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心理哲学——心身论》——(引序)

例如,剧烈疼痛这种心理事件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因此,“心的”事件不能认为都是非空间的。事实上,感觉与情感都发生于机体的特定部位,“心的材料有其自己的(现象的)空间性质”。相反,有些抽象的“物的”概念却无空间性、具体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6:00 +0800 CST  
据此,费格尔对“心的”与“物的”作了新的理解。他认为:“心的”概念应指“直接经验”,其中包括知觉、原始感觉或现象的给予性,直接经验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当“心的”概念应用于人类心理时,“心的”概念的意义与“主观的”意义相符合,这时“心的”概念为“现象学的”,即主观上可证实的;“心的”概念应用于动物心理或人类的下意识状态时,“心的”概念为“非现象学的”,即无法报告所感受的直接经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6:00 +0800 CST  
与“心的”相对立的是“物的”概念,费格尔对“物的”概念有两种用法,即“物的概念1”与“物的概念2”。“物的概念1”指称的对象是感官知觉可以观察的。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各种可感知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指各类物体所具有的性质;再一类是指感情、情绪以及个性特征,它们虽然是精神活动、心理过程,但就费格尔看来,它们是通过感官知觉可以观察的。而“物的概念2”则是对观察陈述的理论概念。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6:00 +0800 CST  
由于费格尔把经验到的“心的”状态解释为真正的实在性,用物的概念的亚集来表示(即由脑状态、神经状态来表示),所以“心的”与“物的”陈述尽管不同,但指称的是同一实在,即心的事件与物的事件都是同样的基本实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6:00 +0800 CST  
因此,费格尔称自己的理论为一元的同一论。从“心物同一论”出发,费格尔认为,“心”与“身”也是同一的,即心理过程必伴随有一定的脑活动,这就是他的“心身同一论”。费格尔肯定心脑之间的联系,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把心理过程与脑活动看成是同一现象,其中就有含混之处。应该说,人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心理活动则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活动所产生的心理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主观的、无空间性,但却能使客观的有空间形式的机体作出相应的形态变化与行为反应,从这一意义上讲,心与脑并不同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7:00 +0800 CST  
费格尔之所以把心脑看作是同一的,其思想根源仍出于他的“心物同一论”。他称心理具有空间性,实质上是把“心”的物质基础的空间性与心理本身混同了,而在谈及“物”无空间性时,则又把抽象概括的思维成果——概念与具体的个别物体相混同了。费格尔在心物(脑)关系上所产生的混乱,原因就在于缺少辩证的洞察力,没有看到心与物(脑)之间现有联系又有区别。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7:00 +0800 CST  
《心理哲学——心身论》——第三节(现代科学(哲学)学术界的几种“心身论”)——2、多元相互作用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8:00 +0800 CST  
20世纪30年代中期,科学哲学家玻普从科学发现的逻辑研究转向对实在世界的性质和结构的考察,在对过去流传的种种心身论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见解,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以新的眼光看待心物与心身关系,在西方产生了一定影响。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8:00 +0800 CST  
按玻普的理解,真实事物可分为三大基本类别:第一类是物质世界,称为“世界1”,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第二类是主观精神世界,称为“世界2”,包括主体意识和经验等心理事件;第三类是客观精神世界,称为“世界3”,包括问题,理论和批评的议论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9:00 +0800 CST  
玻普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目的在于既强调三者的相对独立性,又肯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起源上看,他认为“世界2”是从“世界1”中突现出来,而“世界2”又突现出“世界3”。从关系上看,他认为“世界1”和“世界2”能相互作用,“世界2”和“世界3”也能相互作用,但“世界1”和“世界3”之间却不能直接地发生相互作用,而必须以“世界2”作为中介才能相互作用。这就是玻普的“多元相互作用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9:00 +0800 CST  
该理论既阐明了作为心理过程的主观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阐明了主观精神世界(心理过程)与客观精神世界(客观的思想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玻普的“世界3”的新颖见解为全面了解心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19:00 +0800 CST  
历史上的哲学家论及心物关系时仅将视野局限于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方面,而忽视了独立自主的科学知识作为第三世界对象所具有的特征及其重要影响。所以,玻普指出:“我们的心、我们的自我,没有它便不能生存;它们是牢牢地固定在第三世界之中的。应该把我们的合理性、批评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归功于同第三世界的相互作用。应该把我们智力的发展归功于它,也应该把我们对于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对我们的影响归功于它。”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0:00 +0800 CST  
由于“世界3”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即心身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对心身问题的研究理应包括对“世界3”的认识。从这意义上讲,玻普在心身关系上确实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但不可否认,玻普的理解中存在着一些与唯物论相背驰的观点。例如,他认为“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而“实在的”并非指“现实的”,而是指可独立存在的事物。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0:00 +0800 CST  
显然,玻普所指的“实在的”概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实在的”指称同义于“存在”。既然“实在”即指“存在”,那作为“世界1”的物质世界及其“世界3”中某些作为知识、理论的物质载体的刊物、书籍、艺术品等具体物质,理应被看作是可以离开认识主体而独立的存在物;而作为主观精神现象的“世界2”及其作为“世界3”中那些未被物化的概念、猜测等则显然不具有物质形态,但玻普却也将它们视为“实在”,这就形成了概念上的混乱,同时也违背了传统唯物论的基本原则。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0:00 +0800 CST  
《心理哲学——心身论》——第三节(现代科学(哲学)学术界的几种“心身论”)——3、二元相互作用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1:00 +0800 CST  
尽管当代脑科学研究已日益深入分子水平,但“心身(脑)”问题并未获得最终解决。为了说明“心”与“身(脑)”的不可分割性,许多科学家用“心”“身”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解释心身现象。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提出的“二元相互作用论”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心身观。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1:00 +0800 CST  
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艾克尔斯自然承认精神现象的产生与人脑的神经中枢系统有关。但受神经生理学所限,人类还无法从细节上具体解释作为人类特征的精神(心理)现象究竟是怎样从人脑中产生出来的。尤其对具有高度自觉性、统一性、整体性特征的自我意识更无法加以合理地解释。为此,艾克尔斯对“心脑同一论”感到不满意,认为自我意识尽管是人类智能进化的结果,但它出现后相对于大脑皮质已有了某种独立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2:00 +0800 CST  
所以,大脑是物质实体,自我意识或意识到的自我则是精神实体,两者都能独立存在。正因为自我意识、精神不属于大脑,而是独立实体,它才能与大脑相互作用,从中消除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立。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大脑皮层能发挥接受信息的功能,而自我意识则能主动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所以,大脑皮层与自我意识是在属性与功能上不同的两种形态。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分工合作,人类的意识经验才能得以产生。这就是艾克尔斯的“二元相互作用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2:00 +0800 CST  
艾克尔斯认为,他的“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我意识的能动地位,并能对非逻辑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的产生机制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艾克尔斯的“二元相互作用论”并未摆脱理论困难。因为“心脑二元论”的理论前提是把精神、意识与作为物质实体的“身(脑)”完全对立起来。这样,精神、意识也就被看作是一种与物质毫无联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既然精神、意识与物质性的肉体毫不相干,那也无法干扰人体及其相应的行为,精神、意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2:00 +0800 CST  
有鉴于此,艾克尔斯的“假说”一经提出,便遭到了某些学者的批评。萨维奇就曾向艾克尔斯质疑:如果精神、意识是非物质的,非物质的精神、意识就不能与物质系统相互作用;如果精神、意识对脑的作用,像一个神经元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那么精神、意识就不是非物质的;如果与脑相互作用的精神、意识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非物质的,那么精神、意识就是神秘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5-19 14:23: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22659

发表时间:2016-05-18 03: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7 21:22:56 +0800 CST

评论数:16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