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有人会问,既然努尔哈赤自知守不住辽西,为何又要进攻辽西?我认为,理由如下:第一、减轻对辽东地区的威胁。努尔哈赤刚刚全占了辽东地区,立足未稳,受到辽西的明军威胁甚大,因此,通过攻打辽西,削弱明军在辽西的实力,进而降低对辽东的威胁;第二、努尔哈赤希望通过多次的军事打击,逐步实现全占辽西的战略意图。后金国想通过一次战争而独吞辽西,以当时后金国的物质情况来看,根本不可能。但努尔哈赤可以通过多次军事行动,打击明军,把辽西的人口、财富等掠夺到辽东地区,不断削弱明朝在辽西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实力,逐步吞并辽西,这是渐进式的发展。可惜的是,广宁一战,明朝把整个辽西地区让于后金,这是努尔哈赤始料不及的。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5 15:32:00 +0800 CST  
后金军在广宁之战后,退回辽东,这就为明朝重夺辽西地区,并重新构建辽西走廊防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5 15:32:00 +0800 CST  
敬请留意《细说多尔衮的一生》第27节---宁远大战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5 15:34:00 +0800 CST  
多尔衮的一生(27)---皇太极统治时期(军事篇)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5:00 +0800 CST  
上图一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6:00 +0800 CST  
上图二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6:00 +0800 CST  
1622年广宁之战后,明朝把整个辽西地区(辽河以西,参照上图一)拱手让于后金,当时的努尔哈赤主要有两套方案可以选择:方案一、派重兵固守锦州,实现全占东北的战略意图;方案二、退回辽东(辽河以东地区),以辽河为界,后金与明朝共享东北。从大的战略格局来看,固守锦州,进而全占东北,无疑是最好的方案,但努尔哈赤时代的后金国才刚刚建立,根基不稳,物质匮乏,因此,当时的后金国并不具备一口气全占辽西的物质条件,努尔哈赤从实际出发,放弃了全占东北的方案,并撤回了辽东以自守。到底是选择锦州,还是选择辽河?这些都需要在实际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考虑,现在再来分析一下守锦州和守辽河之间的不同: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6:00 +0800 CST  
第一、基于后金国没有常备军和粮草匮乏的实际条件,选择防守辽河更有利。第26节后记中,我已经介绍到,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军队之所以采用兵民合一的制度,主要原因是后金国穷(粮草不足)。战争时期,平民拿起武器、骑上马匹就是八旗军队(从民变军),每个士兵自备3天干粮就外出作战,在努尔哈赤年代,国家是不承担军队的粮草问题(用现代语言去理解就是,军队为了国家去打仗,但国家不发工资给军队)。3天过后,八旗军队完成作战任务而回到了后方基地,如果此时的八旗一直维持军队状态,要知道军队是不从事经济生产、只负责军事行动、并且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粮食的一群人,纵使八旗军队有自备粮食,但不从事生产的他们只会“坐吃山空”,当某一天军队的自备粮食吃完了,没办法继续生存之时,难道国家还能看着军队活活饿死吗?也就是说,后金国如果保留常备军(让八旗一直维持军队状态),那么,粮草问题早晚会转嫁到后金国身上,成为国家的负担。再加上后金国原本就人口少,从事经济生产的人就不多,因此,后金国根本无力去长期供养一群不从事生产的闲人(军队),在这样的实际条件下,后金国只能采用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打完仗回来的八旗军队,除了少数军队保留下来用于监视敌人和防守基地外,其余大部分军人都会解甲归田(从军变民),让他们自行从事经济生产(如培育动物、生产粮食等),自谋出路、养活自己(说难听一点就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用现代语言去理解就是,国家没能力养活你们,你们自行找兼职去养活自己),这样在非战争时期,粮食问题完全由个人解决,绝不会转嫁到国家身上,为国家减负,与此同时,国家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军队)从事经济生产,有利于经济发展。这就是兵民合一的最深层次含义,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暴露了后金国两大弱点---粮草不足(生存困难)和没有常备军。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6:00 +0800 CST  
请结合上图一和上图二进行理解,锦州位于整条辽西走廊的最北端,如果明军从华北地区出发,经山海关后一路北进,穿越地形狭窄的辽西走廊到达锦州后,再向北就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因此,锦州是东北地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锦州被敌人攻破,敌人就可以多路出击,全面进攻东北平原。因为锦州有着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明朝对于锦州城是一再扩建,把锦州建成一座真正由铜墙铁壁组成的坚城,并通过锦州加强明王朝对东北的控制。锦州城规模庞大,要守住锦州,至少要把一支接近十万人的部队放在锦州才行,然而,当时努尔哈赤领导的满洲(女真)八旗总兵力在最辉煌的时候也就十万人左右,努尔哈赤即使倾尽全国兵马驻防锦州,也未必守得住锦州(考虑到后金军善于运动战而不善于攻坚战)。一旦后金主力长期集中于锦州,其大后方---辽东地区必然会因兵力空虚而受到蒙古等国的入侵,当时物质贫乏的后金通过舍弃辽东(大本营)去守一个未必能守住的大城市(锦州),这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锦州离华北地区(明朝腹地)太近,后金一旦选择驻守锦州,八旗军就需要长期进入军备状态,以防明军突然偷袭锦州,这样,后金军无法在非战时期变回平民状态,因此,守锦州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而后金国粮草不足的实际条件,没办法长期供养常备军,所以,当时的后金国不具备长期固守锦州的物质条件,最终,攻下锦州的努尔哈赤还是选择了放弃锦州。而选择辽河东岸以自守,对后金非常有利,辽东地区离明朝的腹地(华北地区)远,因此,后金国不需要长期进入紧张的军备状态,非战争时期,后金国可以把大部分军队变回平民,进而减轻国家的负担,凭借辽河分隔了明朝和后金的地盘,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后金国可以用极少数常备军实现自守。后金国自守辽东地区的作战模式如下:努尔哈赤留下少数部队监视辽西的明军(大部分军队在非战时期解甲归田),一旦发现明军有出锦州、进攻辽河的举动,负责监视的八旗军立刻把情况告诉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再重新集结军队,在辽河东岸等待明军,明军若敢在此时强渡辽河,努尔哈赤的骑射部队就会趁明军渡河之时射杀他们,大部分明军将淹死在辽河中,明军因伤亡惨重而撤退。待明军撤走以后,后金国又把大部分军队解甲归田,休养生息,这就是努尔哈赤选择守护辽东的理由。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7:00 +0800 CST  
第二、辽河两岸比锦州更有利于后金骑兵进行作战。努尔哈赤一旦选择锦州,那么日后明朝和后金的作战地点将锁定在辽西走廊一带。请看上图二,辽西走廊东临渤海,西靠大山,适合骑兵作战的只有狭窄的辽西走廊,因地形限制,后金骑兵发挥有限。而选择守护辽东,明朝和后金的作战地点就变成了辽河两岸。请看上图一,辽河两岸都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后金骑兵在此地作战的回旋余地更大、灵活度更强、可选择打歼灭战(运动战)的地点更多、骑兵发挥的优势更突出。由此可见,以战斗灵活、勇猛精进、长途奔袭为特征的后金骑兵更适合在辽河两岸的东北平原作战,进而快、狠、准地大规模歼灭明军的有生力量。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7:00 +0800 CST  
第三、选择锦州会导致后方不稳。辽东是努尔哈赤的大后方,此时,辽东地区西有蒙古,东有朝鲜,两国还没有归顺后金,并且明朝残余力量还在辽东地区伺机而动,一旦努尔哈赤选择派主力部队集结锦州(长期固守),大后方(辽东)长期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则其他敌对势力必然趁机而起,袭击辽东,而辽东作为后金国主要的补给基地,一旦有失,努尔哈赤马上会陷入孤立无援、粮尽弹绝的地步,这种后顾之忧让努尔哈赤不能全力防守锦州。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7:00 +0800 CST  
第四、后金国在锦州(辽西)的群众基础差,对辽西的地理不熟。努尔哈赤起兵于建州女真的赫图阿拉,后来的统一女真战争、对明作战等战役,大部分都在辽东地区进行(或者是依靠辽东的资源进行)。可以这么说,努尔哈赤对辽东的地理非常熟悉,经营辽东的时间非常长,在辽东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反观辽西,努尔哈赤从1622年广宁之战开始征战辽西,到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努尔哈赤接触辽西的时间仅仅是四年,后金国在辽西地区的根基不稳,群众基础差,其对辽西的地理情况不够熟悉(与辽东相比)。守锦州面对的是当时不太熟悉的辽西,而守辽河面对的是经营已久的辽东,相较之下,守辽河更有把握。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7:00 +0800 CST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年代的后金国,由于物质的极度贫乏,根本没有充足的力量去防守各大城市,进行攻坚战,他们只能以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进行固守,偶尔发动骑兵进行长途奔袭,去抢掠各种物资和人口,进而壮大自己的实力。与其说此时的八旗兵是一支军队,还不如说他们是一群合法、野蛮、粗暴的强盗团伙,后金军盘踞于东北,以赫图阿拉(后来的辽阳、沈阳)为基地,四处外出抢掠,最终使贫穷的后金国积累出第一笔财富(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获得了第一块根据地(以辽东为中心的大半个东北),这就是努尔哈赤对后金最大的贡献。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8:00 +0800 CST  
既然努尔哈赤守不住锦州,那为何皇太极在松锦大战后可以守得住锦州呢?那是因为,皇太极继位后,经过17年发展,把努尔哈赤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全部解决了:问题一、后金国粮食不足和没有常备军。皇太极基于东北地区平原广布、水源充足等有利于发展农业的特点,实行经济改革,集中全国人口发展农业,逐步摆脱了畜牧业的限制,从皇太极年代开始,后金国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后金国开始有了后备储粮和强大的军事后勤保障,并且有能力供养起一支颇具规模的常备军,开始有了防守大城市的战斗力;问题二、军事人数少,守备力量不足。努尔哈赤时期,八旗总兵力在10万左右,努尔哈赤要用举国之力才勉强凑够驻防锦州的人,但皇太极很聪明,他知道女真族的人数少,单靠女真族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国土统治,因此,皇太极拉拢了汉人和蒙古人,利用其他种族去维护后金的统治。在军事上,皇太极时期已经形成了满族八旗、汉人八旗和蒙古八旗,可动员的军事人数已经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几倍以上,而实际上,皇太极夺得锦州后,就是利用少数满族八旗和大量汉人八旗组成联军去防守锦州,兵源充足;问题三、后金国大后方(辽东地区)有蒙古、朝鲜等后顾之忧。皇太极上台后,先后降服了蒙古和朝鲜,后金可以无后顾之忧对付明朝;问题四、后金在辽西的群众基础差。经过皇太极17年的征战辽西,后金国逐步熟悉了辽西的情况,逐步在辽西取得了群众基础。因此,努尔哈赤时期守锦州(守辽西)出现的问题,到了皇太极时期都不成问题,这就是皇太极政治改革的积极意义。皇太极占领锦州后不撤军,这就等于向天下人表明:后金国再也不是抢了物资就马上撤军的强盗集团,清朝是一个志在“入主关内、统治中原”的封建帝国,而在皇太极的悉心教育下,此时大部分的满洲将领都把“入主中原、统治华夏”作为目标(其中包括多尔衮)。综上所述,皇太极统治时期,清朝才开始具备“统治华夏大地”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正因为皇太极这个人,才改变了后金国的发展轨迹(这些后文会详细介绍)。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8:00 +0800 CST  
在第10节后记里我曾经介绍过,在三大产业中,农业(第一产业)满足的是人类的生存需要,工业(第二产业)满足的是诸如电脑、手机等其他物质需要,服务业(第三产业)主要满足的是精神需要。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其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一定要去满足,但生存需求必须满足,如果一支军队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无法保证,就更谈不上战胜对手,这就解释到---为什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总是以农业大国的形式存在。因为帝国必然要进行军事扩张,而军事扩张需要大量军队,军队进行军事战斗需要庞大的粮食,庞大的粮食需要发达的农业,因为这种逻辑关系,使帝国和农业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封建帝国必然以农业大国的形式存在。努尔哈赤年代的后金国,之所以不能称之为帝国,之所以不具备入主中原的条件,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落后的农业基础跟不上军事扩张的发展速度,这是后金国当年对外征战最大的致命弱点,所以皇太极才需要进行经济改革。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8:00 +0800 CST  
早期的八旗军队都是以兵民合一的形式存在,每一个八旗战士都是能手,他们一方面要进行经济生产,养活自己,另一方面要进行军事斗争,保家卫国。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后金国中求生存,恶劣的环境让八旗战士更独立、更坚强、更强悍,在这种环境下才练就了八旗军队顽强不屈的战斗能力,所以,后金军才能在东北平原中战无不胜。到了顺治时期,清兵入关,清朝继承了明朝遗留下来且规模庞大的资源系统,从此时起,八旗军队完全由国家供养,他们再也不用从事生产,养尊处优,疏于训练,在天堂一般的环境下,獠牙出现了退化,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清初的八旗军队和晚清的八旗军队是完全不一样,清初的八旗军队斗志昂扬,有不断向上的势头,晚清的八旗安于享乐,有衰落的趋势。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8:00 +0800 CST  
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没有办法一口气独吞辽西地区,因此,努尔哈赤出兵辽西的目的,并不是夺取城池、统治辽西,而是打算通过多次的军事打击,歼灭明军在辽西的有生力量,抢夺辽西的人口和财富,进而增强努尔哈赤的实力,为逐步吞并辽西做好准备(渐进型的吞并模式)。然而,广宁之战中(努尔哈赤第一次打击辽西明军),明军畏战,一战击溃,仓惶逃回山海关内,使努尔哈赤在“歼灭明军有生力量”方面斩获不多,无奈之下,努尔哈赤只能退回辽东,等待第二次打击辽西的机会。1625年,努尔哈赤把首都从辽阳迁往沈阳(后来皇太极于1634年把沈阳更名为盛京,盛京意为“要比明朝首都---北京还要繁荣昌盛的地方”),努尔哈赤把首都从赫图阿拉迁往辽河东岸的辽阳、沈阳,表达了两点意思:第一、守护辽河以东的决心;第二、迁往沈阳,方便努尔哈赤西渡辽河进攻明军,表明了努尔哈赤志在辽西。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9:00 +0800 CST  
另一方面,后金军从辽西撤退,为明朝重夺辽西并重新构建辽西走廊防线提供了大好的机会。1622年广宁之战后,王在晋取代了熊廷弼成为了辽东经略(只是职务名称没变,实际上,辽东已在后金手上,这职位只能去管辽西防务),王在晋在对待辽西地区的问题上,主张放弃辽西走廊,退回山海关内自保,但当时的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认为“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主张必须防守辽西走廊(尤其是兴城)。因此,王在晋和袁崇焕在辽西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当时亲近东林党的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了袁崇焕的主张,否决了王在晋退守山海关的方案,孙承宗逐步取代了王在晋,并担负起组建辽西地区防务的工作。明熹宗初期,东林党得势,在东林党的支持下,孙承宗和袁崇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拔,并主管辽西防务,袁崇焕提出的“以宁远城为中心的辽西走廊防线”得以快速进行(请参考上图二)。1623年(广宁之战爆发后的次年),袁崇焕领兵一万多人重出山海关,驻守宁远,加固宁远城防。到了1625年,在袁崇焕的建议下,孙承宗派兵据守了锦州、大凌河城一带,至此,整条辽西走廊重回明军手中,明朝重新加固了辽西走廊防线。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9:00 +0800 CST  
可惜的是,进入明熹宗统治中后期,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党逐步掌权,排挤东林党,而亲近东林党的孙承宗于1625年10月被罢免,改由高第接手辽西防务。高第奉行“退守山海关以自保”的政策,要求整条辽西走廊上的明军全部退回山海关内,由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经营几年的辽西走廊防线,就这样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唯独驻守宁远的袁崇焕固执地不肯撤兵,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党也希望借后金国之手除掉袁崇焕(因为袁崇焕是由东林党提拔上来的)。结果,辽西走廊上的明军都撤回了山海关,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屹立在山海关以东。努尔哈赤看准了袁崇焕在宁远孤立无援的境地,知道第二次出兵打击辽西明军的时机终于到了,很快,后金军就把宁远城包围起来,1626年的宁远之战正式爆发。由于宁远大战内容较多,所以第27节后记依旧暂停对“北方统一南方”的分析,将整个27节(正文加后记)都用于介绍宁远大战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8:59:00 +0800 CST  
敬请留意《细说多尔衮的一生》第27节后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6-07 19:00: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