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般若法门看《道德经》

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平声)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去声)。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禅解:此章教人清净离欲,为入道之工夫,是为入圣人无知之境的方便手段。凛然赫然而可畏者,谓之威。天地之肃杀,亦是大威。一切生灭法皆有因果,世人以为小恶不足为戒,而不知畏,如是增上,必成大恶,必致大患。所以民不畏威,大威至矣。造恶因,必得恶果,造有漏因,必得轮回果。所以缘起的因果律,即是世间中的大威,必当尊重因果。喻人用种种欲法来滋养这个色身,吃好吃的、听好听的、看好看的、从各种角度营养自我,美其名曰养生,皆不过是嗜欲的代名词,找了一个借口,有所嗜就会被所嗜之物之事所缚,沉溺其中,而不知过患。一切养生皆不过是养痈之法,最后困死在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身香味触法之中,不得自在,昧却本来人。世人狭其所居,将以此色身为至爱之所,以此为足(不知身是大患所在),而不知大道性体之大,如同太虚,法身无所不遍,至广无狭。所以老子又说:要无厌其所生。即不以此身之为贵,即不厌足。若贵而爱之(身),即为狭陋。但又不是厌弃,虽受用此身,但不为外尘境所困、所缚,即不为物所伤,即是善用此身,借幻身修真性,是名为不厌弃。此圣人之所独知,幻身非真,然幻不离真,世人所不知,是为入道之要妙之处。故去彼众人之所知,取彼所不知,安住于无为法中,自爱遗形,不见身之可贵。也就是说要爱惜这个缘起的四大五蕴所形成的色身,但又要不为色身所困(为之贵),恰恰要借假修真,用幻身修幻法,如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还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得悟无生。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7 10:17:00 +0800 CST  
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音阑舒缓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禅解:此言继续说明天命可畏,教人尊重因果,否则天网昭彰,自作自受而已。勇者,即以个人意志来作主。敢者,不计利害关系,决定付诸行动。杀、即死的代名词。活是生的代名词。不畏因果,任意造作,必落死地。若能敬畏因果,不敢昧于因果,则足以保身。就如同玩一款网络游戏一样,你要先了解游戏的规则,否则在游戏世界中一定是处处碰壁,必是速死。同样皆出于主观意志,但有两种不同的结局,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天道本没有好恶之分,但展示出果报的结局不一样,谁知道什么缘故?所以圣人于此犹难,同样不敢轻视因果,尊重因果。缘起甚深,许多善恶法交杂在一起,显现的果报也是交错在一起。众生的业报差别,各各不同,缘起无尽,报亦无尽。故下文示天道之所以。逆天者亡,天虽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大道无为,不与一切物争,心与物齐,不为物所转,一切物皆不能伤,但能转物,是为得大自在,故能善胜。不言而善应,不言不是不说的意示,而是指不困在名言之中,为名言所系缚,僵死在定义、概念、理论、经验之中,所以禅法是活泼自在的,不会困在言语之上,而是往道上会。因为一切答案在众生的心中,而不是在外在的言语上。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而实无有一法可说。所行亦是不言之教。不召而自来,因为有因必有果,有此因必有彼果,不是求来的。种有漏的生死因,必得轮回果,种无漏善因,必得出离生死之至善之果。同样,在世间法上,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皆不是自作自受,不是别人能召得来的。安然处于幽闲,定能生慧,故善谋。修定强化定中独头意识,否则第六意识依赖前五根就成为一个**,即伏住前五根,让第六意识强大起来。修禅定得神通,也是这样的道理,您观想(专注一趣)的的同时,一样就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接触到了。当然也只有进入第一根本静虑(初禅、有五支),才有机会触发神通,欲界禅不会有任何神通。四禅境的禅通最妙,越往上反而不显精妙,因为定多慧少。只有四禅是定慧均等。但四禅所变之神通,可破三禅以下所现神通境,无法破坏无色界禅的境界,下地不知上地之殊胜故。禅定中独头意识还会形成“定果色”又称“定自在所生色”,定果色可以分享亦可不分享。观水大,水大现前,观地大,地大现前。欲飞升,只要观想风大现前,身即飞举,欲渡大海,观想地大现前,即如履平地,水不能湿鞋,何况其身。证道恰恰要借这个禅定境,缘一切法的共相(无常、无我、无自性),才能泯相证性。一切因果感应,如网之四张,皆无疏漏。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7 11:18:00 +0800 CST  
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禅解:前章说天地因果循环,一切皆有因果,即是万有因果律。然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因为菩萨明白因果关系,所以不会在因上颠倒造业,凡夫不明因果,所以只畏果上之业报,所以还是心怀侥幸心去颠倒造作。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如果生死都不怕,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可怕的了。一个人为了纵欲,被欲法所困(比如说:宁在花下死,做鬼也丰流),一样轻视死亡,这是一种自断善根的行为,谁也帮助不了他,所以地狱的众生,不是魔鬼拉他下的,本质都是自已心甘情愿下的,外魔只作诱导而已,即是内魔不生,外魔不起。如果真正当心生死问题,对于有诡诈颠倒恣意颠倒造作的人,只要有一个先例,我让其受报(执持因果法则)而死,那么就会起敬畏心,谁还敢耽着于物欲(情欲)颠倒造次。同样要让六根门头(百姓)不放逸,就要令知生死轮回之可畏,否则一样还会造生死业,枉受轮回苦。执掌有司者杀,这个是职责所在,如天地之肃杀,只是遵循因果的法则而已,只有杀行而无杀心。就如同代替有司执掌刑罚一样,并没有嗜杀伤慈,天地之肃杀,仍显好生之德,并非厚此薄彼之别。代替有司执掌行刑的人,以无心而运刑器,如大工匠之斲,运斤成风而不伤锋犯手,手中有器心中无器,则可运用自如,所以不自伤其手。修行者在物欲上亦复如是,我们日常受用饮食等物,本质也是一种欲法,但要正受,以无贪心受用,则不为物欲所伤。佛陀示现凡夫相,托钵乞食,一样做寻常人所做的事,但心地风光不同,无不在那伽大定之中,安住于空性,不一切法所缚,仍然是大自在。道家讲圣人心与物齐,无心御物,一切物不能伤。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8 11:39:00 +0800 CST  
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禅解:此章解释上章民不畏死,如何行于清净无为之道。百姓饥馑,是君王荒淫食税赋太多,所以民不聊生,百姓饥寒易起盗心,百姓乱、难治,原因在君王无道,民轻死而犯上,所以难治。在修行内用上同样,凡夫因心王多贪,六根奔忙于六尘境,从未消歇,修行要从制心(君王)入手的。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百姓轻死犯上,本质是君王为求奉养自已,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百姓活不下去。修行上呢?六根竞逐于六尘境,眼贪色、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耳贪声、意贪法,六根成为六贼,贪不到即是起嗔,即会起业造作,最后账同样算在心王(第八识)上,引导这个心取向生死轮回。所以“众生”的本意不是名为“有情”,而是名为“数取趣”,即无数次地取向六道(趣)轮回,不知出离。所以心王要离诸贪欲,少欲知足,乃至无欲而民自朴。夫惟无以生为者,即是说只有不以滋养这个身我为目标,用五欲乐去滋养这个心王,即不是了更好的生,而颠倒造作,即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清净离欲,不为欲法所缚,那么就超过了一切世间的养生之法。而庄子在“养生主”还有更多的阐述。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08 16:27:00 +0800 CST  
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音拱两手合围也)。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禅解:此章借民之难化,君王先自化,而后民乃化。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化。五浊恶世,众生业习粗重,同样从心王处下手,当虚其心,离诸造作。方便用柔弱以斥刚强。本质是刚强不可得,亦无柔弱法可得,因为二者都是比对出来的,缘起的。柔生强死,人与草木的外相显示相同之处。有生必有死,有强必有弱。如果要处在生处,那么就要方便处于柔处。正如泰卦与否卦的不同,天在下,则保持清气上升的状态,坤在上,保持浊气下降的状态,天地交泰,阳阴调柔,是为生相,否则就是阳阴绝离,死相现前。这个生只是一时生,要真正的生,就是要冲虚以为柔,安住于无为法性之中,无生则无死。同样,兵强则轻敌,轻敌则死,所以修行上要重视六根门头,做好防护,否则六根即成六贼,失一切功德法财,故要心怀戒慎恐惧之心,安住于正念。木强则共,若制成拱把,则粗干坚强者在下,则成其用。柔弱之枝当处于上。即合于自然之道,顺其势成其之用。六根转为六个功德主,则能聚集功德法财,心如虚空,不用而成大用。若行于布施,即是无所住而行于布施,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治理国下,君处于下,民处于上,同样亦是泰卦,君施德于民而名上扬,民得利而归于君之下,成为交泰之相。否则君与民绝离,必是亡国之相。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11 09:27:00 +0800 CST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禅解:此章言天道之妙,要守于中,犹若张弓。要知轻重缓急。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亦如人御心术,修禅昏沉了,就要上扬一些,掉举心起了,就要抑制一些,守中才能做到制心一处。亦如调琴师,弦太急或太缓皆不可取。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天地之道,即损一气之有余,而补万物之不足。所以人类在破坏自然,自然会“报复”人类,破坏平衡,又会建立新的平衡,物种的消失,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形成对破坏者的对抗,亦只在损益之间。比如台风即是大量被捕杀的海中生命怨气所成。人类社会存在,是以收集百姓的税赋,以补上社会统治者,百姓生活本来不足,还要供养社会上层的贵族享受。所以造成了百姓的辛苦,君王的放逸。同样,六根对六尘境追逐,让这个心王享受五欲乐,六根奔驰于境,而心王放逸,即是轮回之相。所以要转过了,心王不可放逸,六根(百姓)不再奔忙,内守幽闲,最后才能六根调伏,真正做到心王能做得了主,生死做得了主,不堕于轮回。所以只有有道之人,知道其中之玄妙,以有余奉天下。圣人为而不恃,即不恃其之所能,虽调伏六根而无所调,即是安住于无为大道。虽成功而不居其功,折伏心王之大我慢心,虽修圣贤之道,知本无圣贤法可得。圣凡皆不可立,是为真正的大圣与大贤。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11 11:08:00 +0800 CST  
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禅解:防止一个思维陷井:老子以水德喻道,并不把水等于道,同样《金刚经》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并不等于就是梦幻泡影,否则把比喻当成真实,反失其原意。是名为因药成毒,大痴!否则学习《道德经》就可能走向反智,出世间法你没学到,而且更可怕的是,你世间法也混淆了,比如有人用舌头的软比牙的硬,说什么舌头存的时间长,牙齿易落,你用牙咬你的舌头试试,看看能干得过牙齿?所以走向反智,世间善也不成,反自损善根。许多学习《道德经》自损善根的人太多,可怜可悲。所以南怀瑾先生说有一些人本身不适合学习这些,因为根器不够,还是有道理的,不堪为法器,亦如六祖所说: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反回头解释:这里的柔是指修行人内心的延展性,修行的人看世间是越来越顺眼,只因为内心越来越调柔,知道众生各有各的缘起,而不是看众生越来越不顺眼,对立心越来越强,越对立那么局限性越强,越妨碍心的清净平等,内心起的波澜越大,内心所呈现出世界的失真度越大。水德尚溶万物,没有攻不攻物的问题,所以水有大胜之用。用兵法上说:如果用兵如水之柔弱,水完全顺于山形、地势而动,离诸造作,与道相契,非人谋可以取胜,非一切有法为能胜之,即是无以易之,故说攻坚强者莫能胜之。同样,众生无始劫以来之妄想,结如金刚,非无为法(般若之智)而能断之,所以《金刚经》出现在般若法会第九会“能断金刚分”。世人皆以柔弱为不足取,率轻易(放弃)之。故天下皆知之而莫能行,以柔弱为垢辱不美之称故也。祥,犹嘉美也。正由于世俗人皆怀“争”心,有对立心,胜他心,而损大仁,认为包容一切、看淡世间名利是懦夫,是没有用的人。故圣人云,果能以柔弱处上,恬澹无为,能受一国之耻垢者,则为社稷真主。能受一国不美之名者,则为天下明王矣,但世俗以为反耳。君王处下位,天下百姓皆归。同样,如心不造作,内守幽闲,六根皆得调顺。但世间凡夫皆反其道而行。六根竞奔,四大不调,精气神皆为狂迷取乱,自取速死之道。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11 15:01:00 +0800 CST  
关于道根基础:读十年圣贤书者,顶门自有一股青气,鬼神皆敬,非世俗粗鄙之人能有,但前世有修者,亦有青气,如世之良玉藏于世间。此良玉当遇良工雕琢,擅能教导,入于道中,即要与上师完成共前行,之后要离开上师单独完成不共前行,自行用功,如玉之打磨,去除内心的粗糙面及微细惑。最后还要放在土中去火,即要在事上炼,温润不燥,品行俱佳,最后才堪为庙堂之器。

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禅解:此章言圣人无心之恩之妙,即无所住布施之妙。恩怨一对,有恩必有怨,反之亦然。大怨若解,必求回报,报若不至,怨亦随起。所以庄子说,贼莫大于德有心。故曰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无心之德,但施而不责报。契指古代贷取物品之符券,贷者执右,物主执左。圣人虽执左,而不求其右偿还。如日日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度无所度。施无所施,虽日日行布施之道,然心中无施之物、所施之对象,能施之法,直达三轮体空,契于般若实相。圣人知一切法不可得,自性本空,但亦不住于空,故能行无相布施,功德不可思议。有德的人,但给予而不取,契只是虚契而已,无德之人,不计对方是否有能力归还,就如同征赋税一样,彻,周代之赋法,时间一到必取之,即西方所说的契约精神。天道没有亲疏之别,施而不取,恒能利他,故名常与善人。所以行善求名求利,皆失大利,即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做了好事要隐,恶事要发露,如是才能增长一切功德法财。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12 08:24:00 +0800 CST  
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禅解:此章通篇讲解无为法之益。同样假借国家施政方略来隐喻修行之道。小国寡民,指一个城邦不大的国家,民众亦少,即使有什伯之器,十个曰什,百数曰伯。器,材也。老子喻以无为之治,运用于小国。纵使有能管掌控十夫、百夫之材者(十夫长、百夫长),我亦无所用之,以民淳而无事故也。这个是圣人隐示自心的心地风光,指自已的身心世界简单明了,身为国,六根为民,即借这个能吃能睡的幻身,即是小身,即是小国。而不生不灭的法性身,是为真大身。六根不攀缘于外境,皆如雁过而不留影,不取、不着一切相,即是纯朴之道。不争、即不与一切境界对立,虽有世间权巧之智,但皆不用。因为不会用怀里明珠与换胖玻璃球故。正因为了解生死轮回之可畏(重死),所以六根不会竞奔于外境。即是民重死而不远徙。不远徙(不攀缘外境),故虽有舟车无所用。不尚争(有对立面,即分能所),故虽有甲兵无所陈。陈,列也。不用世智权巧,即心不被世间法所缚,内心如婴儿般纯净,对外在人事物没有依赖心,所以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即如上古时期之人结绳计事,可以不用一切电器、一切现代工具,一切眷属亦然身心自在。但现代的世间人不明白这个,只会效仿修行人的外表,穿着粗布衣、搭个农庄,燃支香、烧壶茶,找人聊聊天,自认为身心清净,本质只是小资生活而已,因为还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打转,从来没有回光返照过自心。正由于有不共世间的法乐摄持,所以初果圣人喝一井口水,都会比我们世间喝过的任何牛奶都要香甜,不求而得,是内心功德所显。虽着粗布,但基于内心的庄严,一切鬼神与猛兽皆能亲近,以之为美。所以,佛经上说,佛陀不论任何东西,即便是示现马麦之报,一入口中即化为无上甘露味。六根各得其足,绝无外慕之心。六根解绑之后,六根皆能互用,譬如耳也能看,眼也能听等等,六根局限打破了,所以如鸡狗之声相闻,不困在声尘、味尘等六尘境中。老死不相往来,即是六根皆能内守,互不相妨碍。而这只是圣人的局部风光,真正的圣人身心世界如帝网珠,光光相摄,周遍含容,重重无尽。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12 09:34:00 +0800 CST  
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禅解:此章总结通篇立言之旨,以明老子言教之宗趣。信言不美者,是以明道本无言,因言显道之意。用语言表示出来的,是言说真如,而不是离言真如,一切言说只是指出了方向而已,不代表究竟的真实。信言是指真实之言,美言是指巧言,即大道至简,直指道心,非世间夸浮修饰之语。世间人所语皆华而不实,与道相违故。辩者有对立心,则不善于道,并不真正了解大道,不辩(不立一个辩,而不是指不辩,只是对辩的否定而已,否则辩与不辩二种颠倒)则无诤,如须菩提尊者为无诤第一。真知者,即真正了解真理的人,妙契无言之道,非见闻觉知所能通达,所以不博,否则如世间人一样,增益知见,以博为知,反受知见障,离道远矣。故说博者不知。积与散一对,有积则有散,有散则有穷。无积则无散,无散则无穷。由圣人虚其心忘身(无我)合道,忘言任运于真,了无所积。由其不积,则不穷。所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如枢得环中,以应无穷。自(觉)利与利(觉)他不二,辗转增上,最后圆满成就,觉行圆满。即是既已与人已愈多。天道四时运而不竭,利尽万物而不伤其体。故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害,非害物之害。乃不伤己之意。圣人法天道之无为,故终日运用,天地长养万物而不分亲疏,没有对立故不争。故说为而不争。争,谓与物竞也。所以圣人能虚心游世,超然独立于万物之上矣。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1-01-12 11:00:00 +0800 CST  

楼主:定慧不二

字数:96315

发表时间:2020-12-18 00: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15:20:10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