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般若法门看《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禅解:上章说道体显现,生灭流转之相,要修真,即是要逆生死之流,凡夫是背觉合尘,是顺生死流,圣人是背尘合觉,即是逆生死流,凡夫与圣人只是迷与觉的差别而已,亦只是用错了方向而已,本质上道体都是一样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人人皆具佛性.老子此章解释,背物合道(背尘合觉)之要妙。
天下有始,本质是无始无终的,方便安一个始,称之为天下之母,一切因之而有.即我们方便立一个道体,万物皆由此理体,而幻化万有.那么知道其母(根源),即道体,也知道万物为子,皆不离于道.所以就要从万物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回归其道性(道性),名之为:复守其母.即回归本源.凡夫不知返道无为之法,为万物表相所迷,执以为实,贪着名利,殉物而忘道,则失其真性.圣人能做到守其母,内守真如本性.知其子,守其母,用禅法表述为:摄相归性,摄末归本,体用两全,动静不二,故没身不殆.殆,即是指危险.即没有颠倒轮回生死之苦.
如何守其母?即下手之处呢?老子说:塞其兑.兑为口(门口),守住六根门头.正如<庄子>所说的故事:中央之帝混沌被开了七窍就死了,六根向外攀缘,即失去了内在本俱的灵明妙用.所以,道家修行就要返先天无始混沌之态,禅宗说要还其本来面目,就要息止攀缘心,不令六根向外攀缘,必缄默以内守。然道之于物,耳得之而为声,目得之而为色。若驰声色而忘返,则逐物而背性,背觉而合尘。所以要学习楞严法门,即返闻闻自性,收视返听,内照独朗。故曰闭其门。如此,则终身用之而不勤矣,即能任运而行,不待加工用行。勤,即劳作。若开其兑,六根向外攀缘,是迷失本真,心逐于客尘,不识得主公翁,而丧心于物,则终身不可救矣,堕入生死之流。是皆不能戒谨于隐微之间,要在起心动念之微小之时,就要观照到,绵绵密密用功,乃至未起心动念之时,亦能先机觉察,不令心外驰.即是内心时时明境而住。故曰见小曰明。就禅门的功夫而言,要做到:高高顶上见,深深海底行.
守柔二字,千万不要依字解文(否则即是三世佛冤,通俗一点说就是:圣人的棺材板快按不住了),并不是实有一个柔让你去守,柔与强一对,是相待而成的.柔与强本质是一体无差别的,无柔亦无强,有柔则有强,道体寂然,非为胜他,以道自胜,故假名安立说:守柔曰强.柔的当下就是强,.跳出二边对待,不为柔强法所缚,超越一切柔与强,才是不强(柔)而强,真正的大强,即是无为法不用之大用.方得大柔而大强
老子又教导我们,学习圣人,当用其光,复其明,则无遗身殃也。光,道之用也。明,道之体也。用不离体,故用愈光,而体愈明。从禅门而言,修禅的功夫,要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止观并进,照是觉照,光是观行,寂是止,如如不动,是归于性体,即是复归其明.依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不二,止观一如.所以所以能无遗其殃也,即离有为的造作,超越一切福殃,一切福殃皆困不住道人。袭,承也。且真常之道,吾固有之。但凡人不能承袭而自绝耳。苟能如此做工夫,则绵绵而不绝矣。故曰是谓袭常。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5 08:51: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韩非本作竽)。非道哉。
禅解:此言世衰道微,人心不古,而极叹道之难行。介然,犹些小。即微少之意,为老子自谦之辞。老子说:即使我少有所知识,对大道有些许的了解,而欲行此大道于天下。奈何人性堕落,人心可畏,而将施之于谁?故说唯施是畏。因为众生都在追逐名利,为爱欲所缠,不齿于谈道,耽着了眼前一时感官之快乐,自溺于生死之流.如果强加于人,告诉世人要修道,会让世间人反生谤(道)法之心,非但无益反增罪过,为众生除障之法,变成众生增障之道,适得其反,故说可畏.
六祖在<坛经>中亦说: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根机不够的小根器之人,如果轻易为其说道的寂灭义(不生不灭),即无为法,说一切法本无自性的道理,会错认为一切事情没有因果,反正都是空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拨无因果,结果:出世间的无相功德没得到,就连世间的有相功德也断了.就如同小草遇上了大水,没有得到水的滋润,反而被水淹烂了.所以说法要对机,譬如药无贵贱,对症则良.对于小根器的人,就只要教他行善就好,那怕是让他信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好,也不可轻易对他说善恶法皆不可得的无为法.只待他根机成熟了,善根坚固了,是一棵大树了,你用大水去浇,则得大利益!
大道至简,唯嫌拣择.以大道甚坦夷直捷,而世人人心邪僻,只用妄想分别心,都想抄径路,走小道为得世间名利.不信你看坊间,最畅销的是各种成功学,成功人士教你怎么营销,怎么赚钱,职场上怎么打拼,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权谋之术,乃至于出现了种种<厚黑学>,一味得眼前的利益满足,几个人能好乐修道,出离生死苦海.正由于追求名利的不择手段,奸邪的人多,不守底线的人,无节操的人多,那么法益严,律法体系越完善.故曰朝甚除。除,谓革其弊也。所以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不是么?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良商人越多,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我们的食品问题,餐桌,水源,空气污染问题都成了大问题,不得不用法律的刚性去处罚,去调整,去治理,才会见效.所以一个国家法律越来越完善,说明这个国家问题越来越多,依法治国,是治标之道,而不是治本之道.所以要教法百姓,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侵润作用,让人生明白因果法之道理,自警自律自省,转变社会风气,那么才是真正有希望的.
田甚芫,同样社会上急功近利的人多了,就不懂得务实,比如现在社会做实体的人少了,做资本炒概念的人多了,弃本而不顾,喜欢不劳而得,所以田日甚芜,其结果就是仓甚虚,粮仓空了.大家都去炒股炒房炒地皮炒收藏炒概念,不做实体经济,社会财富也会转失,而国危矣!
管理社会的人崇尚浮华,极尽于声色犬马,而服文采(穿奢华之衣),带利剑(权势的标志),厌饮食(饱足于饮食),表示过一种靡烂无节制的生活.则上行下效,故为盗竽。竽,乐之首.这样一国上下皆是如此,人心如是,所以道之难行.故说:非道哉.
此章隐喻的部分:以君为心王,根为臣民的角度去看.心不守真如本性,六根则放逸,追逐于客尘,认客尘为主人,迷失真心.六根即成六贼,我们虽然日日行善,但六根不净,功德不得增上,皆是有漏功德,不得无漏法故.所以不论如何布施行善,亦如六祖评梁武帝一样,只得世间有漏福报,没有任何真实功德可言.因为身心世界染污未转故.从这个角度看,修道是大丈夫所行之事,是为生死大事而来,是难事!而不是为荣华富贵之事,非儿戏之事!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5 08:59: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禅解:此章说圣人功德无穷,有利他之妙用,皆是以修真为本.世间人修学名利之道,皆想建立不拨(不被催拨,即不朽)之功,但还是落入生灭法的范畴,不过一时之功,并不能长久.真正善修的人,可以跳入生死二边,不落生灭法,悟入无生,无生故无死,故曰常.抱者,守也,脱者,失也.真正善守的人,即善守真如本性的人,跳出守与脱二边,没有得失之挂碍,不落入得失二法,即名为真心不失(脱),这才是真正的大守与善守,由于能修学圣道,故能利益他人,福德泽被子孙,故祭祀绵远而不绝。以善业能同气相求,互相招感故.同时暗扣修行无漏善的人,能增长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一类相续不断。
所以学道之人,修之于身,故其德乃真。即修身是功,修心为德.纯以无我利他之心,故能长养诸功德.于家而显其德用,则利于诸眷属,于乡中,则利更多人中,长养圣德.于国之中,更显德用之丰硕.修之利益天下众生,德用即遍一切处无有不利.从般若智慧妙用而言,即是显现严土熟生的功德,即庄严净土,成熟众生.
所以老子说:如果以道体观此身,此身不离于道体,故能返身,忘身复归于道体.若以此身观,观一切身(以身观身),一即一切,一切身皆为真如道体,即一切众生皆是佛.虽身身相各各有差别,但本性相同不二.故能起大悲之心,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故说以此观家则家和。以此观乡则乡睦。以此观国则国治。以此观天下则天下平。所谓以性融物,摄相归性,则天下不化而化。圣人除内守真如之外无余事,即是明心见性,心如明镜,能影现万法,无有不知,故老子说:吾何以知天下哉?(唯)以此。亦如<金刚经>所说: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正因为如来没有妄想分别,过去现在未来,皆一体无差别故.皆现于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8 10:21: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以尾毒伤物曰螫)。猛兽不据(以爪按物曰据)。攫鸟不搏(以翅击物曰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禅解:此章承上所说圣人善建善抱,即能内守真如本性,而不为外物之所转,即是<楞严经>所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而道家是“齐物论”即是以心役物,心物不二,二者道理相通。所以圣人俱足万德,即是含德之厚,其所养之厚也。就如同初生的婴儿(赤子),内心纯净,纤尘不染的状态。圣人修忘我(无我),心亦不染,所以没有心与境的对立,心物不二,自他如一,能所双泯,超然物外,所以一切世间物皆不能伤他,亦如刀不能自割,火不能自烧一样。所以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不论是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不能伤他。同样,禅门中真正修禅功夫深的,亦有百鸟衔花,虎狼护拥的瑞相(比如禅宗牛头山法融禅师)。



从道法而言:所谓忘于物者,物亦忘之。故能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就如同婴儿一般,其骨最弱,其筋极柔。手虽无执物,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就如同草木外相柔,而根脉坚固,因为能守其本,即在根源上用功。婴儿虽不知男女交合之道,但朘(男性生殖器)却常勃起(名为朘作),是因为先天之精气自足,元阳之气饱满而所至。由于固本,所以精得其养故。婴儿虽终日号啼而咽嗌不嗄哑者,以婴儿心本不动,只是基于一种先天的本能,没有哀伤、怨恼、爱慕之所牵系挂碍,内心本然调和所至,与道相合所至。
从道家而言:调心、调息、调身之功,即以神(心)为主,以精(身)为卫,以气(息)为守,精气神的三统一名为和,顺向道故。所以老子教人修道之方,是中和之道,假借精气神之修炼,返归道本,炼而不炼,动而不动(不动为常),还其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即是知和为常。内心如如不动,真常之性自见,则觉照万法一如,故常明,即是觉明之态。
返过来呢?益生为祥(妖祥),若不守本俱之真如道性,追求种种外来受益(食物,药物,丹方等等),以滋养色身之道,虽得一时之欲望满足所显安祥(妖祥),却是迷于外相,反障本性。益生反成害生。因为追求外在色身坚固,心生贪爱,心神不定,妄动则气不能内守,身(精)为之动摇,所谓气散则精竭,精竭则形枯。故说心使气曰强,这里的强是指木(身形)之枯槁之相,即不能至柔。过强曰壮。即物壮则老。草木(人身)之过壮,则将见其枯槁而老。人之精气神要善用,要逆流而上,则能返先天之至柔状态,若率性而下,纵情于外欲,则落生死轮回之苦。亦如道门所说:“顺之成人,逆而成仙,只在其中颠到颠。”所以不知内守真如本性,不善调身心,心外求法,一味满足于六根尘之欲,皆不顺向大道,名之为不道,不道之甚,乃速其死。故曰不道早已。已者,绝也。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8 10:25: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禅解:圣人修行,心契于道,得其意而忘其言,不为言语所缚。这里的“不”字,只是一种否定义,即对言说的一种否定,心不设限,不落入一切名言之中,否则就容易落入“不言”之中,否则,取着“言”与“不言”,皆是二边颠倒。正因为圣人不执于言说,故能大开方便之门,无说而说,不言之大言,也才有五千言的《道德经》。所以〈道德经〉与哲学、辩证法有很大的区别,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有为法,取着二边,这个无明深坑里去了。所以千万不要看一切哲学学者的讲解,要看修道人的讲解。
所以,反过来,执于一切言说,心有所系缚,被框(僵死)在定义与概念之中,不得出离,反障其正知,故言者不知。所以老子又强调修道的下手处是:塞其兑,兑为口,即缄默自守,不论是非。即是六祖所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六根不向外攀缘,内守根门,即是闭其门,不在外境上推求,则能返照自心。遇物浑圆,不针锋相对,不与境界相对立,不露锋芒,调柔内心,故曰挫其锐。保持内心的寂静,不被境界纷挠相所动,时时起觉观,不取着外相,释然无虑,故曰解其纷。纷,即纷纭杂想也。含光内敛,不特立独行,自我标榜,离于种种我慢心,无人我之分,等心待人(物),不而为众生之中的异类(另类),保持表面的相似,而内心本质的不同,即顺物忘怀,即是修清净平等心。故曰和其光,同其尘。
但其中玄妙,在乎一心,其心超然尘表,心物不二,而超然物外,即为玄同,即不同而同。同者真如本性,不同者,一切缘起差别相。圣人能摄相归性,不同而同,名为玄(妙)同。
正由于圣人物我两忘,心与物齐,不落二边。以一切法毕竟空寂,不可得故,远离亲疏之判,利害之分,贵贱之别。圣人与道相契,游化三界之中,心超物表,不在亲疏利害贵贱之间,此其所以为天下贵也。诸佛出世时皆说:天下天下,唯我独尊,要度众生,老病生死。这个“我”不是凡夫分别心的自我,而是指离染清净的真如本性。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9 08:21: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禅解:这里的“正”是不正之正,不是刻意立一个正,是离正与不正二边,现一切法清净平等无有差别,假名之为正,即是清净离染无欲为正,至朴为正。是离一切奇巧,其性质朴,其体至虚,其相至幽。治国不可以用一切奇巧以诱民,巧诈之术,是为诡道。但可以用兵,不可以治国。所以老子以之喻之修身,心为君,身为国,根为臣,民为百骸(百姓)。以心清净平等,六根内守,身得安稳,百骸自在,尽受法乐。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乃好事者好为争斗者为之,非清净平等之道。故以当以无事取天下,即心不颠倒,无挂碍而任运无为,天下安定,身心世界亦逮得清净。那么我怎么知道无事(不迷于事相,则能摄相归本)可以取天下之然哉?以此。此,指下文之所说。
从有事而言,计着事相而言。因为计着得失,就会有许多忌讳,即有取舍,因贪欲心重心量小,所以福报也小,故民弥贫,从修行而言,不得轻安,百骸粗重,不得其利。由于君王多欲,心放逸故,不能教化其民,而民自求利,迷于种种利巧之方法,故说民多利器,国之其清正之道,故国家滋昏。于百骸而言,各各取着外来感受,百骸劳形,身心世界不安,亦名国家滋昏。
如果君王多欲,好于种种难得之货,即好于奇物,上行下效,故人心雕琢,技巧日生。贪于善法,世间就会种种伪善之人出现,推崇名牌产品,就会有许多仿冒品出现,若贪着恶法,更是亡国之相。贪于权谋技巧,种种畸变的人生价值观就会大量出现,比如《厚黑学》,如是只会增长种种贪婪心,贪心重却得不到,就会滋生盗贼(盗是强夺,贼是巧取)。所以法令滋彰,以约束盗贼,皆因有事,不能无事取天下。
同样,于身心而已,攀缘心重,就会取着外境,六根皆不知内守,各取感官享受,贪着于色声香味触法等一切尘境,乃至衍生奇巧之术,所谓充分享受生活,成为五欲的奴隶,成为魔子魔民,为求享乐,行损人而利已,自缚于因果之规律,堕入轮回,乃至沉沦三恶道。
所以天下扰扰而不安。是皆因为有为之造作妄动,有事多欲之过。故古之圣人有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宜矣。同样,心清净无为,身心世界百骸皆安,不利而大利。修行的人,即是福慧双修,离诸贫贱,无有众苦,是为福,假名为富;不为欲法所缚,内心寂静,假名为朴,观一切法平等无差别,假名为正,度(化)而无度(化),名为真度,亦如《金刚经》所说,佛说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灭度。正因为离一切相(我、人、众、寿者),心故无挂碍,是为究竟之度。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9 09:04: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禅解:此详言上章有事,即有为法之过患,而开显示无为之方。其政闷闷,政即是施政方法,从修行而言:闷闷是一种内守的状态,关闭根窍,即前五根暂伏的状态,唯第六意识在动,不向外求的状态。其民醇醇,由于不向外攀缘,六根得以放松,息止妄动,自足而甘,内受法乐,此乐不由外来所得,名为醇醇。
从治国而言,不高推仁义,故无伪仁义(假仁假义),不信你看现在媒体滥用“最美XX”,一点小善都极至推高,人为包装的成份很大,官员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宝森。从老子看来,人性之中本俱的善良,不必高推他,更不能压制,管理社会的人不畜难得货,不尚难得之物,以身作则,自然上行下效。政策法令,遵重内在的规律,只做引导,不作过多的法令干涉,自然民气纯正,人心向善。当然,这是指社会健康态的管理方式,对于病态的社会就不得不进行法律干预,就如同病人一定要用药,而且起沉疴必用猛药,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反过来呢?其政察察,即六根向外缘境,取着外境。察察,是指苛刻之意,即是一种计较相,不舍相。缺缺,是指多忧而不足之意,即有所抱怨之相,外境不到满足,而怀忧恼。治国而言,若行苛政,民必因不足而忧。所以,有为法上看,祸福之机,皆由人心之所萌。修行而言,心内守,不躁不动为福,心外驰,不知收摄为祸,若善用其心,能转祸为福,若不能善用其心,转福为祸,此为祸福相倚伏。如果从无为法的角度看,要跳出福祸二法所缚,你要先明白,有福就有祸,二者是相依相待的,福享尽时,即是祸的开始,同样祸尽之时,亦是福之所生,所以修真的人,要修无漏之福,不堕二边之福,出世间之福。要从根源上下手,看清楚世间福与祸皆由缘起,皆无有实性的道理,即缘起性空的道理,法无定法的道理,内心中放下对世间福祸的挂碍,不趋不避,当下承担,即是老子所说的“知其极”,无有正与不正之别,内心的静净平等,才是远离福祸二边的绑定。故老子反问说:孰知其极(谁能知道其中究竟的道理),其无正耶?(有没有所谓正、即福祸善恶的标准呢?)皆由人心所设,实无善恶福祸法可得。亦不过是如是因,如是果而已,即因果性本空,因果相宛然。
然而世道衰微,圣人示之以清净平等之正法,是法尔如是,即本来如此,反被人为是一种奇诡之道。教之以至善之法,超福祸善恶二边之法,反被认为是妖言。此人心之迷固已久,即我们在无央劫的轮回中,习惯了追求五欲之乐,迷于世间名利,纵有圣人之教,亦难以正本清源。正如庄子所说:三人行,一人迷方,犹有解者。二人惑,则不能易。今天下皆迷,其谁能解之耶?是以圣人游浊世以教化众生,贵在同尘和光,浑然无迹。故虽方而不伤其割。割,谓割截,即锋棱太露。即是圣人随众生的根机度化,并不是搞传销式的所谓“拉人头”就好,应机而化,应缘而化,恒顺众生,不昧因果。虽廉而不伤于刿。刿,谓刻削太甚,容易割伤。虽然圣人有锐利之智,如殊菩萨之般若剑,只是断众生的无明烦恼根,不会割伤众生的善根。直而不伤于肆。肆,即任意无忌。圣人其心至朴,其性率真,不是一种无知的放肆,而是进退有彰,圆融无碍,能为天人之师。虽光而不伤于耀。耀,即炫耀己见。圣人心与法相应,故有无量法光明,以智光普照一切,但却离诸造作,离于慢心,不炫耀其智。正由于圣人能行无为法,故为天下贵。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9 09:07:00 +0800 CST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禅解:人多好物欲,所以要治人,本质是制欲而离欲。天,这里是指性德。如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篇》所以还是与修行有关,而不是强调治国理政。
对治人心的物欲,要回归人性的本真,就要做归根复命的功夫,这才是要啬,啬是珍惜之意。要修行就要福慧双修,要种福惜福,植众德本,这样才能早日返回先天的本来面目。我们生在佛前佛后,本质就是福德浅薄的表现。
圣人以道自守,视之若无,澹然无欲,这个无欲,只是对欲法的一种否定,不是禁欲,不是让变得形同草木,而是不为欲法所缚。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所谓毋摇尔精,毋劳尔形,毋使汝思虑营营。离欲则能起向道之心,出离三界之心,才能归于觉悟,还其本真。此复字,是复卦不远复之意。言其速也。
庄子说,贼莫大于德有心。然有心之德施于外,故轻而不厚。所以《金刚经》才强调无相布施,不应住色布施,不应住色香味触法布施,不住相布施则功德不可思议。福德深厚的人,自然根利障轻,有障则有克,无障则无克,正由于无障故无不克。神通也一样,无障则通,有障则不通,本无神异之事,即没有神不神的问题。正由于无障,无克所以无有限量,无有边际,不为物转,则能转一切物。圣人无心于天下,则心无挂碍,则可以托于天下。正如阿罗汉离欲清净,则能称为应供,可以堪受天、人供养。未解脱凡夫爱着于一切,反不成应供。
真正的修行人是乘性而修,全修在性,入于无为法性,深达法源底。内可治身,外余事可治国,正因为有无为法性之(本母),随处提起、随处放下,了无挂碍,不受尘垢所染,契入无生、故无有灭,因此假名为长久。因为这个长久,不是比对出来的,而是清净本然的。这正是深根固蒂,根是无为根、蒂是法性蒂,处处与道相契,即证不生不灭的法性身,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长生,即无生,显不动性体,久视,是显现彻见、遍知之妙用,过去、现在、未来平等现前,起种种妙观察。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0 08:12:00 +0800 CST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其德交归焉。
此章同样以治国喻修身之道,国与身同理而已,同样有内用与外用。修行都有一个道次第的问题,否则“一失次第,即成魔业”。大国是指修行有了一定的境界,身心会起变化,更要知道善巧方便,所以说若烹小鲜,是小心谨慎样子,身心世界不要因变化成为一种干扰,烹小鲜,则不可挠。挠,则靡烂而不全矣。就如同修禅定,会有种种内触、内动效应,有种种功德相,又如心柔软后,会有莫名的感动,一定要学会掌控,不可执迷于其中,这些只是你修行路上的风景线而已,不是目标,否则你就会驻足下来,受其所扰,反不得进益。禅定境界只能与你的教授师说,不可以对他人说,否则会增长不净心,容易失去,一说就破。安住于道法,降伏烦恼(鬼),道教说人体中有三尸神,并非烦恼相不现前,只是无法对你的身心世界起作用,当然烦恼有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烦恼种种不同。比如:降伏了欲界烦恼,那么欲界的烦恼就干扰不了你,不为其所缚而已,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安于无为法性,一切法皆清净平等,凡圣一如,凡不可扰其心,圣亦不可扰其心。因为真正的修行者,已无凡圣的对立相,入于清净平等,故两不相伤,故做其德交归,一切功德皆入于毗卢性海。禅宗有一则公案:文喜禅师后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因为他已明白自他不二的道理,不会被外在的相所扰,文喜禅师虽见瑞相,亦然安住内心的不动道场,通过文殊菩萨的考验。
外在治国上也一样,我们要改革开放,是一种自我革新的过程,这个是硬道理,也是一个国家走上强盛而自我修炼的过程,开放就要善于接纳一切有益的文化、制度、理念,改革是有浅入深的过程,从易到难的过程,现在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更要把握好社会稳定的问题,即稳定压倒一切,根基不稳,地动山摇,不与民争利,即不扰民,则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则人心思齐。社会人心向善,异端邪说就没有市场,人心向善,自然风调雨顺。福报是祈不来的,说祈福都只是一种方便说,本质都是自已修出来的。福报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本质是自已有这个福份,否则别人施给你,你也无福享受。对于福报,佛菩萨只做增上缘,内因才是关键。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0 08:22:00 +0800 CST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
禅解:此章亦然是与修行有关。君天下,心王能做得了主,菩萨未得涅槃知,先得法住智。即要平等对待一切,而不是辗转于计较分别之中。流下,即如江海,众水皆归,圣心则能让天下交归,众望归之,心王能让六根息止攀缘心而皆伏,亦复如是,眼中虽有垢净,但心中实无垢净之别。故心能纳受一切,皆不为其所扰。物之雌曰牝,雄曰牡,牡动而牝静,喻无为能伏有为造作。所以以静胜牡,以不变应对应万变,因为一切变皆不过是幻生幻灭而已。以静为下,心不躁动,不浮显,不越扬,离开主观刻意造作,故为下。大国不轻视小国,平等对待小国,小国则能臣伏。大修行人不能看不起未修凡夫,恰恰是一切众生皆是圣人,独我一人是凡夫,这样道心才会进益。初学(刚修行不久的人)以已为下,则能尊重大修行人,师而学之,即成大修行人。治国亦复如是。下以取、下而取皆是折服自已的我慢心,方能真正入道。大修行人能统摄六根,善护六根门头,才能六根解绑,六根互用,显现大用。大国亦不过是能聚笼人心,畜人即把人聚在一起养护。亦指心量大的人,即有利他之用。初发心修行的人,要依止善知识,以谦卑处下之心,向善知识学习,才能入道。心量小的人,多倾向自利,故小国不过事人,不能兼畜人。然各得其欲,这个欲是求道之心。所以两者有相同的之理,皆方便让自已处于下,折服慢心,才会精进修行。否则,我慢山高,法水难入。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0 08:49:00 +0800 CST  
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禅解:此章说道之为贵,劝人勤加修道。道者,万物之奥。奥者,室之西南隅。有室必有奥。但人虽居其室,而不知奥之深邃。亦如虽然每个人皆具如来德性,怀里都有一颗无价宝珠,却埋在五蕴深山之中,不知受用,常在三界流浪生死,头出头没。以道在万物,施之日用寻常之间,就在挑水搬柴日用之中,而当面错过,昧却本来人,忘失主人翁,却认贼为子,认尘客为主人,逐物丧志。然大道之性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法尔如是,人虽有南北之分,善恶之别,佛性却本无差别,人人皆可成佛做祖。故善人得之以为宝,发明大道,向道而修,如获至宝。恶人虽失,去是失而无失,亦赖此道保之以有生。即在轮回中亦有相续不断之相。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死去,因为现在的死,又是将来的生。这个就是所谓的保,决定不同于无情草木。恶人下地狱,一样还会有见、闻、觉、知的功能。故是心佛众生为三无差别,佛佛道同,皆同此理。由此可见,天下没有一个可弃之人,包括一切恶人,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所以老子才说:且一言之美,则可以市。市,利也,利及他人。一行之尊,尊重之行,同样也可以利人。何况大道之贵,岂止一言之美,一行之尊。显有为法之有限之德,无法与无为法无限量之德用相比。所以在世间虽贵为立天子、置三公,虽双手拱璧、四马为驾(世间种种尊贵的受用),不如坐进此道,修无为大道,离生死轮回之苦,即做种种好梦,不如一念从梦中醒来。所以《金刚经》中说:若人也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教人念四句偈的功德。就如同有人在梦中给你无量财宝,不如有人在现实中给你一分钱一样。古圣先贤之所以以道之贵,正由于道是无为法,只是还其本来面目,不是求来的,即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也不因为有罪过,别人给你赦免,六道轮回不是由众神裁判,亦只不过自作自受,一切业障皆是不实如幻的,故说“重罪如霜露,慧日可消除”,一念觉,诸罪顿灭,立地超凡。故为天下贵。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1 08:37:00 +0800 CST  
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禅解:此章言圣人入道之要妙。凡有为,谓即是世智权巧。有事,谓世间建功立业。有味,谓功名利欲,世人皆以名利为润生之味。此三者,皆是世间未修凡夫之所崇尚的。然道本至虚而无为,远离造作颠倒。至静而无事,不在事相上缠缚。至淡而无味,不贪求名利之味。凡夫贪小而失大,贪少而失多,皆为眼前蝇头小利所缚。圣人入于无为大道,不落大小、多少之二边,于自心皆无挂碍,得大自在。所以圣人能做到以德报怨,是因为不以怨为怨,不立德而成大德,其心直故。即六祖说:“直心即是道场”。有德则有怨、无德亦无怨,同样是坐断两头,同样,有难就有易、有大就有细(小),难易相成、大小相互安立,皆是二边法,有为法、有漏法。圣人不落二边,不受大小、难易之缚,故能成就真正的大,真正的易。老子又怕世人把易字当作容易轻易字看,堕在一边。故诫之曰,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凡夫轻易许诺,往往不易对现,故寡信。贪着于容易,往往陷入困难之中。多易故多难。圣人对于(犹以观之)难,只是缘起的难,没有不变易的难,究竟不为难法所困,故难而无难。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1 08:38:00 +0800 CST  
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禅解:此仍以示圣人之要妙,只在为人之所不为,即凡夫日日面对,日日当面错过,若能念念觉照,即为学道之捷径。事未起纷挠,名为安,故容易摄持,一但起了纷挠,就不容易控制,烦恼亦复如是,修道人要下好先手棋,觉于未萌之时,烦恼不易起现行,而不是陷入情绪化之中,而收拾心境,那个就不容易。未兆,同样是未发动之时,即还没有迹象显示之时,显脆、微之时,容易荡除。这个要有觉照的功夫,觉于未有、未乱,摄心而住。无明的习性流,亦是多劫熏习而来。形成积重难返之势。故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冰冻三尺,皆非一日之寒。所以要逆生死流,就不能落在有为法上,只做加减法,无法根除。否则,为者败之,执着失之,皆背离大道。修行只是还本来面目,是修而无修,无得亦无失,故无败。不执取二边,不堕二边,故无失。
常民(凡夫)不知在心上做功夫,不起觉照之心,却从事上做,迷在事相上,在外境上推求原因,费尽许多力气,有得必有失,有成必有败。只用有为法之机巧智谋,皆是颠倒。有心做来,不但不成,纵成亦不能久,无法通达自然,即不了解缘起的道理。圣人可以做到:慎终如始。始,乃事之初。终,乃事之成。圣人做到始终如一,是因为入根本无分别智,观始亦不可得,终亦不可得,只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已,做到任运自然,不成亦不败,名假安立为不败。觉于妄念未起时,觉无所觉,是真修行,久而久之,妄念不降而降,能契于大道。但一般修行人无法修第一念,只不过是引后心制前心,后后胜前前而已,修禅也一样,从等引、等持、等至。
凡夫欲者,功名利禄,玉帛珍奇。所学者,皆世间权谋智巧。追名逐物,而不知返。圣人能修离欲,能欲人所不欲,修人所不修,不以世间难得之物至宝。学人所不学,能行利他之法,补救(复)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而免于过患。尊重一切缘起,不违逆因果,不昧因果,远离颠倒造作,故不敢为,即不落入有为法的窠臼之中。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1 08:41:00 +0800 CST  
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禅解:此言圣人修身、治国之要,当以朴实为本,在内修(身)上,六根(民)要内观返照,而不迷在外尘之上,在世间权巧智慧的相上打转,故说将以愚之,愚为朴实之义,即调伏六根,内守根门,常委正念,于一切境不生颠倒想。而不是所谓的愚民政策。外用上,治理国家,教化百姓,不是一味让百姓满足对五欲的追逐,让欲望(贪婪心)无限扩张,有要节制。我们这个星球的文明模式,是一种消耗型文明,这个模式本身就有问题,是以物质(能量)的消耗为基础的,做到物极其用,这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走上消亡,将会重新上演新的文明轮回,人类不会灭绝,所以凡夫说地球毁灭的一定是邪教组织,佛法说依报随正报,也只有情生命现象轮回到其他世界,这个器世界才会坏空。而不是世界毁灭了,有情就死光了,这个因果不会颠倒。这种明现象,会有王东岳所说的“递弱代偿现象”出现,即科学越发展,越发展外在的高科技来帮助人类发展,恰恰人类生存能力在减弱,但这个理念不完全正确,只是解释局部现象而已,根本还是福报的问题。《瑜伽师地论》说人类堕落进入减劫的根本原因就两个,一是贪婪、二是懒惰,越贪越得不到,越懒对外境依赖心越重,更不知内观返照,故迷得越深。人身心世界难以调伏,就是分别心、攀缘心重,迷在世智辩聪之上,不知内守根门,六根(百姓)追逐外在的客尘,六根即成六贼,即便你日日行善,亦成有漏功德,不成大道。若能一念返照,才是真正的福德,转有漏为无漏,得七圣财。这两者,是两种模式,能知之,善能内守幽闲,则能返妄归真,妄尽还源,这正是德用之玄妙,非浅识者所知,即下士不笑不足以为道,故说深远矣。民之欲,火驰而不返,逐于物,迷于境,故为物所转,为境所迁,自心半点都做不了主,若能转物,心与物齐,即同如来。与物反,觉则能假借外境、外物返照自心,心不外驰,即是顺向大道,背尘合觉。其实老子这章所说在《瑜伽师地论》所讲守根律仪、正知而住相似,只是属于五种定资粮,还有戒律仪、于食知量、觉寤瑜伽。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31 17:04:00 +0800 CST  
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禅解:此章说无为之道,以无我之德(玄德),内用令身心世界清净,外用则令下天下归之如水。善其下,本质是无下之下,不是上下比较出来的下,二元对立的还是有为法。而是指入无分别智所(加行无分别、根本无分别、后得无分别,这三种在不同修行阶位显用德用也不同)显妙用。心不设限,以无我故,能容天地一切,天堂、地狱,善法、恶法,无所不摄,无所不包。同样,百川之水,不论净秽,总归于江海。江海而能容纳之,以其善下也。百谷王:百川狭谷所归附,喻心之性德。圣人喻心王,民喻六根(百姓);圣人虚心应物,心要得自在,上者,即要令心做主,从六根门头处下手,不令六根放逸逐物丧志,故必以言下之。心游物外,心不为物所系缚为先,忘身为后。心能役使六根,令六根调伏,而不令六根粗重,反而令六根轻安,心不为物所系(先物、齐物),六根与六尘境,则能解绑,消除六根的局限性,故不害。天下乐推而不厌,是指身、心世界调和的状态,心调伏能令身轻安,身轻安亦增上心的调柔,两相得益。不争之德,即心不驰竞于物。心与物齐,一切物不能伤,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4 11:16:00 +0800 CST  
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禅解:此章老子自言所得之道至大,世人不知。我是指心性、性德。离大小之分,强名为大,是无大之大。心与道一体无别,此道说是一物即不中,故说似不肖,没有一样具体的事物与其相似。即道非见、闻、觉、知,不是感官能触及,是形而上的,是一种理体。但又不是“不可知论”,非见闻觉知,然不离于见闻觉知,正是通过否定见闻觉知,了达其虚妄性,才能通达真如(大道),那个绝对的真理。若肖,如果能描述具体形象,那就是有局限性,有了特定的内涵与外延,那就等同于世俗,其细久矣(倒装句),“道”就显和渺小,因为有具体的边界,一定落入大小的局限之中。与道相契,必有其源,成就大道的功德来源,名之为宝。而后具体解释这三宝的相用。慈,如慈母之育婴儿,是一种人性中的天然。而圣人对待万物,等视一切无有差别,没有厚此薄彼之分,亦无佛门的无缘大慈,而不是一种爱见大悲,即不是基于一种特殊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慈悲心,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不是主观造作的无为法。平等视一切,没有对立,无争故无敌,假名为大勇,即大雄大力。俭,是内心的简单,因为少了攀缘心,不给事物贴上任何标签,还他是什么就是什么,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本自不生。还一切法的寂灭义,心无挂碍,故心能摄万法归一,假名为广,无所不摄故。不敢为天下先,即观一切法无来去相,无先后相即是无时间上的差别,过、未、现三法皆不可得。故不强为先,即不以有我胜他之心,否则会陷入神我的大我慢心之中。认为自已有过人之法,恰恰背离大道。世间人不知无为法之妙,纯以有为造作。舍慈而言勇,舍俭而求广,舍后而强为先。恰恰死在二元对立幻象的世界之中,不得超越生死二边。不得自在,故言“死矣”!三者之中,以慈为主,即所谓以大悲为根本,以菩提心为因。安住于慈心,无敌故无不胜。比如众生念大悲咒感应少,没感应,就是少了悲心的内核,等视一切众生皆如父如母的功德,所以追求外相上的字音标准、速度、节律,皆是大痴。而是要先调好心境,再念大悲咒,即容易感应道交。本质是法法相印,心心相印。更可怕的是用大悲咒去折服外在的邪魔,起对立相,离道更远了。安住于慈心观,不战而胜,不守而固。如天地之大德,能生一切,假名为慈心卫守万物,故说救亦是无救,卫亦无卫,是名为大救大卫。亦如佛菩萨之大慈大悲。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4 17:47:00 +0800 CST  
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禅解:此章承上,圣人以慈心观、以不争之无为法应对一切,契于大道。再假借兵家之事以显无为法之妙。不争是为上士,同样这个不争只是对争法的一种否定,并没有立一个所谓的“不争”法,否则你已掉入世俗的争与不争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之中。不武,即是不立一个武法作为对立,亦是不争的表现形式。不怒亦是慈心观之体现,佛菩萨虽现明王相、即忿怒相调伏刚强众生,亦如同慈父调教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只是一种方便,本质还是与慈心相应。是不怒而怒,不住在世间法的怒相之中,亦不住在世间法的慈相中,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住于二边生心,即是大悲等流。道法对待邪魔,一用化、二用遮、三用斗。但最本质的核心,是不化而化。善用人者为之下,这个下是无下之下,是等心对待一切,强名为下,如百川归海。世间用兵之道,皆不离武、怒、争三者,有得必有失,有成必有败。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无为法,应对一切,不堕二边,万物皆不能伤,而且还是善借万物作利他之用,是真正的妙用。配天、古之极,如坤卦上,乾卦在下,则为泰卦,借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自然调化。所以修道功夫,在于不争不取,如《修禅要决》之中说:在修禅中想得禅定,本质是一种懈怠,恰恰影响得定。要在因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果上计较。所以这个与老子前面所述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纯和之至,则形化而心忘,形化则化物,心忘则化心,物与心皆不可得,同一空性,则心与物齐,恰恰善能役使万物皆为利他之用。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5 09:07:00 +0800 CST  
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音杭户刚反)。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兵者五兵器械谓戈矛殳戟干也)。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禅解:重申不争之德,以释上三宝以慈为本怀。物我兼忘,即是心物不二,但凡夫皆是应物而动心,皆出有为造作之心。刻意以心役物,以我为主,反不得自在。如古代兵家,真正擅长用兵的,不是以好杀好争为主,是不得已而为之。不以贪求功利之心,是以退为近,故说不敢进寸而退尺,即便进亦是身进而心不进,保持一种戒备状态,则能离诸患,即是为客,则能善观一切,即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在战局之中,心能超战局,看清战局。行无行,虽亦排兵布阵,但不僵死在兵阵只中,因为心中明白,阵法只是应对的方便善巧,行无定行,阵无定阵。则能应对自如,是真擅用兵者。修行者而言,对于烦恼贼,一样要看清楚他,认清他,如果陷入情绪化之中,作出主观认定往往是错误的。观察烦恼的缘起,知烦恼本是妄心所造,方便用对治方法,即是治无所治,不治而治,一切都是自心上下功夫而已。用戒定慧三剑,斩贪嗔痴三毒,亦只是一时方便而已,本质上是无贪嗔痴可断,亦无戒定慧可修。所以虽无臂但可攘物,无自性的戒定慧,可断无自性的贪嗔痴,是攘而无攘,无断而断。仍无敌,敌只是一时缘起的敌,亦无自性之敌。对治之法亦不可得,人(心)物(境)兵(法)三轮体空。是故圣人心与物齐,无物为敌,而平等大慈,善容万物。如古之善用兵者,破敌之谋为上,不杀少杀为上,降伏化为已用为上。用兵之道:心处于下,则不轻敌。轻敌,则多好杀,好杀则伤生,多杀则伤慈,故说几丧吾宝。同样,烦恼贼都是一时缘起现前的,但菩提就在烦恼之中,只要不被烦恼转,就是背尘合觉,假名为得菩提。所以修行人不轻视一切缘起,而不是外道所说:神马都是浮云,那个邪知邪见,自误而已。并没有一个真象可得,因为所谓的真象就藏在假象之中,只要不被假象所迷,假名为得真象。故说:但自除妄,更莫觅真,否则修行就是头上安头,知见立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同样抗兵相加,以慈心哀者,不伤好生之仁德,合于天道,德被天下,天下归之。修行者若遇外来之怨敌,如遇冤亲债主索命,同样要起慈心观,哀众生之苦,才能化解对立,共入于菩提道,不战而胜。否则一样会陷入追命索债的恶性因果循环之中,在轮回的幻相中各各辗转皆不得出离。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5 11:15:00 +0800 CST  
七十章:吾言甚易知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彼褐怀玉。
禅解:此章为人指示修道方向,以言说教人入道。老子自谓我所言者,皆人人日日皆在用,但日日皆当面错过,不知内观返照自心。大道至简,明明白白,甚容易知,容易行。只是人不能知,不能行耳。以我言言事事,皆以大道为主,非是世间戏论、荒唐之说,是契于大道的。故说言有宗,事有君。宗,君,皆主也。因为过去贤圣也是这样说,这做的,是古先人道,有凭有据的。即如前面所说,绝圣弃智,圣凡皆不立,假名绝圣,无圣可得。不受世间权巧智慧所系所染,假名为绝智,本质是绝妄想心,打得妄想死,许得法身活。夫惟无知,即是不在世间知见上用心起分别执着,无知只是对世间知的否定而已,世间知只是有限量的知,恰恰是对有限量知的否定,才能达到无不知,无知而无不知,是玄妙之知。是以不我知,即对我法的否定,对主观认识的彻底否定,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客观,因为我们主观认识全绑定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形成了局限性,只有六根的解绑,才能有真正的全知、遍知、无不知。所以这个玄妙无为法,世人皆不识,知我者希,能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孔子说:生有崖而知无崖,所以用有限量的生命要认识无限量的智慧,那是痴心妄想。只能用无为法,用无限量的知,把握无限量的智慧。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是活得明白、真实、不颠倒。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若百年,不解灭法,不如活一日,而能得闻之。若能当下顿悟此心,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息止攀缘心,则立地便是圣人,故曰则我者贵。则,谓法则。言取法也。但世间人,追名逐利,不知返照,迷于爱欲,自甘投溺,做吃货、听货、看货、香货、玩货而已,被褐怀玉,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但凡夫虽有美玉而不知受用,深藏于五蕴山而不知,流浪三界,成为法界孤儿。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6 11:36:00 +0800 CST  
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禅解:如果不了解无为法,那么这段话与密咒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读万遍也是没用,不可能其意自现,你只为思虑上称量打转。此章是进一步阐明无知之意,否则世人又会错认“无知”,又掉入有为法的“知”与“不知”二边。圣人之知,是离物绝待,离二边的,不落知与不知二边的,不立一个“知”,所以强名为“无知”,并非我们世俗意义的断灭的无知。不为一切知所缚,非世间凡夫所知,唯圣人独知,是一种依正见修行,所得现观、现量的智慧,非知识、经验的比量之智。所以说:若能知其所不知(知不知),则为上矣!上即是玄妙之意。但凡夫用诸妄想,陷入分别计较的比量之中,自已为聪明之知,或错认无知为断灭,修行进入那种形同草木之无情物的状态即是圣心,皆是大痴!此二者皆非真知,故说:不知知、病!同样也只有知道什么是“病”,认识了知病是一种病,所以才不会陷入“知见病”之中,所以佛法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众生一切知见,只缘起的知,但却赋予这种知的实在意、自性义,那么就陷入自已所设的知见之中,不可能会有正确的知见,因为已与无为法不相应了。所以说:夫唯病病(知病为病),是以不病。圣人于一切知见之中,同样也是不离六根,但知道知见只是缘起的、有条件的、通达法无定法,不受知见障所困,知病之所以为病,过以远离一切知病,故说:是以不病。
同样:楞严经也有一段话: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佛法我不愿贱买,要自已深入经藏,努力学习,自已思考过的东西,内心决择出来的智慧,是给不来的。如果明白,即便听一个牧师在讲圣经,通过你内心架构起来的正见系统的过虑,就如同在听《金刚经》一样,心不颠倒,反而赞叹佛法的智慧。
但愿众生,深入经藏主,智慧如海!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6 16:23:00 +0800 CST  

楼主:定慧不二

字数:96315

发表时间:2020-12-18 00: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15:20:10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