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原文化原创】女诗经(定稿版)——女吧主,出来接招

第二点,任何的天性都需要一个外在的载体加以表现才能呈现于众人面前,对于人而言,这个载体就是生活当中的具体事例,只有在具体事例的激发下女人的怨恨情绪才会被激发出来。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中的经验通过抽象的方法归纳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女人的怨恨还有那么一个特征存在:她们怨恨被激发出来的点就在于她们自身的情欲不满。当女人浓情迷意的时候,她们都是会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起来燃烧,而当她们的情欲无处燃耗的时候,她们的情火也就转变成了怒火。简单的来说,她们是情满则爱,情缺则恨。爱是因为自己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恨是因为自己的情欲得不到满足,爱恨交织是因为虽其情欲得不到满足,但还是渴望所爱对象能满足她们自身的情欲。那么,从事例当中去考察女人的怨恨,我们就会看出女人怨恨的第二个特征是求其情欲的满足,求而不得则为怨。


《我行其野》这首诗,就是让读者在事例上更加深入地去考察女人怨恨的第二个特点。


樗、蓫、葍,皆恶木也,行其野而遇恶木,言其遇人不淑也。大凡女子其情不满,都会说自己遇人不淑,有的说的真切,但是更多的女子都说的非常的虚假。建国以来,文人对《诗经》进行再解读,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会把真假混淆,一股脑儿的说女人们说的就是真切的。就如《我行其野》这首诗,他们解读的时候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这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是多么的严重。我不知道他们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诗经》,《诗经》这部经典对于现实而言它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可论?这首诗的确是一位女子在与自己的丈夫刚离婚之后行走在旷野之上发出来的怨言,但是请问她为什么会与自己的丈夫走到这般陌路的地步,为什么会把丈夫的心推到别的女人那里?那么是不是说马蓉对社会发出怨言,马蓉那失败的婚姻也是象征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存在严重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所以需要继续提高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直接把中国变为瑞典呢?当今的中国文人们,他们永远是一个因素去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得出的共同结论永远是中国应该变为瑞典那样的国家。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是女子表面上倔强的表现,是女子怨恨情绪的发泄,这种情绪根源于自身的情欲的不满,是女人们不想要的东西;“婚姻之故,言就尔居”,是女子内心里柔情的表现,是女子爱恋情绪的根源,这种情绪根源于女人们规避自身情欲不满的天性,是女人们极度渴望得到的东西。看到没有,从事例上而言,女人怨恨之源就是她们自身情欲不满,她们能够成功地规避此种天性,她们就深爱,他们不能够成功地规避此种天性,她们就怨恨。那么我们就知道,《我行其野》这首诗想要告诉读者的基本事实是女人天生就是情欲不满的动物,她们自身情欲不满的同时兼有规避这一天性的欲望存在。为什么女人容易嫉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们的同类让她们感觉到同类就是她们规避自身天性的敌人。


一方面,她们直接怨恨的对象虽然是男人,但是只有男人才能满足她们自身的情欲,所以她们对男人的怨恨往往是一种“软性”的怨恨,带着乞求与渴望的那种怨恨。另外一方面,她们间接怨恨对象虽然是女人,但是她们的同类天生就是她们规避自己天性的敌人,所以她们对女人的怨恨往往是一种“硬性”的怨恨,这种恨带有最强烈的仇恨与毁灭的意味。


请你们好好看看“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这句话的内在含义究竟是什么— —不是她有多么的好,而是你变了心!女子言其男子变心其真实目的是想男子回心转意,而使其男子变心的另外一位女子,女人的怨恨情绪都带有毁灭的味道,巴不得她赶快消失在这个世界。所以,当女人说一个男人变心的时候,其实有二层含义存在:第一层含义是希望男人回心转意,第二层含义是希望自己的情敌立刻消失在这个世界。许多男人听不懂女人的语言,以为女人真恨自己。其实,从她们自身的天性而言,女人是根本不敢仇恨男人的,她们只敢仇恨女人。


女人就好比是一团火,这把火希望永远地燃烧下去,绝不希望自己有熄灭的那天。绝大部分人都只看见女人是由水做的,却看不到这种由水做成的生物其欲望却是如火那样炙热,所以绝大部分人其实终其一生都不懂女人。而对于今天中国那些年轻女子而言,我对你们最大的忠告就是希望你们在我的提醒下最好把人生之境反过来照照自己,因为你们的人生极也可能如《我行其野》那首诗里的女子那样最后一个人漂泊在旷野之上。真到了那个时候,你们渺小的怨愤之言,又有谁会去倾听?!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4:00 +0800 CST  
白华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1)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2)天步:天运,命运。


(3)犹:借为“媨”,好。不犹,不良。


(4)滮(biāo):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5)昂(áng):我。煁(shén):越冬烘火之行灶。


(6)懆(cǎo)懆:愁苦不安。


(7)迈迈:不高兴。


(8)鹙(qīu):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梁:鱼梁,拦鱼的水坝。


(9)疧(qí):因忧愁而得病。


《白华》诗据传是幽王废申后,周人刺幽王之诗。如若我们只从当时的政治现实出发,而不从跨越古今的普遍真理出发,那么古代经典就对我们失去了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幽王的道德审判者,我们永远只是自己的道德审判者。所以,把曾经所发生过的事情— —它一时的现实意义转变为跨越时空的普遍真理,这是《毛诗》所不能及的地方。而它所不能及的地方,恰恰是起真正作用的地方。《毛诗》的作用是维护一时的统治秩序,而《女诗经》的作用是阐述生活与政治的一个普遍真理。这一不同之处,清儒们不理解没有关系,但是面向未来的士人们却必须注意。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只把思维局限在申后本人的怨愤当中,而是从申后自身怨恨的表现去得出女子怨恨的一个总的特征。


诗中两处出现“实劳我心”的句子,劳者,忧郁煎熬之意。说明申后在被丈夫抛弃之后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但是女人的痛苦与男人的痛苦不同之处在于,男人的痛苦在体验自身情绪的同时会拼命摆脱自身不良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不良情绪只会把他们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而女人的痛苦只有体验自身情绪的因素存在,所以她们不是脱离自身不良的情绪,而是深陷于自身不良的情绪。她们越是深陷于自身不良的情绪,她们怨愤的点就越是朝外而并不是朝内,这就使得他们丧失了自省的精神,从而必然把自己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境地越不利,她们的怨恨也就越深。


同时,当她们怨恨的方向始终朝外的时候,因其性别的不同,她们的态度也自是不同。申后对幽王的态度是“俾我独兮”、“俾我疧兮”的态度:“独”是恨的源头,其反面就是渴望自身“不独”;疧是怨的根源,其反面就是渴望不怨。那么从中我们看出,申后对于幽王真实的态度就是不独不怨。所以女人对男人的怨恨其实也一种乞求,乞求的态度自然是一种软性的态度。


滮池为外来之物,稻田为原有之地。外来之物侵入原有之地,隐喻褒姒进宫以夺正妻之位;鹤为高洁之鸟,鹙为贪婪之禽。鹙立于鱼梁,鹤鸣于旷野,隐喻褒姒以奸谋谗害申后,致使乾坤颠倒、阴阳不合,夫妻失爱、贤愚不辩。洪水侵染稻田稻苗就会烂死,秃鹫立于渔梁丹鹤就会远飞,两者势不能并立。这种两者势不能并立的情况,就明白地告诉了读者女人对女人的怨恨情绪是一种硬性的仇恨,它带着毁灭的意味,所以女人从潜意识中都把女人视作是天敌。


男人们是不会把同性视同为天敌的,因为在远古时期他们就懂得一个道理,如果男人把男人视同为天敌,他们就不能捕捉到任何猎物。而女人则不同,女人从远古时期就只能依靠男人,假如男人被另外的女人夺走,这在恶劣的原始时代很可能意味着女性生命的终结。所以,长期的心理习惯已经让女人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 —同性其实就是我的天敌。女人为什么天然地就嫉妒女人,嫉妒之中从不带上男人欣赏的目光,那是她们天生就没有男人那种自觉的合作意识— —因为她们不需要打猎,只需要采野果。没有一个女人不痛恨战争,但是她们却不知道战争本身就是锻炼人合作意识的一种竞争。竞争必然要借助于合作的力量,而并不是今天女性化的中国人认为竞争只能意味着自私。


《白华》诗的意义其实就在于它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阐述了女人怨恨总特征的第一种特征。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4:00 +0800 CST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1)习习:大风声。


(2)维:是。


(3)将:方,正当。


(4)与:助。女:同“汝”,你。


(5)颓:自上而下的旋风。


(6)寘:同“置”。


(7)遗:遗忘。


(8)崔嵬(wéi):山高峻的样子。


女人对男人的普遍心理都是一种依靠心理,那么假若在现实生活当中,情况反过来,变为男人对女人是一种现实的依,。那么女人对男人会生起什么样的情绪?我可以很负责地对大家说,她虽然爱你,但她同时也轻蔑于你,并且当爱情之火渐趋消退之后,她会因轻蔑而对你生出怨愤之心。虽然你也许什么也没有做错,但是她依然会怨恨你,因为你从来没有满足过她的依靠之心。这种怨恨有别于女人怨恨的总特征,它对于男人而言并不是一种软性的怨恨,而是一种硬性的怨恨。因为在女人的内心深处,她认为这样的男人其实算不上真正的男人——他似乎永远也不能满足我的依靠之心。


在《谷风》诗中,隐含了三个密码,如果我们把这三个密码分别加以解析,然后再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女人这一特殊的怨恨心理。


第一个密码,“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维予与女”说明此男子曾经身边并没有其他的女性存在,身边只有她这么一位女子存在。这种状态会给女人以很不好的两个心理暗示:第一个心理暗示是她一生当中永远不可能有天敌存在。第二个心理暗示是这个男人他只需要我,因为他不够优秀,除了我以外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女人,哪个女人又能看的上他这位茕茕孑立、穷困潦倒的男人呢。


第二个密码,“将恐将惧,置予于怀”。


把女子拥入自己的怀抱当中,是一种释放自我情感的行为,这种行为只能释放于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诗中的那位怨妇。这就说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位男子把她当中了唯一的感情寄托。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5:00 +0800 CST  
第三个密码,“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大德代表了在他曾经落魄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是我,我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唯一的感情寄托。小怨代表了这位女士平时并不尊重他的丈夫,经常数落他,甚至侮辱他。


我们从第三个密码开始逆推,就可以搞清楚问题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当女人内心始终牢记自己对丈夫曾经的恩德的时候,她们似乎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夫妻之间的生活存在于每天的点滴交往当中,而并不存在于女人的恩德之中。家庭它既不是慈善院,也不是法院,家庭其实就是家庭。在家庭生活中,无论是男人也好,还是女人也好,他们其实都希冀于品尝每天那些点滴的幸福,而不会有任何人希冀于背负原罪长年累月地默默承受。


她除了忘记婚姻生活这一基本事实之外,她也因于女性天生的自我思维,从来不懂男人的心理。男人注定终其一生都是自尊的动物,他们对自尊的需求天然地强烈于女性。所以,假如女人喜欢拿男人的尊严开玩笑,她只能引起男人对她的仇恨。当年的恩德在此种仇恨面前根本没有权衡的资格存在:当你以当年的恩德数落男人一次的时候,他内心引起的情绪也许是愧疚;当你以当年的恩德数落男人数次的时候,他内心所引起的情绪肯定是羞愤;而当你长年累月面有德色地数落男人的时候,他的情绪就注定转变为一种仇恨情绪,又因为此种仇恨当中又夹杂着大量的愧疚成分,他只能选择逃避。所以,与其说是男人抛弃了此类女子,不如说是男人在逃避自尊心受损的事实。


对于男人而言,他要逃避自尊心受损的事实;对于女性而言,因其天生就有满足自身依靠心理的欲望存在,所以必然剥夺此类男子的自尊心。那么这种冲突最终的结局就是分手,男人一辈子也不想见到曾经对自己怀有大恩的女人。要解决这一难题,双方都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出来:对于女人而言,内心一定要牢记圣人之训—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对于男人而言,就算这一方面不能满足女性的依靠之心,也必须在另外一方面满足女性的依靠之心。


今天中国的青年男女,从整个社会氛围来说,男的没有能力去满足女人的依靠之心,女的不懂满足男人的自尊心理,那么他们那种凑合过日子的婚姻生活,是否能给他们带来幸福?他们的分手几率又会有多大?他们自身不幸福,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后代;他们分手几率是如此之大,也必然会伤害到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后代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后代。试问一个民族在总体上没有优秀的后代存在,对于这个民族而言,它的前途又在哪里?


从整体上来论,中国男人近代屡败屡战的事实是无法从总体上满足中国女人依靠之心的根源所在;从个体上来论,中国青年男子自身不具备满足女人依靠之心的能力存在是中国青年女子不能生出对中国男人的敬意的现实根源所在。这些主观与客观原因,都使得中国女人变为一群最不懂尊敬本族男性的社会群体。但是你们拼命地数落甚至侮辱本族的男性,你们思考过这样两个最基本问题吗?


第一个问题,你们在座的绝大部分人都只可能嫁给本族男子,那么是否还希望你们自身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


第二个问题,当你们每天妄想骑在男人的脖子上的时候,你们是否内心真的那么愿意由你们的玉手创造出一个没有自尊的怪物?一个没有自尊的怪物又如何去满足你们的依靠之心?


我所反问你们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希望你们仔细地去思量。当然,如果你们不去思量,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存在,那就是中国男性与中国女性集体地分手,中国男性去找外国女性,中国女性去找外国男性,从而形成两个新的民族。当这两个新的民族形成之后,就可以实现他们彼此厌恶的快意了。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5:00 +0800 CST  
瞻卬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竞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1)卬:通“仰”。


(2)惠:爱。


(3)填:通“尘”,长久。


(4)厉:祸患。


(5)士民:士人与平民。瘵:病。


(6)蟊:伤害禾稼的虫子。贼、疾:害。


(7)夷:平。届:至、极。


(8)罟:网。罪罟:刑罪之法网。


(9)瘳:病愈。


(10)覆:反。


(11)说:通“脱”。


(12)哲:智。


(13)懿:通“噫”,叹词。


(14)枭:传说长大后食母的恶鸟。鸱:恶声之鸟,即猫头鹰。


(15)阶:阶梯。


(16)匪:不可。教诲:教导。


(17)寺:昵近。寺人:内侍。


(18)鞠:穷尽。忮:害。忒:变。


(19)谮:进谗言。竟:终。背:违背,自相矛盾。


(20)极:狠。


(21)伊:语助词。慝:恶、错。


(22)贾:商人。三倍:指得到三倍的利润。


(23)君子:指在朝执政者。识:通“职”。


(24)公事:即功事,指妇女所从事的纺织蚕桑之事。


(25)刺:指责、责备。


(26)富:福祐。


(27)介:大。狄:通“逖”,远。


(28)忌:怨恨。


(29)吊:慰问、抚恤。


(30)类:善。


(31)云:语助词。


(32)殄、瘁:两字皆训“病”。


(33)罔:通“网”。


(34)优:厚。


(35)几:近。


(36)觱沸:泉水上涌的样子。


(37)藐藐:高远貌。


(38)巩:固,指约束、控制。


(39)忝:辱。


(40)式:用。

《瞻卬》诗告诉了大家这样一个真理,在公事上,特别是在政治上,不要去听取妇人的言论。女人的聪明与男人的聪明并不一样:女人的聪明止于聪明,而男人的聪明实际上是一种智慧。聪明并不适用于处理众人之事,因为聪明局限于个体之中,而智慧绝不能局限于个体之中,它还必须超越个体,用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整体之事。


为什么诗云:“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那是因为男人的智慧可以超越于个体之外去看待这个世界,所以适合处理众人之事。而女人的聪明止于个体之内,她们往往把自己当成了这个世界,所以并不适合于处理众人之事。“城”,是众人所居的“城”,不是独家独院所形成的“城”。视角只局限于独家独院的女人,只在乎她们个体的自我感受的女人,她们又怎会适合处理众人之事呢?让她们处理众人之事,只能倾覆一座城市,城市只有男人才有这个能力把它建造起来。


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违逆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因为一种浪漫主义的骗局就忽视了自然法则,更不能因为为了符合某种政治偏见就去葬送人类的幸福。男人能够超越自我个体,产生一种宏观的视角,是由长期的自然选择所决定的,而并非是由男人的傲气所决定的。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6:00 +0800 CST  
在原始社会时期,男人曾经经历过狩猎的年代。为什么文明与战争都萌发于新石器时代,那是因为这一时期不但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人类的组织能力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进步就是狩猎活动的本身。猎捕大型猛兽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但考验人的体力与智力,而且还要求人在事先安排好的地点,在某一时刻集体向猎物发起猛攻。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要有合作精神存在,没有合作精神,狩猎活动是继续不下去的,人也会被大型猛兽反食。妇女的采集活动对人的合作精神并没有如此高的要求,甚至并无此类要求。这就使得合作精神在男人的精神世界中开始萌发,在自然竞争中得到训练,而此种高贵的精神并没有播种于女性的精神世界里,导致女性的合作意识极为淡漠。


当男子在预定的地点守候猎物的同时,他的目光必须聚拢在猎物的身上,而并不能把余光分散到猎物之外。聚拢的目光逐渐使得他们的观察呈焦点化方向发展,他们的思维也因观察呈焦点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而逐渐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妇女在采集野果的时候,野果本身并没有速度性与攻击性存在,只需重复机械的动作就可以完成此项工作。人性都厌烦重复性的机械动作,所以妇女集体采集野果并不是为了合作去完成一项共同的事业,而是为了在无聊的时间段内打发时间。这就使得妇女的观察力呈分散化方向发展,使得她们的思维始终止于表层而不能深入本质。她们可以三心二用地一边采集野果,一边与其他妇女谈天说地,甚至还可以同时把目光眺向那遥远的群山。但是她们在一心三用同时做好三件事的同时,也决定了她们并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到极致,因为她们的注意力从来就没有集中的习惯存在。


捕捉猎物的时候,一定要极好的隐蔽自己,隐蔽对于声音的要求是敛声屏气,理性就诞生于敛声屏气之中。因为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真正去思考一些问题,安静本身是感情的中和剂,它可以平复情绪使得理性不受其干扰。反观这一时代的女性,她们在机械而又重复性的动作当中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得情绪不断的增高而理性不断的减弱,逐渐使得她们变为一种情绪化的动物,情绪化的动物其理性的翅膀永远不能高飞振翅。从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男性要比女性安静许多,更容易承受孤独与寂寞的折磨。女性则本质是躁动的,根本无法承受孤独与寂寞的折磨。理性,其实是孤独与寂寞的儿子,而并不是欢闹与浪漫的女儿。


合作产生了他我思维,聚焦观察产生了本质思维,孤独产生了理性思维。这三种思维,是管理与政治必备之思维。此三种思维,女性可以说无一具备。女性的思维,是典型的自我思维、表层思维、感性思维。自我思维使得她们自身并不存在真正的合作意识,她们思维的受众面绝大部分的时间只局限于自身的体验,这从女性文学当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当她们把自己的思维延伸到丈夫与孩子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思维的体现,她们的交流总脱离不了一种依靠心理。表层思维使得她们自身并不存在真正的判断力,因为思维不能触及本质,判断力就无从谈起。所以,观念对于她们而言是一种接受,而并不是一种思考。感性思维使得她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宗教感情,女性为什么在自己所信奉的观念上显的如此的偏执,就在于她们在接受一种观念的同时又注入自身强烈的感情。缺乏判断而又感情强烈,是女性偏执心理的根源所在。同时,感性思维可以让她们在自身负面情绪的时候丧失一切的理性— —疯狂而又不可理喻地坚持着自己的欲望,哪怕那种欲望足以谋杀自己。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6:00 +0800 CST  
当我们得出女性并不适合于管理与政治的时候,我们再来反观《瞻卬》诗,我们就可以把褒姒作为一个典型来加以分析,其实褒姒祸国殃民并不是她主观愿望所致,而是由女性自身自然的思维弱势所致。


幽王烽火戏诸侯以搏褒姒千金一笑,褒姒在政治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阻止幽王的荒唐行为,而并不是坐在城楼上大笑。褒姒之笑,是为已而笑;褒姒所拒,是为国而拒。前者是自我思维,后者是他我思维。但是褒姒怎么会去阻止呢,她天生就是一个女人罢了。正因为她天生只是一个女人罢了,她才会去做“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的事情。幽王搜刮百姓的钱财以供褒姒享乐,对于褒姒而言并无主观意识要去夺取民财,在她而言,民财就跟珠宝首饰那样,只是为了装扮自己显的更美而已。她怎么会想到她平时的奢华都是破民家财得来的呢,她天生只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


女人这一生,要依靠三个男人:第一个男人是父亲,第二个男人是丈夫,第三个男人是儿子。褒姒据传说是无父而生,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很可能是一个孤女,童年时期大概是没有父亲可以依靠的。等长成二八丽人之时,就进宫侍奉幽王,幽王是一个不成气候的男人,本质而言也是无法依靠的。前两个男人都不能依靠,褒姒只能依靠她的儿子伯服,她要达到依靠儿子的目的,伯服就必须立为诸君,因为申后非常地痛恨褒姒。


但是褒姒她似乎没有细思过二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可能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环境性的问题。可能性的问题是,申后的母家势力远强于褒姒的母家势力,申后的父亲是申侯,请问褒姒的父亲又是谁?太子宜臼久为储君,深孚民望,且是嫡子,伯服既弱且幼,是否能让大臣与人民衷心拥戴呢。环境性的问题是,更立太子涉及到国本问题,而当时的大环境对于西周而言极为恶劣:西周政治腐败,军力衰退,戎狄环视,危机四伏。根本就经不起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更立太子犹如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极有可能把国家陷入动乱当中,褒姒是否有这个力量与智慧解决这一巨大的政治危机?


这两个问题褒姒都不会去思考,也没有这个意识会去思考,她只看到幽王对自己一时的宠幸就认为自己能够夺取皇后之位,同时也能让伯服夺取太子之位。正是因为她表层思维在作祟,她才会去做“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的愚蠢之事。在她看来,只需要通过她个人与她身边为数极少的几个宵小之辈,不断地谗毁申后与太子宜臼,在幽王面前颠倒黑白,蒙蔽君王的视听,就能成功地除去申后与宜臼。尔后宜臼为王,她依靠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太后,就能享尽下半生的荣华富贵。可事实是残酷的,褒姒的美丽童话,蜕变到现实中去就是申后母家势力反击,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幽王与伯服惨死于骊山。褒姒被犬戎俘虏,遭受非人淫虐,后死于乱军之中。但是她当初哪里能看到这一幕呢,她天生只是一个女人而已。


申后厌恶褒姒,其责任在褒姒而并不在申后。因为褒姒自进宫之后,见其申后从不起身迎拜,全无礼数可言。申见此,恨恨詈 骂而去,述于太子,太子为母出气,在花园之中将褒姒揪髻而打。至此,申后与褒姒彻底结仇。褒姒的内心只有一个观念存在,那就是只能依靠自己的儿子,儿子能依靠与否的关键就是必须让儿子有力量,这个力量就是那金灿灿的王座。于申后结仇之后,这个愿望就愈发变的偏执起来,与虢石父和尹球这两大奸臣勾结起来不断地谗毁申后与宜臼。所谗毁的主题思想永远是“贱妾母子性命,悬于太子与申后之手”。这种拙劣的伎俩比起后来晋国的骊姬手腕不啻天地之别,从而可见,哪怕是女人之间,情绪的轻重亦是判断女人贤愚的重要指标。正是褒姒自身过重的仇恨情绪,直接决定了她悲惨的命运,所以周人所诗刺曰:“鞫人忮忒。谮始竞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可是若是她泉下有知,她又怎么可能懂得这讽刺的内涵呢,她天生只是一个女人罢了。但是她身为一个女人,也并不无辜。


妇人从整体上而言是不适合于管理众人之事的,因为长期的自然选择决定了她们自身的思维不适合于管理众人之事。所以,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管理,都必须由男人来承担,家庭管理也是如此。男人在管理的过程中,一般而言不应该去听取妇人之言,特别是妇人对他人的谗毁之言。我承认,妇人当中也有奇女子存在,较适合于管理。但是就是这类的奇女子,她们的管理能力不过也是对于男性管理方式的刻意模仿而已。古人说政治中不应该出现“牝鸡司晨”之兆,这并不是什么封建糟糕,这是对到不能再对的至理名言。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6:00 +0800 CST  
结尾篇:人民其实是女人


《女诗经》这本著作,论其本质,并不是一部情爱作品,虽其它能对男女的情爱起到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但它的本质,其实是一部政治作品。其意义是告诉政治家人民的真正天性是什么的问题。


管理,它从无先进与落后的说法,它只有适宜与悖逆的现实的说法。适宜于管理对象特点的管理,它就是成功的管理;悖逆管理对象特点的管理,它就是失败的管理。政治的管理对象是人民,身为政治家如若连人民的天性都茫然无知的话,他就不能成其为一个政治家,最多只能称他为政客。所以,政治学的入门先从知其人民的天性开始。


人民并不伟大,人民就是一群寻常的百姓,如若他们伟大,他们就根本不必有任何人来统治他们,他们自己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同时也很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民并不卑贱,人民就是一群寻常的百姓,如若他们卑贱,他们就势必会甘心于奴隶的地位,同时也漠视他们身为人的自然权利。人民其实就是女人,这种比喻性的说法才是真正的现实。封建政治家与红色政治家都看不到这一现实,要么过于丑化他们,要么过于美化他们,从而给社会带来了无数的罪恶与无尽的纷争。


女人的天性其实就是人民的天性,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其实就是统治者与人民的区别。形成这两种区别的根源都在于两者力量对比不同,力量对比不同在人群关系中就会形成一定的秩序。社会它的另外的名词,就是秩序。管理之道也从知其秩序开始。


女人的天性,由“聚拢心理”与“依靠心理”这两个因素所组成:前者衍生出“胧月效应”与“求心心理”,后者衍生出“移命心理”与“发散心理”。“求心心理”是产生爱恨的特殊心理,求心成功,女人就会爱男人;求心失败,女人就会恨男人。


上述所言的女人的六种心理,就是人民的心理特征。人是群居性的动物,他们的力量从来是组织性的力量,而不是个体性的力量,所以要发挥出他们的本能的力量,他们必须依靠众人所组成的组织,最大的组织就是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又因为他们不能管理自己,必须通过伟人的人格与智慧才能达到管理自己的目的,所以社会之中开始产生脱胎于社会又独立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组织— —国家与政权。他们的生命与尊严需要这种组织的保护,他们之间的利益需要由这种组织来分配,他们也就很自然地对这种组织产生“聚拢心理”与“依靠心理”。为什么他们那么在乎自己国家的政府是好是坏,那是因为他们始终对国家与政府存在着“聚拢心理”;为什么他们总是哀叹自己民族不产伟人,那是他们内心始终对伟人存在“依靠心理”,他们渴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也能诞生伟人。


这两种心理,在现实世界里,都以“求心心理”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大的“求心心理”就是人民希望政府能实现他们自身的自然权利与个人利益。你们只需去看他们每天对政府有着成千上万的利益诉求,你们就能看出他们每天都在复述他们的“求心心理”。“求心心理”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心理,它指向的是人民情绪的正与负:当他们认为政府爱自己的时候,他们会对这个政府产生“移命心理”,成百上千的人民为这个政府而战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当他们认为政府不爱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这个政府产生仇恨情绪,并且此种仇恨情绪还会扩展到人民自己头上— —恨比自己富裕的人民,恨比自己高贵的人民,甚至是恨比自己弱势的人民;而当他们不能确知新建立的政府是否真爱自己的时候,他们都会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势。真正的政治家的政治之道就在于让人民爱上自己,当政府初建之时,要缩短人民对自己的观望的时间。


人民的思维,与女人的思维也是一样的特性:女人对男人有“聚拢心理”存在,但她们对自身却从没有“焦点思维”存在。她们沉迷于自身的情感的体验,却忽视了客观看待自身的能力。正是因为她们天生没有客观看待自身的能力存在,她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正的合作精神。没有合作精神存在的人群,她们看待事物只能停止在表象,而永远不可能触及本质,因为智慧本身就是有合作精神人的特权,这就是天意所在。她们不能触及本质,她们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判断力,其判断力永远是她们自身的感性认知,从而把她们从男人那里接受的观念变为一种宗教狂热。女人如此,人民其实也是如此,他们因沉迷于自身个人的利益,他们彼此之间就缺乏真正的合作精神;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合作精神存在,他们对众人之事就没有真正的判断力存在,从而也就导致他们一直以来其实是用他们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利益需求在选择他们内心所喜欢的观念,并且形成深信不疑的宗教狂热。如果说女人是在用个人情欲来选择她们内心所喜欢的观念,人民就是在用个人利益来选择他们内心所喜欢的观念。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7:00 +0800 CST  
以上所论述的人民的思维特点,就给真正的政治家二大启发:


第一,因其人民的思维止于表面且很容易形成宗教狂热,就一定要保护好一个民族的士人,特别是士人当中的思想家。因为士人特别是士人中的思想家,是人民中的男人,他们对于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人民判断众人之事,从而把人民没有的东西给予人民。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士人存在,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不可能再次团结起来— —他们天生就没有这一能力存在。为什么罗马帝国总督彼拉多嘲笑以色列人处死耶稣这位义人,因为以色列不知道他们是在处死以色列民族团结性的力量。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不知如何团结力量,那是远因在于宋明士人把自己当成是女人,近因在于文革迫害了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士人。所以,真正伟大的政治家,他们都懂这样一个人所不知的道理:要赋予士人特别是士人当中的思想家骂自己的特权。


第二,因其人民的思维缺乏真正的判断力,在外交上必须吹嘘人民的集合体— —他们的民族。为什么美国的好莱坞长年累月地对外吹嘘美利坚民族,同时贬低他们不喜欢的民族;为什么韩国人实力微弱也拼命对外吹嘘自己的民族,并且无耻地抢夺中国的文化遗产。那是因为这两个民族深知外国人民没有义务来深入了解你的民族,外国的士人也没有这个义务来要求他们的人民来客观地看待你的民族。如果你不吹嘘自己的民族,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来吹嘘你的民族,相反民族之间倒是有相互贬低的趋势存在,因为每个民族都自身的利益诉求存在。此种利益诉求,在国际社会并没有公正的法院来审断,只有丛林法则来决断。所以,要在国际社会实现自己民族的尊严权,真正正确的做法恰恰是对外不断吹嘘自己的民族,同时不断贬低对已不利的其他民族。可是另人遗憾的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做法是要求自己的人民客观地去看待其他民族,帮着外国政府辱骂自己的人民。在影视剧作中,中国的制片人又极喜欢让中国女人去与外国男人谈恋爱,此种风格刚好与好莱坞的风格相反。不懂政治的中国公知们在谈论政治的时候,永远的论调都是中国人素质太差,哪怕是涉外作品也无法避免此种肮脏的经血!请问诸君,中国人在国际社会地位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今天外国人嘴巴上所指责中国人的借口,是不是全由中国政府的臭嘴中而来?!那么未来也可以请诸君来选择,是选择一个对外吹嘘自己民族的政府,还是选择一个对外辱骂自己人民的政府!只有选择前者,中国人民才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实现自身的尊严权!中国的男人才可能无阻拦地与外国女人谈恋爱,外国男人才懂得尊重与珍惜中国女人!


当人民的“求心心理”得不到政府重视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政府产生怨恨情绪。没有一个政府会愿意面对此种情绪,哪怕是专制暴虐的政府都绝不想面对此种情绪。但是,他们不想面对此种情绪,他们却永远不懂如何去避免此种情绪。因为他们不懂产生此种情绪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政治目的从来漠视人民的“求心心理”。


当人民的“求心心理”被政府漠视的时候,他们起初就陷入对自身生活糟糕状态的恼怒中,就跟女人陷入失恋状态中时所产生的怨恨心理是一样的。这一时期,人民不会直接指责政府,而是不断地哀叹社会的不公,自身命运的悲惨。当社会出现这一状况,对于聪明的政治家而言,这个时候他的心理状态应该是忧心忡忡的,而对于愚蠢的政客而言,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状态倒反变成了公鸡的尾羽。等这一时期过去,人民不再哀叹社会的不公与命运的悲惨,而是把自己的怒火朝人民内部扩散开去。他们会去仇恨比自己生活过的好的其他公民,认为他们愉悦的生活是在嘲笑自己悲惨的生活。社会上的人民之间的言语攻击与暴力攻击开始出现,并且逐渐增多。当社会出现这一状况,对于聪明的政治家而言,他必须做好改革的准备,否则他所维持的政权就会病入膏肓。而对于自以为是的政客而言,他们永远以他们“成功”地分散了人民对他们的注视而感觉得意洋洋。我可以说,他们就算看了《女诗经》,其眼光也只会停留在女人对男人永远是“软性”的怨恨,而女人对于女人却永远是“硬性”的仇恨。但是他们忘了二点:第一点,他们自身也许并不是男人,相反倒是女人;第二点,人民当中是存在着男人的。正是因为他们忘了这二点,就永远不会承认人民对他们而言心存的其实不是“软性”的怨恨,而是“硬性”的仇恨。同时,也永远不会承认人民总有一天是会与你离婚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有你一个男人存在。他们漠视此二个要点之时,他们所维持的政权就逐渐地、不可避免地走入了末世。当一个政权走入它的末期的时候,人民当中的士人开始直接地、毫无恐惧地指责与揭露政府,人民在思想上开始寻找真正的思想家,在现实中开始寻找真正的政治家。等他们找到的时候,他们不但会与现政府离婚,他们还会帮助他们的“新夫君”赶走“前老公”,从而让自己的现任丈夫登上权力的巅峰。如若是当一个政权可悲地走进第三个时期,那么它做任何挽救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效果存在,相反有可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综上所述,总而要之,所要阐述的一个真理就是真正的政治家都必须懂如何与人民谈恋爱。他的恋爱之道是把人民内心想要的东西给人民,把人民没有的东西也给人民。人民想要的是他们的利益,人民没有的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他们若能做到这一点,人民也必将献出自己的肉体与忠诚。他死后,人民也必然哀哭的,因为自己的老公死了。每个一个民族伟大的政治家辞世之时,每个民族的人民都会哀哭,而且哭相非常难看,犹如妇人。古人把政治之道总结的非常的精辟— —“严如君父,仁者无敌!”

楼主 青蛙叫汉  发布于 2017-03-13 11:07:00 +0800 CST  

楼主:青蛙叫汉

字数:115774

发表时间:2017-03-13 18: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5 17:12:41 +0800 CST

评论数:14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