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飞讲《西游记》系列(不是阴谋论)

她有房子,有财产。虽然是个吃人的妖怪,但她下班后面对唐僧,完全的温柔可亲,含情脉脉,变了一个人。
老鼠精接近唐僧,是这样的:
那妖精安排停当,走近东廊外,开了门锁,叫声:“长老。”唐僧不敢答应。又叫一声,又不敢答应。他不敢答应者何意?想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却又一条心儿想着,若死住法儿不开口,怕他心狠,顷刻间就害了性命。正是那进退两难心问口,三思忍耐口问心,正自狐疑,那怪又叫一声:“长老。”唐僧没奈何,应他一声道:“娘子,有。”

不像蝎子精那样干柴烈火,不像杏仙那样扭扭捏捏。两声“长老”,叫得合情合理,四个字就换来唐僧一连串的“娘子”。能让唐僧应一声“娘子”的,恐怕西天路上这是唯一的一位吧!
然而孙悟空变成老鹰,打碎了她的家伙,还以为她立即翻脸,要吃了唐僧呢,结果她说:
我知道了,想必是我把唐僧困住,天地不容,故降此物。你们将碎家火拾出去,另安排些酒肴,不拘荤素,我指天为媒,指地作订,然后再与唐僧成亲。

她当然不知道是孙悟空捣乱,只以为是天地不容。天地不容都care了!这样的感情哪里找?这两句话,岂不就是“上邪!吾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注脚么!
她也懂情调。比如孙悟空和唐僧商量好,要变桃子钻入她肚里,唐僧就设计策,要去花园游览,老鼠精表现出十分的懂情调:


师徒们商量定了,三藏才欠起身来,双手扶着那格子叫道:“娘子,娘子。”那妖精听见,笑唏唏的跑近跟前道:“妙人哥哥,有甚话说?”三藏道:“娘子,昨在镇海寺投宿,偶得伤风重疾,今日出了汗,略才好些。又蒙娘子盛情,携来仙府,只得坐了这一日,又觉心神不爽。你带我往那里略散散心,耍耍儿去么?”那妖精十分欢喜道:“妙人哥哥倒有些兴趣,我和你去花园里耍耍。”叫:“小的们,拿钥匙来开了园门,打扫路径。”那妖精俏语低声叫道:“妙人哥哥,这里耍耍,真可散心释闷。”唐僧与他携手相搀,同入园里。
呜呼,能得这位禁欲系的唐僧口口声声“娘子娘子”的叫一路,也不亏了!
她也懂体贴,比如:

三藏躬身将红桃奉与妖怪道:“娘子,你爱色,请吃这个红桃,拿青的来我吃。”妖精真个换了,且暗喜道:“好和尚阿!果是个真人(真性情的人)!一日夫妻未做,却就有这般恩爱也。”那妖精喜喜欢欢的,把唐僧亲敬。
一个桃子就换来心花怒放,这让天天捧着玫瑰在楼下等的男生岂不哭死。
最后扯一句,她还懂技术,86版西游是演得干净了,原著里,孙悟空变了一个小和尚后,老鼠精说:


“趁如今星光月皎,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和你到后园中交欢配鸾俦去也。”行者闻言,暗点头道:“那几个愚僧,都被色欲引诱,所以伤了性命,他如今也来哄我。”就随口答应道:“娘子,我出家人年纪尚幼,却不知甚么交欢之事。”女子道:“你跟我去,我教你。”行者暗笑道:“也罢,我跟他去,看他怎生摆布。”他两个搂着肩,携着手,出了佛殿,径至后边园里。那怪把行者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口里“心肝哥哥”的乱叫,将手就去掐他的臊根。
熟练地直奔主题。说实话,蝎子精的本事又怎么样!在自己的洞府,自己的床上,都没想起来……贫道看来看去,这么一位久谙风尘的女子,还以为有什么新鲜花样呢,结果大失所望,“他两个散言碎语的,只斗到更深,唐长老全不动念。把那怪弄得恼了”,结果只是一宿嘴炮……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0:55: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八十五讲:灭法国王与佛教杀人狂


今天开始八灭法国的故事,这个故事,86版西游记电视剧里没有单独演,而是把这个故事合并到玉华州了。其实在原著里是两个故事。
灭法国的国王,因为被和尚骂了,所以特别讨厌和尚,许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已经杀了9996个,正好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观音菩萨及时报信,孙悟空就进城偷了四身俗人的衣服,师徒们穿戴起来,假装俗人,进城找店投宿,找借口睡在一口大柜子里。不料晚上柜子被强盗当作财物抢去,很快又被官军缴获。孙悟空就半夜作法,变了千百个小猴,钻到灭法国的国王、王后、满朝文武家里剃头,第二天,君臣发现都没了头发,才幡然悔悟。这时捕盗官员将大柜送到。师徒四人钻出,告诫国王要遵信佛法,并把国名改为“钦法国”。
灭法国王和鸯掘摩罗
这个故事,和佛教的鸯掘摩罗的故事有点像,不妨讲一讲。
鸯掘摩罗,也译作央掘摩罗,央仇魔罗,央崛鬘、鸯崛髻。佛陀在世时,住在舍卫城里,他相信杀够一千个人,就可以得涅槃。于是在城里杀害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切取各人之手指头,戴在头上作为鬘饰。然而还差一个。这时他的母亲拿着四种美食给儿子送饭。鸯掘摩罗就想:不如把我母亲杀了,让她升到天上。就拔剑上前要动手。这时佛陀到来,向鸯掘摩罗说法。鸯掘摩罗终于忏悔,放弃邪见,皈依佛法。





这里面发愿杀千人,杀了999个;与灭法国王发愿杀一万个和尚,杀了9996个,岂不是很像。
在灭法国里,孙悟空使了一个神通,使一国君臣都没了头发。原著这一段,写得笔墨开张,十分精彩:

现原身,踏起云头,径入皇宫门外。那国王正在睡浓之际。他使个“大分身普会神法”,将左臂上毫毛都拔下来,吹口仙气,叫:“变!”都变做小行者。右臂上毛,也都拔下来,吹口仙气,叫:“变!”都变做瞌睡虫。念一声“唵”字真言,教当坊土地领众布散。皇宫内院,五府六部,各衙门大小官员宅内,但有品职者,都与他一个瞌睡虫,人人稳睡,不许翻身。又将金箍棒取在手中,掂一掂,幌一幌,叫声:“宝贝,变!”即变做千百口剃头刀儿。他拿一把,分付小行者各拿一把,都去皇宫内院、五府六部、各衙门里剃头。咦!这才是:法王灭法法无穷,法贯乾坤大道通。万法原因归一体,三乘妙相本来同。钻开玉柜明消息,布散金毫破蔽蒙。管取法王成正果,不生不灭去来空。这半夜剃削成功。念动咒语,喝退土地神祇。将身一抖,两臂上毫毛归伏。将剃头刀总捻成真,依然认了本性,还是一条金箍棒,收来些小之形,藏于耳内。
其实“管取法王成正果,不生不灭去来空”已经透露出这段故事的原始出处了。瞬间让人没有头发,这正是佛祖的大神通!如《增一阿含经》十五:


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着衣囊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

也就是说,只要佛祖肯向你说一句“善来比丘!”话音一落,那你的头发就嗖地一声不见了,而且不是新剃的,就像剃了七天一样。而且,你的衣服就自动变成袈裟,身受具足戒。而且不用一个人一个人地说,无论面对多少人,只需要一句话!这里佛祖只要面对迦叶及五百弟子说一声“善来比丘”,五百多人的头发齐刷刷地落个精光。


“善来比丘”,也说成“善来苾刍”,苾刍是比丘的另一种译法,例如《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佛给五百长者剃度:
尔时佛言:“善来诸苾刍!”即时诸长者。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苾刍相。

一句“善来诸苾刍”,就把五百长者的头发剃了!让人家当了和尚。
鸯掘摩罗呢?当然是被佛祖用这样的方法剃度啦,佛祖还亲手找刀子么?例如《佛说鸯崛髻经》,说鸯崛髻(即鸯掘摩罗)被佛祖点化后,发心皈依,佛祖就向他说了一句“善来比丘”。于是,“时鸯崛髻须发自堕。身着袈裟在世尊后”,头发和胡子自己就掉下来,这就更明显了,和国王一夜之间没了头发很相似。


所以说,孙悟空在整部《西游记》里使了诸多神通,唯独这个神通了不得!它已经接近了佛祖的境界了!黄周星虽然没有看出这个神通的出处,但也隐约觉得这一段写得漂亮,就在这里评论说:
此一番普会神通,不但全部西游所未有,亦六合内外、亘古亘今所未有。奇哉奇哉!

另外,灭法国这个国名,应该也是根据“灭髮(为了和发展的发区别,暂时用一下这个繁体字)”的这个梗取的。要知道,“髮”字虽然在中古是个入声字,但是在《西游记》的时代,早就归了去声了。所以大蟒精那一回,就有这样的韵文:
风生云起,径至庄家。僧和怪斗,其实堪夸。一递一拳捣,一递一把抓。和尚还相应,相应没头髮。

这个“髮”字,已经不作入声字对待了。还有,法虽然是个上声字,民间评书里,法官、斗法、法国、法兰西,“法”字往往读成去声,我们听刘宝瑞先生的《斗法》就很清楚。里面的“法”全都读成头髮的“髮”。所以清代的黄周星就说:




灭法国竟成灭髮国矣。孰知彼髮不灭,此法不生耶。

另外,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里,提到了鸯掘摩罗的故事,所以。这个故事变一变形式,进入到《西游记》,是完全可能的。




观音报信
唐僧师徒经过灭法国前,还有一段观音菩萨报信,原著是这么写的:
正行处,忽见那路傍有两行高柳,柳阴中走出一个老母,右手下搀着一个小孩儿,对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儿拨马东回,进西去都是死路。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勾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你们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萨。”

这段菩萨报信,其实在南传五部经藏中部的《鸯掘摩罗经》里,就有类似的记载:
在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领土中,有位名叫鸯掘摩罗的盗贼,是凶暴者、血手者、执意杀害者、对活的生物不同情者,由于他,村非村;城镇非城镇;地方非地方。世尊取钵与僧衣,走上前往盗贼鸯掘摩罗的路上。 牧牛人、牧家畜人、农夫、路人看见世尊走上前往盗贼鸯掘摩罗的路上。看见后,对世尊这么说: “沙门!不要前往这条路,沙门!这条路上有位名叫鸯掘摩罗的盗贼,是凶暴者、血手者、执意杀害者、对活的生物不同情者,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成群前往这条路,他们仍栽在盗贼鸯掘摩罗的手上。”
然后释迦牟尼使出神通,鸯掘摩罗怎么追也追不上。鸯掘摩罗于是醒悟,把凶器扔到了山涧里。可见,鸯掘摩罗故事本来就有报信的情节的。





灭法国与明代制度
灭法国,是整部书里唯独一个没有妖怪的国家。所以这里面写的是人类社会,当然是比着当时的明代社会写的。
纪晓岚就注意过灭法国的问题,他在《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里记:
吴云岩家扶乩,请来了丘处机降坛。在场的一个人问道:“《西游记》是不是您老人家写的?”乩笔批道:“是。”那人又问:“您是元初的人,但书中祭赛国里有锦衣卫,朱紫国有司礼监,灭法国有东城兵马司,唐太宗有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都是明朝的制度。”乩笔就不动了。再问,也不回答。原来这位“丘处机”已经逃跑了。

祭赛国不但有“锦衣卫”,提奔波儿灞、霸波而奔两个小妖审问,居然还用到了“驾帖”,原文说:“行者道:待我们奏过了,自有驾帖着人来提他。”真是像模像样!
灭法国这一段也是这样,书中写到官军缴获了大柜,报到朝廷:
只见那武班中闪出巡城总兵官,文班中走出东城兵马使。当阶叩头道:“臣蒙圣旨巡城,夜来获得贼赃一柜,白马一匹。微臣不敢擅专,请旨定夺。”国王大喜道:“连柜取来。”二臣即退至本衙,点起齐整军余将柜抬出。


这一段,是活脱脱的明代制度。东城兵马使其实就是五城兵马司之一。这是是明代官名,分东、西、南、北、中五城,管理京城捕盗和疏理沟渠、街道等事务(有点像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的公安局)。但是为什么属于“文班”?可能是因为明代五城兵马司隶属于主管监察、弹劾的都察院,所以才叫“文班”。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词“军余”。军余,是指未取得正式军籍的军人。《明史·华敏传》:“又有华敏者,南京锦衣卫军余也。”
《西游记》的明代制度还有很多,例如宫城的后门,都叫“后宰门”。不仅乌鸡国的宫城后门叫“后宰门”,连狮驼国宫城的后门都叫“后宰门”。明代北京和南京宫城南门为正门,均称正阳门。北门为后门,均称后宰门。如吕毖《明朝小史·崇祯纪》记崇祯帝“缢于后宰门煤山之红阁”。这个后宰门,其实就是今天的故宫神武门。
另外,师徒四人在金殿见假的乌鸡国王,有这么一段:


唐僧道:“都进去,莫要撒村,先行了君臣礼,然后再讲。”行者道:“行君臣礼,就要下拜哩。”三藏道:“正是,要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
五拜三叩头是明代朝见皇帝的礼仪。俯首至手为拜,五次;叩头至地三次。到了清代,才改为“三跪九叩”,《明世宗实录》嘉靖元年元月一日,“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及四夷朝贡使行五拜三叩头礼。”今天我们说见了皇上要三跪九叩,这是清代制度。有好多小说影视,以为从有皇上开始,朝见的礼节就都是三跪九叩,不管唐宋元明,都这么编这么演,这是欠考虑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0:58: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八十六讲:瞌睡虫和豹子精的秘密


这一回是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的豹子精。然而这一回就故事本身而言,却没什么讲头。连清朝的黄周星都嫌这位豹子精太没劲了:
西方大小诸妖,有神通者,固神通矣。即无神通者,亦尚有意致。若其间绝无意致者,惟黑水河之鼍,青龙山之犀,与连环洞之豹耳。天下无事无差等,魔怪之中,亦复有优劣耶。

几百年后,贫道能体会到这位黄老先生的无奈,他的规矩和贫道是一样的,整整一百回,每回他都要点评一段。只是贫道一般都是评3000字左右,他只评一二百字。饶是如此,这一回实在没啥可评的。因为只要这一回里还“有”点什么,他断然不会说“无”什么。沦落到说“无”什么的时候,那就是真的没什么话讲了,怎么办啊怎么办?
豹子精没什么变化,也没什么法宝,论武艺,也打不过孙猪联手;甚至孙悟空胜得都太轻易了!爬进去放两个瞌睡虫,就连窝端了。


所以,先聊聊这个瞌睡虫吧。
瞌睡虫其实很可怕
西游记多次提到瞌睡虫。但有时候说是和天王猜枚赢的,有的时候说是孙悟空自己用毫毛变的(偷御酒、朱紫国、灭法国、隐雾山)。猜枚的天王也不一样,在五庄观说是在东天门和增长天王,在狮驼国则说是在北天门和护国天王。这大概是因为故事来源不同造成的差异,好在于剧情没有妨碍,我们暂时不管它。
这个瞌睡虫到底是不是孙悟空的独家发明?其实也不是,我们在佛典里可以找到它的来源,例如《正法念处经》:


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见嗜睡虫。其形微细,状如牖尘,住一切脉,住骨髓内,或住肉内,或髑髅内,或在颊内,或齿骨内,或咽骨中,或在耳中,或在眼中,或在鼻中,或在须发。此嗜睡虫,风吹流转。若此虫病,若虫疲极,住于心中。……虫则睡眠。虫睡眠故,人亦睡眠。
什么意思呢?佛经认为,我们人体内,有一种嗜睡虫,像窗户上的尘土那样小,住在人体的血脉、骨髓、颅骨、脸上、牙齿缝里、耳朵、眼睛、鼻子、胡子里(好么,牙里都有瞌睡虫!)这种虫子特别贪睡,如果它病了、累了,就会爬到心里睡着了。虫子睡着了,人也就睡着了。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还觉得挺好玩。但是接下来就没那么好玩了。因为佛教认为,人体是一个大虫子窝,睡虫只是其中一种:
于头骨内。自有虫行。名曰脑行。游行骨内。生于脑中。或行或住。常食此脑。
于髑髅中。复有诸虫。住髑髅中。若行若食。还食髑髅。
复有发虫。住于骨外。食于毛根。以虫嗔故。令发堕落。
复有耳虫。住在耳中。食耳中肉。以虫嗔故。令人耳痛。或令耳聋。
复有鼻虫。住在鼻中。食鼻中肉。以虫嗔故。能令其人饮食不美。脑涎流下。虫食脑涎是故令人饮食不美。
复有脂虫。生在脂中。住于脂中。常食人脂。以虫嗔故。令人头痛。
复有续虫。生于节间。有名身虫。住在交牙。以虫嗔故。令人脉痛。犹如针刺。
复有诸虫。名曰食涎。住舌根中。以虫嗔故。令人口燥。
复有诸虫。名牙根虫。住于牙根。以虫嗔故。令人牙疼……

脑子里有吃脑子的虫(这就是三尸脑神丹的来源之一!另一个来源是道教的三尸神),头发根有吃头发的虫,鼻子里有吃鼻子肉的虫(难道叫鼻涕虫?),脂肪里有吃肥肉的虫(话说这种虫倒还不错,养几只减肥用),牙根里有让人牙疼的虫……想想脑袋里,身上,全都住着一窝一窝的虫子,好可怕。


豹子精是个概念妖精
我们查一查《太平广记》、《夷坚志》等专记神仙鬼怪的书就会发现,动物成精,也是有物种差异的,一般来说,排名比较靠前的物种,龙第一,狐狸第二,老虎第三(如果龙不参加比赛那就是狐狸第一,老虎第二),甚至猿、蛇、鼠等排名都很靠前,别看猫和狗同属宠物,狗精就比猫精多得多,水里的物种,除了龙之外,成精的也少,什么鳄鱼精、虾精、螃蟹精还偶尔一见,花蛤精、海瓜子精、海蛎子精、多宝鱼精就从没听说过。而豹子精又是陆地动物,形体也不小,然而奇怪得很,除了极少数谐喻小说(就是像荆棘岭树精那样作诗你猜猜我是谁)里提到之外,似乎难以见到其踪影。和动辄就说的“狼虫虎豹”太不相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豹子这种动物,地位很尴尬。像老虎,人是肯定打不过的,当然就能从老虎吃人的特性出发,编出很多老虎精的故事;狐狸、黄鼠狼、蛇、刺猬、老鼠(所谓胡黄白柳灰五位大仙),虽然不是力量型选手,但神出鬼没(贫道家里原来有一对刺猬夫妇,轻功卓绝,不知什么时候就进来了),人们对它们也有敬畏。马牛羊鸡狗猪呢,和人类非常太熟悉,发生神异的事情就很高。豹子这些比较优势都没有,论力量,不如狮子老虎,一个强壮的成年男人是有可能制服一头豹子的。论隐蔽性,却又不如狐黄白柳。人们对它就少了很多敬畏。豹子最强项是速度,可惜人类却远远不是对手。正因为不是对手,所以反倒用不上。所以大概在羚羊的世界里,豹子有可能大规模成精。


所以,《西游记》里安排了这样一只豹子精,纯粹是从概念出发来写的。这从豹子精的住处隐雾山就能看出来。为什么叫隐雾山呢?这是《列女传·陶答子妻》的一个典故:
妾闻南山有玄豹,隐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

也就是说,南山有一只黑豹,在雾雨中藏了七天,也不下山来找食吃,为什么呢?它想在雨雾濛濛的环境里养它的皮毛,长出漂亮的花纹。这就是豹子精住隐雾山,号南山大王的出处。
这个典故,后来用来比喻藏身远害,遁迹待时。这一回一上来,就拿雾来大做文章:
说不了,又见一阵雾起。那雾真个是:漠漠连天暗,濛濛匝地昏。日色全无影,鸟声无处闻。宛然如混沌,仿佛似飞尘。不见山头树,那逢采药人。三藏一发心惊道:“悟空,风还未定,如何又这般雾起?”




雾是起到迷惑的作用的,所以这豹子精抓唐僧的手段,也是所谓“分瓣梅花计”,三个一模一样的妖精跳出来,把三个徒弟调走。要说他手下这小妖还真不赖,以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都没看出破绽。可见迷人的效果很成功。甚至孙悟空他们打上门来,也上了豹子精假人头的当。把个人头当成了唐僧。柳树人头倒也罢了,那个真人头,难道相貌是不是师父,三个徒弟都不认识?只能猜测孙悟空他们是有受豹子精迷惑的成分在。
最后妖精现了原形,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艾叶豹,又称云豹。《本草纲目》卷五十一“其文……如艾叶者,曰艾叶豹。”



豹子精这一回的看点
豹子精这一回,一没神通,二没法宝,三没背景,四没床戏,就连大蟒精,也靠恐怖的形象赢得一点异形动物加成。豹子又不是啥稀罕物种,它是靠什么来撑起这一回的?难道只靠概念?

答案是看文笔。这回文笔很多地方,都可圈可点。
其实《西游记》的文笔一贯的好玩。只是在别的故事里,被情节掩盖住了,大家都注意情节去了,反倒不会注意文笔有多好。
《西游记》作者不善于写诗,但真的不妨碍他写故事的弹指神通。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点醒一篇文字,比如写豹子精手下那个小妖:


老怪大惊道:“不知是那个寻将来也。”先锋道:“莫怕!等我出去看看。”那小妖奔至前门,从那打破的窟窿处,歪着头往外张,见是个长嘴大耳朵,即回头高叫:“大王莫怕他!这个是猪八戒,没甚本事,不敢无理。他若无理,开了门,拿他进来凑蒸。怕便只怕那毛脸雷公嘴的和尚。”

十一个字,就能看出水平!如果是俗手写,那就是“小妖往外看了一眼,看见是猪八戒”。然而如何回头高叫呢?如果还高叫:“大王莫怕他!这个是猪八戒。”毛病在哪?毛病就在于重复了。第一个猪八戒,透了底!小妖眼里,确确实实只是个长嘴大耳朵,他关注的也只是对方是不是“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然后回头一叫,才叫出是猪八戒。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有一波三折,一波比一波高。
更何况,这个“歪着头往外张”,也是一句自带萌点的话。《三国演义》里,关公能“歪着头往外张”?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在城楼之上抚琴,“歪着头往下张”?丞相好萌!
贫道说这回故事情节其实很一般,但这位作者特别善于没话找话,凡是能铺排演绎的地方,他永远不会放过去,比如孙悟空去妖精洞的后门,想变化了进去。按说变化就变化呗,按我们普通人的写法,不过是“掐诀念咒,摇身一变”,可这里偏偏也会一波三折:


又见涧那边有座门儿,门左边有一个出水的暗沟,沟中流出红水来。他道:“不消讲,那就是后门了。若要是原嘴脸,恐有小妖开门看见认得,等我变作个水蛇儿过去。且住!变水蛇,恐师父的阴灵儿知道,怪我出家人变蛇缠长;变作个小螃蟹儿过去罢。也不好,恐师父怪我出家人脚多。”即做一个水老鼠,搜的一声撺过去。
这段无非最后就是说孙悟空变了个水老鼠,用得着前面那么多废话吗?可这样一来,正剧就变成了喜剧,想不到的地方,都透着好玩了。
《西游记》一个个的故事,最后的情节都是把唐僧救出来。按说前面各种打怪斗法,各种精彩都写绝了。文章写到救唐僧,也就真的没什么可写的了。闭着眼想想,不过是进到洞里,把绳子解开,放唐僧出来,就完事了呗,还能有什么新鲜?可这回书解唐僧都演出一段故事:
长老道:“徒弟,快来解解绳儿,绑坏我了!”行者道:“师父不要忙,等我打杀妖精,再来解你。”急抽身跑至中堂。正举棍要打,又殢住手道:“不好!等解了师父来打。”复至园中,又思量道:“等打了来救。”如此者两三番,却才跳跳舞舞的到园里。长老见了,悲中作喜道:“猴儿,想是看见我不曾伤命,所以欢喜得没是处,故这等作跳舞也?”


这一段就是那句话的注脚:“乐得找不着北。”所以这一回,虽然很短,故事很简单,但每一个点,作者都不肯轻易放过去,必然要摇曳波折一番,才肯把情节往下推,这其实是驾驭文字的本事!名手和俗笔,往往区别就在这里。因为靠剧情,靠场面,靠稀奇古怪的人物,靠异形法宝道具,是分不出电视、电影、文字的区别的。而这里举的这几段,我们从中获得的乐趣,是阅读文字所专有的!电视、电影怎么表现这几段?反倒显得苍白了!所以,文字必须靠质感和波折使我们百读不厌,古人论书法常说“一波常三过折笔”。这种质感,是电视剧改编永远表达不出来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1:01: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八十七讲:《西游记》的可爱小妖们


昨天八过了隐雾山,今天不妨把讲一讲《西游记》的小妖们(包括花果山的小猴)。
花果山四健将
《西游记》最早出现的小妖,当然要追溯到孙悟空在花果山时期当妖猴的时候,手下有四万七千群妖,其中为首的是四健将。
猴王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将那安营下寨,赏罚诸事,都付与四健将维持。

这里的健将当然不是游泳健将、跳远健将的健将,而是英勇善战的将领的意思。这个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吕布传》:“(吕布)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这个梗后来在元杂剧里还发展了,例如郑德辉的《虎牢关三战吕布》就编出一个“八健将”,是杨奉、侯成、高顺、李肃、李儒、何蒙、陈廉(就是成廉)、韩先八位。这自然是从《吕布传》里过来的。想来《西游记》里的健将,应该是受了这类“健将”的影响了。


今天有些出版社,标点作“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这个标点是错误的。“马流”不能拆开。马流也写作“马留”,就是猴子。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北人谚语曰胡孙(即猢狲)为马流。”马流当源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如满语至今称猴子为monio。有广东福建那边的朋友告诉贫道,他们那边也管猴子叫“马流”,假如是常用词,那说明还真可能保留了古语。观音菩萨在鹰愁涧见到孙悟空也说:
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尽意,度得个取经人来,叮咛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来谢我活命之恩,反来与我嚷闹。

然而这个“崩芭”,却不知道什么意思,可能来自元代以后少数民族语言的拟音,如蒙古语小老虎即谓之bambar,音“班巴尔”。“崩芭”二将军,恐怕意思就是“虎将”。另外,北师大李小龙先生认为崩芭可能是从印度的语言转来,印地语Badar,意思是猴子。也可以参考。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有很多朋友都喜欢问“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这两个名字的来源,一般贫道都会向他们推荐北师大李小龙先生的考证。先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贫道觉得这个思路是很有意思的。不妨再把李小龙先生的观点概括一下: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走的是甘肃、新疆,然后折向南,一路经中亚国家进入了印度。而《西游记》很有意思,可能是明代开始取道西藏与印度交通,里面不停地提到玄奘法师从来没有经过的“乌斯藏”。例如猪八戒,就写成是乌斯藏高老庄人氏(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巴扎黑的猪八戒)。祭赛国似乎也与西藏有关。
西藏又称为吐蕃,“蕃”(藏语bod)和西藏原始宗教苯(bon)有关,而原始宗教苯后经过辛绕米保切的改造,成为苯教(bon-po),音译为“苯波”、“本波”甚至“崩薄”、“奔布尔”(实际上“蕃”(bod)和“苯”(bon)也是互用的)。苯教的“奔布尔经”也叫“奔波经”。


所以,“奔波尔灞”很可能是“bon-po-pa”的音译,意为“苯教之人”或“吐蕃人”。可以这样说,也就是说,作者让这两个小妖出自吐蕃,便依他对乌斯藏的粗浅了解,用音译的方式给它起了这样的名字。


小妖的牌子
赛太岁的有来有去、狮驼岭的小钻风,都有腰牌。这个腰牌,是古代的通行证或身份证明,例如在朱紫国的那一回,孙悟空打死了有来有去:
却去取下他的战书,藏于袖内;将他黄旗、铜锣,藏在路旁草里;因扯着脚要往涧下捽时,只听的一声,腰间露出一个厢金的牙牌。牌上有字,写道:“心腹小校一名,有来有去。五短身材,扢挞脸,无须。长川悬挂,无牌即假。”

厢就是镶,扢挞就是疙瘩,长川就是长期、经常。这写的是元代以后的腰牌制度,正可与清王鑫《练勇刍言·腰牌制度》对照着看:
宽用一寸五分,长用一寸八分,厚用一分,上横书某营,中直书姓名,右旁注住某县某都地名某处,及身之長短,须之有无。左旁注年若干岁,某人保,某年月日入营。若平日作何生理,及其父母兄弟妻子则另注于名册上。
这里一定要写面部特征,主要是有没有胡子!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相当于贴了一张相片。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所以在需要辨明身份的证件上用文字描述证件主人的相貌特征,如“面黄有须”、“面黄微须”等。有没有胡子最明显,所以也最容易辨认。《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无为州官府公文:“要犯余持,系五河贡生,身中,面白,微须,年约五十多岁。”也是这样的。
其实腰牌还算是简单的,因为毕竟空间太小,没那么多字可写,就简化为脸色、胡须两项了。宋代告身制度、明代吕坤《实政录》和《治谱》等,开出了许多选项,看看,是不是很像有些手机游戏的自定义头像:
某人年若干岁、身长几尺。
身高选项:身长、身中、身短。
体型选项:身肥、身瘦。
胡子选项:无须、微须、多须。
脸蛋选项:方面、长面、圆面、瓜子面……
脸色选项:白色、黑色、紫棠色、黄色、赭色……
皮肤质感:面光、面麻、有疤。
眼睛选项:大眼、小眼。
脸蛋伤痕:一道、两道、三道……N道(同时要注明位置,在腮下、额头上……)。
附件:几个痦子、几个痣、几个瘤子……


下图清代紫禁城的腰牌,这位注明了“面黄无须”。没有这个牌子,擅入宫殿门及皇城、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及禁苑者,各杖一百, 擅人宫殿门杖六十、徒一年; 擅入御膳房和皇上住的地方,绞刑。有牌不带,打八十杖。





其实这些条件如果真的写清楚,那和照片也就差不多了。甚至有时候比照片还强。因为这些定义都是些逻辑条件,可以一条条去比对。有意思的是,清政府好像到后来越来越没钱,早期发铜、木牌子,到了晚清就是纸牌子了。但也有一项大改进,就是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牌子上开始贴太监的相片!这就和我们平时开会时脖子上挂的吊牌是一回事了。
有来有去的腰牌上,还有一句话“长川悬挂,无牌即假”,这句话也是从一般的腰牌制度上套用来的,例如嘉峪关出土的一块腰牌,上写“凡守卫官军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也是这个意思。




小妖很像小朋友
《西游记》写了形形色色的小妖,但这些小妖,包括花果山的小猴,都不觉得可恶,反而很可爱。比如花果山小猴“都是一窝风,一个个跳天搠地”,精细鬼、伶俐虫和孙悟空换葫芦。哪吒太子把天遮了,孙悟空就骗小妖说是在东海边上。小妖大惊道:“罢!罢!罢!放了天罢。我们晓得是这样装了。若弄一会子,落下海去,不得归家!”于是孙悟空把天放出来,小妖便笑道:“妙阿!妙阿!这样好宝贝,若不换呵,诚为不是养家的儿子!”前一会惊,后一会笑,也只有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感情变化。惊的时候就怕“回不了家”,笑的时候就说“不换不是养家的儿子”,这其实也是小孩子的心态。


其实孙悟空也一样,他在狮驼岭变“总钻风”,非得变得比小钻风高三五寸,这就是小孩子比身高的心态。小钻风见了孙悟空,一连说“我家没你呀”,“面生,认不得!认不得!”,“你刚才是个尖嘴,怎么揉一揉就不尖了?疑惑人子,大不好认!不是我一家的!少会,少会!可疑,可疑!”成年人讲话,肯定不会这么重复啰嗦,只说一句“我不认得你”,也就完了。只有小朋友才会“上街街”“坐车车”……一大串话。比如贫道在街上走,旁边一个人和我打个招呼:“哟,你就是写大话西游的那个什么多宝道人吧。”贫道一脸萌状,嘴里碎碎念:“我不认识你呀。面生,面生,不认得,不认得,可疑,可疑,我走啦,我走啦。”估计这位不会粉转黑,也得嘀咕一句“神经病”。


又比如黄风怪的一个小妖:

又见那洞前有一个小妖,把个令字旗磨一磨,撞上厅来报道:“大王,小的巡山,才出门,见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坐在林里;若不是我跑得快些,几乎被他捉住。”

这句话细读就很有意思。整句的声口,就像个小朋友。这就很像贫道楼下小朋友说:“爸爸爸爸,刚才树林里,有一只特别大特别大的狗,它看见我就要咬我。”因为成年人和小朋友的讲话重点是不一样的。只有小朋友才非常诚实地具体地说话。如果是成年人来说这句话,肯定是:“大王,外面有个和尚,可能对我们不利,他长得有点奇怪……”一般等对方追问“到底什么样”,他才会说“长嘴大耳朵”。因为小朋友脑子里并没有利益,他们对事情表面现象更感兴趣,比如长嘴大耳朵啦,多大的猫猫狗狗啦,所以更偏好具体的描述;而成年人更偏好利害的判断和事情的概括,假如一个成年人这样说话,别人就会认为这是废话了。




“把个令字旗磨一磨,撞上厅来报道”,这句话也很有意思。磨旗,就是摇旗。其实这句话就是写了两个事,一是摇旗,二是撞上厅来。这两件事,同时发生也未尝不可,但分开写就有童趣。这就有点像迪斯尼动画片里人逃跑,不是一上来就跑,而是两只脚先在原地作旋风状,然后窜出去。大概是因为小朋友的头脑是很简单的,他们脑子里只能装一件事,很难装两件事。
《西游记》本身,童话色彩很重。所以这里不妨可以理解《西游记》的一种现象:作者写这些小妖,往往笔调是很轻松的;谁知一转眼就安排孙悟空把他们打死。如果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未免确实残忍了点,然后据此讨论是善是恶,是对是错。但如果站在小朋友的视角,把这件事理解为一场游戏,恐怕就不觉得那么残忍了。首先按剧情,小妖就是被打死的。另外小朋友做游戏,本来就很难分什么善恶对错。往往就是向对方比划一枪,“啊,你死了”,还得闭上眼睛躺下,这有啥残忍可言?
只可惜我们在成年人的世界生活惯了,看什么问题都要带上利害的判断。把许多纯有趣纯好玩的事,当成有目的有预谋的事去理解,就容易想偏,给这些很童真的内容,罩上一层成年人的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今天翻拍《西游记》的很多,有时候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可能就是太重所谓的“意义”。有些人看到正义,有些人看到阴谋,有些人看到修炼,有些人看到慈悲,殊不知其中的看似毫无任何意义的童心童趣,本来就是最可宝贵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1:05: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八十八讲:如何计算玉帝的降水量


今天聊一聊凤仙郡求雨这段,其实这段写的是一件在明代很现实的事:干旱和求雨。
地方官的求雨
其实车迟国已经写了一段求雨。这给我们一个错觉,就是求雨的一定是道士。其实并不一定。连车迟国那一回也都说。“因当年求雨之意: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偿;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这里更可以看出,就是政府官员自身,都是可以组织求雨的。所以唐僧一进凤仙郡,就看到:
又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者左右摆列,有几个冠带者立于房檐之下。

这一段,其实就写明了政府组织求雨了。古代求雨者常穿青衣,这在汉代就已经是这样了。《春秋繁露》卷十六有汉董仲舒求雨的方法,求雨的人都穿青衣,在城东门外筑一座八尺见方的坛。八个小孩,穿青衣,舞龙。旁边管地方农事的小官,也穿青衣,站在旁边。


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唐宋以后。唐宋求雨的办法,是人们用大瓮盛水,插上柳枝,抓一些蜥蜴来,放在水里。小朋友们穿上青衣,环绕大瓮唱:“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沱,放汝归去。”但是蜥蜴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好抓。宋朝有一年京城大旱,开封府求雨,急需许多蜥蜴,老百姓抓不到,只好找了许多壁虎(又叫蝎虎)代替。但壁虎这东西不像蜥蜴,扔到水里就淹死了。小朋友就改了唱词:“冤苦冤苦,我是蝎虎。似恁昏昏,怎得甘雨!”
至于为什么管这个地方取了“凤仙郡”这么香艳的名字?似乎是和凤仙花能预报晴雨有关。清赵学敏《凤仙谱》:“凤仙能知雨,凡天阴叶上仰者,其日必雨。不仰则无雨。”连凤仙郡都不知晴雨了,可见干旱太严重了。





接玉皇习俗
据玉帝说,他惩罚凤仙郡的原因是:
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师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

十二月二十五日,玉帝下凡,巡查人间善恶,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民俗,叫“接玉皇”。例如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
(十二月)廿五日,五更焚香楮(烧纸),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lì,骂)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
这天家里从大到小,是不能有斗嘴的,否则就是对玉皇不恭。然而这还有个好玩的问题:
此前两天,即腊月二十三,民间习俗是祭灶,送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家家用糖瓜糖果,据说寓意是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说坏话。然而奇怪的是,既然嘴粘住了,坏话固然说不得,好话岂不是也说不得了?于是又有一说,说给灶王爷吃甜食,只是为了让他高兴,上天才能多说好话,并非粘住嘴的意思。然而无论如何,下情是不能上达了。
其实灶王上天汇报这件事,不如说是道教司命神的一种延续。每个人都有司命神,也有说叫三台北斗神君的,他手里有许多小棍,一根代表100天。只要干了一件好事,司命神就给他的寿命添上几根棍;干一件坏事,就减几根棍。比如斋戒一日,增寿100天;但奉道弟子对老师不恭敬,就减寿24年。灶王也是这样,据说有的地方画灶神,背后还画两个小罐。一个是善罐,记好事,一个恶罐,记坏事。恶罐(贯)满盈了,这家人就没救了(当然这个“恶贯满盈”是从《尚书》来的,民间根据“贯”字编出来两个罐子)。


然而按说灶王上天之后,用善恶罐子也好,口头汇报也好,已经秉公执法,把这家的善恶报给玉皇了。玉皇何苦两天后还要亲自下界,巡查人间善恶,直到腊月三十才回去?贫道想这七天里,灶王回天上去了,相当于放假。而人间又需要神明的监察,以防这七天放纵得过了头(其实从“过了二十三就是年”这句俗语中,可以体会出人们意图放纵的心态)。这就很像一个政府机关,到年假职工们都放假回家了。机关几位大领导反倒要安排轮流值班,防止出事。
另外,早期的司命神,是无法和他讨价还价的。居然还想用糖封他的嘴?这是不可能的事。谁知灶王变成民间俗神之后,开始和民间有了权力寻租,收受贿赂(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块糖)。然而收受贿赂之余,人们又觉得虽然免祸的愿望满足了,公平的愿望反而缺失了,于是叠床架屋地多出一个更高等级的玉皇来下查人间。这等于说,神界的监察制度,也被我们人类越搞越复杂了!这个微妙的矛盾心态,和有些人一方面希望法律公平,一方面又想钻法律的空子,是一样的。


玉帝的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凤仙郡的降雨,玉帝是这么说的:
玉帝闻言大喜,即传旨:“着风部、云部、雨部各遵号令,去下方,按凤仙郡界,即于今日今时,声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其实这种命令方式,在梦斩泾河龙那一回也提到了:
龙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他挨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辰,克了他三寸八点。

这里为什么要写明什么时候布云、什么时候发雷、什么时候下雨,以及这么精确的降雨量呢?
其实《西游记》里描写降雨,经常标明时辰、尺寸,背景是我国自唐宋以后形成的降雨测量、报告制度,即要求地方呈报时写明某时下雨,某时雨止,得水尺寸等。这叫“雨泽奏报”,格式叫“雨泽式”。例如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和元祐四年(1089)的规定:
诸州降雨雪,并须本县具时辰、尺寸上州,州司覆验无虚妄,即备录申奏,令诸官吏迭相纠察以闻。
诸州旬具有无雨雪申户部,开坐县分所降尺寸及月日时,本部逐旬缴进奏。
也就是说,宋代雨泽奏报有两方面:一为奏报降水时间,具体精确到时辰;一为奏报降水多少,即降水尺寸。这个规定,明清一直在沿用。例如朱元璋规定:


某衙门某官臣姓某谨奏为雨泽事。据某人状呈,洪武几年几月几日某时几刻下雨至某时几刻止,入土几分。谨具奏闻(以上雨泽事字起至入土几分止,计字若千个,纸几张)。
这连时刻甚至字数都规定好了(但实际上下面遵守得并不严格)。
有朋友问:为什么《西游记》里动辄就说三尺三寸?这都一米多深了,有那么大的雨吗?当然这是小说家言,不能当真,他写一丈都没问题,但这还真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地方官是如何测降雨量的?
地方政府均有测量降雨量的容器,称为天池盆。测天池盆中水深尺寸,即可知降雨量。但天池盆口大底小,测得其深度后,需要换算,才能得出平地水深。如宋秦九昭《数书九章》还有一道题:
今州郡多有天池盆,以测雨水。……假令盆口径二尺八寸,底径一尺二寸,深一尺八寸,接雨水深九寸。欲求平地雨降几何?答曰:平地雨降三寸。
可见天池盆所接雨水深,往往是平地雨水的好几倍。测得降雨量后,须向上级汇报,但官员经常把这种虚数报上去。司马光曾说:“诸州县奏雨,往往止欲解陛下之焦劳,一寸则云三寸,三寸则云一尺,多不以其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由此可以理解《西游记》中为何动辄降雨三尺以上,除了小说家言外,实际上未必是实际水深,虚报的是原来降雨量的三四倍。


事实上的雨泽报告,只精确到几寸几分,无法再精确了。然而《西游记》竟然精确到48个雨点或42个雨点,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清代的黄周星就觉得多余了,他批道:“定要余几十几点何也?岂无零不成数耶?”龙王下雨难道数着雨点下吗?
然而精确到这个程度,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古代官府的计量单位,有令人极其惊讶的地方,比如乾隆《潮州府志》、《苏州府志》等方志,都列举了当地征税的税额:
农桑地每亩征银二分六厘九毫四丝三忽四微八佥九沙八尘六埃六渺七漠一末九逡。
塘山每亩征银一分九厘五毫二丝四忽七微八佥九沙三尘八埃三渺一漠零一逡一巡。
征米一升一合七勺五抄九撮二圭九粟四粒八截六糊三糠。
分下面是厘,厘下面是毫,毫下面是丝,俗语“分厘毫丝都不差”,这倒没啥。然而丝下面居然还有忽、微、佥、沙、尘、埃、渺、漠、末、逡、巡至少12个单位!(巡下面还有须)
这个精确度也未免太高了吧?我们暂且按重量单位换算一下:
1分=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十钱为一两)÷10(十分为一钱)=0.3125克≈0.3克。

1厘=0.03克。1毫=0.003克。1丝=0.0003克。1忽=0.00003克。1微=0.000003克。……
依次类推,1巡=0.000000000000003克。数量级是10的负15次方。须还是巡的1/10。
现实中什么物体的重量能达到这个数量级呢?网上找的资料:一个普通细胞,大概是10的负12次方克,一个病毒,大概是10的负15次方克!




也就是说,在明清时代,每亩地征的银子竟然可以精确到1个病毒的重量?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任何戥子、杆秤也称不出来的一个数。就是今天的超微量电子天平,大概也只能称到10的-6次方克,就是上面1微的重量。这恐怕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比如有一个总税额,有一个总面积,两者一除,得出一个单位面积的纳税额,这个数一般不会是整的。
所以不妨拿玉帝开个玩笑,我们可以这样戏说一下:玉帝每年有一个降水量的总额,有一个需要降水的总面积,两者一除,是单位面积上需要下的雨,这个数字一般肯定是挂零的。而每道旨意上的降雨量,都是以单位面积降雨量为基准算出来的,所以每次都出现这种吊脚挂零的数字。由此看来,玉帝降雨的精确度,比我们人类官府收税的精确度差远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1:09: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八十九讲:九灵元圣的九个头是怎么安在脖子上的?


今天正好是八十九讲,难道意味着要“八”这个“九”头狮子么?正好今天该聊玉华州的剧情了,所以不妨把这个九头狮子翻出来,看看底细。
九头狮子的头是怎么长上去的?
玉华州最大的boss,是一只九头狮子。它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书上说得明明白白,它长着九个脑袋:
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口。一口噙着唐僧,一口噙着八戒,一口噙着老王,一口噙着大王子,一口噙着二王子,一口噙着三王子,六口噙着六人,还空了三张口。

但这里问题来了,就是九头狮子这九个头,到底是怎么长的?
其实我们想想就知道:九头蛇、九头龙这样的动物,九个头是很容易长的,因为它们脖子都很细,大不了把脖子画长点就解决了。九头鸟也是这样。但是很少听说神话故事里有九头虎、九头熊、九头河马、九头大象的。因为这种动物,脖子都太短了!九个头怎么安上去呢?



九头蛇是什么样?很容易想到


所以《西游记》随便一写当然没事,可这个就给后世的影视带来了大难题。因为很难表现一只狮子长九个头。像《山海经》里的开明兽,长得虎,九头而人面。就是这么一副样子:

然而虽然可以这么一画,最高处那几个头,到底脖子长在哪里呢?还是交代得不清楚,就像下面用棍子戳着似的。事实上86版电视剧,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拍不出九头狮子的原身,只是让九头狮子精作了一通法,就把唐僧、国王等人摄来了。
有一个办法,就是保留一个大头,其他的8个头变小。这样就容易安上了。86版九头狮子的人形是这样的。
传世的太乙救苦天尊的各种神像,也是这样画的,一个大头,8个小头像项链似的,长在大头上。比如:





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基本上也是这么设计的。把8个头个个缩小,安在大头的周围。否则9个头一样大,那肯定是安不到狮子这样的短脖子上了!



九头狮子还是九只狮子?
然而后世的影视家们满拼地去给九头狮子安头的时候,我们不妨翻翻早期的道教文献,看看这个九头狮子是怎么来的?一翻就出了问题。
五代的杜光庭《道教灵验记》里是这样说的:
(救苦天尊)坐五色莲花之座,垂足二小莲花中,其下有五色狮子九头,共捧其座,口吐火焰,绕天尊之身。于火焰中别有九色神光周身,及顶光中锋芒外射,如千万枪剑之形,覆七宝之座。

这里明明说的是“五色狮子九头,共捧其座,绕天尊之身”,那就是九只狮子了!
然而《太一救苦护身妙经》里,这件事就变得不明不白起来。这部经说的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在一起聊天,元始天尊说:我和你讲一位神,他叫救苦天尊。这是众神中走出一位童子,他就是天尊的化身。元始天尊说,你们诸位只要吟唱救苦天尊的名号,他就会变身。于是:
众仙观见童子化一天尊,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天尊化一帝君,足蹑莲花,手执如意,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帝君化一真人,足蹑莲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又见真人化一女子,身着火锦衬衣,披髮跣足,蹑于莲花,手执金剑,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绕于身形,乘空而去。


救苦天尊这些化身嗖嗖嗖地,一个个都乘空而去了,每个化身都有“九头狮子”。然而毛病又出在头字上了,到底这里说的是九个头的狮子,还是说的是长着九个头的狮子?只凭文字看不出来。但从“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绕于身形”来看,似乎还说的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因为这个“绕于身形”,“左右从随”,很明显是和《道教灵验记》一脉相承下来的。如果只是一只的话,如何能有“左右从随”“绕于身形”呢?


《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里有这么一段:
救苦天尊妙难求,身批霞衣屡劫修。 五色祥云生足下,九头狮子导前游。 盂中甘露时常洒,手中杨柳不记秋。 千处寻师千处降,爱河常作渡人舟。

这段是经常在道观里唱诵的,也是特别广为人知的。从这个名字看来,就很难分清是九只还是九头了。所以,《西游记》里把“九头狮子”当作“长了九个头的狮子”,恐怕是被民间的一些误传影响了。
九头狮子,在玉华州故事里,貌似厉害得不得了,随便一张嘴就把孙悟空这样的高手叼去了。他又叫“九灵元圣”,这当然只是《西游记》给它起的名字。其实这是盗用了他主人的LOGO。这也来自《太一救苦护身妙经》,因为天尊“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元元之祖气,妙化九阳精”,这说的是救苦天尊而不是狮子。
《西游记》里救苦天尊还说:


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孙大圣,你去他门首索战,引他出来,我好收之。

这句话把九头狮子说得这么厉害,“上通三圣,下彻九泉”,其实这也是救苦天尊自己的神通。刚才我们引的《太乙救苦护身妙经》:“又见帝君化一真人,足蹑莲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所以,如果非得问九头狮子为什么这么厉害,那么只能说它的很多功能,是从救苦天尊那里来的。另外,《西游记》里狮奴喝了轮回琼液才昏迷不醒,狮子精住在“万灵竹节山”,应该也是来自《太乙救苦护身妙经》里的“恭敬生琼液,奉之免渴饥,万灵当信礼。八苦不能随”。


九头狮子的孙子们
这个九头狮子,还有几个孙子,书中写道:
当时老妖点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诸孙,各执锋利器械,黄狮引领,各纵狂风,径至豹头山界。

这里基本上就是古代笔记、类书里记载的各类狮子开大会。除了黄狮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名字外,另外6个,我们一个个地聊。
猱狮,元陶宗仪《辍耕录》记宫廷朝会:“虎豹熊象之属一一列置讫,然后狮子至,身材短小,绝类人家所畜猱狗,诸兽见之,畏惧俯伏,不敢仰视。”这说的大概是一种体型小的狮子。百度了一下,说是历史上体型较小的狮子是分布在中亚的昆仑狮,也是经常进贡给中国皇帝的狮种。但是是否有动物学上的证据,需要请教专业人士。
白泽,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像狮子,能作人言。《云笈七签》卷一百:“黄帝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这其实就是百度百科。古代没有百度百科的时候,碰上不认识的东西就可以问它。它就能为你解答。所以建议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把它供为祖师爷。


伏狸,这个名字,是根据《博物志》卷三所记神兽造出来的,说是魏武帝曹操伐冒顿,经过白狼山,遇到一只狮子。就叫人去抓,结果狮子咬死了好几个人。曹操大怒,带着亲兵去打狮子(难道是用那柄“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打的?)。狮子大吼一声,朝曹操扑了上来。这时候:
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狮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十里鸡犬皆伏,无鸣吠。

也就是说,这个“伏狸”,并不是说这狮子“降伏了狸”,反倒是狮子“降伏于狸”的意思。
抟象,这是一种能攻击大象的狮子,见于《初学记》卷二十九引宗炳《狮子击象图序》:有一个和尚,从天竺(印度)到大秦去(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忽然听到几十里外有野兽大声吼叫,震天动地,接着就看到许多动物拼命逃走。最后跑来四头大象,用鼻子卷泥,涂在身上,一边涂,一边喷鼻子(是伪装还是给皮增加厚度?)。过了一会:
有师(狮)子三头,搏象血若滥泉,巨树草偃。


三头狮子制服了四头大象,象皮都抓破了,流的血像泉水一样(这里的滥读jiàn,不读làn。泉水涌出的样子 ),大树都倒了。另外,这件事,发生在印度去罗马的路上,那这种狮子难道是分布在印度、中亚的“波斯狮”?
抟的繁体字是摶,和“搏”很像,这里很可能是《西游记》写错了。“狮子搏象”已经成了一个常用的典故。
最后一个“雪狮”,古人确实喜欢用雪堆狮子,比如明冯梦龙《金声巧联·雪消月满》:“时大雪缤纷,路积尺许。里中好事者,戏作雪狮子,伏于道左。”但这似乎不是本意,因为用雪堆的狮子也太不堪一击了。如果我们视野放宽一点,就又可以在藏传佛教里找到踪影:雪狮(Seng-ge-dkar-mo),是藏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出没于雪山间的狮子,鬃毛是绿色,身体白色,常绘于佛教唐卡或徽章上(参见[英]罗伯特·比尔著,向红笳译《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那么在这里,我们又看到藏传佛教对《西游记》的影响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1:12: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讲:玉华州里的明代经济史


有些朋友看《西游记》有个误解,就是以为既然《西游记》说的是唐僧取经,一定反映的是唐朝的事,其实恰恰相反。因为写书的人,并不是历史学家,听众和读者,也不是学者,没有那个必要去考证唐代是个什么样子,反倒融进当前的市井人情是最合适的。所以《西游记》看似写的是唐朝,实际上写的是明朝,诸如锦衣卫、驾帖、五城兵马司等,都带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今天不妨从玉华州出发聊聊《西游记》里的物价(包括灭法国、凤仙郡附近地区),实际上也带有很强的中晚明特征。
玉华州的物价


玉华州是作者写的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唐僧一进玉华州,就觉得不凡:
三藏心中暗喜道:“人言西域诸番,更不曾到此。细观此景,与我大唐何异!所谓极乐世界,诚此之谓也。”又听得人说,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登之处。

这里说“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唐僧就觉得很便宜。为什么觉得便宜,因为可以比较一下《西游记》成书时期的明代物价。这里有两部书可以参考,一部是沈榜的《宛署杂记》,另一部是何士晋的《工部厂库须知》。万历五年白米每石8钱,万历二十年粳米每石1.4两。平均在1两银子左右。就是赶上丰收年,最便宜的是《明实录》里记载的:“自今年为始,如遇年丰价贱,大约每米一石,定价5钱。”也比玉华州4钱一石贵。可见玉华州的米价是极低的了。明代的一石米,根据米品种不同,约在150斤到180斤之间(明代一两银子,约合今天300元)。
一斤香油,在万历年间在3分到6分之间变动(折合9-18元)。这里的麻油也就是香油,低到八厘一斤,合2元4角,实在是便宜。
玉华州也有贵的东西,比中土地区贵的,是猪和羊(难道是接近佛国,肉类产量小么?)。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变成小妖和赶羊人,混入黄狮精的洞里,孙悟空说:
行者道:“买了八口猪,七腔羊,共十五个生口。猪银该一十六两,羊银该九两。前者领银二十两,仍欠五两。这个就是客人,跟来找银子的。”


按这个价格算,一口猪2两银子(600元),一头羊1.3两银子(390元)。根据《宛署杂记》所载明代万历时物价,一口猪约值1.5两银(450元),一头羊约值五钱银(150元)。

这里多说一句,今天的猪肉便宜,羊肉、牛肉贵。明代正好反过来。猪肉贵,牛羊肉便宜。然而无论猪牛羊肉,今天的价格比明代似乎涨了好多。《宝日堂杂钞》的“宫膳底账”,万历二十年一斤猪肉2分银子(6元),一斤羊肉和牛肉都是一分五厘(4.5元),就是熏猪肉,也才6分一斤(18元,据《万历会计录》)。今天的猪肉十二三元,牛羊肉都得二十多元。
但是到了荒年,物价就会大幅上涨。例如在凤仙郡,上官郡侯挂出的榜文,有这么一段:
富民聊以全生,穷军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

这里有些地方当然只是夸张虚写。斗粟百金,不可能是一斗粟值100两银子(3万元),但是也能看出灾荒时物价腾贵的特点。例如明郑廉《豫变纪略》卷二记明崇祯时河南旱灾:“米麦斗值钱三千,禾二千七百。人相食,有父食子,妻食夫者。”一斗米或一斗麦子,值3000文(相当于一两多银子)。值清《临潼县志》记明泰昌元年大灾:“十岁儿易一斗粟。”粟比米便宜一半左右,这倒和三升米差不多了。


棉衣和马匹
妖精过冬,也是要穿棉衣的,比如黄狮精手下两个小妖,奉命要去玉华州的乾方集上买猪羊。两人路上合计:
如今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几壶酒儿。把东西开个花帐儿,落他二三两银子。买件绵衣过寒,却不是好!”

这些小妖,既然在黄狮精手下,按原著的描述,无非是狼虫虎豹,居然过冬怕冷,无论是虎皮、狼皮、狐狸皮,这都是过冬的大利器呀,原来的皮哪里去了?而且大王居然不发棉衣,还得想着办法抠银子,去人类社社会买,而且也确实可以随随便便去人类市场上喝酒买东西,街上的人也不觉得奇怪。所以这种妖精,和占山为王的人类强盗也没有什么区别。可以理解为作者写的时候,就写的是市井风情,没把他们当作妖怪来写。
这里的“花帐”是以无作有,以少报多的假帐。落,就是捞、赚的意思。《笑林广记》卷三“裁缝”:
太守命法官祈雨,雨不至,太守怒,欲治之。”法官禀云:“小道本事平常,不如请裁缝最好。”太守曰:“何以见得?”答曰:“他要落几尺就是几尺。”


两个小妖,两件棉衣,花二三两银子。这个贫道没有找到明代的物价,倒是清代阿桂《军需则例》:“每名给安家银五两,棉衣银一两。”看来一件棉衣也就是1两银子,合300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马和猪羊不一样,不是用来吃肉的,而是军事物资。孙悟空在灭法国的柜子里,和猪八戒故意算账:
行者捣鬼道:“我们原来的本身是五千两,前者马卖了三千两,如今两搭联里见有四千两,这一群马还卖他三千两,也有一本一利。够了!够了!”

本身,就是本钱。一匹马大概多少钱呢?明代的马价,也是有变化的。总的来说,天下太平的时候,马就便宜。永乐时期,一匹马才卖4两银子(1200元),相当于一辆入门级的山地自行车。后来越来越贵,可能是和边疆打仗有关。嘉靖时期,一匹马要卖13-18两银子(3900-5400元)。《明世宗实录》卷四九二载,嘉靖四十年正月,巡按直隶御史建议平抑马价,“请以江南江北马匹尽折准改折每匹马征银二十四两”。24两就是7200元了,可以买辆摩托车。
《西游记》最终成书是明代的中晚期了。这个时候,马价早已涨到20两甚至30两了。所以孙悟空说他们有“百十匹”马,可“卖三千两”白银,折每匹三十两左右,这和嘉靖中二十四两的马价是基本相当的。


宴席和嫖妓
赵寡妇道:“我这里是上、中、下三样。上样者:五果五菜的筵席。狮仙斗糖桌面,二位一张,请小娘儿来陪唱陪歇。每位该银五钱,连房钱在内。”
行者笑道:“相应(合适,便宜)阿!我那里五钱银子还不勾请小娘儿哩。”
“中样的:合盘桌儿,只是水果,热酒筛来,凭自家猜枚行令,不用小娘儿,每位只该二钱银子。”行者道:“一发相应!下样儿怎么?”
妇人道:“不敢在尊客面前说。”行者道:“也说说无妨。我们好拣相应的干。”妇人道:“下样者:没人伏侍,锅里有方便的饭,凭他怎么吃,吃饱了,拿个草儿,打个地铺,方便处睡觉,天光时,凭赐几文饭钱,决不争竞。”

这个价格,真算便宜的了。据《金瓶梅》第十六回反映的明代物价水平,西门庆、谢希大、祝实念、孙天化等十个朋友,做生日宴,用银五两,合每人五钱。还请两位“小优儿”(男优)弹唱助兴,每人二钱。这还没有房钱呢,所以孙悟空自然说便宜。
灭法国还涉及到妓女的出台服务:


寡妇道:“我小庄上几个客子送租米来晚了。因客官到,没人使用,教他们抬轿子去院中请小娘儿陪你们。想是轿杠撞得楼板响。”行者道:“早是说哩。快不要去请。一则斋戒日期,二则兄弟们未到。索性明日进来,一家请个表子,在府上耍耍时,待卖了马起身。”寡妇道:“好人!好人!又不失了和气,又养了精神。”

这里的“去院中”,当然是指妓院。又如《水浒传》第六十九回:“(史进)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交。”这里可以看出,酒店服务是非常周到的,不用客人关照,只要说一句“将上样的安排来”,那办酒席,请小姐都是现成的!如果不是孙悟空拦着,一会儿4个小姐就抬来了!
孙悟空还说:“我那里五钱银子(约150元)还不够请小娘儿哩。”这其实说的也是明代的物价。例如《金瓶梅》里与妓女歇宿一夜,约一至二两,合今天的300到600元。如果是包月套餐,就便宜些,20两可以办理,折合一天也得180元。但要是哪天不去,这天的180元就白扔了。

但这是相对好一点的,低级的地方,例如明陈大声《嘲北妓》:
门前一阵骡车过,灰扬。那里有踏花归去马蹄香?……行云行雨在何方?土坑。那里有鸳鸯夜宿芙蓉帐。五钱一两戥头昂,便忘。那里有嫁得刘郎胜阮郎。
可见五钱到一两的价格(150-300元),也就是到土炕上过过夜,就是所谓的“窑子”。贫道在百度上搜了下《偷拍东莞地下妓院 150元能找两姑娘》,可见今天的色情服务的价格,恐怕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起码也是和明代持平。这么打击那么打击,从业人员反倒是多了,而不是少了。


好为人师和钉耙宴
玉华州的故事,基本上就八到这里,但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在这里为什么要搞出一窝狮子精来。想想放在哪里写都不合适,姑且放在这里。其实原著早有交代,孙悟空去请救苦天尊,遇到广目天王:
天王道:“西天路不走,却又东天来做甚?”行者道:“西天路到玉华州,州王相款,不期被怪。今访着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乃怪之主人公也,欲请他为我降怪救师。”天王道:“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行者笑道:“正为此!正为此!”

这里其实已经把这一回的目的写明了。这一堆狮子精,也是概念性的妖怪。作者的出发点,就是要批判一下“好为人师”的这种毛病,才捏出一堆狮子精来与唐僧师徒为敌。师和狮,本来是同音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字,因为狮子原本就写作“师子”,后来才加了犭旁。雕塑绘画里,画大狮子、小狮子,也借古代的官名叫“太师”、“少师”,取个吉利的意思。例如清《子良诗存》:
戏题狮图(画大小狮各一,俗好悬挂此图,取太师少师吉语也)。


孟子就批评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想为人师,就会傲慢自大,止步不前了。所以黄周星评这一回说:
以为师而召狮,又以召狮而兴师,师与师相寻不已。向使弢锋敛彩,善刀而藏,安得有此?

这是很能点出这一回的用意的。
另外,玉华州的三个王子,就算是喜欢武艺,使刀枪剑戟才符合他们的身份。老大使齐眉棍,老三使乌油杆棒,或许还说得过去;哪里见过谁家金枝玉叶的王子喜欢使钉耙的!只是因为猪八戒使了一路钉耙,这里为了让猪八戒收个徒弟,也就不好让这位徒弟使别的了。因为如果他使了别的,猪八戒就没法教了。更不能因为这里要照顾二王子的身份,就要把猪八戒整部书的兵器都换掉,这也得不偿失。只好照顾剧情,不免违和一下了。
至于黄狮精弄去了三件兵器,金箍棒、降妖杖和钉耙,为什么不设金棒宴,反而设钉耙宴?其实想想也知道:首先,这三件兵器,神异程度也差不了多少,都是“老君亲手炉中锻”这样的高大上的来历,也都能大能小。其次,金箍棒和降妖杖,本来长得也是相似的。今天沙和尚的武器,是个月牙铲或者叫方便铲(类似黄狮精使的“四明铲”),其实是后代戏曲的改良。他原本叫“降妖宝杖”,就是一根棍子!从外表上看和金箍棒没什么区别。玉华州的大王子齐眉棍和三王子的乌油杆棒,其实也是差不多的东西。钉耙在两根棍子里当然显得突出。所以原著说:


只见正中间桌上,高高的供养着一柄九齿钉钯,真个是光彩映目;东山头靠着一条金箍棒,西山头靠着一条降妖杖。

假如我们知道降妖杖就是一根棍子之后,就会发现,也只有这样摆,三件兵器才显得对称好看。
第三,钉耙宴本身就带有一种喜感,这种喜感是《西游记》时时具有的。黄狮精又不是什么高贵人物,所以黄周星批了一句:
钉耙会名色甚丑,不及黑熊怪之佛衣会多矣。

猪八戒使钉耙,本来就是一个喜剧角色。这样一来,“钉耙嘉会”就具有了好玩逗乐的感觉了。其实《西游记》本来就是一部通俗小说,不用从“钉耙会”里探究什么特别的含意。至于据此又生出一套阴谋论来那就更是一种发挥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1:17: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一讲:为何四木禽星能降三只犀牛,孙悟空倒不行


今天唐僧师徒到了金平府玄英洞。
玄英洞这三个犀牛,是三个很奇怪的妖精。第一没有像金刚琢那样的厉害法宝,第二没有像红孩儿那样的超强技能,可是,孙悟空居然打不过:
孙行者一条棍与那三个妖魔斗经百五十合,天色将晚,胜负未分。只见那辟尘大王把扢挞藤闪一闪,跳过阵前,将旗摇了一摇,那伙牛头怪簇拥上前,把行者围在垓心,各轮兵器,乱打将来。行者见事不谐,唿喇的纵起筋斗云,败阵而走。

这败得也太没品了。和三个大王打到晚上都胜负未分,加上些小妖就败了?
此后孙悟空又把两个师弟叫来,按说两个师弟对付小妖,孙悟空对付三个boss,总可以取胜了吧,可还是不行:


三僧三怪赌斗多时,不见输赢。那辟寒大王喊一声,叫:“小的们上来!”众精各执兵刃齐来,早把个八戒绊倒在地,被几个水牛精,揪揪扯扯,拖入洞里捆了。沙僧见没了八戒,即掣宝杖,望辟尘大王虚丢了架子要走。又被群精一拥而来,拉了个躘踵,急挣不起,也被捉去捆了。行者觉道难为,纵筋斗云脱身而去。

这就更不应该了:孙悟空战三个大王尚且能打平,何以加上猪八戒、沙和尚仍然是打平?加上小妖还是打不过?等于猪、沙二人没起任何作用!虽然说古代小说不大像今天的小说那么注意战力的平衡,但像玄英洞这一回还真少见。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问题:玄英洞这一回,作者就没把精力放在写打戏上,所以连基本的平衡也没有注意维护。
然而更怪的是孙悟空上天去搬救兵,见到太白金星。金星说:“若要拿他,只是四木禽星见面就伏。”四木禽星是二十八宿里的井木犴、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这二十八宿是当年孙悟空的手下败将,起码奎木狼还和孙悟空单独交过手,还是被虐。为什么孙悟空兄弟三人都打不过的犀牛精,这四木一来忽然就完爆了?



四木禽星的逻辑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应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原来,这个故事逻辑是根据“演禽术”而设计的。
演禽术,是用阴阳五行及二十八种动物,与天上的二十八宿配生出二十八个名字。动物可以统称“禽”。天上二十八宿分为东西南北,每一方七个,这七个和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曜、以及七种动物相配。例如:
井木犴:井是南方朱鸟七宿的第一个,木是七曜之一,犴是一种动物。
昴日鸡:昴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个,日是七曜之一,鸡是一种动物。
亢金龙:亢是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二个,金是七曜之一,龙是一种动物。
室火猪:室是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六个,火是七曜之一,龙是一种动物。
如此,将二十八种动物分为四组,再和七曜、二十八宿相配,就可以配出二十八个名字。将这二十八宿通过一定的规则,来配年月日时。不同的年月日时,又预示着不同的吉凶。不同的人,出生于不同的年月日时,可以配不同的星宿。而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有不同的星宿当值,通过分析它们的生克关系,就可以推断出吉凶。
这里还要介绍两本书,一本叫《演禽通纂》,不知作者,相传出于黄帝,其实是宋代以后的算命书,收在《道藏》里,里面讲二十八宿算命,还有十二星座,可见是受了西方的影响的。另一本叫《禽星易见》,是明代的池本理写的,喜欢讲各种禽星的性情、“吞啖”(相当于相克)。



二十八宿里有牛宿,是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中的第二位。《西游记》就是用三个犀牛比作牛宿(这里当然不是二十八宿里的牛金牛)。而井宿、角宿、奎宿、斗宿也有演禽术给配的名字——井木犴、角木蛟、奎木狼和斗木獬。其中,奎木狼与牛宿不合。《演禽通纂》载:“牛角合宫,宗亲丧魄”,“牛见狼惊”。牛、角两宿是不合的。牛见了狼是害怕的。明人池本理的《禽星易见·禽星吞啖》也称:“角亢吞危并食牛。”换句话说,角、亢二宿克制危、牛二宿。《禽星易见·高禽》又说:“井木犴伏一切山水禽”,“角木蛟伏一切水禽并飞禽”,“奎木狼伏一切山禽”。犀牛属山禽,又能行水。所以受四木禽星降伏。
孙悟空和四木禽星对话的时候,有这么一段:
斗木獬、奎木狼、角木蛟道:“若果是犀牛成精,不须我们,只消井宿去罢。他能上山吃虎,下海擒犀。”
这句话的句式,就直接化用的《禽星易见》:“井禽在天号天威星,其状如虎,二十八宿之主,禽星之王也。上山吞虎豹,下水食蛟龙。”


也就是说,井木犴是最厉害的。
今天,我们对这些理论已经不熟悉了,但明代人是熟悉的,作者根据这一套理论,设计出三个犀牛和四木禽星来,一方面是对演禽术知识的一种普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这种把各路知识化到小说里的做法,和荆棘岭作诗、隐雾山豹子精、套用典故的狮子精,其实都是一个路数。但是吧,说实话,贫道个人认为,这种做法虽然有了些质感,但却忽视了故事本身精不精彩,其实更需要高手来点化。玄英洞故事一直是不著名的,当然这个故事出现得比较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说明这个故事虽然在反映明代社会现实上做得不错,但是就故事本身而言,还没有进化到非常精彩的程度,更像作者一厢情愿的游戏。


三个大王
至于这三只犀牛分别叫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这也是非常有文化的名字。这和前天讲到的七只狮子精一样,都是根据各种类书、笔记关于犀牛的典故编出来的。
辟寒大王,原型是唐玄宗时交趾国进贡的辟寒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一:
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也就是说,这支犀牛角有自动加热功能,冬天放在殿里,有暖气袭人。今天看来已经不新鲜了,这不就是个暖宝宝么。
辟暑大王,原型是唐文宗赐臣子李训的辟暑犀。根据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唐文宗召李训讲《周易》,“时方盛夏,遂命取水玉腰带及辟暑犀如意以赐训”。这和暖宝宝的功能正好相反,是降温用的。
辟尘大王,原型是岭南出产辟尘犀的传说。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又有骇鸡犀、辟尘犀、辟水犀、光明犀,此数犀,但闻其说,不可得而见之。”“辟尘犀”下原注:“为妇人簪梳,尘不着也。”也就是说,这种犀牛角做成的梳子,是不会沾灰尘的。


犀牛生态学
太白金星还说了一段普及犀牛知识的话,这段也很有意思:
金星道:“那是三个犀牛之精。他因有天文之象,累年修悟成真,亦能飞云步雾。其怪极爱干净。他的名色也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班犀,又有胡冒犀、堕罗犀、通天花文犀。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似那辟寒、辟暑、辟尘都是角有贵气,故以此为名而称大王也。

这些犀牛的名目,见于《岭表录异》卷中:
岭表所产犀牛,大约似牛,而猪头,脚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较小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点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为毛犀……又有堕罗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


为什么说犀牛有“天文之象”?这个天文之象,其实就是星象。传闻犀牛角中有白星,是天上的星星进入角里。《埤雅》卷三:“世云犀望星而入角,即此也,可以破水。”
也就是说,如果一只犀牛每天站在阳台上看星星,时间长了,一颗星星就会从天上下来,进入它的角里(好浪漫),于是它的角就可以破水。
另外,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是另一种说法:
通天犀乃胎时见天上物过,形于角上,故曰通天。但以月下以水盆映之则知。
假如一只犀牛妈妈怀了宝宝,天上飞过一颗流星,被犀牛妈妈看见了。肚子里的犀牛宝宝的角上,就可以留下这颗流星的印记。然而如果是看见流星雨呢?那就是麻子了?
如果成了通天犀牛,就有了洁癖,喜欢干净,甚至讨厌自己的影子,经常下水洗澡。据说一般的犀牛没有这种习惯。


至于犀牛角能开水道,是怎么个开法?《西游记》里有说:
原来这怪头上角极能分水,只闻得花花花,冲开明路。这后边二星官并孙大圣并力追之。

活的犀牛如此,割下来的犀牛角也是这样,根据《白氏六帖》卷二十九:
得通天(犀角)一尺,刻作鱼,衔入水,水开三尺。

只要用一尺长的通天犀角(看过星星许过愿的),刻成一条鱼的形状,衔着它跳进水里,水就能开出三尺宽的通道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5-18 21:20: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二讲:为什么玄奘西游总要背个大旅行包?


最近热映的《大唐玄奘》,演玄奘法师的黄晓明,他的标志造型,就是背着一个类似今天登山包的东东,高过头顶,一副驴友的样子,上面插一把伞,前面挂一盏灯。还真佩服黄教主的敬业精神,这大包他从离开长安就背在身上,休息的时候就戳在地上,在印度游学的时候就横在大象上,回到长安仍然带着。




这个东西,虽然长得像登山包,其实它的真正名字叫“经箧”或“经笈”,是盛经书用的。当然也可以装别的。然而现在第一个问题来了:难道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真的穷得连匹脚力都没有,必须背着这个大家伙徒步吗?


玄奘法师是取经去的,又不是传经送宝去的,俗话说远路无轻担,几万里路,就算空的也不轻啊。据黄晓明说,这玩意有四五十斤重!拍电影的时候,顾问星海法师尝试要背这个“背篓”,一个不当心就被坠得后仰在地。再说,回来的时候,已经有车马队伍了啊,他取回的经,一共657部,一个人怎么可能背得了!
其实,我们都小看了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了,第一,他路上艰险是艰险,但肯定不会自己折磨自己。第二,他实际上很有钱。《大唐玄奘》电影里,演的是他一直没有马,直到瓜州,一位美女才送了他一匹马。其实玄奘法师没那么苦兮兮的,他一路上一直是有马骑的!
玄奘刚出长安时怎么样,史书上没说。但他走到凉州时,这边凉州总督李大亮不许他走,那边玄奘还在举办大法会。这法会是赚了不少钱的,根据玄奘弟子彦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是第一手史料,以下简称《法师传》):“散会之日珍施丰厚”,金银无数。玄奘法师拿了一半用来“燃灯”,剩下一半,施给凉州的寺院了。“燃灯”,其实就相当于今天的“香火钱”。这笔钱,成了玄奘法师的重要路费,既然“金银无数”,起码一匹马总是买得起的!我们大可放心:我们的玄奘法师聪明得很!绝对不会缺钱花的。没这两把刷子,敢上西天取经?


根据《法师传》,到了瓜州,他“所乘之马又死”,正说明他此前是骑马的。这马死了后,他又连着买了两匹马,一匹自己骑,一匹给收的那个徒弟石盘陀骑,连整套行李都买了,出手阔绰得很!
所以,黄教主在电影里这么一身打扮,当然不能说错,但实际上更是一种电影艺术的需要,看上去很有视觉效果。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这个大登山包样子的“经箧”或者“背篓”,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好回答:背一个大经箧去取经的形象,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熟悉的玄奘形象。因为很多玄奘像,就是这样画的。下面这幅图,是我们从小学就能见到的。它被画在建国以来的各种教科书里,以及和玄奘有关的书籍封面上。这些书无一例外告诉我们,他就是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就是得备这么一身行头的。
然而刚才我们分析过,玄奘法师去的时候是一直骑马的,回来的时候又是有运经队伍的。那么第三个问题又来了:谁告诉我们,这幅图画的这位和尚,就一定是玄奘呢?



有人说:所有的教材、书本都这么写的啊,这还能有问题么?
问题大得很!因为上面这幅图,来自陕西兴教寺的一方石刻,旁边的标题确实是《玄奘法师像》,看样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石刻旁边的小字暴露了问题,“民国二十二年冬月长安李枝生摹绘郭希安刻”,也就是说,这幅图是从别的地方摹过来的!并不是一幅原创的画。

那么,这幅图的底本又在哪里呢?
这幅图的底本在日本!它的原图,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这幅图很著名,还到中国来展览过,构图和兴教寺的这幅一模一样!只是上面的雨伞不知为何被石刻搞没了。



这幅绢本设色的僧人像,是日本镰仓(1185-1333)后期绘制的,当然比兴教寺的早七八百年。但它也是有底本的,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只是它的底本今天已经找不到了。起初很多人(包括笔者)也以为,这幅画画的是玄奘,但后来经过一些学者辨析才发现:这幅画只是画了一位僧人而已,他的穿戴、打扮,其实是日本式的,无论是图上还是别的文献,都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这位僧人的身份。说他是玄奘,是我们后人脑补出来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日本人脑补的。日本这样同样的画不止一张,有的题为《玄奘负笈图》的,是比较晚出的)


其实想一想就知道,这么一身行头,任何人都可以背。比如《倩女幽魂》里张国荣演的宁采臣,一出场还背这么一个盛账本的竹篓呢。这又不是玄奘法师专用的。





日本镰仓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宋代到元代。假如它有中国传过去的底本的话,肯定要更早。于是我们继续追踪,就又会发现,在敦煌绘画中(约相当于唐代),还可以找到这类背这么一身行头的僧人,比如下面这位,他又是谁?





这是大英博物馆藏的一幅敦煌的行脚胡僧像。除了画工和日本那幅不一样外,也是背着包,戴着斗笠,拿着拂尘。只是长了一副中亚人的面孔而已。
甚至在西藏的绘画中,我们都发现了这样背“登山包”、戴个斗笠或雨伞的和尚。比如下面这位:



15世纪西藏行脚僧像

这是15世纪西藏的一幅行脚僧像。也是背着高过头的登山包,戴着斗笠,是一副西藏人的模样。莫非他也是玄奘不成?
有朋友说也有可能啊,玄奘大师这么有名,这么受爱戴,当然各族人民都会画他的像;不同民族的画家,当然会把他画成本族人的样子。但是下边这幅,是我们汉族人画的,难道也是玄奘么?



看箭头,贫僧在这里

这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放大了看得更清楚:





这幅图的出处十分明确,是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一个人物(头上类似小灯的东西,零零碎碎挂了不止一盏),他难道是玄奘?想想也能明白:《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张择端按照汴京城的实景绘制的。唐代的玄奘法师怎么可能穿越到宋代来呢?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行脚僧(也有人说他是卖货的),绝不可能是玄奘。

甚至宋代的雕塑也来凑热闹:





这是国家博物馆藏北宋的一块塔砖。同样是一个和尚,背着“登山包”,戴着雨伞。
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就明白了:这恐怕就是一种绘画题材,画(雕像)里的和尚,都背着这么一身行头。不是说这个造型的,就一定是玄奘!
而且还有个问题,这样的僧人,身边一般都有一只老虎。例如下图,是西藏山南桑耶寺二楼壁画,这位背“登山包”的僧人,身份很明确,是十八罗汉之一,达摩多罗尊者。这位尊者一般的画法,就是右手持禅杖,左手持拂子,身背经箧,头罩华盖,奔走途中,身旁猛虎相随。玄奘法师什么时候养老虎当宠物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17:00 +0800 CST  


事实上,这类绘画(全世界约有二三十种),最早见于敦煌藏经洞,最晚见于元明时期。在这几百年中,全国各地,甚至西亚东亚,都出现了各种各样这样造型的僧人图。这是一种绘画的类别,为了稳妥起见,学界一般称为“行脚僧人图”,或者“伴虎行脚僧图”。这类行脚僧,或因为没钱,或因为专一苦行,或走的路本来也不太远,是不骑马的,所以才会背这个大包。另外,一般情况下,这僧人身边会画一只老虎,是为了表现这位僧人的神通的。只是因为玄奘法师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行脚僧,所以大众凡是看到这样的像,就以为他一定是玄奘了!
最后多说一句:佛藏里公认的玄奘形象,其实是下图这样的。大概是年纪大了,眼角有了皱纹,下巴也有点陷进去了。但这幅图收在《大正藏》图像部,旁边标明了“玄奘”“三藏”的字样,这恐怕才算得上玄奘法师的标准像呢。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17: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三讲:天竺收玉兔是多么的毁三观


今天贫道要八一下天竺收玉兔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如果说现在广为人知,其实是沾的86版电视剧李玲玉的光。如果没有“莎莉哇莎莉哇”和“吼吼哈嘿”这一段唱。“天竺收玉兔”在原著中,其实是一个很稀松平常的故事。不但平常,甚至很多地方都和《西游记》其他文字的整体风格不协调。总而言之,原著这个故事从头到尾,不停地在毁我们的三观。
《西游记》里的女性,其实都是可圈可点的。比如铁扇公主之母性,玉面狐狸之骄纵,女儿国王之原始(指在原著中),蜘蛛精之娇憨,老鼠精之温柔,甚至琵琶精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失为一位好荡妇,以征服禁欲系男生为人生成功之大满足。征服而不成功,毋宁死耳。斯古今荡妇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而这位玉兔精呢?我们一提起来只会想到李玲玉,而对原著中的形象印象模糊。这就是说明原著并没有把她写好,反倒是李玲玉的天竺少女为它提了气。在原著中,整个天竺玉兔精的故事充满了槽点。


这个故事是拼凑的?
首先说,这个故事的逻辑是有问题的。玉兔下凡,是为了报素娥的一掌之仇的。怎么突然劲儿劲儿地招起唐僧来?其实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里的抛绣球选婿,我们在唐僧父亲陈光蕊那一回见过了。下凡了结恩怨,在碗子山波月洞见过了。以一国之力招亲,在女儿国见过了。神仙下凡收妖,在前面许多故事都见过了。如果说一个情节巧合还好,好多情节同时和前面巧合,恐怕这就不能用“不是师兄能犯古,古人诗句犯师兄”来解释了。这一回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创的情节,都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凑过来的。

这个故事,清朝评点《西游证道书》的黄周星也有点看不过,他说:
天竺未尝不乐,但不应有玉兔抛球一事耳。据太阴君之言,则玉兔因素娥一掌之仇而来,与素娥固仇矣,与唐僧则何亲耶?

当然,民间编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各种借鉴,这倒不足为奇。关键是如果能把故事编好也可以,但通篇文字,不仅不好,而且拖沓臃肿,比如第九十四回的诗词、韵文之多,竟然超过了专门谈诗的荆棘岭。


戏不够,诗来凑?
86版西游,还拍了一些续集。这续集不如原来25集正集火,其中有个毛病,就是太喜欢往里面插歌曲。每到剧情有了转折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插一首歌。比如真假美猴王时唐僧赶走孙悟空,比如莫名其妙地插入了一个孔雀公主,又莫名其妙地插入了几首歌。按说往情节里插歌,并不是不允许。但插得太硬太暴力,那就是欺负观众了。





其实这也不是今天电视剧的毛病,古代通俗小说,写不出什么故事来,一样会插东西,凑字数。当然不是歌曲,而是拿诗词来凑。可是拿诗来凑也可以啊,就像荆棘岭那一回,是专门为写诗开的一回,还算自然。四个树精的诗,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还是吟咏出了本色——至少,我们还记得住他们。
而玉兔精这一回,不知怎么搞的,连篇累牍地插诗词,甚至比荆棘岭那一回还要多!这就太过分了。我们不妨看一看。


一行君王几位,观之良久。早有仪制司官邀请行者三人入留春亭,国王携唐僧上华夷阁,各自饮宴。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坐间见壁上挂着四面金屏,屏上画着春夏秋冬四景,皆有题咏,皆是翰林名士之诗。

《春景诗》曰:周天一气转洪钧,大地熙熙万象新。桃李争妍花烂熳,燕来画栋叠香尘。
《夏景诗》曰:薰风拂拂思迟迟,宫院榴葵映日辉。笛玉音调惊午梦,芰荷香散到庭帏。
《秋景诗》曰:金井梧桐一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燕知社日辞巢去,雁折芦花过别乡。
《冬景诗》曰:天雨飞云暗淡寒,朔风吹雪积千山。深宫自有红炉暖,报道梅开玉满栏。
那国王见唐僧恣意看诗,便道:“驸马喜玩诗中之味,必定善于吟哦。如不吝珠玉,请依韵各和一首如何?”于是唐僧竟然要来文房四宝,写起诗来:
和《春景诗》曰:日暖冰消大地钧,御园花卉又更新。和风膏雨民沾泽,海晏河清绝俗尘。
和《夏景诗》曰:斗指南方白昼迟,槐云榴火斗光辉。黄莺紫燕啼宫柳,巧转双声入绛帏。
和《秋景诗》曰:香飘橘绿与橙黄,松柏青青喜降霜。篱菊半开攒锦绣,笙歌韵彻水云乡。
和《冬景诗》曰:瑞雪初晴气味寒,奇峰巧石玉团山。炉烧兽炭煨酥酪,袖手高歌倚翠栏。
好了,再写估计大家都不耐烦了。觉得贫道是在凑字数。可是,原著确确实实就是这样让人不耐烦啊!这前前后后八首诗和情节有什么关系呢?而且刚才明明说了:“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怎么一转眼又诗兴大发,“袖手高歌”起来了,唐长老这心也太大了!


况且,这几首诗也不像他的风格啊。又是“海晏河清”,又是“黄莺紫燕”,最后一句,居然“袖手高歌倚翠栏”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还真不如荆棘岭那一句“禅心似月迥无尘”呢!
然而,对读者的折磨还没有完!作诗刚结束,唱曲又开始了!国王请唐僧吃饭,宴席还没开始,忽然娘娘有请。我们本以为国王说几句家常话,就赶紧出来招待客人吧。结果忽然来了一句“有《喜会佳姻》新词四首为证”,不管我们乐不乐意,四首歌词就抛过来了:
《喜词》云:喜!喜!喜!忻然乐矣!结婚姻,恩爱美。巧样宫妆,嫦娥怎比。龙钗与凤钗,艳艳飞金缕。樱唇皓齿朱颜,袅娜如花轻体。锦重重,五彩丛中;香拂佛,千金队里。

《会词》、《佳词》、《姻词》贫道就不引了,再引就真的引起民愤了。《会词》就是会!会!会!……《佳词》就是佳!佳!佳!……《姻词》就是姻!姻!姻!……
所以清黄周星《西游证道书》里,也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这几首无聊透顶的《喜词》、《会词》、《佳词》、《姻词》统统删掉,一概不留。所以《西游证道书》的文本和世德堂《西游记》的文本,这一段是大大不同的。


不但如此,黄周星还开启了毒舌模式,吐槽说:
如此宠遇,何异太白之沉香亭?但诗不堪与《清平调》作仆,奈何!

意思很明白了:给李太白提鞋都不配!
另外,这一回开始的时候孙、猪、沙三人见了国王,忽然一改风格,一个个地上来介绍自己的身世。孙悟空讲完了猪八戒讲,猪八戒讲完了沙和尚讲,每段都二百来字。这也有凑字数的嫌疑。因为剧情都到了90多回了,观众谁还不知道这三位爷的来历?
月里嫦娥有许多位?


这一回更可怪异的事情,是八戒的老情人忽然大变画风:
孙大圣厉声高叫道:“天竺陛下请出,你那皇后嫔妃看者。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妹乃月里嫦娥。这个玉兔儿却是你家的假公主,今现真相也。”
猪八戒动了欲心,忍不住,跳走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行者上前,揪着八戒,打了两掌骂道:“你这个村泼呆子!此是甚么去处,敢动淫心!”八戒道:“拉闲散闷耍子而已。”那太阴君令转仙幢,与众嫦娥收回玉兔,径上月宫而去。

行者回头看时,原来是太阴星君,后带些姮娥仙子。

也就是说,这里屡屡说“众嫦娥”,带些“姮娥仙子”,“两边的仙妹(按:当作姝)乃月里嫦娥”,明明说的是嫦娥有许多人!搞得嫦娥像月宫里的宫女一样。而八戒抱住的这位,又叫“霓裳仙子”,显然是“嫦娥们”中的一位了!
嫦娥从古到今就是一位,从来没有许多位。这个较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的故事,很多朋友从小就知道:后羿去找西王母,要来了不死药,还没吃,结果他的妻子姮娥偷吃了,飞到月亮上去了。姮娥,又写作恒娥, 因为汉文帝刘恒的名字里有个恒字,所以要避讳,改称“常娥”,也写作“嫦娥” 。就算汉语里没有单复数,后羿也就这一个老婆,她在人间就叫姮娥或嫦娥,到了月亮上名字都没改过。难道怀了后羿的种,到上面生出许多小嫦娥来?这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嫦娥神话,包括明清小说,从《女仙外史》到《镜花缘》、《聊斋志异》,嫦娥也都是一位。说明月里只有一位嫦娥是共识。《西游记》前面说猪八戒“只因带酒戏弄嫦娥”,“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等等,看文义也应该是一位而不是许多位中的一位,因为并没有特意说明,更没有另有一个霓裳仙子。何以这里猪八戒的老情人突然变成了“众嫦娥”中的“霓裳仙子”?只能说这篇故事是后添出来的。
唐代传说,道士叶法善引唐玄宗登上了月球,听了天上的仙乐,回到人间就谱成了《霓裳羽衣曲》。这个故事在唐五代很流行。“霓裳仙子”的名号应该就是根据这个传说造出来的。然而《西游记》里的嫦娥从一位变成许多位,却是这个传说的一股支流甚至可以说是误会。月宫里除了嫦娥之外,还有许多仙女,逻辑上当然说得通。根据《太平广记·罗公远》,唐明皇上月宫后:
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


这本来是说的许多仙女,穿着白衣服而已。并没有说她们都是“嫦娥”。同时敦煌的《叶净能诗》:
又见数个美人,身着三殊(铢)之衣,手中皆擎水精之盘,盘中有器。

这也只不过说是数个美人而已,也没有说她们都是“嫦娥”。但到了《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居然变成:
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來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

麻烦就出在这里,因为不凑巧的是素娥又是嫦娥的代称。《文选·月赋》李周翰注:
常娥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故云素娥。
《月赋》比《龙城录》早得多,等于《龙城录》盗用了“素娥”这个名词。但《龙城录》的意思,似乎很含混,并没有指定素娥就是嫦娥,可能就是指一群穿白衣服的仙女而已。但到了《西游记》里,居然把两个概念混同了,连ctrl-c带ctrl-v搞出十几个来,他倒不嫌便宜。然后还不嫌乱,从嫦娥之外,又单独编出一个“素娥”来,作为天竺公主的原身。然后又在这些“嫦娥”(素娥)上面,搞出一个太阴星君来,这就把这个传说彻底搞乱掉了。


然而这部《龙城录》,却是彻头彻尾的一部伪书。这部书据传是柳宗元写的,其实是假托的,很可能就是宋代人编的。这一点贫道的朋友罗宁兄已经专门写过文章辨明。

五代和宋代人为什么伪造这种典故?说到底是一种不好的风气。因为当时人写诗写文章,必须用大量的典故,诗文才显得有学问。没有典故怎么办?那就伪托古人的名字编典故书。这就好比今天网络上好多“知识”,什么光绪皇帝的讲话,各路神仙的来历,其实也多是编造出来的,故意不说出处,有些大咖还信以为真了!
谁告诉你月中玉兔一定是母的?
我们人类看待不同的小动物,总有一些特定的印象:比如童话里写到小熊、小狗、小马,基本是照着男孩子写的;比如写到小鸟、小鹿、小猫,基本上是照着女孩子写的。孙幼军先生有篇童话《小狗的小房子》,里面就把小猫拟人成女孩,小狗拟人成男孩。小男孩要照顾保护小女孩。其实什么动物都有雌有雄,只是这些动物,外表上的雌雄不易分辨,人类印象深刻的只是它们的性格。所以凡是有力量的、活跃的,就容易写成男孩;凡是温顺的,灵巧的,就容易写成女孩了。
兔子是比较温顺的动物,所以容易被编好女孩。前苏联动画片《兔子等着瞧》里,兔子的配音演员是克拉拉·鲁米扬诺娃,这也是一只母兔子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20:00 +0800 CST  
古人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说法中,他们也把所有的兔子看作是女性的,然而唯独有一个例外,就是月里的这只兔子,偏偏是公的!例如:
天下之兔皆雌,惟顾兔为雄,故皆望之以禀气。(顾兔即月中玉兔,阴精所积。见《尔雅翼》)

世兔皆雌,惟月兔雄尔,故望月而孕。(《后山谈丛》)
甚至还有人写诗:
雄兔在月中,雌兔长相望。月中不顾侬,孕子何由两。

也就是说,在我国传说中,人间所有的兔子都是母的,它们要生小兔子,就要晚上拜月亮。望着月中玉兔一拜,就怀孕了。然而生的小兔子还是母的。天上这只玉兔,是人间一代一代所有兔子的爸爸!



当然劳动人民都知道兔子是有公有母的;就是读书人,在脱离了神话传说的语境下,当然也知道人间兔子是有公母的,否则就不会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样的诗了。但月中的这只玉兔,本来就是一个神话传说。当进入到神话的逻辑里面,它就是公的了!
这个梗,还真不是今天我们牵强附会。因为明代《西游记》刚出版的时候,就有人吐槽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贽(也有人说是叶昼伪托的,总之不会晚于明末)。他评这一回说:
向说天下兔儿俱雌,只有月宫玉兔为雄。故兔向月宫一拜,便能受孕生育。今亦变公主,抛绣球,招驸马,想是南风大作耳。今竟以玉兔为弄童之名,甚雅致。书罢一笑。
南风,就是男色。清褚人获《坚瓠五集》卷三:
美男破老,男色所从来远矣…… 闽、广两越尤甚。京师所聚小唱最多,官府每宴,辄夺其尤者侍酒,以为盛事,俗呼为南风。

所以金大侠《笑傲江湖》一开头就有这么一段:
那姓余的年轻汉子笑道:“贾老二,人家在骂街哪,你猜这兔儿爷是在骂谁?”林平之相貌像他母亲,眉清目秀,甚是俊美,平日只消有哪个男人向他挤眉弄眼的瞧上一眼,势必一个耳光打了过去,此刻听这汉子叫他“兔儿爷”,哪里还忍耐得住?

林平之也正是闽、广一带的人。用兔子、兔儿爷称呼小白脸的,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李贽的评点中我们又可知道弄童也可叫“玉兔”。然而这样一来唐僧是攻方,玉兔是受方了?
所以如果不是另有深意的话,那么只能说这位作者没大考虑玉兔是公兔子的这个典故,或者根本不知道。
以上吐槽了这么多,并无意否认《西游记》总体的价值。贫道一直强调,阅读名著,要平等地去看待它的。好的地方自然说好,不好的地方自然说不好。这才是真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见到名著的大名头,就不敢说一句否定的话,这是不合适的。《西游记》是一部长期积累、杂凑而成的书,并不是某个人一次写成的。这一点贫道反复说过。它的作者是一个人(例如吴承恩)的可能性很小。这一回就暴露了这一点,很可能是某个作者后编造出来,用来充难数、凑回数的,因为它的写作风格和此前的很多故事太不相似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20: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四讲:一个吃货眼中的《西游记》


连载快结束了,但有一个话题一直没有来得及写,这就是西游的美食。只是这个话题讲起来太散乱,都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大致归纳一下,可以分素斋、面食甜点、野菜、饮品四个方面。下面就一个一个地讲一下。
素斋的食材
唐僧师徒是僧人,整部《西游》注定和肉食无缘。其实贫道觉得吧,素菜并不代表不好吃。素食自有美味,是肉食比不了的。
素食里,贫道最喜欢吃的是土豆。唐僧师徒如果吃素,按今天来讲,最方便、解饿、好吃的东西也莫过于土豆。土豆炖豆角、薯片、薯条、土豆泥……哪样不好吃?然而,整部《西游》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吃土豆。究其原因,是土豆传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晚。学界一说顺治年间,一说康熙年间,最早的说法,也不过是明万历年间。即便传入了,也没有广泛种植,所以成书于明嘉靖、万历之间的《西游记》当然不会有土豆了。


但唯独有一处可疑,这就是镇元大仙的菜园子。里面种的菜是:
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葱蒜芫荽韭薤,笋薯瓜瓠茭白。窝蕖童蒿苦藚,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按:当作芋)头埋,红苋青菘紫芥。
这里还真提到了“薯”。有人说是土豆,但是未必是“马铃薯”,因为明代以前提到吃的“薯”,多数指薯蓣,也就是山药。和今天所说的“番薯”、“地瓜”是两种东西。
但是奇怪的是,前几天看的电影《大唐玄奘》里,有一个镜头。这就是玄奘在玉门关过五烽,守将王祥给玄奘法师吃的东西。贫道看来看去,觉得很像土豆。如果真是,那是不应该的。



另外镇元大仙的这一堆蔬菜都是什么呢?莙荙,就是“莙荙菜”,又称菾菜、甜菜。苦藚,今天叫苦荬菜。菘,就是白菜。看来五庄观是不忌五辛的,因为葱、蒜、韭都种。其他的大家基本都知道,就不一一解释了。
《西游记》里常吃的素菜,莫过于下面这样的:
令弟已是死了,不必这等扛丧,快些儿刷净锅灶,办些香蕈、蘑菰、茶芽、竹笋、豆腐、面筋、木耳、蔬菜,请我师徒们下来,与你令弟念卷《受生经》。
那八戒那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也不管甚么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骨辣噇了个罄尽。
荤有猪羊鸡鹅鱼鸭般般肉,素有蔬肴笋芽木耳并蘑菰。
说不尽蘑菰木耳、嫩笋黄精,十香素菜,百味珍羞。


最常见的就是菌类、竹笋、木耳、豆腐、面筋这几样。而且,吃笋特意要“闽笋”,在灭法国:
那妇人越发欢喜,跑下去教:“莫宰!莫宰!取些木耳、闽笋、豆腐、面筋,园里拔些青菜,做粉汤,发面蒸卷子,再煮白米饭,烧香茶。”

闽笋到今天也是非常有名的,产于武夷山区。但是卖到外地的,一般都是笋干。挖出鲜笋后,经木榨、炭烤、蒸煮、压片、烘干等工艺,前后历时约45天。上等的闽笋呈金黄色半透明,肉厚而脆嫩,能炒能拌能煲汤。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菜二·竹笋》:“南人淡干者为玉版笋、明笋、火笋,盐曝者为盐笋,并可为蔬食也。”



闽笋煨龙骨

明清时,福建做闽笋生意的甚至成立了商会,这就是笋帮公栈。凡收购笋干、签订合同、商讨价格、入股聚资均在此进行。可见其生意规模之大。



永安市笋帮公栈,始建于顺治三年(1646)

《西游记》作为民间读物,想象大唐的御膳房做出来的素菜又是什么呢?其实也不过如此。
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菰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美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菜菔,芥末拌瓜丝。几盘素品还犹可,数种奇稀果夺魁。核桃柿饼,龙眼荔枝。宣州茧栗山东枣,江南银杏兔头梨。榛松莲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齐。橄榄林檎,蘋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杨梅。

其实也不过是蔓菁、芋头、蘑菇而已。蔓菁(或芜菁、大头菜)这种东西,曾经是古人的主要蔬菜,甚至进入到主食的领域,荒年也指着它度过。今天我们各种营养的食品太多了,所以芜菁吃得少了,不过有时候当咸菜吃。有些地方还吃芜菁饭,和烂煮蔓菁是一种做法。在大唐御膳房的宴席上竟然是第一道菜,这说明《西游记》还是一套民间思维。今天就连天下美食这种网站,也搜不出几种来。好容易在佛教素食网站找了一盘“味噌芜菁”,发上来看看。





味噌芜菁

值得注意的唐太宗御膳房里,还有一道“蕨粉”,这个其实就是蕨根粉,是从野生蕨菜的根里提炼出来的淀粉。是把蕨菜根洗涤、捣碎、过滤、晒干而成的。今天饭店里也都能吃到。今天当然当小菜吃了,过去可是救荒的东西。清朝贵州人龙绍讷甚至有一篇《蕨粉赋》,专门讲饥民是怎么靠蕨根粉度过灾荒的。这些东西能上《西游记》御宴的席面,足见其不脱底层社会的气息了。


面食和甜食
吃饭除了蔬菜还要有主食和甜点,这里《西游记》也写了不少,比如:
琼膏酥酪,锦缕肥红。宝妆花彩艳,果品味香浓。斗糖龙缠列狮仙,饼锭拖炉摆凤侣。(朱紫国)
蒸酥蜜煎更奇哉,油札糖烧真美矣。(玉华州)

那呆子还变做老君。三人坐下,尽情受用,先吃了大馒头,后吃簇盘、衬饭、点心、拖炉、饼锭、油煠、蒸酥,那里管甚么冷热,任情吃起。(车迟国)

这里的拖炉就是“拖炉饼”,一种小酥饼,用两只炉子上下放置烤制。据说张家港一带今天仍然盛行。饼锭就是圆形小饼。油札、油煠都是油炸的意思。


“斗糖龙缠列狮仙”是什么意思?斗糖龙缠,即斗糖斗缠。其实是一种带造型的甜点。例如明海瑞《备忘集》卷五的在南直隶巡抚任上的《督抚条约》,就禁止过这种东西,如:
忠靖凌云巾、宛红撒金纸、斗糖斗缠、大定胜饼桌席……凡属奢侈之物,法当严禁。

海瑞当然是明代的大清官,看不惯的事很多。像他这种《督抚条约》,当然,本意是很好的。比如“官吏不得出郭迎送”、“各属官俱用本地服色见”,“本院到处不用鼓乐”,“所在县驿俱不许铺毡结彩”。然而有些地方也未免太过苛细,比如“各官参见手本”用价廉草纸,前后不许用纸壳,不许留空白。经济发达地方招待,不许超过三钱银;不发达地方不许超过二钱银等等。制度细到这种程度,执行起来到底怎么监督、怎么实施,恐怕就是个麻烦事。难道还得天天盯着手本不用纸壳?最后一页没有空白?别的工作还做不做了?


明代中期,经济发达,自然民间想方设法开发许多新产品出来。像“撒金纸”(也叫“洒金纸”),书画里很常用的。那种带硬纸壳的手本,也都是在“香蜡店”做好现成的卖的。今天书画店也卖这种空白册页。这类东西当然一生产就是一大批,假如都像海瑞规定的那样“府县官即当责令制卖之家不复制卖”,岂不是巨大浪费?这简直是就是砸人商铺的饭碗,让人家喝西北风!
《西游记》里的这种“斗糖狮仙”,就是海瑞看不惯的一种。然而这也不是帝王家的专利。在灭法国,每人五钱银子(约合150元)的宴席,标配就是“五果五菜的筵席。狮仙斗糖桌面”,外加房钱和“小娘儿”陪唱陪歇。说实话根本不贵,今天在味多美买一个大蛋糕也得100多!大概是做起来比较麻烦,《格致镜原》卷二十三:
缠糖或以茶、芝麻、砂仁、胡桃、杏仁、薄荷各为体缠之。

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养生部》糖缠制法:
凡白砂糖一斤,入铜铁铫中,加水少许,置炼火上镕化,投以果物和匀,速宜离火,俟其糖性少凝,则毎颗碎析之,纸间火焙干。


狮仙,也叫兽糖,用模具浇成的狮子、八仙形状的糖果,现在称糖人、糖狮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白糖附造兽糖》:
凡造兽糖者,每巨釜一口,受糖五十斤……下用自风慢火温之,看定火色,然后入模。凡狮象糖模,两合如瓦为之,杓泻糖入,随手覆转倾下。

把模子去掉,就露出造型了。宴席时摆在桌子上,既可观赏,也可食用。除了走兽外还有“鸳鸯锭”,就是做成鸳鸯的形状。其实明朝人和今天我们的心态很相似,既追求好吃也追求好看。都按海大人的要求,今天的味多美、好利来、龙凤呈翔就都不用开了!


野菜
《西游记》里最奇特的,就是唐僧师徒在隐雾山救了一个樵夫,樵夫为他们上了一桌野菜席:
嫩焯黄花菜,酸虀白鼓丁。浮蔷马齿苋,江荠雁肠英。燕子不来香且嫩,芽儿拳小脆还青。烂煮马蓝头,白熝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熟烂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窝螺操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品青香又滑腻。油炒乌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实清华。看麦娘,娇且佳;破破纳,不穿他;苦麻台下藩篱架。雀儿绵单,猢孙脚迹,油灼灼煎来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灯蛾儿飞上板荞荞。羊耳秃,枸杞头,加上乌蓝不用油。几般野菜一餐饭,樵子虔心为谢酬。

当然不可能一顿就上这么多野菜,这只能说是作者在故意摆(或普及)野菜的知识。其实这里提到的当时常见野菜,均见于明王磐《野菜谱》记载。这里仅就《野菜谱》的记载举几个例子:
白鼓丁,即蒲公英。
马齿苋,常见野菜。又称长命菜、五方草等。
雁肠英,即繁缕,又称鹅肠菜、雁肠子。“二月生如豆芽菜,熟食之;生亦可食”。
燕子不来香,“可熟食。燕来时,则腥臭不堪食,故名”。
芽儿拳,“正二月采,熟食”,又“芽儿拳,生树边,白如雪,软似绵”。
马蓝头,又称马拦头、马兰头、马菜。“二三月丛生。熟食。又可作齑”。《随园食单》:“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
狗脚迹,一茎五叶,味淡涩。“生霜降时采之,熟食。叶如狗印,故名”。
破破纳,即婆婆纳。“腊月便生,正二月采,熟食。三月老不堪食”。
枸杞头,即枸杞的嫩芽。“村人呼为甜菜头。春夏采嫩头,熟食。秋实,即枸杞子。冬采根,即地骨皮”。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23:00 +0800 CST  
饮品
最后简单说一下《西游记》中的酒。
《西游记》中经常涉及到两个概念,荤酒和素酒。比如老鼠精给唐僧喝酒,唐僧默念道:
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

食物分荤素,酒为什么也分荤素呢?难道荤酒是肉酿的?这里的荤和素,并不涉及原材料,而涉及喝下去的效果。据周岩壁先生《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素酒与荤酒》:
从效果上说,素酒就是不会使饮者沉醉乱性的酒。从品性上说,就是酒精度较低,没有辛辣的过强刺激性味道。具有这样品性的酒,往往是甜酒。比如米酒或葡萄酒。 所以,从滋味上讲,葡萄酒和糯米酒都属素酒。

贫道认为这个说法是靠谱的。因为第82回有一句:“他(孙悟空)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钟”,可见唐僧也是不忌酒的。葡萄酒度数低,喝了不至于醉。佛教五戒:杀、盗、淫、妄、酒。贫道常听法师说:前四条是根本戒,酒戒是“遮戒”。理论上说,只喝酒并不是什么罪过,但酒可以使人乱性,所以也算在五戒之内了。
另外,历史上的玄奘法师,路上经常喝“蒲桃浆”。例如在突厥叶护可汗那里:
可汗共诸臣使人饮。别索蒲桃浆奉法师。于是恣相酬劝。
可见玄奘法师喝的是葡萄汁,也在酒场上“恣相酬劝”起来了。又如《大唐西域记》:
沙门婆罗门饮蒲桃甘蔗浆,非酒醴之谓也。

蒲桃就是葡萄。蒲桃浆就是葡萄汁,而葡萄汁正是葡萄酒的原料。葡萄是很容易发酵的,尤其是可汗临时找来的那种“蒲桃浆”,里面带点酒精,其实是免不了的事。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25: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五讲:《西游记》里是怎样出警抓人的?


铜台府监禁这一回,写的是寇员外招待唐僧师徒四人,临行时鼓乐欢送,结果露了富,招来了强盗。强盗把寇员外打死,劫走了家财。寇家反倒诬告唐僧师徒,说他们是强盗。孙悟空显法力,辨别冤屈,并从阴曹地府带回了寇员外的灵魂,使他死而复生。这一回完全没有妖魔鬼怪,倒是写了很多明代的司法制度,不妨八一八。
原告起诉
比如写寇洪被强盗打死后。寇家商量着要告状,这第一步,先得写状子,寇家兄弟说:
母亲既然看得明白,必定是了。他四人在我家住了半月,将我家门户墙垣、窗棂巷道,俱看熟了。财动人心,所以乘此雨夜复到我家,既劫去财物,又害了父亲,此情何毒!待天明到府里递失状坐名告他。

所谓的“失状”,就是指告发偷盗、抢劫案件的状纸,还得附上财物清单。明代有位大臣佘自强,曾任陕西巡抚,对司法这一套很熟,他有一部《治谱》,就是专门记载怎么办案的,可以和《西游记》比照着读一读。例如“盗后立案”:


凡一村之内,有一家被盗,保正人等,星夜报官。失主即补失状。

有的失主不敢告,怕强盗报复,这时就需要地方保正出面,督促失主写失状上报。失状的内容包括:
入门出门形状,描述强盗进门后一直到出门都干了什么。

劫去赃物的清单。
金银首饰,需要说明式样。
衣服器皿,需要说明颜色、新旧。
银子,要说明大锭还是散碎银两。
要说明是打劫的还是偷盗的。
所以这里寇家的失状写道:“唐僧点着火,八戒叫杀人。沙和尚劫出金银去,孙行者打死我父亲。”正是失状要求的“入门出门形状”。
也有编造失状的,《治谱》里就记过,有个人和别人斗殴,不小心把对方杀了,就写了一张失状,说死的这个是强盗,因为抢钱才把他打死的。这里的寇家失状,也是编造的。所以,失状虽然是一手的资料,但地方官要格外注意。



公堂告状
《西游记》里写刺史姜坤三坐堂问案。
当时坐了堂,发放了一应事务,即令抬出放告牌。这寇兄弟抱牌而入,跪倒高叫道:“爷爷,小的们是告强盗得财杀伤人命重情事!”

这里的“放告牌”,就是官府用于接受民众告状的牌子。元明杂剧老爷坐堂,经常有“抬出放告牌去”这样的话。牌置于衙门外,告状者抱牌而进,方可受理。余自强《治谱》卷二“置放告牌”:“凡告衙门人首衙门弊者,抱此牌进,余仿此。”
据弘治《常熟县志》记载,县衙里的这种放告牌只有一面,就有点像今天立案大厅取号机。只有抱着牌子上公堂,老爷才会问案。有人抱进去了,后面再来的人就不能再抱,只能等着这一起审完,放出来,放告牌才能重新使用。


老爷抓人
《西游记》里的姜老爷,接到状子就马上下令抓人,抓来就一通打。其实根据《治谱》,凡告失状后,还有一个查看现场的环节。要么自己去,要么委派捕盗官去被盗地方,先审街坊四邻,问清楚,是明火执仗,还是暗进暗出,邻居们知不知道,是偷抢了一家还是多家。这些都得和原告的诉状对得上才行。否则怎么判断是不是编造的?当然《西游记》不是侦探小说,可以不在乎这一点,一些无关大雅的刑侦环节省略过去也就得了。
在明代久经官场的人都了解:真正知道强盗底细的,其实是衙门里的捕头。所谓“捕役,盗之窟穴也”。每个资深的捕头,除了那点工资之外,每月都有一笔“月钱”,这钱是哪里来的?当然是惯盗们孝敬的。这种惯盗,捕头们都是门清门清的,就是用来养着收孝敬的。所以《治谱》说了这样一段话:
凡属真正惯盗。此辈(指捕头)岂惟不拿,且从而庇护之。养为赚钱之资。甚至有泄机于彼,而使远逃潜踪。地方大盗生发,失财果多,待失主递失状后,有司宜差着实人乘夜呼唤积年老捕。老捕家如有踪迹可疑之人,一便擒来审问,甚至有随身之赃一时并获者。

遭了盗抢,第一时间竟是去资深公安干警家里抓人,往往一抓一个准。说实话,贫道看到这,不得不给这位陕西巡抚点个赞,这就是工作经验!


警匪一家,只要监管不力,古今中外其实都差不多。今天能怎样?只是有意思的是,这些话是堂堂陕西巡抚作为工作经验,写在自己的公开出版物里的。今天的某省长或某公安厅长出的书,能有或敢有这样的内容么?比如介绍工作经验来一句:“出了盗案,到某大队长家抓人”?
但是,如果在这种老捕头家抓不到人,就每三天一催。只要人赃俱获,就拿赃款一半赏捕头,这就是所谓:

每三日一比(催逼),如拿获真盗,起获真赃,即将失主获赃分半给赏,吩咐谆切,着实力行。

原来干警的奖金是不用动国家财政的……所以《西游记》里“那刺史端坐堂上,赏了民快,检看了贼赃,当叫寇家领去”,这打的赏难道是用的寇家的钱?
强盗收监


老爷审了案,不管有没有结案,嫌犯要收监。《西游记》这段写得极真实:
可怜把四众捉将进去,一个个都推入辖床,扣拽了滚肚、敌脑、攀胸,禁子们又来乱打。三藏苦痛难禁,只叫:“悟空!怎的好?怎的好?”行者道:“他打是要钱哩。常言道:‘好处安身,苦处用钱。’如今与他些钱便罢了。”三藏道:“我的钱自何来?”行者道:“若没钱,衣物也是,把那袈裟与了他罢。”三藏听说,就如刀刺其心。一时间见他打不过,又要得紧,无奈只得开言道:“悟空,随你罢。”

这里的辖床、滚肚、敌脑、攀胸,都是古代束缚囚犯的刑具。辖床,又名柙床、押床、匣床,床形刑具,将囚犯全身固定于内,不能移动。头顶头发系在环里,脖子有锁,胸前有拦胸铁索,肚子上有压腹木梁,两手、腿脚,都牢牢锁住。然后盖上盖子。这片盖子叫“号天板”,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朝下的钉子。盖上后,钉子尖离人不到二寸。值班的狱卒就在这“号天板”上睡觉。(明吕坤《新吾吕先生实政录》)
这号天板上,也未必上那么多钉子,有时候只是两根,然而这两根正好在眼睛前面。只要身子一抬,眼睛就瞎了。(清李修行《梦中缘》)


知法懂法读《西游》
《西游记》里还有很多涉及到法律的情节。因为这是一部明代的小说,其中说的当然是明法而不是唐法。很多内容,都能在《大明律》里找到原型。比如我们常说的“不知者不怪”,其实就是一句古代法律的常用语“不知者不坐”。在平顶山,银角大王念遣山的咒语,把几座大山搬来压孙悟空。山神担心孙悟空报复,揭谛就安慰他说:“你且休怕,律上有云‘不知者不坐’。”《大明律》规定,在很多情况下,不知情而犯了法,是不追究的。
唐僧师徒里,以猪八戒最精通法律,比如他引的几次《大明律》,都头头是道,比如孙悟空带猪八戒进入乌鸡国御花园。孙悟空叫嚷起来,猪八戒急忙制止道:
哥呀,害杀我也!那见做贼的乱嚷,似这般吆喝!惊醒了人,把我们拿住,送入官司,就不该死罪,也要解回原籍充军。

足见八戒是个知法懂法的人。《大明律》卷十八《刑律·贼盗》“盗内府财物”一条及其后《条例》,凡盗内府(即皇室的仓库)财物,除车马衣服要判死罪外,银六十两以上者,发往边疆永远充军。这里猪八戒把两种可能都说到了。


甚至猪八戒很知道援引法律保护自己。
(猪八戒)只得拖着钯,抖搜精神,跑将出去,厉声骂道:“你这个弼马温,着实惫懒!与你有甚相干,你把我大门打破?你且去看看律条,打进大门而入,该个杂犯死罪哩!”行者笑道:“这个呆子!我就打了大门,还有个辨处。像你强占人家女子,又没个三媒六证,该问个真犯斩罪哩!”

首先解释下“杂犯死罪”、“真犯斩罪”,也是当时的法律术语。通俗理解,“杂犯死罪”就是一般的罪过,是可以赦免的。也可以减刑、缓刑、用钱赎。“真犯死罪”是比较重大的罪过,是不能赦免的,明代弘治之后,有真犯死罪决不待时斩罪37条、真犯死罪秋后处决斩100条,这应该就是孙悟空所说的“真犯死罪”中的“斩罪”。
另外《大明律》中没有找到“打入大门而入”这样细的条款,但是卷十八《刑律·贼盗》有一条,“夜无故入人家”,若被主家杀死者勿论。《大明律》卷六《户律·婚姻》“强占良家妻女”条规定,凡豪势之人强夺良家妻女,奸占为妻妾者,判绞刑。所以孙悟空打破猪八戒大门闯进去,猪八戒完全可以格杀勿论的,当然是在打得过的前提下。


其实这个“夜无故入人家”,放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是一个重大大话题,因为这涉及到私人财产 保护和隐私权的不容侵犯。很多朋友一说外国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就津津乐道,以为人家就是先进。其实我国历史上对这一条一点都不逊色,比如:
无故入人室宅庐舍……其时格杀之,无罪。(汉律。周礼郑众注)
诸夜无故入人家,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若知非侵犯而杀伤者,减斗杀伤二等。其已就拘执而杀伤者,各以斗杀伤论,至死者加役流。(《唐律疏议》,宋律同唐律)
诸夤夜潜入人家被殴伤而死者勿论。(《元史》)
凡夜无故入人家,杖八十。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其已就拘执而擅杀伤者,减斗杀伤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大明律》)
从汉代到明代,历朝历代,只要夜里“无故”进入人家,不管是偷抢奸淫,就算梦游走进去了,全都可以当场格杀勿论!因为这种行为对主家构成了极度的威胁!就算是“知非侵犯而杀伤”,罪过也比一般的轻。民间还有这样的俗语“深夜入宅,非奸即盗”。说实话,今天又怎么样!经常听说有小偷入室盗窃,被主家打死,主家反倒判刑的事,司法解释说必须是小偷对主家正在实施人身侵犯,主家把他打死才算正当防卫(出自新闻转述),这种判决其实是助长歹徒气焰的,对保护私有财产没有什么好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27: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六讲:灵山上都有什么?


各位观众下午好,今天是2016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八,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全世界佛教界喜迎释迦牟尼诞辰纪念日,李天飞讲西游系列连载中的唐僧师徒终于走到灵山了!
本连载赶在这一天让唐僧师徒取到真经,还真不是贫道掐指一算算出来的。因为本连载是从今年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在网上连载的。到今天是三个月零八天,正好赶上佛祖诞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哈皮波斯得佛陀!弟子上山来了,记得留块蛋糕!
灵山在哪里
首先要说的,就是这座灵山。
灵山这个地方,是印度真实存在的地名。玄奘法师也去参访过,当时叫“姞栗陀罗矩吒山”,又译耆阇崛山,一个是巴利语,一个是梵语。海拔不过几百米。据去参访过的人说,“步行十几分钟就下了山”。


耆阇崛山是旧译,又称灵鹫山或灵山。《西游记》里也称“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一个说法是山上多鹫鸟,另一个说法是山顶石头像鹫鸟。上一张今天人拍的照片,上图是灵鹫山顶很像鹫鸟的石头,下图是远望灵鹫山。其实就是个小山包。

这座山之所以有名,在于佛祖曾在这里讲过许多经,尤其是大乘经典。例如《法华经》、《大般若经》,净土宗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都是佛陀在这里宣讲的。禅宗的故事,佛祖和迦叶拈花微笑,也是这这里发生的。
其实想一想也可以知道,佛祖当年也不可能跑到特别深、特别高的山上去说法。因为听法的动辄“五百众”、“千众”,甚至《法华经》里的“万二千众”,就算除去夸张成分,这么多人吃喝拉撒、交通住宿都是问题。就近依托一个城市才是合理的。下图是印度王舍城、那烂陀寺和灵鹫山的实际地图。可以根据比例尺看一下,不过两三公里,佛祖讲完经,完全可以跑到王舍城溜达一圈再回去。


玉真观
《西游记》里的灵山脚下,有一座玉真观。为什么要在灵山脚下放一座道观?原文其实也说了:
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行者道:“这个讲得是。老孙虽走了几遭,只是云来云去,实不曾踏着此地。既有本路,还烦你送送。我师父拜佛心重,幸勿迟疑。”

那大仙笑吟吟,携着唐僧手,接引旃檀上法门。原来这条路不出山门,就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

如果说《西游记》有什么寓意的话,这段话的寓意其实是很深的。因为从《西游记》出版之后,历代的评点家们,都围绕这一段大加赞赏:
例如在“老孙虽走了几遭,只是云来云去,实不曾踏着此地”旁边,李卓吾批了一句“着眼”。在“就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后,李卓吾批了一句:“禅玄原是一家。”清朝的黄周星也在这里说:“仙佛同源,到此不但明明说出,且明明画出矣。”不但如此,还有一大段总批:
由玉真观至灵山,不出山门,即从中堂而出后门,明乎仙佛同门:道为堂宇,而禅为阃奥也。且大仙所指者,不在平地而在高峰,又明乎仙佛同归:道为入门升堂,而禅为登峰造极也。两家会合之妙,明白显易无过于此。不然,《西游》一成佛之书也,何以前有三星洞之神仙,后有玉真观之大仙耶?


清刘一明注此二句:
前面有为之道过去,即是后边无为之道,不必另寻门户,只此一乘法,余二皆非真也。

这一段话什么意思呢?其实灵山是佛教圣地,本来不应该有道观。这正是道教人士改造《西游记》的明显痕迹。从道观后门上灵山,正是认为修得金丹大道与成佛本来无二。“道为堂宇,而禅(或佛)为阃奥”的意思,就是说道是厅堂,而佛禅是内室。修道是通向成佛的门径和必经之路。

贫道之前说过了,《西游记》本来就是一部找佛祖取经的书,不可能改成找太上老君取经。所以,不是剧情改不了吗?那就给灵山大门口修一座玉真观!“云来云去”的管不着,只要是“踏着此地,本路而行”的,就要从玉真观通过,试问这哪里是崇佛贬道?到底是修改佛教还是致敬佛教,就看抱着什么心态去理解了。



凌云渡
凌云渡也是这样,首先从功能上来讲,它是一条大河,拦住了凡间到雷音寺的路。像这样的功能性的大河大水,历史上有很多,例如昆仑山周围,就是有弱水环绕的。蓬莱山周围,也是有大海环绕的,船开近了,就有神风把船吹跑。又如明洪楩辑《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
张良辅佐汉高祖取得天下后,即出家修道。汉高祖思念不已,访至山中,“张良引驾,正行之间,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横担独木高桥一根,请高祖先行。高祖恐怕木滚,不敢行过。张良拂抽而过此桥。

清代《镜花缘》里,唐敖成仙之后,女儿唐闺臣去小蓬莱寻访,快到山顶,也是遇到一座宽数十丈的瀑布,无法通过。这样从逻辑上就避免了凡间人随随便便地到仙境溜达。所以玉真观还是凡间,代表了凡人“踏着此地”,依“本路”的修行。过了凌云渡,就脱胎换骨了。
至于那条“无底船”,也是禅宗和尚经常提起的话头,比喻能使人解脱而不可思议、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佛法。宋《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八书信《答杨教授》:“欲来年春夏间,棹无底船,吹无孔笛,施无尽供,说无生话。”元普度禅师圆寂时作偈:“八十二年,驾无底船。踏翻归去,明月一天。”看上去“无底”,只要勇于朝上一跳,就超登彼岸了。
唐僧过凌云渡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肉身顺水漂去。原文写道:


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这也正是内丹家经常说的“出元神”,所谓“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性命圭旨》引刘海蟾语)。内丹术的最高成就是“出阳神”,就是将元神、元炁凝炼成脱离于躯壳、永恒存在的生命体,名为阳神。时机成熟即可移出体外,原来的躯壳就可以抛弃了。而佛教中也有视肉身为皮囊,舍弃肉身成佛的说法。这里明显把成仙成佛合二为一了。



明代的三教合一
我们看《西游记》,如果抱着斗争的成见去看,肯定处处看到的都是斗争。但是如果抱着平等、合作的眼光去看,其实反倒更多能看出佛道的融合。因为这种仙佛同源、佛道合一的思想,正是明代人所特别崇尚的。
明代民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激烈的佛道斗争,反倒是大家都认为:修仙和修佛其实是一回事。其实这种思想,凡是通达的人物都能意识到。全真教从创教之始,就是主张三教合一的,例子不要太多。例如:
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王重阳祖师)
道毁僧,僧毁道。奉劝僧道,各休返倒。出家儿、本合何如,了性命事早。 好参同,搜秘奥。炼气精神,结为三宝。真如上、兜率天宫,灵明赴蓬岛。(马丹阳祖师)
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丘处机祖师)
据山东友人说,连孙不二祖师都在道教圣地昆嵛山上留下了“愿成正等正觉”的手迹。全真教大宗师们,毫无门户之见,对待佛道儒三教从来都是巨大包容的。
高僧们怎么样呢?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也一样说:


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民间宗教怎么样呢?先不说什么白莲教、黄天教、罗教……各种教派无不是既谈金丹又谈佛祖的,福建的林朝恩创的“三一教”,至今还在福建、台湾、广东流行。它的教义,正是以儒为“立本”,以道为“入门”,以佛为“极则”的。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宗教,都是产生于自己的土壤之上的,首先都是适合自己的民族特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叫上帝我叫道炁他叫佛祖,初衷并无什么本质区别。本来这些创教大宗师,都是怀着悲天悯人的态度,去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的。可惜的是,人毕竟是人(教主也并不能例外),教理一旦把控在具体的人手中,就免不了神化、扩张,就免不了逼迫本土壤之外的人去接受,一旦人家接受不了,就容易打起架来,这实实在在是违背的创教的初衷!
时至现代社会,饶是信息发达,不知为何心胸狭隘的反倒越来越多了。网上翻一翻,站在自己立场骂佛教的,骂道教的,到处都是,外国宗教也不能免,好像水火不能相容似的。真正有情怀的宗教家,悲天悯人、修行养性还来不及,哪有工夫去搞这些派系斗争?其实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历史上虽然也有灭佛灭道的宗教斗争,但也只限于教内。而且,比起西方宗教影响下的那种杀戮来,主张和睦相处、平等对话、互相包容的一直是主流,这实在值得我们致以敬意!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31: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七讲:唐僧到底取到了什么“真经”?


今天唐僧师徒取到真经了。
在雷音寺,唐僧师徒拜见佛祖,如来佛祖说了这么一段话,很有意思:
如来言曰:“我今有经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叫:“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留东土,永注洪恩。”

这一大段话里,凡是标红的,都很有意思,值得一读再读,我们一点一点地细八。


读真经,吃真饭,喝真水
首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玄奘称“三藏法师”,其实历史上有许多“三藏法师”)。这就奇怪了!如来把经、律、论改成了法、论、经,总称为“三藏真经”(第八回),难道是山寨的?
而且“真经”这个词,简直就成了唐僧化斋的口头禅,一部西游记从头说到尾,最常见的一句话是:
贫僧是从东土大唐而来,派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的。
然而,只要检索一下《大藏经》就知道,佛教并不习惯把自己的经典称为“真经”,尤其是经书的名字,也从来不叫“三藏真经”或者什么楞严真经、金刚真经、阿含真经、地藏真经(这些经本身在佛教界的真伪,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真经这个词,在佛典里出现得是很少的。反倒是道教喜欢管自己的经典叫“真经”。比如:


道德真经(《老子》)
南华真经(《庄子》)
通玄真经(《文子》)

冲虚真经(《列子》)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元始天尊说灵应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

《混元八景真经》

《上清明鉴真经》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
此外还有灵宝真经、八素真经、大洞真经、洞神真经……去道藏里一抓一大把。真经,本来是道教的专属logo,佛教是基本不来抢的。
经就是经,何必非得加一个“真”字?这就好比今天网上各种假冒造谣的盛行,所以购物网站才自称“官网”,媒体才自称“官媒”,微博自称“官微”,微信号自称“官号”……以后估计各种自媒体发展起来了,入驻了头条号肯定有“官头”,入驻了企鹅号肯定有“官鹅”……
历代皇帝都喜欢修《实录》,也是这个意思,其实录就是录,何必“实录”?这一点启功先生讲得很清楚:


人每日饮食,未闻言吃真饭,喝真水。史书自名“实录”,先恐人疑其不实矣。又“实录”开卷之始,首书帝王之徽号,昏庸者亦曰“神圣”,童騃(呆蠢)者亦曰‘文武’,是自第一行即已示人以不实矣!

强调自己的经为“真经”,正说明了一种敏感的心态:一是“假经”比真经多,二是真经本身也未必真!怕别人看出来是假的,先抓一个“真”字充场面。诸位千万要相信啊,贫道叫真李天飞,性别是个真男人,长着两只真眼,伸着一双真手,在真微博、真微信、真头条连载真西游记……
佛教的经典完全是公开的,“少林七十二绝技,向不禁人翻阅”。当然佛教伪经也不少,但很容易拿出来辩证。就算是出家比丘的戒律不欢迎在家众看,但也只是那么一说,你想看也照样看得着。所以实在没有必要再加个“真”字。而道教的经书讲究秘授,“非其人不传”,无从验证,所以也说不清真的假的,反正谁都说是真经,千真万确实实在在毫无虚假万分真实。例如葛洪《抱朴子》:
或有颇闻金丹而不谓今世复有得之者,皆言“唯上古已度仙人乃当晓之”。或有得方外说,不得其真经;或得杂碎丹方,便谓丹法尽于此也。


唐天宝元年,唐玄宗把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四个人封为真人,同时《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四部书都封为“真经”。看来皇上们既喜欢封“真经”,又喜欢修“实录”,倒不违和!“真经”就牢牢跟定了道教了!
道教和民间信仰,又是分不清扯不开的,于是又搞出许多“真经”来。尤其是佛经原本没有“真”字,被民间信仰改造了之后,反倒喜欢加“真”字,如山寨《地藏经》logo的《地藏菩萨度人真经》、山寨《法华经》logo的《佛说大乘通玄法华真经》,还有疑似山寨《五道受生经》logo的《五斗金章受生真经》……就像很多山寨货反倒自己在包装上标“正品”、盗版书喜欢在封面上标“正版”一样,谁说你不是正品了,什么时候见过中华书局的书封面上自称“正版”了,这么心虚干嘛?



山寨的“三藏”
而且,正版的经、律、论三藏,经是总说根本教义的,律是记述戒律威仪的,论是阐明经义的。而这里如来偏偏说“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这也是山寨的!总的内容竟然是“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如来的“三藏”什么时候不讲佛法,改开百度百科了?
佛教正版的“三藏”分经、律、论,就相当于字母表里有ABC,稍微熟悉一点佛教的人就是非常熟悉的。这里这么重大的问题都会写错,只能理解为像六耳猕猴那一回那样:如来佛整部《西游记》唯一出场一次讲的经,反倒是道教的《护命经》。这就是作者故意的(见文末67、68讲)!
况且如来还说,我这三藏“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正善”固然长了一副和尚的模样,那个“修真”,怎么看怎么像有头发的!因为一般来说,“修真”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不要说古人,就是今天的“修真小说”,也都是讲内丹真气这一套的!
这“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如来在第八回也说过一遍,这次是第二次重复。如果我们再翻回到乌巢禅师授《心经》那一回,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话:


此时唐朝法师本有根源,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记忆,至今传世。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西游记》里认为《心经》是所有佛经的根本,懂了《心经》和懂了全部佛经,意义是差不多的。如果“作佛之会门”可以对应“正善之门”,那么前面那个“修真之总经”对应什么呢?“作佛”与“修真”岂不正是佛道对应的一对概念?
所以说,这里还是像贫道昨天说的:如来的这“三藏真经”,仍然体现了佛道合一、仙佛同源的概念。“三藏”是佛家的,“真经”是道家的;“正善”是佛家的,“修真”是道家的。
而《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这个山寨的内容,也正是彻底地把佛教改窜了!因为我国本土所崇奉的神灵,正是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个系统!这套体系肯定不是阿三们的!而且,这还真不是道教的专利,因为早在《尚书·舜典》里就有,大舜帝说:
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意思就是说:“众位爱卿,有谁能主管朕的三礼呢?”这里的“三礼”,就是“天神、地祇、人鬼之礼”(汉马融说),这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祭祀三件套。慢说皇上家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中间太庙,就算一个小县城,都有“风云雷雨坛”、“城隍庙”、“邑厉坛”(祭祀厉鬼的),正好隐隐分出天神、地祇、人鬼三个体系。不管其中有多少佛教的、道教的、民间信仰的掺和在一起,这天、地、鬼的大框架基本是不变的。
道教源于上古的方术,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国家祀典的功能。道教崇拜的神,也正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个大类。另外,三藏真经里“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这个功能是什么呢?这是古代的百科全书,它的名字叫“类书”!《西游记》“三藏”的这套编纂体系:天文、地理、人物……的顺序,和古代类书“天地人事物”的顺序是一样的,也正是儒家思想的反映。绝不是佛教或道教的思想来源。
所以说,如来这里短短的一段话,其实已经暴露了《西游记》中唐僧千辛万苦要取的“真经”的真相:它根本不是纯粹宣扬佛教的,也不是纯粹宣扬道教的。它只是借取经这个故事,要讲三教合一的道理。先是大摇大摆地把道教拉进来,然后再暗搓搓的把儒家拉进来。老君、孔子,两位圣人乐乐呵呵地上了佛祖的灵山,把佛祖昨天的生日蛋糕互相糊了一脸,三个谁也看不出是谁了!
至于为什么把经、律、论三部分变成法、论、经?恐怕也是在不作大手术的情况下,尽量冲淡其佛教色彩。因为“律”字面意思太明显,只能理解为“戒律”,是必须改掉的。所以不妨用一个“法”字来代替它。按字面意思,“法”的涵盖面最广,相当于“道”(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可以配天;“经”是用来念的,念经超度鬼魂没有问题;剩下一个“论”,凑合着让它“说地”得了!(贫道按:这个顺序,似乎暗暗又把“道”的地位提高了,参见贫道第24讲)





无字真经和索贿
阿傩迦叶二尊者带着唐僧师徒去藏经阁取经,到了地方却又索要“人事”。没有“人事”,就给了一堆白纸本子。这一点,经常被理解为是对佛教的讽刺。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真理本来就应该是无字的!《道德经》劈头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这东西,只是一个思维的外壳而已,并不是思维的本身。思维,也只是意识的外壳而已,并不是意识的本身。意识,也只是……而已、而已、而已。好了,不多说了!
所以语言文字,只能作为一种求得真理的辅助手段,绝不是求得真理的康庄大道,因为它不是终极的。求得真理,还是在于内修心性,外行实务。光靠看书本,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别看贫道天天讲《西游记》,其实贫道最佩服的人,是颜元和李塨二位先生。所谓:


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

可为终日钻在纸堆里,既脱离实际又蔽塞真心的人物,作一大狮子吼!
语言文字之无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解释”这个词,我们用人类语言来给它下个定义吧:《汉语大词典》的词条说“解释”就是“分析说明”;什么是“说明”呢?词条“说明”就是“解说明白”;什么是“解说”呢?词条“解说”就是“解释说明”。咦,转了一圈,成了死循环,又转回来了!獐旁边就是鹿,鹿旁边就是獐,等于什么都没说。


所以《西游记》里反复说“千经万典,只是修心”。当然还得走十万八千里,经过八十一难。就是昨天金顶大仙说的:
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

云路是修心,本路是实行。西天胜境,一念可到;可是还得一步一步、一难一难地走过去。试想,一部《西游记》,很多故事,不都是从孙悟空和唐僧讨论心经开始,从孙悟空打败妖怪救出唐僧结束的么?此二者外,其实更不必宣讲什么佛理了。说实话,佛经里精义多了去了。不读《楞严》,不知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然而这些,无妨交给钻研佛理的专业人士去做,比起心性和实务二者来,又是次一等的内容了。
所以理论上说,文字是没有用的。所以贫道写到第97回了,前前后后五六十万字,还是等于一个字没有写。当然接下来几天仍然会放出有奖问答,有实惠的东西赠送,这就比千言万语强多了!
所以,历来的禅宗高僧也好,全真高道也好,都喜欢讲“无字经”,“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是高明的智慧。然而虽然真经无字,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得了的。对于普通人,还是得用普通人的办法。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33:00 +0800 CST  
这里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记载玄奘法师的第一手史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大唐西域记》,有这样一段记载:
印度的醯罗城有如来的骷髅骨和一片顶骨。用泥印一下顶骨,观察纹路可以知道吉凶。还有一颗如来的眼睛,像李子那么大个,“光明清彻曒映中外”(不知是怎么保存下来的)。还有一件如来的袈裟、一柄锡杖。这五件展品,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看守的和尚本来不想开放,但要求参观的人太多。于是“以为财用人之所重。权立科条以止喧杂”,开始设卡卖票:参观如来顶骨,交1个金币。用泥印一下,交5个金币。参观眼睛、袈裟、锡杖再交金币。玄奘法师来参观了一次,“施金钱五十,银钱一千,绮幡四口,锦两端,法服二具”,立马成了VIP会员!

这和今天各个寺庙里的事简直一模一样!虽然看顶骨、眼珠,如见如来本尊。即便这样,也是要向和尚交钱的!因为没办法啊,其实修佛就老实修佛就得了,一块破骨头、一个眼珠子(弄不好还是假的,真的怎么保存1000多年?)有啥值得看的?可是老百姓就是在意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和读书人在意书本子上写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所以,看守的和尚卖票是很正常的,他需要雇人维护展品安全、需要管理参观秩序。要不你印一下,我摸一下,早就碎了。


况且,观音菩萨当年在长安的时候,只说真经“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充其量只是个广告,从头到尾,就没说白给呀。凭什么我们就认为一定是白给的?唐僧去了就能拿到?人家要“人事”还不爽。这是什么心态?你千辛万苦来了就有理了?有本事拿白纸走啊。这种想当然能白得的心态其实满普遍的。今天还有动车上喊人让座,人家不让就不爽的呢。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看了一眼佛头骨还给了50个金元,1000个银元呢,绝不说“我大老远来的,你给免票吧”,这就是差别和境界!
所以阿傩迦叶向唐僧要“人事”,其实也是很正常很现实的事情。只要落到实处的东西,就一定得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交换才能得到。有字的佛经,不需要纸张吗?不需要印刷或抄写吗?不需要装订吗?这样算下来,一个印张的成本起码得三四毛钱!要是精装,还有人工费;布面精装还有布钱,锁线订比胶订还要贵,装成唐代的卷轴更贵了,雷音寺的管理成本还得摊进几成吧,涉及到图像还得手绘吧……这还是佛祖不要稿酬的情况下。5048卷经就是按今天批量印刷的情况算下来,光成本也得上万,印数少或只是抄写的话,还得数倍、乃至数十倍地翻。根据敦煌文书,唐代抄经一卷约1000文(据某些论文的折算,未细考),5048卷大致合5000多两银子。菩萨当年跑到长安狮子大开口,一领袈裟也不过5000两。用一个紫金钵盂换,值大发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33: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九十八讲:孙悟空如何反思那段历史?


今天唐僧师徒终于取到真经,功德圆满。而50年前的今天,史无前例的浩劫爆发。
其实孙悟空和唐僧说:五百年前,我大闹了天宫。
孙悟空如何反思那段历史?
天宫方面,从头到尾,就是彻底否定大闹天宫的,这一点并没有任何宽贷的余地。其实孙悟空本人,在取经路上,对待闹天宫历史的态度也很有意思。和花果山时期的美猴王不同,他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了!一方面,他在面对天宫官方的时候,说得往往冠冕堂皇,比如和六耳猕猴打到天宫,孙悟空说:


万岁!万岁!臣今皈命,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

孙悟空乖得很,这是急需辨明冤枉的危急时刻,所以一口一个“万岁”叫着,一口一个“臣”自称着,再也不是当年的“老孙便是”了。另一方面,在私下里,他天天见人还自称“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甚至面对妖怪,都抄起家伙要打架了,还不忘把大闹天宫的光辉历史吹嘘一遍,一般还都是大段的韵文!比如向黑熊精念的这段:
花果山前为帅首,水帘洞里聚群妖。玉皇大帝传宣诏,封我齐天极品高。几番大闹灵霄殿,数次曾偷王母桃。天兵十万来降我,层层密密布枪刀。战退天王归上界,哪吒负重领兵逃。……东里个东,东里个东……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其实这和举着领袖像长跑的大爷大妈们差不多。中央早就发布了彻底否定那段历史的决定,这些大爷大妈当然是知道的。所以然而毕竟自己的青春,都是用这种方式度过的。如果不这样,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如何在今后的日子中提起精神气来?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任何人都需要有质量地活着!
其实孙悟空天天吹嘘他的经历,很多妖精对此事是一脸无感的,黑熊精听见孙悟空这段长达几百字的说唱,只淡淡抛过一句话去:


那怪闻言笑道:“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根本就没当回事,反倒拿糗事来揭短!于是孙悟空反倒大怒了,大打出手。因为黑熊精听完这段话后,竟敢不“战战兢兢,魂飞魄散”,存在感严重被别人践踏了。这段情景,是不是也很容易发生在街头的游行队伍和围观群众的冲突中?
这其实没什么好或不好,这就是人性的真实体现。把黑熊精和孙悟空掉了个,其实一个样。黑熊精偷件衣服,不也屁颠屁颠地做佛衣会夸耀么?如果不是时时反省的圣人,任何人都需要刷存在感。今天我们发微信刷微博,其实不也一样?
只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在表达方式上有个技术上的特点,就是不大注意别人的私空间,比如在广场上放喇叭跳舞的,在公园里用扩音器飙红歌的。平心而论,这其实和50年前的那场运动没有太大关系。中国形成发达的城市文化之前,一直是这种热闹喧嚷的习惯。上世纪只不过利用了这种习惯搞群众运动而已。只要去村里听听哭丧的、办喜事的、搭台唱戏的,城乡结合部卖手机的、搞流动推销的,都是这样的,总不能说这些人都是“余孽”。


这和微信朋友圈刷屏发几十个自拍照的性质是一样的。这些人也都六十岁朝上的人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改变某些看法。若从而施以暴力哪怕是语言上的暴力,那更是不厚道的事情。所以在街上,贫道碰上这样热情洋溢的大爷大妈,一般既不心摹手追,也不嗤之以鼻,只是默祷:“在不干扰任何人的情况下,希望你们在自己的世界好好活着。”
《西游记》和五十年前的政治
孙悟空对五十年前的普通人而言,是模仿的对象;对那一段时间的主流媒体而言,是宣传的话题。
《西游记》经常成为主流媒体宣传的材料,例如:


要把十八层地狱统统打破。孙悟空闹天宫,你是站在孙悟空一边,还是站在天兵天将、玉皇大帝一边?(1966年3月30日)
如果中央出修正主义,地方要造反。要支持小将。保护孙悟空。(本文有关资料,若无特别说明,均转引自胡世厚《毛12 泽 31东 与西游记》,《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在这里,孙悟空基本等同于造反群众或者红卫兵小将了。孙悟空的造反行为,几百年来第一次得到了高层的支持,也算是千载之下,唯一富贵知己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35:00 +0800 CST  
于是孙悟空成为了造反的一条重要思想资源。翻翻那时的印刷品就知道,造反派无不自称“我们是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要把天条打得粉碎”云云(其实这句话也是从最高指示来的),要善于破坏旧世界……然而建设的新世界又在哪里呢?所以小将们喜欢的,只是《西游记》前六回的内容;第七回以后,除了三打白骨精那一回继续讴歌孙悟空外,八十一难和十万八千里路,就基本上不见有人提了。


五十年前的年轻人和孙悟空的区别
五十年前的年轻人和孙悟空,虽然看起来很像,其实大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孙悟空的闹天宫,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贫道在《猴子出炉了》、《如来佛死了?》那几回分析过。孙悟空弃弼马,偷蟠桃,偷仙丹,反天宫,其实就是一片真心,像个小孩子一样,馋了就吃,不爽了就闹。真心不是善心,但一定真实意思的表露。他自己也控制不了或不想控制。


所以,他闹一闹也就散伙了。九曜星打到洞门,他说“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其实连迎战的兴趣都没有了。因为对他来讲,这场游戏已经过去了,不好玩了。只有他发现社会要追究他责任的时候,才再次拿起武器反抗。从八卦炉逃出后,他又乱打一通。前者只是一种自卫,后者只是一种发泄或报复。他虽然拥有一身暴力,但对这些暴力的使用,没有任何预谋。所以,《西游记》既欣赏这种真心,也对这种毫无顾忌的真心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并且,绝不再用暴力去约束它。这些贫道都在前面的文章里分析过。


所以,虽然孙悟空在大闹,但没有人在教唆他呀!《西游记》中,有神仙看中了孙悟空的一身本事,在背后指指点点:教唆孙悟空去偷仙丹,盗御酒,反天宫……么?没有!
所以,五十年前的那群年轻人,是高层把他们比作孙悟空,然后才自比孙悟空的,其实是不一样的!

暴力是中性的,驱动暴力的,或是情绪,或是理性。前者猛烈却短暂,后者持续而可畏。
人性是复杂的,掌控人性的,或是自己,或是别人,前者纠结但安全,后者恣意但危险。
所以,对于暴力行为,似乎也应该区分,驱动暴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避免误伤或误判。
所以,自己内心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然而这句话,对垂涎这块资源的外人一样成立!只可惜《西游记》没写罢了。
所以,人贵自立,不要把自己的心,交到别人的手里。
这种某人利用某资源达到某目的的思路,正是今天西游阴谋论很常见的内容。把《西游记》讲成一部利益集团斗争的书。所以,该警惕的,还是得警惕。有“利用”,就会有被利用;喜欢讲利用别人的,肯定会被别人利用。“利用”和“斗争”的思路,五十年来,一直盘旋在我们文化的上空!
一晃,整整五十年过去了,然而我们反思的,仅仅是五十年中的十年。《论语》里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么轻飘飘的一句,今天想起来,若非圣人的境界,真是太难了!太难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6-03 20:37:00 +0800 CST  

楼主:幻想祸灵梦

字数:14547

发表时间:2016-02-28 23: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5 19:42:31 +0800 CST

评论数:5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