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钢铁侠覆体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CU科技侧装备详解

这里以更清晰的马克42作为结构参考





背部发动机位置继承。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0-31 23:05:00 +0800 CST  

【飞行机动性直观体现】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0-31 23:10:00 +0800 CST  
·总评+补充说明
如开头所说,马克43是马克42的完善版。假如马克42就是这样的技术完善状态的话,想必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画面。但作为新型号,马克43还是有些略微升级的。首先是防御,在面对九头蛇士兵无论是自动步枪还是定向能武器的打击时,马克43表面都没有留下弹痕或烧蚀痕迹,最多是不明显的掉漆。其次,更稳定的人机意识响应,无论是穿戴还是行动,马克43都比马克42 更稳定和协调。至于许多人强调的哨兵模式,其实并不太算作什么新功能,对于能接受远程遥控和无人模式的任何装甲,只需要更新一下系统软件,就能使用这个功能,所以不太建议在言论上将它介绍成马克43的专属介绍点。
总之,作为钢铁侠的代表装甲之一,马克43的变形魅力以及战斗力都是很可观的。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0-31 23:23:00 +0800 CST  
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44/马克44(hulkbuster/浩克克星)

简介:反浩克装甲,特定目标专用类装甲,隶属于“维罗妮卡”系统(Veronika)。为了应对潜在的浩克失控事件,斯塔克和班纳共同开发研制了专门抑制浩克暴走的大型人形装甲——马克44,以及为其配套支持的“维罗妮卡”系统。维罗妮卡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智能后勤系统,它主要包括设备搭载平台(侦察卫星)、载具(悬浮平台&马克44,其中悬浮平台内含若干备份零件和其他用途零件)。整个系统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支持随时变轨以跟随复联的全球行动,并为复联的行动提供实时的天基高分辨率摄像侦察;在必要时启动反浩克装甲至大气层内。马克44则是一套拥有自适应导航分离/组装技术的大型装甲,分部件可根据临时需求或战损更换,整体高大并拥有可观的自重,能满足和浩克进行超越常规机械承受力的搏斗,自身也搭载有复数的武器对浩克进行压制作战。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7 22:12:00 +0800 CST  
·武器/装备:
①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增幅版,与掌部推进器共用喷口。该武器功率可以调节,点射、持续射击两种射击模式。不同输出功率,武器发射准备时间(蓄能)不同,蓄能时间与威力呈正比关系。发射出去的介质(“弹药”)具有强冲击、高温度的特性。基础威力与以往装甲的胸部冲击束流发射器相同。片中多次命中浩克,但效果不大。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7 22:35:00 +0800 CST  
②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胸盔中央贯穿联通反应堆,表层由高强度透明材质覆盖。一般来说,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的输出功率上限是远远高于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的。片中未使用。
③智能导弹。备弹数不详,片中只发射了四发,精准爆破施工中的大厦。智能跟踪/瞄准目标点(仅凭先前的结构分析扫描),定向爆破大厦支撑结构。






【建筑结构分析和人员扫描】

【爆破威力】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7 22:50:00 +0800 CST  
④高压电击器。隐藏于手臂金色防护层内,使用时需打开外壳,功率足够使浩克产生避让本能。片中使用前被浩克击飞。



⑤镇静剂喷雾器(sedation)。隐藏于手臂防护层内侧,在大楼内使用过一次,药效因为浩克体质原因起效慢,但仍然起到一定作用。剂量有限,片中很快就喷完,并能听到明显的摇罐声。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7 23:02:00 +0800 CST  
⑥冲击拳。总共两款,一种是常规款式,另一种是特制冲击拳。为了能够与可怕的浩克巨力抗衡,班纳与斯塔克十分强调马克44的拳击力道和机械臂出力。他们特意计算过浩克下巴能够承受的极限承受力。第一种冲击拳提供基本的近战搏斗能力(出力仍然很可观,能轻易击飞浩克十几米,结合推进动力能正面冲撞浩克),内置功能性的限制类武器;第二种冲击拳强化了硬度和机械臂输出,能够与浩克的直拳抗衡并做到外壳不破损(内部结构仍然被造成了结构性应力损伤)。冲击拳II型还具有打桩拳击模式,通过连续击打使浩克清醒(然而并没有)。此外,冲击拳II型展开变形后,可以形成手臂拘束器,钳制浩克整个手臂,限制其进一步发力和大范围移动。拘束器的钳制力道能使浩克感到疼痛。

【结合推进器搏斗】

【“沙包”大的拳头哦

【在关节遭到损毁后,仍能单独发力击飞浩克】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7 23:35:00 +0800 CST  

【针对性研制】



【与浩克的直拳抗衡并做到外壳不破损(内部结构仍然被造成了结构性应力损伤)】

【优良的可靠性-坚持到最后,将脱离精神控制+伤害累积的浩克击晕】


【打桩式拳击,参考了马克25/26的技术】



【拘束器禁锢,限制行动】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7 23:47:00 +0800 CST  
⑦紧急囚禁罩。未知合金铸造,极其坚固,能够承受浩克拳击而不变形。应用了自适应导航分离/组装技术,能够快速分批次赶往浩克暴走区域,精准封锁浩克每一步的行动,为马克44的组装和现场人员的撤离疏散争取宝贵时间。合拢的进程中同时采用高压电和镇静剂喷雾限制浩克脱离;合拢后,囚禁罩牢固锁死地基,配合自重使自身不被浩克打飞。囚禁罩底中空,浩克可以掘地脱身。




【电击警告】

【镇静剂喷雾】


【隔离成功】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8 00:24:00 +0800 CST  
楼上两位我还没写完呢考试间隙看到间接催更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8 18:49:00 +0800 CST  
⑧悬浮平台/浩克克星荚舱。由于马克44并非常用装备,且机体体积巨大。因此,当经过自适应导航分离/组装技术将机体“碎片”化后,需要一个可以移动的容器设备装载它们,起到整体收容和天地部署作用。整个荚舱最开始被一次性保护外壳包裹,启动时自动抛离。荚舱安装于侦察卫星前端,拥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头部主推进器一部,用于突入大气层加速;中轴部位反向布置四部推进器,每个推进器两个喷口,用于变向和空中悬停),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地球大气层上空,并空中展开马克44。中轴部位放置收缩变形的紧急囚禁罩,对称分布的四部隔舱放置马克44的各种部件,放置容量足够组装两台马克44。悬浮平台能够承受高速突入大气层的高温,但应对硬物强烈冲击和爆炸伤害的能力十分低下。

【设计稿】

【系统启动,开始部署】




【空中自动组装】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9 15:48:00 +0800 CST  
⑨侦察卫星。天基侦查与投射平台,支持大范围长距离变轨外空间飞行,足以跟随复联团队的全球行动。提供实时的天基高分辨率摄像侦察,并呈现AI处理过的画面信息。兼具一定的通信中继卫星和搭载马克44的任务。


【注意生产公司和系统名字的铭文哦~】

【多光谱光学侦察摄像头】

【情报成像】


【设计图】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09 15:56:00 +0800 CST  
·能源:第3.5+代电弧反应堆。马克44主要的分机体都采用一个或以上的新式反应堆,满足更大的机械出力需要。传动系统由大功率的电动机和液压驱动综合组成。

·结构设计:
将自适应导航分离/组装技术和一体式整体组装技术运用到登峰造极水平的机型,庞大的机身可变形部件非常丰富且复杂,支持分体部件因为临时需求进行自动的、快速的、“即插即用的”互相更换。每个大型的分部件变形过程相当于运用一体式整体组装技术,对于整个机体则就是自适应导航分离/组装技术了。为了防止是在遭创的情况下更换部件,每个部件的连接点布置有爆炸螺栓,便于马克44在危急情况下快速、强制丢弃受损部件,对接新部件。易损设备都内置在装甲层里,需要时再开启探出。

装甲上肢中空,设有一个载员舱,容纳使用者(空间足够一名穿戴外骨骼装甲的使用者)操控机甲。载员舱处于马克44防护层最厚实的区域,顶部设有额外的一层头盔,提供额外的头部防护和传感器系统。当机甲启动时,将启动一套全新的基色偏黄的全息显示界面。载员舱整体呈柱体,载员不需要将四肢放入机甲四肢空间,因此不存在活动限制问题。胸甲与肩甲被搭扣式锁死结构连接;合拢时,载员舱会升起一层额外的胸甲层(金色)增加载员应对冲击的防御能力。拥有辅助喷气口。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16 22:09:00 +0800 CST  
·总评+补充说明
做为一款针对性极强的特殊装备,马克44在许多数据上做到与浩克对标乃至小幅超出。首先是力量上,马克44能够在大多数战斗条件下与浩克进行毫无压力的对拳、拉扯。单独的拳击力道也能击飞浩克重量的物体,直拳对拳时迎接的也是小幅助跑的浩克拳击。而这引出机甲材质依然不能完全满足硬性防御的需求——①在有轿车缓冲的情况下抵御浩克直拳,胸甲依然被打出明显的凹陷痕迹;②手大臂被浩克用蕴含了跳跃势能的灯柱管穿透,使其失去大部分机能;③背部推进包被更加暴怒的浩克几下撕扯开。

【注意左胸甲上的凹痕】
马克44防御虽然还有些微不足,但仍然处于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因为马克44有足够的手段脱离对自己不利的战斗,且有足够的部件储备进行持续消耗作战。加上精心为浩克准备的消耗战术,马克44的对战结果模拟一向占优。至于其他,马克44的机动性和动作灵活性实际上面对浩克仍然有不小的劣势,这需要使用者有良好的战斗意识和机甲大范围的探测感知,不然,很容易被擅长弹跳和冲撞的浩克间接风筝消耗部件储备。


【这里可以看到是一套备份的胸背甲,可惜设计时没考虑到太多,被浩克打飞并击落了后方的荚舱】
操控方式:神经意识同步+操控杆混合系统。
根据设定集,复联2狂化的浩克处于一种特定状态,反应速度经其他吧友分析相对加强。不过这方面探究不在我的范围内,有兴趣的咨询533楼的吧友吧。

感谢@这个古的概念设定集云共享~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16 23:46:00 +0800 CST  
更新Part 11目录——
1.钢铁军团无人作战机器人
2.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45/马克45
3.奥创
4.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46/马克46
5.全包覆式动力外骨骼装甲-Mark 47/马克47
(P.S. 这个贴受个人时间因素影响是周更周更周更|本贴难免会有错漏,欢迎友好指正或讨论,但可能不会及时回复|继续忙考试去了~)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16 23:48:00 +0800 CST  
钢铁军团无人作战机器人(iron legion)

简介:以马克系列外骨骼装甲作为蓝本量产的多用途无人机器人,简化了一部分不必要的有人穿戴设计,优化了机体结构。整体造型显得紧凑和简洁,机身涂装以蓝白两色为主,强调了自身的军事维和属性,并和钢铁侠的红金张扬涂装区分开。主要用于伴随复联团队进行火力支援和其他辅助任务。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22 21:35:00 +0800 CST  
·武器/装备:
①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与掌部推进器共用喷口。该武器功率可以调节,大致可以分为对人非致命、对人体致命、反器材三种输出功率模式或点射、持续射击两种射击模式。不同输出功率,武器发射准备时间(蓄能)不同,蓄能时间与威力呈正比关系。发射出去的介质(“弹药”)具有强冲击、高温度的特性。片中主要展现短时蓄力速射,威力可观。





【射击威力,注意合金承重柱上的凹陷痕迹及高温残留痕迹】
②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胸盔中央贯穿联通反应堆,表层由高强度透明材质覆盖。一般来说,胸口大功率冲击束流发射器的输出功率上限是远远高于掌部冲击束流发射器的。片中未使用。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22 21:38:00 +0800 CST  
③小型多功能导弹X 2。左右前臂背部部位各内置两部升降式发射器,每个发射器包含横置的5枚导弹。可以执行反装甲、对地轰炸和曲射火力覆盖任务。


④六联装微型制导弹药。安装于双肩部位内,由扁平发射器搭载弹药,能在一秒多钟内快速滑出-展开-射击,是一种暗器类型的武器。
⑤热源诱饵弹。集成安装在胯部外侧面的转轮发射器内,指令下达后,转轮发射器快速响应弹出,露出各发射口,诱饵弹依次高速排放,在装甲飞行后方形成高温假目标区域。

·能源:第3.5+代电弧反应堆。反应物核心为未知新元素,没有体内放射性元素超标中毒的副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产能、储能和功率上限,得以支持新的高耗能设备。因为无人穿戴设计,反应堆被设计得更加紧凑——长条形。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22 21:40:00 +0800 CST  
·结构设计:
虽然仍然拥有很明显的马克系列装甲的共有设计特征,但作为一款无人机器,其本身体型和造型相比蓝本装甲符合逻辑地进行了“瘦削化”设计(腰部和胸腹部位瘦身明显,内部只需要容纳必要的机械结构和设备)。主要活动关节部位普遍外露或凸显,用以强调自身的无人属性(脖颈、腿关节轴承十分明显)。其他方面并无本质变化。



楼主 云山兮葬翎  发布于 2018-11-22 21:45:00 +0800 CST  

楼主:云山兮葬翎

字数:87134

发表时间:2018-06-06 09: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0 20:52:02 +0800 CST

评论数:26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