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解读长篇隐情小说《红楼梦》(连载)

第八十篇: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现在继续解读《甄事隐注解好了歌》的第九句,原文是: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所谓“择膏粱”就是指曹家择皇亲求富贵,但“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就是暗写曹家结皇亲不但没有带来富贵,反而引来了烟花灯会的元宵节被抄之祸。
但在“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句话里面还有故事,请看苏州李家把闺女送到皇宫嫁给皇帝和太子也是“择膏粱”,但李家后来只剩下独生女李凤,而李凤“择膏粱”不成,却嫁到“花枝巷”的曹雪芹家。没想到苏州李家人择了几代的膏粱,谁承望流落在花枝巷!这个“花枝巷”此时可替代”烟花巷”。
但”烟花巷”怎么看都有妓院的感觉,其实这里面也有曹家的真故事。原来曹家曾经在花枝巷办过戏班,而戏班也叫“歌妓院”。 这是在乾隆元年,曹家平反后官复原职,但曹家人不愿意再卷进官场,就辞官到张家湾务农。后来因为自然灾害导致贫困,曾以卖唱来维持生活。其实卖唱的人都被称为歌妓,也算是妓女,而这些“妓女”都是曹家人,因此作者就把此时的曹家称为妓院。而曹家落到这个地步,都是应为结皇亲偷抱郡主引起的,这也应验了“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在《红楼梦》的二十八回里,宝玉在冯紫英家遇见许多唱曲的小厮,还有唱小但的蒋玉菡和锦香院的妓女云儿。这些“唱曲的小厮”、“唱小但的蒋玉菡”和“锦香院的妓女云儿”都是在暗写曹家人在卖唱。而且宝玉、冯紫英、云儿、蒋玉菡都先后唱了曲和读了词,这都是在暗写曹家人在花枝巷搭戏班卖唱。其中的“宝玉”是曹家的代名词。“冯紫英”可读为“逢紫婴”,这就是暗指曹家是因为偷抱了紫禁城中的婴儿才沦落到这步田地的!
再说“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其中的“锦香”就是曲指曹家在乾隆元年解放后,辞官“衣锦还乡”了,因此“锦香院”也是曹家的代名词。而“锦香院的妓女云儿”就是暗指在曹家长大成人的郡主。因为郡主生长在“戏剧之家”的曹家,从小就学会很多戏,当她懂事后,知到曹家是因为她才沦落的,心里就有亏欠之感;现在曹家人卖唱,本没打算叫她出面,但郡主却挺身而出。这个郡主不但戏唱得好,而且美艳迷人,当时薛蟠始终不离云儿左右,就是在暗指郡主迷住了国舅。
但曹家人卖唱并不是盲目的,是因为曹家人都有艺术功底,而且他们都非常喜欢戏剧。而且曹家当年的戏班是专门为康熙皇帝演戏的,比世面上的戏班水平高得多,因此很快就被行家看好。后来被一些王府请进家中演唱,效益倍增。书中说唱小旦蒋玉菡是驰名天下的琪官,这就是在暗写曹家人有精湛的戏剧功底,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而且蒋玉菡经常在北静王府和忠顺王府出入,王府还都不愿意放蒋玉菡走,可见曹家人的表演感人之深!还有柳湘莲被县太爷赖尚荣请去唱戏,这也是在描写曹家人进官场演戏。
但这个“蒋玉菡”除了有玉玺的影射之外,他也是曹家的代名词。“蒋玉菡”的“玉菡”就是把玉装在匣子里,表面上就能看出是玉玺装在匣子里。但当年曹家偷抱郡主时,也是把郡主装在匣子里偷抱出宫的,因此“蒋玉菡”也是在影射用匣子偷抱郡主的曹家。但“玉”又是曹家的代名词,因此“玉装在匣子里”也是暗写曹家两次热衷于结皇亲就是:自己束缚自己!
但脂批在“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的后边的批语是:“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意思是说:在曹家“流落到“烟花巷”时,郡主和丈夫曹天佑都先后离世,之前曹家虽然跟废太子家指腹为婚,但指这件事没有皇家史料记载,而“生前空为筹划计算”,就是指曹寅生前的计划落空。“痴心不了”就是指曹家结皇亲的痴心没有实现。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1 23:48:56 +0800 CST  
第八十一篇:贾兰和贾菌的含义

现在继续解读《甄事隐注解好了歌》的第十句,原文是: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这句话后边的脂批是:“贾赦、雨村一干人。”脂批说的贾赦和雨村实际上是在指曹家和废太子家,因为这两个家都发生过“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的事。先来说曹家,曹家偷抱郡主虽有多种因数,但确实算得上“因嫌纱帽小”,而结皇亲就能换大纱帽。因此曹家的曹寅就和他认为能即位的太子结了娃娃亲,后来曹家就偷抱了太子的女儿,就指望太子的女儿日后会成为公主,那时曹家就是驸马府了。但没想到太子会被彻底废了!后来是雍正即位,他把废太子家看成是和自己竞争皇位的对手,却把曹家当成废太子的亲属打倒了,让曹家的曹頫扛上了锁枷。本来曹家偷抱郡主就是想摘掉小乌纱,换个大乌纱。结果大乌纱没戴成,却扛上了锁枷。
再说已故废太子的儿子弘皙本是亲王,但他是想当皇帝,因此在乾隆四、五年两次搞政变,结果兵败被抓,也扛上了锁枷。这都是:“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现在继续解读《甄事隐注解好了歌》的第十一句,原文是: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这句话后面的批语是:“贾兰、贾菌一干人。”先说贾兰,贾兰在《红楼梦》的二十六回里,拿着小弓追赶两只小鹿,就是隐伏卫若兰射圃,也就是曲演曹雪芹进京试箭。当时曹雪芹连射两鹿被皇帝乾隆看中,竟然被乾隆招为驸马。之前曹雪芹是穿着破衣烂杉进京赶考的。后来被国舅傅恒认命为军中教官,这已经是很幸运了。但后来却成了当朝的驸马爷,穿上紫蟒袍后就是:“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为什么会嫌紫蟒长呢?因为贾兰就是“假兰”,暗指曹雪芹是兰花公主李凤的假丈夫。李凤真正的丈夫是乾隆的长子永璜,曹雪芹的驸马府实际上是李凤和永璜的新房,而曹雪芹这个假驸马还要穿上真驸马的蟒袍,小人穿大人的袍子是不是会闲蟒袍长呢?
曹雪芹被招驸马的故事之前已经介绍了一些,原来曹雪芹被封为驸马之后永璜找过曹雪芹,说出他和李凤早已私定终身,曹雪芹只得暗中让出驸马府,永璜和李凤又以重金答谢。曹驸马虽然是假的,但风光富贵却是真的。但没想到好景不长,后来事露,曹家就有欺君之罪而被迫离京。至此曹家第二次结皇亲失败。这次皇亲被称为绿帽子皇亲。
现在来解读贾菌这个人,贾菌的“菌”字是寄生物的名称。寄生物是不能自己制造养料的,只能寄生在有养料的物质上,吸取该物质内的养料生活。这就是在比喻曹家的晚辈不知道亲手去创造财富,而是想借皇家的“养料”生存。他们以为读书就是作官,替皇家做事,吃俸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生存本领,而曹家在岫岩务农经商同样是为了生存。但曹雪芹却千里迢迢进京赶考,这是没有扎根农商之意,虽然遇到了贵人,一步登天,绿帽子的驸马也给曹雪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富贵。但这个富贵只在瞬息之间就消失了,曹雪芹反而又惹出了是非,不得不逃回岫岩,还是要面对务农和经商。但曹家经过两次结皇亲的教训后已经开始醒悟。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2 23:27:38 +0800 CST  
第八十二篇:反认他乡是故乡

现在继续解读《甄事隐注解好了歌》的第十二句,原文是: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所谓“乱烘烘”就是作者把曹家的真故事隐藏在书中每一个人身上,表面上看起来很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是在一个人演完一段故事之后,另一个人就接演下一段。现在甄士隐快要唱罢退场了,紧接着是贾雨村登场,后来贾雨村唱罢,就是林黛玉登场。但林黛玉前脚到了贾府,薛宝钗等百把号人都陆续亮相,这就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请看这句话后面的批语是:“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意思是说:向曹家这样依赖他人的幻想主义者,从古至今一直不断发生,痴心者不记其数。
现在继续解读《甄事隐注解好了歌》的第十三句,原文是:
——反认他乡是故乡。——
请看脂批说是:“太虚幻境青更峰一并结住。”这个“青更峰”就是女娲娘娘用石头补完天后,把剩下的一块石头遗弃的地方。而女娲把石头遗弃在“青更峰”,就是曲指曹家最后被熹贵妃执政的乾隆政府发落到岫岩,曹家就在岫岩的大孤山下落户。从书中可以看出,“青更峰”并不是石头的原籍,这就是曲指岫岩也不是曹家的故乡。但曹家“反认他乡为故乡”的意思就是说:曹家只得把岫岩认成故乡了。
提起曹家的故乡,曹家人是深有苦衷,因为曹家本是汉人。祖辈是明朝的军官,后来被满清俘虏,只得为满清做事。后来因为能干而被满清人重用,就入了旗籍。但站在曹家的汉族立场来看问题,曹家就属于民族背叛,因此曹家自从归清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但曹家人一直没有忘记他们是汉族人的血脉,在乾隆五年时,曹家因弘皙造反的牵连,被乾隆政府贬到辽东岫岩;但乾隆政府的原意是把曹家贬回原籍,而曹家无法面对原籍故乡的曹家族人,就只得任选一处作为故乡。后来曹家把岫岩的大孤山作为故乡落户,这就证明曹家人没有忘记他们曹家是汉族人的血脉,曹家人之所以要到岫岩的大孤山落户,就是因为这里有曹家汉人祖辈的足迹!当年曹家的祖辈曹宗正和曹宗孔就在这个地方生活,因此曹家人到岫岩的大孤山落户就算是认祖归宗。
《甄事隐注解好了歌》的最后一句话是: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就是说:书中的人争名夺利都是在为他人忙碌。曹寅跟太子结娃娃亲是在为子孙忙碌。后来弘皙所要争夺的皇位也是身外之物,即使弘皙得到了皇位,最终还是要成为他人(儿子)的嫁妆!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3 23:55:00 +0800 CST  
第八十三篇:甄士隐为什么要抢道人的褡裢钱包

上一篇解读的是《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最后部分。现在继续接看原文: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请看甄士隐替疯道人注解完《好了歌》之后,便“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这个道人的“褡裢”是古代人的钱包,现在甄士隐把道人的钱包抢过来就是曲指曹家人想跟神仙要钱,而曹家人心目中的神仙就是皇帝,因此甄士隐抢道人的钱包就是曲指曹家人跟皇帝要。那么怎样才能拿到皇帝的钱呢?就得跟皇帝结为亲家,娶皇帝的女儿,这样就可以拿到皇帝的钱了。因此甄士隐跟道人套近乎这就是曲指曹家人跟皇帝结亲。甄士隐拿道人的钱包就是曲指曹家人要皇帝的钱。但结果是甄士隐随道人而去,这就是曲指曹家人因结皇亲而离乡。而且是两次结皇亲,两次被迫离乡。
曹家人最后的结果有《甄士隐注解好了歌》提示曹家人的醒悟,也有脂批的两个提示,一是“悬崖撒手”,二是“一转念间登彼岸”。先来看“悬崖撒手”就是暗写曹家正处在危险的悬崖边之时,放弃了攀高枝的念头,不在依赖他人生存,这就是“悬崖撒手”。再看脂批的第二个提示“一转念间登彼岸”,这是暗写曹家渐渐觉悟了,因此在苦海中逃生,顺利“登上彼岸”。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4 23:55:41 +0800 CST  
@李春霆2014 2017-09-25 08:08:15
作者此作好,在解读红楼中属上乘之作。顶。
-----------------------------
我这也是在试解,谢谢鼓励。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5 23:35:21 +0800 CST  
第八十四篇:封氏之谜

上一篇解读到甄士隐随僧道而去,现在请看甄士隐走后的原文:
——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请看甄士隐走后“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这就是暗写曹家因结皇亲而被迫离开家园的真事被街坊议论纷纷。谁都没有想到四次接驾康熙的曹家会有两次这样的遭遇。
但甄士隐的出走也是在交代曹雪芹的父亲曹頫病故!曹頫就是在辽东岫岩去世的。这件事发生在甄士隐到大如州的两年前后,也就是说:曹頫死于乾隆七年。因为曹家是在乾隆五年到岫岩落户的,两年后就是乾隆七年。再看书中说甄士隐走后,“其妻封氏哭个死去活来,”这是在写曹頫离世,全家悲伤。
再看原文说封氏“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请看此时的封氏就是岫岩曹家的代名词了,封氏遣人各处访寻甄士隐就是暗写岫岩曹家在努力挽回从前荣耀。再看书中说封氏依靠父亲度日,这就是暗写曹家在岫岩生活,因为曹家是把岫岩当作认祖归宗之地,因此岫岩人民就是曹氏家族的“父母”,而封肃此时在影射岫岩乡亲。但“封氏依靠父亲度日”也是曲指曹家曾经有依赖皇帝而结皇亲的故事,把“封氏”当成曹家的代名词,“父亲”就是曲指天下父母官的皇帝。
再请看书中说封氏有两个旧日的丫头伏侍,这“两个旧日的丫头”就是暗指曹家先后娶过门的皇家女,而“封氏有两个旧日的丫头伏侍”就是曲指曹家曾经被两个女子保护,一个是郡主,另一个就是李凤,这两个女子都很同情曹家,因为曹家的遭遇就是娶了她二人所致,因此都是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曹家的。书中说:封氏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这就是暗写曹家后来归农和到岫岩是以针线活为生。
再看封氏父女遣人各处访寻丈夫和女婿也是暗写曹雪芹和李凤的第一次婚姻的片段,当时李凤和永璜的事露,曹雪芹逃走,永璜自杀,李凤在为永璜悲伤之余,还要和父亲李鼎商议曹家的雪芹下落问题。当然李鼎会抱怨李凤。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5 23:39:45 +0800 CST  
第八十五篇:贾雨村新任大如州

现在继续解读甄家在大如州的故事,请再接看一段原文:
——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请看这里有脂批写道:“雨村别来无恙否?可贺可贺。”这是在提示贾雨村升任大如州是暗写曹家走出了困境。再看脂批又说:“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说:甄士隐退出后,由贾雨村继续来曲演曹家的故事。为什么叫“乱哄哄”呢?因为很快又有林黛玉。薛宝钗等百十号人登场。其实贾雨村新任州太爷并不是曹家人在岫岩做官了,而是暗写岫岩曹家后来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从前做官的标准。但这只是岫岩曹家最后的情况。请看甄家丫鬟在买线的时候和贾雨村相遇,这就是暗写岫岩的曹家是靠针线活致富的。但在此之前,岫岩曹家却闯了不小的祸,而在贾雨村夸官的背后又有曹家两次挫折的影子,请看为贾雨村开道的是“军牢快手”是暗写曹家人被抓押送进京的情景。再看贾雨村的“乌帽”就是“无帽”,暗指金陵曹家丢了乌纱帽,也就是丢了官。再看“猩袍”二字中的“猩”为红色,暗指曹家从红楼紫禁城偷抱郡主的第一次皇亲。但“猩”又是指猴子,暗指曹家的曹雪芹娶李凤公主的第二次皇亲,因为李凤的心在属猴的永璜那边,导致曹雪芹被迫在暗中将李凤转让永璜,后来事露却犯了欺君之罪!因此曹家这两次皇亲的结果都是被“军牢快手”开道。还有原文说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这是暗写金陵曹家被抄后,在遣返回京的途中,每一个人都被雍正安排人一对一的监管。
再看贾雨村也叫贾时飞,此时甄家在大如州又遇见了贾时飞,就是曲指曹家在岫岩又一次“时飞)”而引来了是非!
再看下一段原文:
——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
请看脂批对这几句话的解读:“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话意就是说:李凤和曹雪芹的夫妻之缘并非是情投意合,但这是指曹雪芹和李凤的第一次婚姻。请看脂批又说:“起初到底有心乎?无心乎?”这就是在提示起初的曹李结合是没有把握的婚姻。
再看原文又说:
——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请看原文说的“至晚间”就是暗写曹家因“结皇亲”走向黑暗。紧接着就是描写金陵曹家被抄的情景,请看原文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这就是暗写曹家被官府传唤。请看封肃是岳父的身份,而曹家结了皇亲之后,皇家就是曹家的岳父家,此时贾雨村传唤封肃,如果让封贾二人换位,就是暗写曹家吃了皇家的官司。再看脂批写道:“不忘情的先写出头一位来了。”所谓“情”就是曲指曹家跟皇家结亲情,也就是结皇亲,再看“先写出头一位”就是指曹家不只是一次结皇亲。再看“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这分明是写金陵曹家突然被抄的情景。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7 00:28:50 +0800 CST  
@草桥关 2017-09-27 09:57:36
继续读:)
-----------------------------
谢谢鼓励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8 08:08:10 +0800 CST  
@王春惠1958 2017-09-27 00:28:50
第八十五篇:贾雨村新任大如州
现在继续解读甄家在大如州的故事,请再接看一段原文:
——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请看这里有脂批写道:“雨村别来无恙否?可贺可贺。”这是在提示贾雨村升任大如州是暗写曹家走出了困境。再看脂批又说:“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
但再把“不忘情”投射到真人身上就是指曹雪芹不忘李凤之情。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8 08:09:14 +0800 CST  
第八十六篇: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上一篇说的原文说贾雨村派人来找封肃是暗写金陵曹家突然被抄的情景,但书说到此,第一回结束。请看《红楼梦》第二回的标题: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先来看回目标题的第一句话:“贾夫人仙逝扬州城”,这“贾夫人”是谁呢?在书中提到贾雨村的原配夫人去世,后来又写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而贾雨村的原配夫人在曹家的故事里就是指曹頫的原配夫人。而林黛玉的母亲投射在曹家的故事里也是曹頫的原配夫人。但林黛玉的母亲又是贾母的女儿,这是连环曹寅夫妇外嫁的女儿,但曹寅夫妇有两个女儿,都死在曹寅的两个儿子前面,但曹寅的女儿死后,而在林母贾氏离世的时候,还提到林黛玉的两个舅舅。而作者写贾母的女儿是在介绍一下曹家的亲属关系,并不是红楼梦的主题。而林黛玉进京也不是曹寅夫妇的外孙女进京,而是在暗写金陵曹家被迫离乡进京。在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的故事里隐藏着金陵曹家灭亡的真故事。书中说林母是随“玉”入葬的,“玉”就是暗指金陵石头城,因此林母贾敏的去世,就是暗写金陵曹家败落和灭亡的故事。再请看“贾夫人仙逝扬州城”的“扬州”就是暗写金陵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的故事,因为曹寅从康熙四十二年起,就和苏州的李煦在扬州隔年轮管两淮盐务,而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是扬州的“巡盐御史”。但林母随“玉”入葬是暗写金陵曹家灭亡,书中的表面为什么说贾夫人死在扬州呢?原来“扬州”就是曹寅的代名词,因此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的真意就是暗指金陵曹家的败落和灭亡都与扬州曹寅“求仙”有关,而曹寅心目中的神仙就是皇家,因为皇家什么都有,想要什么就能像神仙一样伸手可得。因此曹寅认为曹家跟皇家结亲就能借皇家的光,也能像神仙一样得富贵,于是曹寅就结了一门皇亲,但没想到却给后人埋下的祸根!
再看回目的第二句话:“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其中的“冷子”就是指曹寅的子孙遭遇冷灾,因为金陵曹家是在冬天被抄,故称“冷灾”。脂批在这里写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这“冷中出热”就是指曹家在雍正五年冬天遭冷灾之后,又在乾隆十五年有祸,因为这一次是在夏天,故称“热灾”。而“无中生有”就是暗写曹家本来啥事没有,却硬要结皇亲弄出了麻烦事!但“冷子兴”的“兴”就是暗指曹家最后的兴旺,详细情况都写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8 08:10:15 +0800 CST  
第八十七篇: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请看第二回还有回前诗,诗云:
——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请看回前诗的第一句“一局输赢料不真”就是暗写曹家人有过一次结皇亲的教训之后还没有意识到依赖皇家生存的思想是错误的。
再看第二句“香销茶尽尚逡巡”中的“香”在红楼梦的表面就可以看出是指女子的脂粉香气,故此“香”就是女子的代称,而且是皇家女的代称。因此“香销”就是暗写曹家所结的两次皇亲彻底破灭。再看“茶尽”就是“空杯”,暗指曹家落得个两手空空。“香销茶尽尚逡巡”就是指因结皇亲而败落的曹家人在迷失方向中徘徊。
再看最后两句话:“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这是作者提示曹家的兴衰征兆在旁观冷眼人中看得很清楚。这里还有脂批提示:“故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比如“荣国府”是曹家的代名词,“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是暗写旁观旁人对曹家的看法。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29 00:25:20 +0800 CST  
第八十八篇:二更归来

现在继续接看原文:
——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那些人只嚷:“快请出甄爷来!”封肃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问他?”那些公人道:“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爷之命来问。他既是你女婿,便带了你去亲见太爷面禀,省得乱跑。”说着,不容封肃多言,大家推拥他去了。封家人个个都惊慌,不知何兆。——
这段话的表面写了贾雨村差人来找甄士隐,目的是要报当日的支助恩情。这就是在写曹家人知恩图报。但众官差把封肃带走就是作者用曲线手法来暗写曹家因为结皇亲的风波入狱。封肃说:“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所谓“出家”就是曲指金陵曹家被抄后又被迫离开家园。但甄士隐在一二年前退出,又是明写曹家的曹頫去世近两年了。现在贾时飞的出现就是暗指曹家又开始卷进皇亲梦,又引出了是非(时飞)。请看公差们说:“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爷之命来问。”话中的“真”就是甄士隐,暗指从前的金陵曹家。“假”就是现在的贾雨村,代表现在的岫岩曹家。再看公差们说是“奉太爷之命”,而“太爷”就是指最大的官,如果用“大如州”来影射国家,“太爷”就是皇帝。再看公差是来找甄士隐的,却把岳父带走,这就是曲指曹家入狱是因为与“岳父”有关。金陵曹家被抄就是因为“岳父”废太子家能和雍正竞争皇位的缘故。而岫岩曹家的官司也和“岳父”有关,但这一次的“岳父”是指皇家。再看封肃是在夜间被带走的,这就是曲指“岳父”给曹家带来黑暗。再看封肃被带走后,“封家人个个都惊慌,不知何兆”这都是在提示封肃之行有不祥之兆。
再请接看一小段原文:
——那天约二更时,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
这是暗写曹家在雍正死后解放了。但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封肃二更回家呢?这是在说明曹家被雍正破害后的平反并不等于曹家走出了黑暗,因为曹家真正的黑暗是自身造成的,请看曹家长辈不去教育晚辈自强自立,认真学习生存本领,这样即使不被雍正抄家,最终也会败落。现在曹家平反只是“二更”,后来的曹家还有更黑暗的长夜。
再看原文又说:
——众人忙问端的。他(封肃)乃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
这就是暗写曹家的官司与“丫头”、“女婿”有关。实际是暗写曹家的两次皇亲,所谓“丫头”就是曲指曹雪芹娶皇家宫女李凤。再看“女婿”就是暗指曹家想做皇家的女婿,但却引出了被抄之祸。再请看脂批在娇杏后面写道:“侥幸也。”这就是暗指曹家大难不死纯属侥幸,如果再走弯路就很危险,只有避免走弯路才能避凶。
再看封肃跟贾雨村讲了甄士隐的遭遇:
——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伤感。——
这贾雨村要“找回甄士隐”的政治含义就是指曹家要恢复从前的曹家,而“找回英莲”就是接回郡主,实际上英莲郡主是甄士隐故意叫家人报丢的,并不难找。但“找回英莲”的政治含义就是曲指曹家还有第二次结皇亲,想把丢失的皇亲门槛找回来。但第二次结皇亲会使曹家更加黑暗,因为第一次结皇亲只是二更,第二次皇亲就到了三更。再看原文说贾雨村又送封肃“二两银子”就是曲指曹家有两次皇亲。再看原文又说:“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伤感。”这是郡主的母亲在为女儿伤感。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09-30 00:13:38 +0800 CST  
第八十九篇:一盘好棋

继续来看原文: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封肃回家无话。——
请看贾雨村当初是一个穷儒,如今却当上了大官,娶了媳妇有了钱,这就是曲演败落后的曹家又重新站了起来,曹雪芹也结束了光棍生活,娶到了理想中的妻子。但原文又说贾雨村娶娇杏是做二房,这是连环到曹雪芹的父亲曹頫的故事。但脂批却在这里写道:“雨村已是下流人物”,这又是暗指一个政治故事,在政治故事里,这个下流的人就是雍正。详情就请看下文:
首先来看这段原文的前三个字“至次日”就是暗指到了雍正年间,因为“日”是曲指皇帝,“次日”就是“康雍乾”三皇中的第二个皇帝。但“次日”也是在提示曹家走出了漫长的黑夜,见到了光明。也就是暗写曹家后来摆脱了贫困。
再看原文接着说:“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这“两封银子”的“两封,”就是暗写曹家两次被查封,都是因为结皇亲惹的祸。而“两封”后边的“银子”就是暗写曹家经历了两次皇亲风波后,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就有钱了。再看“四匹锦缎”中的“四”就是暗指曹家两次皇亲所牵涉到的四个家。第一次结皇亲牵涉的是曹雪芹堂兄家和废太子家,因为第一次皇亲就是堂兄家跟废太子结亲。第二次结皇亲是曹雪芹和李凤公主的缘分,因此第二次结皇亲涉及到曹雪芹家和皇家。“匹”就是匹配婚姻,而“四匹锦缎”就是指曹家最后“四匹筋已断”,也就是指跟曹家有亲的四个家最后离散了。再看贾雨村要答谢甄家娘子,就是曲指曹家最后的富裕要感谢从前的教训。
再来看一遍脂批在“答谢甄家娘子”后边写的“雨村已是下流人物”,就是在提示在贾雨村身上还扮演了一个“下流人物”的角色,这个“下流人物”不完全是写废太子胤礽,作者真正要写的“下流人物”就是迫害曹家的雍正。请看后文说贾雨村“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这表面上是写废太子胤礽娶苏州女的事,但这里有脂批写道:“谢礼却为此,险哉,人之心也!”这就是暗指贾雨村送给甄家娘子的谢礼还另有隐情,“险哉”就是在提示曹家有祸,“人之心也”就是指雍正的害人之心!请读者注意,眼下是作者摆的一盘棋,现在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的政治棋子,请看“贾雨村”是最高长官,就是在影射皇帝雍正,“甄家娘子”是在影射金陵城,而“娇杏”就是在影射住在金陵的曹家,再看“封肃”是甄家娘子父亲,就是在影射金陵城的父母官知府大人。弄清各个人的角色之后就再来看原文说的“贾雨村要娶娇杏”就是曲指雍正要抓金陵曹家,原因是娇杏之前在贾雨村窗前撷花,这“娇杏撷走了花”就是曲指金陵曹家抱走了宫花郡主。而雍正抓曹家就是因为金陵曹家抱走了太子胤礽家的小花(郡主),所以雍正就认为曹家会站在胤礽家族那边威胁他的皇位,因此就要来抓金陵曹家的人。但抓曹家就应该给曹家弄个罪名,请看原文说的“贾雨村寄一封密书与封肃”,就是暗写雍正秘密传旨给金陵知府。再看“贾雨村让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就是暗写雍正让金陵知府在金陵差人整理曹家的黑材料,而贾雨村要把娇杏娶出甄家就是暗写雍正要把曹家赶出金陵,遣返到他住的北京。
再看原文说:“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这就是暗写金陵知府用迫害忠良的行动来殷勤皇帝。而“封肃的女儿”就是曲指金陵市民,因为封肃影射知府,乃市民的父母官,再看原文说“封肃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就是暗写金陵知府按照雍正的要求,在金陵安排人把曹家的罪名一力撺掇成了,于是就“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所谓“乘夜”就是曲指这里面有见不得人的事,再看封肃只用一乘小轿把娇杏送出,而用这样的小轿送亲很不合适,这就是曲指官府给曹家定的罪名很不合适,很明显就能看出是强加的罪名。而贾雨村强娶娇杏就是曲演雍正给曹家强加罪名抓入京城。请看娇杏来到贾雨村身边就是暗写曹家离开金陵后被遣返到雍正所住的北京。
再看原文又说:“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封肃回家无话。”其中的“雨村欢喜”就是曲指雍正为金陵知府害了曹家而高兴。“封百金赠封肃”就是暗写雍正重赏了金陵知府,“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就是暗写雍正又赏了许多在金陵出力陷害曹家的人。还有“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就是暗写雍正派人寻访曹家当年偷抱的郡主,因为曹家在雍正抄家之前把郡主转移了,雍正没有找到郡主很不甘心,就一直寻访。
这就是作者为读者摆的一盘好棋。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1 00:14:08 +0800 CST  
@书之声 2017-10-01 09:08:21
不错啊!
-----------------------------
谢谢鼓励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2 00:50:03 +0800 CST  
第九十篇:一石击多鸟

继续接看原文: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册作正室夫人了。正是:
偶因一着错,
便为人上人。——
请看娇杏跟贾雨村的缘分:嫁给贾雨村后“只一年便生了一子”,这就是说李凤嫁给曹雪芹后一年就生了儿子。但原文说“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这是连环当年曹雪芹的父亲娶二房生了曹雪芹,之后半载,嫡妻忽染疾下世。但原文又说“雨村便将她扶册作正室夫人了”,其实曹頫的二房与原配情同姐妹。但作者所说的“扶册作正室夫人”的娇杏是连环废太子的李氏侧福晋,也就是胤礽次子弘皙的母亲,这个李福晋她和曹寅夫人是同宗姐妹,早年李小姐嫁给太子胤礽的时候,曹寅夫人就常常抱怨自己在李家姐妹中命运最差,总想用结皇亲来提高她在娘家族中的地位,这种不正常的想法也是家败的重要因素。
再看原文说娇杏“命运两济”,在这里有脂批写道:“好极!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遥相映射。”其中的“英莲”是太子胤礽提前嫁到曹家的女儿,但却“有命无运”。而李家的小姐是嫁到太子家来的,却是“命运两济”。再看脂批又说:“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这就是说太子的女儿本是皇家主子,今却无运,而“杏”李小姐出身于皇家奴才之舍,却是“命运两全”,再看脂批又说:“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这就是说:人生的未来不在眼下之高低,而曹家的失误就是把眼下当做未来!
再看最后的两句诗:“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请看第一句“偶因一着错”就是指曹家两次把未来寄托在结皇亲的事上,因为“偶”字有双的含义,这就是两次一着错棋。再请看脂批对这句话的批语:“妙极!盖女儿原不应私顾外人之谓。”这就是曲指曹家原不应留恋皇家。因为此时的娇杏也是曹家的代名词,
再看第二句“便为人上人”,请看这“一着错”怎么反而变成人上人了?原来曹家人是把从前的“一着错”当成了经验教训,最后就避免了“一着错”的再犯,最终曹家人的生活水平超出了一般人,就成了诗中的“人上人”!
通过以上的解读可以看出:《红楼梦》既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但同时也是一人多角,一石多鸟。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2 00:51:36 +0800 CST  
第九十一篇:贾雨村“十六日进京”和“中进士”之谜

继续接看原文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请看原文说当初贾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其实贾雨村“十六日起身入都”是在暗写金陵曹家在雍正六年一月的十六日被抄,并被赶出金陵,遣返回北京。所谓“士隐赠银”是暗写金陵曹家遇祸的原因,请看当初甄士隐是送给贾雨村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这“五十两白银”是曲指金陵曹家借给太子胤礽五万两银子,但太子一直没还,因此“白银”就是指金陵曹家白赔进去了银子!而白银的“白”不但是指曹家白赔银子,更是在指曹家有白雪之灾!再看“两套冬衣”是曲指太子胤礽把自己刚出生的女儿送给曹家,因为“两套冬衣”是在提示郡主长大后上吊自杀的时候,曹家给郡主换上新衣送终。还有冬衣的“冬”是指曹家在冬天雪季被抄。但为什么要说“两”套冬衣呢?因为曹家娶过两个皇家女,而且这两个皇家女都是曹家送的终。
再看原文又说“至大比之期”这“大比”本是指曹雪芹在科考中比试文武,但“大比”的另一面又是曲指皇家子弟争夺皇位的战争。
再看原文又说:“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这就是暗写曹家的一连窜遭遇,请看原文中的“不料”就是曲指曹家没有料到结皇亲的后果。再看“他十分得意”就是曲指结皇亲的曹家还很得意。再看“已会了进士”所谓的“进士”可读为“近视”,这是曲指曹家人目光短浅,没有看清在利益的后面还有祸!再看“选入外班”就是曲指曹家被迫离乡。再看原文又说贾雨村“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而这个知府管的是很大的一个“大如州”知府巡视须不断地长途跋涉,这就是暗指曹家人离乡,而且是长途跋涉,从金陵到北京,又从北京流落到岫岩,后来又多次往返于岫岩和北京之间,因此曹家人可算得上是一个勤劳的大如州知府!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2 23:18:54 +0800 CST  
第九十二篇:贾雨村被革职的隐情

继续接看贾雨村做官的故事,请看原文说贾雨村:
——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原文表面上写的是贾雨村被革职的经过,但实际上是在暗写曹雪芹的父亲,也就是当时曹家出任江宁织造的曹頫被雍正等人陷害的经过。此时解读贾雨村就应该想到“一石多鸟”、“一人多角”,就是说不要把贾雨村看成一个人,要把他分解成几个人。请看原文说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这“才干优长”就是暗写曹頫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贪酷”就是曲指曹頫办事认真,很讲原则。“侮上”就是指曹頫因为不寻私情,不按照“护官符”行事,因此得罪了上级贪官。而“官员皆侧目而视”就是暗写曹頫因此遭到一些贪官的白眼。这里有脂批写道:“此亦奸雄必有之理。”这就是说贪官必然会对曹頫不满。
再看原文又说:“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这就是暗写曹頫被上司找茬参了一本,所谓“不上一年”就是指曹頫被参本前“不上一年”的时间办了一桩案子,这个案子在书中写成“人命案”,“凶手”是上级官员的亲属,但曹頫没有顾及这些,坚持查办凶手,这就引来上司参本之事。
再看原文说贾雨村被上司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这几句话表面上是在参奏贾雨村,实际上是作者在暗参雍正,请看贾雨村被参为“生情狡猾”,就是暗写雍正在搞阴谋诡计。“擅纂礼仪”就是曲指雍正篡改先皇遗嘱。再看“沽清正之名”的“沽”就是“沽名钓誉”其意是暗指雍正用了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捞取了什么名誉呢?就是“清正之名”,也就是“大清雍正皇帝之名位”!也就是说,雍正这个皇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
再看原文说贾雨村还被参为“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这“暗结虎狼之属”就是曲指曹家暗结皇亲,因为皇家争斗如虎狼,所以曹家所结的皇亲就是“虎狼之属”。而雍正听说金陵曹家跟废太子胤礽结娃娃亲的事,也认为曹家是“暗结虎狼之属”,这是因为废太子的儿子弘皙很有能力跟雍正竞争皇位,雍正就感觉他的皇位受到废太子家的威胁!而金陵曹家跟威胁雍正皇位的家庭结过娃娃亲,因此雍正就认为金陵曹家结交了一个虎狼之属!再看“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就是暗写雍正听说金陵曹家“暗结虎狼之属”之后,金陵曹家就多事了。在雍正四年,雍正故意找茬扣掉了金陵曹家的曹頫两年俸禄。到了雍正五年的五月,曹頫又被雍正陷害他敲诈山东驿站而被抓入狱中。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降旨查封金陵曹家。圣旨在雍正六年一月十五日传送到了金陵官府,曹家是在一月十六日的凌晨被抄家。这就是“地方多事”。而“民命不堪”就是指曹家人无法生存。
再看这段原文最后说:“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这就是曲指雍正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地迫害忠良,是一个糊涂昏庸的皇帝。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3 23:35:09 +0800 CST  
第九十三篇:贾时飞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继续解读贾雨村被革职的隐情,请接看原文:
——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请看原文说:“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这就是暗写曹頫被抓的事让贪官们也高兴了一场。
再看原文又说:“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这是暗写曹家人在被雍正迫害之后虽然十分惭恨,却无怨色。这是因为曹家人知道“祸起”的主要因素是曹家“暗结虎狼之属”,这都是自找的!但原文却说贾雨村“仍是嘻笑自若”,其中的原因有脂批解读道:“此亦奸雄必有之态。”脂批说的“奸雄”是假指被革职的雨村,真指害人的雍正和贪官。但从正文上也能看出参奏者的话与实际不符,细读就能看出曹家的秘密。
书中又说:“贾雨村接到革职的公文后,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话中的“原籍”就是指曹家最后把岫岩当成原籍,全家在那里落户。贾雨村有“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是指曹家在乾隆元年平反后,清政府返还了曹家被雍正没收的财产。但脂批在“安排妥协”的后边写道:“先云‘根基已尽’,故今用此四字,细甚!”意思是指金陵曹家败落后,就是曹家历代为官的根基已尽,但“安排妥协”就是让人放心的字眼,这就是暗指曹家后来的生活是比较理想的。脂批说的“细甚”就是指作者把曹家的情况暗写得很细。
接下来请看把家眷安排妥协之后的贾雨村:“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话中的“袖月”两个字很有意思,其实就是补写金陵曹家败落的原因,其中的“月”是太子的代称,而“袖”里是常被古人用来藏东西的地方,因此“袖月”就是曲指曹家暗中和太子结亲,并偷抱郡主。而“担风袖月”就是曲指曹家因偷抱了郡主而担风险。最后的“游览天下胜迹”就是曲指曹家因为是非(时飞)而不断的迁移:在雍正六年,曹家被赶出金陵回到北京,这是一个“长途的游览”;在乾隆五年,曹家被乾隆贬到岫岩,这一路上的“胜迹”更不能少。之后又有曹雪芹兄妹返京,后来曹雪芹又多次往返于京城和岫岩两地。真可谓是“游览天下胜迹”!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5 00:48:48 +0800 CST  
第九十四篇:贾雨村到扬州之谜

继续解读贾雨村的隐情,请接看原文: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
请看原文说:“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这并不是在写曹家回原籍后又到扬州,而是作者回写曹家从前的事。现在作者又把棋盘摆在了扬州,就是要把话题引到从前的曹寅身上,因为提起扬州就能联想到曹雪芹的堂祖父曹寅,因为曹寅死前正在扬州主抓《佩文韵府》一书的刊刻工作,这是一件很有影响力的大事。之前曹寅在扬州主抓过《全唐诗》的刊刻工作非常成功。因为扬州成就了曹寅的功名,又是曹寅临终前的工作岗位,所以作者就用“扬州”来提示曹寅。
再看原文说贾雨村“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提到扬州盐政,这就引出了金陵曹家和苏州李家,以及废太子家的关系。因为当年在金陵出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从康熙四十二年起,就和苏州织造李煦在扬州隔年轮管两淮盐务。当时曹寅的生活条件虽然很不错,但远不如李煦,二人站在一起就明显看出了“穷富”。
其实曹寅和李煦都是清官,俸禄也差不多,但李煦盖过曹寅的原因就是因为李煦的妹妹是康熙的妃子。作为一个妃子,她随便赏给娘家亲属几样东西就远超娘家人自己的俸禄,因此李煦一年下来不用花自己的俸禄就过得很好。
而曹寅只能靠自己的俸禄生活。史料中有曹寅托欠巨额官银的记录,就被一些人误认为曹寅在做盐官时有贪污之嫌,还说康熙也在帮助曹寅堵欠款。其实康熙这个人不是糊涂的皇帝,他和曹寅感情深是真的,但康熙可以把自己的钱送给曹寅,决不会让曹寅在盐政上贪污。因此曹寅拖欠官银的事与个人无关。
但曹寅也不是不想发财,他认为发财要走正道。而曹寅心目中的“正道”就是要向苏州李家那样跟皇家结亲。于是曹寅就在康熙五十年就为自己刚出身的长孙跟太子胤礽结了娃娃亲,当时太子并没有合适的女儿跟曹家定亲,但太子答应日后妻妾中有女儿出生,就偷送给金陵曹家当童养媳。曹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指望日后太子登基,曹家便是驸马府了。但却没想到后来是雍正即位,曹家不但没有得到驸马府,反而被雍正把曹家当成废太子家的亲属打倒了!而此时贾雨村到扬州就是暗指金陵曹家的败落与曹寅有关,因为扬州就是曹寅的代称。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6 00:59:41 +0800 CST  
第九十五篇:振林千树鸟

继续解读林如海之谜,请看原文说林如海是:
——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其中的“林”就是“两个木”,这“两个木”在宝玉梦幻中是“两株枯木”,其中的“木”是曹家的代名词,因为曹家在曹寅死后一直由曹寅的李氏夫人持家,而李氏夫人的丈夫和儿子都亡故了,“李下无子”就成了“木”。再看“枯木”暗示家败,而“两株枯木”就是暗指曹家两次家败,这两次家败都是因为两次结皇亲导致的。再看林如海的“海”是废太子胤礽的代称,因为胤礽死后被封为海神。而“林”和“海”凑在一起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和太子胤礽有亲属关系,有什么关系呢?请看林如海的“如”就是“一个女和一个口”,这个“口”好比皇宫,“女在口外”就是暗指曹家把废太子胤礽偷抱出宫。
再看脂批对林如海的解读:“盖云“学海文林”也。总是暗写黛玉。”所谓“学海”就是指金陵曹家是在学苏州李家跟太子胤礽有亲属关系,就跟太子胤礽结上了娃娃亲。“文林”就是指书香门第的曹家却成了两次败落的枯木。再看脂批说“学海文林”是暗写黛玉。,请看黛玉的“玉”是金陵曹家的代名词,因为“玉”就是石头,而金陵又名石头城。而“黛玉”可分解为“代黑玉”就指金陵曹家因为跟太子胤礽的关系就带来了黑暗。
再看林黛玉的“林”也是在暗示曹家的两次结皇亲,两次变成枯木。第一次结皇亲的亲家是废太子家,第二次皇亲虽然是娶公主,但这个公主并非是正宗皇女,而是被加封的公主李凤,实际上曹家是跟原苏州李家结亲。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二木成林”的离奇想法呢?这应该有一个引线。原来废太子有一个妃子姓林,曹家偷抱的郡主十有八九是林妃所生。作者想要在“林”字上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就会有把“李”字演变成“木”字,再把“木”往“林”上靠
其实这个“林”子里面还隐藏着更多的故事,特别是在妙玉的诗句中有“振林千树鸟”的绝妙之语!这就是说:“林”子里还不只是林妃和林家父女这几只鸟,还有更多的鸟,请看香菱的判词中有“两地生孤木”虽然是“桂”,但也是“林”。后文还有林之孝、林四娘、林红玉等等,这的确是“振林千树鸟”哇!

楼主 王春惠1958  发布于 2017-10-07 01:42:36 +0800 CST  

楼主:王春惠1958

字数:541669

发表时间:2017-07-10 04:55: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8 18:52:27 +0800 CST

评论数:13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