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解构哲学之道德逻辑论——适度生活》

所以,如果说道德哲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那么,道德哲学就不必研究道德价值普遍本性,因而就不必是关于道德价值普遍本性的科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3 20:32:00 +0800 CST  
第二章:道德逻辑论——“P”的观念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3 20:45:00 +0800 CST  
前面说过,道德哲学是关于优良道德普遍本性的科学,也就是道德的优良价值观,即所谓的主观能动性。那么道德哲学就符合“实证逻辑”——即“原子逻辑”的本性道德观。也就是说,分析道德的价值观是否优良?我们必须要知道道德的观念是否符合优良的逻辑,因此,这个“优良逻辑”我把看成是一个“P”。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3 20:56:00 +0800 CST  
首先,我以一个“P(优良道德逻辑)”的思维模式思考“道德”,我发现我的范畴可以概括为“以P观察‘P’(即以优良观测“优良”。也就是说,首先,道德品性是优良,然后观察“优良”的社会性概念定义)”,这种“观察”的符合实证认知模式,并以各种“P思非非(优良模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问题来探讨“道德”本原。其结果是“道德两难”中的“实存”和“虚存”、“生存”和“死亡”不是矛盾关系,功利主义的行为和道德本质没有关联,也就是说,意志和事物本身就是“在”,选择“道德底线”,即“优良观念”并不是“道德沦丧”。而没有必要为“存和在”而纠结,这如同“思想”本身就是“超时空”,“道德”永世长存。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3 21:28:00 +0800 CST  
关于“道德两难”的逻辑问题,这个以哲学的主观能动性来理解,首先“P”是观念优良,也就是说,这个是“P”的道德原则,这个原则有三点: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3 21:38:00 +0800 CST  
一、做对绝大多数人(集体)最有利的事—从结果出发考虑问题(“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你的“思想”永世长存,你的“道德”流芳百世);
二、遵循原则的最高意义—从规则出发考虑问题(功名、利益、权利算什么?我们要理解孟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帝王之位算什么,像舜
一样带着父亲一起住在海滨,逍遥自在。”——这符合逻辑,要么:p→q,所以:-p→-q,也就是说,选择功利【帝王】,那么就要【弑父】;但是,没有了功利【不是帝王】,“我(舜)
”就是一个“庶民”,当然可以不用遵守“君子之道”,因此“我”可以和“我的父亲”活的逍遥自在,这就是道德原则【永世长存】);
三、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从关怀出发考虑问题即“黄金规则”—也可以说是换位原则(当你的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先救母亲再救妻子。母亲的生养之恩比天大,没有母亲,生命都没有,何谈妻子?——这就是“黄金规则”。即使妻子有意见,那么,你必须将心比心的对妻子说:“你也会是一个母亲,当你的儿子做出抉择的时候,你总应该会理解‘孝心之道’”——这就是“换位原则”)。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3 22:26:00 +0800 CST  
在“P”建立“道德原则”的情况下;是否“P是P(优良道德是道德规范)”的科学实证逻辑就因此成立么?是的,我也认为这么定义“道德”是过于浅显,逻辑上也还没有具体“实证”。
因此,我前面说过的“以P观察‘P’(优良观察“优良”的道德观)”和“P思非非(道德感的否定之否定)”,我将做出具体分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1:21:00 +0800 CST  
首先,“以P观察‘P’”是属于“道德谱系”的一种主观的、唯心的思辨逻辑;也就是尼采所认为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善恶之彼岸”,即:“人本道德”对“理性道德”的观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02:00 +0800 CST  
当“P”遵从一切逻辑的时候,良心的忏悔成了一种规律,逻辑就是一种理性的控制,有控制必然有压抑和反抗,这就是所谓的感性。控制与所控制是一对对立的“两难”。良心的忏悔实质上是对自身的行为违背理性系统的一种反思,既是对道德、对文化的重新追溯的过程,忏悔的人认为此种追溯将会让自己重新找回道德的归属感,但这是极为幼稚的思维方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12:00 +0800 CST  
感性需求有哪些?“P”最基本的感性需求有安全感的需求和娱乐的向往、及痛苦的规避,当然安全感可以说是概称,“道德的基础”是“P”获得了食物的保障前提,在饥饿的年代便实现了某种安全感。基督·耶稣本来不是“罪恶”,但是当众人以基督的名义和语言去寻找安全感便被罪恶控制了。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18:00 +0800 CST  
因为这种宗教扩充的行为本身就是基于安全的需要,基于对美好的向往,以天堂的名义依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改变。所以在本质上这就是一种不安的表现,一种欲求的实现过程。
例如,那些以宗教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名义杀人的“恐怖分子”绝不是伟大的,而是可悲可恨的;那些以国家主流(欧美)文化的名义干预他国内政,演变战争的行为也是不正确的,而是可气可怕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29:00 +0800 CST  
“宗教”和“文化”可以成为逃避的途径,但是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这种“宗教”和“文化”能弥补你心里的需求——对安全、对认同、对某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人类的关系如果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是危险的,是没有理性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33:00 +0800 CST  
尼采提出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之间的“善恶彼岸”,这个所谓的“彼岸”我认为是道德的“慈悲”。
“慈悲”不应该被否定也不应该被肯定。真实的东西不需要你的否定与肯定,你看见,它就在那里,你看不见它,它依然在那里,任何肯定与否定都毫无意义。能被否定的只有虚幻与虚假,对虚假的否定本身就是对真实的肯定而不是刻意强调什么是“慈悲”——否则这将是另一种虚幻。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40:00 +0800 CST  
以上种种说明,“P‘观察P’”,即“优良观察优良道德观”,这个所谓的“观察”就是“(道德)良心”,而观察的结果是“慈悲”。而“慈悲”就是慈悲,因此,“P就是P”,即优良道德一样需要后天的“道德规范”。尼采的“偏激”是体现了一种人本意志和理性道德。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2:53:00 +0800 CST  
而后,我来分析一下“P思非非”,即所谓的“道德感的否定之否定”,我的理解是对“道德绑架”的否定的分析——
也就是说,道德是否需要“义务”?这是“P思非非”的“元命题”逻辑分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19:32:00 +0800 CST  
首先,“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社会)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著名儒学思想家戴圣的《礼记·大学》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因此,首先“道德”的标准是提高“本己”的修养,理顿并关爱“自己”的家庭(家人),然后才是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最后才是全国安宁、和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0:10:00 +0800 CST  
道德哲学里提出了,人的“优良本性”,这样的“优良本性”并不是所谓的“法制”,“道德”不具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道德”只是一种普遍的、模糊的、常识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本己本真的本性之中。“道德”相对于可能世界的一切社会来说,只是一种伦理责任。所谓的“道德临界点”并没有定性,所谓的“道德底线” 在概念上是模糊的,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社会大众在谴责的同时,不应该“精神迫害”,你首先在“精神迫害”的同时,你的道德修养也跨越了这个模糊的“道德底线”。因此,道德并不是法律,但凡某些人的行为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0:33:00 +0800 CST  
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所以,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0:38:00 +0800 CST  
由此,从理性道德来说,道德没有所谓的“义务”,即所谓的“道德绑架”违背了道德优良性,和“P”宗旨不符合——这就是“道德感的否定之否定(P思非非)”的逻辑意义所在。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0:45:00 +0800 CST  
显然,通过走遍一切“P”的(思考)范畴,从任何“P”的角度去理解“P”,这还没有完成无结论的逻辑。任何“P”都是关于世界所有结论的一个(道德)观念体系,一种“看”法。而看法一旦被应用就成为世界结论的一个“裂变”,因此我们还必须关心从任何一个“P”对所有事情的意见极限,以便知道“P”对世界的意义限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07-14 20:48: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4993

发表时间:2016-07-14 02: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9 20:16:48 +0800 CST

评论数:15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