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道德经—通俗直译(一天一章)

第三十九章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2,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3,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4,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那些得到了大道成一的,天得到大道为一所以清轻悠远;地得到大道为一所以宁静厚重;河谷得到大道为一所以充盈流淌;万物得到大道为一所以生存繁衍;侯王得到大道为一所以被称为天下正道,就是因为它们得到大道合一啊。
2,天要是没有了清轻悠远,恐怕将会崩裂;地没有了宁静厚重,恐怕将会喷发;河谷没有了充盈流淌,恐怕将会枯竭;万物不能生存繁衍,恐怕将会灭亡;侯王没有了贵,高,恐怕将会败亡。
3,所以贵是根本是贱,高的基础是下,因此君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是不是用贱当成根本呢?难道不是吗?
4,所以那些需要自封荣耀光辉的,那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没有这些。真正有这些的,就像无暇的玉石闪耀华美,灼灼其华,又怎么会需要自封呢?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0-28 20:28:00 +0800 CST  
第四十章
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万物的循环返还,这就是大道在有的意义上的运动。在大道规则下的众生,以此作为生存的基础。
2,天地间的万物,因为大道这有的一面而生存,大道的有的一面,来自于大道的无的一面。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0-29 18:16:00 +0800 CST  
第四十一章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1,有见识的人听闻大道,如同听闻真理,不停在生活中观察与运用;普通人听闻大道,半信半疑,在平时所学和大道间摇摆不定,拿不定自己的主意;最没见识的人听闻大道,大声嘲笑,认为别人说的都是笑话,只以自己的见识为准。不被嘲笑过的道,怎么能称为大道呢?
2,所以从大道的运行现象来看,光明的道好似蒙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最好的德好似空虚,广袤的德好似有所缺失,有成的德好似损害,质朴的德好似浑浊;最洁白的好似污浊的样子,。
3,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越是珍贵的器具越是晚成,最大的声音反而什么都听不到一样,最大的形象反而难以描述,。就像大道隐匿在众多的无名之母中,推动着万物的成长。只有像大道这样善于借势,才容易有所成就。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0-30 18:34:00 +0800 CST  
第四十二章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4,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大道,在无之中诞生了一片混沌一。混沌拥有出正反两面二。正反两面孕育了万物存在的基础三。万物存在的基础,正反两面孕育了天地万物。万物维持着他们的正反两面,可以勉强称为阴和阳,以看不见的机制连接着,以维持万物的循环。
2,人所讨厌的是孤,寡,不谷这些情况,君王却用来自称。所以万物,或是消除多余的部分产生有益自己的一面,或者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一面。
3,人们拥有知识,那是因为有人教育,那么,我也来做出对人们的教育吧。
4,无视大道规则,强为盗梁对待万物的,最后会死不得其所。我把这当成一种教训,印证了我说的大道的规则。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0-31 18:31:00 +0800 CST  
第四十三章
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2,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大道的运行,在至柔和至坚之间驰骋变幻,它的奥妙,出没在有和无之间。
2,我之所以知道大道无为的好处,就在于它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以不言之教教育民众,无为治理天下产生的好处,希望这一切能在天下普及。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1 19:13:00 +0800 CST  
第四十四章
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2,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虚名与身体,哪一个对自己更加重要?身体与财货,哪一个对自己更加贵重?
2,这些的得到与失去,谁又没有被左右过自己的情绪?所以,太过于追求这些,就会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看起来似乎拥有得很多,死到临头,不过是抱着这些东西,一起去死罢了。
3,人要是能知足,并不以此为耻辱,知道什么时候会理智不清需要停止,不至于失去了人生的长久。那么,自然可以人生长久。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2 18:48:00 +0800 CST  
第四十五章,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木讷。
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大道的成,似乎有缺点,用来却没问题;
2,大道的盈,像不断漫溢,却是使用不尽;
3,大道的直,看起来表象委屈。大道的巧,看起来表象笨拙。大道的辩,看起来语言不多,表象很木讷。
4,寂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酷热,这是因为躁动,酷热过后,最后还是会回到到清静的正理上。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3 18:13:00 +0800 CST  
第四十六章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天下平复,战乱不生的时候,骑着马四处横冲直撞,到处产生祸患;天下陷入战乱,又骑着马跟人征战于原野。
2,这世界上,罪过的产生原因,无非是源自希望得到的欲望之祸,在于拥有足够多还不知足。灾祸产生,就是自己还想要更多。所以还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知足,那才能拥有永恒长久的足。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4 18:53:00 +0800 CST  
第四十七章

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1,不用出门,也能知道天下是什么样。那么,不以他人的意见,书中记载而偏颇,才能正确认识到天道。
2,看到的地方越远越多,越能了解自己知道得太少。所以对一个圣人而言,没有出过门,也能知道天下的信息。没有见过面,也能得到名声。没有强行去做,也能成就大道。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5 19:34:00 +0800 CST  
第四十八章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知识是日渐积累增益,追寻大道,却是不断消除自己的不足。
2,一直消除,直到无为的程度。做事能够无为,自然能无所不为。
3,治理天下,能做到做了什么事情,从大道的运行规则对比中,推衍到做事上,发现做事的不足,自然天下可治。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6 18:32:00 +0800 CST  
第四十九章
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不善之,德善。
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不信之,德信。
4,圣人之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圣人没有个人的私心,以民众所想为心。
2,遇见善良的人他就用善良的方法处事,遇见不善良的,他就用不善良的方法处事,这可以说是大道之德的善的一面。
3,有信誉的,他就按有信誉的方法办,没有信誉的,就按没有信誉的方法办,这可以说是大道之德的信的一面。
4,圣人恐惧他人的恐惧,所想他人所想。民众的眼睛,耳朵就好像他的眼睛,耳朵,行为犹如万物之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7 18:46:00 +0800 CST  
第五十章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2,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3,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4,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5,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出生入死的人,精通保命活下来的,十成有三成;自陷死地而死掉的,十成有三成;为了活下来,从必死之地挣扎生存下来的,也是十成有三成。
2,为什么?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隐藏着浓厚的求生意志。
3,我听说善于生存的人,走在路上不会遇见犀牛猛虎,出入军队不需要佩戴武器甲衣。
4,犀牛不能向他冲撞利角,猛虎不能向他伸出利爪,兵士没法向他砍出利刃。
5,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从来不让自己自陷这种危险环境里面罢了。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8 21:35:00 +0800 CST  
第五十一章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添加的)


1,大道运行,万物在其中初生。大道之德给予,万物借此生存繁衍。万物由此成形体,形体的循环运动,最后形成了规律循环。
2,因此万物没有一个不遵循在大道的规则,珍贵在拥有了大道之德。
3,大道的规则尊贵,大道之德的珍惜,就在于他们无需谁的命令,自然而然就自己运行。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09 18:10:00 +0800 CST  
第五十二章
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4,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5,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6,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
7,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1,天地从有初始,以此出现了万物之母。
2,既然知道了什么是万物之母,那么就能知道为什么我们都算是它的孩子。
3,既然知道了是谁的孩子,遵循万物之母的规则行事,才能在生死循环中,始终不自招灾祸。
4,它的堵塞像泽,闭合偏私的门扉,从来不会对谁独特殷勤。
5,它的开启像水,帮助万物的成事,从来不会对谁偏移拯救。
6,能从最微小的事物中发现大道,这才能叫做真正的通明。能够守护这里面发现的柔弱,这才能叫做真正的强大。
7,使用上面的适用的领悟,让大道在人间重新出现,人们得道领悟,从而正确取舍与生俱来的欲望。这样的使用方法,才是直指大道的奥妙所在。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0 18:41:00 +0800 CST  
第五十三章
1,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2,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3,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1,追寻大道并有所成,我却介于一些原因畏惧难以实施。
2,大道看起来荒夷无人,民众却喜欢走捷径。
3,王朝容不下有道之士,天下良田荒芜,民众仓储空虚。还在追求锦袍华服,沉醉于杀戮,对于美食极尽挑剔。国库里面,掠夺的财富钱财却有大量结余。这种盗国自夸的环境,不是大道能顺利推行的地方。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1 18:29:00 +0800 CST  
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3,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4,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5,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6,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7,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8,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大道之德,情况就像,真正有的成果无需夸耀拔高,真正抓住的无需在意远离,自然而然就获得了民众的拥护,子子孙孙对它祭祀尊崇。
2,用于个人修养,能够返回到初生的真;
3,用于家庭修养,能够让旁人感受余香;
4,用于乡镇修养,能够让人推崇为官长;
5,用于国家修养,能让国家面貌欣欣向荣;
6,用于天下的修养,可以让道德遍布。
7,所以从个人修养,就能推衍到个人的状况;从家庭的修养,就能推衍到家庭的状况;从乡镇的修养,就能推衍到乡镇的状况;从国家的修养,就能推衍到国家的状况;从天下的修养,就能推衍到天下的状况。
8,为什么我能知道天下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2 20:13:00 +0800 CST  
第五十五章
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
2,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3,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4,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添加的)


1,大道之德的比量,就像是初生的婴儿那样,心中没有毒虫螫人,没有猛兽嗜人,没有不能飞行的羽翼束缚。
2,筋骨柔弱,却正紧紧握住不可知的未来。
3,河流湖泊的相互配合成全,这是它们实现了相互配合的精髓。
4,整天哗啦啦作响却不会嘶哑,这是它们实现了相互应和的精髓。
5,知道什么是应和的精髓,才能知道道德常态。知道道德常态,才能对道德真正通明。有益于生活处事,知道如何无愧。心中无愧,气势强大,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强大。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3 18:36:00 +0800 CST  
第五十六章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3,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4,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5,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6,故为天下贵。


1,知晓大道的人不会认为言语就能说明大道是什么,而是行动去结合领悟;认为用言语就能说明大道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道。
2,做到堵塞蓄积像渊泽,闭合了偏私的门扉,达到大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程度,这样才能看做是楔合了大道。
3,因此能做到没有偏向谁亲近,没有偏向谁疏远。
4,没有偏向谁得利,没有偏向谁加害。
5,没有偏向谁高贵,没有偏向谁轻贱。
6,因此这种行为可以叫做符合大道的贵。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4 19:14:00 +0800 CST  
第五十七章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2,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3,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治国是遵循于大道堂堂正正,用兵是征伐于奇诡之道,用无为治世才能取得天下,我为什么说要这样做呢?原因如下:
2,对民众诸多忌讳限制,民众就会越发贫困;民众寻求利器保命,这是因为国家正处在昏乱;人人都追求奇巧,这是因为奇物蜂起;不断推出律法,这是因为当前犯罪层出不穷。
3,所以圣人说,我用的是无为,民众才能对纠纷自我化解;我寻求的是平静,民众才有机会自我修正;我不对处事诸多限制,民众才能自我丰富;我不强加欲望,民众才能自我朴素。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5 18:09:00 +0800 CST  
第五十八章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3,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立下合理的规矩就不管了,民众反而变得淳朴;什么事情都想要插手,民众活在无处不在的管束中,从而缺乏了创新精神。
2,这些事情,就像灾祸的尽头,往往能收获幸福,幸福的开始,隐藏着将要发生的灾祸,谁能说清楚最后会发生什么呢?
3,本来就无所谓正邪对错的分别,追求正气过了头,正气就会变得邪恶,追求善良过了头,就会会变成伪善。自古以来,人们在这其中看不清事实真相,这种错误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很久了。
4,所以圣人处事方正,不会剥夺他人的选择;拥有锋芒,却注意不伤害到他人;性情率直,敢说敢当,却不会太过放肆,给人轻狂的感觉;如同光一样普照民众,又不会让他们觉得刺眼。

楼主 多情过载  发布于 2017-11-16 18:22:00 +0800 CST  

楼主:多情过载

字数:24117

发表时间:2017-09-12 04: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3 16:45:05 +0800 CST

评论数:1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