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对于野史的看法与评价

如今很多人一谈到“野史”,就嗤之以鼻、大为不屑,似乎只有读正史才是打开历史的正确方式,好像以为手里必须要拿本《二十四史》才够资格,而那些野史都是无稽之谈。殊不知,野史也有野史的价值,一些伟人名人甚至颇为重视野史,比如鲁迅。

楼主 崇禎皇帝朱由檢  发布于 2020-11-01 12:20:00 +0800 CST  
比如鲁迅先生曾在文章《读经与读史》中倍加推崇野史杂说,以下附上原文。

楼主 崇禎皇帝朱由檢  发布于 2020-11-01 12:24:00 +0800 CST  
《读经与读史》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也许是确凿的罢,然而甲午战败了,——为什么独独要说“甲午”呢,是因为其时还在开学校,废读经以前。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


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删改了,最便当的是《琳琅秘室丛书》中的两种《茅亭客话》,一是宋本,一是四库本,一比较就知道。“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也一样,不但本纪咧,列传咧,要摆“史架子”;里面也不敢说什么。据说,字里行间是也含着什么褒贬的,但谁有这么多的心眼儿来猜闷壶卢。至今还道“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还是算了罢。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看宋事,《三朝北盟汇编》已经变成古董,太贵了,新排印的《宋人说部丛书》却还便宜。明事呢,《野获编》原也好,但也化为古董了,每部数十元;易于入手的是《明季南北略》,《明季稗史汇编》,以及新近集印的《痛史》。


史书本来是过去的陈帐簿,和急进的猛士不相干。但先前说过,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倒也可以翻翻,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形,和那时的何其神似,而现在的昏妄举动,胡涂思想,那时也早已有过,并且都闹糟了。


试到中央公园去,大概总可以遇见祖母得着她孙女儿在玩的。这位祖母的模样,就预示着那娃儿的将来。所以倘有谁要预知令夫人后日的丰姿,也只要看丈母。不同是当然要有些不同的,但总归相去不远。我们查帐的用处就在此。


但我并不说古来如此,现在遂无可为,劝人们对于“过去”生敬畏心,以为它已经铸定了我们的运命。 Le Bon 先生说,死人之力比生人大,诚然也有一理的,然而人类究竟进化着。又据章士钊总长说,则美国的什么地方已在禁讲进化论了,这实在是吓死我也,然而禁只管禁,进却总要进的。


总之: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一改革,就无须怕孙女儿总要像点祖母那些事,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丈母老太太出过天花,脸上有些缺点的,令夫人却种的是牛痘,所以细皮白肉:这也就大差其远了。


楼主 崇禎皇帝朱由檢  发布于 2020-11-01 12:26:00 +0800 CST  
我的批注:
“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这句话如今看来似乎并不过时,唯正史是从的人仿佛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并且这些人会随身带着这股优越感行走在各个角落鄙视一切非正史,他们把正史奉为”经典“,恨不得全篇背诵,然后操着“之乎者也”到处去指点江山。
呜呼哀哉!在我看来,着实无脑且可笑。

楼主 崇禎皇帝朱由檢  发布于 2020-11-01 21:56:00 +0800 CST  
最近入手新出版的《烈皇小识》,没想到书的背面正是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



楼主 崇禎皇帝朱由檢  发布于 2020-11-05 14:28:00 +0800 CST  
鲁迅先生在其《病后杂谈》文中的结尾处,再次表达了他对于野史的重视
“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但是要认真,用点工夫,标点不要错。十二月十一日。”

楼主 崇禎皇帝朱由檢  发布于 2020-11-05 16:30:00 +0800 CST  

楼主:崇禎皇帝朱由檢

字数:1495

发表时间:2020-11-01 20: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8 07:33:26 +0800 CST

评论数:2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