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内心,培养自信 ,戏说金庸心理学

第三章、世人皆有私,何须苛责之(上)
首先强调一点,任何规律和理论的研究都要考虑概率问题。所以,本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现象,至少也有60%-95%以上的发生率。但不会是100%,任何事都有极好或极坏、极左或极右的特例,请不要钻牛角尖。
当然,涉及重大问题就不拘泥于这个概率了,比如,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或精神健全的事,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也得研究。
这一章将要试图剖析人类某些心理活动的深层动机,会有一些冰冷的缺乏“温情”的观点。如果有对某些情感(亲情、爱情、友情等)特别珍视和依赖,视为神圣,完全不容探讨的朋友,请您略过这一节,免得引发心情压抑。
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冷静的来解剖所有人的思想呢?
因为,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就像建造一座堡垒。普通心理素质的人,本有的三观像是一栋楼房,由很多零碎建材堆砌起来。这些材料是什么呢?父母、老师、媒体、亲朋有意无意中传达给你的理念,以及你经历过的事带来的感受等等。
这些思想片段日积月累后,随意堆砌起来的心理楼房,虽然在正常生活中也能遮风避寒,但面临变故时(如工作不顺,被他人鄙视、批评或打骂等),就会出现问题,在各种压力下,墙皮开裂,下水堵塞,因为布线不合理线路发热甚至短路等等(心情烦躁、脾气暴烈,易悲易怒、怨天尤人,缺乏自信、萎靡不振等),或大或小的毛病就出现了。
如果挫折再大些,达到地震级别的(比如失恋、配偶出轨,亲朋背叛、至亲意外重伤、死亡,自己重伤、残病等),这房子就可能会墙体开裂、楼体倾斜,变成危房了(终身痛苦、自残、抑郁症、精神病等),甚至是直接倒塌(杀人或自杀)。
那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出现,我们未雨绸缪,主动推倒楼房(反思一切固有观念的合理性),将所有材料筛选、摈弃后,按最大利用率、最大合理化、安全化的布局,重新设计图纸,深挖地基(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心,掌控自心),建造成防火、防水、防地震、防核弹、防生化并自带生态循环系统,必要时可以完全自给自足,(不怕任何挫折,不怕任何原因失去任何人)。即便大型陨石正面冲击,也能完好无损的最强堡垒(达到心理巅峰,不怕失去一切,甚至可以笑对生死)。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0 20:37:00 +0800 CST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透彻的了解人心的一切变化,如同医生为了治病,就得研究明白人体结构,就必须得解剖一样,为了了解人性,就必须解析人性,这同医学一样是严肃的科学研究。
而既然是研究学问、追寻真理,那就绝不能感情用事,一旦感情用事,就夹杂了自己的好恶,无法客观,得到的结果就一定是扭曲的。我们不但要审视他人,更要审视自己,直面一切人性弱点和丑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善,弥补自己所有的破绽。
所以,在研究人性的时候,不但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也是我们要极度冷静并绝对理智的观察与剖析地小白鼠。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0 20:39:00 +0800 CST  
观察别人容易做到,反思自己就有些难度,那应该怎样做呢?
这里就得借用弗洛伊德的一个概念,本我、自我和超我。
这三个“我”都是产生于我们的自心,把它们分开,是为了能让我们做到以局外人的超脱去返照内心,找出自己的弱点并改正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
本我:大致可以理解为人的动物性本能。就是各种“原始”欲望,没有法律、道德的约束。诸如有好东西就想占有,占有不了就想破环,谁得罪“我”了就想打骂甚至杀死对方等等。
自我: 大致可以理解为后天理智。懂得衡量利弊,它也是什么好的事物都想得到,但是会量力而行,并考虑长远得失。知道有些事,虽然很想,但是不能做,做了后果太严重。或者某件事,必须这样做,不做后果太严重。自我约束本我,不许它出轨闹事。
自我有时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因为本我欲望的干扰;二是因为对外界信息掌握不足;三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了解不够。
超我:大致可以理解为信仰、良知、恻隐之心、同情心、道德感。具有孤独、博爱、追求自我完善的特征。比如看到别人有困难就想帮助,帮助不了就心中内疚或同情。对本我的一些自私想法会谴责或厌恶。简单说就是超我希望自己更善良。自我觉得坏事不能做是怕受到外界惩罚,超我觉得不能做坏事是出于自律、自觉以及自我道德完善。
这三种“我”互相牵制,相互影响,不停的博弈,如果得到了平衡,人的心理就健康、自信而平静。如果找不到平衡,那就不停的纠结、焦虑和痛苦。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0 20:41:00 +0800 CST  
《笑傲江湖》中有一段,令狐冲护送恒山弟子途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很好的体现这三种“我”的斗争。
原文:令狐冲命舟子将船靠近岸旁航行,……这一日……傍晚停泊在小镇鸡鸣渡旁。他又上岸去,在一家冷酒铺中喝了几碗酒,忽想:“小师妹的伤不知好了没有?仪真、仪灵两位师姊送去恒山灵药,想来必可治好她剑伤。林师弟的伤势又不知如何?倘若林师弟竟致伤重不治,她又怎样?”想到这里,心下不禁一惊:“令狐冲啊令狐冲,你真是个卑鄙小人!你虽盼小师妹早日痊愈,内心却又似在盼望林师弟伤重而死?难道林师弟死了,小师妹便会嫁你不成?”
“倘若林师弟竟致伤重不治,她又怎样?”就是本我的真实欲望,期盼情敌或其他妨碍自己的人倒霉或死亡,很多人一生中至少有一个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难道林师弟死了,小师妹便会嫁你不成?”这是自我的理智分析,知道即使对方死去,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令狐冲啊令狐冲,你真是个卑鄙小人!”这是超我的自律自省。
《鹿鼎记》中,韦小宝见了阿珂美貌就想占有,是本我。
康熙要炮轰天地会,韦小宝不愿意杀多隆,但因为陈近南等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比多隆重要,为了救他们的性命不得不杀,是自我。
韦小宝一定要救陈近南的动机,是不能辜负义气,是超我。
韦小宝觉得出卖朋友是卑劣至极的事,如果做了,那就无法面对自己,后半生都会痛苦,这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道德感。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0 20:43:00 +0800 CST  
完全按照本我做事会一时很爽,见到美女就强暴,见到财物就抢劫,被谁瞪一眼就杀人,开车碰到挡路的就撞死,甚至什么都不为,只为了开心刺激就杀人防火。但后果极其严重。
按照自我做事会比较安全,趋利避害,虽然也为自己争取各种利益,但会局限在合理合法范围内。
按照超我做事,心理会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快乐,即便为了帮助别人,自己受了一些利益损失,也觉得很值得,很开心。最关键的是,获得道德层面的升华和极好的自我评价。
当然,要求自己提升超我没问题,但如果过分了,强迫他人必须按照你的标准行事,即便你的要求是善良的,那也很容易造成恶果。
比如郭靖在大胜关,为了阻止杨过违反当时公认的道德,不得娶师为妻,甚至动念要一掌拍死杨过,原文:“郭靖举起手掌,凄然道:“过儿,我心里好疼,你明白么?我宁可你死了,也不愿你做坏事,你明白么?”说到后来,语音中已含哽咽。”这就是他的超我过分放射了,道德主要是约束自己,对他人可以劝解、感化,不能压制。只有在对方违法、伤害他人安全时,才可以动用强制手段。
我们的目标就是用超我和自我不停的观察本我的异动,只要它有失控的迹象,就第一时间压制下去。
自我的理智性用来压制,然后用超我的自省来化解,双管齐下。
对本我的欲望只靠压制是不行的,那样的话,反弹起来是很可怕的。有些极内向老实的人,突然杀人、强奸等就是只靠压抑,却不能化解的结果。
所以提升道德感,强大超我就十分重要,它可以告诉我们,我不去伤害人,不只是自我所顾虑的怕惩罚和报复,而是出于恻隐和同情之心,不忍伤害他人。
这种心态下,淡化自己的动物性欲望,才不会出现剧烈反弹。因为你会认为这种控制是理所应当的,会从中得到自信和快乐,得到较高的自我评价和成就感,而不是觉得被束缚了。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0 21:10:00 +0800 CST  
超我在自我的辅助下,永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和高度来观察本我,就不容易被欲望和情绪蒙蔽,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决定。
好比说,人生就像一个露天迷宫,在里边走的人,会被高墙挡住视线,会被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岔路口误导,而从上空俯视的人(超我)就可以轻松指导他(自我加本我)走出去。一个人会被迷宫困扰,找不到正确的路,是因为站的不够高,被高墙、岔路口(欲望和情绪)蒙住了眼睛。
说了这么多,相信这个本我、自我和超我大家都能理解清楚了。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0 21:11:00 +0800 CST  
第四章、世人皆有私,何须苛责之(下)
整个看破篇的内容都是试图纠正一些大家心中的固有观念,最起码是希望大家能反思一下。所以很多内容会比较非主流,请大家看之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觉得都是阴暗面,我们的宗旨是先苦后甜,吃完黄莲,再吃蜂蜜更香甜。后面自然会发掘人性中的光明点,我保证,本文越往后正能量越多。
那么下面说一下为什么我们要看明白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的私心。为了看破人生真相,这是必经的一环。
其作用大致有五点:
一、这样才能看淡某些事,明白有些情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那么必不可少,一旦失去时容易放下。
二、提高心理阈值,对其他任何人因私利,出卖或背叛我们所带来的挫折,承受力会增强。
三、人人都有私心,也就是我们自己也有私心,大家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没有真正无辜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容易做到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减少怨怼和不甘。
四、在人人有私的前提下,有人肯付出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那是多么难得的奇迹啊!我们要加倍的感恩和回报。这样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感。
五、知道自己也有私心,才可以时时反省,而不是处处苛责别人和社会对你不够友善和照顾。
人类这个物种很奇特,明明连太阳系都没出去过,却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对任何事物都以自己为中心的角度去评价。
人,生不过百年,千百种疾病无法治愈。同一时间只能专注思考一件事的大脑,记忆力都无法保证准确性;连自己的思维都无法控制,悲伤或愤怒时就被情绪牵着走,不能立即停止;无论男女,性欲来临时,智商立即直线下降。
静态图片切换速度超过每秒24帧就以为是动态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动物比起来更是输的一塌糊涂;拖着沉重累赘的身体,得靠每天吃饭这种笨拙低效率的方式补充能量,维持生命,3天不喝水就死亡;就奔跑速度来说,猎豹110公里/小时,狗64公里/小时,人只有36公里/小时;眼、耳、鼻、口、生殖器、肛门每天都分泌秽物,肚子里的内容物更是肮脏,所谓“九孔流秽,是为行厕。”整个一个能走路的移动厕所,一天不清洁那味道自己都厌恶。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17:00 +0800 CST  
就是能思考的这颗心值得自豪,可是大多数人用它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为了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终日奔波劳碌,庸庸碌碌;为了财色名利,蝇营狗苟,阿谀谄媚,舔疮吮痔;更有甚者,一旦手握权力,残民以逞,贪婪横暴,甚至发动战争,屠杀同类,不以为耻,反以为是千秋功业,赫赫威名。这些人,不过三万余天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为谁辛苦为谁忙,两眼一闭,他带得走什么。
《射雕英雄传》结尾处,郭靖对成吉思汗说道:“……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语。”
地球上从来没有一个物种像人类一样,用各种主义、理论做引导,各种先进武器做手段,千百种酷刑,变着花样的残杀同类。
为了自身享受,肆无忌惮的破坏环境,虐杀动物。引发天灾后,又痛哭哀嚎、感伤亲人之死,可有半点想到动物被杀、被吃之残酷。人的命是命,动物的命就不是命!人会疼,它就不会疼?
两者一般骨肉一般皮,被杀之前都是一样的恐惧流泪,只因它智商不如你,手里没有刀枪,你就可以食其肉、寝其皮,弱肉强食是吧。那么有一天你面对强者的时候,对方手握刀枪,觉得你智商低下,武力为零时,按照你的理论是不是也可以杀了你食用呢,黄巢就干过这事。如果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那么为何其他生命流血哀嚎时,无动于衷,甚至将对方的尸体吃的津津有味,自己稍微有点疾病、外伤就各种悲痛难忍呢,不明白万事有因必有果吗?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18:00 +0800 CST  
依靠自己的头脑发展出一些科技,还有很大一部分被用在了发展杀人武器上,对人类自身能力的开发几乎为零,对宇宙虽有些认识和猜测,可也还离着最终真理有几乎无穷远的距离。
按照科学研究所言,宇宙至今100多亿年,地球历史几十亿年。而科学不过几百年,有些人就敢于宣称科学是唯一真理,企图独霸天下人的思想和对世界的认知,居然形成了“科学宗教。”无数人言必称科学,凡是不符合他们观念的就一律否认、排斥。
我在十几岁时,有一天给花盆里浇水,发现里面有很多小虫。当时,突发奇想,假如某只小虫有智慧,能记载我每3天浇一次水的规律,它会不会就成了虫子里的科学家,对同类说,每隔3天就有一次大洪水,但这洪水是无害的,我们不是因此而死亡。假如每只虫子的寿命只有15天,而我坚持3天一次浇水长达半年,那他们代代相传下去并多次验证的3天一次洪水,岂不就成了他们的终极真理。可假如突然某一天,我脑子一抽,倒了一壶开水进去,它们如果有幸存的科学家,会做何感想呢。
多年后,我无意看到两个假说,才发现有些问题,总有人能想到一起去。
这两个假说,是迷信科学者无法破解的质疑。
“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 “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一个农场里有一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所以,凡是以科学为名,简单否定其他理论的人,很类似虫子、火鸡里面的“科学家”,实在是有些可笑。
科学当然有用,但它是人类的工具,不应该反过来制约人的头脑。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18:00 +0800 CST  
曾有一位“科学教”的狂信徒和我聊天,聊到了六道轮回,他自然言称这都是无聊的迷信。我告诉他,就按照你能理解的框架范围内来说,六道轮回也是真实存在的,就在人间,就在人心。
他茫然不解。我告诉他,就高层来讲,各国领袖,生活奢华,权动天下,一念可决定百姓生活方向;就中层来说,有些人,生在富贵、诗书之家,一生衣食无忧,性格恬淡从容,欲望淡薄,乐于助人,智商情商皆高,容貌俊美,身体健康,格局顶尖,这不就是天道中人的特征吗。
大多数人,苦乐参半,衣食经过劳碌,也算无忧,这就是人道。
高层中的独裁者、黑帮大佬等,以杀人为乐,一言不合就刀枪相见;百姓中,一点小小争执,就杀人夺命,这不就是凶猛好斗的阿修罗。
有些人,一生无知,从无对生命的反思,只知道吃饱穿暖,繁衍后代,等待死亡,简直就是人形牛、双脚马。这不就是愚痴的畜生道么。
一些非洲穷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要捡垃圾吃,这不就是饿鬼吗。人为了利益,在亲朋好友、同事之间,当面谈笑背后刀,栽赃陷害,阿谀谄媚等等;情人之间,亲密时如胶似漆,翻脸时,火烧刀捅、硫酸浇身。如此种种,当真是比恶鬼还恶。
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乱国家,人命贱如草,朝不保夕,随时横尸街头;医院中重症患者,开膛破肚,流血流脓,脑破肠断,辗转哀嚎,这不就是地狱道么。
而这一切行为、后果,都是人心决定的,所以说,六道就在人心。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19:00 +0800 CST  
以上都是宏观看待整个人类的私心,下面说说具体各人的私心。
人类做事千变万化,有时候看起来令人费解,但任何事物都必有本质性的规律可循。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一块石头,看上去没有半点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是基本粒子组成的。
那么人类做事的根本动机就是私心。私心再细分一下,就是物质利益,情感利益和道德感利益三种。接着再细分就是,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
抓住私心这个最本质的规律,再去分析所有人的的做事动机,就一目了然。
大致来说,一个人做事时候的抉择,不是为了名利,就是为了情感,如果这两种都不要,那就是为了得到道德满足感。
此处强调一点,私心不等于罪恶,在入世的层面来看,这只是个中性词,不超出界限就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只有超出了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才是恶。
只有从出世的高度看来,私心才是必须彻底去掉的。
亲戚之间的嫉妒、背后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朋友、同事之间的种种利益纠葛。这些自私太明显,就不用赘述了。
就重点说说被无数人歌颂的爱情和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吧。
引用:“爱,依所爱的对象,可分为对自己的「自体爱」,以及对自身之外的「境界爱」。其中,「自体爱」是由「自我感」的我见、我执所推动,而「境界爱」则是「自我感」所延伸的「我所」类。一般所说的爱,都属于「境界爱」的「我所爱」,相对于「自体爱」的深潜难察,这是比较粗显易觉的。
不论是对「自体」的「我爱」,亦或对「境界」的「我所爱」,两者都与「自我」紧密关连着,不离「主宰」、「控制」的特性,所以,一旦所爱的对象发生变化,痛苦就跟着来了。”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20:00 +0800 CST  
这段话可能有点难理解,那就再说的浅显一些。
对于99%的人来说:
1、人首先是最爱自己的,没有“我”就不可能有“我”所爱之人、所爱之物。
2、一切爱别人的行为都是建立在能令自己舒爽的前提下。
3、凡是对外付出了爱,就有占有的心理,求回报的心理,一旦发现不能控制,或没有回报,就会痛苦甚至仇恨,最轻程度的也会感到委屈。也就是没有无条件的爱,全都有私心在内。
爱情中的独占欲就不用说的太多了,你只要见过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一旦发生矛盾时,那平日里温柔美貌的女子,狰狞了面孔,撕裂了声音,披头散发,狂吼乱叫,恶毒诅咒,打人毁物,要死要活;平日里体贴入微的男人,挥舞拳脚,暴打女人,甚至直接杀害女方。
如此种种,请问这种爱也可以叫爱吗?无论男女,个个都是李莫愁,其逻辑就是,我爱你你就得爱我,不然我就不让你好过。就算没胆子报复对方,也在暗地里,独自悲伤,怨天尤人,说好的风度呢,人的独立性呢,总是藤缠树一般活着,对得起自己的人格吗?
俗话说,愿赌服输。一个人成年了,情欲心发作了,需要找人慰藉,为了把自己和动物交配区别开,发明一个词,叫爱情。然后就在茫茫人海中找那个自己中意的交配对象,还得和其他人争,和交配对象的心理变化争,和自己的心理变化争,说到底就是上了人生的大赌桌,就是为了给自己抢利益。只不过抢的不是钱是情感而已,一点都不比争名夺利的人高大上,千万别美化了自己,你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更爱你的手段,不过是筹码而已。只要上了赌桌,就没有无辜的人。
那么谁告诉你赌博可以包赢的?赢了就喜笑颜开的往兜里装钱,输了就哭天抢地,你自己觉得说得过去吗?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21:00 +0800 CST  
看到这,可能有些自命情圣的人会反驳说,我对爱人就不占有,不希求,只是盼着他/她好,哪怕他/她和别人结婚了,我也终身不婚,就这么默默的爱着对方,这够得上真爱吧?没有私心吧?
表面看是这样的,但深挖内心的话,私心就在那明晃晃的放着呢。你没得到他/她的人,也没得到他/她的心。但你得到了巨大的道德满足感,极高的自我评价,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人前人后,坚定不疑的告诉自己,“我”是个完美爱人,痴心无悔,不求回报。包括独处时那种既甜蜜又酸楚的情感体验等等,如此种种,可使你获得很强的自信,自认精神上高洁雅致。这就是你的回报,使你坚持的动力。如此,你还能说自己没有私心吗?
子女对父母,那就自私的很明显了,很少能见到子女对父母的爱能超过他们对自己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索取的多,回报的少。至少多数家庭是这样的。
父母对子女,那些种种拿孩子撒气,逼孩子用事业、婚姻给自己争面子的父母就是很明显的私心了,即便是总是对人倾诉自己对孩子付出不求回报的父母,那种委屈也是私心的体现,若无私,何须委屈。特蕾莎修女对陌生人付出那么多,白芳礼捐助陌生的学生,没见他们委屈抱怨啊,怎么对自己亲生孩子还要委屈呢。若委屈自己一无所得又怎么会坚持,得到了什么?和前面说的痴情人一样,得到了天伦之乐、道德满足感和自我正面评价啊。
当然,虽然有些瑕疵,但无论怎样说,和其他任何人际关系比起来,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深厚,最伟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感情都有瑕疵,不能奢求完美。毕竟当我们病卧在床时,在社会上遇到风浪时,还是父母不离不弃的支持我们的可能性最大。
这两种情,看似无私,其实处处有“我”,只是将“我”看的越淡,越是忘我,这情就越难得,越感人。忘我的人得到的情感体验看似痛苦、吃亏,实则是痛并快乐着,就是这种快乐支撑他们坚持下来。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1:24:00 +0800 CST  
说到越忘我越感人,又会引发另一个问题,这感人,感动的就是我们自己,为什么别人一忘我,我们就感动?因为别人越是忘我,对我们就越好,我们得利就越多。
我们每个人有意无意传达出的观点和理论,都在表达着我们的自私。
开汽车的指责骑电动车的四处乱窜,骑电动车的指责开汽车的占用非机动车道,到处违章停车,走路的指责电动车和汽车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有一定知识和文化的人,大都会宣扬做人应该温文而雅,即便发生矛盾,也不失风度。这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脑子够用,只要不动手,基本什么场合,他们都能应付得下来,不会受太大损失,所以他们不喜欢粗鲁的人。因为在粗鲁的人面前,他们没有安全感,人家不和他玩儿脑子,直接一拳就打过去了。
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大都会鄙视文人,觉得他们虚伪,矫情,娘里娘气,没有男子汉气概,主张能动手就不吵吵,那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明白,自己就不是有智商的人,玩脑子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所以就主张武力解决问题。
权贵阶层中也有为底层民众争取权益的人,那是他们明白,如果底层的人吃亏太多就会产生戾气,报复社会,甚至是武力夺权,他们会没有安全感。穷人仇富,那是因为富人占用了过多的社会资源,使他得到的很少,并不是真的为了正义,等到他得到了钱和权,他可能比任何人都嚣张跋扈。
农村人说城里人虚伪,冷漠,自己却在农作物上喷洒剧毒农药。城里人说农村人没有修养,自己背地里却男盗女娼。
农村人自己的房子被强拆时哭天抢地,而很多地方的拆迁现场动手打人的就是农民工。城里人发现吃到了有毒食品就义愤填膺,却以超过农村十倍、百倍的速度制造污染,破坏环境,毒害所有人的健康。
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只要有机会争名夺利,都是一样的如同饿狗扑食,只不过城里人抢的可能是十万、百万、千万金钱或官位,农村人抢的是公路上翻车后洒在地上的几箱橘子而已,其贪欲占有的本质是一样的。
男人希望女人忠贞贤淑,温柔美貌,女人希望男人体贴浪漫,帅气多金。
父母希望子女孝顺懂事,子女希望父母慈爱宽厚。反正就是希望他人能给自己更多的舒服感受。
所以,任何人的言行,无论多么匪夷所思,背后也隐藏着曲折隐蔽的利己之处。
总之就是一句话,凡是直接或间接使“我”不快、威胁到“我”的就是恶,凡是直接或间接使“我”快乐并利益于“我”的就是善,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类认识世界的标准。
真的很想问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全世界都要围着你打转,凭什么所有人都要呵护你,你为他人、为世界做过什么?对其他生命的苦难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一旦自己失去点什么,诸如健康、亲人之类的,就痛入骨髓。只想收获不想付出,对不起,天下没有这样的因果规律。
说了这么多的人性中的自私和阴暗,其实不到千分之一。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2:55:00 +0800 CST  
我们说这些的目的不是只为了黑化这个世界,人生很苦也很短,人性很脆弱,包括我们自己,认清这种种不如意后,知道我们自己有这么深的私心后,就要时刻反省、修正自己,试图做到超然洒脱,不被一切爱恨羁绊,宽容、悲悯一切人,争取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正确的对待亲情、爱情,付出不求回报,亲密而不依赖,不要求我对你好,你就必须对我好,你若对我已经无情,那我绝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更不是某位亲人、爱人离世就悲痛欲绝,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患上抑郁症或自杀。那样做除了宣泄情绪和满足自己的道德感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这世间万物和一切人际关系,都是缘起则聚,缘尽则散。当缘分尽了,就应坦然接受。所以,庄子丧妻可以鼓盆而歌,如果看不透自己和他人的生死以及离别。那么心中就必定还有忧虑、恐惧,怎么可能最终做到完全掌控内心呢。就好像张无忌学太极剑法,有一招忘不掉,都会剑意不纯。
我们可以爱,但要洒脱的爱,智慧的爱,如果爱的疲惫不堪,忧虑不已,那这种爱的方式就要改变了,或者斩断放下了。
其实极为珍贵的爱,虽然很少,但还是有的。比如:爱人或父母子女重病、瘫痪,另一方不离不弃,照顾终身;父母给子女捐肾的,子女给父母捐肾的,夫妻之间捐肾的;如白芳礼一般,不顾老弱之躯,用尽了全力去捐助贫困学生的大爱;危险来临时,舍弃自己生命救亲人、甚至是陌生人的等等,无法一一例举,总之就是人性虽然有很多卑微、险恶,但也有很多伟大到令人闻之动容,热血沸腾,泪流满面的近乎神性的光辉壮举。也许生活中他们很平凡,但做出牺牲那一刻,他们就是圣贤。
即便他们有些人得到了道德感,但那是应该的,在所难免的,凭什么要求必须要一无所得呢。在入世的角度来说,这种奉献和牺牲,已经是人类顶尖的境界了。更何况,有些人,在救助人的时候,真的是以“无心”的境界去行善的,他只是本能觉得应该这样做。并没有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非常的了不起,非常值得尊重。
当然,这也不是最高境界,因为这种种爱与奉献,自然是温暖人心,但并不能根除所有的苦。即便是最最完美的恩爱,也面对着无常的威胁。人心的善变,吉凶祸福的难料,生命的短暂脆弱,随时都可能使我们失去最珍爱的人。
所以,真正治本之道,还是需要朝着“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的境界去努力,否则,得到的情感越甜美,失去时就越痛苦,越难以承受。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13 12:56:00 +0800 CST  
第五章、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一个普通人要想达到宠辱不惊、从容自在的层次,那非得有大决心、大勇气去否定过去的自己不可。
那怎么重新审视自我呢,下面将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论证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重要到如果你能把这个观点真的理解透彻,并真正做到,那你一生都不会再有一丝一毫的任何形式的负面情绪。
这个观点就是“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人的忧虑和恐惧、痛苦和烦恼等一切负面情绪,都是因为过于重视某些人、事、物的得失而引发的。这个结论是无法被推翻的。
《飞狐外传》:“胡斐弹刀清啸,心中感慨,……他取出金创药为圆性敷上伤口,给她包扎好,说道:“从今以后,你跟着我再也不离开了!”
圆性含泪道:“胡大哥,不成的……我见到你是我命苦,不见你,我仍然命苦……”她跪倒在地,双手合十,轻念佛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念偈时泪如雨下,念毕,悄然上马,缓步西去。”
《神雕侠侣》:“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
这一日她到了河南,……这才上少林寺来。
正出神间,忽听……一人诵念佛经:“……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
郭襄低声道:我要问他,如何方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以上这两段引用,是把这个“爱”只局限在男女之爱,其实不只是这么狭隘的含义。可以将之理解为一切形式的欲望。
慕容复因为“爱”大燕皇帝这个位子,爱的发了疯,也是由爱生忧怖。
黄药师因为太“爱”九阴真经,累死了自己的爱妻。
张翠山因为太“爱”师兄弟义气,终于自刎而亡。
灭绝师太因为太“爱”除魔卫道,惨遭横死。
段正淳因为太“爱”各种类型的美女,同样横死。
太多太多,无法说的完。总之呢,凡是因为自己的抉择导致了恶劣后果的,其中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爱”某些事物了。也许是功名利禄,也许是一个概念,也许是俊男美女,大多数离不开酒色财气、名与利,少数是对某种理念的执着。
这个“爱”,其实称为“执着、贪爱”更易懂,无论对待什么,想要的念头或怕失去的念头过了分,就是执着、贪爱。
一旦产生贪爱就必定会有烦恼和痛苦。
得不到要痛苦,甚至近乎疯狂,(比如何红药、李莫愁,慕容复,欧阳锋等等。)
得到了以后再失去也会痛苦,(比如叶二娘丢了虚竹,杨过找不到小龙女,黄蓉丢了刚出生的郭襄等等。)
已经拥有了,担忧失去还是会痛苦,(比如钟万仇终日担心夫人甘宝宝再出轨,尹克西和潇湘子得到了九阳真经怕被对方偷走等等。)
贪爱越深,烦恼和痛苦就越重。我们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反思一下前半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是因此而生。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21 11:06:00 +0800 CST  
鉴于一般人习惯于把“爱”字理解为人之间的情感,那就先说说感情之“爱”。
前面说过,除了极少数极其幸运的父母与子女间、夫妻间会有那种特别忘我、特别默契并对等之爱,其余的感情无不充满瑕疵。华丽的锦袍下总是有些虱子,一团和气下掩盖着无数的隐忍和委屈。越是人数众多的大家庭越是如此,人终究是有私心的生物,只要是人数超过一个,就会有利益冲突的可能,何况是多人。
电影版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就说过一句经典台词,“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和动机,却很少真正站在对方或局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是在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让自己获得利益。
亲人之间也往往充斥着权衡利弊的算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观察一下,有多少家庭争吵时,无论是父母子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当观点无法调合时,只要一方能拿出足够的钱或价值不菲之物来弥补,便可平息纷争,对方怨气立消,甚至马上喜笑颜开。
在大部分家庭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冰冷的规律还是很起作用的。
一个原本在家庭中话语权不多的人,如果经济条件突然大幅增长,话语权基本会随之增长。其增长程度按与财力增长成正比。
一个原本收入占整个家庭收入绝大部分的人,如果突然间收入大幅减少,并长期无改善可能,那么话语权基本会随之下滑,下滑程度也于财力下滑成正比。
这两种情况,只有在双方都是特别通情达理、心胸开阔,并且感情极深,心灵有很高契合度的家人之间才能避免出现。但很可惜,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家庭很少见,即便其中一人达到了,却不等于大家都能做到。
人之间的爱,大多需要经营和妥协,什么是经营呢?就是为了维护和谐的关系,说话做事要在脑子里转几圈。有些话明明想说却不能说,即便要说也得绕几道弯,否则家人会不开心,即便这句话完全合情合理。
有些事明明想做,却不能做,因为家人会不开心,即便这件事完全合情合理。或者反过来,不想说的话,被逼也得说,不想做的事,被逼也得做。
只不过,一个念头或明或暗的永久盘桓在脑海里,让几乎所有人都得习惯这种情况。那就是“平日里家人对我那么好,我如果不能容让妥协,岂不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再者说,如果我对家人不好,以后我有困难、伤病等意外时谁来帮助我呢。”
这些想法对不对呢?当然对,知恩不报枉为人。对外人我们尚且要宽容谦和、彬彬有礼。何况对家人呢。只不过这里面终究是有了些许的隔阂,不是真正的心意相通。那自然也就没有真正的放松。
真正理想的亲情和爱情,除了不离不弃之外,起码还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心灵上的高度默契,不拘世俗礼节,坦诚相对不虚饰。
郭靖与子女的关系就是反面典型,几乎没有有效沟通。要不是仗着郭襄格局极好,心胸极广,只怕又被教育成一个郭芙般的极品。
提到成功的案例,那得说《笑傲江湖》中的不戒和尚和女儿仪琳,每次看到他们父女沟通,都觉得心头温暖。

“仪琳啐道:“爹爹,你一张嘴便是没遮拦,年纪这样大了,说话却还是像孩子一般。”……仪琳急叫:“爹爹,快放令狐师兄下来,你不放,我可要生气啦。”……不戒奇道:“咦!为什么胡说?你日思夜想地记挂着他,难道不是想嫁给他做老婆?就算嫁不成,难道不想跟他生个美貌的小尼姑?”仪琳啐道:“老没正经,谁又……谁又……”
……不戒道:“是啊。我女儿是恒山派,我是她老子,自然也是恒山派。他奶奶的,我听到人家笑话你,说你一个大男人,却来做一群尼姑和女娘们的掌门人。他奶奶的,他们可不知你多情多义,别有居心……”他眉花眼笑,显得十分欢喜,向女儿瞧了一眼,又道:“老子一拳就打落他满口牙齿,喝道:‘你这小子懂个屁!恒山派怎么全是尼姑和女娘们?老子就是恒山派的,老子虽剃了光头,你瞧老子是尼姑吗?老子解开裤子给你瞧瞧!’我伸手便解裤子,这小子吓得掉头就跑,哈哈,哈哈!”令狐冲和仪琳也都大笑。仪琳笑道:“爹爹,你做事就这么粗鲁,也不怕人笑话!”
笑傲江湖中颇有几位不拘世俗礼法的“真人”,这不戒和尚就是一位,你看他从没有因为自己是父亲、是长辈,就对女儿摆架子、耍威风。仪琳可以和他开玩笑,说心里话,责备父亲的失礼言行。她和父亲在一起一定是非常的放松和快乐。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21 11:09:00 +0800 CST  
反过来看看中国的部分家长,对面子十分的偏执。子女如果对其稍有指摘,便会怒发冲冠,认为子女忤逆不孝,触怒了他/她的权威。而且越是在社会上事业无成的人,这个缺点越严重,外边找不到自尊了,只好回家压迫更弱者,以获得尊严感。还有一些事业成功者,搞不清外边和家中的角色差异,回家也把自己当作领导,动不动就官威发作。
而部分子女就更不用说了,将父母的付出视作天经地义,毫无感恩之心,啃老啃得理直气壮,还要嫌弃父母没见识、没修养,给他/她丢脸,或者嫌弃父母不是高官、富翁,不能给他/她混吃等死的生活,对父母恶言恶语,毫不尊重,自私的粗暴野蛮,连一点点面子上遮掩伪善都没有,当真是厚颜无耻。
唐时有一位庞蕴居士,人称“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他有个女儿灵照,这父女二人之间,那才是家庭关系的典范。
庞蕴父女四处游历时却是靠卖一种叫洒篱的东西为生。有一次卖货时路过一座拱桥,庞蕴不小心,吃了一跤,扑倒在地。女儿灵照见父亲跌倒,便也伏身倒在父亲身旁。父亲问女儿:“你这是干什么?”
“见老父跌倒,我来扶你!”女儿说。倒地是与站立相对的,我也来倒地,差别不就取消了吗?这也是相扶。庞蕴闻言哈哈大笑。
灵照真是灵照!庞蕴真是庞蕴!这二人的心胸智慧真是绝顶。
有一则新闻,女儿建议家里吃饭时,大家用公筷夹菜,她父亲就觉得失了面子,大发雷霆,实在是有些心胸狭窄。女儿直接了当是有不妥,执着于公筷也未见得就理直气壮,但毕竟有个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错误,何苦生气,说到底,只是为了权威、面子。若是换了通透豁达之人,完全可以一笑而过,开个玩笑,调侃一下女儿细菌学至上的卫生观念,这事就过去了。如果自己有传染病,那更不用人说,就应该主动要求分餐。
一部分国人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创造就意图占有,成功就必须自居,由此造成的心理缠缚多不胜数。
生了孩子就是“我”的,我有权支配和控制。孩子必须对我毕恭毕敬,否则就是忤逆不孝,狭隘的令人叹息,如果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不好吗?孩子的人生路你可以引导,但别束缚可以吗。不然,就算你把他/她,捏成了你喜欢的那种泥人,那他/她的一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与人形马牛还有多大的区别。
爱一个异性,对方就是“我”的,就想要支配、控制对方,不如意就要痛苦、吵闹甚至凶杀,全无风度可言。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成年人,首先就要有基本的谋生能力,离开任何人都能生存,更要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失去任何人都可以快乐的生活。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任何角度说,都不会因为你付出了“爱”就有资格去捆绑对方。最主要的是,这种捆绑,也绑住了你自己的心灵,使其不得自由。
这种心态甚至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最简单的,比如某单位,某人来得早,拖了拖地,别人来了,把地上踩脏了,此人都会生气,觉得劳动成果没被尊重,他忘记了,这地不是他的,就算是家里的地也不是他的,擦地只是为了做自己的本分,不是说这地你擦了,就是你的东西了。
谁爱踩谁踩,擦过了就不放在心上,这才是无牵无挂的正确心态。在家搞卫生也是如此,不要什么事物,你付出了一些、参与了一些,就因此生起了牵挂之心。要过不留痕才能长保心头平静啊。
否则与上面所说的那种对孩子的“爱”,对异性的“爱”,对父权、面子的“爱”一样,都是引起自己烦恼忧虑的根源。
其实绝大部分人的“爱”,就是占有欲而已,即便有先行付出的,也只是为了用自己的“爱”去换回对方的“爱”,除了极少数父母对子女可以做到基本无私之外,几乎全部如此。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21 11:12:00 +0800 CST  
我曾和一位好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我俩都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他对我的观点十分反对,激动的说道:“我对我孩子,就一点不求回报,有什么好的我都想到他,为了他的安全我可以付出生命!”我点头道:“不错,我对我的孩子也能做到这一点,但这不能证明我们没有得到回报。”他说道:“什么回报?我吃苦受累全是为了他,老了也不指望他照顾,我哪有回报!”
我看他如此激动,就岔开话题,聊一些养育孩子的辛苦等等。等他情绪平息些,我故意诱导他:“你说咱们这么为了孩子拼搏,值得吗?有时候想想挺没劲的。”他又激动了:“怎么不值得,不管多累,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扑到我怀里,搂着我的脖子叫爸爸,我就觉得特别的开心。”我一拍桌子,大声道:“你不是说没回报吗?你这份开心不是回报是什么!”他哑口无言。
当然,我们是极好的朋友,说话也不需要掩饰、客气什么的,如果和别人,我是万万不会这样争论的。
任何一个理论,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讲这个,是要做父母的明白,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伟大,不要儿女稍有不如你的意,你就伤心哀怨、愤怒不已,损伤了心灵的平静很不值得,儿女与你都是独立的生命,谁也没有非得缠缚谁一辈子的必要,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琐事由他去。你的付出是很大,但也有了回报,天伦之乐嘛,虽然这回报和你的付出比起来很小,但毕竟是有的。
这个理论并不是给那些自私的儿女一个不孝父母的口实,还是那句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伟大,最深沉,最无私,最真诚的,如果不知回报,那可真是禽兽不如,更何况,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呢。
当然,孝不能愚孝,不能说,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
不敢思考和面对父母、亲人缺点的人是心智不成熟,一生无法摆脱对家长权威的畏惧和情感的依赖。
而利用父母、亲人的缺点为自己对家人的凉薄、恶劣做开脱就是人品有问题。
最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反思父母、亲人的缺点是否传染给自己,如果自己受了恶劣影响就尽力改过,并尽力感化家人改正缺点。并且一定要放下童年时父母带来的一切心灵伤害,否则,对自己的自信和心理强大是致命的弱点。
越精致的东西越复杂,越需要精心维护、保养,亲情、爱情都是这种奢侈品。一个不慎就碰出一道裂痕,然后再付出情感或物质去粘合,大部分家庭就是这样维持了一生。
亲情、爱情中觉得受伤,就是因为自认为付出了没有得到同等回报,如果开始就明白,爱一个人,是你愿意为他/她付出,而不是求对方必须回报你,这种心态下,根本就不会受伤,导致失望、怨怼,甚至是绝望。
如果你说,我偏不!我又不是傻子,干嘛付出不求回报。我付出了就一定要回报。可以啊,那就是摆明车马的做买卖,你眼光不好进错了货,选错了销售方式,选错了合作伙伴,赔光了老本,别哭就行,商场无情嘛,想赚钱就得做好了赔钱的准备,有什么可抱怨的。
为什么着重讲亲情、爱情呢,因为这两种情对人的理智蒙蔽最深,最不容易冷静看待,如果把这两种感情参透了,对其他朋友、同事等,就可以轻松的看破放下了。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21 11:28:00 +0800 CST  
常言道,利令智昏,其实情也一样令智昏,因为凡是令人心神愉悦的,或者即便心中悲苦但是自认为伟大、痴情的,这种种情感体验同样是“利”,一样可以令人失去理智,烦恼无限。
《侠客行》原文:石清和石破天也跟着进庙。石清素知妻子向来不信神佛,却见她走进佛殿,在一尊如来佛像之前不住磕头。他回头向石破天瞧了一眼,心中突然涌起感激之情:“这孩儿虽然不肖,胡作非为,其实我爱他胜过自己性命。若有人要伤害于他,我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周全。今日咱们父子团聚,老天菩萨,待我石清实是恩重。”双膝一曲,也磕下头去。
石破天站在一旁,只听得闵柔低声祝告:“如来佛保佑,佑护我儿疾病早愈。他小时无知,干下的罪孽,都由为娘的一身抵挡,一切责罚,都由为娘的来承受。千刀万剐,甘受不辞,只求我儿今后重新做人,一生无灾无难,平安喜乐。”
闵柔的祝祷声音极低,只口唇微动,但石破天内力既强,目明耳聪,自然而然的大胜常人,闵柔这些祝告之辞,每一个字都听入了耳里,胸中登时热血上涌,心想:“她若不是亲生我的妈妈,怎会对我如此好法?我一直不肯叫她‘妈妈’,当真是糊涂透顶。”激动之下,扑上前去搂住了她身子,叫道:“妈妈!妈妈!你真是我的妈妈。”
这父母子女的亲情感人吧,真挚无私吧。可是别忘了,这时石清夫妇可是以为石破天身上背着奸杀的罪孽呢,还有好友白万剑一家为此事差点闹得家破人亡。他夫妇二人就抱了和受害人一家拼命的念头,这种爱深思一下,令人恐惧。
他二人越是丰神俊朗、美貌温柔,越是显得自私到可怖,他们的儿子是宝贝,别人的女儿便是瓦砾。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只要是我家人犯的错,哪怕置人于死地,我也要无原则维护,对受害人的苦难视若无睹。对自己家人的“小爱”越深,这种无道德、无底线的维护就越可怕,完全就是对社会的祸害。
有人也许会说,我管那么多呢,反正我家人好就行。那么有朝一日,别人因为爱他的家人,对你和你的家人实行侵害或杀害时,你又做何感想。
如果人人都这样,家家都这样,世上就没有公理正义可言。
小结一下就是,天下人的感情基本都有瑕疵。没有非谁不可的情感,失去任何人,都可以快乐的生活下去,只要看得破、放得下。

楼主 诸法空相ok  发布于 2015-06-21 11:39:00 +0800 CST  

楼主:诸法空相ok

字数:68386

发表时间:2015-06-08 21: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23:22:52 +0800 CST

评论数:43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