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文科】回馈文科吧,分享学习方法和心路历程

政治生活的浓缩和答案库。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8 15:31:00 +0800 CST  
经济生活浓缩笔记,没有答案库。基本是抄书。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8 15:34:00 +0800 CST  
文化生活目录。和答案库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8 15:37:00 +0800 CST  
哲学生活世界观加方法论。这个我笔记里不全,你们学校应该有,上网也找得到。特别说明,矛盾那里基本就只有六七条原理,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特相互联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次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8 15:43:00 +0800 CST  
解释一下噢,这个笔记本上面的和课本上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我个人觉得把课本上的东西重新整理一次到笔记本上面,一来加深记忆,二来以后复习可以不用那么多的提纲啊课本啊练习册。也不是强制的。而答案库是很好用的,举个例子,我从来答政治生活都是看一眼题目确定范围之后,发现是政府主体,再看看材料有什么对应,然后就直接把政治生活答案库搬上去,1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2政府职能blabla 3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4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完善权力监督系统。。。。。再结合材料,用时不到十分钟!!!而且我现在是在外面手机徒手码字,现在还记得,可见记忆之深刻!!!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8 19:29:00 +0800 CST  
首先讲讲政治选择题的技巧。主要是排除法、重心法(这个有点玄,需要大量做题获得题感)、抠字眼法、还有就是针对哲学漫画题的方法。
【1】排除法一般指我们平常说的逐个排除错误的选项,在政治里面做到这样就可以了,像英语完型里面那样比较复杂,一般用不到。【总之不管做什么选择题首先排除带有硬伤的选项!!!!!别的先不管,首先找出每个选项是否有硬伤!!例如“意识决定物质”这种。。】
【2】重心法。所谓重心法,就是在你考试时又紧张又心急的情况下被题目糊弄得晕头转向了,一定要记得重新看材料和选项,找到材料叙述的重心。要知道,材料不是乱给的,尤其是高考,命题的字数都是有限制的,所以不光要看材料,还要准确把握材料叙述的关键和重心所在,否则很容易会被坑。(这个确实是有点玄乎的,因为这个建立在语文阅读能力和做题经验上面,但是多训练一定能掌握。)我举个例子: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2011年,北京、上海、浙江等13个省10和14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推出了本地区的城市精神。创新出现11次,开放出现l0次,和谐出现9次,诚信出现7次。东部沿海城市多以“海纳百川”来体现包容;西部地区更倾向用团结奉献、艰苦奋斗等词汇。这主要体现了( )
①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容易错选B,正确答案是D。4不用看肯定对,关键到底是选2还是选3。如果没有抓住重心,被材料迷了眼就很容易看到“创新出现了11次”从而选择2;这就是因为你只抓住了材料和2之间的表面联系,忘记了整个材料是个整体,“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以及“东部沿海城市多以……西部地区更倾向于……”这都不是多余的!!是材料的重心所在!!!东西地区的不同除了反映区域性民族性,还从哲学的角度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实践会产生不同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不同提炼自然就是文化创新了。
再举一例: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2014年感动中这人物—拾荒助学子的高龄孤寡“环保”老人刘盛兰用行动诠释了
A甘于清苦的作风 B崇仁厚德的品质 C坚守职业的信念 D永不言败的精神

A很具迷惑性,然而正确答案是B。选A大概是因为你一眼看到材料,再一眼扫到A项,脑子里惊鸿电闪啊,哎呀拾荒!!晚年!!病弱!!捐款!!这不就是很清苦很艰辛,两袖清风舍己为人吗?!而且看不懂B到底几个意思,然后就果断选了A了。这又是没有抓住材料重心!!“拾荒助学子”才是重点好吧,虽然跟崇仁厚德有点牵强,但是怎么都不是“甘于清苦”这种风骨铮铮的形象好吗!
总而言之,重心法就是,看到这种材料选择题不要囫囵吞枣!!重心一般在首句、结尾句、提问词前一句那里体现!!找好了!!没找好千万不要瞎选,你宁愿花多十来秒时间问问自己:【这材料到底讲的是什么?侧重什么?】这跟所谓的题感也是有关系的,多做高考题,把你的错题找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错的。不要把错误都归咎于课本不熟或者粗心大意,要自己批判自己、深层挖掘原因!!
【3】抠字眼。这个是从虎究一爹那里学来的,自己改了一下。我相信你们做政治选择题都有过这种感觉:诶,这个A一看很正确很符合材料啊;咦不对,这个词好像没有怎么体现?!啊C也很恰当!!可是我不确定啊!怎么办到底选哪个,这个到底有没有体现呢?到底应不应该这么说呢?到底是反映这个还是那个呢?@#¥%*&……总是觉得有些选项不尽人意,但是又不敢选别的。
其实我们平时做题应该把选项或者材料中的【关键词汇】抠出来(就是课本里面有的,有解释或者描述的词,如“博大精深”“传统习俗”),和排除法一起用,选出最佳的那个;不是叫你钻牛角尖,而是要在不断的做题中积累这些课本重点词汇在题目中可以怎么考,怎么体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回忆一下课本是怎么解释这个词的。但是注意哦,不是让你钻牛角尖课本怎么说就一定只能怎么考,这是错的!!你们也知道,政治题有时是比较牵强的(呵呵据说每个政治老师评讲题目都是扯淡的),所以这个度很难拿捏,需要你们在题目中体会了。我举个例子:

榕城区的龙舞、惠来县神泉英歌和揭西县木偶戏等被列为揭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A.是揭阳市人民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是揭阳市凝固的艺术
C.体现了揭阳市文化的博大精深
D.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首先看清楚提问词“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后,AB【硬伤】,A应该是民族节日,B应该是传统建筑,排除;
一眼看到【关键词汇】,“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对生活的持久影响”,乍一看这哪里有博大精深了??好像跟以前博大精深的那种材料不太一样啊?先放着!再看D讲的是什么?回忆一下课本——这是“传统习俗”那一块课本的原话!!!(是不是很坑爹?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再看看提问词讲的是文化遗产!!所以其实D也是生搬硬套的硬伤,只不过没有AB那么明显而已,所以也要排除。剩下C,只能博大精深了。【注意无论如何先排除硬伤,不要一上来就抠字眼,容易钻牛角尖】

【4】哲学漫画题。这个我以前是经常错啊,而且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发现是有技巧的,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但起码有个思路。
1、首先要对课本的世界观方法论熟悉,不熟悉免谈,只能蒙。
2、看漫画标题或者旁边的字,暗示思考方向。一定要看漫画标题!一定要看漫画标题!!一定要看漫画标题!抓住了标题成功了一半。漫画是干什么用的?讽刺啊!!讽刺的对象和内容其实都包含在漫画标题和说明字体里面,不信你自己去看看政治漫画什么的。怎么看?一看表面语义,总得看懂啊;二看语气,这标题或者话语是谁的立场?什么语气?最好能脑补出作者的嘲讽脸!三看标题对应漫画里面的什么内容。
3、【漫画题不可太过仔细地抠每个选项里面的关键词和漫画逐个对应】记住!!不然就完蛋了,漫画题总是很牵强地反映“哲理”啊!只能去体会中心思想和主题大意!
4、最好能解释,自圆其说,如果不能自圆其说最好重新考虑
5、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思维习惯,加以纠正。例如我就发现在做难的哲学漫画题时,我第一次选的答案一般是错的,第一个排除的选项很有可能是对的。为啥?因为做这种摸不着头脑的题目时,人很容易因为紧张而胡思乱想,思维混乱,所以真正看懂题目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能生搬硬套)
总而言之,这些方法都要靠自己量身定做,不可照搬,仅作参考。而且跟你们隔着一个屏幕纸上谈兵说不太清楚,如果你们有具体的题目也可以发给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这样你们才能看得懂。但是不要随便抛一道题目给我,说不会做,请先自己思考,试试我上面的方法。
等下会上传我选择题的错题,你们将就着看;还有关于怎么做错题本笔记本我下面会细说。有无遗漏?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9 15:52:00 +0800 CST  
先来哲学选择题。还有一个小技巧刚刚忘了说,也是做题经验得来的,你们看图吧!!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9 16:03:00 +0800 CST  
哲学选择题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9 16:06:00 +0800 CST  
文化的。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9 16:07:00 +0800 CST  
忘记上一个很重要的干货了!!!经济生活价格那个单元的选择题!!!做死很多人的!!!把这个图背下来!!!!!!!!!!!!!!!!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19 16:28:00 +0800 CST  
政治笔记本应该包含以下部分:1错题本(前面已经展示)
2抄书背书的浓缩(前面已经展示,专门拿来背书的)
3答案库。再说一次怎么做哈。把你的五三答案拿出来,高考题模拟题都好。同时拿出你的草稿本之类的东西。好现在一页一页地翻答案,每一题都看一下,看过三题之后相信你已经找到了那些出场频率超高的、经常使用的语句和原理,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答案】先随便记录在草稿本上,等你查完一整个单元或者主体的题目以后,相信我,草稿本上的那些反复出现的东西你差不多都背下来了。。。没错就是要这样,然后再把这些干货转移到你亲爱的笔记本上,以后就是宝贝了。【尤其适用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我前面的图里面那些铅笔写的就是答案库】经济生活不太适合,应该背书比较稳妥;哲学生活没必要,因为世界观方法论本来就只有那些。
4错误观点集合.就是你平时做题考试错过的、没错过的都好,那些很容易出错的典型观点,考试前复习用。等下上图。
5易错易混微型知识点、难点的整理。这个不是每本书都要,主要是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那些概念啊,很细碎的。我曾经被这些玩意给烦死了,翻书又翻不出来,像地雷一样,后来下定决心拿出《大一轮》和课本,我课本从头翻到尾,把一看到觉得有点模糊有点混乱的那些概念、词汇、说法抄下来,翻《大一轮》或者问老师,解决掉。【强烈推荐问老师,真的,方便快捷,我都问上瘾了;政治全级第一就是问出来的~】

再说说政治刷题吧。如果你实在听不进去政治课,就做我以上说的几点笔记本部分(但是评讲一定要听,真的)。不用每天花很多时间,按照我前面说的计划安排--保证完成任务,弱化微观的时间限制;多和老师交流,我知道你们会觉得政治老师说话很废。。。但是不能比我的政治老师更废了,一开始我问他题目他说不过我就会来一句“这个要感觉啊……”“我感觉就是应该选D”…………但是从这些废话中我有不少的启发!!!因为政治真的要靠感觉!!!感觉怎么来?刷题和反省。
征服政治很需要耐心,进步不是立竿见影的。我高二的时候试过几乎把时间都花在政治上了,结果考了个67分,打击真的很大,出成绩的时候差点都哭了。后来为了征服大题,刷题不说,经常找老师面批大题,隔三差五就去和老师讨论政治大题到底怎么得分,可是同样卡在34-38的分数里(52分满分),欲哭无泪啊。反正高原期那是相当的漫长黑暗,但是我知道只要自己在不断调整、不断吸收经验,就一定会有效果的。终于就在高三的某一次大考里面,政治突破了80,;此后信心大增,不断进步,后期几次上90,还拿过全级第一。这就是我的政治之路。。。总之,想学好要靠两点:1勤奋必须的,想不刷题不背书就考好,只能看你有没有这个天分了2不断被打击之后还能百折不挠,并且要有自我觉察的能力,在失败中调整策略。
简单推荐一下教辅吧,以后可能做个集合测评。政治的话,我高一就是学校的练习册《创新设计》,感觉挺好的,排版好看,题目适宜;后来高二自己苦于政治进步艰难,买了本五三B版刷题,至今都没有刷完,但是这并不重要,至少五三答案成就了我的答案库,里面的高考题我也抽着做了不少,挺好的;后来学校一轮和二轮用的是《步步高大一轮》《步步高大二轮》,步步高大一轮真的是非常好的教辅,排版舒服,知识点总结的很好,知识框架也有,题目量适宜,我逆袭都靠它。后来二轮我因为时间原因壮士断腕没有怎么做《大二轮》,因为我觉得我的笔记错题和《大一轮》已经绰绰有余。
教辅不在多在利用,所以不要贪多。基础差的同学请先把学校发的搞定,除非学校发的十分烂。。。。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5:55:00 +0800 CST  
错误观点集合。以及经济易错点整理。哲学那块概念辨析是精华!!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03:00 +0800 CST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05:00 +0800 CST  
政治已经更完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关于政治的问题呢?没有我就准备历史了。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08:00 +0800 CST  
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忘记说了,【我的文综笔记的活页纸都是空白无线条的!!!!!!!!!!!我觉得特别方便】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34:00 +0800 CST  
【【历史】】
历史仍然是按照“背--做题技巧--笔记本错题本做法--刷题以及教辅推荐”来讲哈。
我个人认为历史是不用背的,唯一需要死记硬背的就是时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其他全靠理解。
历史我也不是直接拿着课本背的,感觉课本很没有条理(我用的是岳麓书社那个版本的),乱七八糟的,所以我自己做浓缩的笔记。
首先课本的目录标题是要背的!!!!!一定要哦!!然后为了条理化,我自己整理了一下课本的【大板块】,主要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整理的。等下上图。
历史不用像政治那样事无巨细地背,主要是抓住主干知识,因为现在选择题几乎都是材料题,不会有那种很直接的考年份什么的弱智题,有也是送分的;而大题的答案几乎全国都是【主干知识】,例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这种词条,不会有一大段的课本里面的知识的默写,所以放心好了。
怎么浓缩起来背?(不推荐高一做)首先你需要一个草稿本(草稿本这种东西在我的帖子里出勤率很高啊),一个铅笔,课本;首先是你对课本要有基本的了解,(每一课大概讲什么至少要知道)然后翻开一课,【边阅读边用铅笔在草稿本上记录下关键词条】,什么叫关键词条?甄选标准是:
1、简介明了,分量重。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为例,我草稿本上的东西有“种植经济”“刀耕火种”“铁器牛耕”“水利”“小农经济”“脆弱性”“落后性”“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古代手工业发达”“坊市制”“重农抑商”“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名词、关键的形容词。
2、把课本扔掉你能够凭借这些词条勾画出大概的逻辑关系,就是哪个概念包含哪个,因果关系什么的。
总而言之,你第一步只需要【边阅读边用铅笔在草稿本上记录下关键词条】,像小学生抄写语文课本词组一样,一词空一格,一行一行地写,也不用管先后顺序,只管抄。
第二步就是【用铅笔在草稿词条上面添加逻辑关系】,就是通过连线啊、箭头啊、括号之类的勾勒出逻辑关系,只要看得懂就行。(不知道我的草稿本还在不在,如果在上传给你们看看,那字体啊~~我自己都不一定懂)
做完这两步估计你也累了,可以暂时放下,攒一段时间后做第三步,【把他们整整齐齐地整理到笔记本上面去】,可以用红笔标记重点,等下上图。
不用着急一次做完!!!!!这是不可能的!!!!慢慢来!!!做到这里其实你已经对这些知识很熟悉了,以后拿着笔记本记忆就行了,过一段时间再重新看看课本那些细小的知识。

这就是【浓缩】后的课本,大概每版块只有一版,有些一个单元只有一两页,不多的,你不要重新把课本抄一次啊!!!!!!!!!不要重新把课本抄一次啊!!!!!!!


【不用从头到尾按顺序,从哪开始都行,反正是草稿。】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39:00 +0800 CST  
板块重新整理。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47:00 +0800 CST  
浓缩笔记。古代中国基本在这,就这么多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51:00 +0800 CST  
太多了,我抽一些比较重要的放出来。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56:00 +0800 CST  







楼主 死去的故事  发布于 2015-07-20 16:58:00 +0800 CST  

楼主:死去的故事

字数:31911

发表时间:2015-07-04 01: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8 14:42:45 +0800 CST

评论数:37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