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再读春秋


齐郑友好

有了这些能力铺垫,齐僖公和郑庄公便成为当时两个最重要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在各自利益的趋使下,经常一起商量国际事务。为了“匡扶正义,惩前毖后”,他们决定惩罚那些不看周王朝旗帜的诸侯。因为此前,郑国拉起了王旗(虽然是假的)去攻打宋的时候,有一些国家居然不听。那一定是屁股痒了!

但惩罚也不能挨个打,而是按需要打,先选择性执法。

其中一个典型的“惩罚”如下:先是郑国派兵帮助齐国攻打郕(念成)国,得了土地城池便给齐国;然后再由齐国派兵帮助郑国打许国,打下了也给郑国。这叫“农户业互助组”,欺负小朋友!

那么理由是什么?难道说就因为你郕国是我齐国邻居,我看上你的地了?或者我郑国喜欢你许国——强行喜欢!

想可以这样想,但是不能这样说。

齐僖公说,上次周天子授命郑国带队,叫大家一起去问罪不按时上贡的宋国,你郕国没去。目无王法!(这是公元前713、712年)。

郑庄公说,还有许国也没有去!

周天子:怎么回事?我怎么不知道?

郕国、许国说,你们能听我解释吗?

齐国和郑国:好,不过打完再听!

其他小国:我们这么感觉到阵阵寒意啊!?

一起合作打小朋友,默契之下,收获已经很不错了,但僖公还想与郑国的关系更近一点,因为他看上了郑世子忽。

确确地说是替女儿再次看上了世子忽。

为什么要说“再”字呢?那就是两次以上了。

此前世子忽协助齐国打北方戎狄的时候,在战场上秀过肌肉,英姿飒爽,秀得很好。齐国有一批导师都为他转身,反响很好。

当时,僖公、郑庄公、鲁桓公在聚会结盟。毕竟又是郕国,又是许国的,收货不小,喝点小酒庆功一下也理所应当。但宴会途中突然听说北戎首领大良、小良率兵1万,打入齐国,已经破了两个城。

这事情比喝酒急。北戎彪悍着呢!

齐僖公说,我要先回家。

庄公说,咱们两既然是好朋友,那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做兄弟的,不两肋差两刀说不过去,说完就马上叫世子忽带着300乘车去插了。

世子忽继承了郑国人打战彪悍的光荣传统。他告诉僖公说,北戎是单兵做战,进退自如,我们是兵车作战,不好进也不好退(惯性大)。但是戎狄没有教养,打战不怎么听号令,也不会顾及什么兄弟朋友,将要取胜的时候就知道抢功劳,眼看要失败的时候也不会相救。所以你可以派一枝队伍先诈败回逃,诱敌深入,然后我和高渠弥分别埋伏在那里等,他们一来我们就杀出,北戎必然溃败。

啰嗦,简单说,就是打埋伏。

那效果如何?

效果很好!小良被郑国先锋祝聃射死、大良被世子忽亲自斩杀了!

僖公很高兴,难得有世子忽如此勇猛,三下五除二就把我戎患消除了!

走,吃饭!庆功!

边吃边聊的僖公实在是喜欢这个年轻人,就暗示说,我女儿去帮你家扫扫地,做做家务怎样?

世子忽赶紧说,不敢!

僖公更欣赏了,小样,还很谦虚啊,有礼貌!饭后,又叫自己亲爱的弟弟夷仲年去找郑国的高渠弥。现在不再暗示了,媒人之间就直接把话说开。

其实,僖公老早就听说郑国小帅哥的英明神武。在和郑国结“石门之盟”的时候就托人向庄公提起。但世子忽不愿意,认为婚姻应该门当户对,齐国比郑国大多了,他不想高攀。庄公也劝儿子说,是人家主动提出,又不是我们提出。而且以后有什么事,还可以仰仗一下**的老丈人。道理很实在,但世子忽更彪了,说大丈夫立世应该靠自己,哪里有靠取个好老婆这种事。

据说,当时僖公听完非常感叹,后生可畏啊!好在我女儿还小。

文学小青年看多了励志的鸡汤文学,中毒了。

婚姻是大事,求亲算小事。但对帝王家,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但重要的事情也可能有记错,比如年龄有点问题。按照时间推算,第一次提亲是14年前(公元前720年)的事情。所以我严重怀疑,僖公第一次是给大女儿提,未遂后嫁给卫宣公,就是后来搅浑卫国政坛的宣姜,因为卫宣公在公元前719年继位,时间对的上。但是这样推测,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世子忽耗了14年都没有娶老婆?能自己说出“门当户对”,至少也是十几岁并且已经发育好的小青年了,难道世子忽快到30岁才结婚?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很严重的剩男!

难道是冯梦龙老先生搞错了!或者是什么我也不解释了!

时间太久,也许僖公都忘记了这事。我们又在意他干嘛!

反正僖公亲这次是眼看到后生小帅哥,心里喜欢得不得了!自己不是还有一个小女儿吗!可以继续求亲。但世子忽再次拒绝了,高渠弥再三苦劝都不行。

媒婆的钱不好赚啊!

世子忽不但再次提到门当户对的问题,还说如果结了,自己容易被人说是因为斩杀了大小良就挟功逼婚。高渠弥气得无语啊!就你屁事多。看似道理一套一套,实则是扯蛋一个一个。

法海你不懂爱,姬忽你是懂爱不懂政治啊!

第二天,夷仲年带着嫁妆礼单赶过来问这事,世子忽说,婚姻大事要父母做主,不敢私定啊!

这下把僖公惹生气了!我女儿远近闻名,难道是嫁不出吗?关键是昨天晚上自己刚刚和女儿做了思想工作,现在居然是你世子忽不同意。意外啊!意外之外是尴尬,尴尬之下是羞愤。

朋友未遂,敌人已成!人与人的关系也常常如此,你不收我的投名状,我只能把你做成别人的投名状。鲁国公子翚、鲁隐公、鲁桓公的故事刚刚上演过这种剧情。

你**是吧!那以后不要找我!确实,如果世子忽有齐国做后台,继位后,他宋殇公是绝对不敢随便支持公子突。这样说来,正是世子忽的狭隘政治观毁灭了郑国的未来。他把文化当做政治。殊不知,既在君王位,何谈百姓门。

僖公说得没错,他的女儿确实优秀,确实远近闻名。

所以,也有可能是世子忽闻到了关于他女儿的另一种传说。而且,这种传说后来被证实了,被鲁桓公证死了,死的好惨啊!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25 22:37:00 +0800 CST  

僖公的女儿

实际上,历史上被称为小霸的齐僖公远没有他的几个子女出名。有真正称伯霸的齐桓公姜小白,称恶霸的齐襄公诸儿。还有两个女儿,巾帼不让须眉。

大女儿前面介绍过了,本来是要嫁给卫宣公的世子急子,结果因为美貌直接被卫宣公娶了,劫道变成宣姜。后来她生了两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公子寿陪急子一起被公子朔谋杀了,公子朔继位为卫惠公。后卫惠公又被黔牟政变,9年后在舅舅齐襄公的帮助下复位。而宣姜居然在齐襄公的安排下,嫁给了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硕。

这是什么命?饶口令,“儿子没嫁嫁老爸,老爸死后嫁儿子?”

再说二女儿。不但漂亮还十分有文采,所以都叫文姜。甚至《诗经》里面说她“手如柔荑(念提),肤如凝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建议大家查一下柔荑的图片,至于凝脂你可以回家看炸出的猪油凝固后的样子,真得十分细腻。能被诗经传送,说明长相真得很美,名气真得很大,加上有文采,一个标准的女神学霸。

而且,女学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天生情种。当然搞好了是情种,如果没搞好,也可能是淫种。

可惜的是女神学霸不在大学里,否则会有大把大把的男生供她挑选。她生长在王宫之中,能见到的男人十分有限,所以同父异母哥哥诸儿在一群太监宫女中轻松脱颖而出。十分轻松地脱,十分轻松地赢。他确实是个帅哥,只是冯梦龙老先生说他“粉面朱唇”,现在容易理解为娘娘腔,娘炮!

大家还记得金庸老爷子《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吧,这哥们被他老爸害惨了。他喜欢上一个女孩,不久就发现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妹妹,他再喜欢一个,又是;再再,还是!

受不了啊!云南的人口户籍管理能不能严肃一点?

但这事,襄公诸儿有话说。他说,呵呵!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问题还叫问题吗?

没错,诸儿和文姜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父异母兄妹。开始是两小无猜,然后就有猜,再者就乱猜了!不知道史官是如何记载这个事,当时文字没有这么丰富,就说做了“**之事”。

**:我做过好多事啊。

厉害!文字越简单,“你懂得”的脑补场面就越加丰富。

宫里好多人都知道这事了,作为父亲的齐僖公却因为忙于公事还被蒙在鼓里。但是事情这么大,话题还这么火爆,而且诸儿这么肆无忌惮,那再大的鼓也蒙不住了!

那一夜,文姜听父亲说要将自己许配给高猛威武、能征善战的盖世英雄郑世子忽,心中好高兴啊!谁知道,被世子忽拒绝了!心情一下子从沸点到冰点,如此热冷不均就感冒生病了。

诸儿哥哥就理成章地过来看望妹妹,从望闻问切到全身体检再到不堪入目的时候,正巧僖公也来看女儿,撞了正着。

晕啊!真晕啊!原来传说都是真的!谁来扶我一下。

****,逆子,滚回你的东宫去,以后静止私自串门。

但骂归骂,看来儿子长大了,赶紧给他找个老婆吧,就娶宋国的公主吧!至于文姜,正好,鲁国的公子翚来为新继位的鲁桓公姬轨提亲,并且指定要娶很有文化修养的文姜。

太好了!虽然不是世子忽那种彪悍型,但是好歹也是礼仪之邦的一国之君。为了防止鲁国人说三道四,也或者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炫耀自己的武力,秀自己全家的亲密,齐僖公做了一件违背礼仪的事情。就是自己送女儿出嫁!一般来说寻常百姓家嫁女儿顶多也只是送都门口,然后让小舅子,或者侄儿跟过去,自己的父母是不可以送出门,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哪有跟着水泼的?同理,作为君王,是不可以送出宫殿,更不要说城门,更更不要说国界。

【出嫁陪同】《左传》记载过一个送亲的礼仪,贾太宏老师解释为:凡是本国国君的姐妹、女儿出嫁到同等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就由上卿护送, 以表示对前代国君的尊敬。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由下卿护送她。出嫁到大国,即便是国君的女儿,也由上卿护送她。嫁给周天子,就由所有大臣全部去护送,但国君还是不能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由上大夫护送她。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为了断得彻底,所以父亲和兄弟都不能出现在送亲队伍中。【27】

因此,鲁桓公听说齐僖公亲自送来,吓了一跳,赶紧也跑出城,去迎接!没办法,我们是礼仪之邦。我理解准老丈人是客气,那我就要更加客气。

全乱了!迷信说,这样做的婚姻不吉利!

齐僖公:我能怎样?能叫我儿子送?你开玩笑的吧?

僖公的真正心思,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的女儿出了乱伦这事,心里没底,不管你鲁国知道不知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很重视偶的女儿,你们不要欺负她!

确实,后来不要说有没有人敢欺负她,鲁国人被你女儿欺负都不敢说。

至于文姜的不光彩故事,到底是鲁国作为文化人不在意别人的过去,还是当时信息传递的延迟?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鲁桓公轨和公子翚都知道自己弑杀了鲁隐公息姑。这种通过政变获得的权力位置很没有安全感。那边彪悍的显性小霸郑庄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能和文姜结婚,认了齐僖公为老丈人,那么这个隐性的小霸就完全支持自己了!

一隐一显就中和了。

鲁国:世子忽那个傻乎乎,咱们不学他!

是这样吗?郑国是傻,你鲁国也不算精,历史告诉我们,像文姜这样的女神学霸,这个世界能与她匹配的人还没生。如果有哪个自信的假男神非要试试的话,只有用一种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福分不足,那就是,折寿!所以,和他有关的三个男人统统折。
世子忽被杀,鲁桓公被杀,诸儿也被杀!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26 18:39:00 +0800 CST  

僖公的遗憾

从地理位置上看,齐国要想继续扩张的话,必须吃掉隔壁的纪国。因为纪国在齐国的东部,一是靠海,也是晒盐打渔,有行业竞争;二是后方,如果齐国要进取中原,或者与鲁国征战的话,纪国一旦骚扰就会腹背受敌。

这是一颗不友好的炸弹。为了安全起见,要引爆它。

自从纪炀侯告密让齐哀侯被周王朝杀掉后,齐国纪国算是结下梁子了,两国形成了传统的仇恨情绪。干掉纪国成了多少代齐国人的理想。而且,齐国在齐庄公治理强大之后,要想进一步发展,纪国就变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原来的矛盾只是个人情感,现在的矛盾变成了国家发展的冲突。

关键是齐国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灭了你纪国的条件。

齐僖公:历史选择了我。

齐国人:历史选择了我们。

齐国要开始干纪国了,但是理由不能说我看上你的国土了。

齐国说,当年你们纪炀侯害死了我齐哀侯,我要报仇。

伙伴们笑了。你丫的,这都一百多年,你才想起来报仇?报仇没有时效性吗?父债子还我理解,孙子还勉强理解?但让七代八代十几代后的子孙来还,还是不是有点牵强?有点霸道?子孙们还要念好历史,否则都容易蒙圈了。

另一边的鲁国当然也心知肚明,你齐国的心思我知道,但是我不能让你随便就把纪国吃掉,否则我以后就麻烦了。因为你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很可能下一个就干我了。所以,鲁国一定要救纪国,但是理由也不能说我不让你强大起来。

鲁国说,我要去救我的亲家纪国。

诸侯们笑了。你鲁国多少君侯,一个君王多少老婆?你亲家少吗?放眼一望,掐指一算,中华大地谁没几十个亲家?以后你都救吗?

当然,所有的诸侯都知道什么回事。当你真想干的时候,理由不重要。但当你真要干起来的时候,理由也很重要。

理由从来都是冠冕堂皇,也必须是冠冕堂皇。

齐国攻打纪国的时候,还联合上了卫和燕。此时,鲁国还在和郑厉公一起打宋庄公,因为贪得无厌的宋庄公一直在索要郑厉公的合同承诺,惹恼了中间人鲁国。

但鲁国人说要去救纪国后,两个战场就合并成一个战场。一边是郑、鲁、纪。另一边是齐、卫、燕、宋。哪里想到郑国太生猛,几乎以一己之力就把对手干散了。

齐僖公攻打纪国无功而还,还折了自己的亲弟弟夷仲年。越想越气。第二年就纠集了宋、蔡、卫、陈一起打郑国。新仇!

这理由真叫报仇。郑国人不理他们。他们就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给宋国的卢门做椽子。椽子就是和现在柱子一样功能的建筑结构,是一个套件,主要用来支撑屋顶。

当然,一个椽子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泄恨,可以说自己赢了。就像猪八戒老喜欢砸妖怪的洞门一样。

所以,这赢得实在勉强。

然后,不满足的齐僖公继续报仇,又去打鲁国。又没赢。

齐僖公彻底郁闷了。他已经在位33年了,前些年还风调雨顺,与郑庄公一起合作指点江山,看谁不爽都可以指指点点。谁曾想到了晚年,居然连续受阻,指什么都点不了,有种晚节不保的悲催。越想越难受,病倒了,去世了。

在临死前交代了世子诸儿两件事情,其一是纪国是我齐人的世仇,你继位后一定要给我报仇,灭了他。(本来没什么仇,齐国也要灭了他。现在僖公灭不了,自己被气死了就变成真的气父之仇),其二是公子夷仲年的独苗苗公孙无知现在还小,你要像我一样对待他。(僖公很喜欢这个侄儿,据说给他的待遇完全参照世子诸儿的标准)。

诸儿口里连连说好,老人要走了,哪里会说不好?
但心里却不这样想。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26 18:41:00 +0800 CST  
十五、襄公诸儿的荒诞
齐僖公去世后,世子诸儿继位,为齐襄公。齐国进入戏剧化时代。
对齐襄公来说,老爸交代的那两件事,前面一件事好说,后面这事就有点**。这里为什么要突出说?剧透一下,因为公孙无知后来把诸儿杀了!
僖公是感情用事,违背了世子位置应该突显的礼仪。你僖公自己摆盘子,感情超越礼仪,我诸儿和这个堂弟可没有这样的感情,而且他一直参照我的标准,搞得我做个世子还做得惶惶恐恐。
所以一上台,襄公就牢牢记住了老爸交代的第一件事,同时牢牢忘记了第二件事!
春秋一再证明,不按照礼仪做事的危害性很大。
但在这两件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撩妹。

爱妹妹,杀妹夫
嫁到鲁国的妹妹文姜对老公鲁桓公不是很满意,心里还总想着自己的真哥哥(不是情歌的哥哥)。听说厚道的鲁桓公要去齐国出差,就要求自己同行,一起回娘家!鲁桓公虽然不情愿,但是溺爱美女文姜,也就同意了!
可大夫申繻不同意,反应很强烈,“女有室(不要乱走),男有家(要记得回来)”,女子出嫁,如果父母还在,一年回一次娘家尽孝道,现在文姜夫人的父母都去世了,哪里有妹妹回家看哥哥的道理?我鲁国一直宣称自己是礼仪之邦,岂能做这个明显非礼的事?
你鲁桓公抱着美人,色令智昏。我可是常常出去喝茶会友,关于你老婆的那点破事,我们都是默契不说而已。
但是,鲁侯不听!礼仪说白了就是个规矩,我们定规矩不能把自己给规了!再说了,我已经答应了我老婆,不能言而无信,如果按你的说法,合了你的礼,那这边不是欺骗了我老婆,不是也没礼了?
出发前,鲁桓公很可能特地去买了一顶绿色的帽子。
看到了妹妹回来了,哦不,看到妹夫来,齐襄公高兴极了,齐国就大摆筵席,大家吃吃喝喝,气氛非常融洽。饭后,文姜对鲁桓公说,要不你先回宾馆,我想找我的嫂子(后宫宾妃)聊聊天。
鲁侯觉得道理,闺蜜吧,自己就先回了。可是在宾馆等了很久,文姜都没有回来。很久是多久?天都快亮了那么久。鲁侯心想大事不妙,就赶紧派人去宫里打听。回报说,襄公没有娶正室,只一个妃子,是大夫连称的妹妹,但是没怎么感情,都分居了。昨晚文姜叙旧叙的是兄妹感情,不是闺蜜感情!
这下,鲁桓公明白了,你诸儿不是猪,我才是猪!
气呼呼的鲁桓公准备闯进宫去!正好撞见文姜出来了!
于是,双方开始一段出轨“质问与反质问”的对话。
昨晚你和谁聊天?和连妃啊!
聊到什么时候?话说多了,月上柳梢,估计有二更!
就聊天?还喝点酒!
你哥没来陪你喝?没有来!
你们兄妹感情不是很深吗?哦!中间有来喝一杯!
那你喝完为什么不出宫?太晚了,不方便!
那你住哪里?
你问这个干吗?宫中那么多空房间,还怕没有地方睡?我就回到我原来的闺房去睡啊!
那为什么这么晚才起床?喝酒喝过头了,太累!
那谁陪你睡觉?宫女啊!
你哥睡哪里?
啊!啊!我做妹妹的哪里知道哥哥睡哪里?可笑!
笑什么?鲁桓公终于耐不住火,直接说开:**妹不知道哥哥睡哪里,只怕哥哥知道妹妹睡哪里把!
文姜吓了一跳,绕了半天最终还是被切入正题了。没办法了,只好放弃女神学霸的面试水平,打出了肥皂剧的台词: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怀疑我?
文姜的学霸水准确实可以做到应对自如,但是鲁桓公综合对话的语气、表情后,答案就很明显了。事实虽然经常被随意抹黑,但不是每次都可以,能抹黑的事实,其背后肯定是双方力量(实力)差距巨大,但鲁桓公也是一国之君啊,实力不一般。
纸包不住火了,人家人证物证都有了,你这口供虽然不给,但是有表情包啊!
鲁桓公气炸了,再厚道的老实也压不住你对我的不实。索性摊牌了!你们兄妹昨晚干的什么事我都知道了,就不要再隐瞒了!
文姜无奈,心里有鬼,但是又要百般抵赖,所以含含糊糊,你可以摊牌,但是我就是死活不坦白。
鲁桓公想自己身在齐国,无可奈何,权力都施展不开。就托人去和齐襄公说国中有事,要回去了。
回去再找你这娘们算账!
“我走”!夺门而出是一个被第三者欺负的第二者在电视里最常见的画面。
齐襄公也已经知道了。并且是“我知道你知道”的那种知道!他虽然心里有鬼,但一个天生坏人完全可以做到人鬼不分,泰然处之!
齐襄公对使者说,要回去了?这么急,好啊,那我去送送!你回去和你鲁桓公说,一定要送送,记住!一定!
鲁桓公无奈,送就送吧!文姜你就不要去了!在宾馆等我回来。
文姜:等你回不来!
送行无非吃饭,吃饭无非喝酒,喝酒无非劝酒。鲁桓公也是借酒消愁,所以什么大夫,大臣,只要随便说一句,就干杯了,没多久,就喝醉了!
这也是齐襄公想要的效果。
襄公说,桓公你喝醉了,我叫公子彭生送你回宾馆。明天你回鲁国一路走好,我就不再去送了!
然后又吩咐彭生说,你看他鲁桓公像佛一样的人,送佛送到西吧!
公子彭生别的本事不突出,就是力气大,而且记仇。记得当年追随齐僖公打纪国,眼看就要打下来了,就是鲁国带领郑国去救纪国,不但成功救了纪国,还射中了彭生一箭。
太好了!是时候报这一箭之仇。公私两不误。
武将打文将,没难度!武将打娇贵的君王,更没难度!武将打一个喝醉的娇贵君王——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分题啊!
彭生不负襄公之托,用了大力金刚指之类的“武功”直接把鲁桓公的肋骨拉折。
这得多大的仇恨啊?居然能达到手撕鬼子的燃点。
反正就是彭生力气大,一拳打死人!只是堂堂鲁国国君这样死,有点憋屈啊。
公子彭生说,鲁桓公饮酒过量,猝死了!
有人问,那为什么车上有那么多血?
彭生也问,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那人就说,酒量不好就不要过量饮酒!
消息传来,齐襄公很轻松。他轻松地哭着说,想不到啊!想不到,世事无常,刚刚还在一起喝酒呢。这样,埋了吧!去鲁国报丧吧!
什么丧?鲁国不傻,但必须装傻!
大夫申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立世子同为君吧,然后在由新君主持丧事。
鲁桓公的庶出长子公子庆父(记住这个人,戏份不少,有个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齐侯自己乱伦,害死我父王,不可能这么便宜,给我300乘,我要去打齐国。
彪悍的人生就是这样,一出场就要喊打喊杀。
但是谋士施伯不同意,他认为这种暧昧的事情,不能作为出兵的理由。先不说能不能打赢齐国都没把握,光这样的狗血剧被放大了就是我鲁国的耻辱和失败。不如退一步,借坡下驴,反而将计就计,就说是公子彭生照顾不周到,要求齐国杀掉彭生。这样彭生一死,也算报仇,报他一刀了。虽然不致命,但有一刀算一刀。把我们鲁桓公的去世就坐实了,就是一个意外事故,也可以避免被传说是因为那争风吃醋、红脸绿帽的事。
大家觉得有道理,尤其是关于我们很可能打不赢齐国的说法。
齐襄公也觉得有道理。毕竟是自己下令杀人了,能这样处理一个替死鬼也算给自己台阶下。自己捣腾妹妹的事不光彩,这样你遮住,我也遮住。大家好才是真得好!
彭生:好个屁!
那天彭生听说襄公要召见,以为是要加赏自己办事得力,谁知道一上朝,就被武士抓了。襄公说,我好生嘱咐你要照顾好鲁侯,你为什么就这么毛糙?居然弄出了人命,现在人家鲁国也来问罪了,你一命赔一命吧!
彭生大骂,赔***,你奸淫自己妹妹奸杀自己妹夫,到头来反而怪罪我,无道的昏君,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于是,一刀下去,彭生的理想立即实现一半,真做鬼了!
后来,孤魂纠缠过来,真助攻弄死诸儿,OK,理想全部实现!

文姜夫人
鲁桓公死了!但是文姜没死。表面上,对出轨事件死活不承认的文姜似乎赢了。但鲁侯死了,文姜就成为寡妇,鲁国的寡妇,她必须回鲁国。而且他的儿子鲁庄公也要求她不要再赖在娘家了,全天下都没有人能找到文姜继续留在娘家的理由。
没办法,只好回家,活的文姜和死的鲁侯一起回鲁国吧。但是回到鲁国该如何面对那些大臣?
其实,儿子鲁庄公更难。这是天下最**的人生,只要还有一点心肺的人都会感受到无解的痛苦。自己的母亲是杀父的间接仇人,自己的舅舅还是奸夫!报仇可以,但是这么报?杀母亲不行,打齐国可以,但是你打的过齐国吗?
好在已经研究过了:没有理由打过去。
鲁庄公很想请史官查查一下自己的出生证明,我可能出生在一个假的家庭。你们确定我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据说,文姜离开齐国,到了与鲁国交界的地方就死活不肯走了!理由很简单,我一个未亡人(寡妇)就好清闲了,不想再回鲁国王宫,要我回去,除非我死了!
厉害啊!一个无解的题目,居然用赖皮的手段解决了。鲁庄公也乐于接受,因为回去吧,母亲压力大,自己看到她也要面对过去的故事;留在齐国吧,那等于提醒全天下人都不要忘记这件事。
所以,留在中间确实最好。但是没有理由,人家说为什么你要把你母亲留在边境?守卫边疆吗?
现在好了,是母亲自己要求,而且是强烈要求,根本不用解释的那种强烈——“我就是不回去”!
鲁侯就命人在这里建一座宫殿。
这样的结局虽说不完美,但好在完成了。
鲁侯也可以常常去看望自己的母亲。据说文姜在治国理政方面也很有天分,帮助儿子做了少决断。毕竟,人家学霸不是白学。
这也是文姜及其故事为什么会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春秋人对两性作风看得比较淡,主要评断你的能力、道义等功德(好坏都算),有影响力才会记住你。
但是后来人在讨论他们的时候,结合自己喜欢两性话题的市井观念,就直接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兄妹奸淫上面。久而久之,关于他们的处事能力就被忽略了!敢真,我们就喜欢盯着看哪壶不开,里面煮着绯闻,熬着艳遇,炖着出轨。提起来啊,大伙一起瞅瞅!
人家要送你珠子,你偏偏喜欢盒子。
也行,历史属于每个人!你喜欢什么都可以!没毛病。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27 19:32:00 +0800 CST  
诱杀郑子亹
鲁桓公事件后,齐国到处流传着关于齐襄公的风流韵事。诸儿心里有鬼,到哪里都感觉背后有人在笑他。人家当面问候他,他也感觉到对方是皮不笑,肉笑。因此,齐襄公决定搞点事情,舆论引导,转移大家的视线。
他决定娶周王室的某个公主,想用结婚的方式告诉大家,我和我妹妹没什么事了。但是效果不好,大家仍旧说他好色不改。
大家的话真多。
他决定再找一两个可以伸张礼仪的事来做。大一点,比如弑君废立。当时,正好有自己的侄儿卫惠公朔被黔牟占了卫国、郑子亹在大夫高渠弥的协助下杀了郑昭公自立等重大事件。考虑到卫黔牟也刚刚娶了周王室的公主,大家算连襟,不好下手,那就找郑子亹吧,于是就有了上一篇介绍过的故事。齐国诱杀了来访的郑子亹和大夫高渠弥。说是要警告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惩罚弑君的逆臣。
因为诸儿自己是顺礼继位,所以在这一点,他确实可以对别人指指点点。不过,好像到目前为止,他有也仅有这一亮点。
“惩罚弑君”的理由天经地义,只是好像也不该由你来,至少不该是这样来。把人家骗来做客,然后车裂,五马分尸。这不是处罚,是胡来,用犯法的方式处罚犯法,不是拼道义,而是拼武力,再加入欺骗后,还要拼上缺德。以后谁还去你家做客?你用不守礼仪的方式惩戒另一个不守礼仪的人。你是在讽刺礼仪吗?只是此时的郑国不再有原来的风光,在家门不幸后,哪里还有拒收这份“厚礼”的实力?
诸儿:就打你了,就杀你了!怎样?
祭足:做得漂亮。
此后,郑国在祭足的主持下,改立公子婴(仪)。
无辜的郑国尚且如此,那有辜的纪国还想逃到哪里?

灭了纪国
因为文姜住在齐鲁交界处,所以鲁庄公可以去问候母亲,齐襄公也可以去问候自己的妹妹。唯一不同的是,鲁庄公是敲锣打鼓,明着去。齐襄公是说去打猎,然后追一两只猎物,追着追着就迷路了,然后就假装发现有户人家,然后就发现这户人家还很面熟。
然后就不说然后。襄公只会说我第二天找到路,回家了。
尤其是,齐襄公娶的周王室公主没多久就死了!
这样,齐襄公更爱打猎了!
一个爱上打迷路猎的诸侯。他的内心也害怕自己被别的猎人看上。所以他决定耀武扬威一下,给隔壁的鲁庄公秀秀自己的肌肉!
他想起了纪国。确确地说,他没有忘记,只是由于前段时间个人的感情世界太复杂,需要处理的纠纷太多,耽误了。现在可以了,没有纠纷了!
这是一个好梗!因为鲁国和纪国一直很友好,每次打纪国,鲁国都出来和稀泥。现在再打小纪一顿,正好可以试探鲁国,而且敲打纪国可以有效避免齐鲁正面冲突。大国之间要留有余地。
纪国:我叫余地?
果然,齐国一围住纪国,鲁国就马上出兵去救!
但是打战不是论礼仪,鲁国并不擅长这一门体育课。他比较喜欢找最近很擅长打仗的郑国来帮忙。术业有专攻。
但郑子婴这次没有出马。上一次是公子突,因为被宋庄公敲诈的没办法,拖着鲁桓公出来搞公道,所以心里上欠着鲁国,就主动要求帮助鲁国一起去解围纪国。这次的郑子婴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正是这个齐襄公杀了公子亹,他才有机会坐上诸侯位置。
但这还不是郑国不出兵的真正理由。因为你同样也可以“得了便宜还卖乖”,找出一个更漂亮的出兵理由,比如说你居然杀了我的哥哥,要报仇!
所以理由不是问题,关键看利益。因为郑国打不打的过齐国不好说,输了不说,就算赢了,不是又结下仇了?干嘛要去惹他呢!
实际上,最重要的真理由是,祭足说你哥哥公子突还在栎国呢,随时会杀过来,你还是不要到处瞎跑了!
郑子婴便拒绝了鲁庄公,说我最近老拉肚子,请病假!
鲁国还想找其他人,但齐襄公放出狠话了,谁救纪国我就打谁!于是,那些小国们就相继宣布最近食品不安全,全都拉肚子了!
鲁国成了孤掌,难鸣,只好在纪国周边游荡了一圈,回家!
缺乏救援的纪国,没几下就投降了!
对付秀才的最好办法就是耍流氓。
对付鲁国这样礼仪之邦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齐襄公完成了老爸最大的愿望。其他事情,老爷子应该不会再追究了。按照僖公的遗言,你可以进祖坟了!
灭了纪国后,齐国不但扩张了疆土,重要的是,背后最大的仇家消除了。再加上后面消灭的莱国,山东沿海线那边就算完整了,没了背后的顾忌,齐国才能够安心向中原称雄争霸!
另外,以后卖盐也不会有讨厌的对手随便杀价。

简单的纪国
纪国既然被灭了,就再送你一程。
纪国也是姓姜,只是没有记载他的这个姜和齐国的姜子牙有什么关系,有可能是曾经的兄弟(爱得深,才能狠得切)。纪国在齐襄公的暴力下灭了国,因为有主动投降的诚意,所以保存了宗庙(也有点商朝变宋国的待遇),就是国土没了,你的爵位还在,留给你三十户人家,帮你扫祭祖宗!所以纪国在纪哀侯手里被灭国,但又持续了10个诸侯王120年左右才正式离开了史书。那个时候在位的齐景公想要恢复齐桓公的霸业,可能开始搞内部清理盘点工作,就把纪国给彻底绝了!
不过在战争与争霸的年代,史书上没有什么戏份的纪国居然也有几个经典的成语故事,一个是呆若木鸡,它的原意是宠辱不惊、从容淡定,有点大智若愚的意思,但是现在被演绎成有点傻地傻站;一个是纪昌学射,就是有个叫纪昌的人为了学习射箭,天天看虱子,把虱子看得和车轮一样大,然后就射得及准。当然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我就不解释我们的近视是这么来的了!
还有一个金壶丹书的故事。说齐景公在清理了纪国后,和晏婴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散步,捡到一个金壶。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吃鱼不要翻面,不要乘坐劣马。”景公马上嘚瑟自己认识字,说:“有道理!吃鱼不要翻面,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婴赶紧(趁机)添油加醋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翻面,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在国君身边。”
这又是老梗。问题不是要不要小人在身边,而是谁是小人?谁来定义小人?
齐景公感觉自己没面子,就接着问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婴是难不倒的,说:“光有语言有什么用?好刀要拿出来用才可以,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就要实施起来。纪国把这样好的言语,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大概意思就是纪国的内政方针都很好,可是不照着这个来执行,最终导致了灭亡。
是啊,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全挂在墙上,有个毛用!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买了书就是相当于看了书。我们指责别人,就默认自己一定比人好。
其实丹书这些字应该都是假话。连齐景公都看不懂的话,你写着给纪国国君一样看不懂。你要劝诫国君,不直接说,还文绉绉的打暗号猜谜语,你这是劝谏吗?不是,是炫耀自己的文化。
文化人就是有这个能耐,能自己玩自己,然后玩出成就感。
但不管真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现在的纪国已经被齐襄公灭了,什么鱼啊,马啊什么的都重要了。重要的是齐襄公一样不看这些扯淡的话,他认真起来,工作的热情就根本停不下来。
在搞定郑国、纪国后,诸儿的目光又转向了卫国。

重立卫惠公朔
在卫国弑君一节说过了,文姜的姐姐宣姜,嫁到卫国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后来公子朔就杀了公子寿和世子急子,并顺便气死了卫宣公后,自己当上了诸侯,即卫惠公。
抢来的诸侯也不好好当,卫惠公又陪着宋庄公一起去攻打郑国,结果人家郑国没什么事,自己的卫国却被黔牟给端了。卫惠公只好跑到舅舅齐襄公那里,三天两头哭求。9年后,齐襄公灭了纪国后,心情大好,就顺便帮助卫惠公打回卫国。因为黔牟是周王室的女婿,所以周王室的子突带兵去营救,但一样被齐国给打败了!终于,卫惠公借助了舅舅的武力,重新做回了卫诸侯。
但是这个似乎可以结束的故事却引来了襄公的杀身之祸。因为得胜回家的襄公,感觉自己这回打败了周王室,得罪了周王室,担心被报复,就决定加强边境防御。于是就派了大夫连称和管至父两人去看守葵丘这个战略要地。
这是他给自己种下的孽障,他自己培养的克星。蝴蝶效应。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28 20:54:00 +0800 CST  
不讲信用的代价

葵丘这个地方大概就在河南的兰考,那里出过一个叫焦裕禄的好干部。电影《焦裕禄》里讲了许多盐碱地和贫穷,所以,可以推论当时的葵丘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地理环境很一般。齐国必须派人去守葵丘,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那边。大夫连称的妹妹是襄公的老婆,但是襄公不喜欢这个老婆,所以连就称被襄公用来做模范。
我先派我亲戚去!不喜欢的亲戚可以用来大义灭亲,一举两得。
那就去吧!大夫连称和管至父就去向襄公辞行,说戍边辛苦我们都知道,但大王既然让我们去,我们也不敢推辞,这是本分,只是想知道我们要守多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另一波兵什么时候流过来?
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说,今天是瓜熟的日子,明年瓜熟的日子,我就另外派人去接替你们。
那就是一年。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某天,连称和管至父发现街上有人卖瓜了,尝一口,熟了!这不就是截止日期的标志吗?
但是期待中的调令却没有来。连称就派心腹去打听,原来最近襄公忙于外出打猎,然后迷路到文姜那边,一个月都没回来。
连称很生气,就派人送瓜给襄公,提醒一下襄公,不要忘记了还有不少人待在葵丘等你换防。襄公也很生气,我是王侯啊!叫你守你就守,要不要换防是你操心的事吗?既然你们这么能操心,那就再等瓜熟一次!
又一年?这让连称和管至父等一批人都很生气!
说话不算话啊!你当个诸侯就这么不把吃瓜群众放在眼里?
连称说,这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不顾人伦。周王室的公主去世了,照顺序应该是我妹妹递补成为正室。但这个诸儿现在正事一件不办,天天就知道寻欢作乐。
管至父说,他自己快活,我们倒要在这穷乡僻壤守一年又一年,天天喝盐水!
连称说,既然他不办,那就让我们来办!
管至父说,大哥,我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连称说,要举事,办了诸儿,首先要想好换谁。他没有想好谁来换我们,我们却要想好谁来换他。
管至父问,那你说换谁比较好?
连称提到了公孙无知。“善待无知”曾是齐僖公在临死前交代诸儿的两件事之一,要诸儿按照世子的标准照顾好他(还有一件事灭纪国)。因为齐僖公与自己兄弟公子夷仲年(公孙无知的老爸)关系很好,所以把夷仲年的儿子看做为自己的儿子,一直按照世子的标准侍候。但襄公诸儿不喜欢无知,因为无知是真无知,有天和诸儿比武,居然使了坏,伸脚把诸儿给绊倒了。诸儿很不高兴,所以就找了个理由,说无知和大夫雍廪一起走路时抢道加塞,不懂礼让,就把无知的俸禄品秩减半,还不如一个普通公子。
这种处分让无知盛感憋屈,拿个芝麻的事夺我西瓜的待遇。无知一直想报仇,就苦没有机会。
连称说他可以联系无知,里应外合。
管至父说,那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连称说,就趁他出去打猎的时候,我们也打猎,专打这只诸儿,猪儿!
然后,连称又约了他的妹妹,说你盯着你这个“假”老公,只要他一出去打猎,你就通知我,事成之后,你马上就是夫人(正室)
连妃估计也狠透诸儿,情感战胜理智。所以也没想清楚诸儿死了,自己都寡妇了,还怎么做正室?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哥哥。
没多久,诸儿按捺不住对妹妹的思念,又去打猎了!
这次打猎开启了神话传奇的桥段。说是到了贝丘这个地方,碰到一只大野猪,大家都很兴奋,就拼命追,谁知快追到的时候,野猪一回头,大家一看,天哪,原来是彭生(就是杀死鲁桓公,后来被做替死鬼的公子哥)。
彭生:我明明是说做鬼也不放过你,这么变成野猪了?
襄公的司机吓了一跳,保镖孟阳也不敢拉弓。襄公大喊一声,彭生你嘚瑟什么?就夺过孟阳的箭,自己拉弓射了出去。野猪彭生突然站了起来,并且像人一样走了过来,还大吼一声,襄公也惊吓了,从车上掉了下来。一只鞋脱落下来了,那只野猪就把鞋叼着跑了!
王子捡到水晶鞋是童话的[url]http://爱情[/url]故事,彭生捡到诸儿鞋将是政治的恐怖故事。
真是邪门了!
回家后的诸儿才发现自己的鞋丢了一只,就叫一个叫费的小太监去找,费说,被彭生叼跑了!诸儿大怒,什么彭生?费赶紧纠正说,是那只大野猪。诸儿大骂,你就是负责照顾我起居,为什么看见我的鞋掉了不去捡,反而被猪叼了?说完越想越气,狠狠地抽了他几鞭。
这边,连称和管至父商议为了防止襄公到时候去别国搬救兵,还是赶紧去猎场把他杀了比较稳妥。所以带着葵丘一班义愤填膺的留守吃瓜士兵立即赶赴贝丘。
突袭最好发生在晚上。事实如果不够戏剧化,我们一定要把他加工成戏剧。
于是,打探动静的连称就和刚被抽完正哭着出门的费碰了个正着。费一下就被捉了。连称问,无道昏君在哪里?费说,在屋里,连称问,睡了吗?费说,好像刚刚要入睡。连称听完就准备杀了费,费说,不要杀我,我可以帮你们先去打探,这地方我熟悉。连称说,你想通风报信吧!费脱下衣服说,我刚刚被鞭打了,心里狠死他了!连称一看,果然很血肉,那就信了你!
谁知道,费进去之后,一遇到大夫石之纷就马上告知连称做乱的事,又一起去禀告襄公。
连称:这种人被打死都活该。
襄公惊慌失措,根本没有主意。费是被打清醒了,说现在情况紧急,要一个人假扮主公背躺在床上,然后主公先躲到衣柜去。保镖孟阳说,我一直受主公厚恩,正好借此报达。于是,襄公就把自己的衣服给孟阳披上去,准备躲到衣柜后面去(衣柜应该是奸夫熟悉的地方),回头问费,你呢?费说,我和石大夫去门口抵挡一下反贼。襄公有点内疚,问,你背还疼吗?(港剧的话,可能就要煮面了)费说,我死都不怕,还在意这一点伤?襄公感叹,真是忠臣啊!
但是忠臣也抵不过你这昏君。打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对费来说,诸儿就是猪一样的老板。
连称随后攻打进来,发现被费骗了,还差点被费给伤了,就大发雷霆带兵强攻进来。还探什么探,我带了一只部队来对付你几个打猎的,还需要什么战术吗?
没几下,费和石之纷都被杀了,躺在床上的“襄公”也被杀了,但是连称认得诸儿,我妹夫我还不知道,害我们喝了一年多西北风的人,我记得清楚呢,哪里是这个赝品可以忽悠的?
连称马上叫大家找,因为孟阳在,主公肯定也在这附近。司机和秘书自然是在领导旁边。大家正准备去窗户外面的后花园追寻,因为一般人都会认为,逃跑的路线是沿着敞开的窗户。但是这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了一只鞋子在柜子边上,于是大家就推开了柜子,果然发现了诸儿。
神了吧,诸儿自己脚上还穿一只鞋,丢在外面做信号标记的这只鞋其实是大野猪叼走的那只!
这故事这么都点刻舟求剑的痕迹?
于是,连称逮住了诸儿,背诵出内心怨恨已久的台词。说,你常年穷兵黩武,连累百姓是不仁;你违背老爸遗命,克扣公孙无知的俸禄,是不孝;你又兄妹相淫,毫无忌讳,是无礼;你不念边疆之苦,瓜熟不换,是无信。这样不仁不孝,无礼无信之人有什么用?我要替天行道了!
听完演讲后,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逻辑清晰,语言通畅,那就行道吧。于是,襄公被杀,只在位五年。
这哪里就是全部道理?如果襄公真是那么一文不值的话,哪里还有费、孟阳、石之纷等人誓死孝忠呢?
【好坏人】人都有多面性。你说他给过残疾乞丐施舍是善良,那他杀死鸡鸭做菜又是残忍。他借钱给朋友是仁义,但他卖假药又是奸滑。道理哪里都有,就像超市,你喜欢什么就挑什么,你说他减掉公孙无知待遇是不尊僖公的遗嘱,但人家还灭了纪国呢?你说他不换防是无信,可人家还真帮助侄儿卫惠公复国了呢?
所以好人坏人的概念里存在一个很深厚的悖论。一般来说,对我好的人是好人,按照我认可的方式做事的人是好人。然后一个人一旦被默认为好人,那他做的许多事情就容易被认定是好事。
但实际上,好人办坏事也有理论依据,叫“好心办坏事”。
所以好人坏人并不是一个人的永久标签,而是临时的标签,他做的事情,换一个角度,换一件事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更何况还有未做的事。所以要评价人,首先还要等盖棺定论。
等到批判的对象确定了,那谁来批判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在社会的权力内容中,包含了话语权的成分。话语权的重要作用就是用来说,你是好人还是坏人。【28】
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历史。历史一直对齐襄公评价不高,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让鲁国人抬不起头,而鲁国又是春秋写历史的主要国家。另一个原因是诸儿自己被杀了,后面起来的无知更不可能说他好话,等他的弟弟公子小白上来了,人家要称霸,要结好诸侯,更不会为你这豪无价值的荣誉而去伤害各国的道德底线。
所以齐襄公也就是这样的形象了。“襄”也算一个好词。
谥号: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政变胜利的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都很得意。按股分红,公孙无知当上了诸侯,连称成上卿,管至父是亚卿,连称的妹妹连妃真得当上了连夫人。但是没有详细说明到底是不是又和公孙无知结婚了?如果结了,无知也不怎么礼貌啊,那可是自己的嫂嫂!
不过靠做假账上市的公司也不要高兴太早。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证监会要来查。
小白:我是黄雀。
雍廪(念林):那我是什么?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29 19:02:00 +0800 CST  
十六、不要叫我小白
强悍的齐国经过几代君王的隐忍后,实力早就已经进入春秋诸侯的第一梯队。但传到齐襄公手里后,因为诸儿先生醉心于男女之事,而一度成为诸侯们的八卦新闻热点。此后,继位的公孙无知,用自己的无知与无辜完成了一个过渡性人物的使命。他踊跃跳出,终结了襄公的荒唐,为齐桓公的横空出世打开了舞台,并将自己成为这个舞台的支点。
这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小白成为文学艺术领域里一个重要的历史题材。几千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艺高手不断丰富他们(齐桓公、晋文公)的文化故事,我们读者反而不会(不想)去考究历史的真实性。
也不好考究,在冯梦龙老先生的东周里,齐襄公只在位5年,而且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是齐襄公的儿子。但是在其他的书籍里,说襄公在位12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是他的兄弟。
时间过去那么久远,事实的真相对我们平头百姓已不重要,那是历史学家的事,他们可以用来发论文,评职称,升职加薪。但历史学家找到再多的证据也不能完全确定就是事实,只不过会给我们增添一些历史的故事线索。多几种情况也就多几份谈资而已。在我们这些围观群众的眼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接受。
他们的故事传到今天,精彩就可以了!

公孙无知的承前启后
这倒底是什么回事?是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误导让我们混淆了那个时代的文字?还是那个时代的人压根就想不到几千年我中华大地会对文字的含义进行了全新的注释?
公孙无知:公孙我认了,但你们为什么要叫我无知呢?你们是预料了我什么?还是就准备为我设计了什么!
公子小白:公子我也认了。白就白,还小。
取名的人你去哪里了?回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取名】古时候,取名也是有规矩的,不像现在可以什么有个性就什么来。所以,按照当时的规矩会出现一些我们现在认为很奇怪的名字。人们认为孩子三个月后,父母就要给孩子取名,取名要遵守,“五法六不取”,五法就是信、义、象、假、类,六不取就是取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名,不用器币名。具体怎么理解,因为有多种观点,大家可以自行百度。【29】
当时的齐国,谁都知道让齐襄公这样继续搞下去会出事,早晚会把齐国弄得乱七八糟。就算军事上不被别人打,经济上也会亏空,就算经济不亏空,在文化礼仪上,齐国人也已经抬不起头了。每次去别的国家走亲戚访朋友,人家都会有意无意地问你家里有妹妹没有?
**啊!老问**。(我把你屏蔽掉)
齐国人都觉得最好的结局是襄公能安静地死去。但他身体健康,还天天打猎锻炼,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被人弑杀。
齐襄公算是齐国政坛的最大老虎。这种老虎和现实的山头老虎不一样。如果一个村子里有一只老虎常常出没,大家都觉得要杀死它才安全,那你去杀了它,你就是英雄,多少人多少年都会记得你的好。对于襄公诸儿这样的老虎许多人也希望他死,但是都不敢去杀他,不只是怕被老虎咬,更主要是你杀了之后,大家心里会说你不错,但是面上是不会念你的好,反而会有一堆人用这个理由说你的不好,你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弑君)来取代你,用你的命换取他们的名。
这就是政局的牵制。
如果政局里面的派别都十分聪明理智,谁都不想先出手,那就只有等。这样,那些昏君反而在这种矛盾相持的局面里维持更久的时间。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人明明是深入绝境,但却又能稳如泰山,不是他厉害,而是局面厉害。《让子弹飞》电影里面,问做官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是“忍耐”!大家就拼谁比谁更能忍耐!
这个时候,公孙无知说,我不忍耐了,我受不了了!
公孙无知早就受不了了,但是他一直不敢说,说出来就等于公开反对,那襄公就必须有新的对应动作,比前面关于削减待遇更极端的动作。所以长久以来,公孙无知也是忍耐的一方。
但是,边疆守将连称和管至父出现了,他们是公孙无知的催化剂,他们的加盟和怂恿加快了无知到达(突破)自己的忍耐极限。
剑拔弩张,对峙的两军,有时候就是一个擦枪走火点燃战火。
很幸运,齐襄公这只大老虎只是表现出让大家对他产生畏惧的险要,连管的突袭没有给他任何机会表现出虎威。所以举事的无知和连管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一切都按照大家商定的方案进行。甚至没什么商量,就是一个及其简单的方案。事实也真这么简单。
也许老天爷也不想再忍耐了,他要看戏。
于是,主动站出来的无知替天演了两场戏:一场是杀人,另一场是被人杀,中间隔了两个月,算是老天对他的奖励,一块糖吃。因为他只是公孙,不是公子,离正统比较远,当上诸侯的机会很小。
没事,无知说我过把瘾就死!痛快!反正你们给我取了一个这么好听,这么霸气,这么任性的名字。
前面讲过第一场戏。谢幕的时候,最佳男主角无知说感谢苍天有眼,老爸夷仲年泉下有知。
但是很快,无知就发现老天的眼可能有点近视,老爸的有知也很有限。因为老天要看大戏的心实在太焦急,他按下了快进键。
无知真得不知道自己只有两个月时间。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他工作的高效率应该是与生俱来。
他一登位,马上就宣布我娶了我嫂子,也就是连称的妹妹(原来襄公后宫一个不得志的妃子),并且封为夫人,相当于后来的皇后。两个重要的功臣,连称为正卿,管至父为副卿。
截止目前为止,无知是一个守合同讲信用的人。
但是其他的大臣们不大满意。因为无知这种*丝逆袭上来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好处。
爆冷,是在是冷。赔率高意味着买的人少。原来谁知道会是你无知出来政变当上齐侯,公子都不是,还是公孙啊!不要说省委委员,连候补委员都不是,你说居然还能当上市委书记?
国足居然冲出亚洲?你要去南极洲吗?
所以平时就没有多少王公大臣与公孙无知结交,没有投资,也没有感情基础。现在无知突然与连管二人组成三个臭皮匠,强行插队,成功插队。贵族们虽然理解,但是心中多少有些不服。
你中你的彩票,我嫉妒一下还是可以的。
也就说,公孙无知的政治基础很差。

雍廪弑无知
公孙无知上台后的人事安排,更让许多人不服。
其中是一个雍廪(念林)的大夫,在“口服心不服”的圈子里,他的心病最重。在无知面前,雍廪是属于有政治污点的人。原来无知当时在齐僖公的爱护下享受着世子的待遇,习惯性嚣张跋扈。有一次,雍廪和无知两个走路遇见的时候,无知不但不避让,还抢道。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此时的君王不是僖公,而是襄公。襄公很讨厌这个堂弟,就拿这个作为理由,小题大做给他削了不少待遇。
无知:我好像被碰瓷了。
无知知道自己应该恨的人是襄公,但是感情有连带性,直接间接一起来,也可以恨你雍廪了。关键是不管你无知恨不恨我,雍廪都觉得你会恨,早晚会恨我。
这叫猜忌。这样,两个人似乎开始暗自对上恨了!
原来恨也就是“互恨”,半斤对八两。谁知道现在无知这只咸带鱼翻身了,“互恨”的平衡打破了!雍廪的嫉恨开始包裹恐惧,但是也没有招,只好小心做事,每天上朝都是去赔不是。无知说没事了!我原谅你了!
对于无知来说,他应该是真原谅了,结局好才是真得好,自己都当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而且他自己以为雍廪也应该并肯定已经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
所以,他才会放心的去雍林打猎。(有一种说法是无知去打猎的时候被杀——看来打猎真是个危险的活动。)
雍廪的心可能放下了!但他没有放在无知这边。他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边。雍廪的出现对于齐国来说,就和无知差不多,纯粹就是为了推进历史。
如果你为了某个公子继位而弑杀了君王,那是政变,如果你仅仅对君王不爽就把君王弑杀了,那就是作乱。但这一次,齐国好像有不少人支持他。说明无知、连管他们在齐国的人缘明显不咋的,而且政治智慧也一般。
雍廪联合了东郭牙、高傒。他们也像无知、连管那样随随便便就设计了一个圈套。
先是高傒出面请连管二人去家里吃饭喝酒。连管二人不认为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拍马屁这么神圣的官场交际是不可以被随便怀疑。
然后雍廪就去找无知扯淡说,鲁国带公子纠打来了,无知问连管二人去哪里了?答说在高傒家喝酒,无知就要去找,但就在转身的一瞬间,雍廪从背后一刀刺进(穿)。这边高傒获悉雍廪得手了,也马上翻脸。
喝什么酒啊?摔杯了!我像是那种拍马屁的人吗?我想做一个正直的人,哦不,我本来就是一个正直的人。
于是,埋伏的杀手就突然出现,连管二人直接毙命。
就是这么简单,分而治之。作乱的手续比杀猪都简单。
为什么这么轻易就能成功,因为无知真无知啊!至少对政治无知,所以第一场戏,无畏,第二场戏,无力。
好了,经过无知的努力,襄公死了,经过雍廪的努力,无知死了,现在的齐国清场完毕了,院子打扫干净了,公子们来吧!亮出你们的绝活,竞赛吧!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30 19:34:00 +0800 CST  
公子纠争不过
雍廪早就想好了,准备迎接逃亡在鲁国的公子纠回齐国继位。
雍廪说,我为什么要杀公孙无知?很简单,他杀了襄公,我为什么立公子纠?更简单,按照顺序接下来就是他啊!
公子纠此时在鲁国,因为他的母亲是鲁国人。襄公在位的时候,喜怒无常,使得公子们严重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不管算不算政治避难,出去躲一躲都是最好的选择。一是可以免于行为出错被杀,二是还可以等别人(如无知)先出手破局,国中大乱,再回来争王位。
【与世无不争】说到争,政治圈的争不是非要打个头破血流才算。只要你是公子,你的身份就是最大的争,你做的事情有没有针对性,有没有争,那是显性的争;你身上的血统却一直存在威胁,一直都在隐形的争。你的王族血统能给你带来无上荣光或无上危险,可能当诸侯,也可以被杀。没有必要讨论说你这个人有没有老实?是不是看淡人世,与世无争?你这个人的存在着就是威胁,就是机会。所以才有“生在帝王家”之类的感叹。这叫身不由己,这叫树欲静而风不止。
帝王如此,官场职场亦如此,你不想争只是你个人的主观意识,你的存在才是客观事实。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退什么江湖?
这个世界上,许多真正超脱的人,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努力摆脱掉客观事实对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30】
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诸侯王位的公子应该不少,其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是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小白也按照基本套路在跑路,躲在莒(念举)国。公子纠是长子,是身份有利,是天时;但是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更靠近齐国,是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公子纠有谋士管仲和召忽,公子小白有谋士鲍叔牙。双方似乎有旗鼓相当的实力。
棋逢对手,这就有戏看了!
公子纠首先接到了雍廪关于齐国局势的情报,明确邀请他回国继承王位。鲁庄公很高兴,重大利好,小纠纠新三板可以上市了。但谋士施伯说齐国是大国,内乱起来惯性很大,很难几个月就能停下来。“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早起的虫儿也可能被鸟吃。我们最好再看一看。
听施伯这么一说,鲁庄公就犹豫了。这是当不上牛人的帝王都会被赋予的相似缺点,比如优柔寡断。幸亏文姜考虑到自己的兄长诸儿被杀,有点公报私仇的急切成分,一直催促鲁庄公赶紧带上三百兵车出发去齐国。
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肯定也会知道齐国的情况,而且莒国比我们近,万一他先到了齐国,就容易被他抢先君位。我想轻车简从,提前赶到齐国去下订单,拿号预约。
鲁侯翘起了大拇指,说好!
管仲说的没错,小白也知道了齐国的事情,而且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秒杀”出发了。因为鲁庄公的犹豫,让小白已经先到了即墨这个地方,算是进入了齐国境内,正准备赶往首都临淄。
管仲的策略是死磕,日夜兼程。总算在即墨过后三十里的地方追上了小白。
管仲问说,公子你去哪里啊?小白说,回齐国啊
管仲说,不要回去了,你哥哥已经回去了,你回莒国吧!
鲍叔牙说,管仲你才要回鲁国去吧,公子纠要是在齐国了,你气喘吁吁地在这里干嘛?不要说那么多了,大家都是明白人!
管仲看到鲍叔牙,确实就不说了。直接拿起弓箭就射向了小白。这突然一招让大家都吓一跳,管仲你也太狠了,这么仇这么怨?一言不合就射贱(箭)?一出手就甩王炸!
这一箭真是准,管仲看到箭直射小白胸口(腰间),而且小白直接吐血就坠下马。效果这么好,见好就收吧。管仲不敢久留,寡不敌众啊!赶紧开溜了。
这边鲍叔牙等随从们大哭,管仲你太不讲道理,不按套路出牌啊!明明说好的竞赛,你居然带枪,还暗枪!
但是,鲍叔牙不要悲伤,因为老天这次为齐国选择的是小白。佩戴主角光环的小白只是被射中了带钩。带钩是装饰品,就像现在的大金链子之类,不过比大金链子更有文化内涵,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而不是财富的炫耀,形状有很多,在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一般都是用青铜制造,所以正好可以挡住箭头。
小白只是白一点,并不无知,他知道管仲箭法准,如果自己不死,估计他马上就会补上第二箭,所以情急之中就把自己的舌头咬破了,吐出了血。
文字是这么记载,大家好像也都是这么说。不过,对于舌头能咬破到吐出血的程度,我是很难想象。而且,他总不能说管仲你等等,我先把口中含满血,一会儿再喷吐的效果会更好。总之,这套瞬间完成的自残,我除了佩服外,没有什么好表达。关键我们也已经无从知道当时真实的情况了!
就这样,小白把管仲蒙蔽了!当然,鲍叔牙和兵士也不是吃干饭的,所以管仲根本来不及验证小白是否真的死亡,就逃命去了。
躲过一劫的小白马上学到了管仲的一招,就是死磕,日夜兼程赶路!看来我的哥哥也在路上。
正是智者千虑或有一失。返回到鲁庄公、公子纠队伍的管仲,根据自己的判断说,小白被我一箭射中了,不死也重伤。
鲁庄公称赞管仲果然了事如神,而且行事果断,快、准、狠,办事能力一流。我们继续赶路,去领奖吧!
但是台下的观众说,呵呵,你说得太早了!
他们还在赶往临淄的路上,就听说齐国派来使者求见鲁庄公和公子纠。开始还以为是迎接,一问才明白是送客!这剧情逆转太快了,连广告都插不进啊。使者说,我们齐国已经有国君了,就是小白,谢谢你们报名参加本次面试竞赛,你们可以回家了!
庄公听了大怒,这么搞的?黑幕啊!明明说好这次内定是我们公子纠的?人家还是大哥呢!而且,管仲你怎么回事?说好的双保险呢?难道就像中国男足说好的,踢平就出线?
管仲能说什么?沉默是金啊!这世界咋了,我顶多就是心狠点,黑点,没想到他们这么阴?
庄公说,不要送客了!使者说,那你自己走好啊!
庄公说,我什么时候说走了?我带三百兵车不是来旅游的!
使者只好跑回齐国报告了鲁庄公的愤怒。
刚刚继位的小白,屁股还没坐下(不是坐热),就听说哥哥在鲁国的帮衬下围了我齐国!好在我有谋士鲍叔牙,就问鲍什么办?心想,鲍同志一定会制定出有一个完美的计划,集合外交、内政、礼仪、经济、政治等。
但是,鲍叔牙却说,怎么什么办?打啊!他出三百,我们出五百。
刚刚继位,正好可以用来立威。
两军还真对垒了!
管仲不沉默了,终于忍不住又开口了,他对鲁庄公说,小白刚刚继位,人心未定,要趁他还未安营扎寨,就直接干过去。
惯性的黑套路!
但是,鲁庄公和历史上所有失败的君王一样,该听的时候不听,不该听的时候偏听,相当准。也就是判断力很一般。
庄公说,你说什么?大声一点!按你说的,小白不是死了吗?
管仲一时语塞了,还是沉默的好!
这边,鲍叔牙主张打战,但也不是随便打。虽然人数多,但是听说对手庄公根本不听管仲建议,就准备来个计谋智取,让代价尽量小!小样,我玩不过管仲,还玩不过你鲁庄公!
鲍叔牙决定派雍廪去引诱庄公,然后打埋伏。
庄公看到雍廪,心里那个气啊。就算你头上写着“诱饵”两个字也要杀了你再说。丫的,就是你透露考题,还说内定,没想到居然还提供假答案!
果然,庄公轻易就进入了齐国的包围圈。打败!
在退回来的路上,自己的国土还被齐国占了!
除了生气,我们的鲁庄公是智不如人,技也不如人!要不是最后管仲死战,庄公很可能又要彻底“做客”齐国,然后和他老爸鲁桓公一样客死齐国。
咋也不说了,从你诸儿开始,我鲁国最近算是流年不利。这些所谓的公子,不管是公子纠,还是国际纠,以后只要是贵国的纠纷还是不掺和了好,回家好好念书写历史吧!
但是,鲍叔牙说,不行,念书前还要帮我们一件事!
鲁国说,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鲍叔牙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大兵压境吗?抬头看一下汶阳。
原来,齐国趁着胜利,居然大兵压境,反攻包围过来了。
鲁国说,我们怕了你,什么事?鲍说,杀了公子纠!
鲁国说,那是你小白的兄弟啊,你也下得了手?
鲍叔牙说,没错,就是因为我们下不了手,所以叫你下手。
鲁国说,好吧,我帮你杀了公子纠一伙!
鲍叔牙说,等等,管仲,召忽不要杀,给我囚禁送回齐国。
鲁国说,为什么?我的刀快,一并杀了,把人头给你,也好运输。
鲍叔牙说,那个管仲居然射杀我主公,现在主公对他咬牙切齿,要取回来亲自杀,千刀万剐这个**的!
鲍叔牙咬牙般地解释,可能是表演太卖力了,演过了,让鲁国的施伯感觉有点不对。他对鲁庄公说,管仲是个人才,最好是留在鲁国用,不行也是杀了再给齐国。我听说管仲和鲍叔牙关系不错,万一他小白不杀了,自己用,那我们不就多了一个劲敌?
鲁庄公,你说的很好,不过现在他没有管仲不是也一样打得我们屁**流吗?大家就不是一个数量等级的选手,人家是985保底想冲清华北大,我们的目标就是上个二本!而且,鲍叔牙不是刚刚还告诉我们什么叫大兵压境吗。
这次鲁庄公是对的!好马要配好鞍,赤兔马跟着关羽才能跑出杀伤力,如果跟公孙瓒,估计也就是等红绿灯、卖门票的水平。管仲如果留给鲁国,估计也就是个站在朝堂上天天喊到负责点名的那个谁!
鲁庄公叫公子偃带兵到生窦这个地方,杀了公子纠。因为公子纠不是历史的主角,所以史官给没有给他什么特写的镜头,表演出死前到底有什么纠结的情节!
白纠了!白纠结了,白白纠结了,小白把纠给结了!
但是,召忽是主角,管仲更是主角!
公子纠算是史书中悲催的“主公”,有这个运,没那个命!
历史:逗你玩。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1 23:10:00 +0800 CST  
召忽的臣节
同样是公子纠的谋士,召忽的名气远不如管仲。今天许多人都知道管仲,却很少人知道召忽!但是在当时,他们俩人的名气应该相差无几!
召忽年少就出名了。他常常研究军事、治国、理政等大学问,他是一个“光看他家的书柜就知道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但是他遇见了齐襄公昏乱的年代,娱乐至上的君王让召忽成为典型报国无门的案例。后来,公子纠听说了召忽的才华和谋略,就去请他出山,让他做自己的老师,陪自己念书,给自己讲历史。
管仲也很有才华,但是好像只有鲍叔牙慧眼识珠,比较了解他。那个时候他还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一起当兵,到处赚钱谋生。后来,管仲猜想齐国终究要大乱,就和鲍叔牙商量,一个人分别去跟一个公子,押宝下赌注。管仲压了公子纠,鲍叔牙压了公子小白,不管以后谁辅佐的公子当上齐侯,都要负责举荐另一个人。这不是一篮子鸡蛋的问题,丫就这两个鸡蛋还分两个篮子,实在是深谋远虑啊,俗称“有心计”。
后来小白当上齐候了,鲍叔牙就策划救出管仲,还推荐给小白。从此开启了春秋一霸的齐桓公时代。其实鲍叔牙也想救出召忽,但是召忽没有这个心思(动机)。在公子纠被杀的时候,“一生只爱一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刚烈思想让召忽产生了万念俱灰的消极,居然撞柱子自杀了。
于是,关于召忽的政治水平厉不厉害就没有机会证明,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只是一个践行纯粹礼仪文化的士大夫,不是一个能屈能伸的政治家。而管仲却找到了舞台,大功面前那些忠义礼节在管仲面前都变成了小节。小节可以不拘。
后世文人(知识分子)会赞许召忽的节,很崇敬他,但是内心并不是想成为他。文人希望自己成为管仲,成为有机会施展才华,并且能证明出自己才华的人。
【喜欢】喜欢一个人,有很多层意思,是喜欢和他在一起,还是喜欢成为他?或者喜欢他成为别人的敌人(如海瑞)。中国的儒家文人抱着“进则入仕为良相治国,退则从医为良医治人”,喜欢和召忽做同事,喜欢自己成为管仲。【31】
正好。管仲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在文化的传承上,管仲比召忽有更宽广的人文市场。尤其是900年后,诸葛亮就喜欢把自己比喻做管仲和乐毅那样的人,更是把管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隆中对”和管仲见桓公的“强齐对”几乎也是一个故事套路。
文人会写字,能说会道,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关于管仲的故事、记载、评价就比召忽多得多。毕竟,几千年的中国,敢死得人多了去,但是留下来能实现功名的书生不多。
能活下来,又有功名的角色,哪个书生不喜欢?
只是老百姓也可能不感冒!
什么功名,大志,小老百姓看不见。而且你们那些功名和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反正土地上总是有地主,城堡里总有王侯将相,反正都不是我。你们说的政治,无非是把他换做你,我还是一样的我,爆款的老百姓。但召忽不一样,他很单纯、很直接为公子纠死去了,道理很简单,就是一个“义”字,做法很简单,士为知己者死,你有我有,大家都可以有。我们可以和隔壁一起长大的兄弟讨论这个义,佩服这个义,还可以践行这个义。
就像赌博一样,你说什么投资理财,用风险和利益衍生出一堆名词来做比较,小老百姓听不懂,也不想懂。我们就喜欢把钱放在桌子上,比大小,斗地主,直观实在还刺激。
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应该更喜欢召忽。召忽在鲁国自杀了,但是在老家,人们就给他修了衣冠冢墓地,并且自发为其守墓。守着守着一直到现在,居然成为了村落,东召忽村与西召忽村,最后还形成一个镇,就叫召忽镇(今山东安丘)。
这样算,召忽也是值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1 23:10:00 +0800 CST  
十七、管仲相齐,鲍氏相管
现在,自尽的召忽过去了,但投敌的管仲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重要到我必须单独给他开一章。既是给管仲开,也是为鲍叔牙开。
管仲治国的功力毫无疑问,我也站在书生这一边,喜欢成为他。但是在春秋的周礼时代,他对于中华礼仪的破坏(也可以说是重构)也很突出,至少他和郑庄公他们一样,相当厚黑。前面说到射杀小白,如果放在政治斗争范畴内,无可厚非,但是在常理上,明显属于不按套路出牌。你管仲出了这么一奇招,以后齐国的安保就要多花费多少钱?连熟人都要防啊!而且,这样的风也很快就会刮到各诸侯国。
是不是觉得这样说是小题大做?
此前,对社会有点仇恨的人会做什么?骂社会,顶多踢几脚垃圾桶,破坏一些公共设施,再不济就是去杀人放火等等。但是几年前,有个“疯子”把这种仇恨“创造式”地对准了小学生,他在小学门口大开杀戒,死伤多名小学生。在我中华大文化大礼仪下,“尊老爱幼”是一项基本条礼,你去欺负一个老人、小学生是会被所有人鄙视,所以大家也会相互想当然,默认着“你我什么仇什么怨都要冲成年人来”。但是这个“疯子”却为仇恨开启了新模式,直接拉低了道德边界,同时就给了其他人一个暗示,启示:原来仇恨可以这样发泄啊?原来我可以这样不是人!于是不久,就有更多的变态人开始对准更多的小学生,甚至幼儿园!
这样,社会的安全底线彻底被破坏。政府也没有办法,唯有加大保护力度。于是,每个小学、幼儿园都要配备保安。谁还会说这个疯子是创新?
同样,现在一些年轻人啊!在他们的眼里,创新就是不一样,就是和别人比不同,于是别人不敢想,不愿想的事情,他都尝试了。很多时候,这不是创新,而是破坏!
比如,那些博引眼球的视频直播!变态得五花八门。
管仲当然不能和那些人渣比。管仲的第一身份是政治家,所以他的阴谋也只是对待特定的人,什么特定?就是在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特定人群。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他们与我们的关系不直接,所以我们愿意选择原谅他这样的厚黑。
当然,管仲解放的思想和开拓的视野也不是一天就练成,他的人生经历比召忽复杂,可能早就对生存和发展有了新的理解。

死跑龙套的过去
他有名有姓,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那就是出身贵族了!没错,他是周穆王的后代,同时,也是很后很后的后代,所以家里已经开始没落了(有点像刘备挂牌中山靖王后代的家底)。为了解决生计,管仲想到了当时还未被人很瞧不起的行业(后来才重农抑商),“士农工商”的最后一道,经商。通过经商,他解决了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桶金叫鲍叔牙。是个朋友,不是金牙。
鲍叔牙的家境比管仲好,他是齐国大夫鲍敬叔的儿子,吃穿不用愁。但是他不喜欢出来做官,反而对其他事情比较感兴趣,尤其在经商圈钱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天分。可惜生错年代了,要是搁在现在,分分秒秒就给你整个上市公司。
管仲正是看准了鲍叔牙的经商天分,就和他一起做生意。而且,每次到盘算利润分成的时候,管仲就要多拿一份,鲍叔牙也不在意。但是,身边的人看不下去了,他管仲本来就是你带的,过来蹭蹭,反而要分得更多,明显是占你便宜啊!
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小便宜的人,他只是家里比较穷,要多分点贴用家庭,那些是我自愿给他的。
大家觉得鲍叔牙你仁义,你说得有道理。
众人:你什么时候再做生意?你那儿还缺人吗?顺上我呗!
除了做生意,还有打战的事。春秋时期,代表国家去打战是贵族的义务,也是荣誉。因为大家都是贵族(没落的也算,名单上有),所以必须出去打仗,服兵役,管仲和鲍叔牙又一起去带兵打仗。但是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磨磨蹭蹭,而收兵的时候,他却跑得飞快。大家又说管仲怕死。
鲍叔牙却说,管仲家有老母要侍奉,哪里是怕死的人?
大家觉得鲍叔牙你仁义,你说得有道理。
众人:你什么时候再去打战?你那儿还缺人吗?顺上我呗!
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和鲍叔牙的解释后,管仲终于忍不住了,热泪盈眶啊!他大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于是,就拉着叔牙不放,死活要跟他结拜兄弟。
鲍叔牙也乐意。他这一辈看人很准,不但知道管仲“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同时也知道自己嫉恶如仇不适合为政,所以他十分欣赏管仲的智慧、才情、性格和情商。
总之,你的一切我都喜欢。
我欣赏你,我欣赏你欣赏我,我欣赏你欣赏我欣赏你,这叫惺惺相惜。这还只是两个人的情感内在,接下里就要来些故事的外在了。
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人才。
对于一个人才的磨练,老天爷很有耐心。你以为贫穷、被人误会等等就够了?没有,还早!还有一堆对内心刺激更大,对心智磨练更深的打击在后面。
不久,管仲感觉做生意有钱途但没前途。当然,能产生这么有哲理又励志的念头,主要是几年经商后,家里有钱了。于是,管仲就与鲍叔牙商量出来做官。但是鲍叔牙说自己不喜欢做官。管仲说你说的那是小官吏,来得不刺激,做得不舒坦。
鲍叔牙就问他有什么好项目?
管仲说,按照目前齐国襄公这样闹腾,齐国早晚必生乱,到时候,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肯定会成为继位的热门人选。我们现在各找一个辅佐,到时候不管他俩谁上去,谁登上大位,我们都要互相举荐。这样我们就不用按部就班当什么士大夫,中大夫,一步一爬,很可能就直接当上宰相之类的位置。
鲍叔牙明白了,这是一场赌局式的游戏,人生最好玩的故事,因为对兄弟组合来说,稳赢。
投资公子,今天我们叫打新三板,赚原始股。确实刺激!
几百年后另一个商人,也是这样想,而且玩得更大,他的名字叫吕不韦。看来古时候,规定商人地位低很有道理,这些人思维太活跃,杀伤力太强了!一旦玩政治常常会强行插队,高位切入。
这次,管仲似乎又耍了点滑头,他选择了公子纠,让鲍叔牙选择了小白。因为公子纠是哥哥,按顺序,他排在前面,上市的概率更大,而且公子纠此时身边还有一个召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后老天爷(证监会)选择了小白。
不过没有人再问鲍叔牙关于管仲选公子纠占便宜的事。鲍也不用解释了,因为这种阴谋只有他们哥俩知道。
关键是后来小白赢了,说书的人也不好意思再编了。
说书人:两个案例已经够了。
小白赢了,也就是鲍叔牙赢了。此时,被鲍叔牙用计谋从鲁国救回来的管仲看到鲍叔牙真是又感激又无奈。老没面子了!这些年来,我干什么几乎都输给你鲍叔牙,龅牙啊!而且老鲍还每次都帮说好话。
我不是技不如你,奈何命不如你!老天爷啊!你为什么老这样玩我?不给我机会。
老天爷:开玩笑?你以为政治大咖的脸皮是可以一天就能练成?
其实,机会原来就有,只是你管仲看不上。据说刚刚窃取诸侯的公孙无知,就一直想找管仲出来辅助自己。因为管仲的叔父管亚父一直在推荐自己这个侄儿,说明当时辅助公子纠的管仲在朝野中也小有名气了。但是管仲一眼就看出了无知的危险,对叔父说,刀架脖子上的人还要来拉人一起死吗!
他无知,我还能跟着无知?
刚刚上市的新股,刚刚打开一字板,你让我去高位接盘吗?到时候盘接不住,我会变成高位截瘫。
所以,这种事是要很坚决地拒绝。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2 23:32:00 +0800 CST  
惊天地泣鬼神的转折
没跟无知混,是智慧的选择,但对管仲的未来也不能带来这么利好。无非是避免了一次劫难而已。躲劫难还不容易?我一个平头老百姓,老实在家呆着,京城的什么劫难不都可以避免过去?
所以,你除了会躲过劫外,还必须会把握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但是尴尬也来了。从鲁国回来的管仲,至少要先解决如何面对(大家)的问题。
鲍叔牙还好说,这个朋友是自己的黑锅大户。但此前因自己急功近利,以为十拿九稳,就向小白射了那一箭,现在要如何面对小白?
大家都知道这叫各为其主。
但是,实在是,确实是,好尴尬啊!
这下忙坏了中间人鲍叔牙。鲍叔牙是厚道人,牌技好但牌品更好,牌友不好,但牌好。一是按照约定要推荐管仲,二是因为管仲确实是自己看好的人才,于公于私都要极力做成这事。
此前,诸儿、无知、公子纠为了齐国出一个霸王,命都豁上了,现在你鲍叔牙为了齐国出一个中华第一相,累点,难道不应该吗?
历史:感谢理解。
齐国:齐心协力,共创齐国美好明天。
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而是皇帝(管仲)假装不急,太监(鲍叔牙)真的着急。
第一步,先要配合管仲帮他把面子挽救回来。
管仲回来后,成天要死要活,哭天喊地说自己与召忽一起辅佐公子纠,如今进不能让他登上君位,退也不能为他殉节。现在苟活回到齐国,如果还要按照原来的约定去给公子小白做臣子,服务公子纠的仇人,那召忽如果泉下有知,不是把我取笑死了?
厚道人鲍叔牙,可能也知道这不是管仲的真实想法,但是这个局面却要真实面对。那就一起面对吧!
【劝说】许多时候,去劝说一个人,并不是你看的比他深,比他远(他甚至比你更聪明),而是这些看似深远的道理必须由你来说,这层窗户纸要你来捅。
窗户纸谁捅都可以,就是不能你自己粘上去又自己捅。这叫人情世故。他需要的不只是你说的理由,更需要的是你说理由的态度。你的理由他也知道,但是你的态度,他可以用来做台阶【X】
鲍叔牙说,管仲你错了!从你个人来说,你是一个有大才的人,多年来蓄志苦修,就是缺乏一个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现在这个机会来了,岂能因为这些小事而自己绝了理想,埋没了才华?从齐国来说,齐国要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需要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君王和一个能运筹帷幄,指天惠地的奇才,现在君王有了,你如果因此不出山,就是要眼看着齐国失去这样的机会。再者,从我们这些文人志士来说,你是一个最好的楷模,你有才华智慧,就要施展起来,不要辜负老天对你的恩惠(培养),以后我们这些士人才能从你身上获取文化的滋养和精神力量。有这三点理由,哪里还要在这里抱怎么所谓的节,还止足不前?
管仲吓了一跳,老鲍,你真好!理论水平也好。这段有理有据的“出师表”,换个人,随便说给谁听,那就是一篇极佳的马屁文。
管仲十分满意,台阶已经搭到你不下都不好意的程度,但他还不能欣喜若狂,否则和前面自己要死要活的节奏不连贯,对接不上。所以,管仲还是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回复)——默认!
第二步,鲍叔牙还要找到齐桓公小白,要说服小白,让他相信管仲是千年一遇的才子,还要让他原谅并大力起用管仲。
管仲你牛归牛,那还是后来宣传的事。现在没有事实证明你多牛,倒是有事实证明你多阴险。所以,鲍叔牙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小白说,管仲?什么管?就是那个射我的人,好,你做的好,你帮我抓回来了。活的?更好!问一下厨师,是清蒸好还是油炸好?我这个箭头还留着呢!
鲍叔牙说,主公你这样就有点小心眼了!人家管仲是政治圈的人,他手里的箭也是政治的箭,他作为公子纠的谋士,就会把这根政治箭射到主公你身上,如果他作为你的谋士,就会射到公子纠身上。
简称,各为其主。人家射的是身份,不是人。不过,管仲就是卖力了一点。
小白说,但他确实是公子纠的人,还特别卖力,没有如果!
鲍叔牙说,现在就有机会“如果”了!如果你原谅他,把他变成你的人,那他的政治之箭就会帮主公射天下。
因为公子纠已经死了,所以也不会有一仆二主的顾虑。
小白说,说得有道理,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饶了他吧!这个箭头就留做纪念吧!送到博物馆,作为我们艰难创业的见证吧!
鲍叔牙说……
小白说,你别说了!下班吧!
过几天后,为了让齐国早日走上康庄大道,维护并巩固自己的政治局面,小白准备任命一批官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想让鲍叔牙出任正卿(相国)一职。
小白:你值得拥有!
现在印证(实现)了管仲此前与鲍叔牙说的政治赌注,不用从低级的公务员开始,而是一步登天,直接进入中枢。但是鲍叔牙似乎更加看重齐国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人生地位。他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不是治国,而是让管仲治国,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他更喜欢享受做导师的感觉,享受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让人才施展出才华的那种快意。
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鲍叔牙:难道鲍叔牙就常有了?
医生:龅牙常有。
鲍叔牙说,主公你是个英明的君王,因为我和你一起出奔,同受苦,共患难,你现在赏赐我鱼肉,赏赐我衣服,让我不会饥饿,不会受冻,这就可以了。至于治理国家,我真不是那块料啊!
小白说,爱卿你就不要客气了,你的能力我很了解啊!
鲍叔牙说,是啊,主公你了解我能够按照礼数做事,遵守法纪做事,这些都是自律的范围,但并非治理国家的才能。
小白问,那怎样才算治理国家的才能?
鲍叔牙说,治理国家要内能安抚得了百姓,外能震得住四夷,能为王室建立不朽的功业,能将恩威广泛布施到各诸侯国,能让国家像泰山一样的稳定,君王可以享受无穷尽的福气,让功业刻在石头上,名声传播到千秋万代。这才叫帝王的辅佐之臣,我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啊!我只会读读书、看看报,开个会,念份稿什么的。
当然,鲍叔牙说的这个要求太高了,不能作为现实中选人的标准,只能作为标准答案,属于可遇不可求。尽可能接近就可以了。
不过,鲍叔牙拼命铺垫,其实就是为了暗示小白,你遇见了。
小白说,你说的很好,那哪里有这样的人啊?
鲍叔牙说,主公不想要,我就不说了,如想要找的话,算你有运气,齐国有福气。管仲就是!
哟,说了半天的吐沫横飞,原来在这等着我呢?小白说,你怎么又说他?我听说你们是好朋友啊!
鲍叔牙说,正是因为好朋友,我才了解他!我不如他有五个方面:能宽厚对待国人,让国人忠于君王,我不如他;能治理国家,让官吏尽职尽责还不失君王的控制,我不如他;能用忠信教化百姓,让百姓安于生产生活,我不如他;能制定礼仪外交,让诸侯信服齐国,我不如他;能训练部队,使士兵敢战无退,我不如他!”
其实到现在,管仲哪里有什么治国的业绩?还只是政治圈的流浪汉,根本没机会表现出鲍叔牙所描绘那些“惊为天人”的表现!
但鲍叔牙的口才绝对一流,就他俩过家家的那些往事,都能总结出这么有层次感的“辉煌”。而且,态度还极为真诚,不像在卖皮包。
小白有点心动了,有这么厉害?会不会是什么妖魔鬼怪啊?那好吧,明天叫他来见我,大家有机会聊聊!
鲍叔牙一听有戏了,突破口开了,就开始变本加厉地说下去,我听说“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大概意思就是你如果让谋士来投靠你,变成你的附庸,他只会畏惧你,以后就不能独立思考、出谋划策,容易影响他施展才华)君王你如果要用管夷吾,就要给他丞相(上卿)的位置,给他高工资、高待遇,按照对待老爸老大哥的礼仪来对待他!丞相这个位置,是君王最得力的助手。你就随便说来见我吧,那是看轻他,看轻这个职位,士大夫也会因为你的不重视,跟着看慢他,那就间接等于看慢你的指令。象管仲这样非常之人,必须采用非常之礼。君王你要占卜一个良辰吉日亲自去迎接他。这样,一来你可以给大家一个严肃的信号,你信任尊重管仲;二来他管仲会因此感动得要死,一定会誓死效忠你。三来大家也会说君王你为了人才会尊贤礼士、为了齐国会不计私仇,这样,谁都会想来齐国,想为你效命。
这一套说辞有条理,有逻辑,鲍叔牙简直就是演说家。
这是鲍叔牙比管仲还伟大的地方。伯乐只会发现千里马,鲍叔牙却还知道如何使用(提升)千里马。
鲍叔牙:一份《管仲使用说明书》送给你。
小白觉得有道理,那就按照你的说做吧!
那一天,小白搞得比娶老婆还隆重,因为他是娶了个干爹。后来,小白还给管仲一个尊号叫“仲父”,明确只是比父亲稍微差一点。这个称号后来也被许多帝王借用,什么仲父,亚父。这个仲字后来(此前)是不是就这样被演变成第二的意思?
是不是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一次管仲这只股票,由差点跌停被鲍叔牙施展才华直接拉成涨停。
管仲迅速占领齐国头条,春秋头条。疯狂的齐国,疯狂的齐小白,他满仓管仲。那这个管仲到底得有多牛?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3 21:49:00 +0800 CST  
哪五杰?
隰(念席)朋口才卓越,善于外交,请任命为大司行;宁(甯)戚擅长农业,知道天时水利,能开荒拓地,产出更多粮食,请任命为大司田;王于成父带兵训练打仗能让部队有序有力,士兵一往无前,请任命为大司马;宾须无善于断狱判案,不会冤枉好人,不滥杀无辜,请任命为大司理;东郭牙不畏权贵,敢冒犯君颜,君上有过错他一定会指出来,请任命为大司谏。
这些官职在当时都是部长,管仲这是一次把筹码要到位,免得以后说自己拉帮结派。今天丑话说在前头,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这是智慧者的游戏。
小白:原来以为一道菜,端出来原来是套餐。
但齐桓公不介意,小白要的是称霸,所以道路怎么走对他来讲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既然相信了管仲就按照他的建议做,也许慢慢任命这些部长也是可以,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如现在就给你管仲一个安心。
互相信任是最难得的君臣关系,小白和管仲是,刘备和诸葛亮是,这样的关系,大家都很高兴!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4 20:34:00 +0800 CST  
中华第一相的政见
管仲有天生的政治明锐性和局势透视能力。一个人的知识,性格,性情等可以在后天慢慢培养,但类似第六感的悟性很难培养。这些也许就是鲍叔牙对管仲认可到五体投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才】天才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可能通过努力、勤奋来弥补,比如学习能力,天才学习一天或者看几眼就可以考80分,我学了一个月才考78。这也是经常被鸡汤文学断章取义所引用的“天才”概念。另一种是与你努力根本无关的资质,别人的点子、灵感随便就有,你起早贪黑,想破脑袋也没用。比如未知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理论的突破。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资质,但是特定的社会发展只需要特定的资质。正是需求的局限使得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表现出来他的资质。比如有些钓鱼人,走一圈就能知道哪里有鱼,但是现在社会上又不是靠钓鱼来统治,所以他的这份才具就只能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有人是天才的军事家,可是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太平社会,无需战争。(当然,变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不算,那是博眼球搞的闹剧)
这两点是属于智慧的天才,还有一个天才的内容是性格,性情。有人天生专注,干什么都有成就,有人天生坚毅等,此后在他的人生中如再加以磨炼,便成了老天赋予的高贵品格。【32】
管仲所拥有的天才就是我们再这么努力也生不来。再怎么头悬梁、锥刺股,自残到住院都不行。
管仲有天才的政治判断力。
虽然当时的周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但是他还是天下的共主,这个共主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其水平都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家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不称职的老大。但他不称职为什么还会一直当下去?
这叫对手们的相互制约。
因为称职的人不止一个,多了去。郑、齐、晋、宋、秦、楚等都可以。但是王位只有一个!
这就就是前面说到的政局牵制。周王朝能继续当大哥不是他比其他人更有能力,而是比周王更有能力的任何一个诸侯因为不能压住其他比周王有那能力的诸侯。所以,大家就只好让周王继续做大哥。
但大哥压不住小弟的恶果,就是造成了小弟们之间打来打去!
管仲明白这一点。所以,齐国称王是不可能,但是可以称霸!
【称霸】所谓称霸,其实是我们后来人对那段历史的总结,当时的齐国不可能站出来说我要称霸!他们可能会说伯,就是第一个诸侯而已,诸侯的领头羊!
管仲定位齐国是不可以做礼仪文化上的大哥,但是可以做事实的大哥。【33】
这叫国策。这不是努力学习能学出来,这叫天才的智慧。
既然认定只能称霸,就意味着自己不是王。所以就要尊重周王,才能让自己称的霸,霸得有道理。把王和霸分清楚,才有了“尊王”的重大策略,这样就能解决了礼仪上的矛盾问题(只能有一个老大),为什么我不是大哥却还能做做大哥做的事!
这一点,郑国没有搞清楚,所以郑国称不上政治的霸业,他只是秀了武力,变成了恶霸的霸!他居然还和周王朝闹别扭,根本不把大哥当大哥。郑庄公雄才武略,但是缺乏一个整体的政治规划。当然,郑国作为新兴国家,底蕴和实力不能和齐国相比,而且,老天爷也不想给郑国太多的时间考虑(打大哥坏风水?),所以才会出现庄公之后的内乱,让他彻底退出了春秋的霸业舞台。
郑国的失败似乎给了管仲重大的启发。
这个世界上不只是感情上秀恩爱死得快,武力上秀肌肉也死得快;政治上秀嘴快(称王)一样死得快。
管仲和小白商议了,定出了一个基本国策。我们齐国不是要取代周王朝,而是成为诸侯的“大哥”。小白只要不说自己的大哥,就完全可以活出大哥的风采。
霸业!也是政治和艺术的结合。
小白说,我这个人喜欢打猎,喜欢美女,这样会不会危害我们的霸业?
管仲说,不会!你可以去玩,去快活吧!
小白说,那什么会危害呢?
管仲说,不知谁是贤明的人,不会看人,会危害霸业;知道了贤明的人却不用,会危害霸业;用了他又不信任他,会危害霸业;虽然信任他,但是又让小人参与到其中,会危害霸业。
小白明白管仲这是在说他自己,要权力呢,还专权。就表态说,这个没有问题!
小白又问,我齐国也是千乘之国,但是被襄公这样一倒腾,现在国势衰弱,人心涣散,我刚刚当上君位,要如何振兴齐国?
管仲说,要从礼义廉耻这四维入手,把它当做国家的纲纪和基本秩序。如果这四样没有了,国家的秩序就乱了,现在我们要让国人回到正常秩序上来。
(齐襄公诸儿:这这指桑骂槐的说谁呢?)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4 21:18:00 +0800 CST  
小白问,回到秩序后,那如何统治我的子民?
管仲说,要统治人民,先要爱护他,然后才可以提出主张!
小白问,如何爱?
管仲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同一个祖宗的人群整理族谱,住在一起的人群(封地)整理家谱。让他们有事情要互相帮助,有钱财要互相济困,这样他们之间就变得更加亲切紧密。帮助我姬姓、姜姓那些流落老宗人重新登记纳入贵族,让没有子嗣的人找到继承人。老百姓过去犯的罪(前面诸侯的)能赦免就尽量赦免。这样国人就会变多了!
那时候有名字就是有身份证。奴隶,游民等没地位,不能成为国人。只有国人才有地位,有地位才能有义务,国家才能对他们使用起来。奴隶等人不在户籍里,只是工具,不算国人,只被奴隶主使用。管仲说的“收拾遗民”就是把流浪的国人进行统一管理。
管仲接着说,然后就是减少刑罚(不用重典),减轻赋税,这样国人就会富裕起来。尊重贤士,让他们去教化国人,这样国人就会懂礼仪。“朝廷”发出的命令,不要随便更改,这样国人就会守法规矩。这便是爱民之道。
爱民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出工作,不是每天“亲爱的,伟大的,”整一堆形容词做定语挂在口头上对百姓秀恩爱。
小白问,那爱民之道如果施行了,后面如何管理国人?
管仲说,按照士农工商的职业将国民分为四类,让士的儿子还做士,农的儿子也还是农。工商的儿子还是工商,世代传承,不要随便改变,那样国人就稳定了!
那是,是阿猪阿猫出生那天就被确定了,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意味着不会有非分之想,那就老老实实把家传的手艺打磨好!不要以为这就是命运迫害,管仲说的是职业分工,并不是身份的等级身份,他们的身份一样都是国人。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简单的情况下,所谓“感受压迫,要求改变命运”其实就是少数人。而且还是我们今天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给他们的推论。因为行行出状元,你有能力在哪里都能受到肯定,你能被压迫什么?
小白又问,民是安了,但兵器铠甲不够怎么办?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5 18:30:00 +0800 CST  
管仲说,好办,可以指定赎罪制度,让重罪的人赎罪铠甲一副,让轻罪的人赎罪盾牌一副,让小罪的人直接交罚金,并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让诉讼双方道理差不多的双方各交一捆箭。这样,聚集的不少金属(用品),挑出里面好的做成剑戟,用于打猎打仗,成色不好做成农具,用于耕地锄草。
简单说,这是矛盾纠纷的代价。看谁家家门不幸,内斗倒霉,没事找事制造矛盾。如果今天给上访也设一个门槛,比如先义务劳动一个礼拜才可以上访,改变一下零成本上访。那些没事找事、没知足的职业上访户还会有那么多吗?
小白问,那兵器是够了,财力不够咋办?
管仲说,挖矿来铸造钱币,煮海水来变成盐,这都是通天下的利润。在百货价格偏低的时候买进来囤居,等待合适的时候去交易。(就是高抛低吸了)。还有,(注意了,此处有重点)可以找三百个妓女开始专门行当,把那些过往的商人留住,让他们就在这里交易买卖,然后我们从中收税,这样,所得财富足够用于军费开支。
解释一下,原来是没有妓女这个行当,当时各贵族家里会养女奴,负责在有需要的时候用性服务招待客人,称私妓或者家妓。管仲创造性地把这些固定的依附人推向市场,个体变群体,实现了共享经济。以后就逐步形成了妓女这个行当。原来他们在贵族家里可能也是被当做性工具,但是这回他们开始实现自我谋生。
所以,妓女行当的鼻祖是管仲,不是说他自己做妓女,而是他开创了妓女行业。这是经济行为,和什么文明礼仪没关系。
小白又问,钱是够了,但是部队不够多,没有气势,又该怎么办?
管仲说,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要让军队的内心强大,而不只是声势浩大。如果只扩充军备,增加兵力,那诸侯国也会效仿这样做,大家搞起了军事竞赛,我们也不见得有什么胜算。主公你如果要让我们的军队强大,最好就是不扩充数量,但是要提高质量。在面上,我们的军队还是那么多,但是战斗力却高出别人。我向你推荐从内政改革来达到充实军队的办法。
小白问,怎么改革?
管仲说,把全国分成21个乡,其中6个乡主要从事工商,15个乡从事士农,工商这些乡负责赚钱,士农这些乡负责输送兵源。
小白问,怎么输送?
管仲说,5户人家为一轨,选个负责人,作为轨长;10个轨组成一里,里的领导人称为司;4个里组成一连,连的领导人叫连长;10连组成乡,这样的乡肯定就能出优秀的人才,乡的领导就叫良人。这样构成了“轨里连乡”的军事单位(不是行政单位),所以对应到部队的建制,一户出1兵,5个人作为一个伍,轨长负责;50人就是一个里(小分队),里司负责;200人作为一个卒,连长负责;2000人组成一个旅,良人负责。也就是“伍里卒旅”来对应一个乡,这样5个乡就是1万人,在乡里设一个师,到了部队就叫万人之军,五乡之师来负责。我们有15个乡,就是三个军。
君王你自己主帅一个军,称中君。在由高国(姓高和姓国)两个望族各统帅一个军。一年四季,你要带着部队去打猎,不是一定要打多少野猪,主要是为了合天时训练部队。军队士兵的管理主要在内部,军队整理训练要在郊外。训练好后,就规定他们(士乡)不要随便迁徙。五人为伍,他们要一起祭祀,祈求共同的祝福,如果有死伤要一并抚恤。他们人与人相俦(同辈,陪同),家与家相俦,世代居住在一起,从小就一起玩。这样,白天打仗,看的见就知道谁是谁,队伍不会散,就算打夜战,大家听声音就知道谁在哪里,队伍不会乱。他们闲暇一起寻乐,有死难就会一起悲哀。打仗起来,守的时候牢固,攻的时候顽强。有这样三万军队,足够你横扫天下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5 18:32:00 +0800 CST  
简单说就是一个村子的士兵排在一起。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原来打战就是贵族的身份游戏,现在把全国都捆绑进来了。
小白问,兵力这么强了,那就可以打各个诸侯了吗?
管仲说,还不可以,周王室还没有给你做后盾,我们周边的邻居还没有依附我们。主公你如果想要驰骋在诸侯中间,必须要尊重周王室而且亲睦邻国。这样可以师出有名,也无后顾之忧。
小白问,那要如何尊王,如何睦邻?
管仲说,重新勘定我们齐国的国界,如果有占据别人的地就还给他们,重新再带上礼物去建交。再指派80个口才好的人,穿上华丽的衣服,多给他们钱,让他们出去到处宣扬我们齐国的政策,顺便招聘贤能的人(宣传部兼职组织部)。同时,也指派另一批人带着钱到四周去打听消息,一旦发现那些犯了错误的小邦国,就攻打他们,灭了他们,并入齐国。如果发现有弑君作乱的人,就抓起来,杀了!这样我们齐国的威望就传播出去了!(一正一反)那些诸侯就会渐渐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能力,就会诚服我们而跟随我们,然后国君你再带领这些诸侯去朝见周王室,恢复原来纳贡的事情,这就是尊王了,到时候,诸侯伯这个名称就算你要推辞也推辞不了了!
小白听了这些问对后十分开心,果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和他大谈三天三夜,然后宣布,我现在就拜你为丞相,开始我们的辉煌征途吧!
管仲说,我听说盖一座大厦不能只有一根木头,汇聚成大海光凭借一支溪流也办不到,如果你要想成事,必须起用“五杰”。
哪五杰?
隰(念席)朋口才卓越,善于外交,请任命为大司行;宁(甯)戚擅长农业,知道天时水利,能开荒拓地,产出更多粮食,请任命为大司田;王于成父带兵训练打仗能让部队有序有力,士兵一往无前,请任命为大司马;宾须无善于断狱判案,不会冤枉好人,不滥杀无辜,请任命为大司理;东郭牙不畏权贵,敢冒犯君颜,君上有过错他一定会指出来,请任命为大司谏。
这些官职在当时都是部长,管仲这是一次把筹码要到位,免得以后说自己拉帮结派。今天丑话说在前头,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这是智慧者的游戏。
小白:原来以为一道菜,端出来原来是套餐。
但齐桓公不介意,小白要的是称霸,所以道路怎么走对他来讲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既然相信了管仲就按照他的建议做,也许慢慢任命这些部长也是可以,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如现在就给你管仲一个安心。
互相信任是最难得的君臣关系,小白和管仲是,刘备和诸葛亮是,这样的关系,大家都很高兴!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5 18:33:00 +0800 CST  
完善国家的功勋
上节管仲提出的那些管理措施可以归纳为政治经济改革。里面许多做法现在我们还在用,所以比较熟悉,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措施。在当时意义重大。
这些措施,让国家的概念更加具体。让“政治”这个词语更加饱满,使得“政权”更加完善。
这些意味着人类的文明更进一步。
如果说,周公的礼仪让部落形成了国家,那管仲的改革是让国家进一步完善,叫政权。
管仲对人口的管理,从户开始,到轨里连乡,虽然不是一个明确的行政单位,但是对分封制开始了修正。这样,在大夫的封地出现了另一股力量,就等于胁弱了割据的机会。以前是有地就有主,要么是某个大夫的,或者是君王自己的。管仲改革后,国家的概念开始渗透进每一块土地、每一户人家,原来大家只是在礼仪上知道有这有一个“国家”存在,现在在工作、生活中开始出现国家的烙印。这些概念在后面继续发展下去就是秦国(楚国)的郡县制度。
管仲关于五人成伍,在战斗序列中可以互相帮忙,互相呼应,后来也被应用到极致,不但要互相帮忙还要互相牵制,这也是商鞅的变法内容之一。所以管仲也被列入了法家的代表人物(鼻祖)。
行政单位形成后,给国家政权的统一制造了机会。
分封制的基础思想中,威望和实力很重要,但随着父子孙几代人王位不断更替后,权威也会更替。权威变小,变弱,中央缺乏有效的控制,最终只能走向割据。但是行政单位形成后,分封的领地有了另一股直接代表中央的力量存在。换句话说,中央的信号还可以不断传达到每个国人中。想要割据就必须先割掉这个链条,但是中央对于各个诸侯国都有链条,你必须都割掉才有可以。
所以早期的“造反”只要一个诸侯就可以。比如春秋前面说的郑国,只要自己强大了,他想不爽周王就可以直接不爽,不用考虑齐国,晋国等其他国家。这也是周期在分封制礼仪的约束力削弱后,直接导致国家的解体。但是在后来秦汉,国家的政权完善了,实行了郡县制度,虽然也有诸侯,但是诸侯要想对抗中央就必须联合。因为如果你只是在自己的王国斩断了那条链,其他诸侯国的行政链条还在,他们会被中央调动来打你。这不仅仅是文化。文化是文的,无形的;权力是武的,有形的,官吏在那里,你看得见。所以后来的动乱都是八王之乱,七王之乱这么的,单独某个地方很难再与中央抗衡。国家统一的基础很难被破坏。
管仲是制度的开创者。前面说的21乡制是针对国人(有身份)地区。还有将城市周边的地区,也要用采用相应的制度框住,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这些改革统称为,“叁其国(每个乡设3个官吏)而伍其鄙”。国是中心区,鄙是郊区。
设置这么多机构就要有相应的官员。在用人上,管仲首先打破了身份界限,才能选出代表国家利益的官员。国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的人,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这就是后来汉朝采用的“举孝廉”,以及再往后就变成了科举考试。
在人的管理之外,还要发展经济。管仲又开启了国家经营模式,举办国有企业,改变了原来单一靠赋税的国家财政方式。赋税的贡献存在最大的问题一是给你的人不是情愿,迫于你的权力;二是当时许多的地都在大夫手里,税源容易流失,他们自己的领地自然要留个自己用的多;三是收到赋税的多少还要看大夫的脸色,进贡也是这样。毕竟有点“拿人家的手软”,尤其是几代之后,人家根本就不会对君王心存感激,认为财产都是祖上功劳赢得的,凭什么还给你君王?
就是因为传统赋税有这些问题,所以小白在和管仲的交谈中会说到财力不足的问题。
管仲做过生意,知道最会来钱的不是土地,不是人口税、土地税。所以他第一是扩充税源,通过鼓励经商,形成了市场,就有更多的交易,就有更多的税源。第二是国家参与经营,在天下物贱的时候收进来,再等待时机(涨价)出售,就是国家经营的模式。第三是开启了国家专营的机制,后来的盐铁专卖就是这个雏形发展出来的。
这些措施,一方面给百业带来了发展的平台,市场的需求引导行业进步。另一个方面国家从中收税就变得有钱了。
原来的国家概念里,礼仪(祭祀)是主角,到了管仲手里变成了权力是主角,财富是主角。
齐国成为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这是综合实力的强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除了自己意淫外,现实中是没有两头都占好的事。管仲这些措施,让齐国“有钱花、有权嗨”的同时也改变或弱化了礼仪,加速了礼崩乐坏。
如果只有一个儿子,你的所有财富和感情都要给他,都要依靠他,他的地位自然也就最高。但是一个儿子的稳定性很脆弱,万一出事了夭折了,就game over了。所以你就又生了两个,现在有了三个儿子,你的家族就变得强大,这是对外的强大,别人不敢随便惹你了。但是对于你的第一个儿子来说,就是削弱了他的身份和地位,原来的苹果现在要分给别人一起吃。
原来“礼仪”就是周王朝唯一的儿子,现在管仲为国家弄出了另外两个儿子,“权力”、“经济”。虽然历史也一再证明这两个儿子都没有第一个厉害,但是毕竟是分掉了帝国的精力和财富。国家出现了权和财,作为新的统治手段,让国君很受用,就不可能预防他俩也慢慢地侵蚀了老大的地位。当然,对于齐国等春秋诸侯来说,这个老大的基础现在本身有点病入膏肓,所以能找到新的方法自然更好。新药治旧病,解决了耐药性的问题。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管仲之后,中华的文化开始走向多边,“礼”“义”“廉耻”慢慢不再作为信仰,而是手段。政治的内容更丰富了,同时也更加残酷和复杂。
管仲让原本坚守道德大义的贵族们开始全面接触了市场经营之道,一种商人所携带的“见利忘义”思想开始渗透到了士大夫阶层,帝国就必须进行一次思想解放。
管仲让原本坚守道德道义的读书人全面看到了“政治的结果比过程重要”,一种功名成就利益的“虚名实利” 思想也开始渗透到了政治圈子。
这些问题就是管仲改革的两面,即双刃剑。


十八、霸业第一步,齐鲁相争
改革了这么多,不能光看广告吧,还要看疗效。我们也不能只看菜单,不点菜啊!
终于,老板上了一道硬菜。
终于,春秋也要上一道硬菜,这道菜叫霸业。经理是齐桓公,主厨是管仲。好不好吃因个人口味,但至少好看,面上过得去。这个面就是齐桓公与管仲等人一起开启的春秋新秩序,叫霸业模式,号称“尊王攘夷”。


齐国的霸业机会
所谓霸业,不是打打杀杀。虽然面上也有打打杀杀,但目的是不要打打杀杀。是一种新的秩序规则。早期周王朝的中华天下,大家共同生活的秩序可以说是礼的秩序,但是周幽王之后,礼崩乐坏,礼的秩序破坏了,诸侯都乱了。社会需要一个新的秩序,否则不只是国与国之间会打打杀杀,国家内部、士大夫之间也会这样打杀,中华大地会回到拳头时代。摆脱了礼的约束,是自由了,是舒服了,但是大家都不安全了。你可以随时去说什么,随便去做什么,意味着别人也可以随便对你做什么。
此前,郑庄公已开始了关于伯业的探索,探索建立类似的新秩序。但是失败了。一是郑国自己国家小,脸小,面子就小,拉不开大场面;二是太年轻,成立才三代,文化底蕴不够,威望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时机不对,周王朝刚刚开闸,礼崩乐坏才刚刚崩你就过去,捡不到矿还容易被蹦。人们还没有看到问题的破坏力,你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但没人感激你,还可能推行不开。
张麻子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郑庄公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没办法,岁月不等人,他就出生在那个年代。出生时间不给他机会,寿命也不给他机会,猴急了居然还去打周王,越来越乱。
也可能是因为郑国与周王朝有太过亲密的过去,导致郑庄公在内心里难于接受“尊王”这个手法。如同现在流行说的距离产生美,自己身边的人你常常看不起,倒是所谓的偶像经过稍微包装一下,活跃在手机屏幕里,你看得见,摸不着,只看到他美的一面,还是假美的一面,你就崇拜的不得了。
在郑庄公的眼里,当时的周王就是个傻缺,所以心里鄙视他,无法掩盖的鄙视,还怎么“尊”。秀恩爱吗?除了缺心眼还要再进一步缺德才可以!
齐桓公小白却没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他不了解周王,在他眼里周王就周王,抽象的王,一点都不恨(当然内心也不敬)。所以,在他与管仲的商议后,只要觉得“尊王”是必须的,就可以马上启动尊王的程序。
没有心理障碍。像使用工具一样!好使就行!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郑庄公的“打周王”做前提,齐桓公的“尊王”就没那么好做,更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
这就是命,使命。庄公你有也只能有这样的角色给你。霸业就这样在郑庄公手里流失了,郑国也停止了发展扩张的步伐。没过几年,老天重新内定的人选长大了。郑庄公去世15年后,齐桓公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中央。
前辈人的不断试错,才有后来人的正确。所以科学家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成绩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理工科这样,社会学也是这样。只不过,理工科的巨人是几个科学家加班加点在实验室里试验,社会学的巨人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用生命在中华大地上试验。
齐桓公和管仲看到了庄公的试错。这个“错”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没有资格自己扛起大旗,没有能力只凭拳头就可以走在大旗下。
这才是齐桓公和管仲的伟大之处。伯与霸的秩序在他的手里得到的完善。他说礼的束缚没了,郑国只靠拳头来称伯,失败了,我们齐国是要靠拳头和馒头。拳头用来打不听话的人,包括少数民族,这就是“攘夷”,馒头用来奖励听话的人,大家一起聚餐吃饭,吃馒头,周王和齐侯做主位,这就是“尊王”。
于是霸业成功了。这样社会又有了新秩序,人民似乎又找到了一条大家可以一起生活的轨道。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听听齐国的意见,让齐桓公可以主持公道。
齐桓公小白的“拳头+馒头”模式很有实用性。在表面上是推广并延续了礼仪,实际上是保护了齐国的利益,也让齐桓公得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但是,霸业本质上还是周礼的修复模式。不能成为一套完整意义的新秩序。霸业同样需要个人的魅力,王的魅力。就像江湖大哥一样,大哥一旦形成,江湖就安静了,但这种的安静完全仍旧是依靠大哥个人的能力在压制着、平衡着大家的欲望。等到大哥老去,要换代的时候,不压了,压不住了,释放出来的欲望又是一场血雨腥风。相当礼再崩一次,乐再坏一次。所以这样说,霸业秩序模式只能算是礼的2.0模式。
后来,中华再经过几百年的斗争进化,终于在秦人的变态自孽下找到了一条基于“法+礼”的政权模式。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5 18:37:00 +0800 CST  
霸业的齐国机会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历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新的秩序就是必然。所以,西周灭亡后,历史一定很着急,他赶紧就选了郑庄公,还有祭足,但是郑庄公没成功。历史就更着急了,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齐国。这次比较稳了,齐国有齐桓公和管仲。
所以,齐国为了发展,需要霸业、霸业为了成形也需要齐国。这叫内因与外因的统一(风水)。天时,地利,人和都来了。
“霸业”好喜欢齐国的小白管仲组合。
齐桓公小白是个有主见的诸侯。在他还是公子的时候,他的主见就是:鲍叔牙,你说的对。在他当上诸侯之后,他的主见就是:管仲,你说的对。
我们无法知道历史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那就相信别人的记载吧。所以我们的主见就是:史学专家们,你们说的对。
在普遍的文献(小说为主)里,我们很难看到那些已经被神化的谋士会犯什么错误。所以管仲出任丞相后,小白只需要作对一件事就全对了——那就是听管仲。但是历史又记载了一些难于回避的失败,怎么办?难道是我们的谋士不行了?不是!这种情况一般总结为诸侯们(主公)居然在某个关键时刻不听他的谋士,或者正好谋士有别的事情耽误了,去出差了,没出现。
为什么?因为历史中的故事都是文人后来写的,文人通常把谋士看做自己,自己人,所以有些黑锅就写给帝王背了。
那一年,齐鲁大战,也是齐桓公的开局之战,齐国失败了。为什么?管仲这么会输给曹刿?当然不会!原来是管仲没去。
曹刿(念贵):没来好!那我就可以论战了!


齐鲁的矛盾
齐鲁是邻居,摩擦摩擦是很经常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人心不平、气不和,就容易走出了魔鬼的舞步。齐桓公就说自己要伏妖降魔,打你鲁国这个小魔鬼。
但齐国到底为什么要打鲁国?吃饱了撑着。根本就是齐桓公没事找事,估计也是在找做诸侯的感觉吧。
这个心结还是缘于上一场的王位相争。小白及其身后的莒国已经胜利了,公子纠及其身后的鲁国已经失败了。而且小白自己对鲁国已经算是2:0。第一场是在争王位的时候,小白先了一步回到齐国,鲁国和管仲辅助的公子纠在抢夺赛中慢了半拍,而鲁庄公不爽,尽然带兵围住了齐国,结果被鲍叔牙给打败了。第二场,齐桓公小白担心自己的弟弟公子纠在鲁国始终是个威胁,就令鲍叔牙又领兵去包围鲁国,逼迫鲁国杀死了公子纠,还交出了管仲。
难道小白这还不满意?你小白就没有一点见好就收的感觉,欺负人不能老挑一个老实人欺负吧!
但是帝王的心里你别猜,你猜来猜去就容易,挨揍。谁会想到此时的小白居然收到情报说,鲁国心里不服,正在酝酿报仇。所以,小白觉得齐国要先发制人。
酝酿也不可以啊?想都不能想啊?进饭店你不点菜还不能看菜单?那以后美女还让不让人看?
冯梦龙老先生说是小白听说鲁国因为自己不杀管仲还用了管仲,属于欺骗鲁庄公,鲁国已经准备派兵攻打齐国讨个说法。
可能吗?鲁国是不是找死?但小白就用这个理由宣布齐国要先发制人,牢牢把握主动权。
这明显是你小白对鲁国拥护公子纠,不投自己,心存怨恨。然后随便在街边墙角编个理由,就想揍人。就跟现在写论文的“据说”,其实就是你自己说的,说相声的岳云鹏说“他有个街坊”一样的道理。
对于打鲁国,管仲是反对的!
从公事来说,出兵没有什么理由,容易背上“好打战”这个恶名,万一输了更自讨没趣;而且打战耗钱,齐国刚刚乱过,国库没什么钱。输了要抚恤,赢了要赏赐,都要花钱。这种不赚钱还容易赔本的事,躲都来不及,你还自己去造?
从私人感情来讲,此前几年跟公子纠在鲁国避难,又吃又喝人家鲁庄公,现在刚刚转身,虽然有点华丽,但也不好立即翻脸啊!至少这个战我不能亲自去参加。否则,前天,我还陪着鲁国在乾时之战打齐国,现在难道要陪着齐国去长勺打鲁国。
我还能要点脸不?
当然要,虽然在商人的眼里,为了赚钱干什么都不寒碜,但这次也没有该有的对等出价(赔率)啊,所以还是要脸。
不过,此时的管仲还没有什么威望,或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也不是很用心劝住小白。可能厚黑心想老天最好给小白一点苦头吃吧!好让你以后知道我的重要性。


曹刿的神秘品德
我们今天都知道小白是春秋首霸,这种类似看过书的感觉就好像被剧透了一样。都写到这里,为什么还磨磨唧唧的不赶紧霸啊?
就像大家都熟悉诸葛亮,所以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一直在找孔明,期待这一回,下一回该出来了吧?刘备都这么狼狈了啊!难道要出来收尸吗?谁知硬是生生扛到了33回才出来。
铺垫,不止是说书人会,老天爷也会。所以小白,管仲都汇齐了,内政也开始了,但为什么还不召唤神灵?还不见霸?不见霸王硬上弓?
老天爷:不急,马上到。
曹刿:小白,老天爷喊你回家吃饭。
曹刿这个人很奇怪。要不是语文课本把他列进去,再用无休止的考试进行加固,我们这些人哪里会知道你曹刿?曹操还差不多!
曹刿的故事太单薄。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在齐桓公奔跑的路上拌了你一脚,磕破皮,留点血。然后齐桓公回家看医生,不久就好了,活蹦乱跳又去奔跑了,但是那个石头就不再出现了!
小插曲。疯狂不起来的石头。
为什么?因为曹刿在长勺之战表现出来的所谓军事才能根本不是什么才能,而是破坏规矩的做法,不是智慧层面的故事,只属于道德层面的范畴。就像律师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去钻道德的空子,到处都是,一钻一个准。但等到像范伟这样的老实人不再相信赵本山了,忽悠就结束了!
曹刿的论战就是破坏道德的谋略,只能用一次。
后来谁还用过?**才用呢!
春秋时候,大家打仗还是讲规矩,毕竟这是贵族之间的对弈,大家都注意到素质。所以击鼓的时候,双方都默认往要开拔,往前冲。很有可能昨天双方都派人来现场划了冲击的线路。如果你冲上去,看到对方没有动,你就会停下来,可能对方还没有准备好,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大家几百年来约定的战争就是这样打。
矛盾归矛盾,打法还是要客气一点。输阵不能输人。
就这样,齐国的军队在鼓声的鼓励下,冲了出去。但是鲁国的军队在曹刿的指挥下,一动不动。不知道曹刿有没有大喊“等一下”?就像打篮球的时候,你刚要突破,人家说等一下,我鞋带掉了,那你好意思继续冲到篮下得分?还是退回来吧!
接着,修整好了,齐国又开始第二次的进攻,鼓声照样敲起来,但是鲁国军队还是一动不动,练王八拳呢?哥们你是不是鞋带又掉了?不是,我接一下电话。**你让不让我突破啊?好吧,那就又退回来吧。
第三次,齐国准备再进攻。像鲍叔牙这样的正人君子,是感受不到对方的恶意,他们本人可能还是认真地开展进攻,但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士兵的士气会变成什么样?在士兵们的眼里,你鲁国丫的到底这么回事?我们这都折返跑几回了?是不是搞训练啊?还打不打?不打说句话,我还要回家呢,猪蹄都炖好了。但就是这个时候,你的对手突然说开始,鞋带不掉了,电话不接了,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球还在运呢,他就一手掏过来,抢走了!
有这样打球的吗?
曹刿说,有啊!
这回鲁国终于击鼓了,鲁国的士兵自己也纳闷啊!是不是打鼓的人还没有到?终于到了,快敲啊!你看看前面都被对方笑了两回了,都说我们是女人了。
但齐兵蒙圈了!被动了!怎么啦?对边的女人变男人了?前面不是都不动吗?这么突然也敲鼓了,这算什么?我们哥几个这回都是走着过来的,怎么,你们突然还来真的?
就这样,齐国打输了。
曹刿说,你们记住了,这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你这个哥们是打赢这场球了,但是我就想知道以后还有谁和你玩球?玩你个球,你这么伟大的战术还能有机会再用吗?
小白来打鲁国,顶多是和鲁庄公撕破了脸,没想到,鲁国曹刿这回居然是撕破了道德的教科书。
你们不按套路出牌。看以后还有谁会陪你玩?
所以,曹刿的军事才能也就戛然而止了!这个长勺之战就是他唯一的亮点。成名作,首发作,封笔之作,都是一个作,相当做作!
鲁国的形象可能因此直接扫地。鲁国人信用扫地,以后大家不要随便再相信鲁国人了。
搞不清楚,后世为什么对他评价那么高?因为结局好才是真的好,他赢了!后世的许多谋士是没有道德的,但春秋时期,谋士还没有完全形成缺德的基础。在当时,曹刿的做法应该是被人所不肖,但是美好的结局(赢了)却可以迎合后来者只看结局的观念。他们用肯定曹刿的做法来肯定自己的做法,于是按照以少胜多的案例把长勺之战列入了教科书。
就像在农村,开始的时候,借钱就是直接把钱借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什么手续都没有。于是一个曹刿A就看到其中的漏洞,借了人家就不还了,说没有证据啊!背地里笑人家是傻子。然后大家再租借的时候就被逼要写字据,于是另一个曹刿B又看到了字据里面的文字游戏,什么欠条,借条之类的区别,又崴了人家一笔,背地里继续笑人家是傻子。
但是,实际上这种聪明的曹刿,不管是A还是B在农村都不会有什么好地位,好下场。
法律讲究事实没错,但是不能割裂事实。人有一辈子,一辈子不可能就只有一个事实吧!你赢了一事,可能就输了一辈子。
所谓聪明和智慧是你想到别人无法想到的事,而不是别人不敢想,不愿意想。智慧和脸皮是两码事。
【传销的悖论】传销组织里经常会说到一句话,你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就是你的一笔隐形财富。这话是对的,但是后面他又说要把这些财富实现出来,一个人来买你的产品,所有人来买你的产品,你就发了。然后你傻傻地开始推销,半卖半骗,半卖半压,最后你发现产品卖多少不知道,朋友看见你却害怕了。你没有朋友了。
为什么?因为朋友这种财富叫精神财富,是不可以用来卖的。
物质财富,你卖了还可以买回来,但是精神财富,你卖了哪里去再买回来?这就是一次性的信用关系。[url]http://爱情[/url]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友情、亲情也一样,甚至比[url]http://爱情[/url]还难。
所以说,传销都在骗人,他只是跟你讲第一步,没有说第二步。吸毒的第一步也很舒服,那第二步戒毒呢?【34】
当然,说曹刿不道德还是有点冤枉,因为人家是在研究了齐国管仲的一些事迹后,才钻到了战争礼仪的空子。
管仲可以二话不说就把小白射杀了。这个举动给了曹刿“思路提升”的火花。春秋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但还有满大街的老礼仪可以玩弄。一批智慧的人,看到了破坏规则的效果,就开始学,学着学着就成了职业谋士。
本来,这种作秀式的贵族战争已经不合事宜了。战争终究是要以胜负作为标准,所以里面游戏规则的漏洞就是这次曹刿不破,下次也会有刘刿、孙刿来破。
所以,无需过分谴责,但也无需抬高曹刿这样的人。
实际上,曹刿的贡献不是军事的战术,而是理论的解释。就是那句闻名的话。他才华也不是指挥谋略,而是策划实施。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能成功的却不多。
就像想要红而博出位的人多了去,但是最终真能红又有几个?
所以,老曹的亮点不是长勺之战,而是曹刿论战。
我们要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是不要去学他们的做法。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6 18:24:00 +0800 CST  
十九、霸业第二步,九合诸侯搞聚会
和鲁国搞了2:2之后,齐桓公也安心了,看来对手不是国足。转身就想通了,想到了管仲。回家和管仲搞建设先。
这也是管仲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先治国
治国怎么治?
齐桓公:主要就是让管仲治!管仲会做生意会赚钱,我不打战了不花钱也相当于赚钱。
夫妻档,老公负责赚钱,老婆负责不淘宝,不买包。这日子早晚要红火。
不管什么人来说什么事,小白第一句话就是,你去问了什么仲父没有?然后,自己就找女人喝酒,或者找那个自宫的太监竖貂喝酒。或者找一个叫易牙的厨师一起研究烹饪技术。易牙负责烹饪,小白负责研究,也就是吃。
其实七百年后,蜀汉的刘禅也是这样问,你们为什么不问相父呢?但是结局不一样,他成了明君霸主齐桓公,你成了扶不起的刘阿斗!
齐桓公:我们不一样。
小白老是这样说,旁边的人就看不下去了,说你这样什么都听管仲的,以后别人就不知道还有你这个齐王了?小白说,呵呵!管仲知道就可以。
我知道管仲会知道我知道,这就可以!
因为作为人臣,管仲已经到了极致,换做谁做齐王也不会给他更高的位置,除非他自己做齐王。但是他做不了齐王,礼仪下的春秋,故事框架(界限)是你可以弑君但是不能称王,血统决定了没有贵族会理你、会承认你。管仲不傻,他不会走这条不归路,连给造反派公孙无知做智囊谋士他都不愿意呢。另外管仲已经背叛过公子纠了,正是运气好遇见了小白才有机会洗白,如果想再背叛小白,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洗白了。而且,管仲主张的国策是“尊王攘夷”,连那个半条命的周王他都要尊,何况是我这九条命的齐国小白呢?
理由这么多,所以小白很放心。他透过现象看看到本质,所以他是春秋的霸主齐桓公;你刘禅只会透过现象继续想象,所以你只能是刘阿斗。
你可以和我撞衫,但是不能和我对话。
三年后,齐国大治。什么叫大治,就是按照管仲的治国思路,现在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器有兵器。”
但现在有钱的齐国还只找到爆发户的土豪感觉。
【土豪】土豪其实挺郁闷,因为你一下子变成有钱人,你身边的人看你不再是你,而是一堆钞票在行走。这个时候,土豪自己会想进入贵族阶层,但是贵族的圈子首先拼血统,然后再拼知识涵养、道德素质和个人品味,最后才拼财富,这些条件让土豪想要挤上去变得非常吃力。
当然,如果就纯粹的 土豪,那也很自在。他会喜欢别人瞧不起他又拿他没办法的样子。【35】
同样,齐桓公要想成为贵族老大,也要做不少事。血统要去找周王朝“尊王”,能力要去戎狄“攘夷”,素质要去调和诸侯,品味还要学点作秀。所以,接下来齐桓公很忙。
现在万事具备,就缺个对手来练练手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对手,也有办法,那就没事找事,搞事情。
想当大哥就要主持公道,要在主持公道中体现出权力的运行,变成诸侯的带头人,称伯称霸。所以,首先你要这个能力,然后还得有事情(机会)来做平台。
警服都穿上了,马路上要是老没有违章的司机,那不是很失望,很尴尬?白晒一天的太阳了!
如果不是靠血统继承,那大哥也不是一天(年)就能练成,都要一步一步打出来。打架斗殴,请客吃饭一样都不能少。但不管从哪一出开始,首先要把大家叫来,合诸侯。
齐桓公比较狠,出手是“九合诸侯”。
所谓的“九合诸侯”,并不是说搞九次诸侯聚会,这个九应该是概数,表示多,实际上大大小小有二十多次。这些聚会开头的几次是形成权力,然后确定权力,最后就是行使权力,虽然三个阶段的表现都是搞诸侯聚会,但齐桓公的身份表现力完全不一样。
聚会一般有两件事情,一件是组成联合国军去打战,另一件是请客吃饭拜把子,重温友谊。
而齐桓公的第一次聚会,也相当于拜把子,就是有点曲折。曲折从宋国开始,也在宋国结束。齐国把他掰直了!

鲁宋和好(宋闵之死)
宋国上次头脑发热陪同齐国一起去打鲁国(乘丘之战),结果因为南宫的笨拙,一不小心就抢戏了。
明明是张三和李四的矛盾,要打架,王五走过去说了张三两句,结果被张三打个半死。李四倒好,溜了。
这就是隔离老王的下场?老宋的下场?
宋国心里很生气,这本是心照不宣的事,你齐国和鲁国打架,我宋国过来帮忙,本来就是抱着“打赢的时候跟着冲,打输的时候抢着跑”的心态。你鲁国哪里能这样,就光打我?看我不爽,我是软柿子?还臭不要脸的蒙虎皮来吓我马。
这就不是战争的问题了,是人格(国格)的问题,当然除了人格外,还有人的问题,那就是号称宋国大力士的南宫长万被俘虏了。
宋闵公要报仇,因为扁我(南宫)的背后是看扁我(宋国)。
宋国出兵了,这次出兵在《春秋左传》里把原因说的很明确,就是因为乘丘之战,要报仇。但是鲁国人写史把对家来的理由说得很明确,事情却又做得很不厚道。两军对战,宋国这边还没有摆好队形,鲁国就干过来。裁判哨子还没响,你丫就发球了?
结果可想而知,宋国再次大败。就是这么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能被玩出花样。前一次是装死不动,让齐国白耗两鼓;这次是抢跑,宋国还在热身,你就跑。
宋国:说好的礼仪之邦呢,你还要不要?邦不搬?
鲁国:我先发制人。
兵败的宋闵公更憋屈了,不光是输得结果愤恨,还有输得方式愤怒,所以,憋屈中还加点鄙视。这一点鲁国也感受到了,老实人可以欺负,但是不能老欺负,何况宋国还不是什么老实人。鲁庄公就想,还是找个机会和好吧,毕竟自己这样整人家的手段不对,不厚道,也不光彩。
正好,秋季的时候,宋国发了水灾。鲁国就赶紧派出使者,带上救济粮食主动去鲁国,援助。准备来一场“天灾无情水中人有情;鲁宋友谊患难见真情”的慷慨悲歌。
鲁国的使者像拉家常一样,一来就开腔,说老天这么如此不明,连续这么多天下雨,淹坏了谷物,伤害了下民。
拉家常是拉感情的利器。一起做好事也不如一起骂人,发牢骚。
不过,这次有点过界,你居然骂老天。宋闵公不愿意,但鲁国的心意他领会了,说,上天这样做一定是我对他不敬,才降灾惩罚。现在还劳烦贵国过来帮助我们,实在是感谢。
老实说,这种素质教育式的回答完全可以作为求职面试的范本。
宋闵公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既然鲁国带着诚意扑面而来,自己也就借坡下驴了。
自此,鲁宋两家就和好了,俘虏南宫长万也就回家了。
但宋国哪里想到,宋闵公的真正问题才开始。
宋国原来那个三天两头找郑国麻烦,索贿的宋庄公去世后,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宋闵公。宋闵公一上台,叫“牛仔很忙”,马上就接了个大活,跟齐襄公诸儿一起去打卫国,帮助卫惠公姬朔复位。事情很顺利,宋齐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加固。后来齐国诸儿被杀,经过公孙无知过度后,到了齐桓公。齐桓公因为与鲁国的恩怨,就发生了上面说的向宋国请兵战鲁的事。结果齐国自己不搞了,宋国却连续败了两次,最后靠天灾做媒,宋鲁两家和好了。
宋闵公就向鲁庄公要回来了俘虏南宫长万。
宋闵公也是轻浮,要回来南宫长万不安抚就算了,居然三天两头拿人家被俘虏这事开玩笑,动不动就说你“个俘虏”,你“个囚犯”之类的刺激言词。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现在就不用讨论闵公你有没有辱,直说你到底辱人家多少回?天天打脸啊!
大家劝闵公说,你一个君王不能这样没心没肺地说三道四,君臣之交要按照礼节来。闵公说,没事,我和他是朋友,我跟他开玩笑呢?
有你这样的朋友吗?闵公说,有!
南宫长万:我没有!
不久周庄王去世了,南宫长万估计想去周王朝看看,借出差旅游,就向宋闵公请求代表宋国去奔丧。
但宋闵公又借机开他的国际玩笑,说,我们宋国人死光了吗?要派一个囚犯去?
南宫长万说,你是在开玩笑吗?
宋闵公说,是啊!我喜欢开就开,你管我?
南宫长万说,我管!这是你最后一次了!
于是,长万和宋闵公打起来。注意是直接上手,互搏互打起来,像市井的小混混。人要是恼怒起来,才不管自己是不是受到高等教育,是不是贵族,是不是要注意形象,都是“这么痛快这么来”。
长万就感觉直接揍他最痛快。至少比较擅长!
确实擅长,确实厉害,大力士的力气不开玩笑。宋闵公被打死了!
之后,长万又接连杀了太宰华督(就是协助宋庄公杀孔父嘉和宋殇公,夺取君位的人)等大夫,开启了做大事的模式——杀杀杀。然后,立了宋闵公弟弟公子游为君。
公子游毫无思想准备,游走在路上,看见天上掉馅饼,就跑过去接了。不过还没来得及吃,就被砸死了!
没多久,宋闵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御说在大夫萧大心和戴叔皮的支持下,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打倒了公子游的临时政府!
本公子游到此一游!
宋国过度到了公子御说的时代,即宋桓公。
这次政变的主谋是南宫长万,但也最冤枉。身为勇力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出去打个仗吧,遇到挖坑的鲁国!回来想尽忠君王吧,又遇到不靠谱的宋闵公。
南宫长万十分孝顺,兵败跑去陈国的路上,还折回去带上八十多岁的老母。他能这样孝敬自己的母亲,这么可能会随便去弑君杀友呢?羞辱,这种毫无底线的羞辱,只要有血有肉的人谁受得了?所以这次弑君变故纯粹是被逼出来的。名誉更比生死重。
士可杀不可辱,但南宫长万说自己不是士。所以他不可杀也不可辱,那就只能去杀别人了。
宋闵公:大力士也可以是士啊!
南宫长万兵败后跑到陈国,宋桓公继位后,偷笑了几天。按照政权来源的潜规则,得了便宜一定要卖乖,所以他要求陈国交出弑君的坏蛋。陈国不得已,就找美女陪长万喝酒,灌醉后,用犀牛皮把他包了困住,送回宋国。路上,酒醒的长万居然把犀牛皮给挣扎破裂了。
回到宋国后,宋桓公把南宫长万剁成肉酱。多狠心啊!
南宫长万:没有我的弑君,哪里有你这个国君。
宋桓公:事实的如此,但是你那只有事实,没有动机,够不成因果关系。继续剁吧。
事后,宋桓公对国人说,一定要维护周礼,这就是弑君者的下场。
注意,现在我公子御说是君。
这样,宋国结束了内乱。第二年,宋桓公接到了齐桓公的邀请。齐桓公说,你好,一起来吃个饭,庆祝你顺利继位。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8 18:35:00 +0800 CST  
为宋国搞聚会
我们普通人请客吃饭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钱,另一个是有理由。人家一般不会无缘无故来吃你一顿,虽然在内心里,“吃货”不排斥任何一场饭局,但是表面上,大家彼此还要顾及脸面。
况且大家都是诸侯,有头有脸不缺吃,不像我们现在有不要脸的人,也有很多脸的人。齐桓公现在钱是有了,但缺一个理由。
普通人好说,过节日,结婚、搬家、升职什么都可以。但国家之间比较慎重,不能怎么随意。
小白问管仲,最近诸侯国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去主持一下正义?
管仲说,有,宋国的事!
小白说,宋国有什么事?
管仲说,去年有事!
小白,那现在去主持?人家都定了,没有乱我去添乱?
管仲说,不是,我们可以去拜会周王,为宋君请命,给他一张任命书。
小白说,然后聚会,庆祝他继位?
管仲说,对,然后选举你做盟主!
说到重点了,那这种聚会就有搞头了!
管仲算得很准,用“替宋桓公请任命书”的理由来搞聚会,宋国是肯定会来。不管你上位是几年前的事,现在有国际大事,你不来就说明你没有把自己当做宋君,你这么不自信,还想被人杀吗?而且,齐国这样的大国说要请你来吃饭,就等于承认你,给你证明,给你撑腰了。你一个刚刚借内乱上来的君王应该是求之不得。甚至,按照常理,他公子御说对我们齐国应该达到感恩戴德的程度。
但事实是,求之不得是有,但感恩戴德却没有!
宋桓公和戴叔皮都不是省油的灯,早就看出了小白和管仲的意图。因为刚刚,齐桓公还灭了谭国,理由是谭国在小白做公子的时候,流亡经过谭国。但对谭人他不尊重。
不尊重就可以把人家打死?这种人会那么好心为宋国考虑?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但人家还没奸、还没盗,宋桓公还不知道齐人到底要做什么,不知道葫芦里装的什么,没有证据。至少到目前为止,聚会的由头还是为了宋国,所以宋桓公第一个到!
然后是陈国,然后是蔡国、邾国,然后是……没有然后。
怎么回事?请吃饭都没人?我这可是在北杏五星级大酒店定了一桌的酒菜啊!
鲁国、陈国、卫国、郑国、曹国等根本就是没有什么回音。你齐国可以尽情发你的请帖,我们什么都没有看见。
小白说,怎么办?要不不开了吧?
管仲说,怎么不开,要想做大哥,最重要的事是讲信用,言出必行,我们的诚意是有了(没有带兵来),现在有几个就几个吧。古人说三人成众,加我们都五个国家了,完全可以!
小白说,好。
厨师下锅吧,服务员上菜!史称北杏之盟。
小白说,我们边吃边说!
小白说,现在周王室比较疲软,华夏大地到处都有叛乱。远的就不说了,你宋国就是现成例子。我去周王室拜见了周王,王就指派我来主持这次会议(聚会)。依我看,我们要推选一个盟主,以后有什么事,也好有人出来主持公道。
小白继续说,这个人选很重要。除了他个人要有能力,他的国家也要有实力,还必须公正公道,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
小白继续不经意说,这次聚会我齐国就不带兵来。
小白说了很多,就是没有说你们就选我吧!
但是,陈宣公领悟到了!吃了人家的嘴短。他站起来说,周王都叫你来组织聚会了,很明显这个盟主就是齐桓公你了!
其他三人一看陈宣公这两肋插刀的架势,以为两家早就沟通好了,那就顺势吧,就一起站起来擦了一下嘴巴,说,确实非你齐侯莫属。
小白谦虚说,我不行!我能力有限!
但他又不说谁行!
于是推来推去,小白只好勉为其难。为了不辜负大家如此殷切的希望,齐小白就很委屈地接受了盟主的位置。
然后拜天祭神,小白就叫仲孙湫拿稿子上来念。某年某月某日,齐小白、宋御说、陈杵臼(念除旧)、蔡献舞、邾克按照周王的旨意,在北杏这个地方聚会结盟,以后共辅王室,帮助有难的诸侯,接济有困的兄弟……
陈杵臼一听这么有条理,心说,幸亏没有选我做盟主,我这稿子都没有准备啊!
蔡献舞:对啊!
邾克:是啊
御说:对***的!
说好是为了庆祝我升职加薪,现在居然是你自己过生日?说好我是主角,现在居然你自己演了。你个戏精,我不玩了!
戴叔皮说,齐侯妄自尊大,看他请了那么多人都不来,还自己操作自己当盟主。诸侯国里晋国、秦国、楚国,哪个不比***?他倒好,随便叫了我们三四个就把事情定了,这不自娱自乐吗?
叫一个省的人大代表选一个国的主席,不是搞笑吗?我看这个游戏早晚要结束。而且他齐国称盟主对我们宋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御说说,那就直接让他好事做不成了!
我们回家吧!我宋国走了,他带那几个小国玩个毛。
御说做事还真干练,“说走咱就走”。等不到第二天了,立即出发。三更半夜,摸黑也要回家。
宋桓公自己是刚上位,但拆别人台却很到位!
齐桓公听说宋国逃跑后很生气!小样的,你就这样对待我?用逃跑的方式给我这个新盟主贺寿吗?好惊奇的见面礼啊!我要打他!
但管仲说,先不要打,还有更急的事!
小白说,什么事?
管仲说,他宋国早退归早退,人家毕竟是来了。鲁国是来都没有来,而且,宋国比较远不好打,鲁国比较近,好操作。先让鲁国服了我们再说。
小白说,好,先打鲁国,我早就看鲁庄公不爽了!
管仲说,让他服也不一定要直接打他啊!鞭子悬在头上,远比打下去更有威力。
于是,齐国按照管仲的意思(谋划),很快就把鲁国的附属国遂国打趴下了!敲山震虎!
鲁国不一定虎,但确实被震到了!
鲁庄公的弟弟公子庆父想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前,齐鲁已经搞了个2:2,怕个屁?
但是鲁庄公不同意。因为施伯、曹刿他们不同意。
因为这次是管仲亲自带队。挖坑、打鼓那些伎俩糊弄实在人鲍叔牙可以,想玩你管仲爸爸,不行!
而且这次人家拿着王命来组织聚会,我们没有去。现在人家来问罪,有理有据。
所以,鲁庄公决定求和,答应使者去柯地与齐桓公签个补充协议。但是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像老爸那样被齐国不小心给暴毙身亡。
曹沫说,没事,我跟你去。

曹沫的要死要活
曹沫很可能就是曹刿,也有人考证了。不过我说的“可能”是指两个在赖皮圈有着一样的手法,神似一人。
据说曹沫此前三次败与齐,已经属于习惯性失败。现在主动要求去参会,鲁庄公要确定他是不是想凑个双数?就问,你打了三次败仗,怕不怕齐国人笑话你?
曹沫说,就是因为有三次败仗,我才想找机会一雪前三耻。
能1兑3啊?这一战是用美金支付吗?不过,换个角度看,同样是对待败将,此前那个宋闵公要比鲁庄公差几条街。
鲁庄公说好,我就给你机会,不过“雪”你自己要带好。
会议在柯地如期举行(柯地之盟)。
作为补充协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齐国很重视的歃血祭神。管仲陪着齐桓公,曹沫陪着鲁庄公,可是,就在准备歃的时候,曹沫突然上前一步,右手握住自己的剑,左手扯住齐桓公的衣袖。管仲吓了一跳,大声说,曹沫你要干什么?
曹沫没有听见。就算听见了,也要假装没听见。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前面那三次败仗!就问齐桓公说,你说成立联盟就要扶贫济困,那我们鲁国就很困,都快亡国了。
管仲问,怎么就亡国了?
曹沫说,前面你们侵占了我们汶阳的地,请你今天还给我们,我们国君就和你歃血。
管仲对桓公说,还给他吧!
桓公当然(只能)说好,好!
你可以松手了吧!
歃血之后,齐国的王子成父、东郭牙、隰(念洗)朋等大夫气炸了。有这样和谈的吗?“和”在哪里?我们带着诚意扑面而来,他倒好,握把剑横行霸道。就他有剑会耍贱?我也有!
我们也去抓了他鲁庄公,打鲁国去!
齐桓公说,算了,我既然已答应了鲁国,就把汶阳还给他们,匹夫都讲信用,何况我堂堂齐国之君。
于是,在齐国信用外衣的保护下,鲁国君臣得以安全顺利回国。
鲁庄公问曹沫,你的耻雪了吗?
曹沫说,啊!应该算吧!
庄公说,下次要再“雪”耻的话,我建议你去战场上,我还想多活几年!
不要这样“险我冒,耻你雪”。
齐桓公:你抱怨什么?我又没把你这么样?还还给你汶阳的田地啊!对了,管仲,这单我们是不是亏了?
管仲说,不急,再等等看。
管仲就吩咐人把此次歃盟的事快速传开。诸侯们很快都知道了!
大家纷纷赞赏齐桓公的仁义、信用和大度。至于鲁庄公,诸侯们普遍认为,鲁国要管好干部队伍,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吃饭就吃饭,还带刀子?
不久,卫国、曹国主动来齐国谢罪。还很真诚地问,下次会议什么时候开?
齐国终于成为赢家。不是或成为,是在管仲的运作下,化害为利,扭亏为盈,成为真正的政治赢家。
史称,曹沫手剑劫齐侯!
在管仲的助推下,表面上,曹沫雪了耻,鲁国得了地。实际上,齐国开启了霸业的轨道,而鲁国离礼仪之邦又走远了一步。
曹沫:没事,反正大家习惯称“齐鲁”,算一家人。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10-09 20:51:00 +0800 CST  

楼主:杨正再东周

字数:114358

发表时间:2018-08-15 07: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2 08:59:27 +0800 CST

评论数: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