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旧事五十年》

《吉林、黑龙江各县建置年代表》(民国二十年版【东北年鉴】)
其中:黑龙江省五十三县局。只有两字地名,未单列设治局;多出克东。
克东设治局:
伪满《各省所辖市县名称等级治所一览表》
(未列制表时间与部门,表内单列黑龙江省,应是伪满初期。)
表头:黑龙江省   省会龙江   县四十三   设治局十
四十三县比民国二十年《年鉴》增加逊河1县。

逊河改县文件
《逊河县长刘守光具报遵令改县情形呈》(摘要)
民国二十一年七月一日
案于本年五月十日奉内政部训令:合仰该局遵照具报。遵于本年七月一日依法改组。
一切公文,暂用职局旧印,一俟新印颁到,再行更换具报。谨呈
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
            (逊克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据《黑龙江设治》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5日,黑龙江省政府咨请将逊河设治局改设为县。
翌年 -民国二十一年(1932)5月10日,内务部批准设置逊河县,7月1日正式“将局改县”。

按:<九•一八>事变是民国二十年(1931)翌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其纪年是“大同元年”;民国纪年是二十一年(1932)。之前,东三省大部已被日本占领,马占山曾一度任伪“军政部长”兼“黑龙江省长”。4月2日马占山率部离开齐齐哈尔,以黑河为根据地建立黑龙江省军政机关,进行抗日;仍受国民政府领导。逊河县的成立,即在这一时间。

克东设治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0日,将克山县东部划出设置克东设治局,驻二克山镇;后因德都地方比
二克山较为重要,同年2月将克东设治局迁至德都镇,改称德都设治局,二克山仍归克山县管辖。由于二克山商农代表迭次赴省陈述设治理由,同年11月22日黑龙江省政府令称:“查克东、德都之间地面尚属宽广,现在德都设治已定,势不能迁回克东,…… 经提交政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决定,准予设治,应即仍名为克东设治局,委杜联为设治员,以(民国)18年12月1日为设治局成立日期”。
 (1933年10月1日,将克东设治局改为克东县),

民国期间黑龙江省定格为43县,10设治局。
龙江、大赉、拜泉、绥化、呼兰、海伦、巴彦、瑷珲、呼玛、萝北、
漠河、胪滨、室韦、呼伦、奇乾、肇州、青冈、讷河、安达、肇东、
克山、兰西、庆城、木兰、望奎、嫩江、泰来、林甸、景星、龙镇、
通河、汤原、通北、绥楞、乌云、绥滨、依安、明水、雅鲁、佛山、
鸥浦、奇克、逊河。                        


设治局:
铁骊、泰康、德都、凤山、甘南、东兴、富裕、索伦、布西、克东。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5 09:41:00 +0800 CST  
三、伪满时期的变动               
(11)划归兴安7县
“大同元年”(1932)十二月十七日,按伪民政部令,将原黑龙江省的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四县划归兴安北分省;
“大同二年”(1933)一月十九日,将雅鲁、布西、索伦三县(局)正式划归兴安东分省。

(12)取消设治局一律改县
“大同二年”9月9日伪民政部公布《为各省设治局一律改称县公署令》:
“兹决定从前各省设治局名称,自大同二年十月一日起,一律改称县公署。特此公布,
此令”
民政部总长臧式毅
代理部次长葆  康”
黑龙江省改名8县:
      泰康、富裕、克东、铁骊、甘南、东兴、凤山、德都。
至此黑龙江省共有46县。康德元年四月三日,为民政部颁发给各县木质官印的“训令”
中,黑龙江省所属46县,与此相符。
区划网•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区划网站

(13)伪满时期黑龙江省、县政机构被分解情况•
“康德元年”(1934)10月11日,伪满公布《地方行政改革制度》实行“分而治之“把全部东北肢解为14个省。把原黑龙江省划分为4个省:龙江省、滨江省、三江省、黑河省。12月1日施行。

龙江省:位于黑龙江西南部。省会齐齐哈尔市。
包括原黑龙江省的龙江、克山、拜泉、讷河、依安、克东、嫩江、德都、龙镇、通北、
明水、富裕、林甸、甘南、景星、泰来、泰康、大赉18县和杜尔伯特、依克明安二旗与奉
天省的洮南、洮安、镇东、安广、开通、瞻榆、醴泉7县,共25县、二旗。

滨江省位于黑龙江地区南部。省会哈尔滨。 
包括原黑龙江省的:呼兰、巴彦、木兰、东兴、铁骊、庆城、绥棱、海伦、
绥化、望奎、青冈、兰西、安达、肇东、肇州15县和郭尔罗斯后旗与吉林省
的双城、五常、阿城、宾县、延寿、珠河、苇河、宁安、穆棱、东宁、密山、
虎林12县,共27县、1旗。
三江省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北部。省会佳木斯。设置三江省。包括原黑龙江省的通河、凤山、汤原、萝北、绥滨5县与吉林省的方正、依兰、桦川、富锦、勃利、宝清、饶河、同江、抚远9
县,共14县。
黑河省位于黑龙江地区北部。省会黑河街。由原黑龙江省北部划出的瑷珲、呼玛、
漠河、鸥浦、奇克、逊河、乌云、佛山8县组成。1937年12月,增设孙吴县。

(14)伪满时期海伦县最后的归属
1939年6月1日,日本侵略者实施所谓“北边振兴计划”,从滨江省划出绥化、
望奎、海伦、绥棱、庆城、铁骊6县与从龙江省划出的明水、拜泉、依安、克
山、克东、北安、通北、德都、嫩江9县合并,设置北安省,共辖15县,省
会设在北安街。
1943年1月,将嫩江县划归黑河省管辖。同年7月,将庆城、铁骊两县合并
为庆安县。是时,全省共辖13县。

  
第三章  全文完了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5 09:41:00 +0800 CST  
《海伦旧事五十年》

第四章   通肯河流域的开垦
    
通肯河流域地处黑龙江省中心地带,在东荒围场范围内;清初以来为八旗练兵场所,属于封禁地区。

光绪二十一年,通肯河与克音河、汤旺河、观音山四处的开禁是黑龙江发展历史的重大环节,是对封禁政策的重大突破;而通肯河、克音河的开垦更是孕育着广大的松嫩平原将要出现;并促进黑龙江全面开放。同时也出现了地方行政设治代替了八旗驻防制度新局面。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通肯河与东荒围场、封禁政策。曲折的弛禁之路、开禁的效果和未来的展望。

第一节   通肯河与东荒围场
  
     一、通肯河

通肯河,《黑龙江纪略》作通铿河。通肯,满语意为鼓。

《清史稿。地理志》:“ 海伦府: 繁,疲,难。省东南六百里。即通肯副都统城。 光绪三十年,以通肯、海伦河新垦地置海伦厅。三十四年升府。领县二。东北:内兴安岭。通肯河出西麓,西流,右受十一道至八道沟,屈南流,札克河东来注;西南,七道沟自胡裕尔河分出,东流来注。南,海伦河自东来注,三道、二道、头道污崔河自西来,又南会呼兰河。呼兰河自绥化入,会通肯河、克音河来会,入呼兰境。”

西清《黑龙江外记》:“三江二池外,河之著名于《盛京通志》者齐齐哈尔境内有塔哈尔河、呼雨尔河、通垦河……。齐齐哈尔东南通垦河上有玛达呼城,夜行者尝闻其中鸡犬声,或隐隐见旗仗驺从,如贵官出游状。而时有铜人及金玉诸物现于内。然苟有意攫 取辄目眩不能出。间有叩祷累日,仅得古钱数枚者,不知何时遗迹也。”
这是一段有似神话传说。玛达呼城确有其地。据屠寄《黑龙江图说》所附图第15幅,该城在通肯河南端西侧,距与呼兰河交会处只有十余里,今属青冈县。

《黑龙江志稿》:   “通肯河(纪略作通铿河)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县东北石头山;西流右受十一道、十道、九道、八道、七道(乌龙沟)各沟之水,折而南流又迤西四十里左受札克河;又南流五十里左受海伦河;又南流六十里左受三道乌龙河入望奎界,又南流十里迳望奎镇西恒升堡东注於呼兰河。通肯河下游深七尺至三尺不等,宽约五六丈可通小舟。”

《海伦县志》(民国二年1913):【地志门】河流
通肯河    在治城正西距城一百里,自东北大青山发源西南流入呼兰河,在本境延长一百二十里,夏令水泛时能同舟楫,宽、四、五、里丈不等。最深处可四、五尺,如遇夏旱,则褰裳可涉。呼兰河    在治城正南,距城一百六十七里,东由余庆、绥化界西流入县境,至县之西南端汇通肯河,再西南流,经兰西、呼兰界而六入流入于松花江,最宽处可二、三里,最狭处仅半里许。夏令水泛,舟楫畅行。县属粮食多时,此以航运哈尔滨,为绥化、海伦分界之大河流,在县境延长一百二十五里。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18:00 +0800 CST  
二、东荒围场

民国二年《海伦县志》【总论】:“……海伦历史,在前清御极二百五十年内尚阒然无闻。迨光绪二十三年,以皇家围场地放荒招垦,旋设通肯副都统一缺,是地之历史由是而产生,然仍为旗官制,无所谓县历史也。”
据此得知海伦辖地原是皇家围场地。那就,先了解一些围场情况。

《黑龙江志稿》:“江省大围场有二,一在东荒,一在索岳尔济山。东荒围场北逾通肯河、绥楞额山,东逾青、黑二山,周围数千百里。索岳尔济山为内兴安岭正脉,周围约一千三百余里.康熙四十年亲征噶尔丹,功成回銮巡幸此山即定为御围场,乾隆五十五年(1790),驾临此山,将围场赏还蒙古扎萨克作为游牧处所。青、黑二山多森林,产参、貂、金砂,游民屈穴其间时出剽掠。道光十六年将军奏请会合齐齐黑墨呼呼五城驻防官兵大举行围,以讲武事搜捕盗贼。嗣后五城官兵春季操弓练箭,秋季操枪,至冬大合围于东荒。将军及副都统城守尉咸莅围场,岁以为常。光绪元年大行围后遂不复举行。"

《呼兰府志》 〈七〉围场    
围场北逾通肯河绥楞额山,东包青黑二山周围数千百里。青黑二山多森林产参貂、金砂,游民窟穴其间时出剽掠。道光十六年(1836)将军奏请会合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呼兰、呼伦贝尔五城驻防官兵大举行围,以请武事,搜捕盗贼。嗣后五城官兵春季操练弓箭,秋季练他至冬大合围于东荒。将军及副都统、城守尉咸莅围,岁以为常。应需资装银一万四千余两,户部指由山东拨解。考光绪元年(1875)行围之案,总统黑龙江马队官兵齐齐哈尔副都统托克湍统率本城围猎官兵分起前进,十月二十日次恒升堡(在通肯河西岸齐齐哈尔东二百里)。是日布特哈总管富勒清阿、墨尔根城佐领西勒兴阿率官兵鄂伦春,诣堡谒见。齐齐哈尔、墨尔根两城官兵分期东向,二十一、二十二日均抵北(团)林子。是日署呼兰城守尉成庆、巴彦苏苏委佐领乌善率所属官兵迎候道左。二十四、二十五日布特哈官兵由恒升堡至托副都统传令各营以八成队入山搜捕,余留巡哨。又饬呼兰署城守尉成庆、巴彦苏苏委协领倭升额暨齐齐哈尔城委营总胜德以所部兵严堵黑山各要隘。其东南两路将军咨照吉省遵章兜剿,寻复分入山之队为二军。齐齐哈尔布特哈民兵四百为第一军,以布特哈总管富勒清阿将之;墨尔根、呼兰、巴彦苏苏各城官兵四百为第二军,以协领那逊达赉将之。二十七日发自北林子托副都统自率第一军由黑山后入,第二军由黑山南路入鄂伦春为乡导。是月晦,两军第一次会于青山黑山适中地,搜获匪巢八、匪三十余名,巢内有肉乾、口米、刀予氆氇、坐褥,无农器、牛犁。讯随金匪避兵山内悉骈戮之,焚其巢复分队南行。第一军居左,第二军避右,右军捕得贼三十余。窝主男妇十余口 实皆就地正法。十一月初三日两军第二次会哨于大木兰河源,乃分拨官兵由东南东北两路直入青山。查无匿匪巢穴。初五日合军折而西,过西北河门面山。黑民无执照者悉逐出并毁其巢。初六日过木莲坊红户窝堡,复入黑山捕得阳石灰窝户,杖而逐之。初七日出黑山,初八日全军胥抵北团林子,收敛山外巡哨官兵论功行赏。次日陆续回防。是役也黑龙江、呼伦贝尔两城官兵未至。其获禽数目原案亦未声余,各城以距东荒远不能岁会,故各城另有小围场。呼兰城小围场初在呼兰北大河南,后奏移北暨通肯河。咸丰以后部拨装银岁岁短解,官兵无力自垫,时或停止。光绪时遂不复举行。旧例春秋操演冬季行围,道光十六年改春操秋猎,咸丰三年改间二年围猎一次五日停猎,同治元年复秋猎。随围官兵始于乾隆十七年木兰秋狩。各驻防应派学习随围官兵。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呼兰城例派十八人携带虎枪,于岁七月二十三日前抵热河,只候布靶较射五箭中者,赐戴顶翎余赏银有差。

孔经纬《清代东北地区经济史》:〈围场牧场和参珠等采捕及其局部付诸垦耕〉:“清皇室和清政府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从官地中划出若干区域为围场、牧场,做采贡、打牲之地,即所谓“禁中之禁”。东北四大围场,是驻防八旗演武骑射的场所。同时又是皇帝御围之地,还兼做采捕皇贡的产地。盛京围场是东北境内面积最大,存在时间最久的围场。在吉林将军境内,有3个小围场,统称为吉林围场,为八旗官兵演练场地。在黑龙江将军境内有两个围场,黑龙江东荒围场,“北逾通肯河绥棱额山,东逾青山、黑山,周围数千里。”大致在今松花江以北通肯河和诺敏河流域,相当今海伦、青冈、兰西、绥棱、庆安、望奎、绥化等市县境。在呼伦贝尔地区有索岳尔济围场,系1687年康熙帝亲临索岳尔济山一带巡视之后所定,大致以索岳尔济山为中心,东到哈哈河口,北到罕库图库,西界大漠喀尔喀车臣汗部,南界科尔沁和乌珠穆沁两部,周围1300余里。相当于呼伦贝尔盟西南部,兴安城和锡林郭勒盟的北部。该围场与康熙四十年(1701)停用,乾隆十五年(1790),将围场地赏给黑龙江、索伦、巴尔虎及蒙古各部做为牧场地。从圈定围场之日起,实行封禁,严禁旗民人等潜入砍樵伐树、开垦、采集和捕牲。各将军派八旗兵驻扎,添设‘卡伦’和封堆。清政府还制定严刑律例惩办违禁者。”
此外,“东北三大牧场,即盛京大凌河牧场、盘蛇驿牧场、三陵养息牧场,是转为政府牧养官马和祭牲的场地。”

《满族大辞典》:“[东荒围场]又称南山围场,清代皇室狩猎的山场之一,属黑龙江将军辖境,包括青山、黑山,北至通肯河、绥楞额山,相当今黑龙江省呼兰至绥楞之间,小兴安岭西北侧及通肯河流域。约设于康熙初年。行围时间因地而异,一般是江水封冻始猎;以八旗官兵为主,调集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呼兰、呼伦贝尔等五城驻防兵出猎;获雉、野猪等以贡皇室。”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18:00 +0800 CST  
二、 封禁时期黑龙江的官方土地

封禁时期严重阻碍了黑龙江土地开发,造成人烟稀少,大量土地闲置和少量开发,仅限于官方行为。大体上有兵屯、官庄、旗地和民地几种形式。

    兵屯,即官兵集体屯田。最先起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命征罗刹之兵在瑷珲永戍,筑城屯田。”康熙二十四年(1685)黑龙江城驻兵进攻雅克萨,“发盛京兵五百人,代黑龙江城驻兵守城种地”是年垦地一千五百余垧。康熙二十五年(1686)
达呼尔、索伦官兵,在墨尔根屯田1660垧,由户部委官监督。从事耕种的不都是士兵,其中有不少流人。《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官兵分驻各城,一些早期兵屯则变为旗地。至雍正六年(1728)齐齐哈尔兵丁水手耕种官地2000垧,黑龙江城兵丁水手,种官地1500垧,布特哈索伦、达呼尔种官地2000垧。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将屯田改在齐齐哈尔附郭地方。嘉庆九年(1804)墨尔根、黑龙江•屯田划为公田。定制:齐齐哈尔养育兵320名,墨尔根180名,黑龙江300名;每名养育兵岁交粮22石(dàn)。每名养育兵大约耕种公田10垧,共有公田约8000垧。

   官庄亦称官屯,最早出现于宁古塔,黑龙江西部稍晚。康熙二十六年上谕:“黑龙江官兵口粮关系至重,……发遣彼处游手无事之人甚多,可分设官庄,广开田亩。”至雍正末年,黑龙江已有官庄74处,宁古塔13处,黑龙江城30处,墨尔根11处,齐齐哈尔20处。每一官庄由10人组成,一人为庄头,九人为庄丁。庄丁主要来源是流人与开户旗人。开户旗人多为放出旗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黑龙江已有官庄165处,宁古塔13处,三姓10处,阿勒楚喀、拉林6处,齐齐哈尔30处,墨尔根15处,黑龙江城40处,呼兰51处。庄丁1650人,更低耕地约17080垧。

     旗地指分给八旗官兵和一般旗人的土地。黑龙江西部划设旗地,开始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将索伦总管“耕种官田二千余垧”,分给移驻官兵耕种。之后相继设置八旗驻防,旗地数量也不断增加。而旗人“为兵者一身应役,势难及于耕耘”,加之多不惯耕种,往往多雇佣流民耕种。至雍正末年,齐齐哈尔、黑龙江城、墨尔根、布特哈、宁古塔、三姓、阿拉楚喀等七处,共有旗地189,592垧。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上述七处加上呼兰,共有旗地282,403垧。
台站丁地也是旗地。康熙二十四年(1735)自茂兴治黑龙江城设19站(今肇源县茂兴镇,距城东45公里)。雍正十年(1732)齐齐哈尔西北至呼伦贝尔设10台,雍正十三年(1735)由乌兰诺尔(在呼伦湖和贝尔湖中间)站东至呼兰,设6台。“站丁皆云南产,以吴三桂叛故,谪充山海关外,旋由关外各站调拨来江”(《黑龙江述略》)“站丁授有官田,力耕当差,余丁签名帮贴”(黑龙江志稿)))至雍正末年,西部地区有台站丁地7098垧。
何秋涛《朔方备乘》:“更番候望之所曰台,国语谓之喀伦,亦作卡伦,卡伦是清代边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旗地中还有官兵随缺地。道光元年吉林定例:协领一员八十垧,佐领每员五十垧,骁骑校每员三十垧,领催、甲兵,每名二十垧。随缺地亩,皆“招佃开垦”。
    
      
第三节 呼兰河弛禁与通肯河开垦

一、 呼兰河弛禁

呼兰河流域招垦前至为荒芜,康熙二十二年设黑龙江将军时,仅有八个卡伦。雍正十二年建呼兰城,派兵驻守置城守尉。乾隆二年初设官庄十四所。
“呼兰城东北一带山河出产参珠,是以封禁为棌蔘捕珠之地,岁遣官兵巡查,以防奸民侵盗。自呼兰城东北七十里之绰罗河口起,向北至弩敏河立四封堆,酌设哨卡以分内外哨道以内,封禁官荒不准开垦。哨道以外为间荒,向准旗丁耕种,而禁民户入境私垦。”(《黑龙江通志》)所以二百多年来,使大部地区保持荒原野岭状态。黑龙江当局的有识之士很早就呼吁开垦,而收效甚微。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0:00 +0800 CST  
咸丰四年(1854)即有呼兰招垦之议。咸丰七年(1857)二月丙辰(初四日)御史吴焯奏云:"黑龙江呼兰以北,有荒原百余万垧,开垦有利可寻。”上谕黑龙江将军弈山派员查勘。弈山以‘惟恐外人慕膻潜越’为由奏请封禁,清廷从之。同年六月初四日(7月24日)谕令:“经部议,弛禁开垦,必期有利无弊,一有妨碍,仍请严行封禁。”
咸丰十年(1860),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以‘官兵俸饷不继’拟请招民试垦闲荒’四次上奏,才允许于呼兰蒙古尔山‘开荒济用,就地筹饷’.当年放垦二万七千五百垧. 开垦之后移民日多。
同治元年(1862)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于呼兰城守尉辖区划出行政管区设置理事同知厅。“设呼兰理事同知一员,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事件。并设管狱巡检一员兼司捕务,在巴彦苏苏建为治所。”①,同治三年(1864)移驻巴彦苏苏;光绪四年裁城守尉设呼兰副都统③;光绪十一年于北团林子设绥化理事通判厅。是谓“呼兰三城”。“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麇集,汉民居户不下十万,尤以呼兰厅城为最。”②
① ②(徐宗亮《黑龙江述略》)
② 有的史料作光绪五年副都统,兹以下列两文件取光绪四年。
1、  光绪四年(1878)十一月丙寅(二十一日1878。12。14)裁城守尉设副都统。《德宗实录》。
2、呼兰城以河为名雍正十二年设城守尉光绪四年裁城守尉改设副都统时初设呼兰厅理事同知绥化厅理事通判副都统节制两厅《黑龙江志》(民国)3
呼兰理事同知厅,即呼兰直隶厅理事同知。厅名与主官官衔同列以便了解厅的等级。同知、通判皆为知府的佐贰官员,同知文官五品,通判六品。在直隶厅则皆为行政首长。
同知厅相当于府,通判厅相当于州。理事同知或通判以管理旗人为主的直隶厅长官。其缺皆由满洲八旗人任职。光绪三十年设海伦直隶厅抚民同知,则为管理民人的长官。
理事同知,本为八旗驻防城负责审理旗人与民人诉讼案件与旗、民交涉事宜之官员,并兼管官兵粮米及军火等事。呼兰、绥化两厅等于从八旗驻防中划出地方行政机构;两者互不从属,皆受将军节制。

呼兰开垦之后,其它荒地仍然封禁如故。黑龙江当局仍不断奏请开禁。
光绪六年(1880)十二月二十九日 ,清政府命黑龙江将军安定:“对呼兰所属之克音、通肯一带荒地,禁止招佃开垦。”
光绪八年(1882)十二月癸未(二十五日),御史英俊奏:“黑龙江科荫(克音)地方尚有余荒百余万垧,外有封禁者六十余万垧,可归旗丁垦种,寓兵于农。”清政府令文绪查看是否可行。 六月文绪仍请照旧封禁。
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初九日,署黑龙江将军恭镗上《筹办黑龙江边漠之呼兰所属通肯地方事宜疏》奏请开垦呼兰封禁荒田,提出五短十利:“五短:论地脉则恐碍参山珠河;论牧场则恐碍旗丁生计;而且是垦户杂则盗贼潜入;揽头出则贩卖架空;兼之奸民易滋,勾结堪虞。”“十利:本省旧饷三十七万,呼兰地赋已抵至十有余万,加以扩充,部拨可节,此利国帑者一也;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等城,皆待呼兰运粮接济,收获愈众,积蓄愈多,此利民食者二也;盗贼炽,皆由守望之稀,若于放荒时,酌定村户,修筑堡寨,严订保甲之法,藏奸无所,此利保卫者三也;关外失业游民,所在麕集。或之他邦,一定土著,富者安业,贫者佣工各治其生,庶免流徙,此利缉绥者四也;押租缴价,或仍旧章,或仿吉林新例,参酌而取以资办公,此利经费者五也;开垦成熟,依次升颗,查明奉无章程,酌定亩银额数,足济俸饷,此利征收者六也;呼兰产粮,除接济本省,尚行东南各地,加以地辟年丰,转输益重,此利商贾者七也;斗税烧锅税捐,诸姿利益,积谷日盈,税捐自有起色,此利厚税者八也;通肯四境,与齐齐哈尔、布特哈、墨尔根诸城相联,户口 渐增,人烟日盛贫塉荒地可成殷富大镇,此利生聚者九也;人有恒业,地无旷土,内守足固,外患不生,此利边备者十也。”
侭管恭镗的疏奏利弊讲的清清楚楚,清廷仍以有碍旗人生计,决定永远封禁。
光绪十五年(1889)九月丁卯(二十四日)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通肯封荒弛禁招垦,有利无弊,请招垦试办。
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清政府命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对通肯荒地仍遵照光绪十年、十三年永远封禁之旨,并决定今后黑龙江无论何处,断不可招民垦荒。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0:00 +0800 CST  
咸丰四年(1854)即有呼兰招垦之议。咸丰七年(1857)二月丙辰(初四日)御史吴焯奏云:"黑龙江呼兰以北,有荒原百余万垧,开垦有利可寻。”上谕黑龙江将军弈山派员查勘。弈山以‘惟恐外人慕膻潜越’为由奏请封禁,清廷从之。同年六月初四日(7月24日)谕令:“经部议,弛禁开垦,必期有利无弊,一有妨碍,仍请严行封禁。”
咸丰十年(1860),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以‘官兵俸饷不继’拟请招民试垦闲荒’四次上奏,才允许于呼兰蒙古尔山‘开荒济用,就地筹饷’.当年放垦二万七千五百垧. 开垦之后移民日多。
同治元年(1862)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于呼兰城守尉辖区划出行政管区设置理事同知厅。“设呼兰理事同知一员,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事件。并设管狱巡检一员兼司捕务,在巴彦苏苏建为治所。”①,同治三年(1864)移驻巴彦苏苏;光绪四年裁城守尉设呼兰副都统③;光绪十一年于北团林子设绥化理事通判厅。是谓“呼兰三城”。“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麇集,汉民居户不下十万,尤以呼兰厅城为最。”②
① ②(徐宗亮《黑龙江述略》)
② 有的史料作光绪五年副都统,兹以下列两文件取光绪四年。
1、  光绪四年(1878)十一月丙寅(二十一日1878。12。14)裁城守尉设副都统。《德宗实录》。
2、呼兰城以河为名雍正十二年设城守尉光绪四年裁城守尉改设副都统时初设呼兰厅理事同知绥化厅理事通判副都统节制两厅《黑龙江志》(民国)3
呼兰理事同知厅,即呼兰直隶厅理事同知。厅名与主官官衔同列以便了解厅的等级。同知、通判皆为知府的佐贰官员,同知文官五品,通判六品。在直隶厅则皆为行政首长。
同知厅相当于府,通判厅相当于州。理事同知或通判以管理旗人为主的直隶厅长官。其缺皆由满洲八旗人任职。光绪三十年设海伦直隶厅抚民同知,则为管理民人的长官。
理事同知,本为八旗驻防城负责审理旗人与民人诉讼案件与旗、民交涉事宜之官员,并兼管官兵粮米及军火等事。呼兰、绥化两厅等于从八旗驻防中划出地方行政机构;两者互不从属,皆受将军节制。

呼兰开垦之后,其它荒地仍然封禁如故。黑龙江当局仍不断奏请开禁。
光绪六年(1880)十二月二十九日 ,清政府命黑龙江将军安定:“对呼兰所属之克音、通肯一带荒地,禁止招佃开垦。”
光绪八年(1882)十二月癸未(二十五日),御史英俊奏:“黑龙江科荫(克音)地方尚有余荒百余万垧,外有封禁者六十余万垧,可归旗丁垦种,寓兵于农。”清政府令文绪查看是否可行。 六月文绪仍请照旧封禁。
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初九日,署黑龙江将军恭镗上《筹办黑龙江边漠之呼兰所属通肯地方事宜疏》奏请开垦呼兰封禁荒田,提出五短十利:“五短:论地脉则恐碍参山珠河;论牧场则恐碍旗丁生计;而且是垦户杂则盗贼潜入;揽头出则贩卖架空;兼之奸民易滋,勾结堪虞。”“十利:本省旧饷三十七万,呼兰地赋已抵至十有余万,加以扩充,部拨可节,此利国帑者一也;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等城,皆待呼兰运粮接济,收获愈众,积蓄愈多,此利民食者二也;盗贼炽,皆由守望之稀,若于放荒时,酌定村户,修筑堡寨,严订保甲之法,藏奸无所,此利保卫者三也;关外失业游民,所在麕集。或之他邦,一定土著,富者安业,贫者佣工各治其生,庶免流徙,此利缉绥者四也;押租缴价,或仍旧章,或仿吉林新例,参酌而取以资办公,此利经费者五也;开垦成熟,依次升颗,查明奉无章程,酌定亩银额数,足济俸饷,此利征收者六也;呼兰产粮,除接济本省,尚行东南各地,加以地辟年丰,转输益重,此利商贾者七也;斗税烧锅税捐,诸姿利益,积谷日盈,税捐自有起色,此利厚税者八也;通肯四境,与齐齐哈尔、布特哈、墨尔根诸城相联,户口 渐增,人烟日盛贫塉荒地可成殷富大镇,此利生聚者九也;人有恒业,地无旷土,内守足固,外患不生,此利边备者十也。”
侭管恭镗的疏奏利弊讲的清清楚楚,清廷仍以有碍旗人生计,决定永远封禁。
光绪十五年(1889)九月丁卯(二十四日)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通肯封荒弛禁招垦,有利无弊,请招垦试办。
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清政府命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对通肯荒地仍遵照光绪十年、十三年永远封禁之旨,并决定今后黑龙江无论何处,断不可招民垦荒。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2:00 +0800 CST  
二、突破历史难关

黑龙江之再次弛禁,大体有三种原因。一、内地人口不断大量迁徙来江;二、财政困难,历年积欠兵饷无力拨付。三、边备危机,日甚一日。财政困难更是难中之难。
     
。光绪九年(1883)黑龙江将军文绪,在陈饷事疏中说:“军兴①以来,部库支绌,既由各省拨解,年年拖欠,复又减成开放,将士多内顾抚养之忧,老幼有啼饥号寒之苦,,而存营兵少差繁,竟至视披甲为畏途,不得不兼谋生路,以资糊口。计今二十余年,欠饷二百余万两……陈欠延宕,新拨复欠,兵等遇差自备,苦困之状不可名言。(徐宗亮《黑龙江述略》)
①军兴:汉制,县官征集财物以供军用。此指咸丰以来黑龙江兵饷皆由外省调拨。

光绪十年(1884)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据黑龙江将军文绪奏,将克音、通肯围场永远封禁。

通肯荒段重新封禁之后,朝廷内外主禁、主放争论十年未得出结论。甲午战争之后,赔款甚巨财政更加困难,乃饰内外臣工各抒所见,如有可兴之利,可裁之费,能集巨款以应急需者,即行详晰陈奏。
光绪二十一年六月,齐齐哈尔副都统增祺上《开垦闲荒敬陈管见折》,论开放通肯曰:“齐齐哈尔城境迤南以东直抵通肯河西岸,有荒一段,纵约百余里,横约二百余里;呼兰河北境,通肯、克音地有荒一段,约六十余万垧;巴彦苏苏迤东,松花江北岸,自汤旺河迄于黑河口,有荒一段,南北百余里至二、三十里不等,东西长约六七百里;黑龙江城以南,观音山一带,亦有荒地一二百里。以上四处计之,如放荒地二百余万垧,即可先收押金京钱三、四百万吊。”

之后,黑龙江将军恩泽、齐齐哈尔副都统增祺又联名上奏云:“江省人口零星,藩篱不固……为今之计惟有辟荒一策,既可实边兼足筹饷。”“查通肯河西一段,在齐齐哈尔东境,距各城均远;克音一段,又在通肯东北,均非牧猎之所;及其汤望河、观音山二处,扞蔽江干,尤宜及时布置 。” “第黑龙江之辟荒,招民户易而招旗户难。溯查自咸丰军兴以来,该省调兵至四十余次之多,其阵亡伤故者,实繁有徒。是以丁户稀少” “通肯、克音、汤旺河、观音山四处荒场,地实宽广。若概招旗丁垦种,洵属丁少地多,""拟先行咨商各城副都统,传询所属旗户,有愿交荒价领地认租者,先侭膏腴最上之通肯一处划设旗屯;至于克音、汤旺河、观音山三处,无论旗丁民户,均准备交荒价,领地纳租。”
    
迫于形势严重,光绪帝批准:“著即开禁”

《德宗实录》:“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已未(二十一日)(1895。9。9)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护理黑龙江将军增祺奏请开垦闲荒一折,当交户部议奏。兹据奏称:黑龙江东南一带,膏腴千里,实多宜稼之区。前将军恭镗、依克唐阿屡请开垦,因恐碍旗丁生计,未经议准。今该护将军复举通肯、克音、汤旺河、观音山四处,奏请钦派文职大员,前往开办开垦,与前任各将军所奏,大略相同。查通肯河西一段,在齐齐哈尔东境,据各城均远;克音一段又在通肯东北,均非牧猎之所;及其汤旺河、观音山二处,扞蔽江干,尤宜及时布置。应否简派大臣勘办,请旨遵行等语。东三省为根本重地,山林川泽之利,当留有余以养民,是以虽有闲荒,尚多封禁。今强邻逼处,军食空虚,揆度时宜,不得不以垦辟为筹边之策。黑龙江通肯河一段,著即开禁,与克音、汤旺河、观音山等处,准旗民人等一律垦种。每年所得租银即留备军饷之用。至如何划分旗屯,酌定荒价,尤须斟酌妥协。事当创始条目纷繁,著延茂驰往黑龙江,会同该将军悉心妥议,并遴选妥员逐段履勘。倘有不责不尽,定将办理之员严行惩处。”
      “同日,命副都统衔前驻藏邦办大臣延茂,驰往黑龙江查办事件,随事司员一并驰驿前往。”                  
     *《德宗实录》全称《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帝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 
这两份折子终于打开了封禁之门,通肯河流域的开垦得到允准。同时也为黑龙江全面放垦打开局面。甲午战败之后,边境危机,财政窘迫。黑龙江军饷经费,向由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拨付,实际上这些省分鸦片战争后早已无力负担,各省欠解东北的款项已一百三十万两。所以恩泽、增祺实边筹饷之奏,不得已而接受。自咸丰四年至同治七年,积欠1,206,900两。至光绪五年兵丁生活窘困,练兵活动每每停止。……”(孙占文《清末土地开发》)•

     《德宗实录》:“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丁卯朔(初一日)谕军机大臣等:延茂等奏,遵查黑龙江垦务拟办大概情形一折,所筹咨商各城副都统,传询所属,备交荒价,领地认租,并先将通肯一处划设旗屯;克音、汤旺河、观音山三处无论旗丁民户均准备交荒价,领地钠租各节,均尚周妥。即著延茂会同恩泽、增祺认真妥办, 划清经界,勿滋流弊。将此谕令知之。”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2:00 +0800 CST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查办大臣延茂、将军恩泽会同覆奏略称:“准军机大臣寄信前来,遵於上年各遴委员分起驰往通肯、克音、汤旺河、观音山四处荒场,逐地认租者,先行造册报明,以凭核办。
兹据勘丈通肯、克音两处委员将通肯、克音两处次第勘竣。据报通肯共有毛荒九十九万晌,克音共有毛荒十二万九千余晌。
若仅将通肯一处划设旗屯窃恐不敷分放。谨公同商酌将克音一段暂亦留作旗屯,拟自开放之日起予限一年,如限满无人认领再行招放民户,以示朝廷轸念旗丁有加无已之意。至汤旺河、观音山二处,宽长二百里覆勘自属不易,洵难刻日竣事。应请暂宽时日一俟该二处勘丈完竣后,仍照此次奏定章程一律办理。谨将酌议开荒章程十一条缮具清单,恭呈御览恳请饬部覆议施行云云。其所拟章程颇为详密,后多师之井田出放法自此始兹备录之。”


〈垦务章程十一条〉 

一(1)、勘丈之先,逐段行绳以分界也。古者井田之法先正经界,而后井地可均。拟以地,方六里画为九区,合成一井。区作四方,各纵横三百六十弓,合毛荒四十五晌。     
一(2)、勘丈后画井开方以安屯也。就该省四十五垧为方之说,酌定每四方为一区,合九区为一井。至安屯之法除每井周围三十二方荒田一千四百四十晌分给领荒之户全行垦种外,其中区四方一百八十晌皆作为垦户安屯建房之所。每领毛荒一方者随拨给中区房基五晌。惟中区本有一百八十晌,若按领地一方拨给五晌计之,共拨一百六十晌,当有余田二十晌,未便再事均分;即留作此屯将来修立义学义仓之基。
     一(3)、画井既毕,亦照井图注册,一面画井一面绘图。
一(4)、拨分荒段宜凭掣籖以领地也。籖分三筒,一筒分井,二筒分区,三筒分方。每地一牌编号一字,36方为一井。
     一(5)、无论旗民领荒,均须一律呈缴荒价。每垧二吊一百文。
     一(6)、予定升科年限,均须依限交纳大租也。规定第六年升科纳租。(升科,开始征收税赋。大租即土地税。)。
大租每垧每年中钱660吊,其中600文为正项,60文为办公费用。                                             
一(7)、公田余地,宜设法经营。
     一(8)、井外散田,宜变通也。
     一(9)、旧有照费地税,宜认真办理,以昭核实也。
     一(10)、新设旗民各屯,宜安设保甲而清闾阎也。
     一(11)、城署基地宜予为酌留也。                       
     此次江省开办闲荒,似宜少留有余,以富民所有。押租一项,拟照旧章仍收中钱二吊一百文。仍照该省五年成熟之章,至第六年一律升科。升科之年遴派委员再收新垦之地,逐段清丈,以清界限。每年应收租钱若干,造具清册报部,以昭核实。嗣经部议准如原奏办理,遂设通肯招垦局。"             

嗣经部议准如原奏办理遂设立通肯招垦局派员勘拨,至二十四年奏报放出荒地一百四十井核计二十二万四千晌,折七成实地十五万六千八百晌。并於是年奏请省城东南尚有柞树冈旗荒一段请推广招垦.……。至二十五年奏报又放出通肯、克音、柞树冈等段荒地二十三万一千五百八十四晌八亩二分一厘五毫合七扣实地十六万二千一百零九晌三亩七分五厘零五丝。并声明各段所剩未经放完之荒以及巴拜地方奏准出放津贴地亩统归通肯招垦地局赶紧按井挨次接办”(以上见恩将军奏稿)
以上摘抄自《黑龙江志稿》。

土地计算解读

〈垦务章程十一条〉原文第一条
“方六里画为九区,合成一井。每区分作四方,各纵横三百六十弓,合毛荒四十五晌。”
解:纵横各6里的正方形土地为1井;井分为9区,纵横各2里;区再分为4个方,方,即1平方里,纵横各360弓,面积45垧。  
长度   清代通用工部营造尺,一尺的长度为现在公制32公分。五尺为一弓,十尺为一丈。1里=180丈=360弓。
面积:1平方丈=100平方尺=4平方弓。1平方弓=25平方尺。

以下按晌、方、区、井分别解析



晌的俗字“垧”,互通,计算土地面积的基本单位。杨宾《柳编纪略》:宁古塔地不计亩而计晌。晌者尽一日所种之谓也。晌为一天的耕作量,在辽宁1垧地也叫1天地。
计地以晌,每晌十亩。量地以弓,2弓为1丈。1平方丈=4平方弓。例如:长60弓,宽48弓,面积2,880平方弓,是为1垧。以丈计算,即长30丈,宽24丈,计720平方丈。1亩为72平方丈。



方,即1平方里。纵横各为1里,即各360弓,或180丈。360×360=12,960平方弓。除以2,880平方弓=45垧。
以丈计算,180×180=3,240再除以720=45



“区”:每区纵横各为2里,计地180垧。“区”是方案中预设的单位。实际放荒中,并未实现。由于地势不同,有山有岗,有坑有洼,有河有沟,没有一个井是规规矩矩正方形的。而居民选地盖房,选高处平坦之地。更不管是不是井的中间。



“井”:“方六里画为九区合成一井”纵横各6里为1井;1井分为9区。纵横各长360弓×6=2,160弓。面积=2160弓×2,160弓=466,560平方弓。除以2,880(每垧面积)=1,620垧。
用丈计算,6里=1,080丈。1080×1080=116,640平方丈。除以720=1,620垧。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3:00 +0800 CST  
第四节  通肯开禁的概况与影响

一、 放垦的过程与效果

黑龙江的土地开禁分为三个时期。呼兰河流域的开垦是弛禁,实验性的放松;通肯河的开垦是局部开放的继续;嫩江流域的开垦是全面开放,同时又进行复查清丈以收尾。

   通肯段光绪二十三(1897)年开始勘丈。派协领瑞麟到通肯荒段,主持通肯行局。
之后大批垦户迁入通肯地区。开始时是准备划设旗屯,实行旗领民佃。
      
据光绪三十一年黑龙江将军奏报通肯地区放出荒地如下:
二十四年奏报通肯荒段放出荒地二十二万四千晌
二十五年奏报又放出通肯、克音、柞树冈等段荒地二十三万一千五百八十四晌
二十六、二十七两年因俄乱未放
二十八年出放通肯段毛荒三万八千二百五十二晌,克音段五千七百四十八晌。
柞树冈三千三百七十一晌。
二十九年出放通肯段毛荒一万二千七百五十,克音八千九百五十三晌。
三十年出放通肯段二十万零八千一百六十六晌。
克音段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三晌。
巴拜段三百五十一晌(以上见三十一年程将军奏稿。原文垧以下零数从略,原文亦无合计数)

据上文以阿拉伯数字列表如下:
二十四年  通肯荒段          224,000垧
二十五年  通肯、克音、柞树冈231,584
二十八年通肯段               38,252,
柞树冈                3,371
克音                5,748  
二十九年通肯段               12,750,
克音8,953
三十年通肯段                 208,166
克音段                   17,563
巴拜段                       351
合计                    750,738垧

通肯、克音、汤旺河、观音山四处都在何处?通肯段指通肯河两侧。右侧(河西)包括柞树冈(青冈)、巴拜段(拜泉),左侧(河东)指海伦西部。克音段指克音河左侧,诺敏河右侧,两河中间地带。有资料说克音段包括绥楞、庆安、铁力,此说有误。据《黑龙江舆图说》附图第15页齐齐哈尔与呼兰两城以诺敏河为界;又,《东三省政要》所载〈黑龙江垦务地段图〉亦同。汤旺河,即今汤原县。观音山即今嘉荫县,初名佛山,因与广东佛山重名改。铁山包光绪五年设协领署,划归余庆街。

光绪三十年(1904)将军达桂、副都统程德全奏请黑龙江全面垦放,放垦区域进一步扩大。程德全提出了“旗民兼招,无分畛域”的方针,鼓励民人积极领垦。8月1日在省城设立黑龙江全省垦务总局,各荒段逐次增设分局。在嫩江流域有讷谟尔河段,甘井子段,绰尔河段。到光绪三十三年共放荒一百零五万五千多垧。到清朝末年各地原放荒六百六十七万八千多垧;新放荒一百六十五万九千多垧,其中已升科一百四十七万二千多垧。
在出放官荒同时,进行民地清丈和旗地清丈升科。原来放荒井与井之间多有夹荒,被领主私垦;而靠近河边又有相当数量的河套。清丈行动,海伦首当其冲。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4:00 +0800 CST  

宣统元年二月清丈海伦地亩。於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巡抚周树模奏称:“再江省海伦厅一带新荒初辟,当时所放地亩往往积有浮多盖上,该处荒地陆续出放已近十稔,上年变章收价亦未清丈浮多,岁月既深浸致陷占侵蒙古人讼端百出民间深以为苦。臣等派员查酌情形佥谓该处农民皆因积年讼累牵连,似应早日清丈以保永业。现经饬由度支司遴派妥员前往,将该厅地亩重行清丈,并另酌量地方情形按照生熟地亩拟定价目分别补收,似於饷源不无小补一俟办理有绪再行推及绥化青冈各属俾正经界而在舆情除俊拟具章程另行咨部查照云云”旋奉朱批:照准。饬由度支司委派同知张樾前往设局办理於是年二月开办至宣统三年八月报竣共计丈拨原放毛荒七十四万九千七百二十三晌八亩七分五厘又放原留公田一千一百四十晌浮多熟地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一晌六亩浮多荒地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晌零四亩五分五厘又闲荒官地及不可垦地等项十八万三千八百九十晌一亩一分一厘



  附件: 
海伦县(望奎设治局在内)
原放毛荒 六一五、四二八•七二五
原放公田毛荒 三、九八○•○○○
补放公田毛荒 七六○•○○○(宣统二年清丈补放)
清丈出放浮多熟地 一八、七二一•六○○
上等服多毛荒 二七、六五七•九九一
中等浮多毛荒 五、七九九•二九○
下等浮多毛荒 八四、二七八•六二九
学田毛荒 三、○○○•○○○

至宣统元年报竣,黑龙江省共清丈出浮多熟地155,380垧,浮多荒地123,320晌。
  黑龙江境内未放荒地数量仍然很大。单就海伦来说,宣统二年四月(1910),黑龙江全省垦务总局决定,于龙门镇(又称“老龙门”,今德都县境内)设龙门招垦局,始放毛荒。隶属海伦府管辖。   
民国改元以后继续行动。民国元年(1912)9月,设置海伦府通北稽垦局,“专理垦务”。翌年,省署派员查勘界址后,奉令将龙门续放安古镇、天乙公司、八旗生计地三段荒地划归通北稽垦局。到民国四年(1915)5月14日,奉令将原通北稽垦局改设通北设治局。


二、体制的变动

通肯河流域的开垦,联系到黑龙江全面放垦和清末体制的变动,更孕育着海伦的历史的产生。
《毗连册》中“领荒旗人计115户,领荒118,400垧”占二十四年全额一半以上,通肯河左侧全都有了着落。这就有了建立旗屯的基础,为此增设一个副都统区成为必要。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将军恩泽奏请添设通肯设副都统一员:“尔因克音、柞树冈、巴拜、通肯四处招放旗荒,于通肯设副都统居中坐镇,并设左右翼协领四员,防御八员,佐领二十四员,骁骑校二十四员,委官十六员,甲兵九百六十名。所有旗兵丁户就近于苏林一带汉三旗丁户内酌拨,省属各城丁户有愿往投者听。”    
二十五年三月批准设通肯副都统。四月召见通肯副都统庆祺,谕:‘已放荒段外,尚有余地,著俟到任后,散给旗民人等,体察情形,酌量办理。:十二月,恩泽奏:“垦务初兴,请饰同肯副都统庆祺,暂驻绥化。”
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生“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俄国乘机侵入东北,先侵入瑷珲城,然后攻陷齐齐哈尔;通肯副都统庆祺的叔父寿山将军殉国;程德全卧轨抗俄;庆祺为东路翼长在呼兰马船口一带参战。战后仍驻绥化。

因战乱,二十六、二十七停放两年,二十八至三十年继续开放,数字已在表中。
二十九年在海伦河北修筑通肯城。
由于开放,移民渐多必须设置民官管理。三十年奏准设海伦直隶厅我抚民同知,辖新设青冈县。

光绪三十年置海伦直隶厅,置青冈县来属。同时呼兰、绥化两直隶厅均升为府。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通肯副都统与齐齐哈尔、呼兰、、布特哈三城同时裁撤。八旗驻防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三十二置拜泉县来属海伦厅。三十四年升直隶厅为海伦府。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盛京改名奉天与吉林、黑龙江各设巡抚。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4:00 +0800 CST  
三、海伦有多少‘井子’怎样排列的?二十二万四千垧,是真的吗?

光绪二十四年通肯段出放荒地二十二万四千垧,这个数字很突出,可以说旗开得胜,成绩优异。是否真实,仍须考证。放出多少井呢?前文〈开荒章程十一条〉之后,恩将军奏稿中有:“至二十四年奏报放出荒地一百四十井核计二十二万四千晌,……”一百四十井的具体部位在何处?孔经纬主编的《清代东北地区经济史》据《光绪二十四年出放通肯荒段恭宽信敏惠乾坤七行毗连册》中记载,册中领荒旗人计115户,承领荒地118,400垧,平均每户1,029垧5亩(《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光绪二十四年,201-204.)
据此每行放荒20井,每井1600垧。这样整整齐齐的数字实属罕见,为甚麽一井有少算20垧呢?研究通肯放荒的史料都引证这个数字,没有提出异议者。可见其重要性的一般。

首先查查恭、宽、信、敏、惠、乾、坤七行每行都20井合乎实际情况吗?“井”不仅是土地计量单位,也是地理坐标,为此既要弄清《毗连册》的真实性。更要把海伦境内所有的井子位置、数量弄清,保留这个时期的历史遗产。而且,井子的数量、位置和以后划给望奎、通北的土地都有关联。
根据《海伦县志》<海伦全境地图>(民国二年1913)所载海伦各地段的‘井’的排列如下:
克音河与呼兰河会口处的‘乾字头行’为中心。
沿克音河向上流东北方向排,依次是‘乾字二行至八行’,每行由南向北排井。这一片,即克音段。
从‘乾字头行’开始,沿呼兰河北岸向西排列,依次是:‘恭字’‘宽字’‘信字’‘惠字’‘敏字’(通称‘五字段’);再西是:‘水师营’、‘镶蓝旗’(“镶”原文作“厢”)、‘正蓝旗’、‘镶红旗’、‘镶白旗’(《黑龙江志稿》称为“营旗段”);最后是靠通肯河‘坤字段’。
《毗连册》所谓“恭宽信惠敏乾坤七行”,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再查查各行实际‘井’数。
‘乾字头行’至扎音河计12井;
乾字二行5井,三行6井,四行5井,五行 4井,六行3井,七行2井,八行2井。乾字段共39井。
五字段、营旗段,坤字段不分行,由南往北数井。
恭字13井;宽字13井;信字15井;敏字15井;惠字15井。五字段共71井。
    *五字出处《论语》《阳货第十七》: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1]。”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水师营14井,镶蓝旗14井,正蓝旗12井;镶红旗13井;
镶白旗10井(11、12井在扎音河北)镶白旗又3井(十三井、十四井、十五井)。坤字4井。以上共计70井。
旗佐段:恭字之东有前八方、中八方、后八方3井;以下从恭字段到坤字每行有“南井、北井”,共24井;计27井。
此外,扎音河北有墨字段10井、下四旗25井;通肯河北•北字段计47井、东部天乙公司段32井。
总计:乾字段39井,五字段71井,营旗段70井,旗佐段27井,墨字段10井,下四旗25井,北字段47井,天乙段32井。总计:321井。计地52万垧。
海伦城在三行五井之北,望奎镇在镶红旗五井,伦河镇在镶红旗十二井,海兴镇在敏字十井

二十四年的六年之后,署理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已知毗连册有假,命某佐领告诫瑞麟“急早回头,幸勿再误。”
《赐福搂启事》光绪三十年甲辰六月《致某佐领查办地方一切利弊》:“江省自庚子乱后,时事日非,所有吏治、营务、税课、团练、荒务各要政,愈形废弛,各城皆然,而东荒一带尤甚。且兰、苏、林、庆为通省财赋所从出,尤应力加整顿,即希按照后开各条,逐款确查。其有地方利弊为此谕所未及者,均着随地随时逐一密访,将大概情形随时禀闻,迨回省销差,仍将所查各节详细开单呈复,以凭核办。”(计三十条)
“一、通肯荒务,检查案卷,访询舆论,及近来到省上控者,核其情节,几至无可着手。该处协领瑞麟,人尚明白,且为该荒始终其事之员。应明告该协领,通盘筹划,勿避嫌怨,勿为回护前非,设一旗民两便,永断葛藤之法。密为斟酌,从长计较,会衔禀复,听候核办。否则,此荒拖延一日,将来发觉,其祸更大。该协领不能置身事外,况由省更正,其势必责问经手之员,纵谓不准挨荒续领与伊无涉,试问恭、宽、信、敏、惠等牌,果何人承领?正白三旗何以至今仍无着落?行局为放荒总汇,一经追究,恐剖辩亦不易易也。仰转语该协领,急早回头,幸勿再误。”
*《赐福搂启事》是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程德全签署之函电稿件,原文收入《徐鼐霖集》。‘吉林三贤’成多禄、宋小濂、徐鼐霖均为程德全幕僚,长白丛书各编专集。

第四章完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5-28 09:28:00 +0800 CST  
《海伦旧事五十年》


第五章   通肯副都统驻防城 

      第一节   通肯副都统的设置与裁撤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黑龙江将军恩泽奏请增设通肯副都统,原折略谓::“通肯、克音、柞树冈、巴拜等四处荒段,广袤近千里,上年叠次奏请安置旗屯,均准开办永为旗产。仿照呼兰体制设副都统一员居中坐镇,并设左右翼协领四员每员管二旗,防御八员分隶八旗。每旗各设佐领三员、骁旗校三员,每佐甲兵四十名、前锋二名、领催四名,每旗设委官二员。甲兵共九百六十名,前锋四十八名,领催九十六名,委官十六名。所有旗兵丁户由通省分拨诸多不易,就近于苏(巴彦苏苏,即巴彦)、林(北团里子,即绥化)一带汉三旗丁户内酌拨。省属各城丁户,有愿往者听。柞树冈界内恒升堡六屯向归省城管辖亦划归通肯,设屯1官一员.通肯距省六百里,共设十站;每站笔帖式一员,委官领催一员.”(《黑龙江志稿》)
  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批准。三十日由兵部以咨文通报黑龙江将军
.        :“兵部为咨行事,武选司呈‘近经本部会议内阁抄出黑龙江将军恩等奏;通肯等处安置旗屯,纳租助饷,并添设副都统等官分别镇抚.’议准等因一折于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具奏,原折留中①;本月二十五日奉旨:“依议钦此。”
①留中,奏折被留在宫中。通常奏折送到皇帝手中,皆当日批回。记录‘留中’,以示军机处或某部未耽搁。                        
• 通肯副都统的设置是为了在通肯河流域“安置旗屯,纳租助饷”进行开垦,以解决旗人生计,其军事巡防结构、体制如常。

         副都统管正二品,为驻防城主官,尊称都护;协领正三品,为副都统左右翼助手,分管---  佐领正四品,八旗驻防的基本单位;防御正五品协助佐领办事,每旗一员;骁骑校正六品,相当于副佐领。领催正七品,是各佐的文职人员,管记录、登记,钱粮、俸饷等。 
    八旗。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建四旗。后建四旗是: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均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原建四旗改称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天聪九年增编蒙古八旗,崇德二年建 汉军左右二旗,四年增为四旗,七年扩为八旗。至此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     
    丁户。满洲八旗以十六岁为成丁全部编入旗兵.以300人为一牛录,汉语佐领.乾、嘉以后由三丁抽一至八丁抽一,已不是全民皆兵。各旗佐领人数也不尽相同,满洲正黄旗93人,正红旗74人,其他各旗一般60人左右;蒙旗最多30人,汉军旗最多41人,所以闲丁相当多。 
    副都统衙门设左司、右司、印务司及银库、仓务处等机构 。左司执掌兵丁调动、训练、巡查卡伦、驿站及刑狱、词讼等司法事项。右司执掌户口、财政、俸饷、赈灾、开垦、屯田等事项。印务司亦称印库,专管信印收贮。银库管理钱粮出纳。仓务处管理官仓和义仓。每司置笔帖式二员、委笔帖式四员,银库司库笔帖式一员、委笔帖式一员,满汉翻译笔帖式二员,满蒙翻译笔帖式一员。仓官一员,记注仓务笔帖式一员。总司驿务六品尝官一员,随关防笔帖式一员,委官一员,管站笔帖式十员。屯官一员,官学教习一员。笔帖式,专司缮写、翻译等事务之低级官吏。品级有七品、八品、九品不一。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27:00 +0800 CST  
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任命原三姓副都统庆祺为通肯副都统并赴京陛见。 
    《德宗实录》:“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壬寅(二十五日) 谕:本日召见庆祺,据面奏通肯新设,亟须得人经理等语。通肯地方办理一切,事体繁重,所有应设之协佐防校等官,著庆祺秉公遴选熟悉情形、才堪胜任之员,与恩泽会商奏补,以资得力。该副都统办理垦务,准其刊用木质关防(官印)。至所奏已放荒段外,尚有余地,著俟到任后,散给旗民人等,体察情形,酌量办理。如仿照民佃旗租,旗人认领招佃民人。垦熟后不准增租夺佃。以安民业而杜弊端。将此谕令知之。”   
通肯开垦之初,仅有民人佃户开荒。领荒者多是旗人官僚,一般旗丁旗户几乎没有,没形成大的部落,自然没有城镇。大年三十发下谕旨命庆祺暂驻于绥化。
《德宗实录》:“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癸卯(三十日),黑龙江将军奏:垦务初兴,报请饰通肯副都统庆祺暂驻绥化。仍须移驻荒段,以资镇慑 。得旨:‘所奏甚是,著咨明庆祺遵照。’” 
庆祺接旨赴任已是二十六年开春。建署、调员、监管荒务,仅仅三个月,一切尚无头绪就天下大乱了。六月,八国联军进北京,俄国人称机侵入东北。庆祺奉命调往前线为东路翼长。八月,战争以失败结束。 
《满洲编年纪要》关于庆祺受命及寿山之死有如下记述: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六月,爱珲失守。 
    七月十六日,副都统凤翔战死。庆祺之子瑞昌也在战役中战死。寿山临终奏折云:“瑞昌一员系属通肯副都统东路翼长庆祺之子,为奴才侄孙,不敢仰邀恤典。”
    八月初四日,俄军至齐齐哈尔,将军寿山死之。” 
   
战后,庆祺仍回绥化主持通肯荒政.二十六、二十七两年停放,二十八年较好。二十九年决定建城。开春,选定海伦河河南乾字四行二井王希武店村后身,一夜之间被垦荒佃户拔了橛子,留下‘趴蛋城一段’史话。后来,在乾字三行五井以北重新拉绳建起通肯城。建城之后在北二道街修建府第,在城西南角建副都统署。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5.1.29) 设置海伦直隶厅。
三十一年十一月程德全奏请通肯副都统减员,并请裁撤通肯副统一员。。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28:00 +0800 CST  
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署将军程德全於统筹善后摺内奏称通肯副都统衙门创设之始系长招民佃专为安插旗丁而设所设额缺为数甚多其领催前银行存折皮甲均由各城拨补充数仅有承领荒地之名藉以食租迁居於彼者实属寥寥纷纭漫散无可稽考加之旗民良多窒碍现在奏奉恩准大为变通旗民兼垦该处地方又经奏设海伦直隶厅以资治理而副都统衙门止管旗务与原设兼地面之体制迥殊即日行公事亦较前顿减原设员缺不能不量加裁汰拟请针该衙门协领四缺酌裁二缺防御八缺酌裁四缺佐校各二十四缺各裁十六缺足资管束奉旨允行 是日附片奏裁通肯副都统一员 三十二年又奏裁协领一员防御四员(以上程将军奏稿参东三省政略)
②署,署理犹代理,由朝廷对相当职衔者任命代行同级或更高级职务。     
    裁减之后,协领二员,防御四员,佐领、骁骑校各八员,防御四员、领催二十四名,前锋十六名员,披甲二百四十名。三十年设海伦直隶厅,派协领一员驻厅,下有佐领、骁骑校各四员,领催十二名,前锋八名,披甲一百二十名。实际上旗屯并未建成,旗户也不多,而实际额定人员都未凑齐,披甲兵士更寥寥无几,其人数只是官准的拨地拨饷的依据。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29:00 +0800 CST  
通肯四城副都统的裁撤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军机处抄交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奏齐齐哈尔等处副都统应否裁撤一片,原奏内称:'江省原设副都统七缺:曰齐齐哈尔、曰黑龙江、曰墨尔根、曰布特哈、曰呼兰、曰呼伦贝尔、曰通肯。查黑龙江、呼伦贝尔两城,地处极边,与俄接壤;墨尔根为省北屏蔽,形势扼要,该三城副都统自应仍其旧制。至齐齐哈尔副都统,与将军同城,势若枝指;而呼兰城已改设府治;通肯已设海伦直隶厅;布特哈系打牲部落,牲丁无多,原有两总管分驻,以上四缺,衡以现在形势,去留无关轻重,……。” 


“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政务处覆奏:查黑龙江省地方辽阔,从前未有民官是以设副都统多员,藉资控制,现在时势变迁,百端待理,该署将军前奏请添设道府厅县等官,专管地面,不准旗人干预公事,业经奉旨允行。窃维讲求政治,必须专一事权,原奏所称齐齐哈尔、呼兰、通肯、布特哈副都统四缺,或与将军同处一城,或有府厅管理民事,或有总管足资约束,自无庸再设专城大员,致多牵制,应请一并裁撤,即责成该署将军,督同府、厅、总管等,破除积习,力求整顿,以一政令,而重边防。其黑龙江、呼伦贝尔、墨尔根三城,将来应否田设民官,并由该署将军随时体察情形,奏明请旨办理。所有议覆缘由,谨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奉旨:依议,钦此。”(节录《黑龙江设治》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31:00 +0800 CST  
第二节 庆祺传记与家世

通肯副都统庆祺汉军正白旗人,袁氏。即本是汉人入八旗籍。满洲八旗,有氏无姓,汉军旗则以姓为氏。庆祺是汉人,姓袁。他是明末被崇祯皇帝冤杀的辽东督师袁崇焕的后裔。他的前两代都是清末名将,他的祖父是富明阿,寿山、永山都是他的叔父。
     
庆祺传记 

     《东北人物大辞典》;“庆祺(1850-1919))袁氏字云锋,瑷珲汉军正白旗人。同治五年(1866)从富明阿  扬州军营,后至吉林任护军参领。寻赴伊犁,又调神机营。光绪五年(1879)调赴奉天,十一年撤回黑龙江,升协领。二十二年派充漠河防军统领,升三姓副都统,转任通肯副都统,专办荒务。二十六年(1900)充边军新军东路翼长。署黑龙江将军寿山为解除后顾之忧,约吉林将军长顺夹攻哈尔滨。庆祺率军驻守马家船口,兵败,退守呼兰 与俄兵鏖战。议和后,督办绥化荒务。勘定海伦城基,创衙署,设三司、八旗十六佐,招户开垦。民国八年,卒于通肯。”
     
《满族大辞典》:“庆祺  光绪时人,字云峰,姓袁氏,隶正白旗汉军。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三姓副都统。二十五年改任通肯副都统,三十一年此缺裁。三十三年四月调西安副都统。十一月因病解职。
   
   《黑龙江志稿》:“庆祺袁氏字云峰,瑷珲汉军正白祺人,清同治五年,年十六入富明阿扬州军营,屡有战功,随至吉林保送引见,以护军副参领用。旋赴伊犁,又调 赴神机营,因亲老丁单,回籍奉养。光绪五年,调赴奉天 ,十一年撤回,借补瑷珲水师营四品官,委办交涉,升补协领,派充漠河防军统领,升三姓副都统,调宁夏,未赴任转通肯副都统,专办荒务。二十五年六月到任,借居绥化厅。方擘画治理之方,而拳匪之乱起。将军寿山分三路防俄,派庆祺为东路翼长,节制春山、孙自镕、定禄、鄂英、寿庆各统领,将约吉林军队以夹攻哈埠。庆祺意不谓然,而迫于军令又有某统领之请战,遂许其渡江,自率各 营集于马船口。及渡江之兵败,乃令各营严守,徐退往呼兰;俄军踵至与之鏖战,乘骑中炮毙。及议和之后,退守绥化。方战之时,将军有指明失机、退缩汘逃之将士令就军法。庆祺皆自承失律之罪,未肯更逮及人。在绥化督理荒务,井井有条。六十九岁终于通肯。                 

   《宋小濂集》<北徼纪闻>:“漠河防营向系马队,皆  黑龙江省各城旗丁来充是役。庚寅(光绪十六年)冬依尧山(依克唐阿字尧山)将军奏可,设边镇十八营。仿照行军营制,遂将漠河原设防营撤回,而拨镇边军一营来漠驻扎。统是军者为富威勤公(富明阿諡号威勤)之孙庆云峰协戎,于辛卯(光绪十七年)二月初率兵到边防。云峰协戎余旧相识也,虽相距七十里而时相过从,杯酒谈宴,相得益深。"

   《清代将军都统大臣年表》:“庆祺简历:庆祺袁氏字云峰,汉军正白旗。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三姓副都统,二十五年三月通肯副都统,三十三四月年西安左翼副都统,十一月病解。”
    清朝于内地除了绿营兵,由各省督抚统率外,还有八 个将军驻防城,有:陕西西安将军、甘肃宁夏将军、江苏江宁将军、浙江杭州将军、湖北荆州将军、广东广州将军、福建福州将军、四川成都将军。驻防将军额设左右翼副都统各一员。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黑龙江将军衙门饰呼兰府、海伦厅、巴彦州移驻已裁各副都统衙门。通肯副都统衙门在城之西南角尚未建完。同年六月,代理海伦直隶厅同知黄钰在北二道街庆祺府第开署办公。可知庆祺整个任期全在绥化驻在,未到通肯城开署。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32:00 +0800 CST  
庆祺家世

据民国时张江裁辑录的《袁督师遗事汇辑》卷五《袁督师后裔考》所载,其传承顺序为:袁文弼——袁尔汉——袁贵——袁常在——袁赶,袁赶有三子:袁世有、袁世宽、袁世福。 
从袁崇焕起的历代简谱如下:
     一世、袁崇焕;
二世、袁文弼;
三世、袁尔汉;
四世、袁  贵;
五世、袁常在;
六世、袁迁;
七世袁世有、袁世宽 、袁世福(即富明阿);
原表止于七世。
八世、寿山、永山;(富明阿二子清史稿有传)
九世:庆祺、庆恩,(寿山子)1886-1947)。
十世:瑞昌(庆祺子)
满族以氏为姓,平时只用名,形成有名无无姓。汉人入旗后以姓为氏,平时也不用姓,只用名。

《辞源》:“袁崇焕:公元1584-1630年.明广东东 莞人,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慷慨有胆略,好谈兵。天启二年,擢兵部主事。后金兵攻宁远。崇焕激励士卒死守,卒解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然为魏忠贤所阨,乞归。崇祯立,放忠贤于风阳,道死,复起用崇焕为 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二年,后金兵越长城,陷遵化 而西,崇焕急引兵入护京师,或诬其通敌,下狱,被磔于 市。明史二五九有传。”
    
康熙时朱彝尊等人参与修纂明史,查阅《太宗实录》始知皇太极使用反间计,证实袁崇焕确是冤死。
     崇焕被害后,夫人流河难汝宁,生遗腹子文弼。清军入关后,文弻以军功编入宁古塔汉军正白旗。在宁古塔生尔汉,尔汉随萨布素征罗刹,留守黑龙江城,从此定居瑷珲。
     据〈东莞县志〉记载:富明阿从征江南攻太平军时任参领。曾向新安土人陈国泰询问原袁崇焕墓地,密语曰:“余督师六世孙也,尔祀吾祖,与兄弟何异?宜告乡人好 为之。”
    《黑龙江志稿》:“富明阿:汉军袁氏,明兵部尚书袁 崇焕六世孙也。崇焕孙尔汉,由宁古塔徙黑龙江编入正白旗,遂为黑龙江人。富明阿少孤,道光七年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洊升佐领。咸丰三年征入关,属江北军,为扬州声援,击敌虹桥毙其酋,加副都统衔。七年十一月克瓜州,记名副都统,九月遥授宁古塔副都统管。同治元年授红旗汉军都统,三年署江宁将军,五年奉天马贼陷阿拉楚  克,九年秋乞病归,光绪八年冬卒,年七十七岁。谥威勤。子寿山、永山。”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33:00 +0800 CST  
《清代将军都统大臣年表》:“富明阿:袁氏汉军正白旗。参领,咸丰八年,宁古塔副都统。同治二年荆州将 军,三年四月江宁将军。四年闰五月病解。五年二月吉林将军,九月病解。光绪八年卒,谥威勤。”
    
 寿山寿山,字眉峰,袁氏,汉军正白旗人,黑龙江驻防,吉林将军富明阿子。以父任为员外郎,兼袭骑都尉世职,迁郎中。光绪二十年,日军犯奉天,自请赴前敌,充步队统领。弟永山领马队,数与日军战,复草河岭,克连山关,进薄凤凰城。敌援至,永山殁於阵,寿山被重创。以敢战,兼领镇边军马队。逾岁,降敕褒嘉。官军既克海城,寿山领七十骑诣辽南诇敌势,遇之汤冈子,搏战,枪弹入右腹,贯左臀出,战愈猛,敌稍却,驰还壁,血缕缕满衣袴。上嘉其勇,迁知府,赏花翎。古
二十二十三年,调充镇边军左路统领,徙驻黑龙江城。越二年,除知开封遗缺知府,未之官,值东北边防亟,超改黑龙江副都统。明年春,入觐,垂询边情甚悉,命佐将军恩泽治军。疏请增募十五营,调谙边事者十馀人,躬诣上海购军械,自长崎、海参崴、伯利循海归,潜度形势,备战守。新军成,而恩泽卒於任,朝命代之。既莅事,铲奸弊,明赏罚,图要塞;手订行阵操法,颁之各将领,使番上,授以方略;虽末弁亦接见,籍记备器使。主
二十二十六年夏,拳乱作,俄军数千声为保护哈尔滨铁轨,纷集海兰泡,乞假道。寿山曰:“敌逼我都,我假敌道,如大义何!”拒之。遂檄爱珲副都统凤翔御北路,呼伦贝尔副都统依兴阿御西路,通肯副都统庆祺御东路,令各严戒备毋浪战;并牒俄勿进兵,愿负保路责。而俄军已分道进,重以铁路土工可十馀万索值,倡罢工,扬言与俄为难。寿山亟下令军中曰:“保铁路,护难民,全睦谊,违者杀无赦!”复使统领吉祥约富拉尔基监工盖尔肖甫入城,俾释疑惧,而盖尔肖甫乃击杀工人宵遁。寿山犹强为容忍也,慎导俄民出境,籍录其财物备还,然俄军不为止,入寇爱珲及黑河屯,华人被迫赴水者,尸蔽江下。主
三姓三姓、呼伦贝尔又纷纷告警,寿山亟电吉林将军长顺会攻哈尔滨,然犹嘱其语俄总监工,谓若罢兵,愿以全家质。当是时,诸路军皆溃败,北路统领崇玉,营官德春、瑞昌,西路统领保全,东路营官保林,并陷阵死,於是俄遂逼齐齐哈尔省城。既而闻联军媾和,乃遣同知程德全往商和议,而自守“军覆则死”之义,命妻及子妇先裁,手缮遗疏,犹惓惓於垦政,并致书俄将领嘱勿戕民。阅日,具衣冠,饮金,卧柩中,不死;呼其属下材官击以枪,不忍,手颤机动,弹出中左胁,犹不死;更呼材官击小腹,仍不死;呼益厉,又击之,气始绝。先是诏责其开边衅,部议夺职。后以总督徐世昌请复官,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附祀富明阿祠。知
族孙族孙瑞昌,充北路营官,俄陷黑河,与统领崇玉同战殁。古
凤翔《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四》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34:00 +0800 CST  
寿山殉国后,清廷下诏免去一切职务,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准徐世昌奏:开复原官,予谥建祠。
 
  永山(1868-1894),永山牺牲于甲午战争前线。〈德宗实录〉:“光绪二十年十二与癸卯朔:‘依奏,四品衔三等侍卫永山,带队从戎,夺战冲锋破敌,奋不顾身, 十月十九日直薄风凰城力战,身受多伤,立时殒命。死时情形甚为惨烈,实属可嘉。永山著交部从优议恤,加恩予 谥。并列入昭忠祠,附入伊父富明阿黑龙江省专祠,其战功事迹,宣付史馆立转。伊子庆顺、庆明俟及岁时,由该旗带领引见,候旨施恩。’”这是为永山请功奏折的批复。
    
    
   袁庆恩 ( 1886-1947)字少峰,黑龙江瑷珲人,寿山之子,民初恢复姓袁。曾任黑龙江巡防队第一路统领、黑龙江骑兵第一旅旅长。民国十七年(1928)任东北地方保安委员会委员。后任奉天蒙旗处处长,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公署顾问。民国十八年(1929)5月13日任黑龙江省政府委员。

楼主 海伦历史研究生  发布于 2010-06-01 09:35:00 +0800 CST  

楼主:海伦历史研究生

字数:229094

发表时间:2010-04-24 23: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01 11:06:02 +0800 CST

评论数:48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