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华北平原湖沼综述

内黄泽也叫黄泽,位于今河南内黄西边,见于《汉书•地理志》的河内郡条“荡阴,荡水东至内黄泽。”东汉时期黄河下游已经在今浚县西南的古宿胥口东摆,大约相当于现在马颊河的河道,流经内黄南侧,河上有著名的长寿津,内黄泽此时当在黄河的西北部。班志中的荡阴即今天的河南汤阴,在荡水南岸,故名。荡水向东流入内黄泽,说明它应该在内黄县治西侧。内黄泽亦见于《汉书•沟洫志》“又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堤,往十余岁太守以赋民,民今起庐舍其中,此臣亲所见者也。”这里提到了内黄泽的周长为数十里,假设有五十里的话,按汉里比今里略短,面积大概也有近十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还大不少,已经相当可观了。另外,《沟洫志》在内黄泽后面还提到“东郡白马故大堤亦复数重”,指的是滑县一带的古堤有好几重,这应该大部都是先秦北流黄河留下的人工或自然堤,堤间可能也有很多利于积水成湖的洼地。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06:00 +0800 CST  
琐泽位于今河北涉县,见于《左传•成公十二年》“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春秋》经文有“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琐泽春秋时期为晋地,一般认为在涉县,但亦有人认为在大名县。另外,卫地有琐泽邑,在今河南濮阳县南部。《水经注》中也有琐泽,但其地在新郑一带,而且也不在黄河以北。待考。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07:00 +0800 CST  
鸡泽位于今河北鸡泽县西南,见于《左传•襄公三年》“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说的是鲁襄公和诸侯会盟于鸡泽的故事,这次会盟晋悼公成为盟主,开启了晋国最后的辉煌年代。一般认为鸡泽会盟是在鸡泽县城东约5公里的旧城营村一带,这里有会盟台遗址。但作为一个湖沼,鸡泽是在古漳水、古洺水和古沙河这几条太行山东麓河流的冲积扇和东侧的北流黄河之间的低洼地带,《水经•浊漳水注》说白渠水“东为泽渚,曲梁县之鸡泽也。《国语》所谓鸡丘矣。东北通澄湖”,曲梁县西汉置县时在今永年县和曲周县正中的广府镇,东汉移置今曲周县,白渠水应该也是鸡泽众多入湖河流中的一条。可见鸡泽应该在广府镇附近、鸡泽县西南。而鸡泽会盟应该只是在鸡泽北缘相对高亢的地方,或者就是黄河的某条自然堤。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07:00 +0800 CST  
海泽位于鸡泽县东或东南,见于《山经•北山经》的北次三经条“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淮南子•地形训》有“釜出景”,高诱注曰“景山在邯郸西南”。按班志有“又有寖水,东北至东昌入虖池河,过郡五”,《说文•水部》有“寖水,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这说明北次三经中的景水应即说文和班志中的寖水,而寖水就是洺水。现今可见的《水经注》中缺失洺水条,应已亡佚,幸赖其它传世文献征引,《初学记》引《水经•洺水注》曰“洺水东北经广平县故城东,水积于大泽之中,为登泉,南北四十里,东西二十里,亦谓之黄塘泉”,广平县故城似应为广平府故城,即上段所说的广府镇,登泉应即上引浊漳水注中的澄湖。从位置关系来看,洺水注中名为登泉的大泽和鸡泽相近,而浊漳水注中又说鸡泽“东北通澄湖”,这种矛盾或许来自不同年代的资料,或是古人记述中的省略。这样一来,北次三经中景水流注的海泽要么是鸡泽,要么是鸡泽东北的那个大泽(可能又名登泉或澄湖),如果从“东南流注”看,海泽就是鸡泽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洺水注中提到了登泉的大小,如果按汉里计算,这个大泽的面积已有近百平方公里,而实际上郦注水经时已是南北朝,当时的登泉面积可能还过百。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08:00 +0800 CST  
上古时期华北另一个大陆泽位于今邢台市域中部,这个大泽是整个历史时期华北平原上最重要的湖沼,大陆泽的兴衰记录着华北地区三千年来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变迁。《尚书•禹贡》谓“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史记•夏纪》、《汉书•地理志》等也都照录,《尔雅•释地》将大陆泽列为天下十薮之一,《山经•北山经》北次三经条有“又北百二十里,有敦与之山,……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另外班志在说巨鹿县时亦云“巨鹿,《禹贡》大陆泽在北”。案古文字中大、太为一字,泰即太,就是说《北山经》中的泰陆之水,应该就是《禹贡》中的大陆泽。《尚书》中另有大陆泽的线索,《尧典》中有“(舜)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历来注家多将“纳于大麓”解为“担任守林官”之类的意思,引申即身在山林困厄之中仍能辨清方向云云,岳麓书院内门便有“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之联,显然也取此义。但《水经•浊漳水注》似乎有不同意见,郦注说“《尚书》曰:尧将禅舜,纳之大麓之野,烈风雷雨不迷,……使温舒牧羊泽中,取蒲牒用写书,即此泽也。……郑玄注《尚书》引《地说》云:大河东北流,过绛水千里,至大陆为地腹,如《志》之言大陆在巨鹿”。从郦注看很明显是将大麓看作一个特定的地名,也就是大陆泽,至少从字音上考虑郦注此说是允当的,当然在先夏时期大陆泽可能不是一个单一大湖,而是湖沼相间的一片草泽。不过可惜的是,上古文献中皆未提及大陆泽的周围或纵横,所以无从得知当时的大致面积。不过从目前邢台一带的地形来看,南至南河、平乡,北到宁晋、新河,西及任县,东达巨鹿的大片地区仍然是一个巨型洼地,当然其中已有若干条形垄岗指示古河道所在,该区的钻孔资料显示先秦时期洼地内有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20多公里的水泽。隋唐以后大陆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可以看出从长期来看面积是在萎缩,考虑到流经该区的诸河流冲积扇在历史时期有明显的东扩趋势,表明上古时期的面积更为可观,详见后面中古、近古时期的综述。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10:00 +0800 CST  
泜泽位于今河北宁晋县附近,《山经•北山经》北次三经条在“敦与之山”后除了“泰陆之水(大陆泽)”外还有“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泜水和槐水都出于敦与之山阴,显然其东流注的“泜泽”应在出于山阳的溹水东流注的大陆泽的北侧,上古时期大陆泽北界应至今宁晋县一带,所以泜泽应该在县北附近。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10:00 +0800 CST  
皋泽、大泽应位于宁晋县北至藁城、晋州一带,《山经•北山经》北次三经条在“敦与之山”北三百七十里有“维龙之山,……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泽”。从顺序看,皋泽和大泽肯定都在泜泽以北,而且大泽在皋泽北边,从流入大泽的敞铁之水这个名字,结合经中“维龙之山,……其阴有铁”来看,这条河应发源于维龙山阴。而北次三经在维龙之山后面紧接着的是“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滹沱河是华北大河,它限定了皋泽和大泽的位置,即不会北过藁城、晋州一带的滹沱河,而在新河、安平一线有《山经》北流黄河,所以这两个泽也不可能东至辛集以东,但其准确地望难考。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6 12:11:00 +0800 CST  
鸣泽位于今河北涿州、涞水一带,见于《汉书·武帝纪》“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汉武帝这次巡幸的路线大致是长安-雍-萧关-独鹿-鸣泽-代-河东,这些地名的地望基本都比较清楚,雍即雍州,在今关中平原西北部,汉萧关在甘肃环县一带,独鹿在今河北涿州,代即山西东北部大同周边,河东是山西西南部黄河大拐弯的内侧,惟有鸣泽地望仅从《武帝纪》中难以准确定位。不过独鹿和鸣泽并举,可能表示两地密迩,故定在涿州、涞水一带。鸣泽亦见于郦注,详后。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06:00 +0800 CST  
七里海湖群在上古时期、尤其是先秦的面貌必须依赖现代科技手段才可能得知。华北地区的几大湖群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大多都与黄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陆泽等内陆湖群自不必说,七里海这种海成湖群的形成也无疑有黄河的功劳。从钻孔资料来看,中全新世以来七里海湖群的范围十分广阔。6000多年来七里海地区的成陆共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留下了三道较长的和一道较短的贝壳堤。最早的一道贝壳堤较短,距今约6600年,位于今天津市宝坻区最南部和宁河县界南北的里自沽、黄庄一带,现在附近有里自沽洼、黄庄洼等洼地。在夏商时期,南边又形成两道较长的贝壳堤,大黄堡洼、尔王庄洼(现在的尔王庄水库)也成为海岸洼地。两周时期,目前可见的最后一道贝壳堤形成,将现在的曲里海和前后七里海围成海岸洼地,七里海湖群就此定型。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07:00 +0800 CST  
如果将古黄河的演变纳入视野,我们会发现,在夏商时期前后七里海还属于近海,黄河在这里入海。而到两周时,七里海已经成陆,黄河河口略为南移至南、北淮淀一带,这里也是最晚一道贝壳堤穿过的地方。很显然,黄河裹挟着泥沙为七里海地区的成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七里海成陆初期,北到里自沽、黄庄洼,西至大黄堡、尔王庄洼的大片地区应该和今天的黄河三角洲、辽河三角洲等处的风光类似,地势低洼、芦苇丛丛、飞鸟翔集。从今天七里海等地仍较为低洼可以判断,它们应该有较长时间的潟湖期,后来通海水道由于黄河的外来泥沙的淤塞而河道化甚至近乎封闭,洼地潴水慢慢淡化,成了内陆淡水湖沼。目前该地区可探测出大面积的晚全新世以来的海湾相、潟湖相及河相沉积,间以洼地、古河道和贝壳堤等。从大的范围来看,七里海所在地区是永定河和滦河两大冲积扇之间的大型洼地,当然它的规模尚不如古黄河和太行山东麓冲积扇之间的巨型洼地。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07:00 +0800 CST  
七里海是今天的名字,在上古时期,它是雍奴薮的一部分。《水经•鲍丘水注》谓“巨梁水又东南,右合五里水,水发北平城东北五里山,故世以五里名沟,一名田继泉,西流南屈,径北平城东,东南流注巨梁河,乱流入于鲍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分,往往径通,非惟梁河、鲍丘归海者也”,虽然郦注已是中古,但在《鲍丘水注》和之前的《沽河注》、《氵纍水注》中多次出现的雍奴县是早在秦汉就有的地名。今天的天津武清一带在秦代属于泉州,是北方边塞的羁縻州,汉武帝时期将其分设两县,即泉州县和雍奴县,郦注中多次出现的雍奴县故城,大致就在今武清区治东北约20公里的崔黄口一带。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08:00 +0800 CST  
武清旧称有“雍阳”一说,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其时雍奴县治尚在故城,显见雍奴薮在故城南侧,而崔黄口南侧偏东即是七里海湖群中大黄堡洼和尔王庄洼所在。《汉书•地理志》谓“雍奴,泉州,有盐官”,显然这里的盐官掌管的是海盐生产,说明雍奴一带有较大的海滨盐田,而且天津一带的海滨盐田在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班志还说“浭水西至雍奴入海,过郡二,行六百五十里”,浭水又名庚水,就是发源于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南在宁河县城入于蓟运河的还乡河,班志说它是流入雍奴,表明两汉时期七里海湖群东部可达今天蓟运河下游一带。如此看来,雍奴薮或七里海湖群在上古时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超过20公里,面积相当可观,几可媲美大陆泽,当然它的性质恐怕并非单一大湖。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09:00 +0800 CST  
除此之外,我没有在文献中找到关于上古时期白洋淀-文安洼和大港湖沼群的资料。按道理说,白洋淀一带有钻孔资料显示有晚全新世的湖相沉积,又位当古黄河壅塞白沟河等太行山东麓诸河的地方,肯定有规模可观的湖沼群。而且在先秦时这里也临近燕国政治经济中心,尤其是其北侧就是燕国农业经济的命脉督亢,应该会有对它的记载。而今天天津市区和河北省黄骅市之间沿海的团泊洼-北大港-南大港湿地在晚全新世的演变脉络与七里海湖群相似,只不过在先秦时期它处在古黄河三角洲的腹地,人迹罕至,没有留下文字记录应属正常。入汉后黄河南摆,这里才开始有较大规模的人类活动,西汉在黄骅一带筑伏狄城,明显是起边防之用。该城今称郛堤城,仅剩少量风化残垣,不过我也没找到其与大港湖沼群相关的文献记录。另外,黄骅、海兴一带也出土有早至战国的城址,疑为章武城址。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12:00 +0800 CST  
刚刚说过的督亢也值得一说。在上古文献中,比如《史记》、《战国策》中,都有“荆轲刺秦王”的著名故事,其中荆轲的刺杀活动有一件重要的道具,就是督亢地图。文献皆云督亢为燕国“膏腴之地”,在今河北固安、涿州一带,这个地区的地图也确实对始皇帝很有吸引力,不然他也不会轻易接见携图来献的荆轲。刺秦的故事说明督亢在战国时期是一片重要的农业产区,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是燕国修建了纵横发达的沟渠网,引西边的涞水(即今日之拒马河-白沟河)。不过上古文献并未显示督亢地区的准确形态,《郦注》、《魏书》等中古文献中有督亢泽,郦注谓“(巨马河)又东径督亢泽,泽苞方城县”,但这个名称并不见于上古文献。根据《魏书》、《北齐书》的记载,裴延儁、卢文伟等牵头修复督亢陂以利农耕,显见得是恢复其往日的功能,而这与上古文献对督亢的描述略相吻合,也就是说上古督亢也可以认定为一个人工水库或水渠网。当然由于对其面貌的具体记载仅见于中古文献,所以在后面讨论中古湖沼再详述督亢。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13:00 +0800 CST  
从华北平原散见于上古文献的十来个湖沼和大量钻孔资料推测,上古时期华北平原应该有数倍于文献记载的湖沼。可惜无论是关于该地区的传世文献、还是出自该地区的出土文献,其数量都远远不能和中原-齐鲁及楚地相比,所以我们对上古华北湖沼只能略窥其貌,很难有更多、更精确的了解,更加不可能知其名称,何况它们应该基本没有名字。不过从少量的关于两周时期诸侯贵族游猎的文献记载,我们还是能得知这个时期华北湖沼遍地。而且在战国中期以前,黄河中下游尚未大规模人工筑堤,华北其它河流筑堤当更晚,这也有利于这些河流的不断改道、冲淤,进而形成大量河迹湖,尤其是今河北中东部所谓的“九河”地区,即先秦黄河三角洲的纵横汊流地带,应是湖沼连绵、芦苇摇曳、鱼鸟遨游、野畜横行的地方。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09-28 21:13:00 +0800 CST  
中古时期华北平原的湖沼分布更为广泛,我们对其面貌也有了更好的了解,这首先要归功于郦道元对《水经》系统和精审的注解,以及顾野王开创性的《舆地志》,另外这也是隋唐时期舆地学大炽的功劳,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另外还有很多正史的地理志等等。这些地理著作一方面更准确地将中国的水系、山脉等地貌纳入脉络清晰的体系之中,一方面也扩大了对细节的记载,这才使得今人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的地物。就本系列来说,它们无疑是考定历史时期湖沼的钥匙。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10-02 22:18:00 +0800 CST  
盖节渊位于今山东德州市区一带,见于左思《魏都赋》“掘鲤之淀,盖节之渊”。《魏都赋》的注者(这里不讨论注者为谁这桩公案)指出平原郡鬲县有盖节渊,《康熙字典》“节”字条又谓“盖节渊在平原鬲县北”。平原郡鬲县在今德州市区南部,《康熙字典》说渊在鬲县北,即今市区附近。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10-02 22:19:00 +0800 CST  
白鹿渊位于今山东省陵县东北、乐陵市南,见于《水经•河水注》“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即《地理志》所谓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行五百六十里者也,东北径安德县故城西,又东北径临齐城南。……又屈径其城东,故渎广四十步,又东北径重丘县故城西。……又东北径西平昌县故城北。……故渠川派,东入般县为般河。……又东为白鹿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其水冬清而夏浊,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平原城即今山东平原县,故址在今县城西南郊,安德县故城在平原县城东北,齐城即今陵县,重丘县故城在陵县东北神头镇,西平昌县故城在神头镇东北的糜镇,般县即糜镇东北的德平镇。很明显,这条屯氏别河南渎就是现在的马颊河,而位于般县东的白鹿渊,当在德平镇东,即陵县东北、乐陵南。根据郦注,这片水域应比河道宽,而且水很静,“渟而不流”,是河流临近入海口的一处河道湖。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10-02 22:20:00 +0800 CST  
振陂位于今乐陵市西,见于《太平寰宇记·河北道》沧州乐陵县条“振陂,后魏太武所筑,在今县西”。以我所见,该事《魏书》、《北史》等皆未收录,不太清楚所本为何,不过由于《寰宇记》明载是后魏太武帝修筑(大概指的是后魏太武时期),所以姑且也放在中古。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10-02 22:20:00 +0800 CST  
柯泽即前引《左传•襄公十四年》之阿泽,见于《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过东阿县北,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津,河济名也。河水右历柯泽。《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孙文子败公徒于阿泽者也”。武阳县即今山东莘县县城西南约20公里的朝城镇,仓亭津在其东北七十里,即30多公里,东距东阿县约六十里,也就是今聊城市区正南,当时黄河在这个位置。郦注说河水在这一带“右历柯泽”,就是说柯泽在当时黄河的右岸,即东阿县西南和阳谷县之间,这证明之前对襄公十四年阿泽的考定是确当的。

楼主 sherlock221b  发布于 2015-10-02 22:21:00 +0800 CST  

楼主:sherlock221b

字数:68203

发表时间:2015-09-26 04: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2-01 22:24:56 +0800 CST

评论数:39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