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般若法门看《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禅解:此章在说对“道”的认识不同,而展示不同的众生相。“太上”即是指上古之圣人,而不是什么太上老君。不知,即是不立一个知,故不为知所限,故无不知。佛法说“般若无知”,亦指不为一切知见所缚。否则,即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一切知皆离不开能知与所知,有能有所,即是二分法、即是有为法、杂染法、有漏法、生灭法,皆是自性之分别妄见。正因为上古圣人,离于知,故名有道之人,这个有亦只是名假安立,道本身是离有见与无见的。其次(本质是次而无次,只是认识上的次,道本无次),妄立一个知,此知即为“道知”,反离开大道,所以只能趋向大道,亲之(亲近大道)、誉之(赞美大道),而事实上,道是法尔如是,本来如已,无亲与誉之造作,佛法亦说“道不属修”,有修有证,皆只是妄用功而已,本质是无修无证,无智亦无得,只是还其本来面目而已。其次(与上相对而言),由于不解大道,离道更远,只能怀着敬畏之心,因为不知其所以然,皆言大道难行,只能高束而起,成为一种宗教形式的供奉而已,但却不敢起我慢心,轻侮圣人之所行。再下者,道之衰相更显,人人皆以功利为重,纵情于五欲,反而轻侮大道及奉行大道的圣人,认为是修道是一种欺诈行为,是不劳而获的行为,全然不信有所谓的大道。暗扣以下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亲而誉之之人是上士,虽未能证,但能趋向大道。中士闻道,由于不明白道之妙理,感觉圣人说的好象有道理,好象又不合道理,即若存若亡,但还是心怀敬畏。侮之之人是下士,自作聪明,醉心于名利,起高慢心,对道及修道者轻侮而讥笑。对于明白人而言,愚夫不讥笑,反不能显道之深妙。无他,曲高、合者寡也。
老子又总结:故信不足焉、有不信。就是因为众生信根不具足,所以才有不信道者。故曰犹兮其贵言。圣人的言教,犹为珍贵。贵者、重也。正因为深入学习圣人的言教,体解大道之理,能增长信根。那么人人(百姓)皆能功成事遂,成就大道,而(百姓)皆曰我自然耶,自然者,本俱也。即还自性之本人面目,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具如来三德密藏,佛是已觉之众生,众生是未觉之佛。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16:00:00 +0800 CST  
《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禅解:第十八章进一步阐述,背离大道之因由。世间的仁义,都是有特定的对象,是有特定的条件的,有“仁义”就有“不仁不义”,是相待而言的,仁义则心有所爱,则有亲疏区别之分,如果高推“仁义”,世间就会有许多人贪于“仁义”这个名,而行“假仁假义”之事,恰恰背离了“仁义”的本怀。正由于众生在有为法、二元对立法中起分别取着,背离了无为大道。智慧出,世人高推权谋之术,以之为成功之道,即众生用世智辩聪,为谋取种种世间利益,行种种颠倒之事,故有大伪,同样有种种伪诈之术。
六亲不和,所以才高推孝慈。上古时期,有圣人出,虽无孝慈之名,而父子之情自足。世道衰,为父不慈,为子不孝,故不得已,立孝慈之名。就如同世间作奸犯科的人多了,国家就会高推律法,强调法律,本质是法律亦是不得以而为之。法律是药,不是美食,法律越多,说明社会问题越多。
同样,世间的所谓“忠臣”以谏君而得名。上古之时,圣人以无为而天下自治。君无过,为人臣者自然尽忠,而不立忠名。世道衰,为君者昏乱骄奢。故人臣中有杀身上谏者,而显其忠名,成就此忠,是为有幸中之不幸,忠臣有幸得忠名,百姓无幸遇昏君。而真正的忠,不为显其忠,是善能调化,化昏为明,不令世间有昏君,是为不忠之大忠。同样,社会之病与肌体之病也一样。“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重病。”,上医是行不医之道,是对治根本。不是等有病症了,才显现你医道手段的高明。修行也一样,要在根源处下手,不是等粗重烦恼起现行了,你才去觉照,用大力牵引。平时就要起审谛观察,烦恼未生时,潜在何处?已生时,住在何处?灭后,去向何处?这样就明白:未生无潜处,已生无住处,灭后无去处。只是如幻生,如幻灭,则心无挂碍。心不与现前烦恼互动,只要静静地看着烦恼心的起落,不去搅动它,自然旋元自归,消归自性。烦恼心就如同一个高明的小丑,小丑演得再好,也要观众去捧,他才会越演越欢,如果失去观众,那个小丑跳着跳着就没意思了。对待烦恼的态度也一样,不要给烦恼做增上缘,你讨厌他、喜欢他,都是与他互动,都背离了无为法,都不利于心的清净。这也是楞严法会上,佛陀的本怀。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16:36:00 +0800 CST  
〈道德经〉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智、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禅解:此承前章,权谋之智不可用,亦不足以治天下也。于内根身而言,意识为君,五根为臣,若不知内守,智焰外耀,心向外攀取,六根逐于六尘,则迷失本心。不高推贤圣,不逐于世智,无为而治,世气清、民风正,则无不利,故有百倍之说。于内根身,不迷于五欲,解除六根与六尘的绑定,则能六根互用,更显灵明之用。不立“仁义”,不高推所谓的“仁义”,恰恰不伤害“仁义”二字,人性之中本具之善良,朴素之质,则能启发。庄子所谓虎狼仁也。意谓虎狼亦有天性之孝慈,不待教而后能,何况人为万物之灵?所谓仁义,亦只是对不仁不义、不慈不孝者而言,只是一种对治之药。但要明白“凡药三分毒”,嗜药者,必受其害,故不可高推仁义。攻于世间巧智,鼓吹成功之路,即是名利之路,只会催生更多的人追逐名利,更多的人不择手段去追名逐利,则内外盗皆生,且不以之为耻。不求权谋,不为私利。然圣智仁义智巧之事,皆非朴素,乃所以文饰天下。世人不知朴素浑全之道,故逐于外物,故多思多欲。今既去华取实,故令世人心志,系属于朴素之道。若人人果能见素抱朴,则自然不为欲法所缚,在欲中而离于欲,即是超越生死之道。少私寡欲,是向道之所行,背舍凡夫之多私纵欲,深入行持,才能离于爱欲,达到无私无欲之圣境。无私则为一切众生,无欲则能行平等舍,利乐一切众生。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16:40: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禅解:承前二章所说,高推圣、智之害。但不是叫我们不要圣人、世间之智,而是不可迷执,就如药不可不用,有病得用药,无病则无药,故不可以迷于药中,反受药之害,背离中虚之道。学习圣人的言教,只是为了伏断无明烦恼,目标是证离言法性,阿罗汉名为无学,就是已断三界烦恼,三界之中无须再学,亦名为“绝学”,十地菩萨不只断三界之烦恼,分段生死,而且伏断界外无明(尘沙无明),即变易生死,为名大乘无学。无生死之障,故无忧。明白这个道理(弃圣绝智,不为圣、智所缚),就如同“唯”与“阿”的区别一样,皆是应人之声。唯,恭敬地答应,阿,怠慢地答应,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外相上有区别,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凡夫与圣人本质也是没有区别。忧与无忧,皆是对境之心,动心不动心而已。而圣与凡,善与恶,有什么相差呢?其本质皆无有自性,皆是自性分别而有凡圣、善恶等对立。

老子言及至此,亦恐世俗将谓绝学,便是瞢然无知,落于无计心,执于实有一个法名叫“不分别”,把无记心当成是真实心,或落于断灭见,反成愚痴。圣人以泯绝知见,忘情去智,断执离欲以为要,即是佛法所说要入根本无分别智(根本智),是诸佛内智之所证。世间声色犬马之好,皆不离伤生害道之物,皆不离因果报应,世人应当可畏者,我则不可不畏惧,故能尊重因果,尊重一切缘起,而不违逆因果。故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若不知畏,汨没于此,则纵情于五欲,荒淫无度,其害非细。故曰荒兮其未央哉。央,尽也。大道荒废,众生不畏因果,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犹为可悲。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16:45:00 +0800 CST  
乘乘兮、若无所归等同样在描述老子自已的本地风光、心地风光,明白这个就知到什么是庄子的逍遥游。老子谓我心无欲,了无系累。泛然应物,虚心游世,若不系之舟,心无挂碍,心不为物转,不为境迁。故曰乘乘兮若无所归,身虽在三界,心不与三界相应,即名为出三界,并不是有第四界可入。乘乘,犹泛泛也。众人智巧多方,贪得无厌,故曰有余。我独忘形去智,故曰若遗。遗,忘失之意。然我无知无我,即是不执之意,不是翻译成没有知没有我,知只是幻知,我只是幻我,岂真愚人之心也哉(这才是真正的大智如愚,不立一个智)。但只浑浑沌沌,不与物辨,如此而已。故俗人昭昭,而我独昏昏。昭昭,谓智巧现于外也。俗人察察,而我独闷闷。察察,即俗谓分星擘两,丝毫不饶人之意。昏昏闷闷,皆无知貌。我心如此,澹然虚明,若海之空阔不可涯量。飕然无著,若长风之御太虚。众人皆自恃聪明知见,各有所以。以,犹自恃也。我独无知无欲,顽而且鄙,亦似庸常之人而已。然我所以独异于人者,但贵求食于母耳。凡能生物者,谓之母。所生者,谓之子。且此母字,不可作有名万物之母的母字。此指虚无大道,能生天地万物,是以道为母,而物为子,同样佛法亦是以般若为母,能生一切诸佛。食,乃嗜好之意。众人背道逐物,如弃母求食于子。圣人忘物体道,故独求食于母。此正绝学之学。圣人如此,所以忧患不能入也。前章绝圣弃智,乃无用之用。此章绝学无忧,乃无学之学。后章孔德之容一章,乃无形名之形名耳
这个在现实修行的意义,就是知其母,即明白你修行功德的来源是什么?打一个比方:有人打佛七,第一次体验很好,有种种殊胜境,第二次反而没了。为什么呢?就是心不老实,第一次打佛七,是以诚恳心、如实心去念,第二次,因为有了第一时的感应,反而追求那个表面的感应,反而不老实了,结果反而没有感应。就如同你太注重花的外表,不注重根茎的营养来源一样,最后花必定是枯萎的。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17:22:00 +0800 CST  
《道德经》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禅解:此章言道乃无形名之形名。孔,盛之意。谓道本无形,而有道之士,和气集于中,英华发现于外,而为盛德之容。如来依法性身(不可见、自受用身),而现圆满之报身(可见、利他之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故称佛陀为“两足尊”(福足尊、智足尊)。故圣人之德容,皆从道体所发,即是道之形容。故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佛之圆满报身,不离佛法性身。然此道体本自无形,又无一定之象可见。故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谓似有若无,不可定指之意,法无定法。然则真正的道智,不是恍惚的,是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无不遍照,无所不摄。老子此章有古印度“冥谛”思想,即是用禅定力想穷尽阿赖耶识的边际,但只发现混沌的一片,天地未开,阴阳未判,即是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天”,认为这就“太初始”之道象,还有没真正转识成智,证入佛果,所以可以知道八万劫之内的事,但八万劫之前的,浑然不知。
故说无象之中,似有物象存焉,是禅定中的境界。故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其体至深至幽,不可窥测。且此幽深窈冥之中,而有至精无妄之体存焉。故曰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此正楞严所说唯一精真。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也(区宇,即范围、领域)。即不离识心的范畴。意谓禅定中,识已处在不再扰动的状态,因而不会再产生业报。由此观察,深知众生受命的元由,但也因此会产生种种邪见。此时“六根”虚静,能洞观一切。如果再用功,如《楞严经》所说:销磨六门,开合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分身心,如吠瑠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能超越命浊。
而老子所说:此识体虽是无形,而于六根门头,应用不失其时。故曰其中有信。此上皆无形之形。下言无名之名。谓世间众美之名自外来者,皆是假名无实,故其名易去。惟此道体有实有名,故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也。阅,犹经历。甫,美也。谓众美皆具。是以圣人功流万世而名不朽者,以其皆从至道体中流出故。而世间王侯将相之名,皆从人欲中来,故其功亦朽,而名亦安在哉?唯有道者,不期于功而功自大,不期于名而名不朽,即是无为而无不为。是知圣人内有大道之实,外有盛德之容,众美皆具,惟自道中而发。故曰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17:26: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篡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禅解:此章进一步阐述圣人的心境。曲则全,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委曲求全,那还是一种刻意,还是一种有为法的造作。正是由于圣人以忘我(无我)之心,故能诚其心,只为利益一切众生,曲者,柔软也。圣人的内心善于调柔,则无所不包。譬如阳春善利万物,故万物皆得生长,圣人之于人,皆等心对待,无所不利,故能成全一切众生之所愿,曰曲则全。枉则直者,屈己而能从人,名为枉。圣人能行忘我之道,是屈而无屈,忘身而无不屈,则能行和光混尘之事。直,伸也。由人屈而道伸,故曰枉则直。洼则盈者,众水所聚,地之最下者,曰洼。譬如江海最为洼下,故万法皆归。而圣人之心至虚至下,故众德交归,德无不备。故曰洼则盈。敝则新者,衣之污损名敝。没有污损就不会更新,故有敝则有新。以譬圣人忘我之心,远离物欲,洗心退藏于密。爱欲之心不敝,则向道心不显,故说敝则新。这段话对我们现实修行的意义在哪?修行就是要让自已心变得柔软,而不是刚强难调,柔软性越好,心的延展性越大,越容易包容他人的过失,不会与人斤斤计较,被困在人我是非相中,自世界是越来越顺眼,而不是看世界越来越不顺眼,因为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不会轻慢一切众生,乃至谤法众生。洼则盈,就要以一切众生皆是佛,独我一人是凡夫的心态去学习圣教,常居学地,不起贡高我慢心。敝则新,就是要降伏自已的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而已,不认客尘为主人,唤醒自家主人翁,自心做得了主。有的人妄言,我当然自已做得了主,事实上你梦中都做不了主,何况是在生死中能做得了主?生死关头的混乱,是梦中的七倍或十倍,你醒时七分定力,梦中余一分,梦中七分定力,生死关头只余一分而已。道家也会说:至人本无梦,其梦乃神游。佛教也有教人修梦中光明,乃至梦中瑜伽行,最后是醒梦如一的境界,一样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所以如果你连梦都做不了主,就要努力修行。注:国外在门罗网,那个双脑同步入眠法还获得专利,是教人做清明梦的,国内也,比如清明梦吧。但与修行本质不同,他们只是在玩一款做梦的游戏,而修行是借梦境来引导正念,通达无我,是借假修真。
回过头来:
圣人忘知绝学,专心于一,故于道有得。故曰少则得。即少欲而得道,多欲而失道。就如同吧里有人说:为什么修行要清心寡欲?其实三界心越重,自然出三界心就弱。念佛的人放不下凡情,喊破喉咙亦枉然,就如同死死抓住娑婆世界的爱欲,一边又喊,快来救我去极乐,十万个弥陀也救不了你。又如自已把双眼闭上,一边狂喊,佛菩萨你有本事就现身让我看见!大痴!修道家功夫也一样,一边要腰缠十万贯又要骑鹤上扬州,世上没有双全法,所以不是一番寒彻骨,那来梅花扑鼻香,修行是对治自已的多贪、多嗔、多痴的习气,而不是看到什么光,看到什么显灵,全迷在外表上。修行不是你得到了什么,只是除去了障碍而已,有障则有修,无障则无修,往生极乐也一样,十方净土本来现前,不是你修来的,你修的只是除去往生极乐的障碍而已。所以《维摩诘经》中说:日月非不净,盲者不见,是盲者咎,非日月咎。佛菩萨时时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自心的障碍,让我们看不到而已。




所以要息止向外攀缘心,而内自抱守元一(一即根本,为道之元),故抱一为天下学道之式。式,法也。世间权谋智巧炫耀于外曰见,自见者不明,故不自见乃为明。执己为必当曰是,自是者不彰,故不自是乃彰耳。彰者,盛德显于外也。夸功,曰伐。自伐者无功,故不自伐乃有功耳。恃己之能曰矜。长,才能也。自矜者不长,不自矜者乃长耳。此上四不字,皆不争之德也。惟圣人有之。故曰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者。由其圣人其心无为,故万德交归,众美备具。故引古语以证之曰,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但要知道:圣人不是故意不争,而是观一切法如幻,实无可争,是名为不争。否则,争与不争两种颠倒,刚刚爬出争的大坑,又掉入不争的深穴之中。

这段现实修行意义:明明内心认为世界一切都很可爱,但基于一种宗教的自我催眠,因为是修行人所以硬要压制自已不要去爱,那个才叫修苦行,而不是真正的清净行。硬压的方式就如同如石压草,修禅定压也只能压一时,压不住一世乃至多生多世。所以《大智度论》说大树仙人遭**骑颈而归,就是这个道理。真正的修行,是现观一切可爱法实不可爱,才是真正的修出离心。是让你爱你爱不来,不是不让你去爱,因为你已看清楚,你所爱的东西都是有漏的,不实如幻的。就如同你知道你平常吃的烤串,其实是死老鼠肉做的,不论他变着花样去卤、去清蒸、去焗盐,去红烧,打死你也不会去吃。这不是想出来的,是一种现观的力量,是在禅境中看清世俗的缘起,看清原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诈骗集团,自然放下内心的执爱,大地粉碎,牢关透脱。修行未得大人相,先得大人心。看众生就如同三岁孩童一样,会因为因为玩泥巴,吵得不可开交,如果大人也这样,那一定是**或是智障人士。所以圣人不会与你抢女人,不会与你抢财宝,就如同一个富贵的人不会到街上抢拉圾一样。所以陈抟听到皇帝要他去当官,他就躲起来了,就如同一个人用玻璃珠要换他手中的钻石,打死他也不换。不争,不是故意不争,是无法可争,让你争你争不来。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8 23:14: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作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禅解:此章承前章之所说:固执已见、好辩者不能持久。犹如跂跨之人不能立行,甚言用智之过也,攀缘心之过患。跂,即足根不著地。跨,阔步而行。垫着脚尖,只想高人一头,所以举踵而立,殊不知举踵而不能久立。跨者只想要抢先一步,故阔步而行。殊不知跨步不能行得长久。都是一种主观刻意之造作方法,以其皆非自然之道。自见,谓自逞己见,佛法称之为“我见”(萨迦耶见、是根本邪见)。自是,谓偏执己是,自以为是,就会变得狭隘,其德不彰。自伐,谓自夸其功,会适得其反,故无功。自矜,谓自恃其能,不但无功,而且速于取死,故不长久。所以溺死的大多是善游者,亦是自恃其能。然此道中本无是事。故曰其在道也,如食之余,如形之赘,在修道者眼光看,那些主观刻意的求取功利的造作行为,就如同看到是剩饭赘瘤,不起爱好之心,而能厌离有为法。故能内守幽闲,必不处此。故曰有道者不处(不取),以其不能合乎自然也。
为什么说众生的根本邪见是“我见”?我者即是主宰义、不变义。而事实上,这个五蕴假和合的“我”,并不俱有主宰的意义,也只是一时缘起的假有,“我”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绝对存在,是暂时的、无常变化的、如幻生、如幻灭。五蕴之中找不到“我性”故说“无我”。
现实意义:修道最忌显摆,那个是炫耀自已是一种我慢心的体现。从佛法而言,菩萨行不可“乍现异相”故意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样违背了和其光,混其尘的修道原理。不得已要显异相时,必定要离开这个显相之处。因为众生会被那个表相迷住。菩提流支论师来华弘传唯识时,有一时寺院中的弟子说井绳太短,打不到水了,菩提流支没有多想,就到了井边念了一个咒语,井水自然没至井边,这个事一传开来,全城轰动了,菩提流支知道华人多好神异之事,反而不会真正深入经藏学习,再也不用神通了。我慢心将自我抬高,在自我肯定之中,落入自我设限,恰恰背离无为大道。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9 17:14: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禅解:此章在描述大道的境界,承前言世俗之人,各以执于己见以为得。却浑然不知大道之妙。但要知道:大道是超越见闻觉知的,离能说与所说,无一字可说,但又恐世人不知,亦只能方便为说。同样如来藏无法言说,只能说如来藏功德,以显如来藏之妙。
有物者,此指道之全体,本来无相无形,不可名状,是超寻思之境,即思维心所无法到达的。但方便为说:但云有一物耳,本质是说是一物即不中。正如禅宗所说:我有一个主人翁,从来不与我见面,问它毕竟是谁,不施一言回答。大家要知道他像个什么?不长不短,非青非白,大家若要见他,开目也是,闭目也是!乃至语默动静无不皆是!’诸位,如果尚未会得,则请向这部圣典里极力参寻,于一念未起,一物未对,正恁么时,湛湛寂寂,历历明明处,讨个消息!
老子在描述:此物浑浑沦沦,无有丝毫缝隙,故曰混成。未有天地,先有此物,故曰先天地生。且无声不可闻,无色不可见,故曰寂寥。超然于万物之上,而体常不变,故曰独立而不改。且流行四时,而终古不穷,故曰周行而不殆。殆,穷尽也。天地万物,皆从此中生,故曰可以为天下母。老子谓此物至妙至神,但不知是何物,故曰吾不知其名,特字之曰道。且又强名之为“大道”。老子说此大字,不是大小之大,否则还是二元对立之法,是超越大小之分别,无所不摄,假名安立为大,是绝诸对待的。往而穷之,无有穷尽,没有尽头。故云大曰逝。向下又释逝字。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生生不息的状态。逝则没有终点,所以名之远,无有边际。远则不可闻见,无声无色,非耳目之所到。故云远曰反。即然是六根的无法触及的,那就不能用六根向外缘虑,而要反闻闻自性,从自心处下手,反即是返,返回根源之意。然此大道,能生天生地,一切万物。是则不独道大,而天地亦大。不独天地大,而王亦大。故域中所称大者有四,而王居其一焉。世人但知王大,而不知圣人取法于天地。此则天地又大于王。世人但知天地大,而不知天地自道中生,取法于道。此则道又大于天地也。虽然,道固为大,而犹有称谓名字。至若离名绝字,不为一切名言所缚,腾腾运作,方为至妙,合乎自然。而世人皆用一已之见,皆不离根尘见。所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道之所生,不同于上帝之所生。道之所生,本质是无生的,是无生而生,本身是如幻生的,并没有实质在生,否则即落入神我外道见。道之为常,本身就超越断常二边的常,是不生不灭的,假名安立“常”。
从唯识角度看:阿赖耶识,识种如瀑流,亘古至今,无有间断,是相似相续的,相似即是不一,相续即是非异,即非一非异。同样,《中观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皆不成”。正由于道是不自设限的,所以能随缘变现一切,各不相妨,各自安立自相与别相。
对佛法有兴趣的还可以学一学华严宗的法界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可以深化对法界缘起的认识。
现实修行的意义:修行就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是让你得到什么,或是神的恩赐。自心的本来面目与事物的本来面目,一体无差别。都是缘起性空的。所以要深观缘起,就是要入三摩地,深达法源底,这个自然,亦是名假安立,不是实有一个法名叫自然法。只是因为要别于主观刻意的有为造作而已。本质是造作心不可得,自然心亦不可得。修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迷在表面上。要在根源上入手,要在因地上下功夫,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在因上下功夫,就不能在果上计较得失。这才是老实修行。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9 17:29:00 +0800 CST  
漏了二十三章补上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禅解:老子所说道,一定是与身心世界有关的,多有隐喻,而外道纯用政治思想的眼光去看,一定是错误的。所以《庄子》在外篇秋水中说: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这本经之所以成为道家的纲领性文件,一定是与修行有关的,总摄一切道家的修习法门。
回过头来:圣人深得道心,故忘其言,因为圣人知道,真正的大道,是言语无法触及的,而是离言法性。希,少也。希言,即寡言也。以前章所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寡言绝对是故意不说,不是凡夫故意装高深,也不是说多与说少的问题,比如佛陀说上本华严,有十个千大千微尘偈,本质也是实无有一法可说,只为了众生对机而说,方便而说,天界人根性强,说得多,人界根性差,说得少。凡夫只勉强好辩,只是为了输赢,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本身,去道转远,不能合乎自然。希言者,合乎自然耳。向下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比好辩者之不能久。然好辩者,皆出于愤激不平之气,故执于我知我见。如天地之飘风骤雨,亦为天地不平之气。况且天地不平之气,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此即是说善辩者犹不足以自恃。好于争辩的人,分别心强,造作力强,难入无为法性,所以对无为法,不能产生信解,故不能从事于道。但佛法又讲要辩才无碍,这个辩才是解众生的疑惑,是出于柔软心,而不是基于胜他心。虽然表相也会有胜负的结局,但圣人不会在乎这些。
所以说惟圣人从事于道,妙契玄同,入无为法性,得无所得。故在于有道者,则同于道,即心与法相应。在于有德者,则同于德,亦是心与法相应,名为相契相合。所以开悟者能与佛心心相印。失者,是指世俗无道德者。即世俗庸人,亦同于俗,同样也只是染心染法相应,同气相求。且同于道德,固乐得之,体察无为法之妙,能自得法乐。就象世俗人一样,亦乐而自得,纵情五欲,也是一种乐。五欲乐与道乐,区别在哪?打一个比方:比如世间有人,生了一个大疮,奇痒无比,你去挠它,就能解痒,固然产生一种舒适的满足感,比如男的性需求是一种胀感,女性是一种痒感,男的要出胀为乐,女的要受纳解痒为乐,淫欲就是一个大烂疮。五欲之乐,亦复如是。但无为法之乐,是教你如何不长疮的方法,而不是教你怎么去挠它更解痒、更舒服、更有快感。纵于五欲之乐,就只把这个疮保护好,然后用各种方式去体会解痒,大痴!无为法,就是从根源上入手,因为真快的快乐,是长疮的人无法体会的妙乐,即是离垢清净之乐,成为一个健康人之乐。世间美食之道,旅行之乐、听音乐、炼瑜伽、养生、保健、食疗、房中术等等皆是养疮之乐,他们只是为了更好的享受五欲乐而已,提升幸福感,亦不过坚固这个轮回心。三界犹若火宅,无一安处。

修道者与不修道者,差别在哪?就是信根不足的问题,反而认为有疮是正常的,是常态,就如同世间的心理学家,只能把有心理问题的人矫正成正常人,把人的烦恼当成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子过的啊?!不能对佛法所说的断烦恼方法产生信解。
修行的现实意义:有人说,哇~念佛好哇,一念佛后我病就好了,哇~念佛好哇,一念佛我事业就顺利了...。好你个大西瓜!!这些都是把你的怀里无价宝珠拿去换胖玻璃球罢了,还以为自已赚嗨了。修行不是为了在生死轮回梦中,继续做美梦,而是要让你醒过来,虽然佛法会让你有种种遂心遂意感,但决对不是为了这个世间法的满足。而是要与觉心相应,与菩提心相应。所以《华严经》一针见血地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对世界爱欲放不下,去放生、拜忏、念经持咒、朝拜圣地,将来最多升到欲界最高层的第六天,成为魔身天魔王波旬的眷属。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9 21:06:00 +0800 CST  
《道德经》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禅解:此章为修道之要,当知当知轻重动静,欲入大道,当以身为道器,所以要保身重命。但各位看官要注意:道家的养生,滋养这个色身,道家有草木方、金石方等等,养生之药。目的是借这个有用的色身好办道。不是我们为健康长寿,活得更久而已,一句话:不是为了长寿而长寿,不是为了健康而健康,目标有本质的不同。因为是为了出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受生死法之所缚。悟入无生。证不生不灭的法性身。


重字指修道者的身心世界。轻字指一切身外之物,即功名富贵,一切名利。静字指性命,守静,即是返照此身心世界,不迷于外尘。躁字指嗜欲之情。意谓身为生本,固当重者。而功名利禄,声色货利,乃身外之物,固当轻者。
而且一切外物必因身而后有,故重为轻之根,没有这个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性为形本,内心世界,是外在形色世界之本,所以依报随正报,种种心生,则种种法生。若不能守静,心向外攀缘,醉心于物欲,躁动不已,任性而为,唯静能制之,故静为躁之君。以静制动,是一种方便,因为凡夫多沉迷于动,所以方便用静法来制,这个是制心止。即是锁心猿捆意马,是一种内观的力量,是内求法,与现代科学研究的外求法,有本质的区别。
世人不知轻重,故忘身徇物。心向外攀缘,逐物丧志,故伤性失真。惟圣人不然,虽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辎重,兵车所载粮食者也。辎重即是有所保障,有根有源,不同于凡夫没有根源,而自受行苦,所以张三丰有著《无根树》劝未修凡夫要努力修行。圣人虽然与凡夫一样穿衣吃饭,担柴运水,但能契入道源,是真实心,明明了了,不生执着,行于尘而不染于尘,表面相似而本质不同,这才是真正的和其光,混其尘,所以须菩提在金刚法会上大为赞叹:希有。所以圣人活得不颠倒,不造生死业,不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就是最大的保障。纵使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荣观,但恬澹燕处(燕处即指安居之地),超然物外,明白这个就明白庄子什么叫游刃有余!以可显富贵相也可以显贫贱相。显相也只是为了度众生方便而显种种相。


然而大道荒废,奈何后之人主,沉迷于声色货利之间,戕生伤性而不自悟。反而是以物为重,而身心为轻。故曰身轻天下。物重则损生,故曰轻则失根。欲极则伤性,故曰躁则失君。君,即性也,即迷失本心。以君为导,隐喻心(性);身为辅,故为臣,隐喻根身。庄子的《齐物论》以身为臣妾,以性为真君,源出于此。
道家讲究性命双修,但一样还是以心为导,运化身心,达到神形俱异的境界。同样,佛法皆是心法,都是心上下功夫,导归心性,所以佛陀在《五苦章句经》中说: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成佛,独步三界。
现代最大宗教是什么?不是耶酥,不是安拉。不是佛教。而是科学教,因为众生皆迷于科技能改变一样,形成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深,人们无法想象没有网络、没有电器的世界,外求法的追求,越来越多人不知什么是内观与内求,我们不是反对科技发展,而是不能被科技产品绑定,变得更加贪婪与懒惰。享受生活,本质就是在享受轮回而已。科技改变不了一切,唯有自心改变,才能改变这个世界。心不改变,上了天堂也不称心,一样有阶级斗争。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19 21:40: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禅解:此章说圣人之运化之道,虽入于幻尘之中,但善入尘劳,巧把尘劳作佛事(法事、道事),即有化迹存神之妙。辙迹,即是痕迹,圣人行事,如鸟之行空,不留痕迹。《涅槃经》卷二说:“譬如鸟迹,空中现者,无有是处”。禅宗说要“鸟道而学”,能行鸟道者,足下无丝,是说无所羁绊。即入世修行,修出世之法,关键在于一心不生染着,一念(妄念)不起,洒洒落落,透透脱脱。小乘讲究断烦恼,大乘也一样断烦恼,但理路不同,大乘是不断而断,因为烦恼性本空,如果烦恼是真实的,那只能做加减法,不可能灭除,正由于烦恼是自心捏造出来的,所以才可以断。所以断也不是真正的断,就比如你梦中看到梦中的宅子很脏,如果还要想用扫帚把梦中的宅子扫干净,还是在做梦,你只要醒来就好,梦中的脏不是真实的脏。菩萨法还可以借梦中的脏去度众生,把梦中的脏当成教材,所以佛陀也示现金枪马麦之报,文殊菩萨也示现仗剑逼佛。一切烦恼相皆可做为将来度众生的方便,而不要你刻意去灭那个相,只断其执就好。
反过来, 世人纯用妄心分别,行于事,则分有能有所,能作所作,相待而生,即为系缚,逐于外物,与物相竞,彼此不忘,故有痕迹,即落于有为法、二分法中。圣人虚己游世,忘身(心)应物,即入于根本无分别智,假名为齐物(心物不二),心不与物忤,即不为物所转而能转物,转物则即同如来,任物之自然,还一切事物之本来面目(空性),才是真正的尊重客观规律,即尊重一切缘起,并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神马都是浮云’,那个恰恰是世俗无知之愚人,轻视缘起、自断善根的表现,因为圣人知道,大道不是物,但大道不离于物,只要不为物相所迷,反转过来,不为物转,物的当下就是灵明之道的显现(类似于色即是空),能善知此理者,才能离诸戏论,才真是人之中之芬陀利华,难得希有,将来必定能荷当如来家业!必成大道!不过真正能看懂得人太少了,但只要有一个看懂我就得说。

所以说忘于物者物亦忘之,不相系缚故。同样,证入空性,亦是双泯能所二相,彼此兼此皆入幻灭,能行此善者,才是无为之善,是出世间之善,即是〈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能作如是行者,故无辙迹。瑕谪,即是非辨别。圣人心无所执,眼中但有分别之相,但心中实无有分别,所以不会固执我见,能善调众生心,善知众生根性,随说种种法,让众生离苦得乐,即是佛法所说的“四种悉檀义”,故能善说,远离是非。筹策,即揣摩进退,算计得失利害之意。圣人以无心御世,心无挂碍,无有得失之心。纯为利他,此计之善者,故不用筹策。关键,古代闭门之具。即是机关。世人以巧设机关,机关算尽,只为名利,将认为机密而不可破。却不知能设之,亦有能破之者。唯圣人忘机待物,以利群生。然以道为密,不设网罗,而物无所逃,一切法皆不离于道故,故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此闭之善者,即不设机关有为之善,天下莫能破,故无关键而不可开。绳约,谓系属之意。世人有心施恩,要以结属人心。殊不知有可属,亦有可解。然有心之德,使人虽感而易忘,所谓贼莫大于德有心。圣人大仁不仁,善利万物,善利一切众生,而不为己功,且无求回报之心,故使人终古怀之而不忘。能此结之善者,故无绳约而不可解。圣人处世,无不可化之人,有教无类,故无弃人,不放弃任何一众生,如地藏王菩萨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无不可为之事,物各有理,一切缘起的存在,都各有因果,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所以圣人能尊重因果,故无弃物,即不昧因果。物,即是事也。如此应用,本来无难,只是还其本来的样子,不刻意造作而已,即承其本明,故曰袭明。袭,承也。
众生自断善根就是轻视缘起,用神马皆是浮云来催眠自已,事实上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不是让你轻视他,是为了看清楚他,佛性就在缘起之中,没有意义才是最大的意义~因为你不会迷在眼前的境界中,才会内心幽守,不为境界所系缚,才会得大自在。看清楚,才明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道理。十方世界全露尽是法王身。真相就是存在离开假相的迷惑之中,不是另有一个真相存在。故说:但自除妄,更莫觅真。,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0 11:25: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禅解:此章乃在说行道之妙,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如禅宗与初关参破不易,首先要有正知正见,要多闻熏修,深入法义,专精思维,才会成为五事俱足的利根人。重关保任更难,得解悟后,要对治无明烦恼习气,否则学来的东西只是“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要真干!根除无明烦恼,如人天交战,非一战能胜,必是一番寒彻骨,要大死一番,打得妄想死,许得法身活,久久用功,才会有牢关透脱的境界。

所以老子说:行道之妙,关键在于守道之要。知雄守雌,雄为上,即无物能与之敌,名之为雄。喻道之根本,即能善解无为法,一切能往道上会,善入于第一义谛(胜义谛),把握好般若总相观。柔伏处下谓之雌,即是要善调柔自心,内摄观照,绵绵密密用功。溪,乃窊下之地,众水所归之处。知雄守雌之意,即是佛法所说要:高高顶上见,深深海底行。见地要高,下手处要低,正因为下手处低,那么任何一法,皆是你的入道方便,何止是念佛、读经、修禅、拜忏、放生,才是你的用功处,你的穿衣吃饭,放屎屙尿,都是你的觉照处,修行处。那么就能做到常德不离,二六时中,无时不刻,皆能与道相应。打一个比方:一个人念经念得散散乱乱,另一个人睡觉清清楚楚,亦带着觉照。究竟哪一个在精进用功,不说也知道,是吧。所以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圣人常游化三界,这个世界不是没有圣人,只是你少了一双发现圣人的慧眼。婴儿者,柔和之至也。前面所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家以气御心,修道者又名炼气师,本质不是为气而气,而是借气御心,所以周天搬运,皆为凝神之方便,制心之方便,才会有气定神闲之说。圣人修气,亦是与道相合,心超物外,乃至心物不二,如处胎之婴儿,返回先天,至柔则能如水,无有定相、无有定法,则善融万法,而无法不摄,即入于道源,深达法源底。
知白守黑。白,谓昭然明白。智无不知之意。黑,昏闷无知之相。式,谓法则。知白即是“善能分别诸法相”,无不遍照。守黑,即是不动之意,即是“于第一义谛不动”。即是知而无知。善知一切相,又能离一切相,不为一切相所缚,任运自在,逍遥法界。即是指智识双运,故可为天下之法试,为众生之样榜。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0 11:39: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续)
(接上文) 忒,差谬.常契入大道中即不会有差谬,有为法的妄心分别,即有对错之执,有所谬则有所不知。既有所不知,则知不极矣,无法遍知所有,无谬,则知无不极,故说复归于无极,入于道之根源。知荣守辱。荣,乃光荣贵高。辱,乃污辱贱下。谷,乃虚而能相应,即空谷。朴,谓朴素。乃木之未雕之始,即无有造作。谓圣人自知道尊贵,而不生执着。故亦能处于贱下之位,亦不改其道,而能守辱,以等心对待故,皆不受染,所谓光而不耀,大仁不仁,虚之至也。故为天下谷,即含盖天下。由其至虚,则能含藏万物,故常德乃足。德自足于中,不求而得,离诸造作,则无所雕饰,故复归于朴素,还其本来面目。以虚而能至柔,善利一切物,皆无所排斥,故朴散,随缘显化为种种器用。圣人正以此应运出世,则可以统摄一切法,假名为官为长,善利万物而无所遗,化行于天下,皆无所割弃。故曰大制不割。割,截断也。不割者,不分彼此界限之意。总之,还是在叙述圣人用心运化之妙,返朴归真,即是返回道源,即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离一切二元对立,令自心清净,离一切过患,具足一切功德,有自受用之妙。另一方面,又有善利万物之他受用之妙,即是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即有庄严净土,成熟一切众生之利他功能。净土在唯识中有密严净土,唯证者自知,是自性净土,自受用净土,接引众生的是他受用净土。
现实修行意义:修行是大丈夫所行事,要能上能下,能曲能伸,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心无挂碍。否则凡夫爬得越高,摔得越疼。自杀的大多是老板或是高官,因为他们摔不起,无法面对现实中的反差效应。反过来,不要以为自杀的人都是不爱自已,恰恰在每一个自杀者的内心深处都是住着一个自恋狂, 正因为太爱自已了,怕自已又一次受理伤害,所以用极端的方式毁灭自已来完成终极的保护自已。却把自已搞进枉死城中。死解决不了一切,最后形成的异熟果报,又不得不自已云承担,又由于违背因果,还要加重承担。所以自杀者要得人身,难之又难。所以修行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放下不难,难得是你要看清楚他是怎么事。否则你内心明明确得这个东西好,但为了体现你大方或是讲义气,把东西给人家,还是一种免强,不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放下,是看清一切有为法,有漏法的过患,心不为物转,才是真正的不挂碍。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0 11:55: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禅解;道为体,德为用,圣人道全德备,体相一如,运用而出,即能领纳统摄一切,能为官为长。又由上章所说,朴素为器,即是以无为法为内核,即无所住心为本,而显现官长之妙用。所以才说:欲取天下者,当任自然,不可有为太过。太过造作的人,即反伤害朴素之本质,灵明之妙。所以才说“吾见其必不可得已”。佛经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说有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有三个女儿,要选一位,要嫁给邻国的王子。邻国使者出了一道题:给三个女儿各一碗热粥,说谁先喝完,谁就有机会。老大、老二心中爱着就急喝,老三无心远嫁,就悠悠地用工具慢慢地搅动,结果老大、老二欲速则不达,反而老三超越了。所以心中刻意,有所取着,反失清净之本。就如同人在情绪失衡状态下,做出的选择,往往都是错误的。
天下之大器,有神主之。岂可以人力私智取而夺之?天下之大器,内为六根身,外为国家,皆有其因缘,内根身当平衡四大,要尊重内四大的缘起,四大不调,则生百病。外之为国,有德者居之,没有福报的人,即便得到国主(神器)之位,亦是自取灭亡,故说不可为也。而强为之者,必反败之。纵为而得之,亦不可执为己有。而执之者,必反失之。比如强秦力能并吞六国,统一天下,是为之。且誓要传之千秋万代,是执之也。故不旋踵而败,二世即亡。在有为法、二分法的规律中,物极则反,久盈必亏,月不常圆,花不常在,即是无常之道,此亦自然之道,只要你堕在有为法中,就要接受无常变化。有生就有死,所以道法无为,你想不死,得长视久生,就是要悟无生之道,不生即不灭,无生亦自然无死,不受死生法之所缚,即契入道本,出离生死轮回,得大自在。
这里要注意:执于无常也是大痴!因为无常只是有为法中的现象,对无常的认识,只是破除我们对常法的执着,常法不可得,同样相对而言的无常法,亦不可得,离于常与无常,才是真正的《道德经》第一章所说的“道法无为”的核心价值观。否则又堕在无常法中,成二乘(小乘)之道。所证的涅盘,亦只是偏真涅盘,不成佛果。
所以〈道德经〉又说:故物或行而在前。或复随而在后。或呴而暖。或反吹而寒。或强而壮。或又尪羸而弱。或正载而成。或即隳颓而毁。此何以故,是皆用力过甚,而奢泰之极也。此皆圣人所不处。故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用白话说:在二元对立的有为法中,有前行就有后随,有轻嘘就有急吹,有刚强就有赢弱;有安居就有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种种造作之法。体现在修行上,同样要处于中虚之道。比如持戒,是一种自我防护,即防非止恶,其目的追求的是内心的清净,而不是戒法表面的严苛,因为知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不是为了持戒而持戒,持戒是一种增上定学,否则,你反而因持戒,又心生更多烦恼。所以才会有“未着袈裟愁事多,着了袈裟事更多”的感叹。
同样,念佛也不是为了追求量多,而念得急急忙忙、散散乱乱,同样是一声佛号一声心,稳重有力,导归自我净化,契入无为法性,即是入弥陀愿海。
无为法,即是入不二法门,离二边,方便名为中道行,本质是二边不可得,中亦不可得。般若中观正见,亦是名假安立。去甚、去奢、去泰,本无此三者,为对治故。方便为之。自身(国家)要做得了主,要行无为法,不起颠倒见,即入清净本然的诸法实相。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0 20:58: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炒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禅解:老子说用兵之事,只是借以阐明入道之要,即上章所说圣人不为已甚(即离诸造作)。可就有好事者看出了所谓老子的“反战情结”,乃至用兵之道。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由是可知:种种心生,则种种法生。果然如此!有一国学大师在讲原始佛教史时,竟然说大迦叶之所故意挤兑阿难,是因为阿难长得太帅了,常有女众亲近他,而且又是佛陀的侍者(领导身边的人),所以就一直嫉妒他。对于这个所谓国学大师的心态,个人后来打了一个方比:狗是喜欢吃屎的,在吃屎的时候,也是很陶醉的,所以有人靠近一条正在吃屎的狗,基于护食的本能,狗就会疵牙,但它根本想不到,人是不吃屎的!同样六根清净的出尘罗汉,无心于三界一切杂染法,故无有事是。同样,老子在说〈道德经〉一定是与身心世界有关的,既然是修道的根本经典,一定与修道的本质有关,所以读经要有方向感,否则,就会大行买椟还珠之事,你看中的是外包装,反而失去了无价宝五珠。
不可以兵强天下,对于身心世界而言,不可用心太过,否则反生厌恼之心,退失道心。所以老子比喻说:不可以兵强天下,兵强者,即为过甚之事。一味的冲杀,用兵所到这处,必蹂践民物,无不残掠,故有荆棘生。大军之后,杀伤天地之间本俱的和气,故五谷疵疠而年岁凶,亦只是尊循因果而已,有如是因,即有如是果。同样修行不可以基于一味的热忱,而太过。比如你在诵经时,如果一味向前冲,贪快那么心就不会经转,法味就弱,受益反减。而且有经验的老和尚会教我们,要留一份读经的喜欢心,等下一次再受用,否则一但强而为之,用尽了心思,就会有疲惫感,就很难生起下一次喜欢读经的心,这样读经是行持不久的。坐禅也一样,你先不要贪时间要久,刻意摆显、追求你的坐禅功夫提高了,而是先从小坐开始,二十分钟就好,有条件,一天多坐几次,按《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要“数修数习、数多修习”,慢慢形成一种串习力,自然稳步提升,如果太过勉强,一样让你身心俱疲,欲速则不达,反成障道因缘。坐禅用心太过,四大逆反,不得轻安,一样会有种种禅病,容易出偏了,而是要如同调琴师一样,要懂得张驰有度,收放自如,调御身心。


用心于道亦如用兵,也是不得以为之,有所障就有所修,无障则无修,皆是不得不用,但惟在善用。所以文殊菩萨在《华严经》“净行品”中说:“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文殊菩萨教导我们具体要善发、善用141种心,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善用此一念心,一切导向普贤行愿,与十方诸佛心心相应。
同样,老子说:善用者,果而已。即到达目标就好,了事便休,不可自矜其能,否则就是有所住,有所住就有所缚。取强者,速败之道。用兵如此,修道亦如此,心与法相应名为入道,若不相应,免强而为,反背离大道。打一个比方:一个人沿着河岸拼了命的跑,看似很用功,事实永远无法到达彼岸世界。同样,修行人发心、用心不对,不论你修什么禅,念什么佛,只会离大道越远而已。就比如有人为追求感应而去念佛学佛一样,最后反容易被外道的境界迷惑住,反认为外道法果然殊胜难得!
故曰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也就是说:与道的本质不相应,那么就会与道相绝。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0 21:05: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原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禅解:此章仍以用兵喻修道之事。用兵之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不可以兵强天下。同样,修道要离诸造作,要善用其心。佳兵,乃用兵之最精巧者,谓之佳兵。凡善用兵者,必用刚强之法,除之而后快。兵益佳,杀心越重,故祸益深,故为不祥之器。历观古今善用兵者,皆多短命,且多无后。皆因杀机自绝,而造物或恶之者。以其诈变不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好杀不仁,故有道者不处。
同样,修行大道的人,善用“戒定慧”之兵,去讨伐“贪嗔痴”之贼,千万不可用“汉贼誓不两立”的心态去修,大痴!如果你高推这个“戒定慧”的兵,就等于你要先让“贪嗔痴”这些贼的存在,否则你就体现不出你“戒定慧”的高妙。所以你修行是为了显示你的“戒定慧”本领之高强,你就不得不让“贪嗔痴”的存在,这样永远只能做加减法,根除不了贪嗔痴。因为,这样的修行即便是努力用功,其本质还是在肯定贪嗔痴!只是在努力做无用功!所以佛陀在楞严法会上就说:“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佛陀教导我们要:“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即贪嗔痴本身就是因妄想而生的,是如梦如幻的,梦中的恶鬼不要你去杀,醒来就好。高推戒定慧的人,就如同一个梦中的人为了除去梦的恶鬼,就拼命在梦中拼命炼功,而本质上你还是在坚固你这个迷梦心而已,即还是在做梦。所以佛法不是灭除贪嗔痴,而是转化贪嗔痴,即转识成智,而不是灭识成智。贪嗔痴的当下就是戒定慧,即你不被幻法所迷即是觉悟。所以才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又说“但自除妄,更莫觅真”,否则就是头上安头,知见立知!六祖大师对戒定慧的定义直接道出核心价值: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但自离于一切是非知见,无是亦无非,即是戒成就;对一切境心不起颠倒,即是定成就,远离一切无明妄想即是慧成就。修净土呢?真正高明修法,是没有此土与彼土的差别,娑婆世界即是释尊的净土,只是我们慧眼未开,唯其心净,则佛土净,那么此娑婆世界同极乐一样也是依正庄严,所以能入实相念佛,十方世界随愿往生。佛陀劝我们往生极乐,是因为可以带业往生,而此世界只能是带业轮回,在西方极你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修行是易行道,妙五尘皆在念佛念法念僧,能与诸上上人会聚一处,那有不开悟的道理。而我们这个世界虽然也是凡圣同居土,但要遇上圣人的缘起很难具足,即便遇见也是当面错过,所以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难行道。
所以真正明白无为法的人,就不会用有为的态度去修行,离诸造作。接着老子又说:观夫君子所居则以左为贵,用兵则以右为贵,然右乃凶地,由是而知兵者,乃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也,万不得已而用之者。同样,也是急扣之前所说的“知雄守雌”(本质是无雄亦无雌),远离有为法的不善之处,则无忧患。即离于恶,修于善,无善不修。
老子诫之又说,当以恬淡为上。恬淡者,言其心和平,不以功利为美。既无贪功欲利之心,则虽胜而不以为美。纵不贪功利,而若以胜为美者,亦是甘心乐于杀人。乐于杀人者,必不可使其得志于天下。那么修道呢?本质是修而无修的,只是用如幻之戒定慧除去如幻之贪嗔痴而已,如两木相因,火出木尽,必竟无所得。如果用得失心去修行,必定在有为法中打转,必是有所挂碍,如何出得了三界?所以许多佛经中都有“校量功德”的言说,即说受持读诵这个经有什么好处,持这个经有什么殊胜,但你千万不要去贪求那个所谓的好处与殊胜,因为佛陀只是在说这个缘起的现象而已。就如同佛陀在说一株花的美丽,是因为有这个根茎的来源。但如果你贪于那个花的美丽,就会忽视了根茎的作用,反而迷失了根本,结果花也不成。就如同先前所说的,有人在打“佛七”,刚刚开始有许多感应,收获很多,但第二次第三次就没了,就是用心不对,第二次就用了求之前的感应心去念佛,恰恰是不老实!因为念佛的感应根源,是那个老实念佛的心,一但断了根茎的营养来源,感应之花再也不会出现了。要注意的是:有了感应,千万不要说出来,因为你说出来了,就是一种摆显,是一种贡高我慢之心,就是最大的不老实,当然就是“见光死”,再也不会有什么感应了。

兵家以偏将军居左,以上将军居右者,上将军司杀之重者。道家言:南斗主生,北斗主死。道家在方位上重于北方,北属水,其色为玄,尚水德,在身为肾,在穴为命门。但要知道:所说左与右亦只是相对而言的,只是一种有为法的展示,不是在肯定有一个左或是一个右。生与死也是相对而言的,有生必有死,无生即无死。道家周天搬运,只是一种有为法上的善巧,本质是要入无为法的,所以会有行周天搬运的善巧,即铅汞抽添,以肾水制心火,以心火温肾水。同样,是一相互平衡的过程,而不是用强攻强取之法。

伐兵也一样居上势者,司杀之处,则当以丧礼处之。故杀人众多,则当以悲哀泣之。即战胜,亦当以丧礼处之。这个也是有为法的中和之道,即表明用兵是不得已而用之。同样,佛法修行有“引心制心”的过程,修奢摩他(止)有两种,一种是“制心止”,二是“体真止”,制心止是用一种强行入轨的方法,体真止是一种体悟一切法本空,而息妄的方法,这才是根本。比如制心方面有安般法,用数息法来治散乱心,用后心摄前心,慢慢形成心一境性。这只是一种善巧,从“数、随、止,观、还、净”而能得定,有一个过程,从数法入手,而放下数法,才能增进,就如同坐公交车一样,到了站点,就要换一下车(方法)。总之,而不用硬拗的方法,否则,反增上烦恼。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0 21:13: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三十二

原:“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禅解:  此三十二章乃承上章所阐述的道理:不以兵强天下,修道要离诸造作。所以强调当守于无为。道,即是无为之道。常,即指亘古不变。因为道是本来如此,是法尔如是的,是不生不灭的,假名安立为常,本质是离常与无常二边的。无名,即无法概念化的定义,有名即是有限,是可变的,以道不可限定,不变,故无名。朴,即是木之未雕,代表本来面目,事物的初始状态,即道的状态。如果经后天的雕饰,即成器之名,即为有名。小,即是渺小之意。朴虽小,即世人看重的是有用之器,即有名之用,而不注重无名之道,所以说“朴为小”。从佛法的角度看,即是世人皆“为物所转”,心随境转,不得自在。但恰恰是这个“朴”是万物之根源,是天地之根。即是为君为长,所以天下皆为臣。如果为人王者,能守于道,则四方自然宾服,不假兵力而能胜。同样,修道者善入无为法之妙,不为物所转,就是“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佳兵者,不祥之器,战而胜之,未必宾服。且犯于天地祥和之气,兵灾必有凶年。若以道法调化而服之,不但万物来宾。而且人天感应,天地自然祥和,故天地能降甘露。无为而治,百姓不令而行,即能各守本份。真正的平等,不是刻意抹杀平等,大家都一样,而是充分尊重不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因为众生的缘起各各不同,无法做到相上一一相同,所以“平均富,等贵贱”是最大的政治骗局!即使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众生莲花之胞胎也大小颜色也各各不同,花开时间也不同,所以才有九品往生(本质是无量品)。故能民莫之令而自均。但反过来,若散朴为器,始制则有名矣。从无名而有名。即是一种造作,既有名,而名又有名,即是有为法的相续(无明缘行),则不知其所止矣,即是逐末忘本,不知返照,离道远矣。即是《楞严经》所说的“认客尘为主人”,结果是“昧却本来人”。
若不知止足,则危殆而不安。即陷于有为法的二元对立,即是入轮生死之道,永为生死法所缚,不得自在。
知止所以不殆也。知道息止有为的造作,即是息止妄想,心不逐于外物(客尘),内观返照,则能内守幽闲,远离危险。由是而知,道在天下,为万物之宗,流润无穷,犹川谷之于江海也。即江海所以流润于川谷,川谷无不归宗于江海。以譬道散于万物,万物莫不宾服于大道,此自然之道。
从修行的角度看:般若之智,人自有之。修道要从根源处下手,而不是从外在的烦恼相上下手。因为一切的烦恼来源于这个造作的有漏心,执着二边的颠倒心。不执于有为法的两端,即是入于中道义。所以《心经》不是“灭五蕴皆空”,而是“照见五蕴皆空”,因为五蕴法皆是幻法,用不着你去灭它,就如同梦中的恶鬼不用你去杀他,不执于五蕴,即是觉照。空性不是实有一个空性等着你,让你去证,恰恰就在潜藏在五蕴法中,不迷即觉,即觉即证。离开五蕴也无法另找一个空性去证。道就在一切法中(五蕴法),只问你“会不会”,而不是“是不是”的问题。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1 20:57: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禅解:此承上章所言“侯王当守道无为”,修行是无修而修方为真修,即是心行无所住,无所住即是不染着,心行就是修行,修行亦只是修心而已。此章教以守道之要。知人者,谓能察贤愚,辨是非、知善恶、司黜陟,明赏罚,是为世间之智。但世间这些智慧,虽善于察人,但未必能善于察已,不能自知已过。所以知人为智,还不如返照自已,是即自知者明。从修行的角度看:在善恶是非相上打转,还不如一念返照自心,因为你所认识的一切,只不过是你内心的呈显而已。学习唯识的人,就怕入海算沙,学来的东西当成知道,全用不上。学习唯识,本质就是认识自已,不论在讲五法(百法)、八识、三性三无性、二无我,都只不过是让你认识自我,这个能认识的我,都只是一种有条件的缘起,皆无自性,这样才能放下我执法执。中观也一样,直接让认识到诸法实相,是无相的、是绝诸戏论、是离诸对待的、是毕竟空、无所有的,让你离开对事物有为法二边的执碍,放下一切执著(我执本质上也是法执),入于般若中道。从儒家观念呢?王阳明反对理学上“格物致知”,下天的物是格不完的,最终还是心的问题,所以才导归心学。修行即是修心,是知行合一,解行并进,就是修正身口意三业,是一种修正主义,至达三业清净。
庄子在《骈拇》中说:“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真正心性通明的人,不在外相上攀缘,努力去看清别人,而是反照自我而已。包括所谓的五神通之“他心通”,并不是实有一个“他心”让你去观察,亦只不过是在禅定中缘虑到他人在你心中所投射的影像,依此影像决择出别人的心念之所趣之处,本质还是察已。《楞严经》更透一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即进一步对自见的否定,返照自身时,认识(见)到这个能见一切法的见,这个能见一切法不是我们所说的分别见,真见是离一切分别见(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双断能见与所见二边对待,是分别见所无到达到的。净(真)见是无见无不见,假名安立为“真见”,是圣者内自证智,是入于根本无分别智,是趣入无为法。因为真正的见是不设限的,是无有定见可说,如镜面一般,不加造作分别,自然显现一切。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1 21:21: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续)

胜人都有力,虽是有力。但强行用力胜取之道,必遇其敌,故说不若自胜者强。若只为力胜他人,必陷入心力不足,有所惮虑、有所损耗,久之必亏。所以当要自强不息者也,非为胜他,则天下无人能敌,是为国富强兵之道。对于修行而言,反对硬拗的方法,能行于中道。对于烦恼的态度,是随照随觉、随觉随化,不怕烦恼来,只怕照觉迟。只不心不为烦恼法所转,久而久之,必转烦恼为菩提,从这个角度说:不善亦为善之资。如禅宗〈十牧牛图〉,开始时,要降伏烦恼要大力牵引,此是不得已为之,久而久之,稍带即可,而后人牛两闲,进入无功用行,即是心行而无所住的、一丝不挂、无我状态。知足者富?个人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佛说须赖经〉(宝积部),须赖在外表上是舍卫国中极贫之人,号称“国贫”,没有比他更贫,穷到什以程度呢?身上的衣服都是树叶制成的,小偷看到他都是含着热泪走的,可这人却是一个大菩萨,外现凡夫身,内密菩萨行。有一次须赖就得到一个无价宝珠,就想行布施,观察到舍卫国最穷的人是波斯匿王,结果出现了搞笑的一幕。波斯匿王言外之意,就是“我拨根毫毛都有你腰粗,你敢说我比你还穷?”须赖说:“你现在穷得都要向犯人收赎金了,你还不穷”,结果就争执到佛陀那里。佛陀一语道破真相:对财法的贪婪才是一切贫法的根源!须赖是真正的富有者,并为其授记成佛。所以真正的自足,是无所求者,一切不求而自得,那个才是自心功德的外在展示,自然依正庄严。强志,即是好过于人者,不是有真志。惟强行(精进行)于道德者,方为有志。即立志于修道的人,发菩提心的人,欲证无上等正觉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志者!
世人贪欲劳形,放逸六根,逐于六尘境,不知返照。殊不知戕生伤性,故枉受生死轮回。惟抱朴凝神,归根复命,入于道本,此即是“不失其所者久也”。同样,也只有契入无为法,现见一切法本自无生,即证入不生不灭之法性,那么无生就无死,即可超越无量劫生死法之所缚,则能游戏三界,化度一切有情。般若中观而言,有生有就死,死亦只不过是生的开始,那么你会发现,事实上没有一个众生能真正的“死”掉,只是换一个角色再次上演轮回的颠倒而已,断生死,本质上只是放下对生死法的挂碍而已,并不是实有一个生死法让我们去断,否则,不入无为法性。

楼主 定慧不二  发布于 2020-12-22 12:12:00 +0800 CST  

楼主:定慧不二

字数:96315

发表时间:2020-12-18 00: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15:20:10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