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哲学的意见、转向、统合——考察心理学流派》

《哲学的意见、转向、统合——考察心理学流派》
写在开头的话:心理学如何产生?
第一节: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
第二节:观察是认识的基础——约翰·华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树立标杆!
第三节:对心理学家的启示和激励——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家的共同成果所产生的结构心理学转向!
第四节:应该重点提及的心理学流派——弗洛伊德和他的学生所推证的“精神分析学”!
第五节:心理学中的“人文偏科”——总是绕不过的“功能主义”!
第六节:宏大体系下的共同关注——认知科学!
第七节:从先验的发生和方法到格式塔体系——对康德理论的追溯到皮亚杰的成果!
第八节:以人为本的回归——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格理论”(人本主义)!
第九节:灵性和超脱——“体验”的超个人心理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1 21:45:00 +0800 CST  
写在开头的话:心理学如何产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1 21:54:00 +0800 CST  
人类的知识体系是缓慢地逐渐地分化的;最初,科学和哲学是不分的。有些科学,研究不那么复杂的现象的,如力学、天文学,比较早就从哲学分出来了。其他研究比较复杂的现象的科学,如生物学,就比较晚才分出来。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复杂,所以心理学分出来更晚;一直到19世纪后半期,心理学才取得独立的地位。在心理学独立以前,已经有了不少的有关心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1 21:55:00 +0800 CST  
心理的涵义至少是有机性的生命体系的运动符号,也就是说,人是如何先于逻辑的内在表象活动。这个活动建立在有对象的存在,心理是作为有机行为的发生、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统合研究。具体的说,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发生、过程和内在特性,人类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范畴的先在的发生、发展、动作、联结,最后归为“记录”(记忆)和“反馈”(反应)。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或事件),通过大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演绎并能运用计算、预判、理由、集合、归因、收纳,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1 22:11:00 +0800 CST  
因此我们要想知道心理学的成因,必须首先考察哲学史,因为“思想”(观念)是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情感和意志的作用,更是认识的实在属性。
由此,我们发现哲学家笛卡儿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肌体)组织,而另一个方面是独立于肌体组织之外的,叫做“灵魂”(意识),因而他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儿把人的某些思想(观念)归为(预设)的“天赋”,因而诡辩的认为心理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人的(大脑)单一的(神经)组织所赋予。不过笛卡儿关于“心身论”(心理和身体关系)的独断思想倒是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这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1 22:29:00 +0800 CST  
大约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主张以经验来说明人的一切心理现象的形成,其具体表现就是提出了联想主义的观点。经验论哲学家约翰·洛克是联想主义经验派的奠基人,他第一个提出联想的概念,认为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不具备任何知识,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外部反映与内部感觉),不论这些“思想”(观念)如何抽象与复杂,都来自“内在的经验心理记录”(记忆)和“外在的经验联想反馈”(自洽)。此后,生理心理学的先驱大卫·哈特莱发展了洛克的联想说,建立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体系。不过,著名经院哲学家贝克莱、怀疑论哲学集大成者休谟,以及詹姆斯·穆勒和约翰·穆勒父子虽然也讲经验,但他们不是把经验看作感官对外在世界的反映,而是把意志存在看作被感知到的东西,从而建立了人文精神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此后,由于生理学的发展研究了儿童早期的经验调研,而得出以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认为儿童早期的心理直接由经验积累和依赖而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并且影响感觉官能、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发展。这就形成了研究心理学实验提供了普遍的方法论。也就是说,经验论的哲学家(或心理学家)观点强调了以经验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来研究心理现象,而否定或忽视根本理论建设与假设的重要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2 11:50:00 +0800 CST  
柳艺诚认为唯有观察和经验才真正确立了心理学的体系。然而,经验的认知和科学的发现,它们的目的并不是尽可能地对事物进行最精确的描述而在于建立法则;若说到准确地描述事物,照相机或是留声机式记录仪恐怕才是最好的选择,而科学所要建立的法则只是要以简单的方式来表现样式繁多而彼此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的过程。这一目的因以概念为形式从而超越了纯粹的经验性范畴,不过,尽管概念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但追根究底还是考察者的各种主观心理汇集而成的。在建立科学理论和概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掺杂大量个人的和偶然的因素,至于个人误差之类的问题也很常见,这是心理学方面最棘手的问题,因而,这门(心理学)“科学”出现了各种流派之间的争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2 12:14:00 +0800 CST  
例如在我们的直观世界中,我们能看到色彩却看不到波长,与此相类似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表现得尤为严重。早在我们进行观察时个人误差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因为我们看见的都是自己最容易见到的东西,所以我们首先会做的就是将责任推给别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这毋庸置疑,因此我们自己身上也肯定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而且,这种缺陷很可能会对我们的观察造成障碍。因此,我无法消除我对所谓文化心理提出的“纯粹观察”和“唯识体验”原则的怀疑,当然,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完全局限于测时器或测力器等心理”器械时则另当别论。同时,文化心理也是人类抗衡实验科学的巨大成果所凭借的手段。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2 12:20:00 +0800 CST  
不过,个人误差对自己观察后的表现和交流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至于其对经验材料的阐释和抽象所产生的影响则更是不言而喻了!一个观察者必须与其客体相适应,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只是主观地看,还应该客观地看,这对心理学来说可谓意义重大。要一个人只是客观地看待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他不过分主观地看问题,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只有当客观事实被认为只在所讨论的客体领域中是有效的而不是普遍有效的,且能保证主观观察解释与之相符的时候,它才能以解释的真理性证据而自居。一个人因自身存在的“大缺陷”而看到了别人身上的“小缺点”。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身上有“大缺陷”也不能因此而证明别人身上没有“小缺点”。然而,倘若视力受损,就会普遍产生一种所有的“小缺点”都是“大缺陷”的理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2 12:23:00 +0800 CST  
所有人都在或多或少有意识地运用他们的经验。他们收集能够帮助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在遇到问题时便会使用以这种方式积累的“常识”,既如现有的答案在“健全理智”的暗示下很可能又得到认同;这就是所谓的“自洽”。它总是看起来是必然可信的,因此人们大多也认为对心理的恰当描述是贴切的。当有人描述他们的个人特征,说的话虽然好听,但非常一般,几乎没有说服力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相似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随意杜撰的东西他们也宁肯信其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2 19:20:00 +0800 CST  
即使是自认为科学家的心理学家,在认识方面也是依靠经验。当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遵循的目标,只有一部分与人们在日常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遵循的目标相一致。科学家大多把研究目标分为四类:叙述、解释、预测和监控。
叙述——是观察的结果,观察的目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指示所产生的思想和感觉,或者他们对现状的反应。
解释——也叫“内问此在”,即由衷的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问之所问、问之何所问、之何所以问。
预测——它是根据以因果关系为内容的内在联系,总是以类比、归纳来推导出未来的发展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大胆”可以认为心理学是一种“动机学”,它通过研究揭示内在的联系,准确地表达这些内在联系,使人们能够从中类比、归纳而推导出正确的预测。如果把一些人们一听就喜欢的性格特征赋予人们并告诉人们,那他们就会增加信心,认为这种性格特征是贴切的,虽然这些特征只是随意选择的“伪装”。
监控——是以内省做为目标,建立自我窥探和自我倾听,它既是一种“自验的狗仔行径”。某种情况下“心理监控”是必要的,常言道:“知己知彼、而能欲擒故纵”。所以,“心理监控”提高人们的自制能力,我们能够通过行动改善自己的生活及生活条件。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12 19:42:00 +0800 CST  
第一节: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1:57:00 +0800 CST  
自古人类就期望了解自身。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最初尝试回答心智如何工作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们辩论的很多问题,时至今日心理学家们仍在辩论。例如,认知能力和知识是生而有之,还是只能通过经验获得?柏拉图赞成“天赋论”(先天论),该理论认为人固有或天生具有某些知识。各种文化下的儿童都能发现有些声音有意义,可以组合成词,进而组合成句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1:58:00 +0800 CST  
儿童在学会应该在何处排便之前,没有经过任何正式训练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是否学习语言的习性是“天生”的(儿童与生俱来的)?或者,学习语言的能力依赖于儿童的经验?亚里士多德认为儿童的心智就像一块白板,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是经验。他是第一个阐述心理现象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感觉生成的经验而获得。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2:01:00 +0800 CST  
尽管当代心理学家很少有人认为先天论或经验论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仍然在争论一个问题:特定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先天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后天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讲,古代哲学家们在没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这么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意见,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他们的想法来自于个人观察、直觉和猜测。尽管他们很擅长辩论,但是他们通常会发现要解决争议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提供的证据并不能够支持他们的理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2:03:00 +0800 CST  
我们都知道大脑和身体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而我们心智中的主观内容,如知觉、思维、感受等,不是客观存在。内在感受非常真实,但它们到底在哪儿?法国伟大的唯理论哲学家勒内·笛卡尔认为身体和心智根本不是一回事——身体是由客观物质构成的,而心智(或灵魂)是由非物质的,或者说是精神物质构成的。但是,如果身体和心智由不同物质构成,那它们是怎么相互作用的?心智是怎么命令身体向前走的?身体碰到钉子时,心智是怎么说出“哎呀”的?这就是二元论的问题,即心理活动是如何与身体行为协调合作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2:05:00 +0800 CST  
笛卡尔认为心智是通过大脑底部一个非常小的结构——松果体来影响身体的。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当时是很孤立的,那个时代的其他哲学家不是反对他的解释,就是提出其他解释。比如,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心智和身体并非不同的东西,事实上,心智就是大脑在工作。从霍布斯的观点来看,在大脑中寻找一个心智与身体的联结点,就好似在电视上寻找一个图像和显示器的联结点。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2:07:00 +0800 CST  
鲜被人提及的法国物理学家弗朗兹·约瑟夫·加尔(1758年—1828年)认为:“人类大脑和心智是通过体积大小而非腺体被联系在一起的。”
加尔研究了动物的大脑以及因病去世者、健康成年人和儿童的大脑,发现随着大脑体积增大,心理能力往往增加;随着大脑受损害,心理能力降低。加尔的发现被广泛接受(关于大脑损伤的内容时至今日仍被接受)。但是,加尔发展出了一个他的证据远远不足以证实的心理学理论,即后来为我们所知且已消亡的学说——颅相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2:10:00 +0800 CST  
颅相学——它是以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心理学“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典型的心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从记忆到快乐的能力,都能够定位到大脑的特定区域中。大脑的特定区域与特定的心理能力有关,这一点是正确的。本书后文会讲到,大脑的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恐惧有关。但是颅相学的解释过于极端。加尔断言,头盖骨上的凸起或压痕的大小能够反映大脑中相应区域的大小,通过感受这些凸起,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友好、谨慎、坚定,以及理想主义等。加尔没有意识到,头盖骨上的凸起不一定能够揭示大脑内部的形态。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2:14:00 +0800 CST  
颅相学的框架搭得很漂亮,还给了年轻人一个互相爱抚的好借口,但归根到底这个理论仅仅基于很薄弱的证据就形成了一系列过于肯定的言论。毫不奇怪,加尔收到的批评和嘲弄非常多。尽管颅相学在其诞生之初曾很受追捧,但它很快就被证实是伪科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5-20 13:45: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7351

发表时间:2017-05-12 05: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12:51:39 +0800 CST

评论数:8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