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学习指导手册(初稿-不完全篇)

*注:应本吧各吧友的强烈要求,特此撰写本文。本文章仅供各位语言爱好者、语言学习者交流之用,请在光线充足的房间里阅读,并且请不要距离电脑屏幕太近,以免伤眼;本文唯一首发:百度三体吧、本人自己的人人。前者用于指导,后者用于与语言类主页菌交流、探讨、完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保存。另:本文撰写过程中查阅了诸多资料,并非所有内容都是本人单独研究出来的。*

序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会说一种甚至几种流利的外语,而自己背几个生词都感觉到费劲。而现在,权威科学杂志《新科学家》报道,有人会说76种语言,甚至还有人通晓上百种语言。难道真有所谓的语言天才?
故事要从一封电子邮件说起。

这封邮件是这样开头的:“先生,首先,请原谅我打扰您,但是,我看到您的文章不得不给您写信。”

接着,这封信的作者讲的是他祖父的故事,他的祖父是一个从没有上过学的西西里岛人,但是他显然有学习语言的天赋。虽然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竟然能说70种语言,还会读会写其中的56种。为了保护邮件作者的隐私,我们姑且称他为N。

这封e-mail是2003年10月发给伦敦学院大学退休语言学教授迪克·哈德森(Dick Hudson)的。

1996年,哈德森曾在最受语言科学家欢迎的“语言学家”网上论坛上贴出一个帖子,询问掌握语言种类最多的人是谁。后面的跟帖中,列出了一些通晓多种语言的名人,比如,18世纪意大利红衣主教吉乌塞普·梅佐凡提(Giuseppe Mezzofanti)能说72种语言,并能流利地讲其中的39种;还有2002年去世的美国情报部门官员维农·瓦尔特(Vernon Walters)会讲8种语言。

按照N的说法,他的祖父于1910年移居纽约,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铁路行李搬运工的工作,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说各种语言的旅客。N说,有一次他亲眼目睹祖父把一份报纸翻译成3种语言。

1950年,当N10岁的时候,他陪同他的祖父进行了一次为期6个月的环球旅行。N说,无论他们停泊在哪个港口,他的祖父都会说当地的语言。他们途经委内瑞拉、阿根廷、挪威、英国、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叙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群岛、香港和日本。假定N说的句句属实,那么,这位祖父至少会讲15种语言。

更让人惊讶的是,N声称,在他的家族里,这种能力可以遗传。他在信中写道:“每隔三四代,我们家族中就出现一个具有学习多种语言天分的孩子。他的祖父曾告诉他,高祖父和叔祖父都差不多会说100种语言。”

当读到这封邮件的时候,哈德森立刻意识到,他有可能把N所说的人列到他的语言学家列表里。

哈德森将那些通晓6种或更多语言的人称为“语言天才”。他之所以选择“6”,是因为他知道全世界会说5种语言的大有人在。

先天还是后天?

语言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认知天赋的一部分。但是,直到今天,科学家们仍不清楚一个人最多能掌握多少种语言。

难道能讲6种及6种以上语言的天才拥有不同寻常的大脑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又是什么令他们的大脑如此特别?或者,他们只是拥有普通头脑的普通人,只是因为兴趣以及刻苦才让他们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哈德森的研究动机十分单纯:如果能解开语言天才如何获得这个超凡能力的,这或许可以帮助普通人学习更多的语言。哈德森的研究吸引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他们有一种称之为“翻译距离”的问题,不能把一些至关重要的文件及时翻译出来,就有可能阻止不了恐怖组织的袭击。

直到现在,有关语言天才的奇闻轶事,还是传说多于科学的实证。

比如查尔斯·鲁斯尔(Charles Russell),一位爱尔兰圣帕特里克学院的教会历史学家,是吉乌塞普·梅佐凡提的传记作家,他声称吉乌塞普·梅佐凡提能说72种语言,并能流利地讲其中的39种。在哈德森把这封邮件发到论坛上后,很多人就此事开始讨论。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13:00 +0800 CST  
目录:

第一章:那些经典的误区和需要了解的方法论
误区一:某门外语太难了,语法好复杂繁琐,记了半天一下就忘了,难学死了!
误区二:一门语言都没学精,学那么多外语干嘛?只怕是样样都不精,浪费时间!
误区三:英语是低等语言,我们中文早就停止造字了,就用几千个字就能表达世间万物,并且遇到新生事物就利用现有的字就表达了;而英文要无限造词,遇到一个新事物就要新造一个词;汉语认识2000个汉字足以,英语认识2000个单词什么都干不了;一本红楼梦就用几千余汉字,而一本莎士比亚可能要几万单词!误区四:用中文思维套在其他语言上

第二章:广义的语言现象深度研究和强力进阶
一の言:その言叶,差异
二の言:その言叶,分类
三の言:その言叶,综合
四の言:その言叶,粘着
五の言:その言叶,屈折

第三章:各式独特语言现象探秘
特别现象一:名词
---その一:性
---その二:名词类别
---その三:格
---その四:数

特别现象二:动词
---その一:动词变位
---その二:时、体、态、式
---その三:【特典】小谈英语[助动词+动词]复合结构

特别现象三:音系
---その一:气音
---その二:浊音
---その三:闪音
---その四:断音
---その五:连音、省音与联诵
---その六:实际操作:音系,语句连续性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15:00 +0800 CST  
第一章:那些经典的误区和需要了解的方法论
对于经常问“如何学习外语”或“如何同时学习多门外语”的人,首先需要你们了解三个方法论:【不想学的语言最难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自己的技巧最适合你】
成功无法复制,你要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成功的道路,而非去模仿别人的路径。

误区一:某门外语太难了,语法好复杂繁琐,记了半天一下就忘了,难学死了!
语言这种“隐性知识”有时候是真的需要点“语感”的,说白了也就是某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要想能厘清这个“误区”,首先请思考下列4种情景:
①比如中文说【我好不容易才做好的】或【我好容易才做好的】,对你来说这就是同一个意思吧,而且你一下就明白了吧?但是学中文的老外不一定明白,这就跟学英语没学明白的人看英语长句怎么对着字典翻都读不懂一样;
②类似的,中文说【领导讲话】【精神文明建设】,你不会去思索它们到底是理解成动词短语呢,还是名词短语吧?因为对你来说这就是日常用语约定俗成的,大概就那么个意思,你也不会去管它“讲话”“建设”到底是做动词理解还是名词理解,而学中文的老外又会晕了;
③最牛逼的,【窗帘拉上了】,你不会去费神思考“窗帘只能被拉上吧,为什么这里窗帘做了主语?”吧?
④或者【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你也不会去费劲思索“这句主语到底是什么,难道是操场?操场举行典礼?不逻辑啊!”吧?但是对学中文的老外,他们可能就疯了。

用外语举例你可能反倒不能理解,所以就直接让你体验一把外国人到底为什么觉得中文难了,人总是这样,拒绝外来事物,排斥异于自己的事物,所以干脆就换个方法了。根据上段假设的四个情景,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你觉得那么“约定俗成”的中文句子,一到外国人那里就变成了难以理解的东东,首先在思想上通了,后面才能有真进展。然后你就可以反向理解,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你学外语,真的是外语有多难吗?还是你没找对路子?或者是你练得还不够,“约定俗成”的东西还没被你消化?

学语言只有一个“捷径”:多听、多看、多理解、多运用。不要去钻语言的牛角尖,语言不是数学物理,没有一个宇宙通行的公式让你好学,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约定俗成”,你不进入那门语言的系统里,而仍死抓着中文的思维方式去呆板地理解,那是不可能真的理解的。

现在遇到的不明白的语法点,就记着就行了,想想你小时候咿呀学语的时候没问爹地妈咪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搭配为什么要这么用吧?为什么小孩很容易学会很多语言?就在于他们不钻牛角尖,来者不拒,我先给你记住再说。这样今后要么你学到更高级的语法点了这个点你自然就理解了;或者你直接就这样记住它了。要知道,有一个很经典的偷换概念是:学语言,语法是重点,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死记。记住本受说的,语言不是数理化,它没有公式,请思考这个因果关系:到底是先有语言现象出现再有语言学家制定的正式语法呢,还是相反?答案很明显吧?所以所谓的【语法】实际上只是从语言现象里 “综合提取”出来的,你的重点不是去记忆语法!而是去理解语言现象,为什么它是这样的,尝试进入对应的语言系统中去理解它(千万避免用中式思维!不是所有的语言现象中文里都有),语法归根结底只是个总结,是个指导,它不是你学习的目的!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17:00 +0800 CST  
误区二:一门语言都没学精,学那么多外语干嘛?只怕是样样都不精,浪费时间!
这跟“中文博大精深,你一辈子都学不完学不精,还学什么外语”、“外国人绝对学不会中文”、“真正学会一门外语至少要十几年,还学多门外语,要不为何全国同传的才100人呢!”等论调是类似的思维,也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正如三体吧里某位吧友提到的,对于这些人来说:“数学只用学到四则运算,语文都是垃圾,英语没有必要,物理是摧残。。。你一反驳就骂你个死读书的,然后说你学习好了不起啊,然后就开始诅咒你人生失败。。。”。那照这种思维,我们岂不是不要活了?你数学学精了?语文全掌握了?全国最顶尖的语文教师都不敢说自己研究了一生中文就把中文全掌握了!没有哪个人敢说他在一个领域是全精了的。照这样的思维,你们估计小学都毕不了业了,都没拿双百分啊,没精通啊,还进个毛线初中啊。

这就是本人在最开始加了一段“序言”的用意。从那篇探究“如何培养语言天才”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提炼出至少三个学习语言的规律,我们姑且称之为语言学界的“公理”吧:
【公理一】我们把通晓6种或更多语言的人称为“语言天才”,因为全世界会说5种语言的大有人在。
【公理二】一般认为,除了时间和特定的语言环境外,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没有什么限制。掌握的语言越多,学习新语言就越容易(本人称之为多语言共存的“增益性”)。
【公理三】终极干扰现象,相类似的知识可以彼此干扰。

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美国得州一位叫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的人质疑梅佐凡提的故事。他写道:假设每种语言只有两万单词(实际上这样的估量是太少了),那么,按照72种语言计算一下,梅佐凡提就必须在5.5年里,每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一分钟记一个单词。“这可能吗?” ”根据定理2和3,我们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经常听到学小语种的人说:“有英语基础学法语更简单的,因为法语单词有很多跟英语单词是一样的,大大减少记忆时间。”或者:“考虑到德语跟英语那诡异的裙带关系,会英语了再学德语会感觉很简单!”首先代表广大法语、德语学习者对你们说一句:呵呵!英语、法语、德语同属【印欧语系】,但是!!!有个很大的区别是:英语和德语是同属【日耳曼语族】的,而法语、西语、意语、葡语和罗马尼亚语是同属【罗曼语族】即【拉丁语族】的,德语跟英语是同属一个语系一个语族,在很多方面确实很相像,尤其是基础语法和基础词汇方面;不过仍然要提醒注意的是,“相像”不仅仅局限于“形态”,更多的情况是“发音”上的相像,因为毕竟语言是先有口语再有文字的,不管文字再怎么变,口语始终是重心,这一点就跟上面提到的很多人学外语以强记语法为重点一样,是一个很严重的认知误区。而之所以说法语有很多词汇跟英语一模一样,简短说来就是:继通行世界的拉丁语衰败后,中世纪那会儿法语是世界通用语,当时的英语只是一个欧洲的偏僻语言,差点被消灭,仅仅是一些农民、渔民等使用;后来英语族群壮大起来,但由于与科学、人文、社会、文化等脱节太大,缺少大量的科学、哲学等词汇,于是与其自己再创生新词,不如直接从当时的世界通行语——法语里借吧!于是大量法语词汇进入英语。所以我们语言控经常说:英语是最简单的语言,没有之一;但同时它也是词汇量最大的语言,也没有之一;新东方国外部的柏之菁老师认识两万六千个单词,不到全部英语词汇的二十分之一;英语80%的词汇是外来词(各种原因借入的),其中法语借词比例占到60%左右(注意*当我们说法语借词的时候,基本等同于说“拉丁语借词”,因为法语是拉丁语直系“后裔”之一。)。

不过仅仅因为单词很多一样,就可以得出“有英语基础了法语更容易学”的结论吗?况且绝大多数没搞清状况的人都说反了因果关系:是英语词汇很多跟法语类似,而非法语词汇很像英语。这个我们可以利用反证法,也和上文一样,从我们熟知的汉语入手“换位思考”:日文跟中文很类似吧?各种繁体字借入,你基本能看懂;你给日本司机用中文写的地名他们也基本能读懂吧;但是去问问学日语的,日文跟中文如此相似,日语好学吗?大多数人会跟你说:很难,而且是越学越难。当然,你不可能因为单词很相似就说学起来容易啊,就好比有人说“相对论或量子力学很好学,因为我们都知道位移、速度、路程、加速度、基础力学”一样地荒唐。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20:00 +0800 CST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德-英】更亲近还是【法-英】更亲近:
①普通词汇方面:前面提到,英语后来大量从法语借词,是因为英语地位后来居上以后,缺乏大量“高级”词汇,因此很多学术用语方面相反要更相似些;真正有问题的是日常基本词汇。
●比如我们来看看“灰烬”这个词:英语:ash;德语:die Asche;法语:la cendre(为了便于比较各小语种间真正的亲疏关系,依次附上西语la ceniza、意语la cenere、葡语 a cinza):明显德语和英语更类似(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而法、西、意、葡的是另一种“相似”法(同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
●类似的还比如“天气”:英weather,德das Wetter;法le temps,西el tiempo,意il tempo,葡o tempo。(注*第一组举例中,德语Asche前的die为阴性、单数、主格定冠词;后面的la、la、la、a分别为法西意葡的阴性、单数定冠词;第二组举例中德语的das为中性、单数、主格定冠词;le,el,il,o分别为法西意葡的阳性、单数定冠词;德文是唯一规定所有名词首字母一律要大写的文字)。

②语法词汇方面:
英what,--德was,----------------法que(quoi),------西qué;
英when,--德wann,---------------法quand,----------西cuándo;
英who,---德wer,----------------法qui,------------西quién;
英how,---德wie,----------------法comment,--------西cómo;
英which,-德welche,-------------法quel;-----------西cuál;
英where,-德wo(woher,wohin),----法où,-------------西dónde;
英why,---德warum,--------------法pourquoi,-------西por qué
当然这里得涉及到语言学又一大头篇章:音变。上面说过,语言的相似不仅仅表现在书写形态上,更多是发音上的相似。书写上你可能觉得看起来很不一样啊,但是发音上很类似,上面也说过【先发音-后文字】的因果关系,所以一般来说发音类似所追溯到的亲缘关系大于单单书写形态上类似追索到的亲缘关系,本人把这种关系类比为化学的“同分异构”。比如英语的which和德语的welche,这里英语大家都会念,德语的发音规则是这样的:这里的w念咬唇音,相当于英语的v,德语里这个L不等同与英语的L,是个汉语、英语发音系统都都不存在的发音,这里姑且忽略;ch有多种发音,这里由于后面的e,这个ch组合发类似于"且"的音,这样一来德语的welche(V且)发音就相当类似于英语的which了。另外,英语里的k,或硬音的c,德语里要拼成k,法语里可能是qu,而西语里可能是cu,所以上面我们说法语的quand、quel和西语的cuándo、cuál属于发音上的“同分异构”,有很强的亲缘关系。这同样也是个国人学外语的误区,认为书面形态一样的才类似;写法都不一样就不类似了。然而事实上是恰恰相反的。

于是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英语的“what is this?”在其他三种热门小语种里的说法:德:Was ist das?法:Qu'est-ce que c'est?或Qu'est ce?(注*qu'est ce型语法上貌似正确,但是基本没人使用这种形式。法语问句可以有3种构成方法。这里提到了两种。)西:¿Qué es (esto)?(注*西语是本人遇到的唯一具有颠倒的问号、感叹号的语言,在问句、感叹句结尾需要加上问号、叹号的同时,句首需加上颠倒的问号、叹号。)
上面提到了德语中的字母W在非外来词的情况下,都念成英语的V,这一句中其他字母全发音且发音都同英语,于是大家可以自己念一念,就可以发现,这句德语发音上几乎和英语的“what is this”一样。因此,再有人因为英语中有大量法语单词就说会了英语再学法语容易的话,还是打住吧,德语跟英语亲缘关系大多了。

或者比较一下“Where do you come from?”:
德:Woher kommst du?;
法:D'où viens tu?;
西¿De dónde eres? (注*英语的come在德语中为kommen,法语中为venir,西语venir);
再或者Can you come?,德Kannst du kommen? 法:Peux-tu venir? 西:¿Puedes venir?(根据发音转写规则,德语里的k等同于英语里硬音的C。)

举了这么多例子,目的就在于展示我们的【公理2】和【公理3】。这里我们看到学习多门语言的“增益性”效应:尤其是属于同一语系、同一语族的语言,它们在某些方面是很类似的,但是仅仅局限于基础方面;也就是在你入门时会有大帮助,后面就越差越远了(现在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字的日文入门好像简单但越学越难了吗?)。所以光谈入门,你学的语言越多,从某些方面来看反倒是更有利的。另外,后面会提到的是单词的演化、派生(词根、词缀的概念),尤其根据前面提到的科学、哲学等领域的词汇基本都是很多语言共享的因素,你会的语言越多,单词相反你会记忆得越多、越快。

现在回到本小节开头的那个质疑:“假设每种语言只有两万单词(实际上这样的估量是太少了),那么,按照72种语言计算一下,梅佐凡提就必须在5.5年里,每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一分钟记一个单词。”,我们就能回答了: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你懂的语言越多,单词记忆负担实际上不会成比例地增加。所以,掌握多门语言,甚至同时学多门语言,完全是可能的。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20:00 +0800 CST  
误区三:英语是低等语言,我们中文早就停止造字了,就用几千个字就能表达世间万物,并且遇到新生事物就利用现有的字就表达了;而英文要无限造词,遇到一个新事物就要新造一个词;汉语认识2000个汉字足以,英语认识2000个单词什么都干不了;一本红楼梦就用几千余汉字,而一本莎士比亚可能要几万单词!
这个说是“误区”,其实我更想用“偏见”一词,因为这经常是宣扬“中文是最完美的语言,中文会统治世界的,英语是低等语言,英语会消失”的人的常用“歪理”。首先请允许我吐槽一下:中文是文字,汉语才是语言,说“中文是语言”……有你们这种人宣扬“中文最完美”,我还真是“安心”呐,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呵呵了~曾经某语言主页菌见了本受跟那些人在这方面的争吵后,对本受有过如此教训:
【说英语没规律的都是些英语都没懂就拿出来瞎嚷嚷的,让他们来看看大日尔曼语那种用本族词来近亲繁殖,也就是近乎中文那种TMD严谨构词,保证TMD让他们都闭嘴。他们说英语没规律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拉丁语希腊语,甚至我们的德语、法语都不懂,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所以根本没有闹腾的必要。倒是什么时候他们学会了德语Pavillon的正确读法后再来谈谈哪种语言更加杂种会有点意思。】
【现代汉语和英语的语法都是极端实用性的,语序很固定啊,两个烂柿子有什么好比较的?词汇的话,某现代语言的词汇百分之x十是某岛国传来的,有何尊贵性?古代汉语的话另当别论,可那是个死语言。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是,仿佛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是同一种语言,如果确实这样,那三哥的印地语最严谨了,扯】(哈哈,看一次笑一次,不愧是真正的语言控,连吐槽都得有一定的多语种知识才能秒懂)

好,进入正题~大家都知道,汉字有“偏旁”“部首”“声旁”“形旁”等组成部分。其他语言的文字又是如何组合的呢?相信有很多刷雅思、托福的人都知道英语有“词根”“词缀”的概念,这个就相当于偏旁部首了。所以本小节主要来介绍西文的偏旁部首。

风靡全球的人气魔幻大作哈利波特中,涉及到形形色色、堪比外星科技的“咒语”。我们来先看几个例子:荧光闪烁(Lumos)恢复如初(Reparo)除你武器(Expelliarmus)乌龙出洞(Serpensortia)急急现形(Aparecium)无声无息(Silencio)钻心剜骨(Crucio)清水如泉(Aguamenti)一忘皆空(Obliviate)移形幻影(Mobiliarbus)
呼神护卫(Expecto Patronum)阿瓦达索命(Avada Kedavra)

这些JK罗琳所“生造”的咒文,字典里查不到,网络上也查不到,那么英国人和翻译者们是如何能理解这些“不存在的词语”的呢?我们要知道,西文不是随便造词,也不可能是无限造词。比如dic(t)这个词根:dic,“言,说”,源自拉丁语dictare,英语例词如predict(预言,pre-意为“向前的”),verdict(证言,ver-意为“真的”), indicate(表明,说明,in-意为“入,里的”,-ate为英语的动词词尾标记),dictionary(字典,-ction-为动作性动词转名词时常使用的后缀,-ary又是一种变名词的方法), dictate(说,转意:听写,-ate是动词后缀,这个动词经过两次转名词变化就变成了前面一个词dictionary;所以英语的“字典”一词,英语母语的人理解起来是“教你如何说话的物品”,因此它有可能使用在中文不能翻译为“字典”的情形下。);dic还可形变为doct,如doctor(博士,-tor意为...之人,拥有话语权之人),document(文件,-ment又是一个常用的名词后缀,中间的-u-是出于发音便利而加入的元音),造词力较之于汉语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了初步印象后,再来看看这些巫师的咒语是如何构造的:
荧光闪烁(Lumos):法la lumière,西la luz,德das Licht,英light,“光”;
恢复如初(Reparo):法réparer,西reparar,德reparieren,英repair,“修理”;
除你武器(Expelliarmus):法expulser,西expulsar,德ausweisen,英expel,“驱逐,驱除”;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4:00 +0800 CST  
乌龙出洞(Serpensortia)懒得再弄多语言比较了,由于这些大部分是用拉丁语素构造的,直接用法语做说明了:法le serpent“蛇”+sortir“出门,离开”;
急急现形(Aparecium)法l'apparence“外表,外形”;
无声无息(Silencio)法la silence“寂静”;
钻心剜骨(Crucio)法crucifier“把...在十字架上钉死(即耶稣受的那种刑)”,转为法/英crucial“十字形的,重要的”,派生法/英cruel“残忍的”;
清水如泉(Aguamenti)西la aqua“水”,同时法语和英语中表示“水”的词缀也是aqua-,如英语aquaboard划水板,aquaculture水产业等;写到这里想起加勒比海盗4中,杰克拿着的两只银杯上面分别写着aqua de vida,西班牙语,意为water of life,“有生命的水”,本人看的版本中文字幕只给了个“生命”,显然字幕组没弄清这里是西班牙语;
一忘皆空(Obliviate)法oublier“遗忘,忘记”,拉丁oblivisci;
移形幻影(Mobiliarbus)法mobiliser“移动”,mobile“可移动的”,如英mobile phone移动电话;
呼神护卫(Expecto Patronum)英expect“期待,期望,希冀”,英patrol“巡逻队,守卫队”,其实这里:词根pect意为“看”,前缀ex-“向前”,“向前看的”—“期望的”。相关:inspect,suspect,respect等;
阿瓦达索命(Avada Kedavra)起源为阿拉姆语,adhadda kedhabhra,大意为“the object shall be destroyed”,本受翻译得马马虎虎,将就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JK罗琳的语言功底,着实强大!

曾经在某论坛有一篇宣扬中文最完美的帖子,各种歪理,不仅汉语他没真的懂,外语方面他们也只懂英语,并且还学得相当困难。后面真正把材料整理好了出指导手册的正式版的时候会把那些链接全放上文章的,但现在为了避免无意义的争吵,仅仅选取数张截图以及本人的评语:


本受点评: “字形变化不大”???!!!你给我读一下甲骨文试试,繁体字你都不一定看得懂。 “三百年前的英文已经没人能懂 ”~~~那那些英文古籍是谁读懂的?


本受点评:从school拼错,到大中小学居然都觉得难记,到三个肉,到 leave的意思分不清,最后到program的多义,放眼望去,满是槽点,吐都懒得吐了。 “正” 字一共有 19种解释。1 垂直或符号标准方向。 2 位置在中间3 用于时间 4 正面5 正直6正当 7(色,味)纯正8合乎法度,端正 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 10属性词;大于零的11属性词。图形的各边的长度和各个角大小相等的 12属性词。失去电子的。13使位置正;使不歪斜 14使端正15 改正;纠正 16恰好17 加强肯定语气 18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 19姓。这可比program 多多了去了,你接着叫啊!

本受点评:全是些连英语都没入门的门外汉啊!
●三角形 triangle,词源拉丁语:triangulum: tri- 表示"three" + angulus 表示"corner, angle";
●四边形 quadrilateral,词源拉丁语quadrilaterus: quadri- 表示"four"+ latus 表示 "side";
●类似的五边形 pentagon,词源希腊语pentagonon: pente表示 "five"+ gonia 表示"angle"。其实这些后来虽然为拉丁语所继承,但是实际上使用的是希腊语词根:希腊语数字的 3:τρία(tria) ;5: πέντε(pente);6 :έξι(exi),唯独这里 4有点特殊,希腊语的4是 τέσσερα(tessera) ,这里的 quadr-用的是拉丁词根,拉丁语的 4:quattuor ,法语的 4:quatre, 西班牙语的 4:cuatro, 葡萄牙语的 4:quatro ,意大利语的 4:quattro 。都知道双轮自行车叫bicycle吧?为什么?因为bi-是“2”,cycle是“轮,环”,所以三轮车叫tricycle,三叉戟叫trident,就是tri+dent牙,想想牙医是不是叫dentist;所以五角大楼叫做 Pentagon ;法国的别称叫做L’hexagone(六边形, hex是希腊词根里的six,因为法国地图看起来是六边形的),八边形叫 octagon,oct- 是希腊词根里的表示 eight用的,比如法语里管“字节byte”叫octet,因为一个octet=8 bit。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4:00 +0800 CST  
还有这个人卖弄风骚举的化学名称的例子,比如●乙醛acetaldehyde,我们先来看看法语里:acéto-源自拉丁语,"醋、酸":如acétone丙酮, acétobacter醋酸细菌;所以词缀acet跟“酸”有关系(其实严格点说它代表的是醛缩酮),想想英语酸雨是不是叫acid rain(注意!本受并非在讲acet=acid!)。然后,后面的hyde是表“氢/水”的(hydro,想想“碳水化合物”是不是叫carbohydrate,carbo-表示“碳”,想想其化学符号是不是C),因为乙醛化学式C2H4O,而乙醛是由乙醇在特定条件下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的,所以表“氢”的hyde前面有个表“反义,去”的“de-”,于是乙醛叫acetaldehyde。别一便秘就怪地球没引力。又有人说中文早就停止造字的,上个世纪化学元素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这些化学元素的汉字不是当时根据外语元素名的发音新造的是什么?无知者无畏啊!不仅学英语都有生理困难,还没基本的科学素养!金、银、铜、铁、铂、锡、硫、碳、硼、汞、铅是古代就已知的元素,故无需造字,可直接使用;而其他绝大部分元素的中文名是十九、二十世纪创造的,组成由个部首和表示读音的部分,绝大部分是根据从外国传进来时的元素名称发音音译造字,少部分是意译造字,如“氧”就是“支持生命”,“氢”因为它很轻。又联想到一个现象,日语里的“氧气”写法为“酸素”,氢为“水素”,氮为“窒素”,碳为“炭素”,个中缘由应该不需要我再赘述了吧,大家都可以通过用字直接猜到,而对于学日语的外国人,这又是个大难点,而对于我们理解起来却很轻松——这样反向让你们换位思考,能明白在不懂“为何如此”的情况下瞎学、死记是个啥滋味了么?话说日语的“酸素”,其实跟英语的oxygen有关:oxys起源希腊语οξυ,表示“acid,酸的”。还有又想起大陆跟台湾的“硅”的造字法不同的说,因为硅是silicon么,所以台湾地区就直接音译造字造了个“矽”,读音如“西”,硅基生物在台湾叫矽基生物。(其实想起大陆跟台湾地区很多词使用不一样诶,

说英文单词比汉字要多不好记:这里就有个死记和活学的区别。定义都没理解如何学会,如何运用?如连电压电流电势的定义都没理解如何懂电学?无法在实践中记忆的“死记硬背”导致的必然是畸形的结果,正如你就算背一百遍极限运算公式,一到做题实际运用你仍然手忙脚乱无法下手,因为你没有根本地理解,也没有运用到实践;不然**们就天天上理论课算了,还实战什么啊;军队也天天纸上谈兵算了,还军事演习什么啊;社会机构也就开两个会口头说说消防措施、地震逃生等算了,还求生演练什么啊;学校也不要再搞什么模拟考算了,反正知识都教了,就把你抛到高考里让你一次性运用啊,看你考成啥模样。

所以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词汇起源及演变,探究探究到底单词有多“没规律”。词汇起源:腓尼基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主要).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4:00 +0800 CST  
有的中文教程会用词根词缀的方式来做(相对)更科学的联想记忆,但是他们的分析方式仍然停留在一个初等层面。
比如commodity:在火星记忆研究所出版的《托福词汇》一书中(该书自称词根+联想+图解记忆法)做的分析是这样的:[记]联想记忆:[熟]model模样,式样→[根]mod模,式样→[生]commodity[com-共同+mod+ -ity;(嵌在模子里造成的)共同模样的东西]:商品货物(goods);有用的东西。

这个虽然比死记硬背前进了一大截了,但仍然停留在对词根词缀认识的基本阶段,就是你认识了有词根词缀这个概念了,但是你仍然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这么解释好似很“科学”了,但是请问什么叫“有用的东西”?本少在法国大学念大一的时候上英语课,有天英语老师说到这个词,给出的例子是“大米”“蔬菜”“肉”“咖啡”,所以其实这所谓的“有用的东西”是指的“生活必需品”“基本生活资料”。这种分析,即使你比死记硬背上了一个档次,但你还是进入了另一种“死记硬背”,你仍然没有弄懂它真真正正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分析,当然对于一般的把英语当个考试工具刷分去留学或拿奖的学生来说,够了,而且似乎更有效了。但是词根的真正潜力或者说实力没有发挥出来。本少会做什么分析呢?
commodity,起源拉丁语commodus:合适,满意;元素:com: intensive prefix(意义加强用词缀),modus: measure,manner(方法,方式,这里本身Measure是个很抽象很难以翻译的词,学过法语的可能会容易理解点)。

这样,我不需要去记什么“[根]mod模,式样→[生]commodity[com-共同+mod+ -ity;(嵌在模子里造成的)共同模样的东西]”,这不还是一种死记硬背嘛?我就采取回溯源头的方式,弄明白其拉丁语起源是“com- intensive prefix意义加强+modus,measure,manner方法,方式”,我就已经“灵活地”理解它了。所以实际上commodity就是modus(你们可以简便地理解为“模具”,但measure这个本就很抽象本就有很多意义的词可没这么简单)再意义加强,这样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这方面的意思我懂了,“方便,便利”这方面的含义我也懂了,其他不管来什么意义我都能懂——因为我不需要去记字典里那么多种看似毫无关联的意思,什么commodité(法语):“方便;舒适;方便的时候;舒适的器具设备;厕所”blablabla,因为我从内部真正地理解它了,所以不管在字典里它有多少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义项,我都不用再查字典去找对应的义项(经常出现一个词你翻遍了字典里所有记录的义项都仍然感觉跟你想要的那个意思、它在你眼前的这篇文章这段话这里的意思根本没有被记录下来的情况吧?没错,因为你没有真正理解词的起源,而且你好像认识了词根,但其实你也只是强行背诵了这个词根的一个表层意思,你根本没有深层地、真正地理解它)。还什么“共同的模样的东西”,做“商品”的时候你说共同模样的东西还勉强行得通,那在做“生活必需品”的时候呢?在做“方便”“舒适”等这些更抽象的意思的时候呢?局限,仍然存在,只不过从一种死记,过渡到了另一类的硬背。

类似的,内涵理解,这也牵涉到要真正理解词根词缀。比如法语vif这个词,表层义项为“活的”“有生命的”,与法语动词vivre(生活,生存,=live)有关。但是当出现下列搭配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有疑惑:un enfant vif, un vif combat, une vive douleur, une vive couleur, un vif reproche, une vive accélératon, un pas vif,etc(注*这里涉及到印欧语系中很多语言的一个共性:形容词性数配合,也就是说形容词本身也要根据它所修饰的名词的词性[阳、阴、中]、数量[单数、复数]甚至是格[如德语]来变化,比如这里的vif的变化规则是:阳单vif,阴单vive,阳复vifs,阴复vives)。

都是同一个形容词vif,但是意思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吗?看看它们实际上各是什么意思:un enfant vif活泼的小孩;un vif combat激烈的辩论;une vive douleur剧烈的疼痛;une vive couleur鲜艳的色彩;des vifs reproches暴力;une vive accélératon突然的加速; un pas vif疾步而行,或矫健的步伐。这里一个vif/vive涉及到的义项就有7种了,实际上还会更多,且一旦哪个作家(尤其蛋疼的是当你遇到个修辞学家)一活用起来,你想通过字典查?不现实。即使字典里恰好有某个义项,比如“激烈的,剧烈的”,但是一旦你开始用字典查用汉语翻译去“死对照”而不是自己用词根词缀词的起源来“活理解”,你在理解上就已经处于了下风。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6:00 +0800 CST  

比如还是这个vif的例子,且看法语词典里的中文释义:1 活的, 有生命的;2 活泼的;3 易怒的;4 灵敏的;5 激烈的、尖锐的;6 强烈的, 剧烈的。现在你遇到上面7个例子中的其中一种情况,你来查字典。如果那句话中vif的意思恰好是字典里给出的6种之一,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死对照”式地“看懂”句子了。可是事与愿违,经常出现的状况是你即便查了字典翻遍了所有中文解释,仍然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即:字典里的解释不管哪一条好像都跟这个句子不能完全吻合啊!相信应该几乎所有人不管在学什么语言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是的,那是因为你不能理解词的内涵,而中文字典里恰好没有收录对应的义项。比如你遇到une vive accélératon,你去查字典,你准备选什么义项呢?活泼的加速?易怒的加速?灵敏的加速?激烈/尖锐的加速?强烈/剧烈的加速?同理,如果你遇到un pas vif,你准备选哪个义项呢?活泼的步伐?易怒的步伐?灵敏的步伐?激烈/尖锐的步伐?强烈/剧烈的步伐?呵,靠字典?栽了吧。

仅就个人来说,如果不分析词根词缀理清这个词的构词起源,本受就几乎无法记住它。比如这样一个科学术语,是在法国高数课上学线代的时候首次碰到的:isomorphisme,意思是“同构”。如果你仅仅给本受这样一个生词,然后查一下法-汉字典,那么过仅仅是一天后,本受就应该已经忘了。
相反,如果我探究它的起源:前缀元素iso-和词根元素morphisme,英文morphism,来自拉丁语Morpheus,是一位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ius,很典型的拉丁词汇)在著作中描述的一位希腊神话中的梦境与睡眠之神摩耳甫斯,是形状与影像的塑造者,所以其派生形态morphism就承载了“形状”“形态”这个涵义;而前缀元素iso-呢,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同的”“类似的”“相等的”(这个词缀iso-在拉丁语系统里的等价物是equi-。所以在大一的经济课上提到的两个概念isoquantes和isocoûts,本受就是直接理解的,从来没有查过字典,比如isoquante可分为iso和quant两个部分这个很明显,因为quant指向quantité数量,因此isoquantes就是“所有的能使经济产量维持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的财力与人力的集合”,而这个也是字母语言在抽象概念[内涵表达]上很发达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isomorphism这个词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同样形态→同样构造→同构。这样,即使是就见了它一面以后很久不再用到,而过了很久后突然再看到这个词,本人也能很快拼出它的意思来(注意说得很明白了是拼出来)。想起《创·战记》里,那女主角,就是电子世界里由数码DNA代码自然“演变”出来的那些“程序”,或者说“生物”,就被主角的父亲称为“the Isos”,“图像同构算法生命”。

本受经常在youtube上看无字幕的视频,national geographic有一集在探讨天坑的成因(Earth's giant hole),其中有个生词反复出现,读音类似于“撒布特瑞念”,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这个词至当时本少是从没见过的,而且没有字幕,想查它,怎么办呢?首先这是肯定跟大地有关,即词根中应该会包含terra(拉丁语的大地)这个元素,其次读音第一个音节是“撒布”,自然联想到sub(下的,次的,底的,副的,写到这又想到“从句”叫做subordinate clause,sub-“副的,附属的”+ordinate“order,顺序”),那么这个单词大意就是“地底的”“坑洞的”了,于是按照这个单词组合方式去网上在线词典输入:subterr,然后等待自动预测出现;其中就有subterranean一词,虽然当时不确定最后这个“瑞念”的发音是哪些字母的组合,但是按照前缀sub-和词根terr已经足以预测出单词的大意,并且整个单词就能用在线词典预测出来了。最后这个单词在字典中记录的意思是“地表下面的,地下的,暗中的,隐藏的”。其他生词的猜测也大抵如此,比如什么石质层啊,什么水域系统啊,空气动力系统啊等等。根据基本拉丁和希腊词根,加上对现有前后缀的些许了解,足矣。

还是有一次在youtube上看科学节目,有一个法语视频里有这样一句:“随着越来越深入,我们évaluer缺氧的可能性”,这个évaluer你想咋理解?查下字典,“进化”。恩,我们“进化”缺氧的可能性。不错的句子,“切尔诺贝利”奖给你,收好不用谢~

再比如 XXX may be the quintessential pop star of the new millennium,没见过millennium这个词我也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法语里“千”这一概念叫做mille,拉丁语里叫millia。所以这个new millennium就是“新千年”,即2000年以后。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6:00 +0800 CST  
英文单词另一个恼人的地方,就在于其来源的过于广泛,比如去汉英字典里查“核心”,不仅有我们熟知的core, heart两词,甚至出现了一个让本受一瞬间睡意全无的词:kernel!!!这纯粹就是个德、语、词!!!

在有了个大概印象之后,我再举几个例子,看看真正理解了“词根词缀”(构词法)和单词起源与演变后,记忆单词有多轻松:
●cept“拿”: concept(概念:起源拉丁conceptum,con-意义加强), accept(接受:a-通常也表意义加强,还有动作性意义,类似法语的介词à,,相当于英语的to,后面一般要双写辅音);intercept(截取:inter-从中的,互相的,想想国际互联网为什么叫internet), incept(植入、接收:in-“入”,想想《盗梦空间》英语名叫inception,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电影主要不是说的如何“盗取”信息,而是如何“植入”一个思维,所以英文名起得很好,中文翻译给弄糟了)

●fer“带有”: conference(会议:con-共同,-ence一种名词词尾), refer(提到、针对:re-“反,回”), prefer(偏好:pre-“向前,首先的”)

●pseudoscientist:民科(pseudo-“假”,比如假名就叫“pseudo”)

●homo erectus:直立人种(homo-“人”,erec-“直立”)homo sapiens:智人(sapien:讲太详细也没用,估计随便一个音变、改写现象都能写篇论文了,简单说来:法语的“知道”叫savoir,西语的叫saber,V-B-P三个字母间互换转写的现象我就略过了哈)

●photo: photographie(其实photo-指的“光的”的意思,但不同于上面那个lum“光线”,很多人可能学了一辈子英语不知道photo其实指的是“光成影像”), photon(光子,-on是物理学里粒子的构词后缀,比如电子electron,质子proton,中子neutron), photovoltaïque(法语,光化学电池), photosynthèse(法,但英语等很多语言中用词相同:光合作用,其中synthèse,英 synthesis,“综合”。)

●logy: 首先这个后缀-logy表示“学科,理论,学习,研究”,源自希腊语λογία(logia):biology(生物学:bio-“生命”), theology(神学:theo-“神灵的”), sociology(社会学,这个词根都认得吧),technology(也都认得吧,略),pathology(病理学:path-“疾病”)。还有一些“临时用词”也是如此构造出来的,如:beerology "the study of beer,熊类研究"),ideology(或作idealogy,观念学,意识形态),herbology(或作herbalogy,草本学:法语中的“草”为:l'herbe)...

●graphy:这个后缀表示“...的描述,...的形容” Geography(地理:geo-地球的,又让我想到geometry“几何”:后缀-metry表示“测量,即measure,想想meter吧”geometry本来是指“测量地表”,后转为几何),autobiography(自传:auto-“自己的,自的”)

●superconduct:超导体:super+conduct,con-表意义加强,duct表示“引导”(话说英语duct本身就可以表示“导管”);法语conduire,法语里“开车,驾船,驾驶飞机”等操作机械都可以使用conduire这个动词,派生词如introduce(法introduire):intro-“入的、向内的”,“介绍”,这里也要提到洋文的单词很多都是表“一类”意思,而不像中文的词意思基本固定,而是单个汉字有很多义项。因为洋文的“词根”“词缀”本身就是表“一类”意思的,比如这里这个introduce,一般人就只知道中文叫“介绍”;但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句子:the gvm introduced a new law,是翻译成“正腐介绍了新法规”吗?中文就很蹩脚。其实你理解的时候要直接从西文角度去理解,尤其如果能直接去理解词根词缀就最好了,然后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反倒找不出中文词汇来对应了,那就对了。比如这里你可以翻译为“正腐出台了一项新法律”;但你去字典里查不一定有合适的义项,如introduce字典里是“提出; 介绍; 引进; 作为…的开头”,而前面这个“出台”的义项基本没有收录的;反之亦然:你去查“出台”也查不到Introduce的。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9:00 +0800 CST  

●restaurer, restaurant:两个法语词,其中restaurer英语为restore(恢复,修复,re-“反,回”+store“存”,想想“储存”是不是叫stockage),然后这里就有意思了,很多人可能学了一辈子英语也不知道restaurant为什么叫restaurant(英法同形):首先法语-ant词尾有时候相当于英语的-ing词尾,即它是由restaurer(restore)派生的,但是-ant词尾又可以是动词名词化的标志,所以“餐馆”的英文看似与“eat”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其实它已经超越了汉语的“餐馆”的意思:它不仅仅是“吃饭的地方”,它实际上表示“让你恢复体能的地方”,只不过中文里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只有个“餐馆”最接近。另外又想到install(安装),也属于同一类派生。

●auditor, audition, audibility:这组例子主要用于说明同一个词根有不同的派生法:比如这三个都是名词,且都有相同的词根audi[听],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个后缀是-or,如同-er,表示[人],所以第一个是[听者、听众];第二个带有-tion后缀,前面说过几次了-(a)tion是动作性动词转名词的标志性后缀,想想act转名词是不是叫action?然后从ation变到ition又涉及到音变现象,略过,知道是同样的东西即可,所以audition是[听力、听觉],但注意上面说到的,词根词缀都是表“一类”意思的,要学会从英文本身去理解,既然是动作性的,那么我甚至可以用这个词来表示[歌剧]或任何“听”的行动,即便字典里没有这样的中文释义!最后一个audibility,-ility或-ality表[可能性],想想possible名词化是不是叫possibility?所以它表示[可听度、能听度],这个是我从字典里直接抄过来的中文释义,因为这个即便是中文给你来一句“可听度”也觉得怪怪的,比如句子frequency range of humain audibility is from 20Hz to 20,000Hz.你查了字典后想怎么翻?“人的能听度频率是20到两万赫兹”?从中文看我还以为你在说“人”本身可以“被听到”呢。既然知道了audibility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ility),是什么的可能性呢?听觉的(audi),那么就结了:“人类的听力范围从20到两万赫兹”。

●从上面两个例子又让我联想到video这个单词,很多人可能学了一辈子英语不知道为什么“视频”叫video。其实词根是vid-[看],法语里的“看”就叫voir,变位[我看:vois,TA看:voit],不过这都跟拉丁语有点差远了,看看西语的:ver,变位:[我看veo]。为什么呢,答案还是要看拉丁语:原型videre,动词变位[我看video]。啊哈!是的,啊哈!原来video就是拉丁语的“我看”啊!这里要提到的是动词后面的-o一般是拉丁语的第一人称单数的规则动词变位词尾,这个现象被西班牙语直接保留,如西语的“爱”是amar,直陈式现在时:“我爱”amo,“你爱”amas,“TA爱”ama等等。派生:形容词visible,隐形的invisible,名词visibility[一般被译为“能见度”]。所以英语里的“看”的形容词也跟“看”的动词see形态上半毛钱关系都木有。另比较一下:德语“看”sehen:我看sehe,这个跟see发音类似,属于发音上的“同分异构”噢。

●最后看看英文的solstice (冬至点)这个名词衍生自拉丁文的solstitium:sol- (太阳,如法语太阳叫le soleil,西语el sol,话说这个现象又可以单独写出一篇论文了:很多学英语的人抱怨英语词汇同一个意思有太多形态,比如“墙”名词叫wall,而与墙有关的形容词跟这个形态wall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墙壁的”叫mural,为什么呢?这就又回到上面提到的英语发展历史、借拉丁语词汇的故事了,法语的“墙”就叫le mur,所有跟墙有关的词汇全是mur派生的,英语系统属于日耳曼语族的,与法语这些拉丁语族的语言系统不一样,所以英语借过去后必然导致相关形容词与名词形态不符,不符合“派生”规则。啰嗦一下:德语的“墙”为die Wand。) + -stitium (停止,stay。如constitution:con-“意义加强”,“被建立好的”→宪法,组成,体格等),所以为什么“冬夏至”这个词叫solstice呢,就很明显了:sol-太阳+ -stice停滞,太阳停止不动的点,或理解为太阳运动的极点。另:equinox:春秋分,为什么是这个形态呢:equi-这个应该有心人都认得,知道英语equal么,“平等的,相等的”。好像我是不是先前在举例isomorphism的时候谈到过这个词缀。对了,话说读到这里的人想想isomorphism是什么意思,上面才分析过。然后后面的nox是“night”,西语的“夜晚”叫la noche来着。所以equinox就是“昼夜等长之日”。所以你们看,不管是英语、德语、法语还是西语等,洋文的构词同样相当逻辑。你不觉得那只是你不懂而已,如同你不懂ln12=ln3+ln4那只是你的问题,不代表“对数”概念本身是在瞎掰。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9:00 +0800 CST  

●题外话:话说有一种很不规范的造词法,相当于外语里的网络文、火星文,如smilence,togayther, gayme什么的,这个也就略过了,基本大家也应该看一眼就意会了,很基本的拼凑组合法。说到拼凑组合,又让我想起英语的alphabet[字母表],可能很多人也是学了一辈子英语不知道为什么字母表要叫alphabet,跟英语的“字母letter”一点关系都没啊!其实这是拼凑的两个希腊语字母,就是头两个希腊语字母,大家都认识,数学里经常用的:α[阿尔法]和β[贝塔,其实希腊人现在管这个字母叫vita而不是beta]。

总之对于构词法,如果各位还是像那些所谓的“词根超强记忆”等一样去背词根词缀,那么你只是从一种死记过度到了另一种硬背,好不到哪里去,但至少你知道了单词是有构词法的,有内部规律。

【话说谁快来阻止我一下!本受只要一开始提到词根词缀演化派生,就一路联想下去了,从这个词缀想到那个词缀,刹不住车了……这是要把所有词根全过一遍的节奏么TAT!自己看着都蛋疼了……太长了!】

话说为了互动一下,看看大家理解得如何,出几个小练习给大家做做,同时也看下本受的指导方法有效没~
练习1:
①“去中式英语化”,请构造该新词,已知“中式英语”为Chinglish,代表“去,除去”涵义的前缀可以是“de-”如dehumanize“去人性化,使失去人性”,表“...化”的后缀为“-lize或-nize”,如materialize“物质化”。答案在下一节公布。
②已知西语和法语里的“自由”叫libre,西语里的“书本”叫“libro”,法语里的“书本”叫“livre”,生存叫“vivre”,探究英语library一词的由来。已知法语“做熟的/烹饪好的”叫“cuit”,探究英语biscuit的由来。例如:法语里的“图书馆”叫做bibliothèque,起源:Bible(圣经),因此bibliothèque→存放圣书、著作之处。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39:00 +0800 CST  
误区四:用中文思维套在其他语言上
跨语言翻译的局限性:在跨语言翻译时经常会发生词义的丢失(本人把该现象类比为质量亏损:当两种或多种语言系统需要同时运作进行跨语言翻译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句子含义会依据翻译者的水平以及目标语言系统是否存在对应的词汇、表达法而亏损)。
由于方块文字是“外在”的象形,而字母文字则是内在的象形:所以尤其在一些抽象词汇、哲学词汇等翻译上很困难,最简单的例子比如anglophone:一个词翻译成中文却无法用一两个字表达:“说英语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构词:anglo-[英语的]+phone[声音](这里又联想到移动电话之所以叫telephone就是由tele-远程的+phone,派生:“遥控器”telecontroller,“电视机”television,记得vi(s)表示“看”么?或teleport“心灵传输”等),其他如frangophone“说法语者”等构词可类推。

曾看到过一张图片,写着:Too close for comfort,原图下的翻译为“为寻安慰太过亲近”,但是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翻译缺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到底缺在了哪里?对我个人来说,这句大概应该理解为“因为太过于亲近,才无法得到安慰”,而原图下的中文翻译(为寻安慰太过亲近)恰好翻译得是个反的意思!不过不论怎样,短短四个英文词,翻译成汉语也不短,除非你想用文言文-.-!又如“Things never end”,你是不是觉得不管怎么翻总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是有种说不出的、一种无法点出的感觉无法成功翻译出来?关于“质量亏损”现象,大概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源语言中分开的概念,目标语言中没有:
●“简单”,在英语中有simple和easy两种可能,前一个是指的复杂程度上的简单,如“这座桥结构很简单”就要用simple;而后一个是指的难易程度上的简单,如“这道题很简单”就得用easy。
●类似的,“问题”,英语中有problem和question两种,前一个是真的是“出问题”的那种问题,比如说“这块表有点问题”就要用Problem;而后一个是指的你的疑问,如说“老师,我有个问题”就得用question。
●或如各种“锁定”(法语的例子):在电脑上,将程序锁定到工具栏,我有épingler(pin,相关名词是[钳子:法épingle,英还是pin])一词; 英语aim the target(锁定目标,经常是弓箭或子弹什么的)英语用aim(法viser,记不记得上文提到“看”的时候说到拉丁语系统里的“看”由vi(s)或vi(d)表达?);另还有cibler,如“该产品的针对人群”:la clientèle ciblée de ce produit(法语cible指的是“靶子”即英语的target)。我想不会有人愿意看到诸如“把程序夹到工具栏”、“客户靶子”等诡异的翻译吧?
上一小节重点提到的对外语的理解问题,这里用另一种角度去剖析为什么很多人不能真正理解、学好外语,就在于他们使用中式思维去理解外语:如上面说到introduce不光是“介绍”人,还可以是gvm introduced a new law; constructure不能简单地翻译为“建筑”,如果了解词根词缀的话你就应该明白,“构词”也可以用这个词,欧盟“建立”也可以用可欧盟不是个建筑,实际上这个词可能找不出一个完全合适的中文既有词汇来对应。

情形二:表述习惯的不同:
●各种表达方法上的区别,如中文说“纸上写着”,而英语却不能说“写”,要用“read”:如《歌舞青春3》中夏培在舞台上阐述自己毕业了想干嘛,她说到:“...a huge marquee that reads—— [要有一张大大的条幅,上面写着——]”,然后镜头一转,到了餐厅里,一张横幅上写着“今日午餐:伦敦特色菜”,好像是这样的节奏,不记得细节,应该差不多。话说那个marquee就是个法语词,形如marquée,动词原形marquer,就是英语里叫mark的那个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是发音上的相似度在暗示你词与词间的关系,即发音上的“同分异构”,而非外观上的相似度。这里关于qu变到k的字母改写又可以研究一大篇,尤其可以研究德语、英语的转写。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43:00 +0800 CST  
●“压力”,中文中可出现:压力大、压力高等,但英语中是high pressure不说big pressure;
●速度“快/大/高(虽然这里貌似实际生活中速度快/大/高这三种组合都有使用,但是仅从严格中文语法角度,只有速度快这一组合是正确的)”,但是英语中是:high speed。
●比如说“我们有过冲突”,法语我说je me suis mis au conflit avec eux,这句法语呆板的翻译法是“我把我自己放在和他们的冲突里过”。这里涉及到很多印欧语系语言里的动词的“复式”的概念,让一个简单的动词可以表达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含义,个人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绝创!
●再如:“体内XX含量过高”,当你去查“含量”的英文然后放进句子中时,基本已经输了。这个地方的“含量”的英语日常表达其实就可以用level,比如说there is a high level of XXX,还可以直接使用“密度”一词:the density of XXX is too high。这两种表达法中文都查不出“含量”的意思,但它们就是可以表示这个意思。你根本不用去查什么“含量”,你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逐字硬性翻译】,也是【中式英语】。

情形三:某概念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都存在,但在目标语言的使用上出现问题:
做翻译的时候通常都会把一个本身可指代很多含义的单词的汉语意义给固定,然后收录到字典中。比如:alien,一般来说我们就知道它是指的“外星人”,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这个词的来源和指向。alien是“非人的”,比如工厂强制工人高强度工作不给休假,我们称这个工厂把人“alienlize”了,你要理解成什么,外星人化?看youtube上的自然界十大杀手,有说到日本大黄蜂攻击欧洲蜜蜂,我们说alien bee在蜜蜂蜂箱上留下了化学记号,你想作何理解,外星蜜蜂?这也是跨语言翻译的“质量亏损”的典型例子。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把中文或英文的语言习惯强套在其他语言上,造成“不存在的语言”出现。例子:法语un cours de politique和un cours de la politique(a cours of politic和a cours of the politic)的区别;de这个介词有时候相当于英语的of,表达一种从属、所属关系,比如“我妈妈的车”,la voiture de ma maman(the car of my mom)。别看它小,不起眼,正是法语里各种相当基础的“小词”让很多人的理解出现大问题,在不久前我本人都是这样的情况,比如我经常分不清到底什么时候直接用de+名词,什么时候需要de+冠词+名词。于是有一天终于受不了了,上百度知道还是法语吧来着问了一句[政致课(错别字防河蟹)]到底叫un cours de politique还是un cours de la politique,cours=课,问题就出在后一句的politique(名词)前带了冠词la(阴性单数定冠词)。到底这个课该不该带呢?

当时的其他的法语前辈的分析是:前一个不带冠词的是指的[政致课],后一个带冠词的指的是[政界开的课]。于是我将信将疑地信了,但没真的懂,老感觉哪里不通。后来问了法国室友,结果人家说:后一种带冠词的表述是不存在的,是错误的!当时如同醍醐灌顶啊!不是我傻傻分不清两种表述,而是有些情况下期中一种表达是不可能存在的!然后我就真的懂了:换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吧,比如我说:une voiture de 4 portes和une voiture des 4 portes(a car of 4 doors和a car of the 4 doors),后一种带了冠词的表达是不存在的(de+les=des,冠词缩合),因为看起来语法上好像可以分析:前一种不带冠词的就直接是“修饰”型,一辆有四扇门的车;而后一种带冠词的真的就是“所属”型:(属于)这四扇门的一辆车。显然门无法“拥有”东西,带冠词的那种是不存在的。这都好理解,但一旦回到前面那种抽象事物的表达上,un cours de politique和un cours de la politique,很多人还是要晕,会认为前一种是在说[政致课],后一种大概是在讲[政界开设的课程]吧……那你就错了,而且把自己混得越来越厉害了。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43:00 +0800 CST  

再如某天法语吧里有人提问,一个妹子发状态: retour de bibliothèque(return of library),是什么意思。前面好多人都说是“从图书馆归来”,记得好像只有一两人发现了这里应该要在名词前加上冠词的,TA回复说:至少都应该是retour de la bibliothèque吧?但不幸的是这样的还是错的,因为这个句子本身就是【中式法语】,一直在用中式思维,怎么会找到正确的表述呢?错的原因就在于:第一这个例子确实应该用de+冠词再接名词,因为如果不加冠词,那么表达的将是[图书馆式的回归],即“回归”这个动作有千千万万,现在我们在说“图书馆式”的回归,还应该有“教学楼式”的回归,“食堂式”的回归,“逸夫楼式”的回归……所以显然不加冠词是错远了去了。而就是加上冠词呢?这时候是“所属型”,即加了冠词就相当于在说这个“回归”动作不是别人的,是图书馆的!图书馆前两天跟逸夫楼私奔了,今天它回来了,同时带了教学楼和食堂两个小崽子!明显也是不可能的表述。就算退一步,不去挑这个“图书馆”到底应不应该加冠词,光是第一个名词retour(return)就已经错到九霄云外去了,首先无论如何这个名词按照法语的语法规定必然是要有限定词的,要么用不定冠词un要么用定冠词le要么有个其他的限定词。

那么如何改正呢?我当时就提出直接用Je reviens de la bibliothèque不就可以了么!非得套用个比较“高端”“优雅”的形式,结果就给错了。那么说了那么多废话,究竟错在哪里?首先看她为什么要这么造句:retour,字典中确实是“回归”“回来”的意思,后面biblio确实是“图书馆”,然后她在中间加上de表示来的方向。中式思维!retour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这么用?比如我在说“超人归来”时就可以说le retour de Superman,superman前面没冠词是因为这是一个人。或者“泰坦尼亚归来”也可以这么说:le retour du Titanium,泰坦尼亚前面用了冠词是因为这好歹是个事物。

为什么可以这么用了呢?因为实际上retour不能简单被理解为“回来”,然后被你套用在任何你【中文说得通】的地方!汉语中说“图书馆归来!”根据约定俗成,人们一般都会理解为是你这个人从图书馆回来了;而外国人大概会认为是图书馆这个建筑物前几天跑了,今天又回来了。汉语里可以这样说,未必说明外语可用同样的结构!这里就是如此,一个很经典的错误类型:retour在这种语境下主要表示“XXX的回归、XXX的东山再起”,并不是说“回来”“回家”的这个动作!就连中文里“回家”这个意思都没有对应的名词的吧?中文里也没人说过“他的回家带给家人无限喜悦”的吧?它从来就只能是个动词。

练习1的参考答案:①如dechinglishlize。②合理回答均可。
本文唯一首发:百度三体吧、本人自己的人人。前者用于指导,后者用于与语言类主页菌交流、探讨、完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保存。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43:00 +0800 CST  
第二章:广义的语言现象深度研究和强力进阶
在上面第一章介绍最常见、最经典的国人的语言学习误区和错误思维的同时,本人也提到了很多语言现象,仅仅从上一章,外语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内部逻辑和语法构词等技巧都已经初见端倪了。因此,在有了一个大概的初步印象后,从这章开始我们将详细剖析各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还有,本人不是学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只是个人兴趣爱好,如有专业语言系学者发现错误,还望斧正。

一の言:その言叶,差异
对于绝大部分国人来说,英语大概是他们唯一学过的外语了。中文和英文最直观的差异就在于它们所采用的文字系统:中文是【以“形声字”为主的方块字】,英文是【音素拼音】。对于汉字来说,音素是被确定完毕了的(我们小时候学的拼音表里面有多少音素,普通话里就有多少音素,不会多也不会少),而且每个汉字的音素的组合方式都被确定了: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声母(港台地区好像叫母音)加一个韵母(港台地区好像叫子音);而英文没有“字”的概念,它的最小有意义的语法单位是“词”,而一个词不一定只有一个音素,它通常是多音节的。关于这一点音素、音节原因主导的话语的连贯性/流畅度(本人将之与数学中的函数连续性作类比)而造成的诸如[省音][联诵][连音]等读音现象将在后文提到。但是!根据最近的研究,上古汉语很可能不仅有“复辅音”,还有“次要音节”,意思是一个单字可代表两个音节。目前该结论仍然存在争议。但一个古代单字代表两个现代汉字的现象确实存在:比如“廿”字,一个字就代表“二十”。这个在后文详讲“屈折”概念的时候会展开说。

另一个区别是,汉字书写是二维排布,而拼音文字则是一维线型的。记得还是在那篇说“中文最完美,洋文都低等”的文章里,有人居然说汉字是立体结构,比英文一维的要高级多了……尼玛你以为你活在四维世界里呢?居然写得出三维的文字,好前沿!不过,也不见得所有音素拼音文字都是一维的,它们其实也可以采取汉字这种平面排版结构,比如韩语。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英语按照二维排布方式写起来:

所以也不必用一维文字冗长而汉字“立体”来做优劣论衡了,怎么排布那只是个方法问题,不是决定性因素。况且对于那些说汉语句子比较短,所以表达相同内容的意思要比用英语打印省墨水,更经济blablabla的,就更扯了:二维文字打印不仅要打印横向,还有竖向的,比如“ink”和“墨水”,长度相当,但我汉字在竖向Y轴上也有那么多笔画要打印啊,未必比你一长条字母省墨水啊!

读音与书写排布问题都只能算是个小问题,真正差异大的是词法/语法方面。对于汉语母语者,直观感觉一般都是中文语法简单,英语语法复杂繁琐。学英语的中国学生从小就得“艰苦”地“背诵”各种[代词变格(如I-my-me-mine)]、[不规则动词变位(如see-saw-seen)]、[不规则名词复数(如child-children)]、[不规则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如good-better-best)]等语法现象,还得死记硬背各种句法变换如肯定变否定、陈述变疑问、如何构造感叹句、主动态变被动态等等。不过这些困难跟英语丰富到了一定程度的【习语】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不,简直是麻瓜遇见伏地魔!英语习语包括[动词短语(如take off, turn on等)]、[介词短语(如up to等)]。
曾有人用“浩如烟海”来形容英语习语的数目,可见其数量之庞大。因此想学好英语,不掌握这些习语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让我们(指的是本人在法国的大学同学)普遍觉得英语不如法语好学的原因之一,也是让本人觉得英语好矫情的原因之一。相比,法语就很好,一个动作都用专门的动词表达了,没了记忆英语一大堆短语的麻烦,比如turn on法语中就一个动词allumer,turn off就一个éteindre,take off就一个décoller或s'envoler,make up就一个maquiller之类之类,简洁,清晰,一点不矫情(不过法语动词系统过于繁杂这倒又是真的,后面会有例子讲到)。
一直都在吐槽英语,哪个旮旯里钻出来的一大堆的短语啊,各种脸熟好么,你们到底是50胞胎还是100胞胎啊?说一句话有时候两个相似到极点的短语各种傻傻分不清楚,不要这么矫情好么!(不过说到底只能算是本人从没好好真正记忆过短语、词组了,怪不得人家东西多,学霸们这会儿该笑了。中学英语课从来都是在补瞌睡,没办法啊早自习5点55开始到晚上9点45才放学,没几个钟头可以睡觉啊TNND,不过好在所有中学英语老师都不管我任我睡,因为据老师自己说本好吃懒做的学渣英语是年级前10名水平,一个年级1800多号人啊……所以老师也放任了,有时候甚至英语老师专门过来提醒我别睡了,班主任出洞来抓不搞学习的人来了……本人英语考试,从听力到阅读理解可以拿满分,但唯一要错到几乎一半的就是那区区二十道语法题——从没真正上心过语法,从小学英语就是靠语感了,所以你要问我英语怎么学,我还真缩不粗个123来)

不过,话缩肥来,其实汉语的“习语”(如成语、歇后语等)跟英语比较也不遑多让(话说这个“不遑多让”据说本身就是不常见且较“难”的习语)。不服的看看这里:
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
B.李白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上遭到许多魔怪袭击,他们历经坎坷,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真是(大快人心)。
D.根据我国X法的规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各自为政)。
高考语文决定你分数的关键就在前5道基础语法题!后面的主观题、作文得分都差别不大了,而前5题能对多少,将决定你是否能在考试中有优异的成绩。从这点上看,学中文不比学英文轻松多少。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46:00 +0800 CST  
二の言:その言叶,分类
既然汉语和英语差别如此大,那么它们是不是处于语言学光谱的两端?语言学家把世界上的语言大致分为两类:【分析语】和【综合语】:【分析语】:每个词所含的[语素]较少,靠[词序]来区别意义→词序相对固定;使用[虚词]来表达各种语法、语意关系→形态变化不发达。如汉语:属于【分析语-孤立语】。【综合语】:每个词所含[语素]数目较多;不太依赖[词序]来区别意义→词序相对自由;借助[形态]来表达各种语法、语意关系→形态变化发达(如to be→am, is, are, was, were, being, been)。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属于【综合语-屈折语】。

(接下来的内容很硬,阅读后若出现不适,本人概不负责)[语素]是指“最小的意义单位”(如triangle中,tri-是一个表示“三”的概念的[语素],angle是表示“角”的[语素]),而[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单位。
[语素]可分为两种:
[自由语素]:可独立使用,因此可作为词根或单独成词;
[粘着语素]:不可独立使用,必须粘附于词根,成为各种[词缀(外部屈折)]或[内部屈折]。下文会详述。
而[词缀],除了一部分人熟悉的[前缀][后缀]外,其实还存在[中缀][框缀],例如阿卡德语(古代两河流域的一种语言):isriq(他偷窃),加上表[反身]意义的[中缀]后变成:istariq(他偷窃以济己)。再如卡伊奥瓦-瓜拉尼语(巴西一种土著语言):Og(w)apita:o=他;g(w)api=坐;ta=将来时,因此该词表示“他将坐下”,而该语言中有个表否定意义的[框缀]:(n)d...i,加上后变成(n)Dog(w)apitai=他不会坐下。

比如:世界语(Esperando)的一个单词Esperantistinojn,就包含了6个[语素]:Esperant是[词根],体现这个词最基本的意义:“世界语”;-ist和-in的[构词词缀],表达附加意义:-ist表示“...的人”,-in表示“女性”;-o, -j, -n则是[语法词缀],表达各种语法意义:-o代表“名词”,-j代表“复数”,-n表示“宾格”。所以Esperantistinojn就表示“女性世界语使用者们”且是作为宾语。

因此【分析语】和【综合语】的一个重要区分条件就是单个词上承载的意义的多少。最极端的【分析语】称作【孤立语】,这类语言一般是一个词承载一个意义单位,几乎完全没有[组合词(由多个[语素]组成的词)]或[形态(动词变位、名词变格、形容词性数配合)]手段。
汉语算作【孤立语】,但它也有合成词,如“国家”这个词便包含“国”和“家”,且汉语也存在词的屈折变化的现象(如[重叠],下文将详述),因此它还不算是最极端的孤立语。听说越南语的[孤立性]更为极端。正是由于其[形态]手段不发达,便需要通过[词序]来区别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汉语是一种高度的【语境语】,不通过语境分析,光从单字的叠加上是很难区别含义的,且对语序的依赖性很大:如说“我吃鱼”和“鱼吃我”,词序变了,含义就改变。或如“狗放屁”、“放狗屁”和“放屁狗”,使用同样三个[语素],但意义不同,且结构迥异:第一个是个完整的句子,描述一个事件;第二个是动词短语;而第三个是名词短语。同样的现象发生在英语中:Kate sees the cat. 和 The cat sees Kate,语序变了,含义就变了。再如Do you eat to live or live to eat? 交换语序,含义改变。

可见,汉语和英语对[词序]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英语也是【分析语】。如下面的“语言光谱”所示: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现代汉语和英语是很类似的,也就是说目前英语也愈发依靠词序和虚词来体现语法区别,即需要你进行语境分析,而不像拉丁语、德语那样直接从单词[形态]上即可判断语法功能,即使调换语序也基本不影响理解。借用一位网友的评论:【英语单词之间无关联的越来越多屈折越来越少是英语在朝分析语(analytic)发展的过程,无限造词也体现了英国人非常聪明善于学习和发展语言,长度方面英语词汇不算长因为英语的大部分形容词不会和名词合写,不过短也好一眼就看清楚了】。

练习2:试翻译Do you eat to live or live to eat?到中文。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49:00 +0800 CST  
三の言:その言叶,综合
上文提到,【综合语】的每一个词承载较多的意义单位([语素]),最极端的【综合语】称为【多式综合语】(如很多美洲土著语言),这类语言有着大量的[合成词]或[形态]手段,每个词能承载极多含义,因此可用极少的词表达较多的含义:如南蒂瓦语(一种美国土著语言):Uide towkeuapwiaban。虽然只有两个词,但它表达了一整个句子:“我把鞋给那个小孩儿”。具体是怎样的呢?第一个词包含两个语素:u和ide,指出了“小孩”且为宾语;第二个词包含4个语素:tow-keuap-wia-ban,其中tow承载3重语法意义:1、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即“我”;2、“给”的间接宾语“小孩”;3、“给”的直接宾语“鞋”。随后的三个语素分别代表“鞋”、“给”和“过去时”。

那么为什么要把towkeuapwiaban看成一个词而不是两个、四个词呢?答案就在于[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的区别,根据该语言的某些有迹可循的“线索”,我们只能把这4个语素看做是一个词,因为tow和ban在南蒂瓦语种不可被直接使用。

上文同样提到,由于【综合语】使用[形态]手段表达语意,不太依靠[词序],因此词序自由,我们可以交换语序,如世界语(*注意:下面3个例子括号中的英文基本都是错误的,不适合用正确的英文,否则起不到对比的效果*):Mi vidis tri Esperantistinojn.(I saw 3 Esperantists)mi=我(主格),vid=看见+is表过去时,tri=三,esperantistinojn上文提到过,表示说世界语的女性们,且是宾格。正是由于综合语中广泛使用的【动词变位】【名词变格】等使得词与词间的关系被确定,即使交换语序也不影响句意,如上句世界语我可以说成:Tri Esperantistinojn vidis mi(3 Esperantists saw I).由于名词“女世界语者们”的【格】已被语法词尾-n确定为【宾格】,代词mi采取【主格】形态,动词vidis做了【第一人称-单数-过去时】的【变位】,这句话就不可能被理解为“三位女世界语者看见了我”。

另如:拉丁语:英语句子的The boy gives the pretty girl a rose用四个拉丁语句子分别表示,尽管词序不同,但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
Puer puellae bellae rosam dat.
Bellae puellae puer rosam dat.
Bellae puellae rosam dat puer.
Rosam puer puellae bellae dat.
再如:德语:Sie kauft ihrem Freund ein Buch.(She buys her friend a book)当然德语的【格】系统较之拉丁语已经简化了许多了,不过仍然属于让很多学习者头疼的东西。这里简单说了,kauft采用第三人称-单数-直陈式-现在时变位→主语一定是三单、时态和语态也被固定;ihrem Freund,由限定词ihrem可判断出该处的Freund处于与格状态,后面根据ein和前方语境综合判断即可知为宾格。因此即使交换语序:Ihrem Freund kauft sie ein Buch(her friend buys she a book)也不会影响句意。

除了[词缀]这种[形态]变化外,还有一种存在于[词根]上的形态变化:重叠。如在平哥拉普语(大洋洲的一种土著语言)中,[重叠]可用来表示持续动作,如mejr=睡觉,mejmejr=正在睡觉;mejmejmejr=仍在睡觉。而[重叠]也是汉语仅有的几种形态变化之一,如风风火火、学习学习、冷冰冰、天天等。

练习2参考答案:例如:“汝乃因食而生,抑或因生而食?”(前一个eat to live是指“为了生存而吃”,而后一个live to eat是指“为了吃而生存”,即吃货。)

四の言:その言叶,粘着
【分析语】下的一大类,【黏着语】,简单描述:黏着语的特点是单个[语素]的界限分明,其形态变化都是规则的。
如土耳其语:
ev=那座房子;
evler-那些房子;
evim=我的那座房子;
eviniz-你们/您的那座房子;
evimde=在我的那座房子里;
词根为ev(房子,单数),各个词缀与词根不论如何组合,其形态都不变(ev即可以是主格也可以是宾格),因此我们很容易总结出在土耳其语种,ler固定表示复数,im表示“我的”等等以此类推。不像拉丁语、德语等,同样一个词尾可能代表不同的性、数、格,有时候这样会增加记忆难度,因此从这点上土耳其语算比较极端的黏着语。因此即使你完全不懂土耳其语,也能根据规律“拼”出你需要的词来。

另如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的匈牙利语,与【阿尔泰语系】的土耳其语、蒙古语等类似。它有多达20多种【格】,但是比起德语的【格】,匈牙利语的【格】词尾也是语意相当固定:主格 (无词尾变化):ház(家)宾格:示格词尾:-t –ot –at –et -öt--------如:házat
给予格:示格词尾:-nak -nek------------Péternek
工具格:-val -vel----------------------ceruzával
在上格:-n –on –en – ön-------------házon
向上格:-ra –re-----------------------házra
从上格:-ról -ről----------------------házról
在里格:-ban -ben----------------------házban
进入格:-ba -be------------------------házba

另还有诸如从里格、离开格、近旁格、接近格、时间格、极限格、变化格、目的格等。这两个例子显示出:像这样的【黏着语】的【格】词尾所表达的意义相当固定,类似于【孤立语】的汉语用不同的、固定的虚词等表达特定的语法功能,较之拉丁语那种只有六种或更少的格的语言,反而更容易识记。

练习3:土耳其语表示“你们/您的那些房子”的单词是什么?提示:这种情况下表示“复数”概念的语素放在表所属概念的语素之前。答案在下一节公布。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51:00 +0800 CST  
五の言:その言叶,屈折
【分析语】下的另一大类【屈折语】,就是如同我们经常接触的德法西意葡等大部分【印欧语系】下【拉丁语族】和【日耳曼语族】的众语言以及【闪含语族】的阿拉伯语。屈折语的特点是各语素(词根词缀)见界限模糊,相互融合,因此出现大量不规则变化。最典型的屈折语是拉丁语,有着大量不规则变化,因此上文才说虽然拉丁语间接影响的德语只有4个格,匈牙利语有20+种格,但反而是匈牙利语这种黏着语的【格】记起来更容易。

如法语中:“去”的动词原形是aller,在确定了人称-数为: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下:
直陈式-现在时:va;
直陈式-未完成过去时:allait;
直陈式-复合过去时:est allé;
直陈式-简单过去时:alla;
直陈式-简单将来时:ira;
虚拟式-现在时:aille;
条件式-现在时:irait。

对于这个动词的【动词变位】,跟随语态(语气)、时态的不同,会变的不仅仅是动词词尾,甚至动词词根也变了:aller的动词变位可能出现的4个词根分别为:va, all, ir和 aill。

词缀间融合的另一个后果是,一个词缀承载着多个意义单位。如古希腊语:luo(我现在释放)luetai(他现在被释放);上例中我们无法区分-o中哪一部分表达了直陈式、现在时、主动态、第一人称-单数的信息,只能说这4种语法功能全由一个-o承载。

到此为止,我们都仍只在重点讨论[外部屈折]。语言界还存在一种[内部屈折],即发生于音节三大元素:元音、辅音和音调上的屈折变化。

其中元音变化最为常见:如马里科巴语(乍得的一种土著语)就以元音变化作为名词复数变形的手段:如nchen(兄/姐)变复数为nchiin。类似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德语中,学德语的筒子都知道德语强变化动词的变位可能会变音,可能会换音:如动词geben(to give,仍然是发音上的“同分异构”)换音:我gebe,但你gibst,他gibt;再如动词fahren(to drive)则是变音:我fahre,但你fährst,他fährt。且德语是无变复数规律的,因此新学一个名词不仅要记住它是什么性,还得比法语、西语等多一个步骤:记复数怎么变。其中有一种变复数方式就是元音变化:如father=Vater,而fathers=Väter; brother=Bruder,而 brothers=Brüder;要么就是内部屈折、外部屈折同时使用:如德语的“男人”:man=Mann,而men=Männer。

辅音变化则会导致词形起较大的改变,比如上面提到的法语的一个动词aller在不同的语态、时态下的动词变位,连词根都变了,这种现象好像被称为【异根】。

而上面介绍语言分类时说道汉语是属于【分析语】里较为极端的【孤立语】,那么它是不是完全不存在类似于英语、德语那样的屈折现象呢?汉语的确没有任何屈折词缀,但汉语中广泛存在一种很多西方语言中不存在的音节要素:音调。(注*这里说的“不存在”是从音节角度来说的,当然所有语言中都存在音调,因为人本身说话是有感情的,但是如英语、德语、法语这样的字母语言的音调只是“句子”层面的,如陈述句平调,疑问句升调,感叹句降调;句调尤其在意大利语中很强调,引用一位法国摄影师跟本受描述的话就是:法语都是“哒哒哒哒哒哒~打”,或“哒哒哒哒哒~达?”;而意语句调却是诸如“哒哒哒哒~打~大~打”型的,所以我们觉得意语说话都像在唱歌。PS:国际音乐术语统一使用意语词汇。)

如表达“使役”,很多语言都用形态变化(即屈折)来表达,如芬兰语中:syödä=吃;而syottää=使...吃;或使用组合短语的方式,如英语eat和make...eat,或法语的manger=吃,faire manger=使吃。而古汉语中,[变调]是一种表达使役性的内部屈折手段。我们学文言文时称之为“破读”,这是中古汉语中很普遍的现象,现代汉语简化了很多:

如:
衣锦还乡;


楼主 jacques77  发布于 2013-04-07 03:55:00 +0800 CST  

楼主:jacques77

字数:70491

发表时间:2013-04-07 1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21 11:23:15 +0800 CST

评论数:40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