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日耳曼源流史》(世界民族史专著)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英语: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由圣文森特岛以及格林纳丁斯群岛组成,是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南部的一个火山岛国,首都金斯顿。国土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其中圣文森特岛面积344平方公里,岛屿长29公里,最宽处18公里;格林纳丁斯群岛则由32个小岛组成,面积总计约43平方公里。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979年10月27日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拥有人口11万,主要居民为黑人和混血种人。经济以农业为主,香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同时,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葛粉生产国。离岸金融业和旅游业占有重要地位。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最早的居民是加勒比族印第安人。
1498年,C.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美洲时于1月22日即圣文森特节登上主岛,圣文森特由此得名。此后一个多世纪,加勒比人仍在这些岛上劳动生息。
1627年,英国国王把圣文森特授予卡莱尔伯爵。此后,英、法殖民者多次争夺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783年,根据《凡尔赛条约》沦为英国殖民地。但是,加勒比人并未屈服。
1795年爆发了大规模起义,他们烧毁庄园,袭击兵营,处决殖民官吏,决心收复失地。1796年,起义被英国军队残酷镇压。大部分加勒比人(约5000多名)被流放到中美洲洪都拉斯湾的罗阿坦岛。
为了发展甘蔗种植园,18世纪殖民当局从非洲贩来大批黑奴。1838年,奴隶制被废除。种植园经济受到空前的打击。从1846年起,殖民者又从葡属马德拉群岛和印度运来大批劳工。19世纪下半叶,糖业生产有所回升。20世纪初,香蕉种植开始发展;到50年代后期香蕉成为主要农产品和出口商品。
1958年1月,英国把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纳入西印度联邦。直至1962年5月该联邦解散。
1969年10月,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取得“内部自治”地位,成为英国的联系邦,仍是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任命总督代行管理权。圣文森特工党领导人R•M•卡托自1974年执政后,曾多次提出独立要求。
1978年9月同英国政府谈判后,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终于在1979年10月27日获得独立。同年12月大选,工党获胜,卡托继续担任总理。1984年7月,新民主党在大选中获胜,J.米切尔就任总理。
独立以来,新民主党和联合工党长期轮流执政。政局较稳定。2010年12月,联合工党领袖拉尔夫•冈萨维斯(Ralph GONSALVES)率领联合工党再次赢得大选,第二次蝉联执政。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18 09:22:00 +0800 CST  
巴巴多斯人


巴巴多斯人(Barbadians),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巴巴多斯居民的总称。居民中黑人占多数,另外还有黑白混血种人、白人後裔、印度人和华人。
通用英语,但元音平舌,音调轻快,与加勒比其他岛国的英语略有不同。多信基督教新教。岛上最早居民是从南美大陆迁来的阿拉瓦克印第安人和加勒比人。巴巴多斯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种植甘蔗、捕鱼、制糖和服务业,旅游业也很发达。教育较普及,识字率居加勒比地区首位。
岛上最早居民是从南美大陆迁来的阿拉瓦克印第安人和加勒比人。1519年西班牙人侵占该岛,将岛上印第安人运往伊斯帕尼奥拉岛(现称西班牙岛)。
1536年后,印第安人被消灭殆尽。殖民者发现岛上的无花果树长着“胡须”般的藤蔓,故将该岛取名为“巴巴多斯”(西班牙、葡萄牙语意为“多胡须的”)。
1605年被英国占领,16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从17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殖民者从西非运进大批黑奴开辟甘蔗种植园。广大黑奴不断进行反抗和斗争,英当局被迫于1838年废除奴隶制,大部分黑人留下继续种植甘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48年取得有限的自治,1961年实行自治,1966年赢得独立。
巴巴多斯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种植甘蔗、捕鱼、制糖和服务业,旅游业也很发达。教育较普及,居民识字率居加勒比地区居民首位。由于经济片面发展,有些行业季节性很强,造成许多人失业或半失业。从19世纪中叶起,不少人迁居加勒比其他岛国和美国。
1、巴巴多斯
16世纪以前,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在此居住。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多年后葡萄牙人入侵。1624年英国将该岛划分为其殖民地。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9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该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1961年10月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后,民主工党(1966~1976,1986~)与工党(1976~1986)分别执政。
2、政治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巴巴多斯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由女王根据巴政府的提名任命。总督有权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各部部长、参议员和最高法院成员。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众议院28席,议员由普选产生。独立后,工党和民主工党交替执政,政局一直较稳定。工党1994年上台后,大力调整政策,经济摆脱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困境,持续发展,形势良好。1999年1月巴提前举行大选,执政党工党以压倒优势获胜,蝉联执政。新政府宣布加速实施扶贫计划;普及电脑教育;改革国家体制,实行共和制;扩大吸收外资,防化金融危机对巴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19 13:19:00 +0800 CST  
巴巴多斯人


巴巴多斯人(Barbadians),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巴巴多斯居民的总称。居民中黑人占多数,另外还有黑白混血种人、白人後裔、印度人和华人。
通用英语,但元音平舌,音调轻快,与加勒比其他岛国的英语略有不同。多信基督教新教。岛上最早居民是从南美大陆迁来的阿拉瓦克印第安人和加勒比人。巴巴多斯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种植甘蔗、捕鱼、制糖和服务业,旅游业也很发达。教育较普及,识字率居加勒比地区首位。
岛上最早居民是从南美大陆迁来的阿拉瓦克印第安人和加勒比人。1519年西班牙人侵占该岛,将岛上印第安人运往伊斯帕尼奥拉岛(现称西班牙岛)。
1536年后,印第安人被消灭殆尽。殖民者发现岛上的无花果树长着“胡须”般的藤蔓,故将该岛取名为“巴巴多斯”(西班牙、葡萄牙语意为“多胡须的”)。
1605年被英国占领,16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从17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殖民者从西非运进大批黑奴开辟甘蔗种植园。广大黑奴不断进行反抗和斗争,英当局被迫于1838年废除奴隶制,大部分黑人留下继续种植甘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48年取得有限的自治,1961年实行自治,1966年赢得独立。
巴巴多斯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种植甘蔗、捕鱼、制糖和服务业,旅游业也很发达。教育较普及,居民识字率居加勒比地区居民首位。由于经济片面发展,有些行业季节性很强,造成许多人失业或半失业。从19世纪中叶起,不少人迁居加勒比其他岛国和美国。
1、巴巴多斯
16世纪以前,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在此居住。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多年后葡萄牙人入侵。1624年英国将该岛划分为其殖民地。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9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该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1961年10月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后,民主工党(1966~1976,1986~)与工党(1976~1986)分别执政。
2、政治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巴巴多斯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由女王根据巴政府的提名任命。总督有权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各部部长、参议员和最高法院成员。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众议院28席,议员由普选产生。独立后,工党和民主工党交替执政,政局一直较稳定。工党1994年上台后,大力调整政策,经济摆脱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困境,持续发展,形势良好。1999年1月巴提前举行大选,执政党工党以压倒优势获胜,蝉联执政。新政府宣布加速实施扶贫计划;普及电脑教育;改革国家体制,实行共和制;扩大吸收外资,防化金融危机对巴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19 13:19:00 +0800 CST  
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为珊瑚石灰岩海岛。四周为海洋环绕,西与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隔水相望。
巴巴多斯有稳固的民主政体,独立于1966年11月30日,是英联邦成员,其名字来自于葡萄牙语,指遍地都是的野生的无花果树。
2013年,巴巴多斯国内生产总值为42.6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293美元。经济以甘蔗种植和加工、朗姆酒、旅游业等为主。
巴巴多斯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一员,也是加勒比海旅游胜地。
16世纪前,巴巴多斯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
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余年后葡萄牙入侵。
1624年,英国将巴巴多斯岛划为殖民地。
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
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西印度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
1961年10月,实现内部自治。
1966年11月30日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巴巴多斯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由女王根据巴政府的提名任命。总督有权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各部部长、参议员和最高法院成员。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众议院28席,议员由普选产生。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0 13:38:00 +0800 CST  
格林纳达人


格林纳达人,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格林纳达居民的总称。以非洲后裔为主,并有少部分印第安后裔。黑人约占82%,混血人占13%,白人及其他人种占5%。官方语言为英语,少数居民还使用一种法语与当地土语混杂的语言。大部分居民有宗教信仰,其中约53%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30%信奉基督教,另外有印度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哈巴教等信徒。周末是宗教信徒上教堂做礼拜的法定日子,因此周六商店经营时间较短,法律规定周日停业。工作时间茁长较正规,重大节日和教堂活动时必须正装或民族服饰。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1 10:17:00 +0800 CST  
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南距委内瑞拉海岸约160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
农业和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础,主要农产品肉豆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二位。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格林纳达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但由于人员和经费所限,格林纳达主要参加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以及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格林纳达支持上述国际、地区和次地区组织的宪章、章程和宗旨,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格林纳达通常支持上述国际、地区和次地区组织协调一致的立场。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伦布“发现”。
1650年归属法国。1762年被英国占领。
1763年根据《巴黎条约》,法国将格转让给英国。
1779年被法国重新占领。
1783年根据《凡尔赛条约》正式确认为英国所有,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
1833年成为向风群岛政府的一部分,由英国女王委任的向风群岛总督管辖。
1958年格林纳达参加西印度联邦,至1962年该联邦瓦解。
1967年格林纳达取得内部自治,1974年2月7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同年加入联合国。
1979年3月,格林纳达国内发生政变,亲西方政权倒台。在苏联、古巴支援下,格林纳达新政权亲苏、古倾向日趋明显。美国历来认为“加勒比海是美国内海”。为遏制苏、古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美国趁格内部再次发生政变,局势混乱之机,纠集中美洲七个加勒比国家,对格林纳达发动了代号为“暴怒”的武装入侵。
1979年10月25日5时,美军从巴巴多斯、海上和国内3个待运点,分批搭乘直升机、运输机,对格岛实施伞降和机降着陆,揭开战争帷幕。
1979年10月26日,美军攻占格军司令部。28日,控制首都圣乔治,主要战斗基本结束。此后,美军派出小分队,对撤至格岛北部山区的古军残部进行搜剿,抓获古军首脑及10多名格政府要员,查缴了岛上所有武器弹药库。美军控制格岛后,由英国女王任命的格林纳达总督重新组织新政权,美军陆续撤离。
格林纳达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2013年2月,格林纳达提前举行大选。反对党新民族党获得众议院全部15席,党领袖基思•米切尔(Keith MITCHELL)出任总理。截止2014年格政局稳定。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2 07:32:00 +0800 CST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Trinidad-and-Tobagoans),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居民的总称。 有120万人(1982),其中56.7%聚居在西班牙港和圣费尔南多两大城市。通用英语,部分居民使用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特立尼达岛北部居民使用法国的一种土语。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印度教。 多巴哥岛居民绝大多数为黑人,通常为石油工人和文职人员,多信基督教新教。印度人后裔出生率高,所占比重仍在不断增长,多从事甘蔗、水稻生产,占农业人口的大多数,大多信印度教,基本上仍保留原有语言、宗教、习俗乃至种姓制度,对岛国的社会有显著影响。
1、历史
1498年C.哥伦布发现该岛后,该岛即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土著印第安人惨遭屠杀或被运往他处,几乎无一幸免。16~18世纪,西班牙及英、法、荷等国反复争夺,几经易手。1802年和1814年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先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889年英国将两岛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1962年独立。17~18世纪,殖民者从非洲运入大批黑奴从事甘蔗园劳动。1834年废除奴隶制后,英国殖民者又从印度招募契约劳工。
2、现状
目前居民中,黑人占42%(多巴哥岛居民绝大多数为黑人);黑白混血种人占14%,通常居住在城市工业区和西南部油田,构成石油工人和文职人员的多数,受欧洲文化影响较深,多信基督教新教;印度人后裔占40%,出生率高,所占比重仍在不断增长,一般居住在南部村庄,多从事甘蔗、水稻生产,占农业人口的大多数,大多信印度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基本上仍保留原有语言、宗教、习俗乃至种姓制度,对岛国的社会有显著影响;欧洲人占2%,华人不足1%;在特立尼达岛北部还有大约2000名阿拉瓦克和加勒比印第安人。居民喜爱音乐,盛行以政治时事为主题的即兴演唱,名为“卡利普索”小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钢鼓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3 10:54:00 +0800 CST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英文: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通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简称“特多”,位于11°18'00.00"N,60°32'00.00"W,处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紧邻于委内瑞拉外海。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人口122.75万,国内生产总值(GDP)209亿美元(2013年)。
能源产品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能源出口约占出口总收入的80%,是加勒比地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加工制造业门类较齐全。建筑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发展较快。特多已同中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美国等国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加拿大、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典、瑞士、美国等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吸引更多外来直接投资。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4 07:24:00 +0800 CST  
圭亚那人


圭亚那人(Guyanais),南美圭亚那居民的总称。有92万人(1982)﹐其中90%以上聚居在全国 4%的土地上。通用英语﹐部分人使用印地语和乌尔都语。
16~19世纪初﹐圭亚那曾是西班牙﹑荷兰﹑英﹑法等国争夺之地﹐几经易手。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於1953年取得英联邦“内部自治”地位。1966年独立。自17世纪中期起﹐殖民者从西非贩运黑奴到此从事甘蔗园和矿井劳动。1834年废除奴隶制后﹐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中国和马德拉岛(葡萄牙人居住地)等地招募大批契约劳工。目前居民中﹐印度裔人占51%﹐黑人占31%﹐混血种人占10%﹐印第安人占4%﹐欧洲人占2.5%(其中葡萄牙人1.5%)﹐华人不足1%。大部分印度裔人是1844~1917年间从印度联合省招募去的﹐一般住农村﹐种植甘蔗和水稻﹐多信印度教﹐少数信伊斯兰教。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通常居住城市﹐多从事工矿﹑交通业和文职工作﹐信基督教新教﹐受欧洲文化影响较大。印第安人包括内陆森林的瓦劳人﹑阿拉瓦克人﹑加勒比人﹑瓦皮夏纳人﹑阿雷库纳人和热带草原的马库西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多从事畜牧和伐木﹐使用瓦劳语﹑阿拉瓦克语和加勒比语﹐信万物有灵(见原始宗教)。葡萄牙人和华人通常居住城镇﹐主要经商。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5 11:12:00 +0800 CST  
圭亚那共和国


圭亚那共和国( Republic of Guyana),1966年脱离英国独立。印第安语意为“多水之乡”。国民主要是印度斯坦人和黑人,多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它是南美洲唯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也是英联邦成员国。
圭亚那东邻苏里南,南临巴西,西邻委内瑞拉,北邻大西洋,同时与苏里南和委内瑞拉有国界争议。尤其委内瑞拉一再声称埃塞奎博河以西的土地─西属圭亚那(约占圭亚那面积的三分之二)属于委内瑞拉。
圭亚那虽地处南美洲,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但传统上及历史上与加勒比海诸岛的关系比较密切。
圭亚那面积为21.5万多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西北与委内瑞拉交界,南与巴西毗邻,东与苏里南接壤,东北濒大西洋。
公元9世纪起印第安人在此定居。
15世纪末起,西、荷、法、英等国在此反复争夺。
17世纪荷兰人占领圭亚那。
1814年荷兰将其转让给英国。
1831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取名英属圭亚那。
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3年取得内部自治地位。
1961年英同意圭成立自治政府。
1966年5月26日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改称“圭亚那”。
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后更名为圭亚那共和国,成为英联邦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个共和国。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6 09:15:00 +0800 CST  
圣基茨和尼维斯人


圣基茨和尼维斯人,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圣基茨和尼维斯居民的总称。全国总人口5.11万(2012年)。黑人占94%,另有少量英国、葡萄牙和黎巴嫩裔。官方语言英语。居民多为英国圣公会教徒,也有新教徒和天主教徒。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7 07:49:00 +0800 CST  
圣基茨与尼维斯联邦


圣基茨与尼维斯联邦(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简称圣基茨和尼维斯,原国名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The Federation of St. Christopher and Nevis)仍沿用。
圣基茨和尼维斯位于东加勒比海背风群岛北部是一个由圣克里斯多福岛(圣基茨岛)与尼维斯岛所组成的联邦制岛国,在1983年9月19日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面积267平方公里。
人口约4.6万,黑人占94%,另有白人和混血种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货币为东加勒比元。
首都巴斯特尔位于较大的圣基茨岛上,较小的尼维斯岛位于圣岛东南3公里处,两者相隔一个被称为“窄堑 (The Narrows)”的海峡。该国的两个主要岛屿均为火山岛,岛上中部地区丛林密布,有数条河流自此发源流向大海,人迹罕至,居民多居住于沿海地区。
1493年哥伦布到达圣基茨岛,1623年被英国占领。此后法国一度占领该岛两端。
1783年根据《凡尔赛条约》,该岛正式归属英国。尼维斯岛于1628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1983年9月19日圣基茨和尼维斯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联邦政府对议会负责,处理圣基茨岛内部事务。尼维斯岛则有相当的自治权,有5人组成的独立议会。2004年10月的选举中,圣工党获得圣基茨岛8个席位中的7个,蝉连执政。圣政局稳定,但尼维斯有独立倾向。
1997年6月,尼维斯地方政府总理万斯*艾默里(Vance Amory)再次提出关于尼维斯脱离联邦的议案。
1998年8月10日,圣举行全民公决,61.8%的公民投票支持尼维斯独立,但比法定的2/3多数少5个百分点。关心市民运动党于2003年重提尼维斯脱离联邦的问题,并称将通过全民公决再次争取独立。2010年1月,工党获议会11席中的6席,连续第四次赢得大选,登齐尔*道格拉斯(Denzil DOUGLAS)连任总理。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8 11:41:00 +0800 CST  
英裔非洲人


英裔非洲人,非洲南部民族之一,系英国移民的后裔,约213万人(1995年)。
主要分布在南非东部及全国各地(195万)。部分在津巴布韦(16万)、纳米比亚(1.5万),以及博茨瓦纳、赞比亚、斯威士兰、莱索托等国。英裔非洲人操英语,大部分人会操阿非利坎斯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信奉英国国教(圣公会)和监理公会,主要从事矿业和工商业。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29 08:02:00 +0800 CST  
条顿人


条顿人(Teutones)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个分支,公元前4世纪时大致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带,后来逐步和日耳曼其他部落融合。后世常以条顿人泛指日耳曼人及其后裔,或是直接以此称呼德国人。
1、简介
古代德国人原自称“Teutsche"。当时南方的古罗马人将这群"Teutsche”民众称为“Teuton人”(条顿人)。后来古罗马人又将那些居住在“日耳曼尼亚”( Germania)地区(多瑙河以北、莱茵河以东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带的条顿人的旁系子孙称为“germen(日耳曼尼亚人),“germanus”(日耳曼古代民族集团——它原有一二十个分支民族,后来小分支逐渐减少,经过合并和组合后形成五个大的分支: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哥特人)一词即由“germen,派生而来,以后演变成古法语“germanus”再到古英语“Germain",直到现代英文所称的德国人“German"。中世纪初期,德语“Deutsch"一词首次出现。它的词根来源于日耳曼语中的“人民”(thiodisk)一词,义为这是一种普通老百姓使用语言。从此之后,德国人开始自称“Deutscher"(德意志人)。从古代“Teutsche”转化成“Deutscher”的过程,为5~8世纪日耳曼民族移动(Völkerwanderung)时日耳曼语随之发生音变(又称高地德语音变)从而使德语从共同日耳曼语中分化出来的结果。
2、民族迁徙
这三个日耳曼民族(条顿人、辛布里人、安布昂人)沿着当时被罗马人叫做阿尔比斯河(Albis)的易北河(Elbe)的右岸逆流而上,向欧洲大陆的腹地开去。队伍所到之处,莫不十室九空,易北河沿岸的民族要么交出自己全部的财富,焚烧自己所有的房屋,与他们一起踏上南征之路,要么就将惨遭屠戮。穿越波希米亚森林之后,宽广的多瑙河突如其来地展现在日耳曼人的面前。他们顺流而下,在公元前118年前后抵达了现代人所说的匈牙利平原。他们并立即定居下来,在今贝尔格莱德西郊建立了首都"条顿堡"(Teutoburgium)。另有一支辛布里人继续沿多瑙河东进,一直抵达黑海,与当地的色雷斯人发生了接触。还有某些人思乡心切,携带着南方的珍宝返回了日德兰半岛,其中的一个金盆是当今丹麦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30 07:19:00 +0800 CST  
3、辛布里战争
诺里亚战役:公元前113年春,罗马元老院遣当年的执政官卡波(Carbo)率领两个整编军团前往诺里库姆,发动"诺里亚(Noreia)战役",惨败而归,这是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首次冲突,为罗马与日耳曼人之间长达十三年的血腥战争(辛布里战争)揭开了序幕。这也是日耳曼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诺里亚战役之后,条顿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并未乘胜追击,向南方的意大利开进,而是不可理喻地折向了西方,先逆多瑙河而上,再顺内卡河而下,于公元前110年前后渡过莱茵河。几乎横扫了整个高卢的凯尔特部落。
罗马元老院在公元前109年又命执政官希拉努斯(Silanus) 率领四个军团北上迎战条顿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
希拉努斯率领两万余罗马军和相等数量的高卢盟军抵达罗讷(Rhone)河上游,当日下午两军合战于罗讷河谷,希拉努斯当场阵亡,四万多罗马、高卢联军将士无一生还。
阿劳西奥战役:可能是由于歉收导致粮荒的原因,公元前105年春天,条顿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突然又离开了罗讷河上游,沿着河岸向南前进。他们此时估计并不知道,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罗马野战军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公元前105年10月初,欧洲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两支军队在里昂(Lyon)城南的罗讷河中游河谷内相遇了。日耳曼方面总人数约为30万,其中能够战斗的成年男子约有15万左右,主帅是辛布里国王波伊奥里克斯(Boiorix),副将是条顿国王条顿伯德(Teutobod);罗马方面投入了8万正规军,加上联盟部队及随军仆役,总数超过12万人。但就在公元前105年10月6日,仅仅在这一天之内,条顿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就于阿劳西奥战场上全歼了16个罗马军团,可怜12万罗马将士里竟然仅有十人生还。
阿劳西奥战役对罗马共和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半个政府、半个元老院都已经不复存在,元老阶级和骑士阶级全加在一起,也无法再组建起一支象样的军队来保卫家园,但公元前104年,马略当选了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并开始推行他的军事改革了。
4、败北
公元前102年春天,条顿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在塞纳河上游会师,准备进攻罗马,由于人数过多,给养不足,日耳曼人再次兵分两路:辛布里人选择了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直接南奔地中海。同年秋,条顿军和阿姆布昂军在马塞北被马略率领的罗马军队打败。次年,辛布里人亦被马略败于波河北岸。是役,十余万条顿人战死,条顿王阵亡,只有极少量的残部逃回北方。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8-31 07:36:00 +0800 CST  
5、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公元9年时发生了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经过这次历史性的战役,日耳曼人从罗马帝国手里赢得了独立,日耳曼人也因此被人称作条顿人(Teutons)。
6、中世纪的条顿人是现在德国人的祖先
“德意志”(deutsch)一词大概同“日耳曼”(germann)一词一样,都是外人所给予的。据说“德意志”一词源自古日耳曼词语diutisc(由theoda即部族民一词而来),最初他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古老部落和部落讲的方言,时间大约在8世纪。只是到12世纪时thodiscus一词的含义才扩展到包括部族民的意思。但从9世纪以来,还出现了另一个称呼这些部族民的词teutonicus,这个词由条顿人一词派生而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theodiscus,这也许是由于这些部落民中不少是以前条顿人的后裔,或者是这些部族民仰慕条顿人的英勇,总之,后来这些条顿语族的日耳曼人就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称作teutsch_deutsch即德意志了。
条顿,原本是法兰克王国的东半部分。作为法兰克王国奠基人的查理大帝所控制的版图相当巨大,包括了后来法兰西和德意志、意大利的领土。814年,查理大帝病故,其子虔诚者路易继位(814-840年)。终其一朝,父子相争,兄弟阋墙,世俗贵族反叛,教会修道院乘机占地,各种事端接踵而至,从未间断。路易死后,长子罗退耳继位,其弟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起兵反抗,3王子之间爆发内战。841年,双方在奥塞尔附近的丰特内展开大战,未见胜负。842年,路易与查理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盟誓,2人誓词分别使用古德语(条顿语)和古法语(罗曼斯语)。这是至今所知最古老、有准确时期的德语和法语文献。843年,3兄弟缔结凡尔登条约,3分帝国。路易为东法兰克王,领有莱因河右岸和巴伐利亚地区,其地域大致在现德国西部,是在语言和血统方面主要属于条顿人的国家;查理为西法兰克王,领有大体在今法国境内的地区,主要讲罗曼斯语;罗退耳保留皇帝头衔,并兼意大利国王,领有意大利半岛中、北部及东、西法兰克之间狭长的洛林地区。870年,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签订墨尔森条约,瓜分夹在他们中间的洛林地带。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3个国家疆域的基础。所以中世纪的条顿人是现 在德国人的祖先
7、德国起源
德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00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在他死后,其帝国先分裂为三个部分,然后逐渐合并为二:西边的法兰克王国成为法国,东边的王国成为德国。查理曼死后,“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头衔,一直到第十世纪时仍然挂在查理曼的家族身上。在919年,撒克逊公爵亨利在众多候选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德国国王,其子奥托一世在962年时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9-01 08:55:00 +0800 CST  
8、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在奥图一世的控制下,从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罗的海,东达今天的波兰部分,并南抵今天的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北部。打从一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即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也就是如何保持对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不同地区的控制,因为两地中间隔着阿尔卑斯山脉,统合上并不容易。
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功,基本上是受惠于日耳曼和意大利这两个主要成员。日耳曼人并没有消除多少野蛮的特性。他们很早就被查理曼征服。帝国也从意大利的文化、科技和贸易等方面获利良多。意大利人欣然接受由帝国确保的和平与稳定,因为他们曾在五百年前受到入侵。由帝国所提供的保护防卫了罗马教廷,并且让意大利的城邦国家得以开始发展。
帝国的军队由教会土地的佃户所担任,他们有义务为皇帝服军役。第二种重要的部队是由农奴组成的兵团,虽然他们会在接受最好的训练与装备后成为骑士,却不是自由人。这些军队会被用来镇压由地方贵族和农民所参与的暴动或干政,也必须抵挡来自北方的维京人和东方的马札儿人所发动的入侵。
由于日耳曼仍然留下大量独立的公国互相竞争,日耳曼的战士因此个个历练十足。他们受雇为佣兵,并派遣大批部队参与十字军。最为闻名的日耳曼战士是条顿骑士,乃受十字军所感召具宗教使命感的战士。条顿骑士透过征战将基督教传播到波罗的海地区,但最后被亚历山大列夫斯基在冻结的丕贝士湖上一场战斗受到遏止。
皇帝之间的对抗以及教会拥有主教授予权等因素,削弱了皇帝们在日耳曼和意大利的统治权。当皇帝被暂时逐出教会并且投注于对抗罗马的战争时,帝国的政权就已失去效力。在未受到皇帝的干预或帮助之下,地方上的日耳曼亲王团结自己的力量并与维京人作战。在意大利,兴起中的城邦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伦巴底联盟,并拒绝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地位。
9、虚弱的政权
在日耳曼和意大利的政权,自此从皇帝身上转移到地方上的亲王和城市。皇帝的军队叛乱,占领由他们驻守的城市和城堡,并宣布这些地方被解放。而当时的皇帝为重新夺回意大利,对日耳曼地方上的亲王作了很多的让步。到了十三世纪中期,神圣罗马帝国便已名存实亡,皇位更虚置达二十年。日耳曼的亲王只关心自己所保有的东西。意大利的城邦国家并不接受日耳曼的统治者,而且他们也强大得足以防卫自己。
中古时代的皇帝是由日耳曼的亲王推选出来的,但仅徒具空名,对地方的控制力远远不及他们对自己家族庄园的掌握。几个世纪以来,日耳曼只能算是欧洲的一股小势力。
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日耳曼人最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社会组织形态过于落后,缺乏政治经验,既无雄才,也无大略,小富则安。此时他们本应离开高卢,南下直捣防卫空虚的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这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并非难事。但在罗讷河战役后,他们却就在当地定居下来,给了罗马人以喘息之机。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9-02 10:12:00 +0800 CST  
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Germans ; Deutsche),德国的主体民族。主要特征多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其他多数分布在奥地利、瑞士、美国等国。多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部分属北欧类型。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分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南北方言差别较大。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并有一套独特的花体字母(哥特体,德语称Fraktur)。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多数人信仰基督新教,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
1、民族历史
843 年,德意志王国分出后,于 919年选出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为国王,建立起德意志王朝。以后历经嬗变,1871年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德意志帝国。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于1914年和1939年挑起两次世界大战 ,1945 年战败投降。1949年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德国统一。
德意志人自古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亦较发达。进入19世纪以后,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2、人口分布
约8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德国(7400万,占该国人口的91%)。其余1000多万人分布在美国(450万)、俄罗斯(190万)、加拿大(120万)和巴西(70万)等国。多属欧罗巴人种德国人,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属欧洲语言德语,分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南北方言差别较大。文字用德语字母拼写,并有一套独特的花体字母(哥特体,德语称Fraktur)。 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多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信天主教。
德意志人系德国,“德意志” 一词,古时德文写作Teutsch。这一族称正好在这一时期出现,说明德国人已开始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识。但是,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内小邦多达300个,诸侯专权,经济分散,地方观念强烈,民族意识的发展受到阻碍。直到19世纪后半叶始完成民族统一。然而,至今在德意志民族内部仍保存着明显的地方性差异,根据方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特点,还可以区分出巴伐利亚人、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和黑森人等。
德意志人自10世纪初叶,便开始进入封建社会。16世纪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对罗马教廷和地方封建势力展开冲击,开始向近代社会发展。1866年,普鲁士战胜奥地利,遂在德意志各邦中跃居霸主地位;1871年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后,统一各邦,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德意志帝国。此后不久,德意志帝国便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要求重新瓜分地,并于1914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进攻波兰,发动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投降。战后被俄、美、英、法4国分区占领。俄罗斯占领区于1949年10月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美、英、法3国占领区于1949年5月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
3、知名人物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曾在不同时期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世界知名人物,著名的英国作曲家亨德尔、如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M.路德、革命家T.闵采尔和人文主义者U.von胡登;18世纪的哲学家I.康德和剧作家G.E.莱辛、 诗人J.W.von歌德和剧作家J.C.F.席勒;19世纪的哲学家 G.W.F.黑格尔和 L.A.费尔巴哈、诗人H.海涅和工人运动活动家W.魏特林;特别是出现了与德国激进主义哲学家K.马克思齐名的F.恩格斯。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9-03 15:59:00 +0800 CST  
(二)帝国象征
(1)国徽
神圣罗马帝国国徽是头顶皇冠的双头鹰图案。
双头鹰图案是沿袭古罗马帝国图腾,意即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中间的耶稣受难图则表明帝国神圣性,帝国皇帝即是罗马天主教会和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双头鹰翅膀上则绘上七大选帝侯国和德意志各大诸侯的旗帜,代表帝国的普世性和广大疆域。
(2)国歌
《天佑吾皇弗朗茨》(德语: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又称帝皇颂(Österreichische Kaiserhymne)是神圣罗马帝国(1797~1806)、奥地利帝国(1804~1867)及奥匈帝国(1867~1918)的国歌。
作曲者约瑟夫•海顿,作词者Lorenz Leopold Haschka。首演于1797年2月12日,这一天是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诞辰。这首歌的曲调仍被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沿用。
(三)历史
(1)形成
29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采行四帝共治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此后帝国分分合合,直至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位儿子,从此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但耐人寻味的是,东、西罗马帝国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声共气。此后几十年间,罗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国的亚拉里克一世和汪达尔人攻占和血洗,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和威严一落千丈。
476年,西罗马帝国彻底解体,末任罗马皇帝自己发出退位诏,宣布西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独立。
东罗马帝国却得以保留,即后来史称的“拜占庭帝国”。
(2)查理曼帝国
西罗马帝国虽然于476年瓦解,其皇帝被西哥特人废黜。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兰克人的某部首领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王国达到鼎盛,征服国土范围到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亚、奥地利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领土。
800年,查理曼在罗马礼拜时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整个法兰克王国也被称为查理曼帝国。800年的圣诞节,查理大帝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西罗马帝国就此以皇位转移至法兰克国王的形式复辟。
查理曼帝国至少在理论上奠定了后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取消为止。教宗利奥三世认为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
843年,路易一世的三个儿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今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9-05 07:59:00 +0800 CST  
(3)加洛林王朝
查理曼死后,西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始终由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君主轮流拥有。加洛林王朝的皇冠最初在西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之间争夺不休,先是作为战利品先后落到西边秃头查理和东边胖子查理。
然而888年胖子查理死后,加洛林帝国分裂了,此后未恢复。根据Regino of Prüm的说法,帝国的每一部分从自己内部选出了一位“小王”(kinglet)。然而,胖子查理于887年被废黜之后,加洛林帝国自此瓦解,再也没有统一。
自胖子查理之后,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拥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国王的实际统治范围极其有限,仅限于意大利东北部,而那些国王几乎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本土贵族,最后一位这样的皇帝是死于924年的意大利的贝伦加尔一世。
(4)奥托王朝
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分别以四大日耳曼部落为母体的四大公国,它们是:萨克森(萨克森人)、法兰克尼亚(老法兰克人)、士瓦本(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巴伐利亚人)。
当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于911年去世后,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的成员作为路易的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Conrad of Franconia)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 (德意志)为继任者。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亨利去世后其子奥托继位为东法兰克国王。
亨利死于936年,但他的后代——奥托家族的国王们继续统治了东法兰克王国一个世纪左右。亨利指定的继承人奥托一世于936年在亚琛被选为国王。他平定了一系列由其长兄和一些公爵发动的叛乱。在那之后,国王成功地掌握了公爵的任免权,并常常任命主教来管理行政事务。
在951年,奥托一世帮助阿德莱德(Adelaide),一位意大利的寡妇王后击败了她的敌人。他接着娶了她并控制了意大利。
在955年,奥托一世在对阵马札尔人的列希菲德战役中赢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到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从那时起,日耳曼王国的事务就与意大利和罗马教廷的事务缠绕在一起了。奥托的加冕仪式使日耳曼国王们成为了查理曼帝国的继承人,并通过帝国继承原则也使他们成为古罗马的继承人。
王国没有固定的首都,而且国王不断往返与各个住处之间来处理政务(被称为Kaiserpfalz)。然而每位国王都有偏爱的地点,对奥托一世来说是马格德堡。王位继续以选举的形式传递着,不过在国王们死亡前,他们的子嗣常常被选为下一任国王,这就使他们的家族长期保有王位成为了可能。这一特点一直持续到12世纪萨利安王朝结束。
这也重新引发了与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冲突,尤其是在奥托一世的儿子奥托二世自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之后。尽管如此,奥托仍然以迎娶拜占庭公主提奥法努(Theophanu)的方式保持了与东罗马帝国的联姻关系。他们的儿子奥托三世把注意力放在了意大利和罗马教廷上,并开展了广泛的外交,但是他却于1002年英年早逝。
继位的是他的表亲亨利二世,他则专注于德意志内部事务。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09-06 08:09:00 +0800 CST  

楼主:麟剑01

字数:118794

发表时间:2018-06-02 16: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11 11:38:26 +0800 CST

评论数: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