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再读春秋

我先前发过一个《正再读春秋(转)》但不知何故,一直回帖不了,老被自动删除,最后直接尸沉大海了。我现在想重新再发一次,文字都是我自己写的,没有版权问题!我会很快发长文,追上原来的进度。
请版主高抬贵手放过!谢谢!
也感兴趣的朋友多多指导!谢谢!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4 23:50:00 +0800 CST  
第0篇 这是周的天下
中国的历史,比较靠谱的脉络要从商朝开始算起来。因为关于商朝的事件记载尚有一定的依据,可以让我们在现行的观念里找到比较合理的逻辑解释。而商以前,尧、舜、禹、夏等王朝的故事情节,似乎更多是要依靠我们的信任,我们的感情。
我们把手放在教科书上说,“我信你”“我挺你”。因为“大家都这么说”。
举个例子:一个村子有100户居民,人家只告诉你一户的故事,然后说这是这个村的故事,你同意吗?这一户贫困全村就都贫困,这一户闹离婚,全村的婚姻就都不稳定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玩过一个叫“你比我猜”的游戏。第一个人给第二个人写个词语,然后第二个人就把词语的意思比划给第三个人看(猜),第三个人再比划给第四个,一直传下去,让最后一个人猜这比划的动作是什么词语?许多时候,我们玩这游戏不是看你猜得有多准,而是有多离谱。
在中华大地的早期,从原始社会开始,部落至少也有几百个,上千个,我们根本无法获悉解每个部落的具体情况,就把其中一个的故事作为代表,让大家来说那段历史。这个部落不一定是最强的,只可能是最幸运的。这已经很好了,聊胜于无,我们无法知道当时到底是A部落打赢了B部落,还是B打赢了A,但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曾经有过部落。这一户人家就代表这个村了!
当初也没有文字,所以老祖宗发生什么事情,主要靠口口相传。我爷爷的爷爷说,“他听他的爷爷说,那什么什么的”。差不多就是这样渠道。
类似情景,“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今天,一件事情经过三人以上的传递,都容易变成“传说”、“谣言”。而这些爷爷们,妈妈们讲的事情是经过了几百人,跨度了几千年。这样也很好,因为在经过几代人修饰之后的故事会更加饱满,更有教育意义,这样“乱比乱猜”的历史会变成文化。这也是历史该有的作用。
这些情况到了商王朝就不大一样了。
因为一是文字出现了。他不用比划了,可以直接说(写),你听好就可以,不用瞎猜了。有了文字,只要记载的人老实写,后来的人识字就可以。我们今天很难识别甲骨文,主要是因为我们与他相隔太久了,但作为商的时间邻居,周人应该会认识这些字,然后再用周自己的文字复述下去,比口述的传说靠谱多了。这算是物证。
因为二是商之后的周王朝设置了史官,要尽量真实地记载自己的历史(发生的事)。他们为了说清楚自己的问题,也会记载一些商朝的事,以保证有合理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商朝就算有了人证。
因为三是商被周灭掉后,周朝还给商朝后裔保留了商的宗祠(血脉),即,诸侯宋国。宋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祭祀商朝的祖先,所以他们很好地保留了商朝的一些传统文化。这算是口供。
我们故事要从相对靠谱的商朝开始,简单点起。
一、商朝的前情提要
叙事
商王朝的第一个王是成汤。成汤灭了夏王朝,商就由一个部落升格为王朝。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不过也不是太难。
我们不能按照后代王朝,如电视剧文学里面描画的汉唐宋之类王朝的样子去想象夏、商王朝。
他们不一样。
我们也不一样。今天,科技让信息交流、道路交通都变得十分发达。中央的政策要去任何地方,发条指令可以即时到达,就算派人去也就几个小时的事。另外我们还有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让每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有权力做事,但是没有权力割据。
但当时没有这些条件。设备没有,管理制度也没有,怎么管?一个拳头打出去,1米的威力,加上你走路,跑步,一天顶多也就打到几公里外的对手吧,过后还要休息几天补补血。就像一山一虎,你有也只能有一个自己所能管辖得住的势力范围。因为本能(能力)的限制,给你再多的地盘,你就管不住了!所以那个时候,再牛的部落,也会因为人类群体能力覆盖的局限,最终只能有一个可以丈量(估算)的势力范围。而中华大地这么宽广,其他部落总是会找到生活的空间,惹不起的话肯定躲得起。
夏王朝的本质应该就是一个最**的部落,而且可能是华夏的中心部落。开始的时候,周边的人基本都打不过他,就承认他是老大。老大的打架能力无限,但管理的能力却有限,管理又不是打架,管理天天有,但是打架不能天天打。这样夏部族也只好形成了自己所能控制住的势力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由你们这些部落自己去生活吧,有事叫你,你能来就可以了。
他用什么控制别的部落来体现自己是老大呢?不听话的可以打一下,或者相对来说,听话的部落都听什么?种地,打猎,盖房子,杀人什么,我夏基本都不管,因为地域、能力等许多因素都不一样,所以你想管也管不了,但有一样事情是一样的,那就是信鬼神。
所以夏部落控制着一件重要事情,就是祭祀,祭天祭地。
实际上,别人想祭也祭不了,你没有顶级的巫师。
在今天看来,这算多大的事?因为我们不信。但是当时的部落头头们很信,所以这就是最大的事。部落也只有一个酋长,你可以权力无限大,但是不要宣布割据独立,别想自己祭祀。一来是自己的实力不足,怕被夏老大打,二来是自己的信心不足,怕被神仙打。
那个时候的部落之间应该属于“信仰的紧密管理,建设的松散管理”。所以,只要哪个部落出现比较有智慧的发明家和管理者,如英明的酋长之类,他们就有可能强大起来。
商部落就悄悄强大起来了。
商人
商部落的六世祖首领叫王亥,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和杰出的管理者。其重大成就之一,是驯化了牛。他不但使用牛来耕田,提高了种植的效率和产量,还进一步发明了牛车。牛车就等于今天的动车,能走更远的路,拉更多的货。
那时候,人们的许多事务都发生在部落内部,比如说狩猎,杀了几头野猪,吃不完,没有冰箱保存也就浪费了,但是有了牛车就不一样。王亥开拓了思路,可以把这些剩余的食物用牛车运到别的部落去,提升部落之间以货易货的水平。今天和这个部落换兽皮,明天和那个部落换水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多换几个老婆回来。时间一久,他们发现有些东西都不用自己生产,只要负责在部落之间换来换去,就能在中间获得不小的利差,这就是做生意。而其他部落渐渐也知道这个叫商的部落经常来回换东西,于是,人们以后就习惯把做生意的人都叫商,商人。
商部落的商人通过经商变成了这些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就像饱暖思淫欲一样,有钱的人就开始想有权。到了第十四祖首领成汤这里,他们就想要取得祭祀天地的权力。有想法、有能力、有信心,要向夏部落(王朝)争夺这个权力。
正如花无百日红一样,经过几百年的差异发展,夏部落也无法一直保持领先。猴王也有衰老的一天,而许多猴崽子部落也开始分化,有的如商一样,也通过各自不一样的渠道发展起来了。
一场关于调整猴王的战斗开始酝酿着。
商汤
我们流传的说法是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念杰),他自己怎么暴孽,怎么让人民困苦不堪,然后成汤起兵灭了他,拯救了大家。这是胜利者编写故事的习惯性手法。实际上就算夏桀什么都没干,你也一样要被打。只要被打死了,你也一样要被说做了许多坏事。
真正的原因是夏祖先通过拳头打出来的威信已经过了几百年,保质期、有效期早就过了。现在大家实力强大起来后,唯一能阻止他们起兵的就是迷信,而不是信心和实力。所以想要起兵造反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问神。
问神这事说白了就是概率问题,所以问多了神总会有答应的时候。
神:你好烦呢!行了,爱咋咋地!
神同意后,就没有没什么能再阻碍大家挑战猴王,老猴王!
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是商。比如,缗(念民)部落也是这么想。
不过商部落的做法比较聪明,他是先打自己周边的部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前前后后已经吃了十几个部落。这事已经让夏桀感到危机。夏桀本想出兵赶紧把商扼杀在摇篮中,但缗部落先跳出来。
缗部落挑战夏桀的做法比较洒脱,但比起商来说只有傻,没有脱。他选择直接攻打夏桀。
缗:我这人比较直,做人实在,有一说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多包涵。
但你去数数中国历朝历代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的实在人都死得很惨。因为老猴王他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夏桀:那我就包涵了!正好杀鸡儆猴。
果然,缗部落干不过夏部落(王朝),成功地把自己祭了王旗。
不过,通常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给了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没错,夏王朝自己的精锐部队也损失巨大。
成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是时候表现我真正的绝技了?”
但成汤最重要的谋士伊尹不同意。因为夏部落虽然衰落,但是夏还有三个铁哥们,韦部落、顾部落和昆吾部落,他们的实力都不小。
万事小心为上,明明现在自己已经是捕蛇者,不要被蛇给咬了。
成汤就问那我们现在做什么?
伊尹说,忍耐。
好一个忍耐。夏桀怀疑成汤,就假装叫成汤去夏王朝开会,然后直接关起来。今天,我们有些贪官去北京开会,开着开着中途就被双规了,原来这事是有传统的典故。
但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后来的周文王西伯侯也是这样被商纣王给囚禁了。
妈妈们在土堆上讲的故事高度相似。
伊尹就赶紧运作,反正作为富X代的商部落有的是财宝。送大臣、送后宫、送夏桀。不久,商汤便被无罪释放。
这才是夏桀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因为他自己证明了商汤是无罪的。商汤无罪释放,那犯错误的就是你夏桀了
为此,商部落就到处宣传这事。正好,出去做生意的商队也可以兼职做宣传队。说我们成汤无缘无故被抓,然后要用很多钱才能赎回来。这种性质的行业黑话叫绑票。
还好,我们商部落有钱。那你们呢?你们有没有我有钱?
多数部落酋长一摸口袋,没有啊!
于是,大家对夏桀产生了畏惧与厌恶感,纷纷找商部落交友。既然官二代靠不住,那就找富二代吧!
成汤一看时机成熟,就立即团结小伙伴,把夏桀的两个铁兄弟,韦部落和顾部落给灭了。
昆吾部落一看情形不对啊,这商部落好像有野心啊!
能看出这一点是好事,不过他没看仔细,尤其是没有把自己看仔细。不称一下自己几斤几两,居然主动发动了对商的进攻。
自己咋样自己心里没数吗?结果,昆吾反被商汤给灭了。这下好了,夏桀最得力的三个哥们全没了。太快了!
夏桀:我还没反应过来呢!
要的就是你没有反应过来。一年后,商汤在鸣条这个地方与夏桀打起了大会战,史称鸣条之战。这场战争开战前,商汤做了动员令,就是著名的《汤誓》,然后干净利落地干掉了夏桀。
与“擒贼先擒王”一个道理,你把老猴王干掉了,你自然就是新猴王,不用一个猴一个猴地挨个打下去。大家都服你,于是商部落就变成了商王朝。成汤也成了商王朝的第一个王。
但,成汤这么牛,商部落认定的祖宗却不是他。不像后来的王朝,把开朝的第一个老大定为高祖,以后子孙就拜高祖。
商王朝拜的祖宗是契。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4 23:54:00 +0800 CST  
商族
这又是大家坐在高高土堆上听的故事。
契也有老爸,他的老爸叫帝喾(念酷),就是三皇五帝之一,那为什么周的祖宗就认到契,不认到帝喾,甚至更上面的?
【祖先】通常情况下,契自己在世的时候也要祭拜祖先,那他祭拜的先人是谁,这就是祖先的概念问题了。每一个特定的祖先A都有自己的父亲A+,后人可以是A-等一直减下去,没毛病。后来A-们只认到A,是因为A做了一些厉害的事情,变成了一个节点。这个节点给此后的A-们都打上了特定的符号。所以A之所以成为A-的祖先,是因为A开创了这个符号。
就像一根树枝一样,他原来在树上是树枝,你把他折了再扦插,他就成了一个树。【1】
祖先的重点是文化的源头,而只不是血源的源头。按照当时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全中华的人都属于一对父母。所以为了区分开,就必须区分为各个部落,这个部落就是第一种符号。
契创建的符号叫商。
有人叫商人,有人叫韦人(韦部落),叫顾人(顾部落)。韦人也有自己的祖先,就是那个开创韦符号的人,顾也一样,但是他们被灭了,所以他们祖先是谁就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人祭拜了。
契的父亲应该生了是不少孩子,就像早期农村一样,兄弟比较多,要各自去讨生活。契估计个人条件不错,就参军了,参加大禹治水的大军。契很有天分,他发明了记号(就是后世文字的雏形),在治水中立了大功,等到治水成功后。禹被推为首领,契就跟着发达了。
跟对领导了!
禹就把契封到了商。意思就是商这个地方都给你去建设管理吧。商在当时也就是个部落,但地位相当于后来的诸侯。
当时,类似的部落诸侯多得很,许多部落走走这就没了,不是被自然灾害给害了,就是在某件事情冲突后被隔壁邻居给害了,所以能持续几百年并不多。持续下去最后还把少东家(夏是禹的后裔所建立)给祸祸了,也就你商一家了。
比起原来参加治水那点事,这了不得的功勋,简直就是要上天的节奏了。
以前没钱只好穿布衣,现在有钱了当然要买套西装啊!如同明星们出场要提供背景音乐一样,现在上天的商王朝子孙要也给自己的祖先契加包装,添色彩。
商人开始说自己的祖先契不是一般人,是天上的神鸟。
一出手就扔王炸!
作为契的老爸,帝喾的老婆很多。大老婆姜嫄很顺利就生了个孩子,叫后稷(后来被周朝的族人注册为祖先)。小老婆简狄两年了都生不了孩子。丈母娘很着急,就带着简狄去拜女蜗娘娘,求子。
当时没有观音,而女蜗又会造人,所以这个申请没毛病。
在回来路上,简狄和自己的妹妹去泡温泉。突然,有一只神鸟飞来,生了一个蛋,不是一般的蛋,是个五彩的蛋,很漂亮,成功地吸引了姐妹的注意。然后姐妹俩估计抢来夺去地闹玩笑,简狄就不小心把这个五彩蛋给生吞了。
生吞的鸡蛋都很补。更何况是五彩蛋,所以,简狄就怀孕了。
帝喾:那这里有没有我什么事?
不久,简狄就生下了契。
因此,商人说自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这算是给自己祖先贴上了神秘而高贵的色彩。这个包装有好处,巨大的好处,因为古人信这个,所以有这个故事做铺垫后,别的部落就更加诚心地臣服于你。
你上面有人,你是女蜗的人。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一样,你天上有人就好做王。
所以,我们商取代夏就是神仙打架的事,和你们一般老百姓没关系。你们可以安静地看着,别参合。做谁的老百姓不是做呢?
何况我还有背景。
【攀高枝】如果我的对手比我强大,我打不过他,那我就找工具辅助自己,外挂,比如刀、枪之类的武器,对方就被震慑住了。如果对手太多了,而且形形色色,还要求时时刻刻(如群体的管理工作),那枪就不管用了。这个时候就要说我爸爸是军长,省长之类的背景武器。但是计划生育之后,省长、局长、军长们的儿子毕竟有限,所以就搬出“亲戚”、“干爹”之类的雷同卷有时候也能暂时顶一顶。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借助更高更强的人或事物来提升自己在特定范围的威望,这就是攀高。人人都喜欢攀,但不是谁都能成功攀得上。就像吹牛,你要有个基本的立足点。你家和省长八竿子打不着,没有一个可以发力的支点,缺乏枝,你想攀也就攀不上去,这叫高攀不上【2】
按道理,商部落开始说契是帝喾(五帝之一)的儿子,已经够厉害了,完全可以团结本部落,威压各邻居部落。但是当他打败夏之后,要想再威压其他的部落诸侯时,都这个背景就不够硬。因为那些年没有计划生育,祖宗和三皇五帝扯上关系的部落多得是?尤其是夏部落,人家祖宗就是禹的儿子启,说白了还是契的老板。所以这个时候,商就必须搬出更大的人物出来,和女娲扯上亲戚。这就是高攀。
其实我也很想说北京有人。也想高攀。
契的母亲简狄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某**部落的女儿,原也有一定的故事传奇,所以商就有了搬救兵的枝。这样就可以顺利实现攀高枝。
而我实在找不到理由,干憋憋说北京没人信,就是高攀不上。
但商把这个问题成功地解决了。商攀上了!攀上了!攀上了!伟大的玄鸟不给夏部落任何机会。
以夏为首的顽固分子就乖了,在实力上,他们打不过,屈了。在面子,他们也有台阶下,人家不一样,人家是女娲的人,所以我们不是输给商,服了,是服给神。不丢面!于是,商朝的局面就基本稳定了,在中华大地上就传了31王,六百年左右。
分封
商王朝在中华的文明史上十分重要,是国家机构、社会管理的开创者。商朝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科技等都有很大的发展。这里聊一下与后来东周故事有关的一项制度,分封。
也就是为什么要设立部落的升级版,诸侯。
分封的第一类对象是来自商王朝在建立过程中投诚的部落。这些部落原来名义上是夏的部属,但是很早就改旗易帜,宣布自己要和商合作,改认商为大哥。对商来说是巨大的利好,宣传效果极好,因为中华这么大,你根本不可能挨个都去打败一遍。就像现在许多公司的成长一样,你要进入别的城市,别的国家,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找一家本土企业,谈合作加盟。我不去你那里开店,不用和你竞争,我就把你收购了,或者是入股了。你不损失,我也进入了这个城市。那时候至少有一半部落是靠这种友好合作的方式加入商王朝。商王朝就像一个券商,或是一家风投公司,入住那些值得合作,有实力的部落,做大股东。其他没实力的部落就直接打死。
这是最直接、最高效、最快速建立一个帝国的办法。
分封的第二类对象是管理水平局限性生出的对象。商建立后,自己打下的部落也不少,疆域很大,商汤如果都想要,都想按照自己的私家财产那样管理,就有一个能力辐射的问题。你在河南,你要管理山东的事,你派一个人去管理,因为太远了,发生什么事要很久才能传到你这里,如果没有合理的渠道,有可能永远都传不到,也可能传到了,可那边事情又变了。所以你派的官员在山东一段时间后,不是被当地人给杀了,就是自己独立了。那你不等于失去了一块地?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风险,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还不如一开始就封给自己的亲戚们,给他们极大的权力,还可以压制住当地部落。反正都是一家人,只要你一样拜契为祖宗就可以。因为契的正统牌位就在我这里,最后,还是相当于以我中心。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韩信吹牛过一个管理能力的问题。说一个人能管多少人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数,你就管不好了!刘邦也就几万人的水平,而他是多多益善。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当时的生产水平很低,物质单调。不同于现在,几十块钱可以买一部手机,几百,几千,几万还有相应级别的手机,所以你在几百元的时候,就想要赚到几万。小目标之后还有大目标。可在夏商时期,没有那么多区别级别的东西,衣服就三种,一种是草,一种是麻,一种是皮。区别很小,你想高档也档不起来,想奢靡也靡不起来。你想要过上当时最顶级的物质生活,包含时尚、奢侈、高贵等所有今天嘚瑟臭屁的因素,几万人规模的手下就可以完全搞定。超过了,就都是重复。所以,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部落的规模确实不是越大越好,到了一定比例,基本就与数量无关。
能影响部落规模建设的诱因其实是战争与独立。
那分封也解决不了这问题。实际上,战争和独立这两个问题的本身就是问题。事物本来就是循环发展,哪有永世不变的和平?而比起其他办法,分封可以最大程度得延长了当时王朝的寿命。
可以说,没有分封,就不一定要商、周王朝,就算有,也就几十年,几代人就结束了。
有人说分封让权力变小了。
在那个时候,还不能叫权力,就像猴王一样,那不是权力,是武力。权力一定要基于严密管理之后才形成。
而且,基于当时的条件,你多余的所谓权力也没有地方用!总不能没事就天天杀人吧?
所以,分封应该是一个好办法,能好个几百年吧。但如同夏到桀一样,商的几百年保质期也快到了。分封到了他最后的生命周期,此时的商是纣王。
纣王
商朝的灭亡和夏朝的灭亡几乎是一样一样的。就像结构化的程序,只是输入的参数不一样而已。
本质上也是因为周族(西伯侯)的兴起,然后灭了商。但是周成功后非要说是商自己无道灭了自己,自作孽、寻死路,他们只是替天行道。比起夏桀来,商纣王被描绘得更黑。
因为周的文化更发达,《周礼》都出版出来了,他们的描绘能力更强大,黑锅做得更大。
周人:我还不信说不死你?
他们涂鸦商纣实在成功,生生把“纣”这个字都变成了贬义字,而且是贬到极致得那种,只要和这字沾边的词语都可以被传染成贬义词。
夏桀杀了忠臣龙逢,商纣也杀了忠臣比干;夏桀有个后宫叫妹喜,商纣也有个老婆叫妲己;夏桀在被灭之前去打缗部落,自己实力大减,商纣在被灭之前也去打东夷,一样损耗巨大。
另一边,商汤的时候有伊尹,周有姜子牙;商汤被夏桀关过,西伯侯姬昌一样也被商纣关过。
最后,商汤在鸣条之战后灭了夏;姬发在牧野之战后灭了商。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说多了容易被告抄袭。
但是一样的故事,却有完全不一样的名声。
夏桀坏了也就坏了,就是一个结论而已。商纣的坏却有点被文人玩坏的感觉,做坏事的案例有板有眼、有理有据,还要给加上神魔鬼怪之类的创作,也就是《封神榜》。
实际上,商纣王在位26年,主要时间都在打战,哪里有空天天在宫廷里搂着妲己杀人呢?按照现在的标准,纣王应该是商朝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因为他开拓了商的疆域,平叛了那些想要独立的诸侯,算是想加强中央集权吧。但是当时的诸侯部落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说你老打战,老死人。
尤其是他打了那么多战,还赢了大部分。
那些被打得半死的诸侯,部落们能不恨他?所以在他失败后,“翻身农奴把歌唱”肯定要死命地骂你,这个逻辑就是“你打我,我们是仇人,如果你是坏人,那我就是好人了”。
关键我说你是坏人你还不能反驳一句,因为你已经死了。
现在也有这样的例子,聪明的领导就做一件事,顶多就得罪一个人,做好了就在那里等,剩下的时间就是专心做材料,专心安抚那一个人,然后就是吹,吹自己的功绩、吹自己的辛苦。实干的领导作了十件事,得罪了十个人,最好还有两件没做好。结果那十个人就一直拿这两件事告你。
然后,聪明的领导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广大群众的赞美。实干的领导好一点的话,处分了赶紧退休,要是哪里不干净没做好的话,就被抓了。最后,聪明的领导提拔了,享受了实干领导铺垫的八件事情。心里窃喜,但面上还要骂那个实干的领导。
聪明的领导还要强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那时候,商纣是商王朝的法人代表,周作为诸侯是商的手下,是分司经理,股东。商纣嘿咻嘿咻地拼命打仗,为商做了一堆好事,也给商造出了一些麻烦。而周就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把自己的西岐建设好,二是做好黄雀。
螳螂把蝉吃了,黄雀把螳螂吃了。然后在螳螂肚子里,也是在黄雀肚子里的蝉居然对黄雀感表涕零,因为你帮我报仇了。
蚯蚓挂在鱼钩上,鱼把蚯蚓吃了,人把鱼钓上来,再把鱼吃了。蚯蚓是不是应该感谢人?为什么蚯蚓不会去问责是谁把他们挂鱼钩上?
商纣把不听话的诸侯打得屁**流,周就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他们就跟他走了。这不是人好,而是做好人。
不过,周朝建立后认的祖宗是后稷。后稷也是帝喾的儿子,所以和商的祖先契属于同父异母。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天下还是帝喾的。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4 23:59:00 +0800 CST  
周礼

《周礼》这本书现在很难确定是谁写的,但是周礼制定的大部分内容(礼仪)应是周公旦所为。
比如秩序中常见的一个排队问题。去银行柜台办事,如果大家一窝蜂围过去,那事情是没办法办理,要一个一个来,排队。排队就要讲规矩,按照时间,就先来后到;按照功劳,就军人优先;按照事务,就设应急通道;按照财富,就来VIP通道等,这样下来,所有排队的问题就秩序井然,大家都有自己的位置,不乱。
周礼讲述的内容,实际上也是规矩的问题。里面的内容涵盖很多,有关于国家的管理,如分几个部门,部门要设置几个官员,官员都有什么权力等;关于事务,如祭祀、朝见,丧葬等国家大事;也有个人家庭的内容,房子规格、服饰要求等。通过定制规矩是要告诉你,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要怎么干,你看到谁要打怎么样的招呼,你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喝酒聚会你要坐哪里等。后来就是儒家思想。今天,这叫讲政治,搞思想建设,走精神文明。
简单说,周礼就是把一堆废铁,加工成各种机器配件,然后周公再把这些配件组装起来,就形成了周王朝这台大机器。
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贯穿生活工作的每个角落。
表面上,周礼的实现是给每个人每件事定了规矩。虽然大家会感觉到自己有约束,可是社会的事务好办了。原来社会就流行一种制造也解决矛盾的方式,那就是拳头。现在不用了,大家按照规矩来,谁不守规矩就惩罚谁。这样贵族也高兴,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处处体现自己的身份等级,很有成就感。底层人也高兴,上层的贵族有了约束就不会随心所欲乱来,另外只要你精通了周礼,你还可以和贵族们讲道理。
所以,周礼很快就在全国推行了,作用很大。
第一个作用是给大家确定了身份。人分三六九等,贵族内部也分等级(公侯伯子男等),而且这些身份因为有了相应的礼制,涵盖你的吃、住、行,也就等于做了一次政府公开。大家互相知道对方是几斤几两。作为诸侯,只要你不想造反,你就会感觉的周礼给你定规矩后,权力更大。你一年去周王那边朝见一次,当一个月孙子,回来后,你就是你诸侯国的王,就可以做大爷做9个月(11月),能不爽吗?
礼仪制定后,对于个人的行为来说,就是出现了权力和义务。再由个人组成国家,就形成了国家的政权与制度。
第二个作用是加强思想建设。宗教是怎么让你相信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重复,反复,天天在你耳边说。和尚天天念经,耶稣也搞礼拜唱诗什么。礼仪出来后就更狠了,你的一举一动都时时刻刻在告诉你,你在贯彻周礼,你是周朝的人。作为诸侯,你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提醒(或者从小就潜移默化)自己是诸侯,也只是诸侯,哪里还会轻易产生超越周王的念头?
第三个作用是相互监督。因为身份确定了,你是A人就是A人,哪天你要是想做出B人的动作,大家就都看得见。作为诸侯,你自己是什么配置都很清楚,规定说周王可以配置六军,诸侯一般就配置一军,那你要是哪天想扩军,立即就会被喊停。隔壁邻居都能知道你想干什么,你能不顾忌吗?
但这些作用还只是对于周王朝自己的国家建制而言。可能连周公旦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制定的周礼对此后华夏民族的意义。
周礼的形式有点像宗教,但他又比宗教优越,因为宗教要确立在你信的基础上,影响的对象和范围是信徒。周礼不一样,他借助了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推广,影响到每一个人身上,你可以不是诸侯,不是官,但你至少是一个父亲,至少是一个儿子吧?你一定有一个身份。这样的周礼就是一种国家的宗教形式,达到了全国一致的思想统一。
周人用自己的周礼做了一个基本的标准,那就是遵守周礼的诸侯叫中原、华夏、中华,不遵守周礼的部落就是叫异族。这个标准最大的受害者是楚国,楚国其实也是周的诸侯,子爵,但是中原一直看不起他。为什么?不是因为他爵位低,而是他不尊周礼。或者说不是很完全尊守周礼。
楚人:我冤啊!
其实楚有自己的文化,楚文化,也是十分灿烂的文明。但是周礼就是这么强大、任性、蛮狠。然后就可以有理取闹。对此,楚国还真没办法,还真被文化差异挤压出了自卑的心里。此后,楚庄王为了发展,也不得不渐渐融入中原(价值观)。
所以,我们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国家制度、疆域之前,我们的思想在周礼下已经开始了统一的步伐。此后,一些牛人帝王,厉害的王朝,会把国家的机器运转得舒心流畅,武力打来打去,领土疆域放大缩小等就都不是重点了,因为他们体现的只是广大人民外在(身体)的结合,是硬实力的表现。而周礼推广之下是人心内在的结合,是软实力的表现。所以中华文明分分合合、兴衰破败,不管你那一出,最后还在会在一起。
中华文明能持续几千年,作为世界唯一,不是没有理由的巧合。
当然,这其中还有乐。
【礼乐】孔子说过,春秋的问题是“礼崩乐坏”。所以礼和乐有很大的相关性。“礼”上面说了许多,实际上就是要体现人与人的关系,而“乐”实际上要体现人与鬼神的关系。人与人的交流用语言、但人与鬼神的交流呢?古人在与自然界的不断交流中,悟到各种动物、植物、万物都有自己的声音,人的声音是舌头,石头的声音可以通过敲打。所以,最后就形成了一种认识:利用各种特制器皿敲打形成的声音可以实现与祖宗、与神灵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十分神秘,技术含量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开始只有巫师才可以。
巫师作为最具备智慧的人,是当时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也是第一批掌握乐器的人。我们不能用今天所谓的音乐人来理解,来对比他们。开始,“乐”要在很严肃的场合才可以演奏,不是随便搞几个人就可以要死要活地转身啊什么的。
“乐”和今天挂着艺术的头衔到处骗钱的市场音乐是两码事。
当时的五音有严格的意义。人家的音乐是要提升自我,净化自己的道德心灵,达到与自然对话、与鬼神对话的目的,是克制欲望,走向高雅的途径。但是今天的音乐是以好听为第一要务,好听是什么意思?只要是满足人类动物性的本能需求就可以了,所以什么快活怎么来,什么放荡怎么来。完全两码事。
以前的乐念yue,悦,是心里的愉悦,现在的乐念le,是大脑表皮的激素。
因为乐这么重要,所以乐的曲谱和重要乐器的制作始终掌握在朝廷中央手里。周朝时期,哪个诸侯要是有什么大功劳,周王赏赐他的礼物里,如果有一批乐器,乐师什么的,那是极高规格的赏赐。【5】
周礼与礼乐的影响也就是今天中央提出的自信,文化自信。西方国家的科技可以比我们强大、先进,因为我们起步晚。但是文化这一波,不是吹,全世界早晚都得看我东方。
因为文化固于内心,没有经过一定的时间沉淀,是表现不出来。
周朝虽有八百年,但东周四五百年已经是松散混战的阶段。如果没有周礼的铺垫,估计就没什么东周了,各诸侯早就各自独立了,而中华的文明估计就不可能收回来了。
因为他们会问,我们各家过各家,不是好好的?为什么要合在一起?这就是欧洲的路,非洲的路,美洲的路了。
不管什么路,只要是另一条路,就没今天的你,我了!
但不管那一条路,按照上面的假设,时间要让周王朝要走向衰败,就必须到类似周幽王这样的节点。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5 00:08:00 +0800 CST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5 00:10:00 +0800 CST  
三、幽王的败家模式
这个世界有些人是被上天赋予明确的使命来,他们象快递员一样,把自己的“任务”送到人间。比如,爱迪生,他的使命就是发明,据说有2千多项发明,简直就是流水线的机器人。
同样在我们中华大地上,2800年前一个叫姬宫涅(念宫生)的人,他被后世的人赋予的使命也很明确:来亡国。从目前可以获悉的记载看,他们什么好事也没有干,就是信任几个佞臣、宠爱褒姒,外加一个经典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我们文官体系里有一个流行的判断标准,迎合上级的都是馋谄面谀的小人,而敢于直言顶撞的就是忠臣贤臣,至于谀什么,撞什么都不用说了,气势比内容重要,态度比效果重要。他们不但用这个标准来培养自己,评判他人,而且还喜欢用这个标准来推论过去。西周亡了,那么周幽王是昏君,他身边的“三公”虢石父、祭公、尹球就肯定是坏人,就必须具备坏人的各种特征。就像小时候,我奶奶教我看莆仙戏,说一束胡子的是奸臣,三束胡子的是忠臣。
其实,这是完全是后人根据事实作出的“事后诸葛亮”加“黑锅”的推论。
在当时,哪个大臣会说自己的奸臣?谁会在自己脸面上写个奸字?还傻傻地挂着一束胡须出来晃来晃去?
这不是翻案,主要是找不到他们的犯罪事实,到处只有犯罪结论。
爷爷的故事
周幽王:掉落的树叶和脱落的树皮,化作春泥,牺牲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呵护新芽的生长。
孔子:这就是你们亡国的理由?
周幽王:我爷爷是王,我爸是王,我是王,我儿子还是王,我亡的哪门子国?
孔子说:你亡的是周礼,礼崩乐坏!
但“礼崩乐坏”的故事要从周幽王的爷爷周厉王说起。
周厉王姬胡是个暴君,记载他是暴得有理有据。他自己都已经是王了,还贪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周厉王说,不许靠,不许吃。
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开办了大型国企,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谋生,借以剥削人民。这也奇怪,全国都是你的,还非要规定说山里的树木,野兽都是他的,老百姓不能去砍,去围猎。似乎是标准的与民争利。
所以反推过去:当时还没有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
这样,大家利益受到伤害,自然就议论开来!
带着好人标签的召公劝谏说,大家都说你暴虐。
厉王说,没事,我有办法让他们闭嘴。于是,厉王让巫师去监控调查,看看都是谁在说什么,只要说我姬胡坏话,就杀了他。
在厉王的眼里,闭嘴的时候最好也闭眼。
果然,国人走在路上都不怎么说话了,大家见面打招呼什么的,就用眼色。如同今天我们上街可以忘记带钱包,但是一定要记得带手机。那时候的人们上街一定要记得带眼神。
给你一个小白眼,你懂的!
厉王很满意,对召公说,你看,现在没有人**逼了!
召公说,何止没人说,现在都没有什么人愿意上班了!你这是堵住别人的嘴,却堵不住别人的心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但不让说话实在是憋得难受啊!三年之后,百姓不约而同起来反抗了,动乱“造反”。一吐为快,不吐不快!
百姓一起大声说,去死吧!
周厉王吓坏了,跑到彘地躲起来。估计躲的比猫猫还严实,国人居然没有找到(去杀他),就准备去召公家杀太子姬静。召公就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姬静,交给国人。(这都些什么人啊!还说召公贤。虎毒不食子啊!)。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会不会是已经把姬静拿出来杀了,后来再把自己的儿子拉出来说,上次杀那个是我儿子,这个是姬静。
真假太子?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5 23:41:00 +0800 CST  
这时候出现一个戏剧的局面。厉王没有死,就还是君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因此,作为周厉王的太子姬静一方面要躲起来,另一方面也不能登基称王。国事就由两位传统政客召公、周公带着群臣共同打理,史称共和行政。
所以,不要和我们说什么制度,西方那些国家搞得那一套都是我们祖宗玩剩下的。
丢一本“东周列国志”就够你们玩一辈子。
共和行政14年后,大家终于确认逃亡在彘地姬胡死去了。总算把你等死了。太子姬静可以上台了,史称周宣王。
但关于厉王的故事有瑕疵。事情还有另一个角度的看法。
实际上厉王的暴力不是暴权力,而是暴了规矩,暴了孔子说的周礼。
首先,他不用周公、召公这两位政坛“铁帽子王”。我们看西周的历史,几乎每个周王身边都有这两个名字。自从姬奭(念是)跟姬发一起打天下后,姬发变周武王,姬奭就变成召公,姬发通过生儿子一直周王王下去,姬奭也通过生儿子一直召公公下去,这是世袭罔替!同理,姬发的另一个弟弟姬旦也开辟了周公,也用生儿子的方式一直周公下去。而且,周朝规定这两家公公一直参与行政(相国级别)。现在,厉王破坏了这个规矩,启用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这让贵族们很不爽,因为你破坏了这个规矩,就有可能再破坏其他保护老贵族利益的规矩,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礼。
你不按套路出牌,大家都容易乱。
【周公召公】前面说了此二公是什么来的。但他们二人一直都在周朝上班,那封地鲁国、燕国要谁去管理,世子了!所以当时估计就形成了一个很特别的规矩,周公旦在镐京上班,世子在鲁国管理,然后等待周公旦挂了后,世子离开鲁国,要去镐京补员继续上班,那鲁国就又要由世子的世子管理了!这样推论,鲁国国君们就都要在做世子的时候管理鲁国,做国君的时候反而要去镐京?但是从后来的情况看,尤其是到了春秋,周公这个爵位就虚化了,鲁君自己呆在鲁国更舒服,那在镐京的周公要么是另有其人,要么就是不上班了。你不上班了,周王为什么还要喜欢你、重用你?
实际上,周公就是一个爵位,所以从周公旦后会有许多周公。但是一般来说,只要说周公就是周公旦,只要旦才可以配得上简称,其他的人都要把名字加上,比如周公某某等。
为什么旦可以这么**?不解释!不解释!不解释!
召公的情况也一样【6】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5 23:45:00 +0800 CST  
果然,厉王马上就出了第二招,收回山林川泽归国有。当然这个动作不一定就是国人说的“他贪财,与民争利”。
因为此时周王朝的情况早就不一样了。一是国库比较空虚,如要和周边少数民族打仗的话,根本不够开支;二是这些山林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半点毛关系,那时候是奴隶社会,这些资产都是贵族的。所以收归国家所有只是把贵族的财产向国家转移,但是贵族却搬出了国人、百姓等概念出来。尤其是后来人,更喜欢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帜谋求自己的利益。那个老去找周王**逼的召公就是其中一个。如果周厉王真那么**的,你召公不就是说我坏话的人,为什么没有杀掉你?而且,收回山林川泽的周厉王据说还十分重视农业,瞬间盘活国有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5 23:54:00 +0800 CST  
还有第三步,就是战争。实际上,大一统的西周只是诸侯认可,那些少数名族才不*你,所以经常用烧杀劫掠欺负周王朝。他们不读周礼,所以一直和周不是一路人。
蛮夷:我们读书少,不要骗我。

【谥号】一般人去世之后,开追悼会都要简单说一下此人一生的基本情况,成绩和功劳。普通人说了也就过了,以后大家有讨论到他就感叹一下。但是帝王、王后、重臣,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影响一代人的符号,所以要经常使用。关于帝王一生的故事,很多,你引用到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通篇大论,所以要求是简单版,精简版,一般就一个字,这就是谥号。活人叫号,死人叫谥号。号是自己取得,说明你的理想和志向,谥号是后人取得,评价你一生的得失。
评价的字眼一般也就褒义、平义、贬义(三国的孙权比较变态,谥号是大帝,算是空前绝后了)。这事情大概从周朝开始,但是很奇怪,商的许多帝王也有,估计是后面追补的吧。
这事情看起来很一般,但意义非常。它相当于增加了对帝王的监控手段,有点类似紧箍咒。帝王活着的时候什么都有了,自然就会估计自己死后的名声。所以因为这个事,人家做事至少会有畏惧,收敛一点。
人家相信死人也是人,只是不会说话争辩了。他们也经受不住后人天天对自己指指点点。
评价的内容表明上与你一生做什么事,怎么做事有关,实际上,更与谁来主持评价有关,如果是你亲儿子主持,带着一般你自己留下的班底,来讨论,那都不会坏。如果是政变后的帝王,或者是改朝换代的,那就都不会好。所以说要完全客观,也是扯淡。不过就是有一点依据罢了。
什么都要人,有人好办事。连死人也想着要有人,自己人。
谥号一般是文学中应用提及,不是在庙堂里供奉的牌位。供奉的那是庙号。所以谥号比庙号熟悉,比如刘彻,都知道叫汉武帝,这是谥号(全称孝武)。他的庙号是汉世宗,很少有人知道了。
这事有一个朝代例外,秦朝。因为秦始皇认为儿子不可以有资格评价老子,所以取消这项制度。这等于消掉了大臣们的一项权力,就得罪了儒生。秦始皇比较喜欢数字化管理,所以他要求秦的帝王就按照数字一字排开,一世,二世,N世,N+1世,直到永远。可惜数字化没有成功,到了二世就没了。二进制!【7】
但是在神话故事里,厉王确实是做了一件十分祸害子孙的事,人家的好奇心害死猫,他的好奇心害死孙子。这个关于打开盒子的故事留在幽王里讲。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6 00:02:00 +0800 CST  
幽王的忧伤

话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前方既然铺垫这么多都是为了说明幽王你是来亡国的。终于,轮到幽王上场了。
在周宣王的时候,有个大夫叫杜伯。周宣王此前派他去追查关于那侍女生的小孩子的下落。三年了,周宣王又想起这个事,就问:那个妖女的事,查得怎么样了?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给我回话?
杜伯说,我查了,没什么特别收获。后来我考虑到谣言止于智者,就不再去搜查了,免得大家又开始说三道四!
周宣王:你的意思是你是智者?
周宣王很生气!什么意思啊?你就自己做主了?你当我是谁?眼里还有我这么王吗?你这个明显就是没有执行我命令,还什么智者不智者!你是智者了,你当我智障啊?拉出去杀了!
杜伯的好朋友左儒急忙站出来,说,不能杀啊!明君都不杀贤臣啊!何况,你如果杀了,关于那个妖妇的谣言就又传开了。
课后作业:论贤臣的自我定义!
周宣王更生气了!你俩诚心的吧?不执行命令也不报告还贤臣?合起伙来玩我是吧?就问:你左儒什么意思?你为了跟你朋友说好话,就不惜顶撞我?你这是只要义不要忠啊?
左儒解释说,忠义我都有!朋友和君王有矛盾,我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谁有道理我听谁的!这次是人家杜伯比较有道理。
“谁有道理我听谁的”是全世界最**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明明就是听你自己的。
周宣王大怒,去***的!顶撞就是顶撞,分配工作就是分配工作,你杜伯不做就是藐视王权。我也是讲道理的!来啊!杀了这个杜伯,你左儒回家继续讲你的道理吧!
没想到,左儒回家想自己不是左儒是受辱,于是就自杀了。
然后,没几天,宣王出去打猎的时候,居然遇见了杜伯和左儒的鬼魂来索命。
我也是醉了,就这样两个人,一言不和就死给你看,然后做鬼都不放过你?然后居然也标榜自己是忠臣?
你们不但会讲道理,脸皮还厚!
不管怎样,宣王死了。14岁的儿子姬宫湦继位,是周幽王。
周幽王一上台就按照周礼关于对昏君的定义要求开启了破坏模式,非常敬业的样子。
周幽王:放开那个周王朝,让我来,因为我是昏君?
但又没有多少具体的案例,主要就是结论,什么沉湎酒色,不理国事,重用奸臣虢石父等等。
太坏了,坏到大家都没有办法举例说明。
有一天,岐山守城报告说,泾、渭、洛三条河川同时发生地震。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事件,地震等天灾被认为是上天对天子失政的警告,而且岐山是周朝是发源地,问题更严重,这是在动我周朝的根本。
不过警告这种事也很**,如果是国王做错事,你上天直接警告他个人,给他托个梦,噩梦什么的,吓他个半死不是更直接?非要用洪水,地震来欺负无辜的老百姓。可怜躺着也中枪的老百姓。
周幽王呢?他只是悠悠一笑,地震就地震啊!自然现象,不要什么大惊小怪。大家继续工作生活吧!
这种“无神论”的淡定态度让那些忧国忧民的大夫们很着急,同时,也很生气。于是就不断劝说,开始劝说还比较靠谱,说你要去救灾,你要去祭天,后来就越劝越离题,说你不要老是和虢石父那个大奸臣在一起。
“终于说出了最后的要求”,我早知道你们要说什么,这话让周幽王很生气。就你们是好人,我喜欢的就不是忠臣,好吧,你们是忠臣,那我就把你们抓起来。
那些忠臣一听,来真的了,要抓啊!就全跑了!
周幽王笑掉大牙!我以为你要忠到以身殉国啊?
这里面,褒国的老大褒珦(念想)估计也是这批忠臣之一,而且表现最卖力,让幽王狠狠地记住了他,说要打你们褒国。褒国吓蒙了,正好褒珦的儿子洪德在乡间收地租的时候看见了褒姒。人间竟有如此天人,就买了回家,香汤沐浴,培训教礼数,然后送到镐京幽王去,赎罪。
你不是忠臣吗?不是说忠言吗?为什么又心虚要赎罪?
但可能是时间仓储,礼数教学明显没有毕业。因为入了宫的褒姒,居然没有去拜见后宫之主,王后申后。申后本来就因为老公这几个月失了魂一样天天呆在褒姒那里,心里有火,现在你又不来拜见我,明显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在自己闷闷不乐的时候,正好儿子进来问安,这个儿子是太子,叫姬宜臼(念救),也就是后来东周的第一位王。
儿子要帮母亲出头。
这个出头也没有什么心机,没有什么套路,就是逮个空,在后花园把褒姒一顿暴揍。
简单暴力,但很管用,不但解恨,还能捅娄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就喜欢你这样的孩子。
褒姒是不怎么会笑,但是人家也会哭啊。周幽王很生气,太子太无理了,不过你褒姒也要去拜见人家母亲一下,“问他妈好”,这个是周礼,是规矩。褒姒说,我不懂规矩,杀了我,我也认了,但是我肚子里有了你的骨肉,实在不行,你就放我出去,保全我们这可怜的母子吧!
幽王一听,我噻啊,怀孕了?那就是太子太无理了,什么素质啊!居然打孕妇?
第二天,幽王就马上惩戒了太子,说太子不礼貌,没风度,应该去他外公申国那里好好反省自己。太子的老师们,你们怎么教太子礼数的?不称职啊,那就全部革职吧。
然后,戏剧版本又基本一致。申后想念自己的儿子,想给儿子写一封信,结果被褒姒说是她想联系太子害自己。再外结虢石父、祭公、尹球等人三下五除二就把申后给废了,褒姒也顺势扶正,她的儿子伯服子凭母贵也当上太子。
换太子、换王后都是王朝涉及国本的事,按照周礼规制是很难成行,但被幽王这样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说明朝廷上所谓的忠臣本来也没有多少了!而帝国依赖的周礼也已经走在崩坍的边缘了。

烽火戏诸侯
褒姒如愿了!但还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褒姒是个酷姐,不喜欢笑!
我们的幽王又是一个重感情的男儿,看到自己喜欢的女人老是不笑,就以为褒姒心里没有开怀。
港片:“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于是,周幽王本着独乐不如众乐,就每天想着如何讨好褒姒,让她开心,并说谁能让王后笑,就给他千金。
听到这个悬赏,虢石父笑了!这个千金我笑纳了!
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大型舞台剧计划,“映像镐京”。
原来周王朝的首都镐京周边设计了不少烽火台,这些烽火台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传递信息。如果有外族入侵,攻打到镐京,那么这边就赶紧把火点起来,火冒出了来黑烟会冲到高空,比较远的地方都能看得见。然后看见的人又在自己守望的烽火台点起火来,这样一个传一个,直到把信息传到诸侯的兵营,最后诸侯们就派兵来勤王救驾。
虢石父的意思是现在没有外族入侵,我们也点起来,然后诸侯喊打喊杀地赶过来,像个傻愣一样找不到敌人,在我们的城墙外面转圈圈,一定很好玩!
确实很好玩,据说,褒姒看着那些蒙圈的士兵真得笑起来了!
确实很好玩,据说后来外族敌人真得来人,我们的烽火台点起来,诸侯不来了。把周王朝玩完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历史舞台剧:烽火戏诸侯,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场面宏大,规格高,现场感十足。
舞台剧是可以,但是作为历史事实有点不可靠!
有人提出专业质疑,说烽火台是秦汉才有的军事设施,周幽王的时候只是用打鼓来传递。
还有故事说,周幽王觉得不错,点了几次,最后诸侯终于不再相信了!
我们就说故事本身吧。这个玩法有点耗时间啊!你把烽火传过去要时间,那边再集结部队,出来,也要时间。古代那种车马步兵要跑到一个需要一批烽火才能看见的地方,至少要大半天吧!
算起来玩这种游戏比钓鱼还考验耐力!
周幽王说,夫人,我们玩一下诸侯把!
然后点个火就去做别的事了,几个时辰后(或者明天)再回来看戏?请问这个游戏提起的兴致能坚持那么久?等到诸侯赶到,上午(昨天)那种下套的心情估计早没了!
所以,烽火戏诸侯这事有点戏完诸侯戏读者的意思。
但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使命感这么强的周幽王要加快自己败家的步伐了。不能只顾自己开心,忘记了史官们交给他的正事。
老丈人申公也表示要出来帮忙搭把手。
既然镐京这边的艺术这么走心,那申国的愤怒也要开始长点心。

犬戎灭西周
申侯获悉,也或者是猜测,周幽王要派兵来攻打申国。申人决定先发制人。
这个申侯是个空手套白狼的高手!他自己国家没有什么军队,就去找隔壁那个十分彪悍的少数民族,犬戎。
犬戎主问,我有什么好处?
申侯说,我给你钱!
犬戎主说,就这一点?
申侯说,这只是首付,剩下一大笔在镐京,你攻打进去,要多少有多少!我今天算是来办理抵押贷款。
犬戎主感觉申侯说得有道理。那就开始吧!
犬戎果然彪悍,瞬间围攻镐京,那些烽火台因为前面几次游戏,现在彻底报废,烧到没有柴,也不见什么人来救。幽王没有办法,只好派人迎战,这是扔鸡蛋砸石头。而且,鸡蛋还没有石头多,没一会儿就扔完了。那就跑吧!
但你能往哪里跑?有财宝抢得时候,我犬戎是多么敬业啊!
杀人,我们犬戎内行!结果,周幽王和几个宠臣都被杀了!还有一个叫姬友(郑伯友)的司徒也被杀,他是周宣王的弟弟,幽王的叔叔,郑国第一个国君,郑恒公。
这里要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春秋舞台上,郑国要唱第一出戏。
另外,补充说明一下,褒姒据说因为美貌,被饶过一死,犬戎主的决定你懂的,带回家。
申公很吃惊,因为他听说幽王被杀。虽然他心里也可能希望幽王被杀掉,但是这事毕竟是弑君,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就赶紧叫人去找尸体,准备葬礼。
不过幽王的死对申公来说,还不是最吃惊的事。等发现犬戎主准备赖着镐京不走,才让他又吃惊又头痛。请神容易送神难。
你说这个犬戎主也是,来都来了,不带礼物就算了,东西抢走也算了!你把幽王杀了也不说了,把宫殿给烧了也就当是一不小心!现在最严重的事是你居然赖着不走,想当周朝的主?
申公肠子都悔青了!有些人真不能交朋友啊!
没办法,只好以暴制暴。申公写信出去,请诸侯来救京都,但是王都被杀了,只好说是来平乱。郑国离镐京最近,而且听说世子掘突勇猛非凡,就特别给他讲了不少大道理。当然,最后一句最关键,说“对了,你老爸姬友刚刚也被犬戎杀了”。
果然,听说父亲被杀,郑国掘突第一个就到了镐京。而且,情绪高涨,一来水都不喝一口,直接要打打打!但是年轻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在攻城的时候,犬戎派出的埋伏部队赶到。两边一夹击,郑国军队马上由进攻转变成败退。
在败退逃跑的路上,碰到了卫国部队,卫武公姬和虽然有80多岁,但还是亲自出征!
亲人啊!掘突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边。卫武公说没事,我马上帮你报仇!但是我们人数还不够多,要不先等一下秦晋两国?
没多久,秦晋也来了!
这边申公刚刚听说掘突的冒然冲突,心里感叹不已,小孩子啊,还是太嫩,后又听说现在有四国合兵而来,心里顿时开朗了!赶紧去找犬戎主。他要耍心眼!
申公说,老弟,你看这么多财宝,放在这里终究不安全,要不你先叫孛丁先搬运一些回去?
犬戎主觉得有道理,申公你心细,想得很周到啊!
于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孛丁带着一部分部队回家了!
申公又说,老弟啊!你这几天打来打去也很累了,那个郑国的小朋友刚刚被你打跑了,我估计这几天没有什么大部队来攻打了!你安心休息吧!我来值班!
犬戎主觉得有道理,申公你很贴心,服务也周到啊!
谁知道,夜半三更的时候,申公按照和卫武公的约定,把城门打开了!结果,睡梦中的犬戎主连衣服都来不及穿,慌忙中带了几个部下直接跑回家了!幸亏有孛丁此前带着一批财宝回家了,否则今晚的假裸奔也就是这次出兵的真裸奔了!
回过头来,这边四国部门顺利进入镐京。大家商量,幽王死也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伯服母子就是乱国的源头,不可能让太子伯服来继位,只有请前太子姬宜臼回来主持大局了。
从申国回来的姬宜臼在外公和四国的拥簇下,继位了!即周平王,历史把他算作东周的第一个国君。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6 00:07:00 +0800 CST  
四、平王的难言之隐
刚刚上班的周平王手里只有一张公选出来的任命书!宫殿被犬戎烧了,办公室都没有了!整个城市被劫掠一空,吃、住、行都成为头痛的事!
但平王毕竟也是王啊!那就先行驶王权吧!

赏赐
先论功行赏!一个一个来。
我们现在喜欢叫人家吴总、杨总什么的,其实人家可能就是个副的,或者根本就是部门经理等等!但这种称呼不能一概说成拍马屁,其中也有一定的尊敬预祝的心意。况且,现在美女、帅哥都成性别了,男神女神也没有限制。这叫语言升级。所以还是侯爵的申国君、卫国君大家也习惯叫他们申公、卫公。
但经过这一次平乱后,平王说,申国、卫国有功,以后就正式叫申公、卫公,进位公爵。
卫公呵呵一声,我笑纳了!
虽然我80多岁了,但爵位是世袭的!
可是申公大呼不敢,他解释说,这次犬戎进来虽然是帮助我们纠正昏君,但是后面没有办法制止他们行凶劫掠,这场失控我是有责任的!
其实,申公是狡猾的老狐狸,他最大的问题是引狼入室,是弑君,以下犯上。这是灭族的大罪!但是大家似乎都认可他的避重就轻。
礼仪、规矩遇到合适的机会也是有弹性的!
然后是晋侯,虽然没有颁布晋公的文凭,却加封给了他关于黄河以内附庸的土地。(“附庸”两个字说明这块地当时可能也不是周朝稳定的国土,估计已经被诸如犬戎之类的少数民族占领了)。
最实惠的是秦国。秦在此前还不是正式的诸侯,只是附庸国,属于后备干部,现在正式启用,而且一下子就是伯,成为秦伯。公、侯、伯、子、男,直接提拔处级干部(楚国,才是楚子)。这是秦的第一个收获,巨大!还不止,后面还有!算起来,秦国最应该感激平王。
还有郑掘突,按照辈分,姬掘突是姬宜臼是叔叔。首先叔叔你继位郑,袭伯。然后我再来点实在的,反正大家都是实在亲戚啊!加封肥田千倾。这算不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好像算!不过用不了多久,姬宜臼就会认为这是养虎为患。
封赏结束了!周平王说,大家有没有意见?如何?爽不爽?
大家都说大王英明。
周平王说,那接下来说说我的事。你们也看到了,现在这个镐京,要啥没啥,吃的都没有油,住的还漏雨,今天这里开个会我也没有办法请大家夜宵,那后面怎么办?
大家纷纷指责犬戎不是人,没素质。
你过来是偷是抢就不说了,拿走就拿走,轻拿轻放不行吗?拿不走就留下来,至于又是砸的,又是烧的!损人不利己!
周平王说,好!大家都很爱国!那请问周成王为什么有了镐京,又要营造一个洛邑?

迁都
这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答,送分题!
原来,周成王(姬诵,周武王的儿子)为了控制诸侯,尤其是商朝的后裔贵族,就选了一个在中华地理(地图)比较中间的位置,也就是洛阳,命鼎鼎大名的周公旦按照镐京的模样,直接复制粘贴过去。这样,在朝会的年份,天子就去洛邑接见诸侯,名义是“便民政策”,实际上是也等于让王朝增加一道控制诸侯的据点。
这就是两个首都,两京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底下,要控制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很困难,通讯、交通等等都不成熟。而且周吃掉商,是直接打在都城朝歌的纣王,不是把商的诸侯国一个一个消灭,那些老商朝的贵族是讨厌纣王,但是不等于就喜欢你周武王,尤其是武王死后,儿子成王继位,大家就更陌生了。这是周朝建立初期的隐患,果然后面有了“三监之乱”的背叛。好在周朝的周公旦是有才有德,及时地平叛了!
后来,除了周礼外,周公还从政治治理的角度考虑过各种方法(制度)来制衡这些老贵族,希望通过时间来慢慢消化。其中,移民和建副首都是最重要的举措。在洛邑,不是说房子和镐京一定要差不多,重要的是有和镐京一样的运行机制,相当于在那些诸侯国门前又安装了一个高清摄像头。
这段历史,许多大臣都能解释清楚,但是平王不高兴。我又不是问你这个。
大家也知道平王是要问那个,但这种大事谁敢乱说?万一今天讨论没有通过,以后大家就说是我挑的头,他们都有机会继续做好人,我自己却没了!要说你平王自己说,你是王!
这个事情,就是迁都。
开玩笑,这又不是搬家那么简单。从风水来说,迁都动的是国之根本,从历史学来说,直接就由西周迁成东周。
这一点谁都知道,出工领工分的朝臣们可以装聋作哑,但是周平王不行。谁叫你是王!责任啊!要让大家看看你的担当在哪里?
于是,平王就弱弱地试探,现在这个犬戎把我们底牌给摸清楚了,有一趟就有两趟,跟逛菜市场似得,这样大家以后上班都没有安全感,要不,要不,我们搬家去洛邑吧?
听说那里适合种牡丹!
太宰阻(名叫阻的丞相)赶紧接上话,说现在镐京被烧得一塌糊涂,要是重新盖的话要花很多钱,老百姓会很辛苦。而且我们盖好了,他犬戎又来烧,如何是好?所以,我坚决赞成大王关于去洛邑的决定。
天子和丞相都这样说了,大家就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添油加醋!无非是用新的词语来解释上面两点。
估计这般人在洛邑早就买好了房子。
但是,年高望重的卫武公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我都八九十的人(有点卖老),承蒙大王不嫌弃我老,让我坐前排(位列六卿),我如果知道了不说,那是不忠;如果我说出来又违背大家的意愿,那就是不友。在忠和友的面前,我选择不友!
这就是典型的官场老狐狸,话还没说,先把后路都铺好了!
他说,镐京这个地方有骰函、陇蜀,形成天然城墙,土地肥沃、山河水利,是天下难得的好地方,王气十足。洛邑那个地方是在中国之中,但地势平坦,易攻难守,所以以前虽然建有两京,但平时都是住在镐京。另外,我们周王朝的发源地岐山也在镐京这边,这是风水宝地啊!
没错,军事、风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理由!
周平王就问,那犬戎来了咋吧?
武公说,军事上的事情要用军事对待,不能他打我们就跑?那以后镐京没了,丰京(另一座重要城市)也会没了。大王你应该励志自强,节省开支,爱护子民,练兵训武,像先王们(注意:不含你老爸)那样北伐南征,然后把戎主俘虏过来,当做猪羊一样宰了祭拜祖宗,一雪前耻。
嗯,老卫,你是叫我多喝鸡汤,补脑还是补身体?
太宰阻看到平王受阻了!就赶紧出来救驾,缓解平王尴尬的表情。
他说,武公你说得是有道理,但是什么事都不能是一成不变,以前人犁地,后来不是牛耕田吗?农户也知道变通。此一时,彼一时,目前这种状况变通比保守更实效。你说的是巧妇,我说的是无米啊!那犬戎随时都可能再打进来,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拿什么练兵?哪里有时间练兵?
这理由也是我们今天说的,“好汉不吃眼前亏”
武公说,说来说去还是这个犬戎!你可以直接找申公,他能把犬戎借(引)过来,肯定就有办法把犬戎赶走。
这是典型的气话,人家为这事连提拔都推辞了,就怕被你盯上。没想到还是跑不开你老卫的嘴!
正好!申国快递到了(申通?)!大家说拆开看吧!
原来是犬戎让申公骗了一回,不爽了,现在倒没有再来打周王,而是去打申国。申国撑不住,求救!
开什么玩笑,你申公太不把我犬戎放在眼里!骗我去睡觉,你倒是去开城门?别说犬戎了,就算是阿猪阿狗也是有脾气!
平王说,好了,他们自己也是火烧屁股!我们就不要指望他了!我们还是研究搬家的事情吧!
武公说,大王既然确定了!那我就去发通知,安排搬家事宜,顺便祖坟牌位也要搬走!
呀!这是怎么造型啊?挺别致啊?这是华丽的转身。
这就是武公的厉害吧!武公有武功,终于明白人家为什么能活八九十岁!其实他早同意搬家了!只是要表明一下自己的真知灼见,表明我是老成谋国,有言在先。以后历史怪罪下来,你们要替我作证。
等自己这些小心思扯淡完了,就立即开开心心和大家做朋友。同意大家关于迁都的提议。成功装出一副我是有主见,我不是随波逐流的死样。
我们的历史一般是按照定都来划分的!所以从镐京到洛邑,就是从西周到东周!
如果这样算的话,是周平王既建立东周,也断送了西周。
周幽王自己和儿子都在镐京登基,都是西周?当然不能这样算,西周是在你丫手里被人打得稀巴烂!
于是,迁都!
洛邑人民热烈欢迎!当了几百年陪都!今天小三我终于转正了!
嗯!洛邑房价大涨!
刚刚受封爵位的秦伯赢开正意气风发,一付走上人生赢家的气势,干活特别有劲,根本停不下来。听说平王决定迁都,当即表示,我外藩人,不懂规矩,所以怎么搬迁武公你们讨论,我秦国就负责出人出人再出人(自己也没有多少钱),搬家的一批,保卫的一批,打扫卫生的一批。
秦赢开的意思是,我可以免费接镖(局)。

秦国崛起
平王很高兴,搬家很顺利,果然是适应民心的民生工程。****犬戎,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
搬完家,照理要搞个乔迁之喜,诸侯国都来贺喜。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收到请帖还是什么的原因?唯独楚国没有来!平王说这个小子不懂礼数,是不是要教训一下?
大家赶紧说,大王你和他较什么劲呢?他们的朝贡不过就是一车茅草。我们现在刚刚搬家,人心还没有稳定,部队没有整编,也不好去那么远打战(耗钱不说,还不一定赢)!我们就饶他一次,用我们的宽宏大量让他感恩戴德,然后自动觉悟来认错!
其实就是打不过!湖北人早就想称王了,正愁没理由,你还要讨什么茅草,找抽呢?
大家都知道,心照不宣,点到为止!
对比一下,秦国可比楚国懂事多了!同样是农村来的,人家就知道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做王的就要奖惩分明,那边惩罚的事情虽然一时没有办法开展,这边奖励的表彰也可以先实施吗!
但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奖励了!家底都快掏空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何况还刚刚被抢了!
好在平王有智慧,他决定给个空头支票!
他说,现在西边那里好多地方被犬戎霸占了!赢开你去打吧!打回来多少都给你,都算你秦国的领土!
这个赏赐对于周王朝来说,没什么,因为那些地被犬戎占了,你也要不回来。以现在周的实力,犬戎不打你就不错,你还想去打他们?另外,秦国现在受了我的封赏,正式成为我的诸侯王,名义上,他的也是我的!所以给他们这个政策,没毛病!
但从秦国的角度来说,这是十分可怕的事!
因为秦国本来就是紧紧挨着犬戎等少数民族,大战小战几乎年年打,新仇旧仇年年叠加,多少君王都死在战场上了。以前要是打赢了抢到地盘想筑个城墙什么的,旁边的诸侯国总***逼,说你什么能占用公家的地?其实就是担心我们强大。不管我挨打,就嫉恨我吃肉!现在好了,我以后打下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建城。
而且,这个政策还可以灵活运用。
什么意思1?就是,以后我打犬戎,不一定要打死,可以赶走,逼他去撤退,让他们去别的地方,让他们先占领一段时间,然后我再继续打犬戎,然后那土地就又是我秦国的。
这叫蚕食。
什么意思2?就是犬戎真得变成了秦国的一只猎犬。只要秦国自己足够彪悍,能驾驭这个猎犬,他让咬谁就咬谁,猎物满满的!
秦国确实足够彪悍,赢开自己就玩命的打这个犬戎,虽然自己后来死在战场上,但是也说明秦国开启了痛打犬戎之风。
什么意思3?就是现在的镐京,过段时间真的被犬戎吞了!然后再过段时间,又被秦国打回来,那块地就是秦国的了!镐京就在今天西安边上,后来秦国也迁都了,移到了咸阳,也在西安边上!
什么意思4?就是秦国后来占据了卫武公说的王气十足的那块风水宝地。
当然那是几百年后,秦国才取代了周王朝成为秦王朝。这事与远不远见无关,不能怪周平王!至少当时周平王利用秦国解决犬戎威胁的办法,还是有一举两得的智慧。
虽然从长远说,周王朝最终都是灭亡。有点换汤不换药,但是二道汤(慢慢灭亡)不那么苦。
但是从命理风水来说,细思极恐。
东周的开始,也是秦国的开始!不同的是,东周开始走弱,秦国开始走强。
接力棒已经在悄悄地进行了。
自此,中华历史上以周王朝为主角的戏剧结束了,周平王已经搭好了一个舞台,不收门票。诸侯们,你们可以尽情的表演吧。
生死我不负责,因为我自己也在其中。
成败我不评论,因为我的命运也在历史中要进化成文化。
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们不要躲躲藏藏了,出来吧!排好队,一个一个来,说出你们的故事。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6 23:38:00 +0800 CST  

第1篇(届)郑霸庄公:实在亲戚


为了理清楚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恩怨是非,情仇纠缠,春秋故事爱好者(比如我)力推郑庄公组织春秋诸侯在郑国召开了第一届诸侯国秩序委员大会。

大会确定了诸侯国秩序委员会常任国、成员国,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秘书长、理事以及一批干部代表。

因为是首届会议,宣传、组织等前期工作还不到位,会议的威信和认可度、影响力都不高,所以参加的诸侯国还很有限。为了弥补会议代表的不足,大会决定所有缺席的诸侯国都默认为成员。

大会讨论了周王朝的地位和权力问题,认为周王朝应该与诸侯国们友善相处,不得仗名欺人。讨论了各国的内部事务,郑国的共叔段造反以及与周王朝的误会,卫国、宋国等与郑国的外交关系确立问题,陈国、鲁国、卫国、宋国、郑国等国的君王更替问题。

大会议定,下一届会议的选址在齐国,由齐国负责召集并主持。

最后,在周礼的礼乐中胜利闭幕。

本届时间跨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01年

主盟国:郑国

常任国:郑国、宋国、卫国、鲁国、虢国、陈国、蔡国、许国

成员国:秦、晋、齐、楚等

秘书长:郑庄公(郑桓公、郑武公)

理事:卫桓公姬完、宣公姬晋、惠公姬朔;齐僖公吕禄甫、襄公吕诸儿;鲁惠公姬弗涅、隐公姬息姑、桓公姬允;宋穆公子和、殇公子与夷、庄公子冯;陈桓公姬鲍、姬佗、厉公姬跃;蔡宣侯措;许男悦;郑昭公姬忽、厉公姬突、公子亹、公子婴。(排名不分先后)

代表:【周】 太史伯、虢公林父;【郑】祭足、公子吕、公孙滑、颍考叔、公孙阏、高渠弥、祝聃、傅瑕、叔詹;【卫】州吁、石碏、石厚、公子泄、公子职、公子硕;【宋】孔父嘉、华督、雍纠;【鲁】公子翚;【蔡】蔡季;【齐】宾无须;
主要工作要点:东周双王、秦鲁祭天、郑国定都、郑平弟乱、掘地见母、周郑交质、庄公破盟、石碏灭亲、假命伐宋、假手灭戴、郑宋三战、灭许存许、周郑交战(繻葛之战)、鲁翚弑君、殇公忌弟、华督乱宋、陈佗杀侄、蔡公定陈、卫宣夺媳、宣姜乱卫、卫寿就义、卫惠失国、黔牟居卫、卫硕娶母、齐助朔复、祭足失足、郑昭失位、宋逼郑债、鲁桓调和、郑鲁败宋、郑鲁救纪、宋攻郑仇、郑厉政变、郑昭复位、冯突合作、高弥弑君、亹为郑伯、齐杀高亹、婴为郑伯、郑依楚威、祭足去世、郑厉复位、朝楚暮齐、郑霸消亡。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6 23:39:00 +0800 CST  
五、东周的开放舞台

周平王搬家了,新家的亭台楼阁旧了点,不敢说富丽堂皇,但遮风挡雨没什么问题了。周朝还是周朝,但是历史学家不干了,说搬了家就要改名字,必须由西周变成了东周。

瘦死的骆驼比马肥。周朝虽然遭遇这么一劫难,但毕竟是一个王朝,吃喝拉撒的基本条件还是很快得到恢复,只是实力就大不如前。这个是实力不是指硬实力。硬实力老早就不好,否则这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被犬戎打得屁**流。原来还有一点软实力,现在连这点软实力也没有了!
这个软实力是权威。
【权威】大凡历史上开国之君都是雄材伟略,王气十足,底下猛将如云,威震八方。但是东周却没有,而且还有相反的味道。最大的原因是:比如人家西汉,东汉什么的开国君王都是打出来的王,国君的军事实力不容怀疑,是“王者荣耀”。而你这个东周平王是诸侯拥立出来的王,顶多算“王的女人”!这也是西周的武王姬发和东周的平王姬宜臼最大的区别,人家是用拳头打出来的天下,你这个有点像抓阄抓到的运气!你这样叫人家服你?
权威是两个是事情,权和威。
第一代帝王有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天下,谁不服就可以杀谁,这叫威。但为了建立政权,这一点还够,还要加上一些天生鬼神之类,把自己的威力提升到无以复加,不用打你,你也不敢违抗他,便形成为了权。然后,再通过建立的帝王制度,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此时儿子接过的不只是王位上的权力,还有权与制度结合出的威,至于威能有多大,能走多远,就看个人能力了。这是相互转变的过程。
所以,帝国自上而下,权威就像一个树根一样,一级一级传递赋予下去。形成了省长能管市长,市长管县长。这些都是权,权力之下有本身的威力。至于手下能不能服你,要看执行者个人的魅力了。
而另一种自下而上的选举制度,就不属于这样的权威,选举出来的不是权威,而是合法。与专制相比,选举的权力重点在于下,不在上,所以谈不上权威,他干什么都喊依法什么的。
专制执政靠的是敬畏,从天开始,不断授权下去;而选举执政靠的是民众的自觉道德,如果群众素质不够,什么领导啊,指令啊就一边去吧,你都是我选出来的,对我没好处,或者我看不到好处,凭什么听你的?【10A】


平王和携王
实际上,在周平王继位同时,诸侯虢(念国)石父也拥立周幽王的儿子伯服(没有被犬戎杀)为天子,史称周携王(还有说是周幽王的弟弟姬望)。换句话说,对于宜臼和伯服(姬望)来说,这个天子有点玩似得,谁愿意立谁就立了!
【虢国】虢这个字很难念,但是戏份还不少。周文王姬昌有两个估计也不是很成器的弟弟。所以,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就给这两个叔叔一样分到虢。这有点打发人的意思,连名字都不给好好取,就像神雕侠侣的大武小武一样,两个叔叔就只好分别取名东虢(大一点叔叔)、西虢(小一点的叔叔)。上面那个虢石父应该属于东虢,后来(不急,一会儿就要说到)被郑武公给灭了,流出一个分支变成了北虢!那个西虢后来也跟平王一起搬家变成了南虢,不肯搬家的留下来称小虢。【10B】
后来晋献公怕搞乱了,影响大家学习,就不管是南虢北虢,干脆用了一个“假途灭虢”的成语都给灭了!还有那个小虢,体格就跟苍蝇差不多,也被秦国直接拍了!
真乱,小城故事多!读历史的兄弟要谢谢晋献公!
再回来说周王朝,伯服和姬宜臼让周王朝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而这边的周平王,虽然代表主流,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手中没有牌,只能喊一句,过!(斗不了地主)。直到十年之后,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出面了,他主动攻打东虢,杀了周携王。这样周平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王朝天子,唯一性。
周平王掐指一算:**!又欠了晋文侯一个人情。
前面搬家欠的人情虽然用空头支票(头衔什么的)换了一点,但是这回空头支票没有用了!人家已经不在意什么公爵了!
一个到处欠人情的人,他腰杆子这么可能挺得起来?当然,今天的情况有点不一样,今天有些欠钱的跟大爷似的,腰好,肾也好着。
西周的时候,每个诸侯之所以能成为诸侯是因为跟着周武王姬发打了天下,是你沾了姬发的光,是大家欠姬发人情,姬发的威信满格。现在东周平王的情况相反,他之所以能成为天子,是各个诸侯给你的机会!你周平王说话底气能硬吗?
外因(外部环境)尚且如此,那内因(平王本人)呢?也不行!
查阅历史,周平王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歌颂的事迹,生平唯一一次比较男人的表现就是年轻的时候,替他母亲出头,把父亲的小老婆褒姒爆打一顿。不过就因为这事,自己太子身份被废了。
这是冲动的惩罚!
被废一次可能留下了心里阴影,所以面对来之不易的天子(等于重新恢复太子位置)格外珍惜。“能忍则忍”造就了他比较软弱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你指望他有什么作为?比登天都难。
后来,他可能觉得自己硬气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在朝廷上上班主政的郑庄公太强硬了,自己的某种能量小宇宙被他的淫威给压制了,所以就换虢公(又是这家人)来协助主政。
庄公知道后,大怒,侄儿啊,你丫翅膀硬得有点快啊?
平王果然强硬啊,一阵纠纷争论后,居然认错了!认错了?认错了!居然同意(提出)周和郑互相交换人质做抵押,以弥补两者之间信任缺失的问题。现在做王的说话都没人信,自己也不信,彻底没有权威了。这两者是天子和大臣,可不是NBA两个球队互相交换球员啊!你当是领导和手下交换微信号吗?
我甚至怀疑,他谥号周平王是不是被认为比较平庸的意思?
这个平庸的帝王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长寿。他一个人占据东周51年,连他儿子都被他活活活死了,所以东周的第二个继承者不是他儿子(太子)姬泄父(姬泄父),而是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周桓王)。
这个名字也是醉了!泄什么父?你泄的了吗?(应该是姬泄,父是他儿子后人对他的纪念)
专治的政权,领导者的性格就是政权的性格。平王的品味已经被各个诸侯王摸透了,所以平王在位的51年,几乎就是各个诸侯开始群魔乱舞、疯狂原始积累的51年。
首先,西边的秦人就开始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9 18:03:00 +0800 CST  
开启诸侯的美好时代
秦国赢开死后,儿子秦文公可不像他老子那么安分守己。他按照“打犬戎,挣地盘”的惠秦政策,直接把国土扩到岐山西边上,要知道那可是人家周王朝发家的基地啊!
然后,他还做了一件我们现在认为不咋地,当时认为十分严重的事:祭拜天地!
不是夫妻对拜的拜天地,是祭天。按照礼仪,谁家祖宗谁家子孙照顾,天就应该由天的儿子来拜,也就是天子。所以,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那秦文公你怎么这样做,什么意思?你拜干爹了?
当然不是,这是僭越。
你抢戏就抢戏吧,现在居然抢了天子的戏。秦文公自己心里估计也没底,所以就编造了或者说渲染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梦。说是梦见一条黄蛇从天而降,然后对他说“上帝命你为白帝,主持西方”。然后呢?没没然后,这黄蛇做事就是这么没头没脑,就是这么任性,说完就结束了。
黄蛇:怨我?我只是传话的!类似微信提醒功能,你有一份新的短消息需要查收。
周人:编,编得也不编完整一点。
秦人:梦,你懂梦吗?梦就是这样,不完整,超现实才是真实。我们不想跟没有梦想的人说话。
我们跟传说说。
传说在秦国,最近很流行一个关于猎人的故事。说是某个猎人抓到了一只怪兽,不是奥特曼的那种怪兽,大家都叫不出名字,就准备进献给秦文公。在去秦宫的路上遇到了两童子,童子说,这怪兽叫“猬”,喜欢吃死人的脑子,打他的脖子就可以打死它。猎人很吃惊,但是更吃惊的是,这只刚刚有名字的猬居然也说话了,他说这两个童子是野山鸡变,叫“陈宝”,抓住那只公的就可以称王,抓住母的那只就可以称霸。这是互揭老底的节奏啊。两个童子怕了,果然变成山鸡飞走了,但是母的那只没飞多远就停下来,化做石头。秦文公知道后,就建了座庙陈宝祠纪念这对野山鸡。
这故事和那个梦,还有什么砍树发现树精等等,本质都一样,其实都是走扯淡的路线。故事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故事。
整出这些故事就是想要说明一个事实。我们秦国**了,神来暗示了,来显灵了,我秦文公**了,要占领周的故都,岐山以西。
但这些故事都不能开脱你僭越的铁的事实。
平王估计也知道,但是没办法,发个怒估计顶多也就摔个碗、踢个凳子,“今晚我不吃饭了!”然后,第二天该咋地还咋地。
人家不理你,不请示、不汇报,你连拒绝、责骂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点,还是鲁国做的好。鲁国给机会了。
鲁国的鲁惠公听到秦王用鬼故事就可以祭天,心里很不舒服。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让养马的野蛮子孙来玩弄?而且,鲁惠公还有一副典型的小知识分子心态,就是爱占虚无的便宜,但又缺乏舍我其谁的气魄。他派太宰让(名叫让得丞相)去周王朝请示说,我今年去郊外拜鬼神的时候,也想祭拜一下天!
周平王说,不行!
鲁惠公说,祭拜天地的礼节都是我祖宗周公制定的,他一个外族人(秦)可以用,我作为天子的子孙为什么不能用?你不去制止秦国,就不要来管我。
于是,鲁惠公也玩起了祭天。
对此,周平王再次很生气,当然也再次没什么办法。他只想对鲁惠公说两个字:流氓!不听我,又假惺惺请示我:虚伪!
何止他鲁国流氓、虚伪?接下来会有一堆诸侯国开始排队耍流氓呢!这就是所谓的“春秋无义战”。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欲望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周礼崩盘了!维护社会秩序的这条连锁开了!关在每个诸侯心里的私欲魔鬼就都跑出来了!
自由自由,我们要的就是自由!随心所欲,爱干怎么就干怎么!
当然,你们不能只认为可以自由地干别人,很爽。因为另一面,别人也可以自由地把你干了,到时候就很不爽!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9 18:05:00 +0800 CST  
秩序不要周礼
周礼前面介绍过,但因为他太重要,说正说了还要反着说一下。两面都煎一煎,才能比较熟。
想象一个哄抢的场面。几十只手伸进了一个售票窗口,或者一群人涌进了一场大促销的门口。这是什么局面?好一点就是叫几声,****,坏一点就动手了!
在古代,拳头硬一点的人就实施暴力了,下一回有人可能就想到了带根棍子啊,石头啊什么的,既然是搞活动,那就让活动升级!
但混乱的场面,没有持续的赢家,每个人早晚有一天会被人给黑了!来吧,互相伤害吧!
所以,大家想到了排队!
原来的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前期)就是这样的乱,整个社会有权力没政权,有政权也没有政治。周公提出的周礼,就是告诉大家要排队,秩序很重要。并且制定了排队的基本原则,有功者、贵族排在前面。
这就是周公为什么会被称为元圣?第一个圣人!
后来诸子百家的授课内容主要也是基于秩序的社会逻辑之开展、推演下去!他们无非是在研究排队秩序的规则问题。
儒家说,按身份排,长辈在前面
法家说,按时间排,先来后到
道家说,不要挣,让你们先排
墨家说,回家,如果票不够就不要了
……
此前,周武王姬发虽然打败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但是原来的周国只是一个诸侯大小的邦国,这场面有点蛇吞象的感觉。他是直接攻打了朝歌,灭了纣王,属于一刀刺进心脏。所以虽然建立了周朝,但是全国还要许多地方是殷商的残余势力。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们都是贵族,如果你说准备把他们全杀了,那是把自己变成少数;你留下他们,让他们继续在各地称霸,又怕他们做大了,也仿造自己一样,打到镐京来!这是很矛盾的现实,好在周武王的武功盖世,他的威望可以压制这些人的欲望,谁也不敢乱动。但是,他就做了2年天子!
太快了!以至于太子成王还没有成年。这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帝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各地诸侯是怕姬发,但是这个小屁孩姬诵,谁会放在眼里?果然,没几年,姬诵的三个叔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三监之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之命辛辛苦苦、苦苦辛辛总算把叛乱平定了!
痛定思痛!周公准备治标更治本。
周公发现当前社会有点乱,什么意思?就是还保存着武力为上的观念,今天我强大了我就打你,明天你强大了你也可以打我,一个乱哄哄的局面。今天我平叛的这个动乱,另一个动乱可能又在酝酿中。
动乱的动力是利益,但是动乱的祸根却在心里。
要制定一套规则,让大家都在这个规则里面,不能产生叛乱的思想,就算你想了,别人也不想、不敢、不会跟你去。
比如,明确下来,我一个天子,有12个诸侯,你们每个人伺候我1个月,然后回去,还有11个月别人伺候你。这样算算,比较值得!诸侯就没有什么可以叛乱的!这套规则对自己有利啊!
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年幼),提出了各方面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在这些制度下,每个人都给了一个框架角色,你可以不是诸侯、贵族,至少也是父亲儿子吧?也有兄弟吧!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力规范,这些制度都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规定你的权力、权利,责任,这样大家就不乱跑了!
对,就是思想禁锢,把你的野心圈养起来,在当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原始社会有点像猴群的厮杀,只有猴子和猴王两个身份,不厮杀才怪。有了礼仪出来了,才能找到人类社会的感觉,社会上有很多等级,身份,够你拼搏努力,成功的道路很多,无需一下子就惦记着猴王的位置。
所以,礼仪让野人消除了野性,驯化到文明人。
欲望用来克制,这是人;欲望用来释放,这是**。
【天性】天性大概就是七情六欲,但他不能等同于人类的自然属性,因为人类经过进化后,就算是最原始的动物性也被赋予新的基因密码,成为人性。天性不能只用来释放,当你完全释放了就容易离开人性回到动物属性。
手由大脑控制,我们摔倒的时候,手会很自然地顶出去保护身体,这近乎一种自然属性,不是大脑主动思考,我们人类有,动物也有。我们人类之所以高级就是大脑中能思考做主的成分比较多。我们知道自己的天性,知道什么时候要释放,什么时候用来克制。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克制天性。然后,才能形成人与人共处的社会。天性的释放是五花八门,但是天性的克制就会形成比较一致的表现,这就是秩序。
做人最终重要的不是开心?那你首先是要知道什么叫开心?有悲欢苦笑那才是人,纯粹只有开心那不是人。
做人最重要的遇见欲望,解读天性,感悟人性,然后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欲望相处。【11】
礼仪就是让人从天性修炼出人性的一条途径。就像上一个章节说的有点宗教的味道。因此,我们常说到一个词:封建礼教。
这套礼仪被后来的儒生折腾得越来越复杂!变成黄药师口中的繁文缛节。儒生为什么要折腾?就像现在的学者一样,不出论文就不给评职称啊!大家能不拼命吗?
但重要一点,在中国历史上,正是有了周公的礼仪,深入人心,使得中国的领土可以四分五裂,但是中华民族却一直长存。
周公姬旦确实伟大!他就是一个没有念过数学、物理,没上过大学,坐在家里的天才,设计出了一座高楼大厦的每个环节。搁在今天,他随便就是大型网络游戏的总设计师。
但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
人是活的,对比下制度是死的!“活的”不是指动来动去的活物,是对比说死的就是只有一个,静态的。而活的会有很多个,动态的。制度无法自己生出新制度。活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还复制繁殖,不断变化。分母大了,同样比例下,分子里面的各种人才总会出现!出不来周公,也可能出现反周公。他们会开始侵蚀制度,让制度由促进社会发展变成了阻碍发展。
说白了,制度、礼仪只是统治的手段,最终归咎还是人治。所以,礼仪延长了某个朝廷的人治寿命,却不能永久。如果不断出现败家子,礼仪就算是金矿也会被挖光!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不断改革!人进步有多快?人心变得有多快,制度的改革就要有多快,跟不上就会被这些人玩得很惨。
被天子治理的诸侯如果习惯了11个月的王,就渐渐开始不习惯过1个月的奴。如果里面出现了一个牛人,他对统治者的不服超越了礼仪的框架束缚,再加上实力提升,就会想去尝试一下突破,变相鼓励他的造反起事!
比如,我们的郑庄公就说了,我想试试!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19 18:13:00 +0800 CST  
六 郑国牛三代
郑国是一个很年轻的诸侯国。在西周后期,周幽王的老爸周宣王姬静,老想有作为,就常常出去打战,打战就有人立功。宣王就把郑这个地方分封给打战立功的弟弟姬友,成立了郑国。王子友也把自己名片换了,变成郑伯友,史称郑恒公。
好弟弟,好姬友,好基友!
实际上,作为诸侯的郑伯友也十分够兄弟。他并没有去郑国喝茶钓鱼,而是让儿子掘突去郑国管理日常事务,自己继续陪着哥哥在镐京做事。然后哥哥去世,接着陪侄儿周幽王。他看到了这个侄儿的种种不靠谱,预感周王朝早晚要乱,心里就挂念着自己那个小小的郑国。因为新封的郑地就是原来周朝的一块边境小城,如果败家侄儿这边出事,自家肯定跟着遭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他要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做点预先谋划。

郑国置地
郑恒公去找会看天象看风水的太史伯。两人可能常常一起喝酒聊天,关系不错,可以无话不说。太史是掌管王室典籍的人,算是个文化人,还有占卜问鬼神的本事。恒公问,王室万一有什么变故,我该往哪里逃命比较好?
太史伯说,只有洛河以东,黄河、济水以南可以安居。
咋的?风水好啊!?
不止这些,太史伯告诉他,那地方邻近东虢国和郐(念快)国,这两个国的国君贪婪好利,国人都不喜欢,一直看他们不顺眼,现在您身为周王朝的丞相(司徒),名声好,镐京周围的百姓都爱戴您。您如果向这两个国君说自己没有地方住,请求暂时住在那里,虢、郐两国看到您正在掌权,就算是拍马屁,也会给您土地。如果您真居住在那里了,一段时间后,虢、郐的百姓将都会感受到您的好,变成了您的子民。
郑恒公一听很高兴,心里受用。但是如果就这样直接走了,不是显的自己也很功利吗?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平静一下激动,就多扯皮了一句。说,其实我有想过去南方,去长江那边住,听说那里风景不错!
太史伯赶紧说,你千万别去,那里是楚国的地盘,那里的民风向来彪悍,你去就是找克!
那西边呢?
西边?秦国的老秦人一直在拼命呢!
对,秦楚这些都很厉害,那还有谁会变的厉害,以后我们也好防着点!
大概还有晋国、齐国吧!
明白了!按你说的,我这就去联系虢、郐两国君。
明白这段对话为什么要被记载下来?因为太史伯泄露的天机,剧透了此后春秋五霸的国家,楚、秦、晋、齐。等等,不是还有一个名额吗?郑?我老郑?
于是,郑恒公就找个时机,在幽王心情不错的时候说自己家那边蚊子苍蝇太多,想去虢、郐两家借住一下?幽王完全同意叔叔,毕竟这个理由太充分。(反正历史说他是昏君)
当然,人家是说我现在的郑地老是有犬戎等强盗出没,搞得我家里都不敢放东西。我想到虢、郐那边找个安全的地方,放我那点家当!史称“桓公寄孥”,孥念奴。
这样,郑恒公就让世子掘突带着王命,以及金银珠宝什么的(这是重点)去找虢、郐两国君。
虢、郐两国君考虑一是皇叔、二是丞相,三是珠宝,就各拿出五个城池借给郑。地主家的傻儿子败起家来就是慷慨。
后来还有一个皇叔,叫刘皇叔,他也借,叫借荆州。
郑地瞬间实现脱贫,从此就活得像个郑国了!
虢郐:对了,你要借多久?
不会很久,等我儿子掘突赚到钱就会主动找你们的!
关键是你们两个诸侯要活到人家想还的那一天。
郑恒公也算长寿的,在位36年,要不是侄儿周幽王太游玩了,把自己玩死了,把郑恒公也带着因公殉职,估计姬友还会继续恒下去!
桓公死后,按照周平王的旨意,世子掘突继承了王位,就是郑武公。

武公有武功
当年姬掘突听说老爸被犬戎杀了,第一个就杀到镐京准备报仇,但不小心却中了犬戎的埋伏。后面在卫、秦、晋等几位叔叔的帮助下,最终赶走了犬戎。那一战虽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胜利,但战果成效明显:一是参与确立新君,自己就成了建立东周的首批功臣;二是娶到了老婆。他在镐京上蹿下跳地很抢镜头,身材又英俊潇洒,很快就被老申公喜爱上了。
申公眼光毒,下手狠!只要瞅准了,就马上下注,把女儿嫁给掘突。前面一个女婿是周幽王,外孙是周平王;现在这个女婿马上就是郑武公,外孙是郑庄公!
郑武公不但继承了老爸在周朝的丞相职务,同时也继承了老爸关于扩张建郑国的思想。
武公对平王说,我很喜欢在洛邑上班,但是离家太远了!回家一趟很麻烦,而且,夫妻分居久了也会影响感情。我想搬家,到比较近的京这个地方!
谁不想“钱多事少离家近”?
平王说,应该的,不过我听说那里是虢、郐的地界,这关系要协调好,不要闹矛盾!
武公说,不会的!我有信心让他们没话说,心服口服!
正好,郐君也来问武公,你老爸借的地你什么时候还给我?
也对,借人家东西是要还的!不然,人家老是来讨债会很烦!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把五个城池还了,债就没了!另一个是把债主做了,债也没了!
武公选择后者!
史载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郑武公占领郐国都城,灭亡郐国。
叫***逼!还不如叫我郑武功!
东虢国君听到同是债主的郐国被灭了,吓了一跳,这家人怎么这样?什么素质啊?大家以后还能不能友好地做邻居?
郑武公对周平王说,这个东虢有问题,他们君王姬翰居然支持你的假弟弟伯服为周王(周携王),这事你还管不管?
靠,正愁这事呢!咋管?
你去巡查一下!看他要不要迎接你?要不要拜你为王?
那不是很危险,万一他不在乎我,直接把我杀了呢?
也是,要不这样,为了保证治安,我先去把他们征服一下!让那里的人都听你的!
周平王回复:好的!
史载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占领东虢国都城,灭亡东虢国。
这下好了!全世界都安静了!我的人生没有债主,只有做主。
听说还有几个蚊子苍蝇一样的小国(估计也就我们现在一个县的地盘,一个乡镇的人口)。郑武公顺便也拍了吧!
记载,郑武公横扫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这几年,郑武公就是一只贪吃蛇。
郑武公说,我要搬家了!大王你都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吧?
平王说,没有,确实没有!
那你现在可以把刀放下了吧。
郑武公说不打了,家搬了,准备给新家装修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郑武公发现原来殷商的遗民中有不少能工巧匠,现在都被当做奴隶,世袭奴隶。武公就把他们解放出来,来新家搞装修,顺便又建了虎牢等新城,为郑国的国力增强不少。这个新家名叫京,在当时十分宏伟,五星级。后来,郑国一度还在这里建立宗庙。(算是后备首都,首都是新郑)
事业顺风顺水的掘突,在家庭建设方面也很坚决!他老婆,就是申公的女儿,武姜,也是个有理想的人。她拒绝做咸鱼!她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寤生,难产出来的,小的叫段,因为后来封在“共”这个地方,大家习惯叫共叔段,顺产出来的,而且是大帅哥。
这本就是个妇产科的问题,但被武姜无限扩大,医闹成了朝廷政治问题。她觉得难产出来的寤生似乎就来克她的逆子,所以很不喜欢。相反,小段段从小就乖巧听话。所以她多次向武公建议不要让寤生当世子,改立小段段吧!
武公说,没门,别扯!哥是哥,弟是弟,这是周礼!
再说,他克你又不克我!
武姜口服心不服,这个“姜”字本意是指像羊羔一样的女人,应该属于温柔型。但名字这玩意,按照五行说,有点缺啥补啥的意思。她作为申公之后(后代),武公之后(老婆)叫近朱者赤,也是一只凶悍的羊!
虽然她的请求被武公无情地拒绝了,但是理想不灭,不忘初心,她立志要为此奋斗一生。甚至,武公去世后,自己的长子寤生已经继位为郑庄公,她还不死心。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20 23:30:00 +0800 CST  
真假母亲
一般来说,爷爷奶奶比较疼爱长孙,父母比较偏爱小儿子。但是这种偏爱也就是苹果大一点小一点区别,不会像武姜这样搞成刀光剑影地要死要活。有时候,你讨厌一个人,他站在那里,你就觉得烦,你喜欢一个人,他放屁你都闻不到。武姜就是这样一个人,极端的感情,爱憎分明到了自己的儿子。
继枕头风吹不开后,她准备吹出一股妖风。她对登基的长子寤生说,你现在做了诸侯,又继承了周朝的卿士(宰相),很威风,可是你弟弟什么都没有了!你这样做哥能忍心吗?
庄公说,那就请母亲大人指点一下!
母亲大人说,你把制邑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吧!?
那不行啊!那是战略要地,我老爸说不可以封给他人!其他你挑个地方吧!
母亲大人又说,那把京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吧!?
庄公不敢说话了!开什么玩笑,一个战略要地一个是经济命脉,相当于今天的天津和上海。母亲你可真内行,真会挑,一出手就是坐庄的气势啊?我以后还给不给叫郑庄公?!
母亲大人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干脆赶他去外国谋生吧!
庄公一咬牙说,京就京吧!
大夫祭足是个明白人,听到这个封命后,赶紧劝庄公说,不行啊!京这个地方富庶不说,我们一直是按照陪都的标准进行建设管理,你让弟弟过去,政治影响太大了!
庄公说,是很大,但母亲大人也很大,都大到要命了!
共叔段果然是个听话的孩子,为了实现母亲的理想,也包括自己的理想,一到京这个地方就开始压制地方官,勾结豪强、招兵买马。一副早晚要造反的死相!
京是有金,但是有国更好!
郑武公的弟弟、郑庄公的叔叔公子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对庄公说,共叔段可以判死刑了!
大家问,咋了!?你有什么高见?
公子吕说,共叔段在京练兵,意图谋反,主公你给我一支兵马,我去灭了!
庄公说,练兵就练兵,很正常吗!
公子吕说,他把地方官给囚禁了,京这个地方的赋税全没了,现在他比我们有钱,今年我们的奖金可能都发不出去!
庄公说,算了,我宁可失去京这个地方,也不想违背母命失去了弟弟!
公子吕很生气,你个傻侄儿,现在大家都在观望,只有我站出来挺你,你还不出牌,还把我的立场暴露了!转身对祭足叹气说,主公最近怎么变得这么娘们唧唧的?
祭足说,主上英明神武,是你自己鲁莽了,你在上班时间,大家都在的时候,说这么铭感的事,主上为了考虑到要安稳他母后,能和你说什么?你要真心想知道,就去他后宫和他一起吃夜宵看看!
果然,夜宵的味道很合公子吕的胃口。
庄公说,我哪里会不知道我那个乖弟弟想做什么?但人家只是想造反还没有真造反,这个时候我去打他,我的母亲肯定会出来阻止,大家也会议论,说我不孝、不友(义)。我是在等,等一个机会,他恃宠得志,肆无忌惮,应该快起兵了,到时候我再出招,我母亲再偏心也说不出什么了。
简单说,欲擒故纵!
妖孽,我看你蹦到几时!你个螃蟹,横行吧,一会儿我煮了你!
公子吕立即点了一个大赞,说,主公果然有远见,但是我们也不能等太久,到时他做大了,我们就不好擒了。我们不如让他在未大之前,促使其早发飙,早起事?
庄公问,有什么好计谋?
公子吕说,主公你好久没有去周朝上班了!明天你就对外宣布说要去周朝洛邑一段时间。然后共叔段肯定会乘机来攻打新郑(郑国首都),到时候,我领一只部队在京的附近,他一出城,我就进城,夺了他的贼窝,你再回马杀回来,这边祭足也出马,去占了共叔段的老封地,三路夹攻,瓮中捉鳖!
果然好计谋。郑国进入了一切尽在庄公掌握中的节奏。
只知道追求理想的武姜,在庄公出发后第一时间通知共叔段。没想到,那个送信的小哥被埋伏在京附近的公子吕直接给抓了!庄公看完信就原封回去,顺便把这个快递员杀了,换了自己的快递员去送,交代要索要回信(留做证据)。
小鲜肉段段除了会卖萌外,哪里玩得过自己的哥哥,马上回信给自己亲爱的妈妈,约定了具体时间和信号!
在很用心、很配合地给公众舆论留下了一块铁的证据后。我们的小段段也不是完全傻帽,他怕打不过哥哥,便让儿子公孙滑去卫国借兵(当然不会说,我借点兵,回去造反!而是说,训练打土匪什么的,重要是给钱),然后亲自带上全军杀到新郑。
接下来的故事完全按照公子吕设计的蓝图发展。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没有一点心理承受能力的小段段在兵败被困后,竟然自杀了!
庄公抱着弟弟的尸体大哭,弟弟啊弟弟啊!你咋就这么不懂事,不懂事就不懂事,还这么脆弱啊!然后转身对祭足说,把那封回信给我母上大人看吧!
我怀疑,我投胎了一个假母亲,你告诉她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这其实也是一句气话,等到庄公把事情处理好了,立刻意识到自己这样对母亲也不好。自己如果不孝,凭什么要求臣子对我忠心?但是话已说出口了,母亲已经到了颍这个地方去了!
好在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理由总比问题多!
颍地的地方官叫颍考叔,他通过试探获悉了庄公的心思后,就出了一个主意,说在黄土山下挖一个洞,挖到泉水后,就在那里盖个房子,你母亲先住下,不就是在黄泉了!然后你就可以去见了!
庄公一听,好主意!论玩文字游戏,我就服你们这些文人!
黄泉:你确定理解我意思?
【黄泉】据说,泉水挖到一定的深度,会变成黄色,古人认为那就是地狱了,应该是死人呆的地方。所以我的泉黄不黄不重要,首先你要是死人才可以。同样的概念还有九泉,九代表是九种人生,如果一个人九种人生都经历了,那做人就是圆满了,可以离开人世了。
当然活着的人才有话语权,为了活人的事糊弄人都可以,糊弄鬼当然更可以。只要这个事是好事,就没有什么毛病。如果是坏事,人家就说你手段如此卑劣,投机取巧。【12】
今天,我们看这事有点自欺欺人,费劲,但是当时这样做既维护了帝王“言出必行”的权威,也解决了关于孝道的问题。所以,颍考叔被记了一个大功,直接提拔,与公孙阏(念烟)同掌兵权。
注意:颍考叔和公孙阏变成了同事。但是他们不是心心相惜,而是互相看不起。
当初,公孙滑去卫国借的兵还在路上,没来得及用上,就听说那边兵败,自己老爸自杀了。公孙滑赶紧掉头就跑到卫国去了!马上找卫桓公哭诉说,我伯伯杀了我爸,还囚禁我奶奶,你要替我做主啊!
卫桓公也没什么调查,就直接答应了,说好!
但是,我们卫桓公姬完可不仅仅是主持公道。他还参与了春秋首例弑君事件!
牛!连君王都敢杀!
是,不过他是被杀!(后面会讲到他被弟弟杀了)

郑庄公不装了
获悉卫国居然要帮公孙滑来打郑国。公子吕说,按道理要斩草除根,我们正愁找不到你狡猾的公孙滑,没想到你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不过,我觉得卫桓公不是什么坏人,他一定是被公孙滑骗了,只要我们给他写封信,把共叔段父子造反的事情讲清楚了就可以!
郑庄公也是这么想的!
这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们不喜欢打打杀杀。让信息对称不就可以了?
果然,卫桓公知道缘由后很生气。丫的,居然敢骗我,你向我借兵原来是要谋反,还说是救你老奶。他奶奶,的,全部都给我撤兵回来,救你老母啊?
命令是撤回了,但是时间差还是客观存在。在当时的信息流通领域,快递还不能像现在这么给力。而且公孙滑也知道糊弄人的事情掩盖不了多久。这事慢不得,岁月经常都不等人。所以,公孙滑带着卫兵趁郑庄公还在等回信的阶段,就把一个叫廪(念林)延城市给打下来。
庄公很火,马上派大夫高渠弥去把廪延抢回来。
大夫高渠弥很轻松,因为卫国的信息到了,卫兵回家了。剩下公孙滑独木难支,也跑了!
战不用怎么打,廪延就顺利回郑!大夫高渠弥可以白白热身,但郑国却不能这样白白让人涮了一顿。所以,这次轮到郑国的公子吕带着军队到了卫国门口!
咋样?卫桓公,你解释一下呗!
卫桓公说,周王朝的卿士,你好!我错了,我被公孙滑这个小滑头骗了。我发现影响咱俩做好朋友的人就是他,我现在准备把他杀了!
郑庄公说,不用杀了,我妈说留着吧,免的我弟弟绝户了!
我亲妈真是我弟弟的好妈妈啊!
母命不能违啊!而且小段段都变成小滑滑了,就让他继续滑下去,活下去吧!我这还有一堆事呢!
啥事?周王朝的周平王突然来事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20 23:36:00 +0800 CST  
我这帖子估计有几十万字吧!字数应该不怕被淹没,就是一个大问题:老是被说
等待审核...您发表的贴子已经成功提交,但系统需要核实该贴子内容是否含有不良信息,贴子在审核通过后才能显示,请您耐心等待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22 22:53:00 +0800 CST  
周郑交质
原来,周平王对于强势的郑庄公早就不满了。正好借着他最近在郑国喊打喊杀,老旷工不来上班的理由,按照清理吃空饷的要求,把他开了,然后请让老实人(南)虢公来当卿士,但是虢公不敢。
这家人惹不得啊,他老爸武公一言不合,就把东虢给灭了啊!
不敢归不敢,事情没做成,但是消息却被郑庄公知道了!开玩笑,老郑在京城能没有个眼线,耳线什么的?
于是,喊打喊杀的郑庄公气呼呼地来到洛邑,对周平王说,我这个丞相做不好,我辞职!
周平王吓了一跳。这家伙上次报告说要来,后来却没来,据说是半路回去顺便把弟弟给杀了。这次,没报告又突然来了,还一张口就辞职。咋的,这是要踢馆的节奏?
平王解释说,你做这个丞相做得很好,年年可以评优秀。你就不要辞职啊!我最近还很想你!
庄公说,不行啊,你看我连自己一个小小的郑国都管理不好,出了这么大乱子,家丑都外扬了,我不称职,我辞职!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25 00:08:00 +0800 CST  
平王又解释,我听说了,那是你弟弟不对,你为我们姬姓家族除掉了一个坏蛋!
庄公说,我也听说了,人家虢公才华横溢,我应该让贤,不能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啊!
一听到庄公说起虢公两字,平王又吓了一跳!我是在后花园和虢公散步时说的事情,怎么这么快就传到郑国去了?
以后一定要做好信息安全的保密工作!
平王赶紧再解释,哪里啊?我只是看你好久没来了,以为郑国事情比较多,就想让虢公出来帮你顶几天,分一点忧。你一回来,这个位置还是你的,你就不要怀疑了!
庄公说,大王,你是天下的王,政权也是天下的政权,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位置,你愿意让谁当就让谁当,这是你的权力。虢公那么有才华,我如果不避让,那天下人就会议论我贪恋权位。我还是辞职吧!
面对堂弟庄公的咄咄逼人,性格懦弱的堂哥终于招架不住了。说,你要是还怀疑我。这样吧,我就让我儿子,太子狐去你郑国做人质,你总可以放心了吧?
姬狐是周平王的次子,长子姬泄父才是太子,不过泄父活不过他老爸,先死了,所以才又立次子姬狐为太子。
这下轮到庄公吓一跳,哪里有太子到臣子家做人质的?如果我这样做,以后回郑国,还怎么管理那些大夫们?哪一天他们强势了,一言不合就有理由叫我儿子去他家做人质,而且以后哪个诸侯国出现这样的事都会说我是第一个乱了规矩。这个舆论谁受的了?
所以,洞穿暗藏的危机,让庄公死活不肯!但想要化解自己危机的周平王又死活要求!
这就是一个死结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25 00:09:00 +0800 CST  

楼主:杨正再东周

字数:114358

发表时间:2018-08-15 07: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2 08:59:27 +0800 CST

评论数: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