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回望

**** 老家的人和事 *****

在乡下,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凿井而饮,人生活得很笃实。
广东天气温暖,水稻一年有两三造。早稻口感不好,大多用来喂鸡喂鹅。晚稻才会作口粮。

威叔两夫妻耕种一亩多的水稻田,收成老两口一年吃不完。他常常感叹:为啥人民公社那会儿,一个人种十几亩田,还吃不饱。老爸告诉他:农民兄弟生产的粮食,支援城里搞大工业了嘛。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花生,去邻村的油坊把油榨出来。食用油自给自足,还能让外出打工的儿女带几桶走。有人带着自家生产的花生,去油坊榨油。我们跟去看热闹。一路说说笑笑的,非常开心。
要吃蔬菜,自留地里现摘。自家的吃腻了,跟邻家交换。鸡蛋是自家鸡生的。吃猪肉和鱼,才去墟集上买。
村民的口头禅是:什么都去买,那还了得?

我家只有门口的一块菜地,半人高的砖墙围着,里面有一口很深的井。我们一年才回来一次,菜园成了邻居家的鸡场。
每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我们穿过屋后的竹林,走上村口水泥大道。抄近路,走稻田中的田埂,走十几二十分钟,去义兴墟饮早茶。

邻家的小男孩新,喜欢来找天天川川玩。他会冷不丁骑车从我们身后飞奔而来,大叫一声:天天!
听见召唤,敏捷的天天同学跳上他的单车。
阳历七月,早稻已经收割干净。如今乡村烧石油气,稻草堆在田里没人要。川川羡慕地看着她姐姐,消失在远处一片绿色的雾气中。

墟集上只有两家茶楼。点心是:肉片粥、布拉肠粉、咸汤圆这几样。
材料很新鲜,两个孩子不挑嘴。这老三样点心,我们吃了好几个礼拜。连小新,后来都吃腻了,谢绝我的请客。

喝完早茶,买菜回家。这里只有早市东西多。蔬菜都自家田里出产。卖主做完生意,赶着回家干农活,平常日子,不到中午就没什么人了。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5-06 22:20:39 +0800 CST  
祖居到墟集,抄小路,会经过一片坟地。一望无际的土馒头一个连一个。广东雨水多,不打水泥的坟,一两年没人培土,很快会夷为平地。土里埋的,是我的祖先们。他们的后代应该就散布在附近的村落。
草很高,随处可见白色的纸钱。

去墟集的辰光尚早,脚步声惊动了草蜢。露水没干,它们翅膀还是潮湿的,飞不远,非常容易捕捉。
我手痒,随手抓了几只,放在川川的小手里。拔来几根狗尾巴草,把虫子串起来。告诉她这是鸡的美味佳肴,带回去它们一定会乐坏了。
眼前一群群飞舞的蚂蚱,我不由得想起诗经 国风 周南 里的那首
《螽斯》

螽斯羽
诜诜兮
宜尔子孙
振振兮

螽斯羽
薨薨兮
宜尔子孙
绳绳兮

螽斯羽
揖揖兮
宜尔子孙
蜇蜇兮



这飞舞的蚂蚱,就是螽斯之类的昆虫吧?

可惜老爸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催促我们快走。饮了茶还要买菜,晚了集市就散了。
老爸慢性子,干啥都慢吞吞。唯独三顿饭要准时,吃饭的速度还很快。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5-11 22:03:34 +0800 CST  
***** 鸡要放 人要荡 *****

老家的鸡,都是圈养的。
我母亲很喜欢养鸡。小时候,我家在南京一所中专校,住二楼。校园里竟然准养鸡。家里有只生蛋的母鸡,蛋筐放在一楼的楼梯下。每天幼儿园放学,蛋筐里可以捡到鸡蛋,是我最开心的事。

下放到苏北农村,鸡是放养的。每年清明,母亲一定买十几只小炕鸡。没有母鸡带的小炕鸡很娇弱,容易生病死亡。长到半大就省心了,早晚只需撒点米喂一下。白天,它们自己找食。傍晚回来上窝。村子里的狗狗也是自由行。走亲戚,它就跟着主人,走村串户,广交朋友。

老家的不少人家,狗狗用铁链子拴起来,不可以随便走动,怪可怜的。

我去到一个新地方,以住处为圆心,像个皮球,往四周辐射。闲下来喜欢到处游荡。每天早上起来,我家就中门大开,一直到晚上熄灯才关门睡觉。这个喜好,后来捅了个挺大的娄子,容后细说。

墟集上,用一百块钱,买了本族谱。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大。
翻看一看,密密麻麻好多页,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
拜新文化运动所赐,我们这些喝白话文的奶水长大的,一见文言文就害怕。
看了半天,搞不懂个子丑寅卯。只好用一块红围巾,把族谱包好,供奉在二楼祖宗牌位的供桌前。

院子的西门外,有一口水井,水质清甜。水井的旁边有棵大树。两边的房屋夹出一条巷子。穿堂风吹来,夏天的午后,很清凉。附近的几家喜欢来这里打水,洗菜,洗手洗脸,冲去身上的泥垢和暑热,顺便聊聊天。

竹林旁水井边的闲谈里,我知道了,曾祖父维栋公,是个性格温和的秀才。喜欢书法,喝茶。广东的冬天,阴冷潮湿,泡好的茶,一会儿就凉了。曾祖父专门做了个茶壶窝子。把冲好的茶水放进茶壶,再放进茶窝子里。邻居们印象深刻。
他的后老伴,读过书,懂点医理。村子里有点小毛小病的,她经常帮助义务看病。

查看政府颁发的土地证,我家只有一块宅基地,东边一个几分的菜地,西边一个不大的竹林,加起来连一亩地都没有。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5-17 17:09:48 +0800 CST  
*****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

整理老爸的东西,无意中发现了我的曾祖父,维栋公手抄的族谱,如获至宝。

族谱的第一页,从十八世祖 则章 写起。
字迹非常工整秀美,有王羲之的风格,是我最喜欢的字体。每个字都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即使不认识,也可以查字典。小学一二年级,父亲教会了我如何用偏旁部首来查字典。从此,我看书遇到生僻字,一定求助字典。努力把书中的拦路虎变成朋友。

曾祖父一九五零年五月去世,这本他亲手写的族谱起码有七十年的历史,字迹鲜明如昨。不象圆珠笔,十几年字迹就模糊不清。我得意洋洋亮给喜欢书法的天天同学看,想不到她瞄了一眼,有点不屑道:馆阁体!

第一次听这个词,网上查了一下:馆阁体明代又称作台阁体,是科举制度形成的考场专用字体。有乌黑、方正、光沼、等大的特点。

易系辞上转说: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古巴比伦、古埃及、印度、中国,文字基础都是象形文字。

看了易经的卦辞,才知道象形文字的来历。
地上万事万物的形状,背后都有上天造物的象征意义。人类悟到了形状背后的象征意义,用文字表达出来。

可惜巴比伦亡国了,埃及现在用的是阿拉伯文字,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文。都不是象形文字,只能表音。文字和实物之间没有联系。

只有我们中国的汉字,以象形为基础,发展到了指事、会意、转注、假借。最后,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数量最多的形声字。是唯一一个生存下来发育正常的象形文字。

如此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 ,变成追名逐利的工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要刻意取悦某些考官,格局就太小了,难怪年轻人不喜欢。

终于明白,为什么对我如同黑暗中指路明灯的四书五经,贾宝玉却那么讨厌,管贾雨村之类的读书人叫做禄蠹。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5-29 17:03:13 +0800 CST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6-08 14:57:10 +0800 CST  
****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

曾祖父手抄的族谱,是从他本人的曾祖父,十八世祖 则章记起。

“十八世祖则章 生于乾隆戊戌年六月初一 亥时
终于咸丰六年丙辰七月二十二日 丑时 享寿七十九岁
同治四年乙丑五月二十日 安葬于土 名禾笔水 喝作日月相照形
坐已向亥兼壬丙二分”

上面双引号中,是曾祖父手写的原文。短短七十七个字,总结了十八世祖 则章:出生 、离世、 安葬 , 人生最重要的三个阶段。他在世七十九年。出生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清王朝鼎盛的乾隆年间。历经 嘉庆、 道光、 咸丰,安葬于同治四年。

为了弄懂这七十几个字,我学习了天干地支的纪年法。从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历代纪元表中,查出乾隆元年是丙辰年,公历1736年。乾隆戊戌年,是乾隆四十三年,公历1779年。
咸丰元年是1851年,咸丰六年是1857年。
同治元年是1862年,同治四年就是1866年。

用公历的纪年法:
十八世祖 则章: 生于1779年,终于1857年,葬于1866年,终年79岁。
这种纪年法,虽然简单明了,可惜淡而无味。不象传统年号的,一说起乾隆年间,马上就知道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6-11 13:28:31 +0800 CST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

”则章次子 十九世翁 文望 字辉遵 生于嘉庆癸酉年正月二十三日午时
终于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正月十一日丑时 享寿八十七岁
民国四年 岁次乙卯二月二十六日申时 葬于狗山 改名曰龙山 喝作黄龙吐珠 穴坐癸向丁 兼子午之原“

则章祖的次子 名文望 字辉遵 。现在广东老家跟我们最近的,是十九世翁的后代。
辉遵祖生于1814年,终于1900年。享年八十七岁。1916年葬于狗山。因为这个原因,老家的人开玩笑,称我们这些辉遵祖的后代为狗仔。

大概是嫌狗山的名字不好听,狗山改名为龙山。听老家陪我们祭祖的叔伯们说,改了名字之后,辉遵祖的后代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乡亲们说的有出息,是指辉遵祖的长子,我的高曾祖父燦禮公,生了五个儿子。除了长子,我的曾祖父维栋公留在国内,其余四个儿子都去了美国。有三位回乡娶妻生子。各自修了钢筋水泥的高大住宅,在房屋最高处的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6-11 13:29:09 +0800 CST  
***** 高曾祖 父而身 *****

为了给出生在香港的两个孩子,打下传统文化的根基,我曾立下雄心壮志:幼儿园背熟《三字经》,小学学完《四书》,中学她们就可以开始研读《五经》了。

我挑的幼儿园,离家很近,走路十几分钟。是明愛教会办的。看中它的原因:第一,离家近,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幼儿园开窗户!我发现当年在香港还挺罕见。
全年关着窗户,空气不流通,孩子一定容易生病。大概因为我是粮食作物,生命中最为看重三大要素:充沛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

幼儿园几乎没有功课,每天上学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游戏。所以背诵《三字经》的计划,基本完成。天天同学说,小学中学学过什么,基本忘光了,《三字经》,她印象深刻。川川没表态。不过她醉心中文和中史,应该也是《三字经》的影响。

教学相长。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跟欧美国家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童话故事挺多。比如传统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现代流行的迪士尼卡通、日本动漫。青少年喜欢诗歌,中年人爱看戏剧,老年醉心宗教。

中国的儿童读物却没有这种年龄之分。比如《西游记》,少年儿童最喜欢、 青年,壮年,老年,终身受益。
简单到每一句,只有三个字的《三字经》,我是学了之后,才知道成语株连九族的九族是什么。


我发现,父亲家族的故事,没有母亲家族的那么有趣。
既然《三字经》这么说了,那就从我的高祖父开始说吧。

高祖父燦禮公。他的长子,是我的曾祖父维栋公。维栋公手写的族谱中,是这样记录他父亲的:

“二十世祖 燦禮翁(辉遵次子) 生于道光 丙午年八月二十一日辰时 终于民国九年庚申五月初九 辰时 享寿七十五岁。“

二十世祖 燦禮 辉遵的次子。生于1846年,终于1921年,享年七十五岁。老家二楼的神台上,有一幅他的画像。

燦禮公有两位太太。第一位姓黄。生于1851年,终于1871年,只活了二十岁。估计嫁过来不久就去世了。这位黄氏夫人没有应该没有生养。
第二位太太姓郑,跟第一位同年,生于1851年。这一位就厉害了,共生育了五男一女。1956年去世。族人口中的這位燦禮婆享寿一百零五岁,是我的家族中,迄今最长命的。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6-26 21:42:47 +0800 CST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始于1616年,终于1911年,295年的时间,共有12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六十年,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我高曾祖父出生的道光年间,清王朝已经从强盛走向衰弱。发生于19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香港岛的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和新界的租借,好比地震的中心,从广东省,向全中国波及。从此,中国全面开向西洋。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的大碰撞,大融合,从未停歇。

天变,地变,人自然会跟着改变。族人口中我家的风生水起,始自我的高曾祖父燦禮公。

听父亲说,燦禮公在墟集上开着一家杂货店。在乡下,能到集市上开店的,算是有点办法的。水为财,父母赚了钱,没有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的。高曾祖父给他的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取的名字,都是木子旁。
燦禮公的长子,就是我的曾祖父。名叫维栋,依次是:维柏、维槐、维桐、维梓。女儿:梅姑婆。

除了长子,维栋公留在老家守着家业,梅姑婆嫁在附近的村子。其余的四位,全部去了美国。一个广东偏远地方小集市上的杂货店老板,怎么把他四个儿子送去美国的,问了父亲,他也不清楚。

跟一般喜欢谈论往事的老年人不同,我祖父从不提这些。我们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十几年中,一个字也没听谈论他的父辈,祖父辈。我自己,忙著适应新环境。每天为衣食奔波,顾不上了解家族往事。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7-09 17:01:14 +0800 CST  
曾祖父 维栋公

90高龄老爸,最近五六年,每个季度都要去一次番禺。前几天,我把他送上罗湖公交车站。
朋友圈看到粉岭联合墟有家吃云南野菌米线的地方,一直想去试一下。

在上水住过几年,印象中联合墟离粉岭火车站不太远,打算走着去。不超过半个钟头的路程,只要天气不太差,我很喜欢步行。

下了粉岭火车站,跟车站的工作人员打听,她说联合墟挺远,一定要坐车。
接受她的建议,我选择坐小巴。果然!两个站就到了。看来自己的印象还挺靠谱。

吃完米线,跟餐厅的女侍应打听走路去火车站的方法,她说很近,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

相比港岛森林般的摩天大厦,九龙的热闹繁华。新界很乡村,地方大,住宅区,马路上树木很多。尤其是上水粉岭这些地方。

小暑已过,走在树荫下,微风吹来,挺舒服。老天爷创造的世界,是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循环。人口密集的都市,金土火太多,人容易急躁。现代人情绪病这么普遍,,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缺少流水和树木有很大关系。

走过隧道,只听背后传来一老一少两个声音。小男孩大概有三四岁,老人家六七十岁吧。孩子问一个什么事情,老人家答道:那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给我的。
我心里默数了一下,他至少说了六七个爷爷。孩子稚嫩的声音说:那么多爷爷,好头好晕哟!

童年的我,常常问父母这样的问题。
在这里,写下我祖先的事情。希望将来有机会给我的孙子们清楚讲述祖先的往事。在时间上,尊重自己的历史;在地域上,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现代人普遍浮躁,我们总是热衷向外跑,向上走,很少愿意听家里的老人,谈论长辈们的往事。

手头这本维栋公手抄的族谱,从十八世祖则章祖写起。以我为原点的话,则章祖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燦禮公是我爷爷的爷爷,维栋公就是我爷爷的爸爸。千年的文字会说话,用文字记录下来,比口头相传清楚明白多了。曾祖父1950年去世之后,这本族谱就没有续写下去了。

至于这本族谱从何而来,问父亲,他也不清楚。好神奇!
翻阅族谱,曾祖父一笔秀丽端庄的小楷让我羡慕不已。老家二楼的神龛两旁的木刻对联“先代遗谋由德泽 后世继述靠书香。”应该是他老人家的手笔。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7-20 18:15:44 +0800 CST  
***** 我家第一代港漂 *****

2019年,猪年,多事的一年。
农历新年前一个礼拜,我大感冒,喝水都喉咙痛。
新年后不久,一个太极班的姐妹去世了。这个姐妹已经病了四五年,大家都有思想准备了。年纪也已经七十开外,虽然走得早了一点,人生的大事基本已完成。

另外一个则不同,六十刚出头。平常非常喜欢运动,打太极,爬山,跳舞,唱歌,养生。前两年,还参加马拉松,跑完了十公里。身材很瘦削,看样子没有三高。没想到五月初去日本旅游,在酒店泡温泉,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就走了。

六月上旬,又发生了大游行。到处乱哄哄的。现在中秋已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平息。

前两天看朋友圈,有个视频,访问了好几个港漂。主持人问,香港房子贵,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现在还这么乱哄哄的,什么原因促使你们留在香港?

翻看我父亲写的回忆录,发现我的家族就是个港漂家族,曾祖父维栋公,是我家最早的港漂。

维栋公生于同治癸酉年闰六月初九子时。同治癸酉年是1874年。以此类推,维栋公的几个弟弟,应该生于一八七几年到一八八几年这十年间。

欧美人发现新大陆和开拓南亚殖民地之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他们从非洲引入黑奴。十九世纪初,英国等殖民地禁止非洲奴隶贸易后,传向印度和中国引入劳工。西方人称作苦力。
中国人适应力很强,对自身的苦难也可以跌宕自喜。自嘲这种离乡背井 ,去外洋出卖苦力为“卖猪仔”。最早的“猪仔”是去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这些南洋国家。

1849年之前,美国的中国人很少。只有区区三百多人。大多是官员、商人,少量学生和马戏演员。1848年1月,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各地的淘金者蜂拥而至。1949年消息传到中国,随即有三百多个广东人前往淘金。到了1852年,共有两万人到达旧金山。他们主要来自广东的台山、开平、恩平,著名的侨乡。我父亲正是开平人。

1860年代,河床表面的金矿大部分被淘走,淘金发财机会大大减少。一些中国人打道回府,一些转道加拿大澳大利亚继续淘金,一些人开洗衣店中餐馆。1863年,我出生前的100年,横跨美国东西岸的铁路开工,吸引了大批华工。和欧洲移民全家定居不同,华工前往美洲的目的是赚钱回乡买地建屋。

原本以为曾祖父的弟弟们是卖猪仔去的美国,老爸和叔叔们否定了我这个想法。说他们是买出世纸去的美国。出生在计划经济年代的我,对出生证可以买卖这件事,感觉十分震惊。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19-09-14 21:13:39 +0800 CST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1-15 08:20:19 +0800 CST  
我的曾祖父 維棟公 我父親長得象他 我長得象我父親
據老家人說 他性情溫和 比較膽小怕事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1-15 11:46:46 +0800 CST  
1906年4月18日凌晨5时,加州旧金山发生八级大地震。随即而来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市内的行政大楼,办公街区,工厂及商店几乎全部被摧毁。死亡人数达到三千之众。

危机危机,有危则有机。这场地震加火灾,旧金山政府档案馆被彻底烧毁。当地居民的出生证明文件,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华人借助这个机会,纷纷前往市政部门声称自己出生于美国。

根据当时的法律条款,任何人,只要有两位证人,证明其出生在旧金山,就能重新获得出生证明,并得到美国公民身份。
由于大火销毁了旧金山民众的出生证明,政府部门无法证明这些华人是否出生在美国,因此许多华人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

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华人,立即为自己在中国的妻子和子女申请美国公民身份。于是,他们每次回乡返回美国之后,都向移民局申报自己在中国生了儿子。这些儿子很多是“空头”。这些“空头出生证”变成华人的一种生意,“出售”给那些需要出国的同乡。

我的曾祖父出生于1874年,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35岁,他是长子。他的兄弟们大多处于二十多三十岁的青壮年。我父亲给我看过一本美国亲戚用英文写的族谱,曾祖父其中一个弟弟姓方。显然,他是通过做隔壁村一位方姓同乡的“纸儿子”身份,进入美国的。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1-18 17:30:08 +0800 CST  
曾祖父兄弟姐妹六人。均以树木为名。曾祖父是长子,名维栋、二曾祖维柏 、三曾祖维槐 、四曾祖维桐、 五曾祖维梓,曾祖父唯一的姐妹父亲称作梅姑婆。

曾祖父维栋公,字柱史,是一位秀才,毛笔字写的十分秀丽工整。家族中至今无出其右。维栋公的四位弟弟均去了美国谋生,只有他一人留在老家开平。估计是打算秉承“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的传统去考功名。可惜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把我们的大门轰开,科举制度取消。曾祖父去了邻县的台山教书,把长子(我祖父)和次子(我的二爷爷)带在身边读书。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1863年,横跨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开始修建。大量内地劳工,多数是广东人,经过香港乘船去美国的旧金山和洛杉矶,做开采金矿和修筑铁路的劳工。
因此,很多名为“金山庄”的店铺在香港中上环一带开设,招待没有能力入住酒店、客栈的劳工,为他们订购赴美的船票,安排上船的手续。

金山庄也办运内地的主要物品,如中药材、土特产、食物、衣物和用品。1869年,香港政府立例,每一艘赴美的船只,要准备一定数量的中药材二三十种,还要有一位随船的中医师。当时一种必备的食物,就是我父亲老家,开平水口镇的特产:腐乳。

金山庄也办理汇款和汇兑业务,帮助劳工将工资寄回老家给家眷和亲戚。若不幸在美国病故,也会负责将遗体运抵香港,然后转运内地。转运工作,多数由东华医院办理。

1890年代,香港有金山庄一百多间,分布于德辅道、皇后大道、干诺道和永乐街一带。著名的金山庄有华英昌、宝隆、瑞永昌等。

科举制度取消之后,学校改学西洋的科学。曾祖父擅长的的四书五经慢慢没了市场。据父亲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祖父开始在香港一家名为广丽隆的金山庄做事。广丽隆位于上环的电车路旁,面对海港。父亲那时候上小学,去过这家金山庄。里面有许多小房间,既是办公室也是卧室,曾祖父有一个小房间。那时候,他已经带上老花镜了,说话斯文有礼,不慌不忙,和蔼可亲。

开平老家的华侨,汇款给乡下的家眷,都是将钱寄到金山庄的代理人,由代理人将款子转寄或者亲自带回给乡间的收款人。华侨回国,先到香港,由代理人或者专门的水客带回乡间。
他一个读书人,做这种事情,也是不得已吧。

1941年,香港沦陷,庄行的业务大受打击。曾祖父回到开平老家。19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施产品禁运,业务趋于式微。
日本侵华,城市的人口疏散回乡下,老家开平兴旺热闹了好几年。

今年,2020年头,武汉发生了冠状病毒肺炎,迄今全国已经有不少死亡个案。
现在的超大城市,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常年的空调,密集的人口,快速流动的人流。人们会象战争时期那样,往中小型都市甚至乡村疏散吗?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2-15 22:33:38 +0800 CST  
回看我的回忆录,母亲那边的还可以。父亲这边的写得好乱!整理了一番,重新发上来吧。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5-26 11:39:13 +0800 CST  
***** 乾 ·元者 善之长也

天地父母
对于每个人来说,母亲好比肥沃的土地。小时候,总是跟母亲和母亲的家族成员亲。父亲的家族则是高远的天空。随着我的成长,影响日见增多。

传说公元前九世记,周朝的楚国,在今天的广州地区建造了一个城邑,叫做楚庭。
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骑着五只仙羊。仙羊口衔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仙人把稻穗和仙羊赐予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区。羊城穗城成了广州的简称。

父母在南京相识相知,成家立业。姐姐的名字里,有一个字是南京的简称。我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是广州的简称。是父亲为了纪念他在广州度过中学和大学的青葱岁月。父亲名字中有一个字,是广东省的简称。一九八一年,父亲回港探望祖父母那一年,我和父亲分别了一年。那是我跟他分别最久的一次。
如今我年过半百,绝大部份时间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好比广州市永远属于广东省。

第一次踏足五羊城,是一九六八年的夏天,那年我五岁。
当时出一趟远门,非常不容易。定有什么非办不可的大事。小孩子哪管这些,一味兴奋不已。
父母带着姐姐和我,一家四口从南京出发。取道上海,在杭州停留了几天。坐船游西湖,浓转淡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致,小孩子不懂欣赏。坐船遊湖时,一条大鱼跳入船舱,船娘一把抓获,引起周围人的羡慕。虎跑泉的水,象果冻一般,可以漫过杯沿。好神奇!

在广州,我们住在父亲表哥,邦表伯家里。他是我曾祖父维栋公的二弟,维柏公的外孙。三十五年后的二零零三年,回乡维修祖居时,我才弄彻底弄清楚我们的关系。至今,我的同辈人,知道这么准确的,大概只有我一个。表伯的大女儿文表妹比我小两岁。白皮肤,大眼睛,小嘴巴。像个洋娃娃,愛哭爱撒娇。
我第一次吃到华南的水果,龙眼和杨桃。物质供应紧张,买腐乳都要限量,每个人只能买两块。表伯母带着姐姐、我、文表妹三个小丫头,一人捧一个饭碗去排队。拗口饶舌语调奇怪的广东话,让我们感觉新奇。每天回家拍门,姐姐和我用粤语大叫“开门”。这是我们那次学会的唯一词汇。

十四年后的一九八二年,我高考落第,母亲着我来香港的祖父母身边谋生。从南京飞广州,四婶广州的二姐来接我。在她家住了几天。等火车票去深圳。这是我第三次来广州。
到了香港,早我们几年来港的四叔四婶经常请饮茶,这才知道我们六八年那次的跨省出游,是参加我四叔的婚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提倡喜事新办。不准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父亲怕小孩子口没遮拦,到处乱说。只有他和母亲参加婚宴,用两条冰棒把我们瞒哄住。没参加四叔四婶的婚礼,无缘目睹南国佳丽四婶做新娘子的风采,终身遗憾。

除了母亲本人,外祖父的家族,我们几乎是零接触。不象别人家的小孩,可以经常去外婆家走亲戚。外祖父母舅舅阿姨这些人,人见不到,照片和书信也极少。
外祖父是资本家,又戴了个反革命贪污犯的帽子。好强的母亲,为了不要影响我们这个核心小家庭,有意跟娘家划清界限。

相比之下,父亲这边,虽然也见不到什么亲人,照片倒是不少。童年的我,祖父母,伯伯伯娘叔叔婶婶,第一印象来自照片。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5-26 11:41:22 +0800 CST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5-26 11:43:40 +0800 CST  
一九七零年秋,我第二次来到广东省。这次来粤的目的,是父母打算实地考察广东开平的老家。照片里的人物,一个个走进我的视野。四叔四婶生了瀚堂弟,一岁多,满地乱跑。大伯家生了云堂妹,半岁多,抱在伯娘怀里。最重要的一件事:祖父母从香港过来看望他们在国内的三个儿子。我八岁了,第一次见他们。

国内物质短缺,祖父母带过来好多东西。沉甸甸的担子,把祖母肩膀都压肿了。父亲四兄弟,除了香港的三叔一家没来。祖父母、大伯一家三口、我们一家四口、四叔一家三口,一大家子人十几口,去照相馆拍照留念。

谨小慎微的父亲,没对我们说实话。他隐瞒了祖父母在香港的事实。跟我们说,祖父母在广州军区工作。十一二岁前,我一直信以为真。其实他老人家一身中山装,祖母是传统的斜襟上衣,大腰中装裤子。从气质到打扮,没有半点军人的影子。我却深信不疑。
小孩子,好骗!

那一年,也是父亲带着妻儿第一次拜访他的老家:著名的侨乡,广东省开平县。跟一九六八年一次来广东,只隔了短短的两年,我们的生活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九六九年底,响应毛爷爷的号召,古都南京有一大批家庭,下放到了江苏北部,楚霸王的故乡宿迁。我家是其中之一。在南京住的是苏联专家帮助建造的砖墙木地板小洋楼。在宿迁,搬进了土坯墙,稻草顶的平房。地方比南京宽敞。只是夏天暴雨,土坯墙随时有被泡倒的危险。父母想,反正是在农村耕田,不如迁去父亲的老家。老家的祖居,是祖父的二弟,美国行商赚钱建造的。钢筋水泥两层楼,铁窗钢门,宽敞坚固。据说连日本人的大炮都打不透。

老家房子果然非常宽敞,楼底很高,楼上楼下,数不清有多少房间。当时只有四爷爷的太太四奶奶,大伯娘和云堂妹三个人居住。一天,姐姐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妹妹,妹妹,楼上有很多僵尸照片,快去看呀!我手脚并用爬上高高的楼梯。只见二楼的墙壁上,挂着很多镜框子。好几位穿着长袍马褂的老人。神情肃穆,吓得我差点从楼梯滚下来。

从祖屋到墟集,途经一片很大的坟场。我们去趁墟,看见一个打着伞,身穿白衣服的人,蹲在那里。伯娘告诉我们,广东的风俗,人去世,埋进土里三年后,要把尸体起出来,用刀子把尸体上的肉刮掉,骨头装进坛子里。这个人就是在干这个。当时艳阳高照,我却直打冷颤。硬着头皮,闭着眼睛,一阵风般跑了过去。

下放农村,父母跟我们说,是响应毛爷爷的号召,去广阔天地练红心。乡村人的传统观念,却认为父母在城里犯了严重错误,被贬谪到穷乡僻壤。老家的人也不例外,对我们很冷淡。父母一商量:在江苏下放是同一个单位的大批人一起。如果离开组织,独门独户来广东,有点危险。决定还是回到江苏宿迁。
在广东,父母买了一大盒五颜六色的打火机,很多杂拌糖果。回到下放的生产队,着我们姐妹两挨家挨户分,把火机和糖果送了出去。在苏北,我们一共生活了九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谢父母的决定。苏北农村高旷的蓝天,广阔的大平原,豁达热情的人民,简单的物质,对我一生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下放的其中一个公社书记的二公子,是我的小学同学,高我一班。豆蔻年华的我们,本来互有好感。有一次,附近的村庄放映露天电影。那天看的片子忘记了,不是《智取威虎山》就是《沙家浜》,大伙都看过无数次。银幕上演员说上一句,下面观众接下一句。那次他送给我一把杏核儿。这是孩子们的心爱物件,男孩子用来打弹子的。黑暗中,只见他咧开一口雪白的牙,对我摊开手掌,笑容很灿烂。
一天,不知为何,我们拌了两句嘴。他突然爆出:你的爷爷奶奶在香港,你家是香港特务!吓了我一大跳!面红耳赤地跟他争辩了几个回合。自此,我们沦为路人。一场原本可以是青梅竹马的美好,就此中断。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5-26 11:54:17 +0800 CST  
一九七零年秋天拍的全家福


楼主 稻穗麥穗  发布于 2020-05-26 12:19:46 +0800 CST  

楼主:稻穗麥穗

字数:65688

发表时间:2017-02-20 22: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7 11:39:26 +0800 CST

评论数:77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