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试验田 2.0版 ---万华镜

有学者质疑这个时代的英格兰,根本不是封建社会,这些学者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英格兰缺乏欧洲那样的封建制度,缺乏大贵族,连骑士和城堡都没有。英格兰的贵族势力是非常弱小的,根本不具有武力对抗国王的实力。不是封建社会,那么是什么社会形态呢?我们或许可以说,是英格兰特殊的社会形态,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但是这个中央集权制度虽然已经成型,王位的继承和交替制度,却还没有成型,日耳曼蛮族的传统,还在固执地对抗着罗马文明的影响,在此时的英格兰,国王个人的人格魅力,品行和才干,依旧是关键的因素。
西萨克森家族的事业,能够继续下去么?
西萨克森家业的败落和丹麦王朝的崛起
在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前,英吉利人是没有尾名的last name,也就是没有家姓。日耳曼蛮族的子孙们,发展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演变进化出尾名。中文所谓的西萨克森王室,在英文中是写作House of Wessex,西萨克森就算作这个时期,他们王家的家姓。
975年7月8日,和平者埃德加去世,这个问题就开始现现象出来了。


殉教者爱德华(古英语:Eadweard;英语:Edward the Martyr;约962年─978年3月18日)是英格兰国王(975年─978年在位)。他是埃德加的长子,但并不是埃德加指定的继承人。埃德加于975年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爱德华与爱塞烈德,都有继位的资格,因此贵族们对由谁人继位意见不一。在大主教邓斯坦(英语:Dunstan)及伍斯特的奥斯瓦尔德(英语:Oswald of Worcester)的支持下,爱德华继承王位。
他是埃德加的长子,但并不是埃德加指定的继承人。埃德加于975年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爱德华与爱塞烈德,都有继位的资格,因此贵族们对由谁人继位意见不一。在大主教邓斯坦(英语:Dunstan)及伍斯特的奥斯瓦尔德(英语:Oswald of Worcester)的支持下,爱德华继承王位。爱德华在位期间,有两名大贵族──艾菲亚(英语:Ælfhere, Ealdorman of Mercia)和爱塞威尔(英语:Æthelwine, Ealdorman of East Anglia)发生争执,几乎酿成内战。此外,贵族们乘着爱德华无力控制大局,夺回了被埃德加取去并封赐给本笃会修道院的土地和资产。爱德华在继位三年后于科夫城堡(英语:Corfe Castle)被杀,但后世对当中的起因和经过有不同说法。980年初,他的遗体被隆重地葬于沙夫兹贝利修道院(英语:Shaftesbury Abbey);到了1001年,他的遗体被移往院内更显眼的位置。有史家相信后一次改葬得到爱塞烈德的认可。爱德华的遗骸在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被藏起,至20世纪初重新被发现。很多关于他的圣徒传记皆认为爱德华是殉教者,而后世多认为爱德华是被其后母──即爱塞烈德的生母爱弗里芙(英语:Ælfthryth, wife of Edgar)所害。现时天主教、东正教及圣公会皆承认爱德华为圣人,至于其遗骨则由一所东正教会负责保存及供奉。
975年,埃德加的儿子,殉道者爱德华继任王位,他得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册封,但是许多贵族和教会神职人员并不喜欢他作英国国王。后世的记载似乎显示这争议部份涉及两个王子与埃德加的父子关系的合法性,以及他们的年纪。最后,邓斯坦和奥斯瓦尔在泰晤士河畔京士顿为爱德华傅油,册立他为英格兰国王。一些史家相信爱德华的即位时间仍为975年,但另一些则指他到976年3月才即位。有证据显示爱德华继位是各方妥协的成果。爱塞烈德似乎得到了一些按惯例归属当任国王之子的土地,当中一部份是埃德加分给阿宾顿修道院(英语:Abingdon Abbey)的──这部份土地在大贵族的压力下被让予爱塞烈德。


978年3月,爱德华遭人谋杀,我们有理由和当时的人们一样相信,这是埃塞烈德的支持者们的卑劣阴谋,但是埃塞烈德本人,应该是无辜的,因为当年他才10岁。
在各版本的编年史中,以彼得堡版(E版本)对爱德华之死的描述最为详细。该版本明确指出爱德华是在978年3月18日黄昏,在多实郡科夫城堡(英语:Corfe Castle)所在的山丘附近,探望继母爱弗里芙及弟弟爱塞烈德时被杀。此后,爱德华“不具任何王室礼仪”被葬于多实郡瓦尔汉(英语:Wareham, Dorset)。  978年3月,贤人会议推选埃德加的小儿子埃塞烈德出任国王,这个选举的合法性在当时,就得到了人们的非议,他被人们称作“无准备的埃塞烈德”。
在英文的语境里,无准备的,就包涵了不称职的意思,没有准备好出任国王这个职位,成为和平的维护者和公义的执行者,那可不就是不称职么。
如果我们还原到当时古英语的原来意思,Aethelred the Unready这个名字的原本意思存在两种解读,一种是愚蠢的,另一种则是听信谗言的。
也许他真的缺乏列祖的才干,不知道应该信任些什么人,不知道如何作一个领袖。但是运作一个王国,有贤人会议的运作,有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领导,如果假以时日,他也许会像他的父亲埃德加那样,成为被人们称赞的好国王。悲催的是,他却要面临着埃德加不曾面对过的挑战,维京盗贼的再度来犯。
970年的时候,在北欧崛起了一位后世萨嘎传唱的王者,传奇色彩的“蓝牙的哈罗德”。哈罗德的粉丝很多的,不仅当时很多人以他的名字给自己的儿子命名,以示仰慕尊崇,和对自己儿子的期许,一千多年后,美国加州的电脑奇客们,还用“蓝牙”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电子产品。
蓝牙的哈罗德建立起了一个包括丹麦和挪威在内的王国,但是在988年的时候,他的儿子八字胡斯文率兵反叛,哈罗德战死,八字胡斯文开始征服各地。
这场北欧的战乱发生之后,又出现了新的一波维京盗贼。历史研究和考古挖掘的结果告诉我们,在这个时候,北欧的诺曼战士又达到了新的军事技术高度。他们建立的城堡和战舰,已经体现出高超的数学和几何学水平,他们的战士纪律化和职业化水平,更是明显高于民兵为主体的英格兰军队。
991年,在一系列小规模的维京海盗袭击劫掠之后,一只丹麦大军在英格兰东海岸登陆。一个伯爵率领的东萨克森民兵军队在经过激战之后,几乎全军覆灭,伯爵战死。
英格兰国王选择了支付丹麦金的方式,赎回了被占领的领土,丹麦大军退出了英格兰。
994年和997年,丹麦大军两次来犯,每次都击溃英国军队的抵抗,英格兰国王被迫支付丹麦金,赎回失地。丹麦金被分摊在了英格兰臣民的头上,英格兰国王的名声急速下降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08 04:34:00 +0800 CST  
贼将崔乾祐守陕郡,仆旗鼓,羸师以诱战。觇者曰:“贼无备,可图也。”帝信之,诏翰进讨。翰报曰:“禄山习用兵,今始为逆,不能无备,是阴计诱我。贼远来,利在速战。王师坚守,毋轻出关,计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观事势,不必速。”当是时,禄山虽盗河、洛,所过残杀,人人怨之,淹时月不能进尺寸地。又郭子仪、李光弼兵益进,取常山十数郡。禄山始悔反矣,将还幽州以自固。而国忠计迫,谬说帝趣翰出潼关复陕、洛。时子仪、光弼遥计曰:“翰病且老,贼素知之,诸军乌合不足战。今贼悉锐兵南破宛、洛,而以余众守幽州,吾直捣之,覆其巢窟,质叛族以招逆徒,禄山之首可致。若师出潼关,变生京师,天下怠矣。”乃极言请翰固关无出军。而帝入国忠之言,使使者趣战,项背相望也。翰窘不知所出。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09 13:37:00 +0800 CST  
六月,引而东,恸哭出关,次灵宝西原,与乾祐战。由关门七十里,道险隘,其南薄山,北阻河,贼以数千人先伏险。翰浮舟中流以观军,谓乾祐兵寡,易之,促士卒进,道岨无行列。贼乘高颓石下击,杀士甚众。翰与良丘登北阜,以军三万夹河鸣鼓,思礼等以精卒居前,余军十万次之。乾祐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


及战,乾祐旗少偃,如欲遁者,王师懈,不为备。伏忽起薄战,皆奋死斗。翰以氈蒙马车,画龙虎,饰金银爪目,将骇贼,掎戈矢逐北。贼负薪塞路,顺风火其车,熛焱炽突,腾烟如夜,士不复相辨,自相斗杀,尸血狼籍,久乃悟。又弃甲奔山谷及陷河死者十一二。有粮艘百余,军争济,艘辄沉,至缚矛盾乘以度,喧叫振天地。贼乘之,奔溃略尽。始,斗门有三堑,广二丈,深一丈,士马奔籥相压迮,少选堑平,后至者践之以入。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7月9日)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庞忠等率10万大军继后,另派3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

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骇地,一片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逃回潼关。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被部将挟持至洛阳,投降了安禄山。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得大胜。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09 14:20:00 +0800 CST  
推古·飞鸟時代 天智朝文官朝服
;
1.冠
2.袍
3.笏
4.襴
5.褶
6.表袴
7.下沓(袜子)
8.长纽(长腰带)

天智朝是日本上层社会服饰改革的时代,也是将各品级服装定制的时代。孝德天皇大化三年关于冠服制定了7色13阶冠、3种插饰、5种服色以及镫冠的制度后,随后到了大化五年(649)2月,由于扩充了中层官员而把原来的制度修改为冠位19阶,到了天智天皇称制三年(664)则把制度改为了冠位26阶。而到了大化三年(647)给冠位前三位的官位配备相应的大小织冠、大小绣冠和大小紫冠。这里所谓的大和小是根据冠位的“正”或“从”区别的,比如说正二位比从二位要高,因此享受大绣冠。各种冠以颜色及质地材料和文样加以区别。最低的冠位戴黑绢质地的“建武冠”。

从初涉仕途到最高冠位,冠服制度的改革渗透入整个当时的官僚机构中。服装的颜色和冠一致,织冠、绣冠皆为深紫色,紫冠为浅紫,锦冠为深红,青冠为藏青,黑冠为绿色,建武冠为黑色。

除了这些冠外,还制定了镫冠。此冠以黑绢制成,冠背张有“漆罗”,以冠的镶边和插饰来区分冠位高低。形似飞蝉。据记载,小锦冠上插饰以金银做成,青冠则用银,黑冠用铜,建武冠上则没有插饰。

冠是在大型仪式和宴会以及每年4月和7月的斋会上才被使用。所谓大型仪式就是指象元旦、即位等这样的大礼,因此可以判定冠是仪式用物。新制冠是延续了日本古老的冠帽形状,而上文中提到的镫冠,则是由于当时和朝鲜半岛的伽耶、百济及新罗的国民交流往来,因此镫冠的样式也应该与那里的冠更加接近。之所以叫镫冠是因为此冠形似马镫,镫冠的背部模仿了一只停在树上的飞蝉的形状,镫冠的形状和在庆州的韩国国立博物馆藏天马冢出土的冠帽十分形似,而背后张开的双翅则和韩国天马冢出土的蝶形冠饰很像,插饰则和韩国全南罗州新村里9号坟出土、现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所藏的冠帽上的立饰很像。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0 18:55:00 +0800 CST  
推古·飞鸟時代 天武・持统朝文官朝服
;
1.漆纱冠帽
2.漆纱冠的巾子
3.燕尾
4.袍
5.结纽
6.长纽
7.襴
8.内衣的袖子
9.内衣的襴的襞
10.白袴
11.鞋子

复原人偶头戴漆纱之冠,身穿袍,袍内着内衣,左衽,系上纽带,围上长腰带,下身着白袴。
天武天皇11年规定文官戴漆纱冠帽,而13年的诏书规定官员在集会之日必须穿有“襴”的缝腋之袍,即衣服左右侧面缝合的衣物,系长腰带。14年更进一步规定勤位的官员袍色为深绿,这是官员服饰制度化的代表。高松古墓的壁画所描绘的正是这一时代时候的社会景象。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0 18:55:00 +0800 CST  


苏我入鹿(出生年不详,逝世于645年7月10日(六月十二))为日本大和朝廷的权臣。苏我马子之孙、苏我虾夷之子。由于苏我虾夷晚年身体状况不佳,绝大部分的政治决策都出于苏我入鹿之手;不久后便代理国政。苏我入鹿有意拥戴亲苏我家族的古人大兄皇子为天皇,反对当时呼声甚高的山背大兄王出任天皇,便改立宝皇女为皇极天皇并逼使山背大兄王一家自杀。按照日本书纪的记载,苏我入鹿“为人暴戾威权过父”,放火烧毁圣德太子建造的班鸠宫和班鸠寺,并且“举国之民并百八十部曲”为苏我虾夷营造生圹,引发不满。645年六月十二日,苏我入鹿于皇极天皇朝前为中臣镰足与中大兄皇子等人暗杀,史称乙巳之变,而苏我虾夷也在家中自杀,苏我家族也因此灭亡。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0 19:00:00 +0800 CST  
苏我虾夷(587年—645年7月11日(六月十三)),日本飞鸟时代的权之重臣,苏我马子之子。苏我马子死后,苏我虾夷担任大臣,由于推古天皇驾崩时并没有选定继-承人,于是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与敏达天皇的长孙田村皇子都被视为皇室有力的继-承人。
其中苏我虾夷的叔叔摩理势有意拥立山背大兄王。于是苏我虾夷为巩固自己的权势杀害摩理势,拥立田村皇子为舒明天皇。641年,舒明天皇驾崩,苏我虾夷与苏我入鹿拥立宝皇女即位为皇极天皇;而这段期间苏我虾夷将一部份由苏我入鹿代行,但是苏我入鹿的放纵不知节制也引起皇室内部的诸多不满。
645年发生乙巳之变,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等人杀害苏我入鹿,苏我虾夷拒守于甘橿冈,6月13日自杀身亡。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0 19:06:00 +0800 CST  
【船队编制】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1、人数众多,组织严密

郑和下西洋船队,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

首先,人数多

郑和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有明确记载的有4次.

第一次:27800人

第二次:27000人

第四次:27670人

第七次:27550人

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约明朝军队5个卫,每个卫5000-5500人;从现在看到的《武职簿》,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90-1500人之间;170多;265人.我这里不是单纯地谈数量,而是说明一个科学道理,航海人数的多少,反映了一种实力,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它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很不容易.

其次,船队编制. 根据我们海军专业人员多年研究,郑和船队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现在的舰艇部队,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



按照下西洋的任务,郑和船队人员主要有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指挥部分:整个船队的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郑和职务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航海部分:航海业务、修船的、预测天气的等;外交贸易部分:外交礼仪的、进行贸易的、联络翻译的;后勤保障部分:管理财务的、后勤供应的、起草文书的、医务人员等;军事护航部分: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的. 从对郑和船队人员组成研究,编制是完善的、严密的,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航海经验,确保郑和下西洋的实现.

【发展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航海装备-宝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

肯定派
认为明史基本上正确,因为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所记“两千料海船”,不是“宝船”,而是较小的“战座船”。
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
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可容20丈。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年)游记中早已纪录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白图泰的纪录可作为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

质疑派
认为木材强度有限,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难以做长时间的航行。
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推论,折合长约为长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载重量约为五千吨。
至今未有人复制能够实际航行的四十四丈“宝船”。目前复制中的宝船多采用质疑派的说法。
即便采用质疑派的说法,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1 11:16:00 +0800 CST  


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明确地记载了水上活动,至周朝已有水战的记录,但舟师和战船的制度不详。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无功而还”。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吴伐楚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楚师败吴,获吴王乘舟“余皇”,吴复袭楚师,取“余皇”去。说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乘船作战已很频繁。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左传》),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中国舟师第一次海上军事行动。这一时期的舟师已有相当规模。吴越之战,越军4.9万人中有习流2000人。后来,越舟师出海北上攻齐有戈船300艘,死士8000人。战舰的种类及形制已相当齐备。当时比较大的战船为“大翼”,长12丈(约合24米),宽1丈6尺(约合3.2米),可容战士20余人,桨手50人。河南省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驾船作战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战船是桨船,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战士,下层为桨手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1 12:45:00 +0800 CST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在小亚细亚坠水而死,即位的亨利六世(Heinrich VI)忙于入侵意大利而不再顾及东征,少数不死心神罗军队加入剩下的两路的英法联军继续东征。
1190年9月,英法两王到达西西里岛。理查放纵军队大肆掳掠,还迫使西西里的统治者缴纳了两万镑黄金作为赎城费。1191年3月,腓力二世渡海出发,直接前往圣地,理查则在东进途中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塞浦路斯岛,大掠后把该岛卖给了被萨拉丁释放的耶路撒冷国王盖伊,又发了一笔横财。虽说手段有些下作,但理查在资金上的充裕使其他的十字军领袖相形见绌,几笔不义之财还是为他以后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正当理查在地中海大发战争财时,腓力二世在1191年4月抵达巴勒斯坦北部重镇阿克,欧洲一些小国组织的十字军和萨拉丁已经在城下打了快两年,在极其艰苦的战斗中,腓特烈一世的儿子、德意志十字军的统帅士瓦本公爵在城下病死。



阿克是欧洲基督徒传统的登陆地点,也是东地中海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该城状似三角盾牌,两面环海,东面陆地部分环以两道城墙,有无数壕沟碉楼拱卫,穆斯林占领这里,北上可以截击十字军海上力量,进而威胁提尔、的黎波里、安条克等十字军国家,南下可扼守巴勒斯坦和埃及之间的通道。萨拉丁把埃及和叙利亚的全部军事储备都放在阿克,用作反十字军的总武器库。在当时史家的眼里,欧亚非三洲的力量都集中在这里,全世界都在为阿克而战。


腓力二世到达阿克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十字军的领袖,不过,攻城拔寨确非其所长,他忙着在十字军各个势力之间纵横捭阖,培植亲法同盟。6月7日,理查率领24艘大船南进阿克,航途击毁一艘驶向阿克的穆斯林大船,这艘船满载攻城器械、武器、补给品和560名穆斯林勇士,穆斯林哀叹,它的毁灭是阿克失陷的一个“征兆”。
联军经海路到达圣地,于1191年6月会师后正式攻打距离耶路撒冷不远的外围城市阿克城(以色列北部的海港城市阿克,Acre)。在此次东征中,法国军队出征时携带了三台抛石机(patrariae)或是三台抛石机的部件,十字军围攻阿克城时可能就使用了这三台抛石机。一位目击者记载到:“围城者(十字军)的抛石机将(阿克城)防御工事破坏到了只有一人之高”。


6月8日,理查抵达阿克,接管了指挥权,他的军队是最后一支投入战场的十字军,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手下的舰队完全控制了制海权。理查表现出了超常旺盛的精力,当英法两王都患病时,病更重的理查却更快地回到阵地上。为了鼓励攻城,他甚至下令高价悬赏从阿克城墙上挖下来的砖石,并且建造了三座移动塔楼攻城。此时城内兵力缺乏,几次试图打破包围圈都没有成功。海陆两线都被封死的阿克城于7月12日投降。


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是新任德国十字军的首领,作为德皇的代表,他将德国的军旗插上了阿克城,也算是对腓特烈一世和士瓦本公爵在天之灵的告慰。但志得意满的理查不管那么多,竟下令将德国军旗撕碎丢进了壕沟,利奥波德从此记了仇。


在城内,各国统帅达成协议,盖伊仍是耶路撒冷国王,但他死后康拉德和伊萨贝拉及其子孙将继承他的王位。菲利普因患慢性病和与理查德不合,与康拉德在7月31日回到提尔,8月2日启程回国了,但留下了一部分法国部队。
萨拉丁支付了第一笔赎金,但理查德并没有按规定释放战俘。不久,由于萨拉丁未能满足全部条件,他下令处决战俘。


8月21日,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2700穆斯林被在城墙外当着萨拉丁军队的面处死了。这引发了穆斯林军队的进攻,但被击退。这些死者后来被伊斯兰教追认为烈士。22日,理查德率军离开阿克,向耶路撒冷前进。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2 19:37:00 +0800 CST  
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登基。所罗门王以智慧、谋略和财富闻名天下。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建成了第一座用来供奉“金约柜”的犹太教圣殿,史称第一圣殿。圣殿长200米,宽100米,整座建筑宏伟华丽、金碧辉煌,在此后相当长时间内,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不绝,从而成为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耶路撒冷由此也成为犹太教的圣地。 所罗门王死后,国家被分为两部分,北半部称为以色列,定都撒马利亚。南半部称为犹太,定都耶路撒冷。
以西结书中有7段针对埃及的宣讲,比任何其它国家都多。问题是:为甚么一位居于巴比伦的犹大先知,要去理会一个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国家。我们看看那个时期的历史,以及以西结的宣讲的年代次序,就会找到答案。
在以西结的时代,埃及这个超级大国已在衰退之中。在她的全盛时期,她的权力范围遍及地中海东岸,包括巴勒斯坦及现代之黎巴嫩和西叙利亚。在巴比伦人取代亚述人的地位,成为中东军政的霸主时,埃及企图与亚述连手,阻挡巴比伦人的扩展。在这场权力斗争之中,中东地区较小的城邦,例如耶路撒冷、犹大,必须谨慎地选定她们的立场。


在以西结发表他的宣讲前后,埃及与巴比伦冲突的年表如下(所有年份为主前):
605年:巴比伦人于迦基米施击败埃及人(参耶四十六2),继而挥军南下(迦基米施在叙利亚西北部)。双方续有小型冲突。
601年:巴比伦与埃及军队再度交战,双方死伤惨重。
597年:尼布甲尼撒攻克耶路撒冷,埃及按兵不动。尼布甲尼撒立西底家为犹大王。
589年:西底家背叛巴比伦。
588年(1月):巴比伦军围困耶路撒冷。
588年:围城之危暂解,因巴比伦人调派军队阻挡埃及的救援部队(西底家向埃及求助)。但埃及军被击退,巴比伦军再度围城。
587年(7月13日):耶路撒冷城墙被攻破。城市及圣殿被焚。犹大亡国,土地荒凉。
以西结书中谴责埃及的宣讲,除一个以外,都注明日期。书中共提及13个日期,近一半是在针对埃及的宣讲之中,若按年份次序排列,各宣讲的日期如下:
587年(1月):二十九1-16;
587年(4月):三十20-26;
587年(6月):三十一1-18;
586/585年:三十二17-32;
585年(3月):三十二1-16;
571年(4月):二十九17-21。
三十章1至19节的宣讲并无日期,但内容与其它宣讲相同。
附注
第18节「以致头部都光秃」:士兵的军装磨损了士兵的身体(到今天这仍是常见的现象)。第21节「角」:象征力量。以色列人将恢复力量。「得以开口」:先知的哑口将可消除(参三26,三十三22)。
所罗门神殿根据《圣经》记载位于耶路撒冷,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根据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的说法,所罗门王是大卫王的儿子。大卫曾经想在耶路撒冷的默里(moriah)山顶修建一个传说中的神殿——所罗门神殿。圣经传统中说明大卫王在他死前提供了建筑所罗门神殿所需的材料,所罗门王后来补充了充分的材料并制订了建造计划。据历史记载,这座神殿高踞山巅,坐西朝东,气势十分雄伟。神殿大门和所有的廊柱、天花、门窗全部镶金,灯具、祭器和供奉“摩西十诫”的“约柜”也全部用纯金制造。神殿外边的院子里,有100个种满莲花的金边水池。所罗门是犹太历史上一位盛世君主。他在位期间(公元前973年—前930年),用7年时间在耶路撒冷为犹太教神主耶和华建造了辉煌的神殿,史称犹太历史上“第一圣殿”。《圣经》对所罗门神殿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希伯来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其中蕴涵着希伯来民族的情感和艺术审美,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所罗门死后344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撤率领他的铁骑攻陷了耶路撒冷。他们用一把火烧毁了壮丽的大神殿,从此,繁华一时的耶路撒冷,就变成了一片被烧焦了的废墟。后代的犹太人,把遍地的乱石重新拾起,在原地砌成了一堵墙,并在此地重建了“第二圣殿”。岂料,数百年后,第二圣殿又被罗马人一把火烧毁,而留下来的,就仅仅是这一堵墙。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恸,长而久之便被称作哭墙。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其时他面临的形势是,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臣服,但富庶且贸易发达的地中海东岸地区,包括犹太王国和腓尼基诸城邦,在埃及和巴比仑之间犹疑不定,而埃及虽已如即将落山的夕阳,但仍有实力染指西亚地区,尼布甲尼撒的野心和能力,注定了他必定精神百倍地加入到这场争霸战争中。
尼布甲尼撒首先同东面的米底王国结盟,以免除后顾之忧,为此还娶了米底的公主,于是有了建造“空中花园”的故事背景。后来尼布甲尼撒还不放心,为防御米底人,在两国边界处筑起了一道长城,这可能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长城了。
接着,尼布甲尼撒便大胆向西发动一次又一次攻击了。他即位之后曾迫使地中海东岸各国承认他的宗主权,但由于埃及插手,这些国家背叛了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于是在公元前587年发动了战争,攻占耶路撒冷,扶植了傀儡齐启德亚统治犹太国。
公元前588年,巴比伦军队围困耶路撒冷,犹大人在西底家王的领导下抗击入侵者。因实力悬殊,耶路撒冷终在公元前587年7月13日陷落。巴比伦统治者下令焚毁神庙,捣毁城市。西底家王的儿子们被残忍杀害,西底家王则和众多犹太人一起,被俘往巴比伦。《哀歌》即是描写了圣城失陷之后诗人在城中所见的悲惨景象

公元前587年,7月13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将圣殿付之一炬,城墙被拆毁,神庙、王宫和许多民宅被焚烧,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3 20:26:00 +0800 CST  
1216年还是王子的路易响应英国贵族的请求去英格兰,联手反对无地王约翰(所谓“第一次男爵战争”)。他赢得了几次战役。约翰死后,路易又反对他的继承人亨利三世。但1217年,路易在多佛尔战役中失败。双方签订了兰贝思条约。路易放弃对英国王位的要求返回法国,并于1223年即法国王位。1214年,约翰想收复被腓力占领的诺曼底,并与神圣帝国皇帝奥托四世、布洛涅伯爵瑞诺和弗兰德伯爵斐迪南结盟,以为形势乐观。腓力率军北上抵御奥托等人的军队,让路易率军攻打法兰西中部的英格兰王室领地。约翰的军队进展顺利,人数占优并于6月底收复安茹,将路易包围在穆瓦讷的罗歇,意图迫使路易与自己的大军交锋。但安茹本地诸侯拒绝和约翰一同进军,约翰撤退到拉罗谢尔。不久,腓力在布汶战役中击破奥托等约翰盟军,断绝了约翰收复诺曼底的希望。路易八世即位后,继续奉行与英格兰敌对的政策。他陆续夺占普瓦图、利穆赞、佩里格及其他英格兰王室在法国的领地。1224年,路易八世下令禁止英格兰商人在法国进行贸易。他在法国西南部所吞并的英国王室领地大多被转封给卡佩王朝的王族。路易八世继续腓力二世授予城市以自治权的政策。1226年,路易八世组织了讨伐阿尔比派异端的十字军。1215年,英格兰诸侯反对约翰王(所谓“第一次男爵战争”),邀请路易当他们的国王。1216年5月21日,路易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登陆英格兰的塔内特群岛并进入伦敦圣保罗座堂,被叛乱贵族乃至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二世承认为英格兰国王并朝见,但未加冕。
6月14日,路易攻占温彻斯特,很快控制了英格兰一半以上的领土。但眼看英格兰就要到手时,约翰王于10月驾崩,很多叛乱诸侯抛弃路易,转而支持约翰年方9岁的继承人亨利三世。
威廉·马歇尔摄政,号召英格兰人保卫国土,反抗法军,战局逆转。1217年5月20日,路易在林肯战败,8月24日,“僧侣”尤斯塔斯率领的法兰西海军在桑德维奇海岸战败。路易只得向英格兰求和。

双方签订了兰贝思条约。英格兰给路易1万马克,路易则许诺不再攻打英格兰并否认自己为英格兰合法国王,返回法兰西。1223年7月14日,腓力二世驾崩,路易即位,成为法兰西国王路易八世。8月,他在兰斯加冕。他继续奉行与英格兰敌对的政策,陆续夺占普瓦图、利穆赞、佩里格及其他英格兰王室在法兰西的领地。1224年,路易八世下令禁止英格兰商人在法兰西进行贸易。他在法兰西西南部所吞并的英格兰王室领地大多被转封给卡佩王朝的王族。
路易即位当年即反其父所为,于11月1日签署法令,禁止官员向犹太人借贷。26个诸侯都遵从了,但有权势且反对卡佩王朝统治的香槟伯爵蒂博特四世没有听从。
路易继续其父腓力二世授予城市以自治权的政策。1226年,他组织了讨伐阿尔比派异端的十字军。佛伊伯爵罗杰·伯纳因为国王和图卢斯伯爵雷蒙七世讲和遭拒而和图卢斯结盟对抗国王。路易取得大胜,但在回巴黎途中因痢疾去世于奥弗涅的蒙彭歇。
圣德尼圣殿为路易八世建立了墓碑。其子路易继位,即路易九世。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4 11:04:00 +0800 CST  
1410年7月15日,条顿骑士团在坦能堡战役中被波兰-立陶宛联军击败。
条顿骑士团第25任大团长康拉德·冯·尤金根是这个骑士团史上最成功的领导人之一。他利用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国王瓦迪斯拉夫和他的堂房兄弟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之间的激烈内战,左右逢源,为骑士团捞取了大量地盘。据说康拉德死前曾有遗愿,骑士团不得选举他的弟弟乌尔里希·冯·尤金根为继任的大团长。因为乌尔里希是一个极端的反波兰主义者,必然会破坏自己的平衡政策。


当然,这只能说是一个事后诸葛亮式的传言。因为康拉德还在世的时候,1392年8月4日,由于波兰贵族厌倦了无休止的家族内战,逼迫瓦迪斯拉夫与维陶塔斯签订《阿斯特拉瓦协议》。此后双方的和解已成定局,那么1407年乌尔里希继任大团长后,无论他怎么施展外交手腕,都无法避免与一个强大的波兰-立陶宛联军作战的局面。
1409年5月,由康拉德通过外交手段获取的萨莫吉希亚地区发生叛乱。萨莫吉希亚传统上是立陶宛的五大历史地区之一,维陶塔斯立即宣布支持这次动乱。乌尔里希·冯·尤金根只能向立陶宛大公宣战。


1409年8月14日,骑士团向波兰—立陶宛宣战。面临这一危急,条顿骑士团几乎没有盟友。他的兄弟部队——利沃尼亚骑士团甚至立刻与维陶塔斯签订和平协议,将老战友抛在一旁。乌尔里希赋予厚望的波希米亚国王酒鬼文策尔未派一兵一卒,只是出面谈成一个为期7个多月的停战协议。尤金根只得赶紧在欧洲到处招募士兵备战。
在历时10个月的战战和和中,双方都在为最后的决战积聚力量。骑士团得到了西欧一些贵族骑士的支持,而波兰—立陶宛则得到了罗斯人以及鞑靼人的支持。在装备上骑士团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是装备精良的重装骑兵,而且还配有大炮。



波兰—立陶宛联军的装备相比而言差的很多,波兰军有一部分重装骑兵,但是步兵也有相当的数量,而立陶宛则主要是以轻骑兵为主,虽然也有大炮,但数量要比骑士团少的多(骑士团有大炮100多门,而立陶宛只有16门)。然而在兵力上骑士团则处于劣势。骑士团共拥有51个营的兵力,其中重装骑兵20000人,步兵11000人,加上其他人员,共约35000多人。联军方面,波兰有重装骑兵18000人,轻骑兵11000人,步兵4000人;立陶宛有轻骑兵15000人,鞑靼轻骑兵3000人,来自斯摸棱斯克的白俄罗斯仆从军3个营,此外还有赛摩基地亚起义者以及捷克的自愿者,共90多个营,约4-6万多人。


这其中就有一个捷克人,他叫杰士卡
杰式卡约于1376年出生在捷克南部的托罗茨诺夫村一个破落骑士家庭。杰式卡一词的捷文原意是一只眼睛。杰式卡之所以有此名称,可能是小时候一目失明的缘故。杰式卡早年曾为一些封建领主服役,而后又随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即德国国王文策尔1378—1419)的军队去波兰和条顿骑士团作战,并在1410年消灭骑士团的坦能堡战役中立下功劳。
1410年7月3日,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波兰国王弗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的率领下,进入骑士团领地,向骑士团总部驻地马林堡逼近。7月14日,当联军行进到坦能堡附近的森林时与骑士团部队遭遇,双方随即展开战斗队形。战斗在坦能堡、格林瓦尔德和路德维希斯多夫之间的平原展开,地形开阔而复杂,不远处是卢本湖,湖畔是茂密的森林。骑士团在坦能堡和路德维希斯多夫之间2.5公里的正面三线配置,左翼为瓦伦罗德指挥的15个营,右翼是利希德斯泰因指挥的20个营,步兵和炮兵构成第一线,之后是两线重装骑兵,总团长云金根指挥预备队16个营坐镇后方直接指挥战斗。


骑士团左边是坦能堡,右边是格林瓦尔德,身后是沼泽地带。联军两线配置,右翼由立陶宛大公维托夫特指挥,鞑靼轻骑兵保护其侧翼;左翼由王家元帅兹比格涅夫指挥,在波军和立陶宛军的结合部是白俄罗斯的3个营和捷克自愿兵组成的2个营。联军的预备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在左后方,另一部分在中后方。此外联军在身后的密林中埋伏了几个营的步兵,亚盖洛和他的近卫军包括一个立陶宛小分队在这些埋伏单位附近驻扎,直接指挥战斗。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5 19:18:00 +0800 CST  
建文帝在削夺五藩后,目标指向了燕王朱棣。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掌握行政权,谢贵、张信任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军权,让他们严密监视燕王一举一动,随时向朝廷报告。
(有一处史料供各位商榷,建文帝削藩时,曾派人监视燕王举动,张信任北平都司。后来,有人给燕王密报,根据《明史》记载有两种说法。1.《明史·张信传》记载“成祖称病,信三造燕邸,辞不见。信固请,入拜床下。密以情输成祖,成祖戄然起立,召诸将定计,起兵,夺九门。”也就是说张信给他通风报信了。后永乐朝晋升都督佥事,封隆平侯。2.《明史·列传第三十》载:“昺库吏李友直预知其谋,密以告王,王遂得为备。”在这里是说李友直透漏的消息。据记载,李友直后来官至工部尚书。)

朱允炆后来还听取大臣齐泰建议,把朱棣“王府精壮悉选调,隶宋忠麾下”,1399年3月,建文帝命宋忠屯兵开平,耿王献驻山海关,徐凯兵至临清,调北平、永清二卫兵于彰德、顺德,准备剪除燕王朱棣势力。





面对建文帝的步步紧逼,得到张信密报的朱棣先是诱杀了前来监视自己的张昺、谢贵,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在姚广孝等人游说下起兵反抗,当日控制了整个北平城。朱棣起兵之名是“清君侧”,意思是说要清除祸乱,在他给建文帝的上书中指出齐泰、黄子澄等人包藏祸心,实为奸臣。而且在举行誓师的时候,他也表示“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起兵之后,燕王迅速拓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攻取了北平北面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清了外围的后顾之忧。之后几年,朱棣的军队先后与建文帝派来的耿炳文、李景隆、盛庸等部军队多次交战,互有胜负,也显示出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这期间,朱棣仍然上书建文帝,指出齐、黄二人是罪魁祸首,应该予以诛杀。1399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建文帝罢免了齐、黄二人职务,以“悦于燕人”,但二人实际上仍然在幕后出谋划策。此时,建文帝想通过此举来息事宁人,但根本无济于事。此后,李景隆曾信于朱棣,说齐、黄二人已被贬,起兵理由不足,应该息兵才对。然而朱棣却指出二人应该诛灭九族,继而指责朝廷和奸臣变乱祖制的罪责,说要为父皇报仇。总之,此时的建文帝已是一个少有的昏庸无道的君主了,至此,朱棣目的已经彻底明确,不再是清君侧了。双方之间虽仍有书信往来,但暗地都在积极备战,处于对峙状态。
到了建文三年(1401年)冬,南京城内太监送来密报,说城内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直指京城。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绕过济南,直接攻破东阿、汶上,南下徐州,四月抵达宿州,与朝廷军队大战于齐眉山(现在的安徽灵壁境内),结果大败。之后,建文帝又突然召援兵徐耀祖部回南京,朱棣军队又抓住时机,大败朝廷军队,灵壁之战就此意外结束。这一战朱棣的军队生擒了朝廷将领、大臣一百多人,彻底击溃了南军主力。之后,朱棣乘胜进攻,强渡长江。建文帝为拖延时间,打算通过割地议和,但为朱棣所拒。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1402年7月13日),朱棣率兵进抵金川门,派守金川门的朱穗和李景隆开门迎降,文武百官跪迎两旁,入城时,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第二天,诸王和文武群臣上表,请上尊号,正大位,朱棣故作姿态,表示自己不得已起兵,目的在于除奸恶。直到进了南京第五天(六月十七日,1402年7月17日是)才在群臣拥戴下即位,是为明成祖。于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建文王朝宣告结束,第四子燕王棣的王朝正式开始,以明年(1403年)为永乐元年
建文帝下落

靖难之役后的建文帝去哪儿了呢?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谜”。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自焚说、出亡说各执一词。《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并未自焚,是在大臣的保护下由密道逃出了南京,逊国为僧,流亡各地。之后学界研究说辞不一,认为出亡之地有武昌、湘潭、青海瞿县寺、汉中南郑、达县中山寺、福建宁德、江苏吴县、福建泉州开元寺、福建福州雪峰寺、贵州安顺、长沙影珠山、四川青川县等。

在武装政变获胜的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进入皇宫之后,《明史恭闵帝纪》记载,曾“遣中使出帝、后尸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但不久,“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之类的说法传开来了。于是,朱棣不但另找借口,逮捕了溥洽和尚,而且“疑惠帝亡海外”,派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一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兼且“踪迹”建文。


开拓之君明成祖朱棣

洪武三年(1370年)时,朱棣被封燕王,最初在诸皇子中并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但在后来屡立战功,特别是秦、晋二王先后失势、去世之后,北方三藩只剩下燕王一藩,朱棣受到朱元璋的信任,势力渐居诸王之上。到洪武末期,朱棣不仅节制武将和千军万马,而且统率诸王出塞备边。据记载,朱元璋曾给朱棣一道敕谕:“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可以看出,洪武后期,朱元璋已经把辅国的重任托付在了朱棣身上。


在建文帝即位后,朱棣也是早有准备,身边人才济济,谋士姚广孝,武将有张玉、朱能、邱福等人,在用人方面是知人善用、赏罚分明。而且他是“长于习兵”,在守藩时已经有卓著表现,多年来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组织了一支愿为他出生入死的、英勇善战的军队,使得他在后来四年的战争中得成帝业。
朱棣虽初登大宝,但从容不迫,属于一个勤政务实的皇帝,首先宣布改革建文朝制,并大力进行自身统治合法性的建构。即位之初,就命人编撰《永乐大典》。在之后统治明朝的22年里,“清洗、征伐、航海、迁都”是他治理这个国家几个关键词。先对忠于建文帝的势力进行了残酷镇压清洗。后又醉心于军事征服,在南方出兵攻占安南,在北方五次出征漠北,对我国陆疆和海疆的开拓和巩固,做了大量工作。从永乐三年(1405年)起,派遣宦官郑和先后六次远航。永乐十九年(1421年)初一,正式迁都北京。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7 17:59:00 +0800 CST  
维爱战争标志着罗马军事扩张时代的来临,当罗马刚刚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场战祸,险些使罗马覆灭。

克尔特人,罗马人称之为高卢人(意即“好斗者”),是一个很大的部落群,原住西欧和中欧的广大地区。公元前五世纪末,它们超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占领了波河平原。高卢人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居次要地位,以掠夺战利品为目的军事远征,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卢人是个勇敢的部落,他们个头矮小,但体格健壮,英勇善战,他们使用的武器是两面带刃的长剑、匕首和梭标。他们受伤后,只要还有一口气都不离开队伍。到公元前四世纪初,克尔特人已占领了波河南北大片肥沃平原。北意本来居民稀少,当时波河南有一些埃特鲁利亚人(伊达拉里亚)的殖民城,可能也无力抵抗勇猛的新来的游牧部落,逐渐退回到埃特鲁利亚本土去了。北意大利落入克尔特人之手,此后这地区便称为山南高卢。因为克尔特人又称高卢人。

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已是一个势力强大的国家了,它周围的许多部落都臣服它。但西北部的高卢人却不承认罗马的统治,而且不断南侵,准备进攻罗马。高卢人占领波河平原以后,由此向南推进,占领了翁布里亚。公元前391年,数万高卢部落在首领布伦努斯(布伦诺斯,布仑努斯,高林)率领下攻进埃特鲁利亚,并包围北特鲁利亚的克鲁西乌斯(克鲁西城,克路西乌姆城)。克鲁西乌姆向罗马求援,罗马派遣使节团到高卢人那里,警告入侵者。据说这种警告激怒了高卢人。

这一次他们向克鲁新城(克鲁西乌斯)进攻了。克鲁城离罗马仅有200公里,守城的将士见高卢人气势汹汹,锐不可挡的样子,吓得赶紧向罗马元老院求助。

布伦努斯
罗马元老院经过紧急会议决定派3个使节去见高卢人的首领布伦努斯,劝他立即退兵。不料布伦努斯傲慢无礼,对使节扬言:“别为别人操心了,再有100天,我们就攻进你们的罗马城了。快滚吧,罗马人!”
3个外交使节觉得受了极大的羞辱,他们违反外交惯例,立即赶往克鲁新城,帮那里的将士出谋献策。其中的一位使节是弓箭手,他的箭法超人,居然一箭射死了一个来探听消息的高卢人的酋长。
布伦努斯得知消息后,肺都气炸了。他立即挑选几个身体壮实的高卢人做使节,去罗马向元老院抗议,要求把罗马派出的3个使节交给他们惩治。罗马元老院当即拒绝,而且把那3位使节选为罗马军事保民官。这是一种人身不受侵犯的特殊官职,权力极大,甚至可以否决元老院的决议。
布伦努斯听到这一消息后,咆哮如雷,象一头发疯的狮子。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8 08:33:00 +0800 CST  
亲自率领七万大军,直接向罗马发动进攻。
高卢人英勇骁战,进军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直打到离罗马城不远的阿里河。在这里,高卢人和迎击的罗马大军展开了血战。
高卢人全部光着头,他们猛烈冲锋,至死不离开部队。他们挥着长矛、板斧,狂乱地挥舞着,砍下罗马士兵的胳膊,居然津津有味地啃着。


罗马城下的阿里河,在这里两军展开激战,罗马军团的弱点暴露无遗,机动灵活的高卢军队很快绕到罗马人的侧翼及后方,罗马军团被团团包围,在高卢人如潮水般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下完全溃败,逃进城里的罗马士兵甚至连城门都忘记关,这一天后来被罗马人定为国耻日――公元前390年7月18日。


罗马军队从未见过高卢人的作战方式,他们很快就被高卢人压到河里,很多人被激流吞没了。一部分罗马士兵狼狈地逃回城里,慌乱中,连城门也忘了关闭。罗马军队是个骄傲的军队,在此之前从未遇过这样的惨败。


罗马军队溃退到城内。执政官马克·曼里把一部分居民转移到城外去,一部分军队和年轻的元老决定撤到城后的卡庇托林山岗上,等待援兵。卡庇托林山岗是罗马城内最高的山,陡峭险峻,悬崖绝壁,易守难攻。
大约有一百多位年长的元老,他们不愿到山上避难,他们身穿华丽的节日盛装,来到罗马的中心广场,准备和罗马城共存亡。
罗马的城门未关,高卢人以为是罗马人设定的圈套,第一天不敢轻举妄动。探子侦察后报告高林说城里城外毫无动静。高林终于纵身上马,冲进罗马。

罗马城空旷无人,家家关门闭户,只有几只鸽子在街上啄食。高林大队人马冲到中心广场。只见在宽阔的广场上,上百位衣着华丽的老人手持圣杖,在象牙圈椅子上岿然不动,像一尊尊雕像。高林走到他们面前,他们毫无动静,既不站起来,也不改变脸色。高卢人以为他们是雕塑。一个高卢人俏皮地拉了拉一位元老的花白胡子,这位元老愤怒地用圣杖打了他的头。这时,高卢人才知道他们是活的,于是用乱剑将长老们杀死。顿时,血流遍地,广场被染得通红。

国王对此只是轻蔑的一笑,解下佩剑,丢到天平秤盘上,说道:“失败者怎敢讨价还价?”
国王解下佩剑,丢到天平秤盘上,说道:“失败者怎敢讨价还价?”
高卢人在罗马城内大肆掠夺、焚烧,把罗马变成了废墟。而坚强的罗马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们一部分军队和年轻的元老退入卡庇托林山上的要塞固守待援,而另一部分人突围出去寻找援军。卡庇托林山上的要塞易守难攻,高卢人屡攻不下,最后也只能在围困7个月,在得到1000斤黄金的赎金后撤退。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在一天夜里,高卢人从小道上山准备夜袭罗马人。由于连日作战,守夜的士兵疲惫不堪,竟已睡着。而突然“嘎”的叫声惊醒了罗马士兵,他们迅速投入战斗把高卢人赶下了山崖。为什么山上会有白鹅的叫声?原来,那是罗马人带上山的献给女神的祭品,正是因为它们罗马人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白鹅拯救了罗马”,在这之后白鹅就成了罗马的圣物,每年人门都要抬着白鹅游行以示敬意。高卢人的进攻使骄傲的罗马人清醒过来,他们深刻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他们痛下决心一定要建立一只强大的军队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8 08:50:00 +0800 CST  
公元68年,当尼禄获悉追捕的士兵已经断绝他的逃亡道路后,至6月9日,他身边只剩三四个仆人,最后他将匕首刺入自己的喉咙自杀,结束他14年的执政。当时的尼禄,面对如此窘困的环境,不愿可耻地被手下的凌辱,所以决定自杀。但是他又十分怕死,数次拿起刀,却不敢往胸膛上刺,他正在踌躇哭泣的时候,一边的仆人看得不耐烦了,就替他一推,把刀口推进去了。


而他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之一,是被世人怀疑为罗马大火的幕后真凶。发生于公元64年7月18日,持续1天(一说是6天7夜)。火势从马克西穆斯竞技场附近开始,当时罗马城的十四个区中有三个被完全烧毁,七个部分区域受到影响,仅有四个区未受波及。大火造成了数千人死亡,约二十万人无家可归。




64 – The Great Fire of Rome started among the shops around the Circus Maximus, eventually destroying three of fourteen Roman districts and severely damaging seven others.
64 年:罗马大火从马克西缪斯竞技场旁的商店爆发,罗马 14 个区, 3 个完全毁灭, 7 个严重损毁。苏埃托尼乌斯便以相当的篇幅,写下尼禄兴灾乐祸的行为,并明白指出这种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火的;但这种描写与事实是否吻合,历来史学家是有相当大的争议的。再加上尼禄死后受到后人的“记忆抹煞”,因此他的事迹便大多留下负面解释的刻版印象了。

公元 64 年 7 月 18 日到 19 日间的深夜,罗马发生大火。起火点是马克西缪斯竞技场旁的商店堆放的易燃物,由于当天多风,导致火势迅速沿着竞技场蔓延。由于附近没有开阔地带或者寺庙等大型建筑,火势迅速蔓延。罗马城的居民首先逃往没有收到大火波及的区域,但随着火势迅速扩张,人们开始逃往郊外。据信当时有抢劫者和纵火者,使火势更加严峻,甚至有人认为这场大火只是掠夺行为的幌子。

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并不在罗马城,他迅速赶回城市并提供食物和开放公共建筑以接待难民。大火在燃烧 6 天后才最终熄灭。罗马城 14 个区,仅有 4 个完全没有收到损伤, 7 个遭到严重破坏, 3 个被完全摧毁。众所周知,罗马城还是一片废墟时,尼禄抢先修建金宫 (Domus Aurea) ,罗马很多人将大火归咎于尼禄,认为是他或者他指使人放火。尼禄则是将矛头指向了罗马城内的基督徒,指责他们导致了火灾并开始了迫害行为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19 17:20:00 +0800 CST  
帖木儿(1336—1405年)是其奠基人。1336年生于撒马尔罕以南的谒石(今沙赫里萨布兹),卒于1405年2月18日。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在1360年平定河中,以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总督,帖木儿被任命为也里牙思火者的参赞,不久,帖木儿逃走,同其姻兄、迦慈罕之孙忽辛会合,共同举兵。
1362年右腿因伤致残,故又称跛子帖木儿。1364年打败和驱逐河中的蒙兀儿统治者。1370年,帖木儿又杀其盟友忽辛,灭西察合台汗国,成为河中的最高统治者。帖木儿称霸河中后,便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张。1375—1379年间,帖木儿东攻察合台汗国;1388年征服花拉子模;1393年,征服伊儿汗国,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1398年南侵印度,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帖木尔帝国崛起后,与同时在小亚攻城略地的巴耶济德发生利益冲突。巴耶济德要求帖木尔信任的藩臣,额尔赞章的土库曼达黑登埃米尔臣服于土耳其,同时收留了达黑登的政敌,黑羊土库曼酋长哈喇优素福。


巴耶济德开始往东扩张领土的时候,帖木儿给巴耶济德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奥斯曼家族的卑微出身做出了尖酸刻薄的侮辱,并说他考虑到奥斯曼帝国在与欧洲十字军的作战中,维护了伊斯兰的荣誉,是击败了异教徒的圣之战,因此,只要巴耶济德能够称臣,他将赦免他的对手。他的态度俨然是一位主人,是突厥人的合法君主。最后他在把两个帝国的实力进行比较之后,以威胁的口气结束道:“像你这样的小王公,能与我们相抗衡吗?”。巴耶济德看完帖木儿的来信后回信道:“我们将把你赶回河中地区”。





“闪电”巴耶济德
帖木尔也联络土耳其的西方宿敌教廷和拜占庭牵制土耳其,双方的矛盾爆发,帖木儿于1400年8月攻入小亚,攻陷不久前才被巴耶济德征服的重镇锡瓦斯。
帖木儿在接到回信后,在1400年8月,向小亚细亚进军,并攻陷了锡瓦斯,他赦免了城内的穆斯林居民,然后把奥斯曼军队中的亚美尼亚士兵活埋,但是这时候传来巴格达叛乱的消息,帖木儿立即撤军回去镇压叛乱。巴耶济德则趁帖木儿暂时被马木鲁克军队牵制的空隙从达黑登手中夺取了额尔赞章。巴耶济德在帖木儿走后,开始整顿军队,精心准备着与帖木儿的决战,他知道那匹瘸狼一定还会来的。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称霸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并通过在欧洲地区的征伐,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大片土地。虽然奥斯曼人也是不折不扣的突厥部落出生,却在早年的迁徙后获得了一片定居土地,并因为与欧洲人的作战,大量吸收了欧洲人的军事系统,这使得奥斯曼人最终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混合型军事制度,并依靠这个制度一直进行着扩张。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20 20:07:00 +0800 CST  
巧合的是,今天正好说说关于鸭梨帝诞生时的一种秩事,在这之前,先说一下,一句千古名言的出处
桓宣武对简文帝,不甚得语。废海西后,宜自申叙,乃豫撰数百语,陈废立之意。既见简文,简文便泣下数十行。宣武矜愧,不得一言。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所以在古代历史上就存在着这么一个熊孩子,他为了一举成名,就毁了一座奇迹
以弗所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宗教兴盛。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不管富裕还是贫穷,都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对神的信仰与敬畏。因此修建一座大型的神殿用以祭祀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灵便成为这座城市的人们急切的渴望。阿耳忒弥斯神殿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了。


当各地前来朝觐的人们络绎不绝、与日俱增的时候,以弗所人终于发现他们原先建造的那座圣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祭祀的需求了。因为虔诚,因为争先恐后,香客之间还会不时发生一些摩擦,因此修建一座大型神殿成为当务之急。很快,修建神殿的计划就得到了吕底亚王国克罗伊斯国王的支持,这位财富如山的君王远近闻名,他一向热心宗教事业,为此他慷慨解囊。希腊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于是,一座希腊艺术与亚洲财富相结合而孕育的建筑杰作诞生了。那是大约公元前550年的事情,以弗所人在他们原先建造的那个简陋的圣坛的位置上开始了这座被称为阿耳忒弥斯神殿的大型工程的建设。神殿由希腊建筑师车西夫若恩设计,当时希腊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斯、坡留克来妥斯和克列休拉斯等也参与到了这一宏大的工程当中,神殿中的许多技艺精湛的青铜雕像和阿耳忒弥斯神像也出自这几位艺术家之手。


阿耳忒弥斯神殿是古希腊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规模超过了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兴建的建筑之一。它以建筑风格的壮丽辉煌和规模巨大而跻身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列。它还一度享有对逃亡者的“庇护权”,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斑。在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它巍然屹立在以弗所东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迎接着摩肩接踵前来朝觐的人们,它很快成为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移民城邦的香客们向往的圣殿。覆灭与传说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的深夜,这座壮丽的神殿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废墟。据说这场火灾是一个名叫黑若斯达特斯的纵火狂所为,这个家伙长期以来寂寂无为,急于想通过实施一项能引起轰动效应的举动使自己万古留名。他非常清楚,能够让人青史留名的好事不是谁都能做,那就干点坏事也成。于是,火光中,神殿坍塌了。神殿再造这座神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没有了它,人们的灵魂也仿佛无所归属。后来,人们又在神殿的原址上按原样重新建起了一座神殿,比原来的神殿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筑,其占地面积达到了6050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神殿内外都用铜、银、黄金和象牙制成的精美浮雕加以装饰,而神殿中央则设有一个呈“U”字形的祭坛,供奉着阿耳忒弥斯女神的雕像。这座重建的神殿在此后连绵不断的战火中傲然挺立,直到公元262年哥特人入侵时遭逢了厄运,那帮强盗将神殿内的财宝悉数劫走,神殿也在这次劫掠中惨遭破坏。


规模重建之前的阿耳忒弥斯神殿其规模已是相当宏大,底部最上层台阶长约100米,宽约55米,神殿三面环绕着两排共计127根巨大的圆柱,每根高达18米,它们支撑着上面巨大的屋顶。神殿重建的时候,其高度还略有增加,同时在底座平台的四周还增建了数级阶梯。神殿中心的神龛上部没有加盖屋顶,这样人们在神殿内也可以仰望蓝天,他们的心愿和灵魂也可以从这里直达天堂,与神同在。神殿正门入口处立着36根刻有装饰性浮雕的柱子,这些柱子上刻有40~48道浅凹槽。神殿四周的柱子上也环绕着一条装饰雕刻的中楣,同时还有狮头形状的喷水器。屋顶的三角楣饰也相当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两根柱子之间的跨距通常超过了6.5米,而神殿中长于8米的石块也随处可见。所有这些,无论从建筑的设计还是工程技术上讲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座神殿称得上是当时最高水准的建筑精品。风格从风格上看,阿耳忒弥斯神殿属于柱式建筑,柱式建筑发源于古希腊,爱奥尼和多立克两种柱式代表着古希腊建筑最成熟的风格。18世纪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谈到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时曾经说,它“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柱式建筑确实最能体现这一优点。阿耳忒弥斯神殿也属此类建筑,具有柱式建筑的基本特性。


智慧说到这里我似乎需要自说自话地来一个设问,以便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神殿建造者是如何将那些巨大的石块抬起并放置到预定位置上的?事实上,早在公元前515年,希腊建筑师就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起重设备了,但在阿耳忒弥斯神殿的建造过程中这些起重设备却毫无用处,因为这座建筑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它所使用的石块体积和重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座大型建筑,这使建筑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有一则记载中的故事可为佐证。神殿最早的建筑师伽尔瑟夫农(Chersiphron)在接手这项工作后一直是信心十足,他夸口说他要建造一座流芳千古的伟大建筑,但当工程进展到要将入口处的大门楣抬起到设计高度的时候,他才发现他所有的经验和设备都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工程无法推进。据说,伽尔瑟夫农为此数日寝食难安,彻夜不眠,却依然一筹莫展,精神几近崩溃,甚至到了想要自杀的地步。但不久之后,一个灵感在他就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从他脑海中一闪而过,救了他一命。聪明的伽尔瑟夫农尝试着用沙袋垒起一道斜坡,使其达到比石块将要安放的预定位置略高的地方,然后将巨大的石块顺斜坡向上拉牵,当石块被拉上坡道,到达适当位置之后,就将底层的沙袋逐渐掏空,这样,斜坡将作为一个整体缓慢下降,放置在斜坡之上的石块也同时随着斜坡的下降而下降,直到石块准确地安放到需要安放的位置上。这和埃及人筑造金字塔时使用的起重方法十分相似。伽尔瑟夫农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还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他灵机一动,又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工程所需石材需要从11公里外的采石场搬运过来,而那些石材一般重量都在40吨左右,如此长距离的运输,光靠人力和通常使用的运货马车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这还不光是马车运载能力有限的问题,事实上,普通的马车根本就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那些巨石刚一放上去马车就立即散了架。这时,伽尔瑟夫农的新办法显示了他超凡的智能,他将开采出来的圆形石柱固定在两个近似于轮子的圆形木架的中轴上,在畜力或人力的牵引之下两个圆形木架会像两个超大的滚轮一样地转动,这样就可以很轻易地将那些巨大的石块搬运到施工现场了。


后来,伽尔瑟夫农的儿子梅塔杰尼斯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使父亲的这个聪明的办法更加完善。梅塔杰尼斯将一根开采出来的长条石块的两端装进巨大的木轮中央,使长条石块直接充当两个木轮之间的中轴,这样,不仅圆形石柱,就是方形横梁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搬运了。重建这座巨大神殿所耗用的时间我们已经无可稽考,但它遭逢厄运的时间我们却清楚。公元262年,哥特人的悍然入侵使神殿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后来,以弗所人曾试图再次重建神殿,但由于耗资巨大而难以实施,重建计划无奈搁浅。但这个愿望一直深埋在一代又一代以弗所人的心中,从未改变。
这里说句题外话,传说就在那天晚上,一个不平凡的生命降生了,这个人后来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了惊天动地的霸业,他就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后来,一位名叫普卢塔克的历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女神“太忙于照料亚历山大的出生了,以至于无法营救自己受到威胁的神殿”。


在这个逗逼中二之日,有一个婴儿在佩拉呱呱坠地,而这个婴儿后来将秒杀一切中二骚年
前356年7月20日到21日的夜间,亚历山大出生在马其顿首都派拉。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成长受荷马《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喀琉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亚历山大小的时候,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做他和其他马其顿贵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导师。普鲁塔克记载,前344年,12岁的亚历山大看到一匹被他人认为不能驯服的马,名字叫布西发拉斯。他只是柔和的对马说了几句话便成功地驯服了那匹马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21 18:45:00 +0800 CST  
雷塔尼(Oretani )人種使用伊比利亞語言 ,約西元前4世紀遷移到西班牙,被一直認為「凱爾特伊比利亞人」 (Celtiberians),但 雷塔尼人比較可能是伊比利亞與日耳曼人血統的混合 ,尤其居住在 雷塔尼北部的人稱為「傑爾馬尼(Germani )」,更有日耳曼人 的味道。

雷塔尼人居住於現在西班牙中部拉曼恰,這裡是有名西班牙小說Gentleman Don Quixote of La Mancha 「唐吉訶德」的故鄉



西元前3世紀時, 雷塔尼人有一位強大國王奧里森(Orison),這時漢尼拔的老爸哈米爾卡-巴卡(Hamilcar Barca)正在征服西班牙,在西元前228年,迦太基與 雷塔尼人在荷力可(Helicen)爆發衝突,大戰了一場(battle of Helicen ) 。

荷力可戰役細節並不清楚,但西元前227年結果顯示是迦太基獲得勝利,奧里森戰敗,被迫成為迦太基的「盟邦」。

不過,北部「傑爾馬尼」人常常反抗,繼續抵制迦太基擴張,直到西元前221年,被漢尼拔以武力鎮壓制服, 雷塔尼人成為迦太基傭兵,送到北非 。

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後,羅馬勢力回到西班牙, 雷塔尼人採取不與羅馬敵對的立場,並於西元前156年他們也被納入羅馬人的行省,逐漸被同化。

此图描绘了公元前228年,汉尼拔父亲哈米尔卡·巴卡(Hamilcar Barca)在西班牙东部征战时死于一场袭扰战
随着哈米尔卡在西班牙势力的扩张,西班牙当地的一些国王和酋长联合起来对付哈米尔卡。前228年,迦太基军队进入塔古斯河与杜利乌斯河之间的地区,同当地部落发生了一次战斗,敌人驱赶许多牛车,车上载以木材,在哈米尔卡的部属上前交战时,敌人纵火焚车,牛群大惊,奔向迦太基军队,哈米尔卡部队阵型大乱,敌人乘机向前冲杀,哈米尔卡在乱军中被杀。他死后,其女婿美男子哈斯德鲁巴继承了其在西班牙的地位,随后迦太基政府的正式授予他负责西班牙殖民地的权利。

楼主 历史长河之东流  发布于 2019-07-24 11:19:00 +0800 CST  

楼主:历史长河之东流

字数:402283

发表时间:2019-05-22 21: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28 16:00:38 +0800 CST

评论数:49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