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解构哲学之道德逻辑论——适度生活》

当然,道德也是一种“理”,“理” 的逻辑来源于社会“人伦”,是一种“人文科学”。其“实质”可以实证,通常并不是“先验(知性是一种良知,而不是道德;比如,“P是P”,是因为“P”是自由和优良,这是意识层面的,没有逻辑规律;也就是说,“P”有知性,是因为心灵的行为性“情不自禁”,也来源于人类天然的对“神明【上帝】”和“灵魂”的敬畏;也就是说对“不可知”和“物自体”的敬畏,形成了“人初本善”,因此,孔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道德”,仅仅是“人伦之理”,即“伦理”或“良知”)”。
伦理良知是“自律”,这也是以上推理的结果。
其实,“道德”是观念,是实证的,是经验的,所以,道德只能是“他律”。这如同,我们分析一个(道德)观念体系的意义限度或者说它的“能量”限度,就必须分析它的“原子(命题)定理”,即它作为如此这般的一套看法的(道德)观念“底牌”,这些底牌往往是不说出来的,或者是没有被反思的“潜台词”,我把它看作是社会“常识”——,因此,我们分析(道德)观念,可以从最初形成的“原子逻辑”、“原初语言”和“元数学”那里得到的启发或隐喻。假如,我们分析清楚这些底牌,我们就可以知道各种道德观念是如何给世界制造了“结论”,或者如何错过了“结论”,或者如何搞错了“结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0:54:00 +0800 CST  
第三章:道德中庸之论可能生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1:08:00 +0800 CST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是完满的,而他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清俞樾《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1:32:00 +0800 CST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14:00 +0800 CST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15:00 +0800 CST  
“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即,易学和天理)与中庸观联系起来。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22:00 +0800 CST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即“易学”的解读。而儒家思想是将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儒家天道观(易学和天理)在人道中的应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23:00 +0800 CST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这里孔子注意到“天道”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29:00 +0800 CST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38:00 +0800 CST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孔子非常认同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 思想,表现为重人道、轻天道,天道的实质是指导人道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39:00 +0800 CST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都表现出孔子人本主义思想倾向,奠定了儒家入世的基调。面对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残酷社会现实,孔子虽不相信鬼神,但为了重建礼乐制度,不得不很现实的采取权宜之计,极力提倡祭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39:00 +0800 CST  
孔子的重祭祀绝不是出于迷信心理,其目的在于神道设教,以化民人,意在通过祭祀,使人们从内心认同孝、敬,做到“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0:00 +0800 CST  
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就是以“天道尚中”为圭臬,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试图在礼坏乐崩的春秋乱世中重建理想中的周初文明,恢复长幼有序、上下有差的社会秩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1:00 +0800 CST  
中庸的“中”,在甲骨文中是一根中间有一个小圆圈(或方块)的旗杆,在这个圆圈(或方块)的上下还分别飘着两条带子。“中”这个字就表示旗帜中间的意思。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中,内也。从口、| ,下上通也。”“庸,用也。从用庚。庚,更事也。”我理解,“更事”指的就是变易。《说文解字》还进一步释“用”为“可施行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1:00 +0800 CST  
从卜中。”我们知道,“卜”是古人占求天命的迷信方式,而“中”又指的是天命、天道的规律法则。因而,“用”指的就是古人以占卜来窥测天意,以见吉凶。其目的在于“施行”应用,即以天道指导人的行动。单从“中”、“庸”(用)文字的生成及含义看,我们就可较清楚的理解中庸的深刻内涵,把天道与人道有机地关联起来。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2:00 +0800 CST  
孔子对上古生民朴素的“尚中”思想进行了延展,将“中”与“庸”(即“用”)连在一起使用,使“尚中”的认识论进一步上升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2:00 +0800 CST  
孔子通过对“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的阐释说明了射中鹄的,即达到中正,把握了本质;至于是否射穿,那不过是形式上力道的大小问题,关键是射中“中”这个鹄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3:00 +0800 CST  
质言之,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无论客观条件如何转换,都要以“中”、“正”和“宜”为准,在重“时变”的同时,更要遵循、认同于一个最高标准——“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3:00 +0800 CST  
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认知上正确和优良,才能在实践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做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的“中正”极至。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到执两用中。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入“三达德”之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8:00 +0800 CST  
在“三达德”中,知与仁的关系也深刻揭示了中庸的变通精神。知与仁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认为大知的人乐水,好动,讲变通,不僵化,不偏执,时刻以中庸为尺度校正、变通,达到和乐的境界;仁者乐山,主静,仁是被作为最高价值水准来看待的,是“中”,是“正”。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5 11:48: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4993

发表时间:2016-07-14 02: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9 20:16:48 +0800 CST

评论数:15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