱钱,不是贪财。

她最讨厌破损、污渍的钞票,遇到别人找零这样的钱给她,她一定会说,换一张。如果只能接了这样的钱,她会想办法赶紧花出去。这一点与梅兰芳先生很像。梅先生也顶讨厌用旧用脏的钞票,只要发现,总会及时赏给下人。

梅先生的整洁钞票,是放在钱夹里,而我妈的钱是放在一个自己做的布艺小钱包里,没事她就喜欢整理一下。

买东西的时候,拿出小钱包,十有八九,老板会说:“哟,好漂亮的钱包,哪儿买的?”我妈一边得意地说自己做的,一边幸福满满地拎起买来的东西。

小时候,我跟我妈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集贸市场。她经常看到一个摊位上摆着新鲜的玉米、辣椒、青菜,就直奔过去。我六岁的时候,她在菜场差点把我丢了。我爸说她,她委屈地说:“一进菜场,那些新鲜的菜就跟我招手说,买我买我。”

这句话是洗脑级别。我现在只要去超市或集贸市场,看到特别舒展的蔬菜、水果,就想起来。

那些仿佛嘴里说着“买我买我”的东西,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钱究竟能不能买来幸福,答案是100分的“能”。幸福,不是某一种结果,而是无数微小的感受。每一种生活都有缺陷,你羡慕长命百岁的,100岁的巴金先生却说“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

幸福,不是哪一类人生,哪一种活法,而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些时刻。

这样的时刻,钱能买来。



上周陪朋友买衣服。她想买件长风衣,可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其实身高不重要,只要气场两米八。所以我陪她试了很多衣服,又利用中场休息,逛了许多网购平台。

最后朋友一咬牙,买了商场里她试过的最贵的一件。买完一直问我:“好看吗?值得吗?”我说:“你喜欢就值得”。

她说喜欢。第二天却打电话告诉我,有同事说不好看,她很不开心,不喜欢那件衣服了。

我在心里默默点个蜡烛,为她那几K大衣——死得太冤。

我喜欢的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你要把钱花在钱喜欢的地方。”这句话听起来挺绕,其实很简单:钱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花了钱却不能产生幸福感,钱就会不高兴。

一笔钱,该花或者不该花,不是看钱的多少,而是看花了与不花,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当这笔钱从你的账户上消失,你要想想它给你带了什么好的变化。

我很年轻的时候,对于旅行住哪里,完全不在意。觉得这是留不下来的东西,你住几十块钱一晚的跟住几百块钱一晚的,都是睡一觉就走。后来跟一个朋友去泰国,她坚持住能看到大海的精品酒店,告诉我:“住哪里,看到什么,能改变你对人生的看法。”

我心里装着疙瘩,还是出发了。躺到床上的一瞬间,我的怨气全消。夕阳中,床很软,空气很香,风是轻柔的,更重要的是,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海上的日落。当你感受极致的舒服与美好,会发现原来人活着,可以这么有尊严。



在此之前,我只舍得为能使用、带走、拥有的东西花钱;在这之后,我开始学会为自己的体验花钱。

有些事情,花了钱会后悔,比如赶潮流买了一件不适合自己的衣服,穿一次就不喜欢了。有些事情,没花钱会后悔。



我学游泳的时候,没报培训班,自己跟着朋友学。结果只学了皮毛。别人一口气游200米,我游25米就快累死了。

后来一个负责任的救生员大叔跑来对我说:“你换气不对,在水下要吐气,不能憋气;你蹬腿不对,大腿收拢,小腿用力……”

经过他的耐心指导,我才明白,不是我体力不行,而是方法不对。如果当初花钱学,就不至于十年来,一直用错误的方式游泳,不断陷于自我怀疑中。

这两年,我也在进行断舍离的训练,衣柜里闲置的衣服越来越少,却并不是越来越省钱,而是越来越明白,有些钱不能省,有些钱必须省。我列出的十项不能省清单,包括:

* 买花的钱不能省,因为鲜花让雨天变得明亮,让你觉察幸福。
* 住酒店的钱不能省。好的酒店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以金钱所能铺陈的极致舒适是什么样子。
* 学习的钱不能省。如果你想学一项新技能,一定去报靠谱的培训班,你得到的学习效果以及省下来的时间,价值远远超过不报培训班节约的钱。
* 看演唱会(包括戏曲现场)的钱不能省,尤其京剧现场。艺术给人力量,在电视机前看到的,不及现场十分之一。
* 购买新款科技产品的钱不能省。科技产品贴心的功能,会时刻提醒,你很重要。
* 旅行的钱不能省。旅行可以培养一个人豁达的人生观。如果钱不够,可以少而精,但一定要去你最想去的地方,以你希望的方式。
* 床上用品的钱不能省。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衣服买最贵,却睡质量很差的床垫的姑娘,还没明白如何取悦自己。
* 为家人买礼物的钱不能省。如果花钱能让伴侣间的感情更融洽,父母与子女好好说话,就是世界上最划算的投资。
* 为健康而花的钱不能省。无论你是什么年龄,健康都是幸福的前提,但我不鼓励你盲目买保健品。
* 买新鲜食材的钱不能省。你可以吃少一点,但一定要吃好一点。

那么,什么钱可以省呢?

* 追逐时髦,为满足虚荣而花的钱可以省;
* 去酒店大吃大喝,吃完又去买减肥药,这种钱可以省;
* 大多数旅游纪念品都是白花钱;
* 无效社交的钱能省就省;
* 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很多都是自我安慰。

越来越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怎样省钱,而是怎样花钱。

有人花不少的钱,生活品质、快感都没有提升,而有的人,花钱不多,却显得很有钱。

钱是为人服务的,但不是为我们的欲望服务,而是为我们的智慧服务的。

祝你做个会花钱的人。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1 10:14:59 +0800 CST  

咖啡馆的11种诱惑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3 10:00:23 +0800 CST  

咖啡馆的11种诱惑




那么咖啡馆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在半个多世纪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文人、学士甚至是商务白领前去写作和办公呢?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我询问了很多撰稿人、自由职业者、商务白领,他们是这样说的......


—————


1.
第三空间莫名的吸引力



“咖啡厅是典型的第三空间,它比卧室少些懒散,比书房少些孤独,比办公室多些自由,又不像图书馆不敢发出声音。在这里工作更多的不是任务感、拘束感,而是舒适、有趣。”

【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著作《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正式定义了“第三空间”这个概念。 “第一空间是居住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空间,第三空间是休闲娱乐空间。”第三空间的质量和人们停留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


2.
遵从那份仪式感



“小时候在麦当劳写作业,长大之后去咖啡馆写作,对我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有时候,看电脑感到疲劳了,抬头一看,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安静地待在自己身边,这个空间也是秩序井然、井井有条地运转着。这种感觉真的会让人着迷。”


“在家里,我会忍不住上网,看剧,刷知乎,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一天就过去了。但在咖啡馆不可以,我会把自己代入那种氛围里去。一走进咖啡馆,我就感觉自己文豪附身,会情不自禁地翻起书来。”


—————


3.
安全的距离



“在咖啡馆这样只允许浅度社交的空间里,可能会有很多和我相似的人,但我们彼此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我可以点一杯咖啡,然后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也可以拿着笔记本随便离开,我不需要跟任何人打招呼。”

“咖啡厅其实是一个相对有空间的地方,它不像图书馆的人挨着人,在这里,身旁一尺之内都是我的领地,别人会默契地避让。这种安全距离对我来说很重要。”


—————


4.
无可复制的白噪音



【学术杂志《消费者研究》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它指出,恰到好处的噪音(70分贝)是最利于专注工作的音量环境,而极度的安静实际上则会削弱你的注意力,阻碍写作最为需要的抽象思考。】

“咖啡厅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它有点吵,但并不喧闹。咖啡机工作的轰隆声、上餐的叮咚声、咖啡勺和马克杯碰撞的声音、人们交谈和进食的声音、敲打键盘的声音……这些声音混合着空气中的咖啡香,对于我来说是致命的诱惑。”

“仿佛只要在桌前坐下,点上一杯摩卡,我就可以奋笔疾书,完成拖了不下一周的稿件。”

“我有个毛病,不习惯在过于安静的场合办公,那种安静会让我不自觉的转移注意力。”

“办公室太嘈杂,家里太安静。咖啡厅在这二者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我可以安静地思考,但不至于太孤独。”


—————


5.
潜在竞争



“在咖啡厅这个公共区域,明明知道没有人会关注我,但依然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考试时的监考官,迫使着我集中注意力。”

“在咖啡厅里,周围的人都在认真的敲打键盘,那种声音真的是很大的刺激,如果换成我一个人独处,可能我会时不时看看手机,给自己倒杯酒,或者出门跑跑步......工作效率自然高不起来。”

“不管是完成什么任务,如果有观众或竞争者在场,我就会更有表现欲,这种表现欲是独处时所没有的。”

“我相信慎独对每个深处都市的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吧!大家都习惯了被监督,被注视,我也不例外。”


—————


6.
不被打扰



“在咖啡馆,虽然我置身于一个满是陌生人的环境,但事实上,我对其中的任何人都没有责任。最重要的是,不会有同事突然停在我办公桌前中断正在进行的工作,也不会有家人需要我停下手上的活儿去下楼买一瓶酱油。”

“真的。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办公,都无可避免地被打扰,而在咖啡馆这个空间,最严重的打扰也就是服务员轻轻地把我点的咖啡放在我面前。”


—————


7.
根治“宅”病



”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按时打卡的朝九晚五和没完没了的部门例会都和我没有关系,我可以每天睡到日晒三杆才起床。但久而久之,我就变成了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宅男,越来越不修边幅,社交能力也退化了。”

“而咖啡馆就不同了,出门前我至少会稍加修饰一下,洗澡、洗头、用发蜡抓个帅气的发型、换身休闲又帅气的衣服、穿上百搭的鞋子、喷点香水......”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时不时抬头观察一下周边的人,为自己增加写作灵感,或者认识一些有趣的人。”


—————


8.
烟火气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去咖啡馆,听陌生人谈理想、听暧昧的男女对话,看深夜不归的人看电影,这种氛围能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有次在三联楼上的咖啡厅熬夜赶方案,不知不觉都打烊了,但那个眉目柔和的女服务员并没有打断我,一直等我完成工作才默默关了店门。”

“比起独处,我更喜欢咖啡厅的烟火气,在这里,我可以感觉到自己跟这个世界是有联系的,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走进来、推门出去、在窗外经过,这种感觉会比一个人独处更舒服。”


—————


9.
根植的消费观



“一般来说,去咖啡馆至少要点一杯咖啡。而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一杯咖啡最低也需要40元,可能是根植于心里的消费观念作祟,我会提醒自己来这儿是为了完成工作的,所以办公效率也不知不觉提高了。”

“可能是受舶来文化的影响,我总觉得去咖啡厅喝咖啡是一件很小资的事,而在咖啡厅办公在让人感到舒适的同时,或多或少还会有一些优越感。”


—————


10.
咖啡因




“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咖啡因了,在咖啡厅办公也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这个习惯和早上捧一杯咖啡去上班是无异的。”

“咖啡馆弥漫的咖啡香是很好的提神剂,它可以让我高度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很多累积的工作。”


—————


11.
有WiFi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咖啡厅有WIFi!!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3 10:00:39 +0800 CST  

加盟和自营咖啡店的优劣势分析(一)



咖啡作为一种时尚的饮品,现在在生活中很受欢迎,同时一些咖啡店在市场上,生意也是非常火爆的,在咖啡店经营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方面,才能够更好的将自己的咖啡店经营好呢?

近些年来,随着咖啡行业在中国各大城市的日益红火,很多喜欢咖啡的创业者都想开休闲咖啡加盟店创业赚钱。然而,想开休闲咖啡加盟店,各位创业者就必须要对自己未来在咖啡加盟店中所起到的职能有充分的了解,否则到时候只会手忙脚乱,影响咖啡加盟店的正常运营。




以太平洋加盟项目做例子,特许加盟合作条件:

1.城市代理加盟

加盟范围:全国城市市区商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直营城市除外)

加盟费:100万起

开店数:5家店起(签约开店数以城市GDP、人口等因素综合考评后确认为准)

开店服务费:8万元/间店

特许权使用费:月营业额5%

合同期:10年

2.特殊渠道(单店)加盟

加盟范围:已进驻城市特殊渠道(机场航站楼、高铁站、医院、高效等特殊商业项目)

加盟费:30万元起

开店数:1家店起

开店服务费:8万元/店

特许权使用费:月营业额5%

合同期:店铺签约最长租期,上述合作条件涉及具体费用及金额,以最终签署的《特许加盟协议》为准。

太平洋咖啡的合作形式则为单一城市独家代理,加盟费100万,每个城市基础开店数为10-15家,每家店加盟费30万元。加盟费用高企,这一项可能足够自己小成本开个小店了。





加盟:

相对于自营费心费力来说,有些有足够资金的小伙伴也会选择加盟。咖啡加盟的模式会有总店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士到位去做一些相关的辅助,相对会比较好一些。现在很多加盟其实都是总店带资管理,会把标准化管理做得比较好一点,加盟商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投入成本上,加盟商必须要看自己所加盟品牌定位给你的东西,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去选择。加盟的要给加盟管理费,优势就是总部已经有了一个相关的商业模式可以给你,不用太冒险。

优势:

1.获得品牌支持。统一品牌VI系统,统一的装修风格,让加盟店迅速增长,快速盈利。

2.获得培训、业务指导、管理、宣传支持。

3.易调动积极性。由于加盟者在经营上自负盈亏,加盟商对于自己所在公司的业绩和员工表现自然特别重视,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

不足:

1.投资额较高。

2.绑手绑脚。加盟店对原料供应、装修风格到菜单都有统一要求,因此在后续发展中,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原料供应问题。

3.加盟店与总部协调沟通不良,导致加盟店无法及时得到总部指导。




自营模式

好友志趣相投,合伙开了家咖啡手作工坊

案例:客户小W一直想投资个副业,因为喜欢咖啡,与朋友志趣相投,便选择了开咖啡店。由于开店投资大约只有20万元,这样的成本也没办法加盟。所以,他们便开始自己研究起来。其实,低成本也是创业者选择自创品牌的重要原因。



看书、请教行业内的朋友,培训咖啡技术学习管理运营经验是零创业经验的小A开咖啡店的最佳途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咖啡大师,但很多人都有咖啡消费习惯和经验,。”小W说到他的感想。

而与一般咖啡店不同的是,小W与朋友们开的这间咖啡店命名为“XXXXSpace”,仅从名字根本看不出是家咖啡店。“我们当时就告诉小W独开家咖啡店是非常难的,希望这家店变得有更多可能性,让空间变得更有意思,便想以合成店的方式呈现。”,最后小W发现手作和咖啡非常搭,包括与他们对小店期望的运作路线——更多地希望通过双手来创造一杯更好味道的咖啡,通过双手让咖啡更有生活情趣,所以最后让咖啡与皮革一拍即合。

此外,还有原创服装等。“空间就是一个能装下很多东西的容器,我们希望在咖啡之外带给顾客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而对于同样想开咖啡店的人,我们建议要根据不同经营模式的咖啡店找出不同的特点,去选择自己适合的模式。还要有想做就做的勇气,才能勇敢地迈出淘金的第一步。

下面是客户小W的投资清单,在这分享给大家,以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1.面积约80平方米,装修投资包括装修设计、厨房工程、卫生、吧台、桌椅等费用,花费10万元左右;

2.设备投资:包括意式咖啡机、咖啡豆研磨机、杯具、酒具、餐具、冰箱等,合计6万元左右;

3.日常固定费用:每月租金4000元;员工工资6000元,两个员工;加上水电费等,合计1万元以上。
4、学习培训咖啡技术和管理运营做经验费用2万(2人)
5,第一个月原物料费1到2万

前期投资总计 : 20万元以上



优势:

1.投资成本可自己把控。

2.创业者管理灵活,例如能根据需求自定菜单,店内的装潢风格能更显个性或地方特色。

3.前期对物料采购、店铺定位与选址等铺垫工作较繁杂。

不足:

1.对创业者专业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2.单一采购,成本较高。

3.知名度不高,还需加强品牌营销等,需经历较长守业期。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3 23:31:51 +0800 CST  

加盟和自营咖啡店的优劣势分析(二)

可能大家都已经看过上一篇文章了

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开一家咖啡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盟,因为品牌设计、装修、物料供应等都已经有一定的规范,并不需要再考虑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很多前期步骤,投资者一般只需要完成选择店铺的位置、聘用员工这两个步骤就可以开店。

加盟费用即品牌使用费,而保证金、年度运营费用等另算。其中,品牌使用费与品牌的知名度挂钩,两者成正比。同时,这个费用也与营运面积有关,一般分为5-6个档次,价格随之递进,一般50-100平方米的咖啡馆加盟费在10万元左右。


●风险提示

“绑手绑脚”的模式收益难升

虽然加盟投资一般能够保证毛利率,但在初期投资时,投资者应特别注意加盟时费用中所包含的项目,一般10万元左右的加盟费包含的项目只有品牌使用外,还有店面设计、人员培训等,但并不会包含装修费,咖啡设备等。如果有说包括设备的,那说明这个设备也好不到哪里去,小伙伴们一定要当心。

除了投资额较高,加盟还有“绑手绑脚”的缺陷,由于加盟店对原料供应、装修风格到菜单都有统一要求,因此在后续发展中,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原料供应问题,注意供应价格,以防发展期出现难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状况。除此以外,不少店铺加盟都对加盟后的运营方式有所要求,例如是否可以仅出资,后期雇人管理,或者仅出资,由品牌负责派人管理,还是需要亲身管理等。




【自创品牌】

前期投资额较加盟店少40%

虽然加盟连锁店创业比较容易,对加盟者的要求也不高,但投资额会相对较高,其卖点在于强有力的品牌背景及广告效应能为店铺带来一定量的客源,而且有模式化的装修、产品、管理、服务人员支持营业,新入门者不需要为各项陌生的事宜操心。

但投资者要注意“为了加盟而加盟”的想法,因为若选中的品牌在区域内并不具知名度,也没有相关的广告支持,那加盟后所开出的新店与自创品牌其实并没太多的不同之处。


另一方面,自创品牌在操作上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多方便之处,例如能够根据需求自定菜单,店内的装潢风格能更显个性或地方特色。


●风险提示

需经历树立品牌的阵痛期

对于不参与加盟连锁的咖啡店,虽然前期投资相对较少,但自创品牌毫无疑问就要经历树立品牌、吸引顾客的阵痛期,而这段“守业”期一般也较加盟店长,这是风险之一。

风险之二来自于对店铺菜单和受众喜好的把握度上,由于自创品牌属于“单干族”,在市场调研定会稍稍逊色,把握市场多靠对市场的熟知度和感觉,没有具体规范的研究报告,若店铺定位有误,“守业”期将被拉长,增加成本风险。



松散合作关系遭诟病

经常光顾加盟品牌咖啡店的顾客可能知道,虽然门店都挂着同样的招牌,但在每家店享受的服务却是各不相同,全靠加盟商自己施展十八般武艺,甚至连咖啡豆的进货渠道都可以自己做主。正是这种重收费、轻管理的松散加盟模式导致加盟商纷纷退出。

有的加盟品牌“初始加盟费用是20万-30万元,此外,每年还要交5万-6万元的加盟管理费。初始筹备的时候,进货全部要用品牌商的,他们一般给的货都特别贵,甚至比外面要贵50%的都有。”



咖啡店经营秘诀

1:挑选咖啡豆的品牌

由于咖啡豆在酸味、苦味、香味上有所不同,因此目前咖啡豆多以混合调配的方式在市面销售。也就是说,购买咖啡豆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挑选品牌。因此在挑选咖啡豆的时候,要先考虑区域内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并根据店面的大小,合理进货,避免造成产品积压。

2:咖啡机须符合店铺定位

开一家咖啡店,当然少不了一台咖啡机,但在选择的时候就要注意与咖啡店的定位相关。若只把咖啡当做副业或产品价格的定位在10元左右,可以选择购买全自动型咖啡机,购买这种机器的好处在于容易操作,节省了培养员工的时间。

但就开专业咖啡店而言,绝大部分的店铺都会选取半自动咖啡机,甚至手动咖啡机,这就需要通过人工研磨、压粉、冲泡调配,人工的部分较多,因此,店内咖啡的特色就比较明显,但同时,产品的质量把控难度就会加大, 一般培养一位能做出一杯标准浓缩咖啡的咖啡师约需要三周。

目前国内的咖啡机以进口为主,以开一家50-100平方米的咖啡店为例,其价格范围在2-4万元之间,而国产咖啡机则约6000-10000元。除了咖啡机,制冰机和冰沙机也是不可缺少的。



3:水以及咖啡杯的选择

事实上,冲泡咖啡的水也不能随便,如矿泉水属于硬水,当中所含的成分会使咖啡因及单宁酸释放出来,使味道大打折扣,因此冲泡咖啡应选用软水,咖啡店内可使用净水器和活性炭过滤器,避免水中的杂质和气味,也可安装软硬水的分离器。

而所用的咖啡杯也是有研究的,从前的咖啡杯是长方形的,后来经过意大利品咖啡学员的研究,发现半个鸡蛋形状的咖啡杯最为适合盛载咖啡,“这是因为半椭圆的底部有助于咖啡在倒入时做旋转运动,使油脂浮到表面,另一方面,这种形状也有利于咖啡香向上飘逸到一个点上,而这个点按计算也正好是人鼻子的地方。”

4:关注咖啡以外的产品

现在单纯卖咖啡的店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店铺会在店内提供蛋糕、甜点,甚至提供冰沙、茶类饮品、雪糕、沙律、三文治等产品,特别是自创品牌的投资者更需要拟定店内的菜单。由于蛋糕、甜点不属于饮品,投资者需要考虑选择供应商,还是自营该项产品。

最后可能有小伙伴们会问,难道除了加盟和自己开店以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有:

1:你可以选择有管理经营咖啡餐饮经验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开店。
2:可以专业的培训一下“咖啡餐饮技术和管理经营方面的知识”
3:与其加盟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还不如请一个专业开店指导人给你全权负责,把加盟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我们。

以上几点完全可以让你自己开店风险降到最低。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5 00:12:41 +0800 CST  

开咖啡店没这个……你累死也赚不到钱。


没什么呢!团队……

小伙伴们你们要清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那怎么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团队,带好一个自己的咖啡餐饮团队呢!

(一)首先要明确团队目标。
建立团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团队要完成怎样的目标。目标很重要,因为目标就是方向。每个团队的组建都是为完成一定的目标或使命。没有目标的团队没有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没有目标的团队也称不上为一个团队。
(二)、确立团队成员标准,选对人上船。
团队的目标确定了,就要选择正确的团队成员,该如何选择团队成员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那些认同团队价值观、优势能够互补的人来团队工作。价值观的认同很关键,不认同团队的价值观大家就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也就不可能有效率可言。另外并不是所有最强的人组合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最强的团队,团队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这就需要团队中的成员做到优势互补,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三)、建立好团队内部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团队如果能形成战斗力必须建立健全的游戏规则,如岗位职责、权利的界定,团队成员沟通、交流方式的确立等。这些规则应能保证一个团队的正常运行,让团队每个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四)选择一个好的团队领导。
我们不能强调个人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个人的作用。一个好的团队领导对于建设高效率的团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能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势,使团队的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从而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五)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很高的品质。在一个团队内部,由于每个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可能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难免会产生摩擦,但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去宽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是不理解,而不能一味地去争执,许多东西需要时间去证明,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总结:团队的精髓是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进步,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有战斗力的团队。能够做到以上五点,相信你一定可以打造出一个优质咖啡餐饮的队伍。

楼主 飘落de楠枫雪  发布于 2017-05-25 23:20:11 +0800 CST  

楼主:飘落de楠枫雪

字数:127741

发表时间:2017-03-18 04:00: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4 04:33:19 +0800 CST

评论数:5300条评论

帖子来源:豆瓣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