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夏本纪》而想到的

读完《夏本纪》后,没有太多的感想,赞美禹的话也不想谈太多,写来写去也就那么几个版本,所以现在我想谈谈我的思想。


一.关于禹的真实性

我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翻阅了手头的一些资料,我发现所有的资料在提到
禹之前,前面都会加一些定语,如“传说中的”“关于禹的神话与传说”,也就是说夏禹还只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未必完全真实。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赞赏禹:“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厥渎通沟”(《太史公自序》);“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河渠书》)。我认为这些赞美可以称为“司马迁式明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上小学时经常会写一种半命题作文《我心中的某某某》,正因为没有,所以才要写,才要幻想,所以我认为司马迁写有关夏禹的事迹及一些赞美的出发点不仅仅在于赞美夏禹,也不仅仅是记载史书,而是通过夏禹这一形象为后世树立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二.关于写禹父鲧治水九年不成的作用的思考

在很多资料当中,几乎每份资料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解答皆为是一种对比描
写,以禹父鲧治水九年不成对比出禹的聪明才智与与出众脱俗。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人性化。鲧治水九年不成而死的责任不能归之鲧一人,当时的条件相当差,鲧能挺身而出已经是一种壮举,尽管是群臣的推荐,可他真要推辞,也就没有治水这一任务了。鲧治水的付出不会少于禹,只是方法不当,精神方面却是与禹等同的。司马迁在此一笔代过,而后人皆认为鲧出现的目的只是在于记载有这么个人的存在或者是作为禹的对比。治水不成不是件罪大恶极的事情,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提到的“失败也是英雄“这一思想。中国历史太注重结果而不在乎过程,所以后人对历史对了份沉湎,少了份反思。

依我的观点,我觉得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夏禹的是非观与战胜自我的能力。自己的父亲死于治水,他能克服这一心理阴影,集中精力治水,不带有一丝死心,造福于国家人民,这才是我们应倡导的。


三.关于“四岳“的目的性

在《夏本纪》中,四岳的推荐是最明显的,然而这样的极力推荐只能说明夏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吗?我认为不仅仅是这样的。治水这一任务是舜布置给群臣的,那么接受任务的人产生在群臣当中。鲧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所有人都知道治水的艰难与治水不成的后果,人都怕死,烫手山芋能丢就丢,保命要紧。而且在读到这个地方时,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之水这种事总丢到他们父子头上?是家庭的关系吗?四岳有什么目的?纵观历史,受人民拥戴的是好官,然而这种人几乎都不被朝廷所接受,因为他们的好对比出其他官员的欠缺,必然遭人嫉恨。此时四岳的推举有两个可能:1,推脱责任;2倒要看看禹有多大的本事。而后来,四岳对禹的心悦诚服才能看出禹的为人与才智,更有一种可能,谁是舜的红人跟谁走,跟禹混的话,下辈子就不用烦了。


四.禹的奉献精神的可行性

“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仿”,这段话摘自各种介绍评论书籍,它作为一个官方评价出现。以我们平常人的观点看来,这没什么问题,可以人性化的角度看,这其中大有问题。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吗?

作为一个臣子,为过治水,不畏艰难,这种精神我们要肯定,他履行了一个作为臣子的职责,然而他的生命还有两种角色,即丈夫与父亲。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是何等的不公平与悲哀!妻子成天独守空房,盼丈夫归来,终于等到了,却是“挥挥衣袖”,带走了无限的牵挂与思念。孩子自小没见过父亲的模样,终于见到了,也只是背影而已。这是极其残酷的。

过家门,进去小坐一会儿又怎样?随便谈上几句又怎样?作为一个领导者,凡事亲历亲为是不可取的,证明他在工作管理和分配上有一定的问题。一个人在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兼顾,灵活兼顾,对前人的做法,我们要学会批判继承。


楼主 粼波浩淼1  发布于 2012-05-22 11:30:00 +0800 CST  

楼主:粼波浩淼1

字数:1597

发表时间:2012-05-22 19:3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05 10:45:35 +0800 CST

评论数:3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